关于行为规范的演讲稿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行为规范的演讲稿(精选12篇)

关于行为规范的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春天,悄悄的来到了人间,大地绿意盎然,春光明媚,令人精神舒爽,神往陶醉。同样的,我们学校迎来了另一个美好的春天。你看,清早,同学们冒着初春的寒意,兴高采烈、精神焕发的来到了学校,春天写在了同学们的脸上;你看,红领巾在整洁校服的衬托下,是那么的鲜艳夺目,春天飘在了同学们的胸前;你看,通过同学们的劳动,地上的垃圾少了,校园整洁多了,春天站在了同学们的手里;你再看,同学们排队有序入校,见老师行队礼,问上一声“老师好”,春天安驻在同学们的心中!乍暖还寒的时候,是同学们用自己的行为礼仪规范,把春天的暖意带进了我们的学校!

良好的行为规范、文明礼仪使我们的校园更美好,让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更快乐!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帮助,更需要我们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五尊无不”是我们的行为准则,但不能把它们当做纸上条文,我们不但要记住它们,更重要的是能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不遗憾的发现,在学校倡议行为规范,同学践行文明礼仪之时,在我们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走道里、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果皮屑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既然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

闹,出口成脏,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这些行为不但影响了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也损害了学校的形象。

文明距离我们有多远?举手投足之间,便是对错美丑,文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当我们抱怨别人乱丢垃圾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把离我们只有几厘米的垃圾随手捡起来?文明有的时候距离我们只有一张纸的厚度,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于行为规范的演讲稿 篇2

(一) 城市管理的概念

城市管理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市政等一切活动进行管理。狭义的城市管理通常指市政管理, 即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相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一般城市管理所研究的对象主要针对狭义的城市管理。

从参与角色上, 城市管理的主体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从管理层次上, 城市管理包括市级、区级、街道、社区和网格等多个层次;从时间维度上, 城市管理包括前期规划管理、中期建设管理与后期运行管理三个部分;从逻辑维度上, 城市管理包括预测、决策、组织、实施、协调和控制等;从专业维度上, 城市管理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交通管理、废弃物管理、市容景观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等众多子系统, 而每个子系统又包含许多子系统, 呈现多主体、多层次、多结构、多形态和非线性的复杂特性。从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三个维度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城市管理的各要素, 进而加强城市管理的系统、协调和科学性。

(二) 城管执法的主要职责

城管执法即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 主要是指在城市管理领域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它包括三种体制或执法形式:一是指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二是综合行政执法试点;三是未进行过改革的原城建监察执法。改革城管执法体制, 主要是指跨部门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其主要职责是:贯彻实施国家及本行政区划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组织起草有关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 研究提出完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意见和措施;负责本市城管监察行政执法的指导、统筹协调和组织调度工作;负责本市 (区、县) 城管监察行政执法队伍的监督和考核工作;负责市政设施、城市公用、城市节水和停车场管理中的专业性行政执法工作;负责城管监察队伍行政执法中跨区域和领导交办的重大案件的查处工作;负责城管监察行政执法系统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以及廉政勤政建设工作;承办市政府及市政管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城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管罚不明确

城管人员协助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分散捞网式管理时, 对相应摊位进行缴收过程中出现管理方式偏激, 管理力度过重情况, 甚至出现暴力行为, 从而引发双方矛盾和纠纷。

对于城管执法人员对施政相对人的各种处罚中可以发现, 有许多处罚权在行驶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法律程序进行, 对于为何处罚、怎样处罚以及处罚多少没有相关依据。甚至某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随意确定处罚金额等现象。

(二) 暴力执法

有的城管人员对业主货品强制没收, 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且没有出示任何没收处罚依据。

有的城管人员对他人进行人格侮辱。一些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出言不逊, 使用侮辱他人尊严的语言, 由此引发一些暴力事件。

三、城管执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职责范围不明确

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职权不对称, 职责不清晰等问题。城市管理执政执法工作开展以来, 国家一直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城管工作的职责范围, 城管工作只是根据各地政府的规定“分管”相关职能部门的部分工作, 这就容易导致城管管罚不明确问题。

(二) 矛盾处理不当, 执法行为不规范

城市管理人员作为执法者的责任之一是要协调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协助其他执法管理部门共同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一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出现耍“官威”现象, 将本可以简单化解的矛盾升级至暴力冲突。执法人员在对相对人进行处罚时没有表明身份, 习惯当场处罚而不开《当场处罚决定书》;收缴物品不开暂扣单。不按执法程序执法, 忽视被处罚者的合法权益。

(三) 城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城管用人标准明确要求其必须为公务员, 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而实际大部分城市管理人员为聘用制, 导致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城管执法人员素质较差。

(四)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城管部门行使的是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 这就导致了城管执法权力的单一性。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惩罚手段单一, 仅是没收和罚款。长此以往当再有违法案件发生时, 违法者极易情绪失控从而对执法人员采取过激的抵制手段。而由于城管自身的管理体系不完善, 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 导致暴力冲突事件发生后, 执法人员没有相应的医疗保障, 长此以往降低了城管执法者工作积极性, 从而影响城市管理工作。

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城管行政执法队伍普遍存在救济补偿途径和安全保障缺失的现象。各地政府部门都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 没有明文规定哪个组织应对城市管理部门经费负责。对城管人员收上来的罚款应当如何处理也没有相应的规定, 有时收缴上来的罚款直接进了执法人员自己的腰包, 造成执法混乱等现象。

四、提高城管依法执政水平的建议

(一) 加强城管法制观念和队伍建设

面向城管人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对其普及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 令执法人员严格恪守职业道德, 规范执法行为, 做到公正无私, 廉洁奉公。执法人员在行使法律职权时应依法办事, 在执法过程中要给相对人讲明执法缘由, 使其了解相关的法规。通过加强城管执法人员的自律, 有效地控制甚至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 促使其提高执法水平, 更好地做到依法行政, 公平、公正、公开地执法。

(二) 规范执法行为

缩小城管在执法过程中自由裁量度, 应依据《行政处罚法》予以处罚同时要依据法律程序执法。严格按照我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做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除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 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收缴的罚款外, 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 当事人应该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起15日内, 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取罚款, 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 杜绝城管执法人员私收罚款及收受贿赂等现象。

(三) 贯彻人性化执法理念

人性化执法就是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落实到工作实践中, 以实现法律的秩序价值和人性价值的统一。面对违规摆摊的商贩执法人员应本着劝阻教育的态度, 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给予相对人最大的人文关怀及理解。把握好执法尺度,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针对无照经营的商贩在对其进行教育时不妨结合其他管理部门或社区服务部, 给生活困难的用户增设专门的区域。对于小范围散户占道经营的现象, 执法人员应给予制止的同时想办法帮助其维持正当经营。如选择位置相对集中和便利却不影响城市市容及交通的地点来搭建厂棚, 使商贩集中经营, 进行集中管理。城管人员执法时应出具相应的身份证件。在充分尊重他人人格的同时又维护了自身权利, 通过人性化执法, 促使商贩自觉自愿服从管理。

(四) 完善城管人员安全保障措施

在众多暴力事件过程中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所有责任都归咎于执法人员。城市管理是顺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存在的, 城管人员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城市发展, 保障市民的根本利益。但在执法过程中, 会发现有不法分子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不惜用言语甚至暴力威胁。目前, 大多数城管人员无法有效维护自身的安全。因此应建立并完善城管人员各项安全保障措施, 使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无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陆迎芳.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行政法学研究, 2004.

[2]以赛亚.伯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57.

一场关于行为艺术的艺术行为 篇3

譬如2011年3月,艺术工作者成力在北京通州一艺术馆以性爱展示作为其行为艺术展,而后被警方带走,并因“寻衅滋事”被处劳动教养一年。警方认为,成力在公共场所裸体进行淫秽表演,引发多人围观,造成现场秩序混乱。尽管成力的律师称“成力行为属于在特定时间、特定场所、面对特定人进行表演的艺术行为,其场所不能被认定为公共场所……不适合对成力实施劳动教养。”尽管还有观点认为,让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对这种挑战传统道德的行为,公众不仅可以甚至应该口诛笔伐,但公权力则应该依法、公正地对待。

如果说这是一个失败的行为艺术,那么2004年七零后艺术家陈光在实施作品“人种”时则要幸运得多。方式是作者本人和一位高龄、且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老人(1924年出生于北平,汉族,1932年受私塾教育, 1948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1977年起曾在北京某高等美术学院任普通职工)发生性行为,并作录像记录。关于这个作品,作者可能要面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拷问或谴责,不过至少没受到法律上的“制裁”。

稍后的诗人在市区书店朗诵时裸体后被拘留事件(2006),人大学生裸体面对记者访谈事件(2010),不时让行为艺术成为艺术爱好者们的入门级谈资,似乎不裸、不被抓就不足以“行为艺术”。当这个词被滥用时,一方面可以看成大众对此的调侃与戏说,另一方面也不乏对艺术家提醒:对自身和作品的把控程度。

常被介绍为“中国最受争论、禁书最多的作家”的阎连科在谈论禁书时写到:世界上有无数作家都曾遭过禁,但之所以仅能记起这个队伍中少数的名字,不仅仅是因为被禁,更是因为他们写出了被禁的优秀而伟大的作品。对于行为艺术也一样,关键不在于其是否“犯罪”,而是作品本身是否足够优秀,足够跨越国度或政治甚至时代的局限,被禁或争论并不等同于一个优秀作品的尺度与标准。扯远了,回到论坛事件,暂且不言其他,至少可以看做是一场关于行为艺术的艺术行为。(文/张宗希)

关于行为规范的演讲稿 篇4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遵守纪律却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重视和牢记的。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保证人们正常的生活,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学校作为我们接受知识的平台,传授知识的神圣殿堂,自然更是需要铁的纪律。在学校里我们要成为合格的学生,最基本的就是应该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校纪校规,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到底什么是文明呢?

文明来源于真诚的爱心。有一位作家说得好:有爱便有了一切。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没有爱,文明就失去了灵魂,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像迷了航的水手。我们每位同学都要充满爱心,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爱家人、爱朋友、爱自己,爱花草树木、爱鸟兽虫鱼、爱山山水水。只要我们有了这种爱心,就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文明养成于良好的习惯。有句古话说的好“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总是慢慢养成的,习惯成自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小伙计,跟着一个剃头老师傅学剃头功夫。师傅让他每天用剃头刀刮西瓜皮练习基本功。小伙子非常刻苦,进步很快,但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次练习过程中,当别人叫他有事时,他都是随手把刀插在练习用的西瓜上。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有一天,师傅看他技术练习的差不多,就让他给客人剃头。突然,他听到外面有人叫救火,他就匆忙地向门外冲去,只听到客人一声惨叫。原来,他出去救火时,随手习惯性地把刀插向客人的脑袋。同学们,由此可见

坏习惯是多么可怕。我们一定要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垃圾入箱,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自觉排队,做完作业把课桌收拾干净,来客主动起立,不在公共设施上乱写乱画,吃完饭后自己清洗餐具,自习课上保持安静等等。我们从小养成了这些良好的习惯,就架起了走向成功的阶梯,插上了飞向辉煌的翅膀,获取了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

文明表现为崇高的形象。形象是一个人的品牌。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树立和保持良好的形象。要注意自己的姿态,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多说文明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要注意自己的仪表,衣着朴素大方,不穿奇装异服,男生不留长发、怪发,女生不戴首饰。然而,随着学生对学校的环境的熟悉,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新的动向。我们同学中,上课迟到,课堂上讲话、写纸条、看与课堂无关的书籍、睡觉、做小动作、作业相互抄袭甚至不做,不注意仪容仪表,乱扔废弃物,破坏公物,自习时间不认真学习等等一切似乎都理所应当,在自己的字典里还堂而皇之地将此解释为“张扬个性“。殊不知,这是一具颓废了的雕塑,你以为周围的同学会抬头仰慕你的我行我素,而实际上,别人只会低头叹息:碎掉了的瓦砾!

同学们,在我们充满豪情壮志向理想奋进的时候,在我们满怀自信积极奔跑在人生跑道上的时候,请不要忽略了这位从早到晚伴随在我们身旁的严肃的朋友。有了它,我们的秩序更加井然;有了它,我们的生活更加灿烂;有了它,我们攀登脚步更加坚实。

行为规范演讲稿 篇5

大家上午好!

我是吕冠儒。今天,天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金秋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版,让我们共同学习《中小学生守则》。

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同学们,“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自古以来,规矩就是一种尺度,一种标准;就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中小学生守则》就是规矩,我们要树立现代文明意识,争做文明人;勇于向陋习开战,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勇于同各种有违道德规范的不文明行为做斗争,增强自己行为举止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创建文明校园,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此,向全体队员们发出如下倡议:

1、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觉接受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

2、要自觉学习贯彻新《守则》,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培养自身的良好道德。

3、要发扬传统美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事情学着做,学习与家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做个爱劳动、孝敬长辈、自立自强的好孩子。

4、要增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意识,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发扬团结、友善、协作精神,服务他人,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学生行为规范演讲稿 篇6

一、胸怀祖国,心系人民,树立远大志向。我们在祖国和人民的呵护下成长,应当立志回报祖国,服务人民。要以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感,自觉把个人理想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时刻维护国家利益,绝不做危害国家或有损国家尊严的事。从孝敬长辈做起,从尊敬老师做起,从帮助同学做起,树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使自己的言行有益于他人、有益于学校、有益于社会。

二、勤奋学习,追求真知,培养科学精神。学习是我们成长的最大动力,科学是我们打开未来之门的金钥匙。每一个有理想的中学生都应当把宝贵的时间投入到探求知识奥秘当中,把美好的时光用于攀登科学的高峰,勤学博习,修身利行,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弘扬文明,克服愚昧,努力掌握各种有益知识和劳动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

三、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增强集体观念。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每一个人的进步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有了长辈的关爱,我们得以健康地成长;有了老师的启蒙,我们找到了人生的航标;有了同学的帮助,我们懂得了友情的珍贵。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一个中学生都应当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培养团队精神,团结同学,善于合作,与人为善,特别是热情关心和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在帮助他人中收获快乐。

四、遵纪守法,崇尚节俭,弘扬传统美德。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律和道德,任何一个公民都必须恪守法律的约束和道德的规范。对于成长中的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什么都更为重要。我们中学生应当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做到知法守法,并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我们的所食所用都是父母劳动的成果,都是社会创造的财富,对于我们中学生,特别要注重养成节俭的习惯,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在生活上不追求奢侈和攀比,努力以良好的品行、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馈社会。

同学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标杆。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落实到行动上,在促进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中展现当代中学生的良好形象

关于企业价格行为的思考 篇7

一、企业价格行为的含义及基本原则

所谓“企业价格行为”, 主要是指享有充分定价自主权的企业, 为实现其经营目标, 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自我约束的价格活动。企业价格行为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是价格决策自主权的行使, 它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争取合理利润, 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企业自主进行价格决策, 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 既要受竞争法则和效率法则的约束, 也要受到法制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只有用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规范企业价格行为, 才能实现企业价格行为的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企业价格行为应体现以下三原则:

1.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原则。

价格是调节买卖双方经济利益的均衡点, 存在着双向或多方的经济关系。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要想卖出去, 必须取得消费者的认同。社会效益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 没有社会效益的产品, 企业经济效益也会落空。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价格时, 不能单纯追求利润, 要正确权衡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达到二者的完美统一。

2. 整体性原则。

企业应以整体观点、长远观点为指导, 制定正确的价格策略。公平交易, 货真价实, 顾客第一, 应是企业遵循的重要原则。信誉是企业的生命, 是无形的资产, 好的信誉可以为企业带来难以估计的效益。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可能带来很大的信誉风险。因此, 企业不应把利润作为价格决策的唯一目标, 而应寻找诚信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力求二者的统一。

3. 科学性原则。

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的主观愿望和经营动机。但科学的价格决策, 要建立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之上。防止定价的随意性, 就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 把握市场供求状况, 准确进行价格预测, 使价格决策符合市场竞争的客观实际。

二、当前企业价格行为不规范的表现

当前, 价格由企业自主决策的制度尚不完善, 经验尚不丰富, 加之受自身利益的驱使, 市场经济固有的逐利性等缺陷仅靠“无形的手”难以克服。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企业价格行为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 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 定价主体的形成不规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企业或公司迅速发展, 在“经商热”、“办公司热”的浪潮中, 出现了一些既无场地又无资金的“皮包公司”、临时凑资金和人员自发成立的所谓“公司”或“企业”, 它们视国家法律、政策、消费者利益和商业道德于不顾, 见利就上, 无利则退, 套购紧俏物资转手倒卖, 搞市场垄断, 欺诈经营, 从中牟取不正当利益。这些所谓的“公司”或“企业”, 虽然数量不多, 但它们是害群之马, 破坏着正常的市场和价格秩序, 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2. 企业定价的盲目性。

近几年价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价格总水平不断上涨, 出现了通货膨胀;二是在有些商品价格上出现暴涨暴跌的大幅度波动。出现上述问题不仅与经济过热、货币超量发行等宏观因素相关, 而且与企业定价中存在的盲目性有关。现实经济生活中反复出现的, 东西少了多家抬价抢购、囤积, 东西多了相互低价竞销、甩卖, 就是企业盲目定价的集中表现。其结果造成价格信号失真, 市场波动, 为通货膨胀推波助澜。

3. 企业定价中法制观念淡薄。

现实中, 有些企业在利益驱使下, 只讲企业效益, 对自身存在的不规范行为, 不但不加以约束, 反而明知故犯。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 不执行国家定价, 越权定价;利用行业优势、资源优势, 垄断市场与价格;利用欺骗性价格语言, 搞价格欺诈;不实行明码标价, 漫天要价等等。有些企业只强调经营, 忽视价格管理, 不学法, 不懂法, 认为企业定价只要能把商品卖出去就是合理的。近年的价格检查中发现, 有不少企业对政府颁布的有关制止牟取暴利、实行明码标价等价格法规和政策, 知之甚少。有的企业从事国际贸易而不研究和掌握国际惯例和各国法律, 这是我国近几年出口企业经常受到反倾销制裁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述问题的存在, 不仅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影响市场和价格机制的完善和发展, 而且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价格行为不规范的严重危害

企业价格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已给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危害。第一, 它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使价格信号失真, 导致市场价格机制紊乱, 价格扭曲, 破坏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第二, 它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违反了市场经济诚实信用、等价交换的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准则, 侵犯了竞争对手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三, 它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阻碍了市场价格机制作用的发挥, 不利于促进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第四, 它导致社会价格总水平剧烈波动, 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增加企业成本, 给企业增加不确定因素。因此, 规范企业价格行为, 制止不正当价格竞争, 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市场价格机制,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

四、企业定价策略的考量

任何企业都处在不断变动的内部、外部环境中, 为了实现预期的企业定价目标, 就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 针对不同商品、不同目标市场和不同竞争情形下寻找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最佳途径, 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对于企业而言, 如何确定合适的价格, 来获取最大的利润, 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从战略的角度来说, 决定定价策略的因素大致有四个方面:竞争环境品牌销售额或利润目标生命周期, 其他的因素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如何合理的权衡这几个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是帮助企业合理定价的首要条件。

1. 竞争环境:

竞争态势对定价有着巨大的影响, 所有企业都必须考虑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之间的力量对比, 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定价战略。一般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战略:市场领先者战略, 挑战者定价战略, 寡头垄断下的定价战略和产品差别化优势下的定价战略。企业必须根据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以及其他竞争者的水平做出准确的战略定位。

2. 品牌:

如何定位自己的产品品牌对于定价有着很大的影响, 既要考虑到品牌在市场上的现实地位, 也要考虑到企业对品牌的期望定位, 从而在此基础上综合做出决策。一般企业有如下几个选择:当面对品牌比自己强的企业, 推出价格较低的同类产品, 或者把主要产品集中于中低档;而面对品牌比自己弱的企业, 可以推出同类的但是价格较高的产品, 或者产品集中于中高档, 还有就是高端产品所占比例高于小品牌的相应比例。

3. 销售额:

企业假如追求较大的市场份额时, 通常采取以下措施:第一, 以更低的价格推出同类产品;第二, 降低现有产品价格;第三, 进入更低端的细分市场或者推出更多低端市场的产品。而假如企业提高利润率而降低市场份额则会采取:第一, 增加高端产品的比例;第二, 减少低端产品的比例;第三, 推出同等产品, 但定价较高。因此, 可以发现企业定价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自身的竞争战略决定的。

4. 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的生命周期对于战略性定价有着显著的影响, 而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定价的影响又有很大的不同。企业应把握生命周期各阶段之间的转折点来调整定价战略, 从而提高总体利润目标。值得注重的是各个行业出现转折点的次数和时机大不相同, 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敏锐地感觉到机会的来临, 并把握机会, 制订正确的定价战略从而获得竞争中的胜利。

总之, 企业要选择定价策略, 必须对企业的基本情况和行业的实际竞争环境进行具体的调查分析研究, 要时刻关注消费者、竞争者和自身的状况和变化, 从而找出最适合本企业的策略, 才能赢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和市场份额。

摘要:市场价格机制条件下如何规范企业价格行为, 使企业正确行使价格自主权, 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 对于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企业价格行为应遵循的原则与现阶段企业价格行为不规范的种种表现作出分析, 并就此提出改进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价格行为,含义,基本原则,定价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玉萍.新产品上市营销管理技巧.中信出版社, 2004

关于中职学生行为管理的思考 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本理念 率身垂范 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98-02

目前,中职学校由于生源的多层次性,给学生行为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个性张扬、任性、不服批评;自由散漫、纪律性差;修养欠缺、谈吐不文明等等。对此,许多学校过多采取的是纪律强制。“强制”,固然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和正常校园生活的必需,但“强制”不能解决心灵问题。学生的行为,是受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支配的,不解决内在的心灵问题,学生的行为管理,就始终存在问题,因此,对中职学生的行为管理,笔者认为,除了纪律强制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用传统文化,熏陶学生心灵。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座宝库,其中许多优秀的思想,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化,曾培育了无数志士仁人以天下为已任,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不息。然而今天的学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较少,这是今天学生行为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学生管理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文化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具有这方面的功能。

1.举办专题讲座。针对学生行为存在的具体问题,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专题讲座。如“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做人之道”,“论语中的君子之风”,“弟子规与学生行为”,“孟子的浩然正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博大胸怀”等等。通过讲座影响学生的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讲座,可每月一次或两次。

2.班主任老师可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可确立主题进行讨论,如“传统道德与学生行为规范的关系”,“君子之道与人际交往”等等。

3.德育课教师,担负着培育学生美好心灵的重要责任。因而更要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把优秀的传统道德,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增强道德自觉,改变不良行为。

4.组织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以此促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组织学生撰写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体会文章,并相互交流、讲演等。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学生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改变不良行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贯彻人本理念,养成学生自尊、自重、自立、自强

以人为本,是现代科学管理的核心和本质。学生行为管理也不例外,也要贯彻人本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因此,贯彻人本理念,就要求学生行为的管理者要做到:

1.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共性,特别是个性化特点,即性格、观念、理想和需求等等。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和学生交心,才能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给以引导,学生才会感到老师对她的尊重。

2.关心爱护学生。学生行为的管理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和慈母般的爱去关心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业和生活,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排忧解难,使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贴心人。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3.尊重学生。(1)对犯错误的学生,不要斥责和恐吓,而要平等对话、心理辅导。学生是有情感、有思想、有意识的生命个体,对学生的行为管理,不能过于依靠监督和控制,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对学生的管理就不能简单粗暴,就要依据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管理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2)实行学生自治。尊重学生,就要相信学生、实行学生自治。学校和班级都要建立学生自治组织,对学生行为进行自主管理。这样可以利用集体荣誉感和同龄压力,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自治组织成员,要轮流充当、使每一名学生都要当一次学生行为的管理者。

通过贯彻人本理念、尊重学生,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尊、自重、自立、自强。

三、率身垂范、为人师表

老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率身垂范、为人师表,在学生行为的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生的管理者和每一位老师,都要先管理好自己。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所以,率先才能垂范,修已才能安人。做为师者,以身立教,就应做到爱岗敬业、遵守公德、仪表端庄、谈吐文明、积极进取、宽容大度等等,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这样就使学生学有榜样,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未成熟,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因而榜样引导是重要的。除了老师的为人师表外,还应在学生中树典范,以同龄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增强遵守行为规范的自觉性。

四、心理疏导,避免学生极端行为

现在的中职学生,情感丰富、个性张扬、具有逆反心理;自我意识较强、并时有偏激,易采取极端行为。对此,学生管理者要有足够的认识,对问题学生要及时给以心理疏导,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

为此,学校应设置心理咨询室,要有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疏导,把极端行为拦截在萌芽之时。那么什么样的心理需要咨询呢?笔者认为:(1)偏激行为;(2)交往不良倾向;(3)人际关系紧张;(4)学习适应性不强;(5)失恋;(6)自卑;(7)紧张情绪;(8)心理障碍等等。这些不良情绪、不良心理,都应给以咨询疏导,从而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增强遵守行为规范的自觉性。

对学生的心理疏导,除了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外,每一个学生的管理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都应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师。这就要求学生的管理者和班主任老师,要努力学习和掌握心理咨询知识,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出自己的努力。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文化熏陶、人本理念、率身垂范和心理疏导等方法的运用,来解决学生的心灵问题。增强遵守学生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道德自觉和自尊、自爱、自强,学生行为管理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 余博.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 法制与社会, 2015年(18期) 第217-218页.

[2] 李平安.以人为本与学生管理[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01期) 第10-11页.

[3] 蔚鲁静,王忠成. 试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11期)第148页.

关于教师的行为规范学习心得 篇9

二、和蔼可亲,和气文雅。目光关注每一位学生,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在课堂上,认真耐心的对待学生,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不能言行过激,仪态举止优雅,态度诚恳,与学生“亦师亦友”。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规定 篇10

为全面落实《教育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

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不得延长。

二、严格规范收费行为,严禁乱收费。

三、严格教辅材料征订,严格按规定选用和订购教材、教辅用书等。

四、严格课程安排,不得随意增减和调整。

五、严格作业量与作业批改,学生学业负担合理,考试次数、课外作业适量。

六、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七、严禁接受学生家长钱物和宴请。

八、严禁收费办班和有偿补课。

九、不以考试成绩排班级和学生名次,学业评定采用等级制。

十、不允许任何学校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有偿补课。

关于护理职业道德规范的探讨 篇11

护理人员在从业时除了应该遵守社会的公共道德标准外,还应该在从事职业过程中遵守相应的护理职业道德,使护理人员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意识,进行正确的护理行为决策,引导护理人员及时地进行自我的行为调节,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关键词】护理职业道德;现状;道德培养

1.引言

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护理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的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品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护理实践活动中的特殊体现。根据护理职业的特点,用以协调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人际关系以及护理人员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行为准则和具体要求,是众多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护理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也是社会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事护理工作最基本的职业要求,也是满足病人健康需求,提高护理质量,防范工作失误最基本的条件。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从护士学校学生就开始培养。

2.我国护理职业道德现状

职业道德对于一个特定行业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护理的职业道德它是护士进行护理的行为准则,它对于完善我国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对于规范护士的护理程序具有明确的指导,可以说随着我国护理工作制度的建立以及护理道德教育的深入,我国的护理道德素质有家较大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国的护理工作还有许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功利心重,缺乏职业良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的医院打破了以往的政府管理的模式形成了盈亏自负的企业管理模式,实行了按劳取酬的方法,这样就出现了医院的各个部门以及医疗服务人员不把服务患者放在首位而是以金钱为首位,这样就淡化了医生救死扶伤的宗旨,尤其是现在的护理人员他们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产生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特别是在一些效益差、奖金低的医院或者科室,个别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对病人态度冷淡、生硬,甚至对病人的要求和痛苦视而不见,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医院的声誉。

2.2护理人员缺少独立的能力和耐心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首先就是要有必要的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而且要做到必要的耐心以及冷静,但是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不难发现我国的护理人员他们过多的习惯于按照管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缺乏独立的处理能力,同时一些护理人员“慎独”精神淡漠,工作马马虎虎,缺乏责任感和自制力。如个别护理人员值夜班或独立工作时,不认真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病情不仔细,工作偷工减料。更有甚者,如在做治疗、护理时消毒马虎,不为病人测体温、血压等。有的将本应由护理人员做的事情,推给病人家属,导致护理质量下降。

2.3 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高

护理工作既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又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科学。与其他医学学科一样,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一些护理人员由于缺乏扎实的专科护理知识,缺乏心理的以及管理、营养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又不求进取、满足现状,仅凭在书本上学到的一点点基础护理知识,停留在应付日常的、简单的护理工作上。对病人的思想情绪、心理状态、家庭环境、感情变化、影响病人治疗、康复的因素不甚了解或熟视无睹,也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3.提升护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3.1加强构建中职护理专业护生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教学对于护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学校对于护生的教育在于寓教于乐,也就是不能将对护生的教育弄得很枯燥,因为中职护生处于一种身体和智力的发育阶段,需要具有结合护理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活动,这样才可以在潜移默化之间实现对于护士职业道德教育的完备。

①以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培养护生职业道德意识

学校可以利用主题的教育活动对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主题教育对于护士的影响是最大的,并且这已经在实践的教学中得到了应用。

②以志愿服务为平台,培养护生职业道德情感

志愿者,以及义工等活动在新时期已经成为了对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培养的最新途径,职业院校可以有效的结合护理的专业性特点。有效的搭建服务的平台,让学生可以在志愿者服务中感受到氛围,以及有效的得到专业性的历练,可以将思想水平得到快速的提高和升华。

③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护生职业道德意志

实践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载体,可以全面的激发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且可以实现快速的引导成长的作用。其中作为一种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的最基本的条件,可以有效地培养一种创新和协作的精神,可以有效的形成一种社会实践的交往能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更是一种有效的锤炼思想,以及形成正确道德情感的方式。

3.2采取切实措施,抓好护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护理人员端正思想认识、做好护理工作的根本;是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人员道德修养的重要保证和客观要求。首先,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把共产主义理想和为人民服务思想、集体主义精神及爱岗敬业意识教育摆在首位。其次,按照护理道德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医德教育。

3.3积极适应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大力转变护理方式

我国现在正处于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真的学习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大力转变我们的护理工作方式,要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积极地建立护理评价机制,建立温馨的护理氛围。

4.结束语

由于护理专业的职业特殊性,护理职业道德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开展的优质服务示范工程为护士提供了展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也使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经受严峻的考验,如何真正做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这将是所有护理同仁应继续努力和探讨的方向。护理职业道德建设必须要从学校职业教育就开始抓起,通过各种灵活多变的形式将职业道德深入到每个护士生的价值观中,同时还需要在医疗改革中加大对护理职业道德的重视力度,完善评审制度和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改兰.护理伦理[M]三晋出版社.2010,(10)

[2]万永成.中职护理专业护生职业道德培养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6)

[3]蒋芳芳.我国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现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年11期

[4]尹娅萍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年05期

[5]汤文智.浅析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J]速读.2014年07期

关于规范“城投债”管理的思考 篇12

城投债, 又称“准市政债”, 是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 公开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 其主业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城投债是根据发行主体来界定的, 涵盖了大部分企业债和少部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城投债主要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的投资目的发行的。

近年来, 城投债总体上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作为一类颇具中国特色的债券品种, 城投债既因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政府债务, 而不同于海外市政债, 具有高收益债的估值波动特征, 又因能获得政府直接偿债支持, 而不同于普通产业债, 具有政府信用隐性背书, 而事实上低违约风险的特征。自产生以来, 城投债一直在市场争议中前行, 但却未妨碍投资城投债获取稳定的超额回报:以“沪质城投 (H11018) ”指数为例, 2010-2013年的年回报率分别为7.02%、2.82%、10.09%和4.57% (即使在市场大跌的2011年也仍然实现了正回报) , 平均达到6.13%, 2014年截至目前, 回报率更已高达7.06% (未年化) 。实际上, 由于大多能质押且下调评级丧失质押回购资质的风险小, 城投债是机构投资者最为重仓的一类杠杆融资品种, 通过放大操作, 除享受高额票息回报, 更能获得丰厚的杠杆息差收益, 实际回报应远高于指数表现。

1. 从影响城投债估值走势的因素看

城投债表现为“利率债”和“信用债”的混合体, 兼具二者特征: (1) 城投债的“利率债”特征主要体现为估值受市场“流动性”影响大。“流动性”决定城投债定价会影响对城投债的直接需求, 也会影响城投债组合的杠杆高低, 两者合起来综合反映了流动性对城投债价格涨跌的影响; (2) 城投债的“信用债”特征从整体看, 由于城投企业存量债务主要依赖外部再融资周转, 再融资政策的变动是影响城投债估值走势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 城投债的个券差异由机构对地方政府的“一致性预期”决定, 机构投资者对由行政级别、GDP、一般预算收入等财政因素、负债率等决定的地方政策偿债能力指标的“一致性预期”最终决定个券的收益率差异。

以2012年为分界点, 城投债之前主要表现为受再融资政策变动影响的“信用债”属性更强, 之后则主要是受流动性影响的“利率债”属性更强: (1) 2012年以前城投债“信用债”属性更强。市场主要表现为对2009年刺激以来, 地方政府债务无序扩张的可持续性的担忧, 加上地方政府债务存量规模多大、情况到底多严重不清楚, 以2010年国务院“10号文”为标志, 开始一轮收紧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进程。尤其以2011年银监会“四分类”“四贷四不贷”等为代表的收缩再融资监管举措, 使市场对地方政府及城投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担忧空前加剧。加上当时的市场资金面偏紧, 部分城投企业暴露资产随意划转等负面事件, 导致城投债2011年三季度走出历史最猛烈的一次下跌。从总体上看, 这期间影响城投债估值走势主要因素是再融资政策收紧带来的信用风险担忧。 (2) 2012年后城投债“利率债”属性更强。监管部门“控制增量、化解存量”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思路逐步清晰, 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量风险的再融资收紧, 要以不暴露存量债务风险为前提, 市场此前担忧的存量再融资收紧, 导致资金链断裂情况并不会发生。这种监管思路逐步为市场认识并不断强化, 是推动城投产业债利差持续收窄的主要原因。

城投债的系统性信用风险下降, 越来越表现为受流动性影响的“利率债”特征:即使2013年上半年收缩地方政府影子融资渠道再次引发一定程度的担忧, 城投债也未再出现过大幅暴跌;反而是2013年下半年受资金面持续偏紧而出现一定调整, 但调幅明显小于同期其他高收益产业债品种。趋势上看, 未来城投债仍将更多地表现为“利率债”市场特征, 信用风险仍不是主要担忧, 利差有望保持低位甚至继续下降。新的《预算法》正式赋予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权, 开拓地方政府低成本融资渠道, 意味着未来地方政府融资成本可能出现大幅下降, 既使高成本的城投债融资新增水平可能大幅下降, 也降低了城投债事实上的违约概率。《预算法》的修订, 意味着在近年逐步摸清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控制住债务无序过度膨胀, 减少了道德风险基础上, 以政府信用接管过去的隐性地方政府融资已水到渠成, 政府兜底城投债务时机逐步成熟。无论国务院“妥善处理存量债务, 确保在建项目后续融资, 切实防范风险”, 还是财政部官员“地方政府可发行政府债券置换高成本存量债务”的明确表态, 都体现了这种趋势。

2. 从个券层面看

城投债将分化的历史投资逻辑可能会被“颠覆”, 其中蕴含巨大投资机会。 (1) 城投债分化的传统逻辑在于:东部财力较强地区尽管债务负担更重, 发债城投更多, 发债金额更大, 但由于财政收入规模大, 周转能力强, , 外部融资资源更多, 周转风险相对较小;而中西部财力较弱地区, 尽管债务负担更轻, 发债城投很少, 政府债务金额并不大, 但由于财政收入规模小, 周转能力更弱, 外部融资资源有限, 风险相对更大。 (2) 在政府逐步明确兜底情况下, 债务负担较轻、发债少的地区, 城投债务更可能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以及政府兜底范畴;而债务负担重、发债多、尤其是城投企业本身很多的地区, 未来城投债务可能将无法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和政府债务范畴。一部分城投债务不排除存在边缘化、或转化为收益债的可能。实际上, 历次审计署公告的地方政府债务中的城投债务都低于市场根据发债城投企业报表统计的债务规模, 意味着这些债务中确实有部分未纳入政府债务口径统计。在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风险逐步进入到实质阶段情况下, 未来这部分未纳入统计的债务风险值得关注, 其中发达地区情况可能会严峻。反过来看, 目前的低等级和高等级城投债的发行利率出现严重分化, 可能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总结一下, 城投债兼具“信用债”和“利率债”属性。2012年之后“利率债”属性越来越强, 城投债价格波动与流动性关系更密切;城投债“利率债”化与地方政府相关融资政策逐渐明朗有关, 供需和基本面都可能出现改善, 会加剧城投债“利率债化”趋势。

二、43号文究竟说了啥, 让投资者如此恐慌

在中国做投资, 有一种风险叫“中证登”, 还有一种风险叫“隔日不认账”。

2014年10月2日, 国务院下发国发[2014]4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 全面规划部署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涉及总体要求、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和预算管理、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完善配套制度、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和在建项目的后续融资、加强组织领导等7个方面。同时, 财政部公布了《财政部就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关问题答问》, 对43号文的出台背景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这两个文件为什么让投资者如此恐慌?从字面看, 42号文和《答问》对整体城投债影响是偏积极和正面的:

一是规范地方政府增量融资, 重点是“疏堵结合”“修明渠、堵暗道”, 为地方政府开拓合法低成本融资渠道, 降低增量债务融资成本和存量债务周转压力。财政部《答问》详细解释了43号文出台背景:长期以来限制地方政府举债权限, 主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举借政府性债务, 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也导致“地方政府举债缺乏明渠, 一些地方违法违规融资较为普遍”“重借不重还”“融资成本高企”“一些地区债务增长过快, 风险不容忽视”等问题。在近年取得成果基础上, 十八届三中全会、《政府工作报告》、6月30日政治局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预算法》修正案、9月23日国务院印发43号文, 新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框架逐步清晰。其中, “修明渠、堵暗道”, 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权限是重要一环。以政府信用接管过去的融资平台信用, 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 将有效降低政府新增融资成本和支付压力;对存量债务, 43号文明确“对甄别后纳入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 各地区可申请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 以降低利息负担……”, 有助于降低存量债务周转风险;同时, 对之前市场担忧的只有省级政府有举债融资权, 而市县级的再融资问题, 43号文明确“市县级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代为举借”。

二是基于规范增量与化解存量之间存在的内在矛盾, 43号文明确了“防范风险”“稳步推进”原则, 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妥善处理存量债务”。

43号文和《答问》从多方面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 有可能带来一定范围的再融资担忧, 引起投资者恐慌, 表现如下:

(1) 明确禁止地方政府通过平台融资。43号文明确“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 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 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地方政府新发生或有债务, 要严格限定在依法担保的范围内, 并根据担保合同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意味着目前作为地方政府主要融资来源的融资平台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明渠”不能及时有效承担和过渡, 有可能带来再融资周转问题。

(2) 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限额管理。43号文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 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地方政府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规模纳入限额管理, 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地方政府要将一般债务收支纳和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将专项债务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中的财政补贴等支出按性质纳入相应政府预算管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防范长期风险, 但短期若把握不好, 也可能出现流动性紧缺、导致资金链周转风险。

(3) 强化政府债务管理的业绩考核和问责机制。43号文要求“把政府性债务作为一个硬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建立对违法违规融资和违规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的惩罚机制, 加大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政府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 认真抓好政策落实”。强化考核和问责机制, 有助于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无序扩张, 但也有可能带来再融资压力。

43号文要求的“防范风险”“稳健推进”原则明确给予了化解存量债务风险空间, 政府债务不会系统性暴露再融资风险。 (1) “防范风险”“稳健推进”原则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短期看, 政府债务风险主要不在于内在现金流的变化, 比如, 财政收入尤其是土地出让收入变化, 而在于再融资风险。规范政府增量融资, 与化解存量债务风险短期内存在一定矛盾。基于此, 43号文明确了“防范风险”“稳步推进”原则, 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加强债务管理, 既要积极推进, 又要谨慎稳健。在规范管理同时, 要妥善处理存量债务, 确保在建项目有序推进”。 (2) 首次明确以政府信用接管存量债务。要求“以2013年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为基础, 结合审计后债务增减变化情况, 经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确认, 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存量进行甄别。对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举借的债务, 相应纳入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 对企事业单位举措的债务, 凡属于政府应当偿还的债务, 相应纳入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地方政府将甄别后的政府存量债务逐级汇总上报国务院批准, 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对甄别后纳入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 各地区可申请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 以降低利息负担, 优化期限结构, 腾出更多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对确需地方政府偿还的债务, 地方政府要切实履行偿债责任, 必要时可处置政府资产偿还债务。对确需地方政府履行担保或救助责任的债务, 地方政府要切实依法履行协议约定, 作出妥善安排”。

总体看, 43号文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问题上的思路与此前保持一致, 核心仍是化解而非暴露风险。具体操作重点实际上已从控制增量风险转入化解存量风险, 总体上有利于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下降, 利好存量城投债市场:既改善城投债市场中长期供给失速风险 (供给) , 也降低城投债中隐含的信用风险 (需求) 。不过, 由于投资者对政策预期和解读可能出现分歧, 短期看, 会使城投债市场出现某些局部风险:

(1) 新增城投债可能失去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的基础, 很可能出现“变质”, 风险大于老城投债。43号文明确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是2013年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结合审计后的债务增减变化情况, 同时再次明确要求“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 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 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地方政府新发生或有债务, 要严格限定在依法担保的范围内, 并根据担保合同依法承担相关责任”。这就意味着, 未来新增的平台融资, 实际上并没有纳入政府债务基础, 如果严格执行, 未来新增城投债的风险将远大于存量城投债, 有明确的新老划断的意味。投资者需重点关注发改委以及协会后续对于发行城投债和城投中票的态度。投资者如果对这一点产生明确预期, 很可能影响年内后续新增城投债 (包括高等级和中低等级) 需求, 如果替代性融资不够, 很可能引发对地方融资平台再融资风险上升的担忧, 一级市场城投债发行利率上升显然会影响二级市场城投债利率水平。

(2) 存量城投债中可能有部分无法纳入政府债务和预算管理范畴, 出现与地方政府债务“脱钩”。按2013年审计署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 截至2013年6月末, 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分别为10.89万亿、2.67万亿和4.34万亿, 合计17.89万亿。但其中以融资平台为融资主体的三类债务合计只有6.89万亿, 大幅低于根据Wind数据统计的发债城投企业债务规模;这些政府性债务中企业债只有0.88万亿, 大幅低于Wind城投债余额。意味着, 目前明确纳入政府债务和预算管理的可能并非全部平台债务, 部分平台债务甚至城投债可能未纳入政府债务和预算管理。虽然在防范系统性风险考虑下, 这部分平台债务尤其是城投债最终一定不能获取政府偿债支持, 而暴露偿债风险, 但阶段性、局部风险仍不能排除。

(3) 当前城投债分化的逻辑可能会出现逆转, 未来部分东部债务负担重地区的城投债有边缘化的风险, 部分虽然财力弱但政府债务负担轻的中西部城投债, 可能存在价值重估的机会。城投债分化的传统逻辑在于:东部财力较强的地区尽管债务负担更重, 发债城投更多, 发债金额更大, 但由于周转能力更强 (财政收入规模大) , 外部融资资源更多 (更多的银行贷款支持) , 周转风险相对较小;而中西部财力较弱地区, 尽管债务负担更轻, 发债城投很少, 政府债务金额也并不大, 但由于财政收入规模小从而周转能力更弱, 以及外部融资资源更为有限, 风险相对更大。但这种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在政府逐步明确兜底情况下, 债务负担较轻、发债少的地区, 其城投债务更可能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和政府兜底范畴;而债务负担重、发债多、尤其是城投企业本身很多的地区, 未来城投债务可能将无法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和政府债务的范畴, 一部分城投债务不排除存在边缘化、或转化为收益债的可能。发达地区情况反而会严峻。目前的发行利率出现严重分化, 市场对不同等级城投的隐含违约率差异的预期可能过于“一致”, 未来可能出现价值重估利差缩小的交易机会。

2012年以来, 城投债的“利率债”属性越来越强, 利差出现了大幅缩窄, 意味着市场事实上已对地方政府存量风险下降和增量融资成本下降有明确预期, 对利好因素已有充分上涨, 而对新增城投债可能“变质”、部分存量城投债 (市场认可) 可能会不被纳入政府债务 (政府不认可) 、现有城投分化逻辑可能逆转, 并未有非常明确预期。因此, 尽管中期“无忧”, 但短期看, 城投债市场 (一级和二级) 将出现一定幅度波动, 小幅调整的风险不能排除。

总结一下, 有如下重要结论:

43号文和《答问》的内容对整体城投债影响是偏积极和正面的, 主要体现在增加地方政府合法融资渠道、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和化解存量债务风险;考虑到投资者预期和对政策解读的分歧, 存在一定局部风险, 包括新增城投债可能“变质”、部分存量城投债可能与政府债务“脱钩”、当前城投债分化逻辑可能逆转;城投债市场对“利好”反应充分, 对短期“利空”反应不足, 预计短期内 (一级和二级) 市场将出现一定幅度波动。

三、最后的晚餐

政府很委屈, 为什么政策效果总是“事与愿违”。其实故事是这样的:

中国政府将在2015年1月5号开始地方政府债务鉴别, 以决定是否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纳入政府直接债务的口径, 以防止地方债务继续膨胀。结果大限到来之前, 地方政府先发制人, 不仅公开的城投债市场十分火爆, 不少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也纷纷突击为平台放贷, 因为市场预期这些债务会被优先纳入政府直接债务口径。未来将成为稀缺品种的城投债被投资人认为是最后的晚餐, 由于存在政府隐形背书, 城投公司一直是商业银行眼中的优质资源。不少股份制银行对平台公司突击放了一批贷款, 甚至银行从总行层面专门为贷款开设了所谓绿色通道, 加速审批速度。

这是一个典型的政府“事与愿违”的政策。政府痛下决心剥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本意是规范政府债务, 降低债务规模, 但政策出台后却遭到“疯狂反扑”。市场抓紧最后时间窗口“豪赌”政府兜底。

四、43号文对政府债务的影响

对未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存量方面:对已发行的那些已有的债务, 它们的偿还责任和偿还资金来源将更加明确, 让投资者更明确这些债券到底有多大的违约风险。在增量方面:未来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债只能通过地方政府发行政府性债券来举债, 不能通过其他企事业单位来举债, 之前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一个主力渠道—融资平台, 以后将不再承担政府融资的职能。问题是, 明年会不会出现一大波城投债的违约潮?

43号文明确划分了政府和企业的界限, 规定未来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发行政府债券来举债, 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举债, 并将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职能。未来将会有一个短暂的过渡期, 过渡期结束之后, 融资平台的角色将发生变化, 它将不再为政府融资, 相应地, 债券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所以, 过渡期结束后, 传统意义上的城投债就不存在了, 相应地, 可能会被一般企业债或项目收益债所替代。若为一般企业债, 则它和任何企业都是一样的, 债务人作为一个公司自负盈亏, 用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偿付。若为项目收益债, 则以一个项目的未来现金流来偿还。在过渡期里, 城投债会进行债务分类, 但这个分类不会对存量债务的信用等级与偿还有太大影响, 只是在背后分清了偿债的责任人和资金来源。所以, 未来大规模违约潮应该不会出现, 但毕竟每个地方情况不一样, 肯定会有一些层级较低和债务负担较重的个别地方, 现金流会出现问题, 可能会出现兑付风险, 但应该不会出现大规模违约潮。

技术层面上看, 42号文严格规定了地方政府举债只能是政府发行政府债券, 其他的渠道将不再允许。这样, 便堵住了地方政府通过其他渠道盲目举债的路子。但问题是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务隐患, 一方面会使中国经济整体增长放缓。有人甚至担心目前严格控制地方债发行, 是否会抑制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与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

本人认为, 抑制多少会有, 但不会很大。在存量债务文件中特意强调了:在建项目要延续。比如, 对2014年9月21日之前已开工项目, 不能变为烂尾过程, 这样不合理。对增量债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府未来再上新项目时, 将不再容易。但如若这个项目是可做可不做的, 或者做了以后未来的收益未必大于其成本的项目, 可能不做反而是好事。从这个角度看, 43号文可以有效抑制地方政府大规模发债, 催生“政绩工程”。之前, 由于缺乏科学决策程序, 个别官员出于个人政绩考虑, 仅凭个人意志拍板, 脱离实际, 不顾财力民力, 前建后拆、前拆后建的重复建设现象和盲目投资建设“形象工程”现象并非罕见, 结果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严重, 引起群众不满。42号文有效确保了地方政府发债募集的资金真正用于扩内需、保增长和改善民生、造福人民上。

上一篇:前台文员岗位毕业实习报告下一篇:作文的构思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