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数学答题卡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标高考数学答题卡(精选9篇)

新课标高考数学答题卡 篇1

O的割线,与O交于B,C两点,圆心O在PAC的内部,点M是BC的中点.,P,O,M四点共圆;(Ⅰ)证明A

(Ⅱ)求OAMAPM的大小.(2007新课标)A【解析】(Ⅰ)证明:连结OP,OM.

因为AP与O相切于点P,所以OPAP. 因为M是O的弦BC的中点,所以OMBC. 于是OPAOMA180°.,P,O,M四点共圆.由圆心O在PAC的内部,可知四边形APOM的对角互补,所以A,P,O,M四点共圆,所以OAMOPM.(Ⅱ)解:由(Ⅰ)得A

由(Ⅰ)得OPAP.

由圆心O在PAC的内部,可知OPMAPM90°.

所以OAMAPM90°.

A2、如图,过圆O外

切点为A,过A点作直线AP垂直直线OM,垂足为P. 一点M作它的一条切线,OPOA;(Ⅰ)证明:OM

(Ⅱ)N为线段AP上一点,直线NB垂直直线ON,且交圆O于B点.过B点的切线交直线ON于K.证明:∠OKM90.(2008课标卷)

23、如图,已知△ABC的两条角平分线AD和CE相交于H,∠B=60°,F在AC上,且AE=AF.(2009课标卷)

(1)证明B,D,H,E四点共圆;

(2)证明CE平分∠

DEF.分析:此题考查平面几何知识,如四点共圆的充要条件,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证明:(1)在△ABC中,因为∠B=60°,所以∠BAC+∠BCA=120°.因为AD,CE是角平分线,所以∠HAC+∠HCA=60°.故∠AHC=120°.于是∠EHD=∠AHC=120°,因为∠EBD+∠EHD=180°,所以B,D,H,E四点共圆.(2)连结BH,则BH为∠ABC的平分线,得∠HBD=30°.由(1)知B,D,H,E四点共圆,所以∠CED=∠HBD=30°.又∠AHE=∠EBD=60°,由已知可得EF⊥AD,可得∠CEF=30°.所以CE平分∠DEF.4、如图,已经圆上的弧,过C点的圆切线与BA的延长线交于E点,证明:

(Ⅰ)∠ACE=∠BCD;

2(Ⅱ)BC=BF×CD。(2010课标卷)

解:

,(I)因为ACBC所以BCDABC.又因为EC与圆相切于点C,故ACEABC,所以ACEBCD.(II)因为ECBCDB,EBCBCD, 所以BDC∽ECB,故即BCBECD.2BCCD,BEBC5、如图,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且

不与ABC的顶点重合。已知AE的长为m,AC的长为n,AD,AB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14xmn0的两个根。

(Ⅰ)证明:C,B,D,E四点共圆;

(Ⅱ)若A90,且m4,n6,求C,B,D,E所在圆的半径。()(201

1新课标)

解析:(I)连接DE,根据题意在△ADE和△ACB中,ADABmnAEAC即ADAE.又∠DAE=∠CAB,从而△ADE∽△ACB因此∠ADE=∠ACBACAB

所以C,B,D,E四点共圆。

(Ⅱ)m=4, n=6时,方程x-14x+mn=0的两根为x1=2,x2=12.故AD=2,AB=12.取CE的中点G,DB的中点F,分别过G,F作AC,AB的垂

线,两垂线相交于H点,连接DH.因为C,B,D,E四点共圆,所以C,B,D,E四点所在圆的圆心为H,半径为DH.由于∠A=90,故GH∥AB, HF∥AC.HF=AG=5,DF=

故C,B,D,E四点所在圆的半径为

526、如图,D,E分别为ABC边AB,AC的中点,直线DE交 021(12-2)=5.2ABC的外接圆于F,G两点,若CF//AB,证明:

(1)CDBC;

(2)BCDGBD(2012课标卷)

【解析】(1)CF//AB,DF//BCCF//BD//ADCDBF

CF//ABAFBCBCCD

(2)BC//GFBGFCBD

新课标高考数学答题卡 篇2

关键词:化学新课标,新增知识点,高考学生答题情况,高中化学教学

全日制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在普通初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学校是为社会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工厂, 对广大学生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具有深刻的影响。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 对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考习惯、严谨的办事风格、独立自主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化学新课标新增知识点加入高考后学生的适应状 况, 以及它给高中教学带来的启示。

一、化学新课标新增知识点加进高考后学生的答题情况

(一) 对于“盖斯定律”的出错点的分析。

1.学生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不到位

以某地理科综合高考试题为例, 通过对试卷的抽样分析, 发现有接近71%的学生没有答对试卷中考察“盖斯定理”的考题。在71%的学生中, 近一半的人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有偏差。

2.吸热和放热的概念界定不清晰

以同年同地的理科高考综合试题为例, 通过对试卷的抽样分析, 发现上文提及的近71%的错答学生中有48%的学生只知道放热时△H为负值就能够轻易得出答案, 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对于吸热和放热反应的概念混淆不清。

(二) 对于“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分析。

以某地的理科综合高考试题为例, 题目的考点包含考生对于pH的基本认识、对溶度积常数概念的理解程度等。从题目中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出题人没有就概念的理解给学生设过多的陷阱, 是一个十分基本的计算题。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 结果有些出人意料。题目的平均分甚至没有达到该题总分的1/4, 超过75%的学生得了零分。这反映出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这方面的知识理解不到位, 还需要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强调该知识点的重要性, 随时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

二、高考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化学老师教学的启示

(一) 加强过程教学, 教学生学习方法。

高考中大部分题目都是将书本知识结合客观实际, 并不是单一地将知识点孤立考查。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化学的相关知识点,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对象, 老师要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将课程用阶梯递进的方式层层推进, 一步步加深课程难度, 让学生慢慢适应。老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培养他们独立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从根本上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 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树立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化学中的探究性试题本身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 由于没有一个固定的解题模式, 反而能客观反映学生平时的积累情况。学生对知识的积累, 一部分从课堂上老师的授课中获得, 还有一部分通过课堂之外的其他渠道获得。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所以胆大心细的学生在探究性试题的解答过程中占有极大的优势。因此, 老师要致力于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价值观, 关注生活点滴, 从生活中寻找化学知识, 同时也灵活地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三) 放手让学生做实验,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化学实验在化学课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高考试题中化学实验研究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 倡导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引导学生正确高效地学习。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的常规化学实验, 让他们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 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规范实验步骤, 记录实验结果。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 相互交流自己的实验成果, 互助学习, 共同进步。这些自主探究性实验不仅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让他们深刻记住了实验中的细节, 将来可以将实验成果运用于试题的解答中。

(四) 严抓主干知识, 突出学习中的主要矛盾。

高中化学学习的起点要低, 不能开始就增加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畏惧心理, 使得化学学习停滞不前。老师课上要着重强调基础主干知识, 确保主干知识的得分率。在高考试题中, 基础知识占了大部分, 简而言之, 基础知识是整张试卷的得分保障。老师要在保证学生都掌握了主干知识的前提下, 注重课后习题的讲解, 挖掘出新课程标准教材中考试的主要题型, 逐个击破, 提高学生的得分几率。

(五) 增加情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比例。

化学探究性试题的情景多是从生活实际中得来的。这就表示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要同时兼顾学术性和时代性。化学来源于生活, 最终又运用于生活中。化学学科与社会相融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就要求化学、社会和学生三个因素和谐相融, 达到强化知识的整体功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 化学新课标中新增加的部分知识点学生掌握的情况并不好, 这为化学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就化学中新增知识点对高考学生的答题情况做出了分析, 同时提出了帮助老师就此现象对教学活动的改进办法。化学这门基础性的学科只要掌握了方式方法, 则学习起来并不像学生想象的那样困难。老师在日常教学中, 要将化学融入生活,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魅力;鼓励学生进行化学研究性探究,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 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情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 增强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廖元锡.新课程高考方案及考试大纲对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 2010.

[2]董诗洋, 许利闽.化学新课标新增知识点进入高考学生答题情况对高中教学的启示[J].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09) .

新课标高考数学答题卡 篇3

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对一些基本史学观念和史学方法的教学,培养新时代下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防止固化学生的思维。针对一些历史事件,教师需要引入代表不同立场的评价材料,让学生了解历史是活的历史,怎么评价关键要看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持什么样的态度。一个历史事件可能会有多种评价,但我们一般的评价需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客观、公正及全面。另外,历史学习需要注重对史料的研究,需要奉行“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原则,没有材料就没有评价。再就特别注意不同的史观,我们主体坚持的是科学的唯物史观,但史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向需要了解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及社会史观等。那么,在阅读材料时,学生就需注意材料作者持的是什么史观说出了材料中的言语,是全面的还是片面的,是基本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我们该如何评价该作者的观点,了解这些内容对我们的现实又有什么帮助,也就是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总的来说,我认为我们高中历史教学要着力于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从历史中发现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经验教训。总的来说,是在围绕着这个核心问题在进行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教学。在这个核心问题下,子问题1可以设计为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明的古代中国没有在17、18世纪向现代化过渡?结果如何?那如何评价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西方国家以英国为代表为什么率先过渡?如何评价?子问题2可以设计为近代中国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是如何探索现代化道路并挽救民族危亡的?在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又有哪些可供选择的道路?最终找到了一条什么道路?子问题3是新中国建国后如何艰难地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在前进之路上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如何在创新中解决?子问题4是如何看待不同文明的差异?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建设更好地

结合?

其次,在具体做题时,先快速阅读材料,把握几段材料的主旨。如果在材料前面有一个总体性的概括,要高度重视,那往往就是主旨,或者指明答题的方向。再看设问,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限制语、答案来源,把大问拆成若干小问,按分找点,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如果题干中给出“依据材料”作答,就在材料中全方位找。如果需要结合已有知识,可以先总结材料再依据已有知识增加角度。针对40题来说,一般大问分两问,如果一问10分,另一问就是15分。10分题一般得写5个角度,15分一般至少写5个角度。读材料时,长文分段,短文分句,一句分成多个层次。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材料标题、引言、出处、所给的时间等信息。特别注意括号里的注释、分号代表的并列关系、省略号两头的内容以及从材料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提取信息时需要一个句号一个分号的提取,提出有效信息,提完显性信息后再分析隐性信息,按分找信息点。再依照设问的角度整合信息。同类的要概括,能够对应教材知识的要对应,不能抄原文要处理材料,尽量做到总结性表述和具体性表述的结合。而且,特别要注意作答时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和工整化。每点要有一个关键词,最好围绕这个关键词用短句子作答。

新课标历史高考全国卷的41题近几年是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试题类型有文字性材料、表格材料或者图片材料等,取材形式多样。一般也有相对的固定答法,做好分

3段。第一段依据所给材料提炼出一个较全面的观点并表述赞同。第二段依据史实进行多角度论述,如果材料中有史实,先用材料当中的史实。第三段进行提炼型升华总结,可以用史观或者哲学原理来提供启示或经验教训等,使自己写论文的高度有所提升。对于选做题来说,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知识结构的试题,根据近年来师生总结,发现改革与人物的试题难度相对较小,当然也根据各学校所学内容来确定。具体答题方法与40题较为相似,也注意使用一些相对固定的历史学科语言。就改革试题来说,一般会问改革的原因、目的、措施、特点、结果及评价等,学生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一些角度,一般可以套用。

总之,历史材料题放在文综卷的最后面,需要合理分配好三科时间。注意看清材料的设问角度,认真分析材料,系统整合有效信息,规范表述,工整作答,最终高效地完成考试,取得符合自己学情的理想成绩。

新课标高考数学答题卡 篇4

参加2023新高考二卷的省份有山东、浙江、江苏、上海、重庆、北京、天津、湖北、四川、河南、湖南等。具体情况如下:

1、山东、浙江、江苏等省:这三个省是新高考改革首批试点省份,从开始就采用新高考方案并设置二卷考试,2023年,这三省预计仍会继续参与二卷考试。

2、上海、重庆等直辖市:上海和重庆是第二批试点城市,也从几年前开始实行新高考方案,采用二卷考试形式,2023年,这两个直辖市很有可能继续参加二卷考试。

3、北京、天津等直辖市:北京和天津在2022年也加入新高考二卷试点,2023年预计会继续采用二卷考试模式,以期达到与其他试点地区标准统一。

4、湖北、四川等西部省份:2022年,西部几个省份也加入新高考二卷试点行列,如湖北、四川、陕西等省,2023年,这些省份有很大可能会继续参与二卷考试,并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考试范围与规模。

5、河南、湖南等中部省份:一些中部地区的省份从2022年开始也在酝酿新高考二卷方案,2023年有望成为新加入的试点省份。如河南、湖南、安徽等省在2022-2023学年度或有二卷考试方案推出。

除上述省份外,其他省区考生的新高考改革及二卷考试情况还需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进展和通知而定。各地的新高考改革步伐不尽相同,二卷考试也不是必然选择,考生需密切关注所在省区的新高考政策动向,确认是否参加二卷考试与相关要求。

新高考二卷的意义

1、增加考试的科目数目及考试模式,以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多元化素质和能力。

2、考试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应用,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更具备实践性。

3、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估,更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

4、考生有较大自主权,能够选择自己所擅长的科目进行考试,体现了个性化教育的理念。

5、更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选择特别科目和特殊安排等方式,进行深度考试,使得更多学生获得特色和优势。

新课标高考数学答题卡 篇5

[第17讲 统计与统计案例]

(时间:45分钟)

1.某同学学业水平考试的9-1所示,则根据茎叶图可知该同

学的平均分为()

A.79B.80

C.81D.8

22.已知回归直线斜率的估计值为1.23,样本点的中心为点(4,5),则回归直线的方程为

()

^^A.y=1.23x+4B.y=1.23x+

5^^C.y=1.23x+0.08D.y=0.08x+1.2

33.根据一组样本数据(x1,y1),(x2,y2),…,(xn,yn)的散点图分析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求得其回归方程y=0.85x-85.7,则在样本点(165,57)处的残差为()

A.54.55B.2.45C.3.45D.111.55

4.已知x与y之间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则y与x的线性回归方程y=bx+a必过点()

A.(1,2)B.(2,6)

315C.24D.(3,7)

5.甲、乙两名运动员在某项测试中的6次成绩的茎叶图如图X17-

2所示,x1,x2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这项测试成绩的平均数,s1,s2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这项测试成绩的标准差,则有()

图X17-2

A.x

1>x

2,s1s2

C.x1=x2,s1=s2D.x1=x2,s1

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

A.08B.07C.02D.01

7.某社区对该区所辖的老年人是否需要特殊照顾进行了一项分性别的抽样调查,针对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需要特殊照顾和不需要特殊照顾得出了一个2×2的列联表,并计算得出k=4.35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有95%的把握认为该社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特殊照顾与性别有关 B.有95%的把握认为该社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特殊照顾与性别无关 C.该社区需要特殊照顾的老年人中有95%是男性 D.该地区每100名老年人中有5个需要特殊照顾

8.一个样本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它们组成一个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n},若a3=8且前4项和S4=28,则此样本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22,23B.23,22 C.23,23D.23,24

9.样本(x1,x2,…,xn)的平均数为x,样本(y1,y2,…,ym)的平均数为y(x≠y).若样

本(x1,x2,…,xn,y1,y2,…,ym)的平均数z=αx+(1-α)y,其中0<α

关系为()

A.nm

C.n=mD.不能确定

10.某地区高中学校分三类,A类学校共有学生2000人,B类学校共有学生3000人,C类学校共有学生4000人.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900人,则A类学校中应抽取学生________人.

11.从某项综合能力测试中抽取50人的成绩,统计如下表,则这50人成绩的方差为________.

12.12342,且标准差等于1,则这组数据为________.

13.某产品的广告费用

x与销售额y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y=bx+a中的b为7.根据此模型,当预报广告费用为10万元时,销售额为________万元.

率不超过________.

附:K2=

(a+b)(c+d)(a+c)(b+d)

n(ad-bc)2

15.随机抽取某中学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单位:cm),获得身高数据的茎叶图如图X17-3所示.

(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身高较高;(2)计算甲班样本的方差.

-3

16.一家商场为了确定营销策略,进行了投入促销费用x和商场实际销售额y的试验,得到如下四组数据.

(1)的线性相关性;

^^^

(2)求出x,y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y=bx+a;

(3)若该商场计划营销额不低于600万元,则至少要投入多少万元的促销费用?

专题限时集训(十七)

-12+12+1+9+9-8-7-2-2

1.B [解析] 80+80.9

^^^

2.C [解析] 回归直线y=bx+a经过样本中心点,所以5=1.23×4+a,解得a=0.08,^

故回归直线方程是y=1.23x+0.08.^

3.B [解析] 把x=165代入回归方程得y=0.85×165-85.7=54.55,所以残差为57-54.55=2.45.0+1+2+330+2+6+715^^

4.C [解析] 因为x=,y=,所以线性回归方程y=bx+

4244

315^

a必过点2,4.5.D [解析] 由样本中数据可知x1=15,x2=15,由茎叶图得s1

8.C [解析] 设公差为d,则a1+2d=8且4a1+6d=28,解得a1=4,d=2,所以中位数是

a10+a1119S19

a1+d=4+19=23,平均数是a1+d=23.22202

nx+myn9.A [解析] 由题意知,样本(x1,…,xn,y1,…,ym)的平均数为z=m+nn+m

mnm1n1+y,且z=αx+(1-α)y,所以α=1-α=又因为0<α<,所以0<,2n+mm+nm+nn+m2解得n

10.200 [解析] 高中生共有9000人,抽取900人,抽取比例为A类学校中应

9000

抽学生人数为2000×=200.1050+20+45+30+581

11.[解析] ∵x==3,∴s2=[(x1-x)2+(x2-x)2+…+(xn-x)2]=550n18×(10×22+5×12+15×12+5×22)=.505

12.1,1,3,3 [解析] 不妨设x1≤x2≤x3≤x4,且x1,x2,x3,x4∈N*,则s=(x1-2)2+(x2-2)2+(x3-2)2+(x4-2)2]=1,即(x1-2)2+(x2-2)2+(x3-2)24

+(x4-2)2=4.又因为平均数和中位数都为2,所以x4≤3,则只能取x1=x2=1,x3=x4=3.故这组数据为1,1,3,3.^

13.73.5 [解析] x=4.5,y=35,则a=35-7×4.5=3.5,所以y=7×10+3.5=73.5.30×(12×8-2×8)230

14.0.050 [解析] ∵K==4.2857>3.841,∴错误的概率不超

714×16×20×10

过0.050.15.解:(1)由茎叶图可知,在160~179之间的身高数据显示乙班平均身高应高于甲班,而其余数据可直接看出身高的均值是相等的,因此乙班平均身高应高于甲班.

(2)由题意知甲班样本的均值为

158+162+163+168+168+170+171+179+179+182x=170,10

故甲班样本的方差为[(158-170)2+(162-170)2+(163-170)2+(168-170)2+(168-

170)2+(170-170)2+(171-170)2+(179-170)2+(179-170)2+(182-170)2]=57.2.16.解:(1)如图所示,从散点图上可以看出两个变量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2+3+5+6100+200+300+400

(2)因为x==4,y==250,44则

=4+1+1+4=10,(xi-x)(yi-y)=(-2)×(-150)+(-1)×(-50)+1×50+2×150=700,^

所以b=

700

=70,10

^^

a=y-bx=250-70×4=-30.^

故所求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70x-30.600+30

2014新课标高考大纲 英语 篇6

取消单选新增语法填空题

变化:今年英语高考大纲最重要的变化就是题型有重大调整,取消原来的15道单选题,新增10道语法填空题,分值不变总分仍为15分。

“同样都是考语法知识,但单选和语法填空题却有很大不同。”于泓说,语法填空题是给出200字左右的一段短文或对话,段落中给出10个填空,其中4个填空是给出一个单词,填写它的正确词形,如形容词的比较级等,其余6个填空是结合上下文直接填词,这要求考生既要掌握熟练的语法知识,还要有一定的语言阅读能力。从单选题那种单独句子中的单独的语法考核,到短文中的语法实际应用,此次题型转变得更加灵活。

应对:于泓认为,今年高考英语从单选变成语法填空题,考题的难易程度应该是有所下降的,刻板的单纯语法考题将逐渐消失,基础知识好的考生完成语法填空题应该不成问题。针对语法填空题如何复习,她提醒考生,应继续进行语法知识的复习,加强对词汇本身用法,如主、被、动,固定短语搭配,冠词、连词等运用进行复习。

新课标高考数学答题卡 篇7

近年来, 各省高考在能力型试题的设计方面不断创新, 但都主要考查以下能力:空间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创新能力、学习能力, 由此综合评价学生的素质, 对学习方式的考查也就自然进入高考命题的视野。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如全国、安徽、北京等试题遵循《标准》回归基础, 源于《标准》的要求, 特别重视重要数学概念理解的考查。

2010全国课标卷 (21题+选4=24题) 中, 12个题属于基础知识层面的问题;2010山东卷和陕西卷22题题中, 都有13个题属于基础知识层面的问题;考查了集合、复数、函数和导数、数列、三角函数、直线和平面、直线和圆锥曲线、三视图、算法、积分、统计等。

三、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

淡化特殊技巧, 关注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即使是考查基础知识的常规试题, 也是常考常新, 似曾相识中一定有新的内容;灵活性试题;总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通道, 不曾相识可以转化为可知可解的问题。考场上, 考生要调动头脑中的全部与其相关的知识方法, 分析与综合, 归纳与演绎, 比较与类比, 具体与抽象等思想理解、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

例1:2008年山东文科第15题:

已知f (3x) =4xlog23+233

求f (2) +f (4) +f (8) +…+f (28) (换元法)

四、关注考查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是因为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基于社会对数学的需求。高考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选拔性考试, 应当面对社会现实。这个深层次的原因, 使得高考强调、重视数学应用。在某些试题中, 突出实际背景, 成为高考题的亮点。例 (2011年江西文16、2010年浙江卷理19) 。

五、加大了对统计型应用题的考查力度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 人们必须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分析数据, 并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统计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 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因此, 统计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 也成为高考中数学应用题的一个重要载体。统计内容的考查更能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功能。近年来在全国 (区) 高考卷中均已出现, 2010年、2011年, 课标卷尤其突出地加大了对统计型应用题的考查力度 (无论是题量、分值, 还是难度、广度) 。

六、阅读量加大, 加强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阅读理解能力是人终生学习必备的基本能力, 也是三基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了对高中教学有效的引导, 近年试题的阅读量加大。数学阅读理解能力主要是对数学语言, 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高考要求考生读懂、看懂材料的陈述, 正确提取、加工题目给出的信息, 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对阅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例 (2010年北京卷) 边长为1的正方形PABC (点P在Y轴正半轴上, 点A在X轴正半轴上, B、C在第一象限) 沿x轴滚动。设顶点p (x, y) 的轨迹方程是y=f (x) , 则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y=f (x) 在其两个相邻零点间的图像与x轴所围区域的面积为。

七、注重考生的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 反复强调“过程是目标”, 数学学习是个累积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需要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包括解题经验。例如 (2010年广东理8)

八、选修系列已经进入高考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已有以下四个专题进入高考, 是它们是: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北京:现在只要求系列4中的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和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而且只在选择题、填空题中考查;而2010年的全国卷和辽宁卷是从选修4-1、4-4、4-5这三个专题中三选一, 而且考查的是解答题;福建卷是从选修4-2、4-4、4-5这三个专题中三选一, 考查的也是解答题。江苏卷考查的力度最大, 从选修4-1、4-2、4-4、4-5这四个专题中四选二, 考查的也是解答题。其它进入新课标的省如:广东、天津、安徽、湖南、陕西等也都是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形式进行了考查。

摘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 其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的内容, 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 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 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 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 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同时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 考查考生对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考查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 考查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关键词:基础知识,能力考查,应用创新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新课标高考数学答题卡 篇8

一、比较斟酌,不可孤注一掷

面对选考题,如何选择才能既省时又拿高分?笔者认为,不可只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断然决定,要对两篇阅读篇目做一个全方位的比较权衡,然后再下结论。

有的学生喜欢文学类文本阅读,但这不意味着考试时一定要选择文学类文本。有时候文学类文本的题比较难,不知从何答起,这样还不如选择实用类文本。以2013年的新课标卷语文试题为例:面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实用类文本阅读《“飞虎将军”陈纳德》两篇文章,学生首先应以最快的速度浏览一下文后的试题,比较斟酌一番,看哪篇的试题答起来更得心应手。《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设有这样一题:“‘影子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该题涉及分析塑造形象的技巧,对许多学生来说答起来要难一些,而《“飞虎将军”陈纳德》文后的三道题,都偏于客观,在文本中都能找到答案。经过比较,有些学生就明智地选择了实用类文本阅读,最后得分也比较高。

二、问答照应,不可答非所问

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带着具体的问题通读全文,圈定答题区域。有些学生由于审题不细,往往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例如:2013年新课标卷的传记阅读《“飞虎将军”陈纳德》的(2)题为“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有些学生审题时没有注意“军事家”这个关键词,造成答题时“文不对题”。其实“军事家”就是在提示答题的角度,答案必须能够体现陈纳德的军事才能,既包括战争实践中的表现,也包括军事理论方面的成就。明确这个答题思路,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把注意力有意识地投放到与题干紧密相关的文字上,就可以找到答案了:①“二战”中立下赫赫军功: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建立地面空袭警报系统,组建飞虎队,给日军以沉重打击。②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写有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又准确预测美国会卷入战争以及日机袭击仰光的时间。任何题只有按照答题角度去回答问题,答案才有意义。

三、条分缕析,不可模糊一片

“条分缕析”是指答题时要有条理性,分点作答,有概括有分析。因为高考阅卷都是电脑操作,流水作业,分点答题能让阅卷教师一目了然,很快找到采分点。尤其是大阅读的(4)题,作为分值为8分的探究题,需要用小论文的形式来对待,万不可三言两语敷衍了事。答题时注意:涉及观点的一定要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分析,做到有理有据;注意层次清晰,分点罗列,绝对不可模糊一片,让阅卷教师去找采分点。而学生在答这道题时,出现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分条作答。

以《“飞虎将军”陈纳德》的(4)题为例,“为什么陈纳德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对于这道题,首先回到原文去筛选整合信息,然后条分缕析地作答:①陈纳德精湛的飞行技术,过人的军事才能,在受聘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期间,得到了充分施展的机会;②率领飞虎队在中国境内进行反法西斯斗争;③在中国抗战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从一个退休上尉晋升为将军,事业达到辉煌的顶峰;④率飞虎队与中国人民协同作战,生死与共,结下深厚的友谊;⑤受到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⑥和中国女子陈香梅结为连理。这样条理清晰的作答,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整洁美观,不可“龙飞凤舞”

现在,很多学生的书写情况堪忧,不是字形不规范,就是书写太潦草。书写不工整不规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卷面成绩。可以说,写字是语文学科的内在要求,无论是平时作业,还是考试答卷,字迹必须工整清晰。特别是大阅读题的文字量很大,更有书写方面的要求。作为阅卷教师,笔者对此深有体会,字可以写得不好看,但是字迹不能不工整,卷面不能不干净。

2016新课标高考作文(共) 篇9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话题解读】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今年高考新课标卷Ⅰ作文是以漫画为材料的作文。漫画是一种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题中漫画由两幅画面组成。第一幅:画面上左右各有一个学生,手里拿着带有考试分数的试卷。左边学生试卷上标明100分,面带微笑,而且右脸上还有一个吻以示受到了表扬与肯定。而右边学 生试卷上的分数是55分,他神情沮丧,脸上挨了耳光,说明他受到了惩罚。第二幅:仍然是由两幅 画面组成,可左边学生手里的分数变成了98分,脸上印记随之变成了耳光,学生神情落Ⅰ寞。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右边的学生试卷上的分数变成了61分,脸上的印记换成了亲吻,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左边学生学习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有了一点儿退步,就受到家长的惩罚;右边学生成绩尽管起点较低,但有了一点儿进步,也受到家长的奖赏。

题中漫画意在说明,在家长或老师眼中,学生的优秀与否全看考试的分数,唯分数是论。这种看法实际上是非常片面的,它不能客观真实地对学生给予准确的评价,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他们的茁壮成长。可以说,今年的新课标卷Ⅰ作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写起来有切身体会,有话可说,有真情实感,避免了假大空,无病呻吟。学生在写作时可以由结果追溯原因,揭示事件的本质;由图画到生活,把握漫画的寓意。阐明应试教肓过于看重分数给学生造成的种种伤害,分析其弊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写作时还可以联系现实,由此及彼,呼吁我们不要扭曲对孩子的教育,不以分数论英雄,不要把分数的高低当做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让教育回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树立健全的成才观,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例文赏析】

1.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

漫画中,第一个孩子先因考100分得到一个吻的奖赏,后因考98分得到一个耳光的责罚;第二个孩子先因考55分被赐一个掌印,后因考61分被赏一个吻。看罢漫画,不禁深思,仅因一时分数升降便或奖或罚,实在失之偏颇。其实,孩子就像正在成长的树,他取得的成绩就像一片片的叶子,实在不必因孩子之树上长出一片好看的叶子而欣喜若狂,更不必因长出一片不太好看的叶子而全盘否定甚至大打出手,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孩子的成长中,不只有学习,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但在唯分数论的大语境下,孩子被要求拼命追求分数的提升,不能有丝毫退步,甚至被苛求次次满分。这和饲养速成鸡有何区别呢?让鸡不会生病,只在激素、饲料的作用下疯长速成,这是违背规律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幸福,更需要经受困难挫折,他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付出汗水,也要懂得不是每一次努力之后都能立刻进步,懂得进步未必能立刻体现在成绩上,懂得成绩起伏本就是正常现象,只有持续努力,不断积蓄力量,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从而开出人生之花,结出人生之果。父母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怎能如此随意地唯分数而无视对孩子全面的评判?孩子似树,成绩如叶,家长勿因一叶而障目。

与此相似,在中国,拥有升学压力的中小学学校,很多时候也会因成绩这一叶而障目。比如在评价教师上较为片面,常只看教师所带班某学期某学段末尾的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教师,往往看不到教师平时的努力付出与血泪辛酸,更难以理解绝大多数挣扎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之苦。同样的,教师的教学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理解与赏识,还应该有“诗和远方”。教师似树,成绩如叶,学校勿因一叶而障目。

再有,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若眼中只有所要得的利益的这张成绩单,会因这如一叶的成绩单而障目,看不到理应有的诚信,看不到理应有的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动之上理应高悬的“义”,才有地沟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骇人听闻的事件。再如,过分注重GDP数值的成绩单,而忽视国民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道德素养的丰富等更重要的问题。这些都是因为太看重利益成绩单而导致的 容易一叶障目的结果。成绩、利益如叶,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当然,人不免受局限为外物蒙蔽,任何事物也都需要有一定的量化的衡量标准,但不能光看到数值而看不到全面与整体,而可以有更全面多元的评价标准与评判方式,方能更好地避免一叶障目。

1.文章紧扣材料立意,有思想深度,具有思辨性,中心论点“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 ”,让人眼前一亮,比喻贴切生动,说理形象而透彻。

2.作者具有大视野,表达上开合有度,收放自如,思路严密;文章从论点出发,从分数论谈起,却又不仅局于分数论,到片面看待教师的教学分数,再到片面看待利益成绩单、GDP的成绩单,可谓层层递进。3.语言准确有文采。文章句式整散结合,参差错落;作者善用修辞,对偶、排比、比喻、化用等多种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摇曳生姿;使人读后不仅体会到理趣,还能感受到文学性的美感。

2.差别待遇

赞扬与责骂的差别在哪儿?

对于小明来说,是一百分与九十八分间的毫厘。

对于小亮来说,是及格与不及格间的跨越。

看似的差别待遇毫无道理,仔细思索却能悟出其间的合理。

如他人言、人生来不平等,自呱呱坠地时起,每一个生命便是一个独自的个体,有着其属于自身的优劣与价值,生而如此,又怎能以一条统一的刻线,单薄的规矩丈量一个个鲜活而独立的生命呢?

千年前,圣 人孔子便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弟子三千人,有富可敌国的巨贾,有位极人臣的政客,形形色色不一而是,而孔子,则成为后世称赞景仰的伟大教育家,究其根本,在于其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位学生的优劣长短,扬其长补其短,因材施教,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别待遇”,才使得每个人都得尽展其能,各得其所。

社会对于每个人,应有不同的要求,正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既不能缺少轰隆雷鸣的马达,也不能松懈默默无名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可能对于小亮而言,九十分是他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及格便是其尽其所能的结果,若是我们只是用统的标杆来评价不 一样的人,那世间将会埋没多少奇能与怪材!

是的,我们社会需要差别待遇!正如航天器的研发需精确到小数点后十多位,而汪洋恣意的书画只求神形俱备即可;正如廉颇以身经百战显赫战绩位列上将,蔺相如以如莲巧舌精巧说辞为上卿;正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一位位能人以食物铺写精致,《我在故官修文物》中一双双巧手以古物刻写精华„„各行各业,各得其所,差别待遇而实现整体的共赢!

由此观之,作为肩负向国家与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的学校,更应抛弃条条框框,拼弃墨守成规之道,改革创新,因材施教,用一把把不同的刻刀,雕琢出每一个莘莘学子的独特光华,以不同的标准,相同的诚意,培养出各取所长的栋梁之材!差别的待遇,相同的匠心;不同的准则,同样的期许。

我一直坚信,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芳华,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而我,愿养我浩然之气,展我独特风采!

“差别待遇”不差别!

这是阅卷组评定的一篇考场标杆佳作。本文以素材丰富、结构圆融、论证严谨而被评为一类卷。具体特点如下:

1.层层深入,结构圆融。这是一篇满分标杆作文,文章层次分明,论据充分,说服力强。首先,作者分析漫画,思考差别待遇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接着,作者结合孔子的因材施教、社会的各行各业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差别对待的重要性,最后水到渠成的引出观点: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芳华,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文章内容充实,材料 丰富,故内容评为一类上。

2.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文章在论证观点时,大量采用了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材料丰富,事例典型,显示出作者比较丰富的写作积淀。

成功诀窍:层层深入材料丰富

3.让教育如春风拂面

在中国这片广博的土地上,匍匐着亿万持笔静心、渴望登上象牙塔的学生,与他们同样摩拳擦掌的,还有他们的父母。台湾“虎爸”的风头未过,“狼妈”的热潮又起。令人啧舌的“棍棒教育”过后,我们逐渐反思,究竟该用怎样的教育方式,培养祖国的花朵?

满分则收获鲜花和热吻,低了几分便是拳头和巴掌。另一边,截然相异的态度唯一的决定原因也只是一根“及格线”。看似夸张的漫画背后,折射出的是现代某些家庭中教育思想的僵化和病态。“嗜分如命”的教育现状强烈呼唤“如春风拂面”的新式教育。

“让教育如春风拂面”,是近年来一位女教育家提出的教育理念。“春风化雨”的温柔教育褪去了“棍棒教育”的凶恶外表,让孩子们看见“天下父母心”、“殷殷师长情”。美国著名的“N+1”教育也近似如此。比如对漫画中拿了98分满脸沮丧的孩子说“你已经很棒了,再多2分就十分完美。”这样的教育效果定远胜于的“巴掌言情”。

就连言辞犀利、冷酷如霜雪的鲁迅先生和木心老人,遇到虔诚的学子,也一改往日严肃面容,掏出一片赤诚之心来。鲁迅的文学,温暖了多少“在灯下扑火”的“花心精致的英雄雄们”。木心的关切之语,也让学子真正感受“春风化雨”的温暖细腻。教育,不是靠一时的恐吓暴力,而是长期的温暖陪伴、轻柔抚摸,让人真正感到教化的力量。

宋词研究领域的泰斗,叶嘉莹女士,也同样是一个温和的教育者。她的学生们回忆:“叶生生字迹隽秀工整,谈吐温和,气度不凡。和她争论问题,她也是总是不急不徐,慢慢回答。让人虚而往,满而归。”“春风”一如叶先生本人,给人莫大的心灵鼓励,予人莫大的思想启迪。

当今社会,看上去波澜不惊,内部却杂草纷芜。教育这块净土,难免良莠不齐,而让每个孩子生活在春风之下,享受“风乎舞雩”的温暖教育,是太重要的话题。但若要施行,也并非难事。父母在家中,不是紧盯着卷面分数、学校排名,而是睁大眼睛找找孩子的优缺点,共同帮助孩子进步、进步有奖励,犯错有劝诫。如此,便是“尽父母之德,行仁义之事。”克尔凯郭尔般的教育,也会在家中徐行。

三毛有诗言:“种桃种李种春风”。愿父母种下的种子,在春风之下,破土而出,抽枝发条,茁壮成树。

1.文章结合漫画内涵与现实语境,提出“让教育如春风拂面”的中心论点,接而以鲁迅、木心、叶嘉莹等人教育学生的事例阐明“春风拂面”的教育所具有的风范、所产生的效果。最后引三毛诗议事,向父母们提出“多种春风”的呼告。

2.全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例证紧扣论点,阐释鞭辟入里,让人对“风乎舞雩”似的教育境界心向往之。

3.文章结构严谨,思路连贯。语言表达准确、流畅,表现力强。

4.发展等级因“论据充足”“文句有表现力”两方面相当突出记20分。

4.说尺子

从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从55分到61分,得一个吻。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人看来,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

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我们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可当 有一天,我们回家面对着干锅冷灶的时候,却首先想到的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撑不住了,连烧口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而我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面,却能让一家人感到万分知足。惯性,使我们的尺子变得富有弹性,却无法丈量出爱的深远。

每个单位都良莠不齐,有干的有看的,也有捣乱的,总有一些秃子混在和尚之中滥竽充数。奇怪的是干的永远在干,看的一直在看,而干得越多失误也越多,得到的批评也越多,而那些看客,偶尔偷机取巧做做样子,就会名利双收。甚至那些捣乱的,变得乖巧一些,就会让领导和一席众人皆大欢喜,心满意足。惰性,使我们的尺子带了偏见,就再也无法凝聚众人的力量。

还记得北方小城那位舍粥的大嫂吗?每到冬天她就半夜起来,熬上满满的三锅热粥,免费送给寒风中瑟缩的清洁工、穷苦人和乞丐,数年如一日。而当有一天,一位老汉从中吃出了一粒沙子,却将一碗热粥泼在大嫂的身上,而领粥的人,也划分为两大阵营:有人说老汉不该撒野,也有人指责大嫂不该掺沙子。薄情,让我们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

开县一辆满载了19名乘客的中巴,突遇险情,一头栽进深达五米的水塘。当地金有树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砸开车窗将19名乘客救出,自己却患上肺病,举债治疗数月,告借无门,不得不离开医院,病死家中。19名幸存者无一人去医院探视。金有树临死前写下一封信,第一句话就是:“我救了19人的命,现在谁来救我的命。”冷漠,让我们的尺子訇然寸断,留下无尽的遗憾。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我们用它来衡量别人,更要时常度量自己。这个世界,应当有这样一把尺子,于情充满温暖,于理凸显公平,于法彰显正义,时时刻刻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只要坚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苛责自我,宽厚待人,星星之火,势必燎原,人间终会洒满阳光,洒满爱。

1.从材料引出话题,紧扣材料,中心明确。

2.中间四个部分从“惯性”“惰性”“薄情”“冷漠”四个角度指出社会中因“尺子”在不同 的人手中造成的不同的结果。论证深刻,发人深省。

3.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组织材料,结构严谨。4.材料翔实,针砭时弊,反映出较深的社会洞察力。

5.像苏洵一样教育孩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幅对联说的是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苏洵是唐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曾达到了“下笔顷刻数千言”的境界,被世人广为传颂。殊不知,我们这位文学大家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教育名家。

相传,苏洵的两个儿子幼时非常顽皮,不思进取,贪图玩乐,苏洵经常教育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而,如此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收效甚微。尽管如此,苏洵并未采取“棍棒教育”的方法,没有对孩子进行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出发,积极引导,诱其入门。每当孩子们玩耍打闹时,苏洵就躲在旮旯里读书,聚精会神,神采飞扬。当孩子们围过来想瞧个究竟时,他又把书赶紧“藏”起来。孩子们发现了父亲的这个怪现象,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东西呢,就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看,渐渐地,他们也喜欢上了读书,而且,他们从中发现了阅读的快乐和趣味。从此,他们的人生驶入了成才的正轨。以至于后来,苏轼、苏辙和他们的父亲苏洵并驾齐驱,被世人誉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成为中国文坛上并不多见的奇特景观。

苏轼之所以才识卓异、震古烁今,看来与其良好的家教不无关系,他的成功给了我们可贵的启示。

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洵教子,就像大禹治水,善于引导,善于启发孩子的兴奋点,善于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一旦触及孩子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孩子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兴趣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苏洵深切懂得这一点。

身教胜过言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的生长尚有自然规律,更何况是育人这长期、复杂、系统的过程,它更需要我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时处处做孩子们行动的榜样。试想,苏洵如果不是那样痴迷于读书,怎么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重视呢?正是他读书时神采飞扬的情景,才深深吸引了孩子,感染了孩子,引起了他们的探求欲,进而带动了孩子们的读书学习。“环境对人的熏陶太重要了,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环境的选择。”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真正说到了要害上。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本文巧妙运用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引出苏洵教子的故事,开篇简洁自然。

2.论点清晰,论据充足活泼。正反论证方式巧妙运用,如“棍棒教育”“积极引导”等说法。3。名言警句俯仰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一旦触及孩子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孩子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身教胜过言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等,这些都使文章比较成功,获得了理想的分数。

6.“家庭教育,决定人生”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是一个集体中的一员——家庭一员。从那一天起,家庭、父母便与我们紧密相随,我们也在那一刻开始了我们一生的学习,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教育。我们的父母便成了我们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人生中,家庭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古语有:子不教父之过,说的便是孩子如果品行不好,一定与父母有关。其实,今天,当我们观看法制节目时,那些少年犯们,绝大多数走上犯罪道路都与他们的家庭有关。

我还依旧记得,中央电视台某次播放的“法制在线”,记者走访了北京部分少管所采访了那些少年犯,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在说:父母忙,不管他们,所以想到外面玩,就走上了这一条道路。其中有一位少年犯让我记忆最深,那位少年犯因喝酒斗殴而被拘留,他告诉记者,从前,他吸烟、喝酒,什么事都做。记者看着这样一位年仅15岁的男孩,觉得十分不解,为什么这样一个男孩会做如 此多的不良行为?男孩说:他的父亲与母亲离异后,把他带在身边,而父亲喝酒、吸烟成性,久而久之,他便学会了。

听着这一则消息,不免让我们震惊,在少管所中有如此之多的少年犯,他们就是因为父母的不良行为,使之走上犯罪的道路。也许有人说,他们中有绝大多数父母离异。其实父母离异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多大阴影,哈佛女孩刘亦婷也是生活在单亲家庭,可是她成为了一个优秀人才,并在2002年被哈佛大学录取。她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单身母亲,从小,她的母亲就从各方面培育刘亦婷,着重培养其身心发展。

家庭教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良好的家庭教育,正确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在今后更好的容入社会,与人相处,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当今家长,是否该考虑一下教育方式,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做孩子的榜样,从各方面教育孩子,使孩子成为一位优秀的人?家庭教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必不可少。可以说成功,90%来源于家庭教育。

1.入题较快,通过简单的叙述直接点题,中心明确。

2.文章结构清晰,开头明确主题,“家庭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引用古语进行证明,然后列举典 型事例进行正反论证,结尾突出建议照应开头和标题,结构严谨。

3.论证手法多样,有正反对比,有引用古语,有排斥对方的论证,层层深入,逻辑严密。

上一篇:马丁路德金的英文简介下一篇:有偿补课师德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