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王羲之兰亭序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赏析王羲之兰亭序

赏析王羲之兰亭序 篇1

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东晋时期,不少名士住在这里,谈玄论道,放浪形骸。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风雅集会,这些名流高士,有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侄献子、凝之、涣之、玄之等四十二人。

江南三月,通常是细雨绵绵的雨季,而这一天却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风 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恬静宜人。兰亭雅集的主要内容是“修禊”,这是我国古老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 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

兰亭雅集的另一个项目是流觞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也被罚了酒。清代诗人曾作打油诗取笑王献之。“却笑乌衣王大令,兰亭会上竟无诗。”

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二、《兰亭序》之文法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三、《兰亭序》之书法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前后心态矛盾,但总体看,还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提 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然而《兰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 ,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其中,凡是相同的字, 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达到了 艺术上多样与统五的效果。《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我国书法艺术 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

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情感色彩迥乎不同,前后过渡却妥帖自然。?

作者以其精妙绝伦的书法书写这篇文章,真迹据说被李世民置其墓中,但从唐人的摹本中,仍可见其“龙跳虎卧”的神采。《禊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

现在陈列在兰亭王右军祠内的冯承素摹本(复制品),真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面钤有“神龙”(唐中宗年号)小印,是断为唐摹的一个铁证。“神龙本”是现存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摹本。因其钩摹细心,故而线条的使转惟妙惟肖,不但墨色燥润浓淡相当 自然,而且下笔的锋芒、破笔的分叉和使转间的游丝也十分逼真,从中可窥王羲之书写 时的用笔的徐疾、顿挫、一波三折的绝妙笔意。

《兰亭集序》是世人公认的瑰宝,始终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一直传到他的七世孙智永远,智永少年时即出家在绍兴永欣寺为僧,临习王羲之真迹达三十余年。智永临终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对《兰亭集序》极其珍爱,将其密藏在阁房梁上,从不示人。后被唐太宗派去的监察史萧翼骗走。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如获至宝。并命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书家临写。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双钩填廓摹成数副本,分赐皇子近臣。唐太宗死后,侍臣们遵照他的遗诏 将《兰亭集序》真迹作为殉葬品埋藏在昭陵。

赏析王羲之兰亭序 篇2

永和九年岁癸丑, 兰亭修契咏贤文。

崇山峻岭茂林竹, 映带左右曲水流。

天朗气清兰亭会, 死生虚诞岜悲夫。

欣于所遇集兰亭, 向之所欣畅幽情。

咏文感慨痛哉事, 惠风和畅极视听。

将有群贤即日临, 兰亭集会在暮春。

永和九年癸丑日, 后之览者感斯文。

固之死生为虚诞, 山阴兰亭会群贤。

彭殇痛极咏陈迹, 又寄清风悼悲言。

兰亭畅咏仰群贤, 老之将至色悲观。

天人合一取于静, 放浪形骸无妄言。

天朗气清暮春天, 岁在癸丑永和年。

群贤毕至兰亭会, 集觞畅咏足大观。

天地相合万类情, 曲水畅流茂林生。

群贤齐坐兰亭叙, 乐觞尽咏不妄形。

会稽山阴有兰亭, 清流激湍茂林生。

觞咏情怀言不尽, 后之览者已然同。

放怀畅咏群贤集, 天朗气清若合一。

王羲之《兰亭集序》之浅见 篇3

【摘 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流行千古,脍炙人口的名篇,本文对作品中的生命意识及文化意蕴作了较为深入的揭示。

【关键词】王羲之 《兰亭集序》 老庄哲学 生命意识

王羲之(321~379),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他所作的《兰亭集序》用情慷慨哀深,运笔矫健清宛,风骨爽峻,为历代人们所叹赏,素负盛誉。

近来看到部分教参分析这篇作品时,抓住文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阐释王羲之“批判庄子虚无主义人生观”,是“积极地追求生”。我以为这种说法不甚洽切。又者,叶燮《原诗·外编》云:“此《序》寥寥数言,托意于仰观俯察宇宙万江,系之以感忆,而极于死生之。”《序》从“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写“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修楔祓之礼开始,至第三段掉笔旁书;转写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伤喟人生短暂,再引申到对庄子《齐物论》之说的否定,充满了对人生飘忽无常的怅惘和痛惜。作者亦有感于今日,亦叹于“昔人兴感之由”,悼古伤今,第及来日,哀衷无尽。似乎很象一些人所说,这是王羲之在山水之乐中,乐尽悲来,而伤悼生命之短,再归于说理,批判庄子,其中蕴含着他对秀美的大自然和人生的深情热爱。其实大不然。

《序》既是兰亭集禊的记,也是诸诗“其致一也”的“所以兴怀”之由的阐发。显然,若依前说则诸诗中也必当充满了同样悲死悯生的“幽情”。但是兰亭诸作却是典型的转述道家哲学观的谈玄之什。这个矛盾提示我们,要评价、鉴赏《序》的旨趣和艺术风格,必须联系“兰亭诗”,在文外做一点功夫。否则,就文论文,难免有偏颇之嫌。

首先,我们说,《序》中的哀是一种历史的社会意识和情调。在魏晋人作品中。最普遍、最深挚、最能激动人心的,便是那对时光飘忽和人生短暂伤悼的生命情调。从《古诗十九首》“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到孔融“人生所有常,但患年岁暮”(《杂诗》),阮籍:“朝为美少年,夕成暮丑老”(《咏怀》),直至陶渊明:“老少同一死,贤犀无复数”(《形影神诗》),几乎每一个文士的作品里,都沁透着这哀婉的情调。承继着东汉末期的生命意识,研探如何摆脱死生之痛,已经成为社会思想的中心。但是,王羲之在《序》文里,并不是出于情谊怀念,把情感个性化地具象抒发,而是基于此哀,联类古往今来,将死生之痛加以概括、抽象,变为人类普遍问题的理性认识,用于说理。因此,《序》中的死生之痛,就是与前两段所描述的山水、山水之乐相联系的、普遍的社会意识的反映。换言之,《序》文“极言死生之痛”否定庄子的观点,其目的绝非表现心中之情,而应是追随时代的风气,与山水自然之乐相联系,表现排释死生之痛的新途径的高超。

就魏晋时期的情况,人们求得忘却死生之感的方式大略有四种。一是服石导养,企慕神仙不死之术,绝对延长生命,同时纵情声色,以享乐增加生命的密度。另一种是受庄子“大块荡我以生,息我以死”,把生视为“附赘悬疣”的思想影响,以“不知生焉知死”的达观,或醉酒,使“死生之惧不入乎胸”,离生忘死。再一种就是稍后的用佛教“精灵不灭”,“生死轮回”之说蒙蔽自己。除此以外的是,永嘉大乱以后,晋室南迁,接受玄学中郭象“自然”一派的观点,士族名士隐逸山林,认为“山水即道”,在悠游中超乎自然,求得忘情达观。王羲之即属此类。他一面奉持道教,服药吞丹,一面栖隐山水,追求“逍遥”与“达观”。

在山中“栖心”即《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意志所在,他的“仰观”“俯察”,体现了典型的魏晋人的自然观。他所乐的不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而是观象味“道”。也就是说,《序》中所说的死生之痛,不是“视听之娱乐”的“乐”的发展结果,相反却是产生追求“视听之娱”,进而“咏”的兴感之由。”“一觞一咏”的内容,是玄虚的哲理,畅叙的“幽情”,是摆脱了死生之痛,在“自然”里获得超然,逍遥达观的意趣。

可以说,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表现的,是南渡后世家大族的名士们逃避现实,精神麻痹,崇尚隐逸,及时行乐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正由于贪恋生的享乐,把生看得极重。没有庄子宁可“曳尾涂中”,愤然绝世的人格精神,所以也不可能象庄子、阮籍、刘伶等,从自我主观的角度获得超然与栖隐,而是把人生的逍遥享乐和精神的超然与栖隐山林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超入“自然”,从客观中寻求达观。其所批驳庄子《齐物论》的并非“批判庄子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只不过否定庄子的达观方式,代之以另一种更适合士大夫阶级生活情调的途径而已。这一方式,不但没有不满和反抗现实的意味,就连存身待命的功利思想也没有,只单纯地追求玄远,重视身心逍遥,其本质仍是虚无没落的人生观。

相对而言,这种方式寓含着的人生精神,比庄子特见卑污低下。而且,对庄子虚无的观点的否定,西晋初即已有之,不是王羲之的新创造,因此绝谈不上“难能可贵。”

如前所说《序》前两段描述的山水之乐不是后两段畅言的死生之痛的来源,它们的关系适在其反。也就是说《序》的结构逻辑不是乐尽悲来,因景生情而归于理的方式。《序》先记实描写山水,再逆着获得逍遥达观的心理过程,痛言死生,阐发“兴感之由”,包含着王羲之的艺术匠心和另一番用意。《序》的后两大段言“哀”感,固是发微兰亭诸诗人的“兴感之由”,但更是根据“哀”与“达”的辩证关系,从相反相成的另一面,为诗的“达”大力铺垫张本,烘云托月,衬托诗作。愈是在《序》中将死生之“哀”写得悲彻心脾,就愈是显出诗中“达”的高超,表现出兰亭集禊诸名士在山水中观象味道,超然逍遥的乐。

王羲之避开正面而平泛地评论诗,夸跃“自然”之乐,使《序》别具一格,新鲜生动,同时也还是要“开夫俗近”说理和自我显示,王羲之在《序》中所选择的“极言其哀”,批驳庄子的写作方法,目的不是“批判庄子虚无主义人生观”,而是利用“五情同”的一面认识,反衬“神明茂”的另一面,炫耀自己和诸诗人情性的空明清虚,精神的睿智高朗与旷达。这种巧妙的艺术构想,不落言筌,寄旨言外,获得了正面直说万言难至的效果,赋与《序》“隽永”的意味。

《序》前两段描写山水,指出“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极视听之疾”,摹画形容,却对更深的精神涵蕴控引不发,不使《序》喧宾夺主。但是,《序》赋诗以“形”,文中的山水描绘,给诗的玄论罩上一层瑰丽的形象的光彩,使“乐”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地凸现出来。诗又赋《序》以“神”,在诗的回映下,《序》显现山水在清媚秀丽的外貌内,透射出富于深湛哲理意味的灵韵,益加生动迷人,具现出空灵含蓄的美感。

秀外慧中,《序》与诗从内容到形式都辩证地联系起来,谐和切洽,相辅相成,不追求独擅其美。而在艺术的统一的美中两全其美。使山水的魅力,名士“乐”的哲理,在优游山林中,超入“自然”,达观逍遥的隐逸之趣,赋予艺术美的魅力。这正是《兰亭集序》不同凡响之处,体现了王羲之构思精妙,别抒高调的艺术才华。

《序》辞采清丽,笔势流利潇洒,虽意在析理,却蕴含着王羲之对生命的深情留恋,因情成理,情在理中,理得情之趣,情得理之深,;以含情的动人,获得高于精辟析理的效果。而且,由于作者抽去对生命留恋热爱的具体内容,使之成为普遍的、共性的人类意识,因而使无论为什么而热爱人生生命的人,都能够从《序》中得到艺术的振动。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序》的艺术效果。

总而言之,《兰亭集序》典型地反映了东晋名士逃避现实,崇尚隐逸山林,栖心玄远,追求人生逍遥的思想情调和虚无、没落、消极的人生精神。但它在艺术上,巧妙地与所“序”之诗融成统一完美的艺术整体,这些手法与其中包含的艺术审美的深湛哲理,仍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王羲之兰亭序作文 篇4

兰亭是“书圣”王羲之的寄居处。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兰亭景区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括。一序就是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至于十一景,相信你会在文中找到答案。

步入兰亭风景区,第一个景点就是鹅池。池水青碧,白鹅戏水,诉说着王羲之爱鹅养鹅的故事。一只只白鹅有的悠闲地在假山下散步,有的在浮在水面上。举手投足间透出优雅,高贵。鹅池旁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鹅池”两个字。“鹅”是王羲之所写,“池”是王献之所书,故又称“父子碑”。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兰亭碑亭。此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兰亭”两字是康熙亲笔写的。可惜,在后面被红卫兵砸成四块。虽然在八十年代修复了,却留下了“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的遗憾。

离开兰亭碑亭,我们又来到了“曲水流觞”,这是兰亭很有名的景点。在流觞亭前,一条小溪呈“之”字形。望着这涓涓流水,我不禁想起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那个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许多名人雅士相聚在兰亭,坐着溪水两岸。他们把酒杯倒满酒,把酒杯放在小溪中,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赋诗一首。就这样,兰亭序伴随着这些诗诞生了。千百年过去了,那些诗,人们大多都忘记了。而王羲之所写的序言却成了中国书法的巅峰之作。

我坐在曲水流觞前,摘下一片树叶放在水中,看着它在水面上飘动。叶子在每一个拐角处都会放慢前行的脚步,终于在一个大的拐角停下来。要是这一情景发生在一千七百年前的兰亭宴会上,一首首佳句又要诞生了。

兰亭景区游人最多的恐怕要数临池十八缸了。这是为了纪念王献之发奋练字而建的。景点的中间,立了一块黑色的大石碑,石碑上刻了一个白色的“太”。围绕着石碑是十八个盛满水的水缸,每一个水缸旁边是一块可以“复写”的石板,每一块石板上都放着一只毛笔。许多游人都在一试身手,我也拿起笔,开始临摹王献之的“太”字,怎么写都不如石碑上写的好。

是啊,凡事都要努力。用汗水浇灌出的果实是最甜美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付出一份努力,就离成功近了一步。在努力的同时,要学会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王羲之兰亭序集字对联 篇5

内容提要

名碑名帖对联集字帖系列丛书之一。由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作。字体优美,艺术美感极强。值得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临摹。

目录

四言对联

群贤毕至 少长成集

知人修己 揽古察今

五言对联

咏怀山水趣 嗟感古今情

风静带兰气 日长娱竹阴

室静兰初放 亭阴竹犹清

风和春日永 竹映暮山清

斯人古今少 此曲世间无

得山水清气 极天地大观

六言对联

情怀生若春水 弦咏感之古风

日永情幽怀畅 时和兴大趣长

七言对联

怀抱曲觞随流水 慨陈畅事听管弦

随时妄录虚诞事 尽日放怀天地问

大贤自合为九列 清风足以流万年

快然和者幽兰曲 乐哉兴之修竹怀

游春不知时将暮 听曲情随流水长

放水流长揽其曲 为文气盛集于虚

人坐春风化朗抱 室将静趣放虚怀

世事殊同齐感慨 人生修短尽风流

虚怀流水信可乐 和气为春兴天游

流觞畅咏稽有致 至人兴怀固不同

情文感慨怀迁固 述作殊同寄老彭

俯仰此生得天趣 兴会所至岂人为

与世不言人所短 为文当取古之长

昔时尝引山阴水 异日期为少室游

尽日山游得天趣 终生浪迹在竹林

坐随永日情殊畅 管领春风气不群

作文每期随所化 放怀时或与天游

激情放浪形骸外 悟感清修天地间

坐揽茂林情不倦 随游修竹气也和

俯听丝竹仰听管 静视流水躁视山

与弦作乐风生竹 列坐咏怀水抱山

山有此生未能至 竹为一日不可无

生当天朗气清日 老作观山乐水人

室当惠畅情不倦 若遇贤能躁亦清

俯仰不虚崇山气 觞咏犹带峻岭情

将合万殊为一相 每以内视作外游

视古在昔有所述 当今之世感其文

生当盛世春不老 人能乐观可永年

信清闲地是兰若 观自在春于竹林

万类静修成自异 一春寄兴与人同

陈叙幽怀同和畅 生观朗日寄文情

虚竹幽兰生静气 和风朗日叙天怀

清言若不知世事 静修引以悟长生

毕生游目观宇宙 列坐骋怀畅管弦

古迹虽陈犹在目 春风相遇不知年

以古为怀稽作者 随兴所在契天然

娱生于情春有气 兴之所至无古人

风人觞咏托于古 长者情怀和若春

世情岂尽能相合 贤者所为固未殊

万类静观咸自得 一生畅朗少人能

一人知己亦自足 毕生修察无尽期

知足是人生一乐 无为得天地自然

坐于兰地幽怀畅 游至林亭躁气清

随其所遇将有悟 老于文者舍陈言

茂林清咏怀贤契 修竹欣观叙幽情

修竹兴怀骋极致 激湍流水引清觞

遇事虚怀和一世 与人同乐察群言

得山水乐寄怀抱 集古今文观异同

放浪在形骸以外 骋怀于宇宙之初

宇将化日骋怀抱 室有惠风可娱人

世间清品至兰极 贤者虚怀与竹同

为人不外修齐事 所乐自在林水问

修竹短兰生静气 和风畅日喻天怀

知足一生得自在 静观万类无人为

八言对联

生于盛世惠风和畅 人可乐观天朗气清

兰亭集序王羲之 篇6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zhǎng)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注释】

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

2、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

3、修禊(xì):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4、群贤:指谢安等三十二位与会的名流。

5、少长:指不同年龄的社会名流。

6、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7、骋:尽情施展,不受约束。

8、俯仰一世:很快地过了一生。俯仰,低首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9、晤言:面对面谈话。《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

10、放浪形骸之外: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10>趣舍:同“取舍”.

11、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2、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

13、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14、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语出《庄子·德充符》:“以死生为一条。”又《庄子·大宗师》:“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

15、齐彭殇:把长命的和短命的等量齐观。彭,彭祖,相传为颛顼帝的玄孙,活了八百岁。殇,指短命夭折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古今异义

王羲之兰亭集序ppt 篇7

王羲之(公元307一365年)、晋琅耶晦沂(今山东费县)人。出身名门,家人多善书者,故王羲之书法幼功扎实。王羲之的书法以纵长的体势冲击扁平的隶意.笔致偏重骨力,又从拙朴中产生姿媚,淳古之风犹在,独秀之关飘逸,其书法之美、之韵已超越了先贤和当时的书家,成为博涉多优、兼取众美、裁成新体的书法集大成者。

王羲之书法传至南朝梁武帝时,已经有不少胭品。初庸李世民派人在全国访求,数量骤增,然未必是真迹。至于到了数百年后的北宋晚期,宣和内府所藏有243件之多,直到今天,碑帖拓本很多,而传为墨迹者,寥若晨星。其流传有绪的书迹有章草、今草、楷书、行书四种,主要有《兰亭序》、《决雪时晴帖》、《行书千字文》、《姨母帖》、《初月帖》、《上虞帖》、《豹奴帖》、《十七帖》、《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等。这些书迹尽管已非原迹,由于摹刻rn致,能传羲之笔法神采,其中少数还继续着真伪之辩,所以历来为书法界视若珍宝。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清)盛游之事,其书从容娴和,气盛神凝。据传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其书法,认为《兰亭序》是“尽善尽美”之作,死后将它一同葬人陵墓。现传《兰亭序》之真伪,曾有过大争论,几乎要挖李世民的墓了。但是《兰亭序》的艺术价值却是一致公认的。宋米带诗云:“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历代书家摹本不下几十种,也是书法史上少有的文化现象。

《兰亭序》为行书帖,但我们从其圆转流美的行书字体中可以感觉到东晋楷法的完备,在妍美的行书中隐含着楷书的骨力。南朝的楷书是很发达的,但从羲之的传本来看,其突出成就显然在行、草方面。与汉魏、西晋比较,王羲之书风的最大特征是用笔细腻而结构多变,过去的书风都走古拙一路,如《平复帖》,而王羲之却能把书法技巧由纯出乎自然而引向较为注重华美而达到精致的境界,与古拙相对而为“秀媚”。将这种充溢韵致的书风与《兰亭序》描写的良辰美景珠联璧合,有一种微妙的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境界.作者置身于“祟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极视听之娱”,抒发乐山乐水之情;与友人雅集,筋咏赏景之际,或悲或喜,情感跌宕,叹人生苦短,良辰美景不常,情景交融,文思喷发,乘兴书之,为我们民族文化留下了旷世杰作。《兰亭序》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自然形态的美和人的情感之美的和谐的结合,似乎有天机入神,走笔如行云流水,进人书艺的最高境界。据说后来羲之又写过几次,都不可能再达到这种境界,这就是艺术的奥妙。

《兰亭序》书法,符合传统书法的最基本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书体以散求正,具有敬侧、揖让、对比的间架美感,成为“中和之美”书风的楷模。欣赏《兰亭序》,会获得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不逊色其父,独有创造。

《兰亭集序》作品赏析 篇8

《兰亭集序》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

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先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近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用语简洁。

富有诗情画意。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

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紧承上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先用两个“或”字,从正反对比分别评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尽管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

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时,都会“快然自足”,却“不知老之将至”。这种感受,正是针对正文“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聚会之乐而发,侧重写出乐而忘悲。接着由“欣于其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忧,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文章至此,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最后引用孔子所说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话来总结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最后一段说明作序的缘由。文章紧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发议论,从亲身感受谈起,指出每每发现“昔人兴感之由”和自己的兴感之由完全一样,所以“未尝不临文嗟悼”,可是又说不清其中原因。接着把笔锋转向了对老庄关于“一生死”,“齐彭殇”论调的批判,认为那完全是“虚诞”和“妄作”。

东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庄,喜好虚无土义的清谈,庄子认为自然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且把长寿的彭祖和夭折的儿童等同看待,认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作者能与时风为悖。对老庄这种思想的大胆否定,是难能可贵的,然后作者从由古到今的事实中做了进一步的推断:“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基于这种认识,所以才“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留于后人去阅读。尽管将来“事殊事异”,但“所以兴怀。其一致也”。这就从理论上说清了所以要编《兰亭诗集》的原因。最后一句,交代了写序的目的.,引起后人的感怀。文字收束得直截了当,开发的情思却绵绵不绝。

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兰亭集序》在骈文的几个方面都有所长。

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无斧凿之痕,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属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富有表现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齐彭殇”和“修楔事”这样浅显易储的典故,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

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白话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上一篇:停课不停学老师网课心得感想下一篇:中美关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