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校园环境的描写(共8篇)
★ 调查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 调查背景及目的:
讲座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成功地在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大家”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与交流的桥梁,让我们有机会领略大师们的风采。事实上,作为高等院校学术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校园讲座历来深受大学生们欢迎。然而随着时常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文明融入大学校园,昔日象牙塔里热心于学术研究的莘莘学子渐渐转而热衷于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相反很少有人再愿意从百忙之中抽时间、持一颗虔诚之心去听一堂讲座,尤其是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讲座经常出现请人甚至求人参加的现象,冷场也已司空见惯。
讲座是大学校园里一种宝贵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
因此,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对校园讲座兴趣的丧失以及不信任危机,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活动,以通过了解大学生对校园讲座的看法、态度并征求他们对改善现状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总结出讲座“上座率”不高的原因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途径,以期使以后的讲座更有针对性、时间安排更合理、讲座更有吸引力,能有更多的同学参与。
●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全校02-03-04-05级本科生计200人。本次调查采用自编《学生讲座访问问卷》进行,包括10个选择题以及一个主观题;调查在各年级随机抽样进行。
● 样本构成情况:
性别构成:男生占41%,女生占59%
年级层次:大一占38%、大二占28%、大三占25%、大四占9%
专业性质状况:文科类81%、理科类19%
●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回收率95%,其中大一75份,大二59份,大三48份,大四8份,回收率分别为96%、95%、94%、89%
★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讲座一族,人数几何?——听讲座频度情况
频度
性别
0次/学期
1-2次/学期
3-4次学期
4次以上
男
7%
40%
30%
23%
女
3%
30%
35%
32%
表
(一)频度
性别
0次/学期
1-2次/学期
3-4次学期
4次以上
大一
2%
27%
36%
35%
大二
5%
33%
32%
30%
大三
9%
37%
30%
27%
大四
3%
28%
31%
38%
表
(二)根据调查数据显示,5%的大学生每学期一次讲座都没听过,40%的同学平均每学期听一至二次讲座,每学期平均听三至四次的学生占到31%,而平均每学期四次以上只占24%。可见,比较稳定的“讲座族”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三分之二的学生只是偶尔或根本不曾光临讲座现场。
听讲座的频度与专业性质情况的%
19%
18.5%
11%
表
(十)校园讲座需要改进之处所占比率
根据表十的数据表明,目前同学们认为校园讲座的开展最为迫切需要改进的是讲座的主题和内容,比率高达34%;其次,认为组织形式应该实现多样化、增强与观众互动、邀请知名主讲人比率分别达到18%、19%、18.5%,此外也有11%的同学认为校园讲座的宣传形式和力度需要改进。
对于这样的数字确实比较符合目前现状和事实,主题不够吸引人、内容覆盖面小已司空见惯、组织形式但一化也成积重难返之势。对于互动环节,根据另一项数据调查表明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中只有32%表示会主动提问,而48%害怕自己的问题幼稚不敢去问,其他20%的人则觉得提不提高都无所谓。
七、讲座内容,百花齐放
内容
关于挑战杯竞赛的相关指导
关于两会相关精神的学习
关于英语四级的学习指导
关于春季护肤、保养的知识
成功人士经验介绍
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
比率
7%
4%
11%
15%
29%
34%
表
(十一)不同内容的讲座受欢迎程度
从表十一可知,占总数34%的同学迫切希望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成功人士经验介绍也同样受广大同学普遍欢迎,占到29%,7%的同学希望参加关于挑战杯竞赛的相关指导。而这一类同学当中又以大二、三为主体,占到总人数的72%,这也正好与目前大
二、大三学生热衷于参加挑战杯竞赛的形势相吻合;关于两会相关精神的学习这一内容则只占4%,且这4%的群体中文科生就占到94%,的确是专业性质与讲座内容呈正相关。11%的同学则希望参加关于英语四级学习指导这一主要内容的讲座,其中大二学生便占到84%,目前正值春季,因此关于春季护肤、保养的知识介绍的讲座受欢迎程度达到15%,尤其是女生更是高达87%。
★ 建议与意见
针对以上结果和相关分析,并在总体广大同学对校园讲座意见和看法基础之上,我们特提出一些欠成熟的建议,仅供有关方面参考。
● 针对校园讲座的相关意见
一、在讲座安排上,时间分配不尽合理,有时很密集,有时很久没有;
二、在讲座内容上,覆盖面小,“冷门”专业很少涉及:计算机、四级等功利性讲座太多,人文类讲座欠缺,和大学校园的人文气息不符;讲座应更加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多讲些社会前沿的东西;
三、现场纪律不够好,互动时间不充分,形式单一;
四、缺少大师级的人物,领略不到大家的风采,使讲座本身的吸引力下降;
五、专业讲座太过空泛,应讲得通俗一点,深刻点,多些实质性的内容。
● 改善校园讲座现状的相关建议
一、(主)举办方
1、(主)举办方应该纯洁策划讲座的目的,减少功利性
2、(主)举办方应该尽力多请有名望、受广大同学欢迎的专家、教授作为主讲人
3、讲座时间的安排要尽量合理、合宜,最好选定在周末晚上举行。同时要避免与其他大型讲座在时间上的冲突。
4、完善讲座信息公布机制,实现信息渠道多元化、信息传播及时化。讲座标题和海报广告词是影响“上座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当前条件下组织讲座的举办方不妨在海报创作上多做文章。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举办方积极寻求资金和媒体支持,加大讲座宣传力度实现信息渠道多元化。
5、讲座的组织开展形式要尽力实现多样化、完善互动方式。
二、主讲人
1、在讲座主题的选定上,主办放应该多选择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富有人文气息的主题
2、在讲座内容的确定上,应该更实际,更贴近上午能够货,更加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多讲些社会前沿的东西,而忌讳夸夸其谈
3、演讲方式上力求创新,最大限度调动听讲人的兴趣,尽量避免单向灌输、空谈理论,积极寻求和创造互动空间。
三、听讲人
首先,别把人神化。因为作讲座的往往是很有影响力的知名人士,大学生容易将
他们的偶像化,之后又觉得他们都是普通的人,落差太大;
其次,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同学们应该学会提炼。讲演者往往会就此话题泛泛而谈,作为听者要学会提炼重点和深化内容,这是一项重要技能。最后,要注意学习讲演者所用的技巧。主讲人大都是来自一线的工作者,会提到很多工作中的技巧,这些都是很有用的。”
此次调查活动得到了学院老师及各为同学的大力支持,在此特表示感谢。希望你们的再加上我们的努力能得到很好的回报!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关与社会实践部
权益与就业指导指导中心
关键词:场所精神,校园景观,交流空间,人文空间,生长性
1 校园景观的场所精神
1.1 什么是“场所精神”
1979年, 著名的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在其所著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提出了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场所精神” (GENIUS LOCI) 的概念。他认为, 不具有内在精神气质的场所是不足以吸引人的。而建筑意味着场所精神的具象化, 建筑师的任务是创造有意义的场所, 建筑应该是从环境里“长出来的”, 适应于场地的建筑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同并传达特有的地域精神。
“场所”英文直译是place, “场所”在某种意义上, 是一个人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也就是城市学家所谓的“sence ofplace”, 或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2 校园的场所精神———使用者对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场所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物质, 是原来就存在于地块的一种精神气质, 需要我们通过景观设计手法去还原她。她有五维的特性, 即三维的物化环境, 第四维时间, 第五维地区文脉。也就是说, 要让使用者对校园环境产生由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们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关注使用者的功用需求, 还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景观随着时间的生长性, 并且兼顾校园人文内涵的对当地文脉体系的补充。校园空间要具有怎么样的特点才具备这样的场所精神呢?通过总结浓缩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方面。
1.2.1 能够促进交流
校园环境应该注重内外部空间的交融, 强调空间的交往性。校园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使校园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 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 达到舒缓压力、放松心情的作用。
1.2.2 代表文化的潜力
校园的人文环境形成于学校历史发展的积淀, 每一所学校因其创办宗旨、办学地域等因素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人文精神。一个具有人文韵味的校园, 在某种意义上, 已经成为一种品牌, 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文化潜力。
1.2.3 可生长性
校园的景观并不是一旦规划即成定局, 而是一个动态的生长过程, 我们需要考虑提供给未来发展的空间场所, 使景观的类型多样, 富有弹性。校园景观反映出校园的多元性, 自由性, 兼容并蓄, 记载不同时期校园发展的历程。
2 对大学校园场所精神的还原
不同的校园环境所具备的以上3个特点的差异, 形成了其不同的校园特色。细数世界闻名的大学校园, 其环境无不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 其本质的原因就是其场所精神的不可替代性。接下来阐述如何突出这3个方面的特点, 探讨还原大学校园场所精神的方法。
2.1 创造利于交往的交流空间
当代的大学校园不再是脱离现实存在的象牙塔, 而越来越重视平等的交流和独立人格的培养, 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再仅仅是课堂, 而是拓展到整个校园空间。公共空间是校园景观的物化环境, 作为校园中最有活力的地方, 是校园生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与人交流的各种场景都发生在这些公共空间之中, 形成独特的校园氛围。这种随意的交流正是大学精神的核心。
2.1.1 设置类型多样的交流空间
对于校园生活, 我们很容易引发很多场景的想象。如:在路上偶遇, 在石凳上小憩, 在河边思考, 在草坪上聊天, 在树下阅读, 在球场上飞奔等。师生的相互交往和丰富的感官感受构成了富于生气的校园生活, 作为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大学生, 他们会有着各种各样的的活动需求。而这些户外活动经简化归纳, 可以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
1) 必要性活动
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多属于这一类型。
2) 自发性活动
只有在人们有参与有意愿, 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产生 (见图1) 。
3) 社会性活动
指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 包括儿童游戏、互相打招呼、交谈、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被动式接触, 即仅视听来感受他人 (见图2) 。
在景观设计中, 这3种户外活动对应着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我们可以在设计的前期通过调查问卷、案例研究、实地考察等方式, 分析得出使用人群的类型和使用的类型。通过连线对应出相应的公共空间, 图表将会显示人群对某个活动空间需求度的高低, 某个活动空间中容纳活动类型的多寡。一个景观空间内所发生的活动类型通常会有重合, 比如在养护良好的草坪上, 天气晴朗的时候会有学生自发地躺在草坪上晒太阳, 也有可能因为社团在此组织草坪音乐节而吸引师生前来观演, 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性活动。
一项关于学生对校园公共空间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从功能而言, 学生最大的需求是交流空间, 但对他们的精神需求而言, 又惊人一致地向往一种幽雅、静谧的私密感。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 其实反映的正是学生们内心对于交流空间多样化的需求。校园景观空间之所以有意义, 就是它所具备的场所精神易于引发人参与使用的意愿, 这种类型多样的活动需求决定了交流空间的多样性。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的景观空间类型进行完善的布局, 进而引导师生积极地利用这些公共空间来满足这些需求。
2.1.2 精心处理的高质量户外空间
户外空间质量的改善可以为这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微观层次上的设计可以为创造功能完善的户外空间奠定基础。只有通过在细部规划设计层次上的精心处理, 才能发挥户外空间的潜力。
1) 适宜的尺度和郁闭度
适宜的尺度和郁闭度就像是表达清晰的语言, 她能准确地告诉你她适合你的哪些使用。开阔而开放的空间可以容纳大量人群的活动, 比如:集会, 体育运动, 交通枢纽等。狭小并郁闭的空间可以让人保持自身的私密性, 边缘的过渡空间可以让人心理上产生庇护感, 适合用作人群的休憩区。只有条件适宜才能让人们产生使用这些公共空间的意愿, 以校园滨水休闲景观带为例, 布局合理且宽窄适宜的步道系统, 能使人便于通向目的地, 又能提高人和人之间产生交流的可能, 休憩设施往往分布在滨水带上视野最好的景观节点上, 休憩设施如果尺度适宜, 便能吸引人自发地长时间地停留, 使整个滨水带充满了活力。
2) 精心的细部处理
经过精心的细部处理, 户外空间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受到使用者的欢迎。反之, 如果细部处理粗糙甚至漠然置之, 就注定会失败。如果空间使散步、停留、小坐、观赏、倾听、交谈等成为乐事, 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品质, 而为更加丰富多彩的其他活动奠定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
2.2 营造具有个性的大学校园人文环境
2.2.1 扎根于地区文脉的大学校园景观
大学校园经长时间发展, 其文脉深深地扎进了其所在地区文化的脉络体系里面。大学校园通常占地较大, 且集中位于城市的文教区, 是城市中不可忽视的文化组团, 往往影响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地区的文化形象。因此, 大学校园景观应该为整个地区的公共环境服务, 体现本土文化和教育的历史文脉。在具有独特历史风貌的地区, 校园景观设计在风格、尺度和比例上都要尊重地区原有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立意创新, 才能既发扬传统, 又具备自身特点。
2.2.2 校园景观主题立意
在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中, 大学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汇集了人们崇高的文化精神。校园文化某种程度上既具有社会文化的特征, 更是社会文化的精华所在, 往往具有历史的传承性。
有个性文化的大学才是有活力的大学, 这种学校文化个性可以通过物化空间的组成要素的个性来体现。主题立意则是统一这些个性的核心, 布局和设计手法是营造景观空间的途径。围绕景观主题而特别设计的建筑、水体、雕塑、小品、地形、绿化等各个组成要素有机结合, 形成具有个性的空间形象。这种整体的空间比单体建筑的特征对校园景观的特征更具有影响力。因此, 在景观设计中, 既要追求统一的风格, 又要突出每个组成要素的个性创新。学校历史延革、重要事件发生的场所、自身学科特点等都可以运用于每个组成要素来体现校园文化的这种个性。
2.2.3 反映时代的文明进步
高等教育的发展伴随着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校园环境在尊重地区文脉的基础上, 可以通过运用新兴材料、新兴技术, 具有时代特征的空间设计手法, 折射出时代发展背景下人类文明对校园环境的影响。诸如网架、悬索、拱、薄壳等结构形式可以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校园空间形态, 使师生能时刻感受到时代进步的气息, 反应社会前沿发展的校园文化, 才能真正成为社会文化的精华所在。
2.3 校园景观具有生命———充分认识到校园景观的生长性
大学校园的景观环境建成之初, 就好比一颗发芽的种子, 要形成成熟的景观环境需要一个随时间渐进深化的过程, 就像树木从种子到参天大树的生长过程。
对于新建的大学校园, 校园的物质环境对初次景观设计的依赖相对较强, 校园的整体格局一旦建成很难有大的调整, 就好比树干的形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树形的优美度。因此, 校园景观设计阶段应该谨慎地进行功能空间的规划布置, 为校园景观环境的发展预留一些空间。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 校园的人文环境的发展情况就取决于其办学理念、地理位置以及历史事件等综合因素的作用, 就好比树木的形态优美度还取决于枝叶是否茂盛。
而对于已建成的校园, 通常已经存在一些具有文化历史意义且内涵深刻的景观环境资源, 景观设计针对的重点则是对这些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利用, 以及如何传承发展。以同济大学为例, 本部校区至今已有106年历史, 同样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校园的景观就保留了建校以来不同时期的痕迹 (见图3、图4、图5) , 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同济大学百余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 无论是求学于此的学生, 任教于此的教师, 还是外来的参观者, 都会被这些景观所深深感动, 这是一个刚刚建成的校园所不能带来的触动。这正是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3 结论
每个场所都有让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灵魂, 同样, 大学校园除了承载着师生们学习生活的物化功能以外, 还通过大学校园的历史和人文内涵传递着校园的场所精神。
校园的场所精神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三点:促进交流, 代表文化的潜质, 可生长性。因此, 我们要用动态的眼光来对待一个全新的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景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无法预知性, 这与校园的一些历史事件或是办学方向等因素有关。即使这样, 我们却可以立足于时代, 精心地考虑校园景观所需要的方方面面, 从地区的文化脉络, 到校园文化自身的文化个性, 从宏观的平面布局, 到微观的每一个景观小品, 从虚化的设计理念, 到实实在在的每一块石材和每一座雕塑, 从人的实际需求的分析, 到投入使用以后的调查反馈反思, 所做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能尽量提供符合当下师生需求的高品质的校园景观。
诺伯舒兹在其著作中提出的“场所精神”, 即“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发了我对于设计本身的思考, 我想作为设计师的使命感便在这里, 我们不是在单纯地造景观, 而是在还原场所原本的精神。
参考文献
[1][丹]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关键词】宗教渗透;大学校园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度辽宁省高校统战理论研究重点项目《国际化办学视域下高校抵御宗教渗透对策研究》(2014-GXTZC13)阶段性成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际交流取得了显著成绩,进一步融入到国际社会中。但与此同时,境外一些敌对势力也不断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方式对我国意识形态进行渗透,企图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西化、分化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1】近年来,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作为幌子从事反对我国社会制度与干涉中国内政的种种活动屡见不鲜。尤其是最近将宗教文化不断向大学校园渗透,采取的方式更加隐蔽,影响范围更加广泛,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国大学的校园文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代表着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关键时期。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载体,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无疑对还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分析宗教渗透的方式以及对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我国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高校进行宗教渗透的方式
1.利用学术交流、英语沙龙等方式进行宗教渗透活动
大学英语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英语沙龙、英语角等活动都是每个高校必不可少的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课外活动。同时会有许多外籍教师参加,外籍教师本身就有很多是宗教信仰者。许多同学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都会主动参加此类活动。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一些外籍教师以及“海归”教师会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教学、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宗教宣传和灌输。随着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都会邀请一些外国专家在学校开展一些科研讲座以及学术交流等活动。一些处心积虑的境外敌对势力往往在这时候会进行一些隐性的传教活动。潜移默化的将宗教文化里的意识形态灌输给学生,从而进一步扩大宗教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影响
2.通过载体传播的渠道推进宗教渗透的进程
随着第五媒体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给境外敌对势力在高校里进行宗教渗透活动提供了更多契机。他们往往利用网络的开放性、隐秘性、互动性的特点通过发送电子邮件,QQ、BBS等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各种宗教思想的宣传;还有一些通过打电话、散发传单、电子光盘以及宗教书籍宣传宗教思想。
3.以人道主义关怀或者以做慈善为名义进行宗教渗透活动许多境外敌对势力多打着人道主义或者经济救助的名义有目的的接近有困难的学生,拉拢学生,博得学生的好感进而进行对宗教的宣传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灌输。
4.通过操纵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学生向其他同学传递宗教意识
我国有56个民族,在这么多的民族中,有不少民族是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的。例如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等信仰佛教。高校也是一个多民族学生的聚居地,有很多的信仰宗教的学生多是受自己本民族以及家庭的影响。大学生是一个年轻的群体,猎奇心理、从众现象在大学生中很普遍。如果这些有宗教信仰同学被别有用心的人操控,诱导他们用宗教思想影响周围的同学,势必会对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宗教渗透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
1.宗教渗透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较大影响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客观世界决定主观世界,主观世界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2]。而宗教的主要观点是是唯心主义的,大多数宗教都有信奉的神,它认为是自己所信奉的神在主宰世界的一切,神可以给他们带来幸福。大学生接受能力强,很容易接收新的事物。宗教渗透会影响大学生对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认识。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2.宗教渗透影响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导致部分大学生消极遁世
大学生是一个极易接收新生事物的团体,并且又处于一个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还不成熟的年龄段。在这个阶段青年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情绪波动大,依赖性强,加上社会阅历少,往往面对这些不良的宗教渗透时做出错误的选择,往往沉迷于一些消极的宗教教义中不能自拔,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逃避现实,丧失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3.宗教渗透导致封建迷信思想蔓延,部分同学相信鬼神之说
《辞海》中给予宗教的定义是“宗教是社会意识之一”,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歪曲、虚化的反应。”大学生在困苦无助的时候,往往会向虚拟世界寻求支持和安慰,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往往会受一些宿命、因果报应等不良宗教思想和迷信思想的影响。对于鬼神、轮回、天堂、地狱等迷信思想,很多同学会持怀疑态度,还有一些甚至深信不疑。利用塔罗牌算命、星相占卜、请笔仙等宗教迷信的活动在一些学校也屡见不鲜。例如有些学生在面对大型考试的时候,不愿意面对现场好好复习,而寄希望与神灵保佑,更有甚者会跑到庙宇烧香拜佛,祈求考试通过。
4.宗教渗透削弱了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不同民族的融合体,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具有包容性。但很多西方的宗教都是具有排他性的,例如基督教道德的第一要义是:“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3]这就是说,基督教只允许教徒信奉一个真主—上帝。这在潜移默化中就慢慢削弱了大学生的对自己国家本土文化的认识,而且大学生的思想不成熟,往往造成人云亦云,跟风现象和文化不自信现象逐渐严重。
5.宗教渗透影响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危害校园稳定
很多宗教教义会教导教徒注重个人修炼,对社会以及国家往往不管不问。近年来,一些狂热的宗教敌对势力大肆宣扬本民族的宗教,使宗教活动狂热化,产生了一些宗教极端分子。不良的宗教渗透会使青年学生逃避社会责任,忘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不安心学习,甚至逃课。这些往往会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困难,影响校园的和谐稳定。
三、抵御宗教渗透对大学校园文化的不良影响的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和宗教问题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4]。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是它同其他宗教观的根本区别。只有树立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才能在面对宗教渗透的问题是保持正确的立场,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高校应积极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通过“两课”这个主道以及开展一些有关宗教的公共选修课来向青年大学生灌输正确的宗教观,引导青年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唯物论和唯心论、有神论和无神论的主要区别,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将宗教反渗透工作落实到实处。首先,“两课”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教育者的作用,改革教育方法,创新教育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其次,要切实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纽带,要加强辅导员对宗教的认识,要看清宗教的本质以及宗教渗透的危害。同时要了解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要切实做到正确引导大学生对宗教渗透的认识,既要注意“党员不能信教”的原则,要求学生党员要坚决执行不信仰宗教、不参加宗教活动的规定,在思想上同宗教信仰划清界限,但同时也要引导大学生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以利于更好团结同学,形成良好的学校氛围;并且要对有异常宗教活动的大学生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3.开发学校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平台,发挥学校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
新时期网络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网络的隐蔽性以及较难操控性导致其成为了宗教渗透的主要传播方式,这也使我们抵御宗教渗透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必须加强对宗教宣传的网站的监控力度,防止境外宗教网站的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时也要加强对国内宗教网站的管理力度,有效打击未经批准的国内不良宗教网站,教育并引导他们依法从事宗教活动。构建校园“红色网络平台”,多传递正能量,抵制不良宗教思想的“电子鸦片”,建立安全的学校网络信息平台。
学校要大力发挥宣传统战部门的作用。要加强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等媒体的管理和建设。主动占领校园主要媒体的传播阵地,弘扬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优势作用,为广大青年大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的氛围。
4.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弱势群体
高校宗教渗透的一大主要对象就是一些生活贫困、心灵脆弱的“双困”大学生,他们可能会通过参与宗教活动的方式弥补自己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的心理落差。高校應该着重关注这类特殊群体的思想动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实际问题而引发的心理不适应问题。在对这类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具有防范宗教渗透的意识。通过心理辅导,传导主流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5.大力发展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及其外在形式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总和,具有教育、引导、激励等多种功能,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高雅的文化生活氛围发挥着重要作用[6]。建立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大学校园中要多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要禁止一切宗教迷信活动,同时也要多开展各类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力开展理高校想信念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科学精神,营造崇尚科学、反对宗教渗透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5]张智楠.高校宗教渗透的问题与思考[J].学理论.2013年20期
[2]逢锦剧,陶得麟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3]圣经新约[M].基督教教协会
[4]吴景双.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历史经验[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2
[5]林文伟,朱英,宋惠艳,赵政,李成龙.大学生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9.9
作者简介:李秀华,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以前大家都说,大学是每个人的象牙塔,走上塔尖就等于成功了。可是慢慢才发现,一旦走进这个象牙塔,然后再走出去,这其中的差异实在太大。它能将一个人送进天堂,也可以将一个人葬进地狱,而这绝大多数取决于自己。
对大学的认知,并不想多说,毕竟我还没毕业,仅对它做浅浅的认识。进入大学便意味着独立。大学,独自生活,大多事情由自己考虑,衣食住行,一切的一切全都砸过来,突然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原来独立如此艰难。从此我体会到了父母的难处。
四人间宿舍,室友间相处至关重要,庆幸的是寝室里每个人都很温和。相处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原来每个人不像第一印象那样,原来最平淡的人其实最疯狂,最严肃的人其实最细腻。
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已熟悉了大学的流程。
大一的我们,没有了父母的监督,无法无天,肆意地张扬着我们的青春。脱离的军训的泥沼,脱下军训服,换身衣服,我们从流着汗水的小兵变回了幸福的天之骄子。开始,我们积极地参加社团,学生会,碰得头破血流,却毫不气垒。那时我们似乎有着用不完地劲。
而大一的我们又是分水岭产生的开始。有的人斗志昂扬竞选班干,参加各种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力;有的人认真学习,流连于自习室和图书馆之间,成为一名学霸;还有的人逃课,沉迷游戏,书本束之高阁。日复一日,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生活明显产生变化。也许我们时间的长度上相同,可是时间的深度上大家都深知。
大学生活也过去一个多学期了,在那逝去的大半年时光里,也初步认识到,大学并不是那么好混过去的,还是需要一定的理想追求,否则也会沉沦与堕落。大学是一个培养人才,同时也是一个培养人渣的地方,为了不成为人渣,也要努力。大学生活只是人生中的一段经历,这场经历是我们人生的财富,我希望我能好好珍惜,把握它,让青春不留遗憾。
四年当中大大小小的科技活动参加过很多次,其中包括好几次创业计划,当然也获得了不少的奖项,其中比较满意的是获得了一项《一种带有弹出吸管和卫生薄膜的易拉罐》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我带领的小组获得了省大学生创业计划银奖。虽然不算是成绩卓著,但其中的经验还是值得与大家分享的。有人说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做科研活动是艰苦的,但其中的乐趣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真切感受到。
大一寒假回家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产生对易拉罐进行改造的念头。记得那是在一次宴会上,当我打开一个易拉罐饮料就要喝的时候,我旁边的一个同学对我说你最好先倒在杯子里再喝,罐子上面有灰尘,我仔细一看,罐盖上面果然有一层不易察觉的灰尘,于是我想,大部分的易拉罐饮料在喝的时候都不是倒在杯子里而是直接喝的,用吸管的机会也很小,这样的话岂不是很不卫生?能不能发明一种易拉罐在饮用的时候既方便又卫生呢?比如说,在易拉罐里面增加一根吸管什么的。我带着这个想法回到了学校,在课余的时候和我的系主任张世庆老师提起了我这个想法,张老师对我的想法给予极大的支持,并鼓励我动手试一试,还说可以申请专利。受到老师的鼓舞,我决心把自己的想法设计出来,正好这时候学院举行一次科技活动,于是我就把这个想法作为一个项目报上去。接下来就是动手了,首先我想到的是在罐子里面增加一根可以弹出的吸管,我上网检索了一下相关的专利,发现关于易拉罐的专利还真多,其中也有很多是增加吸管的,这就意味着我的发明必须和现有的专利不一样。我对这个问题又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我想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方案,与此同时,我又想到了除了吸管之外,还可以在罐子里面增加一层薄膜,薄膜在拉出来的时候可以铺展在嘴唇和罐子接触的地方,使饮料可以从薄膜上面流出来,这样就避免了饮料流向罐盖,把上面的灰尘带入口中。于是我的设计方案就有了两种功能,既可以用吸管也可以不用吸管而直接饮用。设计方案定下来之后就是动手画图纸和做模型了,正如一句老话所说的那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我是学工科的,但要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准确地用图纸表述出来还真不容易。因为专利图纸有其一定的规格,而且连说明文字也有规定,我把图纸该了又改,往学校专利事务所跑了无数次,最后才得到事务所老师的肯定,记得那天定稿的时候,望着老师把我的图纸资料装进信袋里面,我感到如释重负,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老师说“专利申请不一定成功,你要有心理准备”。我想,不管成不成功,只要我付出了努力我就问心无愧了。当然,在内心深处,我还是很希望能够成功的。
20xx年三月份,记得好像是在三八节的那天,学院通知我说我的专利已经通过审批了,叫我交纳一些专利书的工本费上去,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是非常激动,没想到我第一次申请专利就成功了,自己的付出和汗水真的没有白流。五月份的时候,我终于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揣着那本深绿色的证书,内心真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感觉。专利事物所的老师说你真是非常幸运,专利申请成功的几率是很小的,而且你第一次就申请成功!
不久,学校里举行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于是我想,能不能把我的易拉罐作为一个项目参加比赛呢?说做就做,我在不同的学院搜罗了几个人,其中有管理的,财务的,营销的,艺术的,组成一个团队,这些队友都是通过老师介绍的,一开始都不认识,团队的名字别出心裁地叫做123。虽然是一个虚拟的公司,但我们做得非常认真,为了取得真实市场调查,我们特意走访了镇江的几家制罐公司,了解易拉罐的市场情况,经过几个星期的调查和论证计算,我们了解到当时的易拉罐市场非常低迷,要进入这样一个市场投入大,风险大,是很难吸引投资方的,而且,大学生创业计划一般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这样传统的产业很难有取胜的优势。怎么办呢?眼看我们付出的努力就要半途夭折了,这时有一个队友突发奇想,认为可以把我们的“公司”办成一个服务公司,专门为象我这样有创新想法的学生服务,帮他们实现他们的新奇想法并联系市场把可行的想法推销到企业当中转化为生产力。我们不约而同地为这个想法叫好。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我们热情高涨地把我们的蓝图规划出来,做成了厚厚地一本创业计划材料。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的创业计划获得了团委老师的肯定,并叫我们抓紧修改直接参加省级的比赛。我们欢呼雀跃,对我们的方案更加有信心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我们终于踏上了去苏州大学参加比赛的征途。在苏州大学里的几天是我在大学期间最难忘的时光之一,在那里我们有机会和很多别的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交流,开阔了视野,增长了不少见识。在答辩室里,我们对答如流,获得了评委的好评,最后我们获得了银奖,大家都很高兴。
后来,我对我的专利进行了推销,跑了很多饮料公司和易拉罐制造厂,遗憾的是,由于易拉罐市场的普遍不景气,我的技术很难得到实施,但很多厂家对我设计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虽然没有把我的设计实施成功,但回首整个过程,我觉得我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首先,积极地参加科研活动极大地增强了我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在学校工业中心进行实验的那段时间,使我获得的知识是与单纯的课堂学习是完全不同的。第二,科研活动培养了我的组织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了我的合作精神。第三,这些活动使我有机会了解社会,使自己为以后走进社会打下了基础。
于是在中国爆发了一次空前规模的`学习热潮:下了班的男男女女匆匆赶往夜校;休息日的图书馆挤满求知的人流;在工厂、在公园、在各个场合,人们埋首在书海忘我的学习,贪然地吞嚼着各种知识。
凭着自己的努力,我们补完了初中、高中、大学的知识;补完了语文、数学、外语;补完了……;然而随着社会的前进,随着电子时代、信息时代的来临,我们又纷纷落伍,方感知识不足,始知学似春冰。
大学校园具有空间相对独立、开放性强、活动人群以师生为主、内部交通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等特点,近年来大学校园成为自行车盗窃案件重灾区。作者对武汉某大学自行车盗窃案件的空间分布特点与规律进行了研究,数据来源于武汉某大学保卫部门提供的2006年至2015年间1832起自行车盗窃案件。本文利用频数统计及空间集中趋势分析方法,及Arc GIS10.3、SPSS等工具软件,对案件的时间、地点、类型等信息进行了数据分析与处理,并对其空间与时间分布特性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学校园自行车停放空间布局设计的建议。
2. 自行车偷窃案件空间分布特征
2.1 集中趋势分析
集中趋势分析可以发现案件在空间分布上整体向哪个地区集中,一般采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确定案件分布中心及案件扩散程度。标准差椭圆的中心是案件分布的重心,大小代表了案件离散程度,椭圆的方向描述了案件扩散的方向。通过对某高校10年间1832起自行车盗窃案件的分析发现,案件高发区具有向学校南部主要教学区和办公区集中的特点,且分布较稳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此类区域人流量较大、自行车停放集聚度高。研究还发现,近三年案件标准差椭圆大小略呈现扩大趋势,表明校园北部(休闲运动区)和东部区域(职工生活区)有可能成为新的自行车偷窃案件高发区。
2.2 分布核密度空间分析
核密度计算结果表明,自行车盗窃的热点集中在主要教学楼周边和图书馆等地,呈带状分布,并具有自行车停放集中、靠近学校出入口、外来人员出入方便等特点。次热点为学生公寓、大学生活动中心和集贸市场,呈点状分布,为学生次要活动区,有便捷道路通往校外。上述区域的共同特点是,街块面积较大、户外空间复杂、停车空间偏离主干道。案发冷点区域主要是教职工生活区域,及距离学校出入口较远的区域。
2.3 案件分布与用地性质的关系
案发空间分布研究表明,各区域发案率分别为:教学区53%,学生宿舍区19%,职工生活区10%,行政办公区5%,商贸区5%,运动区4%,绿化休闲区2%,公共服务区2%。显然,教学区是罪犯实施作案的主要场所。究其原因与教学区自行车停放量大、人流混杂且具有明显峰值特征及上课时停车空间缺乏监督有关。而由于学生宿舍来往行人较多,导致自行车盗窃案件发生相对较少。
研究发现,行政办公用地、教学区、学生宿舍区、职工生活区的盗窃强度分别为每公顷3.99件、3.32件、2.49件、0.66件。行政办公区之所以盗窃强度最高,主要由于行人流线不与该区域交织。由于职工生活区的自行车大多停放在建筑物内部,因此对盗窃案件发生起到抑制作用。
2.4 热点地区时空分布特征
研究发现,各热点区域按月份的案件发生趋势有明显差异。由于教学楼、图书馆等热点区域人流在时间上呈峰值特征,因此在人流较少的时间段,案发率增大。综上所述,可将学校各区域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空间集簇与时间峰值型”区域,该类区域自行车停放密集,上下班期间人员混杂且人流量大,如主要教学楼、图书馆。二是“空间集簇与时间均匀型”区域,该类区域自行车停放密集,停车空间存在较多视线死角,如学生公寓、大学生活动中心、集贸市场等。三是“空间分散与时间均匀型”区域,该类区域由于偏离学校主要道路,人流量较小,或者位于建筑物背侧,受景观环境遮挡,人们视线无法到达的灰色地带,如职工生活区、距离学校出入口较远的实验大楼等区域及行政办公区等。
3. 校园自行车停放空间布局设计的建议
对“空间集簇和时间峰值型”和“空间集簇、时间均匀型”区域,建议集中设置自行车停车场,且停车场宜相对远离学校出入口,邻近校内道路,视线、视感良好,以提高被盗自行车转移的难度,并最大限度发挥行人的监控作用。同时采取禁止机动车随意停放、布设电子监控设施或配备专门人员值班等配套管理措施。
对“空间分散、时间均匀型”区域,一般不适合设置集中式停车场,建议采取在建筑物内设置集中或分散的自行车停放空间,充分利用其临近值班室、过道,及人员流动量较大等特点,同时还可采取在主要建筑物周边主要路口布设监控设施,安排人员进行巡逻等安防措施,减少自行车盗窃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毛媛媛,丁家骏.抢劫与抢夺犯罪行为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4,29(1):49-54
[2]陈龙.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犯罪行为的聚类及热点分布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3):189-92
由高校大量扩招引发的办学资源不足确实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仅仅强调这一点未免把问题简单化了。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至少像北大、清华这样一些国内一流大学以及相当一批“985”、“211”大学,由于有国家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其办学条件总体上有了很大改善,除开某些新开办的时髦专业外,其多数专业的培养质量基本上应该是能够得到保证的,即使说不上提高,总也不应该下滑吧。但是面对社会的质疑,有哪一所学校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我的培养质量是上升了而不是下降了?因此谈论高校的培养质量问题,除了注意到扩招带来的影响外,还要注意到其他方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就办学模式而言,学校在许多方面有了一些自主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路径,即是说,改革后的高等教育仍然一如既往地遵循着“计划经济”的模式,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本身所拥有的自主权还非常有限。不仅如此,由于政府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鼓励高校之间展开竞争,希望通过竞争形成一批“世界一流”或“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高校,同时另一方面又要以种种理由对高校加以规范化管理,高校处于“计划”与“市场”博弈的前沿地带,既想自主又不能自主,不想被计划又离不开计划,其结果便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最后都归结为表面化自主形式下的实质性政府型教育,政府对于教育的主导和干预较之以往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尴尬局面下,许多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
以研究生教育为例。和本科生一样,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通常要包括招生录取、课程学习、论文写作、毕业答辩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犹如机器生产的道道工序,环环相扣,对人才培养质量层层把关,而在每个环节上稳把质量关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导师,即各所在学校的教授们。在我国高校,教授们的责任一向是较为明确的,但他们所负责任和他们拥有的权利却极不对等,由于不对等,他们的责任心降低了。不是说他们没有责任心,而是说他们没办法完全负起责任,尤其是对质量的责任。
招生录取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对于导师而言,能否招收到合格的研究生,直接关系到日后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而这里所说的合格,并不专指考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要更多的看其是否具有从事研究工作的潜力,因为研究生顾名思义是要从事研究工作的。现行的招考制度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实行的。当初由于招生规模很小,学位点也很少,国家对研究生招生的“规范化”管理还刚刚起步,因而导师在录取学生方面具有较多的发言权。但是这种状况没有维持很久,八十年代以后,情况改变了。不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国家规定统一的考试时间和科目,划定统一的分数线,一如整齐划一的“高考”一样。如果某个考生某一门成绩比如外语差一点点没达到分数线,即使导师认为他(她)具有学术潜力和培养前途,也无济于事。也许由于政府认为这样的考试还是有可能给学校和导师留下某种机动的余地,从2007年开始,国家将统考科目由原来的外语、政治理论扩大到专业基础,使不少专业的初试科目及标准实现了全国性统一。这种与“高考”几无二致的研究生考试形式,论规范则规范也,然而它却将学校和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完全剥夺了。
以统考的形式规范研究生入学考试,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这是现行招生制度所以能存在的最充分的理由。而它的弊端是有可能将一些或因考试的偶尔失误,或因对其学习用处不大的外语(就某些专业而言)没达线的考生排除在外。教育行政部门其实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因而近些年来,允许一些学校通过免试推荐的方式直接接收优秀本科生进入硕士生学习阶段。这种方式对于补救统考的弊端具有积极作用,但它的作用却十分有限。与此同时,一些具有资质的学校将免试推荐的形式上延到博士生層次,允许博士生导师直接从在读硕士生中限额招收“直博生”,从而赋予了导师在博士生选拔上的某种权利。然而,学校在对导师让权的同时,却加上了某些严格的限制,比如要求导师对每一名招收进来的学生,要按其学制年限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预先一次性付给其若干生活补助费,否则便不予录取。我们知道,一位教授能否获得政府的课题资助,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教授的学术水平并不必然地与是否拥有受助课题相关;另外,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获得资助的几率以及获得资助的额度也相差甚远,比如基础性人文学科就根本不可能跟一些理工科专业相比。在资源获取极不对称的情况下,对一些特定学科和专业而言,经费上的设限怎么可能保证导师的少量自主权真正得到落实?
无论是绝对化的考试形式,还是有所变通的免试录取,其中之所以弊端层出,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给处于教育第一线的教授以应有的自主权。作为政府行为的研究生统考日益绝对化不用说,导师用科研经费换取“直博生”的规定同样如此。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校际之间的竞争呈白热化态势,“985”、“211”成为许多学校领导甚至地方政府追逐的目标,重点学科或实验室以及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拥有量,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是属于教学型还是研究型的重要标志,一年一度的准政府行为的高校排名更像一根无形的鞭子,驱赶着各个高校拼命向前。这种竞争表面上是“市场行为”,实际上则是政府行为,至少是由政府行为所驱动的。因为绝大部分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中,谁在竞争中胜出,谁就能获取更多的资源,反过来,谁能获取更多的来自政府的资源,谁就更容易在竞争中胜出。握有资源的政府成为操纵高等教育的有形的手,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支持和从政府手中获取尽可能多的资源成为学校参与竞争的最大动力。而对学校来说,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就不可避免地要将各种指标强加于教授们的肩头上。于是,用科研经费换取招生资格,就成了激发教授们积极性的一着奇招。你想保住招博资格继续当博导吗?你想不遭致学子们的冷遇吗?那好,你去弄课题吧!有了课题,有了经费,一切都好办了。在这里,人们不难发现,政府驱动学校,学校驱动教师,在这个驱动链条中,最倒霉的是教师特别是教授,教授不仅没有了自主权,而且没有了尊严。当然受连累的还有学生,教授无权或无资格录取,一些够条件的优秀生源只好被挡在门外。
教授自主权的缺失不仅体现在招生环节上,而且也体现在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在入学之前一般都经过了本科阶段系统的专业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即使是一些跨专业的研究生,经过考前阶段的自学,对现有专业也不会太过生疏。因此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便不应继续停留在对一般性知识的掌握上,而应该重点放在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上。这是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的原则,世界一些著名大学就一直坚持这一原则。比如德国的洪堡大学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追求真理,因此,学术研究应当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性。教授应当从事研究并且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方法以理论化、系统化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不仅学习知识,包括最前沿的,而且更主要的是掌握方法,即独立地获得知识的方法,同时养成从事探索的兴趣与习惯”。我们的研究生教学也强调其研究性,许多学校对研究生还提出了发表论文的具体指标和要求,但这与研究性教学仍有不小的距离。且不说现有课程设置中占相当比重的千篇一律的公共课基本上只是一种灌输,与研究基本沾不上边,就是与专业相关的一些课程也好不到哪里去。尤其是在一些基础人文学科,一份发黄的讲稿年复一年使用的情况并不鲜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穿了还是在于教学工作对教授们来说只是一个软指标,而做课题、搞科研才是硬指标。穷于应付的考核、定级、评奖等等这些来自体制的硬约束使得相当多的教授先生们不愿意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当然也不否认有一些教授会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来,这种参与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是有好处的,但这不能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更多的情况是,学生游离于教师的课题之外。几年下来,学分一个不少,能力却不见得有多少长进。不过这对毕业论文答辩的通过并不会造成多大影响,只要过得去,导师总会手下留情的。由导师聘请的答辩委员会一般都会不看僧面看佛面,给足主人的面子;而时下流行的答辩前后的论文盲审也大都能够顺利过关。个中道理圈中人都知道,大家相互默认,心照不宣,也不觉得有什么不正常了。
学校围着政府转,教师实际上也是围着政府转,作为具有主体性的教师的角色定位自然容易发生偏离;而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的角色定位一旦偏离,就会直接影响到所培养的学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当下研究生教育质量出现问题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这能不能说明一切问题都应由现行体制负责,而教授们就没有一点责任呢?显然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对身处高校的教师特别是教授来说,搞好教学工作,认真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是他们的天职,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如此,没有任何条件可讲。同时也应该指出,政府的主导,体制的引导,从一方面讲是束缚,从另一方面讲则又是为教授们提供了从事教学、科研更为有利的条件。能够从政府手中拿到课题,获得经费资助,获得某种奖励,总是一件好事情。现在的问题不是大大小小的教授们争课题、重科研错了,而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陷入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在他们看来课题似乎决定着一切,没有了官方课题,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而围着官方课题转,投其所好,又不一定是完全出于自己的学术兴趣和知识追求。于是,表面上研究搞得轰轰烈烈,数量可观,细看起来也就那么一回事。这对教授们的利益没有什么损害,但学生则未必有多少受益。在这里我们看到,如果说教授们的主体性出了问题的话,除了体制上的原因之外,教授们自己也要负一部分责任。
大大小小的教授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放弃或损害自己的自主性去迎合某种体制,借用一种说法叫做“共谋”。这种“共谋”一方面体现在人们与经济、社会、政治或西方社会科学等外部场域之间,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他们与各种“操作”中国学术制度安排(比如说考试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学位授予制度、职称评定制度、重点学科设定安排、项目分配安排、出版制度、评价体系等)的实践之间,比起前者来,后者实际上来得更为直接。比如当今高校中存在着的某些掌握较多行政资源或学术资本的导师为了谋取科研课题而在招收博士生过程中进行官学交易的腐败现象,或者为了谋取各种其他利益进行钱学交易的腐败现象,等等,在一定意义上说都是教授们的主动参与和自觉参与,套用布迪厄的话来说,都是“他们在结构上倾向于寻求与外部权势——不论是什么——的结盟”。显而易见,这些存在于高校内部的“操作”或“玩弄”中国学术制度安排的学术腐败现象,是一股常常不为人们所重视但却无时不在摧毁着教授群体自主性的力量,而这种“操作”或“玩弄”之所以能够年复一年地完好地延续下来并转换成种种非正式规则,实是那些拥有“资格”或“权力”的教授与各式人等之间所进行的交易性“共谋”所致。可以说,没有高校教授们的集体性“失语”、“沉默”或“冷漠”,那些“操作”或“玩弄”中国学术制度安排的丑陋实践绝不可能如此顺利,也绝不可能演化成种种主宰中国学术发展的非正式规则。
教授群体主动迎合体制,参与和体制的“共谋”,其危害甚大。它不仅使教授们进一步心甘情愿地放弃自我而任人摆布,而且使学术研究中的急功近利和形形色色的学术腐败行为以合法的形式到处充斥和大行其道;而这种情形又严重败坏着学术风气和社会风气。现在不是经常发现某些研究生以至博士生也像某些教授一样有抄袭、剽窃他人论著的行为吗?不是更有并非个别的研究生,其既不到校,也不听课,甚至还用不着自己亲自撰写论文,却仍然能够照样通过答辩顺利毕业吗?研究生当中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当然有研究生自身的原因,但严重恶化的学术风气和社会风气所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视。导师心绪浮躁,急功近利,学生焉能不仿而效之?导师只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课题研究而淡化对学生的指导和督促,学生焉能不自我放松?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今研究生质量出现问題,是以研究生导师出现质量问题或放弃部分责任为一定前提的。导师如果坚守自己的知识分子立场,对学生真正负起责任,情况肯定会好得多。
这使我们再一次联想起过去的某些年代,比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不是没有体制的引导和约束,也不是没有对于体制的“共谋者”,但在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当中,却产生了相当一批受人景仰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大师,他们不仅留下了许多影响当时、传之后世的鸿篇巨制,而且培养和造就了不少杰出人才。学术前辈们之所以能取得骄人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那时的许多知识分子比如大学教授并不乐于或者并不善于与体制“共谋”,他们看重自己的独立身份,不愿苟且,不愿仅“为稻粱谋”。他们大多凭着对知识、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凭着自己的学术良知,主动地、自由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这种工作既包括对学术的研究,也包括对学生的培养。正因为如此,那时的学术风气仍值得我们去怀念。当然,眼下在我们的学人当中,在教授群体当中,也还是有一部分人仍然在发扬着过去的好传统,他们不图名,不图利,不趋时,不附势,踏踏实实地做学问,认真负责地教学生。他们的考核表或许不那么耀眼,在一些指标上也可能有所欠缺,可他们仍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同时也赢得了学子们的尊重和爱戴。不过这样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如果这样的人再多一些,有些事情可能会办得更好一点。
【对大学校园环境的描写】推荐阅读:
对大学体育的看法05-26
对大学军训的认识和感想10-05
对大学语文看法07-06
老师对大学新生寄语10-20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10-16
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06-06
对大学生有益的演讲10-28
网购对大学生的影响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