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单位教学课件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长度单位教学课件(精选8篇)

长度单位教学课件 篇1

《长度单位》拉开了二年级数学教学的序幕,这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学了《长度单位》,很多孩子都觉得数学很有趣,很好玩 „„

确实,这几节课看起来大家似乎一直都在玩,用硬币、图钉、回形针量课本、铅笔盒,用尺量自己身体上的数据,比如步长、一尺长等等,用卷尺量教室的长度、宽度,还有大量的估测、观察等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亦乐乎!

其实,要理解“米”、“厘米”的概念,建立长度的表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使孩子们能既轻松又有效地学习知识,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合理运用知识,我们呈现的材料、组织的学习活动就应该具有现实行、情景性。

长度单位教学课件 篇2

一、挖掘内涵,从整体把握知识体系

长度单位这一教学内容的在教材不断修订过程中,它的内涵也在不断的随之改变。原来的教材上更关注的是关于厘米和米的学习认知,要求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测量,认识一些常用的基本单位,追求数字上的精确化在长度单位上的体现,而涉及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策略上则表现了弱化的选择性。而多次改版后的教材,则注重生活中的长度单位的多样化,向学生们展示了,即使是一块橡皮、一本书的宽都可以使用,其反映出的应用之广令人咋舌,但弊端是交流中会有不便,需要统一处理。针对于此,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来进行测量,得到有所差异的数据,接着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造成认知冲突,进而创造出统一的长度单位,建立起表象;然后据课本知识,让学生用尺测量,得到相对精确性的物体长度;最后,又用这精准的长度来估测其他事物的长度,达到“模糊———清晰———模糊”的循环,将数学世界和现实生活衔接起来,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培养起生活化数学意识。

二、多维建构,让认知与体验相得益彰

1. 抓住基点,在体验中建立概念的表象

长度单位的重心在哪里?答案一定是建立长度单位的现实表象。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紧紧抓住这一核心目标,让学生感受各个单位的现实长度,在头脑中建立1厘米、1米、1毫米、1分米、1千米的表象。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单位长度的概念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去实现。例如在《认识厘米》的教学中,“厘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长度单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认知起点。下面是我在教学时的设计过程:

(1)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看课件上的1厘米;了解1厘米有多长。

(2)感悟长度单位1厘米,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1)(出示小木条)小木片有多长,我们用什么单位来量它的长度?(2)以后测量物体长度时,都带很多1厘米,边摆边数,你觉得怎样?

(3)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1)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2)借助小棒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借食指的宽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4)现在你能用手直接比画出1厘米吗?你是怎么比画的?

(4)逐渐加深对厘米的认识。(1)先认识2厘米。(2)再认识几厘米。

小结: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5)用厘米为单位来测量物体,培养估测意识。(1)取出一根小棒,估算它的长度,并说一下你是怎么估的。(2)用直尺测量,看一看具体数值是多少。(3)用课件来展示另外一种测量的方法。(把小棒对准尺子的2~7)

(6)量实物。(1)选择你感兴趣的物体,测量一下它的长度。(2)学生自行活动,教师适时指导。

(7)回顾与总结。(1)1厘米到底有多长?请用你的手比画一下。(2)说一说,用尺子测量物体时哪些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2. 置身现实,在活动中积累数学经验。

长度单位的建立,离不开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这里的基本活动经验,既有上课时的一些感知、操作等活动,也包含学生生活中的活动经验。例如《认识千米》这一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画一画、量一量、找一找、比划等就是很好的活动经验,相对而言,千米的难度更大一些,因为厘米、毫米、分米都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触到的,实物直观较多,而拓展性的千米,则离学生直观的体悟和感受较远,它无法具体地展现在课堂中,学生的相关经验几乎没有。因此,积累、利用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就成了这节课的关键之处。教学中,不妨采用以下环节:

(1)课前积累:走一走100米的距离、记一下从学校到家里的时间;沿操场走一圈,记一下时间,走四圈,记一下时间。

(2)课中边应用边积累:(1)应用经验:从学校门口到万达广场;从学校门口到塘岸街。(2)积累经验:a、推想所得的结果:从希信中心小学到晋江图书馆,从希信中心小学到大剧院。B、教师介绍的经验:晋江到泉州的长度,小轿车的时间;珠穆朗玛峰,高度约9千米;万里长城:6700米;晋江到厦门的动车速度及需要的时间;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路程:人、自行车、公共汽车、火车、飞机。

三、估测结合,在反差中走向认知深刻

作为长度单位领域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层次:

(1)先让学生用1个长度来估测物体的长度,然后用测量工具来实测,找到估测与实测的区别所在,修正之前的估测数值,有数学修正的意识,培养自己的数感。

(2)创设实际场景,让学生用已知物体的长度来估测未知物体。例如,在回答课本上“大约()支铅笔长1米”的问题时,先用尺子测量铅笔的实长,再以铅笔的长度推算1米有多少。

(3)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熟练运用长度单位。比如,面对“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的问题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判断旗杆高度,排除13厘米的选项。

在这样的估测活动中,有的学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并且也有很多学生发现估算与实际数值的差异,促使他们意识到数学生活化里存在的问题,并可以据实践情况进行调整,由此建立起数学概念。学生只有在经历多次这样的对比、调整,其估计的意识、信心和能力才会不断增强。

关于长度单位教学的思与行 篇3

【关键词】长度单位已有经验实践操作媒体辅助

一、 问题——作业引发思考

(一) 一次让人迷茫的作业

我们学校教研组一老师在学生学完长度单位厘米、米、毫米后,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厚25(),粉笔盒高15(),手掌宽60()

王老师发现学生的作业情况不太理想,为了解本班45名学生作业的具体情况,王老师对答题情况作了如下统计:一块橡皮厚25(),有16名学生填了厘米,其中有5名学生是因为做题粗心造成错误,正确率只有64%。粉笔盒高15(),有13名学生填了毫米,正确率只有71。1%。手掌宽60(),有2名学生填了厘米,正确率95.6%。45名学生,三题全部答对的只有13名学生,王老师感到非常困惑:教案都是精心设计的,当堂练习时,学生做的也是可以的,为什么一综合起来,学生答题情况就“惨不忍睹”了呢?这只是我们一个班的情况,还是学生的普遍情况?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我们在教学中出了问题?

(二) 学生对长度知识学习的情况现状分析

为了解学生对长度单位知识学习的掌握情况,我们决定对三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检测:

(1) 设计测试题目:

① 单位换算

300厘米=()米,4米=()厘米,30毫米=()厘米

②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茶杯高10(),牙刷长16(),小蚂蚁身长6(),一步长5(),学生尺厚()毫米。(配上图片)

③ 判断对错

字典厚40毫米()毛巾长8厘米()黑板长20米()

(2 )分析测试情况

第①题正确率97。2%,8个孩子把厘米和米的进率想成了10。第②题正确率83%,错的比较多的题主要集中在牙刷的长度,蚂蚁的身长,一步的长度。第③题正确率72%,对第1题第3题判断不清。

通过测试发现:

第一,大部分学生对有关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掌握的较好,只有极个别孩子把厘米和米的进率想成了10。

第二,根据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确实都有点难度,做得不太好。

可见,在长度教学中我们在落实基础的同时,更应关注孩子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估计、判断、验证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认识,形成良好的长度观念。

(三) 教材中对长度知识教学的编排情况

本套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积累,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将长度教学分为若干阶段。二上,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长度单位,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三上,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理解长度单位,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地认识,为以后学习面积、体积、容积单位作准备。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一致认为长度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1) 让学生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有关长度的正确表象。

(3) 注重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确保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

(4) 重视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那么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我们是否真正把握住这几点要求,是否真正地把目标落实下去呢?我们年级组打算从案例入手,来找寻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面以 《毫米的认识》教学为例进行剖析,探讨长度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思考长度单位教学的共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实践——关注细节,追求实效

(一) 第一次磨课

几个片断

【片断1】复习铺垫,以旧引新

1. 复习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2. 让学生用手势比划1米、1厘米的长度。

3. 回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板书(1米=100厘米)

【片断2】测量长度,引入毫米

1. 测量。

(1) 请学生测量绳子,正好2米,感受测量长度时正好是整的,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2) 请学生测量铅笔的长度,铅笔的长度是17厘米多,18厘米不到,感受测量长度时有时不会恰好是整的。

(3) 测量数学书的厚度,书本厚度1厘米不到。

2.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书本厚度1厘米不到,铅笔的长度是17厘米多,18厘米不到。如果说我们要精确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长,这就需要认识一个新的朋友,你知道是什么吗?

3. 提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毫米的认识》,师:毫米也可以用字母(mm)表示。

【片断3】自主探究,认识新知

1. 初步认识1毫米。

(1) 关于毫米,你知道什么?

(2) 观察直尺,在尺子上找1毫米,认识1毫米就是“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

2. 进一步认识1毫米,建立表象。

(1) 在白纸上画1毫米,体验1毫米实际长度。

(2) 在生活中找1毫米。

(3) 找一找生活中能用毫米表示长度的一些物体。

(4) 闭上眼睛记一记。

3. 认识1厘米=10毫米。

(1) 借助媒体,在大屏幕上放大1厘米,媒体演示几小格,思考:这是几毫米?你是怎么想的?

(2) 继续数其他的1厘米,得出结论:1厘米=10毫米。

剖析课堂

1. 值得肯定的地方。课后大家展开了激烈地讨论,一致认为,本案例从理念上来看,是先进的,值的肯定的。

首先,“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展示其已有的经验认知水平,然后把“经验”作为其认知发展的起点。

其次,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学的方式。本案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最后,多媒体辅助长度单位的教学。由于1“毫米”比较短,所以在汇报交流的时候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

2. 存在的问题。看似很完美的课,是真的“完美”吗?重新审视本课,我们发现,在课堂实践中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1) 多媒体辅助教学未能有效运用。本案例中教师直接让学生在媒体中观察,并且将厘米尺子放大,数学图的长度与实际长度实际上是相差很多的,建立长度表象也就无从可谈。

(2) 缺少估测能力的培养。在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中,教师也重视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学的方式,如通过测量绳子的长度、铅笔的长度、数学书的厚度引入毫米,并在认识毫米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量长度等,但是整个过程却鲜有长度估测的培养。

(3) 模糊的表象未能清晰化。在案例中,虽然老师让学生回忆了已学的长度单位,并且也用手势比画了一下长度,但是学生认识“厘米、米”是在二年级上册,离“毫米”的学习已经快一年了,如果只是让学生简单比画一下,学生还只是知道一个大致的长度,已有知识的表象还是比较模糊。

总的来说,本案例的感觉就是为了教“毫米”而教毫米,局限在知识点里的思考和备课,忽视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 课堂改进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对原有案例的3个片断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修改:

【片断1】复习铺垫,以旧引新

回忆已学长度:让学生用手势比划1米、1厘米的长度。并用白色纸条将实际长度贴在黑板上。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先前的知识往往是后续知识的基础,长度单位教学更是如此,所以在新认识每一个长度单位时,我们都应让已有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呈现,在让学生比画出1厘米、1米的长度后,及时将1厘米、1米的纸条贴在黑板上,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表象,为进行估测和实测打好基础。

【片断2】测量长度,引入毫米

测量:(1) 请学生先估计绳子长度,再测量验证,并把测量结果和验证结果作比较。(2) 请学生估测铅笔的长度,把测量值与估计值再次作比较。(3) 估测数学书的厚度。

估测是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长度单位应用的检测。对估测意识的培养和加强估算是长度单位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在这里补充了让学生先估一估绳子、铅笔的长度,书本的厚度,再去测量实际长度,通过不断的反馈,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估测的能力不能通过某次练习快速提高,应该始终融于各种类型的长度单位的认识和相应测量活动中。

【片断3】自主探究,认识新知

1. 初步认识1毫米:学生在尺子上找1毫米,认识1毫米就是“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并请学生用手指指一指,在指的过程中,发现手指太粗,不好指,发现用笔尖指更好,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1毫米是很短的。

2. 进一步认识1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在生活中找1毫米。当学生说到这些物体时,可直接由学生去量一量,体验确认。借助媒体,在大屏幕上放大1厘米,数一数:你是怎么数的?

由于1“毫米”比较短,所以在汇报交流的时候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但是由于媒体对“1毫米”“1厘米”都进行了放大,却又影响了学生建立准确的长度观念和具体的单位表象,为了扬长避短,教学中不妨把“这是几毫米”的提问改为:“你是怎么数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会“看几毫米的方法”的探究上,而非让学生回答这是“几毫米”的这种定位错误的目标上。

三、 深思——沟通领悟,深化延展

小手术,大变化。关注细节设计,源于教者对教学本质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教材的再次分析、思考,我们认为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在活动中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知识体系,在操作中感悟数学方法,是学习长度单位的有效手段。通过本案例的分析与研讨,对长度单位的教学方法总结一下应该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三个方面:

(一) 立足生活,体会长度单位意义与作用

很久以前,人们认识到测量长度必须要有长度单位,而为了方便,人们往往选用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测量长度,随着交往、交流的日益增多,人们又认识到长度单位必须统一,从而

建立了统一的长度单位。这个过程漫长、曲折。如何让小学低段的孩子体会长度单位的作用呢?这里我们老师不妨可以用这样一个小故事引入 :“从前有一个小矮人,他做的衣服可好了。有一天,一位老爷爷带着他的孙子来做衣服,老爷爷告诉小矮人,他的孙子身长3拃。小矮人把尺寸记录下来,回家后开始做衣服,几天后,老爷爷来取衣服了,给孙子穿上,太小了,老爷爷很生气:告诉你3拃,你怎么做成了2拃呢?小矮人很委屈:我是做了3拃啊,怎么就那么小呢, 这是怎么回事?小朋友,你们知道吗?”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同样3拃,为什么做出来的衣服会小呢?让孩子们体会到标准不同,测量的结果就不同,这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困难,所以长度单位必须要统一起来,体会学习长度概念的作用和必要性。

(二) 重视估测,建构长度概念与理解

我们知道,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必须建立在长度估测的基础上。估测不能依靠随意的猜想和臆断,而应根据相关的参照物进行合理的估计与推测。比如,判断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就可以引导孩子利用1厘米、1拃的长度估计、想象,比画出13厘米,进而推断出旗杆的高度肯定不是13厘米,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身高作单位,想象估测旗杆的高度,千万不能满足于因为孩子作了非此即彼的简单推断,即“13厘米”不对,那“13米”就是正确答案这样的回答,这是不利于学生建立长度观念的。

(三) 妙用媒体,辅助长度单位教学与演示

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形象的感性经验。比如:有一老师在教学《千米》一课的认识时,常规教学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对于“千米”观念的学习往往是一个难点,他借用媒体,有效利用电脑网络的虚拟空间,创设虚拟情境,又和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所体验的相结合,恰好能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课前学生分几个组体验了从学校出发,在自己熟悉的路上走1千米的经历。课上,笔者首先在“百度地图”找到了学校的位置,然后让学生汇报交流“你从学校出发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在学生的交流中,老师在地图上画出相应的路线和位置,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1千米转化到地图上来。根据学生的估计,教师在电子地图上进行验证,并再回想这段路和视频再现。虚拟的网络资源,增强了教学活动的密度和效果,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

对长度单位教学的认识,不仅是为了单位换算、精确测量以及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等,它对于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概念内涵的理解、对测量过程的体验以及估测能力的培养和进一步学习面积、体积的单位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作为一组最基本的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的度量概念,不仅认识过程相似,而且教学结构也有相同之处,而长度单位教学又是起始课,学生掌握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因此长度单位的学习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俞晴.关注观念建立丰富体验过程\[J\].小学数学教育,2014(10).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篇4

不足的地方:

1、在让学生理解统一长度的必要性是,没有让学生先说出测量的物品而是老师先举出了例子,之后又让学生说,最后看书。应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出古时候测量用的庹,拃,脚印,这一块弄反了。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篇5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度单位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和练习的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估量长度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正确使用厘米尺测量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尺彩带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买卖”彩带

(1)国庆节快到了,老师想买一些彩带回家做装饰品,我发现你们手上就有一些漂亮彩带,愿意卖给我吗?不过,我要按它的长度付钱。

(2)学生用学具袋里的物品量彩带的长

(3)激发矛盾:同样长的彩带卖的价钱不同,这样公平吗?

(4)小结:用相同的物品去量,就不会出现刚才不统一的现象了。

2、买贺卡

(1)老师在买节日贺卡时遇到一个难题,同学们愿意帮帮我吗?

(2)贺卡问题

(3)小结:用相同的物品去量,更容易比较出物体的长短。

3、练习(课件显示)

三、认识厘米

1、认识直尺

介绍直尺上的刻度、刻度线、长度单位厘米、大格、小格等。

2、认识1厘米

课件演示直尺上的1厘米

学生比一比1厘米的长

找一找生活中的1厘米

3、认识几厘米

指出尺子上的3厘米、5厘米、7厘米

四、用厘米量

1、例2:

课件演示不同量法

学生判断:谁的量法正确?为什么?

2、正确量法:电脑老师是怎么说的?

五、巩固实践

1、正确读出各物品的长度。

2、量彩带。

3、量数学书的短边。

4、估计奖品的长,再量一量。

六、资料介绍

七、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尝到了哪些知识?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页至第7页的教学内容包括:(1)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2)认识线段、量画线段。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身边的物品、学习用具等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年龄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平,在学习长度单位前对长、短概念已有初步认识基础,但怎么测量物体长度学生还不了解,对长、短的概念的理解也还不够透彻,需要系统学习来认识厘米、米的长度观念等。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勤观察、多动手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的正确表象。

3、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和画线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回形针一盒、30厘米尺子一把、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题1、老师:新学期开始老师发现许多同学长高了,来,谁能跟大家说说自己的身高。

请学生发言,将自己的身高说出来。

2、老师:老师相信还有部分学生还不知道自己的身高,我们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为《长度单位》,同学们要是认真听讲这堂课,课后就可以同桌之间互量身高了。(板书课题:长度单位)

学生思考自己的身高高度并踊跃发言。

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出学习课题。

探究、学习新知1、老师:老师看到大家课桌上都有一块橡皮擦,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请大家把自己的橡皮擦那出来量一量我们手中的数学课本的宽度有几个橡皮擦那么长?

请学生起来回答自己的测量结果。(板书学生的测量结果,同时PPT播放我测量的结果课件)

2、老师:同学们是不是存在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数学书的宽度是一样的但大家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3、老师:我听到有同学说是因为大家测量用的橡皮擦不一样长,在这里老师把它说成同学们测量的标准不一样,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那下面老师老统一一下标准。老师手上有一盒回形针,现在发给每位同学一个,同学们再用它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度有几个回形针那么长。

4、老师想学生展示真是的尺子并同步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尺子,分析尺子上数字、线段和线段与线段之间的含义,并让学生知道测量长度单位用的是尺子。

1、学生举手回答自己的测量结果。

2、学生思考疑问,得出结论。

3、学生在课堂上带着好奇心重新测量起来。

4、学生认真听老师分析尺子,认识尺子。

1、让学生初步体验测量的形式和结果

3、使学生形成测量物体要统一一个标准的概念。

4、让学生认识尺子上的数字和线段的意义,认识1厘米的概念,知道生活中尺子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

练习巩固1、课件展示询问学生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

2、让学生在课堂上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并用课件展示画线段要注意点事项。

3、课件展示让学生比较蚂蚱和蟋蟀谁跳的距离远?1、学生思考并踊跃发言。

2、学生踊跃上黑板作画并积极动手画出5厘米的线条。

3、同学们纷纷猜测起来

1、加深学生对1厘米概念的理解,巩固新知。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巩固知识和了解学生是否会画一定长度的线段。

3、培养学生对距离远近的估算能力和巩固学习内容。

4、课件展示练习题:判断题,下列题目对的打√,错的打×,让学生起身来回答。

4、学生踊跃举手发言

4、巩固新知并锻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等。

课后作业课后练习一:第2、7、9题学生课下做让学生巩固新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编排特点

1. 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以前的教材在出现某个数学概念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根据课标的精神,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如本单元的长度单位,以往都是直接告诉学生“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量”,现在要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 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3)培养估测意识。

3. 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把直线和线段编排在一起,并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引出线段。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采取给出线段的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四、具体编排

1.长度单位

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

(2)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标准那么长。

(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① 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左上图)

② 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右上图)

得出结论: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量相同,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所以,在测量、比较长度时,必须使用同一测量标准。

(4)教材中使用了很多测量标准,最后统一到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一是学生的学具里都有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二是为了后面引出1厘米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根据测量、比较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标准。不同的国家选用的测量标准也经常是不同的。

做一做

三个题目都是让学生估计或测量每种物品大约有多少个长度单位,由直观逐步抽象。

第1题,方格是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直观地估计出来。

第2题,学生不再使用多个测量标准与被量物体进行比较,而是使用一个测量标准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求学生量完一次后,从前一次量的终点开始测量。

第3题,逐渐过渡到用1厘米的单位长度进行度量,为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做准备。估计时,比第1题难度加深,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完成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

认识厘米

(1)例1中已经引出了将正方体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体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使学生理解直尺是人们为了方便测量而发明的,尺上的刻度都是统一的。并用一条线段引出1厘米的长度。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① 把正方体、直尺、线段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受1厘米有多长,同时也为用直尺测量长度做准备。

② 学生初步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后,设计了估计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和量量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两个活动,使用多种直观物体帮助学生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1厘米的表象。

例2(用厘米量)

教材中给出了量纸条长度的正确方法,但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教学时如果学生能够发现更多的方法,要给以鼓励。

认识米

(1)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尺量黑板,感觉到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

(2)与“1厘米”的认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① 实际观察米尺

② 量身高

③ 量臂展

例3(米和厘米的关系)

(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

(2)教材上开始出现卷尺、皮尺(做一做),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并理解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2.线段

认识线段

教材的编排有所变化,原通用教材:先讲直线,再引出线段:“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实验教材:用三个直观图直接形象描述出线段的两个特征:直、有两个端点。

接下来,教材说明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并让学生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纸条长度的能力,测量线段的长度就迎刃而解了。

画线段

与量长度一样,教材只是给出了最基本的画线段的方法,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也可以。

五、教学建议

1. 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了改编。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如果教师要补充线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解析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回顾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并在不同的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牢固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钟面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设问中揭示课题

1.情境中设问

(1)出示第100页图(二)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3)测量物体的长度应用到什么单位名称?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4)计量一节课的时间应用到什么计量单位?

2.揭示课题

板书: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1.复习长度单位

(1)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测量铅笔的长度应选()作单位,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应选()作单位。

①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②思考:测量物体的长度应选谁作单位?

③指定学生汇报想法,并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加以说明。

④学生汇报: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及时练习。

①填一填:(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量一量:量出下面指定线段的长度,并指定学生说说测量的方法。

③画一画:(出示下面的题目。)

a.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b.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c.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组成①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②学生作业展示并进行评析。

(2)角的分类

①出示下面的三个角。

②指定学生说出各个角的名称,并说说你的判断方法。

③在下面给定的边上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钝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3)及时巩固

①看一看:下面的各个图形哪几个是角?它是什么角?哪几个不是角?为什么?

②画一画:从这个角的顶点出发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这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先让学生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3.复习认识时间

(1)出示一个钟面,从钟面上你能得到哪些知识?

①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②这个钟面现在表示几时几分?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什么角?

(2)及时练习

①画一画:看看几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直角。(3时、9时)

②写一写: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教材第101页的第3题)

③拨一拨:老师说时间,学生在钟面上拨出时针和分针所在的位置。

4:00 7:00 6:50 10:20

【设计意图】在复习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时,没有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的复习,而是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写一写、拨一拨” 等操作活动中,经历复习知识的全过程,避免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中深化知识

1.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选择的理由。

2.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估计,再动手测量,最后全班交流。

3.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注意角的顶点是给定的)

4.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2题。

先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指定学生说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能轻轻松松学知识、做数学,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总结中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觉得哪些地方还有疑问?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教材设想】

一、背景分析

“统一长度单位”是小学阶段学习法定计量单位的开始。人教版教材在安排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这是新课程与老教材的明显差异。教材的主题情境是:先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硬币、曲别针、三角形、木块)作标准去量数学课本的宽,并提示:“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再让学生用不同物品作标准量不同长度,教材让学生自由量,并思考:“为什么不同的东西量出的结果一样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相同的物品(如方木块)进行测量,去解决上面两个矛盾冲突,由此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材安排的意图十分明显:两个操作层次,实际上都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发现,虽然教材中两个操作层次最终指向的目的一致,但各自的思维角度不同,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数学呈现时,常常省略了知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这样的知识还是会感到抽象困难。尤其是本教材面向的上课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在生活中交流物体长度的经历比较少,要他们分层、理性地还原本教材知识内容的建构过程,是有相当难度的。

通过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们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呈现以及预期落点有必要作适当的调整。

二、策略选择

1.变素材,降落点。

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同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现有思维发展水平,改变操作层次,简化思维难度。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在活动中建立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本节课的落点也适当调低,让学生能体会到长度单位不统一会给日常生活、交流带来不便,能初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重操作,重体验。

针对知识内容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操作、体验感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因此,本节课应注意安排设计多项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探究的活动,努力使知识的还原建构过程生动活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样,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单位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了解该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初步体会统一单位长度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实际动手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以及估测意识,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课件、边长1厘米的正方体、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导入新课,交流测量方法

2.动手测量:桌子的宽。

3.汇报结果:测量工具和结果。

4.讨论交流:多样的结果。

二、认识厘米

1.认识尺子

2.认识1厘米

(1)教师介绍1厘米

(2)学生找找1厘米

(3)师生比比1厘米

(4)学生找生活中大约1厘米的物体。

三、应用

(1)撕一撕:动手撕一段1厘米长的纸条。

(2)估一估:书本等物品大约有多长。

四、课堂总结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用厘米量较短的物体。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刻度尺、图钉、各种不同长度、不谈色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让学生用小木块来量一量一张纸条的长度。

2.让学生用小木块来量一量一张纸条的长度。

3.让学生谈自己在量的过程中的感受。

4.贴在黑板上一张纸条,让学生来量。(很不方便)

5.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用木块来量物体的长度很不方便,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刻度尺。

二、认识厘米

(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识。

(2)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小结(主要让学生知道尺上的1厘米)。

(3)让学生量一量身边的一些物体,说说那些物体的长是1厘米。(图钉,某个手指等)

(4)用自己想的方法表示一下1厘米的实际长度。

三、用厘米量

1.小组合作,两个小组的纸条,并讨论量的方法。

2.全班交流,学生总结方法:量时要把持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在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

3.请一名学生量黑板上的纸条,边量边说量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练习一第1题

让学生说说量的方法

第2题

量出几厘米,就在纸条上画上竖线,写上几厘米。

第3题

练习是,一要学生明确量的地方,二指导学生测量的方法。

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六、布置作业:练习一1~3题,第6题做在课本上。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观察两条细线,初步感知线段。在摸一摸,看一看的过程中,体验线段的特性:直和两个端点,并能正确的找出线段。

2、在动手画一画的实践活动中,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能用刻度尺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3、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培养观察、比较以及动手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能用刻度尺画和量出指定线段的长度。

教学准备

弯和直的吸管、铁丝、铅笔、木棒、带刻度的直尺等。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解法、演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2分钟)

1、师:小朋友,我们就要举行一次运动会了,看,这两个小女孩在干什么?

生:在帮小男孩量一量,看看他跳了多远。

师:说一说,她们是怎么帮他量的?

生:一个女孩把卷尺的一端对准起点,另一个女孩把卷尺的另一端对准在终点。

生:中间的线要拉直。

师:(板书:直,两个端点)把其中的一端看成一个点。我们把这样的一段叫做线段。(板书:线段)

二、自主探究,认知新知

1、看一看,认识线段(2分钟)

师:老师在数学王国里发现了很多线段,下面我要考考小朋友的眼力,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名1—2个学生回答。

生1:这条线的两端有两个点。

师:还有吗?

生2:两端点之间还是直的。

……

师:两个端点之间直的,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把它叫做这两点的距离,也就叫做线段

2、找一找线段(4分钟)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线段,看,这里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线段,为什么,说一说理由。

3、师:找一找这里有几条线段

三、延伸拓展,探究新知

1、量一量(6分钟)

(1)师:线段和直线不一样,直线是没有长度的,而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在我们量线段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生:从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看物品的右端对着几

(若不知道,翻开书本第3页,读一读书本老师说的话)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量一量书本第5页的做一做,先示范量第一条线段,然后自己量一量,同桌互相监督,看做得是否对。

(2)翻到书本第7页,第10题,看看哪条线段长,再量一量。

师:指名1—2名学生说一说量出的长度和量法。

师:是的,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在我们生活当中,有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画一画,感知线段(不指定长度)(7分钟)

师:小朋友真能干,不但认识了线段,还会量线段的长度,那么你能画一条线段吗?

师:下面根据自己对线段的理解,画一条线段。

巡视

师:老师发现有好多小朋友都会画线段,下面抬头看黑板,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指导学生画线段

(1)指导画法:

1)先在纸上点一个小圆点,然后用直尺定好所画线段的两个端点;

2)用直尺把两个定点连起来。

师:线段是由两个端点和直线组成的,你们都会画了吗?下面自己再画一遍,同桌互相检查,是否画正确。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画出来的线段有什么特点?

3、画一画,探究线段(指定长度)(7分钟)

(1)师:假如我要画3厘米长的线段,又应该怎么画?

师:齐读第5页书本老师说的话。

师:请1-2个学生说一说要注意什么?

生: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再画到3厘米的地方。有两个端点,两端点之间有一条直线。

展示画法

师:看老师,先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这样就是一条3厘米的线段了。

(2)画一条5厘米,10厘米的线段

巡视

个别学生指导

(3)①若直尺断了,它是从3厘米的刻度开始的,要画5厘米的线段,又应该怎么画?

师:从尺的“3”刻度开始画,要画到几厘米的地方为止?

生:8厘米

师:为什么?

生:3和8相差5个间隔,每个间隔1厘米,所以画到8厘米为止

②若要画10厘米,又应该画到几厘米的地方为止?

生:13厘米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0分钟)

师:看来今天小朋友都掌握的非常不错,值得表扬,下面翻开课堂练习,做第页的第题。

板书设计

线段

线段:⒈两个端点

⒉直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

【教材分析】

例8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初步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进而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

从呈现形式来说,教材仍然以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反思与回顾三个步骤呈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其中,在分析与解答环节,特别突出了判断(估测)的方法,即运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如一拃的长度、身高等)去比较或推测,既有方法上的引领,又有测量思想的渗透。回顾与反思环节,则是以学生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这两个环节中,都突出了用长度表象解决问题,使学生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学情分析】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必须建立在长度估测的基础上。由于学生只认识了“厘米”和“米”,很容易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推断。

虽然旗杆、课桌、小鸟、篮球场等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并不一定都清楚它们的长度,也就是说我们应高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运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及借助参照物的方法,恰当选择长度单位。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单位和数据相结合的判断方法。

难点:学会借助参照物进行判断。

【教学准备】

课件、橡皮、杯子、直尺等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

探究新知→会运用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

巩固应用→通过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复习导入】

1.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5厘米、1米各有多长。

2.播放课件:长颈鹿与小羊比本领的动画片。

师:在长颈鹿和小羊比本领时,为什么长颈鹿赢了?

生:因为长颈鹿长得高。

师:长颈鹿到底有多高呢?是5厘米还是5米?由此引入新课。

【探究新知】

1.想一想。

课件出示高大的长颈鹿图片。

师: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长颈鹿吗?在哪里见过?

生:在动物园里见过。

师:联系实际想一想,你和长颈鹿相比,谁高?

生:长颈鹿比我高。

2.议一议。

提出问题:长颈鹿高5厘米还是5米?

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手势比划感知5厘米和5米有多长,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注意发现有代表性的观点,为向全班汇报作准备。

3.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生1:我大拇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5厘米就是5个1厘米,也就是用大拇指的宽量5次的长度,这跟我的中指的长度差不多,长颈鹿不可能那么矮,所以我觉得长颈鹿有5米高。

生2:我尺子上从0到5的长度就是5厘米。

这太短了,还没有长颈鹿的耳朵长,所以我觉得长颈鹿不可能是5厘米,只能是5米高。

生3:我伸开双臂,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1米,还没有长颈鹿的脖子长,我觉得长颈鹿有好几个1米,应该是5米高。

生4:我的身高1米多,还没有长颈鹿的脚高,所以长颈鹿应该是5米高,而不可能是5厘米高。

生5:4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长颈鹿一样高,所以长颈鹿是5米高。

……

【巩固应用】

1.教材第7页做一做。

2.选择合适的长度,在括号里画“√”。

(1)黑板长:①3厘米()②3米()

(2)橡皮长:①2厘米()②2米()

(3)大树高:①10厘米()②10米()

学生自己辨别以上物体的长度,教师及时反馈。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测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测量较长(高)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

橡皮长2厘米长颈鹿高5米

大树高10米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9

长度单位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第一课时

课题: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选出身高不同的两个同学来到讲台前,让同学们观察谁高?谁矮?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出示例1情境图。)

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指名回答。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课件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3、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O到7呢?学生自主学习。

4、教学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汇报交流。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O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量时要按紧尺子。

(2)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把尺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把大数减小数,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

5、实践应用。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再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10

一、说教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助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

本课题的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掌握重量单位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这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题的教法与学法拟体现以下两点:

1。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推算,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帮助组建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教学中,通过复习的填空练习、新知教学中的尝试练习、巩固阶段的综合填空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重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具:投影片、图片、小黑板。

1。新课导人

(1)。填空。’

1千克=()克3千克=()克

6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

(2)请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请学生说出老师的体重约是多少千克。

克、千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它们用来计量较轻物品的重量,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就要用“吨”作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教师板书:吨的认识。

以旧引新,过渡自然,便于学生接受新知、掌握新知。

2。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教学吨的认识。

(1)利用投影出示课本中的直观放大图,引导学生说出两幅图的图意。

(2)教师提问:汽车的载重量是多少?火车车皮的载重量是多少?计量这类较重物品用什么作单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3)再请学生说一说在哪里看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这一层次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内容和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先演示、提问,再小结,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计量单位,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认识千克和吨的关系。

(1)先出示问题:大米每袋重100千克,10袋重多少千克?

再出示课本的直观放大图,并将图片逐一贴出。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一袋一袋地数数(100千克100千克地数),每袋1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1000千克是1吨。

1000千克就是1吨,1吨等于多少千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吨:1000千克。

(2)同桌同学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教师提问:我们班乎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是几吨?(40个同学的体重是1000千克,是1吨。)。

这一层次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并亲身感受和推算,有利于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突破难点。

第三层次,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6吨=()千克,5000千克=()吨,让学生试做。

启发学生想出:因为1吨是1000千克,6吨就是6个1000千克,所以6吨是6000千克;5000千克里面有5个1000千克,所以5000千克就是5吨。

(2)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这一层次的设计,整个过程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巩固练习。

(1)填出适合的单位。·

一筐苹果重25()一个乒乓球重3()

一袋化肥重50()一只大象重6()

一辆货车载重4()一支粉笔重5()

(2)匹配连线。

5000千克2吨

8吨6千克

20xx千克8000千克

6000克5吨

(3)计算:1280千克—1吨6吨+50千克

72吨—23吨93吨50千克—93吨

(4)完成练习十九第2~5题。(做在课本上)

练习形式多样化,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全课小结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长度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学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和基础,但是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于实际,课堂教学首先设计了让学生测量身边物体的长,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并能运用。全单元分4课时完成,本教学设计为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尺、米尺

【设计理念】

因为长度单位的选择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提高。

【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回顾梳理

1、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2、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3、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4、教师进行小结,并板书: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对旧知识的回顾,为本节课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进行练习。

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学生活动)

3、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动手量一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对米和厘米的长度表象。

三、复习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1、米尺从0端到末端就是1米,那你想知道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吗?

2、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2)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3)细心算一算

7厘米+8厘米=()厘米 30厘米+6厘米=()厘米

100厘米 – 40厘米=()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3、知识运用:

(1)抢答题:(出示练习)填写长度单位:厘米或米。

黑板长约4()我们的身高约130()

旗杆高15()橡皮擦长3()

小红的手臂长约40()床长2()

爸爸的鞋子长25()我们的房子高3()

4、思考性练习

如果有些东西的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如量花生的长度,2分币的最宽的地方长多少?由学生量一量2分币,可以互相商量想办法。全班交流。最后得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辅助(如图)。或将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来量。

【设计意图】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

三、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运用到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物体,如果要测量较小的物体,我们就用()作单位,如果测量较大物体时我们就用()作单位。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课本P102、105页。

学情分析:

复习米和厘米,使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对一些实物的长度进行估算和测量,对于角和直角的复习,则使学生学会在几何图形中发现角和直角,并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复习观察物体,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而复习认识时间,让学生认识时、分和间隔5分钟的时间的读写,并会运用时间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知道物体的长度。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第105页第10题中的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4、组织完成104页第9题

(二)观察物体(课件出示汽车观察图)

1、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观察物体时,要多

从几个方向观察。

1、观察圆柱,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长方体,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2、观察球和正方体你又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3、看到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物体?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学生独立完成105页第11题。

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个别指导。

2、想一想,填一填。

(1)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2)一枚图钉的长约1()。

(3)过两点可以画()条线段。

(4)学生用尺上“0”刻度到“10”是()。

(5)1厘米1厘米地数,数()次是9厘米。

(6)70厘米-15厘米= 44米+26米=

35米+18米= 56厘米-28厘米=

1米-30厘米= 64厘米+28厘米=

四、总结评讲,升华目标

这节课你学到了的什么?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通过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4、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同学们,你们的文具盒里都有什么东西?能不能挑出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物体的长?

让学生自己动手,并汇报测量结果。通过同学们用各自不同的物品得出不同的结果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分小组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让学生明确活动的方法并动手操作。

(1)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不能弯弯曲曲的。

(2)将全班学生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每组从三件物品中(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全班总共分为6个小组,其中3组用正方形,3组用曲别针,3组用三角形。

注意:在使用三角形时,规定只使用三角形的一条边来量。

(3)在测量好后各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短边,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讨论交流,让学生尝试着总结。)

结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2、让各小组换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然后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学生独立操作,体会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引导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来年感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反思: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同一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新教材在呈现长度单位厘米时,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材的安排能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2、合理学习活动的组织。活动中建立长度单位的初步表象。爱玩、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的这种天性,在教学中有效创设活动情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沟通学生情感世界和书本世界的联系,教学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整节课学生参与面很广,学的很轻松,很扎实,效果很好。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14

课题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地位与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2、能力目标: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3、德育目标: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

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单元教法设计

1、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第一课时: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二课时: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

第三课时: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四课时:

1、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15

[教学材料及准备] 软尺、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今天用的课桌和教室里的课桌不一样,教室里的是小桌子,我们这里用的是大桌子。桌面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长方形。教师:对,长方形有几条边? 学生:四条边。教师:看屏幕。(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分清什么是桌子的长,什么是桌子的宽)。教师:学校还想买一些这样的桌子,那我们就得知道这桌子有多长,有多宽,你们愿意帮老师量一量这桌面的大小吗?

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教师:用什么来测量呢? 学生:用尺子。教师:可是,我们的尺子留在教室里了,怎么办?不用尺子,你能不能想出巧妙的办法测量出桌子有多长,多宽?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

1、用手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手长)

2、用铅笔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长)

3、用铅笔盒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盒长)

4、用书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书长)

三、实施方案学生分小组测量桌子的长和宽。

要求:

①开动脑筋,多想办法

②分工明确,注意合作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可以写字,写拼音,也可以用图表示。利用课件举例讲解记录方法。

量一量桌子方法:长 宽 1 7 3 2 3 4

看一看,谁用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巧妙? 学生测量。(1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测量。发现典型数据。

四、交流汇报阶段研究成果,碰撞出现矛盾学生:

56名学生汇报,用实物投影展示他们的记录表。(学生的记录表大部分以童趣十足的图画来表示)。

教师:同学们想出的办法真多。看样子,没有尺子的情况下,你们用这么多巧妙的办法告诉老师这桌子有多大。真聪明。但是,你们看看,测量同一张桌子,这几个得数一样吗?学生:不一样。教师:为什么?学生:因为用来量的东西不一样。教师:(展示同样是用铅笔测量的数据对比)都是用铅笔量的,得数怎么还不一样呢?学生:(展示所用的铅笔)它们不一样长。教师:这么多不同的数据,我用哪一个呢?

五、继续研究教师:

我们用尺子测量一下桌子的长,看看有什么结果。(指令小组长领尺子和发尺子)学生用尺子测量桌子的长。(教师巡视,纠正学生测量时的小错误)

教师:谁来汇报他们组测量的结果?学生1:长是90。学生2:长是27。教师:怎么用尺子量,得数还是不一样?哪个对呢?学生很快发现软尺有两面,两面的刻度不一样。

教师指导学生辨认软尺两面的刻度的大小,并让学生估量1厘米和1寸两种长度单位和自己手指的粗细的对比。教师:要想得出一致的结果,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都用厘米(或寸)刻度的一面来量。教师:那我们现在就统一用厘米的一面来测量桌子的长和宽。学生测量。教师:哪一组说出你们的测量结果?学生:桌子长90厘米,宽42厘米。(56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六、总结:教师:现在我特别清楚我要买多大的桌子了,长90厘米,宽42厘米。用同一种刻度的尺子测量很方便。厘米是现在世界上尺子最常用的刻度。人类发明尺子、统一长度单位之前,就像我们开始测量桌子的长、宽时使用的方法一样,利用手拃、步伐或身边物体的长度做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至今,在人们没有带尺子的时候,仍然会这样估测物体的长度,例如妈妈给孩子买衣裤或鞋的时候。

[教学建议]

学生的测量活动和交流汇报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分析数据是这节的精华,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

[课后评价及分析]

《认识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篇6

凤凰镇中心校 程家君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绳子、学生尺、等

教 学 过 程

一、游戏导入,引起认知冲突

请学生用厘米量黑板。(课独自探索,也可与他人合作)

二、展开认识米

1.提问:这样测量你感觉怎样?(麻烦)

要想方便的测量就要认识另外一种尺子——米尺。

(1)介绍米尺

(2)展示米尺,告诉学生从1—100厘米着一段正好是“1米”。

(3)建立表象

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获蒋两臂张开伸平庸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2.用米量

(1)用不同的方法测量1米的绳子长是多少厘米

汇报方法

(2)(得出1米就是100厘米)

三、实践活动

1.测一测,你跳远的距离是多少米?

四人一组,分组操作。

每人量一物,其他同学监督帮助。

2.量一量:黑板长、宽,教室长、宽及教室门的高和宽。

四、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小华用一根3米长的竹竿量水深,竹竿露出水面1米。水深多少米?

找一根绳子和一把米尺,去量一课树干周围有多长。想一想,应该怎样量?

五、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1米到底有多长?怎样估测物体的长度?

长度单位教学课件 篇7

一是教学应该“基于标准”。课程标准是我们解读教材、选择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景和组织探究活动的依据。但是标准提供的仅是内容要求, 所以, 教师在了解学情、解读教材的基础上, 还要把课程标准转换为具体的可检测、可评价的课时学习目标, 才能保障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考虑学生知识的掌握, 更为重要的是渗透物理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到本节课而言, 课标中给出的“内容要求”是“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同时, 为强化相关技能, 课标又把“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列为学生必做实验。本课是学习长度测量的第一课时, 重点学习内容应该是第一部分, 不能设计成“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训练。

二是在教学过程设计时要渗透课程理念。课标分别从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基础性是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促进每个学生潜能的发展, 这与教学方式的选用以及如何利用评价促进学习有关;实践性指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这与课程资源的选用有关;时代性是指要“注意学科渗透, 关心科技发展”, 这与物理教师的自身知识宽度有关。

三是要学会解读教材, 在此基础上把教材转换为学生可学的方式。本节课的教材把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 其结构是十分清晰的:

教材先是提出测量的需要, 再通过三组探究活动让学生从学会“比较”到学会“刻度尺”和“秒表”这两类测量工具的使用。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 关注点应该是学生的学习, 要把教材结构转换为学生可学的方式。具体到顾红霞老师这节课, 她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创设了学习情景, 再提供相关资源对长度进行“比较”, 设计了三组探究活动, 让学生体验和学习。从物理思维培养的角度而言, 是根据需要, 从比较到工具, 从定性到定量, 从生活到物理, 技能培养重点是测量工具的使用。

感受时间长度 掌握时间单位 篇8

【案例描述】

1. 认识秒针走动及体验感受一秒

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生1:(满怀自信的)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

生2:秒针走一个大格就是五秒。

师:(恍然大悟状)原来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就是这样吗?(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咱们再来感受一下一秒,一起说出来。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师手势做一下)你能在1秒钟里做点什么呢?

生1:一秒钟可以打开电视机的开关。

生2:看电视时可以调一个台。

生3:可以呼吸一次。

生4:可以站起来。

生5:一秒钟脉搏跳2下。

生6:拍一下手。

师:同桌的孩子互相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示一秒。

师: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想说点什么?

生1:一秒很短。生2:是太短了。

师:(佩服的!)一秒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大家调动了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活动,通过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配音、配动作,全方位地感受了1秒,在实际动作中体验了“1秒”的长短。太了不起了!

认识几秒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1秒的认识,大家知道了5秒就是5小格,12秒就是2大格又2小格,用以前的数学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真棒!

探究秒与分的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电脑演示秒针走动一圈分针走动一小格的变化情况,总结出1分等于60秒。

活动体验 感受1分钟

师:刚才我们同学说拍一下手就是1秒,半分钟需要拍多少下手?生:30下。师:1分钟呢?生:60下。

师:好,咱们来做个拍手游戏。男同学拿笔,在练习本上写数字,从1开始写起,看女同学拍完1分钟后,你们写到了数字几。

(学生在老师地带领下活动:男生写数字,女生拍手。教师带领拍手,掌握好节奏。然后交换。)

(统计结果:最快的可以写到72,最慢的写到31。)

生:(不由地发出感叹!)哇!能写这么多!

师: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写字的话可以写这么多,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想一想,然后,看看谁一分钟时间做的事情最多、最好、最别出心裁。

(放映课件,钟面滴答滴答的行进一分钟)学生思考一分钟要做的事情静静地体验一分钟。

(再次放映课件,学生在一分钟时间里自由活动,在活动中体验一分钟。)

师:谁来说说,你们做了些什么事?

生1:我写了35个字。

生2:我把上衣脱下来再穿两回。

生3:我系了三次红领巾。

生:……

师:一分钟虽然很短,可是同学们在刚才一分钟的活动时间里能做的事情有那么多。如果我们把很多个一分钟积累起来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看来我们连一分一秒也……

生1:(急切的)不能浪费。

生2:(不等举手)我们要珍惜时间。

(学生汇报后师给予评价: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认识和体驗了一分一秒的长短,还懂得了时间的宝贵。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愿同学们从现在起珍惜时间,把握好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反思】

我所教的学生正处于低段与高段的衔接处,其数学思维也正不断发展,但体验永远是最好的教育形式之一。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秒”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1秒”和“1分”的实际意义。例如:在教学“认识1秒”时,我让学生通过看秒针走动,听、说秒针走动的声音,说一说,1秒钟你会做些什么,体验“秒”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观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回头……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1秒看不见,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长,只有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体验。1分钟体验活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次拍手、写字,是在教师控制下的动作体验活动,活,但绝对不会乱;第二次安静地想一分钟要做的事情也是体验的过程,比拍手体验更准确,而且是让学生亲眼盯着钟面上的秒针转动了一圈,再一次巩固1分等于60秒的结论;第三次自由活动是学生自由发挥的过程,需要学生有创造性,经过前两次的体验,学生基本能够正确控制自己行动的时间。体验过程动静交替,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这节课中,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在体验中,不知不觉他们对秒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高潮,也较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上一篇: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下一篇:中心学校秋季开学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