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精选14篇)
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英语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英语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更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可以讨论本课的问题,而且可以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纵论国内国际的是是非非。而讨论课是在考验老师对整个课堂的驾权能力,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经常有学生在讨论课时不用英语,或者是说与本堂课毫无联系的话题,这需要老师时常督促。
本人对工作扎扎实实、兢兢业业,认为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尽心尽力地去做,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在这种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指导下,工作起来就如鱼得水。首先,我认真地分析教材的编写特色及体系,懂得了中学英语必须要求掌握的学习内容,然后就有的放矢地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口语、词汇、句型的练习。每次备课时,我都细心研究教材、考虑学生的分层和知识差异,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故事。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且,我经常有意识地给学生们创设说英语的环境,与同学们相遇时,尽可能用英语问候,当学生来办公室请教问题时,也总是要求他们用英语提问,课堂上也尽量要求他们用英语提问。总之,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学、用英语的乐趣,养成使用英语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一、学生中最常见的问题
(1) 审题能力差:审题不细致、不严谨, 不按要求解答;不能有效分析题目信息抓住关键。
(2) 理解能力差: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肤浅, 答题时仅凭感觉和印象。
(3) 实验能力差:仪器使用规则不熟悉, 特别是实验设计能力不足, 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4) 学科结合差:不能用其他学科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简单数学运算错误频出。
(5) 表述能力差:逻辑思维混乱, 语意表达不清, 计算式来历不明, 代入数据错误, 单位“鱼龙混杂”;书写不规范, 作图不严谨。
这些问题的出现, 我们教师一定要警醒、反思、重视, 否则学生中就会出现“一学就知, 一用就错, 一放就忘”的现象。
二、对教学的反思
(1) 反思教学目标。首先, 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把握教材和教学大纲, 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实现三维一体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讲解要到位, 分析要透彻, 要让学生融会贯通。其次, 教学的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是所选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 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要非常明确。最后, 对一些基本知识, 我们应随时获得学生反馈的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让学生最有效地获取知识。
(2) 反思教学方法。第一, 要面向全班学生, 同时兼顾“两头”。对学习欲望强烈的学生, 要增加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做好个别辅导。第二, 注重学法指导。第三, 教学方式要多样化。教师自身要提高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第四, 应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3) 反思教学技能。其一, 物理学是一门有着严密科学性的学科, 要保证讲授正确, 推导流畅, 过渡自然;语言要简练规范, 充满激情, 富有感染力。其二, 板书工整精致, 体系主次分明;基本功扎实, 会画直线、圆、小人物等简笔画。其三, 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操作要熟练、规范。
三、提高教学成绩的策略
(1) 改善教法。要充分利用实验的教学功能, 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取感性知识;要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 动手实践, 分组讨论, 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 激活课堂气氛。
(2) 注重双基。课堂教学中, 除了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基础知识外, 还要使其掌握获得知识的基本技能。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自己的结论, 让学生加深对抽象概念要领的理解。对物理规律的讲解中, 要讲清适用条件、范围及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进行比较区别, 消除学生对概念规律的模糊认识;在习题讲析中, 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 挖掘隐含条件, 抽象物理情境, 找出规律列式求解, 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 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 分析、推理严密。
例如, 光学作图教学时, 我就讲清了注意事项: (1) 要借助工具作图, 作图一定要规范; (2) 实际光线画实线, 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 光线要带箭头, 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 不要断开; (4) 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 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 (虚线) , 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这样, 学生作图就比较规范了。
(3) 尝试诊测。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特点与教学要求来提供诊测材料, 组织诊断性测试, 学生要根据课内初步掌握的知识进行尝试性解答。诊测题主要侧重于新课的概念以及识记类基础性认知目标的考察。教师可以适当运用电化教学和信息技术等方法, 例如:可将幻灯片分发给学生当答卷纸, 然后选取有代表性的答案, 放在投影仪上, 当着全体学生的面, 现场批改矫正, 使全体学生及时了解自己诊测达标结果, 形成认知上的初次反馈。这种有目的、有反馈的有效学习, 能使学生积累顿悟的经验, 增强个体的认知能力, 调整自身的学习策略。尝试诊测的成功实施, 必将帮助教师检查学生认知上存在的缺陷, 帮助教师在后续教学中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 重视课外。课外实践活动, 主要是以拓展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 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教师要恰当引导, 不让他们过多地碰壁而灰心丧气, 但也不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在碰壁中产生兴趣, 在挫折中收获成功。
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重、难点
我认为这是教学中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如果无法很好的把握重难点,则会对重点知识的讲授蜻蜓点水,导致学生也无法分清重、难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零散知识上,而忽视了重之之重。教师为了更好的把握重难点就要认真的研读教材,仔细研究教学参考,并且做好教学反思,从同学们的错误中反馈自己的失误,不断地摸索和探索。
二、其次语法讲解一定要清楚,透彻
在讲解重点语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多举例子,并且要学生造句子,不能光停留在枯燥,抽象的讲解过程中。
三、应加强学生的对话强度,鼓励不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开口
有些学生是对自己不自信,是因为曾经对话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却被老师尖刻的言语刺伤,所以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应微笑着让他坐下,然后再纠正错误。有些同学的对话可能会脱离现实生活,但只要开口说英语就要鼓励。
四、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整个课堂是学生在开口说而不是老师在干巴巴的讲授,尤其是教材的最后一部分,阅读部分。要使同学们在默读的前提下做课本上要求的练习题,也可以确定几个话题,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锻炼他们用英文思考的能力,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课文3a部分教材给出了一篇文章然后学生进行阅读,并且每篇文章后面都有若干个问题,在这一部分一定要让学生在默读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回答问题,锻炼他们的应试能力。
五、八年级英语教学单词仍然是基础
我个人认为应该打好学生的单词基础,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记它们的同义词及反义词,并且让同学们自己造句子。
六、培养学生们的课文背诵能力
严格要求学生要背诵下来课文,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
七、当堂巩固,注重反馈
教学时要处处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学评价的得失作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尺度,所以,在学生经过一段学习活动后,进行归纳分析,以鼓励表扬为主,满腔热情帮助学生,及时处理反馈信息,当堂巩固,如果时间许可的话,还可引导学生对一些易出错的地方,如人称变化,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某些习惯表达的异同进行归纳分析,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得。
八、注意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能力。因此,我重视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⑴早读课,坚持听新教材的课文录音,加强听力训练,让学生模仿地地道的英美人语音、语调。
⑵指导学生订出学习英语长期计划和短期安排,每天坚持搞好课前预习,发动家长帮助督促实施。
⑶扩大学生课外英语的摄入量.建议学生收看<<希望英语>>等节目,并鼓励他们多读一些英语小故事,尝试去读一些英文原著。
⑷强调作业的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帮助学生认识到,做作业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的运用过程,一定要养成自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⑸培养学生认真听课,初步运用英语思维和理解。
⑹从音、形、义几方面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打好语音基础。
⑺用联想对比,归纳演绎等记单词和语法知识。
“土地资源”这一节正文内容较少,活动内容较多,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是对我教学基本功、教育教学理念、地理专业水平的一大检验。我觉得暴露出很多问题和不足,但收获也是很大的。现做如下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都融汇在图中,这就要求要充分利用好课文中的每一幅图,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对重点和难点的处理基本达到预先的设想。例如:在读图学完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后,让学生回答学校周围的土地利用类型,并能补充说明内陆水域和沿海滩涂投影图片,拓展学生的知识,完善土地利用类型的含义。在学习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时,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再比如:学习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时,是通过借助课件简化学习内容,使学生在相关图上能比较快捷的获取相关信息。另外,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作用非常大,关键是教师一定要组织好,协调好,利用好。一定要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所有学生受到学习氛围的感染,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比如本节学习的最后问题,评价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的差异对农业生产的不良影响。这个问题在课本上找不到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水土资源在我国南北方的差异基础上,还必须知道水土资源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及影响,才能组织好本题的答案。开始我有些担心,没想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他们讨论组织的答案非常理想。
赵新海
彬县城关中学
通过一学年的八年级物理课堂教学实践,让我感受很多,对新课程教学作阶段性反思,为进一步实施新课程教学做更好的准备。
一、认识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教学是物理学习的基础,许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要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初步形成,只有在此阶段掌握了学习物理的方法,打好基础才能学好物理。
所以,初中物理教师要对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引导学生去理解物理规律、研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及时了解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备好课、上好课外,还要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且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解决这些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的一些困难,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1、学生在描述物理现象、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解答物理问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不能较准确的使用物理语言。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去描述物理现象并通过自己的抽象、归纳出物理概念。让学生能真正体现自主学习,能够自动探究,真正学有所得。
2、在解题的时候审题不清,解题不规范、不严谨,缺乏条理和逻辑。为了培养学生的解题规范,课堂上进行例题分析时,应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物理是一门科学,只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才能学好物理。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学习习惯非常的差,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习惯必须要养成。一是严格作图。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规范作图,然后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也养成一个规范作图的习惯,并且善于把一个物理问题准确地用图表示出来。二是努力提高数学运算能力。三是规范答题过程,要能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述、论证要有初步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四、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在初二阶段学生要面对八大科目,每个科目的时间都比较少,学生课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较少,物理科目每周只有三节课,如何在较少的时间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接受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尤其重要,例如:在讲解电路时,应用flash动画讲解起来非常容易,用很短的时间就能把问题讲清楚;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堂上一分钟,堂下十年功”这一老话充分说明了课堂的重要性,也充分说明了抓住课堂与提高效率的关系。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是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所以抓住了课堂也就守住了阵地,同时,只有守住了这块阵地,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使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
五、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对物理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学习,发掘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点很重要。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你要有自己的想法,不拘泥于老师所授、课本所讲。有的同学就是因为对物理没兴趣、学习不主动,总是把物理题中描述的事件停留在纸面上。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创造良好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
庞传美
初中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忘而却步。所以从八年级的物理教学开始,首先要真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初中物理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感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 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真确认识学生的内部条件,采取良好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的把握要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满以为自已讲解得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是马上就能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2、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的辅导。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 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要注重科学探究,多让学生参与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验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
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自已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学生如果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物理知识领会得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物理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物理的能力。
3、对训练方法的反思
第一,解题要规范,对新生一开始就要特别强调并逐渐养成解题的规范性,其次,再是
正确率,规范性养成了,正确率自然就升高了。
第二,训练贯穿教育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我们的教学思路应该由原来的覆 盖题型,重复不断的模仿练习转到以问题为载体,训练学生思维,渗透物理学习的思维方法。目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成为一种潮流,就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其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能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感悟,学到方法,从而有效的发展能力。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应用和改进。
第三、训练扎实,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
第四、作业要布置了必收,收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做到多反思、归纳和总结。
4、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来说非常重要。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渡自然。其次,语言表达要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捉住”学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内容的体系、重点。同时教师也要练就一些作图的基本功,学会画直线,画图,画各种姿势的小人物等等。
其三,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失误。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学生主体动起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 素养。这就需要我们有效地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使学生形成综合英语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如何有效利用英语教材文本,既尊重学生个体学习,又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呢?本文拟建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导、 展、导、演”模式,并阐述模式的结构内涵、实践应用及操作要领。
一、“导”——挖掘教材文本中的兴趣点,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
“导”,即“导学”。引导学生学习相关 知识,完成预习任务。这需要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握学习难度,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有效地导学离不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取舍和补充,而挖掘教材文本中的兴趣点 是一堂课 各层次学 生主体参 与的关键。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教师要充分运用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原 则。在义务教 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Friends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上,我抓住“一个好朋友的品质有哪些?”,启发学生主体参与为我找朋友,激发学生的兴趣 点———“我想交怎 样的好朋 友?”要求学生每人都要说出至少一个句子。学生的积极性明显增强,积极为我寻找人文素养高的人作为我的朋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并运用了helpful,honest,polite,interesting等形容词,还理解了You must trust them because they never tell lies.等重要的句子。 在在师师生互动和生生用英语交流中,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展”——课堂文本教学中竞争积累语句提高人文素养
“展”即当堂展示,学生通过自学后展示自己学懂的内容,供其他同学和老师评估。课堂教学中让竞争参与进来,让学生在竞争氛围下积极提高自己。在教学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Do it yourself第一课时,我设计竞争展示对话的环节,全班两两一组表演大PK。展示时必 须声音洪 亮,有感情,注意语音 语调,学生在表演中 找到语言 表达的技 巧和语言 的内在美,对You’d better get some tools.It says ,“Do it yourself.”When you do DIY,you make,repair or decorate things yourself instead of paying someone to do it.和I enjoy making something new.That’s fun.等句子有更深的理解。学生人人参与,尊重个性差异,又在竞争 中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提高语言美的认识。
三、“导”——小组活动设计体现互帮互组的活动形式
“导”即“导引”。启发学生探究英语 学习技巧。教师合理安排教 学内容和 步骤,组织多种 形式的课 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 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小组活动设计以4 -6人为一组,在教学中我们主要是给定任务,分组活动完成任务。让他们在自己的活动小组里学有所得,提高兴趣,尽其所能发挥他们的长处。教师实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 学习自信 心,并慢慢形 成学习的 迁移,将他们的长项也慢慢向现在的语言发展。在小组活动设计上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动中要有互帮互组环节,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分工合作才能 完成。如在教学义 务教育教 科书 《英语 》八年级上 册Unit 2 School life时,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进行第一 课时时,我把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分为探讨Eddie和Hobo谈论学校的样子、英美在学习用品上的不同、身边街区的不同和季节假日等方面的不同。用以上任务让学生分组选择在英美不同国家时进行对话表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角色,在小组合作中讨论用词的不同,互相在学习的氛围中得到发展,提高对英美文化差异的认识,在表演中 一言一行 体现人文 素养的提 高。
四、“演”——评价体现分层设计,促进学生积极发展
“演”即表演,学生根据一节课所学内容进 行表演。 评价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石,评价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这样,学生才能在评价的指引下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中。以义务教 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 册Unit 8第二课时Taiwan Earthquake为例。在启发学生学完课本内容后,教师让小组合作表演采访。以小组长为幸存者Timmy,其他同学对他进行采访。采访设计如下。
1.小组讨论
教师在学生小组互相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评价标准, 引导师生共同提高人文素养,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全班欣赏
教师将小组按抽签的顺序排 号,每小组有90秒表演时间。教师再适当点评优缺点,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人文素养表现是否到位,欣赏小组精彩之处,认识到表演上的不足。
3.课后作业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表演,同时要求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的进一步表演,将评价和修正过程迁移到课后的时间里。
第1和第2步骤的活动使学生在小组 讨论和展 示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学生在表演时针对评价标准,既明白了自己的高于别人之处,也看到了别人的不足,他们在不自觉中内化自己小组合作表演标准,不断提高人文素养。第3步骤是对学生表演能力的迁移, 也是学生人文素养与课外文化相结合的延伸,实现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本节课中表现好的方面有:
1.学生在早饭后的自学环节中,能自主完成导学案的自研自探部分,并在导学案上有所批注。
2.合作环节能在组长的带领下对导学案上的问题进行有效讨论,有展示任务的小组板书迅速,字迹工整,并在组内认真预演。
3.展示环节中对于方案一的展示: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展示组通过类比、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很不错。通过把多边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问题来解决,体现了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认识问题的方法。
4.听展的学生对探究内角和的方法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思维敏捷,带动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
5.作为教师我觉得自己能够及时总结使学生明确无论哪种分割三角形的方法都是想办法把多边形的问题转化成三角形问题来解决,这对后面四边形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中存在的不足有:
1.合作环节中还有些小组对C层学生的学习督促不到位,没有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以至于在展示互動时的提问回答不上来。
2.展示小组在展示不同的探究内角和的方法时如果能画多个图来探究,让下面的学生看得更清楚明白。
3.展示方案二的小组通过对例题探究来说明多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时,对于内角和又探究说明了这是没有必要的,没有及时运用前面的公式。
4.如果学生在展示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之后能及时运用公式,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5.展示中由于点评的学生积极,导致查学反馈没有当堂落实,没有检测学生在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高丽
上半学期主要学习中国近代史,线索明确,但内容较多,容易混淆,且知识点难度大,具有一定深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是看地图,学历史(识图学史法)。通过看地图,将比较空洞的历史事件还原于具有空间立体感的历史真貌中。
二是列表格。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三大条约几乎都有赔款、割地、开设通商口岸,学生很容易混淆。我指导学生将每个条约都制成表格,使知识在轻松的学习
中被记得更牢。
三是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激发学生上历史课的兴趣。
四是开展探究性学习。比如绘制“鸦片战争前期清朝疆域图”、开展社区历史小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能够寻求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了和学习方法,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
从这次期中测试的成绩来看,学生总体上考得比较正常,班与班之间的差距不大,不及格的人数也不多。但是八年级的学生基础较差,这是所有任课老师的共识。学生的学习态度、审题能力、学科知识的渗透融合的能力以及书写表达能力均与八年级学生的要求有较大的距离。同时,学生仍未重视历史这门学科,仍然抱着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学生现状如此,过多的埋怨责怪都无济于事,只有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现状,不断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探讨教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洋务运动》教学案例
高丽
一、选择合作学习的原因
1.评价一节历史课成功与否,不仅是使学生在知识目标上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知识点,而且应该是在能力和情感目标方面都有所收获。教师应该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身份使得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展示他们学习结果,从而激发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2.历史教学的目标要让学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个人的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同他人交流看法和观点,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以补充自己的论据和拓展观察视野,才能使自己的观点更接近于客观。
3.当前学生对洋务运动这一历史了解的很少,在课内外的图片、影、视剧中看的少,很有必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能动性,通过集体的力量对这一历史加以剖析,从而真正的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目的,掌握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和洋务运动主要时间,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兴办的主要企业,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影响。所以,选择 1
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利用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共同完成目标。
二、分组方式、任务与分工
1、分组方式:学生自愿组合与教师的合理调配相结合。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采用差异性分组的原则,把学情不同的学生分在一组,即“异组同质,异质同组”的原则进行分组,共分四大组。每大组再分三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首先是个人的自主学习,然后是3个子组内的初步交流,最后是全班大组之间的交流。
2、分组任务:将本节课内容也分四组问题,有各组自行选取和老师调配相结合。老师先拟定提问明确、类型清晰、难度循序渐进地问题供学生选取,指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如读书、查历史典籍、上网查询等方式搜集和整理相关知识去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根据组数和教材内容,小组自选、老师调配,各小组任务如下: 第一小组:军事爱好组:
(1)组员合作完成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简表。
(2)观看图片,阅读课文小字资料,你能找到这些企业的局限性吗 ? 第二小组:企业家组:
(1)组员合作完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简表。
(2)观察PPT图片及阅读课文小字,你能找到这些民用工业的作用吗? 第三大组:海军观察组。(1)洋务派共创办哪几支海军?
(2)创办海军体现了洋务运动的什么目的? 第四小组:科技人才组:
(1)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具体做法?(2)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成效? 全班大组:(1)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以史为鉴,结合现实,谈谈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
三、应注意的问题
1.在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思考、探究,经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与组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只有处理好自学与合作的关系,才能避免合作学习时出现的“浮”于问题表面而不深入问题实质的现象。
2.选择合作学习方式,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要给学生提供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要指导好学生的分组及分工,随时监控学生小组学习的进度,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协调好他们独立与合作的关系等。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问题的时候,要避免出现跑题、串题现象,要关注不发言的学生的学习状态。
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主动、独立地进行阅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要能使学生熟悉搜寻历史资料的途径,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四、合作学习总结及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画龙点睛,让学生获得一种豁然开朗般的顿悟,使历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构建与传承。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个性,激发和保护其探究热情,为学生营造合作探究学习的宽松环境。
在合作学习中,正确对待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教师的总结发言应遵循生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个人表现与小组合作表现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合作,达到了学会、会学、乐学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对重点问题的解决和难点问题的突破以及思维拓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鸦片战争》历史教学随笔
高丽
《鸦片战争》是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重点之一,又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门槛。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八年级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一、教学设计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本课为八年级教材的第一课,也是本学期历史教学的第一堂课,教学设计中,尽可能通过历史学科教学来改善和发展学生的能力。《鸦片战争》一课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
学生的能力
1、表达能力。通过“自由阅读卡”,让学生表述从罂粟到毒品的过程,通过《炮子谣》的朗读,加深理解鸦片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2、识图能力。通过阅读地图册,了解英国的三次进军路线,强化空间意识。
3、提取信息能力。了解鸦片输入数量增加的具体数目,银贵钱贱的掠夺账,逐步形成定性
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4、自我认知能力。林则徐领导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胜利,其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人格品质令人敬佩。了解这些史实,自觉形成对中华民族精神──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的认同感,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指导学生获取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知识,了解鸦片走私到禁烟活动直到《南京条约》签订的基本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安排以下两个大的教学活动。
1.让学生分小组带着“中国东南沿海地理范围”和“英军侵略路线”这两个问题看《中国
历史地图册──鸦片战争》。
2.学生在探究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时,设计了“假如我生活在那个年代,该怎么办?”“假如我是一位法官,我将怎样审判鸦片战争罪犯?”这两个问题。其目的,一方面强调学生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学习资源,然后知识迁移,做出决策。
三、教学思想上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应后增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包括五章内容,下面是我对各章节的具体反思。
第一章,声现象。这章内容相对简单,重在理解与记忆。声音的传播速度中要注意强调不同的声音在同一介质、同一温度下传播速度相同。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它们各自的决定因素。在声现象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有关回声定位的计算。对于路程、速度、时间三个物理量,学生只是在小学学过,但还没有学过用字母表示,所以是学生的难点。另外,这里的计算是学生学习物理应用题的第一次规范化计算,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强调物理计算题与数学的区别,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
第二章,光现象。本章内容可以对比教学,将光的传播与声音的传播进行对比,效果较好;将反射、折射对比教学,学生容易掌握,在复习课中,可以将成像原因进行对比:立竿见影、水中捞月、水中鱼分别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成像。此外,本章中的实验也要引起重视,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实验,尤其是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是一次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是学生的难点:规律难记、容易混淆、记住了不会灵活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对实验规律印象深刻,对于 1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容易探讨。在探究完实验规律后应要求学生记忆过关凸透镜成像规律,再结合适当的习题巩固强化。还要联系生活,多从生活中找例子。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像的变化规律学生不容易掌握。特别是投影仪中的调节。时间久了,学生容易把物距与像距混淆,导致错误。所以教学中应注意强调。
第四章,物态变化。这章内容看似简单。在新课教学中学生接收起来快。可一旦复习,综合应用时特别容易混淆。所以在新课教学时对于每一种物态变化应该多举例,教会学生抓初状态、末状态,然后再分析。
第五章,电流与电路。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对于电的形成、电流的方向,由于学生知识储备不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教师也可存疑、不宜讲的太深。学生做实验,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电学实验成功,能给学生极大的兴趣与信心。要注意对实验素质的培养,对学生严格要求。本章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物理量与物理量的单位容易混淆,如电荷及其单位、电流极其单位,另外学生初学时,对于电流、电流表、电流的单位常常混为一团,教学中要重视。电路图与实物图的画法、相互转换是学生初学电学最头疼的。教师应该耐心细致地讲解,并进行专题训练加以强化。因为这一章学好了,能看懂电路图了,形成能力了,就能为下学期的电学教学奠定基础。
一、教师要认真备课,多搜集材料,平实多积累,争取让每一节内容都充实
新教材淡化了概念、规律的严密体系,设计个性化教学时,必须把教材和教师本身的资源及当地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为科学实施探究教学,在认真分析探究内容、特点和学生水平基础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良好秩序是前提,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必须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
教师可以借助玩具、动画、魔术、游戏、“顺口溜”等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例如:学习引言时,可以演示“开水煮活鱼”及动手完成“吹不动的乒乓球”实验;学习电学时,可以就地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插头、电灯、电扇等;可以安排学生课下制作——水瓶琴、验电器等,借助实验激发学生兴趣;从生活点滴出发提问,从有趣的事物和言语引入。
2注意教法,多与生活联系
充分把握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创造力,要及时转变师生定位,认真履行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重视交流、评价;因物理学“寓理”于“物”,所以要尽一切可能,在课上为学生展现多彩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而真正实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目标。
例如:学习蒸发时,可以直接用手蘸一些水摸到黑板上,让同学们观察现象,从而顺利展开教学探究;反射定律强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反过来说,对于这一问题可以这样讲解“都说孩子长得像妈妈(爸爸),没有说妈妈(爸爸)长的像孩子”,这里有一个逻辑——因果关系,帮助学生学习。
3充分把握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创造力
“学问千千万,关键是一问。”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所以它们总在不断地探索未知世界,以求扩大自己的疆域,正是在这种探求中种族也得以延续壮大,这就是“狼性法则”,由此可见创新意识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注意转换师生定位,认真履行其主导责任,重视交流、评估,体验团队精神。
二、多鼓励学生,使其树立良好信心
因为学生对失败较为敏感,所以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满足其精神需求,多采用鼓励评语促其上进;坚信“没有差生,只有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充分交流,指导学困生,变不让说为我要说;运用成功原理,变厌学为乐学;相信“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要能容忍学生的缺点,用客观、理智、科学的方法处理日常问题;用赞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用爱感召学生,因为“大爱无边”。
三、传授行之有效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习时要做到精做与泛做结合,逐步提高分析能力;强调积累的重要性;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随时、及时复习;逐步形成知识网络;指导学生科学预习新课——课前独立阅读教材,了解体系结构、重点、难点、范例,要对概念和规律抓住核心,以及与其它的联系、区别。
本课的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着“以技术为载体,体能与技能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律动感十足的垫上操导入,遵循快乐体育的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在多变的鱼跃前滚翻组合练习过程中发展学生鱼跃前滚翻的蹬摆能力,完善完整的鱼跃前滚翻技术动作。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鱼跃前滚翻,是八年级体育男生必修教材,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的控制能力,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力量及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本课为鱼跃前滚翻单元教学的第二课时第3课次,通过前两课次的技术教学,学生已经基本形成鱼跃前滚翻完整动作技术概念。协调有力的蹬摆技术是完成鱼跃前滚翻的前提条件,因此本课采用各种以蹬摆技术为主的跳跃练习与鱼跃前滚翻相结合,在组合练习中,发展蹬摆能力,巩固与提高完整技术动作。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水平四的初二男生,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及求知欲望强,喜欢富有挑战性的事物。在体育课堂上具有一定的表现欲,课堂上能够按照老师指导,积极参与、完成各项活动。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教材及学情的分析,本堂课技术动作教学的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蹬摆有力;腾空远撑。
为了解决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运用了动感的垫上操,设计了合理有效的专项准备操,结合蹬摆动作将鱼跃前滚翻的起始动作与结束姿势顺利引入课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尝试,发现“蹬摆远撑”的动作要点,通过反复体验、层层递进的组合练习巩固技术动作。
五、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知道蹬摆在鱼跃前滚翻中的重要性,明确蹬摆远撑的的技术要领。
技能目标:通过学练多种形式的鱼跃前滚翻组合练习,学生能够明显做出协调的蹬摆动作,大部分同学能够完成腾空远撑到第一条标志线,少部分学生能够完成腾空远撑到最远的标志线,发展学生蹬摆能力,提高上下肢力量和身体控制能力。
情感目标:养成学生相互激励,克服恐惧心理,树立信心,培养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六、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略)
(二)基本部分:
1.教学内容
(1)鱼跃前滚翻练习。
(2)兔跳练习。
(3)鱼跃前滚翻接兔跳练习。
(4)收腹跳接鱼跃前滚翻。
1原地收腹抱膝跳接鱼跃前滚翻练习;2收腹跳过小垫子接鱼跃前滚翻练习。
(5)收腹跳接鱼跃前滚翻积分赛(根据鱼跃前滚翻远度设置分值)。
(6)素质练习:俯卧撑依次报数;“此起彼伏”俯卧撑。
2.组织与策略
(1)讲解示范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组织学生练习。
(2)教师示范兔跳动作,讲解其要领,并逐步提出蹬摆远撑的要求。
(3)讲解并示范鱼跃前滚翻接兔跳动作,组织学生分组自主练习。
(4)示范收腹跳接鱼跃前滚翻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要求蹬摆协调。
(5)提出更高的要求,组织学生自主练习,巡回指导。
(6)组织优秀学生展示,及时表扬。
(7)组织收腹跳接鱼跃前滚翻积分赛,并根据胜负给予相应“奖励”。
(三)结束部分:(略)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鱼跃前滚翻单元中的第二课时第3课次。鱼跃前滚翻单元是围绕着“以技术为载体,体能与技能和谐发展”的理念进行设计,将本单元分成了5个课时(技术维度1课时、体能维度3课时、应用拓展1课时)。这节课主要是从体能的维度进行设计的,通过兔跳、收腹跳、跳过小垫子等以蹬摆动作为前提的身体素质练习与鱼跃前滚翻相结合,形成多变的组合练习,来发展学生鱼跃前滚翻的蹬摆能力,完善鱼跃前滚翻技术动作。整堂课从热身部分就将蹬摆动作融入到欢快的垫上操中,完成了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的有效衔接。基本部分中多变的蹬摆组合练习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激发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垫子上不同远度三条线的设置给了学生明确的目标,提高了学生练习兴趣;等待学生练习的设置使得学生处于持续不间断的练习状态,增加了课的密度。
在实践体育课堂中组合练习是一种有效促进技能与体能和谐提高的手段。组合练习实现了让学生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体能,而体能的提高又促进了技术的掌握。组合练习能够丰富课堂,给传统的技术教学带来一些变化。组合练习可以是技术本身的组合,如技巧当中的连续鱼跃前滚翻;可以是技术与技术的组合,比如前滚翻接鱼跃前滚翻组合;也可以是技术与身体素质练习的组合,就如本课中各种跳跃与鱼跃前滚翻的组合。但无论是哪种组合练习,体能必定是有增量的,而恰当的组合练习能够服务于技术的掌握,同时组合练习的选择不能违背原先的技术动作。所以组合练习的选择要行之有效,要围绕着课的目标,服务于解决课的重难点,避免出现为了组合而组合的现象,成为徒有组合练习而无实在意义的“华丽”课堂。选择有效的组合练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练习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复习技术动作?为了提高运动量?为了应用拓展?还是为了服务于实际生活?
这是一堂新课讲解和实验探究教学相结合的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从“教学目标”出发,充分利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教学中我注意了循序渐进,多点开花,以此来体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在这节课上我具体体现在逐步引导学生对科学猜想做到必须有理论依据上:
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事实基础上,对未知的事物及规律作出的一种大胆的假设和看法。猜想要以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
比如在让学生猜想“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猜想可能与“深度”、“高度”、“液体密度”、“液体重力”、“容器形状”、“方向”等因素有关后,引导学生举例分析或让学生说明猜想的理由或依据,以此先做出简单的判断。防止学生进行胡猜瞎说,使他们在掌握物理学中“科学猜想”这一常用的科学方法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科学猜想的能力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
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积极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课堂也会因为有了多维的对话体系而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对八股取士观点不一,让学生进行辩论,体会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更深层的了解它。以学生的思维互动为核心,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创新,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经历、探索与体验,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获得情感上的体验。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学生不是一个知识贮存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花,当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后,历史学习并没有随课堂教学结束而戛然而止,相反他们提出的探究问题越来越多。因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通过探究和实践活动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从学习当中体会快乐,陶冶情操,受到教育。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2
本课没有采用过多的形式,主要用了集体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历史的能力。而且在活动中特别关注合作的效果,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从学生活动的情况看,他们还是很投入的,有些想法也比较有个性。
在整个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参与活动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但是由于大班教学,学生在活动中常常突破教师预先设计的限度。这样,在内容的安排和时间的分配上就出现了不均衡。有时,该完成的教学由于学生的活动而未能完成,有时教师又难于掌控局面,造成了低效。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守的规则,使课堂高效而又充满活力。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3
我在设计本课时立足于由近及远的原则,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视野从身边扩展到全方位来感受改革政策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切实变化。
我把本课内容分设为四个篇章,即忆昔篇、改革篇、开放篇及成就篇,分别讲述改革开放的原因、内容、影响,并用“春天的故事”贯穿始终,我认为本设计新颖,很好的把本课内容形成一个整体的,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本课的内容。本课的导入和各环节过渡自然,通过改革开放前后农村、城市变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同时在设计和授课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很多的不足,需要在以后得教学工作中注意:
1、某些教学环节的设置有些不够合理。如果把课堂总结放在成就篇之后,可能本课得整体效果会更好一些。
2、本课中讲完农村改革和深化,我又展示了富裕之后农村的例子——“华西村”,华西村的发展是改革开放政策带动的,是农村富裕的成功典例,有人认为此处与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以后需要注意慎用有争议的例子。
3、由于对学生情况不够熟悉,有些问题的设置考虑的不够周全,如小调查一环节,没有预置学生中没有农村家庭的情况。备课时备学生一环节不到位。
4、一些专用名词如“生产关系”,“生产力”等名词没有直接表达,导致难点突破不够明显。
5、授课过程中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6、课件出自本人精心设计,虽然新颖,但有些细节仍有待推敲。可能是个人理解不同,但个人认为不存在知识性错误。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4
坚持不懈力争上游——课堂落实之感想
很多小孩子都喜欢玩一种扑克“争上游”,虽然是一种娱乐,但是自始至终也会很认真的出每一张扑克,很简单―――原因就是想争“上游”,回想我们的课堂何尝不是一次“争上游”呢?
我们的小组学习,组与组之间可以看作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较量,在预学中,我为了提高效率,10多分钟的预习紧跟着一个检测,每个小组都会尽其所能的去力争“上游”,可是接下来的环节没有了检测,学生好像有些松懈,所以新课结束后,在几分钟的巩固紧跟着一个抽测,那么学生在前面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敢懈怠,学生的思维不会在中途“退场”或“偷懒”,这样我们所追求的高效一定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或许,一开始有些学生在某些环节上有些被动,但是我们在实践中慢慢的变为一种规范行为,或许磨练了他们的毅力,成为了一种习惯,学习的过程岂不是成为了一个快乐的过程?
课堂知识的落实——从点滴做起
我经常听到有老师说九年级的学生基础如何的差,学生如何如何的不学习,如何如何的不良习惯,但是从昨天听王晓春的课中让我想到了很多···的确,不同的年级以及各个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所以才有了我们课堂中的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对于知识的落实我们也是分层做起。如同王老师的'课中,从最基本的抓起,学困生給以最简单的问题,然后在问题的拓展中(和此题中相关联的知识)让中等生去解决,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让优等生去完成,这样,学困生应该能完成他们的任务,从而增长了他们的自信,有了自信才会有兴趣,那么我们的课堂还能“动”不起来?还能没有效果?从学生的抽测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学生做的很好,并且书写非常规范,这也是我们课堂中应该落实的吧?
由此我们老师在抓落实的时候,可以从某一个侧面、某一个环节等等去落实,不一定让每一个学生有一个质的飞跃,只有量积攒的多了,时间久了,学生会总结、反思,或许就会变为质的飞跃吧。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5
如何提高课题效率,是我进行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追求。每一节课我都要尽职尽责的去完成。课堂容量大,效果也感觉不错,平时学生回答问题比较理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让我越来越相信学生,总觉得学生都比较认真。可是通过近两周批阅探究练习,让我感到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过度相信学生,忽视了检查效果,导致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1、书写不规范,太潦草,错别字较多。
2、惰性心理较强,懒得动手,即使课堂一起讨论处理的知识也懒得整理。
二、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书写能力的培养,转变学生的惰性心理。
2、多角度多层次的设问,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3、转化待优生的差距,提高课堂效率,加大课堂力度。
4、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学习中,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6
对于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学习,鼓励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观察、比较、明确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一月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和三级阶梯的界线有何相似之处,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引导学生质疑、释疑,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提高学生独立获取,运用科学方法手机并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自身潜能的发展。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明确一个地区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完整的自然环境,由于其内部的自然要素的差异造成自然环境的地区造成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这种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不仅影响当地的生产而且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民俗等人文活动,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7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古代文明冲撞与文化成就,介绍了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和平交流,另种是暴力冲撞。通过观看相关影片和图片、列举有关史实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和马可.波罗来华,学生亲身感受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明白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和平交流和暴力冲撞分别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通过展示图片,学生能了解古埃及、古希腊等文明国家的文字、文学及艺术成就,知道这些文化成就的取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及民族自豪感。另外,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各小组探讨如何中国文化的发展,最后教师总结:对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尊重、理解、学习并加以吸收,从而促进中国文明继续健康地发展。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8
作为政、史、地、生这几门“小科”,一直倡导课上完成所有学习任务,包括学生的预习、展示,不留课下作业。我一直感到困惑:课下不预习,课上怎么展示?课上先预习再展示,那么时间够吗?课堂上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带着困惑终于有幸在薛校长的带领下来到苍山县长城中学。
我第一节听得是语文课,整堂课老师就是充当了一个配角,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从学说明文的方法到课文的分析都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路子上稍加引导,由学生展示,教师及时的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激励性的评价,从而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当然,在学生互学、助学的过程中,也有个别同学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同组的同学马上“警告”,让他很快找回感觉。所以不会使学生掉队,而是全员参与了。
第二节的地理课上,学生先是对照学案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然后由多名学生上台展示,小组在整合的时候,自主的思考、发现,大胆的去质疑,组长起了很好的引导,先让差的在本组展示,不会的及时指导,以便在全班展示。这样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又加强了团体合作精神。当然,由于某些环境节学生展示的时间过长,所以学案上的题目学生没展示完。我想并不能否定这节课。就象徐科长所说的“任务是否完成看前面的内容是否学的扎实,前面学扎实了,知识的巩固也不是非有不可。”
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了新的感悟:首先,对于预习只要学生用心去学,当作自己的事情,不是为完成作业而做,那么效率提高了,当然问题也就完成了。其次,对于“金口”难开的同学,先让其在本组内大胆开口,给予自信,然后再面对全体,展现自我。
虽然我们在课改的道路上还会存在很多问题,只要我们不断实践,勇于探索,一定会创造出我们自己的特色。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91、初二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但也有抽象思维的要求,知识面狭窄,个性突出,要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予以肯定,巧妙引导,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本课教学主要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思维,学习习惯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力图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转变。
3、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教学结构。以孙中山为主线,贯穿全课,突出孙中山的任务形象,同时又使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功绩更加清晰。尊重历史,求真求善。合理使用课程资源,注重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重视师生互动,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4、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国庆阅兵式片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探究式学习提供契机;在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时,学生在小组间交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归纳;在对三民主义的分析中,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在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分析中,通过材料教会学生分结合资料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通过小组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团队意识,以达到互相启迪,相互帮助的目的,同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5、在课堂的延伸中,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教训以及启示的认识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具体史实有较深层次的认识。通过谈课后收获,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过去,而可以为我所用,从而树立为民族强大,为祖国发展而努力学习的人生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但是,在教学设计中和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的问题设置不一定恰当,引导方式也有待改进,学生参与的空间不够大,教师讲的过多。另外,本课内容头绪众多,一节课内既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培养能力,又要实现教学目标显得有些仓促,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0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尤其我们现在倡导的高效课堂,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课堂上的真实展现。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思想不一样,个性不一样,在课堂中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状况出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堂突发事件。如果课堂突发事件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更谈不上是高效教学。
当课堂出现突发事件时,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或学生情绪过于激动时与学生谈话。人在情绪激动时,特别是在气头上极易口不择言,有时可能就会说出伤害别人的话,往往给他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学生出于保护自我的意识,他还会当场对老师进行反击,恶言相向。这样不但使师生关系恶化,也在班级中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在产生冲突后,老师应该冷静一下,也才能使课堂教学有序的进行下去。
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设想到课堂中会出现形形色色的情况和事件,这些都在挑战着教师的智慧。因此,教师需要保持应有的耐心、宽容心和爱心。“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去听你的道理,接受你的教育,你的教学才富有成效。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处处呈现新课程理念,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那么属于学生学习评价的有效性是否落到实处?评价是否多维而全面呢?历史学习的有效性如何真正与学习评价的有效性相结合?
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改革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确定新的评价目标
过去我们一直理所当然的认为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体,而学生则是客体,但现在看来,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成为评价的主体,而教师和学生自身的“教”与“学”的状况才是评价的课题。基于这样的认识,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模式应该具有这样三个层面的基本功能:1、对学生所学习的历史知识面做一个测定;2、对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程度做一个判定;3、充分激励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和探索欲望。
这样的功能定位意味着纯书面的考试本身并不等同于评价,而仅是评价的手段之一,它可以为评价提供一定的量化资料。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学对老师“教学”的反馈性评价。
根据评价与教学目标一致性原则,为了尽可能做到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评价,我把认知、情感和技能三者都确定为评价目标。总体而言,认知领域包括对基础的、重要的历史知识、概念和原则的了解和掌握;情感领域包括学生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技能领域包括思维能力的基本和实践技能的提高。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2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这堂课而言,我对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注重教学过程的逻辑性。
为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历史教学过程要注重教学环节的逻辑性,即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让学生把握各个历史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整课设计衔接紧凑,环环相扣。比如:对“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村改革”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授课时一共设计了五个问题:
(1)改革之前农村什么状况?
(2)怎么走出困境?
(3)那么,中国大地上哪个地区的农村最先用行动开始了农村这种改革的突破呢?
(4)那么实行这种包产到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后,农村生产关系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5)农村实行改革后农民生活有没有变化和改善?
三、对教学媒体应用的反思:
注重历史课堂的活跃性,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这节课中,运用了视频《安徽凤阳小岗村》)、(歌曲《春天的故事》)等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大量的教学图片,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包括一些书本没有的,未曾接触的历史趣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实践证明:历史课和多学科整合,特别是历史课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效果比较理想。
四、教学中的遗憾:
课堂的节奏显得过快、教师语速较快,给人造成了授课教师始终担心不能完成教学内容的感觉。其实这与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认识有关,从刚走上教学岗位,我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一堂好的历史课有两个基本特征:首先:应该有丰富的信息;其次:应该有大量的证据,教学中所形成的结论应该有充足的证据,论从史出、证由史来。但这就会造成课堂内容过多、时间显得过紧的感觉。这也给我提出一个新的挑战,今后在保证这些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大胆地取舍,去粗存精、准确地选择出最举代表性、最具说服力的例证。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结构,设计贴近学生的学习任务,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使学生更大的发展,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实践过程,我将一如既往,争取和学生共同进步。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3
老师教学功底厚实,教学内容上注重细节,教学语言生动形象。这些确是老师令人佩服的地方。历史教师要提高教学的基本功,其实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就是认真、细致、充分深入的备课,就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有效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有效信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历史教学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到底什么是有效教学。
如何与学生一起探究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的作用和意义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与认识上。因此,在信息的运用上最好的方式,是师生共同对信息进行寻找、观察、感受、理解,将有效信息的教与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把学习的资料交给学生,与学生一起来从中查找信息,感受信息,领悟信息,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使教学的有效性大为提高。教师的引领作用要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他们在课上始终表现出兴趣盎然的状态,他们的思维运作活动与教师的讲述能够达到同步进行,预期的教学效果就是可以达成的。事实说明,课堂上的学生参与、学生活动,无论是显形的还是隐形的,关键在于他们的思维是否被调动,是否被激发,是否处于积极的状态,是否能与老师的活动相互促动。只要学生能够感受到、接受到、理解到教师传递的信息,信息就是有效的,教学也是有效的。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4
在我们的课改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所以,课堂上学生随机生成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例如:我们在复习国共合作时,有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蒋介石背叛革命,国共能否长期合作吗?中国是否会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成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国家?”说明学生对当时课上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反思。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先讨论。学生有的说,如果没有蒋介石两党会长期合作,国民革命会成功;有的说,不会长期后作,两党的最终目标不同…学生们众说纷纭。最后我从三个方面启发了学生:
(1)中国的反动势力是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与大资产阶级相勾结。
(2)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什么特点?
(3)1927年的中共与现在的中共是否一样成熟?最后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也许在这次讨论中并没有能完全掌握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然而重要的是学生已经探索着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这样使得历史课堂教学在师生的互动中进行。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激活思维,实现高质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5
紧张的教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回想这半学期的教学工作,有很多的收获,自己也在这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成长。历史学科本来就是很枯燥的,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了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当然也有不足之处,现在与大家分享。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能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才能具有创造性。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表现出心不在焉。因此,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努力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故而教学效果很好。
2、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家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我们不能让学生死读书本,指导学生就某个知识进行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这样就能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让他们好学、乐学,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3、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
1、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不能教给每个人最有效的方法。
2、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有采取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八年级知识点12-28
八年级 初中音乐教学计划01-03
初中物理八年级说课稿01-11
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示例11-2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学反思07-27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06-18
初中老师八年级评语06-20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作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