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试题1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下五千年试题1(精选12篇)

上下五千年试题1 篇1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千年不衰、万古长青。作为一名骨灰级军迷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甲午海战了。可是它却让我越看越郁闷,这场战争,北洋水师怎么会败北呢? 大家都知道战争中决定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武器装备了。在北洋水师刚组建的时候,可是亚洲的顶尖海军之

一。而被洋人打怕的慈禧太后竟然还不舍得花钱在维修保养上,反倒是挪用军费去维修颐和园。年久失修的战舰怎么可能帮助北洋水师获得胜利呢?

另外指挥官的素质及士气也是胜负的关键。虽然我们有邓世昌这样的民族英雄和誓死奋战的士兵,可是方伯谦、吴敬荣这些怕死鬼的临阵脱逃却给了北洋水师致命的打击。而老大李鸿章更是把这只军队看成是自己的老本,在战争最关键的时候命令舰队躲在港内做缩头乌龟,把制海权拱手相让,最后让敌人来了个瓮中捉鳖,这样的仗能不输吗!合上书本,五千年的历史述说了多少落后挨打的故事,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要从我做起,尽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才能让我们的祖国富强,不再挨打。

上下五千年试题1 篇2

一、第一次教学《中华上下五千年》

2004年6月, 李希贵局长来到青年路小学调研, 他问我:“你的学生已经学完小学课本了, 上高年级后学什么呢?”我回答说:“我可以给学生借初中语文、地理、历史课本, 按我们的学习速度, 两年时间能学完初中这三科教材。学生可能得不了高分, 但考70分左右是没问题的。”李局长说:“什么年龄读什么书, 不要提前读中学课本, 可以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样, 我就开始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教学。在学《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过程中, 我指导学生学习了一些文言文, 发现学历史为学文言文开辟了一条通衢大道。有了这60多万字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垫底, 理解文言文变得轻而易举。

1.浮光掠影, 回头再读

我们读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分为上、中、下篇, 共271个故事, 每个故事前面附有一段引文, 多是选自《史记》《资治通鉴》中的一小段文言文。尽管买了大量的书苦读, 但在学习过程中, 我还是遇到了当教师最大的尴尬之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文言引文没有译文, 而且存在不少印刷错误, 书中许多文言词句的意思、字音无从查证, 我个人对文言知识也知之甚少, 除了上学时在课本中学过的那十几篇古文外, 很少读古文。于是我们师生如果见到“拦路虎”, 略微一“过招”, 只要一看难以“取胜”, 就立即绕道而过。五年级上学期重点读白话故事, 文言引文只能粗略地、不求甚解地学习, 自然学习的速度较快, 半年时间, 我们就粗略地学完了271篇。这时, 我们发现, 当时搞不懂的地方竟“无师自通”了——给学生一篇陌生的文言文, 全班每个学生都能比较流利地读出来, 能解释出大概意思, 学生们有了“深钻”文言引文的能力。

学习语文不打“攻坚战”, 在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时是无奈之举, 后来就成了我惯用的手法、自觉的行动。有些问题即使我知道答案, 也不急着告诉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找, 随着阅读和思考的深入, 总有豁然开朗的那一天。这才是学习, 离开了教师也能进行的学习。作为教师, 我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的思想、文字俱佳的文章放在学生面前, 为他们“吞食”提供条件, “反刍”是他们的本能行为。那种把每一句话都挖地三尺, 把每一个词语都挖得冒出火星的精雕细刻式的备课、讲课都和我不沾边。让学生的眼睛浸泡在铅字中, 让耳朵浸泡在书声中, 让大脑和心灵震荡在思维和感动中, 这才是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所在。

2.探索求真, 师生共进

教师对所学知识不精通当然不是好事, 但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 这却培养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求真观念。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平等相处, 学生对教师只有师生情, 没有敬畏感;教师对学生以诚相待, 更多的是欣赏。在课堂上互相争论、思辨, 分不清是教师教学生, 还是学生教教师, 课内与课外、教学与学习交织在一起, 这样师生才能共同进步。

在学习成语“解衣推食”时, 我把成语的出处“解衣衣我, 推食食我”映在屏幕上, 部分学生读作“解衣 (y侃) 衣 (y侃) 我, 推食 (sh侏) 食 (sh侏) 我”;几名学生马上站起来反驳, 认为应当读作“解衣 (y侃) 衣 (y佻) 我, 推食 (sh侏) 食 (s佻) 我”, 并且引经据典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还解释出了前后两个“衣”“食”意义上的不同。我对于此类情况一般不急于下定论, 说实话, 有时候我自己也拿不准, 但没有关系的, 留给学生辩论好了, 他们各自或者小组会去查询、求证、核实, 直到弄清楚才罢休。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学与学习, 不盲目崇拜权威, 善于质疑, 用证据说话, 追求真理, 已成为我班典型的学风。3月中旬, 我们第二次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 读到战国七雄时, 我突发奇想, 翻开《古文观止》中的《过秦论》让几个学生朗读、解释, 他们竟然解释得非常准确, 这使视读文言文为一大难事的我非常吃惊, 学生的潜力真的很大。我们的课堂上不但演绎着孔老夫子“教学相长”的古训, 也呈现出韩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教育景观。魏书生老师说他带领学生跑步是用公家的时间锻炼自己的身体。我也是自得其乐, 用上课的时间读课本以外的书, 还有一群不用付钱的“小老师”在天天指教我, 做这样的教师倒也其乐融融!

3.读史学文, 一举两得

当然, 我忘不了自己是一名语文教师, 在阅读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还是主要的。我的办法是通过多媒体设备出示一些练习, 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和历史知识。如:

汉高祖分封的同姓王到景帝时发展得像皇帝一样富有, 他们目中__________, 狂妄__________, 特别是吴王刘濞竟然__________得从来不到长安朝拜景帝。景帝推行__________的政策, 任用__________的晁错。

上面的片段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晁错削地招祸患》第一段的几句话。让学生明确汉景帝时发生“七国之乱”的原因, 把历史事件记扎实。

官员贾谊写《治安策》给文帝, 文中说:“高祖封的诸侯王已严重威胁中央政权, 那种认为天下太平的人就好像‘抱火厝之积薪之下, 而寝其上’。”

厝火积薪:潜伏着极大的危险。厝:放置。

上面讲述的是“厝火积薪”这个成语的来历和意思。与《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晁错的故事有关。

晁错让景帝削弱诸侯的势力, 诸侯说:“‘舐糠及米’, 这样下去, 我们的利益都会失去。”

舐糠及米:比喻由表及里地逐步侵入。

上面讲述的是“舐糠及米”这个成语的来历和意思。与《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晁错的故事有关。

晁错身穿什么衣服, 被处死在哪里?

东市朝衣:比喻大臣无辜被杀。

上面讲述的是“东市朝衣”这个成语的来历和意思。与《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晁错的故事有关。

除此之外, 我还带领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学习了一些经典古文。如学完战国这一段历史, 我引领学生学习《过秦论》《六国论》;学完安史之乱, 我们师生又一起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我还下载选编了一些古文, 对于文中出现的易读错的字我都注了音。比如“被 (p侃) 明月兮珮宝璐 (l俅) ”“虽有 (y侔u) 槁 (g伲o) 暴 (p俅) ”“君子生 (x佻ng) 非异也”“所以动心忍性, 曾 (z佶ng) 益其所不能”。但学生没有按注音读, 更没有考虑意思。我责备学生的眼睛不仔细看注音, 读时又不动脑筋。批评了几句之后, 我想, 指责学生也不能解决问题, 关键不在学生身上, 而是我没有找到好办法。于是我改动为“被 (披) 明月兮珮宝璐 (l俅) ”“虽有 (又) 槁 (g伲o) 暴 (p俅) ”“君子生 (性) 非异也”“所以动心忍性, 曾 (增) 益其所不能”, 学习效果立竿见影。

拥有某种令学生赞赏、倾慕的真功夫、真本领, 从而让学生自觉产生仿效欲望, 并主动“从而师之”, 这是每个教师的追求。但如果不具备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才华也不要紧, 古今中外的名师名作数不胜数, 我把这些优秀作品推荐到学生面前, 让他们“取法乎上”地阅读。这样, 我这个不懂诗也不会做诗的教师麾下竟也涌现了一批小诗人。

屈原

刘若凡

残阳如血映身影,

猿穴鸣啼伴君行。

昏君不识臣子忠,

落得悔恨满腔胸。

汨罗叹息谁撷取?

独守忠贞望月星。

世事浑浊谁知我?

满腔热忱无处鸣。

过秦论

马光杰

秦欲虎口吞山河,

重才用贤灭六国。

仁义不施天下乱,

陈涉揭竿将其破。

欲建千秋万世业,

不爱万民怎奈何?

读《阿房宫赋》有感

六国破灭四海一,

始皇渐生骄奢心。

一声雷鸣建阿房,

万人齐工使辉煌。

一宫之间气不同,

长桥横卧似蛟龙。

阿房建时蜀山兀,

楚人一炬为焦土。

读《归去来辞》有感

人非天地能万寿,

滚滚红尘留身后。

自古帝王求仙丹,

只为留恋人间暖。

笑谈生死人间事,

寄情山水最无憾!

说唐

魏榕

李渊建立唐王朝,

太宗领导有新招。

国富民强天下平,

唐与吐蕃议和亲。

文成远嫁天之角,

吐蕃人民皆欢笑。

武后称帝国号改,

建立周朝奠国基。

武后去世国动乱,

睿宗李旦把位禅。

玄宗即位搞发展,

心满意足不向前。

杨家有女名玉环,

一日选在君王侧。

春宵苦短不早朝,

终究兵变断情缘。

魏孝文帝

管潇

大刀阔斧改革风,

百姓安居乐业中。

汉人鲜卑速融合,

民族团结文帝功。

上面的诗是学生们学习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后的感想。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吧!

我的学生在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过程中还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欲亡其国, 先亡其史, 斯言善哉, 闻者足戒。这部沧桑的历史, 浓缩了中国几千年丰厚的文化积淀, 抒写了多少悲壮和雄奇。屈原、苏武、司马迁、范仲淹、陆游、辛弃疾等大丈夫的形象已树立在了学生的头脑里, 爱国主义教育及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已无声无息地潜入学生的内心。看看学生的读后感, 就会感受到以文化人的力量。我的学生诵读了无数的爱国诗篇, 他们心中已屹立起无数华夏儿女的高大形象, 他们能不热爱伟大的祖国吗?他们爱得能不深吗?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郭爽

在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时我有了许多发现, 现在请你们来看一看我的发现吧!请听我一一道来!

在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前, 我从不知道我们的祖国有那么源远流长的历史。在这本《中华上下五千年》中, 我知道了中国的坚强、中国的不屈, 知道了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岁月, 知道了“一时强弱在于力, 千秋胜负在于理”的真知灼见, 知道了太多太多的道理。我想它们一定会变成照亮我前进道路的火炬, 让我可以更快地走向真理, 走向更加璀璨的未来。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善恶只是一块钱币的正反面”, 我想它们会为我选择正确的一面。

《中华上下五千年》使我的心中屹立起了一座座丰碑, 那些创造华夏文明支撑起民族脊梁的先辈使我对他们的敬意油然而生, 于是我对他们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宋词中, 我发现了李清照看似柔弱的性格中, 却蕴涵着不屈和坚强。在国破家亡、时局动荡之时, 这个纤弱的女子, 却在她的词中展现了令男儿汗颜的骨气。我还发现了, 一生叱咤战场, 写下豪气冲云天的《满江红》的岳飞, 却也有他的无奈。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也有“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的苦涩。又有谁知晓, 马上就要“直捣黄龙”的岳飞, 却被宋高宗用十二道金牌生生拦住, 功亏一篑是一种怎样的无奈?恐怕在战场上叱咤一生的岳飞, 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自己没有马革裹尸, 却死在了那位自己效忠的君主的一道圣旨之下!那无奈的苦涩恐怕也只能在词中吟出来!

二、第二次教学《中华上下五千年》

我一贯的作风是先做“实事”, 然后再写点儿教学笔记。除了上课之外最大的“实事”就是为学生准备自学材料, 近几日正给《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册的古文注音、注解。这个活儿在2005年教上届学生时已干过一次, 当时把注音、注解写在了书上。今年暑假又输进电脑里, 查了无数次《古代汉语词典》, 但还是有许多古文的意思不明确。现在在全班集体学习之前再次订正, 自悟了不少通过“百度”查证译文的办法。

上一届是怎么教《中华上下五千年》的, 尽管有陶老师的文章在网上广泛流传, 尽管在《我的语文实验故事》《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两本书上都有描述, 但还是要重新确定教法。通过两个星期的思考、实践, 我形成了以下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提前把重点词句写在黑板上, 边指着黑板上的词语讲解历史故事, 边领读重点词语, 最后用黑板上的词造句达到复习和检查的双重目的。

如学习《秦始皇嬴政》一文, 先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板书:

嬴政功高盖世励精图治丞相王绾郡县制度量衡焚书坑儒禁锢危崖边缘

教师边指着板书的词语相机领读边概括故事大意:

公元前238年, 秦王嬴政亲政。他认为自己功高盖世, 称始皇帝。秦始皇励精图治, 解决了一系列诸侯割据时的弊病。丞相王绾 (w伲n) 劝谏秦始皇在离咸阳很远的燕、楚、齐三国封诸侯王, 李斯建议在全国各地设立郡县。秦始皇决定废除奴隶社会的传统分封制, 改用郡县制。他还统一了度量衡, 派蒙恬率领大军抗击匈奴的侵略, 并征召几十万各地民夫建造长城。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 下诏将除了医药、种植等书籍以外的书全部烧掉。并不准私下谈论这类书, 否则满门抄斩。后来, 秦始皇下令将460余名说他坏话的儒生全部活埋。一时间, 咸阳城内到处是焚书之火、埋人之坑,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秦始皇想以严刑酷法禁锢人民的思想, 却反而激起民愤, 把秦朝推向危崖边缘。

“嬴政、郡县制、度量衡、焚书坑儒”与历史故事关系密切, 边讲边领读, 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丞相王绾、禁锢”两个词中含有生字, 领读时要强调读音。

“功高盖世、励精图治、焚书坑儒、危崖边缘”这几个词要引导学生说出符合文中意思的句子, 要求意思完整, 语言精练。如:“秦始皇妄想通过焚书坑儒禁锢人民的思想。”有的学生还能联系《国人暴动》说“秦始皇不懂‘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的道理, 通过焚书坑儒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通过这个造句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检查学生的预习、听讲情况。

教法基本确定了, 但我总感觉不满意, 因为课堂效果不如学习唐诗、宋词时发言面广。学习唐诗、宋词时, 学生七嘴八舌地谈各自的理解, 谈以前学过的与此相关的诗词, 场面非常热烈。而学《中华上下五千年》时, 学生的回答基本禁锢在书本的范围内, 即使有的学生知道这本书之外的历史故事, 也是一人讲, 众人听, 无法形成众说纷纭的局面。我还有一点儿烦恼, 就是每次上课前都要板书大量的词语, 没有足够的时间写不完。如果上午第一节课上语文课尚且有时间提前板书, 那么第二节课上语文课, 短短的课间十分钟根本来不及做课前准备。教室里的电视屏幕不但面积小, 而且在黑板上方, 位置太高, 想指点着领读很不方便。于是我决定这上、中、下三册271个历史故事就由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讲课。

最初上台讲课的学生都很羞涩, 急急忙忙讲完历史故事就交差了, 他们写到纸上的那些词语还要我亲自出马领读三遍。轮到马一鸣小组上台当老师时, 小马在讲解过程中领读了一个词, 同学们像没有反应过来似的有气无力地跟读了三遍。好不容易逮着一个正面典型, 我赶快大加表扬, 于是我讲课的特点———不间断地让学生张开嘴巴出声读, 就被他们发扬光大了。

这天早上第一节是语文课, 若雅、婷婷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圆圈, 擦擦画画地忙得不亦乐乎。只见他们指着《魏人范雎做秦相》的这段话:

张禄马上说:“听说大王要派穰侯攻打齐国, 齐国距离秦国甚远, 就是能够收复齐国, 恐怕也很难以此壮大秦国。而且中间还有韩国、魏国, 想直接控制齐国很难, 我认为大王应该改变作战方略, 最好用‘远交近攻’的方法。”

原来, 她们要解释“远交近攻”, 画图是为了便于说明哪个国家离秦国近, 哪个国家离秦国远。我茅塞顿开。

《萧何月下追韩信》中讲到“项羽在灭秦之后不但不去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 反而将本来统一的中国分封给十八个诸侯, 自立为西楚霸王, 把西楚的都城建于彭城, 就是今天的江苏徐州市”。这时, 我问道:“同学们认为他应该把都城定在哪里?在项羽之前或之后那些有远见卓识的统治者都在哪里定都?”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之后。韩佳俊同学飞快跑上讲台, 略略一看就指准大概位置, 五年级的小学生对中国地图这么熟悉让我颇感意外, 于是大发“真男人爱江山”的感慨, 希望学生主动看地图, 让文字和地图产生联系。

郭葳蕤的小组讲第40课《李斯辅秦王》时补充了“仓鼠之志”等自学材料上没有的成语。李斯有治国之才, 但他做出了帮助胡亥继位的祸国殃民之事, 与他的“仓鼠之志”关系密切。郭“老师”补充的这个成语使第40课与第45课《三人合谋篡王位》产生了内在联系, 也使我产生了灵感:学第45课时可提问“与李斯相关的成语有哪些?”。这样的问题便于学生们回家考倒家长, 增加自信。

轮到宋佳怡的小组讲《荆轲刺秦王》了, 小宋上台第一句话就说:“今天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公元前230年, 探寻荆轲刺秦王的悲壮史实……”“燕国太子丹曾经在秦国做过人质, 非常了解燕国若与秦国正面交锋的结果是以卵击石。”我赶紧翻开书来找, “以卵击石”这个词书上没有, 那是宋“教授”的创造。“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活了四十多岁只知道这两句, 今天又跟着宋“教授”学了后面两句:“探虎穴兮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小宋指着课前写在黑板上的词又是解释又是领读。哇!我可真跟着长见识了。

轮到田欣怡小组讲《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了, 小田讲完后看了一眼黑板接着说:“……这就是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陈胜起义之前的故事……”我一看, 黑板上的大字中间有几行小字, 具体是什么字我一个也看不清。我联想到自己做的投影片上也有很小很小的字, 那是提示自己的话, 以免“卡壳”。这一点儿我虽不提倡, 但看得出学生的智慧还是无穷的。

丁乐腾拿出刚买到的《史记》在我眼前晃了晃, 于是教室里又响起了小丁读古文的声音, 赛过任何美妙的音乐。我一向讨厌声音, 在家不开电视, 不听音乐, 唯有学生读书的声音, 无论多么嘈杂, 传到我的耳朵里都如同天籁般悦耳。轮到小丁的小组讲课了, 小丁同学给大家念了《史记》中一长段完整的文字。说实话, 不看着字, 只听声音, 有些地方我也听不懂, 但我能感觉出小丁停顿恰当。什么叫语感?就是听得多了, 念得多了, 对古文的感觉就有了。如何停顿 (古代叫“句读”) , 就是凭着感觉就能读正确。只要学生上课跟着念, 就能达到“合格”要求 (参看后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达标要求》) , 有所收获。

下课时, 我正在往墙上贴孙陶从家里带来的中国地图, 文睿凑过来说:“我正在和杜金慧研究丝绸之路。”瞧瞧我的学生, “正在研究”, 多么有气势的语言, 说不准文睿将来真的能“研究”出什么。文睿边说边伸手从兰州画到印度。“宝贝, 张骞走的不是直线。这儿有地图册, 对着书上的文字再找一找路线。”我晃了晃初中地图册, 又在教室后面的墙上贴了一排放大的地图。各科知识如果能融会贯通, 那孩子们学习的劲头会有多足啊!有弟子如此, 做教师多幸福!

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达标要求

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继续诵读白话文, 积累语言和历史知识;二是学习文言文。正常进度每天4课, 上册预计一个月学完, 到第24、53、84课时, 可以分三次检查, 检查古文和填空两项。也可以一次通过整本书的检查, 检查次数越少得到的奖励越多。如果是学生自己的书, 我会在目录旁写上“古”“空”并盖相应的印章。请家长要求学生提前按课堂教学进度通过检查, 不要拖拉。

1.每天固定作业

预习:每天预习四课, 读故事、猜测古文大意。

建议家长鼓励学生找错别字, 让学生在书上改。从上届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 由于学生敢于质疑书本, 挑战权威的意识得到了充分发挥, 所以家长也鼓励学生在朗读预习的过程中勤查字典。

复习:给家长讲解当天所学的故事, 朗读并讲解古文。

2.达标标准

合格:按时完成预习、复习作业。在书上画出填空题。

一星:正确朗读古文、填空题, 知道故事大意。

二星:速读古文, 解释大意, 基本能背诵口头填空题。

三星:速读古文, 解释大意, 并解释字义, 背诵填空题。

三、改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在引导小学生海量阅读的过程中, 我发现市面上很少有适合师生在课堂上共同阅读的书, 比如这套《中华上下五千年》就存在很多问题:古文没有注音、注解, 学生朗读、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古文和白话文故事不完全相符, 有些文言的意思在白话文故事中找不到译文, 造成学生理解困难。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一贯重视的, 如果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就一定要注重背诵积累, 所以我给学生补充了口头填空题。为了方便检查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情况, 我又补充了“测试题”。于是这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书稿就变成了下面的样子。

原文:

司马迁发愤著《史记》

十年而遭李陵之祸 (因替李陵辩冤而遭惨祸) , 幽于累 (l佴i, 通“缧”, 捆绑犯人的绳索) 绁 (xi侉, 缧绁:监狱) 。乃喟 (ku佻) 然而叹曰:“是余之罪, 夫身亏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 欲遂其志之思也。”卒述陶唐以来, 至于麟止, 自黄帝始。——《汉书·卷六二·列传第三二·司马迁》

改编文:

司马迁发愤著《史记》

司马迁, 字子长, 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迁之祖也是史官。他的父亲司马谈更是精于天文历算, 通经史诸子之学, 是汉初的著名学者, 在汉武帝时被任命为太史令。他广泛搜集历史资料、各国文书, 撰 (zhu伽n) 写了《论六家要旨》这篇文章, 对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的长短得失分别进行评论。父亲的正直品格和治学精神对司马迁影响很大。

司马迁六岁的时候, 每日跟随父亲苦读, 不到两三年的时间, 他就可以把《左传》《国语》等历史名著倒背如流了。又过了几年, 他又跟随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 后来, 又拜孔安国为师学习《古文尚书》, 这都为司马迁后来博采百家之长, 编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岁的时候, 司马迁离开京师出外远游, 到各地考探史迹, 搜集史实。他走遍祖国各地, 南下江淮, 在汨罗江畔, 凭吊了伟大的诗人屈原。路经湖南长沙, 探访西汉杰出政治家贾谊的遗迹, 还拜谒舜墓。后又沿长江而下, 到达浙江会稽, 看了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又渡江北上, 到了汉初英雄韩信的故乡淮阴, 探访先贤。接着又来到曲阜寻找孔夫子的轶 (y佻) 事。这样的经历, 使司马迁开阔了眼界, 增长了见识。

司马迁回到长安后, 被封为郎中, 他时刻不忘治史。公元前108年, 司马迁继承父职, 任太史令, 他看遍了皇室藏书馆里的书, 并开始正式收集文字史料, 准备写《史记》。

任太史令五年后, 司马迁因为“李陵 (李陵即飞将军李广之孙) 之祸”, 不得不中断创作。那年, 李陵奉命随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李广利去抗击匈奴, 本来李陵大获全胜。但不久匈奴反击过来, 李陵大军因寡不敌众、粮草短缺被俘。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后, 异常愤怒, 召集文武百官商讨计策。大臣们纷纷向李陵发难。司马迁本来与李陵并无深交, 但一向敬佩他, 所以仗义执言, 向武帝道:“李将军为人正直, 这次投降本非他所愿, 乃客观条件逼人啊!”武帝听后异常生气, 把司马迁打入监狱并处以腐刑。腐刑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司马迁不堪受辱, 曾经想自杀, 他叹息道:“这是我的罪过, 身体被毁伤没有用了。”但他想起自己年轻时游历中国大地时所听闻的古代贤人的事迹, 随后又深思道:《诗》《书》的意旨隐微, 文辞简约, 是因为作者想借此表达他心中的思虑。他决心“就极刑而无愠 (y俅n, 怒, 怨恨) 色”, 顽强地活下去, 并发愤要著成史家巨著《史记》。

公元前96年, 司马迁出狱了, 他仍然坚持创作。公元前91年, 司马迁在五十五岁那年, 在经历了腐刑、牢狱之后, 在历经了十年风雨之后, 终于编述了自陶唐以来到汉武帝获得麒麟那一年为止的史事。闻名古今中外的史学名著《史记》终于著成。

司马迁的著作博大精深, 开创了史书纪传 (zhu伽n) 体的体例先河。伟大的现代文学家鲁迅曾赞它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史记》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司马迁作为一个有胆识有勇气的史学家、文学家, 为了“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在《史记》中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长达三千余年的历史。他“不虚美、不隐恶”, 秉笔直书。在书中, 他还勇敢地揭露了暴政酷吏, 就连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 他也如实记载了他“好酒好色”的嘴脸。他对农民起义也作了正确的记载, 并大加赞扬。

《史记》还史无前例地关注到社会生活, 如《货殖列传》就记载了武帝时全国各地的经济生活状况。

《史记》是一部充满了激情与心血的巨著, 司马迁不惧艰辛, 坚强面对耻辱、困难的精神永远闪耀在这部以其心血灌注而成的史学巨著当中。

测试题:

一、口头填空。

1.司马迁小时候的学习为司马迁后来__________、编写《史记》打下了__________的基础。

2.司马迁在汨罗江畔__________了屈原, 在长沙__________了贾谊的遗迹, 还__________舜墓。司马迁到各地考探史迹、搜集史实使他开阔了眼界, 增长了见识。

3.司马迁本来与李陵并无深交, 但一向敬佩他, 所以仗义执言。

司马迁的著作__________精深, 开创了史书__________体的体例先河。鲁迅曾赞它为“__________”。

司马迁作为一个有__________有勇气的__________学家、__________学家, 为了“__________天人之际, __________古今之变, 成__________”, 在《史记》中他“不__________美、不__________恶”, __________直书。《史记》是一部充满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巨著。

二、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写成语。

司马迁忠于国家却遭遇不幸, 太荒谬了。比喻绝大的荒谬, 大错特错。 ()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自成体系。 ()

三、朗读并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十年而遭李陵之祸 () , 幽于累 () 绁 () 。乃喟 () 然而叹曰:“是余之罪, 夫身亏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 欲遂其志之思也。”卒述陶唐以来, 至于麟止, 自黄帝始。

中医上下五千年 篇3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

夏商西周时期医巫并存,在卜筮史料中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的内容,形成了医学的雏形。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整个学术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时期,医巫分离,医学具有更显明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理性,占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地位。临床医学的分科已现端倪,趋于专业化。

秦汉时,以伤寒、杂病和外科为最突出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动乱割据的状态,医药学在脉学、针灸学、药物方剂、伤科、养生保健、中外交流等各方面取得了成绩,为医学的全面发展积累了经验。

隋唐时期,国家重归统一,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形成了一种空前恢宏气势。中国医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医学家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成果。这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高峰。

两宋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政府的重视在医药发展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北宋政府组织人员编纂方书和本草、设立校正医书局、铸造针灸铜人、改革医学教育、设立惠民局、和剂局、安剂坊、养济院、福田院等,有力的促进了医药卫生之进步。

辽、夏、金、元与两宋王朝并立以至元灭宋统一全国。这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大融合时期,是中国医学史上学派争鸣、民族医学奋起的一个辉煌的时期,为多源一体化的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了蓬勃的生机。

明代,医药学发展出现革新趋势。在探寻传染病病因、创造人痘接种预防天花、中药学研究等领域进入新的层次。

清代前、中期,医学趋于普及与升华发展的时期,王清任躬身于人体解剖,著有《医林改错》,反映了“中国医界大胆之革命论者”的开拓进取精神。

中国古典医籍数量之大,名医辈出,人数之多,在同时期的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中医在不断的继承与创新中,逐步走向现代化。它的许多“养生理念”渐渐深入人心,为大众所接受。

名人养生一到九

名人养生“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名人养生“二字”——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名人养生“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名人养生“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

名人养生“五知”——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名人养生“六节”——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名人养生“七食”——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

名人养生“八乐”——石成金的“八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上下五千年 篇4

从远古时期到现在,我们中国已经有五千年左右的悠久历史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经历了一切该经历和不该经历的。

著名历史家庞朴说过:“历史使人聪明。因为历史是前人失败和成功的记录,由成功而失败或由失败而成功的经验积累。”听了这句话,你是不是迫不及待想了解历史了呢?那么,请翻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第一页吧!

五千年对于宇宙来说只是一瞬间,但对于人类,对于世世代代生息在地球的中华民族来说,算的上是一段悠久的历史了。

远古时期,“湘妃竹上的`斑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故事深深感动着我们;古代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为,朱元璋削刺的做法,一直都为人类所痛恨;岳飞精忠报国却惨死于奸臣之手的事情一直令人们所痛心……

不过,最吸引我眼球的好事关于“忠臣、奸臣、明君、昏君”这四个词的话题了。一代天骄,莫属于从蒙古大草原崛起的马上皇帝――元太祖成吉思汗了。这成吉思汗就是一代明君,他懂得爱民,他懂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非常宝贵的,所以他从不会随意错杀好人、平民。在这本书中,我最痛恨的就是奸臣秦桧了。就在岳飞即将抗金胜利、凯旋归来之际,是他,是秦桧在宋高宗面前花言巧语,致使岳飞在一天之内收到12块“金字牌“递发繁荣班师诏书。可怜岳飞,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啊!1142年1月27日,昏君赵构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这位抗金名将杀死在狱中。

书法教案上下五千年 篇5

昌黎县朱各庄镇下庄完全小学 齐丽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学习书法的目的及手段。

2、掌握“上下五千年”的含义及其单字书写要领与整幅书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书法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自我矫正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祖国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

“上下五千年”的单字书写与整幅书写方法。【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背“写字歌”,强调书写双姿。

二、谈话导入: 在我们练习书法过程中,有什么好的习惯和方法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引出:学习,临摹是手段,但不是目的。目的是什么呢?是通过临摹学习正确的方法,应用到我们的汉字书写中。怎么应用呢?方法有很多。比如说,我们学了一个字,当时就可以用到笔记上,作业中,还有给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的便条上。另外,就是集字成幅练习,也就是写作品。

三、欣赏作品、进入新课。

教师搜集一些书法作品,供大家欣赏。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一副作品的构成。

今天我们就以“上下五千年”为书写内容,进行一副作品的练习。1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词的含义。

2、“上下五千年”通常指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

四、学习书写“上下五千年”。

(一)单字得写好。

1、互相交流这几个字的写法,找出“上下五千年”的结构特点: “上”字呈三角形,以底部长横为主笔,竖画不宜过长,用笔饱满。

“下”字呈倒置三角形,上横为主笔,竖画短促,点面沉实有力。“五”字呈梯形,上横短,下横长,横向笔画布白均匀。“千”字首笔为短平撇,横画突出,竖画不宜过长。

“年”字竖画为主笔,一般在长横的中右部穿过。其它笔画不宜过长。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二)学习整幅书写“上下五千年”的方法。

1、学生讨论整幅书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小组讨论整幅书写规格。可以横幅或竖幅。

3、学生阅读书写提示。

4、学生展示作品。

5、集体评议。

五、学习巩固,运用升华:我能把这五个字双钩描红在一张小卡片上,正好做教科书的书签》

上下五千年手抄报 篇6

篇一:国庆手抄报——上下五千年

名称: 第一次鸦片战争

地点: 中国东南沿海

时间: 1840年6月~1842年8月

参战方: 英国,中国清朝

结果: 英军获胜,签订《南京条约》

参战方兵力: 英国军队19000人

参战方兵力: 清朝军队91680-200000人

伤亡情况: 英国伤亡523人(阵亡69人)

中国伤亡22790人

主要指挥官: 帕默斯顿,查理·埃利奥特

主要指挥官: 道光皇帝、林则徐、关天培

签订条约:《南京条约》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名称:南京大屠杀

发生时间:1937年12月13日

事发地点:中国南京

事件经过:轰炸,大规模集体屠杀,杀人竞赛,强奸,文化掠夺

结果:30万以上中国军民遭日军屠杀,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有19万;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有15万,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

主凶:朝香宫鸠彦王、松井石根、谷寿夫影响: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

篇二:2016年中国华夏上下五千年小报三份合集

2016

年中国华夏上下五千年小报三份合集

篇三:中华上下五千年小报 1历史小报语文读书小报 A4横排电子小报手抄报word可编辑模板

屹立盛世东方

五千年我中华昂首

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传承

我中华民族的坚强

五千年成就

五千年的沧桑五千年的期盼

班级:姓名:

战国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国势正在衰落,赵武 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 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他不仅要使军队将士改穿,还要全国上下臣民都改穿,所以这一改变穿着的革新触及的层面就很广,加剧了改革的困难。赵武灵王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拦,反驳一些贵族的责难,毅然发布了“胡服骑射”的政令,号令全国着把袖子改窄,习骑射,并带头穿着胡服去会见群臣。赵国建立起以骑兵为主体的一支军队,在行胡服的次年,赵国攻灭了侵略赵国已久的中山国,赶出侵略北方的匈奴,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成为当时除秦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之初,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全国上下一心,经济很快得到了好转。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贞观 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

19世纪30年代大量鸦片运入,危害中国人民健康,无数银子流出国外,害得国弱民穷。清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禁烟奏折,特派林则徐赴广州查办,迫使外国鸦片商贩在虎门交出鸦片。为销毁这些毒品,特意筑了长宽各45米两个大 池。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 当众销毁鸦片,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 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 海之中。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 篇7

传说,很早以前,有个盘古氏,他用一把斧头把宇宙的这一团混沌给劈开,轻的气往上浮,重的气往下沉,就形成了天和地。盘古死后,他的身躯就变成了世间万物……地球上最早的是猿,后来逐渐演化成现在的人。

炎帝和皇帝是我国古代两个著名的部落首领,这两个部落慢慢地就联合了起来,形成了华夏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部分。炎帝和皇帝工业伟大,被后代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这样,我们就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还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叫尧,他因年迈,便让老百姓们开一个会,讨论出让谁来继承他自己的位置。老百姓们说了很多人,不是这个不好就是那个不好。突然,有人提出舜来,他心地善良,即使他的家人想陷害他,他也同样对待家人。尧听了这件事之后,立马就让舜来继承他的位置。过了很多年,舜也老了,他像尧一样,把老百姓叫来,最后听了大禹治水的事迹,就把这个位置让给了禹……就这样过了几百年、几千年等,人类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在这过程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 篇8

这本书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描述中国的历史,全本书中有很多的历史故事。以前听别人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现在我才知道历史故事确实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对我们有借鉴作用。

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司马光写《通鉴》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以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为主线,从而写出了司马光的一生。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很聪明,以“司马光砸缸”而闻名天下。之后他饱览全书,学富五车,他成为了著名的翰林学士。在中年时,他决定编写一本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后来命名为《资治通鉴》,这本书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司马光耗费了他毕生的精力来撰写这本史书。这段让我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我要以司马光做为我人生的榜样,在未来的生活里一直学习奋斗,成为有用的人才。在编写《资治通鉴》的过程中,他一直反对王安石变法,虽然他们是好朋友但司马光还是坚持自己的观念,他具有一生正气。

《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 篇9

我翻开《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津津有味的看着它,感慨万千。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与历史的华夏民族,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三皇五帝,再到中华民国,演绎出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书中图文并茂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浅。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一下子到达了那个充满战争与危机的岁月。我的第一站:“黄帝战蚩尤”,黄帝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运用一些计谋把强悍的蚩尤打败了,使其最后死在宋山上。接着我又来到了烽烟四起的战国时期,看着秦始皇气吞山河,兼并六国;将七国统一起来,结束了混乱的割据局面,筑起了举世瞩目的长城……我又来到了唐朝,目睹了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之变;见证了玄奘取经的艰辛历程;经历了它的繁华盛世到末日王朝,真是世事沧桑,悠悠岁月,数不尽的风风雨雨啊!历史已成为过去,现在的中国正向世界崛起。从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到世博会的圆满成功,都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强大、繁荣。

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要以祖国为荣、已英雄为榜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今天我以祖国为荣,明天祖国为我而自豪!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 篇10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上下五千年》,其中有一篇关于秦始皇治国的故事,我知道了秦始皇赢政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秦始皇认为自己比三皇五帝还尊贵,所以把自己称为“皇帝”,史上第一个皇帝就是秦始皇,他希望他的继位者依次为二世、三世……直至千世万世。他还把“朕”作为皇帝的自称,并禁止别人使用这个称呼。秦始皇把服装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为了防止匈奴进犯,秦工始皇征发大批民工,把以前燕、赵、秦、三国修筑的长城连接了起来,号称“万里长城”。这座建筑也成为中华灿烂文明象征之一。读了《上下五千年》,我对自己肩负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体验。我更要好好学习,为国家做贡献。而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任何一个小故事都能使我懂得一个道理,不光是这样,我通过读书还知道了一些有意义的历史故事,而这些故事,而又会影响我的生活,学习,所以这本书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喜欢这本书。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 篇11

当我读到盘古用自己的身躯支撑着天地,直到自己死去,却还把自己的眼睛鼻子等化成了星辰日月时,我不禁被他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我想:现在我们美好的生活都是盘古的付出才换来的,以后我要学习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长大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当我看到一些贪的官收了别人的贿赂就到皇上那说好话,帮别人办事,而那个昏庸的皇上还稀里糊涂的信了,我就憋了一肚子的气。我想:这些贪的官,迟早会被受到惩罚的,我以后要除恶惩奸,让我们的家园永远平安。

当我读到神箭手后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为百姓造福,我很高兴:多亏有这位神箭手,要是没有他,百姓们岂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我读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我被深深的感动了:他为了百姓的安危,连自己的妻子,儿子都不见一面。唉,大禹这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 篇12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上下五千年》是一本记载历史事件的书,这本书讲述了中华民族从远古到现代的五千年仓鼠巨变,涌现出的无数精彩故事和英雄人物。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就是明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李时珍家是世代行医,李时珍也想做医生,但是他的父亲却不愿意他也做医生,因为医生在当时是一种让人看不起的职业。可是,李时珍却不顾家人的反对,做了一名医生。他和他的父亲一起帮助穷人,而且不计回报,百姓们都非常感激他们!

在长期的行医和采药过程中,李时珍发现古代医学书上的记载有不少的错误,而且有许多后来新发现的药草,古书中也没有记载,所以,他下定决心要编写一本全新的药书。

有一次,他在民间听说曼陀罗花用酒吞服会令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远离家乡,来到北方,经过艰苦的寻找,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五尺,亲自尝试“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李时珍在做曼陀罗花毒性试验时,联想到本草书上关于大豆有解毒的记载也进行了多次试验,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并说:“如此之事,不可不知”。经过不懈的研究,终于在晚年完成了辉煌巨著《本草纲目》。李时珍这种亲力亲为,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体育课上,跑800米都是女生的苦海啊!没想到今天要跑800米,我们都哭天喊地的。马上要到我们这一组了。第一圈,第二圈,我完全没有问题。但到了第三圈,和平常不一样的,我感到呼吸有一些困难,想放弃了。我的脑中顿时出现了两个小人,它们在争执,一个说:“受不了就别跑了,没人会怪你的。”另一个说:“加油!你能成功!相信自己!”但我又想起了李时珍的故事,还是决定不放弃,坚持跑完。快到终点了,我眼泪都出来了,我忍痛冲了,ù蟛酱蟛降目孀牛在最后的跳跃动作后,成功到达终点,还是第一呢!我想说,只要坚持过暴风雨,之后会出现绚丽彩虹。

是呀!可能我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但我坚持做好自己,不放弃。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骄傲的说,我成功了!

上一篇:六祖坛经讲义下一篇:廉政风险预控机制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