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课程设计总结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房屋建筑课程设计总结(精选8篇)

房屋建筑课程设计总结 篇1

课程设计对学生而言是其对所学课程内容掌握情况的一次自我验证,从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课程设计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全面检查并掌握所学内容;《建筑结构》从课程性质上讲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对钢筋混凝土肋形结构对象进行荷载分析的能力,选择适当的构造及相应算法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建筑结构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加其对学习和应用相关专业课的兴趣。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 :

(1)通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梁楼盖课程设计课程,使学生基本掌握建筑结构结构设计的内容。

(2)通过绘制设计图和计算等实践性环节的基本训练,提高设计建筑结构的动手能力。

(3)通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设计程序。

(4)绘制梁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柱网总体布置,并与板、次梁配筋图绘制于一张图上。要求绘图准确整洁。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记录每天的设计和计算细节;指导教师精心指导,经过一周的紧张工作,每位同学的设计成果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使学生对课程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巩固了理论教学所学到的知识,扩展了学生实践思想。

除了教师检查设计时间内的考勤外,还要求学生在设计期间认真做好设计纪录,包括设计的详细内容,计算过程和结果,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课程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遵守设计纪律,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更进一步掌握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将理论课程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中去的能力,使学习收获落到实处。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课程设计过程中,许多计算有时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心烦意乱:有2次因为不小心我计算出错,只能毫不情意地重来.想到今后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想到世界上因为某些细小失误而出现的令世人无比震惊的事故,我不禁时刻提示自己,一定呀养成一种高 度负责,认真对待的良好习惯.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在工作作风上得到了一次难得的磨练.

短短一是课程设计,使我发现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真正如此的缺乏,自己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力是如此的不足,几年来的学习了那么多的课程,今天才知道自己并不会用.想到这里,我真的心急了

房屋建筑课程设计总结 篇2

一自主科学选题, 激发学生积极性

课程设计的选题是课程设计顺利进行的前提, 选题应该综合考虑设计时间、学生基础、课程内容、学生兴趣等诸多问题, 所选择的题目应该是学生比较熟悉且能经常接触的建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基础不同, 应该给出不同的建筑让学生自主选择, 如课程设计经常采用的中小学教学楼、多层单元式住宅、幼儿园、别墅等,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自由选择, 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选题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 引导基础不同、兴趣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的题目, 做到每个学生都能选到合适自己的题目、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课程设计、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设计中有所收获。同时, 所选择的题目除了符合课程教学要求外, 还应让学生养成查阅资料、遵守规范、进行实地调研等好的设计习惯。

中小学教学楼设计属于中等难度的设计, 这类建筑学生接触得非常多, 和大学教学楼有一定的相似性, 因此学生对于此类建筑都有一定的认识, 完成起来难度并不是太大, 适合大部分同学。

多层单元式住宅属于较为容易的课程设计题目, 这类题目网上的参考资料较多, 可以参考不同楼盘的户型图, 也可以参考学生家的住宅, 完成起来难度不大。这类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启发学生多思考、多比较, 通过自己的使用感受来思考建筑的布局合理不合理, 建筑好用不好用, 如何才能提高建筑的利用率, 如何能够使建筑住起来更舒服。

幼儿园的设计相对较为复杂, 因为学生接触不多, 同时, 一般的小城市具有一定规模的正规幼儿园并不多, 可以进行参观和实地调研的选择很少, 这类题目需要学生更多地上网和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可以很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养成查阅资料的良好习惯。

别墅设计相对而言比较复杂, 但是此类建筑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类建筑限制较少,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计喜欢的建筑, 比如假设自己要建一栋别墅, 那么这栋别墅应该是什么样,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 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总之, 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题目的权利, 使每个学生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题目, 这样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作欲望,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查阅资料的习惯。

二合理安排时间, 保证设计质量

传统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安排两周, 这两周一般是在期末前, 这种时间的安排并不是很科学。首先, 靠近期末考试, 学生需要期末复习, 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设计;其次, 因为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部分在教材的前几章, 此时距离学习建筑设计的时间已经较长, 不能及时地巩固课程所学知识;再次, 集中两周时间, 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选择、尝试、构思、查阅资料;最后, 该课程设计是学生第一次做课程设计, 设计经验不足, 同时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也不是特别理想, 集中两周完成课程设计, 学生的完成情况不是特别理想, 也缺乏创意, 大多是敷衍了事, 草草收尾。考虑到集中两周进行课程设计的弊端, 笔者对课程设计的时间进行了重新安排, 将课程设计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下发任务书阶段, 将这个阶段提前至完成房屋建筑学课程建筑设计部分的讲解后, 大约时间为第五周。此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选题, 鼓励学生翻阅不同建筑的图片和资料, 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如果条件允许, 安排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带学生参观学校及周围的相关建筑, 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个阶段为初步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的时间安排为第六周至第十六周。安排学生花两周左右的时间查阅相关规范, 自行观察相关建筑, 在图书馆阅读相关建筑设计作品集, 力求做出具有设计感且符合规范的作品。从第八周开始, 每周按时提交相关建筑物平、立、剖面图的初步设计图, 与老师进行探讨和进行相应的修改。这段时间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时间。

第三阶段为定稿阶段, 这一阶段为第十七周。这一阶段主要安排学生进行图纸绘制, 教师安排固定的绘图教室, 为学生按照学号安排座位, 每个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根据前期的初步设计进行定稿的绘制, 教师每天随机抽查学生到位情况, 同时检查学生的绘制情况。

这种安排拉长了课程设计的时间, 使学生查阅资料、进行构思设计、与老师进行探讨的时间都大大增长, 同时安排最后一周集中绘制成果, 可以提高学生的绘图质量和绘图效率。同时, 可以将课程设计与教学更紧密地结合, 将课程设计融入教学, 通过课程设计复习课程内容, 通过课程内容帮助课程设计的完成。

三多种绘图方式相结合,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往的课程多采用手工绘图或计算机制图当中的一种, 笔者考虑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巩固大一所学知识, 为今后的课程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认为将两种绘图方式结合更为科学。

在前期的初步设计阶段, 要求学生采用手绘的方式画出建筑草图进行讨论与修改。在修改完成后可采用计算机进行绘图, 画出完整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楼梯详图等, 交由教师检查其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在论文的定稿阶段, 要求学生绘制手绘图, 即在第十七周集中在绘图室绘制手绘图, 要求每个学生将前期完成的计算机制图手工绘制到A2图纸上, 并且符合相关制图规范。

两种制图方式相结合, 能够体现计算机制图方便修改、便于保存等优势, 也能体现手工制图全局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性的优势。通过计算机制图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 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手工绘图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制图规范的掌握, 同时在绘制的过程中可以引发更多的思考,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两种绘图方式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完善考核方式, 客观评价学生成绩

以往的课程设计都是根据学生最终的完成成果进行评分, 没有体现出学生前期所做的一些工作, 包括准备工作、资料查阅、初步设计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 由于不同学生所做的课程设计题目不一样, 因此, 在评价过程中, 应该进行综合考查。本文将总成绩的评定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平时成绩, 占30%。根据学生前期所做的准备、资料查阅、初步设计修改、讨论课及绘图课到课率等实际表现进行评分, 激发学生前期工作的积极性, 同时提高到课率, 也能更为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表现。

第二部分为定稿成绩, 占60%。根据学生最终完成的设计定稿进行评分, 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首先是设计作品的独特性、新颖性, 即学生是否独立完成, 是否存在抄袭, 设计作品有无创意等;其次是与任务书的符合程度, 考查学生是否认真阅读任务书,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是否完成规定数量图纸;最后是图纸整体完成效果, 即图纸是否干净整洁, 是否符合相关制图要求等。

第三部分为设计讨论, 占10%。在第十六周安排两节课的时间进行课程设计讨论, 每位同学准备约3分钟PPT, 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与分享, 其他同学与老师可与设计者进行探讨与讨论, 有利于设计作品的进一步完善, 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束语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第一次独立进行课程设计, 也是房屋建筑学的重要实践环节, 因此, 如何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等都是值得我们教师思考的问题。在国家大力提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今天, 我们更应该进行不断地思考、探索与实践,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必喻、王雪松.房屋建筑学 (第五版)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

房屋建筑课程设计总结 篇3

【关键词】 BIM;Revit;信息化;建筑技术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housing in our hospital in 2015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model of the guidance" opened "BIM build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and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research of the course, ge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pairs of case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students' basic skills; 2 increase of elective courses have expanded and deepened role for students BIM knowledge and skills through training students; 3 proved that the curriculum design class and reasonable operability.

【Key Words】 BIM; Revit;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ild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G64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2

1 概述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我院大力推行BIM技术。

BIM包含信息为:(1)建筑信息模型,(2)建筑信息应用,(3)建筑信息管理[2]。其中Revit是提供BIM三维参数化主要工具,Revit包含主要有3个模块:(1)建筑模块,(2)结构模块,(3)机电模块。

1.1 Revit的主要特点

Revit主要特点包括:

(1)平台化

主要体现在其具有二次开发功能,使得该软件能随着时间推移,开发功能越多,使用越简便如isBIM魔术师,里正建筑软件等。

(2)信息化。

其不单指对单纯设计应用,主要可以贯穿整个工程,包括造价、进度、工程修改等[3]。

(3)可视化。

能对建筑或建筑构件,结构构件等随时剖切处理,能进一步优化设计。

(4)族

族功能强大,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族建设,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其他设计人可以载入族,可以很好把设计人优秀设计思想传承下来,使得该软件能用的越长时间,变得越好用。

1.2 BIM技术当前问题

BIM相对当前建筑行业设计来说是较新的一个平台,目前大概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我国当前主流设计平台软件为AutoCAD,AutoCAD主要用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二维平面施工图设计,具有应用广,操作流畅特点。

②BIM技术新,Revit软件在2014版相对成熟,推广度还不够。目前BIM技术在许多高校都有教师进行应用和研究,开设课程较少。

③BIM技术内容非常广泛,除了主要的Revit软件外,还包括:Navisworks,Magicad,斯维尔BIM等等许多软件[4]。

④BIM软件平台需要电脑配置高。

针对当前情况,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①建筑工程类专业,建议除了开设《建筑制图与AutoCAD》课外,应当开设《BIM建筑技术》这门课。

②目前BIM在教育中多数以培训形式存在,建议对该课程进行适合高校学生的课程设计。

③加大专业机房硬件配置建设。

2 课程设计及分析

经多年《建筑制图与AutoCAD》教学和BIM教学培训,我院已开出《BIM建筑技术》这门课。

2.1课程开出的目的

课程开出主要目的是:

(1)让学生提早接触建筑新技术,提高我院竞争力。

(2)《BIM建筑技术》课程系统性较高,适合高校作为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满足我院应用型本科教学人才培养定位[1]。

(3)BIM主要以3D形式展现建筑技术,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兴趣。直观可视化,有利于学生对建筑技术理解,同时有利于学生对其它专业课理解,如:《房屋建筑学》、《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等。

2.2《BIM建筑技术》课程设计及分析

本课程设计学时为3学分48学时,并将其定位为专业主干课。内容和学时分配设计如表2-1。

对该课程设计分析如下:

(1)该课程体系较大,故定为3学分48学时,其中21学时为实践学时,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训练为主。

(2)BIM平台下软件界面相对其它设计软件较为复杂,所以概述和基本界面至少有3个课时,实践1个课时。

(3)族作为Revit重要特性之一[4],必须安排较高课时,同时安排较高实践课时。其作为主要内容,建议放在教学前面。因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族插入时可以随时创建族。大部分培训教材将族放在建筑模型部分讲解是因为培训对象为具有一定工作环境为基礎工作人员,其并不合适高等本科教育。

(4)許多BIM方面职业培训只讲一个综合性较强案例,而作为在校学生其实并不合适。其应当选择一个结构简单建筑作为建筑模型教学。

(5)有了软件操作基础下,选择一个较为复杂建筑模型作为教学。目的是让深入学习一些较为特殊建筑构件设计,如:幕墙,特殊屋顶,特殊墙处理,斜楼板处理等。

(6)结构设计作为BIM教学主要部分,但操作熟练在建筑模型设计中已经具备应有操作能力,所以可以设置为4学时讲授,4学时实践教学。

(7)Revit作为BIM推行主要带动软件,但其实还有许多软件可以配合使用,故应腾出两个课时做介绍,为学生后期工作需要打下基础。

2.3《BIM建筑技术》教学补充

通过《BIM建筑技术》教学,学生能基本完成基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同时也养成了Revit软件操作习惯。由于BIM建筑技术系统较大,涉及建筑工程相关专业较多,可以开设一门《BIM建筑技术实例》。该课程作为项目化课程设置。

对该课程设计分析如下:

(1)《BIM建筑技术实例》专业针对性较强,故可以作为限选课称为《BIM建筑技术》教学补充课程。

(2)由于《BIM建筑技术》学习和实训较为系统,故其可以作为项目化教学。

(3)课程以讲授为主,每讲授完一个项目,学生完成一个相应的项目作为考核。考核的项目要求学生课外完成。

2.4教学成效

我院关于BIM技术已开展两期,第一期教学采用教学方法为教师对软件各功用进行授课,学生建模教师指导;第二期采用本文教学设计。每期课时为64课时,第一期人数为54人,第二期人数为60人,为了进行教学对比,其中有20人同时上过两期校内培训。调查结果如表2-3。

由表2-3得出,第一期教学效果认同率为92.6%,第二期认同率为100%,第二期教学效果比第一期更加有效认同率为100%,所有学生都认为应当开设《BIM建筑技术》课程。根据调研结果,我院各系新生(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都开设《BIM建筑技术》课程。

3 结论和认识

(1)通过学生培训证明,本文《BIM建筑技术》课程设计合理有效。

(2)以《BIM建筑技术》作为主干课有利于保证学生BIM基本技术技能,以《BIM建筑技术实例》作为选修课,对学生BIM技术有扩展和深化作用。

(3)《BIM建筑技术》课程设计特点是双案例教学和族知识靠前教学安排,有利于学生强化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Z].2011.

[2]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Z]2014.

[3]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Z],2015年.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 篇4

一、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1、建设单位:福建省某房地产公司

2、施工单位:福建省某建筑公司

3、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一幢5层框架结构建筑。层高:标准层5层每层的层高为3米。本工程基础采用沉管灌注桩。地下水位标高为-1.5m。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

4、开工、竣工日期:合同要求为2011年1月05日到2011 年11月05日。

5、现场开工条件:“三通一平”已做好,场外交通已按要求完成。

6、劳动力要求:公司满足本工程所须劳动力数量要求。

7、生活条件:工地要提供40名外地工人住宿和所有施工人员在工地午餐场所,及其他临时设施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采用两层活动房作为主要的临时设施。

8、材料:现场浇注混凝土采用胶木模板或其他工具式模板;钢筋可由公司加工厂加工,运到现场绑扎,也可现场加工;C2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可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搅拌厂搅拌运到工地泵送。

9、机械:公司满足供应一切施工机械。

10、水电:建设单位已引进城市电网和给水管网,满足施工要求。

11.施工中遇到问题主要有:

1.工程因征地拖延开工时间15天。

2.在2011年5月遭遇罕见特大暴雨,导致工程停工15天。

3.主体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采购的钢筋不符合要求被要求退场,2天后重新组织进场的钢筋符合要求。

二、设计目的利用Microsoft Project 2003软件对一工程项目进行日历设置,进度安排,资源配置,报表编制。为了让同学们熟悉工程全过程的进度控制,人员调配,这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除了熟悉课本知识外还要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管理素质,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和时间控制。

传统的课堂讲授只能使学生了解项目管理的概念、原理与方法,而实践中传统的项目管理依靠手工完成,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易受各种人为因素干扰的问

题,尤其对于一些大项目,依靠手工管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通过项目管理软件Microsoft Project 2003, 使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总体思想、计划制定、进度管理、资源与成本管理、项目的跟踪以及优化等内容。通过项目工程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熟练掌握Microsoft Project 2003的各项操作,并能利用该软件实际管理各类项目,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项目管理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过程:

(一)任务分配

任务定义、工作安排、资源分配集体讨论;

软件操作部分由李超和黄建伟主要负责;

资料的收集由陈叶杨和潘峥主要负责;

小组的成果由吕江鹤汇总。

(二)编制过程

第一天,虽然提前收到老师发的任务书,都有进行一定的资料搜集,由于之前对Microsoft Project 2003软件一无所知,因而我们还是毫无头绪。于是我们就在网络上查看一些关于Microsoft Project 2003的学习教程视频,让我们了解到了这个软件是如何使用的。

第二天,通过查找了大量的资料,我们基本上了解了大致的流程以及主要工序,但是工作量的难以确定让我们有点低迷,于是我们通过指标来大概确定工作量的多少,并用草稿记录下由工作量转换而成的工作日。

第三天,通过询问老师,我们了解到很多工作量都是估算出来的,我们通过指标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施工数据的,让我们情绪顿时高昂了起来。我们也开始进行电脑录入,做的过程中出了挺多状况,如逻辑关系、关键线路都没有显示出来等。

第四天,通过询问老师,把出现的错误、状况都解决了,顺利的完成了课程设计的编制。

四、设计总结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有了下面的几点感受:

1、书本上的知识学的再多也远远比不上自己动手学习的知识来的多,正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工程项目管理设计》便是最好的解释。

2、对于我们只能通过资料来确定项目的流程和步骤,通过总结,我们认为是因为我们未曾在工地上进行长期而深入的实习,所以只能通过资料来确定。通过设计让我们了解到我们有必要到工地进行一次比较深刻的实习,最好能从开工到竣工,这样才能了解一个项目的始终。

3、由于方法选对,因此我们在计算任务工时时比别的队伍轻松许多,但是还是给了我们不少困惑,通过老师的解答也让我们自身能力和知识得到了提高。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篇5

学 校:层 次:专 业:姓 名:2016年

福建工程学院 专升本 土木工程____

林 飞 ____

08 月日

一、设计依据....................................................................(2)

二、设计概况....................................................................(2)

三、标高及单位................................................................(3)

四、墙体............................................................................(3)

五、屋面及地下室顶板....................................................(4)

六、楼地面........................................................................(4)

七、内装饰........................................................................(4)

八、外装饰........................................................................(5)

九、室外挑檐、雨棚、台阶、坡道、散水、车道、人行道等.....................................................................(5)

十、门窗.............................................................................(5)

十一、防水、防潮设计.....................................................(6)

十二、抗震.........................................................................(7)

十三、建筑设备、设施.....................................................(8)

十四、其他.........................................................................(9)

一、设计依据

1、学校提供的设计要求。

2、现行国家发布的相关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2006 年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

二、设计概况

1、工程名称:福州市人民防空091工程一期项目

2、工程概况:

福州市人民防空091工程一期项目位于福州市东门街道金鸡山鹤林,主要设计为框剪结构,地下一层,地上17层,结构设计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和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建筑面积为8574.53㎡。

3、建筑特征: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地上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地下耐火等级一级 抗震烈度:七级 结构类型:框剪结构

三、标高及单位

1、本工程设计标高

本工程设计标高±0.00m=1932.8m,室内外高差为200mm;各层标高为结构面标高;本工程标高以m为单位,其他尺寸除特殊注明外,一律以mm为单位。

四、墙体

1、地上部分:除钢筋混凝土挡墙外,填充墙采用200mm厚及100mm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地下部分:出钢筋混凝土挡墙外,填充墙采用200mm厚蒸压灰沙砖。

2、分户隔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构造和技术要求见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构造。不同材质接处挂宽400mm厚0.8mm9*25孔钢丝网,分两次砌筑,第一步砌至设备管线底标高,待上部管线安装完毕后在砌筑至板底或梁低,在设备与建筑墙体不封合处用岩棉或专用封堵材料封堵。封堵材料及施工质量应满足防火、隔音、防潮墙面等装饰性能要求。

3、墙体容重要求、构造、砌筑方法、砌块墙的构造柱、洞口加强和设置过梁均按结构总说明施工,隔墙均砌至梁底或板底。砌块墙的砌筑必须按照《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及西南标准图集《西南11J112》相关规定执行。电梯井等需要加挂设备部分的墙体,每隔500mm加设构造梁。

门窗洞口需加设构造柱及过梁。

4、墙体保温:外墙保温,外墙保温做法详节能设计规范。

5、凡柱边门垛尺寸小于100mm时,用素混凝土与墙、柱整体浇筑。

6、防火墙:防火分区墙必须满足3小时耐火极限的要求。

五、屋面及地下室顶板

1、屋面及地下室顶板防水等级为一级。

2、屋面泛水、排水口、出屋面烟道及透气管等节点做法详西南11J201中的相关做法。

六、楼地面

1、卫生间结构降板400mm,生活阳台,景观结构阳台降板100mm,厨房结构降板50mm,建筑完成面低于室内主要房间50mm。

2、地下层除消防水池做结构底板外,地面层均为200mm刚性地坪。

七、内装饰

1、本工程住宅按统一标准装修,详《房屋装饰装修做法》,室内装修应与主体建筑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2、房间做法:图中所标注标高为装修完成面标高,有防水要求的房间要满足试水要求。

3、设备管道井内壁应随砌随抹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

4、给水管立管以水施工图为准,立管封包由用户自理。

5、内墙阳角作1:2水泥浆找平。

6、室内洞口高度除特殊说明外均至梁底。

7、楼梯间楼梯栏杆高1000mm水平段栏杆高1100mm,栏杆及扶手做法详

西南11J412-51;踏步防滑条详西南11J412-60。

8、装修区域门以装修设计为准,但其防火等性能不允许改变,选用成品门窗,形式及有关装饰要求由业主和设计共同确定后在进行加工、订货。

八、外装修

1、本工程外装修所用材料、颜色要求需提供样板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认可后方可用于施工。

2、除不锈钢外,金属材料需经防锈处理后上调和漆,以保证美观及耐久性,且金属栏杆壁厚应大于4mm。

3、各种类型外墙均应实测水密性、气密性和变形性能。要求隐蔽所有的连接件,防雷保护装置隐藏导体电缆,不同金属材料分离隔开以防止电化学反应。

九、室外挑檐、雨棚、台阶、坡道、散水、车道、人行道等

1、室外挑檐、雨棚详见平面图或大样图。

2、室外台阶做法详西南11J812-

7、室外坡道做法详GB02J003-P30-4.3、散水宽800mm,散水坡度4%,做法详西南11J812-13-1a,小区道路做法详西南11J812-14-1.十、门窗

1、门窗立面形式,开启方式见门窗详图。

2、门窗立樘位置:外门窗立樘位置见墙身节点图,未特殊注明处居墙中,内门窗立樘位置除注明外,双向平开门立樘居墙中,单向平开门立樘与开启方向墙面平,其余门的立樘墙居墙中。

3、门窗洞口尺寸应以现场度量为准,门窗加工尺寸要按门洞口尺寸减去

相关外装饰面的厚度。

5、隔热性能:、隔热性能:

当未采取建筑外遮阳措施时,公共建筑外窗的遮阳系数大应大于0.60,住宅和其他建筑外窗的 遮阳系数不宜大于0.60。在无建筑外遮阳的情况下,宜采取窗户的遮阳措施,优先考虑外/内遮阳如:外/内卷帘等;或 者在窗户玻璃本身遮阳如:中空玻璃内加百叶、热反射玻璃、热放射中空玻璃、遮阳型 Low-E 中空 玻璃等。

6、防水设计:、防水设计:

玻璃与铝型材相接的胶缝要求密实光滑;铝型材与墙体连结处采用防水胶密封处理;特殊部位 采取构造措施以加强防水性能。

7、抗震设计:、抗震设计:

此门窗抗震性能优越,门窗框架体系随结构作弹性位移而不发生龟裂现象,具有良好的抗震性 能,达到6度设防烈度。

十一、防水、防潮设计

1、厨房、卫生间的防水,一个是四周的泛水的高度,地面来讲,要高出地面25公分,墙面是1.8米,其他可能沾到水的部位,这些部位按照道理来讲,都是在可能沾到水的部位以外25公分,但是事实上,一个墙面要做都做了。很大的卫生间,就是公共的卫生间,有的淋浴房是在一边的,其他几个墙面不淋浴的,墙面防水只要做一个墙面就是了,有这样的情况。防水设防的标准,室内防水工程的特点,一个防水绝大部分是埋制的,第二个特点室内的防水区域比较小,卫生间最多是一个大的房间,防腐材料不容易受破坏,第三个温差比较小,所以说室内的防水相对来说,比外墙

和屋面的防水等级要求要低一点。第三个方面防水材料的选用,也几个原则,一个是面积比较小,施工的部位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推荐用涂料类的防水,或者是刚性防水,就是我们说的防水砂浆,主要是聚合物防水砂浆。以刚性防水和涂料防水为主。

2、我们的装修面,好的都是要贴面砖还有其他的装饰层或者是粉砂,所以防水材料的选用的时候要考虑大外面粘贴的效果。

3、所有的材料用在室内的,环保要求是特别注意的,其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材料在施工方面要求,有的是在施工方面有毒性,但是做好就没有了,要考虑到长期适用。像油漆施工阶段的毒性很大,但是成型之后不太有毒性,还有一些板是长期会散发出一些东西,还是不一样。因为材料不一样,使用的部位不一样,所以选择材料要根据材料和使用部位来选择。

十二、抗震

1、抗震等级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有关,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

2、抗震等级建筑物的场地类别有关,按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及场地类别确定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的烈度.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6.1.2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十三、建筑设备、设施

1、厨房、卫生间厨具等设备应与土建同时设计安装。

2、住宅厨房排气道详07J916-1.D-C3型烟道,预留洞及安装要求应满

足该图集要求。

3、通风口处应加以防鼠、防虫装置,防虫网采用不锈钢质。

4、各设备用房内设备基础由厂家自行负责。

5、灯具、送风口等影响美观器具须经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确认样品后,方可批量加工、安装。

6、预留洞口,待水电、通风管道安装完成后,用同级别混凝土回填。

7、空调孔:80mm圆平面位置及中心距地坪平面。

十四、其他

1、应当注意防震缝的设计,必须留有足够的宽度。

2、平面形状或刚度不对称,会使建筑物产生显著的扭转,震害严重。

3、凸出屋面的塔楼受高振型的影响,产生显著的鞭梢效应,破坏严重。

4、高层部分和低层部分之间的连接构造不合理。

5、框架柱截面太少,箍筋不足,柱子的延性和抗震能力不够而发生剪切破坏或柱头压碎。

6、由于沿竖向楼层质量与刚度变化太大,是楼层变形过分集中而产生破坏。

7、地基的稳定性问题要特别注意。

8、伸缩缝和沉降缝宽度过小,碰撞破坏很多。

9、不应在建筑物端部设置楼梯间,楼板有大洞口,因刚度不均匀而产生扭转。

10、外纵墙门窗洞口过大,连梁尺寸太小,容易产生破坏。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 篇6

(2)层高:教学用房3.6~3.9m;办公用房3.0~3.4m。(3)结构: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4)门窗:木门、铝合金窗(或塑钢窗)(5)走道宽(轴线尺寸):2.4~3.0m(中间走道),1.8~2.1m(单面走道)。(6)采光:教室窗地比为1/4,其他用房为1/6~1/8。

(7)卫生:设室内厕所(蹲式大便器、小便槽或小便斗),数量按男女学生各半计算。

男厕所:40~50人一个大便器,两个小便斗(或1m长小便槽)。

女厕所:20~25人一个大便器。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 设计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楼的设计内涵也在不断深化,教学楼是教与学的总合,一栋现代化的教学楼也是绿色,科技,人文构造的综合。

教学建筑作为教育最为重要的硬件设施之一,其设计理念和功能对学校建设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如何设计学校教学建筑才能满足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目前学校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并且,建筑离不开环境的制约,在校园教学楼的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整体校园环境对它的要求和影响。所以,其总体布局、建筑造型,空间组织、流线安排,甚至设备安装、家具布置、细节处理,都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习惯与意愿,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根据要求,我将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去设计!

首先,从选址入手,教学楼是同学们成长,创造,圆梦的地方,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天宽地阔,鸟语花香,碧波荡漾的地方给人的永远都是无尽的活力与斗志,所以围湖建造无疑是一个亮点,再者就是选择交通较方便,地价较便宜的地方等因素进行综合平衡,尽量给师生出行带来方便!

第二,从教学楼的结构入手,考虑到是中学教学楼,不需要太过复杂的结构,有清晰自然的构造线条和实质适用的多功能教室就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最好不过了,所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融合,一:教室包括普通教室,音乐教室,电教器材储存修理兼放映室,实验室,语音教室,给师生充分学习和扩展的天地;二:行政用房包括党支部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档案室,会议室,传达值班室,教师办公室,给教师办公提供清晰便捷的场所;三:生活辅助室包括杂物储藏室,开水房,厕所,也是为了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建筑的标准也是从一下几点着手:(1)建筑层数:3~4层(2)层高:教学用房3.6~3.9m;办公用房3.0~3.4m。(3)结构: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4)门窗:木门、铝合金窗(或塑钢窗)(5)走道宽(轴线尺寸):2.4~3.0m(中间走道),1.8~2.1m(单面走道)。(6)采光:教室窗地比为1/4,其他用房为1/6~1/8。(7)卫生:设室内厕所(蹲式大便器、小便槽或小便斗),数量按男女学生各半计。男厕所:40~50人一个大便器,两个小便斗(或1m长小便槽)。女厕所:20~25人一个大便器。其中突出的地方有办公楼和教室分开,这样功能分区合理,动静分区;还有音乐教师设置在顶层,因为考虑到声音是向上传播的,这样就避免打扰其他师生学习的问题出现;再就是开水房和厕所设计在一起,这样节省管道,起到节约的效果!设计按照以上标准,从整体上构造了一种具有简单气息却又不失本质的建筑美,有建筑上的大气,又有细致处的精美,给师生带来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和风味!

第三:从平面设计着手(1)主要房间平面设计

普通教室取6.3m×9.0m,门的设置: 2.4×1.0m(其中亮子高0.3m,门高2.1m);教室采光等级为Ⅲ级,要求窗地面积比为1/4,选用窗户尺寸为1.5*1.8=2.7 m2 /个×5个=13.5m2,采用双向采光,给同学学习带来良好视觉享受。

实验室取6..3m*12,m门的设置: 2.4×1.0m(其中亮子高0.3m,门高2.1m),窗户尺寸为2.1m(宽)*1.8m(高)。(2)辅助房间平面设计

厕所取3.0m*6.3m,为了改善卫生条件,前设洗手盆及污水池,保证必要的使用空间,深度设为1.5m。要求窗地面积比为1/6,选用窗户尺寸为0.9m*1.5m的高窗,该建筑预计各层使用人数为160人。男女比例1比1,即80名男生,80名女生。男大便器40-50人/个,女大便器20-25人/个。根据上述指标,男大便器取2个,女大便器取4个,由于进深为6.3m,有较大空间,统一取男女大便器4个,男厕所取两个小便斗。

(3)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走廊:单面走道,宽1.8米即可。

楼梯:为使人流尽早分散,避免底层走廊过于拥挤,设置两部楼梯,两部楼梯在建筑中均匀布置,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4)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行政用房与教学用房隔开,做到动静分区;音乐教室置于顶层,以防声音对学习产生干扰。

第四,从教学楼的科技含量入手,要用现代气息与古典韵味相结合,用高科技术与现实学习生活相融入。在教室的装潢上要显现明朗,清晰的自然美,适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天台,走廊等的装潢上要有休闲古雅之风,给人淡薄明智的气度美,平衡起来充分适合学校开放的氛围。在技术上,考虑到质与量的结合,安全与多功能的结合,能源吸收和利用的结合,要把空间组织、流线安排,甚至设备安装、家具布置、细节处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以给师生提供最大化的美感和便捷!

第五,从教学楼的绿化建造入手,教学楼周围要有适当的鸟语花香,给花骨朵一自由成长的空间和营养,天台,走廊,平台等地方都要适当摆放些花草或者安装一些假花假林,也可在适当的地方安排一定量的喷泉,给人视觉上的休憩,让人有一种融入其中,亲近大自然的感觉,从而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劳逸结合,达到办学的真正价值。安装节能设备,如节能灯,太阳能的使用,安装排水装置以利于回收利用,将可回收利用的能源用来种花种草,冲厕等一达到现身教学的目的,让学生从点滴中得到认知和教育。从整体上给师生们带来从绿色中走来,回归到绿色中去的美好!

第六,从教学楼的人文意义着手,一定要结合师生们的利益出发,提供最大化的方便与快捷,合理安排高低年级学生的教室楼层,为了广大师生能及时了解信息,观看节目,可在最醒目的地方安装大的视频电视或大屏幕,健全广播系统,多媒体教室与设备。再从细节入手,走廊标语,楼梯防滑材质,铃声设置的位置以避免扰耳,厕所与教室的距离,电视电扇空调的适当装置,通风采光等多处尽心设计以力求完美。也可在湖边构建读书长廊和适当的健身器材,充分体现在运动中学习的健康宗旨。最后两点,安装防火设备,走廊要宽,出口要多,以防大火,好快速撤离;建楼材料要好,以防地震!保证所以师生的安全也是重中之重!

让师生们带着满满的求知欲进入一个花园般的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再载着满满的成就感走出这个堡垒般神圣的宫殿,留下的满满的人生财富就是这座学校最大的骄傲!她便成功了!

3.2楼梯计算步骤

1:查表,住宅h=140-160mm,b=280-340mm 初选 h=150mm 则b=600-2x150=300mm 2.踏步数量n=H/2h=3600/2*150=12 3.计算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L L=(n-1)x b=11x300=3300mm 4.取梯井取C=60mm,则楼梯梯段宽度为:

B=(3300-120X2-60)/2=1500mm 5.平台宽度 D≥1500mm 6.校核进深尺寸

5100-240=4860mm 1500+3300=4800mm 满足要求 3.3屋顶排水

为了迅速排除屋面雨水,需进行周密的排水设计,其内容包括:选择屋顶排水坡度,确定排水方式,进行屋顶排水组织设计。

一、屋顶排水坡度的表示方法

常用的坡度表示方法有角度法、斜率法和百分比法。坡屋顶多采用斜率法,平屋顶多采用百分比法,角度法应用较少。

二、影响屋顶坡度的因素

1、屋面防水材料与排水坡度的关系

防水材料如尺寸较小,接缝必然就较多,容易产生缝隙渗漏,因而屋面应有较大的排水坡度,以便将屋面积水迅速排除。如果屋面的防水材料覆盖面积大,接缝少而且严密,屋面的排水坡度就可以小一些。

2、降雨量大小与坡度的关系

降雨量大的地区,屋面渗漏的可能性较大,屋顶的排水坡度应适当加大;反之,屋顶排水坡度则宜小一些。

三、屋顶坡度的形成方法

1、材料找坡

材料找坡是指屋顶坡度由垫坡材料形成,一般用于坡向长度较小的屋面。为了减轻屋面荷载,应选用轻质材料找坡,如水泥炉渣、石灰炉渣等。找坡层的厚度最薄处不小于20mm。平屋顶材料找坡的坡度宜为2%。

2、结构找坡

结构找坡是屋顶结构自身带有排水坡度,平屋顶结构找坡的坡度宜为3%。

材料找坡的屋面板可以水平放置,天棚面平整,但材料找坡增加屋面荷载,材料和人工消耗较多;结构找坡无须在屋面上另加找坡材料,构造简单,不增加荷载,但天棚顶倾斜,室内空间不够规整。

四:排水方式

1、无组织排水

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因为不用天沟、雨水管等导流雨水,故又称自由落水。主要适用于少雨地区或一般低层建筑,相邻屋面高差小于4m;不宜用于临街建筑和较高的建筑。

2、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经由天沟、雨水管等排水装置被引导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本教学楼采用结构找坡,有组织排水,下面介绍屋顶排水设计的步骤:

一、确定排水坡面的数目(分坡)

一般情况下,临街建筑平屋顶屋面宽度小于12m时,可采用单坡排水;其宽度大于12m时,宜采用双坡排水。本教学楼采用双破排水。

二、划分排水区

划分排水区的目的在于合理地布置落水管。排水区的面积是指屋面水平投影的面积,每一根水落管的屋面最大汇水面积不宜大于200m2。雨水口的间距在18~24m。

三、确定水落管规格及间距

房屋建筑课程设计总结 篇7

关键词: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优化

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建筑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从建筑学整个课程体系出发, 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在教学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 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如何优化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值得研究与探讨。

一、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1. 与一年级设计初步课程衔接的障碍。

如一年级构成教学和设计教学存在脱节的现象。学生到了二年级的具体建筑设计时, 开始由视觉思考转向对功能、环境、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 并面临多种环境因素的限制和更多设计矛盾的介入, 难以将构成手法有效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

2. 题目设置重点不突出, 针对性不强。

现有教学题目设置以“建筑类型”的划分为基础, 每一道题目都要求面面俱到, 共性内容在设计过程中相互重叠, 从功能关系图到平、立、剖面图, 都是从图到图的学习训练过程, 强调绘图表现与成果表达, 忽视设计思维过程。题目设置缺乏针对性, 重点不突出, 对一些关键问题与重点问题难以深入。

3. 教学中对于建筑的基本问题及重点问题强调不够。

具体体现为: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对建筑空间及形式的生成与制约的作用强调不够;环境对建筑空间、形式生成的限定缺乏必要的关联性;对材料、材质、建造方式与所形成的空间的关系及其细部的处理在方案中较少考虑, 职业化训练特点不明显;虽然设计的类型、规模在变化, 但设计深度没有深化, 设计内容“扁平化”。

4. 阶段教学没有起到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和过程化控制的作用。

目前的设计教学经过“一草、二草、仪草、正式图”四个阶段, 完成方案从萌芽, 深化到完善。在实际操作中, 阶段的要求和成果没有明显区别和针对性, 各阶段强调的重点不突出, 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学生建立理性设计思维过程和过程化控制的作用。

5. 成果考核方式不全面。

当前建筑设计教学通常依据学生最终提交的设计图纸进行成绩考核, 造成注重结果, 轻视过程的现象, 评价方式也不够全面。

二、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优化探讨

1. 优化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下的教学组织。

(1) 明确在二年级教学总目标下的分目标。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内容必须在总教学目标下展开, 总目标由一套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先易后难、先分解再综合、环环相扣的分目标实现。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 分目标得以实现, 这使学生初步掌握设计方法, 具备综合运用能力。 (2) 科学的合理的优化教学组织。采用长、短、快相结合的系列课题教学法, 按照教学规律, 合理安排学时, 安排长、短、快系列课程设计, 合理调节专业学习的节奏。将布置任务、集中授课、专题讲授、学生研讨、过程辅导、阶段讲评讨论、最终评图与观摩等环节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实现教学组织科学的合理的优化。

2. 优化基于“问题型”教学的题目设置。

建筑设计教学是以学生研究性学习为主, 表现为连续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筑设计课程中引入“问题型”互动式教学, 建立以问题类型为主, 以建筑功能类型为辅的教学模式, 建筑类型成为解决问题的载体。 (1) “问题”的确定。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 如空间、环境、建构及设计方法等都可能成为教学研究的“问题”, 各题目给出一个重点问题, 加以重点强化训练。各设计题目所强调的重点问题串联起来, 成为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基本与重点问题。这种“问题型”教学使学生抓住主要矛盾, 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建筑设计的关键问题。 (2) 解决问题的途径。强调设计练习中的过程性把握, 根据理性的设计思维过程, 科学设计一系列设计阶段, 通过阶段性逐步深化的方式将每一设计题目科学地进行分解, 每一个阶段重点解决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强调方法与可操作性, 减少“悟”的成分, 形成一套理性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3. 优化与一年级课程有效衔接的教学方法。

一年级是建筑设计的准备与启蒙, 二年级要完成从设计初步到设计入门的转变。两个年级设计课程关系极为紧密, 都是建筑设计的基础阶段。 (1) 强调限定条件的控制。建筑具有具体的功能、环境与建构特点, 这些特点就形成了对建筑的限定。教学中可强化一些限定条件, 如环境限定、空间限定、构成要素限定及结构方式限定等多种限定条件, 使设计练习能够从各种限定中入手并获取出发点。 (2) 强化逻辑思维中的感性因素。探索建筑设计不再从环境的限制或功能的需要等理性分析出发, 而是从语言和文字这些学生极为熟悉的表达方式切入的教学方法。可拟写有关空间场景的剧本, 在头脑中形成空间意向。有了故事与主题, 师生的探讨有了依据和方向, 而建议也有了说服力, 与此同时, 更让学生体会到了设计的人性化, 激发了他们对设计的热爱。这正是改变学生入手困难的有效途径。 (3) 突出模型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目前设计教学往往以草图为媒介进行操作, 倾向于二维设计, 缺乏感性意识。采用将工作模型贯穿于设计全过程的教学方法。在操作上, 强调体块、结构与建筑模型三种模型操作方式。体块模型用于研究建筑体块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构模型用于研究空间结构、组织层次及要素间的关系;建筑模型用于空间与形式之间的研究。借助不同模型进行设计是使学生建立起空间与建造概念必不可少的手段。 (4) 整合一二年级教学内容, 建构建筑设计基础平台。整合一二年级教学内容, 加强各年级、各阶段教学的衔接与连续。优化题目设置与教学组织, 加强各教学环节的关联性, 建构建筑设计基础平台, 完成一、二年级由启蒙到设计入门———一个初步而完整的学习的循环。

4. 优化设计作业评价方法。

评价形式从以往单纯由任课教师在期末给出结论性的评价成绩, 改为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分别由学生之间互评、任课教师评价、其他年级教师评价和校外专家评价的多重评价体系;评价内容研究从单一的图纸评价, 转变为对调研报告、专题训练成果、设计的各个阶段性成果、学生答辩的多元化评价。增加“观摩交流”环节, 对设计成果进行展示, 并抽取优秀学生做公开宣讲, 为师生间的交流与学习提供平台, 也为成果的客观评价提供保证。

5. 优化基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手段。

(1) 构建网络交流学习平台。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数字技术, 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可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络来辅助教学, 运用网络辅助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1) 建立以优秀设计作品与设计资料库为主的学习网站, 提供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画面生动的建筑设计方案库, 电子教案和多媒体演示系统, 以及交互式的学习手段, 形成互动、友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加深对建筑设计的理解和掌握。 (2) 开设网上学习讨论板。学生可以就学习的经验、感想、体会与困惑畅所欲言, 老师也可参与进来, 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进行交流与探讨。 (2) 创建教学资料信息库。开展以教材资源、多媒体资源、案例资源、建筑实例资源等教学素材资源库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薛滨夏, 周立军, 于戈.从真实到概念-“建筑设计基础”课教学中空间意识培养[J].建筑学报, 2011, (6) :29-31.

[2]陈秋光.整体中的片断——关于建筑设计入门教学裸程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新建筑, 2009, (5) :101-103.

[3]朱怿.引入长周期课题, 深化教学设计——以长、短周期课题组织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初步构想[J].华中建筑, 2010, (5) :188-190.

浅谈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 篇8

摘要 本文通过对国内其他高等院校的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家的教学改革发展方向以及笔者所在的西南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的课程实际做法,对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教学模式。

关键词 建筑设计 教学方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201-4

建筑设计是各大学建筑院系的核心课程,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应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使学生通过几年的专业学习,能独立地分析、解决设计问题,能够在毕业后把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1 现今建筑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建筑设计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式是教师根据已经制定好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多数高校仍在沿袭以任务书为中心的被动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老师的下发的课程设计任务书来进行绘图。对于前期的实地调研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走马观花似得,这使得学生们不能深入的分析任务书的要点,但是为了完成课程学习,教师和学生都是在机械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这种模式虽然早已暴露出诸多的弊端也在试图改进但始终没有恰当的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措施。在建筑设计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缺少创造性思维,缺少必要的灵活性与选择性,这样也形成了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不强和学生学习自主性很差的局面。

2 针对建筑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教学模式

2.1 引入“师生互选”的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入“师生互选”的机制,就是把建筑设计课程分成三到五个专题小组分别进行教学,教师根据自身研究的专题制定各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全权负责本小组的教学安排;学生通过对教师及其专题内容的了解,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题小组。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逐步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教师也渐渐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双方形成一个和谐与默契的整体。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与提高教学效果。

2.2 运用“师生相互研讨”教学模式

“教”与“学”是建筑设计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教学的进行需要学生与老师间有良好的沟通,能够很好的互动,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明白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往的建筑设计教学过多地强调了教师“教”的重要性,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学生依据老师的要求在不断的修改自己的方案,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完全被打断,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落后不再适合当今的教学。

按照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提倡采用师生相互研讨的教学模式。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通过学生主动的表达进行交流,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还可以以研讨的方式进行,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方案,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设计,在设计的最后阶段学生可以相互间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评价分析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而后将方案进行新一轮的修改和设计。最后阶段学生将自己的方案做最终陈述与演示,当场回答其他同学和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把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指出,当面予以信息反馈,形成一个完整和固定的教学模式。这种开放式互动研讨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2.3 推行“教学工作室”制度

建筑设计课程是一门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自我领悟的主干课。尽管有一些基本的知识和原理可以用语言传授,但更多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手制作与领悟。教师的作用更应当侧重于把学生引向正确的设计道路,更多的要靠他们自己的体会。该课程的这一特征决定了要培养出优秀的建筑设计人才,就必须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广阔与自由的环境。该环境不仅有利于同班、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有利于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传、帮、带的影响。“教学工作室”制度就是对三年级以上学生的建筑设计课程,打破原有按年级分班教学的状况,代之以不同研究方向的工作室为基本教学单位。

这种教学制度最明显的优势体现于多年级的联合教学,每个工作室都会同時拥有多个年级的学生和导师,从三、四、五年级学生到研究生,不同年级与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不同程度的设计工作。这样长期交流的结果,使低年级学生能从高年级学生那里学到更有效的操作办法,高年级学生也能从低年级学生身上获得更有创意和大胆的想法,而组织整个工作室运转的教师,则可以省去很多重复性的知识讲授工作,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

2.4 开展与其他高校联合进行毕业设计的教学试验

多年来我国建筑学专业的毕业设计往往是独立进行的,这种操作方式在其他专业中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但对于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讲,肯定是一种遗憾。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在进行联合毕业设计行动,这样不仅能加强不同院校的师生合作与交流,而且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通过其他高校与设计院参与的联合毕业设计的教学,使得学生们达到了共同分析与解决问题、经受锻炼的目的。学生通过全面的“实战”训练,使自己提前完成了社会转型,提高了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也是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3 结语

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教育。作为建筑学设计的理论课,建筑设计原理的改革发展方向应根据我校的人才培养要求,紧密围绕课程的实践性,为建筑设计的课程实践做好理论铺垫,理论联系实践,结合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建筑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丁沃沃.重新思考中国的建筑教育[J].建筑学报,2004(2).

[2]王少飞,徐岩.营造体验——建筑学专业二年级教学实践课初探[A].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6.

[3]张钦楠.建筑设计方法学[M].陕西:陕西科技出版社,1998.

[4]罗奇.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观察与思考[J].华中建筑,2011(11):161-1 6 4.

[5]郑皓.彭锐.全球化语境下的详细规划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研[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4)

作者简介

梁爽(1977-),女,四川绵阳人,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上一篇:班级工作期末总结范文下一篇:在贫困生救助金发放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