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业者的祝福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创业者的祝福(共5篇)

对创业者的祝福 篇1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用到过祝福语吧,祝福语不限制字数,在运用上较为灵活。相信写祝福语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朋友创业开业祝福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拼搏与努力,奠定了卓越的业绩;奋斗与汗水,成就了事业的辉煌;,编织伟大的梦想;唱响幸福的篇章;新的一年,愿你继往开来,直挂云帆,想着理想尽情翱翔!

2、开店喜庆送吉祥,愿你生意兴旺,把握时机行好运,愿你财源滚滚,理好门道找诀窍,愿你生财有门道,把握细节更精明,愿你生意更亨通,祝你开业吉祥,一路顺畅。

3、过去的辉煌不容忘记,美好的明天需要奋斗,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我们依然面临很多的挑战。愿同志们再接再厉,努力向前,再创新的辉煌。

4、遍地鲜花灿烂,天空彩旗鲜艳,火红的事业今日起,财源广进无终日;温馨祝愿来到,繁荣昌隆相随,真诚的祝福今日起,带动着商机永无限!祝君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5、绽放花朵送吉祥,鞭炮响亮送好运,横幅红字送热情,崭新面貌迎新篇,开店有喜好日子,兴隆陪你过日子,愿你理财有门子,经营有路子,顺利一辈子,发财好几阵子。

6、岁末年初,回首过去,拼搏与汗水,换来今天的喜悦与收获,总结过去,勤奋加努力,得来今天的幸福与成功;展望来年,愿你再接再励,鼓劲加油,争取创造更大的辉煌!

7、鲜花的香味,酒香的陶醉,用拼搏的汗水点缀;快乐的掌声,成功的笑容,用顽强的努力作陪;一三年,向着新的梦想起航,向着辉煌挺进,愿你收获硕果累累,幸福绝对!

8、生活美,一年辛苦换得硕果归。流汗流血不流泪,闯过难关几回回。公司业绩有发展,奖金领回一大堆。父母妻儿开颜笑,过年再把朋友会。愿你再努力,一帆风顺得金龟!

9、红火的日子开始店面,红火的生意经营店面,红火的财运辉煌店面,红火的未来幸福满面,红火伴随着你,愿你幸福往前赶,愿你开店大吉,生意红火,万事如意,一切顺利。

10、我的同事我的好友,经历了困难挫折和成功欢庆,举起同心协力的酒杯,新年的祝福甜的像我们的笑容,未来我们一起开创,责任我们共同担当,祝愿合作愉快,明天更辉煌。

11、一年的付出,一年的汗水,一年的.打拼,换来年底的辉煌,终于握到幸福的手,与喜悦签约,新的一年又将开始,愿你加油鼓劲,再接再励,收获明年的成果,握手明年的成功!

12、过去的一年,你付出了勤奋努力,收获了成功喜悦,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崭新的一年里,愿你付出拼搏进取,在人生的旅途中画下灿烂的一笔;新的一年里,加油!

13、用春天般的温暖团结同志,用夏天般的火热认真工作,用秋天里的成功回馈企业,用冬天里的童话犒赏自己。记住以上四句话,让我们一起共勉,为个人成功,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14、一声鞭炮响,是你独立自主的宣言;一条红地毯,是你对顾客与朋友的邀请;一只鲜花篮,是你许下的承诺;一家新店面,是你梦想腾飞的开始;祝你新店开张吉祥围绕,财运伴随。

15、开张之日,我特抒心迹,为你上表天地,下达万民,祝你:树雄心创伟业财富满仓,立壮志写春秋日月流金,横批:送福必发!收到者必财源滚滚犹如黄河之水,一发不可收拾,请笑纳!

16、美丽鲜花,为你荣耀绽放;祝贺掌声,为你快乐响起;醇香美酒,为你庆祝圆满;欢快笑语,为你分享喜悦。辞旧迎新之际,我真诚的祝福你,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让佳绩再续,辉煌再现。

17、岁月不居,天道酬勤。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历经风雨,尽管道路坎坷,尽管困难重重,但却成绩辉煌!新的一年又至,更需大家努力,携手共创奇迹!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喜事多多、好运连连!

18、开张大喜,张灯结彩迎财神,福禄寿喜财神到,不要你说一句话,福气财喜到你家。愿你,张开财富大网,网进天下财富,生意红火发发发,数钱数到乐开花。

19、开张之际,盛情恭贺:一贺你财源广进,二贺你生意兴隆,三贺你财富满门,一祝你金玉满堂,二祝你兴旺发达,三祝你开张大喜,一愿你福寿满堂,二愿你天赐吉祥,三愿你请我大餐!恭祝:开业盛典齐欢腾!

20、新店开张送祝福,发副对联表心意,上联:生意兴隆,财似海;下联:宾客如流,钱如潮。横批:开业大吉。

21、万众一心,齐心协力;百舸争流,独具一帜,富比朱陶,客如流水,川川不息,祝您开业大吉,四方进宝,八路来财!

22、前天祝贺早了点,明天祝贺迟了点,今天祝贺挤了点,现在祝贺是正点。祝贺你开业兴隆,财兴旺;财源茂盛,达八方!

23、送你青花瓷,愿你发达始于此,送你唐三彩,祝你接纳八方财,送你小短信,希望你的用心赢得崭新,兄弟,生意兴隆。

24、送你一个吉祥水果篮,低层装一帆风顺;中间呈放财源滚滚;四周堆满富贵吉祥;上面铺着成功加永远快乐!祝贺开业大吉!

25、开店大喜,六六六,顺风顺水朝前走;开业大吉,八八八,恒发隆发发发发;开张大乐,九九九,好运财运到永久。祝你生意兴隆!

26、送你一棵发财树,财源滚滚挡不住;送你一朵好运花,财神天天来帮忙;送你一句祝福长,生意兴隆财气旺;祝开业大吉,财运不断!

27、一声祝福,代表的是真心,一声问候,代表的是诚心,一份信念,愿的是你开心,一条短信,衷心的表达祝愿,开业大吉,生意兴隆。

28、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游戏能不玩,工作能不做,只有对你的祝贺不能打折,因为我要你生意兴隆蒸蒸日上,开业大吉加倍来财!

29、用辛勤敲开财富大门,用诚信获取长久财源,用和气赢得浩瀚财运。今日开业大吉,蓬荜顿生光辉,金玉即刻满仓,财源定会滚滚而来!

30、祝福是法宝,看看好运临,读读财神到,低头捡元宝,财神往家跑,生意上门找,金银满屋照,珠宝任你捞,祝你心情好,开业微微笑!

31、一滴水虽小,千千万万滴水就会汇聚成江河,一粒沙虽轻,千千万万颗沙就会变成沙漠,生意就是聚少成多,愿你从小做起,日日蒸腾。

32、盼望着,盼望着,开业的鞭炮响了,亲朋的笑声更亮了,心豁亮了,梦靠近了,无论走到何时何地,我都支持你,加油!祝愿开业大吉。

33、开业大喜,喜鹊叫喳喳,祝你赚钱乐哈哈;燕子剪剪飞,祝你捡钱财富堆;鱼儿游呀游,祝你挣钱乐悠悠;老虎笑呀笑,祝你盈利王中王。

34、庆祝你开店的大好日子,愿你发财在天天,收获在时时,收获在刻刻,开心在分分,幸运在妙妙,兴旺在年年,成功在岁岁,圆梦在眼前。

35、开店开事业,幸福增气象,愿你顾客饱满有热气,日进斗金有财气,经营有道有和气,天天进步有生气,日渐兴旺有喜气,梦想成真有福气。

36、上联:开店开业开张开发、开开心心、开心赚钱;下联:和气和谐和顺和睦、和和气气、和气生财。横额:祝福你生意红火火,财源滚滚来。

37、生金生银生和气,愿你生意添人气,大富大贵大吉利,愿你生意多顺利,开门开张开手机,收财收益收到我祝福你的好运气,祝你生意兴隆。

38、星期一开业大吉,星期二万事如意,星期三开心每天,星期四鸿运当头,星期五和和睦睦,周末把好运汇聚,把健康凝集,祝您周末好心情!

39、新店开业好彩头,生意兴隆客源广,小小短信送祝福,紫气东升迎吉祥,一帆风顺富贵长,开业大吉业兴旺,八面财源滚滚来。祝开业大吉!

40、欣闻你新店开业,据说你乐善好施,财神心动,想要找你混个长期饭票。只要好吃好喝好招待,财神爷一定乐不思归,常驻你家。恭喜发财。

41、新店开业,送你一棵牡丹花,愿花开富贵,财源广,送你一枝梅花,愿紫气东升,财运旺,送你一句有钱花,愿生益兴隆,财不断。祝开业大吉。

42、财神今天来报道,一年四季围你绕。寿星刚才来电报,开心时候准时到,福星昨晚没睡觉,硬要往你身上靠,衷心祝你永远笑,福禄寿禧跑不了!

43、喜庆日子祝福你,生意随心事如意,宏图大业终远行,理想目标来飞行,幸福伴你更快乐,万事如意添喜庆,开店吉祥更安康,未来绽放新辉煌。

44、开店提前送吉祥,生意兴隆业兴旺,全员努力来奋斗,天天进步业渐精,日进斗金多财源,顾客常临难闲身,日日喜气庆收获,年年发财更有神。

45、面对挑战,自信很重要。创造幸福,勤劳很重要。朋友交往,知心很重要。新店开业,祝福很重要。恭祝朋友,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大吉大利。

46、送你一个花篮,祝你拦住烦恼,让顾客快乐而来,满意而归;送你一个金元宝,祝你开店生意兴隆,财源广进;送你一句祝福,祝你开业大吉大利。

47、奋斗铸就辉煌,坚持创造卓越。朋友,在这可喜可贺的日子里祝您荣马奔腾,前程似锦,大展宏图,财源滚滚,芝麻开花节节高,百尺竿头日日升!

48、开业了朋友,愿你的事业枝繁叶茂,开出美丽的花朵,我多想亲自为你剪彩,无奈只能短信祝福传达我真挚的心意,祝你事业红红火火,家庭和和睦睦!

49、财神回眸笑一笑,鸿运当头福运照;喜庆烟花放一放,生意兴隆永欢畅;恭贺短信发一发,新店开张笑哈哈:祝新店开张大吉,事业东成西就万事顺心!

对创业者的祝福 篇2

以新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成为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创业活动架起了技术与经济的桥梁,人们对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创业型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我国,政府也把鼓励创业与解决就业、促进创新以及产业升级等重大现实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既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不同,创业者面对的决策环境更为复杂,创业活动的复杂性吸引了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学者,他们试图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来解释创业现象。社会学习理论提出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成为解释创业现象的一个重要概念。

自我效能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1]。已经被心理学界广泛接受,引发了大量的研究。自我效能强调认知、行为和环境的互为因果关系,使得社会学习理论与其他传统的心理学理论区别开来。传统的单向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外部环境或内部动机影响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内部动机和外部环境三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每一个因素影响其他2个因素并受其他2个因素影响:一方面,个人的行动可以改变他的环境以及他对环境和自己的认识;另一方面,环境和他对自己和环境的理解也可以改变他的行为。人们在面临不同选择时的决策活动、情绪状态以及行动中的努力和坚持程度都受到对个人能力感知的影响。

自我效能理论在实践领域中的运用效果也得到了充分的证实。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决策和职业选择有直接影响(Bett、Hackett,1981;Malen、Stroh,1998);用自我效能感比用能力能够更好地预测个体对职业生涯选择和事业的成功(Elliot,1997);自我效能也与工作态度密切相关(Mone,1998;Mcdonald,1992;陆昌勤,等,2001,2006);对管理者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影响(Bandura,1989;Koeman,1994;Vianen,1999;肖剑科、温馨,2006;闫威、陈燕,2009)。自我效能概念也引起了创业研究领域学者的关注,成为解释创业动机和创业绩效的一个重要变量(Boyd、Vozikis,1994;Baum、Locke,2004;钟卫东,等,2007;马昆姝,等,2008;Kickul,等,2009;丁明磊,等,2009)。本文对创业自我效能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发现自我效能对创业过程的影响,为提高创业质量、促进创业活动提供参考。

1 创业自我效能(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ESE)概念的提出

Scherer等是较早把自我效能引入创业研究的学者[2]。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以提高自己类似的能力。由此,在职业选择中,角色榜样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Scherer等考察了父母的创业绩效与子女的职业选择的关系,发现父母具有高的创业成绩的个体会有高的创业职业的自我效能。在该研究中,作者首次使用了创业任务自我效能一词(Entrepreneurial Task Self-efficacy),认为创业任务所需的能力包括会计、生产、营销、人力资源和一般组织技能的能力,并通过改编Betz和Hackett(1981)开发的量表来测度创业任务自我效能。

基于已有学者对自我效能和创业问题的探讨,Chen等明确提出并发展了创业自我效能的概念[3]。Chen等提出的创业自我效能的概念包括5个因素:营销、创新、管理、风险承担和财务控制,它们构成了创业自我效能的内容。其中,营销部分包括:设定并完成市场份额目标,设定并完成销售目标,设定并完成利润目标,在市场上立足,进行市场分析,扩大经营。创新部分包括:新的投资和新创意,新产品和新服务,新市场和新销售地区,新的生产、营销和管理方法。管理部分包括: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战略计划和发展信息系统,通过设定目标管理时间,建立并实现目标,定义组织的任务、角色和政策。风险承担包括:计算风险,在风险和不确定情况下做决策,承担决策的责任,在压力和冲突的状态下工作。财务控制包括:进行财务分析,发展财务系统和内部控制,控制成本。研究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成功地区分了创业者与职业经理。后来,De Noble等认为,尽管Chen等开发的创业自我效能概念能够有效区分创业者与职业经理,但因为创业技能特别不同于管理技能这一说法在文献中被广为引用,所以应该在创业自我效能的概念中突出创业技能的部分。由此,他们提出了创业自我效能的6个维度:风险和不确定性管理能力、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人际关系和网络管理能力、机会识别、获取并分配关键资源、发展并维持创新的环境[4]。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创业自我效能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创业者自我效能对创业活动的作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2 创业者自我效能对创业过程的作用

2.1 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图的作用

自我效能在概念和经验上都与归因理论相联系(Krueger、Brazeal,1994),感知到的自我效能是对执行某一目标行动的个人能力的感知。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是在给定状态下对个人能力和控制的归因。自我效能与管理行为、管理认知有关,并与创业直接相关。简而言之:没有自我效能,就没有行为。既然感知的自我效能是职业选择的最强的单一预测器(Bandura,1986)。那么自我效能对创业动机的核心作用就不言而喻。自我效能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人们选择他们感觉自己具备竞争力的职业(Scherer,等,1989)。创办自己的企业经常被认为是一种有目的的职业选择(Katz、Gartner,1988),尽管有很多其他的情境和个人因素影响到个体创业的选择,但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前因变量。

Boyd和Vozikis认为,以前的创业研究过于集中在识别创业者与普通群体不同的个性特征,而不是采用过程导向的方法[5]。例如,对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控制源(Locus of Control)、风险承担倾向(Risk-taking Propensity)和模糊容忍(Tolerance of Ambiguity)等的研究,这些因素被认为可能是与创业行为有关的个性特征。这些研究的潜在假设是存在可以被分离和识别的独特的创业者特征。但是,大部分的特征被发现并非是创业者独有的,这些特征对成功的群体,包括经理们都是共有的。另外,个性特征也不是对未来行为的可靠预测变量(Ajzen,1987,1988;Gartner,1989)。由此,他们提出,创业研究应转向关注创业过程的导向。结合Bandura(1977)的社会学习理论与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Ajzen,1985,1987),他们认为自我效能是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可以确定创业意图的强度和这些意图导致创业行动的可能性。由此把自我效能加入进了Bird(1988)的创业意图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图的影响。

如前所述,Chen等不仅发展了创业自我效能的概念,而且较早进行了有关的实证研究,他们发现ESE对成为创业者的可能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正如Krueger等提出的,既然创办企业的活动是典型的有计划的行为,那么创业意图可以用来解释以后的创业行动。而个人的自我效能感觉也对创业意图和最终的创业行动有影响[6]。Markman等检验了自我效能对发明家创业的影响,发现已创业的发明家的一般自我效能显著高于非创业的发明家[7]。Zhao等考察了自我效能在学生的创业意图发展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创业课程的学习、先前的创业经验、风险承担倾向对创业意图的影响都受到创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而性别对意图的影响与自我效能无关[8]。此外,Wilson等以青少年和接受MBA教育的成人为研究样本,发现自我效能水平与创业意图之间有显著的关系,同时发现接受创业教育对女性创业自我效能的提高比男性更明显[9]。我国学者丁明磊等的研究也表明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有影响[10]。

2.2 创业者自我效能对创业行为的影响

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图的影响作用已得到很多研究的支持,但从创业过程的视角来看,自我效能是否也对已经成为创业者的创业行为有作用,并进而影响到最后的创业绩效?Gatewood等考察了潜在创业者的某些认知因素是否可以用来预测他们以后在创业活动中的坚持力和新企业的成功[11]。研究结果未能支持关于自我效能的假设,即“那些具有高的个人效能得分的潜在创业者更可能在以后的创业活动中有坚持力”,他们认为使用的自我效能量表没有针对创业领域可能是主要的原因。Schenkel采用PSED的数据研究了创业者一般自我效能与机会识别的关系,研究结果不支持假设“高的自我效能与机会识别正相关”[12]。同样,Schenkel对一般自我效能的测度与机会识别这一特定任务的相关程度可能是影响研究结论的原因。

与以上研究的结论不同,Baum和Locke对创业者的个性、技能和动机与新企业成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作为创业者的CEO对企业成长的自我效能越高,设定的企业成长的目标就越高;工作激情越高,对成长的自我效能越高;坚韧度越强,对成长的自我效能越高;获取资源的能力越大,对成长的自我效能越高;对成长的自我效能越高,随后的企业成长越大[13]。

Forbes同样认为,ESE影响到个体从事创业的意愿,以及那些已经成为创业者的行为[14]。个人从事创业活动能力的信心是理解创业可行性的一个重要部分。无论是以前从没有创过业的人,还是正在创业或过去创过业的人,ESE都影响到他们的创业意愿。另外,ESE也对已有创业者如何作为新企业的管理者分解职责有影响。当新企业迈过创办点之后,作为管理者的行为与ESE有关系。因为很多创业者在企业创办后很长时期内继续管理他们的企业,创业者的感知和信心影响到他们的管理行为,从而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绩效。高ESE的个体更可能表现出坚持力和专注度,从而提高新企业的绩效。相反,低ESE与不利于绩效的行为有关,如优柔寡断、分散注意力、拖延等(Wood、Bandura、Bailey,1990)。Tang和Khan考察了ESE对创业环境的慷慨性(Entrepreneurial Munificence)与警觉(Alertness)关系的调节作用[15]。结果表明,当ESE水平高时,创业环境的慷慨性与警觉之间的关系更强。

2.3 创业者自我效能对创业绩效的影响

自我效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认为,自我效能通过对其他因素发生作用来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如Hmieleski和Corbett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对即兴行为与新企业绩效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当创业者具有高的自我效能水平时,即兴行为与企业的销售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当创业者具有低的自我效能水平时,即兴行为与企业的销售增长存在负相关关系[16]。Luthans和Ibrayeva则考察了ESE对创业者个性、创业环境与创业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17]。发现ESE对创业者个性、创业环境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也有一些学者考察了创业者的自我效能与绩效的直接关系,较早的如Chandler和Jensen的研究,尽管他们在文章中没有直接使用“创业自我效能感”一词,但他们的研究表明成功的企业创办者大都认为自己具备识别创业机会、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18]。Baum与Locke的研究也同样发现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对企业的成长具有最重要的影响[13]。我国学者钟卫东等曾以孵化器内的科技企业为样本,考察了创业者的自我效能对科技型初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两者有较显著的关系[19]。

3 启 示

作为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自我效能反映了行为、动机和环境的互动作用,成为个体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随着创业研究转向对创业过程的关注,对创业自我效能的研究将对揭示创业过程的本质有重要的帮助。

《莱特兄弟》:对创业者的忠告 篇3

大卫·麦卡洛及其作品

大卫·麦卡洛被公认为“历史叙述艺术的大师”“无可匹敌的作家”,曾两次获得普利策奖,两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并荣膺“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最高的平民荣誉)。麦卡洛于1933年7月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市,他的父母和祖母都酷爱阅读,并把小小的麦卡洛也带入了书籍的海洋。他在童年时代就展现出了广泛的兴趣爱好,但大人们经常探讨的历史话题却是最令他着迷的。1951年,麦卡洛进入耶鲁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并于1955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在那里,他受教于小说家和剧作家、普利策奖获得者桑顿·怀尔德(Thornton Wilder),后者的启发和引导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68年,麦卡洛的第一部作品《约翰斯顿洪水》(Johnstown Flood)问世,并广受好评。这部他潜心三年、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作品使他在历史小说创作舞台上崭露头角,也拉开了他专职写作生涯的序幕。不久之后,麦卡洛接连推出了两部作品,其中,发表于1977年的第三部作品《跨海之路:巴拿马运河的诞生》(The Path Between the Seas: The Creation of the Panama Canal)获得国家图书奖。从第四部作品开始,麦卡洛发表了一系列历史人物传记,其中,描写西奥多·罗斯福的《马背上的早晨》(Mornings on the Horseback)(1981)使他再次获得国家图书奖,《杜鲁门》(Truman)(1992)和《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2001)两次斩获普利策奖。

麦卡洛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迄今为止共发表了10部作品,并在多部历史纪录片和电视节目中担任解说。他的写作和叙事风格引人入胜、清新隽逸,即使是大部头的历史作品读起来也毫无艰涩之感。他认为历史应该使人愉悦,像文学、艺术和音乐一样,历史是人生经历的延伸。麦卡洛善于用讲故事的手法挖掘历史背后的故事,他笔下的历史事件不是故纸堆里的陈年旧事,而是绘声绘色的情景重现,读之无法释卷。他喜欢从人性的角度书写传记,他塑造的人物既彰显出过人的禀赋和历史的特殊性,又决不脱离尘世,而仿佛生活在你我之间。耶鲁大学授予他荣誉学位时评价说:“作为历史学家,他用文字作画,呈现给我们的人物是有生活、会呼吸的,更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面对的也是诸如勇气、成就和道德这样的人生基本命题。”

《莱特兄弟》是麦卡洛最新的一部人物传记。他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讲述了美国俄亥俄州西南部城市代顿的两兄弟威尔伯·莱特(Wilber Wright)(1867—1912)和奥威尔·莱特(Orville Wright)(1871—1948)如何以坚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实现了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发明之一——完全受控制的载人动力飞行。

梦想孕育

传记以一张兄弟俩的合影开始。照片拍摄于1909年,照片中的两人平静得几乎面无表情,威尔伯甚至没有看镜头,而是目视远方,似乎若有所思。照片中他们悠闲地并排坐在自家后廊的台阶上,似乎在度过一个普通而又闲暇的下午。可只有了解他们的人才知道,兄弟俩总是忙忙碌碌,鲜有无所事事的时候。事实上,他们一周工作六天,只有星期天除外。按他们父亲的话说,两个人“像双胞胎一样形影不离”,他们一起工作,一起休息,一起思考,连笔迹和说话声音都难分彼此。莱特兄弟始终共同从事发明创造,以统一的形象面对公众,共享成果和荣誉。

莱特兄弟所生活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狂飙时期。美国以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准完成了近代工业化,赶超德国和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并开始了以电力革命和内燃机革命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莱特兄弟的故乡代顿市由美国独立战争元老所建,祖先留下的澎湃激情和开拓毅力以及世纪之交的革新思潮,使这个仅有4万人口的小城焕发出昂扬向上的活力。代顿市不仅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且每年新申请专利的数量与当地人口的比例位列全国第一。

促使莱特兄弟加入创新创业领域的大概是一次事故。威尔伯在打冰球时受伤失去门牙,原本性格外向的他开始变得孤僻,上大学的计划也不得不被搁置。在他闭门不出、独自养伤的日子里,莱特家的藏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书籍的抚慰下,威尔伯终于康复了,和当时还在读高中的奥威尔开始了他们的首次创业——办报纸,不久又组建了印刷厂,但兄弟俩对这两项事业没有报以持续的热情。1893年,在全国自行车热的影响下,莱特兄弟决定转行,全身心地投入自行车事业,并很快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莱特自行车公司。两人对机械的热爱使他们并不止步于销售,而在创办公司的第三个年头就建立了作坊,开始组装自己品牌的自行车,先后推出了两个型号的车型,还取得了不错的收入。莱特兄弟的机械才能初露端倪。

展翅翱翔

1896年,德国滑翔飞行家和航空先驱奥托·李林塔尔在试验自制滑翔机时不幸遇难。消息传到美国,令莱特兄弟唏嘘不已,但正是这位折翼天才的事迹把兄弟俩的目光吸引到了航空研究上来。

不同于前人企图依靠氢气球腾空的做法,李林塔尔从鸟类身上学习“飞行艺术的秘密”,他认为鸟类飞行时拱起的翅膀是它们驾驭空气的关键。他潜心研究鸟类飞行原理,设计制造了最早的实用滑翔机,在人类飞行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李林塔尔的研究和试验给莱特兄弟带来了莫大的启发,在对前人的经验进行总结,且大量阅读了与航空相关的书籍和文献后,莱特兄弟认为人类动力飞行将大有可为。威尔伯致信著名的博物馆机构史密森学会,咨询有关航空学的资料和出版物,得到了包括诸多同行及前辈的帮助。就这样,莱特兄弟坚定地迈出了追逐梦想的第一步。

nlc202309081236

莱特兄弟不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还孜孜不倦地从鸟类身上学习。对此,奥威尔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跟鸟类学飞行就好比跟魔术师学变魔法。每逢星期天生意歇业的时候,他们总会骑着自制的自行车去郊外观察鸟类飞行,一待就是大半天。兄弟俩发现,飞行最重要的因素是平衡,飞行的难点不是如何上升到空中,而是如何停留在空中。李林塔尔的致命问题在于对飞机缺乏足够的控制。莱特兄弟在对鸟类经过长期而仔细的观察后发现,它们在飞翔时总是采用积极有力的方法保持平衡,通过调整双翼尖端的角度对不断变化的气流做出可操控的动态反应,由此实现驾驭空气的目的。

沿着这一思路,莱特兄弟在自己的自行车作坊里造了一架全尺寸双翼滑翔机,并选定北卡罗莱纳州的基蒂霍克小镇作为试飞场地。他们之所以选择基蒂霍克是因为参考了美国国家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数据,那里有稳定的风力便于飞行,还有柔软的沙丘便于着陆,同时考虑到旅行及食宿费用,离家不远的基蒂霍克就成了莱特兄弟的首选。

1900年和1901年的夏天,莱特兄弟先后两次前往基蒂霍克这个偏远小镇测试了两架滑翔机,先是像放风筝一样把它放上天,获得一定的操作经验后,他们趴在飞机骨架上体验了低空滑翔。然而,这两次试飞之行的结果都无法令他们满意。兄弟俩大胆质疑前人成果,怀疑可能是前人对机翼角度和翼展数据的设计有缺陷。莱特兄弟决定通过实验来论证这一猜测。他们制作了小型风洞,并测试了上百种机翼。最终,经过改良的第三架全尺寸滑翔机成型,并于1902年的夏天在基蒂霍克小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试飞效果。现在,是时候考虑给飞机安装发动机了。

由于当时市面上没有质量轻且动力强的飞机引擎,兄弟俩和他们自行车店的雇员查理·泰勒共同动手组装了一台合适的发动机,并把它应用在了“飞行者”上,这是他们克服技术障碍后制成的第一架负载外部动力的飞机。1903年,莱特兄弟带着它第四次前往基蒂霍克的试验场。这次,历史将迎来新的一页。

1903年12月17日上午,奥威尔趴在“飞行者”的骨架上等待起飞。在一切准备就绪,发动机启动后,他松开了拴着飞机的绳子。上午10点35分,奥威尔迎着海风飞上了天空。这次飞行跌跌撞撞地持续了12秒共120英尺(36.6米),还不及半个足球场大。但正是这次看似不起眼的飞行改写了历史,它是人类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威尔伯·莱特和奥威尔·莱特经过近8年的刻苦钻研,终于突破了人类机械飞行的难题。当天上午,兄弟俩又轮流试飞了几次,最大飞行时长和距离达59秒和852英尺(259.7米)。尽管距离全世界普遍认识到这些飞行的价值还有一段时间,但莱特兄弟已经成功了。当场仅有的五位见证人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宝贵的历史时刻。

取得成功的莱特兄弟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第二年,他们在代顿郊区选择了新的试飞场地——霍夫曼牧场,并成功试飞了“飞行者二号”。1905年,他们制成了动力更强且结构坚固的“飞行者三号”,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实用性飞机。随着飞机性能的不断提高,飞行距离、高度和操控性也逐步攀升。莱特兄弟的飞机不仅轻松实现了直线飞行,还可以转弯、绕圈甚至飞8字形,人类机械飞行的难题被彻底征服。

与初次成功的冷清场面不同的是,周围居民都纷纷前往霍夫曼牧场观看试飞。当人们亲眼看到莱特兄弟驾驶着飞机像雄鹰一样翱翔蓝天时,人群沸腾了。1908年年初,莱特兄弟应美国军方的要求在基蒂霍克举办飞行表演,使这个曾被誉为“世界尽头”的偏远小镇一度成为“世界的中心”。同年8月,威尔伯应邀前往欧洲进行了100多次飞行表演,差不多同时,奥威尔也在华盛顿进行了数十次飞行表演,兄弟俩不断刷新飞行纪录,在大西洋两岸同时引起轰动。人们惊叹于这项令人叹为观止的新发明,当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越拥挤不堪的观众席时,人群为之欢呼雀跃。欧美两地的各界社会名流、贵族政要纷至沓来。很多人不满足于地面观看,纷纷要求搭乘他们的飞机过把蓝天瘾。

光环背后

莱特兄弟在欧洲的飞行表演赢得广泛赞誉,在法国等地掀起了飞行研究的热潮。他们的故乡美国也不甘落后,一时间各种庆祝活动不断。1909年6月,他们被时任美国总统霍华德·塔夫脱授予美国航空协会俱乐部金奖,莱特兄弟名声大振。美国军方正式向他们订货,来自欧洲的订单络绎不绝。年底,莱特公司正式成立,他们的发明成果进入商业化阶段。

莱特兄弟的贡献是人类航空史的关键转折点,他们的成就有目共睹,但通往成功的道路总是遍布荆棘。可以说,莱特兄弟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不理想,“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没有受过正式的技术训练,除他们自己外没有与他人合作的经验,没有高层人脉,没有资金支持,没有政府补贴,只有自己口袋里的一点点钱”,但两个来自民间的业余爱好者丝毫不为简陋的环境所动摇,仅靠着售卖自行车所得的收入,兴致勃勃地投入了对航空学的钻研。

然而钻研的过程是辛酸的。自行车店是莱特兄弟维持生计和支撑梦想的唯一经济来源,他们不得不花费一些时间精力来维持店铺生意。他们的试飞地点基蒂霍克小镇也不是景色宜人的海边度假胜地,而是与世绝离的岬角,那里远离人烟,仅有的文明迹象就是几座救生站和气象站。从代顿前往基蒂霍克需要坐两次火车,再搭乘颠簸的渔船,耗时三四天,其中辛苦可想而知。试飞场地附近没有旅馆,他们只能自己搭帐篷,自己生火做饭,在简陋的条件下勉强维持生活。更要命的是,海边的夏季蚊虫袭扰,苦不堪言。

幸运的是,当地居民在生活上给莱特兄弟提供了一些帮助,条件逐渐有所改善。不过,在当地人眼里,新来的两个年轻人可不是什么胸怀大志、追逐梦想的有为青年。研制飞机在当时看来是一件根本不靠谱的事,莱特兄弟的发明过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周围人的质疑和不屑。人们嘲笑他们放着正经生意不做,而“像傻子一样”把时间浪费在“荒谬的事情”上。即使在他们成功后,公众也没有马上意识到飞机将会带来的意义。甚至在当时很多人眼里,飞机只不过是个娱乐工具,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如果不是对机械飞行技术的坚定信心和对梦想的坚持,莱特兄弟恐怕早就在怀疑声中随波逐流了。

如果说不利的物质条件和社会舆论仅仅是外部干扰,那试飞的危险性才是真正致命的。前辈李林塔尔的遇难就是最沉痛的警示。莱特兄弟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任何想要长期致力于这一领域的人都不应该去冒险,粗心大意和过度自信甚至比故意冒险还可怕。在这方面,威尔伯表现出了兄长的气度。为了保护弟弟,在试飞滑翔机的最初阶段,威尔伯总是身先士卒,担任驾驶员,他要求弟弟留在地面。莱特兄弟唯一一次同机飞行是在1910年的飞行表演中,并且是在征得父亲同意后进行的。此前为防止意外,他们从未一起飞行过,因为万一一人遭遇不幸,另一个还可以活下来,继续两人共同的事业。尽管有足够的重视,意外还是不期而至。奥威尔在1908年的华盛顿飞行表演中因故障坠机,机上乘客——一名美军中尉不幸遇难,奥威尔摔断了一条腿和四根肋骨。事后,年迈的父亲写信勉励他说:“磨难使我们受益良多,逆境使我们的心更加坚强。”

引人深思

今天,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我们居住的广袤星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世界,连浩瀚的宇宙都似乎近在咫尺,这一切得益于一百多年前两位杰出发明家的功绩。

尽管莱特兄弟的成就令人欢欣鼓舞,但合上书,我的内心非常平静。莱特兄弟的逐梦之旅虽然不能说一帆风顺,但少有惊心动魄的时刻。他们的事迹甚至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宁静致远。就像电影《阿甘正传》中不停奔跑的主人公一样,莱特兄弟所做的正是一门心思向前奔跑。从蹒跚起步到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这一跑就是13年。尽管面对挫折、困苦、质疑和嘲笑,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平稳静谧的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即使在功成名就,各种颁奖和庆祝活动缠身之际,他们依然显得心如止水,像往常一样继续着手头的工作。这样宁静的心态在我们当下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显得尤为可贵。

今天,像莱特兄弟这样的自主创业者越来越多,如何摆正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如何在眼花缭乱的世事中认清方向?这本书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对创业者的祝福 篇4

一、高校创业生态建设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所谓“高校创业生态”,即高校各部门通过合理的规划统筹,资源协调,能够使高校内部的创新性项目尤其是以市场为导向性的科研项目、创业型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建设能像生态系统般长期稳定且系统化地进化,增值并不断结出成果。理论上,只需要输入外部各类资源,主要为支持性政策法规、社会资本、高校科研能力与成果以及市场上流通的宝贵信息。经过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运转,可以向社会输出具有创业能力与创业精神的优质毕业生。这部分毕业生相较于大量的普通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生产价值的核心竞争力,能有效带动就业与经济发展,完善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优质科研项目,甚至创建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的新型企业。具体来说其必须实现以下“三个匹配”:一是科学研究与商业价值相匹配。即高校教师科研课题与学生的创新课题在坚实的学术科研科研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有效实现商业价值为目的。通过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的创业课群,使得各专业师生在学习与科研的同时都能具有创新思维与商业化思维;二是所得理论与实践结果相匹配。研究成果与课堂知识都要回到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以观察其是否能有效的创造社会价值;三是人才评价与社会价值相匹配。人才评价标准不仅仅偏重其学习成绩而更应参考其能创造的有效社会价值,即其自身统筹社会资源合理运用创造最高价值财富的能力。只有建成满足以上条件的生态系统,学校的创业教育才能有效高质长期运转,实现高校自生的社会价值。然而,要实现高校学生的创业型质变,高校各部门首要的任务是共同创立“高校创业生态”。正如MIT,“MIT创新创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除上述扶持机制外,还有创业循环机制,该机制从创业对的教育、指导到最后的公司创办,都起着重要的穿针引线的作用。”[2]

二、创业生态构成与环境建设

创业生态的建立应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即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优质大学生,并推动能够为社会创造优质创新企业及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计划。在创业生态构成主体方面,“在英美等创业教育较为成熟的国家,依托商学院为中心或面向所有领域的全校性创业教育已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各学科在专业教育过程中都大量融入了创业教育的理念与实践。”[3]中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中主要分为四大主体部门,即负责学生教育与日常管理的教务部门、负责校内学生和社团活动与动员的团委部门、负责专业研究的科研处以及负责资源管理和成果转化的创就业指导部门。各主体应充分发挥高校各部门资源与功能优势,合理共建。同时,紧密团结高校内部与外部多主体多资源的共同参与,有效运转。

此外,为确保创业生态的有效运转,还需为创业生态构成主体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在内部环境建设方面,要求各主体各司其职,确保生态系统功能完整。其中,创就业部门作为资源整合的核心,不仅需要牵头号召,更需要对目标和绩效负责,把好出口关,确保人才、项目、科研成果的质量与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的实现;教务部门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最为接近,担负过程管理职责,确保按原计划设置的课程、实习等相关培养的顺利完成;科研处作为研究立项与成果所有部门,对科研工作能否具有创业性科研成果与市场性转化进行直接把关与监督是市场或价值导向的价值体系的实践者和守护者;团委等学生组织活动主管部门则通过活动组织举办和对外宣传工作,做好辅助性工作和人才储备,沟通校内外有效资源并确保整体创业氛围的营造,促进新鲜血液不断进入系统,确保创业生态体系更好更快发展。

在外部环境建设方面,生态系统的有效运作还需要从外部为其引入长期有效的社会资源。根据主要合作伙伴进行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法规、政策支援,包括准入门槛,注册限制和配套的鼓励支持与宣传;主流企业提供市场需求与提升平台。高校通过实习、项目外包等方式使得学生提前参与企业运营与产业链条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发展的同时促进其社会价值的实现;各类服务机构,包括工商、税务、法律、投资以及校友会等及时予以关注反馈,促进创业成果的形成和人才培养。

创业生态的环境建设需要内部外部紧密联系,统筹规划共同运转才能有效协调各方资源有效哦发挥作用,实现创业教育的社会价值最大化。其中,高校创就业部门不仅要扮演内部环境的核心部门,更要扮演好内外部环境交接的结构洞,将内外环境联系起来,使得内外资源与学校师生能在学校与市场间自由流动,共同助力大学生创业之衷。

三、创业大赛在创业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创业生态建设具有涵盖主体多,覆盖范围广,需要调动资源广泛,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如何在创业生态系统中寻找适合的切入点有效击中痛点就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多年的大学生创业工作经验中表明创业大赛对号召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参与创业实践具有极高的凝聚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高校教师、学生以及校友等创业主体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并能有效吸收高质量科研成果、大量资金以及专业服务等校内外资源,并可以在短期内烘托创业氛围。“随着创业计划赛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有关创业计划竞赛辅导,创业课程设置以及创业人才培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校创业活动中。”[4]因此在创业生态的宏观规划下,就目前阶段的创业教育而言,创业大赛往往成为创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契机与实践切入点。

一次优质的创业大赛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足够多的校园内部人才人才与校外有效资源。同时,如果能够适当增加其后续宣传与追踪工作将更有效地加强影响力与督促力,将参赛者的关注点与努力目标由大赛奖项延长至项目成果,将资源聚集点由获奖项目转移至落地实践,主办方关注点由活动举办变为人才项目培养,就能顺利实现创业大赛对于创业生态的切入与推进作用。

四、创业大赛存在的问题

当然,根据现有的创业大赛经验可以发现,并非所有的创业大赛都能有效成为创业生态建设的突破口。如今,许多创业大赛往往流于形式,成为了一次性,短时间,只有阶段性影响力的活动。许多高校创业大赛的设计和实践本身存在一些缺陷与问题,使得其影响力与号召力等有限且难以持续。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业大赛过多关注时事热点。这种具有明显时效性的导向使得参赛同学的项目领域或主题与其高校特色、专业特色有所偏差难以依赖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长期实践。即使拥有市场认可的好项目,也缺乏专业技术支撑与其他相关科技支撑,难以持续发展甚至不能落地实践。第二,创业项目根本性创新不足。多数学生的创业项目中,其创新性仅体现在包装、营销与盈利模式。学生虽有很好的创意。然而,基于科技或文化的原始性、根本性创新点缺乏,项目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难以经历市场检验。第三,创业大赛多以一次性评奖为结点。大赛组委会多对创业计划进行奖励,对于优秀项目的长期经营落地实践缺乏长期关注与专项扶持,形成重策划与理论设计轻实践的不利创业局面。第四,创业大赛关注点具有偏差。多数大赛以创业项目为重点所营造的创业氛围也多以项目进行为主要关注点和着眼点,忽视了对于大学生创业者的本身的关注与培养,这也是与创业生态建设理念相违背的。

五、创业大赛的完善途径

针对上述现阶段创业大赛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从创业大赛的顶层设计出发,重新调整思路确定工作重点,对完善创业大赛各环节的方式进一步探究。从赛事准备把好入口关,从过程管理延长扩大赛事影响力,从大赛总结与成果转化把好出口关,完善创业大赛,顺利实现其对于创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切入与推动作用。从赛事设计、赛事准备、赛事管理、赛事总结四大环节完善创业大赛的各项劣势与不足,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一)完善大赛顶层设计,明确目标定位与工作重点

顶层设计决定了一场创业大赛的目标、定位、着重点和资源分配等关键因素。鉴于现阶段部分创业大赛的关注点与时空资源规划不合理的问题,从顶层设计着手出发提出一些必要性的完善原则是完善创业大赛的关键一步。“2011年MIT$100K组委会提出了通过‘通过创业改造社会的三个关键’:一是通过深入了解创业过程、重要性以及相关政策来加强自身团队的创业精神;二是透彻研究是实施一个创业计划的必要前提;三是利用全球企业家和商业计划大赛的领袖网络,创造灵感、建立联系、共享资源、实现反馈。”[5]第一,创业大赛的目标需要重新界定。创业大赛应当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创业型人才,孵化出经得起市场检验能有效实现社会价值的实践项目为目标,而并非以挑选并奖励优质创意和商业计划书为目标。创业大赛着重点应从事件性活动转移到创业者本身的选拔培养上来。第二,创业大赛定位的更新。创业大赛应当成为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应当仅仅成为一次性的活动。创业大赛应该与创业生态中其他环节紧密联系,使校内主办部门与其他创业生态各主体共同行动,相互磨合增加默契,使创业大赛能够实现与前期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和后期的项目落地孵化工作相结合,完善内外部资源协调。第三,创业大赛时空规划与资源分配设计。创业大赛不再以评选颁奖为终点,而将周期适当拉长,加强后续跟进,促进项目组落地实践。主办单位使创业大赛不仅停留在策划得奖层面,调整资源分配,避免一次性奖励,将更多资源放在赛后学生的进一步培养与项目孵化上,与创业生态建设的需求相适应。

(二)优化大赛准备环节,内外部环境联系与资源整合

大赛准备的流程就是相关资源充分调动的过程。如今,创业大赛准备环节均由团委等辅助部门牵头筹备。学校层面出资金,政策等奖励机制,学生和少数老师出项目整合而成。外部环境的各种资源使用有限,创业者及其项目与外部联系缺乏,脱离市场引导,难以长期发展。对于此情况,大赛准备阶段应该充分加强内外运作环境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第一,大赛筹备以及奖励资金的多元化。高校学生活动专项资金有限,用于在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则更占少数。创业大赛筹备以及奖励资金完全依靠学校层面拨款,不仅数额偏小,吸引力有限,而且对于获奖项目的实际帮助意义较小,对创业大赛的顶层设计也有所限制。因此,创赛资金多元化,增量化成为了重要一环。然而,这一调整的实现则需要创就业部门积极担当“外资引入”责任,引入校友基金、创投资金等社会投资进入创赛之中,提高比赛吸引力与促进作用。同时,加强创业者,创业项目,社会与市场的联系。第二,科研成果需要成为创业项目支撑。创业大赛的项目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自发作为主力,更需要学校科技处和相关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成果,为学生创业实践项目提供核心竞争力与核心技术担当。高质量科研成果的支撑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质量与存活率,也能有效促进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转换。创业项目逐渐促成社会价值导向的科研风向,实现高校社会价值最大化。同时,使得多方共享创业成果。第三,外部主体与资源的充分参与合作。校友基金、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创投公司等资源丰富主体的的充分参与,除了能够使得更多优质资源有效聚集以外,更重要的是将有效促进项目“走出去,引进来”结合,为创业人才、创业项目的发展提供更多与时俱进的机会。

(三)增强大赛过程管理,增强创业大赛的教育指导作用

创业大赛作为一个竞赛类活动,其核心环节在于评优奖励。然而,现阶段采用最多的又多个评委笼统打分的模式难以有效并完整的反映各个项目水准。因此,建立科学有效能真实反映创业项目质量的评价体系,成为创业大赛能够顺利选拔优秀创业人才和项目的前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以创业精神和能力作为标准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第一,评委的挑选组合应该更具多元性与体系性。多元性指,评审团应含有科技专家、产业学者、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投资者等与创业实践活动联系紧密且各具思维角度的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体系性指,在整个比赛评分过程中多元化组合的评审团能够有机聚合成一个团队,各司其职。在比赛的各个阶段帮助项目组解决结构性问题,完善项目体系。第二,评分方法的合理弹性化。与常见的所有评委打分加权平均的方式不同,科学合理的计分方式应该从大赛的关注重点、各因素对项目实践的影响力大小的变化而进行体系化的标准设计,并且针对不同关注点的创业大赛和同类大赛的不同阶段允许各因素间存在比例调整的弹性空间,帮助各具特点的创业项目和创业者在不同的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建议与帮助。第三,评分记录与跟踪教学机制。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各项目组展示的情况和评委打分细节完整记录,做成创业教学的案例,帮助接受创业教育的创业者更加明白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思维方式对于同一创业项目的不同理解与评价,帮助创业者实现更加多元完整的实践化思维。

(四)加强大赛总结,促进资源跟进和结果转换

创业大赛的评选总结不能成为其活动的终点,而应该成为其与创业生态中资源联结的关键点,成为把好大赛出口关和促进大赛成果向实践成果转换的关键,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制作大赛回忆录。通过创业大赛,将优秀项目、创业人才、校内科研资源、企业资源、投资资金以及校友关注进行记录,形成创业资源沉淀,为创业生态建设的外部运作环境建设做好资源准备。第二,完善项目导师制度。设立孵化导师对接环节,给予各优秀项目与创业人员寻找其感兴趣或做出好评的评委老师作为其孵化导师的机会,分阶段定期汇报实践情况,寻求导师的长期建议与资源性帮助。第三,完善奖励机制。通过创业大赛促进大赛成果形成持续影响力,改变传统大赛一次性资金奖励的奖励方式。通过分阶段,分期奖励甚至是提供长期孵化的办法帮助优秀项目和创业者在大赛后能落地,实现长期发展。第四,建立跟踪研究机制。创业大赛后,跟踪记录优秀项目实践情况作为创业教学资源,并根据其阶段情况为其提供科研、就业、收购等综合性服务信息,促进新兴项目迅速成长为创业生态中的一环。

六、创业大赛对于创建高校创业生态的启示

在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之下,各高校应该紧抓高校创业大赛的着手点,努力搭建“创业与专业结合、创业与就业结合”的新型高校创业生态。然而,要实现高校创业生态建设,创业大赛的科学开展将成为撬动生态系统的有力杠杠。一次理想的创业大赛举办,需要从顶层设计、赛事准备、过程管理、总结跟踪四个方面进行相应调整完善,实现风气引导。此外,加强内部环境团结、外部资源的长期引入。

校园内要掀起以注重实践和实现社会价值为导向的创业风气,避免过度理论化、计划化;内部运作环境中各主体能资源共享,紧密合作。学校层面的高级领导建议组建创业生态建设的专门领导部门——“创业领导小组”统筹各大部门,有效进行顶层设计和进度督促,实现内部运作环境的顺利推进。同时,外部运作环境中资源的长期关注。创就业部门牵头,与各校友基金会、投资方、孵化器服务方等各校外部门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联系机制,双方项目人才相互走动,达到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黄兆信.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59.

[2]黄亚生,张世伟,余典范,王丹.MIT创新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87.

[3]金津.美国研究型大学顶级创业大赛的比较与借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5):63.

[4]李伟铭.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3.

对创业者的祝福 篇5

做天使投资,自己实际上也在参与创业,这意味着我变成了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是创业者的教练、保姆。这个角色满足了我。想想看,在一家公司最早期就能够慧眼识珠,看中这些项目,再通过努力帮助他们成功,就会感觉特别得意——虽然挣的钱不一定比VC挣得多,但会让人特别有成就感。

喜欢天使投资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一直认为互联网是年轻人的天下。做天使投资一方面能够跟年轻的创业者交流,我可以教给他们一些经验、一些阅历,介绍一些资源;反过来,他们也能够给我很多新的观点,能带来市场上最新鲜的资讯、最新的用户感受。我觉得这很重要。

跟年轻人一起合作,能够让我不断把握市场的脉搏,否则就像很多大企业的高管一样,位置越来越高,办公室的楼层越来越高,对行业了解却越来越少,离用户越来越远,那就不接地气,离失败不远了。

对投资人来说,做天使投资有一个要求,即投资人可以参与项目,但项目本身是属于创业者的。这跟自己做公司有本质的不同。自己做企业,企业是自己的,很多事自己敢于拍板做决定。但是,如果你做天使投资,那就一定要掌握这个分寸:企业不是自己的,它是属于创业者的。

这就是说,投资人不要替创业者做决定。投资人可以讲很多东西,但最后做决策一定是创业者自己。很多时候,我与创业者讨论问题,只是言语上会比较激烈一些,但这个分寸会把握得很好。我从来不想当他们的董事长,更不想去做他们的CEO。我只是他的教练和保姆,是在背后给他摇旗呐喊的拉拉队队长,是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来寻找的一个老师或者一个兄长,不会去强迫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是我的原则。

当然,投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陷阱。首当其就冲就是友情投资。想想看,朋友来找你,抹不开面于是友情赞助。

不过,这种投资容易失败,因为你对朋友的能力做的评估是不客观的,也有可能是你对他的项目也不看好,但是最后自己说服自己:投点钱试一试吧。这种投资一般是不成功的。

第二种就是随大流。这个项目其实你并不了解,别人投后找你一块投资,你会想既然别人都投了,我就跟着放一点吧。实际上,一个天使投资人投的案子并不一定适合另一个人,因为大家的看法不一样。天使投资还是自己要有比较独到的见解。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投资也要专注。正如做企业一样,不专注就赚不了钱。每个投资者应该找到自己比较擅长的领域。看到别人成功应该替对方感到高兴,而不是说他能挣,那我也应该能挣。如果精力不够,宁可不投这笔钱,过几年有时间、有精力再接着做。

我从来不奢望投资的公司会成为百亿美元市值的大公司。我认为,最珍贵的在于发现了很多年轻的创业者,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他们钱,给他们很多经验和帮助。这些人在行业里成长,可能变成下一代互联网的精英,变成下一代互联网的主流人物。到那个时候,我就可以很骄傲地说,“我帮助过他们。”

上一篇:002高级分析师-岗位职责下一篇:消保股2012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