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鉴赏(精选9篇)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试着从动静和写景的顺序的角度赏析颔联和颈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野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显得那么自然和谐。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4、颈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二、填空题
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 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2、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地点: 东皋,时间: 薄暮,事件 望。
三、选择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B、颔联运用了对偶和拟人修辞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C、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古诗文鉴赏-八上】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试着从动静和写景的顺序的角度赏析颔联和颈联。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3、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颈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填空题
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
2、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地点:,时间:,事件。
三、选择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野 老
(唐)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释】
①野老:杜甫自称。
②澄潭:指百花潭,是草堂南面的水域。
③剑阁: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地处川、陕、甘三省结合部,守剑门天险。
④片云:诗人自喻。
⑤琴台:琴台是成都的一个名胜,相传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地方,此处代指成都。
⑥东郡:指洛阳。
⑦秋生:秋天来了。
⑧画角:古代乐器名,相传创自黄帝,或曰传自羌族。形如竹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故称“画角”。
【经典背后】
此诗写于759年(一说760年),这时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经过长年的颠沛流离之后,总算得到了一个憩息之处,这使他聊感欣慰。然而国家残破、生民涂炭的现实,却时时在撞击他的心灵,使他无法宁静。
一天,杜甫正在草堂前的江边漫步,看到远道而来的商船,不免触景生情,思国怀乡起来。
诗人先描绘出一幅草堂美景,江岸回曲,竹篱茅舍,清静悠闲。简陋的小门歪歪斜斜,因形就势,依江而开。渔民们在百花潭下网捕鱼,商船也披着晚霞远道而来。
诗人的野望之景,出语质朴自然,令这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充满了村野之趣,传达了此时此刻诗人的闲适心情。然而,杜甫并不是一个超然物外的隐士,看到远道而来的船,竟又勾起了无尽的悲思。他多么想北上长安,东下洛阳,重返故里。然而剑门失守,不仅欲归无路,而且整个局势也日趋危急,他犹如天上的那一片白云,为什么漂泊流浪到成都呢?
官军还没有收回沦陷的洛阳,只有萧瑟的秋风中传来成都凄凉的号角。前面是美丽的江村晚景,后面是凄凉的城头号角。诗人刚才闲适旷达的心情立即浸染了孤凄哀伤的色调。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曲作者王绩的生平创作,积累文学知识;
2、了解五言律诗这一体裁;
3、积累名句;
4、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诗人的孤独和苦闷;
5、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6、完成背诵。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景感染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拓展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惆怅、孤寂的情怀,感受汉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训练,了解诗的内容;借助品读、想象,感受诗人孤独仰郁的心情,感受汉语言的美;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赏析诗歌,领悟诗中情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先背诵课文;
2、准备多媒体教学。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入:
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幅山中秋景画——《野望》吧!
2、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屡被弹劾。自比嵇康、阮籍、刘伶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与唐初流行的浮靡诗风显然有别。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3、背景介绍:
作者仕途不得志,而天下大乱,故托病辞官归田而作,借此排遣自己的孤寂心情。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
2、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请学生翻译,并注意提醒校正。
东皋:作者家乡,归隐之地。皋,水边地。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领学生再次品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请同学翻译诗句。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马带着鸟兽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2、诗句赏析。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作者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这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让学生描述一下诗中的场景,想象一下诗人创作的意境。
把我们想象成作者:“你”在自己忧愁无依的时候,一个人在水边的高地上,耳边隐隐约约传来水声,这时秋风萧瑟,一轮金黄的夕阳照射在山上、树上,而树木光秃秃的,只留下满地的落叶,山上只有刺目的余晖,心中无忧的兴起一股忧愁、凄凉、萧瑟之感,恰恰这时一个牧童驱赶着牛群,踏着夕阳回家,打猎之人也骑着马归来,可自己却都不认识,这时会有什么感受呢?
2、品读诗歌,说说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五、课堂总结: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透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抄写和翻译全诗;
2、课外收集学习王绩另外的诗歌,自学背诵。
《野望》教学设计2【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王绩的生平创作,积累文学知识;
2、了解五言律诗这一体裁;
3、积累名句;
4、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诗人的孤独和苦闷;
5、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景感染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拓展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惆怅、孤寂的情怀,感受汉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借助品读、想象,感受诗人孤独仰郁的心情,感受汉语言的美;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赏析诗歌,领悟诗中情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先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刚刚离我们而去,大家有没有好好欣赏欣赏今年的秋色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关秋天的唐诗《野望》,再来回顾一下这秋色的美!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自告奋勇背诵这首诗歌。
2、集体朗读诗歌,正音。
3、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请学生回答,并注意易写错的字。
东皋:作者归隐之地。皋,水边地。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依:归依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4、学生自由选择两句诗文来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对诗句。
傍晚时分诗人站在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归来。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集体诵读这首诗歌,感受一下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本诗通过对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当时孤寂、苦闷的心情。
三、走近作者:
那么,王绩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首诗呢,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呢?让我们来一起走近作者。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初诗人。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唐初诗坛四杰之一王勃的叔爷爷。除一度做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而这首诗歌就是他托病辞官归田后所作,借此排遣自己的孤寂心情。
四、细读课文,赏析诗句: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讨论思考:(下面的这些问题可以同桌、前后桌就近共同探讨解决,然后推举一个同学准备发言。)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作者在这里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东皋”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也隐隐传达出作者的归隐之意。
既有所望必有所见,作者都看到了什么内容呢?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写了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注意“树树”和“山山”传达出的景色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讲解。“树树”是每一棵树,说明是深秋。“山山”是每一座山,是起伏的连山,层峦叠嶂。这两个叠词用得非常好,写出了秋色的苍茫和广阔。)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中哪几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这两句中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的很好,对牧人与猎马进行了特写,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几个词初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你可以试着换个词,却是不能够的,看似很俗,细想起来那画面却是如现眼前,人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所以作者的用词是自然而精警的。
(引导学生归纳这两联的写作手法,体悟作者光色交融,远近交错,动静结合的写景妙笔)
如果作者能与他们谈笑风生,共享成果那该是多么惬意啊。但他认识这些村人吗?
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抒发了怎样的情怀?作者采用什手法来传达这种情怀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在这里作者巧用典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而且还要跨越两千多年去寻找知己,这是怎样的一种旷古的落寞,旷世的情怀啊!
五、精读课文,写作探究:
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诵读诗歌讨论思考:(就近讨论)
1、本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它在诗歌史上有什么重要作用?
这首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一改南朝以来诗风的奢华艳丽之风,给人以朴素清新之美,“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很是难得。
2、这首诗是唐诗中的什么体裁,你怎么看出来的?
这首诗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老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律诗特点)
六、作业:
将此诗中写景的名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在课堂语言描述的基础上再扩展,改写成一篇优美的写景小散文。
王勇的创业历程,始于30年前。1986年,时年36岁,担任西王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勇,将自己经营多年,价值20多万元的面粉坊无偿捐献给村集体,揭开了西王集团发展的序幕。与此同时,西王村的另一位能人王明峰,也带领着自己两位兄弟开启了创业之路。同属一个宗族的王氏子弟们,共同盯上了玉米油产业的蛋糕,最终成就了各自的财富神话。
如今的西王集团,已经不满足于国内的产业版图,10月18日,西王食品披露称,公司17日召开2016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Kerr公司100%股份并签署<股份购买协议>及其附属协议的议案》。据介绍,公司会尽快办理股权交割事宜,预计最快本月底下月初完成股权交割。
Kerr公司是加拿大的一家保健品公司,今年1-8月份实现营收3.11亿美元,净利润0.4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26%、45.12%。这家公司的产品已成为北美地区运动营养食品的第一品牌。
从一家村办企业起步,到如今的跨国并购,从最初的致富梦想,到如今的产业、资本梦想,西王的梦想一步步升级,它的成长故事是中国世纪的最佳标注。
一个村办企业的创业变数
沿滨州邹平县向北,至金玉大道折向西前行,你便会看到路边两侧路灯杆上高挂的玉米油广告牌一张挨一张,向远处延伸开去。当眼睛习惯一路上这样的场景,你已经接近中国玉米油产业的核心区域西王村。
西王村的资料室里珍藏着一张“大字报”,见证了当初西王创业的艰难。
1986年,邹平县韩店镇西王村党支部书记王勇,把自己经营多年的价值20万元的面粉厂无偿捐献给村集体,使西王村有了发展的基础,从此带领西王村走上了以工兴农、以企兴村的现代化之路。
但创业之路并非这样简单、光明。为了寻求致富之路,王勇带领支部一班人“脚穿布鞋、肩搭粗衣”走南闯北考察市场找项目。当时,每人每天吃住只补助两块钱,但凡有个住的地方就不住旅店,吃干馒头,喝自来水。
但这些苦并不是所有村民都理解。于是,有人贴出了这张“大字报”:“他们几个出去考察项目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全村百姓……”吃了苦反遭指责的干部们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蔫了。王勇的媳妇张淑芳说:“咱把面粉坊都捐出去了,还说咱心不诚,你找他们论理去!”王勇拉下脸来说:“咱去跟他吵,吵胜了能说明你什么?咱去跟他打,打赢了能证明你什么?咱为了谁,不是吵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第一个难关渡过去了,之后,王勇又遭遇了一次“散伙”的危机。1993年,西王村花52万元“技术转让费”上马“甘油”生产项目,没想到一年赔了1000多万元,3000多万元贷款很快就“砸了水坑”。王勇去北京,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500万元的转产资金,没想到村民们一听说又有钱了,就要“散伙”,70户村民的联名信直接递到了县政府。
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到王勇一人身上,召集村民统一思想,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苦口婆心地讲道理:“这些钱,是投资,不是拿来让咱们分的,厂子做不好,撇下巨额的债务,摊到每个人身上,将来连孩子都抬不起头来!我们有了这些资产,可以用它跟别人谈合作,这样我们就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经过王勇的不懈努力,村里的厂子终于重获新生。
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王勇说:“这就是农民创业最大的变数。吃苦没得说,但面对利益时容易迷失方向、目光变短。在这个时期村民有没有骂过我,我就不知道了。但村民也不一定会骂我,因为企业从86年一开始发展,就逐步的搞新村规划,让村民得到好处和实惠。当一个大的包袱压在老少爷们头上,心里压力承受不了,想其他办法也可以理解,比如分掉企业等。另外,在这个岗位上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有些人有些自己的想法,但我相信,他们反对的是这个事,而不是我这个人。”
峰回路转蛇吞象
西王食品董事长王棣是王勇唯一的儿子,是整个西王集团的接班人。他生于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2005年进入西王集团,第一份工作是与工人们一起,清扫建筑垃圾,辅助拆卸、安装机器,期间曾赴纽约大学进修金融专业。
金融专业的背景,让王棣在运作公司上具有了较为明显的资本特质。实际上,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示出,西王集团运用金融工具进行产业谋变、走出国门的思路。
此次联合春华资本收购Kerr公司100%股权,便是西王食品进行国际化并购的第一次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购交易价格为7.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48.75亿元。对总资产仅为22.18亿元的西王食品来说,堪称一次“蛇吞象”。
不过,在西王食品相关人士看来,国内运动营养与体重管理健康食品市场规模可期,本次收购将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并增加公司资产规模。
然而,收购谈判却也是波折不断。王棣透露,在正式谈判首日,因收购主体变更,对方曾“愤而离场”。
不过,双方却并未就此“一拍两散”。在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出具相关承诺函后,西王食品收购Kerr之事最终“峰回路转”。
王勇坦言,这次并购符合公司大的发展战略,初衷就是要做大西王食品的品牌。这次能够并购Kerr,是因为后者想寻找新的市场,在新的市场他们还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有数据显示,在运动营养领域,北美人均消费是140美元,而国内目前人均只有23美元,市场潜力巨大。对此,王棣透露,西王食品将成立专门公司开拓中国市场,并在品牌和渠道上进行投入。
“现在国内健身房规模都很小,最大的连锁不超过200家,相关厂家要整合全国这个市场几乎做不到。但西王食品玉米油的销售渠道对于Kerr的产品就比较合适,一是线下布局很完善,包括县一级都有办事处;二是都针对高端市场,下一步销售这些运动营养品几乎没有障碍。”王棣说,这些渠道优势加上Kerr的品牌优势,有望给标的公司带来可观的业绩增速。
他同时介绍,合作伙伴春华资本在北美以外地区也有许多资源,可以帮助公司在印度等地开展销售,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西王食品自10月以来股价的猛增也证明了投资者对收购事宜的看好。数据显示,2016年5月6日西王食品收盘价为13.29元/股,而到10月19日报收23.94元/股,涨幅明显。此外,国海证券发布报告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根据kerr保守业绩承诺,扣除各项费用后,kerr在2016-2019年能够给西王增加净利润1.3亿元、2.4亿元和2.6亿元。
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1分)
3.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
3、日暮时分,站于东皋极目远望,视野十分开阔。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
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
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4、(景与人)动静结合,活现一幅浓浓的秋暮晚归图。
《野望》阅读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3.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1分)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14.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15.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分)
参考答案:
13.D
14.D
15.全诗表现了作者感伤时局,怀念诸弟,孤独隐忧的思想情感。首联写作者野望所见的“西山”和“清江”凄清景色,融情于景。中间两联写作者由所望之景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暮年“多病”,“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的惭愧。尾联写出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
考点:正确识记古诗词中的对仗知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试题解析:本题选D项。题干要求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指向明确,首先从题目“野望”思考起,A项中“西山”“南浦”切合题目中的“望”而非“野”字。B项中“海内”“天涯”是诗人远望后的想象,而不是切合“野望”二字。C项中的“迟暮”“涓埃”也是作者的感慨语,而非“野望”的内容。D项中的“出郊”切合“野”,“极目”切合“望”,所以都与“野望”二字切合,因此选D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试题解析:题干要求明确,首先是全诗的情感,然后结合诗句解答。情感上应从诗句中表现情感的词语中概括。从“诸弟隔”“涕泪”“供多病”“答圣朝”“不堪人事”等词语中可以看出全诗表现了作者感伤时局,怀念诸弟,孤独隐忧的思想情感。学 科 网结合诗句就是要求学生结合全诗的每一联思考。首联写作者野望所见的“西山”和“清江”凄清景色,融情于景。中间两联写作者由所望之景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暮年“多病”,“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的惭愧。尾联写出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
一、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4分)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4分)5.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7.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4分)8.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2分)
二、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
2、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试题。地点:_____,时间:_____。事情_____。
3、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对____,____对______。
4、第三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 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参考答案】
一、1.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2.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3.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2分)4.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1分)又没有真正的知己,(1分)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2分)5.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2分,符全诗意即可)6.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2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7.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8.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二、1、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2、东皋 薄暮 望
3、皆、惟 色、晖
4、牧人赶着牛羊,猎人骑着马带着许多狩猎所得,回家了。
三、1、B(应是白描的手法,以质朴的语言描画。)
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1分)3.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
3、日暮时分,站于东皋极目远望,视野十分开阔。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 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注释:
【鹤注】此诗宝应元年十一月在射洪县作。程氏曰:射洪县,在梓州东六十里。
金华山北涪水西①,仲冬风日始凄凄。山连越隽蟠三蜀②,水散巴渝下五溪③。独鹤不知何事舞④,饥乌似欲向人啼⑤。射洪春酒寒仍绿⑥,极目伤神谁为携⑦?
(此在射洪而野望也。山北水西,野望之地。仲冬风日,野望之时。次联远望,承上山水。三联近望,起下伤神。仍在上下四句分截。山发南荒,水通楚界,数千里脉络,包在二句。曰连、曰蟠,山形长而曲也。曰散、曰下,水势分而合也。独鹤有似羇栖,故见舞而讶。饥鸟有感旅食,故闻啼而怜。触目伤情,因思携酒销愁耳。
【顾注】酒暖则绿,射洪寒轻,故冬酒仍绿,应上始凄凄。极目二字,明点望字。)
①金华山,在射洪县北,县又在涪水之西。《方舆胜览》:金华山,在梓州射洪县。《一统志》:在潼川州射洪县北二里。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释】①氛垢:雾气和尘埃。
5.诗歌写出了雨后初晴原野的什么特点?(2分)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5.清新(明净、空旷)(2分,意思符合即可)
6.表达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分,意思符合即可给分)
(1)从“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可以看出雨后新晴的乡村景色有什么特点?(5分)
(2)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6分)
(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11(1)空气特别明净清新;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也可用原文中的“原野旷”、“无氛垢”回答。)(5分)
(2)分别是“明”和“出”。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