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实际问题教案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分式方程实际问题教案(精选12篇)

分式方程实际问题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会列出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合理.教学重点: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合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甲、乙两人做某种机器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6个,甲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乙做6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等,求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 引导学生思考:

1、如果设甲一小时做X个零件,那么乙一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2、甲做x个零件需要多少时间?乙做(x+6)个零件需要多少时间?

3、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方程呢?

二、新课探究

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2).设:选择恰当的未知数,注意单位和语言完整.(3).列:根据数量和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4).解:认真仔细解这个分式方程.(5).验:检验.(6).答:注意单位和语言完整.2、例1 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 引导学生分析

甲队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设乙队如果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那么甲队 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_____,乙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_____,两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

1的_______.解:设乙队如果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x.依题意得

方程两边同乘6x,得2x+x+3=6x,解得 x=1.检验:x=1时6x≠0,x=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由上可知,若乙队单独施工1个月可以完成全部任务,而甲队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可知乙队施工速度快.3、例2 某列车平均提速v km/h,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 km,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 km,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分析:这里的v,s表示已知数据,设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 km/h,先考虑下面的填空: 提速前列车行驶s km所用的时间为

h,提速后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提速后列1111,362x车运行

km 所用时间为

h.根据行驶时间的等量关系可以列出方程: 去分母得:s(x+v)=x(s+50)去括号,得

sx+sv=sx+50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50x=xv.解得

检验:由于v,s都是正数,时x(x+v)≠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4、跟踪训练

农机厂到距工厂15 km的向阳村检修农机,一部分人骑自行车先走,过了40 min,其余人乘汽车去,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3倍,求两车的速度.三、随堂练习(1)在5月汛期,重庆某沿江村庄因洪水而沦为孤岛.当时洪水流速为10 km/h,张师傅奉命、用冲锋舟去救援,他发现沿洪水顺流以最大速度航行2km所用时间与以最大速度逆流航行1.2 km所用时间相等.则该冲锋舟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____.(2)某镇道路改造工程,由甲、乙两工程队合作20天可完成.甲工程队单独施工比乙工程队单独施工多用30天完成此项工程.(1)求甲、乙两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要多少天?(2)若甲工程队独做a天后,再由甲、乙两工程队合作____天(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可完成此项工程;(3)如果甲工程队施工每天需付施工费1万元,乙工程队施工每天需付施工费2.5万元,甲工程队至少要单独施工多少天后,再由甲、乙两工程队合作施工完成剩下的工程,才能使施工费不超过64万元?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需要我们

1.会列出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合理.2.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2)设:直接设法与间接设法;(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解方程,得未知数的值;

(5)检:有两次检验.①是否是所列方程的解;②是否满足实际意义.(6)答:注意单位和答案完整.五、作业布置

教材P154第3、4、5题

分式方程实际问题教案 篇2

一、拆项法

∴x=1, 经检验x=1是原方程的根.

二、添项法

解方程两边项数相同, 各项都同时添项加1化为

三、比例性质法

经检验x1=0, x2=-1为已知方程的解.

四、韦达逆定理法

五、和差换元法

六、构造方程组换元法

经检验它们都是原方程的根.

七、应用两个分式相等, 若分子相同, 则分子为零, 或两个分母相等的方法

综上所述可见, 上述方程若按常规方法, 得先通分使其变为整式方程, 但这样求解, 不仅繁琐而且有时还会得出一个一元二次以上的方程, 如果这个高次方程不能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则对初中学生来说将无法可解, 而上述方法就可解决此问题.

建立分式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一例 篇3

将一件衣服在洗衣粉水中充分浸泡、搓洗后,拧掉其中的污水,当然,你不可能将其中的污水全部拧掉,假设衣服中还存有1斤污水,现在要用20斤清水清洗,怎样清洗效果更好呢?

若将20斤清水一次用掉,即将衣服一下子放到20斤清水中,通过充分搓洗后,衣服中的1斤污水与20斤清水充分混合,再拧掉水分(还按衣服中存有1斤水计算),此时,衣服中存在的污物是原来的121.

若将20斤清水分两次用,第一次先用12斤,通过充分搓洗再拧掉水分,此时,衣服中存在的污物是原来的113;第二次用8斤,通过充分搓洗再拧掉水分,此时,衣服中存在的污物是第一次清洗后污物的19,即衣服中存在的污物是原来的113×19=1117.这比一次用掉20斤清水要干净多了!

若将20斤清水分两次用,每次用10斤,根据上面的计算方法可知,两次清洗后衣服中存在的污物是原来的111×111=1121.

看来,20斤清水分两次用,平均使用比不平均使用效果要好!

由此可知:①用一定量的清水清洗衣服,将清水分两次使用比一次使用效果要好;②用一定量的清水清洗衣服,将清水分两次平均使用比不平均使用效果要好.

下面我们证明上述结论.

将一件衣服在洗衣粉水中充分浸泡、搓洗后,拧掉其中的污水,假设衣服中还存有a斤污水,现在要用m斤清水清洗:

(1)若将m斤清水一次用掉,则衣服中存在的污物是原来的am+a,即a2ma+a2;

(2)若将m斤清水分两次用,第一次先用x斤,第二次用m-x斤,则衣服中存在的污物是原来的ax+a×a(m-x)+a,即a2mx-x2+ma+a2;

(3)若将m斤清水分两次平均使用,则衣服中存在的污物是原来的am2+a×am2+a,即a2m24+ma+a2.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比较三个分式a2ma+a2、a2mx-x2+ma+a2、a2m24+ma+a2的大小了,也就是比较ma+a2、mx-x2+ma+a2、m24+ma+a2的大小.

(1)由于x0,即mx-x2+ma+a2>ma+a2,

所以a2mx-x2+ma+a2

即:用一定量的清水清洗衣服,将清水分两次使用比一次使用效果要好.

(2)由于mx-x2=-(x-m2)2+m24,x≠m2(不平均使用),

故m24>mx-x2,即m24+ma+a2>mx-x2+ma+a2.

所以a2m24+ma+a2

即:用一定量的清水清洗衣服,将清水分两次平均使用比两次不平均使用效果要好.

当然用一定量的清水清洗衣服,将清水分的次数越多并平均使用,清洗效果越好(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仍以20斤清水为例进行验证).

看来,洗衣服中还真大有学问呢!这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过的一句话:“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可谓是:生活处处皆数学,生活处处皆学问.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篇4

〖活动1〗 问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忆,选一位同学作答,其他同学补充.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步骤 是否清楚;(2)学生能否说出每一步骤的关键和应注意问题.(活动1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回忆、思考的情景,又是本课一种很自然的引入,为本课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活动2〗 问题 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cm ,宽21cm,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彩色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精确到0.1cm).(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2)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何理解?(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4)列方程并得出结论.(5)反思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教师展示课件,教师提出问题(1)学生分析,请一位同学回答,教师在题目中指出数量关系.教师提出问题(2)学生思考,请一位同学回答,可举简单例子说明,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正中央矩形的长宽比是9︰7.问题(1)(2)都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为后面的解题做以铺垫.教师提出问题(3)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上台演示、回答,每位同学要着重分析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处理方法.问题(3)是活动2的中心环节,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分析能力;(2)学生在未知数的选择上,能否根据情况,灵活处理;(3)在讨论中能否互相合作;(4)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语言表达是否准确.学生充分的讨论,得出多种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性.为活动3埋下一个伏笔.教师提出问题(4)学生分组,分别按问题三中所列的方程来解答,选代表展示解答过程.教师提出问题(5)学生充分的讨论,丰富解题经验.〖活动3〗某校为了美化校园,准备在一块长32米,宽20米的长方形场地上修筑若干条宽度相同的道路,余下部分作草坪,并请全校同学参与设计,现在有两位学生各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根据两种设计方案各列出方程,求图中道路的宽分别是多少?使图(1),(2)的草坪面积为540米2.教师展示课件,请一位同学朗读题目.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方案1,学生通过探究与讨论,活跃了解题思路.教师提出方案(2)学生思考.因为有活动2的基础,选一位同学回答这一组问题即可,如有不完全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教师做屏幕演示,特别提醒学生:剩余草坪的面积,是否就是原草坪的面积减去2条路的面积?以引导学生注意道路重叠部分的处理.活动2是针对活动2的巩固性练习.《思考》:能不能把纵、横两条路移动一下,使列方程容易些?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引领学生 讨论后请一位同学回答.教师引领学生发现两个图形都存重叠部分,但除此之外的剩余部分,第一个图是一个完整的矩形,易于表示;而第二个图中分为4块,所以不容易表示.《思考》是活动3的中心环节,以图形对比的问题为 引导,通过对比两个图形的联系与区别,启发学生方案1为模型,构建草坪问题的解题思路.学生分组讨论,画图,上台演示.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总结图形变换的基本原则.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的学习效果;(2)使学生充分体会图形变换的灵活性;(3)学生对图形的观察、联想能力;(4)教师要强调图形变换中图形改变、位置改变、关键量不变的原则.在学生充分的思维活动之后,学生会自然产生动手实践的欲望,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去发挥想象,同时也要注意对图形变换的指导,可以对部分不太合适的答案也进行一下点评.〖活动4〗 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

〖活动5〗当堂测试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5

--销售中的盈亏

2、某服装店为了清仓,某件成本为90元的衣服亏损了10%,则这件衣服卖了_ _元

3、一件衬衣进价为100元,利润率为20% 这件衬衣售价为 ______ 元;

4.一台电视售价为1100元,利润率为10%,则这台电视的进价为_____元;

一、教学目标

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实际问题。

4.随州某琴行同时卖出两台钢琴,每台售价为960元。

其中一台盈利20%,另一台亏损20%。这次琴行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二.知识链接

在数学上,商品销售问题也成了一类非常重要的实际问题,在商品销售问题中,首先理解几个概念:

(1)成本价:是商家进货时的价格(有时也称进价);(2)标价:商家在出售时,标注的价格

(称原价、定价);(3)售价:消费者购买时真正花的钱数(有时叫成交价、卖出价);(4)利润:商品出售后,商家所赚的部分,(利润=售价-进价)(5)利润率:在销售过程中,利润占进价的百分比;(6)打折:商家为了促销所采用的一种销售手段,打折就是以标价为基础,按一定比例降价出售,卖货时,按照标价乘以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如:打8折,就是按标价的80℅出售。

(7)掌握几个等量关系式: ①利润=售价-进价;

②售价=利润+进价=进价×(1+利润率);

③利润率=利润售价进价×100% = 进价进价 ×100% 三.引例:

1、商品进价是30元,售价是50元,则利润 是 元.利润率是

5、商品原价200元,九折出售,卖价是 元.6、某商品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售价是14.8元,则原

定售价是

.四.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例:某商店在某一时间内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

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还是不盈不亏? 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________元,它的商品利润就是_______元,根据售价==利润+进价这一相等关系列出方程____

_ __,解得___

____。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___ __元,它的商品利

润是_______元,列出方程_______,解得______ _。(亏损就是负盈利,即利润为-0.25y元)

两件衣服的进价是x + y = _______元,而两件

衣服的售价是60 + 60 =_______元,进价_______ 于售价,可知卖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情况是____ _ _。

五.综合应用

1、某文具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这次交易中的盈

亏情况如何?()

A、盈利8元 B、亏损8元 C、不盈不亏

D、无法比较

2、两件商品进价为84元,其中一件亏本20%,另一件赢利40%,则两件商品卖后()。A.赢利16.8元 B.亏本3元 C.赢利3元 D.不赢不亏

3、一批校服按八折出售,每件为x元,则这批校服每件的原价为()

A.20%元 B.80%元 C.20%χ元 D.80%χ元

5.我们的身边有一些股民,某股民将甲、乙两种股票卖出,甲种股票卖出1500元,盈利20%,乙种股票卖

出1600元,但亏损20%,该股民在这次交易中是盈利还是亏损,盈利或亏损多少元?

6.某商品的进价是1000元,售价为1500元,由于情

况不好,商店决定降价出售,但又要保证利润率为5%,那么商店可降多少元出售此商品;

7.一商店将某种商品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元旦期间打8折销售以答谢新老顾客对本商厦的光顾,售价为224元,这件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元?

分式方程实际问题教案 篇6

1、说一说等式的性质

2、解方程

12x=96x÷40=14x÷2.5=5

导学案:

教学例7

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明确题意。

2、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

3、小军的成绩我们知道吗?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4、接下来,请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生独立解决,师巡视)指名上黑板。

5、集体核对,(指算式)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计算完结果后,你是怎样检验的?

教学例7

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明确题意。

2、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

3、小军的成绩我们知道吗?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4、接下来,请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生独立解决,师巡视)指名上黑板。

5、集体核对,(指算式)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计算完结果后,你是怎样检验的?

课堂检测:

根据应用题的题意,在空格处列出方程

1.有两个工程队,第一队有46人,第二队有28人,从第一队调x人到第二队使两队人数相等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可以完成,两队合作x天可以完成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汽车厂今年生产汽车16000辆,去年生产x辆,今年比去年生产的汽车增加1倍还多1000辆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分式方程实际问题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类讨论将电话计费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解决方程问题、利用方程问题的结论解释各个分类区间的花费变化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体会分类思想和方程思想,增强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电话计费问题的方程模型。

【难点】建立电话计费问题的方程模型。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

前面我们已经对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对问题的初步认识

问题1:下面表格给出的是两种移动电话的计费方式: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你了解表格中这些数字的含义吗?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对回答的方式适当给予提示,如“月使用费的比较”“超时费的比较”等,然后教师列举出一两个具体的主叫时间,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相应的费用。

问题2:你觉得哪种计费方式更省钱呢?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若学生回答计费方式以一或计费方式二省钱,可发动其他学生通过举例等方式加以质疑;

若学生的回答中出现分类讨论的趋势,则教师加以肯定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分类的关键点、分类后各区间的变化趋势作进一步的探究。

讨论后安排学生再次思考,可适当讨论。

3对问题的深入探究

问题3:通过大家的讨论,你对电话计费问题有什么新的认识?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加以归纳引导:

若学生还没有明确的分类,则引导学生思考“你可以确定哪一个时间区间内两种计费的比较结果?”,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若学生已经对问题进行了分类,则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分类?”以及“在每一个时间区间内你是怎么分析的?”从而引导学生更合理地解决问题。

分式方程实际问题教案 篇8

内容:

6年级: 主备者: 小唐 备课时间:12.9.1 周次 1 课次(本周第几课时)1 授课课题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基本

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1册第1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

及难点 让学生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过程中自主理解并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题

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课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感悟出数学的规律,促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教学环节设计

一、情境引入

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出示大雁塔和小雁塔的图片)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出示例1的文字部分)

二、探究新知

1、找出等量关系

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 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一个数量关系式将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

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列方程解题

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谈话:我们在五年级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提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后,要求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列出的方程,并说说列方程的根据,以及可以怎样解列出的方程。

三、引导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大致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

作业 练习一 1——5题

板书设计 等量关系式:

①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 ②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③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分式方程实际问题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用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反映现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2、用分式方程来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运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认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经历建立分式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1、审明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2、根据实际意义检验解的合理性.教学难点

寻求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分式方程这样的数学模型,并且学会了解分式方程.接下来,我们就用分式方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2、学习探究

5、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张老师和王老师分别乘坐早7时发出的普通客车和8时15分发出的豪华客车从甲地去乙地,恰好同时到达.已知豪华客车与普通客车的平均速度的比是4:3,求两车的平均速度。

温馨提示:这个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

普通客车所用的时间-豪华客车所用的时间=时

解:设豪华客车的平均速度为4x千米/时,普通客车的平均速度为3x千米/时,于是豪华客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为根据题意,得方程-

时,普通客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为

时,解这个方程,得x=24 检验可知,x=24是这个方程的解。因为4x=96(千米/时),3x=72(千米/时),所以豪华客车的平均速度是96千米/时,普通客车的平均速度72千米/时。

思考:想一想,从例5的条件出发,还可以探求哪些未知量?(例5是行程问题,教学中应先通过学生读题与审题,弄清题意,抓住路

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基本等量关系,认真分析题目。从例5的条件出发,还可以求两车到达乙地的时间;豪华车开车时,普通客车已走过的路程等.这里应鼓励学生编题并作出解答;)例

6、阳光小区有A型和B型两种住宅出售,A型与B型住宅每平方米的价格分别是全楼每 1平方米平均价格的1.1倍与0.9倍,而且A型比B型的面积#40平方米.如果A型与B型两种住宅的售价分别为33万元与36万元,求全楼每平方米的平均价格. 按照题意,思考下面的问题,并与同学交流.(1)如果设全楼每平方米的平均价格为x元,那么A型住宅与B型住宅每平方米的价格分别是多少?(2)A型住宅与B型住宅的面积分别是多少?(3)根据“A型住宅比B型住宅的面积少40平方米”这个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是 .

(4)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一试.

去分母,即两边同乘,得到 .

解这个方程,得x=

(5)怎样检验它是不是方程的根?(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检验有两层意义:其一,检验所得到的根是否为原方程的根;其二,检验原方程的根是否符合题意)(6)你得到的答案是什么? 思考:根据例6提供的信息,你能编制出另外一个用分式方程解决的问题吗?与同学交流.(例6是来自现实生活的题目.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40,解这个方程,得x=2 500,经检验符合题意,即全楼每平方米的平均价格是2 500元。)

归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是:审、设、列、解、验、答.(1)审——仔细审题,找出等量关系.(2)设——合理设未知数.

(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4)解——解出方程(组).

(5)验—— 一验所求根是不是所列方程的解,二验是否符合实际意义。(6)答——答题.

3、跟踪训练:

小芳带了15元钱去商店买笔记本.如果买一种软皮本,正好需付15元钱.但售货员建议她买一种质量好的硬皮本,这种本子的价格比软皮本高出一半,因此她只能少买一本笔记本.这种软皮本和硬皮本的价格各是多少?

4、巩固与提高:

1、甲、乙两码头相距s千米,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a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b千米,船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A、小时B、小时C、(+)小时 D、(+)小时

2、为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某村拟在荒坡地上种植960棵树,由于青年团员的支持,每日比原计划多种20棵,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种植多少棵?设原计划每天种植x棵,根据题意得方程。

3、甲打字员打9 000个字所用的时间与乙打字员打7 200个字所用的时间相同,已知甲、乙两人每小时共打5 400个字,问甲、乙两个打字员每小时各打多少个字? 全面提升能力

请结合生活实际,自编一道应用题,可以用方程

=3求解,并解出结果.

5、学习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6、作业:课本P82 A组2、3

分式方程实际问题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本节课主要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平均变化率问题。

2、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3、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4、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 重难点、关键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平均变化率问题的应用题 难点:发现平

中的等

关键: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

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展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具体内容如下)学习目标

1、本节课主要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平均变化率问题。

2、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3、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4、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

二 展示学习要求(学生对照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并做个别辅)学习要求

1、某农户第一年的粮食产量为6万kg,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20%,第二年的产量为____________万kg,第三年的产量为____________万kg ;某商品原价每件100元连续两次降价,平均每次降低率为10%,第一次降价后价格为每件________元,第二次降价后价格为每件________元

通过以上两题你能发现关于两次平均增长(降低)率问题的一般关系吗?(用A表示基数,X表示平均增长(降低)率,B表示新数)

2、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

3、对照课本46页探究2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 元,•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 元,显然,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较 .

(2)设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则一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 元,两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

元.从而可列方程为

。解得X=。

请求出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并比较两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

4、完成P46最后的“思考”:成本下降额较大的药品,成本下降率一定也较大吗? 三 后教

1、学习小组同学之间互教,解决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习要求中的问题,对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会解决的小组代表回答,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进一步强调并重点点评。四 当堂训练

列方程解运用题

练习

1、某钢铁厂去年1月某种钢产量为5000吨,3月上升到7200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练习

2、某种药剂原售价为4元, 经过两次降价, 现在每瓶售价为2.56元,问平均每次降价百分之几? 五 小结(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答)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审、设、列、解、验、答

1、审: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求什么?

2、设:设未知数,语句要完整,有单位(同一)的要注明单位;

3、列:列代数式,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

4、解:解所列的方程;

5、验:是否是所列方程的根;是否符合题意;

6、答:答案也必需是完整的语句,注明单位且要贴近生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 找出相等关系.(二)关于两次平均增长(降低)率问题的一般关系:

A(1±x)2=B(其中A 表示基数,x表表示增长(或降低)率,B表示新数)六布置作业:

分式方程实际问题教案 篇11

http:// 3.4.1销售中的盈亏(探究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商品销售中所涉及的进价、原价、售价、利润及利润率等概念;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用方程解决销售中的盈亏问题,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重、难点与关键

1.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都是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关键:理解销售中,相关词语的含义,建立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了如何分析数量关系,利用相等关系列方程以及如何解方程,可以看出方程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用的数学工具,本节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授

探究1:销售中的盈亏. 某商店的某一时间以每件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理解并熟记下列式子:(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2)商品利润商品进价(3)打x折的售价 对探究1提出的问题,你先大体估算盈亏,再通过准确计算检验你的判断. 分析: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取决于这两件衣服售价多少,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

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

-商品进价.

=原售价×

x10.

•进价多少,亿库教育网

http:// =商品利润率.亿库教育网

http:// 若售价大于进价,就盈利,反之就亏损.现已知这两件衣服总售价为60×2=120(元),现在要求出这两件衣服的进价.

这里盈利25%=利润,亏损25%就是盈利-25%. 进价 本问题中,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元,它的商品利润就是0.25x元,根据进价+利润=售价,列方程得: x+0.25x=60 解得 x=48 以下由学生自己填写.

类似地,可以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y元,它的利润是-0.25y元;根据相等关系可列方程是y-0.25y=60解得y=80.

两件衣服共进价128元,而两件衣服的售价和为120元,进价大于售价,•由此可知卖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情况是亏损8元.

解方程后得出的结论与你先前的估算一致吗?

点拨:不要认为一件盈利25%,一件亏损25%,结果不盈不亏,因为盈亏要看这两件的进价.例如盈利25%的一件进价为40元,那么这一件盈利40%×25%=10(•元)•,•亏损25%的一件进价为80元,那么这一件亏损了80×25%=20(元),总的还是亏损10元,这就是说,亏损25%的一件进价如果比盈利25%的一件进价高,那么总的是亏损,•反之才盈利.

你知道这两件衣服哪一件进价高吗?

一件是盈利25%后,才卖60元,那么这件衣服进价一定比60元低.

另一件亏损25%后,还卖60元,说明这件衣服进价一定比60•元高,•由此可知亏损25%的这件进价高,所以卖这两件衣服总的还是亏损.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107页习题3.4第2题.

分析:(1)观察时间和温度的数据表,•你能发现温度的变化与相对的时间的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不难发现:时间每增加5分,温度相应也增加15℃,因为温度的变化是均匀的,•所以可得时间每增加1分,温度就增加3℃.

从表中知当时时间为20元,温度为70℃,因此,21分时温度为73℃.

(2)设x分时温度为34℃,时间每过1分钟温度增加3℃,那么x分,温度增加3x℃,•原来的温度(时间为0)为10℃,相等关系是:原来温度+增加的温度=34.

列方程为:10+3x=34,解得x=8,所以8分时的温度为34℃.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商品销售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要解决商品销售的利润率问题类型的应用题,首先要弄清商品利润、商品进价、售价、标价,打折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能表示题目全部意义的相等关系,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后,一定要检验解的合理性.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108页习题3.4第3、4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500元的9折价是______元,x折价是______元.

2.某商品的每件销售利润是72元,进价 3.某商品利润率13%,进价为50元,则利润是 4.某商品原标价为165元,降价为______元.

5.新华书店一天内销售甲种书籍共卖得种书的总成本为_______元.

二、选择题.

6.下面四个关系中,错误的是(A.商品利润率=商品利率商品进价;B C.商品售价=商品进价×(1+利润率)7.一件商品标价a元,打九折后售出为价是()元. A.(1+98110)a B.100a

三、解答题.

8.某种商品零售价为每件900元,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商店按零售价的并让利40元销售,仍可获利10%(相对进价)9.甲种商品每件的进价是400元,现按标价价是600元,现按标价1100元的六折出售,相比较哪种商品的利润率高一些?

答案:

一、1.450 50x 2.192 3.6.5

4二、6.B 7.B •

三、8.700元,设商品进货价为x9.甲商品利润率为12%,•乙商品的利润率为

亿库教育网120元,则售价是________后,售价为_____1560元,其利润率为. .商品利润率 D.商品利润910a元,如果再打一次九折,C.910a910,则这种商品进货每件多少元?560元的.148.5 38.5 5900×90%-40-x=10%x

10%

http://

元.

11025%,•则这一天售出甲商品利润商品售价•D.18100a •乙种商品每件的进_______ 元.10%元,若成本为元,则利润)=

那么现在的售=商品利润率×商品进价 9折降价,•

分式方程实际问题教案 篇12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如ax ±b=c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分析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式。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忆旧引新 1.看图列方程。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不用求解。(1)公鸡x 只,母鸡30只,比公鸡只数少6只。(2)公鸡x 只,母鸡30只,是公鸡只数的2倍。

二、互动新授 1.出示足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足球吗?其实,足球里蕴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请观察老师手中的足球,你发现白皮和黑皮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吗?

师:除了形状,白皮、黑皮的块数也不相同哦,有几位男生正在探究这个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瞧瞧。

2.出示教材第74页例2情境图。

观察图,并说说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知道的信息: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的,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解决的问题:共有多少块黑色皮?

追问:你能根据信息和问题列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吗? 交流汇报,并根据回答选择板书: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引导学生观察第二个等量关系式,说一说这个等量关系式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分别是什么? 已知条件:白色皮共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未知条件:黑色皮有多少块?

3.引导学生利用例1的经验,自主列方程解答: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指导。学生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 解:设共有x 块黑色皮。2x-4=20 2x-4+4=20+4 2x =24 2x ÷2=24÷2 x =12 4.追问:在解方程时,先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把2x 看成一个整体。)5.检验。

6.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稍复杂的问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主要有哪些步骤吗?其中哪一个步骤是最关键的?

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 ①弄清题意,设未知量为x。设

②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找▲(关键)③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列 ④解方程。解 ⑤检验答案是不是方程的解。验

三、巩固拓展

1.根据方程列出等量关系式。

粮店运来72吨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多12吨。运来面粉多少吨? 根据(),列方程:3x +12=72 根据(),列方程:72-3x =12 2.先说说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问题。

故宫的面积是72万平方千米,比天安门广场面积的2倍少16万平方千米。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四、课堂小结

上一篇:国旗下的演讲稿100字下一篇:2023年乡镇社保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