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课程的几点思考(共8篇)
地方课程的含义传统的认识是,课程是指一个教学科目或一组教学科目或一所学校、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根据《纲要》的精神,对课程应作广义理解,即:课程既包括课程计划、课程设置,也包括课程标准以往称教学大纲、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课程内容主要指教材。对教材的理解也应该更广一些,它不只是教科书,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实际需要,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的应用而编写的材料,都应视之为教材,包括教师指导用书等。课程资源是一个新概念,教科书是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还包括:学校内的实验室、图书馆和各类教学设施、实践基地;学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及工厂、农村、部队等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校内外网络资源和其它信息资源等。地方课程的开发、设置、补充完善、改编及管理的主体是地方,而不是国家。地方主体与课程的关系首先,地方有责任开发、设置国家课程以外的、留有空间给地方的、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课程。这类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占国家规定的课时总数的;在高中阶段,地方课程和学校选修课相加的课时占高中阶段总课时数的左右。将来高中实施新课程之后,这一比例可能还会增大。第二,对国家课程,根据国家规定,地方赋有予以补充完善和改编的任务。如艺术课程,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活动建议”部分,“具有较大弹性和开发性,教师可以选择使用,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改编”。又如农村中学课程,《纲要》中明确规定,“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也就是说,国家课程也给地方改编和开发课程留出了空间。地方课程的主体部分是指国家课程以外的由地方来规划和开发的课程;此外,在国家课程里也有一部分要适应地方的需要,由地方来补充、完善和改编。第三,按《纲要》的规定,履行地方一级管理课程的职责,即在《纲要》的第七部分“课程管理”的第条中提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有了地方课程,就要开发一些地方教材。今天的地方教材与年代提出的乡土教材是有区别的。年代中期经历了一次中小学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大改革、大调整,此项改革和调整一直持续到年代初期。当时提出,为了改变教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脱离民族、地区、学校和学生实际的状况,教材建设要从“一纲一本”转到“一纲多本”上来,逐步做到中小学有可供选择的多种教材。为此,提出了除通用教材以外,提倡编写地方教材.包括乡土教材、中小学劳动课教材和本地需要的补充教材。这些教材由地方编写和审定,在本地区推荐使用。原国家教委于年召开了全国乡土教材工作会议,年召开了全国乡土教材建设经验交流会。当时,山东省的县、安徽省%的县编写了乡土地理教材。江苏省编写县一级的乡土历史、乡土地理教材的面达%。云南省着重抓好少数民族地区的乡土教材,共编写了10个学科种乡土教材。浙江省编写了乡土地理、生物教材。据不完全统计,从1987到年的年时间里,全国各地编写的乡土教材达种以上。由上可以得出结论,今天的地方教材与年代的乡土教材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为了促进教材的多样化,使教材更适应不同民族、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其不同之处在于,今天国家把地方课程及其教材明确纳入整个国家课程体系之中,纳入整个国家课程管理体制之中,等于是赋予了地方课程及其教材一定的法定地位,全国各地在组织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都必须建设好自己的地方课程及其教材;而对乡土教材,过去只是提倡而已,没有把它正式纳入国家课程管理体制之中,没有赋予它一定的法定地位,对各地执行与否无任何约束。
二、地方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正式提出,给地方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一定的法定地位,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其意义深远。、促进课程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地方课程的设立,为地方提供了参与课程决策和管理的机会,调动了地方对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过去国家的课表规定得很严格,地方一点调节的余地都没有,虽然有一点乡土课程,但只是在本学科内作些补充,还没有成为整体的课程统筹安排的一部分。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进,地方的权力将会逐渐增大,地方课程的空间也会逐渐扩大。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中称,前苏联曾规定,国家课程占,各加盟共和国课程占,学校选修课程占。俄罗斯在年制定的基础教育计划规定,全国统一的必修课占,校级选修课、个人兴趣课占。我国台湾地区除了特别规定的弹性教学节数占总节数的之外,还规定选修课占的节数。增加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另外,我国国家课程建设的队伍很薄弱,地方的力量尤为薄弱。通过地方课程的建设,地方课程建设的队伍将逐渐成熟起来,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专家学者、校长和教师们对课程建设有更多的发言权,从而使我国课程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课程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之间的经济、文化和自然等方面差异较大。地方课程的设立,可使地方根据本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和民族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开设一定数量的课程,或对已有的课程进行某些完善、补充和改编,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更加了解本民族、热爱本民族,从而立志将来为家乡的现代化建设、为传承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而贡献力量;同时还有助于克服课程、教材脱离实际的弊病,有利于学生把学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促进学用的一致。>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教育资源的作用我国地大物博,教育资源丰富,且各地具有各自的特色。开发地方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尚未被开发的地方教育资源,为当地教育服务。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各地建立自己的课程资源中心,有些资源可以挖掘出来,有些资源还可以共享,包括在网上共享。在美国加州大学就有一个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共享的中心。它为美国整个旧金山湾区的学校服务,名叫劳伦斯科学馆。馆里设有一些供学生学习的课程,也有为教师开设的课程,还有展览等内容。馆里集中了一批好教师和好设备,还配备了装有图书和设备的“大棚车”,送教到校,竭诚为周围学校服务。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这种做法。建立课程资源中心是一项新举措,当然,它不仅是地方课程开发的需要,也可围绕国家课程来建立中心,但地方课程资源中心应具有地方特色。促进地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众所周知,课程问题历来是世界各国教育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年代中后期以后,为了面向世纪培养人才,课程问题更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因为课程从宏观上进,它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育层面上,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宗旨和培养目标;在学校教育层面上,它主导和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总之,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的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地方课程的建设,将使整个课程体系更为完整,使三级课程建设和管理落到实处。它不仅是地方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而且对校本课程的建设具有导向作用。此外,地方课程还具有国家课程所无法与之比拟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以及地方性强、更能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这一切,都有利于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得到实现,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提高。
三、地方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课程改革涉及到很多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课程观的更新和转变。传统的课程观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这种观念已经落后,不可取。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的课程观,正确处理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反映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地方课程一定要从本地的优势出发特别要 注意本地农村的需要和实际,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密切为地方经济、社会进步服务,具有较强的地方适应性。否则,地方课程设置无任何意义。但地方课程在立足本地的同时,又要跳出本地,要在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找到结合点,使之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前瞻性。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创新首先需要传统的积累和继承,不能脱离历史,也不可能脱离历史。教育的特点是,既具有先导性,又具有迟效性,它的效应要在很长的周期以后才能显示出来。因此,要特别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有的同志反对提“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认为这是典型的知识本位课程观。其实,这是对“双基”的一种误解。“双基”强调基础性,是由以下两方面决定的:一是中小学教育的性质、任务;二是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反映了中小学教育的客观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认为,问题不是要不要“双基”,关键是依据什么原则来选择“双基”,以及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下、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传授“双基”。由于时代的发展,“双基”的内容要与时俱进,要重新选择。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双基”的传授和训练被扭曲了。事实上,教育传播文化的功能、传播人类经验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功能不会变。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就是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基本知识运用的实践中去。学生只有基本知识,没有基本技能,就不可能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对传统要分析,不能一概否定。地方课程建设的创新,一定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要明确地方应负的责任地方,主要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其管理课程的职能部门是教育行政部门。它的责任主要有:
第一,严格执行和有效实施国家规定的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有关的课程管理等政策,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好实施计划和方案,报教育部备案。
第二,根据国家规定的政策以及本地的实际,规划和开发本省的地方课程,明确规定出地方课程的目标、门类、形态、课时分配等。要注意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实践性、多样性。既可开设单科课程,也可开设综合课程;既可开设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要多开设一些活动课。在规划和开发地方课程时,一定要把三级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把地方课程作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审视,处理好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的关系,以及各类课程的课时安排等。这样,才能把握好地方课程建设的方向。民族学校、复式学校和简易小学等的课程设置问题,均由本省决定。
第三,制定与地方课程相配套的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和课程评价标准、评价方案,以及有关的规定、制度等。还要组织编写教材,包括音像材料的编制、实物的搜集、实践基地和网络的开发等。要加强对教材的管理,严格执行教材审定办法。帮助和指导建立地方课程资源中心。
共同促进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重视地方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地方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一、相关概念
地方课程是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地方根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以及学生发展需要,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优良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而自主开发并由地方管理的课程。
地方课程的基本形态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鲜活材料,而非简单地被定义为“教材化”。编写科学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乡土教科书,也是地方课程的应有之义。从现有乡土教材的现状看,整合乡土资源并将它们呈现在文本上,无疑有助于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二、实施现状
虽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种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但若仔细研究,有关地方课程的很多问题便会浮出水面,如:师资力量不够,学校管理不到位,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资源开发存在误区,等等。
与此同时,地方课程的教材存在着更多的问题与误区。例如从编写内容看,编写者往往把教材编写成介绍地方特色的图书,或者干脆直接找几篇相关文章应付了事;从编写的练习系统来看,教材中的练习和提问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实践活动更是单一无趣。总之,与“共同促进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这一目标相距甚远。
三、存在问题
通过查看几套地方课程的教材,笔者发现地方课程的教材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笔者以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三水鹿鸣古城坝口盛世变迁》这套乡土教材为例,总结出乡土教材存在的普适性的问题,以供举隅。
1. 定位错误
谁才是乡土教材真正的读者?这个问题亟需解答。乡土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了定位错误的问题。乡土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大众读物。而这种读物带有很大的观赏性,缺乏必要的启迪性。
2. 内容宽泛
由于缺乏专业化的编写经验和可借鉴的成熟范本,以及对新课标的精神领悟不够,不少编写者在编写乡土教材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从而把乡土教材当成“乡土简介”来编。虽然有自设的主题单元,图文并茂,但总体内容过于宽泛,缺乏重点。任何一本教材的编写都应该有各种理论背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同样,教材的编写目标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二者应该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如果编写者忽视了培养目标这一终极目的,那么,教材所应该被赋予的功能就很难得到发挥。
3. 练习系统缺失
良好的练习系统是整部教材的点睛之笔,也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所在。然而很多编写者在编写乡土教材的时候忽视了练习系统的编写,甚至连最简单的提问也没有设置。学生拿到这样的课本,往往是走马观花地翻阅一下便不再感兴趣,很难提高学习地方课程的积极性,这样便无法达到地方课程的教育目的。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乡土教材练习系统的编写与其他教材相比,有着更大的弹性,在形式和内容上可以更不拘一格,更活泼开放,从而真正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4. 插图过于美化
和其他类型教材相比,乡土教材往往有着丰富的插图、照片,但不难发现,图片上的街道已经被精心打扫过,照片上的房屋也经过电脑的修改变得更加美观,大部分的闹市街口的照片上更是空无一人……大多数的图片给人不真实的感觉,也难怪多数学生对乡土教材不感兴趣。笔者相信编写者的本意是好的,但这样的插图只能弄巧成拙。何不真实一些,多放些大家所熟悉的街景物景,即便有这样那样的不雅观的地方,但学生会有一种真实感,从而有兴趣去学习和讨论。
5. 实践性不强
根据教材内容设置的学习活动不是很多,即使有,也显得比较简单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一学期下来,很多学生的课本上还是一片空白。除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对乡土教材的发掘外,编写者也应该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握乡土教材的特点,设置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作些调查研究,多思考、多观察,深切感受家乡独特的文化魅力。编写者还要着重培养学生主人翁的意识,使学生发现乡土文化中的不足,并思考解决的办法。只有这样,乡土教材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四、建议
1. 准确定位
由于乡土教材的对象是未成年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因此乡土教材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水平和审美习惯,内容要求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又留有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教材编写需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强调可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因此,乡土教材的合适定位应该是:它既是课堂乡土文化教育的课程载体,又是学生课外探究性的指导性读物。它既有别于学科教科书的规整呆板,又有别于游记的浅显易懂。
2. 精选内容
编写乡土教材需要从乡土文化、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以学校为核心的社区、社会等当地资源,借助图书馆、科技馆,以及当地的名胜古迹、专家学者,着眼于培养学生乡土文化知识、理念,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形式,切实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科学意识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以编写的《三水鹿鸣古城坝口盛世变迁》为例,编写者可以这样调查:
(1)调查学生,确定主题“三水文化”。泰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坝口文化是能够彰显其文化底蕴和城市风采的名片。通过对学生的征询以及书面调查显示,学生对乡土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有相当高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因此,深度发掘当地的文化传统是十分可行的。
(2)查阅文献,让前期准备工作更为缜密。可以从图书馆或者网上收集有关泰州乡土文化的文献资料,了解有关编写乡土教材的成功案例,从中得到编写乡土教材的可贵经验。
(3)进行实地调查,切身体验生动鲜活的乡土资源,考察具体的历史古迹或者文化样貌,了解这些乡土资源的实际状况。
3. 增强实践性
任何教材的编写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一原则在教材编写中的具体体现是:(1)强调乡土特色,拉近学生与社会的心理距离。(2)图文并茂,语言亲切,具有可读性。(3)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开放性有机结合。(4)留给学生思考、质问和探究的空间。这些原则的贯彻,都能很好地增强教材的实践性。例如,编写者可以考虑把教材内容分为:“引言”、“正文”、“每课一得”、“活动建议”,“思考天地”五个板块。“引言”简洁明了且充满趣味,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正文”力求案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图文并貌,通俗易懂;“每课一得”主要介绍和本科相关的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探究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活动建议”则向学生提出开展课外学习科学知识、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建议,力求做到切合实际,便于实施;在“思考天地”中所提出的问题简明扼要,点到为止,留有自由思考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鉴, 安富海.我国地方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西北师大学报, 2008, (11) .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发展,高职教育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2005年高职全国招生数达到268.1万人,是1998年的5.6倍,同期全国普通本科招生增长了3.6倍。高职招生在高等教育招生中占的比例由1998年的39.8%增长到05年的53.1%。在校生数05年已经达到了713万人,占本专科在校生总数45.7%,比98年提高了11.3%。学校数2008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学校已经超过了1144所。
国家相关政策表明,2010年,国家要求高职在校生计划达到800万左右。要在适度控制规模的前提下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到2010年争取高职年招生规模控制在300万人左右。随着高考生的逐年减少和后续新建院校的加入以及大批知名院校的扩招,地方高职院校赖以生存的模式扩张将被弱化,因此在未来发展中,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如何处理好规模扩张和内涵建设的关系,走出一条科学、严谨、稳健、特色之路,直接决定地方高职院校的存亡。
1 地方高职院校当前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1 整合和转型问题
众多地方高职院校其前身都是地方中职、技校、基础类教育学院和一些原有地方院校联合合并组成的,结构构成复杂,学科基础薄弱,专业特色不清。主要表现在:作为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依然延续中职学校和传统教育模式,技能型培养目标不能凸显。作为技术型院校,师资依然是知识型、基础型的,不能胜任新技术的传授。作为地方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教育基地,依然以传统专业作为主导,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不足。因此,整合师资和技术知识转型迫在眉睫。
1.2 办学定位不准问题
办学定位是一个高校办学的纲领,对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质就是高校在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中找准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相应位置。
当前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偏差主要表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与办学定位还不完全适应。由于起步晚,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制约,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仍然不足,同时建校初期的指导思想受当时环境限制,目标制定过低,师资储备不足,条件建设滞后,随着规模的扩张,使原有的办学定位与现实发展不能完全适应。
2 对策
(1)地方高职院校要牢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要明确自己的服务定位、服务面向,要以为地方经济服务为核心,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走产学研发展道路,在办学实践上快速实现 “三个转型”,即: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转型,基础教育向专业技术教育转型,由传统专业向新兴产业需求转型。实现高职院校名与实的对接,要紧密与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地方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校、政、企人才培养、政策导向、社会需求三者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地方高校扎根有土壤,发展有空间,创造发展的大环境。
(2)积极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改革课程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方式,同时要统筹规划建设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体系,确保高质量的教材能够进课堂。地方高职院校要以地方产业需要改革课程体系,要以为产业化提供合格人才为背景,开展教学。要注重与企业的联合和互补,让企业进入学校的教学大纲制定和课程体系建设乃至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教学过程实地化,教学内容实践化,教学收获实用化。
(3)依托地区产业发展,立足长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设置新专业,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及时调整老专业,依托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需求,成立由学院、政府、企业协调共管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实训基地和订单培养人才的市场调控机制。 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办学的方针,在人才培养上力求“三个零距离”:专业设置和地区产业调整需求零距离,实践教学和社会需零距离,学生动手能力和岗位需求零距离。在教学改革上紧扣“四个依托”:依托市场设专业,依托岗位设课程,依托实践抓教学,依托就业育人才。在可持续发展上追求 “五个并举”:全日制中、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短期培训并举,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举,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与传承民族文化底蕴并举,产业兴校和科研、人才强校并举,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兼顾国内外教育交流合作并举。
(4)把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队伍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作为内涵建设的核心,真正把一线的有动手经验的人吸引到教学队伍中来。要将现有师资引入工厂参与生产实践,同时在专业和教学的师资队伍中尽量多的聘请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来加入教师队伍,用生产实践经验教育逐步替代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实现培养目标的优化。
(5)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培养人才模式。争取和利用社会资源、企业资源,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一个切入点,以此带动这个专业的调整、建设、引导的课程设置和方法改革。
四有具体指:
一、要有舆论基础
学校发展特色课程必须有良好的学校和社会舆论氛围。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对学校所开设的特色课程有高度的认同感。比如焦虎镇镇第五小学开展的硬笔书法课程就赢得了广泛的舆论支持。因为大家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第五小学的师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大家一直以来就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当第五小学决定把硬笔书法教学作为特色课程来开发建设的时候,几乎就没有反对的声音。可以说是一种顺天应人之举。
二、要有学生基础
一种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必须有学生基础,就是能让所有的学生看到这种课程的建设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变化。比如焦虎镇第一小学的足球特色课程的得益于于学校组建的足球小队员的现身说法。学校的足球队成立后吸引了一大批爱动的孩子的喜爱,课间、放学后他们尽情地在足球场的草地上驰骋,矫健的身姿和灵活的脚法让场外的孩子羡慕不已。在此基础上,学校趁机开展了以足球为内容的社团,写足球趣事、画足球彩图、制足球板报、唱足球之歌等等,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足球,享受着足球。
三、要有教师基础
也就是说要有开设特色课程方面的教师资源。焦虎镇第六小学有爱读诗的老师,他们天天带领孩子们读诗、背诗、画诗,古诗背诵也就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第一小学有几个很有美术功底的老师,他们带领孩子们画足球,办足球专栏,孩子们乐在其中。第五小学有很多毛笔字写得很漂亮的老师,他们潇洒的字体让孩子们跃跃欲试。这些是我们开设特色课程必备的资源。
四、更要有行政领导基础
也就是说学校校长和领导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都有这方面的共识。大家愿意去搞特色课程建设,千方百计挖掘各种资源,共同制定美好愿景。
特色课程建设也要严禁四不。不做天外飞石般的空想。特色课程开发要立足学校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规划,严禁领导拍脑子决定;坚决不能朝三暮四,这山望着那山高,课程建设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预定目标坚定走下去;特色课程建设不能贪大求全,特色课程建设不能搞花架子,特色课程过多过滥只会造成学生选择的茫然无措,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特色课程建设不能离开校园文化的渲染,赵勇校长说,站在文化的高度思考教育,有特色课程上升为学校文化是我们建设特色课程的终极目标。
3月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全省普通高中课改成果展示会,我有幸能参与听课,听了包括4节语文在内的12节课,感受颇多,结合平时的学习,下面就语文这一学科谈谈对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设计要有创新
新课程必然带来“教案的革命”,教案应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特别是语文课,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都要根据课文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的创新。这次展示会中李广芹老师的《我与地坛》和董一菲老师的《边城》体现了这一点。《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有很多优美且富有哲理的句子,为了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余地,李老师采用了自主开放型的课堂模式,设置了一些话题如“用一句话来表达对文章的深刻印象”、“把自已认为最精彩的一句话推荐给大家,并说明理由”、“师生互动,质疑解疑”来让学生讨论,这些设计体现了执教者“以学生为主体”的强烈的教改意识。虽然这样的设计由于有不可预测性而带来调控的难度,致使教学失败,但是李老师的大胆创新意识还是可敬的。《边城》是一篇散文化的小说,篇幅较长,无论作品的语言还是人物以至于景物都给人以审美感受。董老师对文章合理取舍,围绕教学重点设计了三大板块:“风起萍末--云里边城”,“那水、那城、那人--美哉边城”,“蓦然回首--理性边城。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文化气息。为了突出作品理性特点,又模仿王国维的“三大境界说”,运用“恋歌、赞歌、挽歌”三个词,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仿写练习,既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又锻炼了语言运用能力,很有创新。更有执教者充满诗意、富有感染力语言和旁征博引的教学个性,给课堂营造了浓浓的文化气息,使课堂教学和课文相得益彰,给在场听课的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教学需要创新,但要处理好与继承的关系,比如精心处理重、难点,由于课堂放手给教师调控带来了难度,老师有可能被学生牵着走,而忽视了知识重、难点的处理,如《四子侍坐》那一课,重点应放在能体现孔子思想的曾析的谈话上,但由于学生用现代观念解读古人,没有得到老师及时纠正,导致学生在子路言论上纠缠不清,造成重点不突出。还有新课程要求师生与教材平等对话,而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而忽视了与教材的对话,如《边城》教学时,在对主人公翠翠的`性格分析时,竟然脱离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分析,使分析成了空中楼阁,结果发言的同学越来越少,因此阅读教学不要忘记紧扣文本。
二、要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在新课程中,课堂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教师不再主宰课堂。教师的角色由单纯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一堂好课应该明确地突现教学主体学生的地位。这四节语文课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教师的这种课改意识。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地体现课堂的民主特征,又符合课程标准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三维并举的要求,因此被教师广泛采用。通过学习,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抓实课前预习,才能保证讨论顺利进行。
这些展示课大多数课堂讨论能热烈进行,除了学生素质好和老师的有效调动以外,还在于课前的预习效果,否则会出现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不知所云或无从下手的局面,学生根本无法参与,这样会出现个别好学生一言堂或鸦雀无声的现象。
2、加强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是民主平等有对话过程,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起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听课中发现,凡是善于鼓励的老师,学生讨论就热烈,而老师不重视这方面的课堂就显得沉闷。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有的教师为了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发言无论是否有挑战性,是否真实准确,只要学生发言就一味表扬,这应该怎样对待呢?我觉得要辩证对待,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要让学生对教材有自己的感知和领悟,养成自己独立思考并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提出看法和见解的习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的课程就提到“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新阅读的评价”。所以学生见解未必尽然甚至谬误的时候,我们还是首先要保护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和积极性,同时引导或教师自己平等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他们见解不够合理的理由。教师的语言要经过艺术处理,幽默委婉地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如《边城》一课,当教师提问后对一个学生说:沈从文告诉你了吗?”学生不会,但很机智地回答:“他没告诉我,但告诉了我的同学”。而让另一个学生回答也没答对时,老师说:“虽然你没正面回答同学的问题,但你也谈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样暗示了答案的不正确,也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教师这样处理,后来我发现这个同学在后来的讨论中一直很活跃。同时对待基础差乱发问的同学也要辩证看待,只要学生发了言,说明他思维放开了,这不是坏事,只要学生不是存心捣蛋,教师都要给与关注,否则积极性会大打折扣,也会给其他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导致课堂进程放慢,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就连73中重点校学生,而且经过课前精心准备,但由于采用这种方式了,几乎每个老师都不能在45分钟完成教学任务,但应这样看,虽然表面上没有完成任务,但从学生的实际效果看,这种慢还是有效的,除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领悟得到落实,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好的保护,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意义还是很大的。
当然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是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塑造的,教师在教学中仍然起着主导作用,离开了教师的精当的讲授、巧妙的点拨和渐入佳境的引导,离开了老师的专业素养,同样也出不了好课,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解读的权利是平待的,我们不主张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说实话,教师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在碰到需要老师发表自已见解的关键时刻,教师主动讲一点也未尝不可,只是总体上不要回到以前只管教师授,不顾学生理解的那条老路上去。《我与地坛》之所以失败,关键在于教师点拨和引导不到位,致使对学生放任自流,课内任务没有完成。
三、新课程需要教师要有更高的素质。
新课改、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董一菲的《边城》让听课者拍手叫好,赞不绝口,除了教学设计巧妙之外,主要在于教师知识积累广博,文化底蕴深厚,语言精妙生动、字字珠玑。短短的45分钟竟然恰到好处、信手拈来地引用了15篇古今中外经典名著,为课堂营造了浓浓的文化氛围,激起了学生探求小说,进行课外阅读的热情。由此可见,一个语文教师,既要有系统的学科知识,又要有相当的文学修养,方能领悟教材,把教材上“活”。另外语文老师还要博览群书,各门知识兼容并蓄,成为杂家,不断学习新的课改理论,转变观念,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炒现卖,照本宣科,浮光略影的方式,无法适应新教材更无法适应学生的需要。
语文教师的成长周期比其他学科更长,因为学科特点要求语文教师有更高更全面的综合素质,新世纪之初,面对崭新的高中语文教材,面对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语文要教师不断完善自己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发布时间:2010-01-04所属栏目:2009年第06期
【浏览次数:107 次】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评论】
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陈爱军
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副巡视员祝兴无
地方立法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科学发展,有必要对立法工作进行总结、反思,以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一、要进一步明确地方立法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地方立法要始终服从和服务于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依法保障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实施,为科学发展服务。为此,要求我们在立法工作中,要树立全局观,从省委、省政府大局出发,自觉地把每一项立法放在全省工作大局中去审视和把握,通过地方立法,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地方立法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立法项目的安排上,要在继续完善经济领域立法的同时,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领域立法。在制度设计方面,要体现为民、便民、利民的思想,如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优质服务;对管理相对人权利与义务和行政机关权力与责任的规定要一致。在法律责任设定方面,要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等。
(三)坚持从省情和实际出发。地方立法要坚持法制统一原则,遵循法定的立法权限、立法程序和上位法的精神。同时,在与上位法不抵触的情况下,地方立法还必须坚持从省情出发,立足于实际,立足于现实,立足于需要,立足于发展,立足于民生,立足于保障等,更加注重地方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针对性、操作性。具体来说,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一要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突出特殊性,充分反映地方特色。二要处理好原则性与具体化的关系,注意使地方立法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尽可能将法律的原则性规定具体化,使地方立法的规定具体、明确、管用。三要处理好大而全与小而精的关系,坚持小而精的原则,把提高立法质量放在首位,制度设计上要切实可行,便于操作,需要几条就写几条,重在管用,克服贪大求全的现象。
二、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立法理念
立法工作中,我们往往重视法律知识、法学理论、立法技术等的学习、研究及其对立法质量的影响,而忽视立法观念、认识对立法工作的影响。从而导致在工作中:一是重视法律知识、法学理论的学习、研究,这方面,我们从事立法工作的同志,基本素质是没有问题的,而忽视对国家政策的学习、研究,忽视对宏观形势的关注、研究,大局观不强,对宏观形势的把握不够,思路不开阔,往往就事论事,对有关问题的研究不能由表及里,举一反三。二是重视立法技术的研究,对具体制度的设计研究不够,在立法工作中表现为,片面追求法案体例完整、大而全等,往往是几十条的内容,真正管用的、能解决问题的、有特色的规定不过几条。这不仅影响立法质量,而且往往造成立法资源的浪费。
解决上述问题,不仅要明确立法的指导思想,而且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树立新的立法理念。这种新的立法理念就是:当前,我省正处于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地方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三、创新地方立法机制,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一)关于立项
科学确定立法项目是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的关键环节。具体来说,做好立项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下列几项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立法项目库。为了增强立法工作的前瞻性、指导性和计划性,根据法制统一原则,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由省政府法制办牵头,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编制立法项目库。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适时调整立法项目库,加强对立法项目库的动态管理。
二是建立健全立项论证制度。为促进科学立法,避免立法的随意性、盲目性。凡部门报请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必须进行立项论证,对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采取的措施是否可行等进行全面论证,在此基础上选择、确定具体的立法项目。
三是科学制定立法计划。制定立法计划,关键是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努力实现立法计划同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有机结合。为此,在确定立法计划时,要做到“四个坚持”:
1.坚持突出重点,条件成熟的先上、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先上;
2.坚持统筹兼顾,在继续加强经济领域方面的立法的同时,更加重视有关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立法,切实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地方特色,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如围绕建立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合肥城市圈等确定立法项目;
4.坚持制度创新。在具体项目的选择上,要做到“四个结合”,即注意与起草部门报送立法项目相结合,与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相结合,与公开征集立法项目建议相结合,与代表、委员的建议、议案办理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征求省政府领导的意见,经省政府同意后,正式确定立法计划。
(二)关于起草工作
做好法案的起草工作,对提高地方立法质量至关重要。为此,在法案起草工作中,可以探索建立下列两项制度:
一是建立提前介入制度。法制办提前介入法案起草工作,一方面有助于起草部门树立正确的立法指导思想,尽量减少法案的部门色彩,维护立法的公正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法制办及时了解起草中的问题,从立法必要性、法案体例的合理性、法案内容的合法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证,从而提高法案起草的质量,避免法案在审查、修改中出现“大翻盘”的情况,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二是拓宽法案起草渠道。对综合性强、社会影响大的立法项目,可以整合立法资源,探索由法制办牵头组织起草,实行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相结合的起草模式。由于立法部门全局意识强,考虑问题能兼顾公平与效率;实际工作部门熟悉工作情况,考虑问题比较切实可行;专家学者理论知识扎实,考虑问题比较规范、理性。因此,实行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相结合的起草模式,有利于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增进各方面在立法信息和观点方面的沟通,加深对有关问题的共识,减少重复性工作,减少部门色彩,提高法案起草的质量与效率。
(三)关于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贯穿于法案起草和审查修改的全过程,是提高法案质量的基础。目前,由于人手少、任务重,导致在法案起草和审查修改工作中,调研工作做的不深、不实。而提高地方立法质量,要求立法工作必须遵循并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为此,在起草和修改法案时,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征求和听取基层组织、基层单位和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广泛了解民意,充分集中民智,力求准确把握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以及发展趋势,才
能使地方立法工作符合实际,从而发挥地方立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
(四)关于协商、协调
根据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地方立法协调包括起草部门协调、政府法制机构协调以及政府协调三个层次:
一是关于起草部门协商。《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起草地方政府规章,涉及本级人民政府其他部门的职责或者与其他部门关系紧密的,起草单位应当充分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起草单位与其他部门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充分协商;经过充分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起草单位应当在上报规章草案送审稿时说明情况和理由。”依据上述规定,如果起草部门未进行协调的,则《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十九条第(二)项规定,有关机构或者部门对规章送审稿规定的主要制度存在较大争议,起草单位未与有关机构或部门协商的,法制机构可以缓办或退回起草单位。
二是关于政府法制机构协调和政府协调。《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有关机构或者部门对规章送审稿涉及的主要措施、管理体制、权限分工等问题有不同意见的,法制机构应当进行协调,达成一致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将主要问题、有关机构或者部门的意见和法制机构的意见上报本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目前,在立法工作实践中,政府法制机构比较注重自身协调,而忽视起草部门协调和政府协调。由于政府法制机构力量有限,加之协调力度有限,使得有些立法项目协调效果不理想,导致工作中出现反复,影响了立法质量与效率。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协调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三级协调,尤其是起草部门协调和报请政府协调,以逐级解决立法中的矛盾和争议,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五)关于征求意见
一是征求意见要有广泛性。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以外,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都要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今后,除了继续利用省政府法制办网站平台公布草案、征求意见外,对于重大的或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草案,要在《安徽日报》等本省主流媒体上予以刊载,向社会听取意见,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征求意见要有针对性。要根据法案规范的不同行业、领域、内容来确定征求意见的方式和对象,注重征求意见的实效性。
三是要着重征求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意见。《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制定规章,应当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在规定其应当履行义务的同时,应当规定其相应的权利和保障权利实现的途径。”在立法环节广泛征求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意见,不仅有利于提高立法质量,也有利于法规、规章颁布后的顺利实施。
四是征求意见要深入基层,实现“重心下移”。《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法制机构应当就规章送审稿涉及的主要问题,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听取基层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例如,在办理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权益保护有关的立法项目时,要重点征求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和农民的意见;在办理城市管理领域的有关立法项目时,要深入区、县、街道办事处、社区,听取基层组织和广大市民的意见。
五是征求意见要注意听取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专家、学者的意见较少受部门利益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比较客观、公正和理性。今后,要进一步完善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探索专家、学者参与政府立法的新方式、新途径,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六)关于审查说明
根据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通知(国发〔2000〕11号)以及安徽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通知(皖政〔2000〕21号),目前,我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法案时,均由省政府法制办统一作审查说明。这种做法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有助于扩大法制办的影响,树立法制办的权威。不利的方面是不利于调动起草部门积极性,同时,由于法制办不是法案实施机关,对工作中的具体情况不清楚,审议中一旦涉及具体问题,法制办难以说明清楚。而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审议规章草案时,由法制机构作说明,也可以由起草单位作说明。依据上述规定,可以适时对我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法案的制度作相应调整,即由起草部门作起草说明,省政府法制办作审查说明。这样做,可以充分发挥省政府法制办和起草部门的作用,调动两个积极性,同时,又能够弥补现行制度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法案审议的质量。
四、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切实加强和改善地方立法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法案审查、修改责任制
建立法案审查、修改责任制,实行经办人负责制、处长负责制,办分管领导负责制等,有助于增强立法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提高立法质量和水平。
(二)建立健全个人负责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在建立和完善法案审查、修改责任制的基础上,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集体讨论制度,可以由处长负责召集经办人员、本处室其他工作人员以及起草单位参加,也可以由办分管领导召集,必要时可以借助外力,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
(三)建立健全法案考评制度
如适时举办公文评比,以增强立法工作者争先进位的意识。
一、频道建设必须走品牌化运作
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的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凤凰卫视, 都能使人立刻联想到这个频道所具有的独家优势, 对于电视而言, 品牌定位经常是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最常用的手段, 也是传播和营销领域最富有魅力的术语之一。所谓品牌定位就是想方设法“在产品的预期客户心目中找到一个特定的位置, 塑造该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的明显区别。”根据定位原理, 摸准人类的心理需求空间。
面对网格科技以及几十个上星频道的激烈竞争, 地方电视台该如何对频道进行精准定位, 找出观众心中的空位呢?首先是要结合自身城市形象给自己的频道定位, 以本土文化为内容打出品牌优势。
2007年, 大庆电视台根据油城新的城市形象隆重推出“百湖频道”, 百湖频道以直播的形式为载体, 以节目创新为突破, 主打本地、直播、民生、互动这四张王牌, 把频道定位为“百湖大直播, 大庆人的城市日记”。从每天的晚间6点开始, 百湖频道就开始了长达3小时的本土新闻大餐。至今, 收视率调查显示这个时段依然是大庆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时段, 同时百湖频道也成为了大庆本地收视率、收视份额最高的频道。
二、节目策划是频道建设的关键
人们最开始关注一个频道也许是因为它新颖的定位、包装与宣传, 但要想长期留住观众, 打造一个全新又有个性的品牌频道, 最关键在于频道的填充内容——节目, 那么如何进行节目策划就成为频道建设的关键点。在竞争激烈的地方媒体当中, 如何进行节目策划是摆在电视人面前的当务之急, 节目策划无外乎分为以下两方面:
首先, 打造本土品牌栏目是频道建设的重点。从这方面看, 创新的节目形态, 打造原创品牌栏目是地方电视台都要准备的一场“持久战”。电视媒体的品牌构筑活动, 必须能够顺应和引领时代社会的发展潮流。观众的心理需求特性是“喜新厌旧”, 品牌没有创新, 就会失去立足之地。因此打造新的节目形态是每个电视台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庆电视台“今晚六十分”以民生新闻为主打, 开创了大庆本土新闻常态直播化、日常化的先例, 原汁原味地呈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正在发生的新闻现场, 成为当地主流收视媒体的佼佼者。
其次, 节目创造性地整合、改造原有节目, 提炼出更新的节目价值。在电视节目开发过程中, 人们都强调创意, 关于创意有一个经典概念叫做“旧的元素, 新的组合”。西方有谚曰:阳光之下无新事。其实所有的创意、策划, 无非是对既有的事物以新思维、新视角进行思考, 这就是创新。例如大庆电视台“大城小事”栏目就是从原来的“今晚60分”派生出来的以家庭新闻和家长里短见长的又一档民生栏目, 开播不到两年, 迅速成为市民最喜爱的栏目, 曾有一度收视率直逼“今晚六十分”。“今晚六十分”和“大城小事”这两个栏目犹如开在同一片土地里的姊妹花, 各自争相斗艳, 都曾经得到全国优秀民生栏目的殊荣。所报道的全是围绕大庆本地区域的新闻, 每年365天, 形形色色的新闻, 被各式各样的记者用带有个性的笔锋和拍摄记录手法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样式, 风格总是那么吸引观众。如今的“今晚六十分”和“大城小事”经过全新改版后, 拓宽视角报道百姓生活, 既有日常新闻, 又有深度报道, 同时结合互动性、服务性, 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民生盛宴, 在大庆本地的收视率甚至超过同一时段的省台王牌节目“新闻夜航”。可以说, 这是地方电视台着力培育本土品牌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三、人才是频道建设的支撑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 同样地方电视台的发展尤其离不开人才, 而频道建设是个长期任务, 同时又是系统工程, 频道的包装、栏目的包装、主持人的包装等等能否贯彻始终地执行统一风格和专业标准, 要求每个环节都有一个执行力的实现问题。而执行力的关键既要依靠机制的确立和完善, 也要依靠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素养的提升。人才资源是广电行业的第一资源。电视台的发展, 最大的希望是人才强台, 最大的困难是人才缺乏, 最严重的危机是人才流失。
近年来, 大庆电视台先后派出大量的编采人员去去经济相对发达的山东浙江广东海南等沿海一带去取经, 甚至台里不惜血本派他们组团去美国日本韩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取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每当栏目发展到一定阶段陷入瓶颈时, 台里就会及派编采骨干外出学习, 通过学习, 迷茫的心豁然开朗。这些依赖人才得以发展的栏目又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关键词 不动产估价 课程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不动产估价是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营等专业开设的主干课之一,该课程理论性、实践性较强。①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不动产估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熟练运用常用方法进行不动产价格的评估,初步具备不动产价格评估的操作能力。②不动产估价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不长,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联系实际,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很难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③本文作者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进修该门课程后,从现有的问题着手,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为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献计献策。
1 不动产估价课程的基本情况
(1)课程体系复杂,基础知识要求较全面。不动产估价是一门以土地经济学、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为支撑的综合课程,内容涵盖了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农用地和各类房产的价格评估,评估方法涉及了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逼近法、剩余法、路线价估价法等,以及估价报告的撰写要求,方法复杂、内容全面。
(2)课程理论和现实结合密切,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实践过程中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课程中各种估价对象,操作程序以及各类修正参数的选择都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光是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实践练习,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会,这样才能增强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估价问题的能力。
(3)各类规章制度学习重要,实时性较强。该行业有各类规章制度,且偶有变动。课程教学中往往都是按照这些规范的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当今最新的行业动态和行业标准,这与其它课程明显不同。④并且我国也实行了执业资格制度,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深入地学习该类课程,还要求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获取必备的执业资格证书才可以从事该行业。
2 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1)实践教学课时相对较少,练习内容相对简单。目前的课程实践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排课的过程中往往实践学时较少且不合理,导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能降低难度才能完成课程的学习。而对于这们课程除了基本的理论的学习,对不同类型的项目评估,往往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增加不动产估价课程学时,尤其是实践课学时显得尤为重要,⑤在课程安排上应大于64学时,实践学时也应有32学时左右,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内容落后,案例时效性差。该课程是一门与社会市场发展情况密切相关的学科,市场千变万化,教学内容也应随之进行调整。学好这门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不动产市场的动态变化,尤其是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选取的案例应紧随时代的发展,通过对这类实时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如何正视和分析变幻莫测的不动产市场,判断市场发展状况,较为全面地认识真实的不动产市场,并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延伸服务,提高评估质量。⑥
(3)时事解读环节薄弱。近几年我国的不动产市场时有波动,土地、金融等相关政策也时有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各种途经来搜集相关的新评论和新观点,并加以甄别和筛选,通过专业解读和点评,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共同研究,使学生既能了解专业相关的最新动态信息,又能将其与理论内容进行结合。⑦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了解了最新的土地政策、不动产市场价格等信息,又强化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3 对课程的几点思考
(1)教师方面: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要想教好这门课程,教师首先应该广泛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熟练掌握不动产评估理论与方法,并获取国家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和土地估价师资格。同时加强自身的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实际的房地产估价和土地估价工作,提高实践技能,并将这些经验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
(2)学生方面:激发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努力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的兴趣,以通过房地产估价师和土地估价师两个资格考试为目的,理论密切结合实际,让他们知道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和土地估价师资格是未来从事该业行业的前提,如果有了估价师资格证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的重要性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
(3)教学手段方面: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采用多媒体教学,把大量的信息放到教学课件中,这样既能丰富课程内容,也节约了课堂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同时可以采用经典的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来讲解评估过程中方法的选择、公式的选用、评估步骤、有关费用的计算和有关参数的确定等。⑧还要加强学生的自主练习,课后留习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4 小结
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一贯是理论与实践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⑨按照学生培养目标,该课程的不断改进需要持续的探索。本文仅就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行了总结,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并未涉及,需要在今后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索,逐步形成更加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
注释
①⑨莫海明,杨小雄.关于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改革思考[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9(2).
②⑧王瑷玲.不动产评估教学探索与实践[J].学理论,2011(1).
③ 赵华平,张所地.不动产评估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
④ 王建兴,韩申山.《不动产估价》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2(5).
⑤ 张建军,付梅臣,胡业翠等.基于工程师培养模式的《不动产估价》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8).
⑥ 周为吉.不动产估价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
【对地方课程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09-20
《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10-08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07-04
地方课程培训07-10
对地方文献概念的思考09-17
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10-19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10-30
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11-25
小学地方课程活动计划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