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之逅抒情散文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木槿之逅抒情散文(共2篇)

木槿之逅抒情散文 篇1

我一直以为,我已经想开了,只是当我每次看到这里的时候,还是会问自己,是不是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然后,我会一个人听着轻音乐,在键盘上敲下属于一个人的字,我想,我还是在等待着,在等待着一个人的出现,在那些已经敲下的文字里,悄悄的把你记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电脑在选择关机的时候,桌面的彩色会渐变为黑白。我以为,所有事情的结尾都会如此,褪去一切的浮华与躁动,还原成简单的回忆。而我,记忆溯回,拂去荒年,是你,还是你。夜色中明灭的光线,闪烁的星点,点点滴滴,汇聚成记忆里你的模样。

写满文字的纸张,略微泛黄,渐渐地卷起了边角。藏在上了锁的桌洞的最边角,历历在目的往事,在字里行间得以重现。

那些曾经视为珍宝的纸条,或是信笺。在岁月迁徙之后,在青春擦肩而过的时候,在记忆逐渐模糊的流年,抚去附着的尘埃让我再一次遥想逝去的年华。

曾经也想过将那些纸条还有信笺付之一炬,但我又总不能做的如此决绝。我想,我要留着,一直留着。也许,我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会去翻看,但我知道,那些记忆就在那里,因为存在,而感到幸福,无比的怀念,就当作是一种念想,见证着曾经灿若星芒的青春岁月。

偶尔还会时常看一看老照片,那本相册承载着的又怎是一个“青春”可以囊括?我所有的喜怒哀乐,从那一帧帧相片上正面,侧面渐渐描绘出一个和记忆有关的轮廓。但我最为感到遗憾的事情,是没有得到你的照片,每念及于此总是懊悔不已。

所幸,我还可以遇见你,这又让我觉得上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冷漠。也许,这后来的相逢都是命运中的`是一种偶然,一种巧合。但我仍然相信这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也希望这亦是其中一件。上苍借以这些遇见,弥补我们年轻时所错过的美丽。

街角,十字路口,不知名的商店的门口,以及广场的灯光下。一抹不会凋零的微笑,或言或不语,也许,在这最美丽的时刻,一个会意的眼神,一抹如花的微笑便可以承载一切。于是,记忆里有关你微笑时的模样潮涌而来。而我一时也难以掌控,竟在眼角起了潮润。我以为,这便是幸福。但我又觉得,这幸福,好遥远。

我们倾尽了整个童年的时间来憧憬长大,然后又用余生的时间,来缅怀逝去的童年。这片土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到我想见你的时候却不知道你在哪里,小到随时我们都可以擦肩而过。有很多的事情,都是在后来才明白的。等到物是人非的时候才知道去珍惜,我们总不能确信一些事情,而让一些际遇悄然而逝。生活,如此,没有剧本,没有彩排。我们每一次错过,都是走过一条没有回路的携行。没有一拍即合的邂逅,而持观望,怀疑,等待,希望。

我停下脚步,回过头去看你远去的背影,灯光下你的影子延伸而来,又疾速的退去。视野渐渐变得模糊,你在人群中没有了踪迹,记忆在那一刻变得单薄,憔悴。仿佛,一片落叶便可以击碎。

想起那条一起走过的小路,想起那个秋天的清晨。薄雾轻纱般在街上随风摇曳,路边法桐宽大的落叶悄悄地铺了一地,时有露珠在树叶滑落,打在地上的落叶上,声音沉闷,世界仿佛还没有醒来。有两个人肩并肩一起走过,路上没有留下痕迹。我手中紧握着你写的文字,将那句话铭记在心里。

“执子之手,与子同行;天涯海角,与子偕老。”

于是,我后来才明白,这句话更像是一条绳索,连接曾经与现在。曾经不懂,现在懵懂。或许,不必去懂,我会永远相信,不完美的完美,不管什么世界,距离不是距离。

如若,等岁月都苍老,我还能看到你的笑,你头上点缀的花朵,我嗅到了木槿的馨香……

★ 花开半季,情暖三生的抒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花开有时范文

★ 一叶知秋抒情散文

★ 远行抒情散文

★ 宽恕抒情散文

★ 烟火抒情散文

★ 600字抒情散文

★ 木匠经典抒情散文

木槿之逅抒情散文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景抒情散文

在初中散文教学中, 写景抒情类散文所占的比重较大, 也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对象, 但是, 传统的散文教学方法往往重形象、轻逻辑, 学生也缺乏对其进行理性分析, 梳理文脉, 往往聚焦于对其进行浅层的修辞等手法的分析, 却无法深入感知情感, 得分率较低。 虽然此类文章往往借助于借物寓情、托物言志等手法表达对人生的某种感悟, 但由于学生阅历的缺失、难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感情。

一、走进作家, 深入解读文本

《好一朵木槿花》中, 作者刚从母亲逝世的悲痛中缓过气不久、 又面临“小弟的生之困惑”, 在“极端的惶恐”和“坐立不安”时, 看到开于荒园杂草中的一朵木槿花, 给予了她无限的惊喜之情, “她笔下的花多呈现出一种整体的特色:坚忍、执着、默默无闻而又尽情尽性。不管是二月兰、木槿花、水仙还是玉簪花, 它们都具有这样的禀性。花性即人性, 宗璞写花实际上是在写人。”让我们联系到宗璞的遭遇,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 宗璞面临着被抄家、被揪斗、父亲被关牛棚的命运。1974年至1977年短短四年间, 宗璞的姑母、大姐、叔父和母亲先后辞世, 一再经历亲人离散之痛。1982年5月, 她最疼爱的小弟冯钟越又身患绝症, 于1982年10月去世。 这篇文章, 正是在此番境况下的写作, 与其说她写花, 不如说是在为生命唱赞歌。因而, 关注宗璞先生笔下的花, 应该从花的内在精神方面倾注。

二、理清线索,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好一朵木槿花》这篇散文文章较长, 语言含蓄, 又涉及“文革” 那个特殊的年代, 孩子们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 尽管初中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较差、形象思维不足。如果直接从“木槿花”这一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上入手, 学生可能不太感兴趣, 也不理解, 难以与作者产生认同, 并且往往初中散文阅读教学更多的将关注点放在形象分析上, 也不太关注意境组合的逻辑关系, 因此, 对这篇散文的教学, 我从内容上注重加入写作的背景介绍, 尽量减少学生与久远写作年代的隔阂, 又从结构上注重理清文章脉络, 率先通过理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以前”“前年秋至”“去年”“今年”, 分析作者对木槿花的情感变化:“从未仔细看过——期待”, 引出“两度花开, 不同凡响”这一主要线索, 带领学生探究两次木槿花开带给作者的情感历程, 这样文章就有一条逐步发展的线, 感情是不断升华的, 培养了学生在散文阅读中的逻辑思维, 这一做法, 使得他们能够快速抓住文章脉络, 教会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思路。

三、关注学情, 精心打磨教学设计

(一) 精心设计问题

对《好一朵木槿花》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 我设置了“好一朵的木槿花?”作为主问题串联整堂课程, 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直接描写木槿花的句子, “让我们看一看, 到底是怎样的木槿花?” 接着按照时间顺序,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表现宗璞心理情感的词语, 自然过渡, 由花及人。在赏析语言、品味情感的过程中, 还利用比较来体会情感在两次花开中的升华, “在木槿的两度花开中, 我们读出了惊喜之情, 读出了悲壮之意, 那让我们来找一找这两度开花的异同点有哪些呢?”这是一次学生比较阅读的过程, 通过花开环境的一次比一次恶劣, 而花开姿态的明艳坚强以及花的内心坦然依旧来感知木槿花的坚强、谦逊、坦然, 最后围绕文章结尾进行提问, 并及时进行总结点评。

(二) 注重设计, 培养朗读美感

“忽然在绿草间, 闪出一点紫色, 亮亮的, 轻轻的, 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 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一阵风过, 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 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 带点调皮, 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在这一个片段的教学中, 我尝试让学生多形式反复诵读, 通过这样几个问题:“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你觉得重音应该落在哪些词语上? 为什么?”“通过朗读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木槿花呢?”来引导学生赏析出木槿花的色彩明丽、姿态轻盈、娇嫩轻柔以及带给人的无限惊喜之情, 并联系木槿花的生长背景:“那时园中荒草没膝, 除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 只有两树忍冬, 结了小红果子, 玛瑙扣子似的, 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但是, 在这般荒草没膝的恶劣环境中, 再无所盼望的消沉低落里, 一朵小小的木槿, 轻轻闪闪的一点紫色, 便能带给人无限惊喜与希望之情, 好一朵木槿花, 你开的明艳, 开的坚强!在第二度花开里, 木槿花面临的环境更加恶劣了, “忽见土山一侧, 透过砖块钢筋深处几条绿枝, 绿枝上, 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作者的心被重重重压下挣扎着开花的木槿所震慑了, 连接发出了两次感慨:

“我的心也震颤起来, 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 还开花!土埋大半截了, 还开花!”

(三) 品词炼句, 为课堂增添语文味

中考要求, 学生要能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语言风格是作家的文化品位、文字功底、语言习惯、个性气质及思想情操的综合表现, 宗璞就是一位有着深厚语言功底和遣词用句能力的高手, 她的语言往往在朴素、自然、生动的基础上, 又流露出大气雍容、典雅高贵的气度。怎样抓住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也是品读文章的关键。当学生找到第一次描写木槿花开的句子“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时, 可以重点品析“缀”字。“缀”本为“点缀、装饰之意”, 这里可以看出木槿花的小, 那么, 教师可以发问“木槿花, 只有小小的一朵, 然而它却可以成为一座荒园的点缀, 这里面你能读出哪些感受呢?” 联系到木槿花“荒草没膝”的生存环境, 可以体会到这朵小小花的出现带给这座荒园的明亮色彩、带给一个正处在困惑惶恐、坐立不安中宗璞的惊喜、安慰的意义。

上一篇:经营管理实习报告下一篇: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