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启示精彩作文(通用18篇)
一个暑假,我在外婆家住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我拿着外婆给我买的面包津津有味的吃着,一不小心,把大的面包掉在了地上。过了一会,我回来了发现一只小蚂蚁从蚂蚁洞里爬出来,围着面包转了一圈,像要把面包搬走似的,但是面包太大了它搬不动,便又返回到了蚂蚁洞。我想,人人都说蚂蚁团结不就如此吗?我刚要回到外婆家突然,发现一大群蚂蚁,我立刻明白过来了,那只小蚂蚁并不是放弃了,而是去搬救兵了,只见小蚂蚁咬得咬,撕的撕,扯的扯,咬成小块小块的,搬回洞里。慢慢的,面包只剩下一点点了,那一群大蚂蚁把最后的一小块的面包“围攻”了,一点不剩的抬回了洞。我在想,蚂蚁都那么团结,我们人更加要团结啊 !
一天我想做一个实验,证明蚂蚁是不是团结一心的。我用一群蚂蚁和一排水滴来做实验,蚂蚁的对面有一块面包,蚂蚁慢慢的靠近水滴,忽然抱做一团,以飞快的速度冲出了水滴,虽然有些死亡,但是还是拿到了食物。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 我们对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有了更多的了解, 收获一定很多。来开一次学习成果汇报会, 先分成小组交流, 再派代表在班上汇报。在汇报中, 听的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别人请教。交流之后, 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也可以把活动经过或心得写下来。写完后, 同学之间互相修改。
拓展思路
大自然孕育了万物, 养育着人类, 同时启迪着人类的智慧。本次习作选材范围非常广泛, 宇宙天体、日月星辰、山水湖泊、风雨雷电、鸟语花香、飞禽走兽……都可以作为你观察思考的对象。你的思考与启示既可以是整体抽象的, 如:宇宙的博大, 大海的宽阔;也可以是具体现实的, 如: 模仿鸡蛋的外形特点, 建造了拱形桥;受鸟儿飞翔的启示, 发明了飞机;从茅草划破手指, 发明了锯……大自然中林林总总的动物、植物以各自独特的生存方式, 向我们暗示着一个个自然的奥秘。只要你关注自然、了解自然, 就会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你可以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的发现, 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也可以写活动的经过或心得,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实验, 写出你的真实体验、你的思考分析、你的收获和启发。
习作提示
写好本次作文, 要注意以下两点:
1.用第一人称写。此次习作应以第一人称来写, 写“我”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 写“我”的活动经过, 写“我”的心得和体会。
在生活中,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有很多,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大自然的启示”。我们可以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也可以写自己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还可以写一写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了哪些启发,想发明什么,等等。写完后,同学之间互相修改。
【互动空间】
小伊:老师,这次习作比较难,我不知该从何处下笔。
老师:细读本次习作要求,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我们发现本次习作是写“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小涵:我们要怎样来拟题呢?
金老师:这次习作要求题目自拟,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如写发现,就可以用《有趣的观察》《我们的搜集发现》等为题;如果写自然界的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那就可以用《大自然的启示》《从?菖?菖身上得到的启示》《神奇的?菖?菖》等;如果写自己根据动植物的启示而产生的想象发明,就可以用《水面行走鞋》《植物吸尘器》等为题。
玮玮:大家一起来搜集一下素材吧!
小涵:我来说有关天气方面的启示: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久雨大雾必晴,久晴大雾必雨……
小伊:我来说动物、植物的构造、生活习性给人的启示:利用蛙眼的特殊构造能制成电子蛙眼;利用萤火虫的发光原理能制成日光灯;利用鲨鱼皮的特点设计了比赛用的游泳衣……
小君:我来说说有关环境方面的启示: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启示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大气层;洪灾与旱灾启示我们要加强植被保护,不要乱砍滥伐……
老师:大家说得真好,相信你们一定能写出精彩的作文。别忘了,写完以后,多读几遍,将文章修改得更加精彩。
之后,蜘蛛会放出一根悬垂丝,并在这根丝的中段加上第三根成Y字状,形成蜘蛛网最初的3根不规则半径。再加上50多条形成一张网的雏形。
接下来的工作是铺设螺旋线,纺织网。蜘蛛以网心为起点,织出一根自内向外的螺旋线,当做下一道工序的“脚手架”搭好,蜘蛛所织出的网还没有黏性,黏不住昆虫。这时,蜘蛛便从外向网心开始铺设有黏性丝,即捕食螺,同时把“脚手架”啃吃掉,完成最后一道工序。
然而在这过程中,蜘蛛网有时会破,蜘蛛就会出来重新织网。一次、两次、三次……只要网没结成,蜘蛛就会一直编织到成功为止。它坚持不懈、有耐心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蚂蚁搬食
如果有一只蚂蚁发现一个巨大的食物,自己搬不动,又啃不动,就回到蚁巢中用触角召唤大家来搬食,然后回来一起分食。像它们这样团结一致、懂得分享的美德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的。
记得去年秋天,天气渐渐转凉了,周末我躺在床上看向窗外,落叶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空中飞舞,看着美丽的秋景,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问题:天冷了,燕子为什么要南飞呢?难道是因为它们怕冷,都到温暖的南方过冬去了吗?带着这个疑问,我立刻叫上爸妈准备到小区里去观察。
来到院里,我等了又等,别说一群燕子,我连一只燕子都没有看见。正当我失望准备上楼时,妈妈激动地喊了一句:“看!是燕子,燕子要南飞啦!”我迫不及待地扭过头来看向那广阔而湛蓝的天空,“哇!”我惊喜地喊道。
过了一会儿,爸爸打破了这片寂静的场面,对入迷的我和妈妈问道:“你们知道燕子为什么要南飞吗?”我和妈妈面面相觑,期待地看向爸爸,爸爸咳嗽了一声,神气地说:“因为燕子是有名的候鸟,每年秋季它们都要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南方。表面上看,是北方冬天的寒冷使得燕子离乡背井去南方过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燕子是以昆虫为食的,并且它们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可是北方的冬季却没有飞虫供燕子捕食,所以燕子们每年不得不来一次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于是我又问道:“那么燕子们知道路线吗?难道它们也有导航吗?”爸爸微微一笑,回答道:“当然不是。候鸟是用自然光来确定迁徙方向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蚊虫是我们讨厌的。不仅叮我们,还偷吃我们的东西。怎样才能防止呢?其实,蜘蛛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它可以用蜘蛛网把蚊虫吸上去,我想跟据蜘蛛结网的原理,发名一种名叫蜘蛛网地毯的毛毯。
蜘蛛网地毯其实和蜘蛛网的原理是一样的,它们都可以把害虫吸在上面。蜘蛛网地毯还有三大好处,一、是可以消灭害虫、老鼠等有害物。二、色彩鲜艳以便用来装饰和部置房间。三、可以吸灰尘是吸尘器二代。
蜘蛛网地毯把害虫黏住后,它会开始慢慢消化。只需十秒,害虫老鼠全部都灰飞烟灭了。蜘蛛网地毯颜色繁多,样式齐全。颜色花花绿绿的、还有大红大红的。它吸尘,只要被它铺到的区域的尘埃通通吸尽,只要三分钟家里就会变得一尘不染。
动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希望你们能多多帮助我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让科技更加发达。
东莞市莞长路33号东华小学二校区五年级张春灶
游戏规则:随机请一学生 (女生) 上前, 让她请上自己要好的男生, 上来手拉手。再由该男生请上要好的女生, 继续拉手。以此类推, 请上自己要好的异性同学。最后全班同学绕着桌椅外围, 拉手围成一个大圆。
2. 师生问好后, 请学生说说玩游戏的感受
生: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大家团结一致。
师:讲得非常好。
生:这个游戏让人玩得很害羞。 (生笑)
师:第一次玩嘛, 总有点害羞的。
生:我觉得不好意思, 因为和男的手拉手, 这样不太好。
师:没拉到过, 下次多拉拉。
生:有点恶心, 但为了玩游戏豁出去了。
师:豁出去就好了。
生: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 看到了大家的害羞。
师:这个游戏会有很多的启发, 但是现在大家还没想到, 学了今天这篇课文之后, 我再请你们说一说, 你们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3. 直接入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师出示课题:大自然的启示)
师:一起读。 (生齐读课题)
师:谁来说一说“启示”是什么意思?
生:它的近义词是“启发”。
师:对。
生:通过某个事物使人们发明、创造些什么东西。
师:想到些什么东西, 对不对?非常好。
师:再增加点难度, “启”是什么?
生:启发的意思。
师:“启”就是“启发”的意思?猜吧, 我估计你们都不知道, 那就猜吧。
生:“开始”的意思。
师:为什么这么说? (该生接不上) 你是从哪个词语当中想到的?
生:启动。
师:“启动”就是开始的意思。
生:道理。
师:道理?不对。
生:事故。
师:不对。所以很多时候, 一个词语的意思我们是知道的, 但要去想一个字的意思就不知道了。“启”的意思, 你们知道吗?
生:发现。
师:也不对。老师告诉你们, “启”的意思就是“打开”。喝酒的时候有一个“启瓶器”。“启示”连起来就是“启发”的意思。
4. 明确学习要求
师:怎么来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来看要求,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呈现略读提示语, 请一生读要求)
师:学习这篇 课文有两 个要求, 第1个要求是——
生:说一说其中的每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师:对, 这是第1个要求。第2个呢—— (标画两个要求)
生:画出自己感受深的语句, 如果有兴趣, 还可以把它们抄下来。
师:你有一个字读错了。“画”, 我们南方人都读“划出划出”, 其实是错的, 应该是——
生:画出。 (生齐读)
5. 感知内容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要求, 在屏幕上。
(生先自学, 然后教师引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略)
6. 认读新词
师:了解了主要内容, 再来看一看生字和词语。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师:这里有个词语“遭殃”, “殃”是什么意思?又靠猜了。 (生猜)
师:破坏, 猜错了。
生:灾难。
师:猜对了。今后要多预习, 特别关注每一个字是什么意思。
7. 理解课文
师:森林遭了什么殃?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本, 把森林遭殃的这段话用笔画出来。你到前面来画。 (呈现《“打扫”森林》的课文, 请一位学生在白板上画, 利于后面校对)
师:对不对? (该生画出了第3段)
生 (齐答) :对。
师: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生齐读所画段落)
师:老师有两个问题, 第1个问题, 这段话中把什么比作扫帚?
生:把干枯的橡树和菩提树比作扫帚。
师:讲得非常好。谁再来讲讲?
生:把干枯的橡树和菩提树比作扫帚。
师:第2个问题, 为什么要把它们比作扫帚? (稍等待) 来, 这位同学。
生:因为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师:所以——
生:所以把橡树和菩提树比作光秃秃的扫帚。
生:这样更表现了森林遭了殃, 菩提树和橡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师:你是这样理解的。还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生:我觉得这样才能体现害虫的破坏力大。
师:才能够体现出来, 是这个意思对吗?还有没有?你说。
生:因为森林里没有了那些脏东西, 像枯枝烂叶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现在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 所以作者把它们比作一把把扫帚。
师:好。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课题, “打扫”森林, “打扫”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生:它代表反义词。
师:反义词什么意思, 就是不打扫?
生:破坏的意思。
师:你觉得是破坏森林。好的。
生:“打扫”有特殊含义, 它不是真正的“打扫”森林。
生:加双引号含有贬义的意思。
师:就是不好的意思。现在再来想一想, 为什么把它们比作“扫帚”?
生:因为林务官一打扫, 那些树一片叶子也没有了, 所以把光秃秃的树比作扫帚。
生:因为林务官已经破坏了生态平衡。
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本, 快速浏览第5、6自然段, 找出这两段当中的一个总起句, 把它画出来。 (师出示要求)
师 (巡视, 指点) :总起句, 不要拿起笔就画, 想一想。画出一句。
师:请一个同学读出来。
生:原来,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 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师:对不对?
生:对。
师:有些同学画到最后去了, 老师提醒了之后就画对了。“总起句”是在前面的 (白板中红线慢慢标出总起句) , 开始的时候写的这句话叫“总起句”。有的同学画到第6自然段去了, 那个不叫“总起句”。今后一定要听清楚老师的问题。
师:我们来看这句话, “原来” (白板上红笔圈词) , 这个词语是针对哪句话来说的?联系上下文来思考一下。
生:第4自然段中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师:对, “原来”是针对上文的。
师:“互相联系” (红笔圈词) 针对哪里?
生:针对下文。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4人小组合作。合作要求, 请看大屏幕。
师:比如说“枯枝败叶”, 它和“土壤”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师边讲解边示范画法、写法) 它是“土壤”的“肥力”。“枯枝败叶”还与什么有联系呢?“土壤”又与什么有联系呢?老师给大家发了一张纸, 4人小组一起完成这个作业。写得越多越快越准确, 越好。你们有5分钟的时间。开始。这条线 (白板时间线) 没了, 就结束了。画好了, 可以贴到黑板上。 (生小组合作。组长张贴合作单)
师:我们叫下面的老师也来参与一下我们的学习, 好不好?选一个老师上来, 选一个小组汇报。 (一位教师主动上台选了一张小组合作单)
师: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1 :我们小组认为“枯枝败叶”对“土壤”有肥力作用, 它们也是有些动物的食物, 动物也会为森林提供生态平衡。 (学生对着思维导图讲解)
师:你们觉得这组怎么样?
生:很好。
师:鼓掌。请你选一组。
生2 :我们组认为枯枝败叶可以让土壤增加肥力, 土壤为大树提供养料, 大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排出氧气, 供养人类, 又为小鸟、动物提供栖息地, 小鸟为大树捉害虫。 (学生对着思维导图讲解)
师:好不好? (生主动一齐鼓掌) 再选一组。
师: (对生2) 你觉得比较好的选一组。放投影上。
生3 :我们组从灌木联想到害虫, 从害虫联想到天敌, 由害虫又联想到鸟类, 由鸟类联想到树木, 从树木联想到土壤, 从枯枝败叶联想到肥力, 从兽类联想到栖息的地方, 从兽类还联想到隐蔽的场所, 从栖息的地方联想到昆虫。
师:这个同学的表述有个问题, 没有讲清楚, 对不对?你们组有没有人能讲得更清楚?他就讲了一个词“联想”, 关系没有讲清楚。你来, 能不能讲清楚?
生4 :由兽类联想到灌木。
师:又“联想”了。
生4 :兽类在灌木丛里有隐蔽的场所, 有栖息的地方。灌木丛里有害虫, 就有鸟类来制服害虫, 还给树木捕捉害虫。树木吸收土壤的肥力, 给人类提供氧气, 枯枝烂叶提供肥力给土壤。
师:先回去吧。这张图主要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两个上来的同学都讲不清楚?
生:没写清楚。
师:对, 他们把作用也写进去了, “鸟类”“昆虫”“栖息地”, “栖息地”应该写在横线上就非常清楚了。这张图虽然看起来很漂亮, 但还需要修改。下课以后可以修改。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 一起读一遍。
师: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们再来学习下一篇课文《人类的老师》。你自己先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然后找最要好的同伴交流, 这次不限男女。时间是3分钟。
(学生自学, 找同伴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发现一个没有同伴的孩子)
师:你们一起好不好?
师:时间都去哪儿了?都花在学习上了。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要求是说说你的同伴怎么说的。 (引导互相倾听)
生:啊? (略显意外)
生:我的同伴是这么说的, “如果没有这些动物启示我们人类发明这些、创造这些, 我们的生活不会这么多姿多彩”。 (师示意自由传话筒)
生:我的同伴说:“人类要从大自然中学习, 从大自然中发现。”
生:我的同伴说:“大自然中的奥秘是很多的, 所以, 我们要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师:同学们都有很多的感受, 很好。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
师:你自己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得到了哪些启发, 结合课前的游戏, 重新思考一下有哪些启发。
生:我知道了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生:我们必须团结友爱。
生:我们认为的枯枝烂叶也有用处, 不能随意清理。
师:我记得你刚才说“有点恶心”, 现在觉得刚才的游戏有没有意思?
生:还是有点。
师:会不会比刚才好一点?
生:好一小点。
生:我知道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是互相联系的, 我们人类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发明一些东西。
师: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互相联系, 我们同学之间是不是互相联系的呢?我们同学是不是应该联系在一起呢?
主持人:缪亚群
春天的嫩芽一日一日茁长。当我的思虑仍停留在小小的嫩叶上时,那嫩叶却在我不注意的当儿,摇身长成饱满的绿叶了。
我讶然自然界迅速的变化,它一刻也不停地活动、成长、改变着。由一片绿叶中,似乎涌溢着自内心发出的生命——在和风与阳光孕育的大自然中,时时刻刻涌现着无穷的生命力。
一
小小白花,静静地承受风吹雨打。不知那是什么花,然而在淅沥沥落个不停的雨中,竟发出闪亮的光彩,雨珠一滴滴从绿叶的尖梢悄然滚落,那娇弱引人怜爱的花姿,突然给人一种心情舒畅的感受。
雨要下就下吧,风要吹就吹吧,花瓣浸润在雨中摇颤着,它的根虽细小,却稳固地纠结于土地之中。
雨要下就下吧,风要吹就吹吧,风风雨雨总有停时;当风雨停时,小白花仍骄傲地抬着头。经过风雨的磨炼和洗礼,小白花的花瓣愈加洁白,绿叶更加鲜绿,它仍然坚毅地绽放。
小鸟鼓动着翅膀朝天空飞去,不知飞向何方,那小巧的身躯一直飞离视线之外。
当风雨停时,它拍动着弱小的翅膀,敞开喉咙,鸟声啁啾地回荡在空中。
雨要下就下吧,风要吹就吹吧。与大自然依存而生的小花与小鸟啊,当我们回顾人类这种栖栖惶惶的度日方式,或许该效法小花小鸟,那与大自然相辅相成的和谐步调。
二
冷寂的大地渐渐恢复生气,池水也逐渐泛起暖意。春意自大地缓缓升起。
当人站立在池边时,似乎浸浴在嫩叶的香气中;水面寂静无声,远远的空中有云雀的鸣唱声。
有人用力将石头“扑通”一声投入水中,也有人轻轻地将石子扔进水里。石子在水面上弹了一两下,就销声匿迹地沉入水中;渐渐地,人走开了,声音也不复追寻。
不论水面上响起的是何种声音,投什么样的石子,就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面对池畔各式各样的人们和各种各样的声音,有谁会在事后是抱着诗人一般的情怀与感触悄然离去呢?
人去后,池边显得更安静了。了悟出各种大小不同的石头,会响起各种大小不同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又会给人不同的感受——池静波平,辉映着池边的嫩叶。
在这浑浑噩噩、匆匆忙忙的世界中,有些时候,我们需要静静伫立在池边,只是听听那池音。
三
云,快快慢慢、大大小小、白白淡淡、高高低低,没有一刻保持着相同的模样。
仿佛是溃散崩离,又不像在溃散崩离中;一瞬间、一瞬间变化的云朵,在深蓝的夏空中,以各式各样的姿态漂流而过。
云朵的变化,恰似人的心、人的命运。人的心也是天天都在变动,因此,人的际遇也是昨日不同于今日。
编织成明明暗暗、各式各样的人生,那分分秒秒都变幻莫测的人生际遇与命运,不禁使人为之又喜又叹。
喜也罢,悲也罢,人生仿佛流云,时时在移动变化,不做片刻的停留。
若是人的思绪有定则可寻,就算不时会心慌意乱终究会令人泰然自得。
所以,纵然欢喜,也不必得意忘形;纵然悲戚,也不必怨天尤人。若每个人都能抱持坦诚、谦虚的胸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地工作,必可体会出那漫长人生中的无穷情趣。
四
在人生旅途中,不时穿插崇山峻岭般的起起伏伏,时而风吹雨打、困顿难行;时而雨过天晴,鸟语花香。总希望能够振作精神,克服困难,继续奔向前程。
在那山头上,孕育着人生新的希望。
[思考板]
1.大自然中的哪些事物让我们思考,给我们启示?
张雨舒
大自然里有许许多多的奥秘,今天我就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秘密”,那就是:我发现了为什么蚂蚁搬家了,明天就一定会下大雨.在以前,我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好奇.当我七岁时,有一天,我在郊外的草地上玩时,我发现,一大群的小蚂蚁排着长长的队走向一个小洞口,而且每一个小蚂蚁身上都有着像小沙粒一样的东西,我心想:这些小沙粒是什么东西?我满脑子都是问号,我怀着好奇心就去问了爸爸说:爸爸,为什么小蚂蚁会排着长长的队伍向小洞口走去呢?每一只小蚂蚁的身上都会有一个像小沙粒一样的东西呢?后来爸爸才告诉我说:“那就是因为小蚂蚁每次遇到闷热这种情况,就会告诉“蚂蚁群”,当蚂蚁群得知这种情况就会马上搬家,天气在闷热的情况下,第二天就会下大雨,小蚂蚁们就会找到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小洞口,它们搬家也是因为他们以前的房屋会受潮,所以它们要搬家.小蚂蚁身上的那些像小沙粒的东西那就是小蚂蚁们的粮食.”哦!我这才明白啊!我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蚂蚁可以预测到第二天会下雨呢?爸爸说:“蚂蚁和我们人类是一样的,它们也会感觉到闷热,所以蚂蚁在感觉到闷热的情况下,第二天就会下雨.”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还听爸爸说:“人们只要看见蚂蚁搬家的话,明天就会下大雨.”这也证实了一句谚语,那就是: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我这又知道了明天一定会下大雨,我真是觉得为什么会这么地神奇呢?我又想起了一句话:我不知道什么是绝对的真理,但是我对我的无知是谦虚的.我不知道小小的蚂蚁可以给人们带来这么大的帮助,我又相信了一段话,那就是:他们在觉醒的时候对我说:”你和你所居住的世界,只不过是无边海洋无边沙岸上的一粒沙子.“在梦里我对他们说:”我就是那无边的海洋,大千世界只不过是我的沙岸上的沙粒.“我也想告诉蚂蚁们说:”你们不是最小的."大自然给了人类启迪,也是人类的老师,大自然给人们带来了聪明才智和想象的空间.【金牌点评】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走出浩瀚的书海,大自然就是一位无声地老师。下面,我就来讲讲我从蚂蚁身上得到的启示。
有一次我在小区的草地里发现了一窝蚂蚁。只见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搬运着米饭粒,饼干渣等食物。其中几只个头较大的竟然搬着一只马蜂,但是马蜂的个头太大,洞口太小,怎么办呢?我急忙找来放大镜,想观察它是怎样把这样大的食物运进洞的。
只见它用腿上的小刺,把食物割成和洞口一样大小,在把分割后的食物一一搬进洞。我仔细观察了蚂蚁的腿。原来蚂蚁的腿上有许多小刺,非常的锋利,就像挎着一把“瑞士军刀”便于切割食物。
突然,我有个奇思妙想,如果有像蚂蚁一样的工具,可以非常容易的切割材料,可以算出物体的面积、体积、那工程师造房、修路会省多少时间、精力啊!它看似像一根金属棒,打开盖子可以看见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低压水刀,使用起来非常安全。另一端是探照灯,和微型电脑连接,可以把物体的样子拟化出来,并计算出来各需要多少材料,会损失多少,完工后的样子是什么,把它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刻、还可用于钻探、研磨、等尖端技术。虽然这一切只是海市蜃楼,但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研制出来的。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出室内,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追随着大自然的脚步,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一个星期天,我在屋旁的池塘边玩得正欢,突然一阵低沉的“呱呱”声吸引了我,是什么让青蛙故意压低了声音?难道它遇到了危险?我脑中出现了一条大青蛇正虎视眈眈地瞅着青蛙的画面。“快,否则蛙命不保。”我忙找了一根长竹竿,努力地寻找着,“青蛙兄弟,别怕,本超人来了,一定会救你脱离蛇口的。”“呱—”我循声望去,哪有什么蛇呀,原来是青蛙发现了自己的美食—一群蚊子。哦,我知道那低沉的“呱呱”声是它藏不住的喜悦。看,它正轻手轻脚地接近正在游戏的蚊子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长的舌头,将一只只肥肥的蚊子卷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青蛙的捕食速度如此之快,难道它的眼睛有特殊功能吗?我赶紧上百度搜索。青蛙的眼睛是专门看运动着的物体的。只要蚊子一动,青蛙就会立即发现它,并根据它的飞行方向和速度,一跃而起捕食入口。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发生碰撞。
大家都知道,青蛙既能在陆地生活,也能在水中和鱼虾嬉戏。我们只适合在陆地上生存,人只要一下水,不戴游泳眼镜就无法长时间视物,因为我们的眼睛是不能进水的,一旦进水就会感到无比刺痛。怎么办呢?别着急。
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我想发明一种眼膜。这种新型眼膜能让人准确地知道对方与自己的距离,减少危险哦。游泳或水上作业时,戴上我发明的眼膜,就不用担心水进到眼睛里了。
我想:这种既方便又实用的眼膜,一定会得到很多人的认可。
(指导老师 缪 群)
一、顺应自然, 培养有德之人
《应帝王》以浑沌的故事作结, 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为了报答中央之帝浑沌的善待, 为其凿七窍, 一天凿一窍, 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人间世》里讲了一个爱马人的故事, 他用精致的筐子去接马粪, 用珍贵的盛水器去接马尿, 爱之深矣。一次见蚊虻叮在马身上, 便出其不意扑打蚊虻。那匹马因受惊而咬断口勒, 毁坏笼头和肚带。“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可不慎邪!”好心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庄子》在《至乐》中还谈到一个鲁侯养鸟的寓言, 说从前有个海鸟落在鲁国之郊, 鲁侯把它迎入庙内, 献酒给它饮, 奏九韶给它听, 摆上牛羊肉给它吃, 三日而死。这种违反本性, 用养人的办法来养鸟, 爱得愈深, 害得愈深切。虽然他们的本意是好的, 但违背了浑沌、马、鸟的自然本性, 故适得其反。
人之教育也即如此, 如不随顺人之性, 而强欲以种种个人主观意识治之, 则如络马首, 穿牛鼻, 以人为改天然, 其结果足以致苦痛, 以至扭曲人格, 此乃人为之痛弊也。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认为教育是:依靠自然法则, 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教育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 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只有认识并掌握教育之道, 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才能培养出具有理想人格的有德之人。
庄子把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的人, 称为有德之人。《德充符》中, 庄子凭空杜撰出几位相貌特异、“恶骇天下”, 但却德行超众的人, 同形全德亏之人进行对照, 说明人的德行比形体更重要。《德充符》的真正含义就是:道德充实于内, 而万物应验于外, 内外冥合无间。《德充符》的主旨, 就在于超越外形残缺, 注重生命内在价值的提升。庄子说,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道者, 人之所共由;德者, 人之所自得也。”德, 合乎自然之道也。向庄子的道一样, 庄子的德是一种视野更加开阔、包容万物的海一般的伟大情怀。
道家特别尊重个性, 强调个性自由, 这和儒家的个性发展的主张没有什么大的冲突。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儿童, 顺着其性格加以合理的引导, 否则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作为老师, 更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按照孩子的个性发展, 把孩子的身心愉悦放在第一, 给孩子快乐的素质教育, 而不是出现“拔苗助长”, 要还学生于自由空间, 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 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凡物皆由道而各得其德, 凡物各有其自然之性, 苟顺其自然之性, 则福当下即是不许外求。
二、遵循学科特点, 培养有道之人
庄子以道为宗为师, 他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先有真人的开放心灵、开阔的视野, 才能培养真知。这真知是认知主体透过他对宇宙、人生的深刻体验后所表现出来的。庄子《达生》是说孔子向一位游泳术极高明的人求教, 明白了完全顺着水道, 一点不存个人主观的因素, 这就使他的游泳本领达到惊人的地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丰厚的教育思想, 非凡的能力, 还要心胸宽广恢弘, 才能进入“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神妙境地, 培养出有道之人。
庄子的作品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 通过形象化的故事描绘“道”, 让人们通过寓言去领悟“道”。以语文教育为例, 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既包括语言和文字本身的教育, 也包括有关文学、文章, 乃至文化、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庄子以为语言文字, 不过是一种粗迹, 最高的真理, 当求之于语言文字之外。即是“言不尽意”或 “言有尽而意无穷”。他还举了“轮扁斫轮”来说明“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的技巧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 而要靠个人的心领神会。在言不尽意论的基础上, 庄子又提出了“得意忘言”之说。
筌 (捕鱼工具) 者所以在鱼, 得鱼而忘筌。蹄 (捕兔工具) 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
《外物》庄学于言之外, 又言无言;于知之外, 又言不知。然庄学所说之无知, 乃经过知之阶段, 实际上指知与原始的无知之合也。此无知经过知之阶段, 与原始的无知不同。这种“不言之言”, 重在使人悟道、会意, 不仅使读者在理智上读懂书本文字, 更要作用于读者的情感, 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思索。
当语文教学被界定为“语言课”时, 语文教学成 “字词教学”, 教师把优美的选问分解成枯燥乏味的字词堆砌, 学生无法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和美感, 语文课则索然无味, 学生的兴趣一落千丈。字词只是一个载体, 富有生命力的还是在此基础上充实进去的思想。语文教学不能只关注语言文字, 即言的形式, 还要立足于学习主体, 准确地把握“说什么”, 对蕴涵的意或暗含的道心领神会。
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悟道, 还要学习得道的方法。庄子在《大宗师》借女禹之言, 详细地叙述了学道的方法、途径。道从目见、耳闻、口诵而来, 通过不断实践, 不知不觉中就会达到一种最高的境界。大教育家朱熹强调说:“大抵观书, 须先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科特点, 教会学生如何思考, 如何感悟, 教会学生灵活掌握各种方法, 逐步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学道、懂道、有道之人。
“天乐之乐”“解衣般礴”“言意之表”已成为我国古代音乐、绘画和文学所竭力追求的一种最高的境界。“教是为了不教”应成为教学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郁沅.中国古典美学初编
[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3]张采民.忘筌.梦蝶——庄学综论
[4]胡道静.十家论庄
有一次我在房间里玩,突然看见墙壁的窗户角上有一只小蜘蛛在织网,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跑到那儿去看:蜘蛛先把闪亮的细丝固定在一个点上,自己吊在细丝上往下垂,等到达地面后再慢慢地爬到另一个角落里,到达对面时,蜘蛛用脚把尾部的细丝收紧,收到刚好的长度,就把细丝固定在新的一个点上,这样一根细丝就搭好了。
在编织网线时蜘蛛失败过很多次,一会儿网从固定的点上掉了下来,但蜘蛛一点也不退缩,赶紧爬上去继续编织,一会儿快织好的网却被风吹坏了。蜘蛛又毫无怨言的把吹坏了的地方给补好。看了好几个钟头,我的眼睛都看花了,但是蜘蛛却一声不吭的用心织网,感觉它一点儿都不怕累,从午后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看似简单的一个小工作却让蜘蛛忙活了整个下午,经历了那么多次失败最后才得以成功,看来做好一件事情真是不容易啊!蜘蛛用辛勤的劳动来获取食物,用自己的心血来维持生命,它们看似渺小、平凡、不值一提,但他们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实在感人。
看了蜘蛛织网我想得更多了: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像蜘蛛一样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战胜生活中的自我,胜利的曙光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一个晴朗的上午,鲁班上山去砍柴,当鲁班要砍柴时,一不小心把手划伤了。这时,鲁班看见竟然是一片小草,他很奇怪:小草怎么会把自己的手划伤了呢?于是鲁班仔细观察,发现划伤自己的竟然是一片带齿的叶子。鲁班把叶子带回家,仔细研究,之后鲁班就发明了一样工具,像那片叶子一样带着齿,别人叫它锯。这样就比用斧子方便多了。
一天,鲁班和他的娘子在散步,等他走到池边时,天下起了雨,娘子说:“要是有什么东西能遮住我们就好了。”这时鲁班发现荷花旁的大荷叶,而几个小孩子把荷叶摘下来,顶在头上,鲁班想:“如果能有荷叶这么大的东西,不就可以遮住了么。于是,鲁班马上回家,根据荷叶造出了伞。下雨时,人们就方便多了。
以前,有许多人想去遥远的地方旅行,可这很不方便,飞机很不安全,科学家研究了很久,最后发现蜻蜓飞得很稳,科学家开始研究蜻蜓,发现蜻蜓翅膀一端有小点,可以配重,于是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在飞机翅 膀上加了配重,从此,飞机安全了,人们交通方便多了。
看看柜子里还有几袋立顿红茶,这茶泡久了不太好喝,但泡出的红黑颜色与咖啡相近,拿来染色或许更能物尽其用吧!说干就干,我选了几块纯棉白布,先用淀粉水浸泡,據说这样容易上色。取茶包三个,上锅煮十分钟,一锅黑红黑红的茶汤闪亮登场。把浸泡过的棉白布用粗毛线紧紧扎了几处,放进锅中再煮十分钟,取出洗净,放入盐水泡十分钟定色,再入汤煮染。如此循环两次,已经得到了红茶色的棉布。听朋友说过,染色时空气和光会令呈色不均匀,因此,在晾干时我把染过的几块布叠在一起放在背阴处晾干,还特地盖上一块湿布。
我想起小时候爱穿白球鞋,每回洗完后把鞋在阳光下直晒。当我为白球鞋上出现黄黄的色斑哭泣时,奶奶用一块湿布包住鞋子,外面裹上草木灰放在背阴处,第二天我心爱的球鞋就格外洁白。当时不知原因,现在想来莫非是“草木染”的功劳?
一天后,我初次染出的棉布颜色看着满意,摸着舒坦。我将布裁剪成新的咖啡垫。喝咖啡的时候,女儿赶紧表功:“是我把咖啡洒了给你的灵感哟!”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历,我对“草木染”充满了兴趣,因为我发现不同的芳香植物可以染成不同的颜色:用番红花、栀子(果实)染出来的是深黄色,用西洋甘菊、金盏菊、艾蒿可以染出淡黄色,而薄荷可以染出茶色。而且最后染成的颜色还会随着植物的采集时间、用量以及质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比如,春季草木萌芽,多数嫩叶色素不足,适合用四季常绿的树种进行染色;夏秋是植物生命成长茁壮的时节,也是草木染色最理想的染色季节;冬季可以捡拾落叶,青刚栎、落果等物也可用来染色。日常生活中的洋葱皮、茶叶、咖啡、槐花等可以收集起来,染色时就不缺材料了。
为了给女儿染裙子,我从中药店购买了茜草,又购买了明矾、小苏打。先准备白棉布一块,然后自制豆浆。把棉布放入掺有小苏打的热水中浸泡。茜草提前浸泡一晚,将泡出的黄色的水滤出,然后煎煮。为了增加出色率,我还加了些白醋。把棉布取出用清水洗净,投入豆浆中浸泡上浆(有了蛋白质更容易上色,丝绸、羊毛可省略这步)。把上浆后的棉布放入明矾水中浸泡,这样棉布不易褪色。取出棉布放入茜草水中大火煮,期间要不停地翻滚,以免染色不均。最后出锅投洗,晾干,要避免日晒。这样一来,一块天然染料染制的布就完成 了。我用这块布给女儿做了一条连衣裙。女儿喜欢松针,问我可不可以在裙子上印上松针图案。我欣然同意,摘了些松针叶子,在叶背涂上丙烯画颜料,然后压染在裙子上,就形成了具有天然形状的松针花纹。女儿穿着这条松针裙可高兴了。
后来,我发现了更简单的方法,对我喜欢的围巾进行了一次紫草染。我在药店购买了50克紫草和一瓶500毫升浓度为75%的酒精,把紫草泡进酒精里,看有颜色出来后,分成两份,一份加点苏打搅拌后待用。然后,我把围巾放进没有加苏打的紫草酒精里浸泡,多多搅拌翻动,以免上色不均匀。20分钟后,捞出来挤干,拆开重新捆绑好,再放进有苏打的紫草酒精里浸泡,5分钟左右再捞出来,将围巾挤干(不拆),放进有明矾的水里泡会,3分钟后清洗干净风干,就大功告成了。
这条围巾被一个开微店的朋友看见,她非常惊讶,说紫草有抗菌抑菌作用,能活血化瘀,美容价值也很高。她把这条围巾拍照传上万能的“朋友圈”,竟然有人出价购买,价格还不错哦!
看来,喜欢“草木染”的人不在少数,这种美取之自然、还于自然。穿或戴上“草木染”织品,你会发现天,这样蓝;树,这样绿;颜色,原来可以这样的自然和美丽。
电子蛙眼可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的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狗的尾巴动来动去,我看见了,就想发明一个“移动笔”,这个笔可以变成任何一种笔,还能变成任何一种橡皮,最独特的是,他能变成“移动笔”,笔头变成了“移动圆”,后面变成“移动锤”如果一瓶可乐洒在了一张纸上,等它干了,先用“移动锤”打一打,那张纸立刻恢复平坦,然后用“移动圆”上的能滚动的小圆珠把脏的地方刮一刮,然后纸有恢复原样,笔中间就会有个手指捏的地方,你捏好了,它就像狗的尾巴动来动去。你可以把圆珠放在废纸上,圆珠里的脏东西就全出来了。
星期二终于到了,老师请大家分享资料。通过自己收集的资料,我明白的萤火虫能发光是因为它的腹部有发光器。发光器的发光层中有上千个发光细胞。它们都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在荧光酶的作用下,在细胞内水分的参与下,荧光素与氧化合便发光荧光,萤火虫就是这样发光的,科学家根据这一特点,发明了人工冷光,作为安全照明用。
同学们也纷纷举手发言,我从他们的发言中明白的蝴蝶的奥秘。蝴蝶为什么不怕冷不怕热呢?原来他身上有许多鳞片。阳光强时,它的鳞片自动竖立,鳞片铺平,能吸收更多的阳光。科学家根据这一特点,给卫星装上了这样的鳞片,使其不怕高温和低温,能更好工作。
游戏规则:随机请一学生(女生)上前,让她请上自己要好的男生,上来手拉手。再由该男生请上要好的女生,继续拉手。以此类推,请上自己要好的异性同学。最后全班同学绕着桌椅外围,拉手围成一个大圆。
2. 师生问好后,请学生说说玩游戏的感受
生: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大家团结一致。
师:讲得非常好。
生:这个游戏让人玩得很害羞。(生笑)
师:第一次玩嘛,总有点害羞的。
生:我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和男的手拉手,这样不太好。
师:没拉到过,下次多拉拉。
生:有点恶心,但为了玩游戏豁出去了。
师:豁出去就好了。
生: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看到了大家的害羞。
师:这个游戏会有很多的启发,但是现在大家还没想到,学了今天这篇课文之后,我再请你们说一说,你们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3. 直接入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师出示课题:大自然的启示)
师:一起读。(生齐读课题)
师:谁来说一说“启示”是什么意思?
生:它的近义词是“启发”。
师:对。
生:通过某个事物使人们发明、创造些什么东西。
师:想到些什么东西,对不对?非常好。
师:再增加点难度,“启”是什么?
生:启发的意思。
师:“启”就是“启发”的意思?猜吧,我估计你们都不知道,那就猜吧。
生:“开始”的意思。
师:为什么这么说?(该生接不上)你是从哪个词语当中想到的?
生:启动。
师:“启动”就是开始的意思。
生:道理。
师:道理?不对。
生:事故。
师:不对。所以很多时候,一个词语的意思我们是知道的,但要去想一个字的意思就不知道了。“启”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生:发现。
师:也不对。老师告诉你们,“启”的意思就是“打开”。喝酒的时候有一个“启瓶器”。“启示”连起来就是“启发”的意思。
4. 明确学习要求
师:怎么来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来看要求,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呈现略读提示语,请一生读要求)
师:学习这篇课文有两个要求,第1个要求是——
生:说一说其中的每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师:对,这是第1个要求。第2个呢——(标画两个要求)
生:画出自己感受深的语句,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它们抄下来。
师:你有一个字读错了。“画”,我们南方人都读“划出划出”,其实是错的,应该是——
生:画出。(生齐读)
5. 感知内容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要求,在屏幕上。
(生先自学,然后教师引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过程略)
6. 认读新词
师:了解了主要内容,再来看一看生字和词语。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师:这里有个词语“遭殃”,“殃”是什么意思?又靠猜了。(生猜)
师:破坏,猜错了。
生:灾难。
师:猜对了。今后要多预习,特别关注每一个字是什么意思。
7. 理解课文
师:森林遭了什么殃?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本,把森林遭殃的这段话用笔画出来。你到前面来画。(呈现《“打扫”森林》的课文,请一位学生在白板上画,利于后面校对)
师:对不对?(该生画出了第3段)
生(齐答):对。
师:我们一齐来读一读。(生齐读所画段落)
师:老师有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这段话中把什么比作扫帚?
生:把干枯的橡树和菩提树比作扫帚。
师:讲得非常好。谁再来讲讲?
生:把干枯的橡树和菩提树比作扫帚。
师:第2个问题,为什么要把它们比作扫帚?(稍等待)来,这位同学。
生:因为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师:所以——
生:所以把橡树和菩提树比作光秃秃的扫帚。
生:这样更表现了森林遭了殃,菩提树和橡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师:你是这样理解的。还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生:我觉得这样才能体现害虫的破坏力大。
师:才能够体现出来,是这个意思对吗?还有没有?你说。
生:因为森林里没有了那些脏东西,像枯枝烂叶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现在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所以作者把它们比作一把把扫帚。
师:好。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课题,“打扫”森林,“打扫”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生:它代表反义词。
师:反义词什么意思,就是不打扫?
生:破坏的意思。
师:你觉得是破坏森林。好的。
生:“打扫”有特殊含义,它不是真正的“打扫”森林。
生:加双引号含有贬义的意思。
师:就是不好的意思。现在再来想一想,为什么把它们比作“扫帚”?
生:因为林务官一打扫,那些树一片叶子也没有了,所以把光秃秃的树比作扫帚。
生:因为林务官已经破坏了生态平衡。
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本,快速浏览第5、6自然段,找出这两段当中的一个总起句,把它画出来。(师出示要求)endprint
师(巡视,指点):总起句,不要拿起笔就画,想一想。画出一句。
师:请一个同学读出来。
生: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师:对不对?
生:对。
师:有些同学画到最后去了,老师提醒了之后就画对了。“总起句”是在前面的(白板中红线慢慢标出总起句),开始的时候写的这句话叫“总起句”。有的同学画到第6自然段去了,那个不叫“总起句”。今后一定要听清楚老师的问题。
师:我们来看这句话,“原来”(白板上红笔圈词),这个词语是针对哪句话来说的?联系上下文来思考一下。
生:第4自然段中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师:对,“原来”是针对上文的。
师:“互相联系” (红笔圈词)针对哪里?
生:针对下文。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4人小组合作。合作要求,请看大屏幕。
师:比如说“枯枝败叶”,它和“土壤”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师边讲解边示范画法、写法)它是“土壤”的“肥力”。“枯枝败叶”还与什么有联系呢?“土壤”又与什么有联系呢?老师给大家发了一张纸,4人小组一起完成这个作业。写得越多越快越准确,越好。你们有5分钟的时间。开始。这条线(白板时间线)没了,就结束了。画好了,可以贴到黑板上。(生小组合作。组长张贴合作单)
师:我们叫下面的老师也来参与一下我们的学习,好不好?选一个老师上来,选一个小组汇报。(一位教师主动上台选了一张小组合作单)
师: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1:我们小组认为“枯枝败叶”对“土壤”有肥力作用,它们也是有些动物的食物,动物也会为森林提供生态平衡。(学生对着思维导图讲解)
师:你们觉得这组怎么样?
生:很好。
师:鼓掌。请你选一组。
生2:我们组认为枯枝败叶可以让土壤增加肥力,土壤为大树提供养料,大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供养人类,又为小鸟、动物提供栖息地,小鸟为大树捉害虫。(学生对着思维导图讲解)
师:好不好?(生主动一齐鼓掌)再选一组。
师:(对生2)你觉得比较好的选一组。放投影上。
生3:我们组从灌木联想到害虫,从害虫联想到天敌,由害虫又联想到鸟类,由鸟类联想到树木,从树木联想到土壤,从枯枝败叶联想到肥力,从兽类联想到栖息的地方,从兽类还联想到隐蔽的场所,从栖息的地方联想到昆虫。
师:这个同学的表述有个问题,没有讲清楚,对不对?你们组有没有人能讲得更清楚?他就讲了一个词“联想”,关系没有讲清楚。你来,能不能讲清楚?
生4:由兽类联想到灌木。
师:又“联想”了。
生4:兽类在灌木丛里有隐蔽的场所,有栖息的地方。灌木丛里有害虫,就有鸟类来制服害虫,还给树木捕捉害虫。树木吸收土壤的肥力,给人类提供氧气,枯枝烂叶提供肥力给土壤。
师:先回去吧。这张图主要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两个上来的同学都讲不清楚?
生:没写清楚。
师:对,他们把作用也写进去了,“鸟类”“昆虫”“栖息地”,“栖息地”应该写在横线上就非常清楚了。这张图虽然看起来很漂亮,但还需要修改。下课以后可以修改。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一起读一遍。
师: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来学习下一篇课文《人类的老师》。你自己先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然后找最要好的同伴交流,这次不限男女。时间是3分钟。
(学生自学,找同伴交流。教师巡视、倾听,发现一个没有同伴的孩子)
师:你们一起好不好?
师:时间都去哪儿了?都花在学习上了。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要求是说说你的同伴怎么说的。(引导互相倾听)
生:啊?(略显意外)
生:我的同伴是这么说的,“如果没有这些动物启示我们人类发明这些、创造这些,我们的生活不会这么多姿多彩”。(师示意自由传话筒)
生:我的同伴说:“人类要从大自然中学习,从大自然中发现。”
生:我的同伴说:“大自然中的奥秘是很多的,所以,我们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师:同学们都有很多的感受,很好。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生齐读)
师:你自己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得到了哪些启发,结合课前的游戏,重新思考一下有哪些启发。
生:我知道了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生:我们必须团结友爱。
生:我们认为的枯枝烂叶也有用处,不能随意清理。
师:我记得你刚才说“有点恶心”,现在觉得刚才的游戏有没有意思?
生:还是有点。
师:会不会比刚才好一点?
生:好一小点。
生:我知道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我们人类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一些东西。
师: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互相联系,我们同学之间是不是互相联系的呢?我们同学是不是应该联系在一起呢?
师:最后做一个作业,把老师提供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图画出来。画好的就下课。
【大自然的启示精彩作文】推荐阅读: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400字左右10-07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八年级作文10-11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400字作文11-19
小学五年级的作文:大自然的启示09-30
满分作文优美句子归类整理——大自然的启示06-21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优秀作文800字高二06-28
自然给我的启示作文05-24
《大自然的启示》-花草06-19
对大自然启示作文09-19
《大自然的启示》评课稿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