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研究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研究(共8篇)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研究 篇1

伴随着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效率高、商品齐全、购物环境舒适的超级市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所以农村连锁超市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我国商务部从2005年3月开展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确立了3年内在全国选择部分县市培育25万家新型“农家店”,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的目标,覆盖全国70%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取得了显著成就。如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建成了1316家配送中心、135775个农家店,吸纳富余劳动力51万名,受益农民约1.4亿人,扩大农村消费约400亿元,推动了农村现代流通业的发展,繁荣了农村市场。在实际运行中,“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受到了农村经济环境、消费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作为连锁经营的“神经中枢”物流配送显然已经成为连锁超市经营管理的一个重点。

一、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现状分析

(一)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连锁超市都是从传统的食杂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各地区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统一管理,但这些配送中心中大多信息化和机械化程度低,配送效率以及对门店的需求变化反应不够灵敏,反应速度过慢。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二)经营环境不优。

目前各乡镇除城区连锁超市延伸的有一定规模和较好的购物环境外,其他商业网点大多设施陈旧,人员素质低,处于传统经营状况,大部分乡镇至今还没有上档次数,上规模的连锁超市,边远村级店建设滞后。稍偏僻的乡村商贸网点,均是一些家庭式的小商店,也是假冒伪劣商品、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购物环境亟待改善。

(三)现有配送方案存在的局限性

1.物流技术水平低,物流装备差,物流人才缺乏,物流成本高,物流结构不合理,物流过程增值能力弱等多方面。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初衷和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然而,我国农村连锁超市自有的物流配送中心大多规模较小、设施薄弱、功能不齐、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中心的配送效率很低。

2.我国大多数农村生产经营以家庭和农户的分散经营为主,规模较小,管理水平和组织化水平比较低;所供应的农产品供应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质量参差不齐。

3.农民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商品质次价高,售后服务不完善,抑制了农民的消费热情。物流业作为微利性行业,特别是仓储业、货代业毛利更低,缺乏龙头企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严重制约了农村物流业的发展。

4.农村连锁超市多远离城区,店铺大多经营规模小、商品统一配送运输成本高。农村经济收入低,部分农民品牌意识不强,商品只求价格低廉,不求品牌质量,对从正规渠道进货的农村连锁店、超市经营带来很大冲击。

二、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体系的思路及策略

(一)重视物流配送的模式选择 拓展物流配送的渠道功能

目前,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渠道主要有流通企业配送中心、农村粮食和供销社系统和第三方物流配送系统。从实际运行来看,流通企业配送中心、农村粮食和供销社系统和第三方物流配送系统三种配送方式都面临着物流成本下的难题。因此,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应由单独配送转为混合配送。配送业务一部分由企业配送中心完成,另一部分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尽管配送业务全部由配送中心完成,易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并使管理简化,但由于连锁超市经营的商品品种多、规格不

一、销量不等情况,采用这种配送方式超出一定程度后不仅不能取得规模效益,反而还会造成规模不经济。而采用混合配送,合理安排超市自身完成的配送和外包给第三方完成的配送,能使配送成本最低。

(二)重视第三方物流

我国农村连锁超市企业现有物流配送系统不能适应自身发展需要,农村连锁超市在利用自己的物流资源积极建设物流配送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学会利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业者提供的物流服务加以弥补。

多品种、小批量、高配送频率、多配送点,适合第三方物流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务性质。零售企业借助第三方物流的力量完善的配送体系,能实现进货统一口径、商品统一管理。对商品的验收工作进行统一把关和对库存的统一管理,便于压缩分店库存,减少财务核对和结算单据的数量及逐家分店送货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残损或者滞销商品回收的工作效率;另外可强化储存功能,可有效调节商品的“生产与消费”、“进货与销售”之间的时间差。集中储存比商场的前店后库的分散储存,大大降低库存总量;对人力和车辆的统一调配,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运作成本。合理、经济地组织商品运输;为连锁企业提供开箱拆零、拆包分装、流通加工方面的服务,让门店集中精力做好、做足生意。通过与第三方物流的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流程再造及单品管理,可大大减轻配货工作量,缩短配货时间,压缩配货成本寻求压缩库存和降低商品缺货率的最佳点,最终实现生产、物流、销售一体化, 双方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建立畅通高效的信息系统,逐步完善农村流通网络。

物流配送中心作为联系供货商与销售商的纽带,具有订单处理、仓库管理、流通加工、拣货、配送等功能,是流通过程中的重要结点。而畅通、高效的信息系统是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心快速正常运转的支撑和保障,是物流配送中心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构建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管理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管理活动,没有信息化的支持,就没有现代物流管理。连锁超市应逐步构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如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射频标签系统、电子订货系统、销售时点信息系统、自动补货系统、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及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使整个连锁超市的采购、分拣、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作业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尽快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二是提高标准化的应用水平和程度。不仅要加强门店标准化建设,更要做到主营业态的标准化。要加强销售、顾客服务、品类管理等的标准化建设。销售标准化是对商品陈列、商品售价、折扣促销等予以标准化。顾客服务标准化就是要通过流程和内容的标准化来实现对服务水平的量化考核,这是保障服务质量的前提。品类管理的标准化就是通过建立品类分析、品类评估、商品淘汰和引进的标准化流程使门店的销售管理得到进一步的简化,从成本结构和毛利结构两方面分析商品在超市中的经营价值,为采购中心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方向,这是适应消费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和资金周转率、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加强条形码技术应用,不仅要在POS上应用条形码技术,在库存、分货拣选等方面也应大力应用条形码技术。

三是配置特色商品。既要保证商品质量的可靠、安全,又要符合农民的消费层次。鉴于农村消费特点,可定位于二、三线的品牌商品和企业自主开发的自主品牌商品。

(四)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研究 篇2

一、“新合作”(1)农村连锁超市的配送图

“新合作”农村连锁超市要想迅速的发展,面临着在农村发展的企业所共有的问题——物流配送如何解决。在中国农村广袤的土地上,完成“经济”配送里程,找到合理的最短配送半径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配送”问题是制约中国农村日用品流通体系发展的瓶颈。然而,“新合作”连锁超市建立了一种独特的配送网络模式,如下图所示。

二、“新合作”农村连锁超市的配送体系简介

“新合作”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区域配送中心的配送级次——一级城市向二级、三级城市配送,也不同于日本“7-11”的区域共同配送。“新合作”甚至具有反其道而行之的特点。“新合作”农村连锁超市的配送共分四级分别是:总公司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县级配送中心、县以下加盟店。

总公司配送中心的职责是组织货源对要求联合采购的下级供销社的商品实行集中采购。

区域配送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协助总公司的配送中心进行采购,同时代表总公司与当地的有一定市场潜力和价格优势且产品质量又好的厂家进行合作,进行贴牌生产;区域配送中心横向的与其他区域的配送中心进行合作,对当地销售好的小商品进行整合汇总,增加适合县及以下农村的小商品的采购品种和数量;负责对区域内的县级配送中心、县级中心店和直营店的商品配送。

县级配送中心是整个网络的核心,主要负责向下级的“新合作”加盟店配送商品。

县级中心店和直营店成为“新合作”的品牌推广形象店。

三、“新合作”农村连锁超市的配送特色

在这个配送体系中有以下几个明显的“新合作”特色:

一是区域配送中心与生产厂家合作搞OEM贴牌生产。由区域配送中心和当地的生产厂家根据当地农户的实际需要,按订单组织贴牌生产,冠以“新合作”品牌标志。这既可以有效地遏制某些假货在农村的市场流通,又可以扩大自己的品牌宣传,而且可以从中获利。

二是区域配送中心横向合作,对不同区域内的“热销”小商品资源进行横向的整合并在其他区域“试销”。

三是配送渠道双向通道特色。在该配送体系中有一条明显的农产品反向配送通道,因而使其具有其他的配送体系所不具备的特色。在城市的配送体系中也会存在双向的流动,但是以“同一商品”为前提的,即所配送的A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滞销”等情况时,A商品从原通道退回。“新合作”的通道则不同,其不但保障联合采购的商品可以从“上(总公司RDC)”到“下(末级加盟商)”的配送流动,尤其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其也是农产品反向流动的通道,而这个反向流动的农产品与联合采购被配送的产品不是“同一商品”。当反向流动时,县级的配送中心就从一个普通的物流节点变成RDC,农产品沿配送的“通道”逐级向上流动最终进入城市市场。

以往经常能听到农民们的农产品大量积压,苦于无渠道向城市销售造成“谷贱伤农”的事件,而城市则严重的缺乏某种来自农村的产品,造成当地高价惜售的事件。这两种现象源于城市农村双向流通渠道堵塞,或者即使有渠道,却因流通成本相当高,产品无法在打通的渠道内顺畅、准时的流动。“新合作”的农产品反向配送渠道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四是以县级配送中心为配送网络的核心,有效缩短对加盟店的配送半径,降低配送成本,增大利润空间,增强竞争力。

四、“新合作”农村连锁超市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 确保产品的地区销售特色

现阶段,在一定地区,中国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还相当的严重。同样是中国农村市场,在A地区消费得起的日用品相对于B地区而言,很可能就是奢侈品。因此在进行“新合作”网络布局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地区的差别以及不同地区农民文化水平和消费习惯的差别,甚至是民族消费习惯的差别。在充分考虑到购买力水平的情况下,切忌“千店一面”,销售品种和档次应该有所差别。

2. 确保产品的价格特色

对于广大农村消费者而言,日用品的价格依然是最大的障碍。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要保证产品的价格有特色,农村消费者买得起是有竞争力的价格的“硬道理”。商家在“买得起”与“有盈利”二者的博弈中,要尽量找到一个相对的公平点。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合作”农村连锁超市配送的图形,重点论述了它的物流配送解决方案的四个特色,最后指出了它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连锁超市,体系,物流,配送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张峰.新农村“沃尔玛”[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11:15-17.

[3]张峰.供销社蝶变[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11:17-21.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研究 篇3

【关键词】中小型连锁超市 物流配送 问题 优化对策

物流被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在激烈的零售市场竞争环境下,各企业开始从战略层面上去看待自身的物流,寻找新的出路,即企业竞争的焦点已慢慢转到物流配送上,企业通过物流来打竞争之战的时期已然悄悄来临。因此,当前连锁企业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怎样在企业物流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一套优化的物流配送方案,提高配送体系的整体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收益。

一、中小型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分析

(一)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模式有待改进

与大型超市相比,中小型连锁超市没有过多的实力建设配送中心,配送中心限于简单的集中存储、分拣配货等功能,配送能力不足,不能满足连锁超市配送的需求,而且也浪费了许多宝贵的企业资源。另外,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很多第三方配送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若通过开立更多的门店来实现规模扩大,而另一方面其供应商运输能力却适应不了开立门店发展的需求。

(二)统一采购比例低,配送成本高

中小型连锁超市统一采购比例很低,不到50%,各门店自行采购,很难达到统一进货,难以发挥配送中心的作用,有的除了连锁超市店名和商标标示统一以外,还存在个人独立经营。因为统一配送低下,便导致企业很多的运力被浪费,车辆装载率低且回车空驶率高,并且人员也都处于闲置状态,从而企业总物流成本也会提高,企业的效益随之降低。

(三)配送设施及物流信息技术落后,配送效率低

考虑成本,中小型连锁超市建立配送中心并没有按照物流配送管理的需要对配送中心进行规范建设与配套设施添置,配送中心设施落后,自动化水平相当低,并且国内劳动力价格便宜,配送中心的相关业务只有极少量有简单工具可以使用,人工操作居多,导致了配送过程中的物耗加大,运作效率大大降低。物流信息技术手段也比较缺乏和落后,物流信息化水平无法在网上进行配送调度与库存管理,也无法将配送中心的所有信息整合在一起等等。

(四)物流配送规模和配送范围小

中小型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目前很多只负责企业内部门店小范围配送,未建立共同配送中心。当门店配送需求比较少的时候,配送中心所有资源闲置,而当门店商品销售增加,配送旺季时,常常会造成配送不及时。

(五)人员素质不一,操作不规范

超市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上相对比较滞后,一是因为有限的员工培训给予员工的培养方向和针对性不强,外加很多配送员工的待遇不高、工作条件较差、发展前景渺茫,使得即使受过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本科、大专甚至中专毕业的学生也不愿意真正从事物流配送工作,最后整个企业专业管理及操作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

二、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优化对策

(一)加强超市物流配送模式优化

根据矩阵图决策法原理将连锁超市分成四个区域,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状态也会改变,即矩阵图具有动态变动性。因此,应针不同阶段超市所处每个区域的情况分析,决定采用何种配送模式。

(二)改善连锁超市采购方式,降低物流成本

对物流成本把关的关键,是对成本产生的源头,就是所说的采购成本进行把关。我们身边成功的那些连锁企业没有一个不是对采购环节就开始把关物流成本的,以沃尔玛为借鉴,最重要的采购源头控制成本的措施是建立集中采购。

(三)加快物流信息技术与设施设备的建设

降低配送成本一直是连锁超市企业运营的目标和动力,但是企业不能一味地为了降低企业成本而压缩一切支出。扩大物流信息技术建设和设施设备建设投入之后,物流服务水平也会跟着提升,而且从数值上看,变化的就是企业产品的销售增加额要远多于成本的增长数额。我们目前需在物流水平和物流消耗之间找到那样一个产销平衡点,争取在充分应对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尽力降低物流的配送消耗,或者在物流配送成本的既定前提下努力提高物流配送服务质量。

(四)优化配送中心选址,扩大超市物流配送中心的服务范围

依据规模效益理论,扩大物流服务的客户范围,配送中心的业务数量就会增加不少,那么配送成本降低,收益会有明显的改善。

(五)重视企业物流人才培养

人才是配送中心各种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超市需要建立人才选拔标准,因人制宜,各展所长,充分发挥每个员工自身的特长和作用,并且建立培训基地定期对员工进行新技术和新理念的传授和讲解。对企业专业物流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上应是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其中可通过与高校进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招聘或者订单培养以及相关在线培训,招收物流专业高学历人才。还可以采取国内培养与国外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现有人才培训,同时实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从总体上提高员工专业知识与素质,以满足超市发展的实际需要。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研究 篇4

□ 作者:张玉红 杜红平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

物流研究 2010年 第6期

目前,发达国家的生鲜商品80%-95%都是通过超市销售,而我国的这一比例只有6%。究其原因,生鲜商品物流低效率、高成本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尽快转变超市生鲜经营的物流现状,建立高效的生鲜商品物流体系,对于促进超市成为生鲜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保障人民食品消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超市生鲜经营的物流现状

(一)经营理念落后且尚未从供应链角度管理生鲜物流

首先,从上游生鲜商品供货渠道来看,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未能与上游产地或供应商建立稳固的伙伴关系,甚至与农贸市场的个体户一样,简单地从本地批发市场购进企业经营所需的生鲜商品。结果是,既无法保证稳定的商品供应,也无法保证采购商品的质量。其次,生鲜商品的物流环节多,超市企业与生鲜商品物流提供者之间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目前很多超市的生鲜商品物流依赖于供应商,这样不仅增加了超市生鲜经营的成本,而且由于供应商数量众多、经营能力不一,在增加超市各店铺的工作量,加大交易成本的同时,也使连锁超市企业的管理能力面临挑战。此外,由于目前市场上缺少专业化的生鲜商品物流提供商,而各连锁生鲜超市企业自己拥有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比例又很小,造成生鲜商品的储存、加工、配送功能的缺失,在生鲜商品的产销之间形成无法有效衔接的盲区,结果造成生鲜供应链的整个链条可能在任一个环节发生脱节。

(二)物流技术薄弱且缺乏必要的冷链系统

生鲜商品易腐坏的特点对物流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生鲜商品从田间到餐桌,至少是到零售终端的货架之间的整个流通过程中,不仅要求物流速度快捷,尽可能缩短物流时间,同时,要求物流保鲜技术高,保证生鲜商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不发生品质下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生鲜商品经营来说,缺乏必要的冷链系统。物流技术的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生鲜商品流通的重要因素。

(三)物流成本高

导致超市生鲜商品物流成本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上述生鲜商品自身特点以及物流技术薄弱、冷链系统缺乏造成的生鲜商品物流损耗高。其次,中间环节多,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缺少良好衔接也是生鲜商品物流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最后,超市尤其是连锁经营超市的规模效应不明显,自建生鲜配送中心投入产出比小,在第三方物流缺乏的情况下,主要依靠供应商自送的方式,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四)规范的生鲜配送体系尚未成型

目前,国内超市生鲜经营的配送服务主要由以下几方面主体承担:一是超市自担配送。少数大型超市企业采用这种配送方式。由于超市自建生鲜商品配送中心的投入大、风险高,管理复杂,因此,对于多数企业来说,还是不敢贸然自建生鲜商品配送中心。二是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这种生鲜配送方式是随着农产品批发市场向下游延伸,利用其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优势,发展面向零售环节的加工配送服务而出现的。但是,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实际上是农产品的物流中心,承担着大宗农副产品的集散和转运功能,而超市的生鲜经营对配送的要求是多频次、小批量的,两种业务之间的差异和复杂程度相差较大,对大型批发市场而言,协调自身大宗集散功能与连锁超市企业分散配送需求之间的矛盾,困难较大。三是供应商或中间商配送。这是目前超市企业生鲜商品配送的主要方式。由供应商直接配送表面

上看可以大大降低超市企业的投入成本和运作的复杂性,但实际上,由于目前为连锁超市提供生鲜配送服务的多数是个体中间商或供应商,经营规模小,实力弱,经营地域范围小,不仅配送能力和配送服务质量有限,而且与超市企业之间不能形成稳定的供需关系,为超市企业的生鲜商品配送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

促进我国超市生鲜商品物流发展的对策

(一)不断加大物流技术和设备投入

生鲜商品的物流,对于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和物流技术的要求都远高于一般商品。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投入,是突破生鲜商品物流瓶颈的关键环节。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需要政府给予更大的支持。2009年年初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列为物流业振兴的十大主要任务之一,国内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将得到较大改善。从超市企业自身来看,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生鲜商品的保鲜和食品安全问题。如前所述,由于冷链系统尚未建立,目前我国生鲜商品物流中的损失率是发达国家的4-6倍。但是,冷链系统的建立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供应链上下各个环节的逐步培育和衔接,因此,当前对于超市企业来说,比较现实的做法是逐步增加冷链运输设备,以实现生鲜商品的冷链运输,最大限度地降低生鲜商品损失率。

(二)从供应链管理角度多样化选择生鲜商品物流模式

1.“专业批发市场—超市”模式,是指以专业批发市场作为连接生产者、批发交易主体、专业物流服务商与超市企业之间的桥梁或纽带的一种生鲜商品物流模式。这里所说的专业批发市场不同于传统的批发市场,它的服务功能是综合化的,形成了包括生鲜产品批发交易、仓储保管、冷冻冷藏、流通加工、包装、分拣、配送等物流功能的综合化物流服务体系,特别是必须具备通畅快捷的网络化物流信息平台,以准确及时地在各渠道主体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超市生鲜经营选择这种物流模式的前提是,渠道中存在具备这类综合化物流服务体系的专业批发市场。此外,在连锁超市与其它渠道主体之间还必须建立起稳固的渠道关系。一种有效可行的渠道模式是,连锁超市与批发市场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而与批发交易主体、专业物流服务商之间则通过专业批发市场间接形成紧密关系。专业批发市场与进驻市场经营的批发交易主体和专业物流商之间不仅仅是场地、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关系,还要形成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由专业批发市场对进驻市场的批发交易主体的商品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对专业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资质和信誉进行审核和准入管理。

2.“农业生产基地—超市”模式,是指超市企业直接与生鲜商品产地建立紧密联系,即所谓的直采模式。目前的观点普遍认为,这种模式将是未来生鲜商品经营最合理的一种流通渠道模式。生鲜商品的新鲜度和食用安全性是其价值所在,为达到保鲜和保质的目的,要求生鲜商品必须快速进入消费环节,因此,流通中的流转环节越少越好。直采模式恰好有效地减少了中间环节。此外,生鲜产品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消费者对其价格的敏感度非常高,通过直采甚至自建生鲜产品生产基地,超市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价格和品种上的竞争优势,还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一旦商品质量出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找到生产基地这一供应源头。采用这种生鲜商品物流模式的风险在于会增加超市生鲜经营的物流成本,同时必须具备与之相配套的生鲜配送中心。此外,也对连锁超市生鲜物流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农业合作组织—超市”模式,是指超市企业与农业合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农业合作组织与农业生产者、社会物流提供商相连接的一种生鲜商品物流模式。这种模式与“农业生产基地—超市”模式相似,只是“农业合作组织—超市”模式具有更强的组织化程度。我国农业生产的小规模家庭化以及分散性,决定了依靠农户家庭自身很难获得市场信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更难以与市场接轨,实现农产品的顺利销售。通过与农业合作组织

建立合作关系,超市企业不再需要与独立分散的农户打交道,而是由农业合作组织按照超市企业提出的统一的质量标准直接组织和指导农户生产,实现小规模、分散化、品质不一的农产品生产形态向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组织化生产和企业化管理转变。通过这种模式,超市既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又能够获得标准化、高质量的产品供应。但是,采用这种模式,超市或者需要配备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或者需要充分利用农业合作组织在物流方面具有的资源和服务功能,在产地将产品进行分级、流通加工及包装处理后,运到超市企业的生鲜配送中心或者直接送到连锁零售网点。

4.“农业企业集团—超市”模式,是指超市企业与农业企业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凭借农业企业集团在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产品深加工、营销及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以农业企业集团为桥梁,连接生产者、专业物流提供商和超市企业的一种物流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农户自主经营,农业企业以契约形式对其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指导和监督,按合同收购产品,农业企业集团发挥着连接市场与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超市企业与农业企业集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够借助农业企业集团的多方面优势,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实现生鲜商品经营的包装标准化、流通加工精细化、保鲜保管科学化、分拣配货自动化、配送快捷化。但是,这种物流模式的形成有赖于可以利用的农业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成熟程度。当前国内各主要农业生产区域都在大力发展和培植集农产品生产、贸易、科技、流通加工于一体的农业企业集团,为超市企业发展以农业企业集团为纽带的物流模式创造了条件。

(三)建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

配送是生鲜商品产销衔接的关键环节。如前所述,从批发市场承担的主要经济功能以及中间商、供应商已有的发展成熟程度来看,批发市场配送和中间商、供应商配送都存在着短期无法解决的各种矛盾和弊端。在目前市场上缺少高水平、专业化的生鲜商品物流服务商的情况下,超市自建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将是实现大宗生鲜商品物流与超市生鲜区之间有效衔接,改变连锁超市生鲜经营上游运作不顺畅、不稳定状态的现实可行的有效途径。但是,超市企业通过建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来解决超市生鲜经营的配送问题,对超市企业的规模、投入和管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无论是大型综合超市,还是连锁经营的小型超市,如果其生鲜经营不能达到足够的规模,那么,建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就是不现实的。目前,建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已成为国内大型连锁超市企业生鲜经营的一种趋势。而对于规模较小的超市企业来说,则可以实行多家企业联合兴建和共享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资源的途径,以突破企业自身在规模、资金和管理方面的瓶颈。

(四)利用第三方物流

从理论上来讲,第三方物流是理念更先进、资源利用更合理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超市企业如果能够实现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紧密合作,不仅有利于减少自建物流配送体系所必须承担的巨大投入,集中精力于主业,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组织化优势。相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研究 篇5

[关键词] 连锁超市;配送模式;网络式配送模式 目录 1.引言

2.湖南连锁超市发展现状 3.配送模式 3.1 自营配送模式 3.2 共同化配送模式 3.3 供应商配送模式 3.4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3.5 网络式配送模式 4.企业的选择 4.1 模连锁超市 4.2 中小规模连锁超市 5.结论 6.致 谢

7.参考文献 1.引言

作为连锁经营的重要形式之一的连锁超市在中国出现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了,从1994年起,中国连锁超市年平均增长速度在70%左右,连锁超市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总额的比重在2005年已达到25%以上。2005年物美集团销售额达190多亿美元 ;家乐福集团营业额为903.82亿美元 ;同年沃尔玛的全球销售额已达到3124亿美元。可见,我国的连锁超市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物流配送是连锁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物流配送的统一与效率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流通的效率,因此物流配送也就自然成为连锁超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今我国的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模式不匹配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2.湖南连锁超市发展现状

据湖南日报消息 3月25日,来自省内贸办的消息称,我省流通体制改革正走向深入,商业业态出现重大变化:连锁经营作为新型业态发展迅猛,全省目前已拥有包括国有、集体、民营、外资等多种形式不同规模的连锁超市门店1000多家,销售额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

通过放权让利、买断、承包经营、租赁、出售等一系列措施,近年来我省商业改革步步深入,连锁经营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现已形成了以家润多、新一佳、步步高、心连心、天元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连锁超市。连锁经营领域已经涉及副食、生鲜食品、粮油、图书、汽车、医药、成品油、餐饮、酒店、房地产等10多个行业。据统计,2001年全省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连锁商业企业达30家,零售额20亿元,比上年增长2.4倍。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全国百强连锁企业中,我省步步高连锁超市有限公司入围,以4.2亿元的销售额排名第56位。随着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等世界零售业巨头入驻长沙,一个大中小相结合,多业态、多行业、多种经济成份同台竞技、共谋发展的连锁超市网络雏形初现。除在中心城市抢占市场制高点外,这些连锁超市还不断向县市和乡镇辐射。湘潭步步高超市率先向常德、株洲、岳阳、湘乡等市县出手,家润多也在益阳、常

德、岳阳等地选址开店,极大地方便了居民购物,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与连锁经营相匹配的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流通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3.配送模式

当前连锁超市的配送模式主要有自营配送模式、共同化配送模式、供应商配送模式和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我认为网络式配送模式也将成为主要配送模式之一。

3.1自营配送模式

自营配送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本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和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

(1 自营配送模式的优点:首先便于各环节的协调配合,可以对物流系统运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其次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再次通过采取自营配送模式,企业可以避免商业秘密的泄露。

(2 自营配送模式的缺点:投入成本较高是企业采取自营配送模式的第一个缺点。其次资源配置不合理,忙闲不均现象很明显,造成资源浪费。再次就是管理机制约束的问题,在我国企业现有经营管理机制下,如何协调各方面的利益,甚至要求某些部门牺牲自身利益以达到企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是一件困难的事.3.2 共同化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是指为提高物流效率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时,由许多个配送企业联合在一起进行的配送。

(1 共同化配送模式的优点:首先可以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成本。其次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多家企业联合时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而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自己的主营业务。

(2 共同化配送模式的缺点:首先实现共同配送的难度主要在于各家企业之间的配合问题,很难有效地管理。再次,费用的分摊难度加大,泄露商业机密的可能性增加。

3.3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由供应商直接进行商品配送,各连锁门店向供应商发出订单,由供应商直接将连锁超市企业采购的商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送到各个门店甚至上架。

(1 供应商配送模式的优点:首先采用供应商配送模式,连锁超市与供应商的联系与接触非常频繁,因此商品退换货处理也非常迅速。其次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主营业务。

(2 供应商配送模式的缺点:由于连锁超市要求满足商品多品种,小批量,配送频率高,配送地点多的特点。因此每次接受供应商的商品数量少,但接受的频率比较高,这对连锁超市来说是一笔隐形的成本。

3.4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方配送模式是指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

(1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优点:首先企业把物流配送的业务外包,企业可以减少资金的投入,加速资本周转,减少经营的风险。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高效、协调的物流网络体系,通晓物流市场专业知识,从而有效地解决企业的物流配送时间和空间管理的难题。

(2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缺点:企业不能直接控制物流职能,保证供货的正确和及时。其次是连锁超市要承担连带经营风险。

3.5 网络式配送模式

上所分析的四种模式是现今连锁超市所采用的常见的配送模式,而未来可能会出现一种网络式配送模式:连锁超市拥有自己的采购车,在采购车和各家连锁超市与供应商三点之间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系统。当某家连锁店上的商品数量达到设定下限时,系统就会自动把采购商品信息立刻传输到供应商的信息系统中,当供应商信息系统收到采购定单信息时,就立刻准备好将要发送的商品,等连锁超市的采购车一到,就把发送的商品立刻搬上车,之后采购车把商品运输到需要货物的连锁门店。但是这种模式对企业的信息化要求较高,要配备先进的系统和相关的人才。而且这种模式要和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需要供应商的积极配合,实施起来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设计(论文)有些难度。4.企业的选择 以上分析了连锁超市采用的常见的四种配送模式以及未来有可能发展的一种网络式 配送模式,那么企业究竟应该怎样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特色的配送模式呢? 4.1 模连锁超市。由于大规模连锁超市资金雄厚,又有足够的人才,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制定合适的物流需求计划,保证物流服务的质量。目前大型连锁超市企业多数采用 以自建为主的物流系统发展战略,投巨资建设自己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实行统 一配送。当然大型连锁超市公司有时物流业务量巨大,即使建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和 配送体系,在某些业务方面仍然需要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特别是在长途运输、区域仓库等方面的业务,外包的优势较为明显。当连锁超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由 竞争走向协作,降低交易成本,保持双方之间供需信息的快速传递时,一些大型的 连锁超市企业也会采用供应商配送模式。但是由于连锁超市经营的商品种类比较多,供应商配送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据估计厂方直送商品只占总量的 15%?—20%,只适 用于销售量比较大并且适于整车运输的商品的配送。网络式配送模式需要先进的信 息化系统和相适应的人才,而这正是大规模连锁超市具备的,因此大规模连锁超市 可以考虑采用网络式物流配送模式。4.2 中小规模连锁超市。中小规模连锁超市由于受人员、资金和管理资源的限制,物流管理效率难以提 高。因此,中小规模连锁超市常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供应商配送模式和共同 化配送模式这三种模式。中小规模连锁超市由于资金

少,对物流的管理能力不强,物流管理却又十分重要;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的物流管理能力,采购商品时可以获 得量多价少的优势就成了中小规模连锁超市的最佳选择。中小规模连锁超市采用供 应商配送模式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对于药品、书籍、音像制品及日用品的中小 型连锁超市,如果店面数量不多,但店面积较大的,可以考虑利用供应商物流配送 模式。但企业要处理好多频次的接受商品,尽量减少隐形成本。一些经营规模较小 6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设计(论文)或门店数量较少的连锁超市适合采用共同化配送模式。既能减少连锁超市企业的物 流设施投资,还可促进实现质量管理的制度化,便于将分散于各中小型连锁企业的 物流设施集中起来并形成合力,从而能高效率、低成本地为有关企业提供满意的物 流服务。在目前我国中小规模连锁超市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推行共同化配送具有很 大的现实意义。5.结论 分析连锁超市常用的四种配送模式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网络式配送模式五种模式的 优缺点,然后从湖南连锁超市企业规模的角度和行业的角度分析了连锁超市企业应 该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是由供应商直接进行商品配送,各连锁门店向供应商发出订单,由供应商直接将连锁超市企业采购的商品在指定的 时间范围内送到各个门店甚至上架。这样采用供应商配送模式,连锁超市与供应商 的联系与接触非常频繁,因此商品退换货处理也非常迅速。其次企业可以集中精力 做自己的主营业务。成功地做好配送模式这一块,企业就很容易做大做强。7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设计(论文)致 谢 论文的完成,意味着我大专五年的生活即将结束,也意味着我将开始新的生活。五年光阴,在我还没有来得及好好珍惜之前转瞬即逝。同济的一草一木,一情一景 都将成为我永远的记忆,而那些记忆中的东西也即将随之远去。还记得初中毕业时 与同学分别时候的场景,虽然有些模糊却记忆深刻;紧接着迎来了全新的大专生活,一来就是五年。人生之中就只有几个五年,而这个五年却是对我一生来说最重要的。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不是一开始就想结束的,一般都是结束的时候怀念开始,将要 写完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写完论文的,一开始总觉得有很多很多,结果写着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项目策划书 篇6

1.1本计划的项目名称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项目。

1.2本计划的简要描述

本连锁超市配送中心是按照标准化机制建立的连锁商业企业。本中心在总部的组织领导下,秉承“便民、利民、为民”的经营理念,采取先进的、统一的商品采购、管理、配送、服务系统,深入我市各社区、小区,建立以食品超市、综合超市、便利店为主力的强大营销网络,以更丰富的商品、更优惠的价格,为顾客提供24小时昼夜服务,实现“营销人性化、购物零距离”。通过中心下设的直营连锁门店,抢滩辽源百货商品零售市场,打造现代化物流企业的新品牌、新旗舰、新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加盟特许经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逐步使连锁经营网络覆盖市区,辐射两县和周边地区。

1.3本计划的核心内容

本计划旨在建立一个以主体城区为核心商圈,以近郊乡镇为次要商圈,以周边县市为边际商圈,以实力雄厚的总店为龙头,以独具特色的分店为构成要素和服务前沿的紧密型利益联合体,实现利益均沾,共同发展,快速壮大。建立一个中心总店,营业面积约3000平方米,经营品种约3000个。建立总店下设的直营连锁分店20个,吸引加盟经营连锁分店20个。每个分店营业面积约200平方米,投放品种1000个左右。在总店的领导下,利用协同效应的原理,采取统一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营销策略和服务标准,使资金周转更快、议价能力更强、物流配套更优,加速裂变反应,取得规模效益,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1.4本计划的投资规模

总店: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经营品种3000种,按照国内一流超市的投资标准基本建设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预计为万元,流动资金投入为万元。

分店:计划建立直营连锁分店20个,每个面积200平方米,投放1000个品种,预计固定资产投入万元,流动资金投入万元。

本计划总投入万元,其中,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投入万元,流动资金投入万元。

1.5本计划的竞争优势

本计划具有两大决定性强势竞争优势,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推动本计划顺利实施,快速发展。

优势之一: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低成本扩张,快速强占市场。在总部领导下,建立网络,集中采购,统一营销,商品以低成本、低价格、高质量抢滩登陆,占领市场。招来一定数量的经销商、代理商以及厂商,收取一定数额的入网费、展位费、宣传费、促销费、反利等(按照一千商品每种收取一万元计算可收取1000万元,小商小贩享受不到厂家这样优惠待遇),拿出部分用于补贴消费者,使商品价格更优惠,市场空间更广阔,经济效益更显著。

优势之二:品牌铺路,文化行销,人性化服务,持久赢得市场。实施品牌战略,导入vi、ci,秉承“便民、利民、为民”的经营理念,与国内国际卖场接轨,中西合璧,本土营销,努力做到“全程服务”,把服务做精、做细、做到点上、做完销售前、中、后的全过程,紧紧地抓住消费者,牢牢地把握先机,稳稳地占领市场。

1.6本计划的效益预测

年销售收入万元,年获各种商品入网费、展位费、宣传费、促销费、反利等收入万元,年缴纳税金万元,年纯利润万元,安置就业人。

1.7本计划的实施主体

公司名称:

1.8本计划的执行团队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研究 篇7

1.1 国外生鲜农产品典型的配送模式

众所周知, 国外的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较早, 政府的政策扶持鼓励使得很多外国国家的物流有了各自的生鲜配送特色, 发展水平普遍较高。

(1) 美国模式———以连锁超市主导型模式。

美国的农业生产以高度专业化、规模化而闻名, 生鲜农产品流通量也很大, 伴随着沃尔玛等大型连锁超市的兴起, 主要通过连锁超市流入到消费者, 小部分才通过批发市场或通过餐饮业及农户直接销售。

(2) 日本模式———以农协市场主导型模式。

日本的农业主要靠农业组织将生鲜农产品送到批发市场, 接着再送到零售市场或者连锁超市, 最终再送到消费者。各大中小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由农协组织牵头, 农协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第三方物流的角色, 充当着生产者和批发商之间的中介, 将从农民收集起来的农产品进行统一的运输、加工、包装, 销售给批发市场, 最后流入到消费者。

(3) 荷兰模式———以电子商务主导型模式。

荷兰拥有多个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地理优越, 交通便利, 其流通速度较大, 充分地提高了农产品的送货效率。荷兰的电子化农产品交易方式广受消费者的好评, 特别是其花卉及园艺的电子化交换信息订货系统, 方便了整个供应链各环节的实际性操作。虚拟的电子农产品供应链, 以网络将生产商、供应商、批发商及零售商以网络电子数据的形式连接起来, 通过物流活动来完成消费者网上订货的消费请求。

1.2 国内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

(1) 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

供应商直接配送的模式是连锁超市总部根据各门店的订单对供应商发出请求, 不建立配送中心, 供应商直接配送给各门店。简单地来说, 就是有批发商或者是生产商将连锁超市的需求再规定的时间里送达指定的各个门店。其配送物流线路如图1所示:

(2) 企业自营配送模式。

自营配送模式是指连锁超市根据自身资金、分店的经营规模、合作基地位置等, 选择合适的区域建立一个甚至多个的配送中心, 进行统一的采购及配送, 完成对各门店生鲜的配送。其配送物流线路如图2所示:

(3)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第三方物流开始传入我国, 国内学者对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物流活动和配送工作由专业的物流公司和储运公司来完成, 他们不参加商品的买卖, 只提供专门的物流服务, 因此是独立于买方和卖方的的第三方, 故称‘第三方物流’”;而我国的采购协会对其定义为:“由供方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现调查了浙江9家超市的配送模式, 其中自营配送的就有沃尔玛、华联、麦德龙、农工商、乐购;供应商直接配送的有:家乐福、欧尚、世纪联华部分生鲜;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有:物美超市。

2 连锁超市的生鲜配送模式

2.1 三种配送模式优劣势对比

针对目前我国出现的不同主体提供服务的三种典型生鲜配送模式, 进一步地分析其模式及优劣势:

2.2 三种配送模式的适用范围

三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劣势, 为此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连锁超市应根据自身的特点, 来选择合理的配送模式。

(1) 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

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比较适合连锁店铺不多的超市配送, 各门店地点相对比较集中。商品的销量较高, 从而方便供应商的整车运输配送。对于生鲜而言, 保质期较短且容易变质的产品可以采用供应商的直接配送。

(2) 企业自营配送模式。

企业自营的配送模式比较适合连锁门店规模较大, 地理位置拥有良好的交通网络, 资金比较雄厚的超市。据悉, 配送中心与门店面积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合理地把握控制好这个关系, 能起到降低物流成本的作用。当连锁超市拥有10家门店, 经营面积达5000m2的时候, 就可以考虑建立配送中心了。

(3)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比较适合自身物流水平较低, 但对物品的配送要求较高, 技术性、专业型较高的连锁超市。第三方物流的配送模式将成为一种趋势, 我国的大部分连锁企业发展规模并稳定, 与国外的连锁超市企业还仍有差距, 可以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 集中精力发展核心的销售业务。

3 杭州联华华商集团超市的生鲜配送现状

3.1 公司简介及生鲜配送情况

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以大中型超市为业态定位, 主要从事零售连锁业的经营, 经营商品包括百货、食品、生鲜三大部类, 业态包括大卖场、综合超市、标准超市等。公司已连续14年位居浙江省内连锁行业第一,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现有门店200多家, 遍布浙江省内 (除舟山外) 10个地区。

对于生鲜板块的配送, 杭州联华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农业厅优质农副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共同投资成立了浙江农华优质农副产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 (后面简称农华配送中心) , 随后又建立了金丽衢及温台的生鲜配送中心, 来解决生鲜配送半径短的缺陷, 以农华配送中心为生鲜的主要配送。

3.2 联华超市配送模式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配送模式的优劣势及适用范围, 结合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特点, 最终选择了以自营配送模式为主, 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为辅, 少量第三方物流配送相结合的方式。在每天的中午12点左右, 生鲜配送中心进行门店要货的集单, 通过整理根据订货数量进行分拣, 在进行车辆和线路的安排, 分线路混载, 统一配送至各个门店。对于易变质的商品 (酸奶等) , 可进行和门店供应商的直接叫货, 同时由于配送中心自有的车辆有限, 农华与华商物流、众安物流等第三方物流进行合作, 并在内部设立了第三方物流的运输办公点, 形成战略合作关系。

4 现阶段联华生鲜配送存在的问题

4.1 机械化程度不够, 人工依赖性较强

农华生鲜配送中心的基础设施虽在连锁超市配送行业功能上相对比较齐全, 但与现代化物流相比, 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依旧不够, 对人工的依赖性还是很强, 商品的出入库, 需要人工分批称重、装卸, 利用手动液压车进行搬运, 工人操作不当会造成一定的货损;分拣虽有电子标签拣货系统及手持终端, 但由于生鲜商品的特性, 并没有运用于大部分商品, 更多得需要人工与纸质的账单进行核对分拣, 物流效率低下;加工具有增值的效果, 在农华的加工生产上, 机械化作业还不足, 常常出现促销时段依靠人员加班来完成门店的配送请求, 人均配送效率不高。

4.2 冷链全程连续性不强, 缺乏完善的供应链

我国目前的行业标准逐渐完善, 但整体生鲜农产品相关政策还不健全, 冷链的硬件技术也限制了全程冷链的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农华生鲜配送中心虽自身建有大型的冻库及冷藏库, 但并未实现全程的冷链, 供应商的送货多数常用常温车来代替;即便用冷藏车来运输商品, 也未开启冷藏系统;商品到达门店时, 因人员工作的忽视, 还会出现需冷藏的商品未能及时送到冷柜存储的现象。连锁超市的供应商系统未能与配送中心有效整合, 合作不够密切, 信息滞后, 还会出现因供应商的缺货导致配送中心的缺货的情况。

4.3 标准化管理较低, 一线人员素质不高

标准化管理不仅可以保证配送中心的规范化运作, 还简化各个物流环节, 保证了生鲜产品流通顺畅, 减少了产品的损耗及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农华生鲜配送中心的管理人员对现代化物流及标准化建设有一定的认识, 不断推进车间的6S管理, 对加工方式、配方、作业流程有了标准化的书面整理, 但一线员工及二线管理人员素质相对偏低, 缺乏对物流标准化的认识, 实际操作的可行度不高。运输工具及容器缺少标准化, 大小不一, 不利于物流作业效率的提高及对门店的混载配送。

4.4 信息化建设不足, 车辆监控不到位

对连锁零售超市行业而言, 信息流不畅是造成缺货的主要原因,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联华华商集团拥有自己的信息部, 专门致力于开发和维护信息系统, 对于物流板块拥有仓储配送系统、车辆调度系统。但在运输最佳路径及最优库存控制等方面并没有相应的信息板块。门店常反应缺货, 配送货物数量或品种与订单不符的现象, 不能时时地监控到车间的运行路线。

5 针对联华生鲜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5.1 引进现代化物流理念, 科学选择设施设备

完善生鲜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合理安排物流、组织好门店配送是大型连锁超市经营好生鲜物流的重要利器。引进先进的物流理念, 如:精益物流, 通过集约和优化物流资源来提高流通效率;泰勒的科学管理:标准化及时间设定。超市可以加强生鲜配送中心作业时序的分析, 将科学理念运用到日常的运作中。

机械化设备的科学选择对物流配送效率提高是毋庸置疑的, 联华生配中心可引进产品自动包装机, 电子化分拣系统、自动化装卸机等设备来逐步实现机械化运作, 同时也削弱物流操作对员工的依赖性, 降低人力成本。

5.2 推行合作式的冷链建设, 推进全程冷链

生鲜农产品的经营最重要的是流通及时, 存储运输条件得当, 冷链的特殊性需要配备专业的运输设施及存储设备, 配有专业的冷藏车, 冷库最好能采用灵活的温度控制来满足不同的商品特性, 以便更好地利用冷库的空间。不同类型冷库的温度范围如表2所示:

连锁超市不仅自身需要冷链设备, 还可建立基地采购模式来加大合作力度, 从源头保证冷链。配送中心可以提高对供应商的冷链要求, 像对冻品的运送车辆需要进行检验温度, 合格后方可入库。同时, 需提高配送员与门店收货员的素质和责任感, 及时将商品接受到合适的环境下, 以保证全程的冷链。

5.3 深化标准化管理, 引进和培养人才

连锁超市的各个门店不仅需要做到形同, 更重要的是神同, 简单的说, 就是呈现的企业文化面貌相同, 这就需要标准化的建设。在生鲜采购上, 采购流程的标准化, 推进与供应商合作;在生鲜加工上, 为保持新鲜度及订单的准确性, 对于需加工的生鲜产品, 一般以销来定产, 人员配置的稳定性及工作量存在一定的协调度, 建立书面的流程标准, 培训员工遵守加工标准和流程, 进行标注化包装, 成品的外观、口感、色泽等保持一致。在物流配送上, 统一的标准化容器的购置能大大提高物流效率, 降低人工成本。

5.4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加强信息化建设

联华超市在信息系统上已进入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 适当地推进配送中心车辆调度及配车计划的软件运用, 不仅可以缩短配车的时间, 合理地安排线路, 还能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如今, 信息技术日益发达, 物流信息化已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信息处理将越来越电子化, 数字化。配送中心可以采用具体的信息技术:条码技术、GIS (地理信息系统) 、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EDI (电子数据交换) 、Bar Code (条码技术) 、射频技术RF (Radio Frequency) 等。来实现物流活动的现代化, 更好的做到实时监控, 准时化的配送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晓青.现代物流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64-72.

[2]崔利群.现代超市物流与配送[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23-26.

[3]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1:25-187.

[4]方昕.超市生鲜经营及其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 1999, (12) .

[5]傅承超.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探讨[J].科技论坛, 2006:18.

[6]万晓, 周宁.我国商业连锁企业的物流系统配送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3, 6:25-27.

[7]李兴国, 顾峰.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 2008, (3) .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研究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 连锁经营 物流配送

一、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分析

首先应当对商业连锁企业的基本概念和含义进行理解,所谓商业连锁企业主要强调若干同行通过共同经营这样一种方式来实现高规模效益的商业经营模式,其原理与本质就在于通过现代化大生产来实现商业活动的标准化、统一化和专业化,其特点在于通过对价格、标志以及核算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统一来实现成本的降低,因此商业连锁企业所采用的实际上就是无差别营销方法。正是因为这样,连锁经营在实际的市场环境下往往具备四个方面显著的特征:一是经营理念统一,其好处在于能够在企业内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使得全体员工在工作过程当中能够在这样一种特点的文化氛围下熏陶出企业特有的自豪感来;二是具有统一的企业识别,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经营理念上的一致一定需要通过实体载体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够加固企业本身的识别度和消费者重视度,在实际的经营环境下就具体包括招牌、装潢、布置、支付甚至是垃圾箱等多个方面;三是统一的商品服务,这样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只有通过统一的商品服务才能够保证消费者对于连锁店的稳定预期能够完全实现和满足;最后就是标准化的管理,这主要是希望通过统一的管理制度来尽可能减少不同加盟店之间的差异,使得加盟店不会因为经营者個人的特点和意愿而发生过大的变化。

二、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所进行的商业连锁企业物流就起本质而言就是新型电子商务供应链,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供销一体化,最大程度的将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结合到一起来。正是因为这样,电子商务环境下所进行的商业连锁企业物流较之于传统物流更多表现出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趋向,这样能够更好的刺激消费者需求并拉动商品的攻击,在实际的市场环境下,更是多方面的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连锁经营物流因为其特殊渠道而使得周转的环节非常少,且因为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沟通,更是极大程度的缩短了供应链,使得商品的流通速度以及流通成本都大大降低,这对于三者来说都是非常理想的。二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联塑经营物流灵活性非常强,这样是因为在这样一种经营模式下更加强调商业收款机的使用,商业收款机使用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准确、及时而全面的获得资料和商品的分配状况,使得商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都能够更加实时而良好的把握商品信息。最后一点就是经营成本相对较低,其成本的降低主要是通过信息流通速度的增加而相应减少的,这对于物流三方任何一方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连锁经营的物理配送研究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连锁经营的物流配送体系说明

电子商务环境下连锁经营的物流配送实际上就是将物流配送当中的信息流管理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样就能够使得电子商务环境下连锁经营的物流配送体系不仅具备传统物流方式的一系列特点,还多方面的将商品信息交易的优势贯穿于经营过程始终,尤其是全球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现在,商业连锁物流更是相应表现出明显的现代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在此过程当中,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商业连锁物流配送能够更加良好的通过信息管理技术来大幅提高物流效率和水平,而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更是为大量的需求和库存信息提供了可能性,使得产品流动更加便捷和迅速,且流动成本大大降低。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的优势分析

1、物流配送信息化

事实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时代的飞速到来,都使得物流配送过程的信息化成为了电子商务时代里的必然。物流配送信息化在实际的市场环境下主要表现为采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处理以及通过计算机来对相关信息进行传递和表达等。可以说,信息化就是物流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项新的技术想应用到物流行业当中来就一定要建立在这样一种大的前提和基础之上。

2、物流配送自动化

物流配送信息化实际上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流行业当中去以后物流配送所表现出的显著特征,也正是物流配送自动化的实现真正增强了物流配送的能力和效率,并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总而言之,对于物流配送的信息化来说自动化技术是基础,对于自动化技术来说机电一体化又是前提,而机电一体化的核心就在于无人化。对于连锁企业来说,一般都拥有数量众多的连锁店,配送量自然是非常之大,针对于这样一种现实的状况,物流配送的自动化基本上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在上文当中,首先对商业连锁企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了说明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和应用实情,本文重点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连锁经营配流配送的实际状况以及前景,希望这样一种分析和探讨能够对相关方面工作人员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曾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研究[J].科技创新月刊,2005(6)

上一篇:学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预算员试用期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