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计算应该怎么学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九年级化学计算应该怎么学(精选11篇)

九年级化学计算应该怎么学 篇1

第二轮复习:(4月下旬—5月下旬)专题复习阶段,即根据《考试说明》和中考命题规律,打破学科原有顺序,将知识结构分门分类地进行整理并强化训练。注重现代文和作文的训练指导。

第三轮复习:(5月下旬—6月中旬),模拟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阶段。可帮助同学们在完成专题复习后,检测学习的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

1、积累运用、综合考察。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近年来,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一种考查综合性较强的命题越来越受命题者青睐。因此,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地告诉学生评分的标准(每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2、现代文阅读。把握好“考点”,掌握答题技巧。近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抒情议论的散文(时文名文)、一篇自然科技类或生态环境的说明文或一篇散笔式的议论文。因此,在复习这一块时,在选文上尽量多选取相关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纵观近些年的中考试题,现代文阅读题目的设置,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原文忠实于作者的主张。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提醒学生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可以教会学生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3、文言文阅读。近些年我州在中考中主要以考察课内文言文为主,且考试的范围主要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定要抓好重点,拨正方向。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归纳了一下,此类题解答思路是:(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及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4、作文。纵观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因此,在最后阶段要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名家作品或课文中指定推荐的中外名著,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时间来看书。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九年级化学计算应该怎么学 篇2

一、常出现的问题

在化学计算学习中,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有:(1)遇到计算题就不去看;(2)感觉化学计算较难,尽管学了不少化学知识,但遇到实际问题却无从下手;(3)课本上的计算题会做了,但在考试时遇到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就会被难住;(4)考试时,认为有的题目很眼熟,一看就会,但做出来常错或者不全对;(5)在关键问题的解题思路处卡壳。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是学生在进行有关化学计算教学时,对有关的化学概念、原理没有理解透彻。九年级化学中基本概念多,相关知识分散在各章节中,不少学生会越学越觉得化学知识内容繁杂,掌握起来有相当的难度,陷入了被动学习的局面。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1. 找出化学计算的依据

为使学生能从量的方面来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进行有关化学计算时,首先要对有关的化学要领、原理理解透彻。如,最基本的相对分子量的计算,与其有关的化学概念有化学式及其写法、相对原子量、相对分子量。化学式的定义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从它的写法的规定可知,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相对分子量的定义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关键是“总和”二字。教学中应该强调:(1)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相对分子量是“和”,而不是积或其他;(3)与相对原子质量一样,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一”。这样,让学生全面了解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化学知识,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应该相加求和,而不是相乘。这样,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容易理解了,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也就能迎刃而解,并为以后的已知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求化学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还应让学生注意,计算结果一定要准确,因为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往往是一些化学计算的第一步,它的结果若有误,直接影响后面的计算结果。

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应首先分析题目所述的化学变化过程,同时把这些变化与数据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利用定义或公式进行计算时(如有关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也应该强调定义和公式的含义,正确运用公式。

2. 加强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的训练

(1)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切地了解题意,搞清已知条件和欲求量,并在头脑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印象,为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做好准备。简而言之,就是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实践证明,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发生的困难或错误,常常是由于审题马虎,或者看错题目,或者疏漏条件造成的。所以应让学生注意:审题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题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句,注意找出隐蔽的条件,为弄清已知量和欲求量之间的关系打好基础,这样才能正确地解出题目。

例如,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将16g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4.4g,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2)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有多少克?

该题容易错解成,根据16g高锰酸钾的质量直接求出生成氧气的质量。

该题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该同学制取氧气时,只是反应了一段时间,高锰酸钾有可能没有反应完,显然不能用高锰酸钾的质量直接求出生成氧气的质量。

正确的解题思路是,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差计算出氧气的质量,再根据生成的氧气质量计算出其他固体物质的质量。

(2)分析解题思路

在审题的基础上,进行解题思路的分析,找出已知条件和欲求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采用图示法进行推理。

例如,6.2g红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消耗的标准状况下的空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

用框图表示解题思路(如图1所示)。

(3)解题

分析题意即可找出解题的方案,列出算式求解。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注意解题格式、步骤,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3. 多做多练

化学计算是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弄清化学概念和原理以及解题思路的基础上,应注意多动手练习,不做够一定的习题,很难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也很难提高计算的水平。

与其他的习题一样,计算题在整个化学的学习中也有阶段问题,在不同阶段作不同要求,最后达到熟练解题的目的。

如,涉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目,在刚开始学习时可以练习这样的题目:

实验室用19.5g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可生成氢气多少克?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

这样的题目可直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得到结果。

在复习提高阶段,可以练习难度稍大的题目。

如,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10g,点燃使之充分反应后,得到9克水蒸气,则反应前的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A.1∶1 B.1∶4 C.1∶8 D.2∶3

学生通过由易到难的习题训练,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思维能力。

九年级化学计算应该怎么学 篇3

巩固练习:

1、在化学反应4P+5O2=2P2O5中,磷、氧气、五氧化磷的质量比为-----()

A、4:5:2B、1:1:1C、31:32:142D、124:160:2842、化学反应A+B=C+D 中,若a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gC和n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m-n)gB、(m+n+a)gC、(m+n-a)gD、(m+n)g3、电解ag水,得到8mL的氢气,则生成的另一种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

A、ag、8mLB、ag、16mLC、8/9ag、4mLD、a/9g、5mL4、在化学反应A+B=C+ D中,30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0B、25C、40D、605、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最多的是()

A、碳B、硫C、磷D、氢气

6、将20克H2、O2、N2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克水,则剩余气体不可能是()

A、N2和H2B、O2和N2C、2g N2D、H2、O2、N27、将一定质量的铝放在氧气中燃烧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增重了0.96克,求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Al-27O-16)

8、将35克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得试管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31.8克,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2)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几克?(K-

39、Mn-

55、O-16)

9、把10克铜和氧化铜放在试管中,在加热的条件和足量的氢气反应,待完全反应后称得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克,求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氧化铜?(Cu-64、O-16)(提示: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铜不与氢气反应)

高考化学基础差应该怎么学 篇4

高三第二学期,我把疯狂600提分笔记,我一共看了三遍,我们老师说,至少要看两遍。但事实上我们班高考化学考得好的同学,基本上都读了好几遍,可以说到了临近考试的几周,除了每天做一两道推断题实验题练练手之外,我的学霸同学们都是看课本看错题。到了最后的一段时间,你不能期待化学水平的飞跃性提高,一两个月的时间你做不到原来不会做的题目一下子会做了,难题偏题你一下子全懂了,但是你可以做到将曾经失误的缺漏的知识点全都补回来,将基础的知识把握好。

除此之外,所有学科的高考,重点全在基础知识,将基础的分数拿到手了,你的高考化学也绝对不会差。

高一应该怎么学好物理化学 篇5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高中化学知识容量大,光是主要方程式就有300多个,有些化学方程式还繁复冗长。另外,高中化学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比如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面对高中化学的新情况,很多学生在高一的时候,学习化学,感觉比较吃力,学习效果不好,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进入至关重要的高二阶段,如何学好化学,下面一些建议希望能给学生带来帮助。

第一,熟记基本知识内容。在平时的学习中,比如看书,做练习等,有意识地记住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生活常识,物质的颜色、状态,部分方程式等。另外,注重口诀记忆或关键词记忆,如:化学反应平衡有4个关键字(等、定、动、变)。

第二,熟悉并理解化学实验和化学工艺流程,学会应用。书本中的实验、流程,都综合了多个知识点,是熟悉并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工艺流程非常好的学习材料,如:实验室制取氯气,工业制硫酸,制备乙酸乙酯等,以及各个化学仪器的作用和除杂、干燥、尾气处理的方法。同学们在做化学实验题往往失分严重,就是没有重视对课本里的实验准确理解和应用。在了解了书本的基本实验后,对于以后遇到的实验题、流程题,才能进行类比迁移。

第三,及时总结,补缺补漏。适当做一些练习题,并做一本“错题集”,查漏补缺,将自己做错的,有价值的题目,记录下来,写明错因和正解,时时翻阅,理解透彻。另外,在练习中,要逐步总结,形成一定的化学思维方式,如:对于推断题,马上联想到相关知识点;对于工业流程题,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对于物构题,则注重理论分析和类比推理等等。

第四,有意识的建立知识网。在高二阶段,每学习一个阶段后,梳理相应的知识点,建立知识网,对于不清楚的知识点,要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不要留下知识缺漏。

物理

高中物理在高中所有学科中难度较大,这是大家公认的,特别是高二物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现象的认识、物理过程的建立、物理情景的想象等构成了高二物理中的诸多难点,那么如何顺利地实现高一高二的过渡,把高二物理学好呢?结合自己学习物理的体会,提出下面一些建议。

第一,正确理解物理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物理基本规律。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基础,首先必须掌握好基本概念和规律。要做到如下几点:

(1)每个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引出来的?

(2)定义、公式、单位或注意事项各是什么?

(3)其物理意义或适用条件是什么?

(4)适度训练。

第二,养成正确的物理思维。学生经常反映“老师讲课时听着明白,自己做题时却不知从哪儿下手”,究其原因,就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要想进行正确的思维,要做到以三点:

(1)、弄清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使思维活动建立在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

(2)、按照物理内在规律进行思维,当遇到一个问题,要弄清物理过程,从而分析物体在什么条件下,遵从什么规律,需用什么公式。

(3)、积累和总结几种物理思维分析方法模式,诸如受力分析法、等效代替法、能量守恒分析法、电路中电势变化分析法等。

小学一年级英语应该怎么学 篇6

一、学习前“热身”和学习的“茶歇”

(1)学前“热身”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快地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这时需要用一些“热身”活动作为“催化剂”,来吸引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情绪饱满,热情高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

常用的方法有:A、唱英文歌;B、做游戏;C、用英语自由会话;D、播放视频片断;E、说英语童谣;F、猜英语小谜语。

(2)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在学习中间设置一个短短的“茶歇”,可以让他们“活动活动筋骨”。常用的方法有:A、唱歌跳舞;B、边说边做。

二、新内容的导入与呈现

导入和呈现手法的多样化,在英语新授课中起着关键作用。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通过视频片段和电脑多媒体软件呈现新的口语学习内容,使材料由抽象转化为具体、形象、直观、生动、活泼,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引起他们的兴趣,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2)通过图片与音频文件的结合呈现新的口语学习内容,从视听角度入手,让孩子们的更多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去,建立更感性的认识。

(3)通过生动的表演呈现新的内容。用“肉身”或是木偶作道具进行表演,现场的情景可以使语言材料变得更生动,更真实,还可以鼓励孩子们参与,学习口语的效果事半功倍。

三、语言环境的创造

环境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假设我们处于一个全英语环境中,英语的习得将会容易得多。许多学生的英语是“哑巴”英语,应试技能一般很强,但是口语表达技能相对薄弱,这是环境使然。因此,必须创造环境让孩子多说英语,培养英语思维。尽量创造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比如在学习涉及制作水果沙拉的环节,就提前准备好各种水果,借助实物边做边学,这样的过程既轻松愉快,又能让孩子记忆深刻,在真实情景中锻炼说的能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英语,用英语,做到学以致用。

五年级孩子应该怎么学习英语 篇7

也许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将来不一定出国留学,在国内上大学也不一定选择英语专业,英语学不好也无所谓。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诸如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在教育、经济、科技、军事等相关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相关领域的很多教材、书籍等都用英语编写;科技领域的很多重大发明、发现、理念和科学论文也是用英语来阐述。

试想,如果不会英语,孩子们学习这些一手资料时是不是很吃力?不仅家长要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要让孩子端正英语学习态度,这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首先,无论学什么,都要让孩子燃起学习的兴趣。如果孩子喜欢听故事,那么找些比较有趣的英文连环画或者看一些英语动画片,让他投入到这个故事环境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把接触到的事物用英语词汇去表达。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触英语、对英语感兴趣了。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该怎么预习 篇8

(1)原来学过了或是已经从生活中知道了哪些相关的旧知识?

(2)本例题与原来的旧知识比较,新在什么地方?

(2)怎样用原来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吗?

2、再读例题的解答过程,思考并解决:

(1)课本中是如何利用旧知来解决新问题的?

(2)我的方法与课本上的方法有何异同点?

(3)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点是什么?

(4)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什么?

3、试做课后练习,然后把通过预习已经知道或是学会了的内容做上记号,把还不会或是不懂的内容加上问号。

九年级语文怎么学 篇9

一、重视积累,灵活运用。知识积累务必求实,包括字词积累、古诗词名句积累、重要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等。对所积累的知识要重视运用,比如字词的积累不能死记,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具体运用;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也要以理解为前提,这样在考试中出现理解性默写便能应付自如。

二、立足课堂,以“内”养“外”,温故知新。课堂是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要重视课堂和课本学习,在课堂上得“法”,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联想、比较、对比等方法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对已学知识实现再认识,要有目的地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

三、阅读训练要整体感知,明确考点,抓住要点,讲究表达,重视创新。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材料要加强整体阅读,了解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在整体理解的前提下完成局部性分析。要能根据阅读材料的文体特点辨析其中的考点,并通过自己的理解体验,联系具体语境作分析。回答问题要针对提问按点回答,不可遗漏要点。对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要用简洁、准确、完整、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作文训练要强化文体意识,通过一定量的作文练习,写出规范的记叙文。通过阅读与写作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观察、体验、阅读等多种途径积累有意义的、新鲜的、有特点的作文素材。积累一些名言警句以提高说理能力。

五、关注生活,关注地域文化。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通过书报、电视等媒体,把握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代脉搏。关注本地区文化中与教材相关的内容材料。

九年级语文知识学习攻略

1、语音

能运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看拼音写出相应汉字。能根据拼音规则,判断汉字注音的正误。识记汉字与运用:一是应识记课本篇目中常见的字,做到会读、会写、会注音;二是应掌握课文中的同音字,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三是应掌握课文中的形似字,做到会注音、会写、正确运用;四是应掌握多音多义字,做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会正确注音及运用,五是注意纠正一些习惯性的错误读音。

2、标点符号

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能纠正使用标点符号不恰当的错误,能正确理解文章中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了解标点符号知识及用法:一是了解7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的用法;二是了解5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的用法,以及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的用法;三是能纠正标点符号的错误用法和具体说明文章中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

3、汉字识记、掌握课文中规定的常用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组词。了解形声字的构造,能指出一般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能区分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书写时做到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掌握常用字的字义,特别是要了解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义。能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掌握、区分、运用:一是掌握课文中的汉字;二是掌握常用汉字的字形、字义;三是正确区分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不写错别字,要准确掌握运用祖国的语言,就必须掌握汉字的形、音、义三方面的特点,总结容易产生错字、别字和读错字的原因,把字写规范、读准确,还要善于利用字典、词典。字典、词典是我们学习的良师益友

4、词语掌握初三语文课本中的注释、课后练习中出现的词语,以及课文中的常用词语。能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能辨析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能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

掌握、揣摩一些基本的方法:一是掌握常用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用,重点掌握课文下注释和课后练习中提出的常用词语;二是能理解词语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包括词义、引申义、比喻义,能理解多义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和表达作用;三是能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辨析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四是会辨析一些同义词、反义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把每篇课文下的注释中的词语要多看一看,有重点地记一记,写一写,做一些积累,学会在一定的语境中揣摩、理解词语的意义。

5、语法

了解词的分类,能在语境中辨析词类。了解短语的分类,能辨析短语的类型。能分析单句的成分,了解复句的主要类型,会分析二重复句。能够辨识、修改病句。

语法知识及运用:一是了解掌握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二是了解短语的结构类型(并列、偏正、动宾、主谓、介宾等),熟悉几种成分的使用;三是分析理解句子成分,并具有熟练的造句能力;四是复习巩固复句的主要类型,了解常用的关联词语,帮助理解文章的内容及其结构;五是能修改常见的语病。学习语法是为了帮助我们正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把话说正确,把语句写通顺。语法是研究用词造句的规律,我们学习语法要有重点地进行归类梳理,通过辨析比较,不断加深理解,以求达到熟练掌握。

九年级学生寒假怎么学数学 篇10

首先,要复习课本。通读课本过程中,先按章节将定义、定理、公式、法则整理成一个清晰的结构图,再进行理解和记忆。然后对课本的例题和习题进行复习,对重难点和易错点反思、体会、总结。在复习课本过程中还要重视一些综合性题目的思考、总结,这些题目往往涉及了多个单元的知识点,题目本身如何将这些知识点通过相互渗透和维系来解决具体问题,应该是我们深入研究以获得丰富经验的好时机。

其次,复习个人的学习资料。个人的学习资料主要包括自己做过的作业、练习册,章节复习自测题,和考试卷。对这些资料按章节进行系统二次训练,要侧重重点,突破难点,并针对当时学习困难或出过差错的薄弱知识点进行反思、品味和适当的再训练,从中吸取营养。在复习过程中,将这些学习材料前后联系对照,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出那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习题考查运用了哪些知识点,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点的,将题型以知识点为主线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综合成一条清晰地脉络,此时学习者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最后,选取复习资料进行强化升级训练。选取一本适合自己的配有答案的复习资料,在使用时要注意有选择有针对性的筛选训练内容,不要贪图大题量训练,要及时进行总结。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多选择一种复习资料,从中精选一些典型的综合性难题进行强化训练,体会、感悟其中所蕴含的规律和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遇到困难,如果自身确实难以解决,应该向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请教

九年级化学计算应该怎么学 篇11

考点1 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的腐蚀性。

酸类物质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溶于水后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

一、盐酸、硫酸的性质比较

盐酸(氢氯酸)

硫酸

物理性质

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水蒸气作用,呈白雾。

纯净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易挥发,有很强的腐蚀性,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酸的通性)化学性质

(1)能跟酸碱指示剂作用

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遇盐酸不变色。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遇稀硫酸不变色。

(2)能跟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氧气

Zn+2HCl=ZnCl2+H2↑

Mg+2HCl=MgCl2+H2↑

Zn+H2SO4(稀)= ZnSO4+H2↑

Mg+H2SO4(稀)= MgSO4+H2↑

(3)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2HCl=CuCl2+H2O

Fe2O3+6HCl == FeCl3 +3H3O

CuO+H2SO4+CuSO4+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4)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NaOH + HCl = NaCl+H2O

Cu(OH)2+2HCl==Cu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5)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HCl+AgNO3===AgCl↓+HNO3

2HCl+Na2CO3=2NaCl+H2O+CO2↑

H2SO4+BaCl2===BaSO4↓+2HCl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除锈、制某些试剂和药物

重要化工原料,生产化肥、农药,精炼石油、除锈等,

l 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的特性

(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为干燥剂);脱水性(化学变化,使有机物碳化);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3)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考点2 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碱的腐蚀性。

碱类物质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OH-)。

1、氢氧化钠特性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因此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同时还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2、相关干燥剂的选择

原则:干燥剂与被干燥的气体不发生化学反应。如浓H2SO4可干燥O2、H2、CO2、SO2、HCl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3(碱性气体);NaOH固体可干燥O2、H2、NH3等气体,但不能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气

俗称

氢氧化钠 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氢氧化钙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物理性质

氢氧化钠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易吸收空气中水蒸气而潮解。

氢氧化钙 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化学性质 ( 碱的通性)

(1)能跟酸碱指示剂作用

Na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石灰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Ca(OH)2+CO2=CaCO3↓+H2O

Ca(OH)2+SO2=CaSO3↓+H2O

(3)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Ca(OH)2+2HCl=CaCl2+2H2O

Ca(OH)2+2HNO3=Ca(NO3)2+2H2O

(4)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2NaOH+CuSO4=Cu(OH) 2↓+Na2SO4

3NaOH+FeCl3=Fe(OH)3↓+3NaCl

Ca(OH)2+Na2CO3=2NaOH十CaCO3 ↓

用途

氢氧化钠 化工原料,用于制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

氢氧化钙 广泛用于建筑材料、制火碱、漂白粉配农药波尔多液等,改良酸性土壤

考点3 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1.酸碱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如石蕊和酚酞试液。

2.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数值0—14之间。最简单的测试溶液pH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批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溶液的pH值。

3.溶液的酸碱度

⑴ pH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_0----14_之间。

⑵ 改变溶液pH 的方法:

①使溶液的pH 增大要加入碱溶液或金属氧化物或是水;

②使溶液的pH 减小要加入酸溶液或水。

4.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3)许多化工生产需在一定的酸碱性的溶液中进行。

(4)测定雨水的酸碱性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5)农作物一般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

2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上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 类、数目、质量不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求某个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计算时要考虑是否有气体参加反应,或者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气体的质量不能遗漏。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

3.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4化学反应前后

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

一定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

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元素化合价。

第二节

书写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量的方面:

①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

②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

质量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所求质量比不用约分。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意义)

以下面的方程式为例:

2H2 + O2 = 2H2O

4 : 32 : 36

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3.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⑴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

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⑵写化学方程式时常出现的错误:

1.不尊重科学实验,随意臆造化学式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2.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没有配平或计量数不是最简比。

3.化学式书写错误。

4.写错或漏写反应条件。

5.错标或漏标“↑”(气体生成符号)、“↓”(沉淀符号)。

“↑”:如果在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那么应该在生成气体的化学式后面标“↑”。

“↓”:在初中阶段,只有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生成沉淀,才在生成沉淀的化学式后标“↓”。

4配平

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都相等。

1.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2.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有单质,一般留到最后配平。

3.配平时一般从最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但配平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从一氧化碳入手。

4.刚开始配平,可以让化学计量数是分数。配平结束后“=”两边的化学计量数翻倍,全部变为整数即可。

上一篇:如何成为优秀的hr下一篇:双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