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意字”的教学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会意字”的教学(精选10篇)

“会意字”的教学 篇1

会意字是合体造字法中的一种,是由两个或几个汉字作为构字部件所组成的一个新的汉字,并且新字的字形和字义是这几个作为构字部件的汉字的字义的组合体。如:尖、林、岩、明、酒、吠、灭、从、尘、歪、涸、出、泪、采、众、苗、灾、艳、掰、裕、功、磊、晶、品、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使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多姿多彩,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识字兴趣是我们要深思和探索的一个重点。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象形字、形声字、指事字、会意字,对于识字已有了一定的基础经验。我们应该结合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因地制宜地组织教学,有条不紊地抓好抓实识字教学的每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我就以我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会意字的会意字的教学方法。

一、串解法

在学生已有识字构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进行合理想象,教师对构字部件合理描述,学生并能马上心领神会。如“裕”——有衣有谷,衣食无忧(富裕);“尖”——上小下大,形似锥尖;“尘”——小土为尘,漫天飞扬;“采”——手撘树梢,采摘果子;“掰”——双手分饼掰开才分;“涸”——流水不动,小河干涸。教师的合理串解,能引导学生轻松有趣地掌握字形,了解字义。

二、演示法

“会意字”的教学 篇2

那么, 如何使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如何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又如何使他们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地书写汉字, 并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呢?我认为, 可以从四种造字法之一的会意造字法入手解决这些问题。

会意造字法与识字知义

由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而成、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就是会意造字法。“会意”也叫“象意”, 一般来说, 组成会意字的部件多为象形字与指示字, 这些结构相对简单的字, 便于记忆。会意字不仅是简单的部件相加, 更是意义的相合, 一个会意字会汲取组成它的部件的意义, 另成深意。因此, 会意字的结构有助于学生认识一些汉字的本义。

会意字在汉字中数量较多, 那么,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自然是贯穿始终的, 并在1~3教学阶段中频频出现。一般来说先学叠文会意造字法, 即用相同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如:一年级下册识字中为“人、从、众”所配的图是一个小朋友、两个小朋友、三个小朋友, 为“木、林、森”所配的图是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学生看了图后, 就能大致悟出这两组字的构字原理。如果再通过诵读:“二人从, 三人众。众人一条心, 黄土变成金”, “二木林, 三木森。单丝不成线, 独木不成林”等, 可使学生掌握根据字中一个部件的意义推理字义、记住字形的识字方法。

会意字中较普遍的还是用不同的字组成的异文会意字, 如:“戍, 守边也, 从人持戈”, “挚, 握持也, 从手执”。异文会意字是使学生真正主动识字的开始。因为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易记易解, 无需太费神, 而从识异文会意字开始, 就需要学生认真揣摩字形, 揣摩字义了。如:教“男”字时, 教师可以用拆分法把它分为“田”与“力”, 一边引导学生记忆, 一边让他们猜测:为什么“男”字由“田”与“力”组成呢?最后揭示原因:因为在古代, 大家认为只有男人才有力气种地, 所以“男”字就是由上“田”下“力”组合而成, 意为田中之力。可见, 异文会意造字法规律的揭示, 有助于学生强化记忆, 拓展认知, 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知义的能力。

会意造字法与书写规范

会意字不仅对学生记字形、明字义有帮助, 而且对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规范有积极的意义。既然会意字为简单部件的相加, 那么它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字的间架结构, 更好地掌握字的笔顺。一般来说叠文会意字好认, 却难以写好, 这就牵扯到学生对间架结构的认识, 所以, 教师此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如:可告诉他们写“林”时要左窄右宽、写“众”时要上展开下紧密等等, 使之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笔顺的基础上, 会意字对进一步掌握笔顺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异文会意字中。如:“男”意为田中之力, 所以应先写“田”, 再写“力”;“美”意为羊大为美, 所以先写“羊”, 再写“大”。

会意造字法与认识部首

趣谈会意字 篇3

儿子看着那棵树叶繁茂的老槐树,不忍心动斧去砍,可又怕惹父亲生气,只好硬着头皮去砍。刚举起斧头,心中忽生一计,他放下斧头,对父亲说:“把这棵树砍了不难,只怕会有不祥的兆头呢!砍了树,咱们人不是还得住在这里吗?这不成了‘囚犯’的‘囚’字了吗?咱们宁愿贫穷,也不能做囚犯呀!”

听了儿子的话,他只好无可奈何地作罢了。

上面的故事不但有趣,而且还能让我们学到“会意”这种造字方法。我们学习的汉字中,有许多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表达一个新的意思,这样的汉字有个名字——会意字。上述故事中的“囚”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把人关在密封的空间里,表示囚禁。“休”也是会意字——“人”靠在“木”旁,表示休息的意思。

下面再列举一些会意字,你能从注解中掌握到“会意”的造字方法吗?

“尖”,上小下大,形成尖形;“尘”,细小的土形成尘埃;“劣”,少出力,偷工造成劣品;“夯”,大力,打地基、筑堤坝夯土都要用大力气。这些字的字义一想便知,很有道理。

最有趣的要推“忐忑”二字了,心上上下下,表示心神不定的意思,正像俗话所说:心里像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的。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测题》参考答案:

如何教授会意字 篇4

识字教学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怎样使枯燥的识字变得多姿多彩,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识字兴趣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点。教师应该结合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因生制宜的组织教学。因材施教,有步骤、有条理、抓实、抓牢识字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的各门课程学习打下坚实而稳定的基础。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方法来教学会意字。

一、用形声字记忆法帮助记忆

双木并生为林

三人相聚为众

江边落鸟为鸿 两人相随为从

两手分物为掰

日光照耀为晃 上小下大为尖

八刀相割为分

日月同辉为明

色彩丰富为艳

天下益虫为蚕

众认不好为孬

不端不正为歪

土中生火为灶

草长田上为苗

眼睛流水为泪

小小灰土为尘

日日向上为昌

二、编口诀的方法来记忆

有很多的会意字都是字形比较相近的在,比如我们在教学下面一组会意字时可以采用编口诀的方法来帮助识记。

噪、澡、躁、燥、操

有水可洗澡,伸手做早操,张口出噪音,易燃真干燥,跺脚好烦躁。

三、使用演示法帮助学生学习会意字

演示法就是用动作演示字的形义关系。如在教学如“灭”字时,上课时,老师点燃一小张纸,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火),接着,拿一个盒子压上去,火就灭了。出示“灭”字,学生马上就明白了读字的读音,然后辅以顺口溜“一火灭”。

四、竞猜谜语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中国汉字,很多都可成为一则谜语,寓教于乐,不失为一种好的识字法,采用编谜语和猜谜语的方式来记忆一些象形字和形声字十分有效课堂上让一部分学生编字谜,一部分学生来猜,然后交换角色进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也提高了分析能力。如:会少离多---禽。再如,像 “获现、晶、众”等字,学生编的谜语生动有趣。其中有学生编道:“获”,草丛中爬着两只狗。“现”,主见少一点。“晶”,七十二小时。

五、编故事

情感散文;从象形中会意 篇5

左“青” 右“争“组合而成。青亦声,意为“蓝色”,“争”指两人抢夺一件物品。“青”与“争”联合起来表示让他们去抢夺天蓝色,而自己扬起头来时却去看天空的天蓝色了。一直不太明白古人为何这样造字,后翻阅有关资料,才发现“青”在古人的眼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在金文中“青”是“清”的省略,表示纯净,不受外在滋扰而坚守初生本色、秉持初心。左取“争”则表示全力以赴之意,让人力图清心。如果用一句白话说明造字本义,那就是松开争夺的手去看看天的蓝色,会意为“努力去除杂念,清心寡欲”。在白话版的《说文解字》中,静则是自审内省之意。将静字原意引伸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比如,在读书、写作、垂钓、设计、思考时,在人的情绪激动、愤怒、争吵时,在激烈的商场、市场竞争中,都需要我们“自己扬起头来去看天空的天蓝色”或“努力地去除心中杂念”地静下来。而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常使我们沉迷功利,忘了自己。如果此时,我们能静下来,或抽空到海边放一丝钓线,或坐于灯下闭目听听山泉音乐,或进禅院静观那开悟禅语,或在万木青翠的山涧体会一下简素安闲的山民生活,让我们真正沉静下来,自审内省一番,是不是会觉得心胸开朗,意象宁静呢?

二、景

由日、京组合而成。日为太阳,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古代用以瞭望预警的高大亭台。造成“景”字后表示日照楼台。造字本义:太阳在高大亭台上投下的影子。一个人要观景,你必须要到那亭台楼阁之上,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会看到与别人不一样的风景,更全、更远,更开阔,会令你胸臆变得宽敞明亮。四时之景不尽同,人生经历更多样。春夏秋冬,春花秋月,各有所异,每一道“景”就是一个哲理,让人生动,令你多彩。春景,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生机盎然,心情舒畅;夏景,七彩阳光,大地妩媚,青翠欲滴,热烈动情;秋景,树叶飘落,脉络清晰,仿佛是我们生命的脉络,记录着我们起伏的人生、欢乐;冬景,物寂地凉,雪花飞舞,如古人描述那样:“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正是这样的景,告诉我们一个浅显之理,“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冬天的落幕,意味着春天正悄然降临。每一片的景致总是给人那么多的意外,那么多的惊喜,所以不必惊慌,适应就好。

三、净

俗体楷书将正体楷书的“三点水”简化成“两点水”,将正体楷书的“爪”简化成似“人”非“人”,为无义简化。净字本义有除污去湿为“洁”,用水清洗为“净”;“静”与“净”近义,就是干净,古籍中常通用。现在说到净,通常表示为洒脱、利落、明净。据解,在我国京戏中,净角都是大花脸,看起来很不干净,不干净的反面就是干净,因而名“净”,也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有的戏剧人物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如包拯;有的戏剧人物胆识过人,计谋多端,如曹操。佛教认为,人类所有的问题和烦恼,根源在于“心”里不干“净”,这样就导致物随心转,会生各种疾病,一切药物只能治标而不治本。人要想得到幸福就得“内心祥和”,这种“和”内容广泛,内涵深刻,即与人和、与自然和,更重要的是要与自己的内心和。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恰恰做不到这一点,就象清人胡澹淹《解人颐》中的打油诗《知不足》所诠释的那样:“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身着绫罗和绸缎,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和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南面做皇帝。一朝登上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更问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虽然有些夸张,但却深刻反映出一些人欲壑难填的心理,值得我们反思。

四、精

“精”字作为造字法中属于形声字,不是象形字。形声,从米,青声,其本义是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现在表述为精者,恰到好处,精到之谓也。从书法角度讲,凡书至精而显贵。这种精道可以说是人与天合,技与道成,不可多得。精与“粗”相对,提示我们无论是干什么事,都要精密、精细、精确、精制。在创作上,要精心雕琢,细致刻画,作风严谨,追求完美;在奋斗精神上,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如峻青《故乡杂记》中所描述的那样:“在故乡,我到处都可以看到那种久经战争锻炼的,在任何时候都是精神焕发斗志昂扬勇往直前的人们”;在学术研究上要精读、精选、精心、精研、精雕细镂;在考虑问题时,要精细入微,注意到很小的细节,尽其周全;在生活之中要表现出神彩飞扬的活力,而不能成天无精打采;无论是对事业还是做人要有精诚、精忠、精湛、精严的专一精神等。一个“精”字博大精深,包涵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一生用之不完,求其不尽。

五、境

马字的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把握生字词;掌握对比的描写手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积累优美词句;掌握对比描写

教学活动:

一、兴趣式导入

课前先做一个知识积累训练,请同学讲一讲有“马”字的成语:如马到成功、一马当先、马不停蹄等。

二、观察图片,说说它们的不同点。

前者是被人类驯服、被束缚的马;后者是自由的、野生的。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生字词疏通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问题设计:读完课文,你脑中出现了哪几种不同生存状态的马?

【明确:①(1~2)人类驯养的马; ②(3~5)天然野生的马】

四、合作研讨

问题设计:

1、这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各有哪些特点?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

【明确:①勇毅、驯良、被奴役、当玩物 ②美质、美德、美貌】

2、你比较喜欢哪一种马,说说理由。(鼓励学生个性体验)

3、课文在描写野马的美貌时,为什么要与其他七种动物作比较?文中还有哪些对比?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学一学,写一写)

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与许多其他的动物作了对比。试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下猫或其他小动物。100字左右。

六、小结语

马是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让我们也成为马的朋友,放他们纵横驰骋!

七、布置作业

会意字“好”字新探 篇7

这似乎已经形成定论,并被现代人广泛接受。

可是,随着甲骨文的发掘,人们发现“好”字的左边是“子”右边是“女”,表现的是女子抱小孩的情景。有专家分析(王本兴《甲骨文字典》),女子生了小孩,才圆满,圆满是“好”字的本义。

应该说,这一研究结论贴近了“好”字的本义。

“好”字是由两个各自独立的字素即“女”“子”组合成的新字,这和古汉语中的“妻子”一词包含“妻子”和“子女”两个词的意思相类似。体现了古汉语是高度浓缩的语言的特点。其语言上的经济性,不仅表现在大量的单音节词的运用上,同时也表现在造字方法上。所不同的是,许慎的理解是“女子”“美貌”两个字素构成“好”字的合成义,王本兴的理解是“孩子”“女人”两个字素构成“好”字的合成义。

为什么会造成两者的差异?

请看以下一段引文:“许慎乃博综篆籀古文之体,发明六书之指,因形见义,分别部居,作《说文解字》”(1996年6月,中华书局出版《说文解字》第三页)。可见,当年许慎在解释这个字的时候,身边没有甲骨文,其主要依据是大篆,除大篆外,他能参照的字体可能还有金文、小篆、隶书、草书等,但这些字都是“子”部在右、“女”部在左边,两个字素位置关系是造成许慎判断错误的重要因素。况且,将“好”字解释为“女子貌美”似乎更暗合男性主宰下的社会人们的审美取向。殊不知它却违逆了“好”字初创期的时代特征。

甲骨文中的“好”字,“子”部在左、“女”部在右。根据汉字先左后右的书写习惯,只能将它理解为“子”“女”的顺序,而不能理解为“女”“子”的顺序。

固然,即便是从现在发现的甲骨文历史看,它最早也只是殷商时期的产物。不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文字应该产生在更早的年代。我们不妨再来好好审视一下甲骨文“好”字的造型。孩子躺在妈妈的怀里,或者说妈妈怀抱孩子。处于摇篮期(母系氏族)的人类社会,犹如是大河的上源,河水清澈明净、一尘不染。由哺育者和被哺育者共存的关系构成“好”的本义。它是种族衍生的保障。没有物质的羁绊,没有世俗的污染。是母性无私的爱和婴儿的绝对依赖构成的亲子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好”的本义。它最能揭示出世间一切美好现象的本源。是汉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对“好”最为率真质朴的解读。而单单“女子貌美”根本无法承载“好”的丰富内涵。

因此,《说文解字》中“女子貌美”,不应该是“好”字的本义,而应该是它的引申义。它是人类失去了童真,走向成年后的产物。 是庄子笔下那个被开了窍的混沌。

王本兴《甲骨文字典》中所说“好”字本义是“女子生了小孩,才圆满”的解释,也只是对现象枯涩的解读,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而且,这种解读将关注的目光过分聚焦于“女”这个字素,忽略了两个字素之间的对等关系。

会意字作为一种造字方法,不同于象形、指事、形声,在字义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我们在考察这类字的时候关注最新考古发现,发现其中的人文内涵。

探究甲骨文“好”字本义的过程,也是回溯人类童年的旅程,它既包含着哲学思考,也有美学陶冶,更能使灵魂得到净化。

孪生结构字的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评价、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并立和重叠(包括二叠和三叠)结构,懂得它们的书写规律。

(2)在老师指导下学习书写“弱、炎、品”,认真临写“朋、羽、哥、多、森、众”,能写出同形字的变化,并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3)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并立与重叠部分同形字的细微变化的能力,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宽容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喜欢学习。

教学重点:掌握并立和重叠两种结构形式的字的书写规律,能写出同形字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区分笔画的细小变化,“二叠、三叠”结构的字能对准中心、互相照应。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铅笔、练习纸。教师准备多媒体动画课件、实物投影仪、练习纸、田字格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并立结构

小朋友,今天有一些汉字宝宝要来我们课堂做客,瞧,它们来了!(出示动画)这三个字宝宝长得很特别,特别在哪儿呢?是啊,这些字左右同形,就像一对双胞胎,左右并排站着,这样的结构叫“并立结构”。

(通过生动形象地比喻,激发学生对本堂课的字的结构的兴趣,加深印象,有助于更快地认识这三中结构)

二、指导写并立结构的字

1、出示:“弱、炎、品”三字 怎样才能把并立结构的字写漂亮呢?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三个左右同形的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2、学生反馈,教师小结书写规律:

你们这个发现太了不起了,左右同形的字书写时一般左小右稍大。(多媒体出示)

3、比较论证

请小朋友再来比比这三个字哪个最漂亮。(出示三个字)

看来左右同形的字就是要写得左小又稍大才好看,而且左右两部分结构要紧凑。

4、范写“弱”字

下面老师就照这个方法来写一写弱字,请大家仔细看(师边说边示范)弱字从左上格的中心点起笔,弓字旁三笔写成。第一笔横折的折略向左斜,第三笔竖折折钩很重要,竖略向左斜,折压在横中线上,点在竖折下端;提在点的左下方。右边的写法与左边基本相同,但要注意写得稍微大一些,左右两部分结构要紧凑。

5、学生练写

小朋友们也来试着写写弱字吧。要写字了,准备好了吗?(生边说边做动作)

“头要正,身要直,一拳、一寸要牢记,眼离本子要一尺,写字之前先观字。”

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鼓励。(轻音乐伴奏)

6、集体评改

“停下笔来坐坐好,仔细观察评一评。”

将学生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全班点评,教师圈改。请小朋友把不满意的字改一改,或者在旁边再写一个。

7、学法迁移 只要掌握了左右同形的字书写时左小右稍大的规律,相信你们一定能把“朋”字和“羽”字也写好。生练写,展示作品,教师圈改。

三、情景导入,引出重叠结构

咚咚咚,又来客人了,这回来的客人长得有什么特点啊?

你们都说对了,这些字是由相同的几部分上下重叠起来的,这样的结构叫“重叠结构”。这些字是由相同的两部分叠起来的叫“二叠”,这些字是由相同的三部分叠起来的,叫“三叠”。

四、指导写好重叠结构的字

(一)二叠

1、找规律

我们先来看看二叠结构的字在书写时有什么规律呢?

是啊,二叠结构的字上小下大,就像一个孩子骑在爸爸的背上,如果孩子太大,爸爸怎么能背得动呢?所以上下同形的字书写时一般上小下稍大。(多媒体出示)

2、师示范(边示范边讲解书写要领)

炎字两个火上小下大,中心对正,上面的火第四笔是长点,下面的火一撇一捺要写得舒展,底部齐平。它们就像爸爸的两条腿,一定要分开,站得平稳,这样孩子才不会掉下来。

3、学生练习两遍(教师巡视指导,轻音乐伴奏)

4、反馈:(1)将学生的作业投影展示

(2)学生点评

(3)教师圈改(4)同桌评一评

(通过几种方式的评价,不仅想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也想扩大参与面,使大多数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过渡:小朋友们真能干,并立和二叠结构的字写得很漂亮,三叠结构的字写起来也很有意思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品字吧。

(二)三叠

1、观察、比较“品”字

品字三个口有大有小,位置各不相同,仔细看看,哪个口最大,哪个口最小,分别在哪个位置,等会儿老师请小朋友上来摆一摆。

2、学生在投影仪上摆放

3、反馈并小结:

品,上面的“口“最大,中心对正,靠近横中线,下面的两个口,左“口”稍小,右“口”稍大,分别在竖中线的两边,而且要左右对称。

4、师范写

5、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6、将学生的作品投影展示

五、掌握规律,推广练习

1、今天我们学写了并立结构和重叠结构的字,知道了它们的书写规律:出示:左右同形的字,书写时一般左小右大。上下同形的字,书写时一般上小下大

2、下面请小朋友们根据这些书写规律,把剩下的字宝宝也写一写吧。比一比谁的字写的正确、端正、漂亮。

2、教师巡视指导(轻音乐伴奏,及时提醒写字姿势并鼓励)

3、将学生作品投影展示

4、字宝宝们今天可高兴了,小朋友把它们写得这么漂亮,它们在说谢谢呢!现在它们要回家了,跟它们说再见吧。品字结构和四角结构字

[设计理念] 通过加强汉字的特点及其构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字的音、形、义,形成识字能力,从而扎实有效地提高识字质量,并在识字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及人文素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教师端杯品茶,并发出饮茶时的咂嘴声。

师:老师在干什么?是怎么喝茶的?像这样一小口一小口地尝茶的味道,可以用什么词来表示?(课件出示“品茶”)

二、教学

(一)教学“品”

1、指导读准字音。

2、分析“品”字字形,根据字形理解字义。师:“品”字是由什么字组成的呀? 生:“口”字。

师:老师刚才品了几口茶? 生:三口茶。

师:如果老师品了很多口茶,是不是要用很多很多“口”字来表示这个意思呢?我们中国的汉字有一个特点,就是由一个单字重复就可组成一个字,每重复一次,这个字的含义就会加强一层。在汉语中,“三”常用来表示多的意思。“品”字由三个“口”组成,就表示品尝了很多口茶的意思。

3、指导学生写“品”字。(投影出示:口口口)

师:如果“品”字这么写大家感觉怎么样?我们的老祖宗在造字的时候,就非常注重美观。我们写字的时候,也要注意把字写美观,可千万不要给老祖宗丢脸呀!(教师在田字格中教学生写“品”字,并引导学生用“品”字组词)

(二)教学“森”

1、课件出示“木”字,指导学生读“木”字,并组词。

师:如果有很多树木,几千万棵甚至上亿棵,这地方叫什么?(课件出示“森”字)

2、指导学生拼读“森”字。

3、分析“森”字字形,根据字形理解字义。

4、讲解概念“品字形结构的字”。

5、组词、造句,并渗透环保意识。师:谁能用“森林”说一句话呢?(学生说)

师:森林里有这么多树,可是如果我们人类乱砍滥伐,森林就会变成——

(课件演示:“森”演变成“林”)

师:继续乱砍滥伐下去,森林就会变成——(课件演示:“林”演变成“木”)

师:森林里的树木越来越少了,如果再继续砍伐下去就会——(课件演示:光秃秃的山岭和一截截树桩的画面)

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后,课件出示:我国近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的画面。

三、巩固

(课件出示:“众”和“晶”字)

1、学生用前面学过的学法自主学习“众”和“晶”字。(学生可以独立学,也可以与同桌讨论)

2、汇报交流。点拨“晶”字的字义:“晶”是古文字“星”的上半部分,因此“晶”字虽由三个“日”字组成,但并不表示有很多太阳,而是表示有很多星星,即表示光亮的意思。

3、指导书写

“小老师”给大家书写“众”和“晶”字时应注意什么。

四、拓展

1、摘“水果”回答问题。

把剪纸水果贴在黑板上,每个剪纸水果后面都有相应的问题。学生答对问题后就能得到相应的剪纸水果。

问题1:请用“金”字组成一个品字形结构的字,并说出它的意思。问题2:请用“石”字组成一个品字形结构的字,并说出它的意思。问题3:“品”字由三个“口”字组成,品茶是不是表示喝了三口茶?

2、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字形结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字还有很多,老师相信大家今后定能够创造性地学习这类字。2013-2014学第一学期

四年级书法教案

寻山完小

“会意字”的教学 篇9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龙美小学 麦志伟

一、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已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硬笔书写,逐步从认识执笔、坐姿到基本笔划进入偏旁部首及单个汉字书写的阶段。但由于书写时间尚短,不正确的执笔、坐姿反复出现,正确习惯不牢固。在笔画用笔的轻重变化方面把握不好,字形结构松散变形不美观等。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独体字的书写与结构,主要笔划有横、竖、撇、捺。字型与笔划虽简单,但写好结构,还得让学生明白当中的书写原则与结构特点。本课希望通过几组笔划与结构近似的字进行练习,可以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当中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包含横、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继续训练硬笔书写的执笔要领和正确书写姿势。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根据要领书写与例字类似的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意识和责任感,发展个性,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并在例字中归纳和总结书写的要领。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名家书法作品欣赏。

二、学生试写:

1.试写下面几个字,每字写一遍。注意握笔姿势及坐姿。

三 王 正 主 上 止 人 大 夫 天 失 又 2.检查学生握笔姿势及坐姿。

三、出示例字,分析结构,授之写法。

1.出示例字,分析“三” “王” “正”的书写规律。2.教师总结,学生练习。

拓展例字:“主”、“上”、“止”等。3.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练习:“三” “王” “正”“主”、“上”、“止”的写法。(1)学生练习(2)交流探讨(3)展示和评价

4.出示例字,分析“人” “大” “夫”的书写规律。5.教师总结,学生练习。

拓展例字:“天”、“失”、“又”。6.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练习:“人” “大” “夫”“天”、“失”、“又”的写法。(1)学生练习(2)交流探讨(3)展示和评价

四、欣赏和评价。

每组选一到两名写得最好的学生作品,展示,其他同学共同参与评价。

五、课堂总结,培养信心。

不求甚解,但求会意 篇10

少时读书,长大教书,然后是写书,最后是出书,大凡与书有关的事,我都做了一遍。此生似乎是与书为缘了。只是少时无书可读,枉为“读书人”了。

一晃几十年过去,仔细想来,还是有太多应该读而没有读或者没有认真读的书。比如《尚书》,比如《周易》,比如《论语译注》,比如《全球通史》,比如《圣经的故事》,比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于是,就想到要好好读书了。行将朽木,故做高雅乎?

至于说到如何读书,就想起了陶渊明的一句话。为了不曲解原意,特将陶渊明那篇《五柳先生传》全文引用如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先生不知何许人”?谁都知道,这是写他陶渊明自己。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一篇而已。”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读书人更喜欢《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特别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更是写出了历来读书人的那种神韵。“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此三者,乃历来读书人的德性,视之,真不知道他是远古无怀氏时代的人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了。

吾辈今日读书,不求功名,不为利禄,自然是不必“甚解”的。稍有“会意”,就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如能达到“欣然忘食”的境界,更是莫大的享受了。

若能邀来三两爱书之人,于陋室把酒临风,说尽人间书话,文字间每有“会意”,竟至“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便是“阅读的初心”了。《华严经》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笏

上一篇:让自己自信起来作文1000字下一篇:甲壳虫乐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