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精选8篇)
关键词:土地产权制度 探析 规模经营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今的农村土地制度漏洞颇多,要发展农村经济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意义十分重大,而作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持,金融的融入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很大益处。从金融学的角度提出诸如本文提到的通过农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改革成立农业公司,转变现有分散、零碎的农地经营方式;通过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在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建立农产品深加企业等,把金融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转型和增长。
2、农村土地制度的比较研究
2.1、农村土地制度的基础理论
2.1.1、农村土地制度的概念
土地制度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之分。广义的土地制度是指包括一切土地问题的制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因土地的归属和利用问题而产生的所有土地关系的总称。狭义的土地制度仅仅指土地的所有制度、土地的使用制度和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
2.1.2、农村土地制度的内容
农村土地制度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农村土地制度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具体包括: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流转与配制制度,农村土地收益制度,农村土地利益及动力制度,农村土地组织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有可能存在交叉,但正是通过这些制度的密切配合,通畅运行,农村土地制度才能发挥其作用。
3、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3.1、土地集体所有制形成的政策过程
3.1.1、建立基于农村所有制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
以1951年12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为标志,全国各地开始普遍发展互助组和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1.2、逐步完成所有制转变的农业合作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开始由初级社和互助合作向高级农业合作社“阔步迈进”3.1.3迈向“大集体”的人民公社。
3.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及前瞻
中国采取的是一种“迂回”的替代性方式,即采取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渐进路径。正是这种创造性的制度变迁催生了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化,也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令世人瞩目的历程。然而,这种渐进式的制度变迁也带来了诸多现实困境。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城郊土地迅速升值,农业补贴的增加也使得远郊土地大幅升值。土地的增值导致了大量土地纠纷,由此土地产权不明晰的深层次矛盾开始凸显。
4、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现状分析
4.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缺陷分析
4.1.1、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具体归属不明晰。《宪法》和《土地管理法》都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农民集体”如何准确定位未做明确规定,虽规定了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本内涵是农民作为集体组织的成员,都平等地拥有对集体土地的“人人有份”的成员权,但不拥有按份分割农地所有权的权利。
4.1.2、所有权效力的相对性和权利内容的不完全性。与国家土地所有权相比,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法律上受到相对保护,是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所有权,国家对其用途、流转、处置进行严格的管制。
4.1.3、农民土地承包权的性质尚不够明确。法律性质看,农民土地承包权一开始就以债权的形式出现的,不利于农户对抗乡村集体干部随意调整土地、更改土地合同的侵权行为。《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和“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这就使得土地承包权中隐含了物权的一些排他性特征,但现行法律并没有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明确界定为物权。
4.2、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的原因透析
4.2.1、立法失范。我国《宪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涉及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相关规定表现出含糊不清、相互矛盾或严重背离社会现实等问题。另外,根据该法第5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义务,应承担违约责任。由此,农民的承包经营权难以得到物权法的保护
4.2.2、行政介入。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矛盾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在利益驱动下的政治操纵和强势介入。
5、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政策
5.1、立足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现当前土地制度创新的条件人不完全具备,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农村总体经济水平不高,土地流转在思想上还难以被农民完全接受,因此,通过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转变农地经营方式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必然要顾及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地域差异性,不能脱离农村现状片面追求理想化模式,否则易于滋生变革中的盲目性行为,影响农村稳定,不利于土地制度变革的进一步深化。
5.2、明确农地产权主体
我国现有农村土地所有权存在多元主体,从而导致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主体模糊、边界不清,农地所有权主体存在交叉现象。因此,要实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转变农地经营方式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就需要明确界定农地所有权主体。
6、结语
(一) 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矛盾。
一方面人多地少是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及资源禀赋的基本情况。中国人口多, 人均耕地少,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地生产资料, 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而城镇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都在不断地减少耕地,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摊煎饼”式的外延扩张, 而且城镇规划贪大求全, 导致我国的城镇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耕地面积迅速递减、土地资源极大浪费的问题。
(二) 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征地, 农民失地现象严重, 征地拆迁引发各类社会矛盾。
目前, 全国每年新增征地大约300万亩左右, 每年有200~300万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而大部分的农民没有专长、文化知识层次低, 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土地一旦被征用, 他们就面临失地、失业的危机。因此, 土地被征用已经成为农民利益流失最严重的一条途径, 征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影响到国家的安定和团结。
(三) 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 损害了农民利益。
土地转让产生了巨大的收益, 但在分享土地的转让收益时却往往忽视了土地的天然拥有者—农民的利益。据调查显示: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 有20%~30%留在乡以下。其中, 农民的补偿款占5%~10%;城市政府拿走土地增值20%~30%;各类城市房地产公司、开发区、外商投资公司等等, 拿走土地增值收益的大头, 占40%~50%。
(四) 土地管理者的缺位造成土地抛荒或土地利用价值降低。
政府为控制土地一级市场, 保障城镇化建设统一规划而大量征用土地, 将农村土地纳入政府控制之中, 实行土地储备制度。于是, 许多没有项目、没有规划的征用土地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征用后仍在耕种甚至抛荒的景象。而当政府急于推出土地开发, 廉价出让给开发商时, 有些开发商并没有及时投资, 或者稍稍开发以表样子, 结果出现了大量空置土地, 这可能是开发商资金不够, 也可能是等待地价上涨再转让以赚取暴利。
二、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现状
(一) 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清与产权残缺。
第一, 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等重要法律都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这里的“集体”既可理解为村民小组, 也可理解为村委会, 甚至可以理解为乡 (镇) “集体”。这种不明确的土地所有权主体界定, 使多元的所有权代表对土地物权、财产权模糊不清, 影响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明晰化和土地流转。第二, 土地所有权主体与使用权主体之间“责、权、利”界定不清。土地使用权主体在名义上拥有了相对独立的经营权, 但他们无法拒绝各级所有权主体代表对其土地使用权行政的、政治的干预, 这必然会侵蚀农民的承包经营收益。第三, 集体土地所有制存在产权残缺。目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仅仅是一种在土地上耕作的权利,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地权, 除了承包土地的行为权利明确属于农民外, 有关转包、租赁、抵押、转让等其他土地权利均未进行设定, 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的行为主体也未明确。
(二)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土地流转机制的不健全, 使土地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日益加强。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基础要素不能自由流动, 必然影响农民向非农业生产转变, 从而增强农民对农业和土地的依附感, 降低农民非农业就业的积极性和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自由转移, 并最终影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
(三)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中蕴涵过多的行政权力。
土地产权应该是单纯的经济权利, 而不包括超经济的行政等权利。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 尤其是地方政府和乡村组织自身利益的迅速膨胀,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权大于土地所有权的习惯性势力有增无减, 造成各地非法“圈地运动”愈演愈烈。截至目前, 《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有一年多了, 但从各地执行的效果上看很不理想, 我国的行政权大于土地所有权的习惯性势力仍然广泛存在。
三、深化改革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促进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一) 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向国家所有转化
首先,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已经不适应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实行土地国有化, 符合社会主义公有制传统理论, 避免了土地私有化可能带来的意识形态方面的争执, 相对降低了改革的政治成本;同时也强化了国家对土地的宏观调控权, 可更加有效地遏止土地产权市场化改革后可能出现的诸如土地兼并等社会问题。
其次, 实行土地国有化有利于稳定现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2002年11月4日, 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做好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 强调为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要纠正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 强行将农户的承包地长时间、大面积地转租给企业经营, 借土地流转之名, 随意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等。我们可以看出, 如果不彻底斩断基层政府或集体伸向农民承包地的“黑手”, 《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保护农民利益的立法本意就未必能够实现。
再次, 农村土地国有化有利于理顺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实行土地国有化后, 国家面对的农村“集体”包括两类, 一类是社区性的村民自治组织;另一类是农民在新的土地关系下组建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与村民自治组织不再发生经济交易, 村委会纯粹为社区公共事业和社区公共管理而存在, 同时, 国家把“农业集体经济组织”视同“企业”。农民和村委会的关系在村民自治的原则下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规来规范, 农民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则以《公司法》、《企业法》或仿照《公司法》、《企业法》来规范。最后再把“国家和农民”的关系“升格”为“国家和公民”的关系。这样, 在农村土地流转中, 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就明朗化了。
(二) 确定国家所有权主体属性, 强化所有权职能。
。应当在法律法规上明确国家土地所有权主体代表的身份, 使其具有独立完整财产权利的法人实体, 赋予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对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分配和处置权, 通过对土地的发包、出让、出租、入股、抵押等实现土地使用权再配置。
(三) 明确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主体及其法律地位, 赋予农民土地使用物权。
法律确认农民土地使用物权, 从层次上说, 使将政策和有关规章认可的农民通过承包获得的土地实际占有、利用、收益和包括承包期内继承、转让、转包、入股、交换、出租、联合经营等处分权在内的使用权上升为法律, 使“农民土地使用物权”符合“法定主义”原则;从内容上说, 就是赋予农民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权。有关专家和学者认为, 给予农民承包土地抵押权能充分扩大农村内需市场, 鼓励农民积极拓展非农业生产, 对于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战略任务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 健全土地使用权市场体系, 对农地征用实行市场化运作。
(1) 加强土地的资产和价值双重管理, 使土地取得价值形式, 成为有价商品。 (2) 实行土地交易 (包括国家征用) 的市场化, 提高农民放弃土地的收入, 实现“以农村土地换取城市生活保障”。要把现在村集体的土地出让权利和收益享有权利完全拿掉, 以后但凡土地 (或土地使用权) 转让, 必须让土地的受让方与农民直接谈判或交易, 真正体现农民对自己承包的土地的相关权益。 (3) 合理界定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 着重考虑农民利益。现在的制度弊端导致村集体的干部非常容易拿集体土地做交易, 中饱私囊, 是侵害农民利益、导致各种矛盾的根本原因。
(五) 强化土地产权管理, 完善产权管理制度。
关键词: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 D6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07-1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要解决温饱问题就要向土地要效益,要产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时期,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对土地的大量需求,由土地利益引发的矛盾也层出不穷。如何解决土地问题以及土地引发的纠纷?这就涉及到土地产权制度了。然而,我国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发端于上个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脚步。
1 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弊端
(1)土地产权不明确,归属不清。这是土地制度最主要的一大弊病。我国农村土地大部分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只有土地承包权,没有土地财产权。来自土地的财产权益所占比重很小。此外还有一些土地边界不清,使得部分农民常因此产生纠纷。这不但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农村社会经济和社会秩序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上访事件不断增加,增加了政府和基层的维稳压力。
(2)土地的承包有期限,包涵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同时也挫伤了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不能达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为承包的土地只能在有限的期限里供承包人使用和获得收益,农民都只为眼前着想,为获得土地收益最大化,甚至不惜破坏土壤的土质搞掠夺式开发,在农田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土地板结或土地沙化,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可预计的负效应。虽然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农业增产增效的结果,但从长期来看,这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办法,万不可取。
(3)在城镇化过程中,原有的集体土地划分模棱两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县改市,村改居后,原有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其归属,一些原有的集体土地还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也许是城中村的一个来由;还有一些原有的集体土地变为了城市土地,肥了开发商,喜了地方政府,苦了农民群众,致使农村土地资源大量流失,导致了城乡失衡的局面。
(4)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这样的土地制度,限制了土地的自由流通,农民因没有土地的主动权而出现弃农现象,导致农民外出务工,而务工挣回来的钱也不能取得土地和房屋的产权,致使部分农民对土地失去信心,影响了农民的消费和扩大再生产。
2 如何才能让土地制度为农村经济更好的服务
(1)要对农村土地进行确权并理清归属。在土地承包制的前提下明确农民对集体土地按份额享有的所有权,让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占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权能,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这样既没有改变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又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真正做到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2)向农民宣传和传授可持续发展土地的科学方法,以绿色耕种为宗旨,改变农民用化肥和农药的堆积来增产的思维和生产方式。让农民在获得土地收益的同时,也不再局限于承包期限,摆脱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境地,规避承包制的风险和弊端,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让农民成为新时期的土地开拓者和建设者。
(3)在城镇化进程中,明确集体土地的划分。让原来属于农民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土地产权更加明朗,不再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这就需要制定出相应的制度,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使其上升到法律的层次,让土地权属有可靠的保证。
(4)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真正成为土地的调度者,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可以探索建立农民土地产权市场交易制度。让一部分有意愿、有条件迁居城镇的农民将其土地产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农村土地产权市场上交易出售,变现为资本,使农村经济快速流动起来,变活,形成良好的经营氛围。
我们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进程,加快推进农业向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为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徐汉明.中国农民土地持有产权制度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邹秀清.中国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江西人民出版社.
[3] 赵德起.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4] 洪名勇.马克思土地产权制度理论研究——兼论中国农地产权改革与创新.
[5] 汪丽娜.中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一.引论:历史的回顾
我国的土地制度,在新中国建立前的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随着各个朝代的更替,呈现周期性变化。每个王朝新建之初,统治者一般都采取鼓励自耕农发展的政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土地被集中于大小封建地主的手中,此时社会矛盾会逐步激化,统治者就会进行一系列的土地制度调整。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整和有效的永佃制和押租制。
新中国建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将所有征收和没收的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统一、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之后1952年的大规模的初级农业合作社运动在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前提下,将使用权由个人使用变为集体共同使用。而到了1955年,开始推行的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把农民土地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改革为集体统一所有、统一经营的土地制度,也就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的条件下,这种制度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无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自1978年秋起,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历了农民自发到国家逐步承认的过程,最终在1984年基本完成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虽然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但在土地的使用权方面却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农产通过承包方式获得了独立经营集体土地的权力,他们虽然没有土地所有权,但拥有土地产出的大部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农户成为独立的和完整的经济核算单位,他们获得了对自己劳动力的支配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迅速上升,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090元,比1978年增加14倍,数百万农产在80年代摆脱了贫困。
土地承包经营使农用土地实现了“两权分离”,土地的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可以分别归属于集体和农民两个不同的主体,使原来“一切土地权利归集体”的“单一产权”体制,转变为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农户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二元产权”体制。这种体制使农民对土地有了的强烈归属感,激起了农民长久利用、集约利用土地的积极性。由于可以明确预知和享受自己承包土地上的劳动产品,农民付出的劳动就与劳动报酬直接对应起来,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使农民在土地上生产的热情空前提高。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什么时期,土地制度的调整都会对整个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土地制度究竟是阻碍还是推动农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它是否适应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这一产业的特点。
二.当前土地制度面临的窘境
土地承包经营使农用土地制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改革和平稳的调整,土地制度是继承和发展性的。将承包经营权细化给农产,初步实现了土地权利、义务的统一,既维护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本框架,又使制度有了新的内容和发展。同时,采取承包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和农民习惯的农耕劳作方式有效衔接,得到农民和社会各界拥护,新旧体制的转换平稳进行,制度改革所支付的社会成本很低,改革带来的效益非常显著,改善了农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然而,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土地承包经营引起的农用土地制度改革是在缺乏成熟理论准备与系统的政策设计的情况下进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着重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了调整,不可能深入地涉及农用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因此与城镇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相比,农用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是不规范、不系统、不彻底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了出来,并严重影响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具体表现在:近几年来,我国粮食总产值不断下降;农民收入自开始持续4年增幅下降;在我国土地资源极其紧张的状况下,农民弃耕、薄耕和抛荒现象严重;农民的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下降,强壮劳动力外出打工,只留下所谓的“三八六零”部队进行耕作,劳动效率低下。
这些问题的日益严重,标志着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的土地产权形式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在其调动农产积极性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之后,它所蕴含的深层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了。
1.土地产权极为模糊、产权界定严重不清
我国农村的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这在《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等重要法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集体”的定义则极为含糊。《土地管理法》中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各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农业集体所有。”但究竟谁是集体的真正代表?有多种提法不说,概念也极不明确,造成对权利主体的认定带来很大困难。谁都有权利变成谁都无法有效行使权利,往往行政上的组织如村委会等运用其行政权力来干预和行使所有权。
2.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不稳定,大大挫伤了农民承包土地和进行投入的积极性
为了显示机会均等,遵循人地均分原则,每隔一段时间就对集体成员承包的土地作一次强制性的调整,从而使作为土地所有者的集体无论是人员数量上还是构成上都具有相当大的不稳定性。虽然中央说土地承包不变,更规定延包土地可30年不变,但在农村,普遍3―5年调整一次,甚全有的村年年有调整。据调查,从1978以来,农民承包的土地已经平均调整3.01次,至少有超过60%的村庄和农户经历过土地调整。如此频繁的变动使承包者的预期大大降低,并且即使允许转包土地,也受到“只允许农户将无力耕种的土地在经集体同意并不能擅自改变承包合同的前提下自找对象、协商承包”的限制:同时国家对种植面积、种植品种等都加以限制,给农产与集体之间的土地承包关系带来较强的干扰。这样的土地制度显然不能为农产提供长期而稳定的预期,势必导致农产土地利用行为上的短期化,特别是在土地改良的问题上,农户对土地投资缺乏激励,相反会选择过度利用土地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因为这种掠夺式经营方式的成本由于时滞因素将由下一任承包者而不是自己承担。
3.现行土地制度的法律基础薄弱
前面已经提到过,现行法律中涉及土地制度的条款都相对笼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特别是当农户在土地承包经营过程中遇到侵权行为时,没有有效的法律武器,失去了法律保障,再加上农民往往较为分散且文化水平不高,使农户处于谈判上的弱势地位,无法依法争取到自己的合法权利。
4.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缺陷
由于承包权作为农民的使用权是不完整的,农民没有被赋予转包、租赁、抵押、转让其他土地权利,使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中介和金融支持无法形成。尽管按农户均分的小块土地,适应了现有农村生产力的需要,但因土地在产权上是凝固的,难以满足适度规模经营中归并土地的要求,生产力无法重新配置,使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处于要么重新调整土地承包关系,要么放弃规模经营的尴尬局面,土地的资源
配置效率低下。
三.理论探索:国有还是私有?一种新尝试
由于模糊的集体所有制带来的弊端,理论界早就开始探讨更为合理的土地所有制,国有还是私有成为学者们争论的焦点。
赞成土地国有化的主要理由有: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有利于国土综合整治,有利于土地管理;障碍小,成本低;有城市土地国家所有、企业经营的成功经验等。
而赞成私有化的则认为:私有化的产权体系以及保护私有权益的法律体系有助于建立起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
我认为,土地私有并不是解决目前问题的良方。从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国家农业私有产权改革的经验来看,私有化在改革初期造成很大的混乱。私有产权给予个人关于财产自由使用、让渡和获取收益的权利,无疑会给微观主体带来激励。但由于私有化后,完善的市场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农民难以得到信贷和适合家庭农场耕种的机器,同时国家取消了对农业的多方面支持和补贴,致使投入品价格攀升、农业利润下降。在我国,私有化同样会带来这些问题。更何况我国还有自身的特殊情况:
首先,从历史上来看,我国从未实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土地私有制。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土地都处于以封建君主和官僚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体系的`控制之下,即使是自耕农自由买卖土地也受到很多限制。因此农民并没有很强的土地私有的要求,他们要求的是土地经营自主权。
其次,在缺乏分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由于技术水平不高,交易效率低,个人激励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土地私有将最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而目前我国农业已基本脱离自然经济状态。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土地私有将会引起剧烈的社会震荡,冒较高的政治风险,进而不可避免地增加土地制度创新过程中的阻力,减少制度创新的绩效。
因此,私有化是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土地现状的。但是,单纯的国有化将农民完全剥离土地,更会打击农民的积极性。那么,是否可以在我国尝试构建“三权分离式”的新型农用土地产权体系呢?
(一)国家土地所有权:国家土地所有权为农用土地产权体系中最高层次的产权形态。
(二)承包土地使用权:承包土地使用权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下的一个完整、独立的土地产权形态。
(三)土地耕作经营权:土地耕作经营权是在承包土地使用权上附设的一种他项权利。承包土地使用权人可将其土地耕作经营权单独以转包、分包、出租等方式流转经营,经营期可根据经营的需要由承包或租赁双方自行商定。
国家拥有农用土地的终极所有权,仿照城市土地所有权的模式,从宏观上起到调控和综合治理的作用。作为所有权者,国家收取合理的租金代替公粮以推动农业的市场化进程,以迎合WTO竞争环境的到来。
由于从物权的角度对承包土地使用权给予了准确界定,赋予农民的土地就可从土地产权的角度给予可靠保障,其权利义务一经政府土地部门登记,承包经济关系的各种调整就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农民与土地关系,今后就可以做到无论承包关系怎么变化,土地权利义务不变:不管生产任务怎么调整,农民都拥有长期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
在这种体系中明确区分了承包土地使用权和土地耕作经营权。农民可把承包土地使用权当作一种财产权留在手中,保障自己最基本的土地权益,同时可将土地耕作经营权按经营的需要转包、出租给其他的农业生产者,获取土地经营收益。承包土地使用权和土地耕作经营权分开,解决了既要把土地稳定在农户,又要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难题,土地在耕作经营层次充分流转,可满足不同规模的集约化、产业化以及市场化的经营要求,由于土地耕作经营权可迅速向种田能手集中,增加农地经营的面积规模,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生产力更快的发展。
土地耕作经营权可自主流转,使农民有了更多的“离土”机会与择业自由,而承包土地使用权暂不允许转让,土地最终仍留在承包农民手里,流转的将只是短期的耕作经营权,防止了因土地长期转让而造成土地兼并,大量无地农民流入城市,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危险倾向。由于每个农民都能平等地享有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益,农户又有了一份可资经营的土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从事非农产业或向城市转移时,土地就能发挥可靠的社会保障作用。
尤其重要的一点是,这三种权利都必须在法律中作出明确、清晰的规定,确保权利义务得以实现。
四.以农产家庭为基本对象是这一体系具体实施的基本要求
我国农村仍然保留着较为传统的风俗和文化心理,千百年来始终以家族血缘为纽带。在社会价值观念中,家庭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在家庭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家庭成员的有限性和收益的连带性,使家庭成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实施较为有效的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从而是使监督成本降到最低。这也正是家庭联产承包制能发挥如此巨大作用的关键所在。因此,农户家庭是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微观产权主体的最佳组织形式。
有人也许会考虑到家庭经营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但是普罗斯特曼等人在提出117个国家的数据表明每公顷谷物产量最高的14个国家中有11个是小规模农场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如世界银行对肯尼亚的研究表明,规模在0.5公顷以下的农场的单产是8公顷以上农场的19倍,在印度则是2公顷以下的土地收入高于10公顷以上一倍多,而这规模正是我国农户家庭短期内可以实现的。
一、政策要求
1、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
一是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明确产权。二是创新耕地保护机制。三是搭建流转平台,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产权、林权等的流转。
2、我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
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市场体制。
3、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严格保护耕地;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利益;重点突破、分步实施。
4、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
“还权赋能”,让农民真正成为改革的主体和改革成果受益的主体,通过改革实现农村产权要素资本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5、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重点把握“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改变。二是坚持科学编制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和土地用途。三是坚持市场化原则。四是坚持农民自主自愿。五是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细化和完善。
二、问题解答
1、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哪些好处?
答:农民可以凭农村产权证书维护权益;可以凭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领取耕地保护基金;可以凭农村产权证书对产权进行流转;可以凭农村产权证书抵押融资;可以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城安居兴业;可以用农村产权入股股份合作社进行股份运作等等。
2、农村产权确权的要求是什么?
答: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要确权到村或组,承包地、自留地、宅基地和农民的房屋要确权到户。
3、确权工作有哪些重点环节?
答:一是清理;二是勘查;三是公示;四是确认;五是发证。
4、我区确权登记的十个环节的内容是什么?
答:前期筹备、召开动员大会、摸底调查、调查结果公示、异议处理、调查结果登记、申请颁证、部门审查、登记结果公告、颁发证书。
5、农村产权确权要做到哪几个一致?
答:要做到“五个一致”,即:台账、土地、证书、合同和耕地保护基金五个一致。
6、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范围有哪些?
答:①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②宅基地和自留山、自留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7、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包含哪些范围?
答:①2004年(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上报数中已经确认的建设用地;②2004年(规划基期年)以后依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方式,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整理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
8、哪些情形不得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答:①1999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违法用地,未完善相关手续的;②在土地综合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整理项目区内,尚未实施土地综合整理;③从事商品住宅开发;④土地权属有争议;⑤法律、法规规定限制土地权利或暂缓登记的;⑥未经批准乱搭乱建的。
9、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对象及要求是什么?
答:在合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上修建的农村房屋;对占用两处及两处以上集体土地修建房屋的,只能对一处宅基地上修建的房屋进行确权登记。对在承包地、自留地等土地上修建的房屋,申请人须到国土部门办理用地确认手续后,方可办理确权登记。对超过房屋所在地规划部门批准建房面积的,超过部分面积只能在房屋产权证的附记中予以批注。
10、耕地保护基金的含义是什么?
答:由成都市人民政府设立,以保护耕地为主要目的,从土地出让收入中筹集资金,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主要用于耕地流转担保、农业保险补贴、承担耕地保护责任农户养老保险补贴和承担耕地保护责任集体经济组织补贴的专项基金。
11、耕保基金有哪些主要用途?
答:一是用于耕地流转的担保资金和农业保险的补贴(占当年耕地保护基金总量的10%);二是承担耕地保护责任农户的养老保险补贴和承担未承包到户耕地保护责任的村组集体组织的现金补贴(占当年耕地保护基金总量90%)。
12、耕保基金发放的原则是什么?
答:耕地保护基金的发放要按照承包地确权颁证在先,发放耕地保护基金在后的工作程序,积极稳妥地推进,未经实测确权颁证的承包地,不得发放耕地保护基金。
13、耕保基金发放的对象是哪些?
答:具有承包经营权并且承担了保护承包耕地责任的农户。
14、耕保基金发放的标准是多少?
答:按照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进行分类发放。补贴标准为:基本农田400元/亩,一般农田300元/亩,提取耕地流转担保资金和农业保险补贴(10%)后农民实际领取的标准为基本农田360元/亩,一般农田270元/亩。
15、耕保基金是如何计算的?
答: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区(市)县人民政府按照村民小组基本农田、一般农田面积的分类面积,先计算出该村民小组统一的耕地保护基金发放标准,再按照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的耕地(含园地)面积,将耕地保护补贴发放到农户。
16、耕保基金是以哪种方式发放?
答:根据《耕地保护合同》,国土部门将农户的耕地保护补贴金额直接划入农户在农村信用社的银行卡或存折,信用社对其账户进行监管,用于农民购买农民养老保险,农户中家庭成员符合参加农民养老保险条件的可平均分享。
17、提取耕保基金现金的条件是什么?
答:为保证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老有所养,耕地保护基金以耕地保护补贴标准为依据,扣除耕地流转担保资金和农业保险补贴后,农民所获得的耕地保护补贴首先用于其购买养老保险。养老保险补贴直接划入农户养老保险帐户,不能直接领取现金。符合下列条件的农户和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可向所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经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市)县社保部门核实后并共同出具提取证明,到指定机构领取耕地保护补贴现金。
(1)每户耕地保护基金养老保险补贴总金额超过(每户参保人数×个人应缴费标准金额)的多余部分;
(2)不愿按规定标准和时限缴足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的农民,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可一次性提取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资金;
(3)对签订了《耕地保护合同》的村组集体经济组织, 在扣除耕地流转担保资金和农业保险补贴后,每年定期按其保护耕地的面积给予现金补贴。
18、农户承包地流转后耕保基金补贴如何发放?
答:承包地流转后耕地保护补贴仍补贴给原承包地农户,但农户需继续履行《耕地保护合同》约定的保护耕地义务。
19、《耕地保护合同》约定哪些权利和义务
答:农户享有获得耕地保护补贴的权利。同时承担以下义务:不得弃耕抛荒,保护耕地不受破坏,不得用于非农业用用途,是基本农田还必须履行基本农田保护“五不准”要求。基本农田保护“五不准”指:一是不准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外的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二是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将平原(平坝)地区耕作条件良好的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随意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三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四是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 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五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
20、违反《耕地保护合同》后如何处理?
答:未认真履行耕地保护责任、非法改变耕地用途或破坏耕作层致使耕地生产能力降低的,区(市)县政府有权单方面终止履行《耕地保护合同》,责令其在规定的期限内恢复耕地生产能力。造成耕地永久性破坏并已发放的耕地保护资金补贴,将全部予以追缴,并由国土资源部门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相应刑事责任。
2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含义是什么?
答:指在农户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承包方将自己承包的村集体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的条件转移给第三方经营,原承包方或第三方向村集体履行原承包合同的行为。
2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哪些方式?
答: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用途不改变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
2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原则是什么?
答:①符合规划;②保持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②实行使用权有偿、有限期流转。
23、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有哪几种方式?
答:(1)协议(2)招标(3)拍卖(4)挂牌。
24、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有哪几种形式?
答:(1)出让(2)出租〔作价(出资)入股、联营视同出让〕(3)抵押(4)转让、转租。
25、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年限是多少?
答:初次流转最高年限不得超过同用途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再流转年限不得超过初次流转合同约定年限的剩余年限。
26、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哪些用途?
答:按照规定用于工业、商业、旅游业、服务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租赁性经营房屋等经营性用途及建设农民住房。
27、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收益归谁所有?
答: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政府要按一定比例收取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配套费及耕地保护金。
三、确权登记工作十个关键环节
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是深化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完善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性障碍,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加快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探索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后建立土地流转新机制。自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以来,推进了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一定程度上实现农业增强、农民增收,但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大多数农民以租赁形式把土地提供给公司或业主开发,农民每年收取固定资金,也没有建立农民持续增长机制,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土地流转的效益不明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后,我认为应建立健全一套既能增强业主信心、加大农业投入,又能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发挥农民自主性的土地流转新机制。一是政府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社,作为一个代表村、组的土地所有权主体,以这种合作社行使所有权人的权力,并代表全体合作社成员的意志与其他主体发生关系。至关重要的是,这种产权主体是农民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的一种集合选择,与生俱来地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代理租金、剩余索取和用于投票的民主政治机制,从而使农民把在土地上的权益实现和权益保护掌握在自己手中;二是政府引导合作社与其他主体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在确保合作社成员土地基本收益前提下,与其他主体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体,这样既增强外来业主投资发展信心,又能充分发挥农民自主性。这种机制的建立,必将大大促进土地快速、适度规模经营。
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对产业发展的思考。我认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实施,可为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持,将有力推动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依法确立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也将依法取得土地所有权证书和土地使用权证书。农民依据土地权属证书,一是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可以向金融机构或社会融资,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动力;二是可以以土地作价入股、委托他人经营的形式,使农民转化为农业工人,或者跳出土地,从事二三产业;三是通过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加快土地流转速度,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有利条件,依托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基地,带动以农家乐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枣庄市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背景及模式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 枣庄出现了一批以土地为纽带、以规模经营为目标的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在发展中普遍遇到了资金缺乏问题。在这种诉求下, 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呼之欲出。枣庄市政府在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首选山亭区徐庄镇进行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试点。2008年9月14日, 山亭区政府为农民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同时, 为徐庄土地合作社的张凯华等280户农民发放了《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 这是全国首批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使用证。
二、农信社支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从调查来看, 枣庄市的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从现实途径上破解了在家庭承包分散经营制度下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难题, 从制度设计上破解了限制农业规模经营的资金瓶颈。
1. 政府扶持力度加大, 为土地合作社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一是市政府出台了《枣庄市市级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合作社贷款贴息管理办法》, 对经工商部门批准注册、市政府确定的市级试点合作社, 通过土地流转, 从事种植业土地面积在50亩以上或从事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5万元以上的, 经核实市级财政予以全额补贴利息, 享受期限三年。二是市政府出台了《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财政局市农业局枣庄市市级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合作社扶持资金管理办法》 (枣政办发[2009]65号) 。市政府预算安排, 每年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市级试点合作社的发展, 一个市级试点合作社每年享受专项最高额度可达20万元, 区 (市) 财政按2:3的资金比例与市级财政相配套。
2. 有明确的法律法规, 为资本运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出台《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化的法律意见》、《关于为我市农村土地改革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意见》 (枣中发[2008]10号) 等制度, 力求最大限度实现金融债权, 切实维护涉农金融债权的安全。明确了用于抵押的标的物属以及其他方式承包取得四荒及果园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或为耕地上的农作物、树木、林果等抵押的, 应当确认抵押效力。
三、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难点
由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处于初期, 市场化程度不高还存在一些客观难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使用产权抵押变现难。一方面, 土地使用产权证期限短, 多数使用产权介定在3年~5年;另一方面农业作为弱质产业, 参与投资主体受限, 实现处置交易存在较大难度。
二是评估价值抵押问题存在不足。发展特色农业以预期收益为评估价值, 存在经营投资风险;如果以传统种植评估价值较低, 资金需求与抵押价值差异较大。
三是规模化经营产生的收益短期内难以覆盖投资风险。规模化经营后, 项目投资需求大幅增加, 而收益在短期内与投资风险不相匹配。
四、有效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农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的必然产物。围绕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信用社应根据农村土地合作社经营模式、经营特点及资金需求状况,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量身打造信贷产品, 拓宽合作社融资渠道, 提高三农服务水平。
1. 充分发挥农信社金融主力军作用, 优化信贷资金配置机制。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推展农村信贷市场提供了机遇。办事处将强化对各联社的引导, 并以此为契机, 加强组织领导, 积极向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搞好汇报, 争得政府支持, 加大与土地流转经营的对接, 创造出更多的信贷支农新产品, 科学设定土地流转贷款操作规程, 集中资金积极支持新一轮农村土地经营改革。
2. 积极跟进, 择优扶持, 促进农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当前农村信用社应按照“择优扶持”的原则, 重点选择组织机构健全、管理规范、有一定资本金的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予以信贷支持。采取“宜社则社、宜户则户”的灵活信贷策略, 对于有实质经营性质的土地合作社, 参照公司贷款管理模式, 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确定授信方式和授信额度。对无实质性经营土地合作社, 原则上不对合作社进行授信, 只对社员开展授信业务。
3. 完善贷款配套机制, 切实规避信贷风险。
一是合理确定土地使用产权期限。既要考虑农业生产周期和贷款偿还, 还要兼顾防范农民失地风险, 在设定土地流转及抵押时, 土地使用产权期限以10年为宜;二是建立违约处置机制。建议建立农村土地仲裁机构, 在贷款权益追偿、抵押权处置等方面提供服务, 切实维护信贷资金安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三是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在农村土地合作社内部建立风险基金制度, 将每年经营收益的一定比例作为合作社贷款风险防范基金;政府部门建立风险补偿基金, 按一定比例分担土地合作社的贷款损失。
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农村土地流转和金融支持提供法律保障。
围绕土地流转改革, 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土地法规调整将成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关键。为此, 建议立法部门进一步完善立法, 在坚持“三个不变”原则的基础上, 肯定农村土地合作社的法律地位, 明确土地使用权可用于抵押, 这样既赋予农民更加充分且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也为金融机构开办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提供法律保障。
摘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农牧民收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各地工作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 尤其是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逐步深入, 拓宽农民的收入途径, 让农民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 加快增收致富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际。枣庄市农村信用社通过创新信贷方式, 加快支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农信社,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调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关键词:三农;农村土地制度;产权改革;完善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25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不可能离开土地而生存,土地就像空气、水和阳光一样重要。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如果能合理利用、规划土地,就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保证。尤其是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与土地直接相关,所以土地是重要而又宝贵的资源,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十分关键。
1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更好地完善和发展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为了保证我国土地的健康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要善于总结问题所在,并积极寻找解决对策。笔者总结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主体不清;二是土地使用和管理不当;三是法律保护有待进一步完善。
1.1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主体不够明晰
目前土地法律上规定归集体所有,但没有解释清楚到底归哪一级的集体所有,没有相关的文件进行阐述,土地到底属于哪一级的。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明确规定,直接导致广大农民朋友的权益受到了一定侵害,使得农民的权益得不到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1.2土地使用和管理不当
对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而言,土地既是资源也是生产对象,没有土地就没有农业生产而言。就现实来说很多村级支部干部,在土地使用和管理上没有参考广大农民的意见,在土地使用和管理方面自作主张,影响了土地的正常管理和使用。还有部分干部不能很好地传达国家的政策,或是没有耐心给大家讲解和解读国家政策,造成大多数农户对于国家政策了解非常之少,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等问题也不甚了解,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1.3法律保护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农户承包经营权是基于承包合同而产生,当政府要征地的情况下农民必须依据法律法规维护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土地使用权不稳定和土地流转制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二是在目前这种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的制度下,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在某种意义上讲还不是很稳定。
三是目前尚未形成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体制,不能使土地连转市场化法制化。据统计每年有1亿农民工出去务工,大概有5千万以上人属于跨省的,这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很多土地荒废或减产。
2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议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意义深远,具体如何完善还需要农业部门乃至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积极做好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二是加大政策扶持,资金倾斜;三是提高土地收益率,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2.1积极做好土地确权颁证工作
加强宣传,强化培训。组织召开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动员会,并多次召开试点村村干部动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小组会议,利用会议宣讲政策。有力提高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深入调查,确保准确。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集中人力和时间深入农户进行调查,对承包人,承包经营权共有人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土地变动等信息进行收集、归纳、整理、核对。
加强督导,保障质量。与部门、村签订了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目标责任书,并抽调纪委、经管站工作人员组成督查小组,对在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作质量。
2.2加大政策扶持,资金倾斜
完善農村土地产权制度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资助。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需要自上而下,由中央到地方完善的网络体系来正常运行,需要稳定的庞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来完成。农民素质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因此没有强大的经费支持是不能实现的。要确保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大国家资金投入,这也是国外发达国家的现实经验。
2.3提高土地收益率,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通过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项目的实施带动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培养。继续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促进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的转化和推广,支持各类人才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以农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大篷车、科普宣传员为重点,加强农村科普组织、队伍和能力建设。建立农村科普事业良性运行机制。鼓励拓展其他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培养渠道,提高土地收益率,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3结语
伴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势必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笔者通过本文总结了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对策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周文,倪瑛.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探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2]党国英.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4).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荐阅读:
“中国农村土地改革”调研07-1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改革研究10-30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内容12-05
乡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自查报告06-18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浅析07-11
农村土地租赁土地承包土地出租合同11-23
农村土地现状11-29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06-21
农村土地的买卖合同07-16
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