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苏菲的世界》读书感想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说《苏菲的世界》读书感想(精选10篇)

小说《苏菲的世界》读书感想 篇1

读这样一本关于哲学的似乎远离生活的书,我们又该学到些什么呢?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也刚好回答了这个问题。“哲学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到的,但也许我们可以学习如何以哲学的方式思考。”我觉得这句话一语中的。细读下来,可以发现哲学真的很高深莫测,众多哲学家各有着自己的见解,似乎也都挺能自圆其说。

而对于我们这些一般人有时候根本就觉得他们真的是没事找事干,你说怎么有好好的生活不过,偏要来探讨这些似是而非的道是有关哲学的问题?其实不然。就像书中所说的“大多数人都把世界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既然我们无法做到像他们那样成为一名哲学家,那么我们应该要学的就是像他们那样,以哲学的方式来思考。

于是很多时候也许很多你所想不明白的事情也就一下子想通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已收获不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知道了要学会独立思考。哲学家从来不会过分习惯这个世界,他们终其一生都像个孩子一般敏感,他们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不断地提出一系列哲学性的问题。

我称之为独立思考精神。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才让人变得深刻,有深度。也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不断的思考,才不会让自己在生活中堕落,才不至于让自己成为生活的奴隶,成为那“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深处尽情吃喝的俗人”。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而这也应该是我们所前进的方向。

小说《苏菲的世界》读书感想 篇2

《苏菲的世界》是如何将哲学通俗化的?作为小说, 它具有什么样的文学价值?是什么使它如此吸引读者?以下做详细论述。

一、故事梗概

小说开端, 快过十五岁生日的苏菲收到两封奇怪的信, 信中有“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两个问题, 但找不到关于寄信人的任何信息。紧接着, 极不寻常的信纷至沓来, 世界像谜团一样在她眼前展开。苏菲不断收到自称为哲学家寄来的书信, 接下来苏菲慢慢明白, 写信者是一个自称为哲学家的神秘人, 他以书信的形式向苏菲介绍哲学的历史和基本理论。一般每封信介绍一个时期的哲学或者一个西方代表性哲学家。这样, 奇特的哲学课程从希腊神话开始, 按哲学发展的时间顺序介绍了古代自然派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欧洲中世纪哲学, 文艺复兴, 笛卡尔、史宾诺莎、休姆、康德、浪漫主义、黑格尔、祁克果、马克思、达尔文和弗洛伊德等。自收到这位神秘哲学家的书信后, 苏菲一直希望弄清楚哲学家的真实身份, 为此她想办法跟踪和调查哲学家的行踪。与此同时, 小说中还会用简单却传神的笔画勾勒出苏菲的生活场景, 如交代她的爸爸在一艘大油轮上工作, 忙得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外面, 难得有时间在家;苏菲有个同年级同班的好朋友叫做乔安;苏菲的15岁生日快到了, 她的妈妈和同学乔安在为她的生日聚会做准备, 等等。

苏菲和哲学家的故事里, 并不只是简单地介绍哲学课程, 还有不少奇怪的事情发生。如苏菲在信中会突然收到一张哲学家让她转交给席德的明信片, 而有时候哲学家在信中又直接把苏菲叫席德;可苏菲并不知道席德是谁, 家在哪里。小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 场景突然变换成席德在黎乐桑郊区古老的船长屋的阁楼里, 席德刚刚起床, 这一天是一九九○年六月十五日, 她十五岁的生日, 她打开放在床头几上父亲寄来的生日礼物, 发现里面是一本书稿, 书名叫做《苏菲的世界》。席德的父亲是挪威联合国部队驻扎在黎巴嫩的上校, 他热爱哲学和写作。苏菲、她的妈妈、她的朋友和哲学家原来都是上校故事中想象的人物。小说中的一些背景, 包括故事地点、事件和使用的物品, 都实际来自席德和他父亲的生活环境。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苏菲会看到寄给席德的卡片在任何地方:书信里、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树干上……席德开始阅读父亲的小说手稿《苏菲的世界》, 从那时起, 苏菲的故事、哲学课程和席德的世界便相互交叉, 构成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个世界里不只有席德、苏菲和哲学家, 连作者———也就是席德的父亲也会随意自由地出入作品情节, 打乱故事原有的正常框架和读者的整体思维。

二、后现代叙事策略

《苏菲的世界》至少有三个叙述者:哲学家艾伯特、苏菲和席德。这三个人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观察和描述, 从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三个不同的视角组成三重叙述层面, 相互交叉在一起, 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复调结构。这样奇特的叙事艺术在二十世纪中期并不少见, 甚至可说是当时文学写作技巧的主流之一, 也就是归属于后现代主义文学叙事技巧中的一种———“元小说”。

“元小说”又称“关于小说的小说”。这类小说主要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英、法、美及阿根廷等国。“元小说”作者往往身兼叙述者、主人公和作者等多重身份, 能够自由出入作品, 对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等发表看法。这就使得虚构世界的虚构行为成了一个故事, 使故事本身具有了不依赖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独立性。这种后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方法与现实主义小说、现代小说迥然不同, 其独特的创作方式能够赋予后现代小说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促成后现代小说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结构。

关于《苏菲的世界》的叙事方法, 贾德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接受记者询问时提出了一个名词:“浪漫主义的反讽”。贾德说他并没有在特意写作哪一类小说, 只是当时内心有一股力量驱策他把一个故事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叙述出来。他解释说, 作家为了打破作品带给人的虚幻感受, 会扮演上帝的角色向读者传达一些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是夸张的或者讽刺的, 让他们至少在那一刹那间想起自身存在的世界, 并且明白自己所读的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已。他认为这种打破幻象的形式就叫做“浪漫主义的反讽”。戴维·洛奇在谈到为什么现代作家喜欢使用元小说形式时说:“对其他一些现代作家来说, 与其说超小说话语是作家逃避传统写实主义制约的托辞, 不如说它是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 是灵感的来源。” (2)

“元小说”叙事不是后现代小说的唯一叙事手法, 却是后现代小说的主流叙事类型。在小说创作中, 后现代小说家仍在讲故事, 但他们在讲故事的同时故意揭穿其虚构性的本质, 即通过自我暴露、自我评述的方式揭示其创作过程, 从而使自己的小说成为“关于小说的小说”。这种“元小说”的叙事策略是:小说虚构的框架在建立之后被不断打破, 想象的语境形成之后很快被解构;小说中往往含有多个叙述者或者若干个不同的视角, 从而不可避免地改变叙述语境。具体来说, 元小说的叙述策略可以总结为叙述时间上、叙述视角上、叙述结构上、叙述语言上和叙述手法上的自由。

上述这些元小说叙述策略, 在《苏菲的世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 高度自由的时间观

《苏菲的世界》作为一部叙述哲学史的小说, 首先在作品中应该呈现的是西方哲学史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按照西方哲学历史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其时间跨度很大。但是在特定的时候, 为了让读者更好、更容易地明白, 作者会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而故意采用再现历史的手法。如艾伯特的哲学课不仅通过书信的形式传授, 而且有几次将哲学内容改编成戏剧和电影故事, 甚至拍成录像。其中一部录像是关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雅典的。录像带的开头是艾伯特站在雅典巴特农神殿的废墟上介绍雅典的历史、苏格拉底时代雅典城的建筑布局及有关苏格拉底的一些趣闻, 突然间废墟上升起了昔日雅典城的建筑, 重现了街道上繁华的景象。艾伯特本人则换上了当时雅典人的装束, 混在人群中间, 并向苏菲介绍了他身边的两个人, 他们分别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时屏幕上的柏拉图面带微笑, 他给苏菲出了四道哲学思考题, 就像老师给学生留的课外作业一样。哲学史的故事里面加入不少想象成分, 使得哲学的内容变得生动。阅读这些书信如同在听老师的精彩授课, 一点也不枯燥。其次是关于苏菲的故事里的时间顺序。小说的前半部分大体, 故事里的时间发展主要是按照苏菲十五岁生日一天天地临近时的活动展开的, 包括她的想法、妈妈的活动和好朋友乔安的活动。但是到了小说中间部分席德出现, 关于苏菲的故事框架被打破, 苏菲的时间也被席德的时间代替, 二者交叉进行。虽然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席德的时间是占主导地位的, 但是哲学史的宏观发展顺序和苏菲的活动有机地散布其间。因此, 这部小说的时间是在这三条时间线索之间自由交替进行的。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后现代小说叙事与以往小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其高度自由的时间观。在后现代主义作家眼里, 历史与现实可以自由交替, 昨天和今天也可以无所谓先后。就像在苏菲的哲学课程里, 前一节课和后一节课可以跨越一千多年的历史;又或者, 为了叙述讲解的方便, 哲学家把课程倒着上;有时, 课程与课程中间夹杂苏菲和哲学家的冒险历程……这些都让我们深刻感觉到, 时间在这个后现代主义作品里仅仅充当一个补充的线索, 并不像传统小说中作为叙事手法的一种, 占过大比重。

(二) 灵活转换的叙述视角

《苏菲的世界》的三位叙述者分别是哲学家、苏菲和席德。在小说开始时, 以一个快满十五岁的小女孩苏菲的角度诉说平常的日常生活, 紧接着便出现了神秘人的书信, 以一个哲学家的视角向小女孩苏菲介绍西方哲学史。到了故事的中段, 另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席德出现了, 在她的生活中, 我们惊讶地发现之前的苏菲和哲学家都是虚构的, 书中的苏菲和给她写信的人艾伯特只是一位少校给女儿席德的一份生日礼物———一部为她撰写的书中的主人公, 他们只存在于少校的想象中, 只是打字机打在白纸上的字, 而少校则是苏菲和艾伯特的作者。但是少校也是一个虚拟的人物, 他是作者假象的叙述者。他串起了苏菲、哲学家和席德的世界, 而且自己还时不时地出现在后半部分的章节中, 承担部分故事情节。虽然叙述复杂的故事, 但是作者贾德用高超的写作技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错综复杂但是十分合理通顺的故事线索。在苏菲和艾伯特的交往中, 大多运用第二人称, 而在席德的另一个世界中, 则多用第三人称表述。作者灵活地转换叙述视角, 于是哲学家的书信、苏菲的故事和席德的世界成功地相互交缠在一起。也许, 作者并未完全排拒传统小说的全知视角或是有限视角, 也并未排拒第一人称及第三人称, 但它所强调的视角却不再像传统的那样固定, 而且其人称也在不断改变, 即“我”和“他”是可以不断转变与随意互换的。

我们可以看书中的一个例子:易卜生《培尔·金特》的第五幕, 培尔乘的船翻了, 有被淹死的危险。这时候, 另一个旅客漂过来, 告诉他不要担心, 因为“没有人会在最后一幕的中间死掉。 (3) 这样的话是借助“另一个旅客”的口所说, 也就是第三人称的表述。在后现代小说里, 作者通过使用这种多重且可变的视角, 设置多个叙述者, 从多个视角讲述故事, 达到元小说创作的目的———暴露文本所描述对象世界的虚幻性。再往后看到苏菲和艾伯特策划了一次轰轰烈烈的逃跑, 他们要趁少校思维混乱不堪无暇顾及他们的时候逃出他的意识之外。这是以往小说前所未有的一个故事情节———本身处在虚构故事中的主人公居然要逃出他们的“无所不在的上帝”的掌控范围, 这样的情节设计令人惊叹。当然他们最后还是趁少校意识混乱时, 从少校的意识中成功逃离了。成功逃离这个故事情节是对传统文学思想的一种反叛和委婉的讽刺, 也是作者所说的贯穿全文细节处的“浪漫主义的反讽”, 它是作者贾德高度赞扬个人意识的表现, 同时表现出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

(三) 碎片化的叙述结构

《苏菲的世界》的行文结构总体上是按照哲学发展的阶段分章的, 目录上明确标示了每一个阶段的名称及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理论, 看上去就像是西方哲学史的提纲。但其中也穿插一些指示故事内容的标题, 如“少校的小木屋”、“明信片”、“花园宴会” (4) 等。由此可见, 《苏菲的世界》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西方哲学, 其中也有小部分故事性的内容。正因为这小部分的故事内容, 让《苏菲的世界》的结构由严整变成了分裂、由统一变成了不连贯, 进而使小说的框架变得碎片化了。而且作者为了营造碎片化的叙事, 明确告知读者作品中人物的虚构性。“在许多元小说中, 人物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存在, 死不了却也从来没有出生, 不可能有所作为。” (5) 他描写苏菲在了解到自己的虚构身份后, 先是难以相信, 到沮丧失望, 到谋求改变现状, 在明白一切已成定局后, 她慢慢地接受了自己的身份。最后当她和哲学家发现其实不仅他们而且席德和塑造他们的作者也不是真实的时候, 他们便安于现状, 并开始期待进入虚幻的文学世界, 因为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永远不会老去……叙述者的这种不断变化解构了原文本的真实性, 读者再也不会一进小说就跟着叙述者一成不变地走下去, 而会对叙述者做出的各个变化给予不同反应。

又如作品的“浪漫主义”一章, 哲学家给苏菲上课时说到诺瓦里思的未婚妻也名叫苏菲:

“而且她在十五岁零四天去世了……

‘你把我吓坏了。你难道不知道吗?’

艾伯特坐在那儿看着她, 脸色凝重。然后他说:

‘可是你不需要担心你的命运会像诺瓦里思的未婚妻一样。’

‘为什么呢?’

‘因为后面还有好几章。’

‘你在说什么呀?’

‘我是说任何一个读到苏菲和艾伯特的故事的人都可以凭直觉知道后面还有很多页, 因为我们才谈到浪漫主义而已。’” (6)

在阅读这样一段文章时, 读者不可能被故事情节吸引而忘记自己的身份, 而更多的是思考自己所阅读的内容:“我是说任何一个读到苏菲和艾伯特的故事的人都可以凭直觉知道后面还有很多页, 因为我们才谈到浪漫主义而已。”这句话就把阅读的过程变成了读者和文本的对话。读者会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接下来会思考这段话讲的到底是什么内容, 而不是饶有兴趣地一直把苏菲和哲学家的故事看下去, 看到最后。一旦读者开始领悟和思考书中的哲学内容, 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便达到了。

(四) 新奇个性的叙述语言

讲究叙事的语言运用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对文本叙事形式的多样化追求是后现代小说的重要特征之一, 强调“怎样写”的程度远远超过“写什么”。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在叙事时大体遵循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即使出现倒叙和插叙的现象, 作者也会在这样的叙述进行之前通过一定的方式提醒读者。与此不同, 与以往小说强调写什么相比, 后现代小说更强调怎样写。“怎么写”就成了许多批评家在探讨后现代小说标志时常常提及的一句话。由于这个鲜明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必然更热衷于追求新奇个性的叙事语言。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看来, 一篇小说的语言可以是诗歌、散文、报纸新闻、广告和政府公文等诸多文体的混合物, 如果应用得当, 则它们的效果不一定比一篇按固定的小说模式写成的小说差, 诗歌也不一定要强调情感和韵律的作用, 也可以将小说、戏剧、散文等带有独特个性的语言元素杂糅其间, 用于强化诗歌的散文化效果。打破文体的边界, 取消语言的细分, 把各种艺术和非艺术的素材有机地融为一体, 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写作秘籍。

乔斯坦·贾德并没有像有些后现代主义作家那样只热衷于“怎样写”的文字游戏, 把世界描述成一堆破碎凌乱没有意义的碎片, 让读者迷失于语言迷宫之中而无所适从。在乔斯坦·贾德的作品中, 就叙事结构而言, 抛却了传统小说所追求的整体性效果的后现代小说表现就是以破碎、分裂的结构出现的。透过贾德时序颠倒、空间错位的文本, 拥有不同语类形式的没有统一性的语言形式, 我们仍然能够发现她始终执著表现的内容, 那就是哲学史的历程和基本的哲学理论。我们一直清醒地与作者进行对话直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这就像一场与哲学的美丽邂逅。她借“后现代主义”展开奇思妙想, 用“后现代主义”横扫陈规陋习, 对哲学世界进行重新定义和再创造, 对哲学文化进行重新理解和阐释。

(五) 多样化的叙述手法

在进行叙事时, 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在叙事时会故意打乱事件的真实发生时间, 不遵守传统意义上的时间线性流动性, 使作品中的时间断裂, 事件与事件之间不连贯, 事件本身变得不确定。他们很少甚至根本不给予读者任何时间上的启示。这样的叙述手法使时间显得无序、杂乱、零散, 并且能够拓展叙事空间, 读者很难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中感受到理性和意义的存在。无理性的创作手法象征无理性的后现代社会生活本身, 因而更适合表现现代人在强大的科学技术面前感受到的兴奋、无助、迷茫及只能被动地接受现实的处于分裂状态的精神世界。于是, 在《苏菲的世界》这一后现代作品中, 现代派最常用的艺术技巧如意识流的内心独白、隐喻、象征、联想、时空错位等虽然并未被抛弃, 但已退居其次, 而一些新的表现手段则得到普遍运用, 其中最突出的有四种。

1.“拼贴”:将各种文本如文学作品, 科学论文, 哲学、历史和神学著作, 新闻报道及日常生活中的俗语、俚语等组合在一起, 或把文字、绘画、广告, 甚至地铁月票、购物发票等拼凑在一起, 组成一个杂烩式的“泛文本”, 使一些毫不相干的片断构成一个似乎有内在关联的整体, 破坏和颠覆既成的文学形式和规范。读《苏菲的世界》我们会发现, 小说中包含书信、明信片、录像、哲学、历史、文学等各种语类形式, 带有明显的“拼贴”痕迹, 把互不相干的各种声音、文字和图画组合起来, 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读不过是个虚拟的故事。巴赫金认为多种语类形式的运用是小说“复调”结构的一个方面, 而在元小说中必定会有这种“复调”形式。而且在以往的小说中, 这些不同的语言和声音通常从属于一个主要的无处不在的作者的声音, 这个作者的声音一定是忠于现实的, 只有元小说没有这种主导者的声音, 而是自然地让各种语类形式并存。《苏菲的世界》的语言具有以上特点, 实践了一种类似“巴赫金”式的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

2.“蒙太奇”:将不同文体形式、不同艺术风格的语句和内容重新排列组合在一起, 或把一些在内容、形式上并无联系、处在不同时空层次的叙述衔接起来, 增强层次感和对读者的感官刺激。在作品中,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片段:哲学家正在给苏菲讲哲学课, 突然从他的嘴里说出一句“再见, 席德!” (7) 这句话让苏菲吃了一惊, 因为她们谁也不认识席德, 而且就连哲学家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他自己都不知道原因。还有就是作品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各自独立, 主人公一个是虚构的, 另一个则是这个虚构故事所讲述的另一个虚构故事的主人公, 等等, 都让人感觉到有些莫名其妙。

3.“露迹”:指作者在作品中以叙述者、主人公的身份, 自由切入作品内部, 有意识地、系统地揭示小说作为艺术品的身份, 对作品的人物主题、情节等发表评论, 目的是为了在作品内部寻求小说的意义。如小说作者在作品里堂而皇之地说:“小事一桩, 我亲爱的同仁。我想在哪里, 就在哪里。” (8) 这里的“我”就是作者, 他高高在上, 无所不能, 掌控故事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与读者的感受。在这样的小说中, 人物的身份通常是模棱两可的, 既存在又不存在。正是因为作品中种种自我暴露, 读者已经不再相信叙述者所描绘的那个支离破碎的故事, 故事不再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就达到了元小说写作的目的, 从而把读者的思维拉入了对小说自身的思考及小说与现实关系的思考。

4.“反讽”: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对古典文学名著的题材、内容、形式和风格进行夸张或扭曲的模仿, 使其变得滑稽可笑。这个表现手法是作者贾德写作《苏菲的世界》时一直有意识运用的写作手法, 贾德称其为“浪漫主义的反讽”。这其实指的就是人物的“自我意识”, 而无处不在的“自我意识”正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主要特点之一。可以说贾德在创作中是在自觉地运用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形式, 作者贾德实际上是运用后现代主义中的“元小说”写作手法进行构思和创作的。

通过以上论述, 我们不难看出, 乔斯坦·贾德的作品中体现出的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他不仅借用后现代主义的创新精神为长期以来未找到合适方式的哲学写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而且灵巧地运用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技巧, 将哲学世界的知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表现出来, 使哲学能够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学的发展浪潮中。

三、结语

小说《苏菲的世界》一经出版就深受读者的青睐, 风靡全球。现在我们知道它何以如此畅销了。《新闻周刊》 (国际版) 有以下评价:“这是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对于未曾修习哲学概论者而言, 本书是最佳的入门读物;对于修习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而言, 本书有助他们重新温习。” (9) 的确, 通俗化写作是让哲学卸下晦涩难懂的面具的一个有力武器, 作者乔斯坦·贾德主要就是通过增强趣味性而达到通俗化目的的。我们在阅读《苏菲的世界》时让自己的思维和作者的灵感相碰撞, 身心都得到愉悦的享受, 更能从中学到哲学的基本知识和哲学大家的精髓思想。

《苏菲的世界》的成功说明了乔斯坦·贾德的哲学功底。不能只是泛泛地说贾德是一位作家, 而应该说, 贾德是一位哲学作家或哲学家。在崇尚功利、注重物质享受的时代, 要提高民族的思维能力和哲学素养, 就一定要汲取哲学基本知识, 注意孩子的哲学启蒙, 更需要像《苏菲的世界》这样的通俗化了的哲学读物让大众学习, 尤其是给孩子学习, 更需要贾德那样优秀的哲学家或哲学专业工作者为民族文化事业贡献力量。贾德是可敬的, 他的作品是献给全人类最好的礼物。

总而言之, 《苏菲的世界》作为一部哲学史小说, 作者首先要将晦涩的哲学术语用通俗的话表达出来, 并且让人清晰明白;其次要将哲学知识形象再现, 却不是照搬照抄, 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将哲学融入到小说中;而且小说的叙述过程中不能让读者完全沉浸在故事里, 因为作者的目的是要让小说的形式和内容服务于哲学知识的讲解, 所以作者势必要在制造幻觉的同时打破幻觉。因此, 在《苏菲的世界》中运用后现代主义叙述策略对于更好地解释哲学史和哲学术语有重要意义。我们看到了《苏菲的世界》这部在构思上特别大胆新奇, 在叙事方法上别具一格的奇小说的成功。这部书的写作充分显示了作者厚实的哲学功底、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同寻常的艺术造诣。有人说, 贾德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因为在人们试图将他归类时, 他的《苏菲的世界》让他逃离了所有的定义。在文学界和哲学界更有学者认为, 《苏菲的世界》一书不能代替严肃精深的哲学史专著, 也不是一部优秀的哲学教材或出色的哲理小说。这些批评之词与其说是《苏菲的世界》的局限, 还不如说是它独具的特色。

或许只有这一件事是确定的, 那就是贾德什么派别都不属于, 其作品是独一无二的。《苏菲的世界》无疑是一部哲学神思与艺术妙想交相辉映的奇书, 更是哲学与文学巧妙结合的产物。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哲学和文学也许不能相互替代, 但它们的结合, 却可以产生非常美丽的孩子。” (10)

摘要:《苏菲的世界》是一部融洽精湛的写作技巧和精彩的故事内容的哲学畅销书, 它将哲学通俗化, 文章在对故事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 针对其所采取的后现代叙事策略展开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苏菲的世界》,哲学通俗化小说,后现代叙事策略

参考文献

[1][捷克]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7.

[2][美]马丁 (Martin, W.) .当代叙事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钱衍善等.后现代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5][英]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6]刘象愚.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涂险兰.论《苏菲的世界》的写作技巧[J].湖北大学报, 1996.

优秀小说《苏菲的世界》心得 篇3

“世界从何而来?”

我不知,你也不知。

哲学,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学问。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世界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若是连自己是谁都不清楚的话,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那岂不是像《浮士德》中魔鬼所说:“一世劳苦有何益?到头终把眼儿闭。”

苏菲作为少校所写的书中人物,少校是她的“上帝”,控制着她的思维和行动。而少校也只是本书作者乔斯坦.贾德笔下的人物,贾德决定着他的一言一行。而贾德先生呢?还有跟他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我们呢?

我认为,我们也许也是被某种类似于“上帝”的存在决定着言行举止的。这种想法,有点接近于“宿命论”。这听上去有点悲观,其实我自己也难以接受。若是连写下这行字都是被某种不可知的力量所控制的,那未免也太可怕了。

这使我感觉到,自己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个体”,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思想,简单地说,就是“自己”不存在。我现在写下的话,是“我”说的呢,还是“上帝”说的呢?我只是这一场闹剧中一个完全按照导演的剧本表演的角色罢了。这样说仍然不安,因为演员至少还知道剧本的内容,而我们并不了解。我觉得我们更像是提线木偶,被控制着一切。

于是,我们被所谓的“控制者”所决定感受到的由物质组成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你也许会说,与“我思故我在”的道理一样,由我能利用触觉、嗅觉、听觉、味觉、视觉等感受来感知到世界中物质的存在,从而证明这些物质的存在。可是,按照帕克莱的说法,这只是一种体验,你并没有感受到物质,因为在梦里也可以有这种体验。对于他这种说法,我似懂非懂,有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觉。

于是根据我对书中柏克莱理论的理解,得出以下结论: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虽然说自己的思想也仅是一种体验而无法证明肉体的存在,但一定能证明“思想”这一晋升产物本身的存在。那既然肉体的存在不能被证明,我们就只好判断,自己只是“活”在思想之中,或像书中父伯特所说:“受到心灵的包围。”

小说《苏菲的世界》读书感想 篇4

“世界从何而来?”

红色房子的信箱前,十四岁的苏菲开始了她不只是关于哲学的探险之旅。

挪威作家乔斯坦的《苏菲的世界》被公认为上世纪末西方社会最优秀的哲学通俗读物之一。我是在如今这一把年纪的时候才来看这本被当作西方青少年哲学启蒙读物的书。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苏菲的挪威小女孩,在一个陌生的.哲学家的引导下,学习欧洲哲学,并认识到自己只但是是被某个作家创造出来的过程。没有大起大落的转折,书中情节虽悬念重生却也波澜不惊。

从古希腊爱琴海的自然派哲学,到雅典城师徒三人燎原的智慧之火;从神权当道的漫长中世纪,到人性复苏的文艺复兴;从启蒙户外里为人权进行的斗争,到百科全书派对理性所做的推崇……乔斯坦将整一部贯穿着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思想史娓娓道来。他用神奇般简单的语言,用魔术师,大白兔和姜饼人绘制出一部讲给苏菲听的哲学史卷。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篇5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这是百度百科对《苏菲的世界》的梗概与诠释,但是,在我看来,《苏菲的世界》不是在做哲学史上复制粘贴的工作,也不是拙劣的嫁接花匠,而是真正的助产士。

从古希腊爱琴海里发源的自然派哲学光芒,到雅典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人在整个欧洲所燃起的燎原的智慧的滥觞;从人性被献上神权祭坛的漫长中世纪,到人性复苏的文艺复兴时期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人的理性主义和以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的碰撞;从启蒙运动里人权对于王权和神权的反抗,百科全书派对于自然和理性的推崇,到黑格尔三段式的辩证法以及作为一个哲学家的马克思对人类的终极理想;从基督徒康德革命性的人本主义到二十世纪无神论者萨特以人为中心的存在主义。这里全是西方哲学的大家。而中国方面闪耀着的智慧之光却被黑格尔说那不是哲学。我想他的意思是中国所谓的哲学仅仅是在经验方面的多重认知,却不是理性的有架构的。不过,哲学是门智慧的学问。我倒是很同意冯友兰先生的话,中国哲学情怀是高于欧洲传统的宗教境界的。至少它其中还有“庄周梦蝶”这样浪漫魔幻的世界观。对于和智慧抱团取暖的哲学家来说,最孤独的事情莫过于自己无法思考和无法拥有智慧。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古典哲学家,他们并不孤独。

智慧是哲学的本质,而人生才是哲学的外在意义。《苏菲的世界》里显然更多的注重于人生观的建立。萨特曾说,因为存在高于本质,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需要构建自己的人生。二十年前那个在山海关自杀的青年说他看到了人类的末日,他死的时候身旁摆着《圣经》和《瓦尔登湖》。他把人的存在构架于理想主义的层面是对幸福的绝对忠诚,但破灭之后却也是对生命本身了无意义的反证。正是因为人生的无望和迷茫,所以很多人便去探求于一种“超越理性”的关怀。尼采说“上帝已死”,后来又有无神论和唯物主义者“人说,要有上帝,于是便有了上帝”的调侃。其实对上帝的怀疑,也就是人类对于“自我”的迷茫。上帝是否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相信。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基于信仰的事实,却也能很好的给予他们现世的安稳,充实和幸福。

苏菲是在席德的爸爸的意念世界里的人,但她不会随着这个意念的消失而消失,就算席德和她爸爸不再想她,她也会像小红帽一样存在,成为永恒的经典形象,一直存在着。她的存在会因为我们的传承而永恒。这让我们想,我们虽然不能体验这个世界的真实,但我们的存在确实是有价值的,就算只是意念,只是虚幻。苏菲是书中之书里的人物,这种设计让我们感到世界的虚幻,让我们追求人生的真谛而不是碌碌终生;而苏菲的顺利“逆袭”则让我们放下书时不是感叹人生如梦,怕别人一翻手把我们这卷书合上,而是为活着,为思考欣慰。这并不像盗梦空间一样,弄懂第几层梦境就可以的。

结局一开始讲的是带着“神秘主义”的“理想主义”(基本的表达类似康德的那句话:有一样事我越想越觉得惊讶→那就是头顶上的星光和内心的道德规范),后来作者又委婉地否定了“理想主义”,而进入“现实主义”,而“现实主义”中又有着些许“悲观主义”,同时又重复出现了迷茫和泛化的倾向性(一种新的迷茫来临,但这一过程也表现了人的觉醒;人觉醒之后才发现自身的渺小……);其中叙述里是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是用“物理世界”来象征和暗示“现实世界”的未知、残酷和平凡。

但是,如果要用我的个人观点来看整本书的话,我会觉得这是一只兔子与两个女孩的故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兔子相当于我们所处的世界,两个小女孩则是处在不同世界里的。苏菲与席德,两位素未谋面的小女孩,一个生活在书中,一个生活在书外,一个是书中的主角,一个是读书人,阅读主角的人生。苏菲的人生是被操控的,席德的爸爸可以任意安排、设计她的情节,今天吃什么?明天去哪里?并时常插入一些“小把戏”,没有个人的意愿,没有选择的自由,没有任凭自己随意布置的房间,一切的目的只是为了取悦席德,为席德过一个独特的生日。戏里戏外的剧情,书中书外的人生,谁又能说得清楚,究竟哪一个才是该有的世界?我们用哲学思考更宏大的人生,用哲学研究宇宙尺度的问题,用哲学解决“我们是谁,从哪里来?”的迷惑。我们就像是住在大白兔身上的精灵,一直想弄明白魔术师是如何从帽子中拉出大白兔的,为了看得真切,哲学家们拼命顺着兔毛往上爬,尽量爬到最高处,而底层的民众只关注与自己生活有直接关系的事情,早已麻木地适应了世间的一切,能够吃饱喝足,能够娱乐休闲,能够谈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此生足矣,那种烧脑的哲学问题与我何干?兔子是怎么被拉出来的,对他们来说,只是个笑话,是场娱乐,不足为奇。魔术是种障眼法,看起来很炫,但我们知道那是假的,变出来的东西,不是藏在怀里就是在肥大的袖口,长期训练的结果,造就了魔术师无与伦比的手法,快如闪电,迷惑了观众。然而,如果我们近距离观察,细心体悟,还是能探究出其中的奥秘,因为我们是与魔术师处于同等的世界。但从微观的角度,在魔术师从帽子中拉出的兔子身上,有小一号的人类生活,他们想要搞清楚魔术的精妙,肯定不容易。这正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宇宙来源所面对的困惑。正如庄周梦蝶一般,梦的主体究竟是人还是蝶?究竟是人梦到了蝶还是蝶梦到了人?这种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常常使人不知所措。在科学领域,事物发展的规律,丁是丁卯是卯,清晰明确,而哲学问题却充满矛盾,处处都是令人费解的谶语和循环往复的因果。究竟是上帝创造人还是人类创造了上帝,从科学角度看,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因为以科学的严谨态度,结论必须产生于充分的论据,但在宇宙之始,没有人在现场,不可能亲眼所见,而数十亿年过去,当时遗留下来的证据也已微乎其微。所以,这个问题便交由哲学来思考。

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外延的,是向周围辐射的,随着阅历的增加,认知的深度和广度随之扩大。孩子相对于成人来说,知识量是个很小的圆,漂浮在成人世界里,看起来弱小幼稚,实际上充满了探索世界的力量,这样的力量令成人汗颜,望尘莫及。而又有多少成人会在乎这种力量呢?它所表达出来的好奇与新鲜,常被成人解读为孱弱,是在成为他们一份子之前必须经历的阶段。怎么也不肯承认,知识的多寡只是时间的积累,好奇心却是最为宝贵的品质。

因此,《苏菲的世界》最终的哲学交锋便交由两个小女孩来完成。苏菲和席德,同样的年龄,相似的经历,就连生日也是同一天,读的是同一本书,哲学知识的来源一致,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互相参破了各自世界的奥秘,感觉到了对方的存在。

然而参破又能如何?人类的渺小不在于思想的贫乏,也不在于尺度的限制,渺小是相对于宇宙的浩瀚,不仅是广度的无边无际,还可能有循环的无限,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我们只是其中一环上的微小粒子。

可以设想,每个环上都有人类存在,大环的人向往小环的微妙,小环的人渴望大环的宏远,互相吸引着,成为研究宇宙、研究存在的动力,终有一天会实现这一宏愿,进入彼此的世界。

就像是围城,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来,而一墙之隔,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思考。当推倒围墙,想进去的进去了,却反而怀念乡村的宁静,想出来的出来了,却转念回忆城市的便捷。围城的存在,隔阂的不只是城里城外的生活状态,阻断的还有思想深处的念想,是难得的好奇心驱使着人们经历不一样的体验。围墙推倒之后,绝对的未知,转变成相对的了解,对比的结果,便是将眼前的不堪无限放大,与过去的美好并排而立,优劣高下立判。

最后苏菲进入到席德的世界,然而两个世界的基本法则不同,苏菲像幽灵一般飘荡着,只能看到、听到,却摸不到、用不到。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篇6

书本一开始所提及的问题:“你是谁?”让我陷入无止尽的思索。曾单纯的以为“我”就是我的主人,然而,真是如此吗?以往,当自己陷入人生难题时,就会以玩笑来自欺,以自责来疗伤。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反而陷入“自己是谁?”,反倒希望自己就是苏菲,由作家来告诉我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完成更精彩完美的演出!

如果没有接触到这本书,自己或许永远会跟书里的人物所说的一样:“将这个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而体会不到这世上的惊奇与美妙。”因为我们总是太依赖“习已为常”,普通的剧情、平凡的生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生活无趣的思考让人生受到了限制。阅读时,我总想象自己就是那充满好奇的苏菲,把书本里的神秘哲学家当成启蒙自己人生的老师,在那奇妙世界中,日夜思考着来自哲学家抛出的各种问题。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篇7

前段时间,不知为什么,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而最近,我读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里面的主人翁和我的处境是一样的。虽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看完,但我了解过它的大致内容。

一个叫苏菲的女孩,14岁。有一天收到了一位神秘人的来信,内容只有两句话“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而也就是这仅仅两句话,改变了苏菲的生活…

而我也在思考着…

我是谁?是有思想的人?还是四肢直立行走无毛的高级动物?这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生活中,我可以做到精神抖擞得过每一天,脸上永远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我也可以萎靡不振,白天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永远都是那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情。这也取决于我。当然我也知道,自己也不想太累,简简单单就好。

那我为什么要活着呢?这个,也许我也没有办法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是爸爸妈妈给予了我生命,首先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就没有资格自己结束我的生命。也是爸爸妈妈带我来认识这个充满了善良、爱心、美好事物,同时也有邪恶、丑陋、憎恨、谎言的世界。所以,我遇到什么都会和他们讲,因为我相信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

我时常想不出很多问题的答案,只能对自己说:做好现在应该做的事吧,想想以后的生活,也许就会轻松些。人是为了什么而活?最简单的答案:为了父母。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天底下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过开开心心得过每一天,永远没有烦恼,忧愁,不再走自己走过的路:都希望自己为儿女打出一片天,儿女们就不用再操劳,只有享受。可只有当儿女们也为人父母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当年父亲母亲的那片苦心啊…每次一想到这些,我就不禁落泪。所有的人要都是这么单纯该多好?没有邪念,公平公正。大家合作,奋进。也只是为了父母——自己最爱的人而活。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篇8

——题记

生命源起于何方?普及世界的科学早已完美地向我们诠释了生命这样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但是生命会是一尘不变的吗?还是……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我又捧起了《苏菲的世界》,陷入记忆与生命的空隙……

一、你是谁

“苏菲随手把门带上后,便拆开了信封。里面有一张约摸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上面写着:你是谁?”苏菲接连收到许多这样的怪信之后,也同我一样,陷入了无尽的困惑当中。那么一刹那,苏菲突然觉得生命是那么渺小,世界也那么得渺小,甚至宇宙也是如此,进化论以及DNA等等科普技术所能达到的地方都无法超越人类对生命的思考。

我是谁?如果你愿意这样反反复复地问问自己,你也许也会渐渐坠入恐惧的深渊——人的心灵是空虚的,生命之舟在永远无法饱和的海水中航行。

这时,我空虚的眼泪终于流下我的脸颊:生命的价值何在?

二、生命的诠释

“我们应该体认到我们是大千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个细微的生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苏菲坐在石阶上,她同我一样,空虚的内心终于得到了那么一点点的慰藉。那么一瞬间,苏菲的生命与价值终于有了交接,而回转一响,人的一生不就是一直在努力寻找生命的价值吗?

什么?人的生命就在寻找生命?那么人的生命结束时,一切难道都回到了原点吗?生命是轮回的,而生命的`价值没有轮回,只有直线。

此时,我的泪水仿佛在我的脸庞上渐渐凝固了。

三、生命之舟

“苏菲,我们就是这个活的星球。地球是航行在宇宙中燃烧的太阳四周的一艘大船。而我们每一个人则是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条小船。当我们安全地把船上的货物运到下一个港口时,我们就没有白活了……”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击着苏菲的心弦,在她那美丽的少女的心上弹奏出了一曲壮观而宏伟的交响乐,生命不是一样真实存在的事物,但它却时时刻刻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

我愿意把生命比作一弯小舟,当小舟被制造出来时,我的船舱内空空如也。然而,当我渐渐开始装载货物,我的心灵便得充实起来。后来,人们为了让我承载更多的货物,将我改造成大轮船,我开始用我那坚硬的甲板抵挡一切困难,用我那充实的灵魂掌握船舵。

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我偷偷地开始远航,我不敢回望我那身后的故土,我的生命终于开始远航。我不敢奢望我能得到多少的赞誉,也不期待我能做出多大的壮举,我只是享受成为我自己的那一份光荣,享受能够亲手填充我生命的那一份光荣。

我亲身经历过暴风雨,也切身体会过冰山的锋利,但是我未曾后悔,我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生命不就是那小舟吗?我的心终于不再感到空虚。我会用我饱满热情的心灵去实现我自己生命中的那一份价值,最后满载货物到达生命的彼岸。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篇9

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滤掉他人的解释和见解,跳过剧本和电影的改编,当我找来这本书去翻开来,仅仅几页,苏菲就带着这简单又复杂的疑问引导我走象更远处,慢慢的看清本不清晰的世界。

你是谁?你我有试想回答这个问题么?不要用名字来敷衍,那只不过是个代号,为了简单的区别你和其他人类个体,为什么你能拥有那个代号呢?是和1+1等于2一样简单的吧,我就是我啊,是么?是这样简单么?1+1就一定是等于2么?如果歌德巴赫活到今天他还在猜想吧?

世界从何而来?从大爆炸到宇宙形成再到太阳再到地球最后到人类形成,又有谁看见这世界如何出现形成?在你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的脑子又如何确保不是被放在玻璃容器里接上电极来虚拟一个从3分钟前才启动,根本不存在的世界呢?也许我们的记忆只不过是设定详细的资料,你看见听见感觉的全是电极直接刺激脑神经产生的真实幻觉而已,3分钟前这一切还不存在。好吧……我承认,也有可能是5分钟前。

翻过原著,再审视电影发现巨大的差异,然而,一个共同的特征始终那样明显“这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书”,原著的副标题,就如这个副标题一样,《苏菲的世界》并不是灌输给你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唯物主义的东西,切实的提出哲学的起源,哲学的用途,和发展。哲学是人类用于认知这个世界和认知这个世界得到的总结,苏菲带着我们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一直走到今天,似乎匆忙,走过了哲学的一个个进步,一个个节点。

哲学——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问题。某书上如是说,当然也可以很实用的证明你把名字写在地上地球也不是你的,一种探究世界,人,真实的东西。

所以,苏菲和她的世界展现现给我们一个最贴近生活最贴近现实的起点———苏菲。

虽然在书中未着很重的笔墨,在电影中,导演用苏菲的朋友很鲜明的对比出苏菲,一个十分平凡的15岁女孩,平凡到没有什么特征的女学生。然而,即使这样的平凡女孩,哲学依然这样的贴近于她,哲学,无处不在。

苏菲并未执着于空想和猜测当中,这应该归功于那位善于引导的哲学家吧……当然这位狡猾的哲学家只不过是利用了许多先哲的想法和思路,也就是踏着先行者的足迹前进……很多先哲因为坚持自己的理念或者真理而献出了生命,也许,我们踩着的不只是脚印那么简单。

在书中冗长的神话与故事,没与在电影中着重体现,但是正是这些从北欧的雷神拖尔曙光和春之女神芙蕾雅一直到希腊的大力神赫拉克里斯和司掌智慧,战争的女神雅典娜,再到看起来很耀眼的耶稣,不断的体现着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无知,以及理性的发展与探索。

当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得……等等哲学史上的闪耀点,一一如走马灯般出现在苏菲面前时,一个14岁的少女,并不显得那样迷茫和无助,显然人类自从出生就在求知,只不过有太多人,对既定的事实无条件的接受了,再无深究的想法,从一个14岁少女身上体现的并不仅仅是智慧的闪光,更多的是求知的毅力和未固化死板的.思路。

小说中的苏菲,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思考着,读着冗长的哲学故事,想着那如捉迷藏的哲学家提出的古怪又切实的问题。电影中苏菲和世界的互动明显得到生动的强化,苏菲有她的朋友,最开始的信封甚至以为是男同学的恶作剧,在面对一个又一个问题时,苏菲在学习成长,问自己的妈妈“你是谁,或者说我是谁?”显然这里电影的处理要比小说显得生动许多。通过学习成长的苏菲在与老师朋友的对话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气质显然要比小说有力的证明了苏菲的成长。

在不断接触和在神秘的哲学家的引导下,苏菲先得知了他的名字,慢慢的学习中,与这位哲学家的接触,越发的象是沿着铁轨前进的高速列车 ,不断的加速,却始终沿着已经预定好的方向发展,就当一切都不可思议的发展时,一个个暗示接二连三的展现的苏菲的面前,苏菲的世界,这世界本身就是个故事,对,就如字面的意思那样,苏菲,发现了一个看起来象玩笑的情况,自己,哲学家,都是小说中的内容,作者描绘了一个神化了一样的作者!这并不是我的语言上的错误,上校就是那个创造主一样的作者。

虽然这个创造主狡猾的创造了苏菲和她的世界,但是也正是这个愚蠢的作者教会苏菲以一个哲学的角度来审视一切,上校不是神!

★ 关于《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500字

★ 苏菲的世界课文读书笔记

★ 《苏菲的世界》高中优秀读书笔记

★ 苏菲的世界好句

★ 苏菲的世界句子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合集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500字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600字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 篇10

《苏菲的世界》主要讲述的是小姑娘苏菲在神秘哲学家艾伯特通过书信的诱导下,开始接触哲学,思考哲学问题,并且了解了整个哲学史的发展和一些古今中外的哲学家。这本书涵盖了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把原本比较难懂的哲学,通过艾伯特让苏菲思考的一系列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使得哲学变得生动有趣,我们自己也可以了解哲学发展史。

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读了这本书后,丰富了自己在哲学方面的知识,随着书中艾伯特给苏菲所提供的哲学问题,我也跟着思考了,然后继续看下去,发现自己的观点和书中的还有些相同,让我有种成就感,但更多的是接触到了不同的思想,好像自己进入了一个思想相互交流碰撞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随意发挥着自己的想法,没有人会去笑自己,得到的是别人的倾听和尊敬,大家互相汲取着那些精髓,不断丰富自己的世界,但是却始终坚守着自己内心的那一份信仰。

苏菲最开始接触到的哲学问题是‘你是谁’和‘世界从何而来’。这个问题自己一直在思考,也增加了我看这本书的兴趣。还有,书的开头出现了要苏菲转交给席德的信,这些都设置了悬念,也让我们渐渐踏入哲学的世界。有许多哲学我们无法通过查资料得到确切的答案,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并且那些哲学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的思想更加自由。

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贯穿哲学发展的过程,也让我们自己了解了哲学方面的历史,了解了哲学家们的思想。我了解了以前从未听说过的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及伊比鸠鲁学派与苏格拉底哲学的渊源,还有神秘主义、印欧民族、闪族文化…

上一篇:卷烟市场需求调研下一篇:写暑假生活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