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模拟二申论试题(精选8篇)
一、参考资料
1.2010 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2006 年初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2010 年早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国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人才”、“科技”、“教育”战略三角。这标志着最高决策层已经将提升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作为未来10 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
人才是经过培养开发而成长的。人才培养开发的各种制度和政策的组合就构成了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日前公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对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提出了新目标,即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完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 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 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2.2010 年1 月11 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吕平安捧回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个初中毕业后就扑进田地琢磨科学育种的河南农民, 先后培育出10 多个小麦高产优质新品种。“和研究火箭飞船的大科学家肩并肩领奖,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吕平安感慨。
成就吕平安的, 除了勤学苦研的执著, 还有全社会日益更新的人才观念。自2006 年始,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会首设工人农民科技创新评审组, 一线劳动者由此被纳入国家最高科技奖励的视野。4 年来,已有14 名基层工农获此奖励。
“这体现了我国人才观念的进步——不再‘唯学历、唯身份、唯精英’, 而是看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委员说。
3.成立仅4 年,作为一家典型的“海归”高新企业,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规模不算大,但在手机电视、准4G 通信、移动互联网等行业已有多个技术突破,正逐渐稳固其在移动多媒体核心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
“国家重视海外人才,一系列的支持举措,确实给了海外人才开始创业和发展好的起点。”加州伯克利博士、创毅视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辉说。
张辉创业之初,当时国内手机电视终端市场的产业化还没开始,现在耳熟能详的CMMB 这个“中国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标准尚是行业标准,还不是国家标准。而在欧美和日本、韩国,手机电视都有了本国标准,其中在日、韩两国发展很好,已是手机的标配功能。2008 年夏天,当北京奥运会成为历史上首届使用手机电视观看直播的奥运盛会,很多人可能没想到背后居然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个小公司,可以有这么高的起点,能够和大企业合作,这体现了国家对‘海归’人才的重视。”张辉说。早在创毅视讯刚成立还租住在民宅里闭门研发时,中关村管委会就主动找上门,带来一张300 万元人民币的支票。张辉说,手机电视芯片开发,北京市和国家广电总局等支持了1000 多万元人民币。之后商业融资也很顺利,第一批600 万美元的风险投资顺利拿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对企业的作用不可小视,在说服商业的风险投资时候,信心也更充足。”“留学生创办的民营企业,承担起国家重大专项,激励了我们创业团队,同时也加强了我们和大设备商、大运营商之间的信赖度。”张辉说,作为企业对国家的回报,要让花的每分钱都创造价值,就是要“以创造价值为核心”。
4.中组部国际人才战略专题研究组组长王辉耀立足我国人才现状,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做出如下分析:大学生就业难和我们人才的短缺有很大关系。似乎这话听起来有矛盾,实际上不矛盾。大学生在我们国家占的比例是9.2%,实际上发达国家是30% 以上了,这个占比并不是很多。而就业比较难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国家过去很多年是靠投资拉动经济,而不是靠人才拉动。投资拉动大家都知道,带动很多蓝领、农民工就业,但是这个模式现在不行了,就是说我们需要增加我们的人才拉动。我们现在的第三产业、高科技、金融保险、服务行业等占我们整个的GDP 比重才40% 左右,发达国家是80%。从40% 向80% 迈进需要应用大量的大学生人才,社会教育的人才,这里就缺这种领军人才、高端人才。
打个比方,从国外回来一个李彦宏,创立一个百度,就带动五六千人的就业,而这里面大多数是大学生就业,而且上下游加起来是上万人。就是说我们需要大量引进这种领军人才、创造性的人才,中国特别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在美国的硅谷,他们的高科技公司一半以上是由这些移民和外来的人才创办的。如果中国能够吸引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或者领军人才,便可以带动高科技产业、服务行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就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5.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浦东结合市委、市政府对浦东的要求,坚持人才国际化战略,积极探索“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旨在完善浦东国际人才的管理机制、服务体系和综合环境,其中包括不少对现有政策的创新和突破。如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进一步完善永久居留制度,完善在沪工作的高层次外籍人员出入境政策;积极引进金融、航运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等领域高层次人才,提供市民待遇;拓展国际人才引进的渠道,加快推进人才与资本、技术、产权等国际要素市场的融合与对接等。
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是浦东打造“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的底气。2001 年,浦东在全国率先组团赴海外招聘留学人才,之后又连续两年举办海外招聘会,共洽谈1.5 万人次。2006 年,浦东率先开展向外资开放人才中介服务市场准入试点,先后有11 家境外知名人才中介机构进入。2009 年,浦东获公安部批准率先试点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提供7 项出入境便利优惠措施,对满足条件的申请人的居留许可延长到3 至5 年,需多次临时入境的还可申请3 至5 年的有效签证,至2009 年底累计办理证照近500 人次。如今,这项政策已在上海全市推广。
6.中国人历来把读书看做是升官发财之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学而优则仕”,这样的传统文化与“官本位”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分配格局一结合,让人们形成了一个“千好万好不如做官好”的根深蒂固的观念,误导社会人才观和人们的价值取向,把人才引诱得时刻准备“鱼跃龙门”走入官员队伍中。如今大师级人物几近绝迹,谁敢说与“官本位”无关?在大学里做教授,在研究所搞科研,搞出真正的学术成果,按理说也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可一旦与官员带来的荣耀和利益一比较,有的人心灵的天平就不平衡了。不少人这样认为,一个人干得再好,业务能力再高,若不加官晋爵,就不够成功,只有官帽子戴在头上才算实至名归。在高校,教授博导争当处长早已是平常事。
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就要祛除 “官本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在科研、医疗等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和公共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人才管理制度。
这些国际通行的比较成熟的做法如若能够扎实地推进,对形成良好的人才环境无疑大有好处。去官场化、去行政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去官僚化,就是破除 “官本位”,是对旧的体制机制的大胆突破。我们期待以此为开端,真正出现一个能够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大量有用人才的良好环境。
7.从2003 年教育部在22 所高校启动自主招生试点, 到2010 年,拥有这一权力的高校扩大到80 所。自主招生作为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成为当前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主要切入点。自主招生的“热”, 年年上演, 但尤以2010 年度为甚。针对自主招生和高校改革问题,不同专家学者对此也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刘海峰(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 高考改革存在着一系列的两难问题, 而各种“两难”的实质其实只有两个: 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由于中国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 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条件远不如城市学生, 在高考竞争中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在过去偏重考察知识面和记忆力的情形下,刻苦攻读记诵不辍也可能取得高分。而当高考日益倾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 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的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有所上升。
谢小庆(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所长): 高校自主招生为教育领域带来可喜变化, 这些举措已经开始撼动“岿然不动”的高考。自主招生改革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重负下解放出来, 在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审美能力方面, 意义重大。我希望已经争取到自主招生权的学校, 更多地采用一些类似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国家职业汉语能力”的能力考试。在阳光实名推荐方面,我期待一些中学校长可以像发现“和氏璧”的卞和一样,具有宁刖双足也要使宝玉闻达于世的勇气。希望有更多的大学跟进,使“阳光推荐”成为一批大学的选才途径。
孟芊(清华大学招办主任): 自主选拔制度实施以来, 清华大学通过这一办法录取的考生不断增加。根据学生入学后的跟踪评价, 自主选拔的考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发展方面具有优势。
二、作答要求
1.请根据给定材料,对“人才”的含义进行阐释。(15 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 字。
2.×× 市正在研究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精神,请依据给定材料撰写一份《关于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的内容提纲。(25 分)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 字。3.依据给定材料,谈谈培养人才和发展经济两者的内在关系。(20分)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字数不超过150 字。
4.请围绕“人才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大问题”写一篇议论文。(40 分)要求:(1)请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 ~ 1000 字。
三、解析
宏观背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人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5 月25 日至26 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强调,到2020 年我国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也于6月正式颁布。
参考答案:
1.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当代,人才要以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造价值为核心,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并重视个人实际能力。
2.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意义重大。首先,坚持“以用为本”,培养有用英才。人才培养要适合当前经济发展,要向应用型、实用型方面转变。其次,破除“官本位”,建立适应当前发展的人才管理制度。要去官场化、去行政化,对旧的人才管理体制进行大胆改革,塑造能够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大量有用人才的良好环境。
再次,引进大量高端人才、创造性人才。要完善国际人才管理机制、服务体系和综合环境,拓宽国际人才引进的渠道,以人才拉动投资、带动就业。最后,完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和人才选拔途径。以教育公平促人才培养,并采用灵活的人才开发与选拔机制。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 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 在正方形区域abcd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一束电子以大小不同的速率垂直于ad边且垂直于磁场射入磁场区域, 则 ()
A.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的电子, 其运动轨迹越长
B.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相同的电子, 其运动轨迹一定重合
C.不同运动速率的电子, 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一定不相同
D.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的电子, 其运动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越大
2.如图所示, 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 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变力F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的机械能E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且0~x1过程的图线是曲线, x1~x2过程的图线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 则 ()
A.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
B.在0~x1过程中, 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减小
C.在0~x2过程中, 物体先减速再匀速
D.在x1~x2过程中, 物体的加速度为gsinθ
3.37岁的葡萄牙人卡尔·迪奥尼西奥自制了30m长的弹性绳, 代替传统尼龙绳跳下蹦极台, 将“生死一线牵”的感觉发挥到极致.如图所示, 他从跳台上跳下后会在空中上下往复多次最后停在空中.如果将他视为质点, 忽略他起跳时的初速度和水平方向的运动, 规定绳没伸长时的弹性势能为零, 以跳台处重力势能为零点, 则运动员从跳台上跳下后 ()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弹性势能一直增大
B.跳下后系统动能最大时刻的弹性势能为零
C.第一次下落到最低位置处, 系统的动能为零弹性势能最大
D.运动员第一次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会低于跳台的高度
A.电压表的示数为2V
B.导体棒所受的最大安培力为0.02N
C.正常工作时定值电阻消耗的功率为0.1W
D.若二极管D1烧坏, 仍有电流过R,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
5.2012年10月25日北斗系统中的第16颗北斗卫星“北斗-G6”送入太空, 成功定点于地球静止轨道东经110.5°处.下列关于“北斗-G6”的正确说法有 ()
A.这颗卫星轨道平面与东经110.5°的经线平面重合
B.通过地面控制可以将这颗卫星定点于北京正上方
C.这颗卫星的线速度大小比离地350公里高的天宫一号空间站线速度要大
D.这颗卫星的周期一定等于地球自转周期
6.如图所示, 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灯L变亮了
B.电容器中原来静止的液滴会向下运动
C.电阻R1消耗的功率将会变大
D.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之比不变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金属环用线悬挂起来, 金属环有一半处于水平且与环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已知金属环的面积为S, 电阻为R.从某时刻开始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B=kt+B0 (k是一个正的常数) , 但方向不变.在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金属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B.细线的拉力大于金属环的重力, 且逐渐增大
C.细线的拉力小于金属环的重力, 且逐渐减小
8.固定斜面的倾角为θ, 摩擦因数为μ, 且tanθ>μ.一物体沿斜面以某一初速v0向上滑动, 且取沿斜面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 则物体在之后的滑动过程中, 下列有关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位移x、速度v和机械能E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二、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 必考题 (4小题, 共47分)
(1) 在国际单位中, 杨氏模量Y的单位应该是______.
A.N B.m
C.N/m D.Pa
(2) 一段横截面积是圆形的橡皮筋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测量其杨氏模量Y, 先用刻度尺测橡皮筋长度L=20.0cm, 再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直径D如下图所示, 则其示数为______mm.
(3) 用图示装置实验得到五个点, 并描出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如上, 由图象得其杨氏模量Y=______.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0. (10分) 为测定某迭层电池的电动势 (约15~18V) 和内阻 (小于2Ω) , 需把一个量程为6V的直流电压表接一个固定电阻 (用电阻箱代替) , 改装量程为18V的电压表, 然后用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操作过程如下:
(1) 电压表扩程电路如右图所示, 请完成各步的填空.
第一步:把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移到最右端;
第二步:把电阻箱阻值调到0;
第三步:闭合开关;
第四步:把滑动变阻器滑动片调到适当位置, 使电压表读数为6V;
第五步:把电阻箱阻值调到适当值, 使电压表读数为______V;
第六步:不改变电阻箱阻值, 使电压表和电阻箱串联撤去其他线路, 扩程为18V电压表.
(2) 上述实验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A.迭层电池 (电动势约15~18V, 内阻小于2Ω)
B.电压表 (量程为6V, 内阻约10kΩ)
C.电阻箱 (阻值范围0~9999Ω, 额定功率小于10W)
D.电阻箱 (阻值范围0~99 999Ω, 额定功率小于10W)
E.滑动变阻器 (阻值范围0~20Ω, 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 (阻值范围0~2kΩ, 额定电流0.2A)
电阻箱应选______, 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 (用字母表示)
(3) 用扩大了量程的电压表 (电压表的表盘没变) 按照伏安法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 实验电路如右图所示, 得到多组电压U和电流I的值, 并作出U-I图象如右图.据此知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V, 内电阻为______Ω.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1. (13分) 驾证路考中在即将结束时要进行目标停车, 考官会在离停车点不远的地方发出指令, 要求将车停在指定的标志杆附近.设终点附近的平直道路上依次有编号为A、B、C、D、E的五根标志杆, 相邻杆间距ΔL=12.0m.一次路考中学员甲驾驶汽车, 学员乙坐在后排观察并记录时间, 学员乙与车前端面的距离为Δs=2.0m.设在考官发出目标停车的指令前汽车是匀速的, 当学员乙经过O点时考官发出指令“在D标志杆处停车”, 且LOA=44m, 发出指令后学员乙立即开始计时, 学员甲需经Δt=0.5s反应时间才开始刹车, 若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学员乙记录自己经过B、C杆时的时刻为tB=4.50s, tC=6.50s.求:
(1) 刹车前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0及开始刹车后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
(2) 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前端面离D的距离.
(1) 小球带何种电荷?
(2) 小球在半圆轨道部分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 小球从F点飞出时磁场同时消失, 小球离开F点后的运动轨迹与直线AC (或延长线) 的交点为G (G点未标出) , 求G点到D点的距离.
(二) 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3.【物理———选修3-3】 (15分)
(1) (6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理想气体是严格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
B.气体的温度降低时, 所有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减小
C.在同等温度下干湿泡温度差别越大则环境越干燥
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 但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E.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是因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2) (9分) 内壁光滑的导热汽缸竖直浸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水槽中, 用不计质量的活塞封闭压强为1.0×105Pa、体积为2.0×10-3 m3的理想气体.现在活塞上方缓缓倒上沙子, 使封闭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 然后将汽缸移出水槽, 缓慢加热, 使气体温度变为127℃. (大气压强为1.0×105Pa)
(1) 求汽缸内气体的最终体积;
(2) 在p-V图中画出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状态变化.
14.【物理———选修3-4】 (15分)
(1) (6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X射线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高
B.机械波在媒质中传递的只是振动形式和能量, 媒质中的点并不迁移
C.根据狭义相对论, 地面上的人看到高速运行的列车比静止时变短且矮
D.做简谐运动的单摆摆长增大为原来的2倍, 其周期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E.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2) (9分) 如图所示, 在真空中波长为600nm的激光束从A点射入圆柱形玻璃介质.该激光束经折射后从B点射出, 射出玻璃与射入玻璃的光线夹角为30°, AB孤所对的圆心角为120°, 求该激光束在玻璃中的波长.
15.【物理———选修3-5】 (15分)
(1) (6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93237Np衰变成83209Bi要经过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B.若用某种色光照射金属表面时能发生光电效应, 则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流也越大
C.氢原子核外电子从高轨道向低轨道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增大, 电势能增大, 原子的能量减小
D.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
E.由ΔE=Δmc2知, 核反应中亏损的质量Δm转化为能量ΔE
(1) 小球A到达d点时的速度大小v;
(2) 圆弧abc的半径R.
参考答案
2013年考前模拟测试题 (一)
1.C
解析:抛出去的标枪和手榴弹等因有惯性而继续向前运动, 即C项对;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与其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和地理位置无关, 即选项ABD错.
2.BD
3.B
4.C
解析:P不动将Q右移时, 输出电压不变, 输出电路的总电阻增大, 故输出功率减小, 因此输入功率也减小, 即选项A错;P不动Q左移时, 输出电压不变, 输出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使输出电流变大, 使过两灯的电流变大而变亮, 即选项B错;Q不动P沿逆时针转动时相当于原线圈匝数不变副线圈匝数增大, 使输出电压变大, 因此输出功率变大, 输入功率也变大, 即选项C对;若P、Q都不动断开S, 输出电压不变, 随输出电路总电阻的增大, 输出电流变小, 灯L1两端电压变大, 故L1将变亮, 即选项D错.
5.AB
6.BC
7.C
8.C
9.人停止蹬车后自行车滑行的时间t;C.
10. (1) 电路图如右图所示; (2) 4.5, 1.0; (3) 0.
解析:由方框图的构架知电压表V1测量的是路端电压, 要能够同时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电压表V1测量的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又由于两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刚好相反, 故它们应该串接成上图所示的电路, 当变阻器调大时回路中的电流减小, 内耗电压减小, 路端电压增大, 由于回路中的电流减小, 因此过灯泡的电流也减小, 故其两端的电压也减小.
(3) U-I坐标中两条图线的交点P, 对应着电源输出的路端电压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同, 过电源的电流与小灯泡的电流也相同, 表明滑动变阻器所分配的电压为零, 串联电路中不分配电压的器件其阻值必为零, 即此时的变阻器调成了零阻值, 两曲线的交点P为电路的工作点.
11.解析: (1) 磨石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时, 由F1cosθ=μ (mg+F1sinθ) , 得μ=0.5.
(2) 对A施F2时磨石沿壁斜向上以a匀加速运动, 由
(F2-mg) cosθ-μ (F2-mg) sinθ=ma
得a=1.0m/s2, 由v2=2aS得v=2.0m/s.
13. (1) ACD
解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而动能不变, 主要是用于增加分子势能, 即选项A对;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 从液体中飞出的分子和从气体中回到液体中的气体分子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宏观上看蒸发停止了, 在增大容器体积时分子会进一步汽化运到动态平衡, 但由于温度不变, 因此稳定时蒸汽的压强也不变, 即选项B错;功可以全部转化成热, 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功, 如恒温热源中的导热气缸, 在外界缓慢推动下可使吸收的热全部转化成功, 故选项C对;石油和煤炭燃烧对环境有很大的破坏, 燃烧时产生的CO2增加了大气中CO2的含量, 使全球气温异常, 即选项D对;由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 在知道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若再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情况下, 只能估算出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 即选项E错.
14. (1) ABE
解析:波在向前行进过程中连续媒质中的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处重复振源的振动情况, 因此其振动的振幅一定为A, 周期一定为T, 即选项A对;波在传播过程中媒质中的质点传递的只是振动形式和能量, 本身并不随波迁徙, 故波传过P点后, P质点仍在原处做热运动, 即选项B对;质点的振动速度不同于波的传播速度, 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和振源, 而振动速度是由振源决定的, 即选项C错;P质点的起振方向, 取决于波源的起振方向, 与它到波源的距离无关, 即选项D错;若P点与波源距离S=vT, 则P点与波源相差一个波长, 故两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即选项E对.
15. (1) CDE
解析: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轻核聚变反应, β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成为一个质子时放出的;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的粒子性;氢原子核外电子从低轨跃迁到高轨时, 虽然电子的动能减小, 但仍要吸收光子, 原子的总能量增大;原子的特征谱线反映了原子的特性, 可用原子光谱进行光谱分析, 故选CD.最先发现阴极射线的是德国科学家普吕克尔,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精确测定电子的比荷, 但未测量其电量, 密立根精确测出电子所带电荷量, 考夫曼早在1897年就测量了它的e/m比, 且比汤姆孙更精确, 但因他不承认阴极射线是粒子的假设, 与电子的发现失之交臂, 即选项E对.
(2) 解析: (1) 由于水平面光滑, 故三者构成的整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 系统动量守恒.设C滑离A瞬间的速度为vC, 由mCv0= (mA+mB) vA+mCvC得vC=2.4m/s.
2013年考前模拟测试题 (二)
1.D
2.AD
解析:由于斜面光滑, 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运动过程中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 且运动过程中支持力不做功, 又重力做功不影响机械能的变化.读乙图知物体的机械能随位移的增大先减小后不变, 故物体应沿斜面下滑, 其中0~x1过程中拉力做负功, 随位移的增大拉力做的负功越来越小, 故拉力逐渐减小, 即物体的加速度是越来越大的, x1~x2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表明拉力已撤去, 物体在重力和支持力作用下沿斜面以a=gsinθ匀加速下滑, 故选AD.
3.CD
解析:运动员到达最低点过程中,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始终减少, 但初始一段人自由下落, 弹性绳无形变, 直到绳伸直后才发生形变, 故弹性势能先不变, 后一直减小直到最低点, 即选项A错;跳下后系统动能最大时速度最大, 加速度为零, 此时mg=kx, 绳已有一定的伸长量会储存一定的弹性势能, 即选项B错;运动员第一次下落到最低位置处, 弹性绳的形变量最大, 对应的弹性势能最大, 即选项C对;实际运动过程中有阻力作用, 机械能有部分损失, 因此运动员第一次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会低于跳台的高度, 即选项D对.
4.C
5.D
解析:题中明确指出这颗卫星定点于地球静止轨道东经110.5°处, 表明卫星是同步卫星, 故其必在赤道平面上距地表的高度约为35 786km, 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故选项AB错D对;由于天宫一号绕地在低轨运行, 因此天宫一号的线速度大, 即选项C错.
6.D
解析:滑片P上移时R的阻值变小, 回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大, 路端电压变小, 过R1的电流减小而过R2的电流增大, 使灯L两端的电压变小, 故灯变暗了, 即A项错;过R2的电流增大致使其所分电压增大, 因此极板内的场强增大, 带电液滴会向上运动, 即B项错;路端电压变小, 加在R1上的电压变小, 其所耗功率变小, 即C项错;滑片P向上移动时, 电容器支路是断开的, R1和R2是定值电阻, 可折合到电源内部, 相当于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 因此路端电压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之比是电源的等效内阻, 其大小是不变的, 即D项对.
7.C
8.BD
解析:由tanθ>μ知mgsinθ>μmgcosθ, 因此物体以初速度v0向上滑动后先匀减速上升, 待速度减为零后又换向加速下滑.上滑时a1=gsinθ+μgcosθ, 下滑时a2=gsinθ-μgcosθ, 因a1>a2, 故上滑时合外力大, 下滑时合外力小, v-t图的斜率先大后小, 即选项AC错;上滑和下滑位移的绝对值相同, 因a1>a2, 故上滑时间短下滑时间长, 即B项对;又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滑动摩擦力所做的功, 而滑动摩擦力做功W=fS, 且上滑时速度越来越小, 摩擦力做功渐慢, 机械能减小也渐慢, 而下滑时速度越来越大, 摩擦力做功渐快, 机械能减小也渐快, 故D项对.
9. (1) D; (2) 4.00mm; (3) 5×106Pa.
10. (1) 2; (2) D, E; (3) 17.4, 1.83.
解析: (1) 先将滑片调到适当位置时电压表读数为6V, 然后再调节电阻箱, 使之与电压表串联分压.又电压表内阻约10kΩ远大于变阻器的阻值, 因此电阻箱的接入对电路的影响不大, 并联部分的电压仍为6V.欲使分压电阻将电压表扩程为18V, 应串接一个阻值约为电压表内阻2倍的电阻箱, 故调节电阻箱时电压表的示数应为2V.
(2) 由于所给电源电压为18V, 两个变阻器都是安全的, 为便于调节宜选总阻值较小的E;结合 (1) 的分析电阻箱的总阻值应大于20kΩ, 故选D.
12.解析: (1) CD段没有轨道, 小球能沿直线运动, 表明它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因重力竖直向下, 洛伦兹力垂直于运动方向, 只有电荷所受电场力水平向左方能使之平衡, 故该电荷应带正电.
13. (1) ACD
解析: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都遵从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它是科学的抽象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 压强不太大的情况下, 运用气体实验定律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差别不是太大, 也可当成理想气体处理, 即A项对;当温度降低时, 并非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减小, 即B项错;在同一环境中干湿泡温度差越大, 表明空气中水汽离饱和程度越远, 故在同等温度下环境越干燥, 即C项对;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 需要吸热, 但沸腾只能在沸点下发生, 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且随温度的升高蒸发加剧, 即D项对;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不是因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而是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即E项错.
(2) 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如右图所示.
14. (1) ABE
(2) 解析:连接OA、OB和AB, 作出过B点的出射光线, 由对称性知A、B两点的入射角和折射角都相同.由圆心角∠AOB=120°知折射角r=30°, 由光线的偏折角为30°, 知2θ=30°, 由几何关系知入射角i=r+θ=30°+15°=45°.
15. (1) ABD
解析:由93237Np→83209Bi+724He+4 0-1e知23973Np衰变成83209Bi要经过7次α衰变4次β衰变, 即A项对;在发生光电效应的前提下,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 则光子数增加, 因此光电子数增大, 光电流增大, 即B项对;氢原子核外电子从高轨道向低轨道跃迁时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因辐出光子原子的总能量减小, 即C项错;物质的放射性由其自身特性决定的, 与其所处的理化状态无关, 即D项对;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揭示了核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守恒性, 即一定的质量与一定的能量相对应, 即每一份质量联系着一份能量, 每一份能量也联系着一份质量, 发生核反应时并不是质量转化成能量了, 即E项错.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罢(黜) 牲(畜) 发(憷) 相形见(绌) 设身(处)地
B.(跻)身 (奇)数 (稽)查 (赍)志而殁 放荡不(羁)
C.(柽)柳 (铛)锅 (嗔)怪 (瞠)目结舌 (称)心如意
D.(笏)板 (糊)弄 桎(梏) 飞扬跋(扈) (怙)恶不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诀窍 绚丽斑斓 旖旎 如释重负
B.瞬间 诙谐幽默 伛偻 蔚然成风
C.脉搏 胁肩谄笑 坍塌 宵壤之别
D.宣泄 大快朵颐 罪孽 文采斐然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优待(好的待遇) 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慢待(招待客人态度冷淡,没礼貌) 以逸待劳(用安逸的方式对待劳作)
B.生事(制造纠纷)谈笑风生(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认生(怕见不认识的人)出生入死(冒着生命危险做事)
C.著名(有名声)不可名状(不知道名称和状况)
名节(名誉和气节)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
D.行期(出发的日期)独断独行(做事专断,不考虑别人意见)
试行(实行起来试试)行将就道(已行动将要上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从此,每当我为一己私利,一度挫折而苦闷、而踯躅、而彷徨、而浮躁的时候,一想到大海,就豁然开朗。
B.本来大家正在兴高采烈地聊着,有说有笑的,可是他这一句扫兴的话,使大家哑然失笑,场面立刻冷了下来。
C.在目前被称为“恐惧压倒了贪婪”的美国投资者眼里,掏出7300万美元来为一个累计亏损500多万美元的“搜狐”买单,到底值不值?而且事实也的确是搜狐在上市第一天表现得差强人意。
D.这个公司的职员们厌烦自己的工作,于是视工作为最大负担,工作效率提不上去,一个个还怨声载道,工作环境被喻为“有害精神垃圾场”。
5.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即使每个人的人生____都能成为一个“!”,也应该成为一个圆满的“。”
②石头是硬的,水是温柔、软弱的,但________会水滴石穿!
③能言善辩__________被人称道,如果“讷于言而敏于行”岂不更好。
A.不曾 居然 毕竟B.未必 居然 固然
C.不曾 或许 固然D.未必 或许 毕竟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心想事成”是近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祝辞,它不仅普遍用于节日,而且被广泛用在书信里,还经常见诸于报端,成了一种“廉价礼品”。
B.这个学院根据学生基础不同,采取分流教育法,保证学生毕业后全部推荐安置工作,使学生无后顾之忧。
C.我们从古今中外卓越的伟人身上,都可以找到某些成功的偶然性,但他们每一个人才学广博,勤于劳作,又体现了成功的必然性。
D.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道路交通的改善,公交服务质量的提升,为百姓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1题
贞观元年,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尝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门。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徒二年,罚铜二十斤。太宗从之。大理少卿戴胄驳曰:“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夫臣予之于尊极,不得称误,准律云:‘供御汤药、饮食、舟船,误不如法者,皆死。’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若当据法,罚铜未为得理。”大宗曰:“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挠法耶y”更令定议。德彝执议如初,大宗将从其议,胄又驳奏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过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大宗乃免校尉之死。是时朝廷大开选举,或有诈伪阶资者,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俄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大宗曰:“(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有司,臣不敢亏法。”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宵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窃为陛下惜之。)”太宗曰:“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
(选自《贞观政要》)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臣子之于(尊极)尊极:指皇帝。
B.罚铜未为(得理)得理:合乎道理。
C.德彝(执议)如初执议:坚持主张。
D.陛下(当即)杀之当即:应当立即。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挠法耶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若论其过误,(则)为情一也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D.太宗(乃)免校尉之死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
9.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令(封德彝等人)定议。
B.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无忌罪)于法当轻。
C.而生死顿殊,敢以(此)固请。
D.胄据法断(诈伪者)流以奏之。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戴胄严正执法的一组是
①校尉不觉,无忌带刀人内,同为误耳。
②误不如法者,皆死。
③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
④既付有司,臣不敢亏法。
⑤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
⑥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戴胄反驳封德彝对长孙无忌和监门校尉犯罪所作的判决,认为依照准律校尉和长孙无忌都应判处死罪。
B.太宗下令重议定罪,封德彝执议如初,太宗将从其议。戴胄驳奏认为校尉应轻判,他和长孙无忌犯的过错是一样的,不能判校尉死而长孙无忌不死。
C.朝廷大开选举,对伪造官阶资历又未自首的犯罪人,戴胄据法量刑,未按太宗的命令判其死罪。
D.太宗认为戴胄这样做是让天下人看到皇帝命令不讲信用,戴胄则劝导他不能因一时之怒就滥杀无罪的人。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人的智能不像人的身高那样,能一测便知;也无法通过几条智商题,简单地判断其优劣。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它是在长期生活和工作中,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通过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人的智能是多种多样、极其复杂的。
现代生物学家认为,智能离不开人脑中的核酸与蛋白质分子,是它们对现实世界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的力量,即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其中包括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尽管人的左脑和右脑的构造无甚差别,但它们各自掌管的智能却显然不同。譬如,人脑左半球遭受损伤,那么他的语言能力丧失殆尽,而对音乐才能、空间想象能力及处理人事关系能力的影响却十分有限。如果受伤部位在右半脑,情况则正好相反。因此,生物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专门的智能,它同音乐、空间想象等智能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这就为智能的多元性奠定了基础。)
心理学是研究智能最活跃的园地。一位美国学者认为,构成人的智能的因素很多,用一种数学方法是无法表示这些因素的。他把构成智能的因素,看成三个变项,像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那样。每个变项中都由一些相关要素组成。第一项包括人的认识、记忆、分散思维、复合思维和评价,第二项是形象、符号、语义和行为,第三项中有单元、类别、系统关系,转换及含蓄。将每个变项中任一要素组合,便可得出120种不同结果。于是一些心理学家提出智能可能具有120种因素,那么,由此组成的人类智能形式有多少种呢?
人的智能,目前已鉴别出来的形式有七种。今天,人们通常所说的智能,一般是指语言和逻辑数学这两方面的智能。因为,这两种智能高的人,学习和工作往往比较出色。事实上还有其他五种形式智能,就是音乐才能、空间想象力、运动能力和两种形式的个人智能——交际能力和个人自处能力(即自知之明)。在每个人身上,这七种智能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尽管大多数人都具有这七种智能的潜在才华,但表现突出的一般只有二到三种。心理学家把这两三种智能,归纳成一个智能组合型。用这种组合型来评价一个人的智力倾向,无疑要比传统的智商测验,更接近客观实际。当然,(这种智能组合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一个儿童的智能组合是语言、空间想象和运动能力,也许到青年时代,他的智能组合是语言、数学逻辑和交际能力,年老体衰时,可能又有新的组合。智能形式不但随时间、年龄而变化,而且依社会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人心不同,各如其画。”人的智能组合类型和高低是千差万别的。有一种传统偏见,至今仍然抑制着人们智能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例如,考试、招工、晋升,都用逻辑数学和语言智能来测定一个人。这种传统的做法,对人类其他五种形式的智能,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事实上许多职业并不要求人们具有很高的语言和逻辑数学方面的才能;相反,许多工作往往需要人们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运动能力等。如果我们敢于打破传统的做法,分析与预测人们智力组合类别和优势,选择能充分发挥智能强项的方向,那么不仅有助于社会,也有助于个人智能的进一步发展。
12.对“智能的突出特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不能一测便知,也不能简便地判断其优劣。
B.人的智能是在长期生活和工作中,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通过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C.人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极其复杂的。
D.人的智能离不开人脑中的核酸与蛋白质分子,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13.第2段说“这就为智能的多元性奠定了基础”,对“智能多元性的基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智能是由人脑中的核酸与蛋白质分子决定的。
B.智能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其中包括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C.人脑各部分各自掌管的智能不同,各种智能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D.语言能力是一种专门的智能,它同音乐、空间想象等智能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14.关于“这种智能组合不是一成不变的”的根本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构成人的智能的因素很多。
B.在每个人身上,智能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C每个人表现突出的一般只有二到三种智能,把这两三种智能归纳成一个智能组合型。
D.智能形成随时间、年龄而变化,依社会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15.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每个人身上,七种能力的发展极不平衡,因而人们不可能全面发展这些智能。
B.用智能组合类型评价一个人的智力倾向更接近客观实际,人们可以突出表现这种组合类型的两三种智能,扬长避短,发挥才华,有所作为。
C.人的智能组合类型和高低是千差万别的,这使得传统偏见至今抑制着人们智能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
D.智能形成随时间、年龄而变化,依社会职业、文化程度不同而不同,因此智能自然会被发现并得到发展。
第Ⅱ卷(共105分)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冬季小语
林发
假如春季是大地的再生,那么凋零的冬季不正是一种孕育吗?
时序更迭,四季循环,像极一个人生命的历程,由明媚清纯的春进入热情活力进放而理想高燃的夏,然后自盛放的夏转入成熟的秋,由恬美成熟的秋进入沉思的冬。于凛冽的冬季,像极走完了人生另一个历程,正期待另一次新的超越,正企望另一次新的突破,再展开另一种生命的新境界——期待另一个生命春天的来临。生命就是需要不断地超越,也需要不断地突破,(才不致枯滞的。)
(冬季真是属于沉思而非凋零的季节。)田野上,成熟的稻于已收割,田野裸裎自己的胸膛,没有稻穗摇曳,更无从听群蛙齐鸣,往昔有着青春绚丽,如今倒像进入禅境。这时农人正忙着堆肥,成车成车的堆肥正肥沃着贫瘠的土地;在这冬季,泥土正吸收着新的养分,当明春来临,牛犁翻松了新土,那土地就再次洋溢无限的生机。我们所熟知的自然界,有些动物正在冬眠,冬眠并非死亡,而是一种新的蜕化;有些树木花草也弃绝了红花绿叶,但那也不是枯死,明春嫩绿的新芽,将展开一个新的绚丽的梦境。
而守候一季的寒冬,你心里正孕育着什么?正想做何种的突破?
我们的生命所以贫瘠,原因往往不是放弃了工作,便是因工作而放弃了沉思;要不断地工作,(也要不断地沉思。)生命原有一个不知来自何处去之何方的奇迹,存在也是一个时空的偶然,我们需要不停地奋斗,高燃理想的赤子之心,来印证我们生命真正的存在,这样我们便需要活跃我们的思维,点燃灵台的明灯,照亮我们该走的路,以便我们继续跋涉。生命也是需要不断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绩,不管昨日你灵园里开了多少花朵,那是属于昨日;若你一心沉湎昨日的喜悦,就难事今日更清纯的欢欣。今日,一个新的开始,更需要我们前进,更需要我们去孕育。人生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而泪尽……
在这冬季,原不是告退的季节,守候一季寒冬,原在孕育明媚的春天。诗人意味深长地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冬季,让沉思丰盈你的生命,也孕育更新你的疲惫或已充满创伤的心灵,来孕育一个新的春天。冬季原是沉思的孕育的季节啊!
别放弃,别叹气,别忘了冬季是沉思孕育的季节。
16.第2段末有“才不致枯滞的”一句,“枯滞”在此文中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3段开头有“冬季真是属于沉思而非凋零的季节”一句,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请分条概括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4段中说“要不断地沉思”,根据文意,概括说明“沉思”的意义是什么?请分条回答。(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说理性的散文,不仅以严密的逻辑性见长,而且以丰盈的哲理思悟取胜。“冬季”含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可以使人产生很多联想和想象,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B.全文侧重对冬天景色的描绘,意在突出冬季孕育新春,使人自然联想到人生走完一个历程而期待展开生命的新境界。
C.这篇文章注重开拓思想境界,是构思的显著特色,表达了主张摒弃消极的人生态度,寻求生命的辉煌。
D.此文的语言是含蓄蕴藉的,发人深思,含有情感,其中既有令人肠断的哀思,又有感奋精神的激情。
E.文章结尾把冬季和春天对比写来,和开头内容相呼应,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渴盼之情。
五、(15分)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窃为陛下惜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请说出第三联诗句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请从两方面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佩空归月夜魂。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六、(12分)
23.根据下面的信息,为“紫外线指数”下一定义,并说明有关情况。注意语句连贯。(4分)
紫外线指数通常用0—15的数字来表示,夜间的紫外线指数为0,热带、高原地区、晴天无云时的紫外线指数为15。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的时候,人体皮肤被到达地面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辐射可能造成的损伤程度叫紫外线指数。紫外线指数越大,表示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越强。
答:紫外线指数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将下列文字的主要内容进行压缩,压缩后不超过40个字 (包括标点)。(4分)
而今,这传统、古老的文化使者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日益陷入尴尬的局面。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影视媒体的铺天盖地,使整体的文学生存空间扩大了,却导致书籍所独自拥有的领域相对狭小,相当多的受众越来越倾向于多媒体的诉求方式,尤其是青少年人群,更是沉迷于虚拟的赛博空间。好莱坞影视、日韩剧、港台片一轮一轮地热播,网上冲浪体验极点刺激,在这纷繁变换的现代传媒变革时期,书籍又当何去何从?
其实以数字化和读图为特征的影视与网络文化,并不能真正取代书籍的存在。再怎么大片,终究也不可以离开优秀剧本的支撑。王家卫《花样年华》的成功,不正是先有了刘以鬯的原作?网络小说的流行,也离不开畅销书的推波助澜。《我的野蛮女友》先是在网上红火,继而被导演发掘,再被出版社印刷发行,不也是很好的证明?书籍作为一种原始意义上的文本形式,自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仿照下面的句式和修辞方法,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除“把”字外,别的词语不可再用。注意意思完整。(4分)
勇者把挫折嚼碎,化成体内奔腾的热血,弱者把挫折当成包袱,压在自己的肩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命的本性是渴望沟通的,人与人之间也需要沟通。沟通是一种真诚的对话,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信息的互换。沟通可弥补情感的互缺,可以抚平各自的伤痛,又可激荡出思想的火花。沟通能够消除误解,能够平息怒火,能够达成共识,能够互相激励。
请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B ,2.C
3.B
4.A
5.B
6.C
二、7.D
8.B
9.B
10.D
11.D
三、12.C 13.C 14.A 15.B
四、16.停留在生命的原有境界(或:不能展开另一种生命的新境界)。
17.①成熟的稻子已收割,田野像进入禅境。
②农人的堆肥肥沃着土地,泥土吸收养分,明春耕田会洋溢生机。
③冬眠动物在进行新的蜕化,树木花草在孕育着明春的新芽。
18.①坚定理想,实现生命的价值;活跃思维,明确人生道路。
②总结过去,有一个新的开始。
③指导人生,努力进取。
19.A
C
五、20.(1)我起初下命令,不自首的人死罪,现在你判决依从法律,这是让天下的人看到我不讲信用。(此翻译3分)
(2)这是您忍耐了小愤怒却保存了大信用,我私下为陛下您珍惜此事。
21.(1)山间风光使鸟儿欢乐,水潭映出景物的影子使人心旷神怡。(此题2分)
(2)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清幽静美的环境和景物,含蕴着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写得情景交融。
②尾联运用衬托手法,以动衬静,形成万籁俱寂的氛围。(两方面各2分)
22.(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
六、23.紫外线指数指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位置最高的时候,到达地面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可能造成伤害的程度。紫外线指数通常用。一15的数字来表示,夜间的紫外线指数为0,热带、高原地区、晴天无云时的紫外线指数为15。紫外线指数越大,表示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越强。
24.书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以数字化和读图为特征的影视与网络文化不能取代书籍的存在。
25.略
(三)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2010年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由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
《人才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并实施《人才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人才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2.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人才问题日益突出。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国策,使大批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走上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进一步把人才问题推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成为关系国家竞争力强弱的基础性、核心性、战略性资源。从国内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人才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等问题现实地提到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
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同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则专章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这是中国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使之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直面经济全球化和综合国力竞争,为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基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义事业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新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总体谋划,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主要政策措施。该纲要可以说是对此前提出的国家人才战略的深化和系统展开。
3.2003年6月,中央成立了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此后,全国各省区市先后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或协调机构,并在党委组织部门普遍设立了人才工作机构。在改革实践中,通过贯彻党管人才原则,落实搞好统筹规划,坚持分类指导,注重整合力量,积极提供服务,实行依法管理的工作要求,创新具体制度、程序和方法,一个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为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证。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突出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并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部署了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方针政策。
至2006年底,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475.6万人,事业单位管理人才达450.4万人。截至2006年,中国已有两院院士1402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4万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总数3307人。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1位,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约为1450万人。2006年中国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142万人,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仅2000-2005年期间,中国的研究开发人员增长了48%,研究开发科学家工程师总量增长了60.9%。
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的十七大报告。由此,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4.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一项国家的重大战略,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解决了中国人才资源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战略目标与重大问题,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鸿篇巨制中的一个壮丽篇章。
5.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兴国”。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之路,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概言之就是“人才兴国”。这里,“强国”,是指增强国力、振兴国家,即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指向是建设“现代化强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与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和协调,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进入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意义上,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也是中国到2020年和到本世纪中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
6.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是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必须有“人才资源强国”作支撑,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因此,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应当落在“人才资源强国”的建设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上,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中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活力旺盛,既能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大军,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7.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人才资源强国。因此,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一支数量可观的人才队伍。但这支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整体素质上,都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世界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表明,人才资源的快速增长是现代化建设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这一经验及中国人才队伍的现状,要求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必须实行人力资源开发先导模式,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切实提高人才资源的整体素质。必须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才资源的整体素质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高度重视,常抓不懈。要加大教育和培养的投入力度,切实提高教育经费和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率。要继续改革教育和培训体制,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使教育和培训系统真正做到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管理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场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日趋激烈。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中国一度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导致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失。例如,从1978年到2002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共有58万人,截止目前,累计回国的只有15万多,只占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25.86%。加入WTO前后,中国出现第三次人才外流高峰。为政之道,重在得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中国必须尽快扭转被动和不利的局面,想方设法留住人才。为此,要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创业条件、薪酬待遇和后勤保障等方面,构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强磁场,使中国的各行各业都成为相关人才施展才华、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目前,中国人才资源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表现在:(1)专业结构不合理:长线专业人才较多,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高新技术和复合型人才普遍短缺,特别是熟悉并善于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2)能级结构不合理:初中级人才较多,高级人才总量严重不足。(3)产业分布不合理,如第一产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第三产业内部人才结构也明显失衡。(4)行业分布不合理,如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过低,仅占35%,而美国从事科技开发的科学家、工程师80.8%在企业,英国为61.4%。(5)地区分布不合理,如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的密度(每万人口中的人才数量)仅为225人,而东部地区为302人,高级人才85%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中城市。(6)所有制间的分布不合理,如全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74%集中在国有单位,非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之和仅为26%。因此,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大力调整和优化人才资源结构,实施人才资源的战略性重组,有效盘活人才资源存量,改进人才资源增量结构,使人才资源的宏观结构适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
人才问题,说到底,是人才资源管理体制的问题。有了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体制,不仅能够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且能够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近些年,中国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搞活用人机制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总体来说,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为此,一要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的人才资源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为人才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评价人才,主要从两个角度:一是评估绩效,二是测评能力。评估绩效是为了奖惩,测评能力是为了选人用人,二者不能混淆,否则,必然造成管理上的负效应。二要建立能力主义的管理体制和竞争机制,为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搭建宽广的舞台。所谓能力主义管理体制,即唯有能者宜在其位。它是由三个系统有机组合而成,即公正评价系统、公正待遇系统和能力开发系统。在能力主义管理中,以公正评价为基础,对人才给予公正待遇。这里的待遇,包括职位、工资福利和荣誉等。经过评价,如果一个人有弱项或不足,则进入能力开发系统,进行培训和提高。很显然,能力主义管理具有鲜明的优点:(1)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的能力,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提供科学依据;(2)能够充分发挥人的才能,避免或减少人才资源的浪费;(3)将人才的使用与开发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人才资源的素质和能力,确保人才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三要建立更为科学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做到内部具有公平性,外部具有竞争力。建立科学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既能够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又能够激发人才奋发向上,积极创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8.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国以才兴,业以才旺。人才强国战略正是党和国家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时代挑战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确保中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始终保持战略主动地位,客观要求党和国家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在各种资源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国家、地区和企事业的兴盛衰亡。要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将人才问题置于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要认识到人才有优点,也有缺点,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要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减少和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人才有价,既要重视精神激励,更要重视物质激励;要因需设岗,因岗择人,因能授职,小才不可大用,大才也不可小用;要将人才的使用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克服陈腐落后的思想观念,真正树立起现代人才观,才能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要鼓励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进一步做好吸引、聘用境外高级专门人才工作。实施出国留学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之初,党和国家就决定派出留学人员,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始终是将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的。对于一时没有能力或能力不足的专业领域,向发达国家派出留学生,借助发达国家的力量加快培养。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了巨大成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充分认识出国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着眼国家发展需要,要继续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为中国公民出国留学提供便利的服务。要深刻认识出国留学人员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积极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鼓励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要探索建立有效的吸引留学人才工作机制和工作载体,加快构建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体系,加大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力度。继续推进“春晖计划”等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的工作。与此同时,要进一步重视做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国家科研院所等在集聚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战略高地作用,努力吸引、聘用更多的境外高级专门人才。
要在全社会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各对专业人才进行表彰奖励方面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这就不仅需要对科学人才的尊重,尤其重要的是要尊重生产劳动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真正形成科学的人才观,尊重一切有一技之长人才的劳动、知识、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光荣、劳动光荣、创造光荣的观念,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形成有利于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应当从当地实际出发,认真解决影响人才队伍建设的认识问题、舆论问题、制度机制问题,把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工作。
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于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建议》提出,建设人才强国。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国内人才作用,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明显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改进人才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分析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2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300字。
(二)目前,我国人才使用与培养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这些问题,请你谈谈我国实施才强国战略的建议。(30分)
要求:(1)内容全面,符合实际;(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3)不超过500字。
(三)结合我国人才使用的现状与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分析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2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1.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一项国家的重大战略,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
2.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兴国”。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之路,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这里,“强国”,是指增强国力、振兴国家,即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3.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是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中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活力旺盛,既能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大军,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赋分说明:
1、要点不分先后,严格按分值赋分。其中概述4分,另外两个要点各8分。
2、不能超过300字,多2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二)目前,我国人才使用与培养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这些问题,请你谈谈我国实施才强国战略的建议。(30分)
要求:(1)内容全面,符合实际;(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3)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一、存在的问题有:
1.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人才资源强国。人才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整体素质上,都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2.我国在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中一度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导致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失。
3.目前我国人才资源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如专业结构、能级结构、产业分布等。
4.我国在搞活用人机制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但从总体来说,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二、建议有:
1.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
2.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
3.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的政策;
4.实施海外留学人才创业扶持政策;
5.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
6.针对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提出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7.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8.实施更加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赋分说明:
1、其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按分值赋分,每个要点5分,共计20分。
2、其中对策严格按分值赋分,每个要点2分,计10分。考生回答其中任意5条对策即可得满分。
3、总字数不能超过500字,多2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三)结合我国人才使用的现状与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写作思路:
先概述一些现象,比如材料中提到的我国人才培养与使用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第一段话结尾一句摆明观点:多策并举,全面落实我国的人才强加战略。本段大约一到二百字。
过渡段,从提出问题过渡到分析原因。一到两行即可,不宜太长。
接下来一到两段分析原因,两三条都行,每条大约一百字左右,然后展开论述。
过渡段,从分析原因过渡到对策。(每一条对策要展开论述)
要全面落实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多策并举,培养人才,尊重人才,留住人才,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赋分说明:
分四大类:
一类:观点正确鲜明,见解深刻,内容充实,分析充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流畅规范。(41-50)
二类:观点明确,符合题目要求,内容较充实,分析较充分,结构完整,条理清楚,移顺。(31-40)
三类:观点清楚,内容不够充实,有所分析,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20-30)
四类:不符合题目要求,思路不清,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字迹难以辨认。(19以下)
说明:
1、从立意、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综合评判,分类赋分,整体观照。如考生在某些方面答得非常好的,在按评分标准给分后,总分可向上浮动,但幅度不超过5分。
2、主要减分项目:
(l)无标题扣3分;
(2)字数少于9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数多于1100字者,每多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3)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考生回答其中任意5条对策即可得满分。
3、总字数不能超过500字,多2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三)结合我国人才使用的现状与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写作思路:
先概述一些现象,比如材料中提到的我国人才培养与使用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第一段话结尾一句摆明观点:多策并举,全面落实我国的人才强加战略。本段大约一到二百字。
过渡段,从提出问题过渡到分析原因。一到两行即可,不宜太长。
接下来一到两段分析原因,两三条都行,每条大约一百字左右,然后展开论述。
过渡段,从分析原因过渡到对策。(每一条对策要展开论述)
要全面落实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多策并举,培养人才,尊重人才,留住人才,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赋分说明:
分四大类:
一类:观点正确鲜明,见解深刻,内容充实,分析充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流畅规范。(41-50)
二类:观点明确,符合题目要求,内容较充实,分析较充分,结构完整,条理清楚,移顺。(31-40)
三类:观点清楚,内容不够充实,有所分析,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20-30)
四类:不符合题目要求,思路不清,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字迹难以辨认。(19以下)
说明:
1、从立意、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综合评判,分类赋分,整体观照。如考生在某些方面答得非常好的,在按评分标准给分后,总分可向上浮动,但幅度不超过5分。
2、主要减分项目:
(l)无标题扣3分;
(2)字数少于9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数多于1100字者,每多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满分35分,可得19分
从本文标题来看,标题简洁、清晰,突出主题,用语注意雕琢,标题不错。从本文整体来看,能围绕“网络谣言”这一主题来展开的,审题精准,立意准确。行文论证整体来看,整体语言清晰流畅,文章论证中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并运用一些实例,避免了申论文章给人枯燥之感。文章整体内容安排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有开头、分析过渡、主体分论点、结尾等,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这些优点以后作答可继续保持。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需注意,具体如下:
一是细节要注意,文章标题“铲除网络谣言,携手构建和谐社会”中间的逗号可去掉,用空格代替,更规范。
二是文章分论点是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论证的,论点紧扣主题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足是论点仍不够清晰、明确,用语不够简洁。分论点可用简洁明确的总括句来领起,确保有概括高度,发挥论点提纲挈领之作用。同时可以对分论点的形式加以修饰,比如尽量保持分论点句式、字数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如此,亦能让阅卷人一眼分辨出分论点所在,更能给阅卷人留下好印象。
申论技巧:如何把握申论归纳概括高度
但与此同时,还有一项更为根本的要求,却往往因为它的“低调”,而很容易在作答中被忽略掉,这就是——归纳概括的高度。
之所以说高度是归纳概括类试题的一项根本要求,其依据来源于“归纳概括”的本质。简单说来,“归纳概括”就是要提炼出若干事物的共同特质,而后再用凝练准确的文字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从思维的角度说,就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较小范围的认识上升到较大范围的认识、从较低层次的认识上升到较高层次的认识的过程。而这个上升的过程,则正体现出了高度所在。另外,说它“低调”,是因为就题面要求来说,它仅仅是通过题目中“请概述”、“请概括”这样的文字暗示和传达出来的,没有其它要求那般的明确、直白。
【例题】
根据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城乡居民养老情况,对我国城乡居民养老问题现状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字数不超过300字。
“第三,全国各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一些诸如居家养老、敬老院等养老服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服务设施不达标,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差等问题,造成老年人生活不如意”,这是某考生答案中的一条。
由分析可知,这条概括出自材料5中“但是这位老人也表示了些许遗憾:‘我们这的居家养老是由社区组织的,内容比较单一,也就是洗洗衣服,打扫一下卫生,陪着买买菜,还有一些紧急呼叫之类。由于我们社区资金有限,经常出现协调得不好的情况,服务不是很到位。’”
乍一看来,作答准确概括出了材料所涉内容,似乎无可厚非。但是在看过下面这个答案后,相信优劣高下就一目了然了。“三是社会养老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一些诸如居家养老、敬老院等养老服务仍存在设施不达标、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无法适应人口老龄化形势的要求。”
“社会养老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这一句总括性的语言可谓是点睛之笔,一语道破天机,简明直截地勾勒出了我国城乡居民养老问题现状的一个方面,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即能对养老问题有了一个整体的、直观的定位。随后再点缀上一些较为具体的表现,使答案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这招的高处就在于跳出了丛山峻岭中,识得了庐山真面目。也即把层次由一些琐碎的表象提升到了我国养老事业的全局,结论定的高,且定的准。
经过以上实例的分析,相信大家对“高度”这一概念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概括的有高度,缺少深厚的知识底蕴,缺少对社会生活敏锐的洞察力,缺少必要的总结归纳训练,是很难达到那种深入浅出的境界的。所以,在备考复习的过程中,提醒大家要尽量多读一些评析时政热点的文章和书籍,看看他人是怎么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深刻见解的。读过书、会读书,才有高度;深思考、善提炼,才有高度。公务员考试归根结底还是工作能力的考查,能不能站在国家和政府的高度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也许正是这类试题所测查的初衷所在。此外,在日常的练习中,也应有意注重这方面的训练,不断总结剖析问题本质的方法,积累高度概括的经验。三是文章第二段展开分析时用第一、第二、第三等序列词展开列举,申论文章中尽量避免使用这些序列词标注,避免割裂文章内容,围绕前后内容逐一展开分析即可,尽量不列举。
规避序数词的使用
在申论文章各主体段的段首使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一是,二是,三是,四是”、“1.„„2.„„3.„„4.„„”、“①„„②„„③„„④„„”等序数词或者序号。这种表示方式在现今申论文章写作中都太过“俗套”,会给阅卷人留下“万能模板”、“套路化”的直观印象。若想区分、彰显各个分论点,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认为,可考虑在各个主体段段首以凝练语言概括文段核心意思的方式,此外,还可能对分论点的形式加以修饰,比如尽量保持分论点句式、字数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如此,亦能让阅卷人一眼分辨出分论点所在,更能给阅卷人留下好印象。
【示例一】
总论点:
转变思想,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传承中华文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不二良方!要使文化与发展紧密相拥,在采取措施保护文化的载体文化遗产上就应该多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分论点:
第一,重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保护工作体系。
第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处理文化开发和经济发展关系。
第三,扩大筹资渠道,提高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量和使用效率。
第四,加强宣传力度,使文化遗产保护思想深入至社会心理层次。
【示例二】
总论点:
转变思想,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传承中华文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不二良方!要使文化与发展紧密相拥,在采取措施保护文化的载体文化遗产上就应该多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分论点:
重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保护工作体系是前提。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处理文化开发和经济发展关系是关键。
扩大筹资渠道,提高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量和使用效率是重点。
加强宣传力度,使文化遗产保护思想深入至社会心理层次是补充。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分析】
文章总论点很有气势,读罢示例一的分论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使用却充满生硬感,给人套路化的嫌疑。示例二中的分论点对其进行了修改、完善,既规避了俗套,又使得分论点的条理特别清晰,效果明显好于前者。
四是要使文章更上一个层次,则还需在文采上下功夫,增强文章渲染性和文字的圆润性,增加对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加大对领导人或专家学者、经典名著中的权威论述的运用,以提升全文的理论层次,使文章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
总之,从这篇文章来看,是有一定的申论写作基础的,正式考试时也一定要恰当利用,考场时间有限,在确保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安排详略得当的情况下,可发挥文字功底的优势重点雕琢文章的标题、开头、分论点、结尾等几个部分,这些部分是文章得分的亮点,开头要做到紧扣主题点名题旨,过渡段要做好前后衔接,主体部分要论证深入,结尾要回扣主题,再次点名题旨,具体作答时行文也可以没有过渡段。行文主体段每段的开头可用简洁的总括句作为“段旨句”,凸显概括的高度,有提纲挈领之作用,增添亮点。另外作答时行文内容安排也可以采取环环相扣、逐层展开的方式来展开,具体可结合自身优势来选择。除此之外,文章要整体上与其他考生拉开距离,文章的论证逻辑、语言的清晰流畅、观点新颖性、论证的深刻性等方面也要注意提高,在各个方面要提高文章与一般文章的区分度,才确保文章能拿更高的分值。
本次作答提交的都是电子版的答案,在平时做练习时,也要保持卷面整洁,基本不做涂改,书写认真,将字写得大方而又得体,做到最基本的细节绝不能失分,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养成了良好的文章写作习惯,才能在最后的考试中脱颖而出。
【参考例文】 铲除网络谣言“毒瘤”
“谣言虽未出,奸谤已先流。谁察忠臣意,通宵抱膝忧。”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不乏谣言的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谣言更由此风生水起,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恶意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肆意捏造。它不仅败坏个人名誉,造成精神困扰,更有损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在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网络谣言已成为危害社会安全稳定和谐的毒瘤。为此,政府当以医国手,巧施“除瘤”术。
手术除瘤,需以网络法制建设消毒。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加强网络立法,并不是要摒弃我们现行法律制度另起一套“网络法”,而是要在现行法律制度基础之上充分考虑网络违法犯罪特点,使之更能适应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现实需要。有关部门需通过对网络谣言的监控和追踪,对网络谣言制造者和违法网站施以相应的惩罚措施,以法制规范清除传谣信谣的网络毒素。
手术除瘤,需以增强辨谣能力切除。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面对海量信息,政府应为网民提供科教平台。当前我国政府为助力网民辨谣,积极建设辟谣平台,整合网络资源,集体治理网络谣言,但这种措施仅能在谣言流传后扬汤止沸。为此,有关部门应在建设辟谣平台的同时,搭建科学教育平台,针对网络谣言中存在的“伪科学”、“真迷信”,通过聘请专家学者答疑解惑,增强社会大众科学认知,釜底抽薪地切除网络谣言的流传根源。
手术除瘤,需以公开政府信息缝合。治理网络谣言,需要让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真正有效地运转起来,让谣言消失在“阳光信息”下,形成政府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防范网络谣言的制度壁垒。政府应当与主流媒体协作,建立防范网络谣言扩散的预防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对可能成为谣言的虚假信息加以重点筛选,尽早采取措施来掌控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而当谣言在网络上泛滥时,政府应当及时有效地公开对澄清谣言具有重要作用的信息,以“信息公开”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
从范仲淹慨叹“忧谗畏讥”,到鲁迅直指“谣言杀人”,从百余年前“虐死婴儿数十名”的谣言引发“天津教案”,到今天“纸馅包子”、“尸油米粉”的合理解决,谣言的有效应对和治理展现着中国社会的成熟理性,度量着中国民主政治的行进步伐。针对日益猖獗的网络谣言“毒瘤”,我们必须以法律消毒,以科教切除,以公开缝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及网络环境正气抬头、乾坤清朗、温馨和谐。
分值35分,得19.00分
铲除网络谣言,携手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网络谣言如H7N9禽流感病毒传染、邯郸抢孩事件、“秦火火案”、“傅学胜案”等像毒品一样走私猖獗,把网络舆论环境搅得乌烟瘴气,有悖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更有碍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携手铲除网络谣言刻不容缓。
网络谣言“深得人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现有的立法仍局限于计算机信息安全,对网络信息操控的违法犯罪规制不多。第二,政府对互联网的监管不力,辟谣不及时,信息不透明,对造谣者和违反法律规定的网站惩处力度不够。第三,互联网供应商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行业协会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公关公司、网络炒手、微博大V们推波助澜。第四,中国社会信任度越来越低,部分网民缺乏公德意识,对谣言的识别能力差。为此,铲除网络谣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上下联动,协同治理。
首先,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谣言问题必须尽快制定治理网络谣言的法律法规,继续推进网络实名制,以法律形式对网络谣言的行为性质、责任认定、危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做出明确规定,依法追究造谣者责任,鼓励和帮助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其次,铲除网络谣言,还需政府加强监管,建立多方协调联动机制,抢占新媒体高地,以“透明”平息谣言,对具有一定恶劣影响的网络谣言事件进行社会舆论公关,及时发布信息,让真实信息与谣言赛跑,力争将民众受谣言误导的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
再次,铲除网络谣言,构建和谐社会,亟须提高互联网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网络辟谣联盟,谣言一经核实在网络各个角落“无以遁形”。各大网站、贴吧、论坛、微博等加强信息发布管理,不给谣言提供传播渠道,维护媒体公信力和正常的传播秩序。
最后,铲除网络谣言,构建和谐社会少不了全体网民的共同努力。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所有网民都应增强自律意识和底线意识,文明上网,提高对谣言的辨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不当谣言的“观众”,争取让谣言止步不前。
铲除网络谣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网络家园,事关社会稳定大局。不仅需要网络媒体的自律、网民的自警自省,还需要政府的严格监管,更需要规范健全的法律法规。多方配合,共同铲除网络谣言,这对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毕业生同学:
经过四年的校园学习生活,你们像即将展翅高飞的雏鹰,就要走出校门,面向社会,开始新的生活。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当你们心怀憧憬,承载父母亲朋的期望,踏进大学校园仿佛还是昨天的事,现在你们已学有所成,作为山东财经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即将飞离校园,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或踏上工作岗位,或考研继续求学,开始你们新的人生旅程,老师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下面就就业和考研的相关事项给大家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就业注意事项:
1、毕业去向
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当年下发的《关于上报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方案和办理派遣手续的通知》要求:已经落实工作单位,并签订就业协议的,派往就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包含山东省内单位的网上签约、录入省内就业协议书(已经同级人事部门鉴证)和与省外单位签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已在网上录入且符合该省接收毕业生要求)。
毕业生多形式就业且不具备签约条件的和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其就业去向为生源所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外省生源的为各省(市、自治区)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2、报到证与报到
报到证是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经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报到凭证。报到证没人1份,请妥善保管。升学和缓派的学生没有报到证。
报到是指毕业生在规定期限(3个月),持有关材料到签约单位或指定的人事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和单位要求的有关材料直接到接收单位办理报到手续;未就业的山东生源毕业生进行“网上报到”后,持签发到各市、县人社部门的就业报到证、毕业生证书、和身份证等到相关的人社部门办理报到等手续。
3、二次派遣与调整改派
二次派遣是指离校时就业报到证签发回生源地人社局的毕业生,在规定期限(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落实就业单位后办理的派遣手续,具体流程参见《就业指导手册》。
毕业生的调整改派是指就业报到证已签发到接收单位,在改派期(1年内),因特殊情况与原接收单位解除就业协议,与新接收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或申请回生源地就业,由各级人事部门办理的改派手续,具体流程参见《就业指导手册》。
二、升学注意事项:
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其毕业去向按升学派遣,升学的毕业生没有报到证。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同学持收到录取通知书、入学须知等相关材料按时到录取单位报到。
就业方案列为升学的毕业生,因特殊情况本人申请不再继续学习的,我校要出具正式文件到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为其办理补发报到证的手续。毕业生须提供录取通知书原件、录取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取消该生学籍的证明(9月1日前办理的不需此证明)。放弃升学毕业生无比于当年12月底之前办理,逾期不再办理。
无论就业还是考研,社会终是你们将要进入的另一所大学,如何站稳脚跟,怎样学会生活,是你们面临的另一个崭新的课题。在社会上,起更大作用的是个人的努力,而评价的标准是对社会的贡献。要学会安分守纪,保持一颗平常心,一方面要学会从容、坦然地面对平凡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决不放弃努力,不错过任何一个成功的机会。我们有理由自信和相信,明日的山东财经大学必将以你们为荣,明天的辉煌也必将属于青春、理性、创新、求实的你们!
最后,祝愿所有的毕业生一路顺风,前程似锦!
山东财经大学就业指导处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则∁I (P∩Q) = ( ) .
(A) {1, 4} (B) {2, 3}
(C) {1} (D) {4}
2. (理科) 设a, b∈R且a≠0, 若复数 (a+bi) 3是纯虚数, 则
(文科) 若向量a, b, c满足a+b+c=0, 则a, b, c ( ) .
(A) 一定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B) 一定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C) 都是非零向量时一定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D) 都是非零向量时也可能无法构成一个三角形
3. (理科) 设函数其中a>0且a≠1, 若
(文科) 函数
(A) {y︱y≠1且y∈R}
(B) {y︱1<y≤2}
(C) {y︱1<y<2}
(D) {y︱y≤2}
4.已知
(A) 函数y=f (x) ·g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
(B) 函数y=f (x) ·g (x) 是偶函数
(C) 函数y=f (x) +g (x) 的最小值为-1
(D) 函数y=f (x) +g (x) 的一个单调递增区间是
5. (理科) 已知三个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A) μ1<μ2=μ3, σ1=σ2>σ3
(B) μ1>μ2=μ3, σ1=σ2<σ3
(C) μ1=μ2<μ3, σ1<σ2=σ3
(D) μ1<μ2=μ3, σ1=σ2<σ3
(文科) 某化工厂有职工320人, 其中工人240人, 管理人员48人, 其余为后勤人员.在一次职工工作情况抽样调查中, 如果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抽得工人的人数是30人, 那么这次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容量是 ( ) .
(A) 30 (B) 40
(C) 48 (D) 240
6. (理科) 已知x, y满足线性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z=-x+my取最大值的最优解有无数个, 则m= ( ) .
(A) -3或
(C) 2或
(文科) 下面给出的四个点中, 到直线x-y+1=0的距离等于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点是 ( ) .
(A) (1, 1) (B) (-1, 1)
(C) (-1, -1) (D) (1, -1)
7.已知焦点 (设为F1和F2) 在x轴上的双曲线上有一点
8. (理科)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 斜边
(文科) 在正四棱柱A1B1C1D1-ABCD中, 若AA1=2AB, 则异面直线A1B与A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 .
9.设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10. (理科)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的和为其中a>0, 则
(A) 0 (B) 0或1
(C) 0或
(文科) 设数列: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
12.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A, 若存在非零实数t, 使得对于任意x∈C (C⊆A) , 有x+t∈A, 且f (x+t) ≤f (x) , 则称f (x) 为C上的t低调函数.如果定义域为[0, +∞) 的函数f (x) =-︱x-m2︱+m2, 且f (x) 为[0, +∞) 上的10低调函数, 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4分, 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已知函数
14.图2给出的是计算
15.设a>2b>0, 则
16.给出下列命题:
①“sinα-tanα>0”是“α是第二或第四象限角”的充要条件;
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个点A (4, 5) , B (-2, 2) , C (2, 0) , 则
③函数
④设[m]表示不大于m的最大整数, 若x, y∈R, 那么[x+y]≥[x]+[y].
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设△ABC三个角A, B, C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向量p= (a, 2b) , q= (sinA, 1) , 且p//q.
(Ⅰ) 求角B的大小;
(Ⅱ) 若△ABC是锐角三角形, m= (cosA, cosB) , n= (1, sinA-cosAtanB) , 求m·n的取值范围.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理科) 已知函数
(Ⅰ) 若函数h (x) =f (x) -g (x) 有两个极值点,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Ⅱ) 是否存在实数a>0, 使得方程g (x) =xf′ (x) -3 (2a+1) x无实数解?若存在, 求出a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文科) 已知函数
(Ⅰ) 当m=-1时, 求函数y=f (x) 在[-1, 5]上的单调区间和最值;
(Ⅱ) 设f ′ (x) 是函数y=f (x) 的导数, 当函数y=f ′ (x) 的图象在 (-1, 5) 上与x轴有唯一的公共点时,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3, 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与圆O所在平面相交于CD, 线段CD为圆O的弦, AE垂直于圆O所在平面, 垂足为E.若AE=3, 圆O的直径为9.
(Ⅰ) 求证:平面ABCD⊥平面ADE;
(Ⅱ) 求二面角D-BC-E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20. (本小题满分14分) 某幸运观众参加电视节目抽奖活动, 抽奖规则是:在盒子里预先放有大小相同的5个小球, 其中一个绿球, 两个红球, 两个白球.该观众依次从盒子里摸球, 每次摸一个球 (不放回) , 若累计摸到两个白球就停止摸球, 否则直到将盒子里的球摸完才停止.规定:在摸球停止时, 只有摸出红球才获得奖金, 奖金数为摸出红球个数的1000倍 (单位:元) .
(Ⅰ) 求该幸运观众摸三次球就停止的概率;
(Ⅱ) (理科) 设ξ为该幸运观众摸球停止时所得的奖金数 (元) , 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ξ.
(文科) 求该幸运观众获得1000元奖金的概率.
21. (本小题满分14分) 设椭圆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 焦点在x轴上, 短轴长为
(Ⅰ) 求椭圆C的方程;
(Ⅱ) 设椭圆C上有不同两点P, Q, 且OP⊥OQ, 过P, Q的直线为l, 求点O到直线l的距离.
请考生在第22, 23, 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 (本小题满分10分)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4, △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 PA是⊙O的切线, PB交AC于点E, 交⊙O于点D, 若PE=PA, ∠ABC=60°, PD=1, BD=8, 求BC的长.
23. (本小题满分10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l经过点P (1, 1) , 倾斜角
(Ⅰ) 写出直线l的参数方程;
(Ⅱ) 设l与圆x2+y2=4相交于两点A, B, 求点P到A, B两点的距离之积.
24. (本小题满分10分)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如果a, b, c∈R+, 求证:
参考答案
2. (理科) B. (a+bi) 3=a3+3a2bi+3a (bi) 2+ (bi) 3=a3-3ab2+ (3a2b-b3) i,
由已知得a3-3ab2=0, a≠0, ∴ a2=3b2, b≠0,
∴ 3a2b-b3=b (3a2-b2) =8b3≠0, 于是
(文科) D.反例法:从一个正三角形的中心出发的三个单位向量, 夹角均为120°, 它们的和为零向量, 但不能构成三角形;三个共线的非零向量之和为零向量时, 它们也不能构成三角形.在三角形ABC中,
由34=81, 得
另解:由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性质——“定义域与值域互换”知, 当x≤1时,
(文科) B.将原式整理得
5. (理科) D.根据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性质可知, x=μ表示对称轴, δ表示曲线的分散程度, δ越大, 分布越分散.由题图可知, f1 (x) 和f2 (x) 的分散程度一致, 因此δ1=δ2<δ3, f2 (x) 和f3 (x) 的对称轴相同, 因此, μ1<μ2=μ3.∴ 选D.
(文科) B.根据题意知,
6. (理科) C.作出线性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可行区域, 如图, 将目标函数变形, 得
当m>0时, 直线
当m<0时, 直线
(文科) C.根据题意, 将各点代入验证即可得到答案.
7.D.由已知可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则
∴ 消去x0, 解之, 得λ=3.
因此双曲线方程为
另解:由面积公式得到关系式:
8. (理科) D.根据题意作出符合条件的图形, 由D, E分别是AB, AC边的中点知, AE⊥DE, A′E⊥DE, ∴ ∠AEA′就是二面角A′-DE-A的平面角, ∴ ∠AEA′=120°, ∴ ∠A′EC=60°.
又∵ A′E=AE=EC=2, ∴ △A′EC是正三角形, 取A′E中点F, 连结CF, 则CF⊥A′E.
又∵ DE//BC, ∴ CF⊥面A′ED, ∴ CF就是BC到面A′DE的距离,
∴ 选D.
(文科) D.设AB=a, 则AA1=2a, 如图, 则
9.C. (充分性) ∵ (D为P2P3的中点) ,
∴ O在△P1P2P3的P2P3的中线上.
同理, O在△P1P2P3的边P1P3的中线上,
因而O是△P1P2P3的重心.
又
(必要性) 由正三角形的性质可知, 结论显然成立, 选C.
10. (理科) D.当n≥2时,
(文科) D.设数列的通项为an, 则
11.A.设A为顶角, B, C为底角, 它们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则
又
解之, 得
另解1:设顶角为A, 则底角为
另解2:设顶角为β, 底角为α, 腰长为m, 则底边为2mcosα, 则
12.B.由f (x) =-︱x-m2︱+m2和f (x+10) ≤f (x) , 得
-︱x+10-m2︱+m2≤-︱x-m2︱+m2,
所以︱x+10-m2︱≥︱x-m2︱≥0,
两边平方, 得 (x+10-m2) 2- (x-m2) 2≥0,
即10 (2x+10-2m2) ≥0, x+5-m2≥0恒成立, 所以m2≤x+5在x∈[0, +∞) 的条件下恒成立, 只需m2≤5, 选B.
14.i>10.
15.12.方法1:
综上, 当
方法2:∵ a>2b>0, ∴ 令a=2b+t, t>0, 则原式
两种方法, 两种不同的思路, 方法1利用了配凑技巧, 而方法2则利用a=2b+t (t>0) 变换了a>2b这一条件, 实现了等与不等的转化.
16.①③④.对于①, 当
即[x+y]≥[x]+[y], 故④正确.
填①③④.
17.解: (Ⅰ) ∵ p= (a, 2b) , q= (sinA, 1) , p//q,
∴ a-2bsinA=0, 由正弦定理得
, 得
(Ⅱ) ∵ △ABC是锐角三角形, ∴由 (Ⅰ) 知,
于是
由
18. (理科) 解: (Ⅰ) 由题意知,
∵ 函数h (x) 有两个极值点,
∴ 方程
即ax2+2x-1=0应有两个不同的正数根,
于是
Symbol^C@-1<a<0.
(Ⅱ) 方程g (x) =xf′ (x) -3 (2a+1) x,
即-6x+3lnx=3ax2-3 (2a+1) x,
等价于方程ax2+ (1-2a) x-lnx=0.
设H (x) =ax2+ (1-2a) x-lnx, 则问题就可以转化等价地为函数H (x) 在区间 (0, +∞) 内无零点的问题 (即函数H (x) 图象与x轴无交点的问题) .
所以, 当x∈ (0, 1) 时, H′ (x) <0, H (x) 是减函数;
当x∈ (1, +∞) 时, H′ (x) >0, H (x) 是增函数.
因为x→0或者x→+∞时, H (x) →+∞,
∴ 要使H (x) 图象与x轴有无交点, 只需
H (x) min=H (1) =a+ (1-2a) =1-a>0,
结合a>0, 得0<a<1.
(文科) 解: (Ⅰ) 当m=-1时,
只有x=2在[-1, 5]上, 所以f (x) 在[-1, 2]上单调递减, 在[2, 5]上单调递增.
又
∴ f (x) , f ′ (x) 随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故函数y=f (x) 在[-1, 5]上的最大值为
(Ⅱ) 由已知可得f′ (x) =2x2-2 (2m+1) x-6m (m-1) , x∈R.
函数y=f′ (x) 的图象与x轴的公共点的横坐标就是二次方程x2- (2m+1) x-3m (m-1) =0的实数根, 解之, 得x1=3m, x2=1-m.
①当x1=x2时, 有3m=1-mSymbol^C@
②当x1≠x2时, 令H (x) =x2- (2m+1) x-3m (m-1) , 则函数y=f′ (x) 的图象在 (-1, 5) 上与x轴有唯一的公共点Symbol^C@H (-1) ·H (5) ≤0, 而H (-1) =-3m2+5m+2, H (5) =-3m2-7m+20, 所以 (-3m2+5m+2) (-3m2-7m+20) ≤0, 即 (m-2) (3m+1) (m+4) (3m-5) ≤0,
解之, 得
经检验, 当m=-4和m=2时, 不符合条件, 故舍去.
综上所述, 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19.解: (Ⅰ) 证明:∵ AE垂直于圆O所在平面, ∴ AE⊥CD.
在正方形ABCD中, CD⊥AD.
∵ AD∩AE=A,
∴ CD⊥平面ADE.
∵ CDSymbolLC@平面ABCD,
∴ 平面ABCD⊥平面ADE.
(Ⅱ) 由 (Ⅰ) 可知, CD⊥DE,
∴ CE为圆O的直径, CE=9.
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
在Rt△CDE和Rt△ADE中,
有DE2=81-a2=a2-9,
解之, 得
过点E作EF⊥AD于点F, 作FG//AB交BC于点G, 连结EG,
∴ EF⊥AB, 进而EF⊥平面ABCD,
∴ EF⊥BC, 而BC⊥FG, 所以BC⊥EG,
∴ ∠EGF就是二面角D-BC-E的平面角.
又
故二面角D-BC-E的平面角的正切值为
注:在 (Ⅰ) 的基础上, 理科可以以D为坐标原点, 分别以CD、ED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利用向量的知识加以求解, 过程略.
20.解: (Ⅰ) 记“该幸运观众摸球三次就停止”为事件A, 则
(Ⅱ) (理科) ξ的可能值为0, 1000, 2000.
∴ξ的分布列为:
所以
(文科) 该幸运观众获得1000元奖金分为两种情况:摸3次球, 一个红球, 两个白球;摸4次球, 一个红球, 一个绿球, 两个白球.∴ 摸3次球时, 一个红球有C
21.解: (Ⅰ) 设椭圆C的方程为
由
即
于是a2=b2+c2=21+7=28,
椭圆C的方程为
(Ⅱ) 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 即l⊥x轴时, 不妨设l与x正半轴交于点M, 将x=y代入
若直线l的斜率存在, 设l的方程为y=kx+m (k, m∈R) , 则点P (x1, y1) , Q (x2, y2) 的坐标是方程组
的两个实数解,
消去y, 整理, 得
(3+4k2) x2+8kmx+4m2-84=0,
∴ Δ= (8km) 2-4 (3+4k2) (4m2-84) =12 (28k2-m2+21) >0, ①
即
将x1+x2, x1x2代入上式, 得
化简, 得m2=12 (k2+1) . ④
将④代入①知, Δ>0, 因此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
综上知, 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
22.解:由切割线定理, 得
PA2=PD·PB=9, 故PA=3.
根据弦切角定义, 得∠PAC=∠ABC=60°, 且PE=PA,
故△PAE为等边三角形, PE=PA=3,
所以BE=6, DE=PE-PD=2.
根据相交弦定理, 可得BE·DE=AE·CE,
∴ CE=4.
在△BCE中, BE=6, EC=4, ∠BEC=60°,
∴ 由余弦定理,
23.解: (Ⅰ) 直线的参数方程是
是参数.
(Ⅱ) 因为点A、B都在直线l上, 所以可设它们对应的参数为t1和t2,
则点A, B的坐标分别为
把直线l的参数方程代入圆的方程x2+y2=4,
经整理, 得
因为t1和t2是上述方程的解, 从而t1t2=-2, 因此︱PA︱·︱PB︱=︱t1·t2︱=2.
Ⅰ. 词汇(每小题1分,共10分)
(一) 根据句子意思,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That____ (sound) quite a good idea. I will join you in the work.
2. They were____ (amaze) at the little girl’s beautiful song.
3. I’m____ (think) about how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It’s a little difficult.
4. There is a____ (fly) at 9:55 on the morning of November 14th.
5. Could you tell me____ (who) we are going to see?
(二) 选出与所给句子画线部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选项。
6. I haven’t heard from my sister since last year.
A. met with B. heard about
C. got news from D. received any letter from
7. The nurse looked after the sick people very well.
A. cared of B. took care
C. took care of D. took good care of
8. —The fridge in the middle is nice.
—I think so. But it costs too much.
A. is too expensive B. is very popular
C. is too heavy D. is quite cheap
9. The shop is closed at this time of day.
A. found B. not open C. shown D. broken
10. Stop talking. The teacher is coming.
A. Be quiet B. Go on talking
C. Please talk D. Let’s talk
Ⅱ. 选择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
11. My uncle is____ honest man. He works in____ university. He is good at playing____ violin.
A. a; an; the B. a; a; ×
C. an; a; theD. a; the; ×
12. Lucy has a pear in one hand and a knife in____ .
A. other B. the other C. another D. others
13. Jim’s parents are____ doctors. They are busy____ on a patient now.
A. all; operate B. both; operating
C. both; to operate D. all; operating
14. —May I____ your dictionary?
—Sorry,I’ve____ it to Mary.
A. lend; lent B. borrow; borrowed
C. borrow; lent D. lend; borrowed
15. I heard he____ before. He knows a lot about that city.
A. had gone to New YorkB. had been to New York
C. has gone to New YorkD. has been to New York
16. After____ ,they stopped to have a rest.
A. some time B. sometime
C. some times D. sometimes
17. Don’t get on or get off the bus until it____ .
A. stop B. has stopped
C. is stopping D. won’t stop
18. Do you know____ at this time yesterday?
A. who are they waiting B. who they are waiting for
C. who are they waiting for D. who they were waiting for
19. I saw him____ the train just now.
A. get into B. get off
C. get out of D. get down
20. How can you____ if you are not____ ?
A. hear; listening B. listen; heard
C. hear about; listening D. heard; listen
21. I met Li Ding on my way home yesterday. But I didn’t____ to her,because she____ to an old woman there.
A. say; was talking B. talk; was telling
C. speak; was talking D. speak; was saying
22. She____ a piano concert if she____ free next week.
A. will give; will be B. is going to give; was
C. will give; is D. gives; will be
23. I don’t know when she____ . But when she____ ,I____ you know.
A. comes; will come; let B. will come; comes; shall let
C. will come; comes; let D. comes; comes; let
24. There are____ students in our school.
A. two thousand three hundred fifty-five
B. two thousands three hundreds an fifty-five
C. two thousands and three hundred and fifty five
D. two thousand three hundred and fifty-five
25. Mr Smith said he____ to Beijing twice.
A. has been B. had been
C. has gone D. had gone
Ⅲ. 句型转换 按括号内的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每小题1分,共5分)
26. Wei Fang does her homework after school. (改为否定句)
Wei Fang_____ _____her homework after school.
27. Mike has never been to Paris. (改为反意疑问句)
Mike has never been to Paris,____ ____ ?
28. The teacher asked Mike,“Does he like swimming?” (改为间接引语)
The teacher asked Mike____ he____ swimming.
29. Mr Brown has lived in London for ten years. (对画线部分提问)
_____ ____ _____Mr Brown____ in London?
30. He was too tired to work extra hours in the office. (改为复合句)
He was____ tired____ he____ work extra hours in the office.
Ⅳ. 口语应用(每小题1分,共20分)
(一) 从Ⅱ栏中选出能回答Ⅰ栏中问题的正确答句。
ⅠⅡ
31. Has Lucy ever gone scuba diving?A. No,I haven’t.
32.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USA?B. To visit their teacher.
33. What’s happened to you?C. No,but she’d like to go one day.
34. Is anybody hurt?D. Five weeks ago.
35. What have they gone there for?E. Yes,they are OK.
F. I’ve had an accident.
G. No. They are OK.
(二) 从方框中选出正确的句子填空,使对话意思完整。
A:Look,Jack.__36__
B:We planted a lot of young trees.
A:Oh,I see.__37__
B:Yes.__38__
A:Is supper ready,Mum?__39__
B:__40__Then we can have supper.
A. Your clothes are dirty.
B. It is very hot there,isn’t it?
C. We planted trees along the West Lake.
D.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there?
E. Wash your hands and take a rest.
F. Today is the Tree-planting Day.
G. I’m hungry.
(三) 在下列对话的每个空白处填上一个词,使对话完整、正确。
A:Hello! Can I__41__to the manager,please?
B:__42__a moment,please. I’m sorry he isn’t here just now. May I help you?
A:That’s very kind__43__you,but I want to speak to him about our business plan. I would like__44__see him as__45__as possible,please.
B:Are you free later today?
A:Sorry. I’m very__46__today.
B:Will you come tomorrow?
A:I think so.__47__ 48__?
B:Between 9:00__49__10:00.
A:Yes,that would be fine.
B:I’ll__50__a message on his desk.
A:Thank you very much. Goodbye!
B:Goodbye!
Ⅴ. 完形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Someone says,“ Time is money. ” But I think time is__51__important than money. Why?Because when money is spent,we can get it back. But,when time is gone,it’ll never__52__. This is__53__we mustn’t waste time.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__54__is usually limited.__55__a second is very important.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our time to do__56__.
But it is a pity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who do not know the importance of time. They spent their limited time smoking,drinking and
57__. They do not know that wasting time means wasting part of their own__58__. In a word,we should save time,we shouldn’t__59__today’s work for tomorrow. Remember we have no time to__60__.
51. A. much B. less
C. much less D. much more
52. A. return B. carry C. get D. bring
53. A. what B. because C. why D. so
54. A. money B. time C. day D. food
55. A. Every B. Even C. In D. Since
56. A. nothing useful B. useful anything
C. something useful D. useful everything
70. What do you think of Tom’s letter of thanks?
A. It was too soon. B. It was too early.
C. It was too slow. D. It was too late.
(B)
A man in a very famous restaurant started to take off his jacket. As soon as he saw this,the head waiter rushed over to his table and said,“I’m afraid I must ask you to keep your jacket on,sir,because it is not good manners to do it in such a nice restaurant.”
“Now,listen,” said the man. “ I will let you know that the Queen of England gave me permission(许可) to take off my jacket here.”
“The Queen of England?” said the waiter in great surprise.
“Sure,” replied the man. “ When I was in England last month,a friend of mine took me to see the Queen. It was quite hot,so I started to take my coat off. The Queen looked over and said,‘You may do that in the United States,but you may not do it here.’ So I got the Queen’s permission,right?”
71. It is certain that the story happened____ .
A. in England B. in the Queen’s place
C. in the USA D. in an ordinary restaurant
72. When the head waiter asked the man not to take off his jacket,the man____ .
A. took his advice immediately
B. obeyed him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C. apologized for his bad manners
D. refused to listen to him
73. The man told the waiter that he could take off his jacket because
____.
A. the Queen of England let him do so in the USA
B. the weather was so hot that no one could wear a thick jacket
C. he was free to take off his clothes anywhere
D. he was in such an unknown restaurant
74. What the Queen really meant was that____ .
A. people in the USA were less polite
B. he shouldn’t take off his coat on such a formal occasion(正式场合) in England
C. she let him take off his jacket in America
D. the English and the American enjoyed different ways of life
75. From the story we can know that____ .
A. the Queen invited the man to have dinner with her in a famous restaurant
B. the man went to see the Queen of England with his friend last month
C. the man’s friend made an apology to the head waiter
D. the head waiter was always ready to do what the Queen told him to
Ⅶ. 书面表达(20分)
Miss Zhou了解到卫华发生车祸的过程后,在班上组织了一次有关交通安全注意事项的讨论。你联系生活实际参与了讨论。请把你的意见整理一下,写成一篇80个词左右的短文。
1. 内容要求:(1) 步行时的安全事项; (2) 骑自行车时的安全事项; (3) 乘公交汽车时的安全事项。
2. 参考词汇:pavement人行道; handle bar自行车把手; watch ahead向前看
Key:
1. sounds 2. amazed 3. thinking 4. flight 5. whom 6-10 DDABA
11-15 CBBCB 16-20 ABDBA 21-25 CCBDB 26. doesn’t do
27. has he 28. if,liked 29. How long has,lived 30. so,that,couldn’t
31-35 CAFGB 36-40 AFCGE 41. speak 42. Wait/Just 43. of 44. to
45. soon 46. busy 47. What 48. time 49. and 50. leave
51-55 DACBB 56-60 CCBDA 61-65 TFFTT 66-70 BACAD
71-75 CDABB
Ⅶ. 书面表达(One possible version):
【中公模拟二申论试题】推荐阅读:
《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05-25
申论职业道德模拟试题09-25
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09-17
2018国考申论模拟卷:城市文化11-30
税收实务模拟试题二09-15
金融学模拟试题二307-12
会计模拟试题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