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精品教案项链
《项链》这篇课文,现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评价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项链》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代表作。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同时也塑造了一个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
本单元课文包括《药》、《项链》、《陈奂生上城》、《守财奴》四篇小说,是高中阶段的第二个小说单元。它的基础是初中分散学习的小说知识,其近邻是本册第一单元的小说知识和鉴赏知识,它的延伸是高中各册文学鉴赏单元。因此,教学本篇文章,一方面要在学习《药》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即指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人物描写技巧、欣赏人物形象;一方面,培养学生初步欣赏小说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面的文学鉴赏单元打下基础。
(二)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识目标
A、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并归纳各部分内容;
B、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C、通过小说精巧的情节分析来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并客观公正的评价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多角度审视小说人物,研讨、评价玛蒂尔德这一复杂人物形象。
B、进行情景对话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 体味人在物质与精神世界中执迷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在现实的限制下的无奈、荒诞及虚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的本性的坚持与扭曲,人的命运的悲剧性与喜剧性。从玛蒂尔德身上汲取、发扬人性中善的力量。跳出阶级论,从人性的角度去诠释玛蒂尔德这样既有虚荣心,又有着诚实、坚强、善良的复杂人物,是本课重点亦是难点。重点难点突破的办法:
A、紧扣课文,抓住主要情节及关键语句,把握人物内心世界; B、进行情景对话训练,体味人物的心理变化。
这几个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多角度评价人物的能力。
二、说教法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既然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而新课程理念同样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2)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3)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4)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5)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讨论法和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讨论法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的这次课讨论的方式较多,有小组讨论、大组讨论、师生对谈等。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教师的最终任务不应该是传授学生知识,而应该是教授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我个人认为,教授学生如何学会学习,比传授学生知识更为重要。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少至多、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通过对第一单元课文和《药》的学习,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已经了解,而且也掌握了一些初步鉴赏小说的知识。为了使学生的认识能向纵深发展,教学本文时就是继续围绕教学重点并结合本篇课文固有的特色,在课堂上经过老师的提问、讨论及学生的自主探究、诵读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突破教材的重难点。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在教学中,我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通过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质疑等环节完成教学内容。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这一点。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导入 1、以诗导入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总不见。(清?无名氏《冰雪诗》)让学生考虑这首诗和课文的相似之处,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创设情景,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介绍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法国 莫泊桑俄国 契诃夫美国 欧?亨利 让学生在互相联系、互相比较中掌握知识,同时也完成了大纲要求的“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的教学内容
课文分析(以问题导入,逐步深入,各个击破)根据教学目标我将设置以下问题: 1、“项链”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项链”都写了哪些情节?(完成知识目标 A)梳理情节,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围绕“项链”,玛蒂尔德的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心理、性格也发生了变化,文章中有具体语句,请学生在文中用笔勾画下来,并说说这些情节表现了玛蒂尔德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并诵读描写非常精彩的句子。(完成知识目标 B)这环节将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提供学生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掌握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让学生明白分析人物要结合语言和细节切忌脱离语言和细节架空分析。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在作文中,描写人物要靠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切忌简单的定义人物。、恩格斯曾经说过:“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请学生考虑本文的偶然性的因素都有哪些? 这是一个自主探究题,目的是让学生去寻觅去探索,了解文章精巧的构思。、行创新性赏析,超越作者,冲破框框,引导学生多角度审视、评价玛蒂尔德。(完成能力目标 A)我将提供三种观点让学生参考,让学生讨论,然后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的反映,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也有助于学生较全面的把握人物形象。
课堂练习(表演场景)这里的表演不是课本剧的正式改编表演,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即兴表演,主要有以下 2 个场景:(完成能力目标 B)1、在舞会上,玛蒂尔德和男宾跳舞和时的对话。2、玛蒂尔德到水果店、杂货店、肉铺,争价钱,受嘲骂的场景。让学生体验人物的心理,并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拓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布置作业 1、这篇小说构思精巧。例如,玛蒂尔德见了舞会的请贴反而“懊悔”,有了舞服依然“发愁”;小说到最后才说出项链是假的。这些情节在上文都有铺垫,试把它们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设计这个作业题是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这篇小说不仅人物塑造非常成功,而且构思也非常精巧。学生通过做这道作业题就可以体会到文章精巧的构思。2、如果项链没有丢,玛蒂尔德的结局会怎样?要求: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文章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结 情节 人物借项链 错位丢项链 复位赔项链知项链 找到自我
五、评价分析
本课书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注重探究性学习,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通过情景对话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过程紧扣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语段和重点句分析人物,实现长课文短教,基本上能达到一课一得的教学目的。、结合语言和细节分析人物,能让学生较全面地把握人物形象,能教给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即结合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回首页]
项链
莫泊桑
【学前导引】
我们初中学习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小说写了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那么《项链》又展现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通过什么方法展开情节,刻画了什么样的典型形象,揭示了怎样的主题呢?
【学习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丰富理论仓库,形成与高考的链接。2.认识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3.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谋篇对表现主题的作用。4.品味人物心理,掌握小说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基本方法。
【基础知识精讲】
一、背景材料
莫泊桑(1850~1893),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擅长从平凡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故事结尾耐人寻味,以小见大地概括生活本质,蔑视嘲笑小资产阶级对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仰慕。
二、识记积累 1.字音识记
奢(sh ē)华
寒伧(chen)
惊骇(hài)瘦削(xu ē)自惭形秽(huì)租赁(lìn)契(q ì)约 债券(quàn)佳肴(yáo)2.辨形(括号内为错误写法)
兴高采(彩)烈
租赁(恁)
债券(卷)
契(挈)约 寒伧(伦)黯(暗)淡 感慨(概)誊(誉)写 怨天尤(优)人 端详(祥)3.词语辨析
[毅然、决然]两个词语都有 “坚决地”“毫不犹豫”的意思,形容词。“决然”还有“必然”的意思,如:投机取巧耍小聪明决然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宽敞、宽广]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词。“宽敞”多指室内空间,用于房屋、庭院,表示面积宽、空间大,很舒畅。“宽广”多指面积和范围,用于自然环境或形容道路、桥面广阔。“宽广”还可形容人的气量大。
[黯淡、暗淡]两个词都有 “不光明、昏暗、不鲜艳”之意。黯淡也指神色。暗淡多指光线色彩,也引申指前景。
[压抑、压制] “压抑”主要用于人,可用于一时的冲动,也可用于积蓄了许多的情感力量。“压制”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的产生或发展,“压抑”还可做形容词做定语。4.成语识记
(1)自惭形秽:看到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引申为感到自身的缺点或不足。(2)怨天尤人:指遇到不顺心事时责怪别人。
(3)面面相觑:互相看着显出惊惶或无可奈何的样子。(4)沽名钓誉: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骗取名誉。
三、课文剖析
(一)结构分析及图示
小说以女主人公路瓦栽夫人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这一线索展开情节,可将分行隔开的七板块按照内容的紧密联系分成四部分。1.(从开头到“接着就带着这宝物跑了”)借项链。
2.(从“舞会的日子到了”到“他照她说的写了信”)失项链。3.(从“过了一星期”到“也可以成全你”)赔项链。4.(从“一个星期天”到结束)发现项链是假的。
图示:曲折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尾留给读者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二)《项链》别具匠心的情节布局
1.为了突出主题,作者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由逆境到顺境再到逆境的曲折经历。起初失意的婚姻使玛蒂尔德陷入逆境,但舞会的请帖为她打开了希望之门,继而在舞会上大出风头,几乎使她成功,不料丢了项链,再次使她堕入逆境,这种逆境——顺境——逆境的转换,使情节一波三折。
2.设计了一系列出乎意料的情节。最明显地表现在三处:玛蒂尔德接到请柬不喜却怒,准备好舞服,不悦却愁,使情节出现波澜不呆板;丢项链的偶然事件使人物命运发生根本变化,也成了小说情节发展的转折点;小说的结尾又出人意料地在惊闻真相中结束,言有尽而意无穷。
3.巧用暗示铺垫。出人意料的情节真实可信,得益于安排伏笔进行铺垫的巧妙构思。开篇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是一处,为玛蒂尔德的最终悲剧进行铺垫;另一处就是为尾声中项链是假的进行铺垫,借项链时女友很大方,还项链时女友不开盒检查,而买项链时老板说“只卖出这个盒子”说明链与盒不是原配的。最后点明是赝品,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三)人物心理描写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心理直接和间接的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揭示主题。开篇对玛蒂尔德的 “梦想”以及“梦想”与现实矛盾给她带来痛苦的描写是直接心理描写;对人物特定环境中的表情、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是间接心理描写,如“狂热地搂抱女友”,舞会上的“陶醉”等都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二者均突出了玛蒂尔德向往豪华、爱慕虚荣的性格。而她一系列的遭遇均源于这种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四)人物形象及主题
小说塑造了一个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艳羡虚荣、追求奢华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尖锐地讽刺了资产阶级爱慕虚荣的思想,诅咒和谴责了资本主义社会。
(五)疑难解析
1.如何理解“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点拨: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作者将玛蒂尔德丢项链的事情看成 “细小的”、偶然的事,实际上这件事蕴涵着必然因素,是玛蒂尔德的虚荣性格造成的悲剧。她虚荣,所以她有了一系列的举动,借项链、舞会上的狂热、沉迷、忘乎所以以及担心被耻笑而“赶快逃走”,导致了丢项链,所以说偶然中存在必然。2.路瓦栽夫人为还债辛苦十年,变成劳动妇女,是否值得同情?
点拨:(1)路瓦栽夫人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从这一点看,值得同情。
(2)路瓦栽夫人表面像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而心灵深处仍向往资产阶级上流生活,所以对其思想进行讽刺、鞭挞也是有必要的。
【学习方法指导】
1.鉴赏小说情节结构的标准及方法 标准:(1)结构要服从主题需要。(2)结构要为人物的性格发展服务。(3)结构要完整统一、和谐。
方法:(1)着重了解叙述的时间、顺序、空间的变换。(2)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进程、故事线索的明暗安排。(3)识别叙述中的顺叙、倒叙、插叙、平叙、补叙。
(4)了解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悬念法、矛盾冲突法、铺垫法、误会法、反衬法等。
2.小说人物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
(1)运用人物内心独白直接剖析心理活动。
(2)从旁叙述人物内心活动或感觉。如《项链》中对玛蒂尔德“梦想”与“痛苦”的描述。
(3)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细节等暗示心理。如《荷花淀》中“女人的手震动了一下”这一细节暗示出水生嫂内心的震动。
(4)用环境描写衬托心理。如“雪下得紧”,一个“紧”字将主人公在恶劣环境中的内心世界衬托出来。
【知识拓展】
小说中起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1.悬念法。设悬念要根据具体的情景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才能使读者有一种想看结果心急如焚的感觉。
(1)倒叙设置悬念。选择有激情、有吸引力的高潮和结尾作为文章的开头,将读者一下子拉进文章去追根究源。
(2)故弄玄虚法。这种方法往往是通过在人物语言或事件的谜团之处设下埋伏,吊读者的胃口。如《枣核》一文中美籍华人的一句“等会儿你就会明白”,就引起读者的兴趣。
(3)环境氛围设置法。《荷塘月色》开篇烘托一种淡淡的哀愁,但为何会有那么一股哀愁呢?就会带着这个疑问去精读文章。
(4)激情赞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开头。开篇就疾呼称赞所写事物。如《绿》一开篇就说,“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为什么“惊诧”?这样自然吸引读者去感受。
2.矛盾冲突法。可以在情节的开端设置一对难以解决的尖锐矛盾,然后巧妙化解。《雍正王朝》便以矛盾开篇。康熙末年天灾人祸,百姓需要赈济,国库空虚,官府却巧立名目,鱼肉百姓,矛盾至此展开,这就需要一位明君扭转乾坤,雍正即位就水到渠成。
3.巧设伏笔法。预先对出现的情节进行暗示,然后照应,使读者体会构思之妙。在《项链》中有所体现。
4.误会法。情节误会连连,结尾真相大白,先抑后扬,引人入胜。5.以反辅正法。即以动显静或以静显动;以喜衬悲或以悲衬喜;以抑寓扬或以扬寓抑;以正求反或以反求正,这样对比强烈,主旨鲜明。
【同步达纲训练】
一、基础知识
1.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 差(chà)错
湿 润(rùn)
租 赁(lìn)
扫(sào)帚
B. 惆(chóu)怅 瘦 削(xiāo)苫(shān)碑 贴(tiē)C.赔 偿(cánɡ)契(qì)约 请 帖(tiē)妥 贴(tiē)D.债 券(quàn)亲 昵(nì)寻(xún)思 呼 吁(yù)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墙壁黯淡 客厅宽敞 举行秘谈 B.十分艳羡 惊慌失措 毫不费力 C.很不耐烦 誉写清楚 得意扬扬 D.歪风斜气 排解郁闷 身分不明
3.下列各句,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一篇作品,只能说明一两个哲理,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论 作者原意是什么,但我们能受到教益,这也就够了。
B.到目前为止,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 由于 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的。
C.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是忧患,只是 喜欢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D.想想自己幼年时的淘气捣蛋,又 何止 不是母亲眼中催泪的沙子呢? 4.下列词语填空正确的是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 ____________,墙壁的____________,家具的____________,衣料的____________,都使她苦恼。
A.破旧
黯淡
寒伧
粗陋 B.破旧 淡 陋 伧 C.寒伧 淡 旧 陋 D.寒伧 旧 淡 陋 5.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在领奖台上,当领导把一等奖的奖旗送到他手里时,他感到 自惭形秽。B.书记发言后,与会者 面面相觑,沉默了好久。C.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D.鼓风机和木风箱的效力不能 相提并论。6.对下列文学常识评说不当的一项是
A.莫泊桑,19世纪后期德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称号,成名作《羊脂球》,代表作《项链》。
B.都德,法国著名作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也很有声誉。
C.雨果,法国作家,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D.罗曼·罗兰,法国作家,其代表作是《约翰·克利斯朵夫》。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类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由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汇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
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C.科学家多年研究发现,不下三十种的乔木病害是由病毒和类菌原体混合感染而致病。
D.由于日本在对意识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正常关系受到了严重干扰。
8.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项是(1)这画前半幅为山景,峦岫回旋,树木森郁;后半幅为江景,_________________,笔墨雄秀苍润,力透纸背。
(2)对着那冷艳的脸,那脸上仿佛敷着一层洁光泛滥的晴雪,我恍惚漫游在雪后的荒山中,_________________。①白练平铺,遥峰隐约。②遥峰隐约,白练平铺。
③遗忘掉枯寂的心情,领悟到凄寥的静趣。④领悟到凄寥的静趣,遗忘掉枯寂的心情。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阅读理解 一枚金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法国老战士回到故乡。雷勃因为中了毒气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很贫苦。雷勃自尊心素来很强,他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有一年,他们在朱力斯家里聚会,朱力斯长得胖乎乎的,钱袋总是满满的。席间,他兴致勃勃地掏出枚古金币,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这枚古金币的年代、价值和来历。来客们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客人们在欢宴中开怀畅饮,谈笑风生,话题从金币转到别的上面去了。忽然,朱力斯记起了金币,但是,这枚金币不翼而飞了。众座哗然,“你是否明白,拒绝抄身意味着什么?”金币主人不客气地追问。“我没有偷金币,所以我不允许抄身。”雷勃回答。尽管如此,抄身照样进行。人们一个个把袋口翻开。等着搜查。但始终不见金币出来,于是注意力转移到雷勃身上。
“现在,你总不见得还坚持自己的意见了吧?”朱力斯问到。雷勃默不作声。主人气呼呼地走出房门,雷勃则在众目睽睽下,狼狈地退了出去。
从此,雷勃的声誉一落千丈。雷勃更穷了,不久,他的妻子也离开了人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朱力斯家的房子大修,一位工人在地板缝里发现了那枚光灿灿的古金币。
真相既白,朱力斯感到十分内疚。于是,他急忙跑进雷勃那破旧的小屋,连声道歉。
“不过,老弟,你也太固执了,既然金币不在你身上,当时何必反对抄身呢?”朱力斯嗔怪道。
雷勃那呆滞的目光停落在朱力斯的脸上。“不,我那时确实是一个贼呀,几个星期来,我们全家老少实在饿坏了,我不得不把餐桌上的食物偷偷地装进自己的口袋,一心想让我那可怜的妻子和孩子美美地吃一顿啊!”
9.小说第一段最后一句说“雷勃自尊心素来很强,他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这与结尾所写的是否矛盾?为什么?
10.小说的结尾安排非常巧妙,初读感到意料之外,仔细想想又在意料之中,雷勃是因为“偷”了食品而拒绝抄身的。对此,小说前文作了伏笔,请指出两处伏笔,并加以具体解释。
11.小说第一段文字有两方面作用,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
12.小说主题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将下面一个复句改写成一个长单句。
“她陶醉于自己的容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所认为的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参考答案
一、1.D(A.差chā B.削xuē 贴tiâ C.偿chánɡ 帖tiě)2.B(A.秘—密 C.誉—誊 D.斜—邪)
3.C(A句中“不论”应为“不管”;B句中“由于”应为“由”;D句中的“何止”应为“何尝”)
4.C(此题考查近义词区分,注意从词义和适用对象上区分,因全来自课文,释义从略)
5.A(“自惭形秽”指看到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6.A(莫泊桑是法国人)
7.B(A.“由于”改为“由”;C句去掉“病害”属赘余;D.属于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可将“举措”改为“政策”)
8.B(本题考查语意的“连贯性”。句中紧承“江景”,应选“白练平铺”故选①,先遗忘,后领悟,符合认识规律,选③)
二、9.不矛盾。雷勃是自尊自爱的,他之所以偷食品,是迫不得已,因为“全家老小实在饿坏了”,他只是“想让可怜的妻子和孩子美美地吃上一顿。10.一处在小说开头,交代雷勃“中了毒气„„生活很贫苦”,雷勃偷食品是出于贫困。一处写雷勃不愿搜身“狼狈”地退出去,说明做了“亏心事”,否则,文中不会用“狼狈”一词。11.铺垫 有助于揭示主题
12.造成雷勃悲剧的真正原因是战争;揭露资本主义贫富悬殊的丑恶现象 13.她陶醉于自己的容貌胜过一切女宾、成功的光荣、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以及妇女所认为的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评论(0)发表时间:2006年10月17日 0时10分
文/风过苇无声
稻子小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多,就过怕了穷日子。
幸好五兄妹中稻子是最小的小妹,赶上生活宽松了点。但稻子也只是勉强读到高中毕业,那时大哥大姐都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再也不能支持稻子读书。
稻子也不埋怨就回家帮年迈的父亲经营庄稼。乡里的小学欠教师,大学都说稻子成绩一直是优秀的,又高中毕业,让稻子代课吧。于是稻子就成了代课教师。
代课教师工资不高,370元。但稻子却过得安静而从容。每天早起到学校带一班小孩子吚吚呀呀的读书,下午下早了课还可以帮母亲到菜地看看。稻子把母亲的菜地照管得很好,无论那一个季节,都是一地绿油油的菜。
找稻子父母提亲的人不少,稻子不看在眼里,也不放在心上。却是一次,父亲的一个旧熟人介绍的。碍于父亲的情面,稻子答应了。就在稻子家见面,他黑瘦的黑瘦的,却给人健康明亮的感觉。介绍人让两个见面就借故走开了,就剩下他们两个人。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他终于说:我在东莞做建筑。他说:我也喜欢教书。
她倒水了一杯水给他,他们就接着有一句没有一句的说着,多数时候是他问,她就回答。倒是后来,他看着她说,你的剪了短发,如果再佩副耳环,一定比城市的女子更好看。她就笑。两个人的尴尬就少了很多,话也多了些。再后来她就知道他和她在同一间中学读过书,不过他读初三时他读初一。
终于要走了,他问她:教书的,我喜欢,做建筑是很多人说是没有出息的,你会喜欢吗? 她没有回答。
隔了些日子建筑工就上了东莞,再隔了些日子,托人带了一明晃晃的大耳环回来,还一本海子的诗集。那次见面桌子上有两本稻子翻旧了的海子的诗集。
稻子终于没有回信。因为母亲对稻子说:建筑工呢,一辈子跟他日晒雨淋? 稻子想起过怕了的穷日子就沉默了。
第二年,稻子结婚了。丈夫是一间中学的团支部书记,学校的校长做的媒人。……
前些日子在车站等人,就见到了稻子,稻子离了婚,也不再教书。
稻子穿着灰白的长裙子,戴着两个明晃晃的耳环,带了个小女孩,在车站等车。我问稻子有什么打算。
稻子就幽幽的说,上深圳,只要能养活自己和孩子就行……
导标显示屏幕
1.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
2.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
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
“乎”“所以”等词的用法;
4.背诵课文。
导学点拨窗口
【探海导航】
韩愈的《师说》一文针对性很强,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学习中,可先参照课文注解和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动机。然后,看注释,通读课文,了解全文的总体结构和主要观点,特别要重点理解第一段观点的新颖和第二段对比论证的有力。在此基础上,反复读熟课文直至背诵。背诵时要注意语气和语句的停顿、词语的连属、声调的抑扬等。如有不正确,则说明在理解上有误差,应该及时纠正。词语方面重点要辨析传、师、道、惑、益、从、也、则、于、乎、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可先做好后面的跟踪试题。
初中学过韩愈的《马说》,是讲识别人才、爱护人才的,内容和本文有一定的联系。韩愈宣扬“尊师重教”,也以伯乐自许。学习中,可以回顾复习《马说》,增强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思路结构】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为达使人信服的目的,文章必须既要有理论论据又要有事实论据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因而作者先从老师的功能角度做演绎推理立论,然后,再以现实存在的不良风气和孔
子从师的言行作归纳推理加深论点。全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结构图: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理论论据)演绎推理
(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
归纳推理
(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孔子从师的言行(正面实例)
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
呼应印证
(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疑难指津】
·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如何理解本文的行文气势?韩愈的论说文向以气势通畅著称。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首段思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从师,从师即学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句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全段层层顶接,步步推进,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更是势不可当。次段紧承首段对师道的论述,连用三个层层深入的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语气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问语气,发展到“吾未见其明也”的责备的语气,再到“其可怪也欤”的带有强烈感情的讽刺语气。这种语气上的层层递进,声势逼人。三段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且为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二段“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有力佐证,一石三鸟,精当无比。结尾又从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点明写作目的,贯通古今,继往开来,更有高屋建瓴之势。全文文势硬转直接,陡直峭绝:开篇“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有如横空出世,已见出奇;中间三个对比,如三峰插天,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更见其奇。营造这种雄直峭兀之势,最为韩愈所长。本文灵活多变的散句,于流畅中含顿挫,参入对偶与排比(本文中指句中词语的排比),又于灵活中见整齐。奇偶骈散交错运用,自然配合,错落有致,亦增势不少。
【语言揣摩】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
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名题讲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完成如下问题(1990年全国高考试题第二题)
田单①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②,立则丈插③,为士卒倡曰:‘可往矣!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④之奉,西有淄上⑤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战国策·齐策六》
[注]①田单:战国时齐人,以功封安平君。②蒉:草编的筐子.③丈插:即“杖锸”,拄着铁锹。④夜邑:地名.⑤淄上:地名。
17.以下例句中的“所以”,和“此所以破燕也”中的“所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⑥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⑦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
⑧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幽
A.①⑥⑦
B.③④⑤⑦⑧
C.①②⑥
D.②③④⑤⑧
解析:“所以”是复音虚词,《师说》一课出现较多,应在本课积累掌握其用法。常见用法有二:一表“原因”,二表“根据、依靠、凭借”。题干“所以”表原因,选项中①②⑥属“根据、依靠、凭借”,③④⑤⑦⑧表“原因”,因此取B。
19.“明日乃厉气循城”一句的正确意思是
A. 第二天就激励士气,巡视城中。
B.第二天就激励士气,沿城墙巡视。
C.第二天就振作精神,巡视城中。
D.第二天就振作精神,沿城墙巡视。
解析:按文句意思,是田单振作起精神不是激励士气,且攻狄城是在城外进攻,所以B项不妥,AC二项也不妥。
答案:D 20.鲁仲子在战前预言:“将军攻狄,不能下也。”从原文本意来看,他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3分)
A.先前田单织蒉杖锸,贫困窘迫;而今黄金横带,四处游乐,已经丧失斗志。
B.过去田单城廓狭小,背水一战;如今东有夜邑,南有淄上,因而尾大不掉。
C.眼下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现在情况是田单享有厚俸,溺于欢娱,只有士卒奋臂欲战,当时情况完全相反。
D.目前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当时情况是田单有死之心,因而士卒无生之气,现在情况完全相反。
解析:本题考对整体文意的理解,要注意分析理解鲁仲子所讲的那一长段话。攻城,关键在将帅和士兵能上下一心,有高昂的士气和必胜的决心。A项的因物质生活改变而“丧失斗志”,B项的因国土势力改变而“尾大不掉”,C项的将帅无心作战,“只有士卒奋臂欲藏”,这三项虽然都属作战胜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关键,所以都不可取。答案为D。
【风景剪辑】
剪辑1:
剪辑2:
唐宋八大家系由明代朱右、唐顺之、茅坤等人提出。元末明初朱右“尝选韩柳欧阳曾王三苏为八先生文集”。《明史·茅坤传》说:“坤善古文,最心折唐顺之。顺之喜唐、宋诸大家文,著文编,唐、宋人自韩、柳、欧、三苏、曾、王八家外无所取,故坤选《八大家文钞》。其书盛行海内,乡里小生无不知茅鹿门(茅坤别号鹿门)者。”明代还形成了以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作家群。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倍受宋人推崇。欧阳修《书旧本韩文后》称:“ 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惶惶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称:“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苏洵《与欧阳执事书》称:“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丸,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王安石在《上人书》中称:“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一些乳化现象。
2.认识一些乳浊液和一些乳化剂。教学重点
认识一些乳浊液和一些乳化剂。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把10gCuSO4完全溶于90g水中,组成 g 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把几滴花生油放入10mL水中,充分振荡,能组成溶液吗?为什么? [观察活动]【实验7-12】观察实验,完成空白。[板 书]一.乳浊液:
定义: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特征:不均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
二.乳化剂和乳化作用
1.乳化剂: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称为乳化剂。
如:洗涤剂、洗发精
2.乳化作用:乳化剂所起的作用。
经乳化作用形成的乳浊液,液体稳定,不再分层,但不是溶液。[补 充]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琵琶行》是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现在的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其实在几千年前诗人已经有了这种用文字去解读其他艺术的意识和高超技巧。《琵琶行》就是一篇音乐与文字,与作者的感情水乳交融的好文章。
一、说教材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文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
2.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3.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技巧手法。(有关美感与文学的文章在高一时学到过几篇。但用文字来细致具体的描写音乐的文章学生很少接触。学习这种技巧是重点。)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音乐是付诸于感官的,学生还能感知。但听者、演奏者的心理是很难摹写的。如何通过音乐来感知听者、演奏者内心感情,并将两者融为一体是文章的难点。)
二、说学情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再加上这是一篇课内自读文,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讲的过多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所以我觉得采用诵读法和学生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此外还要求学生在课前疏通字句,解决字词问题。本文采用一课时教学,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增加课外知识,用两课时、三课时进行教学。
四、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生毕竟没有很高的文学和音乐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枯燥的传授知识效果未必好,还应辅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尤其是让学生听《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等古乐,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的音乐有个感性的认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感知音乐中的“高山”“流水”,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我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分析课文
1、在《春江花月夜》的琵琶声中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文章主要写了几个内容。
学生通过整理可以概括出:文章主要写了琵琶女的琴声和诗人的感受两部分内容。文章通过琴声和感受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2、下面我讲讲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我从两条思路去分析这篇文章。
第一条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找到: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一节,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三节,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技巧。
先分析第一次演奏,即第一节。我设置如下问题:a,这一段音乐描写属于什么描写?b,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
学生通过讨论找到答案:这是种音乐的侧面烘托描写。也是用文字去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法。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悲凉萧瑟的琵琶声。第二次演奏,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出现了很多名句,可以让学生先挑出来读读。然后我准备了以下几个问题:a,作者在描写声音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的词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b,这一段根据演奏的起承转合可以分为几层,哪一层是高潮部分?c,这一部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d,这一部分琵琶女音乐的基调是怎样的?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这几个问题。这一部分主要在于品味作者描写音乐的妙处,通过回答上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概括出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a,诗人善用比喻,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之乐。b,善用拟声词和双声叠韵词。c,侧面烘托的手法。d,在对乐曲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让学生反复诵读,自己品味。
第二条思路: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悟。
对应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相应有三次感受。学生在文中不难找到。
在第一次感悟中可以让学生回答怎样的问题,a,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初听声音时的心情吗?b,你从哪里捕捉到了作者的心情?c,这样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推进,表明了作者孤寂伤感的心情,渲染了琵琶女的悲凉音乐。第二次感悟在文章的第四节,是文章的难点部分。为了更好理解文章主题,要联系琵琶女的身世来感知文章。在这里我打算问这样几个问题:a,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心情?b,诗人听了琵琶声,知道了琵琶女的遭遇,心底发出的最大的感慨是什么?c,为什么诗人说他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这一部分阐明了文章的主题。诗人和琵琶女在身世、才华和遭遇上都有相似之处。两个形象心灵沟通,怨恨交织,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第三次感悟在文章的最后一节,要学生回答: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句话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这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从而鲜明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3、到这里全文的分析结束,下面我讲讲文章的小结。
全文结束后,设计提问:诗人为什么不知道琵琶女遭遇之时便已经听出了音乐中的情感?(过渡到白居易的处境)
学生分组讨论,交换意见。最后我总结:
A、白居易的身份:被贬的官员,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这一点与琵琶女的“不得志”有相似之处。
B、秋天,“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落寞。
小结:正是在这样相同的境遇中,诗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可以说,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所以他才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以赠之。最后我用一首诗作为《琵琶行》的读后感,和大家共鸣: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三)课外延伸
继续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这类文章的能力,如在课堂上出示《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中关于王小玉说书的片段。让学生课外进行比较阅读。此外学生还可去找描写音乐的文章和诗歌,如《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等。
(四)作业
让学生初步学习运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的手法,课后就自己喜欢的一段音乐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六、说板书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个体视野的狭小中走出来,体悟文章展现的阔大的精神世界,思考个人、民族的生命内涵。
2、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感悟自然”的主题活动提供一个抓手。
3、增强学生对美的文辞的审美感受力并雕琢学生的文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任教班为高一4班,从身心发展的整体阶段上来说,高一学生在感性思维仍然十分活跃的同时,理性思维也大大增强,体现出更多的叩问人生,思考生存意义的理性色彩,因此会对课文及老师的教学点产生兴趣;从发展的差异上来说,这些学生与重点学校的学生虽有一定差距,但学习主动性还是比较强的,对美文的感受能力也较好,不过文学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一般,因此授课必须有针对性,注重对学生语言审美的培养,激发其对文字的直觉感受。
教学课时:2节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第一节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感受课文。
2、思考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观点态度。教学过程:
引入:读《巩乃斯的马》,我想起庄子的一句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山川、河流、草地和花朵动物组成景色,几乎把雄浑、秀美、清幽、苍凉的意境占尽,当我们仰望星空,俯视大地,不禁被自然这不肯言说的美丽所震撼。从远古时代起,自然界神性的光辉照耀着人类的心灵,与之相感相应,人类在智慧灵光的照耀下,即使静默如庄子,也不由得意动神随,挥舞大笔,演述自然的美丽。于是,有了寓言:庄周有一天说他梦见了蝴蝶,不知是他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他;于是有了神话:望帝有一天隐居山林,化作了杜鹃,夜夜栖宿在山林;于是有了诗“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在千年之后,如千年时间的每一个点,周涛也同样面对不言的自然,坐在时间的流上,他与西部草原部落的图腾——马结缘,用美的文辞注解了生活不朽的壮美,宣泄了心中顽强的追求。现在让我们走进西部草原,走进《巩乃斯的马》,感受天地之大美,文辞之大美。(依次展示投影:庄子与蝴蝶、杜鹃花丛杜鹃啼、西部茫茫草原,马群奔跑、文字图片:巩乃斯的马 天地之大美,文辞之大美)
一、读《巩乃斯的马》,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师生交流)
二、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进入文章的意境,首先要知道作者文章开始到结尾是怎么想过来的,然后循着这条路,我们才可从容欣赏里面的风景。请同学说说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 师生明确:开篇写自己“一直对不爱马的人怀有一点偏见”,写自己喜爱马,用牛、毛驴、骆驼的丑陋、奴性衬托出马的魅力,然后集中赞美和描写马,突出地描写了“奔马”的壮阔场面,再从马联想到兵马俑、铜马车等历史,由对马的崇拜引出对英雄的崇拜,最后用“我想,即便我一直固执地对不爱马的人怀一点偏见,恐怕也是可以得到谅解了吧。”照应开头,收束全文。
三、把握文章观点态度,领略作品阔大的精神世界,思考个人、民族的生命内涵 讨论:把全班分为A B C三组,围绕以下三个话题思索并提出问题:
1、马的性格和精神
2、个人的生命态度
3、民族的生命内涵。A组围绕第1题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由其他两组回答,教师补充小结,以此类推。关于“马的性格与精神”: 可能提出的问题 :
1、用什么方式写马?
2、议论马的几个句子应怎样理解?
3、开篇写牛、毛驴、骆驼的作用是什么?
4、马具有怎样的性格? „„„„„
关于“人的生命态度” 可能提出的问题:
1、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是怎么样的?
2、作者为什么喜欢看马?
3、有几个写马的场景,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找出句子。
4、马给予他怎样的启示?寄寓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你从中获得什么教益?
5、你如何理解作者的“偏见”? „„„„„
关于“民族的生命内涵”
提出的问题可能也会很多,教师补充三点:
1、文章结尾部分谈到“我们是十分喜爱马的民族”,列举了我国的雕刻艺术和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的马,请再举几个以马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思考我们喜爱马的原因,思考我们民族的生命内涵。(原因之一是:《说文解字》“马,怒也武也。”怒有健壮、神俊之意,武有勇猛、刚健之说。表达了人们对施展抱负的向往,寄寓了人们对阳钢之气、对奇崛旺盛的生命力的追求。如项羽配乌骓:力拔山兮气盖世;如曹植《白马篇》少年英雄配白马: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同时,马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如三彩陶马,各种形象的马都气宇轩昂,有个性,有情调,有姿态,马的形象和精神升华为大唐盛世精神的体现。因此,我们爱马,表现马,马何尝不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正如文章结尾说“我们的历代名马的筋骨、血脉、气韵、精神也都遗传下来了”,我们是有生命力的民族。)(展示诗歌及画片)
2、从大宛汗血马的传说说到匈奴的强盛说到汉武帝时代的强盛说到一个民族只有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焕发活力。
3、我们爱说“龙马精神”,还有哪些带“马”字的成语同样反映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马到成功、人强马壮、一马当先、马革裹尸、千军万马、快马加鞭、人中骐骥、汗马功劳、老骥伏枥)
四、结束语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茫茫天地间的尤物——马给予了我们无限的启示。回望千年前的汉匈之争,汉武帝这匹中原的骐骥与草原神骏匈奴相遇了,对峙在滚滚的狼烟之中,为了改良汉军的武装力量,汉军两次深入大宛国,夺得良种汗血马,当汉家男儿策马扬鞭,嘹亮苍劲的马嘶从草原腾起,龙驹那不羁的生命力已注入他们奔腾的血液中,一个王朝崛起了——汉武中兴!可是,那剽悍、强壮的形象不应该只定格于雕塑、艺术品中,不应该只栓在我们苍白无力的梦想中,让我们民族把懒惰、僵化、畏惧扫荡,让我们流血流汗,一马当先,马到成功!
第二节
课前准备:
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段完整的描写马的文字,按照兴趣分组,品味赏析,分工合作,制作一个“语言秀”。要求用精练的词语概括该段文字并用多样的方式表现对该段文字语言意境的感悟,如配乐朗读、配画配诗、改编成诗歌等,然后从词句、表现手法等方面用流畅的语言赏析评论该段文字。教学过程:
引入:有位学者说:往南走走,碰见余秋雨,向北走走,碰见周涛,真好。“南余北周”,散文界的这种说法肯定了他们在艺术上的极致创造,一个善于对历史发出深沉的思考,一个以无边无际的西部为背景,都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大散文境界。读他们的散文,我们感觉活在语言的童话里,每一粒文字都饱满透亮,每一粒文字都有灵魂;我们感觉如鱼,五千个文字像水一样呼吸,流向历史与未来,我们再也离不开语言的河流了。下面让我们来进入周涛散文的语言世界。
一、鉴赏语言
(一)语言秀:让每一个小组轮流上台,把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段落按照自己的感悟理解表现出来,并作赏析评点。
参考:如学生普遍喜欢第14、15自然段,可概括为“暴雨群奔”,然后配乐朗诵感染课堂,用相关图片或自绘图表现意境,还可配上诗;也可直接将散文改写成诗歌,因为周涛本来就是诗人,他的散文更获得了诗的内在力量。有的同学这样改:“现在,我需要这样的激情/作一匹马,在原野奔跑、吼叫/我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暴雨的长鞭抽打我/低沉的怒雷吆喝我/瞬间即逝的闪电刺痛我/马群啊,像队队尖兵,像神勇的大将/冲杀在古战场/雄浑的马蹄奏响了大地的鼓点/苍劲的嘶鸣惊心动魄/生命的华彩乐章!/暴雨停歇,马群消失/我的激情如一匹马/血液里有奔腾不息的性格/我要腾空!”然后,大家做简要评点。例如对于文字“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的鼓点,悲怆苍劲的斯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的赏析:用“碰撞”与“飞溅”来表现声音的力度和跳跃感,用“曲线”来记录声音的轨迹,充分表现作者的语言张力。这些词与“划出”“扭住”“缠住”等词将声音从听觉转化为视觉,生动地描写出马群奔跑的热烈骠悍的气势,营造出极为特殊的语言效果。
(二)全班学生齐读精彩段落
(三)教师引导深化感悟
1、比较《瓦尔登湖》,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你对两篇文章语言风格的整体感受,再简要谈谈原因。
例:雄浑与宁静、壮美与朴素、大气与幽僻、苍凉与秀美等。
2、思考:为什么作者能够写出这么美的文字? 教师归纳:
(1)情真 作者在写作时倾胸中对马之热爱于笔端,文字闪烁着情感的光芒,情感决定了散文的艺术质量。
(2)善于感觉 作者想象力极为丰富,感觉在五官之间巧妙相通,有了这些对场面的特殊的感觉,文字自然就异常丰富生动。
(3)高超的文字技巧 作者善于运用排比、通感、比喻等手法,善于选词,将马的场面描写得撼人心魄。
二、从写作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问:作者就是内心里漾溢着丰沛的诗意又善于领略诗意,内心里充满了美感又善于发现美感的人,写作,就是呈现诗意和美感的一种方式。谈谈周涛散文诗意和美感的源泉。(师生讨论交流)
教师定向:无边的大自然就是周涛散文诗意和美感的源泉。无边的大自然是“外宇宙”,无边的自我是“内宇宙”,诗意和审美,既是“内宇宙”和“外宇宙”相互吐纳、相互映照的时刻。周涛长年生活在新疆,是西部粗犷美丽的风景成就了他,他凝视着雪山、草原,雪山、草原也凝视着他,有限的自我与无限的自然融为一体,才有了草原之马、田中之麦,林中之鹰,无不让人体会到一种人格的尊严,一种超拔气质高贵之态氤氲满纸。在他笔下,自然是高贵无比的,他在散文《历史与山河同在》中说:有的人轻视土地山河,认为现代人的生命早已超越了山河大地而与都市高厦共存亡,新的文明正从这些高厦的窗户里诞生并散播出来。我觉得好像没有那么简单。所谓“现代”,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也是一个十分自以为是的、非常勉强的概念。人们还是要回归到生命的本质当中去,还是要与山河自然、生灵万物共呼吸,朴素的事物现在因为罕见而变得愈加珍贵了。试想,如果没有自然,人类的语言将多么贫乏,人类将丧失多少诗意啊!散文家李汉荣说:“每次写作,我总是打开窗子,眺望一会儿朦胧的远山,如果恰逢一声鸟叫,我的诗文便有了清脆生动的开头;如果在夜晚写作,我就先在空旷宁静的地方,仰望头顶的星空,聆听银河无声的波涛,宇宙无穷的黑暗和光芒便滔滔地向我的内心倾泻,我静静地呼吸着那从无限里弥漫而来的浩大气息,然后,我开始诉说,向心灵诉说,向人群诉说,向时间和万物诉说。语言被心中的激情和宇宙的浩气激活,语言行走和飞翔起来。语言有了只有在这个时刻才有的动人表情和语调,就这样,我的心,在语言的原野上走向远处和深处。每当这个时候,我感到,万物和宇宙都参与了语言的运动。”
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还可以自以为是的藐视自然吗?
三、小结 学完本课:
你有没有新的感受想说? 你想对作者说什么? 你想对大自然的尤物——马说些什么? 作业:阅读周涛散文 如《阳光容器》《捉不住的鼬鼠》《瓶中何物》《吉木萨尔记事》等 余秋雨散文
如《一个王朝的背影》《这里真安静》《抱愧山西》《道士塔》等
附: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及教学内容的切入点
教学目标主要定位为两个:一是要陶冶学生的性情,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提升其精神境界;二是抓住语言,品味语言,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两个定位是符合选文实际的,文本以语言与意境见长,思想深邃感人。其次是有针对性,对于学生来说,太需要语言的鉴赏和感悟了。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为教学目标服务,除重点突出外,还应找到独特点。本设计不走生态平衡的路子,从语言鉴赏、写作的角度切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给学生又一种启发,使课堂有了新的思维品质和人文气息。
二:关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1、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一定要姓语,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让学生沉浸在一个富有魅力的、生命活动得与参与和激发的氛围里。因此,课堂的情境性是特别重要的。因此,我特别注意教学语言的运用,背景图片的选择,力争使用一切手段使课堂散发出一种醇厚的饱含感情的氛围中去,学生入境了,目标其实达到了一半。另外课堂要紧扣文本来教学,文本是语文课姓语的重要原因,我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问题、朗读课文,都是为了能够读好文本,不要脱离文本去空洞议论和思考。
2、个性化读解 这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它提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原初感悟”,尊重其独特理解。课堂伊始首先营造一个交流感受的氛围,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体验,让课堂成为思想、感悟相互激发相互生成的磁场。在“把握文章观点态度”的教学环节中,我认为采用了话题讨论的形式比老师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牵着学生走更合理,前者是开放式的,更能体现课堂参与者之间的平等和开放,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主要是想训练学生从写法、内容等角度展开思考,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其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使其个性更为独立。还有鉴赏语言部分,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文段和呈现方式也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要求。
3、合作交流 基于“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的理念,课堂进行多维对话和交流。在合作交流的平台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不断碰撞、激发,新的思想不断生成,这是人的生命本质的体现,一旦学生感到了很想说话,精神被点亮的时候,许多意想不到的创意就产生了。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学生和老师,老师也带着问题走向学生,教学中,有的时候学生的感悟不一定比老师的深,因此教学设计就要考虑到这一点,用一些问题将探讨深入下去,或引导思考的方向,或补充,对学生言而未及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本教学设计在两个方面体现了教师的引导深入作用:一是主题深入到民族精神部分;二是语言鉴赏部分的深化感悟,通过教师强有力的作用,将《巩乃斯的马》的主题挖掘和语言鉴赏放到广阔的意义背景上去。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