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通用7篇)
一、小草和大树
1、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有些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2、小草的相同特点:茎枝柔软、植株小、寿命短;
大树的相同特点:茎枝坚硬、直立、寿命长;
3、具有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
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4、草本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
木本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
5、①海带②杨树③爬山虎④仙人掌⑤柳树⑥长豆角⑦芦苇⑧黄瓜
1、水生植物:①⑦
2、攀爬植物:③⑥
3、木本植物 ②⑤
4、耐旱植物:④
5、草本植物①③④⑥⑦⑧
6、不开花的植物有:绿藻、水绵、肾蕨、苔藓。
7、了解植物体内部的结构最好的方法是 解剖。
二、植物博览会
1、银杏(白果树、公孙树),是我国特产,著名的活化石植物,果实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2、珙桐,又名(中国鸽子树),是珍贵的观赏树种,被定为国家(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级保护植物
3、主要观赏植物:郁金香、枸骨、马尾松、猪笼草、含羞草
用途广泛的经济作物:大豆
粮食作物:大豆、玉米、水稻
寄生植物:金灯藤 珍稀植物:银杏、珙桐
最新栽培植物:方形西瓜、转基因番茄
4、金灯藤属于(寄生)植物。
三、鸟类动物的特征
1、鸟类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产卵繁殖后代
2、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3、北美红雀(钳子)沙椎鸟(镊子)鹈鹕(汤匙)秃鹫(起钉器)
4、赫胥黎和现在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现代的鸟类就是恐龙的后代,也有科学家反对这一观点,认为鸟类起源于初龙类。
四、品种繁多的动物
1、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有无脊椎把动物分为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繁殖方式把动物分为卵生和胎生两类。根据食性把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3、具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4、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昆虫类、虾、蜗牛、蜘蛛等;
5、各类动物的特征:
①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地爬。
(蛇、蜥蜴、鳄鱼、乌龟)
②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两对翅
(蚊子、苍蝇、蛾子)
③鸟: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④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腮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青蛙、蟾蜍、娃娃鱼、蝾螈)⑤鱼:终身生活在水里,用腮呼吸,用鳍游泳。
⑥哺乳动物:体表有毛,在“妈妈”腹中长成“小胎儿”,幼时吃母乳。
6、科学家已经鉴别出脊椎动物有46900多种,无脊椎动物大约130万种,多数是昆虫,并且昆虫中多数是甲虫。像海盘车、蚌、水母、鼻涕虫、蟹和海绵等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五、细菌和病毒
1、细菌和病毒要用显微镜 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们漂浮在空气中,潜伏在食物、土壤、水中中,寄生在人和其他动植物的体内。
1、细菌的特点:细菌非常微小,结构简单,基本形状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许多细菌可以成对、成链、成簇等形式生长,繁殖迅速。
2、病毒的特点:病毒比细菌小得多,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面。
3、危害人类健康的细菌或病毒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无害,有些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是有益的。
4、细菌和病毒对人类使和动植物的影响:
答:它们能使人类和动植物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如麻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感染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等。
5、细菌和病毒对人类有益的方面:
①研制疫苗、药品②发酵食品,做出馒头、酸奶、酸菜等 ③分解动植物等
6、写出有利于健康的几种生活方式: 勤洗澡、勤换衣服、按时刷牙、定期注射疫苗、不喝生水、经常锻炼、生吃瓜果蔬菜洗干净、室内勤通风„„
7、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消毒、药物消毒、照射消毒等
8、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更有利于健康?
答:吃饭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后不要读书写字,不要做剧烈运动等。
9、制作酸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答:器具消毒、牛奶消毒灭菌、加入的酸奶要新鲜、还需要适宜的温度。
10、细菌和病毒同样会侵害一些动物和植物,烟草花叶病、鸡瘟、牛瘟等瘟疫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这些病害会使植物枯萎腐烂、动物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如2001年英国爆发的口蹄疫。
11、病毒:麻疹、流感、肝炎、口蹄疫、瘟疫„„
细菌:百日咳、痢疾„„
六、生活中的真菌
1、蘑菇、霉菌等都是真菌,它是一类既不属于动物又不属于植物的生物。
2、真菌有的可食用,有的不能食用。我国已知的食用真菌有350多种,如银耳、灵芝、香菇、金针菇、竹荪等。
可以食用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金针菇、灵芝、香菇、竹荪等
3、香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有治疗高血压的作用
4、除了蘑菇、木耳 等大型真菌外,一些食物、衣物上长出的霉菌也属于真菌。
1、为什么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答:因为食用真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还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3、怎样防止食物或衣物发霉?答:衣物保持干燥,不要受潮;食物放在冰箱等低温的设备中或低温的环境中。因为发霉的条件是潮湿温暖的环境。
4、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
答:冷冻、冷藏、真空包装、脱水、腌制、灌装、防腐剂灭菌等。
5、实验: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 实验目的:验证食物在温暖、潮湿、不通风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实验材料;两块面包冰箱盘子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 将实验组放在露天盘子里,放在浴室里 将对照组一块放在冰箱里
实验结果:三天后放在冰箱里面包的正常,放在浴室里面包的长霉了。实验结论:食物在温暖、潮湿、不通风的地方容易发霉
七、宝贵的生物资源
1、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正是依赖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人类才能够繁衍生息。因此我们要保护合理利用宝贵的生物资源。
2、生物资源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
3、生漆是我国的特产,是驰名中外的天然树脂原料,被称为------涂料之王
4、加拿大的糖槭是最有名的木本糖源。
5、保护生物资源你怎样做?(建议)答:保护好身边的动植物,同时搞好宣传,也让别人保护。不乱砍乱伐植物、不随意捕杀动物、多植树种草优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植物栽培、繁殖都有哪些新技术?
答:温室栽培技术、滴灌及无土栽培技术、立体种植技术、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技术、植物的杂交技术、转基因技术植物栽培、繁殖的新技术。
2、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答:人与其他生物是相互依存的。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其他生物,离开其他生物,就无法生存。人类活动也影响着其它生物的生存。
8生活中的能量、1、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2、能量的单位是千焦.1千焦=1000焦耳。人每天约消耗的能量:10----13岁儿童9623千焦;轻体力劳动的成人10032千焦;重体力劳动的成人11704千焦。人体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食物中获得的,过多过少地获取能量,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只有保证身体中的能量平衡,才能保持我们的健康。
4、食物和汽油中储存着化学能。
5、列举3个使用光能的实例:光合作用、太阳能热水器、光敏电阻„
6、列举生活中利用能量的实例。(课本上的图片„„)
9、植物和能量
1、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要消耗能量,人类和其他动物是通过食物获取所需能量的,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2、燃烧淀粉时发光发热,说明淀粉中含有()。
3、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4、光能能通过绿色植物转化成化学能。
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在这一过程,叶片中绿色物质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能量的转化为: 太阳能 化学能。阳光、二氧化碳、水参加了这个变化过程。生成了新物质(淀粉和氧气)用图表示:
7、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①防风固沙、加速降尘;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③调节气候、增加降水。④吸收毒物、杀灭病菌。
8、从能量和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有什么意义?
答: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它们通过体内的叶绿素吸收阳光,分解水,同时放出大量氧气,并且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促进了能量和物质的转化,使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有了保障。
9、保护绿色植物的措施?一点通P16
10、P42,科学研究表明: 实验发现: 实验:植物体能量的来源
实验材料:燃烧勺、酒精灯、淀粉、火柴 实验方法:
1、点燃酒精灯。
2、用燃烧勺取适量淀粉。
3、将盛有淀粉的燃烧勺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实验现象:淀粉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存在淀粉中。
10、动物和能量
1、食物链: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着。
2、写一个食物链一般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至少有3个环节。
3、生物(动物、植物、人)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4、根据动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写出食物链
a、草、鹰、蝗虫、青蛙、蛇
1、b、松树、鸟鸦、鹰、松鼠、松毛虫2、5、能量是怎样在食物链中进行传递或转化的?
(答:如在食物链“草→兔→人”中,当太阳能通过草的光合作用进入后,则按照草→兔→人的顺序逐渐单向传递或转化(转化为化学能)。
11、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1、为了更好的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的转化,电灯、电扇、风车等都是能量转化装置。
2、能量可以通过某种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在不停地流动和传递着。
3、P50能量转化过程:流水的能 机械能 电能 热能光能声能风能等
4、列举5种能量转化装置:()。
5、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抽到高处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6、自制风动小鼓是怎样工作的?风动小鼓在工作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答:风车在风能的作用下转动起来,风车转动时带动金属片拨动鼓槌敲击小鼓,使小鼓发出声音。风动小鼓的能量转化过程是:风能→机械能→声能。
12、电铃响丁当
1、将漆包线缠绕在铁芯上的装置就是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
2、制作电磁铁用的大铁钉必须要()否则会被()断电后仍有磁性。
2、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匝数的多少有关系。
在线圈匝数一定的情况下,电流越大(可通过增加电池节数),电磁铁磁力越大;电流越小(可通过减少电池节数),电磁铁磁力越小;
在电流一定的情况下,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线圈匝数越少,电磁铁磁力越小;
3、电磁铁的用途:电铃、电话、电磁起重器等 实验一:制作电磁铁
实验材料:大铁钉、大头针、绝缘导线、电池。实验方法:
(1)将绝缘导线顺着一个方向绕在打铁钉
(2)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大头针,看有什么现象(3)切断电源,看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电磁铁接通电源后,吸起了大头针;切断电源后,大头针掉了
实验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实验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
实验材料:大铁钉、大头针、绝缘导线、电池
实验方法:
(1)用大铁钉、绝缘导线、电池组装一个电磁铁
(2)线圈匝数一定,先用一节电池看吸起几个大头针;再用两节电池看吸起几个大头针。实验结论:线圈匝数一定,电流越大,磁力越大;电流越小,磁力越小。实验三: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多少有关
实验材料:大铁钉、大头针、绝缘导线、电池。实验方法:
(1)用大铁钉、绝缘导线、电池组装一个电磁铁
(2)电流一定,先少绕几圈导线看吸起几个大头针;再多绕几圈导线看吸起几个大头针。实验结论:电流一定,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大;线圈匝数越少,磁力越小
13、能量的控制
1、科学家从蝴蝶身上受到启发,将卫星表面设计成百叶窗一样能吸收、释放能量的装置。2一些装置可以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3、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能量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需要利用某种装置或材料对能量的时间长短和大小进行控制。
4、自动控制装置类型有声控、光控、热控、时控等。
5、猜想台灯开关和失火报警器的内部构造可能是什么样的?是怎样工作的?P20、P57
6、为什么水龙头能够控制水流的大小?
14常见的能源、1、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做。没有 就无法提供能量。
2、能源可以分为
和
能源。可再生能源有: 等。不可再生能源有: 等
3、太阳、风、石油、煤等都是能源。
4、目前人类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源、海洋能源、地热能源、氢能源等。
5、风能、光能、生物能、煤、石油、天然气中的能量最初来自于太阳。
6、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由不可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发展。
3、煤、石油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煤炭在开采时对土地、村庄、水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石油在开采和运输时,如果油管泄漏,造成大面积水域污染,水生物受到严重破坏。煤、石油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对环境等造成影响。
4、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过程? 第一代:以生物质为主。第二代:以(“化石燃料”)煤为主
第三代:以(液体燃料)石油为主。
第四代:以核能、氢能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为主
1、生活和生产中需要哪些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那里获得的?(答:生活和生产中需要的能量有电能、光能、磁能、声能、机械能、化学能、水能、风能等,这些能量都是从太阳那里获得的。)
2、使用煤这种能源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答:煤是用途十分广泛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但在开采时会对土地、村庄、水资源造成严重影响,农田、村庄塌陷、污染水源;使用时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使空气中的硫含量增加,空气浑浊。)
15、节约能源
1、人们目前可以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解决能源问题,首先要从节能开始。
2、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已经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可采资源量的66.8%,石油产量居世界第5位
3、我国人均煤炭探明储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是世界平均值的 ;
我国的煤炭资源的 集中在华北 地区,水电资源的 集中在西南地区,而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能源消耗较大
4、我国的能源问题(可结合课本内容简要阐述)①人均能源资源不足。②、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5、列举生活中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节能措施
浪费能源的现象 节能措施 1.交通堵塞时汽车引擎、空转
关掉发动机
2.生活用品浪费 废弃物回收再利用 3.自动楼梯无人使用时 人少时可关闭 4.电暖气、空调等电器长时间开着 减少开机时间
①洗完手脸不关水笼头 ①随手关掉水笼头
②使用一次性筷子 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③电灯开了不关 ③随手关灯 ④生活和学习用品乱扔 ④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⑤近距离开车上下班 ⑤骑自行车或步行
5、怎样做可以节约电? 随手关灯、使用声控灯、不用吸尘器、使用节能炊具、使用节能灯、减少电视或其他电器开机时间等
6、怎样做才能解决能源问题?解决能源问题,首先从节能开始,这样不仅可以使有限的能源使用得更长久一些,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7、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节能,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9、列举节能工业、农业、交通、建筑、购物、家务、出行等。
16、开发新能源
1、新能源是近几十年来人类采用新技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
2、能源、人口、环境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其中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
3、天然气水合物俗称燃料冰,有极强的燃料力,可作为上等能源。往往分布于深水的海底沉积物中或寒冷的永冻土中。
4、“变色龙”化合物晶体可以按照要求,把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光能或电能释放出来,颜色由白变黄
5、生物能与太阳能、风能以及潮汐能一起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
6、甜高粱的秸秆含糖量高,是生产酒精的最佳原料。种植甜高粱的最大优越性是可以极大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7、新能源有什么优点? 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都是环保型能源。
8、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能源问题,还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9、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绿色植物的生产 二是生物质能的气化、液化和固化。
6、制作太阳灶是根据太阳能的原理制成的。
1、在太阳灶工作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使用太阳灶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这种装置为我们做哪些事情?
答:在太阳灶工作过程中光能转化为热能。优点 清洁无污染;缺点受阳光限制。为我们提供热水、做饭、洗涤
17太阳系的奥秘
1、第一次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哥白尼,由于传播“日心说”被判处死刑的科学家是布鲁诺
2、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旋转的一群天体组成。太阳是太阳系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一定轨道围绕自己运动。它吸引着八大行星围绕自己运动。
3、这八大行星按照体积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按照到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序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冥王星被归入矮行星行列。
5、现在知道的太阳系家庭成员有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
6、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是地球。
7、在繁星闪烁的夜空,有时会出现一个拖着一条长长“尾巴”的天体,这就是彗星。
8、“哈雷”彗星每隔76年左右绕太阳转一圈。下一次我们看到哈雷彗星是在2061年。
18、地球绕着太阳转
1、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绕着自己的地轴旋转,叫做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自转引起昼夜变化;
另一种是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做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25天,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2、地球上四季变化的形成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地球的地球的公转,另一个是由于 地轴是倾斜的。
3、在冬季,黑夜比白昼长;在夏季,白昼比黑夜长;春季和秋季,白昼和黑夜大致一样长。
4、在极地,白昼会持续6个月,然后是长达6个月的黑夜
1、昼夜变化是怎样形成的?答: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的自传,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2、四季变化是怎样形成的?答: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它有一个不变的倾斜角度,太阳照射地球时,直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造成同一地方温度有规律的交替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变化。
3、伴随四季变化,地球上的昼夜长短是怎样变化的?
答: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地球上的四季变化。在冬季,黑夜比白昼长;在夏季,白昼比黑夜长;在春季和秋季,黑夜与白昼大致一样长。
4、地球的自传和公转各有什么特点?答:地球的自转是绕着自己的地轴旋转,地球的公转是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地球自传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25天。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19、美丽的星空
1、国际上通用的星座共有88个,这些星座把美丽的天空分成不同的区域
2、由于地球的公转,各个季节最适宜观测的星座有所不同。在北半球,春季的狮子座;夏季的牧夫座与天蝎座;秋季的天鹅座与飞马座;冬季的金牛座与猎户座比较容易观察;大熊座、小熊座和仙后座等星座,则全年都可以看到
3、地球的公转,星座的位置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地球的自转,星座的位置在一天也会发生变化。
4、光年是指光一年所走的路程
5、我们可以通过上网、使用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星空来观看星座,对星座有更多的了解。
20、地球的近邻--月球 1、1969年,美国的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首次登陆月球,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
1、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在广阔无边的天际中,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和地球一样,自身不能 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
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在旋转过程中,月球一直以()的一面朝向地球,人们看不到它的背面。
3、月球绕地球逆时针旋转一周的时间是一个月,月球直径是地球平均直径的1/4,质量是地球的1/81,月球上没有水、空气,只有环形山。
4、我们看到的月球的不同形状叫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的变化依次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
5、人类研究太阳系的长远目标,是开发和利用太阳系中的能源和资源,最终到太空去安家落户。
6、要开发一颗行星或卫星,要首先了解它在太阳系中的空间位置、运行轨道、自然环境、能源和资源。
1、月球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答: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是自东向西移动的;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逐渐自西向东移动的,移动的轨迹是弧形的
2、月球在一个月里的运动规律是怎样的?
答:月球在一个月里的运动规律是:每一个月里绕地球自西向东转一周,在转动过程中,在地球上看月球不仅有方位的变化,也伴随着月相变化。
3、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答:月球在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始终照亮月球的一半,另一半我们看不见,但由于我们看月球亮面的角度不断变化,就出现了月相变化。
4、为宇航员设计宇航服,需要解决他们在月球上可能遇到的哪些问题?
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个人密闭装备。要解决他们在月球上 遇到的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21蔚蓝色的宝库
1、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
2、大陆架是陆地在海中的延伸。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大陆架极其宽阔,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储量可达22亿吨,天然气储量达480亿立方米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最多的物质是盐。如果将地球上海水中的盐全部提炼出来,均匀地铺撒在地球表面,可铺成一个约40米厚的盐层。
4、海洋动物有17万种,植物有2.5万余种。
5、按照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把海洋资源分为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量资源和化学资源四类。
6、海洋中蕴藏着那些资源?答:海洋中蕴藏着大量资源,如生物资源、石油、天然气、水合物、潮汐能源;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盐、砂矿、钛铁矿、磁铁矿等。
22、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有:
开发海洋旅游资源、捕食海洋动植物、海上贸易、海上运输、潮汐发电、温差发电等。
一、注重启发式的提问, 激发小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学数学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提问必须要具有启发性, 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探究欲望, 让小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师只注重提问的过程, 而没有真正意识到提问的作用, 所以导致小学生对课堂提问并不重视, 不能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应该推陈出新。比如讲冀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相关知识时,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快速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我在教学中创设了问题情境, 通过启发式的提问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我拿出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学生吃, 然后问:如何能让这两个同学吃得一样多?怎样分配才合理?这时小学生能够很快地回答:平均分配。然后, 我把苹果切成大小相等的两块, 然后分给两个学生, 并提问:你们手中的半块苹果是几份当中的几份, 我们就叫它几分之几好吗?其中, 一个学生看着手里的苹果说:我的苹果是两份当中的一份, 是不是该叫两分之一?另一个小学生也抢着回答:我的苹果也是两份中的一份, 是不是也叫两分之一?我立即答道:对, 是两分之一, 我们就用1/2来表示。通过这种具有启发式的提问, 能够有效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二、提问与教材紧密相连, 引导小学生自主思考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注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不仅涵盖基础知识, 还包含有利于小学生成长的延伸知识, 是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重要材料。在日常教学中, 数学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数学教材,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设计紧密联系数学教材的课堂教学环节, 确保学生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拓展。数学课堂提问也必须要紧密联系数学教材, 发挥教材的作用, 帮助小学生梳理数学知识的框架, 建立清晰的答题思维, 引导小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比如, 讲冀教版小学数学“千克和克”时, 小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并会验算, 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我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小学生展示定义:要想知道物体的质量, 可以用秤来称一称, 称一般的物体, 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符号“Kg”表示, 即1千克可以写成1kg。“克”是比较小的质量单位, 1克很轻, 一枚2分硬币、几粒黄豆都大约重1克。克可以用符号“g”表示, 即1克可以写成1g。然后, 我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些物品并进行提问:一块橡皮重10克还是10千克?一袋洗衣粉重450克还是450千克?1头牛重500克还是500千克?小学生听到这些问题以后都能够积极进行思考, 从而快速掌握所学知识。
三、明确课堂提问的目标, 及时进行指导和评价
在新课程背景下,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 即确立学生应该学习的方向, 减少学生走弯路。当然也需要明确数学课堂提问的目标, 能够根据不同的学情选择不同的提问内容。数学教师在进行提问以后还要及时对小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 以完善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促进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同时, 数学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提问还要突出教学目标, 要有思考性, 难易程度适中, 因为如果难度过大会让小学生望而却步, 如果过于简单小学生则会不重视。比如讲冀教版小学数学“角的认识”时, 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直观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画角的方法, 并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因此, 我让每个小学生都在本上画一个点。然后, 我提问:在同一个点上能画几条射线?小学生经过尝试得出:无数条。然后, 我继续提问:在你画的图中除了直线, 还发现有什么图形?学生通过思考不仅顺利掌握了角, 还找出了不同的边与角的关系, 了解了对顶的两个角大小相等。这样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够使小学生领悟到数学蕴含的奥妙, 并让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逐渐打开。
四、提问具有层次化和针对性, 面向全体小学生
由于每个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别, 所以在数学提问过程中需要设计具有层次化和针对性的问题, 帮助优等生更上一层楼, 帮助差生不断进步, 促进全体小学生共同成长。新课程背景下,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把课堂的主人还给小学生, 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天赋, 做到统筹兼顾。同时, 教师还要不断学习和钻研,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 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上,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讲冀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之后, 又一个关于数的运算性质新的领域。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 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所以必须要求全体小学生都能够深入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因此, 我在教学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了难度不同的提问问题。如对于优等生, 我让他们自己去总结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 , 分数的大小不变。对于差生, 我则会提问一些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我还会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 通过学生互帮互助和合作探究等形式, 促进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霞.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5) .
关键词:冀教版小学英语;生活化;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英语教育是学生培养能力的基础,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英语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冀教版小学英语教育进行分析,了解一下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的优点。
一、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
在冀教版小学英语课本中,课本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冀教版小学英语课本的主要内容有我们生活中的食品、交通、家庭、季节、方向等等,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习之后,学生可以立刻运用,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例如,在讲到食品这一章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带一些课本上讲到的食品,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冀教版小學英语融入西方文化
在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课本结合西方人的生活习惯,介绍了一些西方的风俗习惯和东西方的一些文化差异,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以后与西方人的交往中避免一些麻烦。例如,在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会提到东西方在帮助人的问题上的差异,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在公交上为老人让座是一种传统美德,然而,在美国人的思维中,给老人让座会使老人不开心,因为他们不感觉自己老,他们也不想别人把自己当成老人看待。因此,文化的差距可能会让我们对外国人的一些行为很不理解,甚至有时候我们也会被外国人误解,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发生冲突,因此,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可以让学生从小了解西方文化。
语言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不同民族之间交流的桥梁。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从小了解到西方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杜丽丽.灵活运用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教授“活”的小学英语[J].教育教学论坛,2014(47).
[2]李秋丽.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J].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14(10):15-17.
第1课
变化的世界
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3、记录物体的变化,我们采用的方法有拍照片、文字描述、画图等。
4、完整细致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变化的过程,探寻物体变化的原因,这对科学探究来说非常重要。
第2课
多样的天气
1、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2、获得天气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电话等。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预报、发布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内容。
4、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
5、紫外线强度是指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6、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极热7个等级。
第3课
观测天气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仪箭头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
2、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三个要素变化形成的。
3、气象站的百叶箱内装的是温度计。
4、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
5、制作风向标的技术关键是风向标能自由转动。
6、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雨量。
7、在校园的不同地方测量的天气数据不一样。
第4课
发布天气消息
1、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第二阶段通过人工和计算机计算,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第三阶段以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
2、气象卫星可以随时跟踪云层以及暴风的路径,拍下云层的变化的照片,并把它传回地面。
3、气象工作人员把从卫星或地面上传回的、经过多次观测获得的天气资料输入电脑,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对未来天气的科学预测。
4、由于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第5课
天气与生活
1、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
2、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
3、检测酸雨方法:ph试纸、牵牛花
4、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地区。
5、酸雨会引起水中生物减少,林木生长变慢乃至死亡,土壤台风结构受到破坏,甚至会严重腐蚀古迹和城市建筑。
6、台风是天气对我们生活和生产不利的一个例子。
7、农村与城市相比,气温低,人流量小,建筑物低矮。
8、城市中心的气温会比农村的气温高。
第6课
固体、液体和气体
一、知识点
1、固体的主要性质是: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流动,绝大多数不易被压缩。
2、液体的主要性质是: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并且能填充不同形状的容器。不易被压缩。
3、气体的主要性质是:没有一定的形状或体积,可以被压缩进一个较小的容器或无限膨胀。
二、演示实验
(一)使用天平
1、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里,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里,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每个天平都有它的称量范围,被测物体的质量;能超过这个
范围,称量之前,先要估量一下被测物体的质量,再选用适当的砝码。
②要保护天平盘,脏的、湿的、有腐蚀性的以及粉末状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里。
③注意保护砝码,往天平盘甲放砝码时要用镊子夹,而不能用
手直接拿。用完以后仍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里,不允许放
在其他地方。
④要保护天平,取放物体、加减砝码都要轻拿轻放,避免振
动。
2、待指针指在标度盘中央,或从标尺上看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之
后,停止加减砝码,此时天平已平衡。
3、计算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包括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即为被
测物体的质量。
4、实验完毕,把砝码放回盒中,把游码拨到零刻度处。
(二)使用量筒
把最筒(或烧杯)平稳地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左手(或一个人)扶住量筒(或烧杯),右手(或另一个人)慢慢地往量筒中注入液体。为了防止溅出,要把杯子紧贴量筒(或烧杯)。在接近1、00毫升时,要格外仔细,尽量保持液面平稳,读量筒的数值时视线要和刻度持平。
三、拓展实验
【实验课题】测量石块的体积
【实验器材】量筒一个、石块一个、棉线、水。【实验过程】
方法1:向量筒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并记录下来;将小石块顺着量筒壁轻轻滑入水里,再记录水的体积,两次水的体积之差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方法2:在浅盘上放一个烧杯,烧杯里面装满水;将小石块轻轻浸入水中,溢出的水会流到浅盘里;用量筒测出浅盘内水的体积,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第7课
冰、水和水蒸气
一、知识点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拿出水面。
2、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3、把水加热到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4、冰化成水的过程中它的质量不变;水在沸腾一段时间后它的质量减轻。
5、冰和水蒸气是不同状态的水。
7、冰变成水,再变成水蒸气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水蒸气变成水,再变成冰的过程需要释放热量。
8、在寒冷的冬天,当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结冰。
9、冰受热后化成水,还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
10、水蒸气是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气体。
二、分组实验
【实验课题】化冰实验(冰水和水蒸气三者的变化实验)
【实验器材】冰30克、两个烧杯、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实验一
1、甲组的同学把冰放在室温下静置,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在冰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2、记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测量水的质量和温度并记录。实验二
1、乙组的同学用酒精灯加热乙杯,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冰化成水及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
2、几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以及到水沸腾时的时间,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并记录;停止加热后,测量沸水的质量并记录;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观察水会有哪些变化? 【注意事项】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拿出水面。
第8课
水到哪里去了
一、知识点
1、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2、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
3、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风的大小、蒸发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4、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风力越大,蒸发的速度越快。相反,温度越低,表面积越小,风力越小,蒸发的速度越慢。
二、分组实验
1、【实验课题】写字游戏 【实验器材】温水、黑板、湿布 【实验过程】
①用湿布在黑板或桌面上写一个字,记录观察到的现象。②用手指蘸少量温水,抹在脑门或手背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感觉。
【实验结论】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蒸发要吸收热量。
2、【实验课题】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水、玻璃2块等。
【我的假设】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风的大小、蒸发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实验过程】
①在两只碗里倒同样多的水,分别放在向阳处和背阴处,发现向阳处的水蒸发得快。
②在两块玻璃上分别滴一滴水,在其中一块玻璃上方用扇子扇,发现扇子扇的水蒸发得快。
③在盆和碗里倒同样多的水,同时放在阳光照射的同一地点,发现盆里的水蒸发得快。
【实验结论】温度高、风大、蒸发面积大可以加快蒸发。
第9课
雨的形成
一、知识点
1、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
3、用人为的手段促使云层降水成为人工降水。它不仅能有效的缓解旱情,还有灭火的作用。
二、分组实验
【实验课题】小水珠从哪里来 【实验器材】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玻璃片、试管夹、温水、酒精灯 【实验过程】
1、向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水。
2、用试管夹夹住一片玻璃片,在酒精灯上加热。注意要晃一晃,让玻璃片受热均匀。
3、同时把大小相同、冷热不同的玻璃片盖在烧杯上。
【实验现象】冷玻璃片上有小水珠生成;热玻璃片上没有小水滴生成。【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三、演示实验
【实验课题】:雨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材料:碎冰若干、铝盘、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水、大烧杯
【实验过程】
1、用锤子和铁钉在金属盘上打些小坑,使盘底向下鼓起小凸点。
2、将石棉网放在三角架上,酒精灯放在三角架下,在烧杯中倒入约五分之一的温水,把盘放在烧杯口上。
3、点燃酒精灯加热。
【实验现象】盘地出现小水珠,随着水珠的增大,从盘地落下。【实验结论】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降落下来形成雨。
第10课
周围的生物
1、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我们称为非生物;一类是有生命的,我们称为生物。
2、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生物,科学家们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三四多万种。
3、生物的主要特征有:能生长发育、能繁殖后代、能制造或获取营养物质并将废物排出体外、能对周围的刺激能作出反应。
第11课
种茄子
1、我们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资料、向有经验的菜农请教等途径和方法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种茄子主要包括松土、浇水、浸种、播种、出苗、间苗等步骤。
3、记录茄子的生长过程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统计表、记录卡、拍照等。
第12课
植物的生长
1、茄子从播种到结果主要包括出芽、长出第一片叶子、长出花蕾、开花、结果等生长过程。
2、不同的植物对水的需求量不相同。3、1999年,第一代508粒太空小麦在“和平号”空间站上收获了。4、20世纪90年代,宇航员成功地在40厘米高的温室里种出了莴笋和萝卜。
第13课
养小鸡 小鸡在生长过程中,我们应该从羽毛的颜色和形状、身长和体重、鸡粪的形状和颜色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
第14课
小动物的生长
我们可以采用文字描述、拍照、表格等方法来记录小鸡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
第15课
毛毛虫不见了
1、蝴蝶把卵产在树叶上,卵孵化成幼虫,毛毛虫挂在树枝上成了蝶蛹,蝴蝶是成虫。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2、像蝶、青蛙这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出现的一系列显著的变化,我们称为变态。
3、蝌蚪是青蛙的幼虫,生活在水里;成年的青蛙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以昆虫为食物。
4、制作蝴蝶标本的步骤:
①,根据虫体大小,选择适当的昆虫针,自蝴蝶胸背中央插入,并留有8mm长度。②将针对准展翅板槽的中间垂直插下,使虫体背面与展翅面板平行。
③再用小号昆虫针或镊子拉住或捏住左右前翅较粗的翅脉向前拉,直拉至前翅的后缘和身体相垂直。
④压上事先折叠过的透明的压翅条,使其前翅后缘与压翅条上的折痕重合。⑤为了使标木呈自然状,可用昆虫针在翅基部翅脉处拨弄整形蝶翅,并把足、触角和触部稍加整理。
⑥检查标本制作是否正确,有无差错,若无差错,可把标本放进40℃的烘箱内烘于或放在通风干燥处约两周,使其自行干燥。
第16课
我在长大
1、人的一生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自己在小时候穿过的衣服;比较自己的照片;比较自己的手印等办法来证明自己在不断的生长变化。
3、人类通过受孕、出生、生长、衰老、死亡等过程延续了一代又一代。
4、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都会死亡,这是正常的现象,并不可怕。
第17课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一、知识点
1、液体、气体、固体在受冷或受热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是它们的热胀冷缩性质。
2、水、牛奶、醋等液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在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说明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在0摄氏度-4摄氏度时反常膨胀(热缩冷涨)。
3、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一壶水放在火炉上,水还没有开,壶里的水就往外溢,这是因为水受热体积膨胀的原因。
5、瘪乒乓球入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向瘪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再放进热水中不会鼓起来,说明瘪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是球内的气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的结果。
6、冬天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绷得比较紧,夏天比较松原因是电线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气温较高,电线受热体积膨胀,因此较松;冬天气温较低,电线受冷体积收缩,所以绷得紧。
7、生活中热胀冷缩的例子: ①冬天水管破裂。
②有时候夏天路面会向上拱起,就是路面膨胀了,所以在铺路的时候路面每隔一段距离都有空隙留着。
③买来的罐头很难打开,是因为工厂生产时放进去的是热的,气体膨胀,冷却后里面气体体积减小,外面大气压大于内部...所以难打开,我门可以微热罐头就很容易打开了
④铁轨也是到了一定长度,总要留有空隙,再接着往下延伸,也是因铁轨热胀冷缩,如不留空隙,夏天高温下铁轨会膨胀隆起。
⑤把拧不下的金属瓶盖放在热水里浸一会,瓶盖就很容易拧开了。
⑥夏天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的轮胎都不能充太足的气,防止温度高时,因气体膨胀而引起爆胎。
⑦瓶子中的液体都装不满是因为液体受热体积会膨胀。
二、分组实验(一)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课题】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烧瓶、橡胶塞、玻璃管、红墨水、小皮圈、烧杯(2个)、冷水、热水。【实验过程】
1、组装实验装置:(将烧瓶装满红色的水并塞上橡胶塞,在玻璃管上用小皮圈做记号。)
2、将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3、将小皮圈移到玻璃管的红水处,将实验装置放入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注意事项】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使用热水时,小心烫伤自己和他人。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二)空气的热胀冷缩 【实验课题】空气的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气球、烧瓶、烧杯(2个)、冷水、热水。【实验过程】
1、组装实验装置:(将气球套在烧瓶口上。)
2、将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3、将实验装置放入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注意事项】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使用热水时,小心烫伤自己和他人。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三)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课题】金属的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铜球、铁环、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实验过程】
1、在常温下,看铜球能否自由穿过铁环?
2、点燃酒精灯加热铜球。
3、加热后,看铜球能否穿过铁环?
4、冷却后,看铜球能否穿过铁环? 【实验结论】
金属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注意事项】
1、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正确操作。
2、禁止用手触摸加热后的铜球,以免烫伤自己。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第18课
盐到哪里去了
一、知识点
1、像食盐或白糖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到水中的过程叫做溶解。
2、将水中不溶解的物质分离出来的方法有沉淀、过滤。结晶的方法可将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3、像沙、锯末、铁粉、盐等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种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4、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先要把海水引到一些大池子中,经过风吹日晒使水分蒸发掉,几天后,开始有食盐析出。
5、汽水是一种溶液,它里面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
6、在制作汽水时,人们采用加压的方法,强迫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然后装进瓶子,紧紧扣上塞子,这就成了汽水。
二、演示实验
过滤实验(方法在下面)
三、分组实验
(一)溶解(混合)实验 【实验课题】溶解(混合)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6个、玻璃棒、高锰酸钾、食盐、铁粉、锯末、沙、白糖、水 【实验过程】
1、将6个烧杯分别装上水。
2、将高锰酸钾、食盐、铁粉、锯末、沙、白糖分别放入烧杯里。
3、用玻璃棒搅拌。
4、观察6种物体在水中的变化现象。
【实验结论】高锰酸钾、食盐、白糖、能在水中溶解,铁粉、锯末、沙不能溶解。【注意事项】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取水时,不要弄湿高锰酸钾等物体。
3、每个烧杯中的水量、固体的量、搅拌的次数均应该相同。
(二)过滤(分离)实验 【实验课题】过滤(分离)实验
【实验器材】玻璃杯3个、玻璃棒1根、漏斗1个、漏斗架1个、滤纸1张、铁架台1个、玻璃棒1根。【实验过程】
1、把滤纸折成四层,展开,一面为三层,另一面一层,呈漏斗状。
2、用水慢慢浸湿滤纸。
3、将滤纸放入漏斗内,低于漏斗边缘。
4、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下放空烧杯,漏斗颈紧贴烧杯壁。
5、斜放玻璃棒在漏斗内三层滤纸一侧,呈45度。
6、将沉淀后的水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内,水面不能超过滤纸边缘。
7、观察汇报:过滤后的水变清了,滤纸上留下了很多杂质。【实验结论】过滤的方法可能除去不溶于水的细小杂质。【注意事项】
1、将滤纸贴在漏斗壁上时,应用手指压住滤纸,用水润湿,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赶走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的气泡,以利于提高过滤速度。
2、过滤操作要求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壁。二低: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三靠:漏斗颈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引流的玻璃棒下端轻靠滤纸三层一侧;盛待过滤的烧杯的嘴部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应手持玻璃棒中上部。
第19课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知识点
1、混合后不容易分离,而且很难恢复成原状的变化,是不可逆的过程。
2、醋与小苏打混合后的变化时不可逆的;水泥加入适量的水,水泥会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
3、洗衣粉会引起水污染,是因为有的洗衣粉中添加了含磷的物质,它的加入能使洗衣粉不结块、不吸潮、还可以增加洗涤效果。
4、含磷的洗衣粉会使藻类生长繁殖加快,河面被水藻覆盖,这会造成一些水中植物的死去并腐烂,又会造成鱼类和其他水中生物的死亡。
二、分组实验
(一)混合后的变化 【实验课题】混合后的变化
【实验器材】小苏打、醋、食油、水、洗涤剂、水泥、玻璃棒、烧杯3个、记录表
【实验过程】
1、将三个烧杯依次编号为1、2、3.2、向1号杯中加入10毫升的醋,再加入一小勺小苏打。
3、向2号杯中加入适量食油和水、再加入10滴洗洁精,搅拌后静置5分钟。
4、向3号杯中加入水泥,再加入少量的水,搅拌后立即倒入自制的模具中。
5、观察各杯中发生的变化。【注意事项】 水泥使用速凝水泥。
(二)除水垢的方法 【实验课题】除水垢的方法
【实验器材】水垢的水壶2个、小苏打、醋。【实验过程】
1、醋除水垢 如烧水壶有了水垢,可将醋放入水中,烧有段时间,水垢即除。
2、小苏打除水垢 用结了水垢的铝制水壶烧水时,放1小匙小苏打,烧沸几分钟,水垢即除。
3、热胀冷缩除水垢将空水壶放在炉上烧干水垢中的水分,烧至壶底有裂纹或烧至壶底有“嘭”响之时,将壶取下,迅速注入凉水,或用抹布包上提手和壶嘴,两手握住,将烧干的水壶迅速坐在冷水中(不要让水注入壶内)。重复2次至3次,壶底水垢会因热胀冷缩而脱落。【注意事项】
观察除水垢的变化情况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三)洗涤剂去污实验 【实验课题】洗涤剂去污实验
【实验器材】粘有油渍的容器、各种洗涤剂(洗衣粉、洗洁精„„)、记录表。【实验过程】
1、用不同的洗涤剂去除容器上的油渍、汗渍、茶垢,比较其效果。
2、记录实验现象。【注意事项】
选用的洗涤剂量要相同。
第20课
燃烧的秘密
一、知识点
1、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蜡烛烧完以后不可能再生成新的蜡烛,说明蜡烛燃烧过程是不可逆的过程。
3、不同物体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
4、物体燃烧后都有新的物质生成。
5、预防火灾,人人有责,我们一定要做到:不玩火,不在易燃物附近入鞭炮,不在火炉旁堆放易燃物。
二、分组实验
(一)燃烧的变化 【实验课题】燃烧的变化
【实验器材】毛线、纸片、布片、木片、干树叶、火柴、托盘、记录表。【实验过程】
1、用镊子夹住可燃物,放在托盘的上部点燃。
2、观察物体燃烧时的火焰颜色、气味、灰烬或其他现象,并做好记录。
3、观察不同的物体燃烧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注意事项】 注意用火安全。
(二)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实验课题】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实验器材】蜡烛1支、石灰水、抹布、火柴、烧杯。【实验过程】
1、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苗上,观察杯壁上的现象。
2、把杯子擦干,将石灰水倒进杯子,晃一晃倒出,再罩在蜡烛上,观察杯壁上水珠的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注意事项】
烧杯罩在蜡烛上的时间不要过长,防止炸裂。
第21课
变色游戏
一、知识点
1、水果、菱、藕都含有一种叫做鞣酸的物质。
2、当铁质的小刀与鞣酸接触后,会生成一种叫做鞣酸铁的黑色物质。
3、水果的表皮被碰掉以后,时间一长也会变色,这是因为水果中还含有一种叫做氧化酶的物质,它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后,就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使水果变色。
4、物质的变化有些只是形态的改变,不产生新的物质;而有些变化不仅仅是形态的改变,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二、分组实验
(一)切开的苹果
【实验课题】切开的苹果的变化 【实验器材】苹果、梨、土豆等、白醋、小刀。【实验过程】
1、用小刀小心将苹果竖切成两半
2、取一半苹果切面向下放入白醋中,再取出 3、10分钟后观察两片苹果的样子
4、切开其它的水果或蔬菜,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
5、观察现象。
(二)变色游戏 【实验课题】变色游戏
【实验器材】淀粉溶液,碘酒溶液;漂白剂,彩色纸条,彩色布条,塑料条,橡胶条;白醋,碱水,甘蓝水,平底盘、柠檬汁、洋葱汁、西红柿汁、冬瓜汁,记录表
【实验过程】
1、漂白实验
①将漂白粉放在热水中搅拌。
②再将有颜色的布的一端浸在水中,看看会怎样? ③用其它材料也试试。
2、密写实验
①用牙签蘸一些柠檬汁在白纸上写一行字,把它完全放干。②然后在蜡烛上快速的均匀的烘烤,你会有惊奇的发现。③再试试其它汁液。
3、淀粉中滴入碘酒实验
①在淀粉中加入少量水,制成淀粉液。
②用滴管向淀粉液中滴入3~4滴碘酒,边滴边搅拌观察现象。
第22课
生锈
一、知识点
1、金属在有空气、有水、有盐(或酸)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2、不同的金属锈的颜色不同,铜锈是绿色色,铁锈是褐色,铝锈是黑色。
3、金属生锈时会产生热。
4、防止生锈的方法有涂油漆、电镀、涂搪瓷、抹油脂等。
5、英国著名的金属专家哈里.布诺雷,试着将铬掺入钢铁中,得到一种亮闪闪的合金,于是,不锈钢诞生了。后来人们又发现在铬不锈钢中加入镍,可抵抗化学药品的腐蚀,于是又发明了铬镍不锈钢。
二、分组实验
(一)生锈 【实验课题】生锈
【实验器材】钢丝绒球、油、水、5个玻璃瓶。【实验过程】
1、把5块钢丝绒球,分别放入5只玻璃瓶中,给瓶子编上号码。
2、向2号瓶中加满油;3号瓶中注满水;4号瓶中注入少量的水;5号瓶中注入少量的水,并放入少许盐或几滴醋。
3、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金属在有空气、有水、有盐(或酸)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二)生锈时产生热量 【实验课题】生锈时产生热量
【实验器材】钢丝绒球、油、水、1个玻璃瓶、温度计。【实验过程】
1、在玻璃瓶中放入一只温度计,盖上瓶盖,5分钟后记录下瓶中的温度。
2、与此同时,在50毫升醋中浸泡钢丝绒球。5分钟后,拿出钢丝绒球,挤出残留的醋。
3、将钢丝绒球包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然后一起放入瓶中盖上瓶盖(温度计穿过瓶盖伸出来)。4、5分钟后,记录温度,并观察钢丝绒球发生了什么变化。【实验结论】金属生锈时会产生热。
第23课
农业与生活
1、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2、原始农业是以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为主要特点的。
3、传统农业是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的。
4、现代农业是以使用大型现代化机械为主要特点的。
5、我国农业目前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
第24课
未来农业
1、未来的农业将是: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将不再靠天吃饭。
2、随着技术的发展,农业对天气和土地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
3、现在,我们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吃到各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是人们使用了温室大棚技术。
4、我国的水稻专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水稻技术,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为人类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被人们成为“杂交水稻之父”。
字:谜、梭、赢胜
词:忧伤、操场、草坪、持续、安慰、庭院、喘气、受益
重点句子:
1、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2、“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
3、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4、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5、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主要内容:
《和时间赛跑》通过“我”的外祖母去世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示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我”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我"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时间是无尽的。
三年级语文《中国结》知识点
【字词】
需要、形状各异、记录、贴切、高兴、长寿、结婚、满怀喜悦、充满甜蜜、心灵手巧、琵琶、糖果、惊叹、情趣、耀眼、情趣、创意、工艺
【句子】
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活的需要,发明了“结绳记事”的方法。他们运用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结,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心灵手巧的中国人,运用丝绳不同的颜色、粗细与柔软度,来往穿梭,编织成各式各样的绳结。这些绳结有鱼、兔等各种可爱的动物,有琵琶、古筝等乐器的造型,还有糖果盒、纸巾盒等日常用品。外国人看了惊叹不已,称这些美丽的绳结为“中国结”。中国结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光彩耀眼的中国结,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由实用性的绳结发展为装饰性的手工艺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知识点
字词:
岛屿、海防、风景优美、丰富、可爱、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山崖、峡谷、色彩、珊瑚、绽开、红缨、一簇、飘摇、海滩、鸟粪、肥料、建设、富饶
句子: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
初读感知,认读生词
1、小朋友们,不深入到字里行间,就无法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之前先听清楚要求:
(1)读准字音,碰到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2)整篇课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用“——”划出
(3)想一想,课文写了西沙群岛的哪些事物?
2、认读生词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课的生字宝宝
(1)认读生字,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饶屿崖威武缨
参栖卵渔瑰蠕
(2)生字组成的词语,开火车读,易错字提醒
山崖峡谷珊瑚海参
威武蠕动产卵栖息
堆积红缨茂密海防前哨
瑰丽无比成群结队祖祖辈辈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点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在本册的活动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3、要求学生不仅观察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
五、进度安排
周次授课内容时数备注
第1周1、《运动着的世界》1
第2周第一单元动物的运动
2、《动物运动会》2
第3周3、《生命在于运动》
4、《小吊车》2
第4周4、课题《小吊车》2
第5周十一放假
第6周第二单元位置与运动
5、《确定位置》2
第7周6、《做沙盘》1
7、《动与静》1
第8周8、《慢与快》2
第9周第三单元力与运动
9、《推和拉》2
第10周10、《常见的力》2
第11周11、《怎样让小球动起来》2
12、《怎样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2
第12周第四单元昼与夜
13、《我们的地球》2
第13周14、《太阳和影子》2
第14周15、《昼夜的形成》2
第15周16、《昼夜与生物行为》2
第16周第四单元交通运输
17、《交通工具》2
第17周18、《交通与生活》2
第18周19、《展示会》2
第19-23周期末复习10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三
一、学期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
本学期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力争使70%的学生进入优秀之列,100%的学生及格,期末成绩位列全街道同课前五名。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懂得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
2、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3、让学生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
4、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
5、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农业与技术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物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
2、学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例如:化冰实验,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分析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生活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受到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操。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科学课,本年级共有学生17人。
其中男生11人,女生6人,他们大多数年龄在10--11岁之间,他们身心健康,活泼可爱,接受知识的能力强,。由于科学接近生活,大多数同学对科学很感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抓住学生新奇、爱动的特点,创设多种观察实验的情景,多给学生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实验中发展智力和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班内的优秀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能及时完成,能大胆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付彩君、陈腾等。这些同学学习方法得当,模仿能力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表演能力强,成绩突出。
中程生如:陈欣、陈凡、鹿文涛等,这些同学好动,欠细心,但能认真刻苦学习,成绩良好。
后进生:有部分同学大脑比较灵活,但缺乏吃苦精神,他们有好玩的思想,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不刻苦,学习成绩较差。如:刘倩倩等。
针对以上情况,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搞好优生优培和困难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大面提高教学成绩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25课,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 天气 单元是本册书的起始单元。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天气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受和描述天气变化,设计制作观测天气的仪器,实地观测天气,获得观测天气的有关数据,并模拟天气预报发布天气信息,收集资料、分析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生活对天气变化的影响等活动,引导学生懂得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亲历和模拟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高人类观测天气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影响。
第二单元,在了解天气变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而使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本单元从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引入,引导学生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不同状态物体的基本性质。通过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帮助学生认识温度的改变可能促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第三单元,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帮助学生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学生通过亲历种植和饲养活动,发现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变化,同时学会制定较为完整的观察计划,会用多种方式做观察记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四单元,在学生认识了天气变化、物态变化和生物变化之后,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奠定基础。在探究物质的变化过程中,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物质变化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另一类不仅仅是形态的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不可逆变化既可以对人们生活带来有利的一面,又会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
第五单元,农业与技术是本册书的结束单元,也是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结合的综合单元。在学习了天气、物质的状态、生物的生长和有趣的变化等单元以后,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农业与技术的关系。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农业与生活入手,围绕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这一主题,帮助学生通过生活调查、资料分析,认识农业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六单元展示会:是全册书的总结,围绕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设计了一个较完整的设计、布置、展示活动。目的是通过整理本学期对 变化的世界 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总结、归纳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从小养成良好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学会自己确定标准,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统。并通过展示与同学交流,达到分享学习成果的目的,从而充分体会成功学习的乐趣。展示会活动,也是对学生本学期学习效果的一次较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应分别从活动组织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概念系统掌握三个方面,对各小组给予综合评价。
四、教学研究内容
(一)、重点: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3、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
4、学习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
5、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
6、掌握水的蒸发、沸腾、凝结和水的三态变化。
(二)、难点:
1、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例如:说明自然界中雨是怎样形成的,物体的生长与变化,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
(三)、教研教改专题:
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2、加强观察、实验、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
3、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用。
4、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加强直观教学,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5、实施实验操作。例如:说明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声音的产生,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
6、注意通过实验发展儿童智力,培养儿童的能力。
一、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原则
1. 情境性原则。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普遍规律, 同样作为词汇、句型运用规则的语法教学也不应该孤立地进行, 教师应将语法知识的呈现和真实有效的情境结合起来。通过设计、创造交际性语言环境, 以教学内容为中心, 组织真实的交际活动, 把语法点和交际性语境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际的语言材料中感知、理解和学习语言。例如在进行一般将来时态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这样处理:T:What am I doing? (教师拿起粉笔边画直线边问学生) S:You are drawing.T:Yes, I am drawing a line now.Next I am going to draw a triangle. (教师随即画了一个三角形) Next I am going to draw a square. (随即画了一个正方形) What am I going to draw? (教师将该句型板书) S1:You are going to draw... (教师每次画一两笔, 让学生继续猜, 直到他们猜对为止) 这个游戏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去感知语言, 让他们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使用学习了一般将来时态, 同时明白了它的意义。
2. 操练性原则。
语言的学习, 离不开实践和反复操练。小学英语语法主要出现在单词、句型、短小文章中, 语法教学主要是结合这些具体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感受、领会、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语法教学要做到精讲多练, 适当点拨, 反复操练, 直到熟练掌握、形成语感、建立一套新的语言习惯。再以将来时态的教学为例, 学习完“be going to do”句型后,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周六周日的活动计划, 创编小对话, 与同学讨论双休日的活动打算。此外学生还可以My Weekend为题写一段小作文。这种训练综合性强, 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输出———说和写的能力。因此, 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替换扩展, 充分体现语法教学的操练性。
3. 趣味性原则。
孩子天性喜欢好玩的东西, 过于严肃机械的学习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而语法的学习相对枯燥和乏味, 从这一点上看,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应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 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 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 归纳出语法规则。利用直观课件或歌曲、歌谣呈现和操练语法项目, 是很好的方法。如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五册第21课, 首次呈现了有关比较级的语法知识,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法句式之后, 教师可以仿照《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 将本课的语法句型编入歌曲中:A train, a train is fast.A bus, a bus is slow.A train is faster, faster than a bus.这首歌曲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熟悉的旋律, 朗朗上口的歌词, 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巩固了孩子们的课堂所学。
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在小学阶段, 英语语法主要体现在各种套语、句型以及为这些套语、句型而设计的活动中。教师应设计一系列含有语法点的交际活动, 使语法点与交际性语境结合起来, 通过交际性练习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掌握语法规则。下面我结合一些活动, 介绍几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1. 用自编童谣记语法规则。
“语法通常是指有关语言正确性与规范性的使用规则, 是人们正确表达思想的规则依据。”可见语法的学习涉及众多语法规则。对于小学生而言, 这些语法规则是抽象和枯燥的, 那么怎样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语法规则呢?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可爱, 而朗朗上口、合辙押韵的歌谣恰恰迎合了学生们的心理和口味, 因此将枯燥的语法规则编入富有动感、有韵律的歌谣中, 不失为帮助学生记忆语法规则的有效手段。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 安排了序数词的学习, 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有关序数词的语法规则, 我在教学中编创了这样的歌谣:英语序数词不难记, 掌握规则就容易, 1, 2, 3, 单独记, 字母“th”从4起, 8去“t”, 9去“e”, 拿来“f”代“ve”, 10以上的整十数, “y”要用“ie”来替, 结尾的“th”莫忘记。要是碰上几十几, 只变个位就可以。除此之外, 动词的现在分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等也可以编出相应的歌谣。我觉得采用这样的歌谣形式颂唱、记忆语法规则, 形式活泼, 易于上口, 好学好记, 比枯燥机械的题型操练效果要好得多。
2. 用表格教语法知识。
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七册第一单元安排了名词性物主代词的学习, 而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及人称代词, 这样学生非常容易将物主代词和人称代词相混淆。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以两类词合二为一, 为学生呈现如下表格:
此表格中每一个单词不再是孤立出现, 学生比较之后拎出来的单词都是一串三个, 对号入座, 学习效果非常好。
三、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模式
众所周知, 语法的教学是枯燥而乏味的,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 我们如何才能既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热情, 又让孩子掌握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枯燥的”语法知识呢?下面以第八册第20课《Tomorrow We Will Work and Play》为例, 谈一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模式。
1. 引入与呈现阶段。
该阶段是语法教学的第一阶段, 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图片、小诗、歌曲或者多媒体课件等引入某一语法现象。例如在执教这节课时, 我以自然的师生问候导入:T:Hello, everyone!How are you?S:Fine, thanks.And you?T:I’m happy today.Because I am going to teach you English and you are going to learn English from me.Are you happy?S:Yes.T:I’m happy.Because I will teach you English and you will learn English from me.课的开始, 由自然的谈话引入将来时态的学习, 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从而有效地唤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由学生已经掌握的be going to句型入手, 让学生在概念上温故而知新, 为will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 操练与模仿阶段。
“语言的运用涉及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学生通过有意识的操练可以促进知识运用的自动化, 实现陈述性知识向过程性知识的转化。”在导入了由will引导的一般将来时态后, 我们可以设计有关的语法操练:第一项属于机械操练, 让学生完成快速替换练习:T:Who can say sentence like me?S1:I will wake up at 6:30.S2:I will wash my face 6:40.S3:I will eat breakfast after that.…这样的操练既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又有效地练习和巩固了一般将来时态的句型结构。第二项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接龙游戏:S1:I will wake up at 7:00 tomorrow.S2:I will eat breakfast after that.…在意义操练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难度, 将语言与生活相联系,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 归纳与总结阶段。
小学阶段开展语法教学不是从语法到语法, 而要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 最后让学生在理性认识的正确指导之下再进行语言实践。接下来, 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大量语言材料和进行充分的语言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探究式的学习,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由will引导的将来时与由be going to引导的将来时的联系, 同时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 教师逐步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了由will引导的将来时的两种回答方式。T:I will play in the park after school.Will you play with me?C:Yes.T:Yes, we will.Follow me, please. (相机板书) T: (hold up skipping rope and say to S1) Will you skip?S1:Yes, I will.
T: (hold up some flowers and say to S2) Will you pick some flowers for me?S2:No.T:No, I will not.Because we can’t pick some flowers in the park.Follow me, please.C:No, I will not. (板书) T:Will you pick some flowers in the park?C:No, we will not.T:We can also say“No, we won’t.”
4. 交际与运用阶段。
其实, 学英语就像学计算机或学驾驶汽车一样, 太多的理论解释反而适得其反, 最关键的是实践。在课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我安排了交际性操练, 让学生通过小组问答, 完成表格:
在意义操练的基础上, 教师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话题:谈谈我们的暑假, 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这样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去使用语言, 让他们在玩乐中运用了所学的语法知识。
总之, 在小学阶段, 语法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 遵循语法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模式, 科学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朱慕菊.新课程远程研修丛书·小学英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鲁子问, 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王电建, 赖红玲.小学英语教学法[M].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冀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推荐阅读: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06-01
冀教版科学上册教案10-28
冀教版一年级科学试卷06-14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03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1-15
冀教版小学音乐知识09-18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计划07-22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分析09-17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1-03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