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计划(通用10篇)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发挥家庭教育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大力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形成家庭、学校、社区的良性互动。我校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和加强家庭道德教育为重点,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广开社会育人渠道,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真正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氛围。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和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二、工作要点
1、定时间、定内容,对家长进行家长学校讲座,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
2、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宣传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明确为国教子的责任和义务。
4、传授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指导家长科学教子的方法。
5、帮助家长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家长自身的教育行为,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6、形式多样性、开放式,提倡家长共同参与,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帮助家长克服“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倾向。
7、创造条件让指导者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家长教育的方法。
8、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指导者队伍。
9、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培养家长的先进典型。
三、工作措施
1、家长委员会管理扎实有效。
2、落实“家长学校”的上课时间。
3、精心挑选“家长学校”的上课教师。
4、保证“家长学校”的学员的参与率。每次上课前一周以内,发出书面通知,并及时信息反馈,家长可提前请假或调休,保证出勤率,并加强签到和点名制度。为进一步推进家校联系,开家长会时,下发调查问卷,来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与建议。
5、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家长学校”的活动。
①、本学期初,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及工作的连续性,周密制定好教学计划,做到有序实施。
②、按计划认真实施。能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来加强调查研究,进行客观分析,并将改进措施落实到以后的工作中去。③、开展咨询服务,对家长提出的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较好的解决或号召大家共同研讨,提高研究水平。
④、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在家长中广泛征集家庭育儿经验论文,并评奖择优刊登在学校网站《家长学校》上,并积极向各专刊推荐。
6、抓好理论学习,切实提高全体教师及家长的家教理论水平。
①、每一位家长学校的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理论,了解新信息,掌握新知识,形成新观念,使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②、本学期,我们将组织家长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校事故处理意见》等,向家长宣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使家长了解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当今的孩子有哪些迫切的需要,从而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7、抓常规管理,切实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
①、继续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在切实做到“四有”、“四定”、“两张表”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家长学校的常规工作,健全家长学校档案、奖励、考核、教学等各项制度。
②、丰富授课内容及活动形式,加强授课内容的针对性。为使家长学校的授课增强吸引力和实效性,本学期,从学生的需要、家长的需要出发丰富授课内容和活动形式。③、加强家校联系,注重信息反馈。信息的反馈将直接影响到授课的效果。家长学校的教师要密切和家长的联系,通过家访、校访、分析回执等了解授课的情况,为以后的授课改进提供依据。
8、抓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
四、活动安排 9月份:
1、制定家长学校活动计划;
2、与家长委员会成员取得联系,确定本学期活动安排。
3、家教课展示活动。10月份
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孩子生活在一片希望中(和家长谈谈成功教育)11月份:
1、家长优秀论文比赛。
2、家长知识讲座:安全教育系列 12月份:
1、家庭问题问卷、咨询;
2、家长育儿经验论文比赛;
3、开家长会。1月份:
1、优秀家教论文评选暨表彰。
2、总结本学期家长学校工作。
3、期末家教课展示活动。
牡丹江市东村中学政教处
学校传递理念, 提升家长认识
随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 长春市宽城区于2004 年启动了“仁爱工程”, 并提出“三主三牵”的教育思想。在“牵手家庭”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长春市南京小学的家校共育工作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南京小学首先将“带动家长”作为家校共育的突破口, 将家长由“坐在家里听教育”变为“走进学校看教育”, 通过家校牵手活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相互理解。
带着这样的期待, 南京小学以“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为载体, 成立了南京小学家长委员会, 先后开展亲子阅读、教学开放和家长会模式改革等一系列活动, 带动家长走进学校, 走进课堂, 感知教育过程。其中, 家长会模式改革包括在低年级开展“护蛋行动谈感受”、在中年级开展“学期成果展示”和在高年级的家长与孩子之间举办“理解是双向的”主题辩论会等。在与家庭牵手的过程中, 学校欣喜地看到, 家长接触教育的机会变多了, 家长对教育的过程更加关注了。然而, 欣喜之余, 教师们也发现, 家长教育理念的点滴提升, 在家长繁重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负担的吞噬下渐渐消退。如何让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保持热情?如何让家庭教育成为孩子成长永不缺席的资源?新的问题亟待解决。为了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 为了能够长久地保持家长们参与教育的热情, 为了让家长深刻地体会到教育是浸润的过程, 也是不断体验、警醒和感知的过程, 南京小学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角色体验教育活动。
在“体验榜样角色”中, 教师设计了“警察爸爸的故事”“和妈妈一起上班”等活动, 让家长在孩子们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 用榜样的力量对孩子形成示范影响, 传递真情。在“体验朋友角色”中, 通过“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写给爸爸妈妈的信”和“立德从家务劳动开始”等活动, 家长和孩子成为朋友。在“体验学生角色”中, 学校开展了“菜单式家长培训”系列活动, 家长根据自己的需求, 提供教育菜单, 学校根据家长的需求, 搭建培训平台, 传递家教方法。学校先后开展了“花季我们一同走过— 青春期学生教育方略”“走进社区—新生入学指导”“做个陪伴孩子成长的家长”等培训活动。
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同时也提升了家长的教育能力, 让家长深深地体会到不同的角色承载着相同的责任, 更深深地感受到执“子”之手、与“子”同行的快乐与幸福。
家长参与管理, 探索教育方法
几年的实践, 南京小学的教师们看到了家校合作对教育效果的促进作用。然而, 如何让合作更系统化、科学化?如何让家长的参与面更广泛?如何让教育效果更持久?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被逐一攻克。
为此, 南京小学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健全了家委会组织机构, 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 制定了《家长委员会章程》《家长委员会例会制度》《家长委员会监督制度》和《家长委员会联系制度》, 明确了家长委员会的性质与职责, 并成立了“南京小学家长志愿者团队”。同时, 结合家长自身特点和学校需求, 家长志愿者们还建立了讲师团、资源团和服务团等团体。
讲师团为孩子们带来了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护齿总动员、走近跆拳道、今日说“法”、精美小相机缤纷大世界、走进银行学会理财、健康早知道、膳食促成长、做生活的有心人、交通标志认识、警惕危险就在我们身边……家长们如教师一般备课讲课, 与孩子们沟通交流, 过足了教师的瘾, 更深深地体会到当教师的不容易。
资源团将孩子们带到学校之外的大舞台, 走进部队、走进工厂、走进图书馆、走进社区……这不仅让孩子们真切体验到社会生活的纷繁多姿, 也让家长们感受到社会实践教育带给孩子们的成长力量, 同时也拓宽了学校教育的维度。
服务团常常为学校的大事小情服务, 扫雪、签到、照相、化妆、参与班车管理……家长参与教育不再是一两个人或一两个家庭的事情, 而是变为全员关注, 达到了家校共育、协同成长的目的。家长志愿者团队的启动, 为南京小学家校共育带来了新面貌。
家校携手同行, 开拓合作新略
为了更加高效快捷地与家长沟通, 南京小学于2012 年启动了全新高效的“家校互动新干线”项目, 先后开启了“家长大讲堂”、班级的“亲师交互日志”“家校微博平台”“家校电子报”“班级网络家园”“知校平台”等更加简洁、快速、高效的沟通方式, 为亲子之间、亲师之间、家校之间构建了一个多维、立体、互动的沟通系统, 将家校合作教育推向了纵深发展的新舞台。
“亲师交互日志”即家长写下教育孩子的体会和困惑, 并将日志在家长中传阅。家长和家长之间互相学习借鉴, 教师也细致拜读、认真回复。你一言, 我一语, 你一字, 我一句, 这笔尖流淌的丝丝情谊包含着温度, 让家长和教师在温情中不断走向和谐。
“知校平台”建立之初, 各中队开展了“知校爱班我荣耀”班徽征集大赛。在此过程中, 家长和孩子共同创作, 共同欣赏, 共同交流。由于父母和孩子评判标准不同, 于是家庭里上演了一场场快乐的辩论赛。“知校平台”为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搭建了快乐成长的桥梁。
同时, 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南京小学还开展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 一年级的孩子们和家长一同参观吉林大学化学实验室, 观看了有趣的化学演示实验, 聆听了关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科普报告。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基础的化学知识, 感受到了科学的独特魅力, 为孩子们埋下了科学思想的种子。二年级的学生参观吉林省博物馆, 观看“黑土军魂展”, 了解抗联英雄事迹, 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三年级的学生则开展“拥抱大自然”“劳动最光荣”等活动, 四年级的学生在儿童活动中心学习茶艺和美发, 五年级的学生到星星泉安全教育基地接受安全知识培训……
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增加了孩子之间交流的机会, 缓解了学习压力, 增长了知识, 开阔了眼界, 磨炼了意志, 提高了互帮互助的意识, 更体验到了组织纪律的重要性。
2 0 1 5 年, 南京小学启动了“社会实践直通车”项目。各班家长委员会成员和教师一起根据班级孩子的特点, 共同策划社会实践活动。策划过程中, 家委会成员集思广益, 各尽其职, 从每个环节、各个细节入手, 竭尽所能为每个学生及其家庭做好服务支持。来自家长与学生的声音也印证着家校合作的融洽—
家长A:平日里我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业水平。参加了家长志愿者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后, 我发现了孩子的另一面, 也在思考如果发生了矛盾, 孩子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解决?食物、玩具是否愿意与他人分享?在游戏中处于怎样的角色?
家长B:现在的独生子女缺少同龄的玩伴, 他们需要在这样的群体活动中积累生活经验, 体现自我价值, 取得同伴认同。
学生A:活动中, 看到教师和同学们不一样了。当天的活动, 爸爸妈妈们还为我们设计出很多有趣的游戏, 同我们一起玩耍, 特别好玩!玩累了, 我们在空地上一同分享各个家庭制作的美食, 感觉特别开心!
关键词: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渠道
G459
教育理论把一个人接受的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类型。虽然学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同样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刚好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而接受教育的学生恰是这个三角形的中心。学校教育严格按照国家的教育要求办学.但是,学校教育强调整齐化一,着重在于培养孩子的共性,难以兼顾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因此社会和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来,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下,不断的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传授社会上的经验,调动家长及社会成员改善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接受的教育会更完整。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一个学生接受的教育主要来自学校教育,而正规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中所占的份额是很少的。(父母和子女之间拥有最亲密的血缘关系,在朝夕相处的家庭生活中,父母有充分的条件关注子女的一言一行,洞察子女情绪、情感的变化,从而使得父母能够准确、及时的对子女进行教育,尤其是对于子女情感方面的关注,而这些单靠学校的教育是很难完成的.尤其是在目前社会教育力量仍然相对薄弱,学校教育还在不断完善、发展的今天,我们如能积极调动家庭教育这股力量,一定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不是有“家庭是孩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说法吗?否则,对于处在三角形重心的学生来说,三方面的教育力量只有学校教育在施加,而其他两方面几乎没有用力或用力不足,这种结果势必会使三角形的重心偏离,在校学生会提前成为社会人,沾染成人恶习,模仿成年人一些粗俗行为,学校教育就难以对其发挥有效作用。(如图)
在社会教育很难有效发挥作用或难以充分调动的情况下,我们完全有办法去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在学校、家庭两股力量的配合、控制下,尽最大努力来保证使学生不偏離学生的重心位置,在学校里能够基本顺利的完成学业,使其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合格的公民,最终能建立和睦的家庭而成为幸福的个人。(如图)
在一年的高三学生班级管理中,我采取书信联系的方式调动家庭因素,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的主要做法是将学生的在校表现一月向家长通信告知,并提出简单的管理要求,让家长配合学校、班主任的工作。对这一举措,我在跟个别学生家长的交谈中,得到了他们的不同程度的认可,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并希望老师能坚持下来。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的一条是要拓宽信息渠道,及时交流信息。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后,能使这一渠道更加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就更有了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
首先,充分利用眉学期定期举行的家长会向学生家长耐心说明自己的写家长信的新做法,力求得到全体家长的大力支持。其次,对于家长写的内容、写法、寄出时间进行说明,希望家长在那段时间去关注接受并阅读,了解自己的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及各种表现。最后,家长能对学生的不良表现给予批评教育,使学生健康发展。
我与学生家长书信联系主要是考虑到高三学生的心理,过多的批评、指责,不会对他们产生较大约束力,甚至会适得其反。家长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他们也总想关注子女在学校里的种种表现,只是苦于没有了解的渠道。再说,作为十八、九岁的青年学生,他们内心里也都尊重家长、感恩家长,总想通过学好文化知识来报答家长。所以,当我向每一位学生家长发出第一封信后,学生的反响很大,绝大多数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父母的谴责,,积极学习,向好的方面转变。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转变。
我写家长信的主要内容涉及学生平时的出勤和两次诊断成绩,尽量用事实说话,不夸大其辞,尽量用数据说话。这样,一来学生无话可说,二来家长觉得真实可信。
企石中心小学周健文
方云飘小朋友是我现任班级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活泼可爱,聪明机灵。但喜欢打扮,虚荣心较强,总是喜欢表现自己。平时学习也喜欢投机取巧,不够刻苦。我经常也就她的这些方面和她谈心,教育她,却没有就这几方面和她的家长沟通。因为我觉得她的这些缺点并不是很很严重,她也没有特别的违纪现象。所以就忽略了这一点。可是在上学期,发生了一件事。事情是这样的:学校规定每个年级看课外书,要求每个同学都按要求购买。一天,云飘的同桌说:“老师,我的《寓言故事》不见了,好像是方云飘拿了。可她却说是她自己的。”我听了,就马上去处理这件事。当我来到方云飘的面前说明情况后,她却咬定那本书是她的,我随手翻了一下这本《寓言故事》,发现翻开书的封面后,展现在面前的那页,书主人的名字已经涂改,但还能依稀可见到一些笔画,在书的右侧的立体侧面清晰地写着她同桌的名字。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我就问云飘:“这本书是你的吗?是谁给你买的?”她说:“是我妈妈买了。”接着还不停地狡辩,说了很多证明这本书是她的话。看到这一切,我就马上给她妈妈打电话,她妈妈听后说:“没有呀,我没有给她买课外书。老师,要买课外书吗?”我说,我前几个星期已在家校通发了信息了,你没看见吗?她妈妈说:“我这段时间生意忙,又添了一个孩子,所以没有管过她了。”云飘发现狡辩不了,她不说话了。我想她毕竟是二年级的小学生,知错了就要给机会人改正。于是我就很耐心地和她谈,教育她不是自己的东
西不能要,你没有的可以向同学借,同学都会很乐意地借给你,但如果你用这种方式去把别人的书占为已有是不对的,是偷盗行为,是让老师和同学所不喜欢的。接着我又和她的家长交流,请她的家长配合我们去教育她。这件事过后,她也没有什么不妥,我想她应该已改掉这个缺点了。
可是在放寒假前,学校开结业典礼表彰了一部分同学。放学时,同学们陆陆续续都回家了,一个同学说:“老师,我的奖状不见了,刚才还在,可是倒完垃圾回来就不见了。”同学们都走得差不多了,我也不知怎么帮他找回来,只好重新给他一张。过了两天,我接到方云飘家长的一个电话。云飘的爸爸气得声音都颤抖了。他说:她女儿给他们拿回来一张奖状,名字是涂改了的,不知是偷了哪个同学的,并说马上要把方云飘送到学校来见我。我马上就明白了,原来是她拿了别人的奖状。我就和她家长说,我现在就在学校等他。
过了不久,她家长带着她来了。我看到她哭了。我想,毕竟是个孩子,孰能无过?可能是有别的原因。我就轻轻地问她:“你是不是很想有一张奖状?”她点头。我就告诉她,想拥有一张奖状是一种有上进心的表现,可你这种行为是错的,你想拥有一张奖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不能用这种让爸爸妈妈和老师生气的方式。同时我觉得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这样,一定和家长忽于管教有很大的关系。于是,我在教育了云飘之后,就和她的家长聊了起来。通过了解,我发现她的家长一个学期基本没有管教过她,因为是低年级,没有什么家庭作业,另云飘是个聪明的孩子,成绩也不错,所以一个学期来,她的家长从没有在学习和思想上关心过她,只顾做生意。
于是,我就和她家长沟通,要该家长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关心云飘,和她聊天,比如谈谈今天在学校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学了哪些功课等。同时,在生活中发现她有哪些缺点要及时地教育,不能听之任之。每天都要给她检查书包,发现书包多了东西要引起重视。是借同学的?还是自己买的?或是毛病又犯了?在生活中,如果她表现好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如犯错了要及时教育,如不接受父母的意见,要及时与老师联系,共同教育,促其改正。云飘的家长听了我的话后,也很是感动,决定配合我,好好关心她,让她改正这个缺点。同时他家长也问我,这张改得面目全非的奖状怎么办,我想了一下,就说:“这张奖状你就留着吧,对她也许有种鞭策的作用。”同时,我也向云飘保证,只要她改正,这件事我谁也不告诉。
通过这个学期的这几个星期观察,云飘同学表现很好,关心同学,学习也积极。据我了解,她的家长现在也较关心她了,她也快乐了很多!看到她没再犯错,我更快乐!
通过这两件事,我觉得我做得也不够全面。一是在云飘第一次偷同学的书后我就对她有这方面的行为放松了,平时也没有和她的家长联系,没有就她的情况展开沟通,缺少对她的关心。二是我在班里很少做这方面的德育工作,平时总是谈安全、卫生多,却很少在小偷小摸方面去展开教育。说明我细节做得不够。这些都需要今后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去完善。
共育学生成长
林家村镇大岳峙小学 孙斌
摘要: 家校结合教育要保持教育观念一致、培养目标一致、教育环境一致、积极的舆论导向一致、对孩子的日常管理一致。这样才能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增强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教师和家长携手,朝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目标,不断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 家校合作 成长 教育合力
学校德育的根本宗旨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家庭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具有不可低估的补充和辅助作用。
一、办好家长学校,构筑家校育人的平台
学校德育工作,只有密切联系家庭,依靠广大家长,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切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法制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
(一)、家校教育观念要一致
我国实施基础教育改革以来,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在逐步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在不断改进,但有部分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法却依然落后。学生张鑫脑子灵活,刚进入三年级时成绩很好,后来直线下滑,老师们都为他感到着急。我把他的父母请到学校商量对策。我与他谈话时,他一言不发,保持沉默;当他的父母开口说话时,他的情绪开始激动,竟然甩出一句话:“我不读了。”这让我大吃一惊,他在老师面前还没出现过这种举动。我渐渐地了解到,他的父亲脾气暴躁,见孩子成绩下降,动辄训斥,甚至拳脚相加;而他的母亲对他却是溺爱,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经常出现分歧。我在与家长沟通时,讲了蔡林森是如何培养三个子女成才的案例,告诉他的父母要改进教育方法,多与孩子交流,肯定孩子的优点,真诚地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给孩子重树信心。粗暴不等于严格,溺爱不等于母爱。他的父母虚心接受了建议,经常与老师联系,不断改进教育方法。现在,云杰很阳光,成绩挤进了班上前几名。
(二)、家校教育环境要一致
学生在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和文明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同样不可忽视,尤其是对于走读制学校的学生,家庭教育环境更为重要。家里要保持干净整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书房布臵要高雅温馨,富有激励性;大人要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经常与孩子进行学术探讨,让孩子养成喜爱读书的习惯;大人在孩子面前的言谈举止要讲文明,给孩子做榜样;大人要用尊老爱幼、尊重他人、勤俭节约等行动来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逐步提升孩子的道德水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家长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习惯养成。
二、开展家访活动,开设家校联系通道
为了进一步提高德育效益,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理解,形成学校教育 和家庭教育的合力,我校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
活动开始,学校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向每一位教师传达了活动的精神,让每一位教师充分明确活动的重要性,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对待家访工作,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次,学校要狠抓班主任这支强有力的家访队伍。因为班主任是家访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家访以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为辅,班主任每学期对班内学生的家访率达到三分之一以上,三年家访学生的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每位班主任及教师在进行家访时都能做到有重点地选择家访对象,作好充分
的准备,对家长宣传学校的规章制度、育人原则,尊重家长,融洽家校关系。把教师家访工作作为学期和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教师在家访中明确树立了服务意识,针对班内学生的特点,教师上门为家庭教育提供 科学 的思想和方法,帮助家长分析子女在思想、学习、健康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寻求解决的良策。
家访中,教师积极主动,让家长感受到了热情与真诚;教师的细致与认真,建立起了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感情基础;教师因人而异、逐个分析,充分了解了学生家庭的组成结构、经济 情况、周边环境、教育情况等第一手资料,为学校德育提供了依据,创设了和谐的德育交流氛围。本着连接学校和家庭,增进家校关系、师生关系,提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的目的,学校还开展了“千名家长看学校”等活动。活动切实提高了学校的服务意识,改进了教师的服务态度,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全力塑造、展示了教师形象、学校形象、教育形象,推动了教育事业的不断 发展。
三、设立“家长接待日”,实现家校合作育人
我是一个年轻的班主任,无论是教学,还是做班主任,我的经验尚浅,或者说根本不足,因此非常担心自己做得不好,担心学生和家长怀疑自己管理班级的能力,特别在处理问题学生上觉得非常棘手。但是后来发现,即使年轻,即使没经验,但只要认真负责,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校强强联手,互相配合,必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促进学生取得进步!
一、案例陈述
那是一个早晨,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电话,她自称是我班杨某的母亲,因为现在家里有点事,要求我批两天假给他的儿子回家。于是我就同意了。其实之前杨某已经向我请两天假说要回家,当问及他请假回家的原因时,他又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我就没有同意,并说要家长打电话来才可以批假。没想到杨某的母亲就打电话来了,我当时想:既然是家长要求要批假,我也没什么好反对的。虽然这位杨某在这开学短短的两个星期总是找理由请假,次数非常多,我也存在一些疑问,但后来也没细想。
时间又过去了几天,又到了周末,杨某又向我请假,周末要回家(因为学校是封闭式的,一个月才放一次假),我同样也没有同意,怎么每周都要回家呢,于是也同样说一定要家长打电话来才可以同意批假。出乎意料地杨某的母亲又来电话,希望我同意批两天假给他的儿子回家。没办法,家长强烈要求,我只好又同意批假了。但是我的 1
疑惑更大了,一般情况下,没什么父母会屡次帮自己的孩子请假的,并且频率那么高,会不会是杨某找人扮演他的母亲来欺骗老师呢,还是他的家里确实每个周末都有事情发生,不得不让杨某回家呢?随后我就查证了一下,那位确实是杨某的母亲,但是好像他的家里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家境还不错的。那为什么还会出现母亲帮孩子想借口请假回家呢?别人家的父母都恨不得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学习,无论家里发生什么事,都尽量不耽误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就算是有事,不会这么频繁地请假,怎么杨某的母亲这么反常呢?
后来我又细细地,多方面地打探了一下,原来杨某他来这所学校是非常不情愿的,他的成绩不好,家长托了很多关系,交了一大笔择校费,才可以到这里读书的,他觉得与其他同学的成绩差距大,自己又不是读书的料,觉得自己应该去读技校或者出去打工赚钱,不想在这所学校呆下去,总是和父母说要辍学回家。但是又经不住家里的压力,勉强答应家里人来到这里读书,但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杨某根本没心思学习,每天上课都是走过场,随意敷衍一下老师,总是想着请假出去或者回家,而他的母亲也比较溺爱他,只要杨某稍稍哀求一下她的母亲,诉一下苦,他的母亲就会妥协,所以就出现以上母亲帮孩子想借口请假的情景。
事情到了这里,我终于弄明白了缘由。一开始我非常生气,怎么碰上这样的学生,还要加上这样不懂事的家长,那么不情愿,总是请假,还送孩子来这里什么呢?学校又不是收容所,旅店,爱来不来的,还不如留在家里好好养着。但是后来仔细想想,每一位父母家长们都
2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既然杨某的父母花了那么多功夫送孩子来这里上学,肯定是希望杨某能够学好,有所进步,只是他们的处理方法做得还不好,出现过分溺爱孩子的现象。所以我相信只要学校和家长好好沟通,互相配合,联手起来,一定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取得学习进步。
我的学生,我负责。抱着这个态度,我主动地与杨某的家长联系,告诉他们杨某的学习情况,还邀请他们亲自来学校一起协商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果然,我主动迈出了这一步,杨某的家长的态度也很热情,很诚恳,表示他们也非常头疼这个孩子,一定会好好配合老师,共同帮助杨某,激发他学习的积极性。后来,虽然在家校合作教育的过程中,也有些小曲折,杨某也没一下子变得爱学习,但是最后他始终坚持学下去了,不像以前总是逃避学习,请假,动不动要辍学回家,所以这也是一个进步。我由衷地感到欣喜,觉得努力没白费。
二、家校合作沟通反思
1、应主动地、真诚地与家长沟通。有个别家长缺乏主动性,不会主动与学校老师打交道,没有合作意识。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主动迈出一步,真诚沟通,真诚是打开心扉的钥匙,当我们与家长沟通时,家长也会评估这位教师是真的想教育好我的孩子,还是敷衍一下而已呢。所以抱着真诚的态度,相信家长也会以真诚回报老师,诚恳地和学校老师合作。
2、要体谅和宽容家长,并能换位思考。这次事件本来我很生气,恼怒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和家长,本想不管不顾,放任自流,但
3是还好能换位思考,体谅作为他们父母的难处,宽容家长的错误做法,主动与他们沟通。
3、引导正确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长虽然想要关心孩子,教育孩子,但是却没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很可能就变成溺爱孩子,一味地袒护孩子,助长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因此,学校应该多向家长讲授有关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现代家庭教育方法等相关知识,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的效果。
4、除了要主动沟通家长,还要多沟通,及时沟通。例如可以通过电话、信息、校讯通,经常联系家长,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要等事情到了最严重的一步才来想着处理问题。
美国: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20世纪60年代, 美国政府颁布了很多影响家庭与学校关系的重要的法律、法规和项目 (如《开端教育计划》、《公法93-380》和《残疾儿童教育法公法》等等) , 家校合作才真正得到发展和改善。
在美国,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家长教育是美国家校合作的两种主要形式。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主要包括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家长参与学校教学、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三种渠道。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家长会。美国的学校会想方设法为家长解决困难, 以保证家长参与面对面的交流会议。书面交流也非常有效, 学校给家长提供的成绩通知单信息非常丰富, 包括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技巧、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等重要内容, 而学业成绩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很多学校会定期向家长、社区发放通讯和公报, 从而帮助他们了解学校。
美国学校十分重视利用家长资源为学校教学服务。比如, 成立“家长志愿者协调委员会”, 目的在于了解教师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家长做义工在美国是非常普遍的情况, 在学校的活动中, 家长出钱出力, 为教师分担很多工作。
美国的很多项目和计划都号召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家长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参与学校的决策和一般事务管理。从学校系统的政策和实践, 到课程计划、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建立学校社团等等, 都有家长参与的空间。
以家庭为基础的家长教育计划在美国得到了充分支持, 各种各样的培训项目 (包括专门培养“父母辅导者”的“从出生到三岁”培训班, “学龄前家庭指导计划”等) 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教育部门创设了一系列“父母教育”培训课程, 帮助家长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此外, 很多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设计了各式各样的培训, 以工作坊和研讨班的形式, 向家长提供作为合格的“家庭教师”和学校教育的合作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如何与孩子交流, 以及辅导孩子学习的技能和方法等等。在国家层面也有各类计划支持相关培训, 如“家长—儿童写作计划”, “家庭数学计划”等等。很多计划都是免费的, 时间、地点的安排也以方便家长为原则, 主办方甚至会派专人为参加培训的家长看孩子。
英国:家长成为教学助手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青少年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完成, 需要各方尤其是家长的密切配合。最终, 政府以国家法规的形式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相关事宜进行了规定和指导。
近年来, 英国部分学校专门从家长中招聘课堂教学的协助人员, 又称“学习支持助手” (Learning Supporting Assistant) 。教学助手受过专门培训, 能够协助教师工作, 从而更好地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提高教育质量, 是家校合作中家长的一种高层次的参与形式。
以赫里福郡为例, 该郡对学校中需要教学助手完成的工作也作出了规定, 这些工作包括三部分:支持学生、支持教师和支持学校。
在沟通学校与家庭的关系方面, 家长担任教学助手显示出极大的优势。首先, 他们本身作为家长, 能够深入家长群体中了解他们的需求、意向、建议等;其次, 他们生活在当地, 能够使学校更多地与社区、家长建立联系, 尤其是协助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起真正的协作和信任;最后, 教学助手自身作为家长, 其教育能力的提高直接推动了该地区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
在与教师合作方面, 教学助手会同教师一起讨论和沟通各自工作中的问题。教学助手能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详细反馈, 及时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具体的建议。教师普遍反映, 教学助手提供的口头和书面反馈信息, 能极大地帮助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成绩作出客观的评价, 并使教师的工作更有效, 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更为突出, 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在对学生影响方面, 教学助手对学生的最明显的影响包括以下几方面:小组学习中能够得到更多的指导;整个学习过程更加紧扣目标;在个别学习或作业过程中更易得到帮助。事实上, 教学助手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包括方方面面。如针对社交障碍的儿童, 教学助手将对他在学校的行为进行监督, 了解他如何与其他儿童和成人交往, 帮助他选择玩伴, 有意识地鼓励他与其他儿童交往, 并通过家校联系将信息及建议传达给他的父母, 共同帮助儿童克服困难。
英国的家长教育得到很多国家层面的政策和规划的支持。2007年, 英国首相布莱尔倡导“尊重计划”的内容之一就是政府建立一所国家级家长学院;英国教育部门出台“每位家长事务”计划, 为学员设计改善育儿技能的课程, 并提供辅导培训等等。
新加坡:超八成学校与社区合作
跟随时代发展的节奏, 新加坡政府提出“以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 取代“以效率为本”的教育。这一理念的提出, 让学校经受了空前的压力。教育界意识到必须联合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社会各方, 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共同参与教育的整体氛围。在这样的背景下, 新加坡致力于建设“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早在2003年, 就有80%以上的学校与基层进行了合作。参与合作的社区及自助团体非常多, 最常见的社会支持形式是为学生提供财政援助。此外, 也有其他有意义的社区参与, 如相关社会团体和组织会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 帮助阅读困难儿童、弱势背景的学生, 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等等。
新加坡教育部指出, 教育是一项责任共担的事业, 教育合作伙伴要各司其职, 并颁布文件, 明晰了教育部、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应尽的教育职责。各组织和个人在整个教育合作过程中的职责有了明确的定位和依据。
为了指导学校开展与家庭、社会的合作, 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伙伴合作准则》。合作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 营造协作的氛围。学校要支持合作团队的工作, 充分利用合作方的优势资源, 使大家对学校的使命、前景和价值观达成共识;建立正式、非正式的开放式共同渠道, 形成互信互惠的氛围。此外, 家长工作必须受到学校的认同和欢迎, 志愿者工作必须对家长有意义。
第二, 合作目标明确。工作流程、方案、活动要始终围绕合作的理想和目标;建立监控和评估机制, 不断调整合作思路, 做好未来规划。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教育方式,可以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之中形成合力,推进班级的建设和完善学生的培养。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加强家庭和学校的配合,提高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有机结合 工作实践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要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者必须关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明确家庭和学校的责任,树立家校合作互补的意识
目前,很多家长工作忙碌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对孩子疏于管教。他们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则过多依赖老师。家庭教育的苍白让学校教育不堪重负。家长要明确自己在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之中的责任意识,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工作。
家长首先要明白自己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并且有十分重要的责任。在生活中,孩子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往往需要家长在生活之中多多引导,比如孝与爱心、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礼貌待人等。而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往往也是家长的潜移默化的结果。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让孩子有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文明懂礼。同时,教师也要明确学校教育对孩子责任,对家庭教育缺失、或者孩子的不良思想和不良习惯进行教育,循循善诱,春风化雨。
教师担负在课堂之中为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任务。教师要面向全体,关爱每一个孩子,对落后的孩子加以关注,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由于孩子的个别差异以及集体授课的缺陷,常会出现有的孩子学得很轻松,有的则接受困难。课外之余的辅导工作家长也有责任帮助孩子,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
教育孩子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相铺相成。双方都必须明确在学生教育之中的责任意识,加强沟通交流,进行优势互补,这样才能为创建双赢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创设家校互补的双赢局面
家庭教育是起点,学校教育是基础,而社会教育是延伸,在孩子的成长中,这三方面的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人还没有进入学校正式学习以前,家庭教育对其有重大的影响。而进入学校以后,虽然学校教育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家庭教育仍然影响着孩子。如果家校形成合力,那就是事半功倍。家长和教师都要意识到这一点,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全面了解孩子,一起探讨教育策略,共同教育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是专业的教育者。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和家长联系。家校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我们在每个学期都会进行定期的家访活动,在家访中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成功的家访增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了解,推动家校合作的健康发展。除了家访以外,班主任还利用现在十分发达的网络交流平台,建立一个微信群或者论坛等,将学生家长都加进来,随时沟通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QQ群、家校通……现代的网络技术让我们家校的联系更为方便、快捷、多样,家长可随时和老师联系。这些是家访的延伸,也是家访的必要补充,灵活地采用这些方法,才能使家校合作真正地富有成效。
每学期必开的家长会,则更是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的好时机。班主任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会这个活动,展现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家长耳闻目睹,感受教育的成功,并对孩子的不足之处进行探讨,群策群力,为学生更好的发展,采用更科学合理的方法。例如:今年我们学校的家长会,就采用这样的流程:1.家长和孩子共同早读;2.晨会——感恩教育;3.课堂观摩;4.各科任教师介绍班级情况、学生情况,和家长交流教育方法。5.家长座谈,提出家庭教育困惑或教育的建议。会后,家长们感慨万分,在老师的交流中深受启发,也意识到了自己家庭教育的不足之处,纷纷表示要配合学校教育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而教师通过家长会,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孩子和家长的需求,根据孩子的家庭,采用更为合理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
家长和教师的密切联系,能够使得学校掌握学生全部的学习及生活状况,能够为学生教育的开展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争取做到最优的状态。家长在配合学校工作的同时也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学会调整家庭教育的策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加大家庭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
社会上的家庭千千万万,各不相同。每一个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层次不齐。不少家长苦于是“教育外行”,有心配合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但是不知道怎么入手去实施具体的帮助。学校相比于家庭来说教育的环境更为正规和系统,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更为精通,对孩子的教育也更有针对性。为了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的结合,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还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家庭教育培训的深化,家长们也明白了学习成绩不是孩子的唯一,孩子们的思想、行为、处事、能力的综合素养的提高才是教育的目标。根据孩子们的身心特点,科学地培养孩子,促进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形成,促进孩子知识能力的提高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家长的自身素质提高了,也愿意积极投身到学校教育活动,这样就能够辅助学校教学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能够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
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教师是孩子最尊敬的人,两者的共同心愿就是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家校携手,让我们在探索中总结经验,将“家校合作”高效地开展好,共同培育好下一代。
【参考文献】
【1】张瑜.浅谈青少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合作【J】.亚太教育,2015(22)
—省家校合作建设学习培训心得
为期三天的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指导教师培训顺利得拉下帷幕。我很有幸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参加了这次培训,聆听了王梅雾和张俊两位专家教授的讲座,还有期间教体局方局长的开班讲话,这次的培训可谓是受益良多。
培训期间,心情也是起伏跌宕。王梅雾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调研经验和自身的体会,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实例,从家校联系的意义、家校合作的实践类型、家校合作面临的挑战等方面为我们讲解。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大家常常被王老师的诙谐例子引得阵阵笑声。大笑之后又不由得陷入沉思,我们不正是王老师实例中行为不妥让人发笑的老师吗?王老师实例中不配合家校合作的各种“奇葩家长”不正是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经常碰到的吗?当王老师让各学校老师自由讨论各个学校在六种家校合作实践类型中的有效做法和面临的挑战之时,又不由得心里为之一颤。原来县城学校与我们农村学校相比,在家校合作中已经做了如此之多创新之举。反思自己,常常以自己是农村教师,家长普遍素质偏低、家长外出务工人数居多,为自己家校合作工作效果不明显找借口。
王老师指出很多班主任甚至老师都清楚家校合作的意义,但是也面临不少问题:我们的工作没有制度化、大多处于自发、分散的状态,而大部分农村学校单纯的复刻其他学校家校合作的成功模式,缺乏系统的指导,同时还面临多数农村家长外出务工的困境,家校活动没有激发家长积极性,教师缺乏家校合作沟通的有效方法。王老师和张老师也从这几个方面详细地为我们解疑道惑。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也反思了今后自己在家校合作中的努力方向。
首先,家长和老师是亲密的同志。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基于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按方局长的话说,家长和学校的合作的关系是合伙人,家长是投资人,学校、老师是CEO。所以,我们应该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既不能一味地独揽教育孩子的权利,也不能让家长机械地参与学校教育。
其次,老师与家长的沟通要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建立良好家校合作的关键之一,大家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可以彼此理解,达成共识。当家长有事情无法及时参与学校活动时,老师也不能一味的去指责,应该提前准备和制定多种方案,提前发布活动信息,给家长留有时间选择的余地。
最后,注意沟通的方式。尽管良药苦口,我们也尽量不让忠言逆耳。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主动热情的与家长交流,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与外出务工的家长及时联系,为对方架起信任的桥梁,才能取得家长的有效合作。千万不能等到孩子的学习出了问题,就和家长联系,把每一次家长会变成了告状会。同时,也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同时,不要吝啬对家长的表扬,对于家长积极配合的地方,要及时赞美,保护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
在当今时代,许多国家采取种种形式沟通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家庭参与对中小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1992年美国城市人寿保险公司所进行的调查,大部分教师认为,缺乏家长参与对学校教育是个“严重的威胁”,家校合作势在必行,也理所当然。
家校合作关系中重要人物的角色定位
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首先要摆正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各自的位置,因为他们在不同的事务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凡事绝不能以谁为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各自的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一)家校合作中学校领导的角色定位
学校领导首先是鼓励士气的组织者,他要对家校合作进行大力宣传,指导,支持和鼓励,使学校教职员工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并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家庭的合作,营造出学校与家庭通力合作的育人氛围。其次是家校合作的策划人,他要带头参与家校合作的学校整体计划的制订,主持一些大型的合作活动。最后是家校活动的实施者,合作中有和谐的,也有矛盾的方面,学校领导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和个人能力能够机智地处理家校间的矛盾。总之,学校领导有责任激励教师加强与家长的参与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协调、管理、资金支持以及对家长参与活动表示赞赏等方式来帮助学校。
(二)家校合作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他是活动资源的开发人。教师进行一次家访,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开一个家长会,要布置会场,请家长发言,请学生代表发言,让一部分学生作好服务工作,教师准备汇报材料等,所以无论是教师走出去,还是家长请进来都需要教师去组织实施。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必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应该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尊严,去影响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或家长在孩子心里的地位,教师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到荣幸,教师也要帮助孩子在心中树立起父母的伟大和无私,教师是家长和孩子联系的纽带,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家校合作的渠道随时随地因人而宜,许多活动在活动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例如:一个学生数学竞赛得了奖,如何告知家长,是打电话?发短信?带口信?如果把喜报寄给社区或单位领导再转交给家长,或许效果会更好。教师用真诚去对待家校合作,一定会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活动来。
(三)家校合作中家长的角色定位。
美国学者兰根布伦纳和素恩伯格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角色分为三类
1、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有关研究发现,当家长的这种角色参与学校教育时,他们能成为其孩子有效的家庭教育者,家长的自信心以及家长对其孩子和自身的教育期望都能随着参与有所提高。
2、作为学校活动自愿参与者,自愿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家长可作为班主任的辅助人员帮助教育学生,可就某门学科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可就自身经历给学生做非正式报告等。
3、作为学校教育决策的参与者。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决策的全过程,即决策形成、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
兰根布伦纳和素恩伯格只是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分成上述三种角色的。我认为我国现阶段家长应该承担的角色是:
1、学校教育的合作者而不是指责者。学校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一旦出现问题,家长要密切配合,多合作少指责,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2、学校教育的智慧者而不是观察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要用智慧,用真诚来支持教育,很多家长只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实质上的参与者,成了一名观察员。
3、学校教育的鼓励者而不是批评家。学校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宣传,特别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家长的积极参与,友情配合。
四、家校合作关系建立的关键
在学校管理者、家长、教师这三者中,他们之间的角色转换,换位思考,是建立良好家校合作的关键之一,大家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可以彼此谅解,达成共识。
关键之二是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营造合作气氛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积极的态度,学校教职员工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教职员工度量要大,要能接纳家长,有时教师会受到家长的批评,责怪,威胁。和家长的合作不是很愉快,我们还是要把家长看作是我们的上帝,彼此信任,消除隔阂,要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成为合作伙伴,那么一定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实际的行动,能够让家长真正介入学校事务的合作中来。
关键之三是与家长合作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老师要有诚心和富有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下列几种方式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
1、认真听对方讲话,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2、全神贯注于对方,与对方进行视力接触,通过相应的身体语言(如身体前倾,面露微笑,点头,握手)表明你的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对方所讲的内容上。
3、用开放式的陈述句对对方所表达的意见和情感作反应。
4、尊重对方,承认对方的意见对解决问题的至关重要。
五、家校合作的途径
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必须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同样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改革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与互动,下面介绍几种家校合作的常用途径和方法。
(一)家访。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初中三年内教师对每位学生要家访一次,班主任每年对学生要家访一次,家访过程中要作好家访记录,要求家长签字,面对面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埋怨、不指责、不批评,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家访要了解家庭背景,人员结构,家访过程中要有礼有节,不能告状式家访,家访时,一定要让孩子在场,教师要有诚心和爱心要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真正起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二)家长会。家长会是争取家长配合的有效途径,形式可以由家长进校举行家长会,家长会每学期举行两次,期初一次,期中一次,各年级组长主持,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汇报学生成绩,指出学生问题,介绍班级现状,沟通家长意见。
(三)家长参与教育。请家长进校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以了解学校,认识学校与学校保持一致。每个年级都要建立家长理事会,作为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参与学校后勤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随时让家长进教室听课,家长与子女相互交流,使教育教学更透明。
(四)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安排学生做“三个一”即:帮家长洗一次脚、做一次饭、说一句悄悄话。家长安排子女为教师也做“三个一”即:帮教师做一张贺卡、打扫一次办公室、提一条意见,通过学生这个纽带把家长和学校联系起来。
(五)通过家校联系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及时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体育健康、获奖处分、重大活动、调整作息时间、临时加班或放假等信息反映给家长,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家校合作计划】推荐阅读:
家校合作案例10-30
家校合作社团12-17
家校合作存在问题05-26
家校联系论文 家校合作促教育12-14
家校合作培训心得体会05-25
家校通力合作 构建和谐校园06-06
周大福合作计划10-19
医院合作计划书06-10
合作商业计划书06-18
合作计划书格式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