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维导图期末复习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用思维导图期末复习(精选7篇)

用思维导图期末复习 篇1

教学随笔

我思故我在

----思维导图教学应用心得体会

二数 陈冬冬

背景

不久前,我上课的时候发现我班的杨文栋在记我的笔记,板书。我很惊讶好奇,他是怎么做的。我只见他把一张A4纸叠了3次,在每个小页纸上,写上本单元重要的知识点和他的理解。我还是表扬了他,毕竟是二年级的孩子。我就在想在这个阶段引导孩子们进行思维的整理,全面发展孩子的水平。

过程

我慢慢的发现思维导图,于是对思维导图很感兴趣,然后自己才在网上、书籍和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慢慢地积累了一些对思维导图的认识,才第一次慢慢了解到“思维导图”的概念,我才知道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此后,我在教学和自己的学习中主动自觉地运用其基本原理绘制了一些思维导图,努力使“思维导图”的方法成为我的一种学习习惯和一种思维方式。

我认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方法,对于全面提高和发展一个人健全的思维品质具有非凡的价值,这种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一定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的人都可以学会运用思维导图,一个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他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挖掘出自己的思维潜力。

2、思维导图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思维特点,因而具有非常强的个性化特征。由于作者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和工作经验的不同,其所制作的思维导图也非常不同,因此,思维导图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充分体现个体思维的多样性。

3、思维导图的建立有利于人们对其所思考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和系新郑市郑韩路小学

教学随笔

统的描述与分析,非常有助于人们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或关键环节。

4、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有助于使一个学习者真正实现终身化学习和学会学习的目标。

我在班上尝试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还是有孩子做的挺不错的,我在学生制作完后,并不是就放到那里而是结合复习的内容,拿着自己制作的给大家讲解你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哪里最重要,所以孩子对知识的框架构成就比较的熟悉了,效果很好。

用思维导图期末复习 篇2

几经思考, 我决定采用李玉平老师推荐的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来进行复习, 现在已是初见成效。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 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于1970 年提出, 它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结合了全脑的概念, 包括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等, 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 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 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可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单元知识网络

起初, 我利用PPT制作了第六单元《组合图形面积》的思维导图, 采用不同颜色的椭圆形来表示本单元各级主题的关系, 图文结合, 层次清晰, 一下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孩子们亲切地称它为“气泡图”。我从孩子们的眼睛中看到了他们对思维导图的喜欢与渴望, 一节复习课下来, 孩子们学得快乐、轻松, 效果更是前所未有的好。于是周末我布置的作业便是回家自己尝试制作第五单元思维导图, 形式不拘一格, 可以用“气泡图”, 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 在图中要呈现出第五单元应该掌握的主要内容和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可以寻求家长、同学及老师的帮助, 周一进行“作品交流会”, 评选最佳作品。第一次, 孩子们对作业发出了欢呼声, 因为他们不是完成一次简单的数学作业, 而是去创作一幅伟大的作品, 而对于这份未知的作品, 他们充满期待。

事实证明, 我给孩子们一个机会, 他们还给我太多的惊喜。展览会上, 孩子们的作品精彩纷呈, 既有电子版的气泡图、知识纲领图, 还有盛开的小花, 手绘的也是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大部分学生对单元知识点总结的全面、具体, 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了注意的问题, 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足见孩子们的用心和细心。既然是作品交流会, 就要向小组的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 于是, 在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的佳作、专心倾听进行点评补充的过程中, 孩子们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再次归纳、梳理和总结, 并结合组员的点评补充用红色笔再次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力争知识更加全面、条理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 在此过程中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全班交流。最后, 老师从各组推荐的优秀作品中有重点地选出几份在班内进行交流, 全班同学进行补充与深化, 教师相机进行点拨, 对思维导图进行最后的总结与提升, 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如此经历了自我整理、归纳总结—小组之间互相点评补充—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完善的环节, 单元知识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方法明确, 孩子们在语言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过程中, 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教者轻松、学者开心、快乐高效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一举多得, 思维导图功不可没。

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错题案例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由于小学生受知识、经验、思维能力的限制, 课堂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障碍, 学生出错在所难免, 特别是复习阶段大量的练习, 导致学生的错误也随之增多, 最让老师感到抓狂的是“孩子们错了就改, 改过又接着错”的现象尤为严重。究其原因, 我感觉最重要的是孩子们虽然改了, 但是对于错误原因及正确做法还是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 并没有真正掌握, 所以下次依然重复着错误;其次则是老师只停留在简单地对某一个题进行“纠错”的阶段, 太过片面, 不能引导孩子们对这一类题的重点、难点及易错案例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与反思, 错误之间没有关联、没有重点, 而且很多学生忙于记录, 没有时间真正地去思考, 致使孩子们今天改了这里明天又错了那里, 所以收效甚微。

在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融错教育, 求真育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我引导孩子们收集整理某一类 (个) 知识点容易出现的典型错例, 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与整理, 反思以后的努力方向等, 形成错题案例资源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此这般, 整个思维导图不仅包括各种典型的“错题”, 更有对错误原因的分析与反思, 指导着孩子以后的学习重点及努力方向, 孩子们“不但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更是对知识的梳理, 是重点尤其是难点的集合, 使得学习重点更突出、复习更具针对性。并且彩色的线条与图形, 能让错题案例资源看起来新鲜生动, 不容易产生疲惫感, 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也更具高效性。

思维导图还是一个新事物, 除了用它提高复习效率以外, 还可以把它应用于课前预习、板书设计等, 如何更好地运用它改善教师的教, 促进学生的学,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待我们继续深入地学习、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有效复习 篇3

怎样才能查漏补缺,培优助困,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怎样才能逐步教会学生掌握复习的策略和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怎样才能使相对零散的学科知识串联成网,便于记忆和应用,以点带面,以此及彼,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帮助学生提高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复习效率?

思维导图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复习策略。思维导图是英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布赞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图解形式的记笔记的方法,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它是将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放射性思考可视化的图形思维工具。它既可呈现知识网络,是组织陈述性知识的良好工具;也可以呈现思维过程,是组织程序性知识的良好工具。[1]

笔者尝试发动学生用简易化的思维导图进行初三科学第一轮复习,这一小小的改变使学生的复习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一、用思维导图协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

初三复习的过程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强化,而是对知识的再学习、再认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过程。而网络化的知识是形成学科能力的坚实基础。

要想实现知识的网络化,关键在于能理清知识间的关系和联系,从而以自己的理解方式,使之整体化,成为一个知识整体,形成知识体系。

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支离破碎的知识整体化。进行每一章节的综合复习时,要求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其实就是要求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动手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如图1所示是一学生在复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时所制作的思维导图。这一章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比如扦插、嫁接、卵生、胎生、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等,通过关键词,纳入思维导图中,从而可以让支离破碎的知识,成为整体,成为围绕某主题的复习知识图,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

利用思维导图将错综复杂的知识关联起来,这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使学习过程成为探索知识之间关系的过程。在图1中,学生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动物、植物和人类生殖、发育的情况,看上去一目了然。当然,不同的学生最终呈现的思维导图会有不同,而这也可以帮助教师判断不同的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

总之,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是把科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整理过程,是将杂乱转化为条理的思维过程,是由肤浅转化为深刻的质变过程,是认识升华的创造性过程。它有利于学生长期有效地记忆知识,从而达到复习的有效性。

二、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复习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查漏补缺,如何查漏补缺?教师常用的方法便是让学生做题,不断地做题,从做题中发现学生知识点的缺漏,似乎很少有教师重视如何从源头上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诊断。而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不用题海战术,便可从知识源头诊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就是暴露思维的过程。教师批阅学生的思维导图,能较准确地把握学生对章节内容、重要概念的掌握情况。教师指出学生思维导图中的错误让他们修改,便可让学生从源头上纠正自己存在的问题。

图2所示是一学生在复习“遗传与变异”时制作的思维导图。阅读思维导图2,我们不难发现,该生误将“育种应用”理解为只与“遗传”相关,而将“优生优育”理解为只与“变异”相关。在课前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变异都可遗传

B.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D.变异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图2的作者就选择了答案C,其实从思维导图中便可以看到,他认为变异可导致优生优育,这和答案C所描述的是一致的。

三、用思维导图促使学生自主复习实效化

叶澜教授认为,复习课的目的之一是养成学生自主复习的能力,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2]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复习策略的指导。笔者通过尝试发现,制作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自主复习能力的提升。在复习之初,笔者把中考复习的基本要求,以图3的形式交给学生,让他们明确复习的重点以及关键点,以此自主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

学生在没用思维导图前常习惯采用直线式的知识点整理,通常一章的内容学生会用掉2~3张A4纸。这样的知识整理一是埋没了关键词,二是浪费时间,三是不能有效地刺激大脑。“思维导图”用一张A4纸就可以囊括一章的内容,甚至更多。它将内容“画出来”,而且用不同字体、符号、颜色、图形等元素来表示,遵循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收的规则。更重要的是,复习一遍,只需几分钟便可完成。为了让这种高效复习自主化,笔者采取了以下方式:每个复习内容,要求学生制作一张思维导图,课前随机抽问;课堂教学结束前,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简短的摘要复习(约2~5分钟);课后修改完善,并于当晚睡前依照思维导图再次摘要复习一遍(5分钟内)。笔者每天督促学生自我检测,每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利用思维导图把当周课程重点复习一遍,每月抽一堂课复习当月课程内容,并制作完整的思维导图。

四、用思维导图养成学生解题的发散性思维

复习中,做题是必要的。学生做错题目,最常见的原因是:理解出错和知识遗漏。经过复习,大多数学生在理解上不会出错,但是因为思维不缜密、思考不全面而导致的小错误却很常见。而这种问题,经过思维导图的训练,却能加以避免。因为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学生经过思维导图学习法的长期训练,会形成放射性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3]这种模式会无形中促使学生养成多角度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这种习惯对于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

在复习中,笔者会引导学生根据专题制作思维导图,比如,在复习电路图时,笔者便引导学生制作了如图4所示的的思维导图。

这个思维导图囊括了电路图的核心概念、常见变化、命题的意图等内容,有关电路图所有的考点和做题方式,基本在这一张图里面。而把这些熟记于心,在做题时便可以全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从而避免了因思维不缜密而导致的错误。

以上是笔者在使用“思维导图”后的几点体会。其实“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强大的思维工具,它在教学中的作用远不止笔者所提到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还要大力挖掘思维导图在各项教学活动中的“功效”,并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徐立海,王玲芬.物理复习课教学中的思维导图策略[J]. 物理教学,2011(7).

[2]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 学理,2004(11).

巧用思维导图写作文 篇4

如一位小学生所画的“一只小猪”的思维导图,这幅思维导图就是这位小学生围绕“一只小猪”进行放射性思维的一个具体体现。

二、作文教学中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工 具

绘制思维导图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复杂,正如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困难一样。

你只需准备好下面提到的东西,就可以开始画了。

1、A4白纸一张;

2、彩色水笔和铅笔;

3、你的大脑;

4、你的想象!一是要围绕主题让学生充分联想,使导图的分枝尽可能多些,这样才不会漏掉好的素材; 二是让学生作更深入的信息搜索,繁殖出相关的次主题、次次主题、次次次主题等,这样素材写作起来会具体、生动,有深度。步 骤

在作文教学的探索中,我们认为绘制思维导图有如下步骤:

(1)准备一张空白纸,横放在桌前。从白纸的中心开始画,周围要留出空白。这样会让你大脑的思维能够向任意方向发散出去,自由地、以自然的方式表达自己。

(2)准备彩色水笔。颜色和图像一样能让你的大脑兴奋。它能让你的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为你的创造性思维增添巨大的能量,此外,自由地使用颜色,使绘画本身也非常有趣!

(3)提炼作文题目的中心词(主题词)。如“时间不能使记忆风化”,中心词就是“记忆”,“你我走过的日子”中心词就可以用题目“你我走过的日子”。

(4)把主题词写在白纸的中心并圈画起来。一幅代表中心思想的图画越生动有趣,就越能使你集中注意力,集中思想,让你的大脑更加兴奋!

(5)由中心出发,围绕主题,写出3—7个次主题,把次主题用关键词的形式写在由中心发散出来的线条上。让各分支线条自然弯曲而不是像一条直线。你的大脑会对直线感到厌烦。曲线和分枝,就像大树的枝杈一样,更能吸引你的眼球,也具有更多美的因素。

思维导图进行高中历史复习四讲 篇5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历史复习四讲

近年来,各地历史高考和历史水平测试卷的命题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多元史观指导下的试题命制。因而越来越多的老师在历史复习教学中,更新史学观念,引入了多元史观,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重新整合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教学和复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新史学突破传统,历史解释呈现出多元的趋势。所以我们在新课程下的高考面前,必须学会用多元史观来解读历史。正确理解多元史观的内涵,认识多元史观在课标和教科书中的体现,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战新课程高考的基础。笔者借助思维导图工具,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图解多元史观,并尝试在多元史观指导下,重新构建和整合高中历史知识专题体系。

第一讲:文明史观与高中历史知识整合

一、文明史观概述

文明史观也通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创立者是德国学者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其代表作是《西方的没落》。他提出了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新学说,强调以文明视角来透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认为“世界历史”就是各种文化的“集体记忆”。其后,英国学者汤因比在他的专业巨著《历史研究》中,通过对近6000年来出现的26种文明形态的比较研究,以其创立的挑战和迎战说,阐释了各种文明形态的产生、成长、衰落、解体的过程,从而完善了文明史观的哲学体系。

图1 文明史观概述

文明史观中所说的文明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可以说,文明史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们以往通史所涉及的内容,并且还包涵了宗教、语言文字、群体心理、风俗习惯等多领域。

纵观人类历史,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又分为初级农业文明阶段和发达农业文明阶段,青铜器和铁器成为划分的标志;工业文明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两大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文明的发展包含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所以在教学和复习每一个国家、每一个阶段历史的时候,都要有意识地去探寻这三个方面的文明成就。

二、用文明史观整合高中历史知识

从高中历史课标和各种版本教科书的内容来看,都已注意了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和阐释历史。三个必修模块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六个选修模块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文明史的相关问题。在学科体系方面,淡化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按照文明史观构建了新的学科体系。在内容选择上,岳麓版教科书在必修一的前言中称:“我们要在已有的历史脉络和整体的历史框架的背景下,分别深入思考人类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历程。”表明也是以文明史观来统驭教科书的编写的。

在教学中可运用文明史观,打破必修模块的划分,按照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兴起、工业文明的扩展的顺序,对课标和专题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构建起体现时序特点的通史学科体系,这对于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课程标准,应对高考具有指导作用。

下列几张思维导图,就是根据文明史观重新整合的历史知识结构图。

图2 文明史观下的中国古代史

整合中国古代史时,在把握历史线索和阶段划分时,我们要改变按社会形态“由低向高”的传统做法,以中国文明的发展演变为主导线索,按照中国文明在某一时期最突出的时代特征进行历史分期,并突出各阶段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文明成果。(见图2)整合中国近代史时,我们要抓住中国近代化过程即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主线,把近代史分为孕育阶段、启动阶段、整体发展阶段和曲折前进阶段。找出各阶段的阶段特征,梳理出各阶段文明成果。(见图3)

图3 文明史观下的中国近代史

图4 文明史观下的世界近代史

图5 文明史观下的世界现代史

三、应用文明史观进行教学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能够准确地运用文明史观重新整合历史知识外,还应努力把握文明史观的内涵和观点,体现文明史观要求,引导学生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认识相关历史现象,应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准确把握各种文明成果的核心内容。如,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创新,课标和教科书从文明史角度客观叙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雅典民主制的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和历史地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系等重大主题。物质文明方面明确了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中国史方面,重点介绍了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经济形态,突出了中华文明在文明史上的地位。在世界史方面,近代突出了工业革命引领的工业文明历程,当代普遍关注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总趋势。新课程强化了精神文明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在必修课中,将反映精神文明成果的文化史内容提升到整个高中课程的三分之一的比重,并单列为一个必修模块,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人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成就和内容。

其次,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学会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省略那些与现代文明关系不太密切的历史事物。比如要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正确评价和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了解历史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形成的民主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的现实意义等等。还应结合我国的国情,注意研究和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方面的有益成果,引导学生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和民主政治而努力。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勾勒出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脉络,总结人类文明的成果,在充分肯定人类社会取得的进步的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从长时段考察历史,重点考察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例如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等,这其中也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学会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概括主要文明的重要特征和现实意义。在历史上,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通过这两种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

第四,要正视和承认文明的多元性。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同一生产力水平上会形成多种类型的文明。如在农业文明时代,就有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欧洲文明区、以伊斯兰文化为代表的中亚和西亚文明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亚文明区。我们应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联系。

第五,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同时还应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第二讲:近(现)代化史观与高中历史知识整合

一、“近代化史观”概述

“近代化史观”认为,近代化(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它会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大约从16世纪起,人类社会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这一转变称为现代化。从本质上说,现代化缔造了一种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现代化的目标和内容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表现。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工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思想文化方面的特点为科学化、理性化和经济主义;社会方面表现为城市化、福利化和流动化;个人方面则表现为开放、参与、独立和平等的特点。

近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德国例外)和北美,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二、用近(现)代化史观整合高中历史知识

运用现代化理论分析近代史,可以发现西方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变化等,无一不在“现代化”这个主题下进行。

中国近代史既是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史,也是一部探索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政治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中国近代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同时也开启了政治上的民主化大门;经济上,民族工业在欧风美雨中成长,同时也启动了中国近代的工业化进程;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西学东渐,也是中国人思想解放的过程与成果。而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近代化过程中最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在政治上,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是当代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在经济上,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世界近现代史中,欧美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构成了政治上的民主化与法制化的历史进程;新航路的开辟、殖民侵略和两次工业革命,构成了经济上的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人文精神和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是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和理性化的基本内容。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工业化的发展,人类的社会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应用现代化理论进行教学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现代化理论对近代史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必须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准进行历史评价。“现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总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不能以伦理道德为标准,也不能以当时劳动群众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为尺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则以肯定为主,反之则以否定为主。诸如圈地运动、海外掠夺和殖民扩张等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就充满了令人发指的暴行,但它瓦解了封建制度,催化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其进步作用无疑是主要的方面。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

二是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需要从历史中获取经验与教训。近代史的学习,要注意运用联系和比较的方法获得经验与教训。在考察英、法、美、德、日等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注意揭示各国现代化的共同规律,发现可供借鉴的经验。在考察我国近代史上的现代化进程中,注意揭示其影响因素,进而对我国的国情有更深刻的认识。如:可以在了解近代政治进程的基础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历程的曲折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服务的理想。又如:可以在了解近代经济发展进程的基础上,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中国的国情,以增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再如:人文精神、科学意识和民主平等的思想是现代精神文明的基本特征,相关专题内容的学习,有利于正确态度与科学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以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第三讲:全球史观与高中历史知识整合

一、“全球史观”概述

全球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理念,这种史观已被我国学术界所认可。在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这种史观也得到了充分阐发和体现,与高中有密切联系的初中新课标在阐释世界近代化等问题时,更是直接运用了这一观点:“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全球史观形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早提出这种史观的是欧美学者,其中以美国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著者)最具代表性。在我国最早阐发这一史观的是著名历史学家吴于廑教授,吴先生指出,世界历史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吴先生的观点表明,整体世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世界历史纵向发展的产物和结果。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在教学中,最突出的应把握两点: 首先,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全球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二、用全球史观整合高中历史知识

新课程教科书对全球史观的阐发,不仅体现在知识点的设置和分布方式上,而且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定位和阐释上也有明确的表述。譬如在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全球化趋势等具体问题中,也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和备考复习中,要指导学生运用全球史观评价分析历史问题和认识历史现象。

全球史观主张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层面考察历史,它认为世界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散到整体” “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全球史观试图以世界由分散到整体的一体化发展为主线去解释世界历史运动轨迹。因此,世界史要研究的就不是世界各国各自发展的历史,而是由世界各国联通互动所形成的世界整体结构演进的历史。根据全球史观,我们将世界历史重新整合为以下几个阶段:

1.在近代以前,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和高山、大河、海洋、沙漠的自然阻隔,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和横向交流的驱动力,相互间的接触与交流非常有限。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

2.15~16世纪之交,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亚、美大陆文明实现了全球性交汇,引发了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我们又可将之分为两个小阶段:

①从15、16世纪到19世纪60、70年代。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原本各地区彼此隔离的状态,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联系,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广大的亚非拉地区也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体系中,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步伐越来越迅速。从19世纪60、7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使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整个世界联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从20世纪初到现在,世界在更高层次上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整体发展。

①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50年代。通过二次世界大战,在全球范围内对世界整体进行调整,从而推动这个整体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②从20世纪40、50年代到现在。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整体发展的新阶段。二战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展,经济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多层次地发展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相互感应、相互制约的整体,整个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考验。

当今世界的整体发展首先表现在经济的全球化,其次是国际政治中的民主化趋势,再次是不同文化越出民族范围的接触交流与相互吸收融合,最后是关于人类自身发展的资源、环境、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各国共同协商解决。

三、应用“全球史观”进行教学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通过全球史观进行世界意识的教育。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所谓“世界意识”,是指以开阔、理性的全球视野、人类视野认识、对待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与现实的思维方式。他要求高中学生具备足够开阔的知识视野,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征。而通过用全球史观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立足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研究那些曾对整个世界有影响的历史力量、历史运动以及它们的发展变化、冲突对抗和相互交汇,就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利于学生的世界意识培养。

客观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既要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文明成果,也要学习亚非拉落后地区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全球史观要求我们动态的观察世界历史,认识到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在全球化中的地位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科技和经济实力的变化,取决于各个民族的努力和机遇的把握。

第二、要将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背景下学习,加强中外史的联系与比较。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所以复习中国历史时,就要纳入世界历史的这个发展进程中去复习。例如,在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时,要引导学生把中国的抗战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如果只是单纯的强调中国国内的因素,很难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中国抗战进行八年还是处于相持阶段,而在德国战败后,美国发动对日的大规模战争、苏联参战后的短短几天里,日本就投降了,中国的抗战就结束了呢?在这里,不引导学生分析世界形势,显然是不行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从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族意识和民主自由意识的提升,去阐释抗战的胜利意义,理解二战带给整个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从而渗透世界意识。

第三、按全球史观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决不只是综合已知的事实,或根据其相对重要性的次序来排列的各大洲的历史或各种文化的历史。相反,它是探索超越政治和文化界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全球史观综合讲述某一专题内容的本质、背景、阶段特点,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整个世界发展的角度宏观把握历史、掌握阶段特征,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注意中西对比,古今联系,培养其辩证地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例如:在复习近平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这一主题时,要引导学生思考“近代中国为什么会被侵略?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为什么能侵略中国?”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等方面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以英国为代表)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以“反思鸦片战争,你有什么启示?”为主题,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究鸦片战争给清政府的反思、民众的反思,先进中国人(时人)的反思、学者的反思,把几个专题都联系起来,重新构建知识结构,从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使学生更清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培养了学生的全球史观。

第四、在全球史观指导下解决历史核心概念。中学历史教学要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而历史知识结构是由一个个历史概念组成的,通过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可以把那些相对孤立、分散的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有机地纳入完整的科学体系之中,使学生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进而形成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网络,培养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在全球史观的指导下,更有利于学生对一些核心历史概念的分析、掌握。

例如,掌握“世界市场”这个历史概念,要对其形成过程、形成时间、市场空间、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商品结构、正反影响等形成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相关内容,才能得出相对全面和准确的“世界市场”的概念。

再如,复习“斯大林模式”,不仅要把它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和成绩联系起来,体现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积极性,更要梳理其之所以出现的观念线索、政治前提和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其中弊端。第四讲 多元史观与高中历史知识的整合

一、正确认识多元史观

高中历史新课标体现了“一元多样”的史学观念,即在坚持历史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借鉴和吸纳了近年来兴起的一系列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通观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的新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些重要的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及其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在阶级社会里,人类社会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

现代化或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 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显然新课程所渗透的史观是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用革命史观解读历史的教条。从前的历史教学所呈现的历史是革命史观认为的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的历史解释模式,新史学突破传统,历史解释呈现出多元的趋势。所以我们在新课程下的高考面前,必须学会用多元史观来解读历史。掌握好这些史观,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战新课程高考的基础。

二、运用多元史观的基本观点进行专题学习

要处理好多元史观的关系,几种史观都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和包容的。文明史观更具有宏观性,着眼于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而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史,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兴起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因此,我们在运用新的史观时应注意针对性,如对近现代史的把握应更多的体现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而对中国古代线索和整个人类历史的把握则应着眼于文明史观。此外,还应把三种史观有机结合而不是对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的多元性。

当然新课程下多元史观来解读历史,提高高三历史复习的效率,并不是指要史观泛滥,不加选择地完全抛弃传统。新课程的高中历史教学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在教学中要谨慎使用史观,多元史观解读历史同时还要注意情感价值的引导。

运用新观点、新视角重新建构知识体系,三种史学范式各有侧重,应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建构知识体系。

1.应用多元史观进行专题概述

这里的”概述”主要是运用全球史观综合讲述某专题内容的本质、背景、阶段特点等,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整个世界发展的角度宏观把握历史、掌握阶段特征,培养其辩证地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在进行概述时,尽量将专题内容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近代化(现代化)”、“民主与专制”等体现多元史观的概念相联系,注意中、西对比,古今联系。如在复习专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概述如下:

(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既属于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的组成部分(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又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既体现了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又体现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汇的特点。

在讲述类似于上述“社会生活变迁”的内容时,要把专题内容与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相联系,要将其当作整个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去理解。上面的概述中,既把“社会生活”的内容放入纵向的“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又与横向的“西方工业文明”相联系,自然赋予了其历史科的学科特色,也培养了学生的全球史观。2.用全球视野审视重大历史事件

在全球视野下借助多元史观审视重大历史事件,加强古今中外相关专题的比较和联系,能加深对相关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讲述专题“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可与同时代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进行比较。不难得出“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确立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经验。再与中国改革开放中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史实相联系,可以进一步理解“国家调控”、“计划”、“市场”等都只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不同手段,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不是划分社会意识形态的标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体现历史学科古为今用的特点。

3.将专题知识体系延伸到当今世界

将专题知识体系延伸到当今世界,主要指应用多元史观整合历史知识时,将专题知识点与当今世界的重要热点、时事相联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如在复习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时,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影响概括如下:

从上述可知,世界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中国的“科学发展观”、“构造和谐社会”等发展思路明显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明白“人文主义”知识点的重要性。

4.建构多元史观下的历史线索

建构“历史线索”是以全球史观为指导、以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托、以中外对比为内涵的线索。

首先从古至今选定若干重要的时间段,用全球史观概括出其阶段特点(同个时间段中国和西方的特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再将教材的具体相关章节放入对应的时间段当中,用结构图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来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时间、事件,同时还能培养其对比中、外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全球史观,使其知识体系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

上图以“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的时间段为例加以说明:思维导图知识结构图既体现了全球史观(同一个时间段的中西对比),又将《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若干课的内容放入一个知识平面当中,让学生记住基本时间的同时,还培养了其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使其知识体系科学化、系统化。

三、应用“多元史观”进行教学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坚持唯物史观的主导地位

新课标在体现文明史观、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同时,并未排斥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等方面,一再申明了历史教学中要用历史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要求。如,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目标是“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等。明确提出了关于唯物史观历史本体论一系列教学原则。我们强调转变史学观念,并非削弱历史唯物史观对新课程的指导地位,所摒弃的只是以往那种僵化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仍要坚定不移地恪守历史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那种把新的史学观念与历史唯物史观对立和割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同时,唯物史观在其自身的历史发展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形成了多种“版本”,而“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它在坚持“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核心的”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更强调“同一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非经济因素对历史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等(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中史参》2008.3)。

2、统整多种历史观

在教学中尝试用各种历史观去分析、研究同一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待历史的思想意识和思维能力。历史是内容极其丰富且相互联系的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观察到历史发展的多个侧面及其线索。如关于中国近代史,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准则。从政治史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确以救国与革命为主要线索,“革命史观”是言之成理的学术观点。可是,如果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则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如果从社会文明发展史的角度,近代中国还经历过从器物层面到制度乃至思想文化层面的社会进步。这种对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立体式的研究与总结,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多角度探求。

3、挖掘多元史观的共同价值追求 多元史观可以帮助今天的我们理解人类文明的成果以及走向未来的启示。学习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历史,应该明白的核心价值就是“平等、自由、民主、法治”;学习人类经济文明的发展演变历史,应该明白的核心价值就是“社会公平、整体效率、持续发展”;学习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演变历史,应该明白的核心价值就是“宽容、尊重、欣赏、开放”。这些核心价值,应该成为我们的学习和备考的基本追求。

2010年山东高考第27题围绕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系列问题,认识当今的世界和中国,展望中国和世界的未来。渗透考查学生的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结合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从全球的角度看,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包括美洲等创造的文明成果都不同程度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前进,此题意义在于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进程,全球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历史观。此题还有着引申的含义,那就是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制度的文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如何吸收人类创造的共同成果,对我国的开放政策会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以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构建专题框架,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形成历史知识体系。还要注意构建单元之间的知识网络,对相同或不同时期的中外历史进行总结对比,加强历史知识的横向联系或纵向联系。

巧用思维导图助学英语 篇6

一、巧用思维导图助学词句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一向是英语教学最常规的教学原则。同时可见词句应该是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语言知识的有效应用,都离不开词句的积累。笔者发现我们现行的《牛津小学英语》这套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词句学习板块,学生们在这一板块中将要学习6-8个单词及1-2个句型。这些词句并没有内在的关联性,如果让学生记忆只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即便记住也会很快遗忘。这样给学生的学习就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一点笔者尝试把思维导图和词句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构建起清晰的词句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笔者以《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8 Open day为例来谈谈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习词句。该单元重点句型是What’s in/on...?及用There be句型做出应答。单词板块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单词有:chair, blackboard, picture, computer, bookcase, music room, office, playground。从这些单词中我们不难看出有些物品存在于教室,有些物品存在于电脑室,涉及面很广。如果每个单词都通过创设独立的小情境来教学的话,就会使本已凌乱的单词更凌乱,影响到学生对词汇的群体式自我建构。笔者尝试通过以下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生成清晰的词句体系。

笔者通过我们学校的open day这一情景引入,同学们该如何带领参观者参观我们的校园。此时呈现思维导图的核心school。通过让学生们进行讨论确定出参观点分别有:classroom, computer room, library, music room, art room, playground, office。此时围绕school这一核心延伸出7个参观点。其中music room, playground, office, computer room, art room作为新词进行教学。接着围绕本单元重点句型What’s in/on...?There’s/There’re..进行7个参观点的问答。该环节中分别在classroom, computer room, art room, library这4个参观点中延伸出新词blackboard, computer, picture及bookcase。运用思维导图来组织词句教学,使得教学活动既有单一的思维过程,又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较高级的复合型思维活动,从而使零散、机械的词句变为清晰、群体式的词句体系。

二、巧用思维导图助学语篇

在小学中高年级英语学习中,学生开始慢慢接触到了一些语篇。语篇较低年级时接触到的对话来说篇幅长,内容多。很多孩子看到如此冗长的文字就产生了惧怕心理,对英语学习慢慢丧失兴趣。思维导图恰恰可以使教学删繁为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对语篇阅读的层层推荐,思维导图由粗线条到细线条,使得整个语篇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语篇的脉络,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笔者以《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7At Christmas为例来谈谈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习语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西方节日文化,在此基础上学会使用句型This...is for...为家人、朋友们送礼物,并会使用句型Who is...from?来询问礼物是谁送的。针对这一语篇,笔者设计了以下思维导图。

1. 初听语篇抓住核心。

学生通过听语篇抓住语篇的核心是圣诞节,于是呈现思维导图中的圣诞树。接着通过与学生的自由交谈聊到圣诞节要互赠礼物,此时思维导图中出现5个礼物盒。

2. 初读语篇抓住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读语篇,找到语篇中所提及的礼物有哪些,此时教师逐一在5个礼物盒上写上礼物的名称。

3. 精读语篇掌握细节。

学生带着寻找礼物是谁送的,送给谁这两个关键问题寻读语篇。最后完善整个思维导图。

4. 借助思维导图复述语篇。

有了清晰的思维导图,学生进行语篇的复述就简单多了。思维导图不仅能给予复述环节上的提示,不同层次的学生还能依据自己的能力结合思维导图进行不同层次的转述,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巧用思维导图助写作文

小学五、六年级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的英语习作技能。对于刚学的孩子来说真是有些无从下手。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孩子不知该围绕主题从哪些方面着手。笔者认为英语习作前先带领着孩子们列一个写作提纲是个不错的方法。思维导图在此发挥了写作提纲的作用。笔者以《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2Ben’s birthday为例来谈谈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习写作。该单元以本过生日为主题,同时生日又是每位同学都经历过的,所以这是个很好的学习写作的题材。

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提到生日,什么是一定要交代的?学生发现介绍自己的生日在什么时候是必不可少的。接着教师让学生体会过生日心情如何?学生就脱口而出了我们所学的词happy, excited。此时老师就把When’s your birthday?及反应心情的词happy, excited写在蛋糕的最高层。

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聊聊在生日那天可以做些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可以:have a party, go to KFC, go to a farm...教师又接着追问,具体又可以干些什么呢?感受如何呢?教师边问边把学生生成的答案写在蛋糕的第二层。

最后一步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生日那天我们为什么会开心呢?除了可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吗?同学们找到了关键词present。我们可以介绍自己收到的礼物。可以介绍礼物的哪些方面呢?学生说可以介绍礼物是什么,谁送的,礼物什么颜色,可以用来干什么,是不是喜欢。教师同时把生成的词句写在蛋糕的最下一层。

同学们借助这样的思维导图就有了清晰的写作提纲,再加上教师提醒学生写作要有详略,可以重点写某几个方面,切忌面面俱到。从上面的实例不难看出思维导图的确有助于学生写作。

活用思维导图,构建英语思维 篇7

【关键词】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 初中英语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英国学者托尼·布赞(Tony Buzan)的研究成果。他指出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提高记笔记的效率,提升学习者的记忆力,增强学习者的创造力,并使其做事时充满乐趣。思维导图采用的是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整理英语学习的知识体系,提高记忆效果,培养思维能力。

一、课前预习运用思维导图——彰显预习效果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英语的学习来说,也同样如此。如何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能够自主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已经成为教师所要做的重要工作。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们将预习的内容“画”出来,则可以有效提升预习的效果。

比如,我在进行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4 Growing up教学的时候,便让学生们结合思维导图进行预习。我首先运用工具在多媒体上写出本单元的标题,而后以此为中心,放射性地展开“分枝”,分枝中标注主要知识点,有Key vocabulary、Key phrases、Key Sentences等等内容。但是,之后的内容我则不再进行填写,而是留给学生让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将此思维导图填写齐全。学生们在预习的时候因为有了思维导图的引导,既可以将此思维导图予以完善,又可以通过此思维导图了解到自己所应掌握的重点知识内容。学生们填写上time、force、although、grow up、lean about、on one's mind、Books allow me to learn about people in different times and places, and I can read them whenever I want to.等单词、短语和句型的过程,正是很好的学习过程,预习的效率也就逐渐提高了。

预习的过程并不是“走马观花”式的进行粗略的浏览,而是学生对教材或者知识点进行一定程度的自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提升学生预习的质量,让预习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开路先锋”。

二、课堂导学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英语课堂注重的是对理论的传授,忽略了课堂教学氛围的渲染,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力度不够。教师要善于利用思维导图中的可视化因素,将其与情境创设相连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比如,我在进行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3 Online tours教学的时候,我便为学生模拟了非常奇幻的情景,并将此种情景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予以展现。我对学生们说:Suppose you are a Neo. Now you live in a world of computers. Now you're going to launch a fantastic“Online tours”.学生们本身对于“穿越”情景非常感兴趣,我鼓励学生们说道:Show it out for this fantastic trip.我的话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然后我将学生们在进行情景剧编排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重点内容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予以展现。我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中心绘制了Neo的形象,在其脚下标注上who;在其右边依次使用云型图形展开where、how、experience等等内容,引导学生们完成一个完整的“剧本”,并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剧情需要将内容填写完整。依照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情景创建,从而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让英语学习变更轻松、愉悦。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和情景创建联系在一起,还可以与故事教学、游戏教学等等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小结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结构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回顾和总结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便可以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形象化的复习,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而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比如,我在进行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 This is me!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们对物主代词进行复习。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所要复习的内容:Hey, everybody, do you remember the possessive pronoun? Let's go over it today.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我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大大的圈,里面写上“物主代词”。而后依照词性分出“两分支”,分别是“形容词性”和“名词性”,之后则根据“词”、“用法”、“例句”等等内容进行更多枝蔓的划分。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对此知识点进行复习,整个课堂既让学生对旧知识点进行了温习,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并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让学生们理解了知识点内在的框架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思维导图的应用是从学生自身学习情况出发,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想像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形成系统的英语知识架构。教师要深入研究,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降低英语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英语水平提升。

上一篇:信息系统审计培训下一篇:说勤奋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