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建议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建议(精选8篇)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建议 篇1

安全,是现代社会永恒的主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生产的健康发展,是一切工作的保证,也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安全生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工程,要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必须树立大安全理念,健全社会性监管,发挥社会性资源,建立安全文化阵地,才能有效的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才能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国务院把2009年确定为“安全生产年”以来,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治理行动、宣传教育行动“三项行动”,深入开展法制机制体制建设、保障能力建设、监管队伍建设“三项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此,就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看法如下:

(一)落实“三项岗位人员”责任制,突出企业负责人安全责任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责任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全责。化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实际控股人)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人员保障、安全投入、技术及物资保障、隐患排查治理、教育培训及事故报告、应急救援等方面的责任,把安全生产作为考核企业管理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化工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坚持一线带班制度,加强安全基础管理,深入现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化工企业的管理模式,注重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岗位责任制和班组建设,充分发挥人的因素,主动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

(二)广泛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教育

大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强制全员培训;加强化工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广泛聘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化工安全技术管理,提高化工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等“三项岗位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技能训练,严格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严禁未经安全培训教育的人员上岗作业。对不具备化工从业人员基本要求和化工职工基本素质的人员严禁上岗,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维权意识。

(三)全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质量标准化建设是加强化工基础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本质安全的根本途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安全质量的高度统一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化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化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至少每月开展一次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检查,形成动态考核验收机制。加强学习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全面提高我市化工安全管理水平。

(四)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化工企业必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治理不留后患”,坚决把“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的要求落到实处;建立健全重大隐患分级管理和分级监控机制,逐级分工落实,实行挂牌督办、限期督办制度,形成隐患排查—隐患治理—整改销号的动态管理长效机制;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加大安全投入,有效治理重大隐患,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着重抓好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做到隐患整治到位。

(五)切实做好化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

化工企业必须认真完成化工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审定工作,切实加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工作的管理,建立应急预案数据库,强化应急队伍和装备建设,提高防范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广泛开展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明确应急工作程序,提高应急处置和协调能力。加强预案演练,及时完善预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建议 篇2

1 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分工明确, 各负其责, 共同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

局层面要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监管部门、应急指挥中心, 建立健全三级安全网, 细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做到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抓安全生产工作, 关键是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要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各类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 逐级落实责任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格局。要坚持做到“抓住不落实的事, 追究不落实的人”, 层层落实责任, 建章立制, 把安全生产责任逐级分解延伸落实, 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从而进一步增强从企业负责人到每一位员工抓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压力感和紧迫感。

2 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 要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 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 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群众的责任意识。二是, 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要增加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投入, 加强宣传、培训基础建设, 完善培训教育机制。要充分发挥企业群众组织的作用, 维护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三是, 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大讨论、“安康杯”劳动竞赛等活动, 通过开展活动,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四是, 继续组织开展“三不一鼓励”活动, 对未遂事件和不安全行为采用“不记名、不处罚、不责备, 一鼓励”的原则, 引导和鼓励员工对未遂事件和不安全行为进行提醒、纠正和报告, 鼓励主动暴露未遂事件和不安全行为, 查找未遂事件和不安全行为的根本原因, 及时消除风险, 切实发挥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3 以“两册”推广为契机, 深化“三基”工程建设

深化生产班组“计划+表单”的工作机制, 分析生产班组作业表单库建设现状、作业表单质量以及应用情况, 针对完整性或可操作性不足等问题完善作业表单, 健全班组作业表单库, 健全班组作业表单定期维护和审批机制, 实现“一班一库”的动态管理。持续对各班组、各部门推广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价, 评选年度示范班组成果推广先进个人及集体。开展培训需求分析, 制定培训计划, 继续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和员工基本技能培训的“双基”工程, 重点推广“两本手册”在基层班组的应用。在双基工程的基础上, 加强基础数据整治, 做好配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化工作。以持续开展准军事化训练, 强化“十个规定动作”刚性执行, 全面应用“两本手册”为主要内容加强班组建设, 以开展能力培训、作业安全培训、各类技能竞赛为主要内容提升基本技能。深化标杆班组建设, 进一步提升基层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4 以“体系运转”和“体系服务”为抓手, 加强风险控制

一是, 开展体系审核, 发掘我局体系建设亮点, 找出主要机会并改进;二是, 加强要素二次策划, 保证能在基层班所得到实施落实, 防止由于理解不清、小题大做给基层班所带来较重的工作负担;三是, 要结合我局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三不一鼓励”活动、日常的安全会议和安全学习组织基层员工开展“体系为我服务”的系列活动, 强调从“我为体系建设”转变为“体系为我服务”的核心思路, 实现员工“体系为我服务”理念的形成;四是, 推广应用茂名供电局关于员工风险辨识及控制能力测评项目成果, 不断提升员工风险辨识与控制能力。五是, 持续落实作业、设备, 电网、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对风险评估涉及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将措施一一梳理并与日常工作结合进行整改、完善, 对已完善的风险评估进行应用, 实现风险管控日常化。

5 以“精细化”的安全监察为手段, 提高督查管理水平

一是, 根据检修、技改和基建项目计划, 筛选出中高风险作业, 编制督查工作的月计划、周计划进行重点督查。二是, 基于问题开展动态的风险督查。根据茂名局发布的风险预警, 重大设备缺陷, 特殊运行方式, 台风预警等动态开展风险评估, 相应调整督查计划。三是, 按照现场督查工作表单, 规范督查工作。细化督查项目并将表单流程化, 完善督查现场记录, 使督查工作更加快捷, 更加全面。四是, 每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找出风险根源, 采取对应措施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降低作业风险, 提高督查效果。

6 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首先完善应急平台建设, 提升应急平台应用水平, 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中录入并更新有关数据库, 及时发布预警、响应等应急信息。梳理完善“一网五库”, 建立健全组织体系网, 更新完善应急队伍库、应急专家库、应急物资库、典型应急案例库、法律法规库。加强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的修编、评审及备案工作, 增强现场处置方案的指导性及针对性。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 提高我局应急管理水平。在各类保供电工作中, 努力做好电力供应, 争取实现零停电。

7 结束语

企业的安全状况会受人、物、环境等生产经营要素的改变而产生变化, 所以安全生产如履薄冰。因此, 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 与时俱进,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 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 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真正做到安全抓在点子上, 真真正正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管理者和员工的实际工作中去, 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安全生产是企业长远发展永恒的主题。没有了安全, 根本谈不上生产, 更谈不上经济效益;安全生产工作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不安全因素防不胜防。落实以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第一责任者为核心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充分发挥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作用, 是贯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适应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 是切实保证安全发供电和职工人身安全的有力保障。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建议 篇3

关键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强,并认识到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社会经济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但是,企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依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安全制度严不起来、安全责任落不到位”等现象,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这是企业在安全管理中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企业多种经营生产的发展,企业在安全生产上存在的管理缺陷和事故隐患也逐步增多。根据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现状分析,有80%以上事故的原因都是因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而引发的,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存在以下问题。

1.1企业没有摆正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不少经营者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未把安全生产放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注重抓经济效益,在抓生产的同时没有抓好安全,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对安全生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认识不足,仅把安全生产挂在口头上,把安全与生产对立起来,没有摆正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未认识到安全是效益的保证,只有生产安全才能确保生产利润,这是目前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1.2 安全基础管理不扎实,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企业发展的初期,许多企业只从短期经济利益考虑,忽略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人员配置、安全投入和建章立制等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基础建设,使企业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企业在减员增效中,片面强调精简效能,撤消或合并安全管理职能和岗位,安全管理人员一减再减。有的企业在降低成本压缩经费时,首先想到的是削减安全技术措施经费,整治隐患费用落实不到位,使一些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得到整改。

1.3缺乏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培训不到位

1.3.1未从安全技术、教育、管理方面来预防事故。安全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从大量的事故原因分析显示,事故的发生其主要是由于设备或装置缺乏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以及在安全监督管理上存在缺陷等三个方面原因引起的。因此,企业必须从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监督管理入手,有效地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1.3.2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根据事故伤亡理论中的轨迹交叉论显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安全技术的对策是重点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教育培训的对策是重点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目前有不少企业在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缺陷,安全管理基础薄弱,预防和控制事故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1.3.3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素质有待提高。安全生产的核心是人的安全素质, 它包含了文化修养、风险意识、安全技能、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因素,其标志是风险意识,而风险意识的产生则取决于安全素质的提高。因此,企业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必须要加强,对安全技术培训资金的投入必须要落实。

1.3.4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1)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量较薄弱。目前,虽然很多企业设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但在人员、设备等多方面的配备上仍比较薄弱,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安全部门只满足于围着领导转,忘记了行使自己的安全管理职能,存在职能不全、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现象,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监督管理职能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企业根据安全主管机关的要求,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工作也初步实现了有章可循,但很多企业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相关制度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尤其是为能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内容与现场管理实际不符,回避了容易产生问题的内容,体系运行记录与实际不相符,存在体系管理“两张皮”等现象。

1.3.5对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滞后于安全发展需要

1)安全知识继续教育滞后于安全发展需要。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一些在安全岗位上的老同志长期以来得不到安全知识继续教育的培训,使这些安全管理人员长期吃老本,安全管理知识无法更新,这对企业安全管理质量影响很大,一些企业的安全管理方法、安全技术、安全观念都落后于生产发展的要求,这也是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不高的一个原因。

2)在安全管理中出现“归零管理”的现象。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员工岗位变动较大,企业未能及时对这些人员进行岗位安全技能培训,就匆忙安排上岗,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尤其是随意把在安全管理岗位上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调走,调来没有安全管理经验和专业不对口的新人接替,使安全工作从零开始,违背了安全工作必须要有连续性的规律,结果安全事故不断,为此“归零管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付出很大的代价。

3)劳务工的流动性给安全培训带来难度。随着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在社会上招聘一些合同工和临时劳务工进入生产一线工作。由于这一部分劳务工的文化程度较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技能素质较差,人员流动性大,有些劳务工经过培训后上岗了没多长时间就走了,新的劳务工又来了,所以劳务工的流动性给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带来一定的难度。

1.3.6 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安全队伍思想不稳定

1)安全管理工作不具有吸引力。企业在工资收入分配中,优惠政策总是对生产经营部门人员倾斜的,一般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技术骨干的收入都低于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待遇差、工作压力大,安全队伍思想不稳定,因此很多安全管理人员跳槽,造成安全管理人才流失,然而新招进来的大学生都想搞经营和技术工作,却不愿意做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对新进大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

2)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没有权威。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到基层单位生产现场去监督检查,由于基层单位领导职位和收入都比其高,他们又都是“老板”圈内人士,对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认为你“拎不清”、小题大做,故应付了事,甚至打你小报告,所以安全管理制度严不起来,安全责任落不下去,安全检查流于形式走过场,现场违章现象杜绝不了,给安全工作留下了隐患。

2对如何加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思考

2.1要充分认识到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意义

2.1.1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企业在改革发展时期,既是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类事故易发期。如果企业不能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让安全事故易发期演变为安全事故频发和高发期,企业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越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势必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1.2科学发展首先要强调安全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强调的是关爱生命,安全生产的本质就是对人的生命权益维护。科学发展首先要强调安全发展,如果企业事故不断,各类事故不能有效的控制,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还给受害者家属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建设一个和谐社会,企业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2.2落实企业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职”制度

2.2.1领导对安全生产负有双重责任。领导干部在执行“一岗双职”制度中,既要对所在岗位应承担的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安全责任负责,也就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应当对分管范围内的业务工作和安全生产负有双重责任。企业要对领导干部加强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对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要实行安全生产问责制,使企业能自觉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2.2实行安全生产约束和激励机制。在安全管理中要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尤其对企业领导干部的安全责任制要放在首位,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同时要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奖励基金,对实现年度安全管理目标的单位给予奖励,对发生事故的单位进行处罚,对企业安全管理干部要实施安全岗位津贴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生产约束和激励机制的作用。

3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人人遵守自己安全生产承诺

3.1各单位能自觉履行安全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安全生产、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和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每年度企业负责人应与下属各基层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使安全生产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安全职责。通过年度安全管理考核和安全工作履职检查,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企业领导的政绩考核之中。

3.2员工都能自觉遵守安全承诺。企业所属各单位和部门,除了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以外,单位负责人应与各中层干部(部门长)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各部门长应与各岗位人员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使每一个员工都能以安全法规为准则,自觉遵守安全承诺,并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规定,认真做好每一项本职工作。

3.3实施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制度。为使每个单位和员工都能承担起安全生产风险,在企业内实施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制度。企业对从事生产经营单位和员工收取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如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事故,其风险抵押金将作为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对全体员工实施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奖惩制度,年底根据企业生产安全状况、事故经济损失和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情况,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规定,对全体员工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奖惩兑现。

4以安全监督管理为重点,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4.1抓好安全措施,告知作业场所存在危害因素。为加强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防止事故发生。企业要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措施,减少职业危害,并向从业人员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安全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企业要对生产现场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得到落实。

4.2杜绝先天性隐患,从源头上遏止各类事故发生。按照国家或行业安全标准规范要求,企业对生产设备设施要加大安全投入,添置和完善工作场所、生产设备、电气装置等方面的安全防护设施,做好安全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工作,提高企业生产设施的本质安全,为职工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作业环境。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等项目要严格执行安全预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安全设备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杜绝先天性隐患,从源头上遏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4.3抓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企业要把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到倡导安全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来认识,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广大员工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要重点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自我保护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受到安全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切实提高每一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

5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提高企业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5.1开展安全活动,提高安全技能。进一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年”、“安全生产月”、“应急预案演练周”等各项安全活动。安全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地促进安全管理,开展安全活动要从制定方案、部署、宣传、实施、检查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安全活动开展的富有成效。在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中要防止流于形式,要确保应急预案演练达到应有的效果,并不断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5.2加强安全预防,消除事故隐患。安全预防工作首先要控制产生事故隐患的源头,按照“重在预防、深挖隐患、强力治理”的要求,建立隐患排查跟踪督查整改制度,对重大隐患层层挂牌督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必须对事故的先兆和隐患进行排查,对管理上的缺陷和事故隐患要严格组织整改,并立即采取安全整改措施,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6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建议 篇4

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

为使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以下简称“主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是改善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我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不断加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一些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失、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造成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突出,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影响了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企业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安全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已成为全社会和广大消费者的迫切要求。

(二)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是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增强我国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推动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跃上新台阶。企业通过落实主体责任,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品牌信誉型、自主创新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三)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产品质量安全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维护人民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治本之策。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承担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主体。只有企业牢固树立了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将质量提升作为企业发展规划,严格依法组织生产,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认真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义务,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这既是企业依法生产经营的要求,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更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要求。

二、企业应切实全面落实主体责任

(一)依法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保证责任。企业应依法组织生产,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和义务。企业生产的产品应当不存在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和环境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应当按照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身健康、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环境的要求制定和执行企业标准,并依照标准化法有关规定进行备案。企业生产的产品应当具备必须的使用性能,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产品质量安全警示标识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企业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不得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企业生产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缺斤短两、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二)建立完善质量诚信体系。企业应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的质量信誉。一旦发生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或发现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不得隐瞒、谎报、缓报和销毁有关证据,要主动负责地采取措施,科学果断处臵,主动召回产品,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态扩大。积极配合监管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自觉接受行业协会和社会的监督。鼓励企业主动向社会做出质量安全承诺,投保以产品侵权损害赔偿为主的产品责任保险,主动负责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建立完善产品质量安全岗位责任制。企业应从各个环节把好质量关,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开展全员质量培训,明确各级各类质量相关人员的职责,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落实产品质量安全岗位责任,严格岗位责任制考核。企业员工特别是质量控制关键点的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培训合格后上岗。

(四)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企业应结合实际,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完善产品质量检验能力,落实检验检测制度,建立比对试验制度,规范自检行为,确保检验检测数据和报告真实、有效;没有检验能力的,应签订合同委托经资质认定的机构进行检验。

1.建立完善原料进厂查验制度。企业应保证原辅材料、零配件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采购验证及原辅料、零配件索票、索证和检验制度。严格审验供货商的生产经营资格,优选合格可靠的供货渠道;查验所购原辅材料、零配件基本信息,并索要相关产品标准、检验报告等产品质量证据;开展进厂检验,对原辅材料、零配件进行随机抽检。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原辅材料、零配件的进货台账和查验记录档案。

2.建立完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制度。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组织生产,不断完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建立和保存原辅料等相关产品管理记录、生产投料记录、生产过程检验记录和其它关键环节(点)的质量控制情况记录。主动对生产加工过程、各环节、关键控制点等情况开展经常性检查,确保生产加工全过程持续保持质量安全控制的必备条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整改,并如实记录在案。要针对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适时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质量管理情况和产品质量状况,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

3.建立完善成品出厂检验制度。企业应对其生产的产品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进行检测试验或委托经资质认定的机构进行检测试验,确保产品符合要求。产品经检验合格,方可出厂销售,不得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出厂销售。产品出厂检验项目应与产品标准和有关规定的要求一致。建立出厂产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档案,需要保留样品的,按规定留样。

4.建立完善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为保证产品质量问题的可追溯,企业应建立产品销售台账。根据产品性质,确定产品质量追溯要求,并按照质量追溯需要,如实记录销售产品的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出货日期、地点、检验合格证号等内容;严格按照规定对采购的不合格原辅料和生产的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并予以如实记录。记录保存期不少于两年。

5.建立完善售后服务制度。企业应严格落实“三包”制度,妥善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建议,对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及时采取修理、更换、退货、损害赔偿、召回等措施,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全面记录和保存消费者投诉处理情况,不断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和顾客满意度。

(五)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倡导企业依托行业协会或自发形成行业共识,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完善行规行约,规范企业依法生产经营,推动企业质量诚信建设和品牌建设,促进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加快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政府和社会应共同监督与引导

(一)严格落实监督抽查制度。质量监督部门要按照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根据监管工作实际,确定监督抽查重点,制定监督抽查计划,加大监督抽查工作力度,依法查处抽查不合格的产品生产企业,责令企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二)严格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对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产品,要根据标准、技术规范、质量保证体系和生产必备条件等要求,依法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入、生产经营准入条件,按照规定的程序,严把准入审查关,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坚决不予准入。要加强获准入产品生产企业的后续监管,发现不能持续保持准入条件或存在其他严重问题的,应依法处理,直至吊销准入资格。

(三)严厉打击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无产品质量市场准入资质生产等质量违法行为,对生产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的,要依法严厉查处;涉嫌触犯刑律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质量监督部门可会同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对存在的行业性、区域性质量问题开展整治,规范行业发展。对屡查屡犯、情节严重的违法企业,质量监督部门要依法严肃查处,并通报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吊销其相关证照。

(四)加快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质量监督部门要加快完善质量信用记录,依据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依法建立信用评价和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企业质量信用管理和质量申诉处理、行政执法等工作信息的联动机制,将有关信息作为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的重要依据。推进以组织机构代码库为基础的实名制信息共享平台体系建设,开展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试点示范工作,促进企业提高质量诚信水平。依法适时向社会公布产品质量安全失信企业,形成对失信行为的社会监督机制。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推动完善行业质量诚信体系,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对质量信用良好企业的扶持力度。质量监督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质量信用信息的共享。

(五)推进产品召回工作。加强缺陷产品的召回管理,进一步完善召回信息发布和通报机制。对不履行召回义务的企业,责令其召回产品、停止销售,并依法予以处理。

(六)及时处理投诉举报。质量监督部门要利用12365举报投诉平台和其他方式,认真受理消费者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及时调查处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七)探索开展质量兴业活动。质量监督部门要支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在部分重点行业探索开展质量兴业活动,积极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推动技术进步,指导相关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质量安全工作,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八)提高产品质量检验技术保障水平。大力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检验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技术保障能力和公信力,完善检验方法,规范检验行为,强化服务意识,做到检验结果科学、公正、准确。

(九)加大服务力度。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推动行业协会宣传推介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和采用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支持和把关力度;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控制标准体系。质量监督部门要积极开展法律法规、标准和检验技术等培训和咨询服务,引导企业依法依标生产经营和严把产品质量检验关;针对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指导企业查找原因,及时整改;会同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一批质量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

(十)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大力开展质量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先进典型,曝光违法违规行为。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举报质量违法行为,探索开展聘请群众监督员、邀请群众参与查质量、质量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树立全社会质量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良好局面。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各级质量监督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地方人民政府落实质量安全工作的领导责任,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舆论宣传,增进统筹协调,加强协作配合,及时沟通信息,加大督查力度,共同引导和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二)结合工作实际,发挥各方作用。各级质量监督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辖区企业和工作实际,可直接参照本意见或有选择地参照意见的部分内容探索开展相关工作,也可以探索细化具体的操作措施。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营造“企业主体推进,社会群体监督”的良好氛围,引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三)积极探索推进,逐步完善机制。各级质量监督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注意总结经验和成效,逐步探索完善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工作机制。质检总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组织对各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工作情况开展联合检查,并对检查情况予以通报。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建议 篇5

在第十五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到来之际,6月1日《中国石化报》一版发表章建华署名文章,要求各企业、各单位要结合当前安全生产特点,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并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认真抓好当前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全文如下: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全面分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写在开展第十五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之际

章建华

今年6月是第十五个全国“安全生产月”。3月16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专门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通知》,确定今年安全月主题为“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要求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树立红线意识,加强安全法治,落实安全责任,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为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集团公司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专门下发通知对做好“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部署安排。各企业、各单位要结合当前安全生产特点,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切实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积极开展安全发展主题宣讲活动,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好此次活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考核。通过此次“安全生产月”活动营造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为保障中国石化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把握规律,创新形式,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各企业、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好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和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采取学习班、安全咨询、安全考试、专题讲座、讲演、展览等形式,宣传安全发展理念,普及安全知识,全面提高全员安全素质,使安全发展理念植根于每名员工心中,打牢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

明确责任,强化落实,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全面分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工作的灵魂,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安全生产最基础、最根本的要求。各单位要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的业务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分解落实到全体领导干部、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和每个业务岗位,落实到每一名员工,切实做到有岗必有责、上岗必担责。

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认真抓好当前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管理手册》。《安全管理手册》是集团公司安全管理的纲领性、强制性文件,是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要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使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正确理解集团公司安全管理理念,逐条落实具体要求,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安全管理手册》明确要求,直属企业安委会下设专业安全分委会。尚未成立的单位,要借“安全生产月”的契机,结合企业实际,抓紧组织成立专业安全分委会,为全面落实业务部门主体责任奠定基础。

切实做好安全风险识别和防控工作。石油石化的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抓安全工作的过程就是与风险、隐患作斗争的过程。只有事先把风险识别出来,及时把隐患消除掉,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识别大风险、消除大隐患、杜绝大事故”的意识,系统识别出本单位重大安全风险,针对每项风险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做到严防死守,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认真开展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天津港“8·12”特别重大事故和江苏靖江“4·22”火灾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事故,再次敲响安全警钟。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近日联合下发《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全面排查、整治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安全生产。

扎实推进全员安全诊断工作。积极开展“我为安全作诊断”工作,加强正向激励,鼓励全体员工立足岗位实际,深入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及时制止身边的不安全行为。通过持续开展全员安全诊断工作,强化安全意识,促使安全习惯的养成,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务必抓好汛期安全生产。今年汛期我国降水总体偏多,尤其进入5月以来,南方一些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江河湖库水位偏高,防洪防汛形势严峻。各单位要高度警惕,对各项防洪防汛措施再检查、再落实。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值班备勤和应急物资配备,做好应急准备。加强海(水)上石油作业安全监管,及时了解有关气象、海浪信息,配备相应抢险救灾物资,加强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监管。当前,正值工程建设、装置检维修施工的黄金季节,工期紧、任务重、队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增大了施工过程安全风险。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切实加强承包商,特别是分包商的资质审查,严把机械设备、机具入场检验关,强化对承包商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监督,确保各施工作业现场安全无事故。

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篇6

目前在一些企业中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管理严格不起来、安全制度落实不下去”等现象。为此,要以公安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为动力,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加强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消除不安全因素与隐患。

加强领导,形成共管合力

一、健全企业 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网络

建立由企业的领导层、管理层、工会和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组成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网络”。企业在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网络的运行下,确保消防安全工作政令畅通,消防安全工作信息反馈以及消防安全管理受控局面。企业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下,认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消防安全知识竞赛”和“119消防日”等消防安全活动,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营造消防安全文化的氛围。

二、构建消防安全生产格局

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要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优势,由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企业消防安全工作在安全委员会的领导下,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每季度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例会,分析和部署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专题研究消防安全工作以及对存在的重大隐患进行决策,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监管职能,并充分发挥党群组织的作用,加强消防安全法规的宣传力度。各级工会、共青团要围绕消防安全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开展群众性消防安全活动。建立信息、法律、技术、宣传、教育、培训和应急救援等支撑体系,构建消防安全生产格局。

落实主体责任, 加强安全责任制

一、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公安部、监察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联合发出的公发[2004]4号文《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以及公安部第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主体地位,企业根据《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和公安部第61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建立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二、加强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安全责任制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员工安全行为、预防事故发生、确保企业生产效益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企业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以“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基层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并将消防安全考核指标层层落实到各部门、基层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要一级抓一级,一级查一级,防止断层、死角和盲区。在企业内部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考核,按消防安全管理奖惩规定,对消防安全责任制单位进行奖惩兑现。

三、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

根据公安部第61号令规定,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与上级公安消防管理机构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企业防火安全委员会与各部门、基层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企业经营单位与外包工程队和租赁单位签订《消防安全协仪书》,做到层层签约,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重点单位”与市消防局签订《消防安全保证书》,保证消防通道畅通,安全疏散标志及应急照明设施完好,不产生“三合一”隐患;企业负责人以法律文本形式,与员工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使每一个员工以安全法规为准则,自觉遵守自己的安全承诺,按企业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四、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

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对所属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收取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事故,其风险抵押金将作为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企业对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实施“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奖惩制度”,每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和生产安全事故经济损失状况,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并对其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奖惩兑现。

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员工行为

一、建立消防安全运作机制

消防安全运作机制是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行为,明确消防安全机构的责任和管理方法;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是规范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规范企业开展消防安全工作行为。消防安全运作机制的关键是健全和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二、建立安全监督反馈机制

消防安全监督反馈机制是对消防安全运作机制实施监督,使企业在安全生产运作过程中处于有效的安全控制状态,并实现事前安全预控管理。企业消防安全工作在防火安全委员会的领导下,监督检查各基层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时反馈安全生产信息,对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和重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方案供企业领导层决策。

三、建立消防安全激励机制 消防安全激励机制是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能源。根据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展安全质量管理活动,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员工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自我约束、自我调整和自我纠正,使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以激发员工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发扬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建立评价体系,加强重点管理

一、建立消防安全评价体系

建立消防安全评价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按消防安全评价检查标准进行对照检查,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查找、分析单位潜在的危险因素和缺陷,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措施,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使企业能够及时控制事故隐患,持续有效地改进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方法,建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新机制。开展消防安全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是有利于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有利于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有利于企业所属单位的消防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并自觉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二、加强消防重点单位管理 根据公安部第61号令规定,重点对学校、医院、酒店、大楼以及公众聚集场所等“消防重点单位”和“消防重点部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尤其要加强落实明火作业审批和看火监护制度、舱室涂装作业安全防爆燃制度、危险品仓库管理制度等,并以交通部《船舶消防管理和检查技术要求》(JT/T440)标准,对运输和旅游船舶进行消防安全检查与管理,建立《船舶防火档案》,开展消防应急演习和义务消防队演练,加强日常消防安全巡查,落实整改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消防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的安全。

开展专项整治, 加大检查力度

一、加强对

“重大危险源”的专项检查与整治

企业对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重大危险源”,要加强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制定“安全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安全整改措施,并责任到安全部门和人。对明火作业和危险品仓库等重点部位要进行重点监控,对隐患要进行跟踪检查,直至隐患全部消除为止。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应急处置预案以及整改实施情况,要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安全管理机构上报。

二、加强对

电热器具使用管理的检查与整治 为吸取违章使用电热器具而发生火灾事故的教训,企业可推行“电热器具使用许可证”制度,严格按使用电热器具“6项规定”要求,安全规范使用电热器具。企业员工使用电热器具时,必须持有“许可证”、必须在固定位置上使用,电源线必须符合负载要求,必须使用开关式插座,必须配备灭火器,必须张贴使用规则。禁止员工在宿舍房间和船员舱室内使用电热器具,以确保电热器具使用安全。

三、加强对

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的安全管理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必须按消防设备管理规定,对各种灭火器材和消防设备进行登记、维护保养和检查,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保证消防设备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在采购灭火器材等消防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查其生产单位是否具有经营资质以及检验合格证,对无经营资质单位的伪劣产品一律不准使用。

四、加强对

租赁单位安全隐患的检查与整治

根据《消防法》和公安部第61号令规定,企业所属单位以及租赁单位的车间、仓库、宿舍不得设在同一幢大楼内,车间、仓库应与员工宿舍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尤其对租赁单位要加强对消防安全检查与管理,杜绝“三合一”现象存在。经营单位与租赁单位在签订租赁合同时,要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并由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对经营租赁场所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和协调,对外包工要按《外来从业人员管理办法》,对其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管理,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落实防范措施,狠抓安全整改

一、坚持

“三同时”原则,把好安全设施关

企业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时,必须坚持“三同时”(消防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原则规定,向公安消防机构提出申请,并按规范要求对消防安全设施进行施工。工程完工后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方可投入使用。企业消防安全设施的投入资金,应当纳入企业建设项目概算,并由财务总监实施监督。

二、安全自查找原因, 消除隐患保安全

企业针对事故频发的特点,要认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活动。企业消防安全检查组,根据消防安全检查标准,对所属各单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并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发出《隐患整改书》,令其按要求限期整改,并进行整改复查。特别是船厂等明火作业单位,要严格明火作业审批制度,加强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杜绝违章动火现象。各单位要加强用火、用电、用气和危险品仓库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要尽快整改和消除,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彻底消除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制定应急预案,强化责任追究

加强企业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意识,以“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原则,定期分析、排摸和检查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落实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员工上岗前进行安全告知制度,告诫新上岗员工遵章守纪,认真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并要“在管理上抓环节、在措施上抓落实、在机制上抓长效”,重点抓好事故前的安全预防工作,并以先进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和专业技术,强化企业消防安全预控管理。

企业应对所属学校、医院、酒店、集体宿舍、综合办公大楼、危险品仓库以及消防重点部位,按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建立消防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并按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要求,配备必须的消防设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明火和无关人员入内;在每一层楼和每间房间张贴“安全疏散示意图”;在大楼出口通道处,按规定设置明显的紧急疏散安全标志,保持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畅通,禁止封闭和堵塞安全出口通道,如遇有紧急情况时,应确保员工安全疏散和撤离。各单位的义务消防队,要按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要求,加强消防演练和演习。船厂要建立专业的消防队伍,按消防救火技术规范要求,配备消防救火装备设施,加强消防队的救火灭火的能力,并按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要求,做好消防安全工作,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按消防安全法规要求,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对事故及事故隐患,按“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干部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罚不放过),举一反三,认真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对存在失职行为或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要按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追究其责任。

提取管理费用,保证安全投入

一、建立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

按照中央企业要建立长期持续投入机制,保证足够的安全投入的要求,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金制度,提取消防安全设施管理费用,形成企业消防安全设施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金的提取,是根据企业生产发展和新开发项目情况,按生产量和效益来确定提取安全费用的标准,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基金实施办法》,在企业所属单位予以实施。安全经费要列入企业预算,确保消防安全设施所需资金的投入。

二、对消防设施投入资金进行监控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安全设备添置、更新计划,对消防安全设施进行必要的资金投入,并由各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予以保证。除此以外,对新建、合作和租赁项目,必须在其投资和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消防安全设施维修管理费用,用于安全设施添置、维修保养和隐患整改等,企业防火安全委员会将对消防安全设施资金的投入进行监控。

加强安全培训, 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一、领导层的知识培训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按消防局的规定,组织所属各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参加消防局组织的企业领导层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使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都经过消防安全知识法定培训,并按规定参加消防局复训。

二、管理层的岗位培训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根据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计划,组织企业所属各单位的消防安全部门负责人和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参加消防局组织举办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班,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法定培训,使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并按规定参加消防局复核和换证培训。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建议 篇7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2010年7月19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把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为做好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 积极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大力营造“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联合安全生产社团组织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向所有会员企业发出如下倡议:

一、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

各会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要率先学习好、领会好《通知》精神, 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以敬畏生命、敬畏规律、敬畏法律、敬畏监管之心对待安全生产工作。要通过多种途径, 广泛深入宣传《通知》精神, 使企业各级、各工作部门和所有员工都熟知《通知》的有关要求, 形成和巩固“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我要安全”的良好局面。

二、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管理体系。

各会员企业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和“一岗双责”的要求, 健全纵横覆盖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管理体系, 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完善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层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 通过安全生产目标的分解、落实、考核和责任追究, 强化各级岗位人员责任, 形成责权利相结合, 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安全生产格局, 把安全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

三、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

各会员企业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标准的要求, 大力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提高管理水平, 努力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 强基固本, 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各会员企业要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在建立健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上狠下功夫。要不断强化现场管理, 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做好重点部位、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安全工作, 确保员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实现管理无漏洞、现场无隐患、行为无“三违”、安全无事故的目标;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 不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 使领导干部深入现场了解安全生产状况, 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确保生产安全。

五、不断加大安全投入。

各会员企业要及时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 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保障用于安全生产、改善安全设备设施、配备安全防护用品、职工教育培训、重大隐患治理等各方面的资金投入, 并有效实施, 确保企业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让安全生产工作“无后顾之忧”。要通过调整结构, 淘汰落后的工艺和高耗能、低水平的设备, 发展有安全保障的生产能力, 坚决退出那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矿小厂, 提高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

六、坚持“科技兴安”战略。

各会员企业要着力强化科学技术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保障力, 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把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要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 健全安全管理工作技术保障体系, 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针对影响和制约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技术问题开展科研攻关, 鼓励员工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

七、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各会员企业要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 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 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制订教育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落实培训时间、内容、师资、费用和场地等,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确保培训质量。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 完善外协用工安全管理制度, 切实履行好外协用工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八、提高应急救援和事故管理能力。

各会员企业要增强忧患意识, 未雨绸缪, 居安思危, 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 更加重视加快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与机制, 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稳定、安全的有利环境。要加大对生产安全事故责任的追究力度, 从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两个方面, 严格惩处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更加注重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教训的吸取、防范措施的制定落实, 达到亡羊补牢、标本兼治的目的。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建议 篇8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其中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尤为重要,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关键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进一步强调,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这是党中央在全国反腐倡廉工作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预防和遏制腐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党风;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6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明确指出,党委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领导,选好用好干部,防止出现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二是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三是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四是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五是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

明确党委(党组)领导集体7项具体责任。一是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将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情况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开展对照检查;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好用好干部,着力解决简单以票取人、考察失真失实、拉票贿选、跑官要官等突出问题;三是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四是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五是巩固和扩大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精神成果,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基层作风持续好转;六是开展经常性的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法规制度,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七是强化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整合反腐败力量,及时研究解决执纪执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困难。

明确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4项具体责任。一是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二是督促班子成员、下级领导班子廉洁从政;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三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四是严格自律,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明确党委(党组)其他成员3项具体责任。一是定期研究、布置、检查和报告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二是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和廉洁从政规定,管好自己、以身作则;三是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

一、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现存问题

《党章》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中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明确要求,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级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是法定之责,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我县各级党委对党委主体责任认识不清、执行不力、追究不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难以落实到位。

(一)对主体责任重视不够。

各级党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许多党政领导干部言必谈经济,行必为经济,无论召集会议,还是下基层调研,看的听的问的说的都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极少询问关注反腐倡廉工作,有的甚至要求反腐败工作为经济建设“让路”。党委主要领导抓党风廉政建设基本上是年初在纪委全会上讲个话签个责任状,平时对重大作风和案件问题提提醒把把关,年终迎接上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时作个汇报表个决心,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很少过问,更谈不上经常讲反复抓,主体责任淡化于中心工作。很多党委主要领导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是纪委的事,担心自己抓紧了影响发展活力、影响班子团结、影响队伍稳定。

(二)把主体工作推给纪委。

纪委是党内专门监督机构,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角色定位是“助手”,不应该承担主体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凡是与反腐倡廉相关的事情,党委都喜欢交给纪委全权代办,从某种意义上讲,党委由“主角”变成“导演”,纪委由“配角”变成“主角”,纪委在前面干,党委在后面看。有的领导甚至认为,纪委把工作做好了,党委的主体责任也就落实了。主体错位的结果是,党委该抓的事情没有抓紧,该由其他条线承办或多部门协办的事情难以到位;纪委不得已承担党委的担子,自身的职能弱化,统揽全局工作却又力不从心。

(三)责任主体自我放松。

相对来说,党风廉政建设“软件多”,常常让人感到难以数出太多政绩,不如经济建设和业务工作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显山露水”。特别是各级各地考察班子和选拨干部主要看GDP等经济指标,政绩越突出,党政干部得到认可和重用的机会越多,出现“谋发展抓业务易出成效有奔头、抓作风反腐败默默无闻没盼头”的社会认同,再加上相应的责任和激励机制跟不上,黨委就会有意无意地弱化主体责任,要想虚功实做是勉为其难,弱化主体责任在所难免。

(四)纪检职能宽泛化。

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就应该积极支持纪委履行好监督责任。在实际工作中,纪委根据党委的决策和党委的支持行事,更多精力不是用来监督执纪问责,而是牵头优化发展环境等工作,这样无论是党委的主体责任,还是纪委的监督责任都模糊了焦点。党委没有发挥主体好作用,没能为纪委工作把好舵定好向以及从政治上、经济上、队伍上、作风上保证纪委聚焦主业,泛化了纪委的监督执纪问责职能。

二、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对策建议

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参考四川省委、湖北省委、西藏省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等出台的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调研小组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

(一)提高思想认识,落实主体责任党委责无旁贷。

党委要清醒地认识到,落实主体责任是党的性质决定的和法定职责赋予的,要进一步加大责任意识。党委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全面责任、直接责任、首要责任,也是责任体系,党委应切实肩负起组织领导之责、选人用人之责、教育管理之责、检查考核之责和以上率下之责。

党委主要负责人是抓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失职”的理念,既要承担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也要当好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党委所有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既管事又管人,做到工作职责和掌握的权力管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就延伸到哪里。

(二)健全制度保障,履行主体责任依靠整体推进。

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党委总体部署,定期分析研究责任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状况,及时解决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同经济社会各项建设一同研究、部署、检查、考核和落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定期向纪委报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从抓小抓常抓长开始。制定出台有关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法规细则,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构建分工协作、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的责任体系。例如,尽快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试行)》,作为战略部署的规范性文件;明确党委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党的组织、宣传、政法等部门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各自工作;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实行党委述责述廉制度,党委班子成员报告本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廉洁从政情况,由其他成员进行现场质询和测评。实行党委接受评议制度,述责述廉报告报上级纪委,接受纪委委员评议,同时,运用民意测评、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群众对党委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评议。实行廉政谈话制度,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与领导班子成员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领导班子成员要与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同志,每年廉政谈话不少于一次。

(三)强化考核奖惩,确保主体责任制度刚性运行。

上级党委和纪委对下级党委落实主体责任情况要强化监督检查,适时听取主体责任情况汇报,适时组织巡查巡视工作,适时开展访谈点评活动,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一票否决”和“一把手”述责报告制度,将落实主体责任纳入党委任期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之中,尤其要通过“一案双查”倒逼“一岗双责”,不断增强各级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软指标”变成“硬任务”。同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严惩违法违纪行为,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究,真正发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作用。

进一步優化考核设计,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形式主义倾向,选取一些权力较集中、资金较密集、信访反映较多、腐败案件易发的重点乡镇和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对年度责任分解中一些重点项目开展重点检查。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严格兑现奖惩,对评为优秀的乡镇和部门通报表彰,对排名靠后的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提出整改要求,对考核不合格的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推动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四)支持执纪执法,构建落实主体责任有力支撑。

加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支持程度和推进力度,加强对执纪执法工作的领导,及时听取汇报,专题部署研究,强化跟踪问效。为执法执纪机关开展工作提供物质保障和便利条件,尤其要支持案件查办工作,对腐败问题敢于亮剑、敢于揭丑,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选拔出来,通过纪检部门的风清气正促进反腐倡廉工作取得实效。

上一篇:书的力量话题作文下一篇:参观蝴蝶展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