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精选10篇)
创新工作方法
努力探索社区青少年社工服务新形式
湖南省天心区社会工作局
(2012年5月)
天心区总面积72平方公里,辖9街1镇66个社区,1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6万,外来人口22万。近两年来,我区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切入点,积极转换资源配置方式,开发社工岗位,扶持成立青少年社工服务机构,探索社工、社区、社会三结合,全面提升社区青少年服务专业化水平,涌现了桂庄、青山祠、青园等27个青少年社会工作先进单位,白沙井社区、长坡社区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得到了共青团中央和民政部社工司的充分肯定。目前,天心区拥有社区青少年社工18名,直接服务青少年800余名,辐射人群达1万余人。
一、突出强化管理,创新社区青少年社工服务机制 一是立足统筹,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成立以区政府分管教育和社工的副区长为组长的社区青少年社工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突出政府主导、教育和民政牵头、职能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把社区青少年服务作为民心工程,按照“以人为本、科学设计、综合矫正、救助自助”的总体思路,制定社区青少年社工服务总体方案,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常规督查,确保社区青少年心理康复、学业入轨、救助、自助四者兼备。
二是立足民心,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在公共财政预算中新增一个“社会工作服务”科目,把社区青少年社工服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教育部门结合实际申报,建立起公共财政保障体系。按照每个青少年对象20元/年的标准,今年区、街镇两级财政共投入40余万元购买社区青少年服务。在拨付方式上由“人头拨付”向“项目拨付”转变。根据服务对象数量和服务时间,由区社工局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考核评估,按照服务协议发放社工薪酬、工作经费和督导费用。
三是立足专业,完善人才配置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支撑,以区社工协会青少年服务分会为依托,以街道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和社区青少年社工服务工作室为平台,以内部培养转化配置为主体,外部购买引进配置为补充,组建专业社工服务队伍和专家督导团队。今年,共举办社区青少年研讨分享、服务观摩、专题讲座、技能比武等活动11场,重点学习了有关法律法规和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等,并由协会和蓓蕾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提供相应的工作范本,保证了专业服务的顺利实施。目前,我区购买了社区青少年社工岗位10个,内部转化社工8人,拥有专家督导2人,本土督导助理3人。
二、突出机构运作,创新社区青少年社工服务模式 一是注重专业机构建设,构筑社区青少年服务新载体。我区相继成立了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和青少年社工服务专业分会,提供社区青少年业务指导和专业督导,依托协会,成立了“蓓蕾”、“QQ仔”、“新市民”等社工服务中心,承担政府购买青少年社工服务。各街镇充分整合辖区教育、法律、卫生等各类资源,结合需要,以工作室的形式,成立了14个社工服务点,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区的社区青少年社工服务网络。如金盆岭街道借助辖区律师机构力量,创办了新芽工作室,书院路街道借助省一师范机构力量,成立了心爱工作室等。
二是注重专业制度建设,构筑社区青少年服务新规范。将社区青少年服务限定为三个月。建立健全了包括分工流程、工作守则、学习制度、社工职责等制度和青少年服务人员花名册、协议书、通知书、签到册、活动参与记录等基础台帐在内的一系列社区青少年管理制度。并大力推行青少年人员汇报、活动参与、分享学习“三个定期”制度和工作员帮教责任、守法承诺、亲属协管、心语辅导、走访调查、家庭救助“六个帮教”制度,有效规范了服务,促进了工作开展。
三是注重专业本土建设,构筑社区青少年服务新模式。通过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以社工为主体、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义工为补充的社区青少年社工服务新模式。创造了“零点距离”、“动态管理”、“评比激励”、“预警预防”、“ 互动交流”五大工作方法。即①“零距离工作法”:在接受和发现青少年服务需求对象时,即马上进行一次诊断、结成一个服务对子、联系一个志愿者、每周进行一次服务例会、每月举办一次大型分享活动、每年开一次表彰大会;②“动态管理工作法”:全面建立社区边缘青少年信息库,实施“一人一卷”个案管理,做到边缘情况、服务日期、参与表现、家庭状况“四清楚”;③“评比激励工作法”:在社区青少年人员中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评比激励措施,帮助他们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树立个人尊严感;④“预警预防工作法”:由社工牵头,成立以辖区教育组织、社区工作者、社区义工和亲朋好友为主的服务小组,及时了解辖区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学习情况,确保服务无缝。⑤“互动交流工作法”:主要由社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边缘青少年及其家属、社区矫正青少年召开分享会,交流治疗心得,重树信心。
三、突出共同参与,创新社区青少年社工服务内涵 一是积极营造社区青少年服务氛围。在常态宣传的基础上,创办《社区矫正简报》,组织大型宣传活动,挖掘典型事例,强化服务过程和服务效果的宣传。组织开展了以“心的关爱”为主题的服务坊展示、青少年服务论坛等系列宣传活动,今年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悬挂横幅100余条,制作宣传图片、展板20余套,受教育人员达1余万人次。同时,注重媒体宣传,仅去年,我区的社区青少年服务被新华社、湖南日报、长沙晚报、等国家、省、市媒体报道11次。为普及、展示、宣传青少年社会工作知识,深入推进专业服务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是积极打造社区青少年服务志愿队伍。通过与新闻单位合作、公开招募和上门走访,多方介绍青少年工作情况,争取支持和帮助,动员发动辖区具备教育、医疗、法律、心理等专业知识的热心人士和离退休老领导参加青少年服务志愿者队伍,改善志愿者队伍结构。同时,通过开展培训、服务实践以及服务分享,大力培育专业志愿者队伍。目前,我区拥有专家志愿者12人,专业志愿者团队34支共1200余人。在此基础上,各社区还自主成立了社区青少年理事会、青少年服务队等志愿者组织,并按照1:1比例,为每个服务对象配备了志愿者,提高了服务能力。
三是积极拓宽拓广社区青少年服务内容。
1.基地服务。根据社区现有条件,争取有关单位帮助,确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疗支持,设立社区“悄悄话室”、“心灵小屋”等提供心理辅导,开辟社区“爱心课堂”、“绿色网吧”、“社区学院”等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各社区活动中心则作为公益活动地点,保障了青少年服务场所和人员。
2.个性帮扶。服务小组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明确帮扶目标和措施,开展个性化帮扶。同时,积极帮助符合政策的服务对象家庭落实低保、申请保障性住房,鼓励家庭成员在社区的公益性岗位上服务,支持他们自主创业,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再就业,为他们顺利康复创造条件。
1.1 图书馆应该深知青少年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纵览古今中外, 从有成就的艺术家、政治家、科学家, 到在自己工作范围里做出很大成就的人, 没有一个人是不重视读书的, 他们都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 都要归功于书”这是高尔基曾经说过的。从这句话可以得出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体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不仅仅是青少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也是他们课业查询资料解决疑难, 深化认识, 构建完善知识体系的主要方法。
公共图书馆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重要阵地, 在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工作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青少年校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社会赋予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一个爱书的人, 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 一个良好的老师。”这是英国数学家伊萨克·巴罗的一句话。意思就是读书就是力量,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课外阅读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的形成和道德素质提高有很大影响。
1.2 加强青少年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
图书馆是人类五千年来知识的储存宝库和现代化的文献信息的中心, 它是人类在课本以外获得知识、营养、提高能力的基地, 在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 要加强图书馆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 必须全面贯彻教育部的指导方针, 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综合素质, 为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备。社会公共文化教育机构的主体就是公共图书馆, 它既可以利用书刊资料向广大市民普及文化知识, 也可以成为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校外教育的重要基地, 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特殊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和电子图书资料等, 能够全方位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需要;二是在图书馆里不存在强制性的学习要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自己喜欢的那些方面。
2 图书馆为青少年读者服务工作理念要不断创新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的机构, 在肩负教育公共使命的同时, 更应该利调整自身的行为模式, 用自身的资源优势, 改变原有的图书馆管理模式, 充分发挥其公共教育职能, 承担起这些责任:传播知识、开发智力、提高公民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公共图书馆在加强阵地服务的同时, 应最大限度地开发少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千方百计地拓宽服务领域, 使公共图书馆成为青少年汲取知识的第二课堂, 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知识园地。
2.1 建立丰富健康的藏书体系是开展青少年阅读活动
公共图书馆要争取多进书、进好书, 不断丰富馆藏文献内容, 而且题材要多样, 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与此同时还必须保证馆藏文献的文化性、教育性、健康性和趣味性。这样既能保证他们在阅读中受到健康有益的浸润, 又能使他们得到身心愉悦, 并在快乐中增长知识。以我国台湾作家李敖为例, 他从不看50年来新出版的书, 因为这些书还没有经过读者的筛选。虽然有些偏激, 但是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些被读者阅读多年经过筛选而得以留存的书籍, 大部分都是很有内涵的好书。很多阅读网站、图书馆, 都为阅读或青少年阅读开列了推荐书目。随着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的不断深化, 其馆藏结构也应逐渐向多类型转化。要调整和优化馆藏结构, 加强馆藏文献特色化建设, 是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的更高要求。在网络环境下, 公共图书馆可利用自身优势, 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等综合因素, 并充分依赖网络获取所需资源, 加大电子出版物的入藏比例, 增加现代化的检索设备。
2.2 了解青少年的阅读需求, 选择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文献资源
好书是读者的良师益友, 阅读是个性的行为, 图书馆在选择书籍时, 要照顾到青少年读者的兴趣爱好, 经常与他们沟通, 或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借阅需求, 适当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 让青少年领略他们喜欢且不同风格和体裁的书籍, 参考网上的一些大众评论, 根据出版社知名度以及作者知名度, 选择书籍含金量比较多的书籍, 引导青少年读者阅读更多图书, 学到很多知识, 从而博览群书, 成为有知识、有品味的人, 无形中也起到引导读者阅读的作用。
2.3 做好导读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
导读工作贯穿着整个读者服务的过程, 指导少年儿童利用图书馆资源, 把图书馆办成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图书馆的职责所在。图书馆导读服务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龄层的小读者进行系统的阅读指导。一要引导孩子认识图书馆, 初入图书馆的少儿读者, 对图书馆概念很模糊, 对图书馆的规定一知半解, 如何利用图书馆无从谈起。因此要开展认识图书馆活动, 带领小读者参观图书馆, 了解各阅览室功能, 通过介绍书标、条码, 引导小读者了解图书分类知识和电脑借阅系统, 培养初步检索能力。二要通过开设阅读辅导课、举办读书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增进少年儿童对图书馆的了解和感情, 激发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 引导孩子学读书、读好书、爱读书。三要开展图书馆利用知识竞赛及读书知识竞赛。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读者不同阶段的阅读心理特征, 将馆藏读物进行合理调配, 并针对性地开展各种阅读辅导工作从心理上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引导青少年读者健康阅读。并不定期为青少年读者开辟专题讲座, 达到开阔青少年读者的视野, 陶冶读者的情操。按照读者的阅读趋向可以增设青少年图书专架等, 既节省了读者找书的时间。
2.4 开展多层次的读书学习活动, 培养青少年健康的阅读兴趣
图书馆要广泛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读书学习活动, 交流体会, 分享心得, 达到启迪智慧, 提升境界的目的。在学生中通过开展知识竞赛、写读书心得等系列活动, 通过读书活动开展作文比赛, 可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图书馆也可以在阅览室的醒目位置开辟一个学习园地, 分享青少年读者学习的动态、心得等内容,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每年组织一次读书评比, 对优秀的状元读者进行表彰并进行宣传。图书馆的读书活动不仅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兴趣。
2.5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加强图书馆青少年服务工作
公共图书馆开展主题教育, 必须充分立足公共图书馆公益特性, 强化青少年发展研究, 开展特色教育, 打造自身名片, 赢得社会各界支持。要开展读书教育活动。要把引导青少年持续开展读书作为图书馆的工作重点, 依据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 通过图书馆网站开展名著讲故事、读书竞赛、阅读辅导、美文赏析、读书征文、讲座和提供精选书目导读、好书荐读等活动, 促使青少年有针对性的开展阅读, 形成图书阅读教育机制。
3 结语
知识是人类学习进步的阶梯, 书籍所承载的知识、信息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1世纪是新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 怎样才能让青少年充分利用图书馆, 利用好图书馆的丰富资源, 以及健康地成长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课题。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转变服务理念, 探索多样化服务的创新理念, 不断改进和完善青少年读者服务工作, 让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图书馆, 对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现在, 怎么利用好公共图书馆的丰富资源, 为青少年读者服务, 吸引更多青少年走进图书馆读书, 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从公共图书馆在青少年课外阅读的指导功能, 探索多样化服务,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方面, 探讨如何更好地为青少年读者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青少年,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香瑞.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 (5) :1-2.
[2]陈荆伟.浅谈中学图书馆建设与学生的素质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 (5) :73-74.
[3]余宏.发挥公共图书馆教育职能提升未成年人综合素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 (12) :71-72.
(一)1、为更好地配合主渠道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2013—2014学,由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联络发动基层教育关工委协助各
地(中小学(中职校)学生参与,开展“美丽
福建 我的梦——感恩自然”主题教育征文、绘画(摄影)及演讲比赛活动。此次活动(学生作品)
覆盖全省68个县(市),共收到征文作品25896篇,绘画(摄影)作品5012幅。经评选其中获奖征文2284篇(一等奖494篇,二等奖80
4篇,三等奖986篇);绘画(摄影)获奖366幅(一等奖94幅,二等奖110幅,三等奖162幅)。经层层选拔与筛选参加省演讲总决赛72人(一等奖11人,二等奖2
2(学生作品)人,三等奖39人)。并出版了《美丽福建 我的梦 绘画(摄影)作品选集》供广大师生参阅。
2、为充分利用新中国成(获奖学生代表参观环保展厅)
立65周年及抗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个有利时机,加强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在2014—2015学,我们继续组织开展“感恩祖国 从小做起”主题教育。此次“感恩祖国 从小做起”主题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并编印了“爱学习爱劳
动 爱祖国”读本资料供参阅,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参与活动,接受教育,不断进步。
(二)为更好地深化家庭教育服务,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与省妇联家庭教育研究会在2014年继续紧密合作,开展了“家庭教育宣讲团下基层活动”,举办了“第三期家庭教育(骨干)研修班”,继续开发建设了“福建省网上家长学校”网站,并且召开了“福建省中小学、中职、幼儿园网校建设研讨会”等活动。
1、持续组织家庭教育宣讲团下基层活动。自2011年10月家教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已逐步形成品牌。为满足各地对讲座
咨询活动的需求,2014年以来又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咨询活动近30场,参加听课的家长、教师达2万多人。同时通过争取爱心企业赞助的形式,向参加活动的学校赠送家教学习资料1000多套,并结合讲座向家长发放家庭教育疑难问题调查
问卷10000余份,征求意
(家教问卷)
见,以期更好地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2、继续举办第三期家庭教育(骨干)研修班。为提高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质量,持续推进我省家庭教育工作组织和能力建设,2014年7月8日—11日在福州举办第三期家庭教育(骨干)研修班。来自全省各级教育局关工委、妇联,中小学、中职校、幼儿园,以及社区家教指导中心的指导者和工作者200多人参加。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郭场)
荣辉,福建省妇联副主席包方,上海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杨雄,家庭教育杂志社原社长沈明革,省妇联儿(专家辅导讲座)
童部部长徐亚力,省妇联儿童部调研员陈晶,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晃等领导出席。
(专家辅导)
3、着力推进“福建省网上家长学校”网站的开发建设。
为更好地服务基层中小学、中职校、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福建省网上家长学校加强与全国网上家长学校及其兄弟省份网校的沟通与交流,丰富网校内容,充实网校模块,增设网校功能等一系列措施。举办了“家风家训”网络征集投票评选活动以及“好妈好爸好家风”宣传展示活动和“家庭教育情景剧推选展播”等丰富多彩的网上宣传活动。同时,福建省网上家长学校还加强与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关工委、学校的联系,推动基层学校开发网校建设,举办“网校建设(网校基地和示范区授牌仪式)
现场培训会”和“福建省中小学、中职、幼儿园网校建设研讨会”。目前,学校家长网校已开通使用的达104所,并建成了福鼎市、仙游县、武夷山市、永安市等网校示范区,近期还将有一批学校和县(市)正在申报,准备建设学校网校实验基地校和学校网校示范区。
(福鼎市)
网校建 设现场培训会
(武夷山市)
(仙游县)
(永安市)
和预防犯罪工作的建议
团县委副书记 黄剑(2013年3月 日)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中国社会结构、家庭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相当数量的重点青少年群体。该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大量失学、失业、失管的现象,且吸毒、自杀和犯罪率显著上升,成为目前经济迅速发展中的严重社会问题。当前,在长丰进军全国百强县,在全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对于既是违法犯罪高危群体,同时又属于弱势群体的重点青少年群体,做好其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对于维护长丰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长丰县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中央综治办、团中央在经过一系列调研的基础上,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提出该群体包含五类,分别为“有不良行为青少年(原为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其中,有不良行为青少年是指有危害社会违法行为的已满6周岁、未满25周岁的青少年;闲散青少年是指已满6周岁、未满25周岁不在学、(二)工作情况
1.明确指导思想,加强思想建设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的开展,加强对留守儿童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服务、维权,不断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组织机构建设,强化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有效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明确责任目标,强化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县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形成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以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依托: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团县委积极与县综治办对接,将“阳光关爱”行动作为全县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重点,形成了县政法委牵头,团县委负责实施,司法、公安、民政等相关单位积极配合的良好工作机制。为抓好工作落实,团县委积极借助乡镇1+3+x团建格局创新的成果,充分发挥乡镇团委集体力量,在各乡镇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团委书记具体负责,司法所、派出所、教育、劳动、民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综治部门牵头、共青团具体负责、司法行政部门密切配合、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同时,由团县委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协调各成员单位按照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开展活动,各部门明确职责任务,充分发挥职能,密切配合,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针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团县委联合县检察院、关工委等单位下发了《帮教“两不”未成年人工作办法》(长检办„2013‟19号)文件,以“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为指导,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县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决定”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份进行帮教,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重新犯罪。
针对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由县民政局牵头,团县委参与,联合教育、公安、司法、财政、人社、妇联等单位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的通知》(长民„2013‟72号)文件,在长丰县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长丰县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办公室,开展“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进一步做好流浪未成年人返校复学和教育转化工作,帮助其接受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和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针对闲散青少年,全县各级综治部门、民政部门、共青团、关工委等综治成员单位抓住未升学初中毕业生这一闲散青少年产生的源头,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手段,建立职能明确的工作体系。同时针对不同个体,我县分类别、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安臵服务工作。
3.丰富活动载体,狠抓工作落实
(1)加强法制宣传,树立守法意识。团县委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先后深入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青少年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普法知识竞赛等活动,坚持教育与防范并重,全面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普法学习,先后开展普法讲座10余场。与司法部门联合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确保法制教育的广泛宣传,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建立“三位一体”机制,构建预防网络。团县委聘请相关法律专家深入县城中学举行教师法制专题培训,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法制观念,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增强了广大教师监督保护在校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帮助、引导学生远离犯罪,特别是关注问题学生,定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及时并给予教育帮助。同时,对家长开展配套法律培训,努力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和教育方法,充分利用了家庭这个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重要课堂,耳濡目染宣传守法意识,以及对学生的法律行为起到有效监督作用,努力打造“三位一体”的法律教育、监督和引导的长效机制。
(3)推动希望工程,加强爱心援助。结合各重要节日,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校园、深入农村,为留守儿童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向他们宣传党的好政策,并对有困难的孩子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活动开展以来,团县委组织志愿者300多人次,与重点青少年群体结成帮扶对子260余对,较好的解决了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引导问题。同时,团县委积极向上争取,建立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基地,集政府、社会各界力量形成 “关爱农民工子女”的长效机制,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体系,确保青少年安全、健康茁壮成长,也减轻家长教育管理孩子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建立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幸福感。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单位和部门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在认识上不到位,还是存在抓与不抓和抓得紧与不紧等问题,有些做得一般,也有个别做得比较差,一些工作措施并没有落到具体青少年身上,造成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很大困难与阻力。
二是工作联动不够。有些单位把该项工作等同于共青团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没有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局面,导致工作联动性较差,不能有效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工作保障不够。工作受经费、人员等“短板”制约是个共性的问题。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是项长期的复杂工程,需要努力争取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四是专业力量的引入不够。重点青少年群体的问题不是都能单纯依靠乡镇、村(社区)解决,找准工作力量非常重要,要把一般意义上的帮教和专业力量帮教有机结合起来。目前,青少年事务专职社工队伍在我县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基层政法干部和基层干警联系接触问题青少年的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心理辅导和法制教育志愿者对于问题青少年的帮教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范围。
三、工作建议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指导各单位有关部门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化平安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全县范围建立党政统一领导、预青专项组办公室和综治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制度,督促各部门根据分工和自身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形成有效合力。将该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并在经费投入、工作力量建设等方面给予保障。
(二)探索工作推进实施项目化运作。将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纳入全县民生工程项目。原有的民生工程项目中涉及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内容的,如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和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因已完成目标任务,现已退出民生工程项目,需要有新的内容补充,建议将涉及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作为新的民生工程项目。同时,探索
关于印发武阳乡加强闲散青少年教育管理和服务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乡直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综治委《县综治委关于歙县加强闲散青少年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帮助和管理工作,大力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本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帮助,是一项长期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为核心,以全面摸清社会闲散青少年底数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其就学、就业和教育管理为重点,大力开展帮扶救助和权益保护工作,预防和减少社会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总体目标
通过加强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摸清社会闲散
青少年的底数,掌握社会闲散青少年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的基本状况和规律,分析社会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和原因,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和政策建议,推进各项教育、服务和管理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效,促进社会管理。
三、工作方式和重点任务
(一)工作方式
为确保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深入开展,由乡综治维稳中心负责日常工作,派出所、司法所、民政办、财政所、劳动和社会保障办、团委、妇联、关工委、中心学校、等单位和各村委会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作配合,共同实施。对六项重点任务,分别确定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由各牵头单位负责联合相关单位尽快研究制定出具体工作方案和相关措施,确保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重点任务
1、深入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排查摸底专项行动。进一步摸清不在学、无职业青少年、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各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基础数据,着力研究和把握各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的群体性特征和不同年龄段的行为特征,建立研究模型、观测曲线、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找出各类青少年群体的基本需求和有犯罪行为及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针对重点青少年群体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措施和政策建议,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社会闲
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的意见。(牵头单位:综治维稳中心,责任单位:各村委会、团委、中心学校、派出所、民政办、司法所、财政所、劳动和社会保障办)
2、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流动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共享蓝天——全国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共同做好农村留守流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基层家庭教育工作网络,切实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增强农村留守流动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能力。创新留守流动未成年人关爱模式,通过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阵地,设立儿童公益岗等多种途径,弥补农村留守流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缺失,对问题儿童进行指导帮助。推动关爱农村留守流动未成年人的保险产品研发,为农村留守流动未成年人提供基本的风险保障。(牵头单位:妇联,责任单位:各村委会、综治维稳中心、中心学校、派出所、民政办、司法所、财政所、团委、关工委。)
3、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社会救助和管理。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做好街头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加快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规划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项目建设督察力度和项目建设资金监管。围绕维护和保障流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流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牵头单位:民政办,责任单位:各村委会、综治维稳中心、派出所、财政所。)
4、进一步加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活救助和教育。牵头单位和各责任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责,落实救助政策,加大救助力度,推动落实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接受
义务教育的权利。(牵头单位:司法所,责任单位:各村委会、综治维稳中心、中心学校、民政所、财政办,团委、妇联、关工委。)
5、进一步加强对有违法犯罪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工作。各学校要制定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干预和矫治的措施,各责任单位密切配合,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牵头单位:各学校,责任单位:各村委会、综治维稳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团委。)
6、教育帮扶,实行多策并举。在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针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文化程度、思想状态、行为习惯、易发生社会危害性大小等,进行综合分析评判,分级确定联系人,配合家庭共同做好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帮扶工作。对家庭教育较好、本人表现较好的,由乡团委确定一联系人,实行“一联一”;对表现一般、游手好闲、有轻微社会危害性的,由乡团委、派出所或司法所各确定二人联系,实行“二联一”;对本人长期表现差、家庭放任自流、社会危害性较大的,由乡团委、派出所或司法所、社会热心人士组织所确定三人联系,实行“三联一”。(牵头单位:乡团委,责任单位:各村委会、派出所、司法所、妇联。)
7、技能培训、推荐就业。本乡工作有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负责对闲散青少年的技能培训。全年培训不少于2次。同时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提供岗位信息。适时召开针对闲散青少年群体的招聘会,为闲散青少年就业搭建平台。(牵头部门:劳动保障;责任单位:团委、妇联、关工委、工会。)
四、实施时间和步骤
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摸清底数、做好分析(2011年6-9月)
在全乡摸清社会闲散青少年对象人数及其家庭情况,并根据分解的七项重点任务,各牵头单位要召集相关单位组织专门人员开展调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和下发各项重点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案。9月前底前,中心学校完成对毕业未升学青少年的摸底。以后,每年9月10日作为闲散青少年建档的基准日。
2、落实措施、推进工作(2010年9月一11月)
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要采取召开现场会议、实地督察指导、典型培养引导、经验交流介绍、评选表彰先进等工作措施,大力推进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乡综治维稳中心要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和上报工作成效、工作经验。
3、总结考核、完善机制(2010年12月)
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要及时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进行总结,把握新情况,制定新措施,解决新问题,推动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深入开展。乡综治维稳中心要协调和督促各牵头单位及时分析研究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规律和特点,查找工作薄弱环节,推动各责任单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教育帮助工作机制,确保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取得突破。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村委会、乡直各站所要从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提高对开展社会闲
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重点任务牵头单位要切实发挥在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中的牵头作用,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二)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共同落实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的各项任务。乡综治维稳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要按照本方案的具体安排,明确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责任领导和联络员,认真履行职责。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三)深入基层,加强指导,努力推动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指导,深入基层,广泛动员,注意发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研究落实相关措施,努力解决实际困难。
中共歙县武阳乡委员会
如果工党赢得下届大选,每一个19岁以下的年轻人都必须要做50小时的志愿者工作。布朗首相表示,工党的宣言将包含强制参加社区服务的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志愿者工作可能包括帮助英国和国外的慈善机构,这项志愿者工作很可能成为国家课程的一部分。
到2011年,年轻人在18岁之前都必须接受教育或培训,而这项志愿者服务计划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之一。首相在写信给《世界新闻报》时说道,他希望社区服务是“每一个英国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常规的部分”。他说:“我们每个人都做出一点贡献,就能够建立起一个对所有人来说更美好的社会。年轻人在19岁之前,应该为社区做出至少50小时的服务贡献。这将建立在我们的学生都具有公民意识的基础上。但由于我设想的社区服务大部份是在校外进行,这还将需要当地的社区组织和慈善机构的密切参与。”他还补充表示,应当设计一个“明确的认证制度”来为年轻人通过志愿者服务所取得的收获进行认可和评价。
布朗首相去年提出了“全国青年服务”的想法,引导年轻人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来。去年9月,政府正式启动该计划,如果工党再次当选,那么这项计划将成为强制性的服务计划。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不断提高城镇环卫工作质量,巩固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成果,加快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国家级卫生县城工作步伐,使环卫工作保洁常态化、操作精细化、质量标准化、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商镇中心区环卫工作管理范围。
第二章
工作区域
第三条 镇中心区按清扫保洁区域面积和自然地域共划分为3个作业班组(东片、中片、西片),每班组5人,实行“五定”管理,即定路段、定班组、定人员、定标准、定奖罚。
第三章
工作标准
第四条 环卫工作的标准是“六无、六净、九化”即:无垃圾、无便溺、无浮土、无污水、无野广告、无果皮纸屑;街面路面净、行道砖缝净、大树坑穴净、垃圾箱周净、护围栏杆净、树杆灯杆电杆净;管理科学化、规划合理化、功能配套化、设施完善化、操作精细化、标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机制常态化、运行安全化。
第四章
工作时间
第五条 清扫时间:集中清扫时间,冬春季应在8:00前完成,夏秋季应在7:30前完成。每个班组每天安排1人轮流休息,2人早、午二班轮流清扫保洁,每月工作时间随季节调整。
第六条 保洁时间:实行二班分散保洁,早班6:00至11:30,午班11:30至18:00。
第五章
日常管理
第七条 日常管理实行处罚分值制,每1分5元,职工处罚金额月底汇总后在工资中扣除。
第八条 严禁迟到早退,上班迟到(5分钟以上)的每次扣1分,30分钟后当班工资不予计发,并加罚个人1-2分。早退的当班按旷工对待。
第九条 未按规定完全着装或着装不整齐的扣1-2分。劳动工具所带不全对工作造成影响的扣1-2分。
第十条 工作时不负责任、干私活、捡废品、串岗、脱岗、聚堆的每次扣1-5分。
第十一条 责任区域出现人为撒漏、污染问题或成包成堆的杂物30分钟内不及时清理的每次扣3-5分。
第十二条 有明显花扫漏扫(人行道地砖缝及树穴的烟头、瓜子皮)痕迹的,遗漏人畜粪便的每处扣1-3分。
第十三条 路沿石下、人行道不洁,有明显积尘或浮沙的每处扣1-2分。
第十四条 树杆,灯杆,电杆上有张贴、喷涂“野广告”不及时清理者,每发现1处扣1-2分。
第十五条 责任区域零星果皮、纸屑、塑料袋污染物垃圾未及时清扫的每次扣1-3分。
第十六条 在路段焚烧树叶及其他杂物的扣1-2分;果皮箱体不净或箱内垃圾清理不及时的每次扣1-3分;垃圾箱着火不及时灭火扣1-5分。
第十七条 人为向落水窗、下水道口等处倾倒、倾扫垃圾的扣1-4分。
第十八条 保洁车箱满不及时倾倒,成堆垃圾不及时清理入箱的每次扣1-2分。
第十九条 因工作不力,致使责任区域工作被新闻媒体曝光或被群众投诉的扣1-10分。
第二十条 垃圾拉运不及时,不加遮盖布沿路抛洒形成二次污染或拉箱放箱时不及时清垃圾的每次扣1-10分。
第二十一条 车体不洁净、停放不整齐或在院外乱停乱放2
的每次扣1-10分。
第二十二条 不服从管理、不文明作业、职工之间闹不团结,随意搬弄是非,漫骂他人等有损单位形象的扣5-10分。
第二十三条 不按组织程序私自上访闹事或找人顶替的,一律停薪待岗或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四条 职工当月受罚2次以上的,大会公开检讨;连续2个月受罚2次以上,停薪待岗。不服从管理,顶撞、打骂管理人员,造成恶劣影响的,一律解除。
第二十五条 前班职工交班时,必须交净路,路面清洁见本色。未保洁干净的后班有权拒接,并应及时向管理人员举报。
第二十六条 职工因病请假10天以内,需持县医院以上诊断证明和病历,经核查审批,办理请假手续后,保洁工作由班组内自行消化;10天以上,严格履行请假审批制度。
第二十七条 坚持上下班、交接班现场查岗签名制度,管理人员必须在清扫时间之前、交接班时现场签名。
第六章
奖罚考核
第二十八条 开展创佳评差、强化日常督查。实行日常考勤查岗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明查暗访与交叉联查相结合,领导包抓班组随机检查与值周领导随机巡查相结合。坚持每一天由班组值班管理人员巡回各班组路段现场督查职工签名,每周领导带班督查,每月召开一次环卫讲评促进会奖惩兑现的“五个一”工作机制。
第二十九条 每月开展最佳班组、环卫月星、最差班组评选活动,并在当月工作讲评会上公开通报。各班组格次(最佳、良好、较好、一般)评选依据组班管理人员在岗情况、考勤情况、镇处罚管理人员次数及月罚款比例、路面清洁程度及工作纪律等每月进行评选,年终累计总评。
第三十条 实行创佳评差累计进位制,筛选评比出“最佳班组”、先进工作者及各班组格次,在次年初环卫工作大会予以考核兑现。第三十一条 奖罚兑现标准:最佳班组奖励班组每人200元,良好班组奖励班组每人100元,一般格次班组不予奖励,较差格次班组不予奖励。职工全年每受罚1次在班组人均奖金中扣除10元,5次以上不得享受奖励;全年每评最差班组1次的在班组人均奖金中每人扣除20元,3次以上不得享受奖励。
第七章
其他规定
第三十二条 发现工程施工运料车辆抛洒污染路面的现象,职工应予制止,记住车号,及时举报,以便为环保站查处提供证据和线索。对于不能当场记住车号或少量抛洒的,应及时予以清理,不能拖延。
第三十三条 对于成堆建筑垃圾或大宗生活垃圾污染路面的现象,职工应进行制止,并及时举报,以便为环保站查处提供证据。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从2014年3月1日起执行。
商镇人民政府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农村体育,体育公共服务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青少年体育,更好地满足农村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完善农村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体系,因此,对农村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需求的研究刻不容缓。该文抽取部分鹤峰县农村青少年对体育公共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解决青少年体育现存问题,有利于构建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可持续的农村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需求机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湖北省鹤峰县三所中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具有中部地区的典型代表性。该文选取湖北省鹤峰县农村的青少年学生为调查对象。因鹤峰县为全国贫困县之一,以务农为主,余暇时间人们大多外出务工,具有农村所特有的性质,其中,所选的三所学校均具有各自特有的代表性。经查阅资料研究,青少年大多为13~21岁的人群,均为在校学生。抽样选取了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鹤峰县职业技术高中、走马镇第一初级中学三所学校的学生为代表进行调查研究。
1.2研究方法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来进行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农村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调查—以鹤峰县为例
2.1.1青少年体育公共活动参与情况
青少年体育运动参与与体育公共服务需求有着正相关关系。当满足了青少年的体育活动需求时,就会有了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从而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会更加频繁。研究表明,一般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时间每周应该在10 h或10 h以上,最少也得保证每天总活动时间达到1 h,这样的运动量才能很好地服务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通过调查发现,59%的学生每周有两节体育课,41%的学生每周只有一节体育课。61%的学生会经常参加体育活动,39%的人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除了体育课外,其中,每周参加1~2次体育活动的有51%,每周3或3次以上的有31%,每月1~3次的有18%。调查得知,高三或高二部分学生只有一节体育课,大大缩短了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在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上,与伙伴一起锻炼的占79%,自己锻炼的占35%,与家人一起锻炼的占7%。可以看出,学生锻炼方式大多主要选择结伴同行,具有社会化趋势,同时,自己锻炼的也占据一部分,说明学生也表现出了独立化趋势。
2.1.2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项目需求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得知:有些学校的教学大纲是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一直都是固定的,因此,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很多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丰富多彩,首先,48.95%的学生选择跑步来锻炼身体;其次,27.23%的学生选择课余时间在室外打篮球和羽毛球,21.47%的学生通过其他项目来愉悦身心、增强体质,这主要与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情况与学校教师因素有关。调查发现,新兴的体育项目,如:太极、拉丁舞、跆拳道等逐渐被学生们所喜欢,但是由于场地的限制,学校都没有开设这些课程。根据访谈调查了解到,学生更多喜欢诸如攀岩、瑜伽、轮滑、野外生存训练等新兴的富有挑战的运动项目,并且希望学校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对鹤峰县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调查得知,在体育公共服务需求意愿上,有更多的时间锻炼;提供更多的体育场地设施;更多的免费公共体育场所排在了前三位,对以上三方面表现出需求很强烈。除了体育课外,农村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频率很高,其体育需求强度也很高。对于一些需要指导、需要组织的活动项目,其需求强度正呈现增加趋势。绝大多数青少年更倾向于科学健身方法知识、健康保健知识及一些健身健美方面的学习。这与他们处于生长发育期,追求健康美丽、渴望学习新知识等自身需求有关。
3.2建议
3.2.1政府要由行政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政府要定位于维护公共利益,要以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能。重视农村的体育事业,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特别是农村青少年体质状况加以重视。乡镇政府应把体育事业纳入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对农村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保证要有一定的体育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不断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满足农村青少年的体育活动需求;对体育活动和比赛形成制度,每年举行多次有一定规模的体育活动和比赛,扩大体育影响力度。
3.2.2加大乡镇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建设,增加资金投入
第一,体育器材、设施、场馆的缺乏是影响农村青少年体育公共活动的物质基础,体育课只有借助于这些器材和设施才能开展起来,缺乏这些器材和设施就等于“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满足不了其活动需求。第二,加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强对学校体育经费的管理,特别是不要挪用体育方面建设的资金来发展其他项目。
3.2.3加强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力度
通过调查发现,鹤峰县农村青少年对学校开设的体育活动质量、体育文化宣传、课间操组织、比赛次数、比赛内容、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体育组织建设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满意状况。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由老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来决定。教师自身充电,对体育课活动项目、活动质量才能有新的提高,对学校组织的一些体育比赛在内容及形式等方面才能有新的见解,从而满足对农村青少年体育公共活动组织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国雄.影响我国农村青少年学生体育贫乏的因素分析[J].体育世界,2011(1):29-30.
[2]沈建华.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J].体育科研,2008,29(2):37-41.
[3]王才兴.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体育科研,2008,29(2):20-26.
为探索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利用的措施并观察效果,笔者于2008—2011年开展了“多部门合作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提供和利用的干预研究”。在分析干预措施对青少年友好服务知晓程度促进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对青少年友好服务利用程度的促进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
选择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重庆市铜梁县、贵州省凯里市作为干预地区,黑龙江省穆陵市、江苏省盐城区、山东省即墨市作为对照地区,干预地区和对照地区具有相似的国民生产总值( GDP) ,都在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综合医院建立了青少年友好服务门诊。
基线调查和终末调查分别在2008年12月—2009年1月和2010年12月—2011年1月,均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每地区随机选择1所初中和1所高中,各年级选择1个班的学生作为校内青少年调查对象。尽量选择男女生数量相近的班级,根据班级纵向座次依次纳入学生,在使同班尽量多学生参与的情况下,男女各半; 若同班学生入选总数因男女生数量差异较大而达不到40人时,从临班中随机选择所需性别的学生补足。选择工作地点或社区可接受调查的所有青少年作为校外青少年调查对象,不做性别要求。组织上述青少年独立完成课题组设计的自填式问卷,青少年参与问卷填写即被认为对调查知情同意。干预前,选取12 ~ 24岁未婚校内男、女青少年分别1 104和1 149名,平均年龄( 15. 8±2. 1) 岁; 校外男、女青少年分别452和664名,平均年龄( 20. 8±2. 0 ) 岁。干预后,选取12 ~ 24岁未婚校内男、女青少年983和962名,平均年龄( 15. 9±2. 0) 岁; 校外男、女青少年366和620名,平均年龄( 21. 2±1. 9) 岁。
1. 2 方法
1. 2. 1 干预方法 由课题组制定《多部门合作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提供和利用的行动方案》( 简称“行动方案”) ,并在干预地区通过基线调查进行完善。在干预过程中,使用专门开发的监督评估工具定期开展监督指导工作,对行动方案实施中发生问题及时调整。
该行动方案明确了合作的多个部门( 地方政府,卫生部门,原计生、教育、妇联、共青团、媒体、社区、青年网络等) 及其在合作中的各自职责; 提出合作性的活动,主要包括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多部门间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研讨和应对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问题,改善青少年保健服务设施、环境和质量以吸引青少年,在服务提供者中开展强化培训,多种形式的群体性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 内容包括青少年友好服务) ,多部门青少年工作者培训; 青少年对青少年友好服务的反馈,干预信息的收集和分享,干预情况的随访等。干预时间1. 5 a。
通过干预前基线调查、干预后终末调查收集数据,干预前后收集数据的学校或机构随机抽取,不一定相同,即使抽取学校和机构相同,青少年也不完全相同。干预结束后,将行动方案与对照地区分享。
1. 2. 2 质量控制 为保证行动方案的落实,课题组制定了干预逻辑框架,明确干预的目的、产出、活动,以及对于各项产出的客观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基线值和假设的外部因素。5项产出为: 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 改善青少年友好服务质量,包括改善服务设施、环境和条件以吸引青少年; 增进青少年、家长、多部门和社会关于青少年生殖健康和青少年友好服务门诊的知晓水平; 增加学校、家庭、工作场所、社区中青少年接受高质量生殖健康服务的数量; 增进青少年友好服务的利用水平。
1. 3统计方法
用SPSS 11. 5软件分析数据。分性别描述各变量在干预和对照、校内和校外组的发生率。用χ2检验对组间差异进行比较,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青少年遇到生殖健康问题时就医情况 干预后,干预地区各类青少年遇到生殖健康问题时就医“1~ 2次”的比例增加,高于对照地区; “没有”的比例降低,低于对照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5) 。对照地区青少年干预后遇到生殖健康问题时就医“1 ~ 2次”比例降低,“没有”比例增加,校外男青少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1 ~ 2。
干预后干预地区青少年在妇幼保健院因生殖健康问题就医的比例增加,在私人诊所就诊比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137. 21,34. 36,P值均 < 0. 05) 。对照地区青少年遇到生殖健康问题后在县医院寻求帮助的比例稍有增长,比例高于干预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3。
/%
注: 干预前后比较,* P < 0. 05。
/%
注: 干预前后比较,* P < 0. 05。
/%
遇到生殖健康问题而未就医的青少年中,大部分“未去就医”的原因比例在干预前后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 > 0. 05) ,干预和对照地区之间的比较也如此。其中干预地区女青少年“不认为是个问题”的原因比例在干预前后均低于对照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χ2值分别为4. 14,6. 49,P值均 <0. 05) 。见表4 ~ 5。
/%
注: 与干预前比较,* P < 0. 05。
/%
注: 与干预前比较,* P < 0. 05。
2. 2 青少年对当地友好服务的满意度 在因生殖健康问题去不同类别机构就诊的青少年中,干预后,干预地区青少年对于妇幼保健院青少年友好服务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和“满意”率) 高于对照地区; 且干预后高于干预前( χ2= 41. 12,P < 0. 05 ) 。对于私人诊所生殖健康服务的满意度在干预地区提高,与对照地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而对照地区县医院的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满意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6。
/%
干预后,干预地区各种形式服务量,包括电话咨询、网络咨询、面对面咨询和治疗均增加,合计服务量由1 525人次增至6 816人次,面对面咨询和治疗量增加4倍多( 由397人次增至1 525人次) 。而对照地区服务量增加不足50% ,主要来自电话咨询量的增加( 由140人次增至340人次) 。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设立对照地区,并在3个干预地区实施多部门合作的行动方案1. 5 a,观察该方案对青少年友好服务利用的促进效果,结果表明,干预地区青少年在遇到青少年生殖健康问题时就医频率、在当地妇幼保健院青少年友好服务门诊的就诊比例及对服务的满意度较干预前均显著增加,并且高于对照地区。干预地区青少年在私人诊所就诊生殖健康问题的比例显著下降,青少年友好服务的数量成倍增长。而对照地区在上述方面未见统一、明显的改善,且有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满意率下降的现象。说明在我国现有卫生服务体系中所实施的行动方案对于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的利用是必要可行、有效的,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建立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利用的相关长期工作机制、推动青少年生殖健康领域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对照地区校外男青少年干预后遇到生殖健康问题就诊的比例增加,未就诊比例减少,推测与校外男青少年是社会参与较活跃的群体有关,在既往相关研究中有类似发现[5,6],对此群体而言,服务提供本身或许是促进服务利用的积极因素。
干预地区青少年遇到生殖健康问题时常见的5个未就医原因仍是“不认为是个问题”“害羞,担心遇到熟人”“不需要看医生”“不知道哪个医院更好”“没有时间”,它们的比例和顺位在干预后未呈现统计学意义的改变,而这些原因可归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生殖健康及服务的认识,呈现出进一步克服障碍以改善青少年友好服务利用所具有的挑战性,应对挑战需要持续的行动。因此,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利用的行动应作为服务提供的一部分,是需要通过培训和实践使服务提供者具备的重要技能,且需要增加投入以保证行动方案的实施和成效。现有服务提供者的培训是比另选符合需求的服务提供者更重要的做法[7,8],其中服务提供者与青少年的交流技能不容忽视[9,10]。
青少年友好服务提供和利用促进项目可改善面向青少年的卫生服务以及青少年的健康结局,是有效促使青少年友好服务门诊服务符合门诊政策和门诊环境标准的方法[11,12]。鉴于本干预行动属于青少年生殖健康促进领域的干预项目,且获得肯定效果,根据设计和实践经验,以及其他国家根据其实践而从利益相关者知晓和参与、服务提供者培训、需求刺激和社区支持、服务环境改善、富于创新和保护青少年隐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等不同方面的总结[13,14,15,16,17,18,19,20],笔者提出设计促进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利用项目的六要素: 多部门合作机制、为青少年提供信息和教育、服务提供者的能力建设和服务环境的改善、干预项目的数据收集和利用、青少年参与、监督评估。综合考虑各要素以克服影响青少年友好服务利用的障碍是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利用所必需的[4,21]。
摘要:目的 观察多部门合作促进青少年友好型生殖健康服务提供和利用的综合干预措施对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利用的效果,为建立相关长期工作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黑龙江、江苏、山东3个城镇地区作为对照地区,在另外广东、重庆、贵州3个城镇地区实施《多部门合作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提供和利用的行动方案》1.5 a后观察干预效果。调查对象为12~24岁未婚校内、外青少年,干预前分别为1 104,1 149名,干预后分别为983,962名。采用χ2检验比较干预地区和对照地区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干预地区青少年在遇到生殖健康问题时就医频率、在当地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比例及对服务的满意度较干预前均显著增加,分别由19.2%(男)和25.8%(女)增至41.6%(男)和56.6%(女),32.2%增至68.1%,49.2%(县医院)和64.4%(县妇幼保健院)增至73.6%(县医院)和88.0%(县妇幼保健院),并且均高于对照地区。干预地区干预后青少年友好服务的数量增加了3倍,由1 525人次增至6 816人次;而对照地区仅由140人次增至340人次。干预地区青少年遇到生殖健康问题时常见的5个未就医原因是“不认为是个问题”(45.6%)、“害羞,担心遇到熟人”(17.9%)、“不需要看医生”(15.2%)、“不知道哪个医院更好”(14.1%)“没有时间”(13.4%),比例和顺位在干预后未呈现统计学意义的改变。结论 在我国现有卫生服务体系中所实施的行动方案对于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的利用是必要可行、有效的,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关参考。
1 北京CBD发展综述
自1993年获批、2000年正式启动建设以来, 北京CBD在“十五”期间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和建设。“十一五”期间, 经过超前规划、整体建设、全面促进和主动发展, 北京CBD区域从空间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布局到公共服务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6~2010年, 入驻企业数量从14895家增长到21595家, 五年增幅达45%;企业平均效益从33.84万元增长到64.83万元, 增幅达91.6%;区域纳税总额从50.4亿元增长到140亿元, 增幅达177.8%;外资利用额从5.3亿美元增长到8.6亿美元, 增幅达62.1%。
2010年CBD中心区GDP达到684.5亿元, 占朝阳区25.67%, 占北京市4.97%。五年来, 北京CBD以不到朝阳区1%的土地, 创造出朝阳区20%的财富, 经济发展成就卓著。经过积累发展和品牌提升, 2010年, 北京CBD顺利当选为世界商务区联盟轮值主席, 国际影响力得到深入提升。
同时, 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 应对国际经济发展、北京世界城市建设和朝阳区“新四区”建设的战略机遇, 适时启动了CBD东扩和核心区建设, 逐步形成了“建设核心区、提升中心区、启动东扩区、辐射功能区”的新一轮建设发展格局。
2 北京CBD发展路径分析
2.1 发展路径
历经五年, 北京商务中心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总览近五年发展历程, 可以发现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区域规划引导发展方向→项目建设提供发展空间→入驻企业连年有序集聚→经济功能分区日益明显→区域管理进行突破创新→公共社会服务日益完善
(SM201010038001) 和人才强教深化计划 (PHR (IHLB) 部分研究成果。
→全球品牌影响逐渐显现。
除清晰的时间序列总路径外, 各条分路径的发展也非常明朗:规划建设逐步铺开, 奠定了空间基础, 绘出国贸中心、银泰中心等城市地标性商务地理景观;经济增长持续进行, 夯实了产业内容, 确立了国际金融、国际传媒、国际商务等高端商务服务产业定位;管理服务逐渐完善, 规范了发展秩序, 形成了行政、企业、事业等“三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地税所、国税所、统计所以及城管监察分队等“三所一队”的区域服务管理体系;社会工作有序开展, 优化了发展环境, 促进了多元文化体系的融合发展, 营建了高端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提升了国际公共服务水平, 推动了工会等组织工作;品牌影响最终确立, 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通过国际商务节、全球性论坛、跨国公司等发展要素逐步形成了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 开始以中国特色商务区的姿态参与世界交流。
因此, 基于“十五”期间的全面规划, 北京CBD的“十一五”发展阶段, 经历了从以规划建设为主的阶段, 进入到规划建设与产业促进、服务管理并重, 且发展、管理和服务更为突出的转变阶段的发展历程, 这一阶段的整体性发展突出表现为建设、经济、管理、社会和品牌等五个子系统的全面发展和协调推进。
2.2 发展分析
2.2.1 建成国际商务地标, 形成网状发展格局
北京CBD近五年来的发展, 是从描绘区域发展蓝图到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 最典型的特征表现为重点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并快速推进, 继京广中心、银泰中心之后, 最终建成当前北京新的第一高——国贸三期。
“十一五”期间, 北京电视中心、银泰中心、中环世贸、万达广场等重点项目纷纷矗立。2010年8月16日, 北京第一高楼——高达330米的国贸三期投入使用, 其中国贸大酒店首先开业。国贸三期工程总投资约8亿美元, 与国贸一期、二期一起构成110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国贸三期工程包括超五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国际精品商场、电影院等设施, 总建筑面积达到29.7万平方米, 与国贸一期、二期一起构成了86万平方米的建筑群, 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 矗立起北京市新的商务活动地标。
同时, 以这些重点项目为代表的CBD建设在五年间取得了巨大成就, 建设体量达到1050平方米, 其中“亿元楼” (指创税超亿元的楼盘) 达到23座, 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空间载体。同时, 建设道路18条, 地下通道3300米, 形成了立体网状的交通格局, 为国际性商务活动铺平了发展脉络。
2.2.2 确立高端产业定位, 集聚发展高端服务
相对于空间地理景观的显著变化, 高端产业得以定位并快速集聚成长使得北京商务中心区的概念得以落地并走向世界。五年历程, 国际金融、文化传媒、商务服务等高端产业蓬勃发展, 外资金融机构、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占北京全市70%的比例密度群集CBD, CBD国际论坛、金融商会、文化传媒商会、物业管理及地产开发企业协会等“一坛三会”的国际交流平台构建形成, 楼宇经济快速发展。
国际金融业加快发展。外资法人银行转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际证券交易所、国际保险机构齐聚朝阳, 外资证券公司、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外资基金管理公司等标志性金融机构齐全, CBD已经成为北京市国际金融机构最齐全, 聚集度最高的区域, 形成了国贸中心、华贸中心、环球金融中心三大国际金融聚集区, 成为北京市国际金融主承载区。
文化传媒产业优势突出。CBD地区聚集了包括路透社、美联社等160多家国际新闻机构以及CNN、VOA、BBC等全北京80%以上的国际传媒机构, 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文化传播枢纽, 成为北京市国际传媒聚集区。
高端商务服务特色明显。北京CBD聚集了普华永道、麦肯锡等200余家世界级高端服务业企业, IBM、三星等近百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 是最大的服务外包承接区和需求提供区域;聚集了壳牌、丰田、三星、通用等近50家由商务部或北京市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占全市的80%以上, 总部经济特征日益突出。
经过“十一五”, “以总部经济为特征、楼宇经济为载体, 以国际金融为龙头、高端商务为主导、文化传媒产业聚集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定位逐步明确, 发展日益加速, 一个国际化、高端化的现代商务中心区正迎面走来。
2.2.3 完善区域管理体制, 有序推动社会发展
北京CBD“十一五”发展的另一独特之处, 在于其管理体制的完善、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十一五”期间, 北京成立了CBD土地资源发展中心、北京商务中心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加强区域社会管理职能, 入驻了CBD地税所、国税所、统计所、城管监察分队、网格办等直属职能机构;建成了CBD城市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和综合资源管理系统, 完善了服务管理体系。
建立区域环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每周例会制度, 组建CBD警务工作站, 新增环境协调处、产业促进处, 形成了行政、事业和企业有机衔接、相互配合的管理运行机制。
以管理机制的创新为契机, 北京CBD紧抓“两新组织”建设, 以党建为龙头, 以工会和协会建设为切入点, 成立了CBD企业工委, 建立了楼宇党建服务站, 营造了多元文化、平安发展、和谐互动的现代CBD, 深入推进了区域社会建设和发展。
2.2.4 瞄准国际发展视野, 融入全球发展阵列
“十一五”肇始, 北京CBD就瞄准全球发展视野, 以国际化、高端化标准进行建设, 并始终坚持。
从规划和建设方案招标情况看, 北京CBD一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设计方案遴选, 包括欧洲、美国、日本等地许多做过世界标志性建筑或获得重大国际奖项的顶级建筑师或设计事务所, 如美国KPF、SOM建筑师事务所等机构的设计方案均参与竞争, 从而保证了CBD建设发展起点的国际化。
从产业发展历程来看, 借势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振兴进程, 北京CBD一直是跨国企业入驻的首选之地, 这使得“十一五”期间北京CBD的产业发展过程事实上就是国际商务交流的过程。北京CBD作为北京市乃至我国的国际商务名片和前沿交流窗口, 一直参与全球发展历程。
从管理服务阶段来看, CBD区域云集了北京60%以上的外国商
学术论坛Forum
社, 3000多家外国公司以及167家国际新闻机构, 驻有除俄罗斯、卢森堡外的所有外国驻华使馆, 形成了大量的涉外资源, 是北京市国际化氛围最为浓郁的地区。面对众多外籍人口进行管理和服务, 使得“十一五”必然成为国际商务交流和管理不断完善、不断深入的发展阶段。
从品牌提升角度来看, 每年一度的北京CBD国际商务节可谓国内外城市代表团、跨国公司和500强企业的专题盛会, 国际论坛、金融商会、传媒商会等平台举办的国际商务交流年复一年, 日渐深入。
经过不断积累, 2010年国际商务节上, 北京CBD成为继法国巴黎之后世界CBD联盟的第二届轮值主席, 代表中国进入了国际商务交流的中心圈层, 融入了全球高端商务的发展阵列。
3 北京CBD发展展望
2011年, 北京CBD以建设国际商务中心为主线, 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 统筹规划中心区发展, 稳步推进东扩区开发, 有望继续快速发展。
3.1 形成区域互动发展格局
2011年, 北京CBD有序推进核心区建设, 逐步实现15个地块230万平方米入市, 启动地下空间建设并将实现全面开工;统筹规划中心区发展, 吸引功能性产业项目入驻, 进一步促进国际金融、传媒和商务服务产业聚集发展;稳步推进东扩区开发, 继续做好控制性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三项工作同步实施, 有望形成核心区、中心区、东扩区同步发展、互动发展的空间格局。
3.2 领先北京高端发展行列
在北京市六大高端功能区中, 北京CBD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30%以上, 创造了全市11%的地区生产总值和6.1%的税收, 占据了发展高端。2011年, 北京CBD有望在中关村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金融街金融服务, 临空经济区物流服务、经济技术开发区研发设计服务、奥林匹克中心区会展文化服务等特色服务发展的基础上, 立足国际发展天然区位, 定位于高端商务服务, 将成为全市高端功能区产业发展的国际交流前沿阵地, 通过占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高端, 有望继续巩固北京最大的服务外包需求提供区域, 领先北京市高端产业发展。
3.3 树立国际商务发展品牌
经过“十一五”跨越发展, 北京CBD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 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管理服务、社会建设和品牌提升等方面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并稳步进入国际发展层面。随着国际金融、文化传媒和商务服务产业的进一步聚集和品牌知名度的进一步提高, 以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为代表的高端业态将会深入发展, 北京CBD将会逐步建成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实验区, 在城市品味、建设格局、产业特征、管理模式以及人才集聚等方面逐步树立起中国品牌。
摘要:近几年尤其是“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中央商务区 (CBD) 的快速发展期, 其中北京商务中心区的发展成效显著。本文综述了北京CBD近年来的发展成就, 具体分析了其发展路径和具体特点, 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央商务区,北京CBD,“十一五”,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北京商务中心区, http://www.bjcbd.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