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纪录片创作报告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纪录片创作报告(精选5篇)

大学生纪录片创作报告 篇1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2007年,中央电视台出现了第一部以电脑手绘为主的纪录片《大唐西游记》,通过一幅幅手绘特效画面还原古老的历史,形象地再现真实。

A,《彼岸》 B,《自由的边缘》 C,《江湖》 D,《大唐西游记》 2.()纪录电影学派中最杰出的导演弗莱•詹宁斯主张:纪录片应该淡化政治宣传的味道,没有说明、没有劝告,也不作热情的演说,只是观察。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3.主观表现式的纪录片代表作有:《西藏的诱惑》、《英与白》和(《

A,幼儿园 B,狙击手 C,望长城 D,龙脊 4.《定军山》是我国的第一部纪录电影,它是(A,1895 B,1898 C,1905 D,1919 5.客观纪录式的纪录片代表作有:《望长城》、《潜伏行动》和(《

A,幼儿园 B,龙脊 C,英与白 D,复活的军团 6.1991年播出的()把镜头对准平民百姓,纪录普通人的生存状况,标志着我国纪

》)。)年拍摄的。

》)。

录片创作观念的重大转变。

A,《话说长江》 B,《话说运河》 C,《望长城》 D,《丝绸之路》 7.第一部纪录片诞生于美国,(的纳努克》。

A,弗拉哈迪 B,维尔托夫 C,卢米埃尔兄弟 D,库里肖夫 8.二战之后,在法国产生了真实电影,同时在(在于:如何处理拍摄者对拍摄对象的影响。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9.1993年央视的《东方时空》栏目开播,其中的()板块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产生了直接电影,两者的主要差异)被称为“纪录片之父”,他的代表作品是《北方事”为其平民化的口号,一时间成为纪录片和纪实风格的代名词。

A,《焦点访谈》 B,《影像志》 C,《生活空间》 D,《纪录》 10.王兵导演独自完成的DV作品(住区内的生活细节。

A,《我不要你管》 B,《自由的边缘》 C,《江湖》 D,《铁西区》),纪录了东北工业区由盛而衰的过程以及工人居11.纪录片《最后的山神》的导演是孙曾田,()也是他的代表作品。

A,《夏天》 B,《沙与海》 C,《圆明园》 D,《神鹿呀,我们的神鹿》 12.雅克•贝汉导演的“《天•地•人》三部曲”指的是以下三部纪录片:《迁徙的鸟》、《喜玛拉雅》和()。

A,《澳洲动物探秘》 B,《钢铁鲨鱼》 C,《帝企鹅日记》 D,《微观世界》 13.纪录电影大师(春》、《愚公移山》。

A,安东尼奥尼 B,维尔托夫 C,格里逊 D,伊文思 14.()是用人为的环境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使摄影机主动介入被摄环境,时而)曾经在中国拍摄了一批纪录片,例如:《四万万人民》、《早鼓励并触发被摄者暴露他们的想法。

A,真实电影 B,直接电影 C,蒙太奇学派 D,格里逊模式 15.1958年7月,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了中国大陆第一部纪录片(《

A,望长城 B,一口菜饼子 C,红旗渠 D,英雄的信阳人民 16.()被称为中国大陆新纪录运动的拓荒者,他于1990年完成的作品《流浪北京》

》)。

讲述了几位流浪的艺术家在北京寻找艺术梦想的故事。

A,段锦川 B,蒋樾 C,陆川 D,吴文光 17.1993年上海电视台的(《

》)开播,这是我国的第一个纪录片专栏。

A,地方台50分钟 B,纪录片编辑室 C,纪录片 D,见证 18.纪录片《英与白》的导演是(一种生活存在。

A,孙曾田 B,陈晓卿 C,张以庆 D,吴文光 19.2007年,杨紫烨导演的纪录片()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该片讲述),作品中一只熊猫、一个人、一台电视机构成了了受艾滋病影响的中国儿童的真实生存状态。

A,《平衡》 B,《八廓南街16号》 C,《阴阳》 D,《颍州的孩子》

20.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了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作品,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A,弗拉哈迪 B,维尔托夫 C,卢米埃尔兄弟 D,库里肖夫 21.《奥林匹亚》是()的巅峰之作,富有表现力的画面影像通过细致的剪辑和编辑,形成了特有的运动节奏,展现了纪录片影像的艺术魅力。

A,伊文思 B,维尔托夫 C,里芬斯塔尔 D,库里肖夫 22.()被称为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创始人。他在论述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拿》时,首次使用“纪录片”这个名词。

A,爱森斯坦 B,库里肖夫 C,雅克•贝汉 D,格里逊 23.1965年摄制的(纪录片。

A,《春到侗乡》 B,《芦笛岩》 C,《园林风光》 D,《美丽的橄榄坝》 24.1979年,中央电视台与日本广播协会合作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A,《话说长江》 B,《话说运河》 C,《望长城》 D,《丝绸之路》 25.《话说长江》、《让历史告诉未来》都是()的纪录片。)开机,标志着我)纪录了桂林千奇百怪的溶洞景观,是我国第一部纯风光题材的A,人物纪录片 B,事件纪录片 C,画面加解说式 D,访谈加解说式 26.1996年,段锦川导演的(),把镜头对准拉萨的一个居委会,以冷眼旁观的手法进行拍摄,捕捉到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震撼力的东西。

A,《平衡》 B,《八廓南街16号》 C,《阴阳》 D,《彼岸》 27.()的创作者主张:摄影机永远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永远只作静观默察式的记录;不需要采访,拒绝重演,不用灯光,没有解说,排斥一切可能破坏生活原生态的主观介入。

A,真实电影 B,直接电影 C,蒙太奇学派 D,格里逊模式 28.()年开办的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一直致力于推动亚洲纪录片的发展。它的传统项目是“国际竞赛单元”和属于“亚洲纪录片人聚会”的“亚洲新浪潮”。

A,1956 B,1978 C,1989 D,1998 29.2004年,迈克尔•摩尔导演的政治纪录片(《

恨与恐怖活动的目标。

A,美丽新世界 B,1984 C,难以忽视的真相 D,华氏911 30.拍摄于1994年的纪录片《龙脊》,记录了广西山区一群小学生身上发生的故事。该作品的导演是()。

》),试图说明为什么美国会成为仇A,孙曾田 B,陈晓卿 C,张以庆 D,吴文光 31.上海电视台1993年开办的纪录片栏目(《 的收视奇迹。

A,纪录片之窗 B,纪录片编辑室 C,纪录片 D,见证

》)曾经掀起收视热潮,创下过36%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0分)1,什么是纪录片?

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客观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通常,它要求直接从现实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扮演,其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在确保报道整体真实的基础上,要求细节的真实。

2,个人追述式纪录影片

个人追述式是19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纪录片风格。它把叙述者的议论混杂在访问会见之中,又使制片人的画外音同屏幕上的字幕相结合,来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的观念。这种模式使纪录片不再成为观察现实的窗户,制片人本身就是事件的见证人、参与者。

个人追述式影片工作起来像个自主的整体,影片将各部分组织结构起来。一是吸收进来的人声、背景音响和画面;二是电影片整体的风格讲出的“声音”,以及历史环境三个部分。

3,访谈式纪录影片

将被摄者或解说员、主持人直接面向观众讲话,并结合会见采访,这种访谈式手法首先在美国一些女权主义的纪录片中采用。访谈式纪录片的长镜头拍摄和实况效果声,体现了作品“照相”的本性和“摄影形象本体论”的美学原则。访谈式纪录片的当事人,直接向观众叙述,避免了编导的介入,作品使人感到公正、客观、可信。在访谈式纪录片中,语言成了主要的表现手段。

4,什么是“真实电影”?

格里逊式纪录片之后,电影界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影片通篇不加一句解说,连记者对被访者的谈话都尽量避免。导演捕捉日常生活未经修饰的事件场面,拍成纪录片,“所见即所得”就是“真实电影”。美国的苏珊、阿兰•雪曼拍的《警察局录影带》就是范例。

二战后,便携式摄影机和录音机的发明,以及同期录音技术的普及,使得“真实电影”流行一时。

5,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拍摄剧本主要有哪些作用?

剧本作用:剧本是工作文件而不是文学作品。它是制定计划和演绎情节的基础,但不是最基本的必需品。剧本首要目的是表述片子的内容和提出体现主题的最佳途径的设想。(1)剧本是一种组织与构造工具,是制作过程中所必须的参考与指南;(2)是片子制作中相互交流想法的途径,并能做到尽可能的简单明了和富有想象力。能让人更容易理解片子的内容以及进展。剧本对赞助人或者电视责任编辑特别重要,能告诉他们相关片子的细节,从而说服他们接受片子的想法。(3)对摄影师与导演也是必要的。剧本可以向摄影师传达片子的情绪、情节、其他摄影工作的问题处理方法。剧本可以帮助导演确定片子的进展与实现手法以及片子的逻辑性和连续性。(4)剧本也是安排摄制组作息时间所必须的。因为除了传达故事内容外,它还能有助于全剧组人员得到一系列问题的答案:片子的相应预算是多少?需要多少外景和拍摄时间?如何设置灯光?等一些列问题。(5)剧本也将指导编辑师的工作,说明片子设想的结构以及情节片断的连接方式。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师可以阅读原始剧本,而进行编辑工作时则参照缩减后的不同文件,即编辑剧本。

6,简介“电影眼睛”理论及其影响。

7,简述纪录片作品构架上的“自然型结构”和“创造型结构”。8,简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理念演变及其节目特点。

1960―80年代的创作理念是:宣传与指导。节目的特点是重视脚本,依赖解说,声画脱节。80-90年代的创作理念是:客观纪实。节目的特点是“原生态纪录”,声画并茂,同期声的大量运用。90年代后期――至今的创作理念是:主观与表现。节目的特点是,符号语言(画面)的大量运用,故事化戏剧化更加突出,个性化创作的观念被认证。

9,“格里逊模式”

纪录片发展历程中的一种重要的风格样式。20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导演格里逊首先采用画外音解说来制作纪录片,打破了“默片”的沉闷局面。解说词大大加强了纪录片的影响力,通过画面与解说词、音乐相配合的形式来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阐述明确的社会改良主张。但是,当时的画外音制作比较粗糙、灌得太多,也引来了非议和指责,批评“解说词明显压倒了画面”,纪录片成了“长篇说教”等等。二次大战中,德、意、日等国的独裁者利用纪录片灌输法西斯主义,更败坏了纪录片的名声。到了1950年代,格里逊式的纪录片失去观众的宠爱。

10,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采访之前的调研工作通常包括哪几个方面?

调研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与片子主题相关领域的专家。编导应该根据主题所圈定的范围,想方设法挖掘每一件有意思(戏剧性的、引人注目)的和有意义的事情。通常,调研可以分为4个部分:出版物,照片与档案,采访,外景地。

11,简介1990年代开始的中国大陆的新纪录运动。

“新纪录运动”是指关于“新纪录片”的一个“运动”,而非一个新的“纪录片运动”(“运动”的提法在90年代以前的中国纪录片史上尚无先例)。“新纪录片”必定有一个先在的对立面,“新纪录片”概念的持有者称之为“专题片”(电视台制作播出),但却从来拒绝承认“专题片”也从属于纪录片,“新纪录运动”引以为荣的一个重要成就即是将90年代的“纪录片”和此前以及此后的“专题片”对立并且区分开来。按照这样的区分,纪录片与“专题片”就是两个并列的、互无交叉的集合,似乎根本没有必要提出一个“新纪录片”的概念,因为在“新纪录片”之前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所谓“旧纪录片”存在。

12,库里肖夫效应:从旧片中特意选出的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面部+热汤=饥饿,面部+女人离世=悲伤,面部+孩子玩耍=幸福,这3段素材连接,得出的结论: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差别称作“库里肖夫效应”,证实了观众的“完形心理”过程。

13,请简单介绍电视纪录片《望长城》或者《大国崛起》的艺术特色。

1.《大国崛起》一片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全片展示了九国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也探讨了某些相通的规律。

2.《大国崛起》一片是中国的电视工作者和中外学术界合作的成果。中外百余位来自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不同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及前政要接受了本片的采访,使本片得以反映出各国专家对于国家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现阶段对世界历史与现实的认知程度。

3.《大国崛起》用电脑特技复原了大量重要的历史瞬间: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险、荷兰的大型商船队、英国全盛时期的第一届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攻陷巴士底狱、德国第一个火车站、美国黑船逼迫日本开国、彼得大帝兴建圣彼得堡、苏联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五月花号抵达美洲等等。

14,请简单介绍孙曾田的导演风格及其代表作品。《最后的山神》《神鹿啊 我们的神鹿》

参考 孙曾田认为纪录片是人类自审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像一面镜子,真实的影像投射在里面,人类可以通过这面镜子审视自己,以调整自身,向未来走去。这就要求纪录片提供的生存之影像第一是真实的,不能是假面舞会,第二必须是深刻的,能看到形象之后的灵魂、事物发展的脉络。纪录片制作人,应该是人类生活境况的守望者。他应该具备两个基本的品质:一是真诚,不说谎,不自欺;二是明智,能透视到事物的内部,看到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与影响。

15,弗拉哈迪的艺术贡献。

1)永恒的价值观念。他的电影从来不带有优越感,不居高临下,因此适合不同的人群。他认为作品的最大价值在于对事物的价值取向和判断—它决定了影片最大的价值,这比技术和任何手段都重要。

2)非虚构搬演。他纪录片采用大量的搬演,这种方法与戏剧化的扮演有本质的不同。扮演给人造成错觉为目的,是虚拟行为。而搬演是非虚拟的,在实有其事的基础上“恢复原状”。尽管搬演具有真实性和生动性但是不允许编造日常生活中没有的事,不可干涉被拍摄者的原本生活。

3)摆拍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创作是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发现的终点。他的电影用最质朴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去发现被拍摄对象的真实意义。

16,了解对中国纪录片影响最大的4个人:小川绅介,怀斯曼,格里尔逊,伊文思。

小川绅介 日本纪录片导演 1961年组建青之会

其作品《三里冢:第二道防线的人们》为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之作。

80年代,小川完成了他后期的两部重要作品:《日本国古屋敷村》(1982)和《牧野村千年物语》(1986)。这两部电影都以悠缓的、大跨度的时间尺度关注农村社会,民俗学想象力与对现代日本的历史批判意识在这部影片中交汇。

川一生除致力于纪录片制作外,还为推广纪录片不遗余力,最为人称道的是其每制作完一部片子,都将携带作品到拍摄地和其它地方为人们免费放映。1989年,小川在其纪录片制作基地山形当地市政机构帮助下,创办了亚洲至今为止唯一的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小川去世以后,小川的妻子找到彭小莲,希望她能够完成小川的未完成的遗作《满山红柿》的后期剪辑。小川生前对彭小莲的高度评价成为选中她的惟一理由。小川在世时看过彭小莲的《女人的故事》,小川认为彭小莲的电影语言很漂亮,懂得如何把握细节和营造氛围,将来会成为大导演。小川把《女人的故事》的录像带一边放一边告诉彭小莲哪里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小川的启发让彭小莲在后来创作《假装没感觉》、《美丽上海》的时候,把本能转换成自觉的意识。经过彭小莲剪辑的《满山红柿》后来获得日本十佳纪录片之一的称誉。与土本典昭并称为日本战后纪录片领域的两座丰碑。

格里尔逊

籍贯: 英国 职业:电影制片人、导演、理论家,英国纪录片运动创始人

1898年 4月26日生于苏格兰迪恩斯顿,1972年2 月19日卒于巴斯。从格拉斯哥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曾在达勒姆大学讲学。1924年在美国洛克菲勒研究基金会钻研传播工具对舆论的影响。3年中发表了许多论文。1926年他为纽约《太阳报》写影评。论述R.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拿》时,首先用了纪录片这个名词。他以社会学家而不是以美学家的眼光来谈论电影对公众的影响。1927年回英国,次年帝国交易局电影部资助他拍摄第一部由他导演的影片《漂网渔船》(1929)。此片描写北海鲱鱼渔民的生活。1934年他导演了另一部影片《斯凯岛捕鱼堤》。他以更多的精力提倡纪录片运动,并吸收有志于现实主义的艺术家参加进来在他的指导下,1930~1933年间他们拍出大约 100部纪录影片。1933年,他们并入英国邮政总局,得到的经费更多,技术和内容都有进步,拍出了有名的《锡兰之歌》(1935)和《夜邮》(1936)。1939年加拿大政府任命他为电影管理专员,他协助建立加拿大全国电影委员会。1941年为加拿大制作的纪录片《丘吉尔岛》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1945年他辞职去美国成立《世界今日》股份有限公司,194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他为群众宣传署署长。从1957年起他每周主持英国电视播映一次,选映世界各地的纪录影片。著作有《格里尔逊论纪录电影》。

伊文思 荷兰电影导演。1898年11月18日生于奈梅亨,1989年6月28日卒于巴黎。1927年创办荷兰第一个电影俱乐部。在先锋派电影的影响下,他早期影片带有抒情的唯美主义倾向,如《桥》、《雨》等。1930年摄制了表现荷兰人民填海造田的著名纪录片《须德海》。此后,在世界各地拍摄纪录片,如纪录比利时煤矿工人大罢工的《博里纳日》、反映西班牙战争的《西班牙的土地》、表现中国抗日战争的《四万万人民》和纪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你的敌人:日本》等。战后,在苏联、波兰、巴西、中国、法国、意大利、马里、古巴、越南等国拍摄了大量纪录片,如《和平一定在全世界胜利》、《世界青年联欢节》、《激流之歌》、《五支歌》、《塞纳河畔》、《天空、土地》、《愚公移山》等。由于他在世界各地拍片,故有“飞行的荷兰人”之称。1946年因拍摄澳大利亚工人拒绝为荷兰船只装卸武器的影片而被荷兰政府禁止出入荷兰,禁令直到1966年才撤销。1955年获得世界和平奖金,1978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1986年又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有人说:纪录片适宜于传播精英文化,而国内的绝大多数观众层次较低,所以必然曲高和寡。你认为呢?

2,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某纪录片摄制组登山的途中,一位成员突发重病,留下医护人员后,大部队继续登山;摄制组下山后,补拍了相关的抢救场面,并且编入片子里。——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引起广泛争论。你的看法呢?

3,纪录片创作中,如果大量运用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叙事方式,作品就会变成故事片了。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4,有论者指出:纪录片必须拍摄纪录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扮演,所以,像胡劲草编导的《幼童》一类的作品其实不能算作纪录片。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纪录片是可以情景再现的,首先,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纪录片创作的基本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张以庆在创作《英与白》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情景再现,比如在拍摄熊猫与饲养员的相处过程中,很多镜头都是张以庆刻意捕捉的。另外,用一些有张力的镜头来表现世纪末人们内心的骚动和没有归属感的心灵独白。但是,出发的动机都是源于纪录片的真实性。

其次,情景再现具有再现性。由于纪录对象不可复现,纪录片创作者常常要无奈地面对时光的背影与记录历史之间的矛盾,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历史的“立体档案”,把已经逝去却被人们所掌握的历史片断纪录下来,而又不失“真实”,是纪录片创作者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而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就填补了这样一个遗憾。

最后,情景再现具有可编性。众所周知,电视画面是在原始无序的影像素材基础上,通过语义丰富的蒙太奇手段,将各种零散的“片段”集合成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整体。情景再现作为影片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存在理所应当受到“剪辑”的影响。

5,始于1978年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上的腾飞,主要是因为采编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有观点认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真正腾飞使于1978年,当时中央电视台从日本引进了一批ENG设备,这种由便携式摄像机、录像机构成的电子采集方式,很快替代了原先16毫米电影胶片的拍摄,大大地解放了画面纪录的生产力。与此同时,以往处于垄断地位的新闻纪录电影遭遇了新的挑战。以至于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直接导致新闻纪录片这个片种从电影系统“撤离”,转而成为电视台的看家品种。

之所以说说设备和技术解放生产力是片面的是因为,1979年以后(改革开放),随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心态、伦理价值、文化观念也在进行着调整和变化,人们怨恨虚伪、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倍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而这时,纪录片又及时地把真实的社会环境----人的生活状态送上了屏幕,使人们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生存的社会各个层面,迅速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同和喜爱。人民群众对纪录片的需求越来越大,纪录片从此腾飞发展。

6,有论者指出:纪录片创作必须以摄录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影像为素材,“用画面和同期声说话”,所以应该摒弃解说词。你认为呢?为什么?

参考:

1.文字与影像的关系:谁是主导?抑或二者并列?文字在纪录片中的作用与地位:解说词

关于纪录片中是否应该使用解说词,在电影史上历来存在分歧,当然许多大作家为纪录片撰写解说词,比如欧内斯特·海明威为《西班牙的土地》撰写并解说。包括弗拉哈迪、格里尔逊(后者可称是前者的学生)体制内的拥护者

反对派的代表就是李芬斯塔尔 《意志的胜利》反对使用解说词,但是片中从头到尾大量使用的音乐呢?

2.实际上纪录片要不要解说词,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当画面语言能看懂的时候,的确不需要再解说。可是在画面语言并没有完全看懂的情况下,还是需要一些必要的解说。就纪录片创作而言,画面语言的确是纪录片创作的“本体”,解说词仅仅是一种补充形式。但这种补充,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这要看所拍纪录片的内容是否需要。一部通过画面语言就能看懂的片子,再写大量的解说词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从接触到的十几个国家的购片商来看,他们很少能看上我国没有解说词的纪录片。这里的原因很简单,中国的文化与西方(其它国家)的文化是有较大差异的,出口的纪录片必须有一定的文字解说,否则节目是卖不出去的。

四、论述题(20分)

1.试论纪录片创作的核心理念之一:追求戏剧化。请举例说明。2.试论纪录片创作的核心理念之一:强化故事性。请举例说明。

纪录片与故事片一样,它也不是自我抒发的纳瑞斯,而是给人看的艺术品,也需要研究观众的心理结构,对故事性的要求并没什么两样,因为这是人类的基本心理欲求。谈到纪录片,美国纪录片制作者和理论家Michael Rabiger使用了“编剧”这一不可思议的概念:“戏剧感是从哪里来呢?我自己的感受是来自于集体潜意识,而这是恒久不变的人性之一。大家都知道,它是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的人性动力,我们对于一遍又一遍地说故事与听故事都很渴望,你可以想一下现存亚瑟王传奇故事的改编版本有多少种:故事本身是中世纪的产物,但是千年之后,它仍一直被改编与更新,也不断给予人们乐趣。”既然故事符合观众的心理结构,为何一定要把它屏弃在纪录片高墙之外?

故事的叙事方式在故事片和纪录片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冲突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一般说来,拍摄侦探故事的纪录片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生活的悬念。

生活故事中包含着生命最普遍、也最真切的情感形式,包含着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即使平凡的生活故事也会引起人们的情感振动,因为它投射了观众的情感。前不久《我们的留学生活》创造了纪录片的一个收视奇迹--对于某些唯文化马首是瞻的人来说,这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对于我来说,好看是纪录片的第一原则。这部作品给人最深的触动是人物故事的鲜活与生动。它没有戏剧性的剧烈冲突和传奇变化,却以细节编织出情感的秘响,因为故事带领观众进入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而唯有触及这些人生根本元素才可能引发心灵震荡。不管是伟人高士还是凡夫俗子,感性的、肉体的、形象的对话远比文化交流来得更直接、更本质,更具有生命美学意义上的审美魅力。正是如此,《北方纳努克》里那些纯洁的目光以及目光里充溢的朴拙和童真依旧感动着今天的观众,《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浮躁的千年之交给市民麻木的情感器官里注射了一针兴奋剂:在疯疯颠颠的格格、怪异魔幻的武林、好莱坞的悬念反复折磨之后,远在东京的留学生引起关注。

录片的叙事策略是成功讲述故事的要素,包括叙事方式、省略与铺垫、悬念设置、交叉叙事与平行叙事、节奏等,而故事的核心是情节与细节。现在许多纪录片展示人物状态,缺少情节,也就没有冲突和高潮,造成节奏拖沓,结构散漫,无法勾起观众的心理兴趣。不管多么高深的内涵,一部纪录片倘若没有审美魅力,一定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就像作家池莉说的,“实质上小说就是小说,首先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

3.试论纪录片创作的核心理念之一:以人为本。请举例说明。

我在电脑视频上观看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海豚湾》。而我更以为,它的吸引力高于谍战片和007。它不仅有戏剧性,更重要的是,它的戏剧性包含着当代人类的思想新境界。

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志愿者,若无很高的思想境界是难以从事,更难以完成这个拍摄的任务。他们所面对的不仅是捕杀者所设置的障碍,更大的难度是文化。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物质文化的常例。太地町的渔民捕杀海豚从17世纪已经开始,形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认为捕杀海豚和杀吃鸡、鸭、鹅、牛、羊、猪,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今天不能吃海豚,明天就不能吃金枪鱼了。所以日本并没有禁捕禁杀海豚的法律,而国际上有禁捕鲸鱼的协定,也没有涉及海豚。日本人对这部纪录片的不满和抱怨还牵出了民族感情。有日本人说,你们美国人当年丢下的原子弹,后果严重,至今未消,如今你们竟责备我们捕杀海豚了!于是,志愿者面对的是一场复杂的文化冲突。

所以,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志愿者,必须站在更高的文化基点上,去获得保护海豚的话语权。这个基点就是:人。因此,我不认为《海豚湾》仅仅是纪录了一次动物保护的行动。我以为,它带来了“以人为本”的新思考,给了我们拓展“以人为本”新疆域的启迪。

五、项目建议书(30分)

1.设想由你来编导一部10~15分钟的客观纪录式的纪录片,拍摄你最近组织或者参与的一次集体活动。请向新影学院提交一份项目建议书。必须包括这些条目:片子说明,背景与需求,表现手法、形式与风格,拍摄进度,预算,观众、市场与发行。300~500字。

2.设想由你来编导一部10~15分钟的客观纪录式的纪录片,拍摄你熟悉的一处景观或者场所,例如岳麓书院。请向新影学院提交一份项目建议书,必须包括这些条目:片子说明,背景与需求,表现手法、形式与风格,拍摄进度,预算,观众、市场与发行。300~500字。

大学生纪录片创作报告 篇2

从广义上理解,“众筹”是一种思维,即集合群众的力量来共同完成一件事。这种思维自古就有,比如,古人筹钱建庙就体现了众筹思维,在互联网环境下,众筹思维被广泛应用,众筹所达成的效果也被进一步放大,基于大众共享经济下的众筹能够更广泛地聚集起大规模的群众力量,从而迅速地实现目标。狭义上的“众筹”,由募资者(个人或组织)通过平台(一般为互联网)向群众筹集资金,使群众支持其创业或其他社会事业的新型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模式最早兴起于美国Kickstarter平台,2011年引入国内。

2“众筹”的分类

关于“众筹”的分类,Massolution的一份报告将其分为债券众筹、股权众筹、回报众筹和捐赠众筹四类。前两种属于金融众筹,这两种“众筹”在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风险,也是现在金融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回报众筹,也称实物众筹,是指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获得的回馈是产品或者服务;捐赠众筹指投资者无偿捐赠,不要求任何形式的回报。本文所提到的“众筹”,是指回报众筹,即实物众筹。

从“众筹”出现的时间来看,它的发展并不长,但出现得恰逢其时。在这样一个“用户生成内容,人人参与创作”的“众包”时代,具有门槛低、样式多、成效高特点的“众筹”平台,其发展将势不可挡,而这一切,都是互联网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3“众筹”在大学生纪录片创作中的作用

“众筹”的到来为纪录片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尤其是在“互联网+”发展日益蓬勃的今天,“众筹”方式的运用是纪录片界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一种融资模式创新,也是一种新的营销渠道,其开拓了创作渠道。“众筹”对于纪录片来说,不仅是一种门槛低、成效高的筹钱方式,还是作品创意的来源。

“众筹”对于大学生纪录片创作领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下文将从资金筹集和营销思维培养两个方面具体来谈论这个问题。

3.1“众筹”是一种便捷又有效的资金筹集方式

资金缺乏是影响大学生纪录片创作的一个大问题。因为资金缺乏,学生无法购买更好的拍摄设备,在地域选择和人员安排上也有很多顾虑,创作的空间将变得狭窄,好的创意点子可能就无法得以实现。近几年,尽管纪录片界和各高校对大学生纪实影像创作越来越重视,但传统的资金获取方式对于学生群体覆盖面不全,不能广泛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因而,近年来,国内“众筹”平台发展迅速,自媒体触屏时代的到来,增加了“众筹”网站用户的数量,再加上“众筹”平台“低门槛”的特点,大学生群体可以自己发起项目筹集资金。只要有完备可行的想法和独具创意的项目方案,在“众筹”平台注册一个账户,然后发起自己的项目,平台审核通过后,就可以上线向大众筹钱。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大学生纪实影像的创作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留住了创意,促使一部分优质影片得到传播。

3.2“众筹”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营销思维

从“众筹”项目方案的策划,到“众筹”的实施,再到“众筹”项目的反馈,在这整个环节中,营销思维贯彻始终。下文以国内“众筹”平台“众筹网”的“奖励众筹项目”为例,简单介绍其流程。

首先,项目上线前,项目发起人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项目文案。这是平台工作人员的审核依据,也是上线后给用户留下的第一印象,所以,文案的撰写一定要能抓住用户的眼球。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一定要有某个点能够触动受众的内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其次,项目上线后,项目宣传和用户维护是其重心工作。“众筹”时间一般设置为30天,在这段时间内,发起人需要对项目进行包装宣传,对于人力、物力等宣传资源相对缺乏的大学生群体来说,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无疑是一个新的机会。基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传播平台的微营销,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一条成本低、互动性强、效果显著的传播渠道。项目发起人可通过这些平台将项目链接推送给亲朋好友,为自己拉票,同时,还能与粉丝进行交流互动,这是一个为项目增长“粉丝”的好途径,雪球越滚越大,项目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样可以增大项目的成功率。如何让粉丝成为项目发起人的营销助手,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项目宣传,这需要发起人对粉丝进行真诚地维护。项目发起人要学会从用户心理出发,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营销,不过度使用各种营销手段。另外,在“众筹”过程中,要保持与用户的交流互动,比如,可以通过“群聊”的方式,将参与并关注项目的“粉丝”拉进讨论群,在群内及时发布项目信息。

最后,“众筹”成功后,发起人需要进行项目回馈和线下拍摄。这是一个兑现承诺的环节,“众筹”完成后,项目发起人需要按照“众筹”方案上设置的回馈方式给予“粉丝”一定的回报。根据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接触某种媒介,目的是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众筹”。杰夫·豪在《众包》中提到,几乎所有的“众包”项目都具有两种共同的属性:一是参与者并不是冲着钱来的;二是参与者贡献的是业余时间。也就是说,项目的参与者并非想要获得多少物质上的回报,他们付出额外的时间来关注这个项目,可能是项目中的某个点子跟他们的想法有共通之处,只不过他们没有机会实施,支持这个项目就好像他们也参与了这个圆梦计划一样,当然,参与者也可能仅仅是被发起人的情怀所打动。所以,发起人不能把参与者单纯当成项目的出资者,而要把他们看成是团队中的一份子,这是发起人与“粉丝”之间形成信任的关键,也是项目“众筹”成功的关键。

4“众筹”在国内大学生纪录片创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浏览国内设有影视“众筹”项目的14所“众筹”平台,不难发现,独立制片人发起的项目居多,但占“众筹”总项目比例仍然较小,其中,大学生群体发起的纪录片“众筹”项目更是少之又少。虽然目前国内已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众筹”网站,但网站的浏览量很低,用户粘度不强。大学生在“众筹”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关于手续费的问题,国内的“众筹”网站,除了像“腾讯乐捐”这种专门针对公益项目的平台之外,在项目成功后,大多数“众筹”平台都会向项目发起人收取一定的资金支付渠道费;另一方面,国内“众筹”平台对于投资人的保护制度仍然比较欠缺,尽管有些“众筹”平台会以缴纳保证金的方式保障投资人的权利,但总体来看,保障机制仍然失衡。所以,在完善投资人保护制度之前,对于投资人权益的保护,就只能以项目发起人的信誉为保证等。

为此,一方面,大学生在“众筹”过程中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严格遵守“众筹”平台的规定,对投资人负责;另一方面,笔者希望高校将“众筹”思维加入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营销思维。这种素质教育不应局限于纪实影像教育层面,而应该是高校所有专业都重视的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下,“众筹”是大学生创业一个新的契机。同时,笔者也期待未来能够推出更多针对大学生“众筹”项目的优惠政策。

5 结语

全媒体时代下,具备全媒体营销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市场急需的新鲜力量。大学生群体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人群,营销思维已经成为大学生适应时代需求的必备技能。在这个前提下,“众筹”在大学生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成为纪录片领域未来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合理地利用它,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众筹”平台是一个应运而生的新事物,它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涉及到的法律风险,以及投资人保护机制不健全等,都是其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众筹”对于未来大学生纪录片的创作有着巨大的价值。

摘要:在共享经济下,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不断加大,互联网思维渗透到用户生活、产品生产与创新乃至整个价值链中,国内“众筹”平台的发展日益迅速,“众筹”的应用成为互联网思维下的一种必然。然而,“众筹”在纪录片创作,尤其是大学生纪录片创作中的使用频率仍然过低,对大学生在纪录片创作中“众筹”意识的培养,是高校纪实影像教育的重要探索层面。

关键词:众筹平台,众筹思维,大学生,纪录片创作

参考文献

[1][美]杰夫·豪.众包:大众力量缘何推动商业未来[M].牛文静,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54《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 篇3

课程编号:04527

适用专业:摄影专业

总学时数:48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

学分:2学分

选用教材:

《纪录片概论》.欧阳宏生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目:

[1]《电视纪录片创作》.王烈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年

[2]《纪录片创作》.朱景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

[3]《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关照》.聂欣如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年

[4]《纪录中国》.吕新雨主编.新知三联出版社.2007 年

一、课程说明

《纪录片创作》是摄影专业的必修课,这门课是向学生讲述怎样去欣赏纪录片,并立足中国创作实践,对电视纪录片进行本土和个性化的学理探索。

本课考察了电视纪录片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阐释了电视纪录片的基本属性、主要类型、审美特征,分析了纪录片与社会的关系、纪录片创作的主要流派。在此基础上,多角度深入剖析了纪录片与纪实主义美学、中西纪录片创作影响、纪录片创作的哲学观念,阐明了纪录片管理和市场化机制,并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纪录片创作与交易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纪录片的创新理念,探讨了有效的经营运作方式。

本门课是《非线性视频剪辑》、《电视解说词写作》、《摄像基础》这三门基础课程的延续,学好本门课将把以上三门课程的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操作相结合。因为本门课是专业必修课,会涉及到摄像、摄影、策划、采访、写作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学生要想学好本课,需要有大量专业性的知识,学生需要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大量观看专业影像资料,这些都会有助于学生的实践,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能够自觉主动地去赏析纪录片、去评纪录片,这些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通过实例创作的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纪录片创作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独立创作纪录片。

二、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实验一 纪录片筹拍

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实验类型:(操作型、设计性)计划学时:

4实验分组:学生自行分组

二、实验目的:

纪录片的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学生要能够掌握工作的要点和要求,并能够在实践中熟练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

一、选题策划

二、调研预防

三、方案写作

四、拍片准备

五、拍片提纲

四、实验仪器:

五、操作要点:

学生自己寻找选题,按照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按照实践步骤完成此次实践,学生自己分组,进行实际工作,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六、教学建议:

本实验课程是指导学生如何实践操作广播电视新闻、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自行分组在课堂上完成实验、建议两个人到三个人一组和注意选题,实验部分在总成绩的70%,依据实践课程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成绩。

实验二 纪录片的拍摄(上)

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实验类型:(操作型、设计性、创新性)计划学时:

4实验分组:学生自行分组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应使学生掌握在纪录拍摄过程中的基本工作方式,掌握这些工作方式的具体特点。

三、实验内容:

一、景别、角度与构图

二、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三、录音与用光

五、操作要点:

学生要学会自己去拍摄纪录片,掌握在实际拍摄过程中的工作要领,并与同学探讨,逐渐增强自己的拍摄技巧。

六、教学建议:

本实验课程是指导学生如何在现场用摄像机拍摄纪录片、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自行分组在课后完成实验、建议两个人到三个人一组和注意选题,实验部分在总成绩的70%,依据实践课程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成绩。

实验三 纪录片的拍摄(下)

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实验类型:(操作型、设计性、创新性)计划学时:

4实验分组:学生自行分组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章实验,应使学生了解纪录片前期拍摄的一些拍摄方法。重点在于实验纪录片拍摄现场中的意识、几种常见的拍摄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摄制组及摄制组成员的工作发方法。

三、实验内容:

一、现场拍摄中的意识

1、“挑、等、抢”意识

2、“过程”意识

3、长镜头意识

4、环境意识

5、细节意识

6、声音意识

7、剪辑意识

二、现场采访

1、谁适合采访

2、问题设计

3、环境考虑

4、“一次最佳”原则

5、剪掉采访者的声音准备

6、采访者与摄像机的位置

三、几种常见的拍摄方式

1、交友拍摄

2、多机拍摄

3、真实再现的使用原则

四、实验仪器:

五、操作要点:

学生自己寻找选题,重点实践现场拍摄中的意识和现场采访,按照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按照实践步骤完成此次实践,学生自己分组,亲自在实践中操作,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六、教学建议:

本实验课程是指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拍摄纪录片、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自行分组在课下完成实验、建议两个人到三个人一组和注意选题,实验部分在总成绩的70%,依据实践课程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成绩。

实验四 纪录片的编辑

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实验类型:(操作型、设计性、创新性)计划学时:

4实验分组:学生自行分组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章的实验,应使学生从美学层面和操作层面来了解纪录片的后期剪辑。重点在于实践操作层面剪辑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能够掌握后期剪辑的具体流程。

三、实验内容:

一、后期制作流程及要点

1、审看素材

2、纸上剪辑

3、初剪

4、精剪与合成

二、解说词

1、解说词的功能

2、解说词的特征与风格

3、解说词的写作

三、蒙太奇

1、蒙太奇的含义

2、蒙太奇的功能

四、画面的剪辑

1、画面剪辑的依据

2、画面剪接点的选择

五、声音的剪辑

1、解说词的剪辑

2、人物同期声的剪辑

3、现场音响的剪辑

4、音乐的选配

五、操作要点:

学生自己寻找选题,实践纪录片创作的后期编辑,按照课堂所讲授的要求,包括粗剪、解说词、蒙太奇、画面的剪辑,声音的剪辑,按照实践步骤完成此次剪辑实践,学生自己分组,亲自到课后实践,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六、教学建议:

本实验课程是指导学生如何实践操作纪录片创作中的后期剪辑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自行分组在后完成实验、建议两个人到三个人一组和注意选题,实验部分在总成绩的70%,依据实践课程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成绩。

浅析电视纪录片的创作 篇4

一、纪录片的历史沿革和物质基础

(一) 记录片的历史沿革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 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 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 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等实验性的电影, 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

(二) 观众的视角, 相对独立的主题

以《失落的文明》系列为例, 每一集都有相对于它们本集的主题。创作者在拍摄时充分利用了这种吸引人的手法。《复活岛之谜》《寻找亚特兰提斯》《搜寻海底城》, 将一系列有关“谜”的探寻展现在观众面前。情节的展开是逐曾开展的, 片中有关的专家学者、工作人员, 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有的甚至争锋相对, 但都有理有据, 都很令人信服。每集所展开的内容是层层剥茧的, 作者有时故意让相反观点的镜头交替出现, 让观众感受到剑拔弩张的高潮气氛;有时还会穿插一些描述性的论述, 一集看下来, 一气呵成, 张弛有度;而且每一集还都有关联, 紧扣主题。

二、文化遗产是创作纪录片的基本保证

所谓美感, 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评价, 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所引起的满足感、自由感、和谐感和幸福感。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获得的高级享受, 也是人类心灵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拿纪录片电影《圆明园》来说, 它是一部史诗巨作, 真实再现了圆明园从无到有, 从建筑到辉煌, 从辉煌到毁灭的全过程;它运用了多种角度的取景, 有远景、中景、近景、俯拍、仰拍等相结合的手法, 使圆明园外貌特征的宏伟壮观和内部宫殿的豪华气派都一一展现在人们眼前。它的叙述视角已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视角, 而是非常庞大的人类视角。

三、民族精神给创作添上飞翔的羽翼

民族精神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心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 我经常会想, 如果电波传递的是文化, 那么我传递的究竟属于其中的哪一部分呢?在迷茫之后, 我觉得只有通过学习, 不断地学习, 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 培养自己的艺术、文化、音乐等各方面的涵养和素养。然后通过自然的、自己的语言甚至是别人的语言, 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把想表达的信息真诚的传递给听众, 这样, 语言的风格就会自然的呈现, 那么主持人的自我个性和价值就会得到体现和升华。

理、观念、习俗、信仰、规范等方面的群体意识、风貌和特征。我国的纪录片创作人员创作的纪录片真实深刻地体现了这种民族精神, 在纪录片创作中对古代的人物事件从新的角度进行阐述, 从中提炼伟大的民族精神。比如《复活的军团》系列专题片, 编导用“扮演”“复原”等手法对秦人统一天下、制造武器、作战策略、战斗意志、运输能力、国立支撑六个方面进行追问与解密, 实现了历史的重现, 塑造了中华民族智慧而富有勇气的光辉形象。

四、电视纪录片对民族和世界的积极影响

(一) 《大国崛起》了解历史, 把握未来

《大国崛起》从史观来说, 是从中国人的特殊视角探寻了九个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 为我们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借鉴和参考。它的立意是高远的、它的叙述是说理的;从目前国内学界的反映来看, 大部分还是给予肯定的。这是一部难得的用影像资料、用电视人的语言说明了中国是世界的中国, 中国人应该具备世界和国际的眼光。《大国崛起》给我们的教育既丰富又深刻, 也引发了中国以及世界史学者们的思考, 我们只有更好地重视和总结世界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 深刻了解九个大国的历史发展, 才能更准确地了解现在和把握未来。

(二) 自主创新是纪录片生存的保证

自主创新在电视节目的创作和制作过程中都十分重要。好的纪录片不仅要以历史为原型, 更要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寻求新的突破口。《玄奘之路》为深入挖掘玄奘对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人类精神以及文化的影响, 对玄奘取经西行路以集体的方式大规模追访考察。它在拍摄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 用现代的手法展现了玄奘传奇一生, 还观众一个真实的唐僧, 告诉世界真正的中国脊梁!

《敦煌》记录了敦煌地区历史文化发展脉络, 也是一部优秀历史巨作。《敦煌》这部纪录片深入的揭示两千多年来的敦煌文化, 镜头对准曾经世代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们, 抽丝剥茧般拨开历史迷雾, 其主创人员尽最大努力为观众重现了那些被遗忘的历史文明, 奉献了一部全方位反应敦煌历史文化的文献纪录片。敦煌地区两千多年历史中散落的星辰般的故事和一百多年以来孜孜不倦的敦煌学者们用心血换得的探索成果得以全方位的记录和体现。

没有核心价值观的纪录片, 就像一个人失去了灵魂, 是走不长远的。我国电视纪录片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是深入骨子的, 是与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相结合, 体现事件本质和精髓的。我国拥有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的传媒领导人和具有强烈文化自觉的传媒工作者, 我相信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 我国的电视纪录片事业一定越来越辉煌。

参考文献:

基于受众需求的电视纪录片创作 篇5

电视纪录片的受众, 就是通过电视来观看电视纪录片的观众, 也是电视纪录片的最终检验者。电视纪录片受众的多少, 成为了电视纪录片成败的关键, 也是对一部电视纪录片好坏的评价标准。因此, 深入分析受众的需求特点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们必须要做的事。

电视纪录片制作者要持有“现在观众是主人, 而那些电视节目、演员、主持人等才是客人”的观点, 以受众为中心, 深入研究受众的需求, 满足受众的需求, 处理好电视纪录片的制作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受众需求分析, 创作优秀的电视纪 录片。

1 增加电视纪录片的内容题材

现今社会主张以人为本, 任何事情都注重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电视纪录片也是如此。与国外的电视纪录片相比, 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多集中于社会生活方面题材、历史方面的题材, 但是对于自然资源、科学技术、情感、娱乐等方面的题材少之又少, 甚至是没有。因而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制作者们就应该多增加电视纪录片的内容题材。具有广泛的内容题材, 体现不同受众的需求, 抓住不同受众的需求, 发掘看点, 才能给电视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 注重电视纪录片内容的平民化

目前, 电视受众不满意一些电视节目, 问题主要集中在于节目的内容是否贴近群众, 是否平民化。电视纪录片与受众的距离越来越远, 很多电视纪录片内容有点偏精英化, 忽略其他受众的需求。为百姓说话, 满足百姓的需求, 才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针对这个, 电视纪录片的制作者应不断增加新元素, 如增加些婚姻家庭等平民化的因素, 更加注重电视纪录片内容的平民化, 走群众路线。

3 注重电视纪录片的情感互动性

心理学上, 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映。“需要”是其产生的基础。受众观看电视纪录片, 自然是片中能有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地方。而情感, 则是人的必然需要。情感因素一直是影响受众对电视纪录片的喜好的关键因素。

人的本性对一些附带情感色彩的事情和信息总是产生深刻的印象。所以, 电视纪录片制作者应增加情感内涵, 如设置一些跌宕起伏的悬念、捕捉生动感人的细节、富有诗意的文学表达、用真诚、真实和真情等因素。从而引起受众情感上的共鸣, 抓住受众的需求。

4 在强调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的同时, 也适当地需要一定的虚构性, 增强故事性

真实性是电视纪录片的灵魂, 但是纯粹地强调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 也不一定就是好事, 适当地增加一些虚构成分, 如娱乐、增加一些气氛等, 只要不影响电视纪录片整体的真实性就可以。电视纪录片采取这样的措施, 可以增强电视纪录片的故事性, 从而得到受众对电视纪录片的肯定。

5 制作一些具有震撼、刺激、突发性的电视纪录片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受众在观看国内电视纪录片时, 也在不断寻求一些视觉效果, 几乎只享受于一时的快感。同时在观看节目时经常无意识地出于好奇的状态。电视纪录片制作者也应考虑这一因素, 利用这个因素来吸引受众对电视纪录片的关注。

6 多增加视听审美因素

俗话说得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复杂的社会, 受众都渴望自己被关注, 而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坑蒙拐骗、贪污腐败等假丑恶的现象, 受众更加迫切需要美。这样的受众需求决定了受众的审美趋向。电视纪录片制作者可以在电视纪录片形式上增加美感, 如色彩美、光影美、画面美、构图美、镜头美、音效美、节奏美、包装美等。除此在外, 在内容上增加美感, 如选材准、主题好、立意新、情节生动、语言流畅等。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让受众享受电视纪录片的美, 同样也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视听审美的需求。

7 加大电视记录片的宣传力度

电视纪录片就像产品一样, 也需要一个品牌, 当然也需要品牌战略, 是自己的节目成为品牌节目。如今电视受众观看电视纪录片也就是相当于消费者买产品一样, 都希望买有知名度的产品。然而知名度从何得来, 几乎大部分是决定于各个产品被宣传的力度。因而, 作为电视纪录片制作者应好好利用受众的从众心理, 更加注重对电视纪录片的宣传力度, 从而满足受众的需求。在内容上、风格上等各个方面在舆论上做好宣传, 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广告等其他多种媒体做好宣传, 使多种媒体宣传与电视纪录片播放同步。

8 注重性别化的电视纪录片的制作

男性观看电视大都偏向于体育、新闻、纪实类的节目, 而女性观看电视主要关注与娱乐、情感类的节目。男性对电视纪录片的关注比较多, 女性很少观看电视纪录片。虽然男性与女性的不同, 但是作为电视纪录片制作者应该找到二者之间的共同点, 如婚姻家庭、友情等。挖掘二者共同喜好的题材, 来满足二者的需求。

9 电视纪录片片子的时长的控制

从心理学上讲, 每个人的忍耐心与注意力是有限度的。就像学生上课一样, 一节课几乎没有人能够一直注意力集中, 必定会有走神的时候。受众看电视纪录片也是一样, 也会有厌烦的时候, 因而电视纪录片的制作者应控制好电视纪录片的时长, 顺应受众的需求。

10 增加电视纪录片的娱乐性

现今的社会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 就是“变”。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每个人的生活节奏都在不断地加快, 就业、住房、医疗、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压着每个人, 尤其是现在的“80 后”。这样的受众, 他们时不时地就需要来释放自己, 放松自己, 呆板, 没有活力的一些画面色彩, 已经不能迎合他们。娱乐消遣, 放松自己成为他们的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一些娱乐节目那么火爆, 如《快乐大本营》《缘来非诚勿扰》等节目。因而电视纪录片也是如此, 不能还沉迷与原来的模式, 应顺应时代的潮流, 响应受众的需求, 在保持电视纪录片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点娱乐因素, 不仅可以在内容上做文章, 而且可以在形式上, 如一些特效, 请明星代言、明星引导等等。

11 不断更新和公布电视纪录片的收视率

从众心理在各个方面都有体现, 如在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时候。当然电视纪录片也是如此, 如果受众发现某部电视纪录片的收视率高, 都会无意识地觉得这部电视纪录片质量高, 有吸引力, 就会主动积极地花时间去观看, 而不是一种被动地接受。因而, 电视纪录片制作者应抓住受众的从众心理, 不断更新和公布电视纪录片的收视率, 同时可以将其与电视纪录片的宣传相结合效果会更佳。

总之, 在新媒体变革的大背景下, 电视纪录片制作者应该抓住机遇, 利用好自己的优势, 加强内容创作, 积极与互联网相互渗透、相互发展;积极采取措施抓住自己的目标受众需求, 多从受众的角度思考, 切实给受众带来便利, 实现电视纪录片更好的发展。

摘要:自我国电视纪录片出现至今, 受众需求和行为的变化对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影响, 尤其是在数字网络和移动互联大潮的冲击下, “受众需求”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 受众需求如何促进电视纪录片的更好发展成为当下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当前传播环境下受众自身的需求变化方面入手, 并结合当前电视纪录片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提出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受众需求,纪录片创作,新媒体

参考文献

[1]杨阳.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受众研究[J].电影文学, 2010 (15) :17-18.

[2]费鹏程, 曹娟.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创作[J].科技传播, 2012 (4) :7.

上一篇:新农村指导员2011年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服装专业英语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