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推荐10篇)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篇1

社会公平正义缺失容易造成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加剧,进而酿成社会冲突和社会危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国家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为社会各个群体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正的起点,保持社会公平正义,使社会全体成员尤其是弱势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在我们迈进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维护社会公平、伸张正义已经成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公平正义既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前提,是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首先,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就是一个国家的一致,这是任何共和国永久联盟的最强有力和最佳的纽带;而没有正义来帮助,这种一致是永远不会出现的。”[1]国家要长治久安,社会就要保持和谐。因为“一个政体中各个部分或要素愈是融洽,这个政体就愈能持久。”[2]社会要保持和谐,就需要有良好的秩序。维护社会秩序,则需要完善的规则,而一个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体系是制度。制度的制订与设计要想科学,必须有基本的价值理念作依据,这个基本的价值理念就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规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着资源与利益在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公平正义对于一

个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实现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对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注重促进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对我国目前来说,维护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构建重要的理念内涵之一。

其次,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目标,就是要遵循公平正义的规则,调节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实现良性互动与团结协作,最终形成全体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而又和谐共处的社会。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最大的潜在动荡因素是来自社会内部各个阶层之间的隔阂、不信任、抵触和冲突。但“一个社会只要能够提升其公正程度,那么,社会问题出现的种类与强度均为减少或减小,同时社会也可以增强解决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的力度。”[4]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特别是经济利益性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用科学的方式加以调节,矛盾就有激化的可能,甚至导致社会动荡。要避免出现社会危机,就要举起公平正义的旗帜。公平正义是协调、消弭社会各方面矛盾的思想基础和锐利武器,惟有维护公平正义,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再次,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党的十六大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从整体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的五个方面的能力之一提了出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真正的自由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5]公平正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把建立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公”,涵义很丰富,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正式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内容。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和谐社会是指以各方利益大体均衡为基础的社会,这就要求充分考虑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利益均衡机制,达到社会公平正义,而这恰好与社会主义社会的蕴意一脉相承。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已然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执政理念,也成为我们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公平正义缺失:和谐社会面临考验

当前,我国社会从整体上看是一个比较公正和谐的社会。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在各阶层各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中,也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公平缺失问题,有些还比较突出甚至非常严重。

(一)机会不平等。机会是指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空

间和余地,机会又是指资源的分配,机会的不同将导致未来发展结果的不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主导性的平等原则只能是机会均等来考察社会平等问题。”[6]机会平等是公平正义的核心内容,是保持社会成员心理平衡的重要砝码。但机会作为一种资源而言是有限的,无法充分满足社会成员对于机会的各种需要。尤其是在转型期的中国,各种因素和根源导致了很多机会不平等的现象的产生:

1.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7]受教育的机会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往往意味着机会拥有量的不同和把握生存发展机会能力的不同。而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人生最大的社会不公,足以影响一个人未来发展和终身利益。目前,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农村中男女之间,受教育的机会差异很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个人发展和上升流动机会。从教育资源分配来看,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诸如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和师资等的分配极不均衡。在一些直辖市和发达地区的大城市,不仅中小学的普及程度高,大学多、高校录取分数线也低于其他地区。各级教育收费逐年攀升,也使得一些农村青少年及城镇贫困家庭的子女难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比较偏僻落后的农村受重男轻女传统落后思想的影响,在经济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只让男孩上学而女孩辍学务农或务工,造成了男女之间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促使社会发生了分化,增强人们的不公平感,影响社会的整合度。[8]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篇2

关键词:公平正义,公正理论,和谐社会

公正问题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历来受到重视。研究者对于公正的阐释各不相同, 但我们对从古到今中外公正理论的发展进行分析就会发现, 对一些普遍现象的公平问题研究者形成了绝对共识。当代社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 这些现象引发了一系列影响。

一、当今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及其影响

(一) 当今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之所以被广泛地重视, 正是因为社会存在着差别, 存在着诸多不平等的现象。

1. 城乡差异引发的不公平。

这一不公平现象是由社会的长期不平衡发展所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良好, 商业网点密集, 售后服务完善, 第三产业相对发达;而农村则人口分散, 交通闭塞, 消费环境差, 售后服务跟不上。由此, 出现了城乡居民待遇不同, 享受的社会福利和公正设施不同, 造成了不平等。另外, 农村人口进城又面临人脉关系缺乏所带来的职业生存上的不平等, 影响到发展机遇的不平等。

2. 区域差异引发的不平等。

这一差异是由改革开放政策的差异造成的, 如最为明显的东西部差距。改革开放初期, 东部大部分地区率先实现了开放政策, 经济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造成了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东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思想观念和政府行为诸方面存在显著差距。

正如法国思想家勒鲁所指出的, 人类对于平等的信仰一旦取消, 任何国家都将成为霍布斯所说的那个样子, 到处发生丧失理智的激情和敌对利益的冲突。可见, 作为一个社会理想, 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

(二) 社会不公平带来的负面影响。

1. 影响了一些人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我党之所以能够执政, 在于当时我党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实现了民族独立, 建立了新中国。在民众当中工人群体和农民群体占据主导性的地位, 居于主体性的位置, 是主要的社会群体, 如果主要群体的权利受到了影响, 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信心问题。

2. 损伤了一部分人创新、变革、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能动性。社会不公现象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相抵触, 不利于带动生产力的发展。

3.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二、历史上对公正理论的阐述

关于公正问题, 自古以来一直有学者在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中西方历史上著名的关于公正的论述就有诸多观点。

(一) 西方历史上的公正理论。

1. 亚里士多德时期的公正理论。

“所有的人在说公正时都是指一种品质, 这种品质使一个人倾向于做正确的事情, 使他做事公正, 并愿意做公正的事”。 (1) 公正的也就是守法的和平等的, 不公正也就是违法的和不平等的。公正常常被看作德行之首, 比星辰更让人崇敬。但是亚里士多德所研究的是作为德性的一个部分的公正, 包括分配的公正、政治的公正、回报的公正、自然的公正和约定的公正。其中与本文探讨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构建联系最密切的是分配的公平和政治的公正。

2. 马克思对公正理论的阐述。

在实现社会历史正义问题上, 把生产关系的改造和生产力的革命、把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 消灭阶级和阶级压迫, 实现社会的公正, 必须以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前提。如果社会主义革命在开始的时候还不具备这个前提, 那它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也首先必须创造出这种前提。

3.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他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 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美德一样。“第一项正义原则:每一个人都必须享有最大限度的基本自由的平等权利。第二项正义原则: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必须是这样形成的: (1) 应该有理由期望这些不平等对每一个都是有利的; (2) 取得地位和公职的机会对外开放。这两个正义原则暗示着社会基本结构的两大部分:一是有关公民的政治权利部分, 一是有关社会和经济利益的部分, 第一个原则要处理前一方面的问题, 第二个原则则要处理后一方面的问题”。 (2)

此外, 柏拉图把等级的维护视为正义, 休谟指出公共福利是正义的唯一源泉, 穆勒断定正义是关于人类基本福利的一些规则, 诺奇克强调正义即人权, 麦金太尔坚持正义即美德, 等等。

(二) 古代中国的公正思想。

在中国古代公正思想也有发展, 正如宋希仁先生所说:“中国人很重公平、正义, 自古论说者不少。诸子百家之论有所谓平, 有所谓正, 有所谓义。公、平、正、义虽然各有诠解, 但又互相贯通。公者比正, 公则万事平;义者正也, 正者义之要;公者以仁体之无私, 无私即为正。”

公正思想在西方和中国历史上表现出其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变得更加重要, 我国就提出把公平正义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公平正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我国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一) 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公平正义。

公平和正义是政治哲学最为核心的概念。关于正义众说纷纭、各执一端的分歧, 体现出正义理论的复杂性。胡锦涛指出,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公平注重分配的公正是罗尔斯的第二正义原则。正义更注重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的公正, 即体现罗尔斯的第一正义原则。分配公正不是吃“大锅饭”, 分配的依据应该明确, 只能按照某一客观尺度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只能是一定程度的合理, 由此引起的收入差距则需要国家来进行必要的调整。在社会主义国家,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即分配的公正) , 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即政治的公正) , 公平和正义二者应该有一个黄金分割比例。

(二) 公平正义坚定人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信心。

邓小平说过,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指出公平正义就是要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党要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更好地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只有让广大劳动人民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先进性, 平等地享受他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才能坚定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 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特色, 更快地建成社会主义, 使社会主义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三) 公平正义带动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 促进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

社会公平正义是指给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平台, 使每个劳动者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所差别的分配, 从实际效果来看, 有利于调动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这是同现代社会完全相适应的一种分配原则, 也符合市场经济的现实规则。按贡献分配并没有违反公平正义原则, 而是公平正义原则在当今社会一个更好的体现, 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被带动之后, 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更快发展, 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所以公平正义从眼前利益看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长远看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小康建设。

(四) 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稳定, 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不公带来的一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很多矛盾也会得到解决, 每个人得到他所应该得到的, 享受他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公平正义的实现最直接的就是解决了广大人民的心理稳定问题, 进一步促进了政治稳定, 同时对经济稳定也产生间接的影响, 让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理解公平正义的内涵, 感受公平正义的政策带给他们的实惠, 树立正确的公平正义观, 必须在利益追求和社会稳定之间取得平衡。其底线是社会的稳定, 上限是利益的追求。两者之间就是要形成利益追求的空间。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 但是, 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 并由此实现利益相对均衡或大体均衡的社会。

(五)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前提,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成。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得到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些和谐社会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我们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参考文献

[1]宋希任.公平论 (序)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2]杨汴南.略论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原则[J].学术界, 芜湖市委党校, 1994, (3) .

[3]胡海波, 宋禾.正义、正义观与正义理论[J].求是学刊, 1998, (3) .

[4]何建华.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3) .

[5]弗兰克纳.伦理学[J].三联书店.

[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

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篇3

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正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中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是密切联系的。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有效地实现公平正义;维护公平正义,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如果我们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从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如同空中楼阁,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现阶段一些不公平问题造成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发生

1.社会利益分配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个人之间出现分化,不同的利益群体逐渐形成。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很大。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都小于1.6,而中国超过了这一数字,也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严重的城乡差距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基于收入差距悬殊之上的社会利益的分化,直接会对社会公平构成威胁。

2.社会利益群体之间也产生了不信任和不合作现象。所谓的“朗顾之争”、“宝马事件”在相当程度上就反映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这种对立,在一部分民众中开始露出的仇富心态,则是这种对立情绪的典型表现。当前集中反映社会利益冲突的信访数量仍然存在。造成信访不断的主要诱发因素涉及到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下岗失业、司法不公、环境污染和干部腐败等,而所有这些诱发因素也都是破坏社会和谐的直接因素,与社会的不公正有着莫大的关系。

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的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最深刻的基础,没有社会公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和谐。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追求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1.要努力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利益分配和谐。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现代组织行为学的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不仅关心自己收入的绝对值,也关心收入的相对值。人们总是喜欢拿自己的收入与周围的人比较,与自己以前的收入相比较,当他发现自己的收入比例与他人相等或现在的收入比例与过去相等时,便认为是公平的;反之,则认为是不公平的。”二是缩小社会阶层的贫富差距,让社会各阶层之间建立和谐关系。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必须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构建一个公正正义的和谐社会,必须缩小社会阶层间的差距,让社会各阶层之间建立和谐关系,形成良性的、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三是解决好分配差距的问题。社会分配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橄榄型”,就是两头小中间大,最穷的特别少,最富的也特别少,中等收入人群较多。这种结构比较好,有利于社会稳定。另一种是“葫芦型”,就是两头大,中间小,最穷的人和最富的人形成两极对立,中等收入的阶层比较少。这种结构比较危险,不利于社会稳定。我们要建立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体制,不再过分强调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2.处理好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正义,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新形势下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如今的社会冲突集中表现为“利益的冲突”,大都是由于我们不能协调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特别是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财富向少数人一方聚集。这种利益流向的不平衡,会引发普通劳动者阶层和弱势群体的不满,会扭曲小康社会的目标。

3.建立各阶层的利益表达机制。由于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地位及拥有的社会资源上的差异,其利益表达的强弱有很大的区别。优势阶层往往可以运用所掌握的丰富资源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将自己的声音传递到政府,从而施加影响。而弱势阶层往往缺少必要的表达渠道,难以及时并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要求。政府官员一旦官僚主义严重,在处理不同阶层的利益矛盾时就很容易使弱势阶层的利益受到损害。我们的政府还应该制定适应社会各阶层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经济政策不会自发地调节社会各阶层利益矛盾。“市场机制侧重效率,而公共政策则应侧重解决公平问题。”政府制定公共政策,通过各种再分配手段,一方面在合理的限度内缩小各阶层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调节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为贫困社会群体的基本生存提供足够的保障,从而防止社会出现过于严重的分化。

4.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利益多元化的格局逐步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必然产生不同的权利意识,而权利意识又必然导致政治诉求,因而导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矛盾的大量出现。同时,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各种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必然会伴之而来,如就业问题、腐败问题、三农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如果得不到有效地遏制和合理的解决,就势必会对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此十分关注,明确指出,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健全社会利益调节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5.必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和效率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价值,不可偏颇。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正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点之一,资本主义并不缺乏效率,它所缺乏的是真正的社会公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资本主义的最大弊端之一,就是资本主义造成财富的两极分化,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最终又导致政治上和社会上的普遍不平等。将公平作为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虽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平与效率从根本上应当是统一的,但在局部的问题上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暂时性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不平等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一定的收入差距常常是追求效率的必要代价。有时为了追求效率甚至不得不牺牲公平。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把包括收入差距在内的社会不平等加以必要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公平。

总之,社会的公平公正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基金项目:广西工学院党建研究课题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篇4

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征。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必须把社会公平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里的公平不单是指经济公平,而是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在社会学意义上,公平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比较接近而不过分悬殊;在法学意义上,公平指的是权利与义务对称,人们的获得应该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所作出的贡献相一致;在伦理学意义上,公平指的是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追求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和谐。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在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取得社会各个阶层的共识和认同,使出台的措施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从而得以顺利实施。在调节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受益,才能取得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广泛支持和接纳,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实现全社会的团结与合作。在为实现国家的整体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希望,并自觉自愿地为之奋斗和献身。公平正义不仅广泛涉及上层建筑领域中的问题,也大量涉及生产关系问题,是直接关系全体人民经济权益和政治权益的重大问题。坚持公平正义,才能使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各级政府只有坚持公平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干群关系才会融洽。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应当承认,目前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公现象,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因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应着重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高度重视公平正义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分配的公平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主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当然,社会公平又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广大成员普遍接受的价值目标,它能够为整合社会各种力量提供强大的动力,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二是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切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需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把公平等同于绝对平均主义,一种是脱离具体历史条件去追求公平。我们应树立科学的公平观,看到公平具有的历史性和相对性。公平是历史的,是说公平总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具体的制度安排制约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公平实现的方式和手段都是不同的。公平是相对的,是说公平不是无条件的,它总是相对某种规则或相对某种不公平状况而言的,并不是否认差别,更不是绝对平均主义。当前,我们应当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这个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大力促进社会公平;又量力而行,根据实际可能切实维护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体现社会的正义 篇5

我国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这样必然增加了分配的多样性,使收入分配多样化。建设和谐社会要继续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原则是必然的,这样的分配原则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保证社会和谐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我国的收入差距则在明显拉大,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发展不平衡,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发展不平衡,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小部分手中,人民群众对此不满情绪日益剧增。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收入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

我认为,收入分配的公平体现社会的正义。收入分配的公平会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和谐,国家更加富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收入分配公平,社会才真正和谐。注重公平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温家宝总理说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促进收入分配结构合理化,人民生活更加安康。如果收入分配不公,最让人无所适从的就是:没有标准与尺度,领导说了算。同样的行为,不同的人做,得到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这样必然导致人们心里不平衡,最终会出意外的。当今少数一些特殊人群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三公消费”以及权谋私、贪污腐败等其实是收入分配秩序失范导致的。

虽然人与人的思想观念不同,行为也不一致,但是收入分配公平是每个人都希望的。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劳动者报酬,让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之术 篇6

●现代和谐社会存在复杂的社会分工,更需要运用法律规范来组织、调节社会关系和调整人的行为,现代和谐社会所铺垫着的是一种浓郁的充满民主和科学精神的法治文化

●现代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至少需要形成四种健全的社会机制,即利益表达机制、激励动力机制、整合平衡机制和利益救

济机制。而促使和保障这四种机制正常启动和运行的最明确、最有力、最具体的手段就是法律

●社会主义的本意就是它是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是共同的、互助的、和谐的社会,是以公平正义精神为灵魂、为引领的社会。没有法律的调整和支撑,社会公平正义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实现和谐社会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小康社会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一个经过努力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而小康社会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是一个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充满活力的社会。因此,我们党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理想,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把实现社会和谐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们所理解的和谐往往有不同的含义。我们今天所要建设的现代和谐社会与前人梦寐以求的和谐社会至少有以下区别:现代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基础之上的,这是它的经济特征;现代和谐社会是在民主与科学基础上有效管理的社会,这是它的政治特征;现代和谐社会存在复杂的社会分工,有着丰富的人际关系,因此不能仅仅依靠道德伦理来维系人际关系,更需要运用法律规范来组织、调节社会关系和调整人的行为,现代和谐社会所铺垫着的是一种浓郁的充满民主和科学精神的法治文化,这是它的文化特征。正因为如此,古代和谐社会仅仅是理想甚至是“空中楼阁”的幻想,而现代和谐社会才是真正能付诸实现的美好蓝图。

现代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一般而言,构建和谐社会至少需要形成四种健全的社会机制,即利益表达机制、激励动力机制、整合平衡机制和利益救济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主要通过政治民主机制来实现,激励动力机制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整合平衡机制主要通过政府管理机制来实现,而利益救济机制则主要通过司法保障机制来实现。而促使和保障这四种机制正常启动和运行的最明确、最有力、最具体的手段就是法律。

利益表达机制的主要法律形式应该是宪法及宪法性法律,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和利益关系都在发生深刻变动,因此各种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愿望和要求需要充分表达,为此,要创造条件,开辟和疏通各种渠道反映他们的利益需求,并引导各种利益主体在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的基础上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政治学中有一句名言:“所谓政治,就是民意的表达。”在我国,如何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政治资源和政治优势就成为政治领导人和立法机构必须经常考虑的问题,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等政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必须依靠宪法和宪法性法律来规范。因此,体现利益表达机制的法律的最显著特点是充分反映和谐社会之中极其重要的主权在民原则,体现和谐社会中一切公权力应该具有的为民所授、为民所有的品质和精神。

激励动力机制的主要法律形式就是民法,它保障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要求人们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等价有偿等原则从事经济社会活动,使得社会全体成员能在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并按照贡献大小心安理得地公平地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当然,与之相辅相成的机制则是惩治机制,对于一切危害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应该予以处罚,从而使激励动力机制能更持久、更广泛、更正常地运行并发挥作用。体现激励动力机制作用的法律充分地反映了和谐社会公民自治的特点,使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资源无障碍地显现其作用,并使每个人的个体积极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至于整合平衡机制除了宪法作为根本依据之外,最主要的法律形式应该是行政法,因为行政法除了监督和制约行政权的作用之外,其最经常、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加强政府和其他公共权力社会公共生活的管理,合法、合理地调节公民、法人和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利益矛盾,例如利用税法,调节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利用社会保障法,保护全体社会成员,重点是保护那些需要帮助与救济的困难群体的基本利益。整合平衡机制的法律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它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原则,体现权为民所用的人文情怀和价值,体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最佳互动与合作关系。

当公民的和谐关系受到威胁或遭到破坏,公民的合法权益被组织或者其他人侵害之时,利益救济机制就应该启动和运行,司法机关作为正义的保护神应该挺身而出,为实现社会正义而奋斗。利益

救济机制的法律形式除了各类实体法之外,主要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在内的各类诉讼法。因此,各类诉讼制度都要体现公正和效率原则,从而使失衡的社会关系迅速得以修复,使失和的人际关系重新达到和谐状态。在现代文明社会,必须树立起司法权威,社会大众不仅在理智层面上认同并接受司法权威,而且在情感层面上尊重并信仰司法权威;在利益救

济机制中,公民体会到的不仅是实体公正,而且享受到程序公正。

社会主义的本意就是它是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是共同的、互助的、和谐的社会,是以公平正义精神为灵魂、为引领的社会。而法律恰恰就是人类的公平正义之术。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了2004-2005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报告,该报告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近十几年来最好的时期,与此同时,不能不看到,我国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仍十分严峻,例如农民失地和城市拆迁引起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就业局面依然面临长期困难,腐败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可持续增长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等等。可以这样认为,我们目前在社会和谐方面也同时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新的严重挑战。如果这些问题拖延不决,势必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因此,要达到社会和谐,必须从战略高度和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科学谋划,正视以上问题和矛盾的解决。党中央已经明确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特征视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法治所要追求的理想目标就是社会和谐。没有法律的调整和支撑,社会公平正义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实现和谐社会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篇7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诠释

1.理论背景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建立在三个经典理论体系之上, 包括德国古典哲学、 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18世纪中叶, 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哲学家创建了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就是系统的探索辩证思维形式, 以辩证的思维描述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认真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变化性, 并试图寻找这些变化中的规律。德国古典哲学探索了公平正义观的基本发展规律, 为公平正义观寻找现实依据。古典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影响较大,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科学性, 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价值取向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描述了理论体系下的公平正义观, 提出了对现实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为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提供了现实依据。

2.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包括对资本主义公平正义的批判、以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公平正义的剖析以及论证公平正义观的阶段性。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从无产阶级的角度出发, 以历史唯物主义对资产阶级的公平正义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首先肯定了资本主义公平正义观的重要性与历史意义, 同时也深刻地指出了资本主义公平正义观的局限性, 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建立在特权之上, 以资产阶级法律来约束无产阶级的公平自由, 因此, 资本主义公平正义观只是形式上的正义, 具有一定的虚伪性与欺骗性。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从历史唯物角度剖析公平与正义, 明确指出公平正义不是绝对的, 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 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真正的公平正义建立在无阶级差异的社会环境中。马克思指出公平正义并非客观的经济条件, 也并非建立在人的意志之上, 真正的公平正义需要经历多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对公平正义进行深化。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分析

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到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具有一定特殊性, 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基础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是社会各个阶层已进入到矛盾多发期, 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社会矛盾, 经济发展将会滞后, 因此需要根据我国国情提出可行的经济发展路径。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 社会结构的变动, 人们的价值观、心理活动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政府部门应该以正确的社会观念引导民众。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但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薄弱,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的同时, 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 造成我国和谐社会问题的因素有很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具备合理的社会结构, 同时具备开放性与流通性, 同时, 和谐社会的基础包括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谐社会的社会结构涉及很多方面, 包括社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居民消费结构等, 在所有结构中, 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社会结构的合理性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依据, 和谐社会的大体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形。社会的流通性与开放性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并保证各个阶层之间并非绝对的封闭, 阶层之间不存在身份的歧视, 将个人的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排除在社会观念之外。社会保障机制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的基础, 和谐社会必须具备广泛的社会保障机制, 将社会的各个阶层纳入保障体系中。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对和谐社会的诠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民的权利公平, 权利公平是指社会不存在任何特殊权利, 所有公民均享有法律所赋予的基本权利, 不能将个人外在因素作为区分条件, 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必须通过法律来进行约束, 一切权利主体均享有平等的权利, 包括公民的选举权、监督权、知情权等;二是公民的机会公平, 机会公平是保证社会和谐的基础, 同时也满足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理念, 和谐社会必须为每一个社会公民提供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机会, 不能将先天性的缺陷纳入机会规则, 必须通过相应的保障机制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三是社会的规则公平, 社会规则公平要求社会为所有公民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 其符合我国目前的社会需求, 同时也需要将现有的社会规则机制打破。

三、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我国尚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初级阶段, 社会中存在着一定的公平正义问题,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作为指导思想, 只有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 才能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路径。下面将从教育公平、分配公平以及社会保障公平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并进一步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和措施。

教育公平性是社会为每一名成员提供的基本上升渠道, 同时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教育可以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与思想程度, 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发展。教育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保证教育环境的公平, 所有公民均享有相同的教育环境;二是教育过程的公平性, 保证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获得公平待遇;三是教育结果的公平性, 社会在衡量受教育者的水平时, 应该以公平正义的原则进行综合评价。目前, 我国的教育公平性仍存在较大的问题, 虽然宪法已经规定了社会公民享有受教育权利, 但仍然存在城乡教育不公平、 区域教育不公平、学校教育不公平等现象。导致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我国现有的教育资源处于紧缺状态, 且教育资源存在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另一方面很多地区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误解, 将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地区, 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公平性的理解不够充分。 解决教育公平性缺陷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二是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三是加强政府与社会对特殊群体的照顾。

分配公平性是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分配的公平性与社会公民的切身利益具有直接关联。衡量社会公平性的指标有很多, 以基尼系数为例, 基尼系数的比值介于0至1之间, 数字越高说明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越大, 目前全球的基尼系数平均值为0.44, 我国的基尼系数在0.5左右, 说明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存在, 另外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反映社会分配公平性的重要指标, 我国仍然存在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 且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部分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造成当前阶段社会分配不公平问题的因素有很多, 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初期, 另一方面社会对分配机制的认识不够深入。保障社会分配公平性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改革现有的税收制度, 通过税收制度建立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均衡地区与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二是加大对高收入阶层的调控, 严格监管高收入群体的纳税漏洞, 三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

社会保障公平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保障机制, 第二个阶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整体保障体系, 第三个阶段是对特殊群体的针对性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管理十分松散, 而且政府对社会保障的立法比较落后, 社会对保障机制的认识不足。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保证各个阶层、各个地区的社会居民均享有同等的保障标准, 二是建立多维度的社会保障体系, 针对不同的社会居民提供针对性的社会保障服务, 三是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通过完善的管理机制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是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 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法律依据, 五是加强社会保障意识的宣传, 帮助公民了解社会保障机制的重要性。

目前, 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还没有统一的界定,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是构建在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批判之上的, 因为资本主义的公平自由只是相对的、虚假的公平,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同时也是我国富强民主的根基,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利用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来审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问题, 从理论体系中寻找解决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淼.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2]万玉.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指导下的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 2012.

改善农村民生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篇8

摘要:改善农村民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了长足发展,获得了极大的改观,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本课题研究意在说明:改善农村民生是坚持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只有改善农村民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词:农村民生;科学发展观;公平正义

收稿日期:2009-10-18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刘少奇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08D33)成果。

作者简介:董一冰(1968-),女,吉林长春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现实问题;付森(1982-),男,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系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现实问题。

一、改善农村民生是坚持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

(一)改善农村民生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新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往的一切运动都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而无产阶级运动则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的执政目标与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一致。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因为它“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1](P. 322)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以农民为主体,因此,改善农村民生,为农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2]就一直把农村民生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农村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就是为了让广大农民当家作主,安居乐业;毛泽东领导人民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就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力,使农民共同富裕起来;邓小平推动的中国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通过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目的是解决农民温饱这一当时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江泽民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始终把广大农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状况作为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胡锦涛提出了“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赋予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新的时代内涵。关注和改善农民民生,促进全社会和谐,这是坚持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始终保持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农民生活上,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稳定。

(二)把农村民生问题作为为衡量党的执政能力的新标准

农村民生问题虽属经济、社会层面的问题,但它会直接影响到政府形象、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凝聚力,从而影响到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稳定和谐。因此,改善农村民生不仅要立足于解决好民生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塑造党和政府的形象和转变党的执政观,农村民生问题成为衡量党的执政能力一个新标准。

要以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出发点转变我们的执政观。近些年我们的少数领导干部在执政过程中出现了片面追求政绩而轻视贫困群体的开发和培养,忽视对农民收入能力的提高,不顾后果、不顾环境资源的破坏污染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给广大农民增加了沉重负担。十七大提出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各级政府要转变思想作风,把农村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作为评价与衡量各级政府政绩的核心指标。“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加大对农业投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消除制度障碍,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

能否解决落实好农村民生问题,取决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将农村民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使广大农民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改善农村民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农村民生问题是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首要问题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广大农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农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农村民生问题直接反映了广大农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落实。因此,关注农村民生问题是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首要问题。

农村民生问题的主体是农民,农村改革发展与民生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农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实现的关键问题。作为承担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社会群体和主导力量,可以说,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根本谈不上国家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失去了动力和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立足点应该是农民,其核心维度是农民现代化问题,通过农民现代化带动农村、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整体现代化,从而顺利完成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农民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引导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给农民充分的自主权力。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农民,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农民当家作主的主体作用,组织农民投入到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中去,动员广大农民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就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体现在充分保障农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把满足农民的全面需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根本,使农民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受益者。

改善农村民生要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的并不是为经济本身,而是为了人,为了切实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农民民生不仅包括农民的生活和生计,还包括观念意识、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生活方式等等多方面的内涵。建国以来,我们长期致力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主要目的停留在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的层面,解决农村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20 世纪90 年代末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更注重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其目的是要在全面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上,迅速改善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交通、通讯、娱乐、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生活条件,实现农村人口生活的质的飞跃。“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是体现了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发展农村民生的核心。

(二)发展是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关键

发展是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而这正是农村民生问题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农村民生问题会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而不断有新的表现形式,农村民生问题根本上要靠发展来解决。发展的过程是旧民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时又是新民生问题产生的过程,这些新民生问题又要靠更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所以,只有不断促进又快又好的发展,才能不断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和构建社会和谐奠定坚实而雄厚的物质基础。

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發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加丰富。“增长”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而“发展”更强调经济增长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协调性、可持续性,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总要求。就是要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推动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这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及时把握发展规律,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所做出的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不再片面追求速度的增长,要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为彻底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提供各种必要的前提和保障。

(三)解决农村民生问题要统筹兼顾

农村民生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胡锦涛指出:“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必须注重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着眼于从社会总体层面改善农村民生,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关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又强调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还特别强调了要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摆上重要位置,这一提法在党的文件中是第一次出现,拓展了统筹兼顾方针的内涵、对象和范围,要求我们加强统筹战略思维,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为改善农村民生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切实改善农村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胡锦涛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3]十七大注重从制度和政策上保障公平正义,把教育公平作为实现公平正义的突破口,这一系列改善农村民生的措施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了新的保障。

(一)从制度上和政策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制度是指在一个社会组织或团体中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社会体制,是指社会运行中的制度、组织、方式、手段和机制的总和。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相对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造成我国目前存在的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多与制度的设计、安排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4]因为政府是代表社会公正的最大的权力机构,能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发展中利益失衡的问题。因此,建立健全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体制机制,对于正确处理城乡关系,解决好农村民生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体制改革”的新观点,十七大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以及社会分配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农村民生的体制改革措施: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医疗卫生制度等。其目的在于立足于全局的利益均衡和协调,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突破口

教育是民生之基,对我国教育系统来说,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是改善农村民生、推进社会建设应有的内容。因此,要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突破口。

首先,教育能够显著地改变人的生存状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接受教育是每一个人获得发展的基本前提,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将来可能的职业、收入、权力和社会地位,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巨大不平等的情况下,教育能给人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分享到更多经济增长的成果。教育公平的实现离不开教育资源的均衡、合理分配。我国是世界上教育投入占GDP比重较低的国家之一,而在这极为有限的政府投入中,分配使用又极不合理。公共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义务教育能够保障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和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使每个社会成员公平地享有社会的教育资源。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支持力度,确保城乡居民受教育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坚持教育公益性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

其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教育公平也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教育能使潜在的人力资源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丰富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强大的重要因素,因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能够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从而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目前,创新型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而教育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保证。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一般情况下是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成正相关。一个人要全面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除接受正规教育之外,还需要不断地经历各种学习过程。应积极引导和广泛动员社会资金进入技能培训等终生教育领域,使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能够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使“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2]使更多的农民受益。适宜的教育投入对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很大,各个国家的教育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成正比,十七大提出要“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使教育投入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为广大农民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积极推动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加速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真正保障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共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N].人民日报,2007-10-25.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日报[N].2004-9-27.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篇9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工作,需要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紧紧抓住影响公正廉洁执法的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公正廉洁执法的突出问题,使司法理念、司法能力、司法公信力有一个质的提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此,今年以来我院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能动司法、强化素质、强化管理、阳光司法四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公正廉洁司法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法院工作全面科学发展。

(一)能动司法,以积极履职维护公正

――强化案件审理,维护公平正义。坚持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认真审理婚各类事关社会稳定和谐的案件和群体性民商、行政案件、刑事案件,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对涉农案件、损害赔偿案件、劳动争议案件、弱势群体案件,坚持做到快立、快审、快执、快结,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彰显司法公正。

――坚持司法为民,体现公正高效。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司法便民的各项措施,把司法便民、利民、护民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司法活动的每一个方面,细化到司法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建成了集诉讼引导、立案审查、立案调解、司法救助、诉前保全、鉴定评估拍卖、查询咨询、材料收转、诉讼费预结算、判后答疑、信访接待、总值班十一个功能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推行人民法庭直接立案、预约立案、电话立案、邮寄立案、巡回法庭、现场调解等方式,方便群众诉讼。

――加强诉讼调解,做到案结事了。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加强调解,定纷止争,努力实现案结事了。积极构建诉调对接机制,与司法局联合出台了《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的实施意见》,努力实现人民调解与审判工作的良性互动,促

进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就得到及时、有效、公平、合理的解决。

――加大执行力度,维护司法权威。进一步巩固“集中清理

执行积案”活动成果,加强执行队伍建设,创新执行机制和措施,通过构建市、镇、村三级执行协助网络、建立执行统一查询制度,创新执行方法等,着力破解执行难题。

(二)强化素质,以素质提升促进公正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开

展 “人民法官为人民”、“强化司法作风建设”及“创先争优” 等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干警的政治思想教育,努力解决干警在思想观念、司法活动、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干警的大局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规范司法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培养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进一步

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各项廉政制度,实行执法执纪监督员、廉政监察员制度,通过加强警示教育、建立干警廉政档案、深入开展“学习《廉政准则》、规范司法行为、促进科学发展” 及《查办司法不公背后职务犯罪专项行动》专题活动等,提高干警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坚持勤政廉政的自觉性。

――加强职业化建设,提高司法水平。积极开展争创“学习型法院”、“学习型法官”活动、春季素质训练、庭审观摩评议、调解能手评选、业务研讨、专题讲座、裁判文书评比、岗位技能竞赛等活动,积极组织法官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干警专业理论水平和审判技能。

(三)强化管理,以科学规范保障公正

――完善审判管理机制。以案件管理为切入口,制定完善了《审委会工作规则》、《审判流程管理规程》、《民事审判操作规程》、《案件质量评查办法》等多项制度,对立案、审判、执行全部诉讼过程及案件质量进行合理、有序的规范,统一了每一个环节中的每一诉讼事项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要求,实现立案、审理、执行各个环节的协调运转,加强对审判过程的监督;从机制上保证了审判和执行工作的公正性和高效性。

――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通过层层签订廉政责任状、建立干警廉政档案、诫免谈话以及廉政监察员制度,加强对审判执行人员执行法律及纪律状况的日常监督,促进司法廉洁。进一步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个案备案制度和与人大代表联络制度,主动接受党委领导、人大和上级法院的监督指导。

――完善绩效管理机制。结合法院工作实际,建立了以岗位目标责任制为中心的绩效考评机制,积极推行动态考核,使司法程序、人员管理、岗位职责、监督制约等各个方面和环节都有章可循,初步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法院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干警普遍增强了责任感、紧迫感和上进心。

(四)“阳光司法”,以审判公开彰显公正

――推行审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通过信息公开栏、电子大屏幕、法院网页以及标牌上墙等形式,公开人民法院审判执行程序、诉讼费用收取标准、各类案件审理期限等内容,增强了法院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落实执法执纪监督员制度,拓宽监督范围。聘请了8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执法执纪监督员,通过积极邀请执法执纪监督员旁听典型案件的庭审、寄送法院简报、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拓宽监督范围,增强了执法执纪监督员对法院工作监督的现场性、直观性和实效性。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篇10

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针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是解决政法工作现实问题,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的客观需要。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法治

理念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检院、省院和分院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做出了周密的部署,作为基层检察院要真正落实各级组织部署,搞好教育活动,就必须深刻理解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时代特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以及在开展教育活动中应当重视和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对此,笔者谈三点意见。

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大决策,符合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需求和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罗干同志在中政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斯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要适应现阶段形势要求,必须进一步明确执法指导思想,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政法干警头脑。要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确保政法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切实提高政法干警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罗干同志的讲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学习罗干同志讲话,我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不仅是一项重大决策,而且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以下四个方面能够充分说明这一点:一是经济发展,人们追求政治民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存的需求不断发展,从需求食物、居所和安全,到追求政治民主、寻求社会尊重和平等,社会需要执法为民、公平正义这一法治理念。二是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体现依法治国,法治理念就必须顺民心、合民意。三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民主政治,需要政法机关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四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世界法治文明的成果。宽严相济,疑罪从无,教育挽救,以及变究问式庭审为控辩式庭审等,都是一些具体体现。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首先必须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增强开展教育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

胡锦涛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经验,借鉴现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理念。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只有全面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才能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内涵。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自觉坚持用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指导检察实践,在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深化改革、推动工作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在思想有新认识、工作有新举措、队伍有新面貌上来。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增强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坚定改革方向、加强检察队伍建设。

上一篇:甜言蜜语的情侣间的情话短信下一篇:银行营销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