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调查报告

2024-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调查报告(精选10篇)

关于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1

文学院中文14(1)师王欣

14111138

一、前言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网络沟通无极限”。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即网络的神奇性,网络生活的丰富性。网络给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等带来的种种方便。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扩大了我们的交往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一方面,网络有很多的优势,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如便捷高效网络信息、益处多多的网络健康交往等;另一方面,网络也有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的危险性,网络对现实生活中问题较多的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

例如我国国内目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好学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互联网可以把原来限于有限时空里的优秀教学内容无限扩大,所有能上网的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接受到全国一流学校的良好教育,睁开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但是上网使学生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还有网络的隐蔽性,导致学生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由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对此作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研究采用的方法

为了达到调查内容的真实有效,本次调查我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下为问卷样卷。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调查与研究

二、调查过程

(一)被调查地域,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我主要有两种收集数据方法: 以家庭居住地为中心,通过纸质问卷散发; 在网络上,通过各社交软件散发电子调查问卷。

由于问卷来源较为广泛,所以数据收集较为全面,调查对象多样。数据与分析:

(二)现状描述

网民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上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正是因为网络本身的优越性,无论生活,工作,娱乐,学习都与网络密不可分。但也由于网络自己的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可控性,开放性,使得网络环境存在复杂性,而与之一同浮现的良莠不齐的网络内容在考验网民自我判断能力的同时,也负面影响者自我辨识能力较弱的人群。当前网络环境中,学生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还有网络的隐蔽性,导致学生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不仅如此,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弱点被心有邪性的人加以利用,网络犯罪与日俱增,各种形形色色的伤害出现在普通民众身边,网民的隐私,财产等权益受到严峻的挑战。

(三)产生原因

网络几乎已经成为我们的第二个世界,我们在这里分享快乐,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悦的声音所干扰。

在最大限度发挥网络科技信息资源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网络信息资源的繁杂,不同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更会因此使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变得困难。值得科技人员关注的是如何强化对信息化社会的基础设施和知识环境的认知,如何进行信息咨询、检索,提高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如何学会过滤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提炼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的研究服务。

(四)对策与建议

净化环境,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同时,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网络文明及有关法律、道德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以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加入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网络道德和规范、倡导文明上网的内容;重视学生健康上网的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提高学生抵制网络有害信息侵害的能力。

网民在发表言论时,需理性表达,其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净化网络环境,使网络更加文明,更在于能提升网民自身素质,让世界通过网络这个窗口看到一个成熟、文明的中国网民群体,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普通网民既做网络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做文明健康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要提高网络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观、道德观,遵守法律法规,坚守道德准则,规范网上行为,自觉不做有损网络文明、有悖网络道德、损害网络和谐的事,积极倡导、自觉实践文明健康的上网方式和行为。

加大立法力度,完善现有法制,对法律模糊不清的地方细化,明确细致条例法规,成立专业网络评论监督管理队伍,引导网上评论水平。

三、总结

当前网络环境下开发利用科技信息资源的现状随着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设施发展和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体系构架的逐步形成,开放、互联、便捷、高速运行的信息传递系统,使文献资源的整体开发、交流、利用的深度、广度以及传播的速度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信息知识更新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差距信息的要求与人的认知发展同步,不同的知识结构对信息需求也就不同。科技人员及时更新信息知识和不断掌握发展的信息技术与能否获取信息存在必然的联系。目前大量的信息资源存储、发布形式,已由原始信息转向数字化。单一的学科研究信息转变成多样化、综合化,信息的广度已扩展到各个领域,信息综合应用已对应到各个学科的层面。在当前网络环境中,网民要提高网络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观、道德观,遵守法律法规,坚守道德准则,规范网上行为,自觉不做有损网络文明、有悖网络道德、损害网络和谐的事,积极倡导、自觉实践文明,有序,理智的上网方式。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第1题您的性别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男 1 4.76% 女 20 95.24% 第2题您的年龄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1-18 0 0% 19-25 21 100% 26-35 0 0% 35以上 0

第3题您的上网时间一般为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每天一次 17 80.95% 每周二至三次 4 19.05% 每周一次 0 0% 很少上网 0 0% 第4题您对当前网络环境的态度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满意,当前网络环境很好 2 9.52% 基本满意,但仍需改进 16 76.19% 基本不满意,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2 9.52% 不满意,当前网络环境很差 1 4.76% 第5题您上网的目的一般为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娱乐休闲 14 66.67% 工作学习4 19.05% 其他 3 14.29% 第6题对待网页上弹出的广告页面,您是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有些正好是我需要的,可以了解一下 1 4.76% 不需要,但是看一下也无所谓 6 28.57% 完全不需要,并且阻碍我现在的事情 14 66.67% 第7题对待网络上的信息和言论,您的态度是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认为言之有理,很可靠 0 0% 有自己的判断,批判看待 20 95.24% 完全不相信,子虚乌有 1 4.76% 第8题上网过程您是否会因为某种原因在陌生网站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会 2 9.52% 偶尔会 9 42.86% 完全不会 10 47.62% 第9题在上网过程中是否会有网络安全意识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了解网络风险,特别注意网络安全 8 38.1% 情况会注意,但偶尔存在忽略 12 57.14% 基本不注意,觉得无所谓 1 4.76% 从来不注意,认为网络很安全 0 0% 第10题对于网络环境的监管与改善,您认为应该从

[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政府加大力度监管 16 76.19% 市场自发调控与监管 17 80.95% 网民的自我监督 18 85.71% 社会加大力度宣传 12 57.14% 第11题对待上网工具,您一般选择

[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台式电脑 4 19.05% 笔记本或平板 14 66.67% 手机 19 90.48% 第12题在上网过程中,您对待网络新闻内容

[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浏览内容,并发表评论 3 14.29% 仅浏览内容,从不评论 18 85.71% 浏览内容和网民评论 12 57.14% 对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意见加以攻击 2 9.52% 对于自己意见相左的意见不予理会 4 19.05%

关于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单选题] [必答题] ○男 ○女

2.您的年龄 [单选题] [必答题] ○ 1-18 ○ 19-25 ○ 26-35 ○ 35以上 3.您的上网时间一般为 [单选题] [必答题] ○每天一次 ○每周二至三次 ○每周一次 ○很少上网

4.您对当前网络环境的态度 [单选题] [必答题] ○满意,当前网络环境很好 ○基本满意,但仍需改进

○基本不满意,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不满意,当前网络环境很差

5.您上网的目的一般为 [单选题] [必答题] ○娱乐休闲 ○工作学习○其他

6.对待网页上弹出的广告页面,您是 [单选题] [必答题] ○有些正好是我需要的,可以了解一下 ○不需要,但是看一下也无所谓

○完全不需要,并且阻碍我现在的事情

7.对待网络上的信息和言论,您的态度是 [单选题] [必答题] ○认为言之有理,很可靠 ○有自己的判断,批判看待 ○完全不相信,子虚乌有

8.上网过程您是否会因为某种原因在陌生网站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 [单选题] [必答题] ○会 ○偶尔会 ○完全不会

9.在上网过程中是否会有网络安全意识 [单选题] [必答题] ○了解网络风险,特别注意网络安全 ○情况会注意,但偶尔存在忽略 ○基本不注意,觉得无所谓 ○从来不注意,认为网络很安全

10.对于网络环境的监管与改善,您认为应该从 [多选题] [必答题] □政府加大力度监管 □市场自发调控与监管 □网民的自我监督 □社会加大力度宣传

11.对待上网工具,您一般选择 [多选题] [必答题] □台式电脑 □笔记本或平板 □手机

12.在上网过程中,您对待网络新闻内容 [多选题] [必答题] □浏览内容,并发表评论 □仅浏览内容,从不评论 □浏览内容和网民评论

□对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意见加以攻击 □对于自己意见相左的意见不予理会

关于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2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居世界第一位,大学生因在网民学历结构比中占到了总数的26.1%而成为我国网民的主力军。网络以日益迅猛的速度进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个低门槛、无栅栏的平台汇集了多元的社会思潮及利益诉求进行碰撞和交流,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冲击着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迅猛而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1.1 网络主体性的缺失

多数90后大学生在网络上并不习惯针对某一议题发表自己的态度、观点,更多的表现为用眼“看”———浏览;用嘴“说”——附和,而很少用脑去思考。社会经验的缺乏、阅历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使他们在面对来自网络的各种复杂信息和现象时,缺乏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精神,倾向于浏览和分享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且往往是不假思索地直觉认可,并反复转发与自己看法相似或者引起共鸣的信息内容;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因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的特点,又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产生一种“无责任状态”,想炫耀就“晒”、想说就播,完全不计后果。

1.2 目的的单纯性

高校网络舆情参与的主体目的比较单纯,其出发点是为了表达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未来主人的责任感,并没有社会舆情问题那样明确的利益诉求。因此,舆情表现出无明确的计划、复杂的政治背景和较明确的主观恶性。

1.3 网络的聚合性

互联网的气氛促使观点相近的人群互相认同聚合并频繁沟通,更容易产生传媒学者James Stoner提出的“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现象。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近似的年龄、类似的经历及生活习惯,交往的持续性、频繁性,因而具有高度的同质性。舆情问题发生时,传播阻力小、速度快,极易获得群体的一致认同,可以使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在短时间内形成校园关注的热点,甚至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起到一种信息放大的效应。

1.4 传播的难控性

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因其开放性、便捷性和虚拟性等诸多特点,使得传播难以控制。而对大学生来说,活跃的思维、冲动的情绪,易为人左右的主观性以及特立独行的表现,进一步加大网络舆情的难控性。当一新闻事件在网络上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时,因网络传播的快捷和互动,会很快扩散开来,并反复转帖或被跟帖,形成一个主导性意见,从而产生雪崩式的效果。

2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

2.1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丰富了教育资源。教育主体、教育对象通过搜索引擎,几乎可以搜索到各种信息,打破了教育对象接受信息资源来源单一而有限的局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说服力和感染力。(2)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网络以无栅栏的平台,使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不受时间、地域的影响,在任何一个设有计算机网络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想要的信息、接受教育,也可以在网上向教育者咨询相关问题,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和讨论。(3)增强了思想教育的实效性。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的特点,使大学生减少了心理防范,敞开心扉进行真实、自由的交流,从而使教育主体的教育与引导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教育的效果。(4)改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说教模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集知识与娱乐于一体,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可信度和亲和力。

2.2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教育环境的复杂性。与传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比,网络开放环境中“多元化”的信息,使教育者提出的代表着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要求与教育对象思想认识存在差异性和矛盾性。(2)教育主体的去权威化。在网络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之前,我们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权威地位,教育过程是单向的、面对面地自主体向客体发出的过程。网络环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获取信息资源的机会是均等的,使得教育者很难再拥有信息的“先知权”,网络的“意见领袖”也抢占了“话语权”,教育者传统的权威遭到了消解。(3)网络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的挑战。网络的难以监管和立法的滞后,以及网络虚拟性的特点,直接挑战着大学生道德责任和法律意识。拥有较高网络技术水平的大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道德行为的失范;同时网络上充斥着的大量庸俗、低级的“精神鸦片”对缺乏自制力、抵抗力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网络成瘾综合症所带来的身心伤害也是造成一些大学生学业中断的主要因素。(4)教育主体的素质普遍落后。不少教育主体的思想认识滞后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他们只看到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网络避之不及;其次,教育主体还缺乏使用网络信息技术的相关能力,管理经验不足,使得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向网络世界延伸,导致各种各样的网络问题发生并蔓延。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

3.1 要强化主阵地意识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网络发展的新特点,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立足大学生的可接受性、针对性,运用其熟悉的网络语言和网络表达方式,以客观而真实的观点和态度,以及其关心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应坚持综合化的建设方向,集理论知识、经典影视、名家读本、校园文化生活和学生服务为一体,以丰富的知识,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来增强校园网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

3.2 打造专业的网络管理队伍

针对规模庞大的高校大学生这一网络舆情主体,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与引导,打造一支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熟悉高等教育的规律和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业务精湛的信息监测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势在必行。这支队伍要有较强的信息敏感度,具备信息的分析与甄别、处理和传递能力,以及研发新技术的能力,把好信息入口关;其次,针对网络舆情的“从众”现象,发挥网络评论员作用,紧紧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主动撰写帖子,吸引学生点击跟帖,引导学生进行网上理性讨论,强化主流言论,以消除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

3.3 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因其开放性、匿名性、自由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道德意识弱化,辨别力、判断力、自我约束力出现失衡,他们甚至崇拜黑客而无视其违法、破坏行为。据调查,36%的大学生认为“在网上可以适当放纵自己”;有46%的大学生认为“如果有能力和机会,会去当一回黑客”。因此,增强大学生接受网络道德约束的自觉性,在多元道德体系中恪守道德规范,首先要培养自律精神,在开放的、动态的网络环境下,坚持网上网下行为的自律,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这一目标;其次,提升人文素养,通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艺术鉴赏力、各种媒介信息的辨识能力的提高,从而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海洋中自觉地抵制不良信息,明辨是非,正确选择自己的立场,促进道德规范的内化。

3.4 培养网络论坛中的“舆论领袖”在网络中每个论坛都有较

为固定的参与群体,一些文字表达能力强、分析问题深刻、见解独特的网民会渐渐成为“舆论领袖”,他们左右着其他网民的思想,掌控着舆论的导向,甚至成为网民追捧的对象。因此加强网络舆情引导,要重视培养自己的网络舆论领袖。各高校要选拔一批政治可靠、知识丰富、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并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学生骨干、学生辅导员、年轻专业教师等组成专兼职网上评论员,积极参与各个板块的讨论,适时推出一些有价值的网络原创帖子或者热点讨论新闻帖子,树立自己积极正面的舆论立场,开展网上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网络文化氛围。

摘要:高校网络舆情作为高校校园内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关注大学生网络舆情,探究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针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以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网络舆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学俭,刘强.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逻辑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17-20.

[2]郭乐天.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J].新闻记者,2005(2).

[3]刘潇.部分大学生患上手机上网综合征手机网瘾挑战课堂[N].中国青年报,2010-07-23.

[4]王磊.新时期大学生重点舆情及其快速干预机制的研究[J].学术论坛,2008,(5):177-182.

[5]方付建,王国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片面化呈现”的形成机理[J].情报杂志,2010(4):26-29.

营造良好的亲子阅读环境 篇3

一、亲子阅读是儿童成长的智慧和力量

亲子阅读的实质和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读。

亲子阅读的行动者是父母和孩子。父母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是主导者,掌握着阅读的主动权和选择权,控制着阅读的过程,负责调节孩子的阅读情绪。父母的文化水平、审美能力、阅读素养、耐心和毅力等直接决定亲子阅读的质量。

亲子阅读的主体关系是亲缘关系,这种关系只存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孙辈之间不是直接的亲子关系,没有抚育、培养孙辈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职业道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再亲密,也不能取代亲子关系。父母在亲子阅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法取代的,亲子阅读是父母应尽的家庭责任和义务。

亲子阅读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家是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的地方,能真正保证孩子心灵的宁静。亲子阅读具有私密性和家庭化,只有在家庭这个温馨的场所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亲子阅读的主要资源是儿童文学类图书。儿童文学包含了儿歌、童话、散文、生活故事和图画书等多种文体,也具备着一切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审美特点,如趣味、审美性、教育性、启蒙性等。有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研究者把儿童文学比作“艺术的妈妈语”“美德的种子”“母亲给孩子说的悄悄话”等等,足见儿童文学的适用性。其他的知识性读物,包括手工类、益智类和动漫类的图书也可以在亲子阅读中使用。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亲子阅读可以大体定义为:在家庭场景里,在亲情关系的牵引下,为了儿童的心智成长,父母进行的,以儿童文学阅读为主的教育实践。

二、亲子阅读,让书香滋养孩子一生

亲子阅读不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教育实践,却对孩子有着一生的影响,需要父母用心思考、积极投入。

第一,阅读是教育的核心。阅读是人了解外部世界和感悟人生的最有效率的途径,父母应该重视亲子阅读的奠基性作用,领悟其“给孩子的精神打底子”的意义。父母给幼年、童年期的孩子读书,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对文字的亲近感。读得越多,孩子的知识越丰富;读得越多,孩子的理解力越强;读得越多,孩子的语言水平越高;读得越多,孩子对音韵节奏越敏感;读得越多,孩子的智商越高。

第二,阅读是情感的基础。一些父母错误地认为亲子阅读主要是为了教孩子识字、学知识。其实,亲子阅读的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还是接受情感熏陶和感染的过程。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或者父母为孩子大声朗读,能拉近两代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能带来家庭的欢乐、亲情的温馨,更能让孩子满足好奇心、树立自信心。一个从小热爱读书、亲近书籍、爱好思考的孩子,会变得情感丰富,更有韧性和毅力。

第三,阅读是童年的快乐。蒙台梭利曾说过,成人后的幸福与儿童时代的生活紧密相关。就是告诉我们,童年的快乐和幸福会让人一生快乐和幸福。父母给孩子读书,和孩子一起阅读,其实也是一起做文字的游戏,是让孩子体验阅读之乐,这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幸福的种子,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开出快乐的花朵,并结出美德的果实。

三、营造亲子阅读环境的硬件和软件

为亲子阅读营造书香家庭,既需要硬件,更需要软件。

如果孩子有单独的房间,房间里应该有儿童书架、书桌,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放上专门给他购买的图画书、童谣、儿歌、桥梁书、和童话和儿童小说。一来是向孩子表明,父母很希望你爱书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二来也是暗示孩子,要珍惜图书,爱护图书。没有条件给孩子单独准备房间的家庭,起码也要为孩子准备一个装书的箱子,哪怕就是一个纸箱,只要里面装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都会为孩子打造一个美丽的世界。

书香家庭的软件主要是指父母的阅读意识、阅读技能和文学素养。父母不阅读,就不会挑选好的童书,更谈不上耐心地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的阅读就是一句空话。前面已经强调过,早期亲子教育是做父母的责任,不能把这个责任推给祖辈,不能以“隔代教育”来取代“亲子教育”;也不能把早期教育的责任推给老师,不能以学校教育来取代家庭教育;更不能把亲子阅读交给保姆,他们都无法替代父母饱含爱意的目光和深情的声音。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比如玩耍、散步或锻炼等活动,和孩子一起编小故事,回家后再做好记录和整理。要尽可能地让孩子体会到:读书不仅是学习,也是消遣、好玩。等到孩子对书籍如对玩具一样兴趣盎然,他便开始乐于与书为伴了。

四、亲子阅读的一些方法

如何进行亲子阅读,和孩子分享阅读乐趣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树立榜样,让孩子从小就看到父母的生活离不开好书。亲子阅读并不需要父母是文学专业出身,关键在于行动。如果父母一天到晚要孩子读书,自己却不读书,就缺乏说服力。

第二,预先教育。如果父母想在亲子阅读中成为合格的引领性角色,并充分满足孩子的期待,就得多阅读童书,学习一些阅读儿歌、童诗、童话和图画书的技巧,掌握孩子的心理。这样就知道如何选择好的图书或选择好的时机,就知道如何把故事讲述得绘声绘色,把儿歌朗诵得富有美感。

第三,长期坚持。无论父母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如果父母仅凭一时兴趣而断断续续地参与亲子阅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很难养成,对故事乐趣的获得也就仅仅是一时的,不是长久期待并留恋的。

第四,重复阅读。一个童话故事,或一本童话书,或者一本图画书,并不是一次性消费品。一个好的童话故事,只要父母愿意费一点心,即使连讲十遍,孩子也会很喜欢。一首动听的儿歌,只要父母有耐心,即使天天朗诵,孩子也会爱听。这时候的童话故事和儿歌,是孩子体验和父母在一起的亲情的媒介。

第五,启发讨论。亲子阅读后,孩子很可能会迫不及待地问父母问题。这时,父母需要耐心倾听,并尽力做出有趣的回答,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第六,转述故事。给孩子读了简短的童话故事后,最好教孩子转述,这样有助于发展孩子连贯的讲故事的能力。前苏联幼儿研究专家通过研究认为,4岁的儿童几乎能够逐字逐句地背诵民间童话的全文。在儿童学会了转述童话后,可以让他转述情节简单的短小故事。现在国内不少作家创作了言简意赅的儿童故事,就是很好的材料。

第七,集体阅读。孩子们在一起读书,不算亲子阅读,但它可以对亲子阅读起到正面作用。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集体阅读的乐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我和我的爱人经常带着女儿和小朋友一起读书,有时候是在我们家里,有时候是在学校的小花园里。我们也亲自参与一些社区里的读书活动,和其他一些爱好读书的父母一起交流亲子阅读心得,互相推荐好书,收获也很大。

今天,我们的孩子处在一个电子媒介时代,各种新媒体对儿童教育和亲子阅读的负面影响很大。如何抵消这些负面影响,让孩子的成长环境更加良性,不但需要有好的书籍,好的教育,还需要父母切实做好亲子阅读,让孩子“最初的阅读”变得纯正,让孩子的情感和人格得到培育和提升。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篇4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学生管理难度也在逐步增强,这对当今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何况新课程改革也已进入第三年,学校管理应该着重从哪方面入手?

我们认为学校管理还应该从基础工作抓起,从提高校风、学风入手,一所学校育人氛围好,就能够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学校只有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坚持以人为本和依法治校相结合,调动教师积极性,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基础。

(1)、坚持德才兼备,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的领头雁,是建设一所优良学校的关键。学校特别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了行政人员考核办法,通过民主生活会,行政会议,校务会议统一思想,相互沟通,提高班子整体素质。领导班子成员能以身作则,主动关心教师的生活,领导班子用制度约束人,用品格影响人,用情感激励人,如利用重大节日分别组织全校教职工联欢等活动,从而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激励广大教师努力工作。

(2)、坚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建设。学校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参与的作用,修订完善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编印了《学校管理手册》、《学生管理手册》。根据学校师资的现状,先后出台了青年教师成才工程,校级学科、德育骨干教师及带头人评选办法,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广大教师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3)、坚持以人为本,用目标、计划、制度管理约束并激励人。学校每学期工作计划中明确每学期的工作目标,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每周一升旗制度、分年级教师会、学生会、学科组长会、班主任会等把目标分解到各级职能部门,成为可操作的目标,成为教师学生的共同意志,成为全体师生努力的方向。平时加强目标达成的检查和调查,期末有总结,有目标达成的分析。加强计划管理,每学期制订工作计划和行事历,每月有主题,每周有工作重点,召开周前会议并向全体师生公布,使学校每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坚持狠抓常规,工作重在平时,工作重在过程管理。坚持

行政值日检查制度,行政人员轮流值日检查,从学生方面的校门口礼仪值日,楼层值日,文明使者,护校巡逻等,到教师方面的纪律考勤,值日值周工作、教育教学常规等作全方位的检查,全过程的监督,并有记录,有关记载与教师考核和班级评比挂钩。通过努力,学校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制度更加健全,管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得到发挥,为良好育人环境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抓小事、找载体,以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关键。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变成小事;小事大做,则小事变成大事。巴士德当初研究那人眼不见的微生物,便好象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等到痨病虫发现以后,因他得救的人足足可以装满一个南京城。这是小事大做的效果。‛ 同样,在我们的学校中,每天会发生许许多多的小事,关键是我们的老师如何去认识它,如何去把握它。我们学校始终认为校园无小事,必须从每一件小事抓起。

1、继续狠抓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扎实地规范训练锻炼人。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思想道德教育对他们一生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放在第一位。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以评比行为规范文明班和文明学生这项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加大力度,进一步强化落实以‚校园卫生、出勤、纪律、停车、文明礼仪、爱护公物‛等为重点的行为规范十项竞赛评比活动,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到这项活动当中,各个方面均建立学生评比检查小组,值日值周教师、领导负责此项工作。每天一评比,一周一公布,优胜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并在周一国旗下讲话时给以公布,通过以上细致扎实地工作,学生养成了比较好的习惯,校风学风焕然一新。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学校特色,以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人。

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橱窗里对教师、学生的先进事迹

给以定期表彰的等采取多种形式布臵校园,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的每个地方都能教育人。学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的活动,每位学生至少会唱一首歌;每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班出一期黑板报专刊,每班每周出一期学习园地,每班每周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开展向不文明言行告别签字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生活等习惯,争做文明学生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把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学校每年组织举办好三个比赛,即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田径比赛,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的体魄、创新的能力。

3、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以高尚的道德鼓舞人。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担负着建设伟大祖国的重任。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真正做到‚哪里有学生,哪能里就有新风尚。‛大力推进体验教育,积极培养中学生的自主能力。学校把平时对学生教育的内容和目标细化成若干鲜活的,学生能听得懂、记得住、做得到的内容和要求,并把握体验教育活动开始、进行过程、活动结束等各个关键的体验环节,引导他们主动地去体验感悟和内化。学校已连续多年开展‚争创合格‘五好公民’‛为主题的体验教育活动。即在家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主、勇于创新的‚小主人‛。这项活动每学期初布臵,学期结束进行评比,由于这项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乐于参加,家长、社会也非常欢迎,因此受到了一致好评。

4、加强班集体建设,以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感召人。

学校是有一个个班级组成的,因此学校的管理要从班级管理抓起,学校非常重视班集体建设。要求各班加强在校学生日常的管理。对学生每天到校情况及表现进行管理,在每个班级放一本学生行为规范记载本,把每堂课的情况由任课教师签名记载,教导处统计每天的缺课、逃课情况并记载相关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处理情况,如果出现

学生一节课未到校;班主任必须问明情况,半天未到校,要求班主任老师到学生家里去进行家访,并把家访情况反馈到政教处;一天未到校,要求班主任汇报政教处,学校组织一定的力量进行上门家访。平时我们要求每个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利用多元智能理论,相信我们每一位学生都会成功、都有闪光点,培养他们某方面的特长和爱好。另外凡是由于教师的原因造成流生的,作为教育差错事故处理。每学期学校在各班中均开展文明班和教学质量优胜班评比,对获奖的班级学期末进行表彰,并利用校刊校报进行宣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以抓好德育队伍建设为依托,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保证。

1、健全德育组织,落实责任制。

建立和健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以校长牵头,政教处为中心,年级组、班主任和各课教师为纽带的德育工作网络。按照学校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制,与学校中层干部的任免和教师的考核挂勾,从而提高了每一个教师的工作责任心。

2、重视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建立考评制。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灵魂‛,一个班集体的风貌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学校在班主任工作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做法。

一要各班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充分利用好班级活动、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绝不移作它用,确保德育教育的时间;二要加强特殊学生的转化工作,即品德、心理健康、学习成绩等问题的学生均建立‚特殊学生‛成长档案,积极探索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填写与学生谈心谈话记录卡,期末上交政教处;三是继续完善和执行班主任月考核制度,对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学校考评人员按照班主任考核办法每月进行一次考评并公布,与有关奖惩挂勾;四是有计划地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理论,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五是积极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对有违纪行为的学生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教育。

3、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建立立体参与制。

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联系,营造大教育的氛围,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关心教育,共同办好教育。加强社区教育,积极争取派出所、居委会的力量共同做好社区教育,组织好暑期社区教育活动,平时学校组织大量的活动走向社区,走向学生的生活;开展好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问卷调查等活动,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教育我们的孩子。学校每举办一次较大型的活动,都通知社区和家长参加,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通过以上活动,我们的学校教育再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千万双手在支持我们。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篇5

一、办学理念推陈出新文化化人

为了适应教育发展,更好地提升办学品位,近年来,洪泽实小依据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认真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构建和践行成长文化。用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作为学校办学使命,以向上为校训,把 做最好的自己作为学校的校风和评价的准则和行为准则,精心设计每一项工作,精细安排每一个活动,精致实践每一个理念,用文化发展人,培养人,成就人,并通过优化办学条件和内涵提升相结合,推行名师、名校、名牌战略,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二、班子建设务实求效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行政例会,交流、汇报、部署各自的工作,既互通了思想,又形成了合力;二是坚持教干蹲点制度,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教学第一线,每人蹲点一个年级,教好一个科目;三是坚持教干自律制度;四是坚持教干充电制度;五是坚持教干示范制度;六是坚持教干奖惩制度。

三、德育工作教养合一三个到位

一是组织建设到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校长接待日,及时了解信息,沟通感情,改进工作,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和谐共处;二是开齐上足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班会、晨会、主题队会、周会等德育课程,同时要求其他学科渗透德育教育,使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三是阵地成效到位,班级工作抓规范,少先队工作促养成。

四、学校管理与时俱进文化引领

一是建构优良的环境文化,二是践行有魅力的制度文化,三是重组促发展的活动文化。我们通过搞好四个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读书节、英语节、艺体节、科技节。让这些节日成为学生在学校快乐成长、健康成长的大舞台。四个节将在校长室的统筹下由教导处、教科室、少先队等部门负责具体落实,确保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评价,有总结。四是发展有特点的教师文化,五是丰富特长性的学生文化,六是实施特色性的课程文化。

五、队伍建设快马加鞭尚实向上

1.用规范促进教师成长师德

严格执行教育规范,不断规范教师教育行为。严格执行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保证教学活动不超过6小时;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学生每日作业上网,便于监督和检查;严格履行教师行为规范,定期组织学生、家长评价教师和同行互评;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学科每周教学内容和考核办法全部上网,音乐、体育、美术和科学等技能科对照教学计划进行考核。

2.用读书促进教师成长智慧

读书成就人生。我校狠抓读书时间落实,每天都有读书时,早晨、中午值班教师提前半小时到校,和个别早到校的学生一起读书。每周安排读书日,周三下午半天全校不上课,师生一起读书。每年举办一次为期一个月的读书节。

3.用平台促进教师成长专业

学校开设共享课堂,每周一上午各学科都安排一个人上体现学校或自己教育思想的公开课,全体教师听课,分享他的教育成果。每月编印《教育科苑》小报,为教师发表论文提供一个平台,学习科研理论提供一份资料,交流科研信息开辟一个渠道。每学期组织一次成长沙龙,围绕教育热点、盲点问题进行研讨,激发教师思维碰撞,点燃教师智慧火花。为了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学校除聘用常任教干外,还推行非常任教干轮值制,每位教师都任半年相关部门主任,让他们参与管理,学习管理,体验管理。通过这些活动,促进教师将理念化为实践,将实践提升为理念。

六、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校本兴校

1.在环境文化熏陶下打下坚实的根基

走进实小,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说话,每一个地方都能使学生耳濡目染。前教学楼前铺设的大理石广场,左右两边用色彩鲜明的黑白大理石做成方圆交错的图案,操场围墙的赍志墙在墙上张贴了世界冠军的照片和他们的业绩资料,让师生在锻炼时,能够感知体育事业的发展,感受体育文化的熏陶,感悟运动健儿成长的历程,享受体育给人类带来的幸福。请书法家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背诵的和教材中所有古诗词和《论语》题写出来,雕刻在大理石上,贴在前教学楼和综合楼的后墙壁上,称之言志壁、论语墙。教室内每周出一期成长黑板报,每月换一期成长栏,每学期添一次 图书。室外,每班前挂一个班级格言牌,在牌的左右两边各写一句话教师或学生自己写的教育追求,每个班级前制作了张贴学生自己设计、编辑、抄写的成长报的雅志窗内容由每个学生编写,每天更换一次。这些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又为师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2.在活动文化锤炼中长出健壮的臂膀

一是营造节日文化,二是建构游戏文化,三是建立学生社团组织,成立少年文学院、少年科学院、少儿艺术团,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四是开展特色活动。坚持八要八不要标准,在学生中开展评选小绅士和小淑女活动,通过评选活动,促进学生做文明人,五是拓展校外行。利用青少年宫,创建行万里路班,按照工业、农业、教育等项目,设计好行走路线,让孩子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七、安全工作扎实到位四个落实

1、安全培训工作落实。学校把开学第一周作为安全教育周,组织教师学习县局安全规范,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确保安全工作培训落实。

2、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学校逢会必讲安全,班主任每日必说安全,防止发生交通、溺水、触电、食物中毒等意外事故。这根弦在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心中绷得很紧,为了求得家长的配合,还专门向家长发放了《安全教育告家长书》。

3、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学校安排了教干、教师、门卫、学生轮流值日,为各班制定班牌,路队要求有人护送,放学时设立禁区。

4、安全检查工作落实。学校依据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对各部门、各班级进行安全检查,建立安全台帐,对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及时整改。

多年来,我校安全无事故,无刑事犯罪,一片温馨。

九、校园管理有声有色实现三化

1、校园绿化。我校一方面抓住春暖易植特点,对校园的花草树木进行栽培、补插、修剪、施肥,使树木花草栽植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另一方面,加强管理,不允许随意攀摘、践踏,确保校园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2、校园净化。我们加强了校园管理,做到卫生管理和校园管理相结合,常规管理和养成教育相结合。学校成立红领巾监督岗,设立卫生包干区,安排卫生保洁员,开展我与常规管理同行签名活动,建立三级轮查制、评比奖励制,确保校园内无纸屑,无杂物,干净舒适。

3、校园文化。在面对校门、后教学楼西侧建了主题为我们一起成长的屏风,在大门两侧修缮了画廊,画廊内容定期更换,在大门旁书写做最好的自己激励语,在花池内添置文化石,教室外悬挂师生自写的教育格言,给每幢楼房起名,在前教学楼后墙砌言志墙选小学课内、课外古诗80余首,请书法家书写。

十、办学成果显著丰硕社会瞩目

加强环境创优营造良好氛围 篇6

近年来,唐家乡党委、政府按照省、市、区要求将唐家乡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大现场、大示范、大基地的目标要求。通过抓环境创优,按照“对上增强执行力,对下增强服务力”的要求,狠抓制度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在工作压力大、干部人员少,多线做战的情况下,全体干部淡忘节假日,不休星期天,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责任心,加班加点,以超强的执行力按时、按量圆满完成上级的各项工作任务,创造了上级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业绩。实现了产业大发展、基础设施大提高、乡村环境大改善、群众收入大增长的和谐可喜局面。乡党委、政府连续四年被区委评为“四好班子”。

一、加大宣传、强化认识不放松。环境创优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备受社会各界和群众关注。我们按照崔保华书记在全市“环境创优年”工作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环境创优再宣传、再发动、再讨论。克服干部松懈意识、打运动战意识。把环境创优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常抓不懈,引入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由专门的班子、专门的干部来抓环境创优建设,在全乡再次宣起环境创优的大热潮,将和谐唐家的理念植入每个干部心中。

二、抓制度建设、确保执行政令不走样。环境创优一个重要的落脚点就是“改善民生、富民惠民”,前提就是要我们政令畅通、政府服务办事流程快捷、简便。我们以完善服务流程、增强强执行力和服务力为目标,建好便民服务中心,继续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代办制、公示制等24项制度,在干部中继续实行“5+2”“白+黑”工作制,确保各项工作快速推进,确保涉及群众服务事项不过夜,落实干部目标考核制度。在推动重点工程和中心工作中锤炼干部执行力,增强干部服务力。

三、抓正、反典型,解决突出问题不手软。我们重点围绕整治不思进取,办事拖沓;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对群众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查处整治力度,对涉及的人和事坚决曝光、严肃处理,以铁的纪律建设铁的队伍,为唐家发展营造良好软环境。

以正面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篇7

所谓正面宣传为主, 就是指在新闻报道中肯定主流和弘扬正气的正面报道占居主导地位, 对社会的主流与光明面进行肯定与赞扬的报道与评价。具体来说:正面宣传的含义有三层:一是报道内容积极。要反映和报道成就、经验, 反映和报道真善美, 反映和报道一切积极、健康、向上、有益的东西, 弘扬正气, 歌颂光明和进步。二是报道倾向明确。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所表现出的立场、态度和倾向应当是积极的和肯定的。三是宣传效应正向。新闻宣传的最终效果和产生的社会效应是积极的和正面的。这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内容是实在的、基础的, 报道倾向是制约因素, 宣传效应则是检验报道最终的结果。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特有的品质和鲜明的特色, 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方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强调, 认识世界不能从纯粹思维出发, 而必须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那么, 我国社会“最顽强的事实”是什么呢?从大处着眼, 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群众是我国社会的主人, 是创造历史的主力军。这就是我国社会“最顽强的事实”。只有正面宣传为主, 才符合这个客观实际, 才可能准确地反映这个客观实际。实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是由我国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所决定的。

从新闻学的角度来看, 新闻宣传也必须以正面宣传为主。社会主义新闻学就其全部而言, 主要就是两个根本问题:

一是新闻的党性原则。社会主义新闻的党性原则, 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新闻事业的根本宗旨。新闻的党性原则, 要求新闻机构必须无条件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 宣传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

新闻内容的思想性是党性原则的重要体现。新闻要为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鸣锣开道, 宣传人民群众中的先进人物, 要宣传人民群众实践的先进经验, 向群众灌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 用先进思想教育人, 批判黑暗的、落后的、消极的东西。新闻的党性原则规定了我们的新闻宣传是“正面宣传为主”。

二是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真实性, 是社会主义新闻的生命。我们说的真实性, 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把新闻的真实性和政治性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说:“这种态度, 就是党性的表现, 就是理论和实践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 也是新闻具有生命力和战斗力的表现。

新闻的真实性包含两个方面:一个叫微观真实, 一个叫宏观真实。微观真实, 指报道的单个事实必须真实、准确;宏观真实, 要求所报道的事实, 不仅真有其事, 而且要力求反映这类事实的本质, 并从总体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实的真实性。

要坚持正面宣传就必须贯彻执行“三贴近”。“三贴近”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是新闻宣传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途径, 我们只有做到“三贴近”, 才能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针, 才能提高阅读率、收听率和收看率, 起到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贴近实际, 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 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 在报道中要以受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为依归。

贴近生活, 就是深入到火热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线和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 反映客观现实, 把握社会主流, 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 展示未来美好的生活前景, 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 奋发图强, 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 使宣传工作更加入情入理, 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否则, 远离生活, 群众不愿听不愿看, 即使听了看了, 也达不到入耳入脑的效果, 等于无效劳动。

贴近群众, 就是和群众打成一片, 想群众所想, 愿群众所愿, 急群众所急, 与群众心贴心, 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 多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 多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 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使宣传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生动, 以达到尽可能好的宣传效果。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针, 就要打造一支思想过硬的新闻队伍。新闻舆论阵地除了政治导向外, 还有思想导向、价值观导向、行为导向、生活导向、知识导向、服务导向等诸多方面。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 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新闻, 每件新闻作品无不打上作者个人的思想烙印。作为新闻工作者首先就必须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 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新闻工作者既是精神文明的宣传者、引导者, 同时也是实践者、示范者。我们在宣传中要求别人普遍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 要求别人不做的, 自己首先不要做。如果自身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那就失去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起码条件, 写出的舆论就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达不到正面宣传的效应。自古以来人们就说:人如其文, 其文如人。所以, 要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 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舍此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能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扶得东来又倒西, 坚持正面宣传的方针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就不能为党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营造良好的育人校园环境 篇8

一所学校校园环境的构建反映着教育者的现代教育理念和育人构想。同是校园,为什么有的学校一草一木仿佛总在昭示着什么,能引人突发奇想?这就是环境的力量,是环境所产生的“魔力”,是环境所折射出的语言在人们心中的冲击和积极的心理体验。校园环境是学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我们的学校就是要创设这样一种会“说话”的环境,营造一种能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环境氛围。使这种环境所表达的语言能够感染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学生在这种语言“氛围”中就能产生良好的内心体验,从而使这种“体验”能够成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良好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正是教育者对校园环境苦心经营的结果。

首先,教育者就必须对环境育人要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学校育人環境的创设是教育者教育思想的反映,它再现了教育者对育人方式和育人内容的创造。在校园环境的创设上,不同的认识决定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形式又产生不同的作用。

其次就是要构建一种会“说话”的环境。教育的作用本身就是一种“塑造”,即把无形的塑造成有形的,把零散的塑造成完美的。静态教育的环境虽然不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但它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内容所不能取代的,其作用也不是可有可无的。

要学生爱校就得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爱校恋校之情的环境;要学生刻苦学习,就得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刻苦学习的环境“氛围”,即校园里的一景一物都要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启发和教育作用,要能与学生的内心活动产生积极的“对话”,帮助学生产生良好的内心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点燃探索知识、积极进取的思想火花。我们应力求创设一种与主体教育相适应的校园环境,发挥环境在育人中的特殊作用。通过这种环境来实现启迪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心灵的目的。

学校只有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坚持以人为本和依法治校相结合,调动教师积极性,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基础

坚持德才兼备,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成员能以身作则,主动关心教师的生活,用制度约束人,用品格影响人,用情感激励人,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激励广大教师努力工作。坚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用目标、计划、制度管理约束并激励人。明确每学期的工作目标,平时加强目标达成的检查和调查,加强计划管理,使学校每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坚持狠抓常规,工作重在平时,重在过程管理。管理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得到发挥,为良好育人环境的形成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抓小事、找载体,以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关键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变成小事;小事大做,则小事变成大事。巴士德当初研究那人眼不见的微生物,便好象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等到痨病虫发现以后,因他得救的人足足可以装满一个南京城。这是小事大做的效果。” 同样,在我们的学校中,每天会发生许许多多的小事,关键是我们的老师如何去认识它,如何去把握它。我们学校始终认为校园无小事,必须从每一件小事抓起。

我们要狠抓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扎实地规范训练锻炼人。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学校特色,以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人。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的每个地方都能教育人。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以高尚的道德鼓舞人。要加强班集体建设,以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感召人。

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以抓好德育队伍建设为依托,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保证

必需健全德育组织,落实责任制。提高每一个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必需重视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建立考评制。必需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建立立体参与制。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联系,营造大教育的氛围,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关心教育,共同办好教育。加强社区教育,组织好社区教育活动,开展好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问卷调查等活动,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教育我们的孩子。这样我们的学校教育再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千万双手在支持我们。

一所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不能靠急功近利,而是要靠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从基础抓起,从小事抓起,一切从以人为本出发,为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而努力。

加大普法力度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篇9

一、提高法官自身水平,努力实现司法公正作为一名司法者,在普法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中,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工作目标,其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学好法、用好法。

1、深刻认识法制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我们要统一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国家“四五”普法规划精神,进一步认识法律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要在做好司法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大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区人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加强辖区内的民主法制建设,促使全区各项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保障和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加强培训力度,规范学法、用法制度。法律工作者是普法队伍的先锋,必须具备高水平、高素质,具有比常人更专精的法律知识和高超的把握法律、运用法律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加强学习和培训,规范学法、用法制度是关键。一方面建立健全法官业务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既鼓励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又注重加强对干警的专业培训,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落实,年底有考核,先后组织干警参加本院和上级法院组织的证券法、票据法等法律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干警的法律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审判监督体系。采取庭审考核、文书评比、卷宗检查等一系列措施进行监督,还完善了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督察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以保证严格执法和公正执法。

3、用好法律武器,实现司法公正。作为司法者,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执法指导思想,用好用足法律武器。如在刑事审判中,严格执行法律和刑事政策,坚决贯彻“严打”方针,坚持依法从重从快。做到严之有据、严之有理、严之适度,真正发挥震慑犯罪和教育人民的作用。在民事、行政审判中,既维护社会的稳定,更考虑到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民事、行政审判的职能作用,认真审理好当地矛盾突出的民事、行政案件,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调整利益关系,减少和防范犯罪的发生。通过“机场高速公路案”、“性权利保护案”、“解除收养关系案”等一批有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增强了群众以法维权的意识和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较好的普法效果。

二、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辖区内良好司法环境的形成与群众法律意识提高息息相关,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调查报告《加大普法力度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此,我们将为群众提供法律指导、咨询和服务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一是建立司法救助体系。努力做到审判工作既要保证弱势群体得到司法救助,也要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公正性。通过走访,掌握辖区内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失业人员和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等人的第一手资料,建立起司法救助体系,确保弱势群体打得起官司,在取得较好社会效果的同时,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使他们对法律、对司法者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二是建立法律服务联系网。我院在对辖区各基层组织调研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法律服务联系网,31名庭室长以上领导干部分别与10个街道、40个村、20个居委会结成帮扶“对子”,与基层和群众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对其提出的问题及时提供法律帮助。同时,我们坚持上门走访联系点的制度,征求群众对审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上的指导,对居民之间的矛盾,协助社区进行调解。我们将通过审判工作,不断促进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形成人人守法、护法的良好局面。三是开展法律咨询活动。我们结合有关节假日,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铁心桥农民物资交流会等,不定期地开展专题法律咨询活动。深入基层、街道、企事业单位进行现场咨询、院长接待、现场立案、接受投诉、发放宣传资料等,以面对面的形式给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宣传法律知识,增强群众对法律的了解程度和运用法律的能力。

三、关于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工作的建议自我国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以来,逐步实现了从法律知识启蒙教育到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跨越,从单一普法到全方位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的跨越,提高了全民法律意识,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普法工作已开展多年,难免会存在麻痹思想,工作上往往流于形式,为了更好地推进“四五”普法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开辟创新之路。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树立起长期“作战”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到普法工作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四五”普法的实际工作中,要从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既要汲取以往普法工作的先进经验,又不能拘泥于经验,凭老框框做事,要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创造新方法,针对人民群众对法制的客观要求,不断创新,力求法制宣传教育达到显著效果。

2、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全民素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就是说要依法治国,但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即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是相输相成的,只有两者的结合,才是我们普法教育努力的方向。在“四五”普法中,我们既要加强法制教育,发挥法律对人们行为的强制规范作用,又要加强德育建设,发挥道德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引导作用,并以此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营造出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良好氛围。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心得体会 篇10

(一)加大产业规律的研究,做好产业发展趋势的预判,并做好各类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1、以大数据为核心,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快速实现智能制造

xxxx现在正在做的,推进工业4.0,智能制造的力度,正在建立制造业大数据指数,未来,制造业大数据指数将成为xxxx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的利器,支撑其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随着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因素对经济发展刺激作用的减弱,全球主要国家都希望依托数字经济规模实现持续增长。同时,以制造业的“数字化”为基础的“智能制造”和以产业互联联网为依托的“精准定制”,将成为未来工业生产的主流。xxxx应该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把数字经济打造成为推动xxxx省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工业互联网建设方面xxxx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是好的开端。3月下旬,xxxx在全国率先出台了《xxxx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和《xxxx省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若干扶持政策》,聚焦制造业降本提质增效。

2、加紧多种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工作,尽快做到多规合一,减少政策摩擦成本,营造逻辑统一、合理、快捷的政策环境。环保、国土、农业、林业、水利、水土保持等多种规划的衔接和协调统一。

(二)国企改革,确定国企的经营范围

通过筛选,把低质、低效益非核心领域的国有企业清理掉。从整个社会来看可以降低生产要素的成本。明确国企经营范围,逐渐退出完全竞争领域,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

(三)从制度层面加强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助力营商环境建设

1、制度改革

在制度建设方面,应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对政府部门公权力的监督,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建立和谐有序的政企关系,都将有助于构建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结合本文的研究,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化改革。

其一,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集中统一的综合执法体系。长期以来,政府的各个执法部门各自为政,责权界限不明确,存在着重复执法的现象,亦有执法漏洞的存在。工商、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鉴定、税务以及消防等部门对企业进行轮番检查,加重了企业负担,也导致寻租腐败活动的滋生。因此,政府应进一步精简或下放行政审批权限,有效减少企业与行政部门打交道的时间。例如,政府可设立一站式政务中心,提高行政程序透明度,建立企业对政府公职人员服务满意度考评机制,从源头上抑制企业的行贿活动和政府职员的腐败动机。此外,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的角色由事前审批者向事中以及事后的监督者转变,构建服务型政府。

其二,“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困扰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的问题尤为突出。企业融资困难,导致其难以维持其研发创新活动,亦难以开拓其海外市场。因此,信贷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加剧了企业的寻租活动以及政府官员和金融机构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企业的腐败活动促进了其创新行为才会成立。由此,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降低金融业市场准入门槛,大力引入民营资本,增加设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适度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与此同时,要推进金融市场利率的市场化进程,限制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总量中长期基础建设的融资比重,倒逼其去市场中寻找更多的高风险高收益的融资项目。此外,尽管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主攻方向,但具体到我国的国情,未来信贷市场的发展仍离不开政府的合理介入。例如,合理引入政府担保机制,缓解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

其三,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不动产登记制度。产权制度是地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浪潮推动下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新技术革命的实质是多种资源的投入产出过程,这其中就涉及到许多复杂知识产权的形成、归属和转让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产权保护制度的认识,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建设,明晰产权,维护企业产权合法性,保障私有财产所有权,这也是实现混合所有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在农村地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力,提升其对宅基地、住房等不动产的处置权,盘活农村经济。

2、政府行为

政府在企业的寻租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政策制定往往是企业制定战略行为的依据。因此,提高政府行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的寻租动机,营造更为完善的营商环境。

其一,政府应不断提高其财政预算的透明度和行政活动的网络化。以政府采购为例,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大量的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因此,在政府和企业的交易活动中,政府应引入第三方仲裁或监督者,构成相互制衡的三角监督机制。也就是说,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请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情”,杜绝政府领导一人拍板的现象。实质上,这也是政府职能的一种转变,不能让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同时,要进一步落实政府的公开招标制度,让所有企业都公平地参与竞争,杜绝政府官员与企业的私下勾结,防止政府部

“只选贵的不选对的”的乱象。

其二,不断提高政府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一般而言,政府补贴对引导新兴产业和企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由于基础薄弱,融资成本高,新兴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可能抑制其创新动机。此时,政府补贴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参与研发活动的风险,推动产业的技术升级。对于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而言,政府补贴则可以帮助其渡过起步难关,扶持其发展。尽管政府补贴政策有其必要性,但也可能导致了很多市场乱象的出现,有违市场公平。例如,没有资格的企业为获取补贴,或是有资格的企业为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而向政府官员行贿,虚报企业业绩等行为。因此,政府在对企业进行补贴前,应建立相应的审查机制,确保政府补贴成为用在刀刃上的好钢,保障补贴的公平性;在补贴之后,政府亦应进行绩效的评估和监督,确保补贴的有效应性。

其三,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企业对我国文化制度和政治体制愈加适应,外资企业的本土化进程已基本完成。同时,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外资企业的腐败活动不可忽视,其利用中国制度缺陷进行寻租的动机似乎并不弱于内资企业。因此,政府应取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实现不同所有制企业享受平等待遇,保障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公平性。与此同时,政府也要进一步扩大投资开放的领域,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权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银行业机构、信息通信服务除外),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营商环境。

(四)加强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建设

第一,对标国际一流,进一步完善构建适合xxxx省实际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较之国际上已有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工作,xxxx省在这方面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构建既体现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又与国际体系接轨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工作。

第二,定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营商环境追踪调查。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结构、不同规模企业、不同性质企业所需求的营商环境具有差异性。建议展开追踪调查,定期评估不同类型企业对优化xxxx省营商环境的差异化需求,为重塑xxxx省营商环境新优势提供决策依据。

第三,着力提高社会安全感。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区域性、方面性打击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盗窃企业财物、强装强卸、欺行霸市等违法犯罪行为,把涉企报警求助事项作为一类警情优先处置,对大案要案实行挂牌督办。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商事仲裁工作的联系与指导。通过组建仲裁学会、召开仲裁座谈会、举办专题研讨会、强化对仲裁委员会换届指导等形式,指导推动各仲裁委做好仲裁工作。

积极营造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

第四,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商事制度规范。强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对违法设置市场壁垒等不符合经济运行秩序的规范性文件坚决不予通过。

第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把企业当着政府的客户来经营和维护。

(五)从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着力打造高效便民的政务环境

一是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对个体登记、出资、住所、经营范围等限制实行多要素放宽,放松对市场主体准入的管制。

二是严格规范市场秩序。创新监管机制和方式,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农资生产、知识产权、融资信贷等重点领域的市场监管,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三是强化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约束。在打造省市两级“三库一平台”,包括社会法人、自然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统一的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积极构建起标准更严、覆盖范围更广的“黑名单”制度,将直接关系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九类失信违法行为纳入黑名单管理。

四是深入推进涉企收费清理。清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制定涉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目录和涉企经营服务收费目录两个清单。

上一篇:客户经理服务心得体会下一篇:庆六一文艺演出节目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