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2范文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2范文(共11篇)

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2范文 篇1

文化是一个很广义的名词,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狭义的讲,它指精神财富,诸如文学方面的诗歌、小说、散文等;如艺术方面的说唱、书画、舞蹈、雕刻、戏剧等;如教育方面的演讲、辩论、授课、朗诵、培训、观摩等。广义的讲凡是可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称为文化。它是

我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随着趋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渐盛行。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体地位逐渐突出,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经营和管理本质特征的企业文化建设

子在《道德经》里说的一句话:“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有有形的东西都是属于无形的东西,这些无形的东西对企业来说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自而下的,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是企业家个素质的外化,很多集团

质的企业在试图建立企业文化体系时,不是自而下去推进,而往往是要部下建立企业文化体系,部下建立起的文化体系往往不是服务战略,所以在实施的时候往往存在很大的局限。所以,企业文化是服务战略的文化,企业的一把手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观念。观念是决定方向的,企业要到哪里首先决定于观念。观念不对,很可能是南辕北辙。改革开放就是观

念的变革、观念的开放。如果没有观念的改革就没有改革开放。就像改革开放的一个号“时间就是金钱”,原来没有这个期最重要号的时候,还是这些时间,但是没有创造财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富;现在我们把时间看金钱,与时间赛跑,财富是必然的结果。美,改变的是“观念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事实的本分公司领导积极调整职工们对事实的看法。”就拿我们公司来说,升到2005年的2000元/均收入从2004年的800元/月

月,员工在企业发展中,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同时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企业文化首先是观

念的改变,而观念是一把手以战略作为导向的。企业本

和外界不断地

在外因不断变化的况下,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本本在个世纪七、八换信息,不断地接受外面的信息。再必须是一个很开放的系统,必须功的企业的文化模式,不能把它固化下来,如果一旦固化下来,就等于和外界封闭起来。十年代发展比较迅速靠的是企业文化,而现在于一个停滞状态。企业发展和企业文

化建设是正比的,企业发展的同时企业文化也要发展。例如松下的的,一开始对功是因为企业文化,了现在的停滞也是由企业文化造本企业发展非常有利的东西,现在都

它发展的阻碍,所以企业文化就是把双刃剑。像年功序列工资、所有零部件都是自己干

(肥不流外没有田)等观念和做法,现在都了阻碍自己发展的因素。年功序列工资就很难把的工资也是靠年限而不是绩不流外绩的员工淘汰掉,把绩好的员工真正提升起来。工效。在今天的网络经济时代,这种做法显然已经跟不时代的步伐;另外,像“肥

田”的观念与网络经济时代的要求是相悖的:现在企业尽最大可能进行外包,过去企业自己产品的部件都是自己生产,现在有的可能做得更好,为什么不让给别做?外包的方

机电、荆门式就可以满足网络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公司在今年将三个维修单位外包给岳

新维。我们在公司提供的这一平台和兄弟单位进行流,提高自己。

每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管规模大小,都必有其独特的文化雏形,这些雏形刚开始可能是来自企业家的某种直觉,它是用来指导和约束员工的文或不文的条例和规范,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对企业员工进行灌输,使之融入企业管理行为中,自觉自愿地遵守所形的约束励机制,久而久之,就逐渐形企业自己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从而形一种企业凝聚力,使之推动企业高速发展,达到企业文化之真正内涵。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形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它是企业经营的方式,无论企业规模的大小,凡是企业都有企业文化。因此中小企业也肯定存在企业文化的塑造问题,只不过因企业规模和发展阶段不同,企业文化塑造的力度和角度不同。台湾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认为:“企业文化不是一次运动,用三年两年时间就能够达到。最好是从企业小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企业文化的建设,因为大了以后,再去建设企业文化就比较困难了。”他不同意企业小的时候应更多地考虑眼前利益而顾不企业文化的说法,“二十几年前,从第一天办企业起,我就是立足长远,只有长远才有办法从小长到大。比方说,信用对我们很重要,即使在企业小的时候也不能选择破坏信用的方式来达到短期的目的,不能用短期的获得作为破坏长期发展的借

一般企业文化建设要经过几个阶段,首先是自发形阶段、其次是塑造阶段、培育阶段、,太多的使用这个借是不对的。很多喜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最简单的方式往往不是最好的方法,达不到最后的目标。”

巩固阶段和创新阶段,最后又回到培育和巩固阶段。自发形阶段一般时间较长,因为这

。所段时间一般是企业的创业时期,大部分企业家只顾着赚钱,忽略了文化建设的重要

以,如果企业一开始就高瞻远瞩,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一种强势和个

那文化自发形的企业文化,的阶段就会大大缩短,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为卓越公司,而有的企业却只是昙花一现的最好理由。企业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能够

第一、企业在创业时期往往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左右企业发展,如果老板能够经常和员工流,使员工知道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且让他们感觉也是企业当中的一份子,这种励是用金钱不能够替代的,而这个时候有效沟通比大型企业更为有效,员工也能够很快明白老板的思路,没有太多形式

第二,核心价值观的确定。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就好像是一个

业得以生存的理由,所以企业要做的事

第三,将核心价值观无时无刻地体现在行动当中。作为老板要体力行,不断跟员工沟通,形式不要太多,内容简单明了,最基本的核心内容要通过行动去体现,以后有必要可以增加一些形式的内容,例如公司的刊物、媒体、公司的歌曲等。公司今年建立了公司网站和的灵魂,它是一个企的条条框框,很容易引起员工的共鸣。就是将企业最重要的理念提炼出来就行了。工会的职工之友报纸。为各个车间相互学习、工作提供了一良好的平台。使我们的管理更加完善。

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2范文 篇2

关键词:企业标准化,经济全球化,企业文化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企业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1、企业标准化是核心竞争力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的, 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标准化会通过树立企业精神、价值观念, 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 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使企业充满活力, 形成企业的独特竞争力和比较优势。

通过建立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导向力的企业精神, 才能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支持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因此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认为:“企业标准化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观念整合。是企业的性质和主要核心竞争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企业才是有生命力的企业, 企业标准化是一种生产力。”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需要加强企业标准化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为了更好的发展, 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但也面临着“水土不服”等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 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文化差异和冲突。这些文化差异和冲突, 形成企业决策过程中的重要障碍, 严重降低了企业效率, 大幅增加了企业成本。只有在尊重各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通过构建共有的企业标准化来整合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别, 用核心价值观来统一各种文化价值, 才能使员工将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标准化建设的现状与不足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由于我国企业缺乏现代管理经验, 起步晚, 还没有充分认识企业标准化的重要性, 所以大多数中国企业在企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企业经营者不重视

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显示, 只有17.4%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标准化上。这说明当前企业标准化塑造的主要障碍是企业对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忽视, 将企业标准化从属于传统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环节, 没有将它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相提并重。

2、企业标准化形式化

很多经营者认为企业标准化就是几句口号加一些职工文娱活动, 因此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 有目标无手段, 有号召无平台;有说没做, 光说不做, 说一套做一套”等情况。这说明企业只是在表面做企业标准化, 并没有扎根于企业精神与价值的建设, 也没有落实到员工的心中。员工形式上接受了企业标准化, 但没有丝毫度认同感, 也不能调动凝聚力与创造性。

3、因循守旧, 缺乏创新

调查显示, 有53%的职工认为企业标准化没有创新, 缺乏新意。许多企业家到海尔参观, 把海尔的口号运用到自己的企业, 学习“真诚到永远”的服务意识, 但随之产生了疑问, “为什么在我们企业没有效果, 在海尔却这么有效呢?”另外许多企业干脆直接生搬硬套国外先进企业的企业标准化价值观念和操作行为准则, 结果事与愿违, 效果很不理想, 不但没有学好先进企业的管理精髓, 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立足之本。

三、如何推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标准化建设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既让中国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 也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学习优秀企业标准化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学习世界知名企业标准化建设的过程及特点, 可以帮助我们取长补短, 更好的建设反映自身特色的优秀企业标准化。

1、挖掘自身传统资源

企业标准化作为广义文化的一种, 不可置疑的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传统因素的影响。“坚持诚信, 注重业绩, 渴望变革”是通用电气的企业精神, 这种企业标准化来自于追求“诚信”和“竞争”的美国社会传统。可见, 一种优秀的企业标准化, 是在融合民族文化和历史人文精神的精华, 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石油在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中, 涌现出铁人精神、大庆精神、麻袋毛精神、登天精神等宝贵精神资源, 凝聚了全公司的聪明能干和战斗力, 在生产实践中, 展现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 体现出特大国有企业的历史使命。因此, 现代企业标准化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 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挖掘, 培育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标准化。

2、建设学习型文化

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需要充分了解对方的企业标准化与传统观念, 还必须学会适当调整自己, 使自身的企业标准化具备更大的包容性与可塑性, 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能够找到精神家园。

3、以人为本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竞争和盈利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人才是知识经济的根本。如何积极营造广阔的思维空间、良好的工作空间,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成为企业标准化建设最主要的问题。人是企业发展真正动力, 我们应更加注意企业标准化中人才的要素及其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在建设过程中, 要以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和精神信念为中心, 建设“员工高于一切, 善待所有员工”的企业标准化。而且也只有被员工接受的企业标准化才是优秀的企业标准化, 因此我们要注重创造宽松、优美的工作和文化环境来凝聚人, 更加关注人的个性的张扬和能量的充分释放来激励人。

4、不断创新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 创新发展速度特别快。纵观国际上知名企业, 尽管其成长途径千差万别, 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因此企业要不断学习新思想, 确保企业精神文化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四、结语

形成一种为全体员工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探索与积累, 而把企业标准化的核心内容灌输到员工的思想之中, 体现在具体行为中, 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与落实。虽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正如通用CEO杰克·韦尔奇所言, “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而又坚定的想法, 只要你不停的重复它, 终会使之变成现实。提炼、坚持、重复, ——这就是你成功的法宝。”

参考文献

[1]哈申.论企业标准化的塑造与变革[J].北方经济, 2006, (20) .

[2]黎群.试论企业标准化的形成机制与建设[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1, (05) .

如何搞好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篇3

一、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安全文化主体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是职工,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观念、安全行为等都离不开人的因素。要把“安全第一”当作首要的价值取向,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提出明确的要求,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并作为确定安全文化建设目标的中心环节,精心安排各项活动,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主体。在此基础上,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特别要把过去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好做法和经验上升到文化理论高度来认识,以人为核心,突出职工的安全意识、思维和价值观,增加职工培训、质量标准化、安全生产等工作的考核力度,做到全员激励与重点激励相结合。针对安全事故“血的教训”,采用“反弹琵琶”的形式教育职工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抓住“访、谈、办”的形式,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访”就是深入职工生产、生活实际,把企业的关怀送到职工的心坎上,使“一人安全、全家幸福”成为每个职工的共识;“谈”就是与“三违”人员谈心交友,摸清思想脉搏,用“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三违”人员的转化工作;“办”就是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困难,调动职工管安全、保安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围绕生产实际,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教育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系统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态度三部分,缺一不可。安全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知”,安全技能的目的在于“会”,安全态度的目的在于“行”,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围绕安全生产实际,营造浓郁安全文化氛围的关键,对于能否实现安全教育的最大效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教育网络至关重要。一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争当安全生产的模范。二要发挥安检员、群监员、青岗员和协管员的作用,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三要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鼓励职工争当“安全文化标兵”,班组争创“安全示范岗”,增强职工自保互保能力。

三、注重过程管理,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

要本着“安全立矿、安全兴矿、安全强矿”宗旨,坚持用正确的安全文化理念引导人,打造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化、行动半军事化、作风严谨化、工作标准化的煤矿职工队伍。煤矿企业可以提出“共同创造,共同受益,开拓创新,负重前进,实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目标,在全矿开展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搞好安全为了谁”、“全家福才是福”的安全大讨论,广泛在职工群众中征集“安全警句”、“安全格言”、“安全哲学”、“安全道德”、“安全态度”、“安全作风”等活动,引导煤矿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安全世界观、价值观。强化16种人的安全理念引导。重点针对不考虑后果的“大胆人”,冒险蛮干的“危险人”,冒失莽撞的“勇敢人”,盲目听指挥的“糊涂人”,吊儿郎当的“马虎人”,投机取巧的“大能人”,凑凑和和的“懒怠人”,委屈满腹的“气愤人”,难事缠身的“忧愁人”,急于求成的“草率人”,心神不定的“心烦人”,单纯追求任务指标的“效益人”,休息不好身体欠佳的“疲惫人”,变化工种岗位的“改行人”,初来乍到的“新工人”,心余力亏的“老工人”。实施了“安全道德模拟法庭”,始终瞄准以上16种人可能导致的“三违”现象,开展反事故预测,组织队干、班组长、“三违”职工、职工家属座谈,相互开展辩论,进行“为什么要不知不觉的习惯性违章”、“违章对得起家庭、对得起单位、对得起自己吗?”等主题的理念渗透座谈,通过安全文化理念的引导,为实现煤矿安全走向文化管理的预防型轨道夯实思想基础,真正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

四、遵循环境效应规律,优化安全文化环境

“树木择地而繁荣,名花适土而独秀”。共同的生活群体能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追求,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有利于强化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水平。一是强化生产现场管理,消除隐患,优化安全生产的“硬环境”。生产现场既是干部职工的劳动作业场所,也是容易出事故的地方,实行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作业环境,增大安全系数,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既可以通过创建文明生产,创造整洁文明的劳动环境,使职工产生舒适感,保持良好的劳动情绪,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系数,又可以通过加强作业环境的巡视和检查,并与考核奖惩结合起来,及时消除现场安全隐患,来保障安全生产。二是强化安全意识教育,优化安全生产的“软环境”。安全生产执行不力、落实不下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少部分职工不讲文明生产,对安全生产存有侥幸心理,工作中耍大胆,使重复性违章屡见不鲜。因此,解决好严得起来、落实下去,必须优化软环境,努力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第一,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运用人格的力量感召职工讲安全,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指令,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第二,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做到安全生产时时事事敲警钟,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增强安全意识教育不断线。第三,要建立互相监督与约束机制,职工与职工之间按照“三不伤害”原则生产,及时制止职工违章作业,形成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和谐稳定的生产环境。三是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职工收入的利益关系,优化职工内心的“小环境”,使职工的积极性沿着正确的取向发展。实践表明,物质利益的诱惑也是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利益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系数。因此,要把收入与安全生产严格依人、依事挂钩,处罚的力度要达到警醒的目的,奖励的幅度要达到令人心动的目的,确保职工内心“小环境”的平衡。

五、强化法制观念,保障安全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既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使安全文化建设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持安全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武器。一方面,要根据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需要,重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夯实依法抓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岗位的法律责任、行为准则和工作标准,把自身的个人行为变为社会的法律责任行为,求效益、求进尺、求产量、求省时都只能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另一方面,要经常组织“违章”就是“违法”、“安全与法”知识竞赛或讨论等活动,让职工在活动中受到浸染,得到释疑解惑,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明确“章”与“法”的内在联系,尤其要结合在安全方面的正反事例进行分析,弄清违章与违法的关系,树立法制观念,提高遵章守法的自觉性。第三,要对各类事故一查到底,进行严肃处理,不手软、不姑息、不迁就,并将处理结果广而告之,做到惩戒前人,警示后人,使职工深刻懂得依法搞好安全生产、自觉守法来不得半点马虎。

浅谈如何进一步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篇4

浅谈如何进一步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2009-11-30 19:13:05 作者:happy 来源: 网友评论 0 条

今年以来,澄合煤业公司﹙局﹚党政把建设企业文化,实现“两像三一流”的目标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按照煤业公司﹙局﹚的总体要求和社区的部署,社区党政高度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干部职工开展创建活动.通过近几个月的学习,特别是上次观看了阳煤集团李部长的辅导讲座后,很受启发.我认为:建设社区企业文化应从以下几点做起.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形成合力。建设社区企业文化,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一项工作.通过学习,才有了肤浅的认识.要想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以此来推动社区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社区全体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社区企业文化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上到下形成合力,全员参与.要把“怎样建设社区?建成什么样的社区?”作为我们的关键来认真思考和分析.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满足人们群众的需要,维护人们群众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为社区居民提高服务的我们来说,更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二、企业文化是规范物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论,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行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其意义在于制定有利于社区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使社区的管理、服务、环境、经营、员工形象等都能达到一个较高境界.在职工家属中树立良好的社区形象.就社区管理规范的对象而言,企业文化在社区的宣灌,延伸渗透.换句话来说,只有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宣传各项规章制度,弘扬社会公德,促进感情交流,提高居民素质.才能有效增进住户认同.从而为

社区的规范化管理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三、要结合社区管理开展企业文化。发展社区文化是维护社区稳定,增进理解和加强社区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王村社区在企业文化6SC管理和社区居民思想建设中,切实结合实际,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对居民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家属的支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高职工家属的素质,通过宣传教育,使社区居民牢固树立“小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全新意识.总之,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一项工程.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相信在社区党政的带领下,一定能够把符合社区的企业文化推向前进.两像三一流,地面标准化的目标也一定能实现.

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2范文 篇5

建筑工程属于安全生产高风险行业,建筑产品的单件性与施工地点多样性的特点,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参与施工的人员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施工生产的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如果不加强管理,势必造成施工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影响施工企业的社会声誉,影响施工企业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甚至危害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做好以下几点:

(一)抓规章、健全制度

1、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使与生产有关的任何人、任何部门都负有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增强各级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如对电工组人员要求必须做到合理布设线路,认真检查电器设备的防护性能,确保无漏电、触电现象发生;对机械组人员要求必须做到施工前检查机械各项性能,施工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施工后做好保养、维修工作,确保机械无故障,无超负荷运转等等,消除一切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建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度。建设工程结构复杂、交叉作业,多层作业多,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针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分析,从而进行控制和消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隐患,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根据分项工程的具体情况,用书面形式向施工人员进行操作方法、安全预防措施等作全面的针对性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掌握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自觉增强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并要求交底人履行签字手续,把交底单作为技术档案存档。

4、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实行每个分项工程均配备安全员。依据《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结合现场情况逐项检查评分,确保安全措施落实无死角;实行专职安全员每天例行检查,检查要有记录,对查出的隐患应及时整改;实行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至少一次安全大检查,进行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评分,奖好罚差。

(二)抓机构、落实责任

制度建立健全以后,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从企业到各项目经理均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以法人代表、项目经理为首,各分管领导,专职安全员以及各分项工程安全员组成。其职责是: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政策、法律和规章,审批安全生产措施、计划,完善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定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难题,主持事故的调查,提出对责任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同时组织施工班组每周进行安全学习并填写好记录,组织安全大检查,召开安全会议,交流安全工作经验,确保生产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

(三)抓教育,增强意识

1、加强对管理层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素质。企业必须定期、定时、分批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提高管理安全生产的素质,做到对安全生产能管、会管、管得好。、2、加强对施工人员岗前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企业对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使其熟知和遵守本工种和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对于从事电气、起重、建筑登高架设作业、焊接、汽车驾驶、爆破等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准持证上岗。

(四)抓方案、防范风险

抓好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审核、批准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项目施工的指导性文件;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细化,是对具体较大危险性工程施工具体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专项方案应该内容详细、全面,能用图标表达的应尽量用图标表达,计算要有根据,针对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进行编制。专项方案是防范重大质量、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不但编制要详细,还要把好审核关,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要根据工程实际进行认真审核,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企业还应组织不少于5名的相关专家进行论证。

(五)抓检查,强化管理

安全检查是查找和消除不安全因素、发现事故苗头和隐患、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的重要手段,是防止事故和环境污染发生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安全检查做到:

(1)定期检查—管理体系、岗位职责履行、规章制度执行、教育、培训、交底、班组活动、违章处理、安全检查及整改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查;

(2)经常检查—各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的同时应检查安全工作,及时做到安全生产;

(3)专项检查—对临时用电、脚手架、起重机具、安全“三宝”、机械、电器防护、保险装置、防暑、防火、防爆等进行专项检查;

(4)班前检查、日巡查。

(六)抓奖惩,奖优罚劣

制定奖惩办法,对安全生产做的好的班组和人员进行大力表彰,宣传他们的做法,抓住典型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对差的进行批评,对批评不改的进行经济处罚。

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2范文 篇6

企业如何建设“执行力”基础

“执行力”建设实际上是企业一种执行文化(可大部分时候被曲解为一种“服从”文化)的建设!如何建设一座高楼,“地基”首先建设好,我们不能仅仅把目光锁定在地表层的高大建筑物,而是要真正下番功夫去研究一下地表层下的水泥钢铸建筑结构是否合理和牢固?是否可以支撑得起地表层的高大建筑。如果你不去仔细研究一番,你可能会被表象的繁荣给掩盖或是被蒙蔽,顷刻之间,你辛苦建起来的大厦,可能就化为了乌有!同样的道理,企业要全面提升队伍的“执行力”,那同样不能忘记将企业“执行力”的基础当作一项重要的工程来建设,没有无源之水,没有无根之木,可能会有人会说,照你的理论是企业先什么也别做,等把你说的“执行力”基础建立起来再去经营,这是一个好比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实际上“执行力”的基础是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企业文化,没有谁先谁后的概念!那么企业执行力的基础是什么?

企业“执行力”的基础就是企业文化,一种“敬业、责任、高效”的企业文化!一种文化的形成,不是喊几句口号,贴几条标语就能够凑效的!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行为的潜在导向规则!哲学上有个最基本的原理:物质决 1

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企业文化就是一种意识类别,如何形成一种高效执行力的文化?实际上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我们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仅仅将其简单的理解成给员工洗脑,如是当前流行很多所谓执行力的书籍,如《致加西亚的一封信》、《自动自发》、《没有任何借口》,《这是我的错》、《敬业》等,实际上我们很多管理者出于某种目的的需要将其曲解为一种“服从”或“绝对服从”的强迫文化,有背离人性管理原则的嫌疑,终究是走不了多远的!毕竟人不是机器!可能一时间能凑效,但用不了多久你会发觉自己实际上正在服毒!严重的扼杀了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没有创新的企业终究是要玩玩的!前一段时间很多企业将此类书籍人手一册,不是说这种做法不好,而是你是否真正去给予过引导和启发,很多企业的做法大体是将书发下来,写份读后感交差了事,你能说这样就能提高执行力了吗?有家大型食品企业每次开全国销售经理营销会议的时候,老总事先都要定好会议的主基调,写成一句口号,整个会议的组织、安排与主持都可以说是很出色的,但每次会后都让人感觉到空洞,销售经理们下到一线市场光记得口号,却没有实际的行动!这是否说明销售经理们的素质太低,领悟理解能力太差吗?不是!关键的原因是企业仅仅是将指导“精神”提出来,没有将“精神”具体化,物化,而在后来的时间里也就得不到真正的延续!也怪不得销售经理们只

记得空洞的口号和发出有感浪费时间的牢骚,而无法真正理解透管理者的良苦用心。“执行力”文化的塑造,不应该是空洞的口号,我们很多企业还沿用计划经济时的“高炮口号”的做法去建立自己的所谓企业文化,注定是要失败的!曲高和寡的局面毕竟是避免不了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在苦恼企业执行力差的时候,应该更多的去省视我们是否做了将企业文化精神渗透到企业员工行为中的基础工作,是否将“执行”文化的内涵物化成企业每一个员工都能理解的行为准则!

其次“执行力”基础文化的建立需要企业能够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配套支持系统,比如企业的各项有效管理制度、行政、财务、薪资激励等有效支持系统。目前我国稍大一点的企业就产生“官僚主义”大企业病,在很多企业,一线的营销人员可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市场申请报告需要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审批结束,等报告审批结束,市场机会已经流失。这样的系统能产生高效的执行力吗?在很多企业执行力匮乏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有效制度建设相对落后,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企业,没有制度支持的执行关键在于执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你无法保证不出现偏差;二是一些相对大型企业虽有完善的有效管理制度,但制度仅仅是束之高阁的摆设,没有有效得到落实,这是一种执行意识的问题。前几天上网看到一篇网贴说:东北有家大型国有企业因

如何搞好企业绩效管理工作 篇7

一、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没有把握好绩效管理的范畴

绩效管理不是凭空创建的管理方法, 而是在企业当前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为了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 提高企业的效益而制定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衡量员工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方法是通过绩效考核完成的, 在考核中给员工客观、公正、综合的评价。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许多人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用绩效考核代替了绩效管理。绩效考核是一个评价方法, 是属于绩效管理范畴之内的概念, 是衡量和检测绩效管理水平的一个手段。以手段代替内容, 以部分代替整体, 必然在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偏离管理初衷的情况, 进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难题。

(二) 缺乏沟通渠道

绩效管理是把“绩效”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因此, 绩效管理不能单纯地一味地看“绩效”, 还应该看平时的管理, 在绩效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建立一条双向的能够互动的沟通渠道。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中应该突出沟通渠道的地位, 而现实的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中的沟通渠道不是敞开的, 却是闭塞的。企业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之间缺失良性的沟通渠道, 不能有效地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也不能高效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水平。

(三) 绩效管理的主体单一

企业内部包括人力资源部门的干部职工通常认为研究、制定、实施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尽的职责,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认定了绩效管理的全部工作由人力资源部门一肩挑。这种单一的绩效管理主体虽然明确了权责,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暴露出来了一些弊端, 诸如得不到高层领导的全力支持, 特别是在绩效管理运行初期, 触痛了一些利益群体或是短时间妨碍了企业的正常的生产运营工作, 受到阻碍, 绩效管理工作不得不让步, 甚至是截然而止、半途而废。

(四) 宣传工作欠缺, 员工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处于肤浅程度

由于宣传的工作没有做或是没有做好, 绩效管理在员工的认知中, 是对员工的管理手段, 是与个人的物质利益和职位变动挂钩的制度, 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提升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和整体效益。这样的认知具有现实性, 但会导致员工缺乏集体目标认同感。

二、解决绩效管理问题的策略

绩效管理实施的对象是人, 因此在绩效管理工作中要始终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 在制定绩效管理规章制度时, 把企业的预定目标和员工的实际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结合起来, 做到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高于现实又不脱离现实, 既能激发促进员工的工作热情, 又不能给员工太多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

绩效管理要体现出对人的尊重,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绩效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在实施绩效管理特别是绩效考核过程中, 管理者、考核者要尊重被管理者、被考核者, 被考核者有权知道考核内容并就考核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向考核者提出意见或建议。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制机制, 发挥绩效管理功能、增强员工的绩效意识,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热情。

三、解决绩效管理工作问题的办法

(一) 加强绩效管理工作的宣传

任何对人的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都需要得到被管理者的支持, 加强宣传工作, 增强员工的绩效管理意识, 普及绩效知识和绩效管理制度, 明确绩效管理对于企业和员工个人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企业而言, 绩效管理是推动企业综合效益增加的助推器, 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助力器;对于员工个人而言, 绩效管理能够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增加员工的收入, 真正做到按劳分配、按个人工作能力和效率分配, 消除企业中不劳而获的现象。宣传工作非常重要, 不能敷衍了事, 要把绩效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作用和实施细则向广大员工讲活讲透, 力求人人都能明白, 只有这样才能让绩效管理工作深入人心, 在员工中产生共鸣。

(二) 建立沟通渠道, 增加员工对绩效管理的发言权

绩效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或是那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既有绩效管理制度本身不健全的问题, 也有管理者、考核者、被管理者、被考核者的问题。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就必须有很好的沟通渠道, 能够互相传递信息, 并且传递的信息用时最短, 也就是说建立的沟通渠道具有双向性和动态性。建立沟通渠道, 让员工拥有发言权, 能够调动员工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 减少绩效管理工作的思想障碍。建立双向动态的沟通渠道, 让员工对绩效管理拥有发言权, 对绩效管理工作也是一种监督, 有利于保证绩效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客观性, 预防徇私舞弊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通过沟通渠道, 把绩效考核的目标、过程、结果反馈给员工, 能够增加员工的信心, 增强员工对部门、对企业的凝聚力。

(三) 各级领导要重视绩效管理工作

领导对绩效管理工作是比较重视的, 但往往体现在早期的规划布置上, 在绩效管理的运行阶段及信息反馈调整阶段, 领导的重视程度降低了, 经常作一些口头上的指示, 缺少亲力亲为、以身作则的实际行动。领导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 领导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 会直接影响到中层干部和广大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的态度, 领导亲自参加对中层干部和核心技术员工的绩效管理工作, 能够带动全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地蓬勃开展。

(四) 把握好绩效管理工作的侧重点

绩效管理包括计划、执行、考评和反馈四个部分, 每个部分又各有侧重点, 在绩效管理工作中要围绕侧重点展开工作。

在计划阶段, 以员工的发展为导向。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激励员工, 采用的方法是奖惩制度, 而在操作中应以正面的奖励为主, 少采用或不采用惩罚的激励措施, 绩效管理要为员工创造一种积极上进的环境氛围, 这种要求上进的情绪是发自员工内心而非外力“胁迫”。在这方面美国通用电气中国企业做得比较好, 值得借鉴, 那里的员工会主动要求做360度考核, 了解自身近段时间的优缺点, 确定下一步发展目标。有的企业故意搞危机文化, 特意引进“狼文化”采取惩罚性的绩效管理模式, 这样的模式往往使员工敢怒不敢言, 造成心情压抑, 这样的激励模式在短时间内有可能见效, 但从长远看维系不了员工和企业之间的情感, 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绩效管理工作要以员工的发展为导向, 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在执行阶段, 要注意公平、公正、公开, 把绩效管理工作置于阳光下, 不仅能弱化员工的弱势群体感觉, 同时还能不给徇私舞弊、以权谋私、故意刁难员工的行为留下死角。

在考评阶段, 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绩效管理的评估方法有很多种, 有“平衡积分卡”、360度绩效考核法等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 不同的企业采用的评估方法也应不同, 企业在选择评估方法的时候, 既要立足自身行业特征和企业状况, 又要讲究岗位特征, 技术岗、管理岗、服务岗的岗位性质不同。评估过程中要把员工的贡献列为重点, 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工作业绩、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和对企业的贡献程度, 不能单独讲究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注重评估的合理性。由于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员工的工作能力的不断变化, 采取的考核标准也会发生变化, 这些考核的标准之间具有连贯性、协调性, 同时, 制定的标准应数字化, 这样的考核标准才能给员工轻松自如的感觉, 才能让员工对考核标准信服。

在反馈阶段, 要重视员工对绩效考评结果的满意程度。员工对考评结果不满意, 要寻找出不满意的原因, 如果是绩效管理制度本身或是操作过程出现的问题, 要根据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整改、完善;如果是员工的自身原因, 要帮助员工查找原因, 鼓励其改进。总而言之, 绩效管理不是无情的冷酷的管理手段, 而是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出对人的人性关怀。

四、结论

绩效管理是一种整体性管理方法, 不能把它拆开以其一部分代替整体, 否则会有损绩效管理的功效。绩效管理是对人的管理, 因此绩效管理充分体现出人的重要因素, 采取正确的适当的方法激励员工, 让员工自觉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在绩效管理过程中, 建立沟通渠道, 采用正确的考评办法, 重视执行过程中公平、公正、公开, 重视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满意程度, 有利于企业达成绩效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方振邦.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方振邦.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付亚和, 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2]付亚和, 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如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 篇8

在思想多元化的今天, 小学生思想很活跃,而且充满活力,但同时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有待提高。此时,班级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它可以一点一滴影响学生,给学生一种熏陶、一种感觉,使学生产生一种不知不觉的心理反映,产生无形的教育效果。同时,它还有一种持久性的特点,学生生活在某种氛围中,就会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日久天长,耳濡目染,就会形成了一种强化。那么,班主任如何创建班级文化呢?

一、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

班级环境文化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文化,主要表现在教室基本配套和教室的布置与设计等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板报广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因此,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班主任要注意创设有陶冶作用的环境,使学生接受环境的熏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小学各班根据自己的情况建设自己的文化环境。如有的班将教室的黑板报创造性地设计开设新的教育空间,有的班级把同学们的优秀作文、写字作品、英语壁报贴在墙上展出,显示了班级的学习氛围,有的班级把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挂在墙上,昭示着班级的眼光和胸襟,有的班级别出心裁,在教室放几盆花木,净化空气,体现了班级的人文精神,还有班级把金鱼养在教室里的,折射出这个集体高雅的生活情趣,还有的班级在教室挂上几幅书香气浓郁的条幅,在墙壁上写上几条激励学生的名人名言,等等,努力创设各种班级文化栏目。

二、班级情感文化的建设

班主任要用爱来陶冶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做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班主任,要用平等的眼光对待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那些学习、生活中有困难的同学。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那样才会象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爱去打动学生的心扉。

因为学生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和不均衡性,一个班难免有一些学习困难、成绩差的学生,这些学困生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这些“学困生”因学习成绩差,自觉不如别人。这时班主任如果歧视、挖苦他们,必然使他们更加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因此,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正确对待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并在学习过程中给予指导,使他们能不断进步。对于班上的这些学困生,我首先通过交流、调查,摸清他们的知识基础和困难情况,然后根据各自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因为个人时间有限,我还组织班上学习优秀的学生与学困生一对一结成帮扶对子,先进带后进,共同发展。在课堂上,我尽量给学困生创造属于自己的机会,对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加以鼓励、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学生是天真、幼稚的,在他们眼中,班主任是除了父母之外最亲近、最可信赖的人,甚至有时老师在孩子心中要高于父母,这就要求我们的言谈举止都要为学生做出表率,要用父母之情关爱每一个学生,扶携他们走好每一步,哪怕是付出的再多。爱是教育的根本,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过程离不开情感因素。情感不仅有动力功能,还有激活创造力的作用。努力创设一种教育情境和氛围,能使师生、同学之间达到感情融洽和谐。所以,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用真心去爱每一位学生,在“学困生”和“优秀生”之间摆正爱的天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班级学习文化的建设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我们的祖辈十分注重学习环境对行为习惯的影响,如,“昔孟母,择邻处”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良班风的形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班级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通过多种形式塑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例如: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开辟良好习惯培养宣传专栏、树先进典型、设立作业展台,设置评比专栏,渲染育人氛围。

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下来,我就制作展板,展出学习之星、希望之星、进步之星作为班级学习的榜样,此外,一个月评选一次道德之星、卫生之星等。让学生在榜样力量的影响下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我没有一味的指责、批评,而是依靠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向好的、对的方向努力,让学生有章可寻,有法可依。

学习需要是学生的发展要求,班级应是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进行一些学习类的班级活动,让学生身心处于紧张热烈而又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中,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高一年级进行人生规划引领,建立学习小组,分散薄弱生,把学习薄弱的学生分散到每个小组中,采取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方法。引导学生诚信考试因此,班主任要努力打造班级学习文化,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

四、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形式。通过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参与竞争,可以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在各类活动中要求大家尽自己所能,提出目标,不断超越提高自我,同时为班级争取荣誉,这些活动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为形成班级凝聚力搭建桥梁,又能使学生心情愉悦,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例如:我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营造班级的体育文化,慢慢的就形成“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而体育精神深入人心,形成一种班级稳定的风格,也磨练了持之以恒的毅力。通过课外的锻炼活动,使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内化成为一种风格,一种境界,打造出一种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文化,这对学生的成长无疑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新课改已为我们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这需要我们要以创新的精神意识去面对。班主任应凭借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搞好班级的环境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

五、班干部队伍的建设

在班级管理中,要知人善任,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增强班级凝聚力。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作为一个人独立存在,既是生理上的人,也是心理上的人,文化的人,他的心理状态、道德准则等都受到集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班级里每一个成员的心理状态、道德准则也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要通过各种角色设置,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定的职务,都有自己满意的角色,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干部队伍建设也是班级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班干部队伍是否过硬,对于优秀班级文化的培养影响重大,要在班里树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离不开一支作风过硬,管理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一支精练有热情有组织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一年级在学生会干部和班干部的任用上,本着个人自愿,通过竞选,老师把关的原则,把工作能力强,同学威信高的好学生选上来,为同学服务。对班干部要严格要求,越能提高班干部的威信,给班干部以“自主权”放心让他们去做工作,每周一干部们到年级部汇报一次一周的工作情况。事实证明,班干部队伍队伍的整体实力越强,同学之间的关系越更加团结,就越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如何搞好班组建设 篇9

一号煤矿综采三队阎鑫高海超

内容提要:本文深刻阐述了煤炭企业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全面总结了一号煤矿班组建设工作的建设措施和方法,认真分析了一号煤矿班组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总体思路和目标。

关键词:班组建设措施思路和目标

字数:2658字

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综采三队经过10年的风雨洗礼,已经成为一个年产百万吨、管理先进、文化独特、环境和谐无重伤以上事故的现代化本质安全型区队。班组是区队现场管理最重要的环节,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层组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措施的贯彻落实都要落实到班组,体现在现场。煤矿要提高产品品质,实现高效低耗,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也必须从班组建设做起,由此可见加强班组建设意义非同一般。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班组安全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我们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才能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搞好班组安全建设,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认清班组建设现状

前期我们在班组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与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全国先进煤矿班组相比差距很大,使我们倍感加强该项工作的紧迫性。具体表现为:班组的制度体系还不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在班组长的培养上还不科学系统,比较随意,没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和思路,在班组长的选拔上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经验性、主观性。我们虽然制定了标准和考核细则,但仍显得僵化滞后,缺乏活力、约束力和号召力,有些考核内容还较繁琐,同时对班组建设认识不到位,工作时紧时松,时抓时停,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长效运行机制,效果还不够理想。

二、班组建设的总体思路及目标

(一)总体思路:继续把培养班组长作为首要和核心,把班组制度建设作为班组提升管理的基础,把五精四无管理作为班组管理的重点,把“白国周班组管理法”作为管理方法,把班组上档晋级作为班组建设的动力考核机制,采取班组自评、区队复评、矿综合考评三步流程进行考核,努力打造“明星班组”,从而使我区队的班组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目标:积极开展 “五型”即学习型、安全型、创新型、效益型、和谐型创建活动中。

1、创建“学习型”班组。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培养技能人才为目标。

2、创建“安全型”班组。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以人

为本”的理念。

3、创建“创新型”班组。以创新节约手段,充分利用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修旧利废等,降低生产能耗。

4、创建“效益型”班组。要合理组织生产,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计划。

5、创建“和谐型”班组。牢固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实现班组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形成员工关系和谐、工作协调、互助互爱的良好氛围

三、班组建设措施

(1)全面提升班组长素质

班组长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组的安全管理,这就要求班组长必须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既要懂生产、精技术、通安全、熟管理,又要有一套灵活的工作方法。作为班组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班组长平时不仅要注意学习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带头严格执行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被班组员工所尊重、信任。

(1)把制度建设落实到班组

加强班组制度建设,靠制度管人管事,有利于落实工作职责,有利于规范职工行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科学地评估工作绩效,对提高班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班组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有:班前会制度、班组长随班工作

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10多项制度。

(2)把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班组

不断完善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是班组第一要务、是班组长第一责任的安全意识,把企业的安全责任层层传递到班组长以及每一个岗位作业人员,严格考核奖惩,确保责任落实不衰减、制度执行不走样、安全监督不弱化。同时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合理确定班组生产量化指标,防止出现重生产、轻安全、抢进度的不良倾向。

(3)把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班组

要充分发挥班组熟悉现场、掌握实情的优势,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及时排查发现作业场所和各环节的安全隐患,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要建立完善班组自我约束、相互监督、持续改进的现场安全管理机制,坚决抵制“三违”现象,规范安全生产行为。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达标建设,做到人人上标准岗、个个干标准活,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到实处。

(4)把安全防范技能落实到班组

加强对班组长的专题培训,使他们既懂业务、会管理,又有责任心、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加强班组应急救援演练,遇到险情时,班组长要第一时间决策和指挥停产撤人。

加强班组安全警示教育和全员安全知识培训,做到应知应会、主动防范,所有新进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特殊工种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5)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落实到班组

大力倡导“不安全不生产”、“事故可防可控”的理念,多渠道推进具有煤矿特色的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强化遵章守纪意识和安全价值观念,切实提高全体从业人员自主保安、相互保安和业务保安的自觉性、主动性,做到超前防范。继续发扬煤矿区队班组建设的好传统、好经验,充分发挥班组安全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学习推广煤矿安全班组建设新成果和先进管理经验,把“机环”双险管理融入到班组建设当中,把班组建设成为安全文明、团结向上的企业基层组织。

(6)把企业的温暖和领导的关怀落实到班组

煤矿工人长年累月工作在高度危险、不见阳光、十分艰苦的环境里,他们的劳动价值必须得到全社会最广泛的尊重、作业场所必须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生命安全和健康必须得到最有力的保障,使他们能够幸福安康地享有企业发展的成果。队部要切实关心职工生活,使职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

(7)班组安全动态管理

所谓动态安全管理,是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的工艺流程和生产作业过程进行安全跟踪、预测控制,使安全生产在每时、每处、每个环节都得到保证。班组动态安全管 理是一种群体行为,只靠班组长和兼职安全员远远不够,特别要注意发挥岗位工人的主人翁积极性。

(8)作业标准化是班组安全的保障

班组作业标准化是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尤其能够控制“三违”现象的产生。班组作业标准化把企业各项安全要求优化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从根本上控制违章作业,保证班组人员上标准岗、干放心活、交标准班,从而制约了侥幸心理、冒险蛮干的不良现象。

煤矿企业的一切生产任务都要在班组完成,各项规章制度都要靠班组落实,把班组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现场,是企业把整个安全生产目标转化为实施运作的有效途径。搞好现场安全管理,必须把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即人、机、环、管)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通过高标准、严要求、勤检查等手段搞好班组的现场安全管理,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作者简介:阎鑫,男,中共党员,1984年5月出生,大专,一号煤矿综采三队安全副队长、工会主席、团委书记。

企业如何搞好班组长培训 篇10

作者:八九点班组专家团队关键词:班组长培训能力建设

早几年,班组长培训几乎无人问津,远没有现在这么火,之所以迅速被普及,一方面是企业的重视程度上的大大提升,另一方是培训行业快速发展、培训产品脱离概念化日益多元的体现。在我们和多家企业合作进行管理咨询与培训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特别是生产制造型企业对班组长培训的重要性大都认知明确,企业也迫切需求开展班组长培训,但往往做起来没有头绪,缺乏重点,导致在培训上钱没少花,效果却微乎其微!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搞好班组长培训?

先来看看班组长培训的现状,目前流行在企业内的做法是“请进来、走出去”,所谓请进来,即重金邀请社会上的名师、教授等来企业讲座,组织班组长来听,大多也就听完了事。走出去,即选派一批班组长,参加公开课培训或者到别的企业参观学习。这两者都无法保证培训出效果,前者盲目引进名师、名课却与企业自己的实际需求缺乏对接、格格不入;后者所听所学都是别人的经验,值得借鉴的不多,能够和自己企业结合落实得就更少。这样的培训往往占了目前班组长培训的70%以上。

培训要出实效,有价值,我们认为并不难,针对班组长培训而言,需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训前:系统规划是关键

现代培训不单单是听几堂课、读几本书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企业把班组长培训简单化、局限化,认为培训就是听课,研讨和训练。实际上这仅是培训的很小一部分。

89mc认为实施一场班组长培训必须经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规划——包括培训需求的分析和调研,培训项目的客户化开发,培训形式、内容的有机策划,确保培训顺利实施的相关资源支持、以及培训后的效果推进和转化,这些都是需要在培训实施前完成的工作。需求的分析和调研,确保培训有针对性,有时效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缺什么补什么,高效到位。针对调研中的问题分析与汇总,采取培训的内容的重新策划与开发,把班组长工作中最迫切的问题案例贯穿到课程中来,进一步强化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培训不仅仅是受训者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培训部门的事情,培训关系到班组长的直线上级和各相关部门工作任务与绩效的达成。因此,获取他们的支持必不可少,同时也为培训效果的日后可以顺利转化催生了良好氛围。培训实施前,各个环节应该环环相扣,有机整合。需求分析和调研为后续的培训实施提供问题案例资源,问题案例资源同时为培训项目的开发提供第一手的鲜活素材,同时也为培训后的效果转化和行动改善提供了问题与实践通道。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训不单单是简单行为、个体行为,应以系统的思维、以终为始进行思考和规划。

二、培训中:无缝结合是核心

目前的班组长培训多以技能传授为主,普遍缺乏对人潜能的关注。人的潜能是显能的三万倍,89mc认为单纯的技能培训不足以解决班组长层面的全部问题,班组长培训必须实现对人潜能和显能的全面激活、提升才能产出最大化的价值。

同时,在培训中,要实现三个无缝结合,即结合企业当前所需,结合班组长个人发展所需,结合对人潜在能力的激发引导。

结合企业当前所需,即把班组长个人胜任素质能力要求和企业当前的实际结合起来,以企业当前最紧迫的发展问题为导引,战略调整目标跟着调整,目标分解为任务,任务分解到个人。对班组长的能力素质要求紧密和企业所需达到的目标挂钩、绩效挂钩,查漏补缺地开展培训,带着问题来开展培训,组织培训。

班组长培训还需要与班组长的个人发展规划无缝结合。培训需把握每一个受训者的个人特点和优势所在,同时又能够为利于班组长的个人发展提供帮助,培训要能够引导和规划班组长的发展方向,通过培训强化他们的优势,弥补他们的弱势,想学员所想。在培训实施中,给与班组长充分展示的空间和角色感的塑造,培训内容强调所能给与学员的既得利益和价值,培训形式上侧重于激发和引导,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气氛调节上给与充分激励和嘉许,促进

学员之间的多向交流、激发、和借鉴。

培训中,要侧重对潜能环节的引导催化。据调查,很多班组长往往是技术上面的能手,管理能力匮乏,对于自身的规范和认知更是匮乏。人70%的能量来源于自己内在的主导和动机驱动,工作中更是如此,动机、态度、意识的转变可以带来源源不断工作热情和勇气。拥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工作绩效是普通人的几十倍,所以培训中强化对于班组长作为基层管理者的角色感、角色精神和境界的塑造,则是班组长培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三、培训后:长效转化凸现价值

很多班组长培训训前有规划、培训中也很精彩热烈,却同样没有效果,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缺失了重中之重的一环——效果转化。

任何培训不经转化,都没有效果可言,有的也只是短期效应,稍纵即逝。一次培训活动的结束不是该项目的完结,相反,才刚刚开始。80%以上的培训价值出凸现在培训后的效果转化结果。也就是说,无论多么成功、多么激动人心的培训现场,未经效果转化,都是失败和浪费。

班组长培训结束后,作为培训的相关方,企业应该趁热打铁,进一步狠抓培训的转化——成功的培训现场把学员激活起来,后期的转化则需要对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成果进行持续的推进,使其持久不懈,便成最直接的工作绩效、企业收益。89mc在班组长培训中一直坚持从三方面抓长效转化,即:

1、从班组长个人层面,抓行动改善

把培训中班组长的收获和启示变成改善案例,实践案例,每人或几个人形成一个改善小组,把培训中学到的经验做法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作为培训提供方,给于改善者支持和引导,作为企业方,提供给班组长充分的改善实践机会和资源,同时给予激励和嘉奖,对于突出表现者,树立为标杆,进行经验的复制和传播。

2、从管理层面,与绩效考核挂钩

为确保培训效果的转化,企业方应考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包括培训成果考核和行为改善考核,以及评估后的工作绩效考核。此外,从管理层面,培训后应该给予受训的班组长相对合理的晋升空间,使其有足够的机会和平

台来发挥所学,并鼓励其创新。

3、从组织层面,营造组织学习氛围,长效激活与转化

培训的最终结果是实现人行为的改善和绩效的提升。培训的最高转化境界在于营造全员参与、全员管理、全员创新、全员创标的自主管理与学习氛围。89mc创立的道场模式,强调搭建文化催化环境和互动传播平台,置身于这个“场”内的每一个人,通过天天一案例、每日一提问、每日一思考、每日一创新、每日一标杆„„等活动的策划参与,不断与环境互动,传播和散发能量,分享和学习经验,不断获得提升。同时道场的传播平台,鼓励自主管理、主动创新改善,每一个人的成功和实践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获得认同和传播,通过每日的分享、互动,个人得以潜移默化的提升和进步,而组织绩效也获得大幅的提升。

如何搞好企业的共青团工作 篇11

一、明确企业共青团是共青团组织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中心任务和追求目标,企业共青团必须围绕服从、服务于企业的这个中心任务。要坚持共青团工作与经济工作的高度结合,把共青团工作贯穿到企业各项实际工作中去,做到与经济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各级团干部要站在企业改革、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工作能与企业所需要、为党组织所欢迎、为团员青年所接受,与企业的改革、发展同步。

一方面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经济建设,牢固树立服从、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努力找准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结合点、切入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攻方向,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向生产经营“渗透”。二是引导教育青年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示范岗及青年突击队等活动,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建功立业。三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打响青年志愿者品牌,在社会急、难、险、重、艰困难面前,体现志愿者“奉献、有爱、进步、和谐”精神。

二、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是团组织工作的保障

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青工投身到企业改革发展建设的大局,是各级团组织的重要责任。如何有效地指导各级团组织开展工作,达到团结基层,凝聚青工的目的,除了实现组织上覆盖,工作上沟通,感情上联络以外,还应从以下几方面重视:

(一)意识比“能力”重要。意识支配行动。一项工作或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有一个好的指导思想和意识。事前的筹备和思考对活动成败至关重要。所以,好的意识往往是提升工作质量、拓宽活动领域、促进活动不断完善的基础。作为团干部,要培养和强化前瞻意识、精益求精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复合企业形势和单位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力求工作的新颖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更强。这样,我们开展工作才会更有保障。

(二)突破比“因循”重要。对于长期形成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很难再创新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形势和环境的变化,青工的意识和接受能力也在发生变化,需要更多的新事物来丰富和充实。所以,要善于突破传统的工作组织模式,采取交叉思维、立体思维和逆向思维等方式,反复审视工作和活动,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取得最佳突破方案后,便大刀阔斧地进行。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呈现活力。

(三)指导比“躬行”重要。面对基层团组织负责工作越来越兼职化的情况,加强指导是基层团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所以,作为上一级团组织,就要通过有效的指导和沟通交流,完善团建联系点制度和带动机制,使团组织的各项政策、要求和活动精神能及时贯彻下去,使团干部的有限的精力得到有效利用,保证活动开展不偏离主线,不违背中心,不拖泥带水。

(四)方向比“努力”重要。

“南辕北辙”的故事告诉我们,办事情只有选准方向,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团的工作也是一样。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既要抓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又要迎合企业和上级团组织大形势需要。所以,团干部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所选择,有所侧重,两轮并驾,才能干出成绩,符合形势需要。一味地努力工作,不顾形势和方向,结果有可能导致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三、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方法

(1)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壮大团青队伍。

共青团组织必须把工作对象扩大到28~35岁青年,把这部分人纳入到团组织工作的范围,特别是在服务其成长成才方面要给予重点考虑,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2)把好团干部的入口关,加强其自身建设。

企业改制后,客观形势要求把一批真正热爱共青团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团的领导岗位上来,新形式下要求团干部是一个思想过硬、业务精通、懂生产、会管理“一专多能”的人才,不仅要干好本职工作而且要把所兼职的工作业务,采取“导师带徒”的方式尽快学到手,做好改革的拥护者和先锋。

(3)创新工作内容,围绕青年需求拓展。

团组织要利用组织优势和政治地位,及时向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团青的合理要求,真正成为青年的“知心人”和“代言人”。同时要积极取得领导的支持,努力为青年提供具体、有形的帮助,为青年成长成才服务。

(4)拓展活动渠道,延伸工作手臂。

团干部要树立品牌意识和宣传意识,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开展精品活动,打响品牌。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宣传自己的“拳头”工作和品牌活动,取得他们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团的活动模式实现由原来“八小时以内渗透,向八小时以外延伸”,要变大规模集中活动为小型分散活动;变占用工作时间为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变团组织独家“经营”为联合基层群众组织或部门多家“联动”,借助社会各部门的力量来推动共青团活动的开展。

(5)根据青年人的特点,采取“五个结合”的工作方法:

①团的工作与企业的经济工作相结合。作为团组织就要主动为企业分忧解难,从对青年健康心态和现代观念的培养和教育入手,引导广大青年支持改革、理解改革、参与改革、投身改革,掌握青年的思想动态,及时向党组织汇报,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②情与理结合。我们在工作中要坚持情理结合,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以理为主。

③精神鼓励与物资奖励相结合。在工作中要做到精神鼓励与物资奖励的有机结合,使激励机制发挥最大的效用。

④团的工作要走出去,请进来。要突破过去那种以单位为核心的小范围活动,要积极拓宽工作领域,与外单位横向联合,整合资源,提高青年的参与度,加强单位间的合作,互相学习,优势互补,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团的工作水平。

⑤团干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相结合。一是要在新形势下,不被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所感,起到好的带头作用。二是要加强学习,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三是要尽力塑造自身形象,用高尚的品格,坦荡的胸怀,丰富的知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青年,教育青年。另一方面,企业应给团干一个有利于开展工作的平台,让团干手里有一定的职权,便于开展团的工作。

青年是未来的希望。在改革改制大潮中,团组织一定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团结带领全体青年知难而上,造烛求明,顽强拼搏,为企业改革发展,增强综合实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中国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不

上一篇:工伤认定委托书下一篇:母爱的力量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