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花写作文
一、设计理念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如果能引导、启发学生自觉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自觉去发现、捕捉、感受生活,就能使他们“有东西可写”;如果能让学生自主写作,不拘文体甚至不必成文,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使学生“能够写出来”;如果能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重视文字修改,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就能使他们“能够写得好”。如此历练,势必会点燃学生习作的激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会在写作的反复实践中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反映机制,获取可持续性发展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让他们自觉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自觉去发现、捕捉、感受生活。2.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其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
三、教学重难点
1.对所观察动物特点、生活习性、本领、活动情况、有关趣闻的掌握与表达。2.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写出自己的收获。
四、课前准备
搜集喜欢的一种动物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五、教学内容
(一)猜谜导入,激情引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我们一起来猜几个谜语,好吗?
(1)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2)头戴翡翠花帽,身穿锦绣缎袍,常把扇子展开,夸耀自己美貌。
(3)脑袋像猫不是猫,身穿一件豹花衣。白天睡觉夜里叫,看到田鼠就吃掉。
(4)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运送果子针上穿,遇到危险缩一团。
(5)黑毛黑,白毛白,圆圆胖胖惹人爱,攀得高,爬得快,嫩竹野果当饭菜。
(6)身体矫健又灵巧,身上穿件金钱袄,单独活动不结伴,能爬树来能跳高。、2.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边读边想,看看谜底分别是什么?
3.交流汇报。(谜底分别为:燕子、孔雀、猫头鹰、刺猬、熊猫、金钱豹)
[意图:由猜谜切入,既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 积极性,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语言材料]
4.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把谜底给猜出来了。看来,同学们对动物很感兴趣,一定很喜欢它们,是不是这样的?
(二)口语练习,诱发动机
1.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看到许多动物,那什么动物让你印象最深刻呢?或者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呢?或者你最不喜欢哪一种动物?说说原因。2.不光说出动物的名字,还要说出它的特点哟!
3.它的活动情况又是如何的?你和它之间曾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吗?或者又是因为一件什么事让你喜欢它(或不喜欢它)的?
4.通过这件事,你有什么收获?(或有哪些想法?)
[意图: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通过先说再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气,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销蚀畏惧作文的心理,使学生体会到作文是简单的、有意思]
(三)写作指导 1.写清楚动物的名字、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本领、活动情况以及和你之间的有关趣事。2.注意书写格式,要记得分段和标点符号的运用,多用好词好句,(老师也可以在黑板上书写一些),修辞手法等。3.书写工整,叙事完整。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下课后还能多去观察以前没有注意观察的动物,它们可能会给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的哟!还能多阅读描写动物的相关作文或故事,看看动物们还有哪些知识和秘密是我们之前所不知道的。下节课我们搞个动物知识竞赛,比比看谁最了解动物,谁才是它们的知心朋友。
附:教学板书:
动物 名字 外形特点 本领 生活习性 活动情况 有关趣事
好词:憨厚老实、憨态可掬、威风凛凛、气急败坏、楚楚动人、娇小可爱„„ 修辞手法:排比、拟人、比喻、引用、对比、夸张„„
下水文:
小金鱼
我家养了几条小金鱼,我经常注意观察它们。
金鱼在水里悠闲地游着,它们的眼睛是凸出来的,像是要掉下来。看,它们胖敦敦的身上还穿着一件金红色的衣服;尾巴像一把大扇子,摆来摆去。有时鱼会呆在角落里一动不动。我一拨水,它们被吓得游来游去。
鱼饿的时候,它们一看见靠近的人,就会随着你走的方向游过去。我扔了一粒鱼食进去有一条鱼探出头来,像是在征求我的意见,我只好点了点头,这条鱼马上把鱼食吞了。它好像觉得自己独食,便游过去伙伴们身边,还他们碰碰嘴,像在说:“对不起。”我又放了一些鱼食下去,小金鱼们像十年没吃过东西一样,马上蜂拥过来抢,身子竖起来,张大嘴巴,像要把鱼食全部吞进肚子里。
金鱼真可爱,我喜欢金鱼。你有没有养呢?没有的话,赶快找来养吧!它们会给你带来很多乐趣的。
学生作文:
小白兔
我特别喜欢去外婆家玩,因为外婆家有很多小白兔,我最喜欢小白兔了。
上周末,我从外婆家领回来一只小白兔。它非常可爱,它的耳朵又大又长,只要听见一点轻微的声音,就会“唰”地一下竖起来,灵巧地四面转动,寻找声音发出的地方,直到声音没有了,才恢复常态。它好像一团雪白雪白的云,但更像绿海上溅起的一朵活泼的浪花。我可喜欢它了--圆圆胖胖的,好像一枚雪球,在它的小天地中,爬来爬去。有时还摇摇它那镶着点点徘红的白色长耳朵,别提有多可爱了!
它喜欢吃黄瓜,萝卜,大白菜。但它最爱的还是吃野草,也许它依然喜欢它故乡的味道吧!小白兔的嘴是“丫”字形的,常常合不拢,露出两排碎玉似的小牙。它的眼睛是红色的,好像两颗的红宝石,一闪一闪的,漂亮极了。它的尾巴很短,活像一个小绒球球贴在屁股上,蹦跳的时候,一撅一撅的,可有意思了。
它很受我们一家的喜爱,我们经常带它到下面公园逛逛,它不急性子,总是等我们帮它选好一片有丰富青草的地方后,再慢慢的迈着它那优雅的"兔步"在哪绿色的小天空中,津津有味的品尝着我们为它精心挑选的食物。
看着小兔子那么的快乐,我们的心里更快乐!
学生作文:
我喜欢的小黑狗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要数我家的那条小黑狗了。我家的小黑狗可逗人喜欢啦!一身黑亮亮的绒毛,眼睛特别有神。头上和大腿上的毛很长,像黑色的瀑布一样。直楞楞的耳朵,好象时刻在倾听着周围有什么动静。又粗又长的尾巴不时摇摆着,像一个免费扫地机器呢!更逗人的是它总翘着潮湿的鼻子向着我,像一个可怜小孩子,看起来很可让人心疼,其实,我知道它很想和我玩。在向我发出邀请呢!
小黑狗的性情很温顺,很通人性。我和它相处久了,产生了感情。每当我生气的时候,它就静静地蹲在我身边一动也不动,好像想陪我度过那难过的时间;我高兴的时候,它就会围着我跑来跑去,“汪汪汪”地叫着,很讨人喜欢。
小狗的经历危险也有几次。第一次是掉进了河里,幸好被人发现拉了上来,喂给它吃药,不久就好了。还有几次是被毒狗的人毒了几次,幸好也被及早治疗,才得脱险了。从那以后,它就能嗅出那些食物有毒,哪些食物无毒。后来,我家的狗再也没中过毒。它够机灵吧!
我喜欢我家的小狗。我希望它永远伴随我左右,陪我快乐成长!
学生作文
可爱的小公鸡
奶奶家养了好多小动物,其中我最喜欢的奶奶家的小公鸡。小公鸡头上冠是红色的,像一个火炬。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外衣。腹部的羽毛像棕色的衬衫。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加上又尖又长的嘴,再配上五颜六色的尾巴特别威武。
早上起床,我就发现小公鸡在树边扒着土,左啄一下,右啄一下,看来是在找食物吃,我拿了一点小米,撒在地上给小公鸡吃,可是小公鸡就是不吃,我心里特别疑惑?于是我仔细地看着它在干什么?通过仔细地观察,我发现小公鸡是在捉小蚯蚓啊!我又观察了半个小时,小公难一共捉了十几条小虫子,真不愧是捉虫能手!
放学了,我回到奶奶家,看见小公鸡焦急着走来走去,我想:这次它应该是饿了吧。我又撒了一点米,小公鸡这时开始吃食了。忽然,不知谁家的一只大公鸡来抢食物,小公鸡看见了大公鸡来吃自己的食物,就用又尖又长的嘴巴在大公鸡头上的冠啄起来了,大公鸡逃跑了!小公鸡胜利了。
一教师引路, 打破“熟视无睹”
叶圣陶先生在《未厌居习作》一书中曾写道:“今天和昨天相仿佛, 明天又和今天差不多, 如果写无非刻板之字……”可见, 人们如果对周围的事物过于熟悉, 就容易熟视无睹, 而要打破这种熟视无睹, 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一次我让三年级学生去观察校园一角, 然后, 让学生以《校园一角》为题作文, 由于忽视了观察指导, 学生虽然天天在校园里活动, 但观而不察, 说“这个角落有什么好写的”。只是笼统地写“校园的一角有一个小花坛, 里面种了月季、美人蕉、铁树、一串红……小花坛旁有两棵雪松”, 单调而乏味。
于是我决定亲自带学生去观察, 及时进行观察指导, 我要让学生明白, 对于自认为很熟悉的事物, 其实有许多方面、许多细节、许多情况下的不同表现, 自己都是不了解的, 这些都是值得观察的。于是我带着他们早晨看朝阳雾气、嗅一嗅晨风气息、摸一摸美人蕉娇嫩的花瓣;中午在雪松下歇凉, 观察怒放的月季;傍晚, 赏一赏斜阳映照下的一串红分外艳丽……在观察时, 我不时与学生进行交流, 交给学生观察的任务, 选择观察的角度, 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结果学生思维活跃, 提高了观察的效果, 发现了许多以前没发现的东西。然后我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 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之余, 做个观察的有心人, 空余时间到校园一角多看看、多想想, 看谁能看出新内容, 几天后, 召集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同学们发言踊跃, 有的看到了蜜蜂在月季上采蜜, 有的发现一串红开花是节节高的……于是, 我因势利导, 稍加指点, 一般学生都能写得生动具体, 有景有情。其中我班闾××写的《我爱校园里的八角榔刺》一文, 获得了全国“秋雨杯”中小学作文大赛一等奖;章××写的《秋天来到我们的校园里》在《小学生作文向导》中刊登。
为了进一步打破“熟视无睹”, 我趁热打铁, 让学生去观察“校园的池塘”“我家的小院” (或我家的阳台) “家乡的田野”等, 引导学生努力去发现以前没发现的东西, 结果学生兴趣大增, 不但发现了很多新鲜事物, 还提出了不少问题, 把观察与思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二多种训练, 提高观察能力
茅盾先生曾说:“故为初学者设想, 凡技巧上诸问题 (包括“炼字”在内) 固然不可不下一番工夫, 但尤其不能不下苦工夫的是在观察力的养成。”作家艾芜也提出:“要练习我们的眼睛, 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
观察力是在多种多样的观察训练中养成的能动地发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其变化的能力。培养观察力, 在我国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有个形象的说法叫“练眼”。写文章同绘画一样也要“练眼”。尤其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 更需要通过多种途径, 采用多种形式, 扎扎实实地练。
“练眼”, 就是一种以视觉观察和视觉记忆为主的训练, 结合练笔指导“练眼”, 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方法:
1. 快速看, 训练观察的敏锐力
为了培养学生“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 我设计了以下训练:
我把学生带到一条只有一米多宽的小弄堂里, 小弄堂的一头是一条不怎么热闹的大街, 我让学生朝大街看, 看经过弄堂口的行人或车辆, 经过一人, 我便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关于这人的外表特征, 猜测他的年龄、职业 (并说明自己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由于弄堂口只有一米多宽, 行人从弄堂口经过只需1~2秒, 可说“稍纵即逝”, 而且看到的只是侧面, 因此学生一开始无从说起或只能说上一两句:“这人穿着米色的风衣, 走路很匆忙的样子”。于是我先作了示范:“这位女士留着一头短碎发, 身上穿一套灰色的西装, 脚踏黑色的半高跟鞋, 米色的风衣随着她匆匆的脚步迎风飘动, 也许她是某公司的职员, 正赶着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学生听得睁大了眼睛, 大大激发了再试眼力的欲望。于是我让学生先观察行人, 再进一步观察骑车的人, 观察一个说一个, 学生的快速观察能力迅速得到了提高。
然后, 我因势利导, 从天上飞的, 水中游的, 地上跑的, 树上爬的以及人的日常学习活动、衣食住行等方面截取镜头列出“快速看”练眼习题。诸如:飞鸟展翅、蜻蜓点水、水中雨花、腾空过竿、风筝断线等, 这些题目有的定时间定地点集体“练眼”;有的寻找情境, 随机“练眼”;有的自做实验, 分散“练眼”,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大大提高了孩子们观察的敏锐力。如一次上课时, 突然打了一个响雷, 同学们都吓了一跳, 有的缩回了头, 有的伸颈张望, 有的吐了吐舌头, 老师马上平息了这场虚惊, 继续上课, 结果有很多同学把它写进了日记, 而且描写同学们的不同表情时更是活灵活现、生动有趣。
2. 反复看, 训练观察的定向注意力
小学生们喜欢“猎奇”, 他们观察事物时往往是看过了, 就不愿再看, 所以往往是走马观花, 甚至是只走马而不观花, “熟视无睹”, 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为了训练学生定向观察的注意力, 我选择他们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林园、人物事物作为观察的“基地”, 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他们反复看。
如:以校园作为观察“基地”。首先, 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第一次观察, 站在校园中心环视学校全貌;第二次观察, 以游览顺序, 从校门口到教学楼再到操场;第三次观察, 我带学生来到学校边的一座高楼上, 引导学生俯视校园……其次, 对于熟悉事物, 我根据孩子认识事物的特点要求他们由低到高递升观察, 每次让他们跳一跳, 爬爬坡, 不断激发观察兴趣。如观察“家乡的田野”, 三年级时要求选好观察点, 按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 有顺序地观察, 看后有条理地分层次写《家乡的田野》;四年级观察田野里景物的相互联系及变化, 观察田野的美, 看后写《美丽的田野》或《丰收的田野》;五年级观察田野, 要感知自己和田野的关系, 认识田野景物的特点, 培养热爱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感情, 看后写《我爱家乡的田野》《田野是我们的乐园》。最后, 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 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 阅读, 再阅读。”所有语文教师都知道这条真理, 并都告诉学生这条真理, 但对学生课外阅读缺乏必要的指导与检查。学生有没有读课外书, 读了哪些课外书, 读了后有怎样的体会, 教师很少去了解。据我了解, 高年级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往往随意性较大, 有充满想象力的童话、寓言, 有逗人发笑的漫画等, 他们往往选择新奇、有动感的。一本书拿到手, 他们往往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看看, 或者是了解一下故事情节, 这样就算看完了一本书。而读后感想, 用简单几句话就可以概括, 这样的阅读不会对他们阅读水平的提高有帮助。
再看看语文课堂, 由于教材选的都是经典名篇, 这些作品无论在内容、主题, 还是语言、技巧上都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 因此每讲到一篇文章时, 教师总是潜心深挖、细致分析。一节课下来, 教师是声嘶力竭, 而学生呢, 有的是优哉游哉地听着, 有的是手忙脚乱地记着。听完记完之后, 头脑中却是迷茫一片, 什么也没留下。
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同一事物, 只要坚持观察、跟踪探究, 久而久之, 就能发现虽是同一事物却每天都在变化, 变化无止境。
3. 对比看, 训练观察的鉴别力
孩子写文章, 常有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通病,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观察时不善于鉴别, 眉毛胡子一把抓, 事物在他们的记忆中只有模糊的轮廓。针对这种情况, 我让学生把两件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学生就较易发现它们的异同或变化。如:班上换了数学老师, 我启发学生们注意比较:“苏老师和徐老师一样吗?”学生们哈哈大笑, 争先恐后地说:“当然不一样, 苏老师是老老师, 马上要退休了, 徐老师还很年轻呢!”“你们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学生们经过几天的观察、比较后, 在讨论时说:“苏老师的头发已经花白了, 额上布满了皱纹, 像一道道波纹似的, 还戴了一副老花眼镜。”“徐老师长着一头乌油油的黑发, 明亮的大眼睛, 炯炯有神”, 于是我又进一步启发他们进行比较, “他俩的身材、说话、对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学生们说:“苏老师身体胖胖的, 有一个将军肚”“徐老师身材苗条, 特别挺拔”……
三自觉观察, 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会了如何打破“熟视无睹”, 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 但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观察的主人, 还得养成良好习惯, 自觉、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
培养观察的良好习惯, 要从激发情感、兴趣入手, 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在读一本小书的同时, 又读一本大书” (《沈从文自传》) 。对读书的兴趣越浓, 观察的自觉性就越高, 就易于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田野、小山、树林里去, 给他们讲各种庄稼的生长规律, 山上各种动植物的名字、特征, 树木的传说、用途等。渐渐地, 学生对那些地方有了感情, 他们在田野里为庄稼捉虫、除草, 在山上嬉戏、采标本, 在树林里捉迷藏……他们亲切地称小山为“大朋友”;称田野里的小虫为“音乐大师”, 因为它们在夏夜弹奏着美妙的乐曲。在他们的日记、作文中, 这些地方的题材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并且每次都有新的发现, 有一个学生在《夏天的田野中》写道:“当夜幕降临, 田野里的‘音乐大师’——青蛙、小虫们开始工作了, 随着徐徐的晚风, 一首草一木融合了。另一个学生写道:“回家的路上, 我的脑海中不时浮现出老师那严肃的表情, 不知不觉又来到了那片树林, 我忍不住抱住一棵大树哭了起来, 树叶在晚风中哗哗作响, 似乎在批评我, 也似乎在安慰我, 我抚摸着大树那粗糙的树皮, 感觉大树正开口对我说话:小明, 做错了事, 只要及时改正就还是个好孩子……我紧紧地抱住大树, 使劲地点点头, 又向学校跑去……”
观察对于写作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写作是禾苗,而观察则是肥沃的田地。看一位作者是否具有较高的写作素质,可以同他一起去春游来评断他。具有观察习惯的人,他的眼睛常常会注视和凝视,他会对一些新奇和优美的事物流连忘返。他的目光既放射到远方那浩渺的远湖,同时也注目于脚下纤细的小草。到一座小城去旅游,他会津津有味于小摊上的小吃,在风中响动的摇铃和小城人奇特的装束。他不停地看,不停地问,他想把一切统统都摄入眼中,留在心里。可能在回到旅馆之后,也可能是旅游过后的某一天,他忽然想起这些来,于是,所有的画面都涌上心来,他奋笔疾书,蘸情成文。他写的可能就是他所看到的,也可能他借用了他的这些积累,用在了别处,比如文章中需要描写一个小孩的生活时,他就想起了他几年前看到的那一只摇铃。
2. 养成观察的好习惯,我们的记忆之船上就常常货物满舱。
观察并不要求马上写入文章。有些同学带着很功利的思想,认为我到一个地方去,老师又没有写作文的任务,观察干什么呢?他觉得观察就是为了写作,不写作于是就不观察。其实,我们是为生活而观察,观察也不仅为写作。记得我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喜欢问事的少年。东家长,李家短,只要我能知道的,我都喜欢听和看,于是我的奶奶就骂我“多事公”,她的意思是,我是一个喜欢管闲事的男人,如果我是女孩,就成了“多事婆”了。但她骂归骂,却不阻止我。我就常常从家中出去,看隔壁王大爷的葬礼,看巷子尽头的小木匠和乡下来的妹子一起在众人面前喝交杯酒,也时也会在半夜起来倾听楼上小夫妻的吵架,再在第二天把他们吵架的原因摸个一清二楚……不知道为什么,我似乎天生就有着这样的“闲事癖”。我少年时曾经发生过好几次妈妈叫我去买酱油,而因为贪看马路边的纠纷耽误了母亲的烹饪的“臭事”。这些观察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而厚实,我知道了生活的各个层面的色彩,有许多的生活细节至今仍然鲜活地闪耀于我的记忆之中。我并不一定为写作而准备。我为生活而准备。我因为我了解和储备了这些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而欣然微笑。我有别人没有的生活记忆。我到老了的时候,我还记得这些事情,于是我的少年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可爱和值得怀念。
3. 一场盛大的足球赛,可以通过停在门外的自行车来想见它的盛况。
观察不一定要身历其境。有时,侧面的观察常常会带给我们更丰富的想象。一场婚礼结束了,举办结婚典礼的大厅一片悄静。这时,你若走进大厅,将会看到:鞭炮的碎屑堆积满地,大红的横幅依然耀目,新人们走过的红地毯还未及撤去……这些,都会使我们对婚礼的隆重热烈而产生丰富的想象。再比如,一场足球赛正在紧张地进行。但我们无法进入。如果此时要我们选择一个角度来表现这场隆重的赛事,我们该如何来表现呢?我想,可以通过门外的自行车来表现。去看看吧,那些停放在场外的车的海洋,绵延不绝长达数公里!这些车的主人正在哪里?正在足球场中为了一种激情而呼号,而跳跃,而兴奋。这些车呢,它们就这样静静地停栖着,安静地倾听着主人激昂而飘落的呐喊与呼啸。它们是安静的,而它们的主人是激奋的。从它们的身上,我们可以想象到另一个世界中的热烈和盛大。
观察可以直接面向事物,也可以间接地将观察者与事物紧紧相连。只要我们注入想象,任何观察都可能使我们达到目的。一片小小的鞭炮纸屑可以使人想见婚礼的热烈,一辆自行车也可以带我们进入一场世界性的比赛。
4. 不要只看见大街上奔驰的高级轿车,还要善于发现街树上那一只绒帽似的鸟窝。
你不要以为能看到一辆奔驰轿车在大街上开过就算是很会观察了。你错了。观察的本领不是这样来评判的。观察的本领不是看你能不能看到那些出众和醒目的东西,招摇的东西,而是要看你能不能看到那些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在奔驰车开过的那一条大街上,你有没有注意,它的头顶上的那棵街树上,浓密的树叶之中,正潜藏着一只绒帽似的鸟窝?你恐怕没有看到吧?是的,我们注意的常常只是目光的正视之中的物体,我们还没有学会真正的“眼观六路”和“耳听八方”。所以,这个社会中能够称得上是观察家的人就还不是很多。
我的经验是,对于奔驰轿车这些显而易见的东西,不要让目光在它们的身上停留太长的时间,看到这些东西对于你来说并不是很难。你要注意的,应该是奔驰车上飘动的窗帘的颜色,它的轮子的转动和它车厢里坐着的那位可爱的小男孩;还有,当这一辆较为高级的物品在大街上驶过时,路人的反应。如果你注意到了一位小伙子的对奔驰车的注视和惊讶,那么,就可以说,你开始学会观察了。
5. 一粒沙子能看到世界的沧桑之变,一滴清泉能折射太阳的光辉。
许多到过罗布泊的人都会为它的沧桑之变而感叹。于是许多人在一些断垣残壁前拍照,还有些在临走时没有忘记捡拾些古老的遗物作为回家的纪念,这些残存的历史碎片上,一定沾染着罗布泊特产的金色沙子,那些细微而坚硬的见证。这些沙子,或许是某座古老建筑上一块墙砖的碎体,或许是皇宫中御花园的一座假山的风化物,它们曾经辉煌,曾经历史、沧桑之变,它们就是见证人。
这就叫一粒沙子见世界,一滴清泉见光辉。
在我们的生活中,庞大的物体使人惊骇,总觉得它们才值得入画作文。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细小的东西更具有撼人的魅力。因为它们的不被人注意,因为它们的细微,因为它们的永久,所以给人的印象才会更加久远和深刻。我们的写作也是如此,写大树不如写小草,写一条大街不如写一条小巷,写一位总经理不如写一位街头的卖唱艺人,写滚滚的长江,不如写门前的小河……小的是美丽的,小的会使你更加兴奋。
6. 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使你最快速地抓住观察对象的特征。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说的是对比的好处。高个与高个在一起,大家不见其高,但叫上一个矮个,两人并肩一站,大家就觉得高个真高了。我们观察一件事物时,可以把这件事物跟别的事物进行一番对比,比较它们的颜色、形状和性质,从而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这个不同之处就是特征。比如我们到苏州游玩,觉得这座城市很美,很特别。但特别在什么地方呢?一般的人总觉得苏州河多桥多园林多,这是别人的发现。我们还要有新的发现。这里就要用得着对比了。假设我们生活在北京,我们就拿北京的人,北京的建筑,北京的饮食和北京的交通工具来与苏州的比较,我们马上就发现了苏州与北京的不同:苏州人性格温和谨慎,北京人则豪爽大度;苏州的建筑以三层为主,古城区一般不超过五层,而北京则到处是摩天大楼,直刺云霄;苏州的饮食以甜为主,精制细腻,而北京的却八面来风,菜系毕备;苏州的交通工具中有三轮车和船,而这些北京却没有……
对比使我们的眼界大开。我们如要描写夏天的雨,就可以把它与春天和秋天的比较,于是我们的笔下就更加豪雨滂沱;我们如要写出某人的性格,我们不妨写写他在不同状态下的流泪,欢喜的泪、悲伤的泪和孤独的泪;我们如要把一座建筑的特点说明出来,我们就可以把它与它身边的一座建筑相对比,读者的印象一定深刻而清晰。
对比,使我们长出了一双智慧之眼。
7. 要注意观察事物的两个方面,比如大海有咆哮汹涌的时候,也有安静驯服的时刻。
你知道不知道,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有两个面孔?我们观察事物,一定要看到这一点,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和另一面,这两张面孔对我们都同样有用。
最近,我组织班级文学社到著名的虎丘参加一个庙会活动,准备进行创作。进入园中,已经黄昏时分,虎丘山游人寥寥,显得异常静谧。于是就有同学在商量如何描写虎丘之静。我说这个题目很好。又问,其中有没有准备写到虎丘之“动”呢?同学摇摇头。是啊,黄昏的虎丘是静的,但上午和下午的虎丘可是“锣鼓喧天,热闹异常”啊!一年一度的庙会每天都要表演两场精彩的民俗歌舞和杂技,千人石上人头攒动,虎丘塔下人声鼎沸……如果在写虎丘之静时,把虎丘之“动”也揉和进去,写出虎丘有动有静的两面性。这篇文章就比较全面而有深度了!
虎丘如此,在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人,任何一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大海有咆哮的浪声,也有安详的低吟;交响乐有低回婉转,也有高亢嘹亮;父亲既有舐犊情深,也有愤怒棒打;家庭中有和风细雨,有时也会有电闪雷鸣……世界就是由这些复杂的两面,甚至复杂的三面、四面组成的。世界真不简单。
8. 世界上没有一片相似的树叶。即使是同一个人,他大笑时的样子现在与刚才就不一样。
我们不能两次跨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因为,河水在不断地奔涌向前,方才的那条河流,早已一去不再。虽然我们并没有移动我们的双脚,但此河非彼河,它们已不是同一条了。
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看到主人公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是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们借此叹息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但细究起来,这话就有点问题了,因为虽然此“物”仍在,但今“物”与昨“物”已不全然相同,它的物性、物象和物质都已发生了变化,而我们似乎并没有了解。
少年朋友如果对世界的认识有这样的一种观念,那他一定会为世界的精彩和丰富而欢呼,即使有时看似不变的景象,他也能欣赏到那细微的变化之美。
9. 有些东西是我们的眼睛所观察不到的,它需要用我们的心来观察。
前些日子,我带我的学生们到苏州的一处名胜—虎丘游览。准确地说,是观察。因为我们要完成一个有关虎丘的征文。我们上完两节课,用了最快的速度到达售票窗口前的时候,时间已是下午的四点三十。暮色从河水里开始浮生出来。
我们以最快速度看完了所有的景物,来到后山。这时,淡墨一般的夜色已经开始笼罩树林、道路和池塘。我们在一座石桥上歇息。
我问学生:“你们看见了什么了?”
学生们回答我说,看见了蒙蒙的树林;看见了天空正在渐渐远去;看见了鸟的黑影掠过池塘;看见远处的小路不见尽头……
我笑了。问,还看见什么?
他们看着我。其中一个似乎从我的问话里得到了启发,就用了激动的声音告诉我,他看见了寂静之美!看见了虎丘山在黄昏里疲累的身影!看见了大自然正在合上它的眼睛!看见了许多我们不能看见的事物,正从土洞里、石缝里和杂草中悄悄地爬行出来,开始了他们的夜间的工作……
这位叫做曹群的同学,正是这样的一个善于用心来观察生活的人,他不但看得见有形的、局部的和现实的景象,还能看见那些无形的、全面的和想象之中的物象。他的心之“慧眼”真使人佩服!
是的,朦胧的夜色谁都能看见,但“宁静”和“自然之眼”你也能看得到吗?
请睁开你的心之“慧眼”!
10. 高明的警察能从一个人的鞋泥上判断出这个人的职业,这不仅靠观察,还要靠积累。
一位警察看见一个乘客从豪华的大巴上下车,他猛然过去,将其揿倒在地。没错,他捉住的是一个正在通缉的杀人逃犯。警察知道这个逃犯在某市杀人后逃入了一个村落。他从逃犯的那双沾满黄泥的鞋上看出了逃犯的嫌疑,于是将他逮个正着。警察研究过穿鞋与职业的关系。他知道什么人穿什么鞋子,以及从一双鞋子所沾的泥巴上判断一个人的来向,他甚至知道他的这座城市的东南西北各以什么颜色为主。细微的色差他也能加以分辨。这位高明警察的敏锐双眼使人钦佩。他的观察力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另外,他的成功还要归结他的善于总结和积累。他把平素的观察点点滴滴地记录在案,然后加以分析和归类。这样,他便有了大致的经验。再狡猾的逃犯也不能逃出他的火眼金睛。
写作也是如此。我们应该不断地积累我们的观察,然后加以分析和总结。分析会使我们从现象中发现本质的东西,也会使我们从寻常的见闻中得出惊人的结论!你不信吗?
11. 低头走路的人常常不能欣赏到流云的诗意。
不知为什么,在马路上,我们见到的低头而行的少年朋友是越来越多了。这种现象使人忧虑。我猜想,是不是因为要急着回家完成作业而低头匆匆?或者,是因为平日里受了老师和家长太多的批评和指责,而使他们难以抬头?我没有调查过。但在这里,我要告诉这些少年朋友,应该经常地抬起头来,朝头顶上望,这时,你会发现,就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竟还有着这样富有诗意的画面!看,白云正在轻掠,黑燕正在呢喃,天色愈加湛蓝……
我的家在一座五层高楼上。我住着顶层。每当写作疲累之时,我便会走到阳台上举目高望。我无法描述我所看到的所有景象,我只想告诉你,每一次我最深切的感受,那便是一种心旷神怡和扬眉吐气。是的,天之广阔,无可比拟;天之空灵,变幻莫测。我们在浩渺而澄净的天空中所得到的并不比在田野里和森林中的要少。它所给予我们的,不仅有观察的想象,它还给我们心胸的舒畅和品性的纯净。那些喜欢低头而行的少年朋友真的应该多多地抬头看天呢!
12. 要注意观察一样事物的变化过程,比如天是怎样黑下来的,一只蜘蛛怎样在墙角织起了一面蛛网。
我喜欢观察一件事物变化的过程,比如天黑。天慢慢黑下来的过程,非常使人激动,当你坐在广场上的一张木凳上,或是站立在阳台上,看着暮色从远处向你围拢来的时候,你的心仿佛也在渐渐地收拢了翅翼。远处的宝塔有半截变得模糊一片,而树叶也似乎被谁浇上了墨汁;不一会儿,天地之间好像慢慢地紧缩起来,所有的东西都被淹没在夜色里;你的眼睛终于被蒙上了,你拼命地睁大眼睛,眼前也依然是一片漆黑。我想,如果我们经历一次在教室中坐等天黑的体验,那也一定非常精彩有趣。我们坐在教室里,等着窗外的天黑。我们可以通过窗户观察外面的景象,也可以察看教室中光影的变化。我们把这一切按照分和秒记录下来,不仅是一篇非常生动的文学笔记,而且还是一篇内容翔实的气象观察呢!
观察一种景物的变化过程,可以使我们有完整丰富的收获。
13. 声音是我们常常疏忽的东西,观察时不能不加以关注。
在观察和描写中,声音常常使人遗忘。这是因为,我们观察事物总是习惯于使用眼睛,而声音是不能用眼睛看到的。所以,我们就将它疏忽了。然而,对于写作来说,声音却很重要。这是因为,声音的描写更能引起读者美感的联想和想象。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用耳朵进行观察。我们到了每一处地方,都要眼耳并用,注意察看,同时注意倾听。我们观察一条小溪的时候,不仅要观察它的清澈的水波,还要记录它哗哗的水声;我们来到一棵树下,也不但要看到这棵树青绿的枝叶,同时也要倾听它在风中的叶响;同样,我们来到河边,或是攀临一座山峰,或是欣赏宁静的月夜,也都要留心那些美妙的声音,它们,是景色的一部分,与形状共同组成了美丽的风景。
14. 要学会只用一句话,就使别人把一个人和另外九个人区别开来的本领。
一百匹战马朝天嘶鸣—你能让我从你的一句话中,把其中的一匹与其它九十九匹区分开来吗?一百位同学正在教室里静心应考—你能描述其中一位同学的肖像,从而使我很容易地就把他寻找到吗?一百棵树组成了一座小小的树林—你能一眼就看出其中的一棵与其它九十九棵的不同之处,然后用一句话把它总结出来吗……你必须要学会这样的本领,这样的本领是你写好一篇文章所需要的。
有些同学不会观察,主要是不会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一匹战马和另外九十九匹战马的区别,就是一位同学和另外九十九位同学的不同之处,就是一棵树和另外九十九棵树的不一样的地方。你能一眼就能看出来,并且能用一句话把它概括出来吗?如果你能,那么你一定能写出优秀而富有特色的文章;如果你还不能,那么就请多多地努力吧!
15. 写作就是表现美。观察就是发现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有很多同学常常抱怨,没有什么东西好写。他们即使是站立在浩渺的湖边,也会觉得,那不过是一些水罢了。下课的时候,我看见一位女孩,正在仰头看树。我问,树上有什么?她说,树上有天!我也挤进了树下,我抬起了头,把目光射向树梢。啊,这是我从未见过的天空!树叶缝隙中的天空!蓝色被碎成水晶,树叶通体透明,而阳光如水流淌。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象啊!
我佩服这个女孩,欣赏这个女孩。她发现了一处全新的美的所在。她的眼睛真了不起!由此而想到那些面对着激荡的湖波而索然寡味的同学,在他们的眼里,美,只是一些苍凉的“水”罢了!这种感觉的本身,是多么地苍凉啊!
观察家微笑着告诉我们,美,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我们缺少发现!是的,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样东西:不管它是一面荒凉的土坡,还是一截枯死的树桩;也不管它是一堵泥墙,还是一粒尘埃……它们都是美的,它们自有它们夺目的内涵!
【篇八:观察小鱼】
小鱼游到一片水域,水中心有一块缤纷的彩石,小鱼痴痴的看着。但是,它看起来有是那么的坚硬!
小鱼拼命的想游过去,可是总有无色的屏障将她阻挡。小鱼信誓旦旦的说,我一定要用我的热情,我的真诚同化你这片水。
小鱼拿自己每天的开心事,伤心事和水说,水知道小鱼喜欢的另一条小鱼,知道小鱼的痛和痴。水爱说:“这不关我的事”。小鱼噘着嘴说:“我不喜欢你这样说”。水无奈的笑笑。等到水再次说这句话时,小鱼还是有些伤心,尽管小鱼知道水会这样说。小鱼总是爱问水,这该怎么办,那该怎么办,水还会说:“我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吧!“小鱼还会向水撒娇,水有时也会乐呵呵是接受,小鱼就会高兴的得意忘形,认为水最好,最了解小鱼。
可是,小鱼忘了,她只是在石头外面游来游去,虽然游遍了所以的地方。小鱼自负的以为,自己可以进去摸摸那块熠熠发光的石头了。小鱼错了!
【篇六:我学会了观察天气】
我们要观察天气,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穿衣戴帽,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天气,有很多特征,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气温、风、云和降水量,观测天气可不能少了这些。
观测温度必要的道具。把温度计拿好,平视刻度便可知道当时的温度了。经观察,我发现天气最冷的时候是在深夜,天气最热的时候是在中午12时到下午2时。——不过要注意最好别把温度计打碎了!
观测风要注意风速和风向。观测风速用的仪器是风速仪,风球转得越快,风速级别就越高,风速是指风的力度等级,风球转的速度决定他的等级。风向标是标示风向的,风向标的尾部指着哪儿,就是哪儿的风,也就是说,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风向分八个方向:东、东南、西、西南、北、东北、南、西北。
观察降水量,要用的工具是雨量器。制作雨量器的步骤很简单,准备一个上下同等宽度的带毫米刻度的直筒杯,即可。
观测云对我来说是最麻烦的,云有很多种,有积云、卷云、层云。晴天的云很少,只占天空的四分之一;多云时占四分之二到四分之三之间;阴天时占四分之三到四分之四之间,以至占满整个天空。层云是扁平层状云,通常是灰色的,非常接近地面,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雨层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通常与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雨积云,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所以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一天,我在公园的草地上观察小蚂蚁。这些小蚂蚁小小的身体,黑亮的颜色,让我忍不住去观察它们的生活。
我发现它们非常勤劳。它们来来回回地搬运食物,尽管我看不到它们有多大的食物,但是它们搬运食物的行动让我对它们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还观察到它们的社会结构。蚂蚁们分工明确,有的蚂蚁在寻找食物,有的蚂蚁在维护蚁巢,有的蚂蚁在搬运食物。它们之间的相互协作,让我对团队协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我对小蚂蚁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它们虽然小小的,但是它们勤劳,团结,聪明,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
观察景物的颜色, 描写景物的颜色, 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 五颜六色。例如, 一个小作者观察到的湖中荷花的色彩:
往远处看, 荷花像倾在湖里的胭脂, 又像落在湖上的云霞, 更是别具一格。吟诵着那“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顿觉心旷神怡。你瞧, 那荷叶上蹲着一只青蛙, 它披着碧绿的衣裳, 露着雪白的肚皮, 鼓着一对大眼睛, 正在为荷花湖演奏动听的交响乐。荷叶展绿叠翠, 浑圆宽阔;碧盘滚珠, 皎洁无暇。在翠绿的荷叶丛中, 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 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 含笑而立, 娇羞欲语; 嫩蕊凝珠, 盈盈欲滴, 清香阵阵, 沁人心脾。摘下那碧绿的荷叶, 不仅可以挡风雨, 还可以遮骄阳。露珠亮晶晶的, 在那翠绿的荷叶上微微滚动着, 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像翡翠盘里托着珍珠一样。粉红色的莲蓬, 有的含苞欲放, 有的争先恐后地开放, 远远看去像一盏盏红灯, 陪衬着那肥绿的大荷叶和那像酒盅一样的莲蓬。
在这里, 小作者运用生动有趣的笔法, 细腻地描绘了荷花的颜色的特点: “像倾在湖里的胭脂, ”“又像落在湖上的云霞”“荷叶展绿叠翠”“露珠亮晶晶的, 在那翠绿的荷叶上微微滚动着, 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像翡翠盘里托着珍珠一样。”
二、观察景物的声音
不同的景物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描写景物的声音, 可以使别人读了文章如闻其声, 经久难忘。因此, 我们观察景物, 还应该注意观察景物的声音。要竖起耳朵来, 仔细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尽力把这些声音写入文章。
过了一会儿, 我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隆隆”声, 好像滚雷由远而近。一眨眼的工夫, 远处水平线上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条又细又长的白线, 横贯东西。随着潮声的增大, 白线也越来越粗, 像一群白天鹅展翅齐飞。前面的浪头还来不及靠岸, 后面的浪头就匆忙地挤上来。真是后浪赶着前浪, 一浪高过一浪。此时, 钱塘江不再平静, 它掀起了三米多高的巨浪; 飞溅起无数朵浪花, 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犹如万马奔腾, 势不可挡。潮水向大堤冲来, 浪头一个接一个地拍打着大提, 发出“轰轰”的巨响。成千上万朵浪花争先恐后地奔上岸来, 想加入我们的行列, 分享我们的快乐。
在这里, 小作者认真而又细心地观察了海潮到来时的声音, 在小作者的笔下──远处传来一阵“隆隆”声, 好像滚雷由远而近; 近处的浪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犹如万马奔腾, 势不可当。潮水向大堤冲来, 浪头一个接一个地拍打着大提, 发出“轰轰”的巨响。我们读到这里, 就真的如闻其声了
三、观察景物的形状
观察景物的形状, 是观察的最基本的内容。包括大小、宽窄, 长短、厚薄、圆的、方的、长的、短、粗的、细的等等。只有细致地观察了景物的形状, 才能在描写景物的时候, 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景物的特点。例如, 一个小朋友是这样观察湖中荷花的形状的:
我们上了渔民的小划子, 划进了荷花丛。荷叶像倒扣着的草帽, 有的探出水面, 站在水中, 像个上岗的哨兵, 守候在荷花的身旁; 有的漂在水面上, 像一个个碧绿的瓷盘, 为荷花收集着雨露。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荷花, 点缀在荷叶中间, 随着清风飘荡, 真好像一幅无与伦比的风景画。
走近一看, 荷叶丛中偶尔可见大大小小的莲蓬, 它们仿佛对我们诉说着荷花淀夏天的美丽的景色。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 大小不一, 大的象一把撑开的小绿伞, 亭亭玉立在水中, 小的只有几厘米大。在这碧绿的荷叶中, 无数艳丽多姿的荷花争芳都艳, 謦香四溢。那含苞欲放的花蕾更富有一番迷人的情趣, 活象一个熟透了的大鲜桃, 使人垂涎欲滴。这时, 一条鲤鱼跃出水面, 溅起无数水珠撒落荷叶上。那小水珠, 在微风吹拂下象颗颗珍珠调皮地在翠玉盘上来回滚动。
这个小朋友观察的是多么细致啊──“荷叶像倒扣着的草帽, ”“像一个个碧绿的瓷盘, ”“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 大小不一, 大的象一把撑开的小绿伞, 亭亭玉立在水中, 小的只有几厘米大。”“含苞欲放的花蕾”“活象一个熟透了的大鲜桃, ”使人垂涎欲滴。
四、观察景物的气味
观察景物, 不仅仅是用眼看, 还包括用鼻子嗅。用鼻子来观察景物的气味, 会别有一番情趣。例如, 观察果园里的气味:
枝叶茂密的果林里, 鲜花正在盛开: 嫩红的桃花, 雪白的梨花, 娇艳的海棠花……都开的笑盈盈的, 万紫千红, 散发出浓郁的花香……成群的蜜蜂在花间飞舞……我走进茂密的果林里, 花香醉人啊!
在这位小朋友眼里, 鲜花的色彩美丽, 浓郁的花香醉人, 沁人肺腑。由于小朋友运用了视觉, 听觉来观察, 就观察的比较具体。写出来文章也会别有一番滋味的了!
观察景物的气味, 千万可不要忘记哟!
五、观察景物的静态
观察静态的景物, 可观察景物的形状的特点, 颜色的特点等等。观察时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 不仅观察出景物是什么, 更要观察景物像什么。只有这样, 在描写的时候, 才能把景物写形象, 写具体, 写生动, 写有趣。例如, 一个小朋友观察了池塘的静态的特点:
火红的晚霞一落千丈, 落进了我的乐园里, 池塘平稳地卧着, 像害羞的姑娘, 脸蛋露出害羞的光。四处散开的清水, 像一张柔滑的床, 让她静静地躺着, 躺着。绿绿的水, 红红的光, 婀娜多姿的绿柳依依向水, 多美的画面啊!
啊! 家乡的小池塘呀, 真像绿翡翠, 嵌在那朴实无华的土地上。
在小作者的眼里, “池塘平稳地卧着, 像害羞的姑娘, 脸蛋露出害羞的光。“清水”“像一张柔滑的床”, 让她静静地躺着, 躺着。再加上“绿绿的水, 红红的光, 婀娜多姿的绿柳依依向水”, 怎能不感到这是“多美的画面啊! ”小池塘的静态充满了诗情画意。谁不爱这美妙的境界呢?
六、观察景物的动态
观察景物动态, 要抓住景物最突出的特点来观察。譬如我们要观察海潮的动态特点, 就应该观察海浪的冲击时的形态, 抓住一瞬间的变化来细致观察。例如一个小作者观察:
海浪从海平线上滚滚而来。它们打在礁石上, 溅起了雪白的浪花, 便飞花碎玉般地乱溅开来, 那溅起的水花, 远远望去像一朵朵白梅, 微雨似的纷纷落在海水里; 它们冲向岸摊, 冲刷着金色的沙滩, 冲去了人们留下的足迹。海浪一浪接一浪, 一浪比一浪猛。它们好像在赛跑, 一个浪头冲过礁石奔向沙滩; 另一个浪头也紧跟着冲了过来。它们又好像在和礁石搏斗, 疯狂地发起猛攻, 猛烈地拍打着礁石。礁石满不在乎, 傲慢地站在那里。它们又好像在跳高, 它们一个接一个地蹦向大堤, 可怎么也蹦不上去、渐渐地, 一个浪比一个浪蹦得低, 又好像是在策划着又一个突然袭击。
从以上这一精彩的片段中, 我们就应该可以知道, 观察景物的动态, 最重要的是写出景物运动变化的特点, 要注意展开联想和想象, 把景物当作人物来观察。这样的观察, 才能有感情色彩, 才能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有趣, 写的美丽动人, 写的有形有色, 有声有势。
摘要:如要写作文, 第一要观察。要想把景物描写好, 必须认真观察。什么是观察呢?观察包括颜色、声音、形状、气味、静态、动态。观察不只用眼睛看, 也用耳朵、鼻子等其他感官去洞察和感知外界事物, 对它们进行清清楚楚的了解和认识。要想把景物描写好, 必须认真观察。
一般来说,对画面的观察,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观察要有顺序。无论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我们都应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来看。也就是先全面地看,概括地了解画面的基本内容,然后再细看画面上每一部分的情景,最后再对画面进行整体的认识。
在进行局部细致观察时也应是有顺序的。可以是从景到人、从远到近,也可以是从上到下或从主要到次要……掌握了这些基本方法,看图时才可以灵活运用。
只有观察有序,才能言之有序,写出的习作才能条理清楚。
第二,观察要细致、具体。要言之有物,就要对画面进行细致、具体的观察。观察人物时,要看清人物的外貌、表情、动作等,由此判断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等;观察景物时,要看清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如山川、河流、树木、房屋等,由此判断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
总之,画面上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不能轻易放过。只有进行细致、具体的观察,才能准确地把握画面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第三,观察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观察时注意进行合理的想象,可以使所看的事物更形象、更生动、更鲜明、更具体。我们要想象出画面没有画出来而又和故事相关的情景;想象到树木的颜色、花草的清香;想象到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把一幅幅的“幻灯片”变成有声有色的“电影故事”,而不是呆板的图画说明书。
第四,观察要融入感情。是非蕴含在画面之中。通过观察画面,我们理解了图意,也看清了善、恶、美、丑,因此喜、怒、哀、乐也贯穿在观察的始终。要把这种情感融入字里行间,让读者能感受到,以引起共鸣。
五天来一直有下雨,让人心情也如天气一般阴阴沉沉,到了今天,终于看见太阳了!真是令人高兴啊!
在辽阔无垠的天空中,灿烂的阳光代替了令人讨厌的乌云和让人心烦的雨水,射入了广州了每一个角落,光明代替了阴暗,让人高兴万分,纷纷出来活动,在往常,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在早上出来活动,即使有也不超过二十个,但今天六点五十分出来跑步时,居然看间三十多人陆续从家里出来活动,到了七点整时,仅我看见出来活动的人就超过了六十人,在这个月的16日以来,13天了,我还是第一次间这么多人出来活动,而我也感觉非常好,在13天中除了19日之外,就一直都没有好感觉,总觉得浑身不自在。现在浑身轻松、干爽,那感觉别提有多畅快了!
今天的日光,可真让我舒服至极啊!
今日下学途中,我正走着。忽然,我见到一只蟋蟀,我刚想踩死这只害虫,想起观察昆虫写作文,于是,我便深一脚浅一脚的跟着它。
这只蟋蟀一蹦一蹦的,跳来跳去的。等它停下来,我看见了它的“尊容”,一对长触角,一双小眼睛,大嘴巴里透着凶狠,背后有一双大大的翅膀,前腿是四条十分细小的腿,他还有两条粗壮的后腿。突然,他低身向前爬去。我盯着它,不知它要干什么,只见它爬进草丛。我小心翼翼地拨开草叶,看见它在歌唱,听着阵阵清脆的歌声,看着它不停震动的翅膀,我想起《昆虫记》上面说的:蟋蟀震动翅膀,是在发音。听着优美的歌声,我正要离去,歌声突然消失了,我又回去一看,两只蟋蟀正在斗呢,我赶紧过去看,两只蟋蟀一会儿互相要对方,一会儿踢对方,其激战程度不亚于两国交战时双方肉搏。真精彩啊!
从这次观察蟋蟀,我了解了一些蟋蟀的习性。昆虫,是大自然的学科,以后我要留心观察昆虫;尽量保益除害,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关键词:观察;兴趣;积累;联想
初中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假大空,或千篇一律,或无话可说,往往对作文感兴趣的学生十之无一,究其原因,是因学生对于观察的不理解,对于观察的不认真。如观察到位,自然可以写出好文章。观察是习作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学会了观察,习惯了观察,才能去分辨出千变万化的事物之间的区别,才能细致入微地写出事物的特点,才能在写作时有条理、有层次、有顺序地写,才能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写出感情。因此,如果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一定要教会学生观察,不但要善于观察,还要养成观察的习惯。一旦学生学会了观察,习惯了观察,那么,写作将会手到擒来。那么,如何让学生会观察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与看法:
一、观察生活,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观察的对象、事物产生深厚的兴趣时,学生就会仔细观察、比较,并通过分析总结,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例如,写作、笔记等。因此,在让学生学会观察之前,首先要激发起学生观察的兴趣。兴趣的培养有很多种,每个教师的做法都不一样。
生活是最贴近学生实际的,所以,我认为,应该从生活入手,来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生活中处处都有可以发现新奇的事物,关键是如何去引导学生观察。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叶圣陶先生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之不尽。”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学生们都非常非常熟悉的课本,这似乎没什么可说的,同学们天天用,天天学习,这有什么可观察的?但是,你仔细看看自己的课本与同桌的课本是一样的吗?课本的新旧程度、折角与否、是否有乱写的痕迹、是不是缺页、是否的损坏等等,从一本课本可以看出它的小主人的性格。比如,有的同学很爱护书,给书包上书皮,但有的同学的书就非常破旧,这里撕个角,那里缺个页,还有的乱涂乱画等等。
再如,写同学,很多学生在写自己的同学时无从下笔,总是写上不多的字就完事,无非就是写写同学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等。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就是非常简单的一件小事也大有文章可写,单就同学迟到一事就可以写很多,同学迟到了,神情如何?衣冠如何?他是非常着急地赶来,还是悠闲地踱来?是因为没睡醒还是因为做好事?听到教师批评又是什么神态?
这些都需要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师要注意引导,吸引学生去观察,发现新奇,发现新情况,这样学生在观察时就会有兴趣,就会增强写作的欲望。
二、观察有方
同时,在引导学生观察的时候,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不至于绕弯路。那么都有哪些需要学生注意的呢?
首先就是要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只有目的明确,才能得到观察的结果,取得最好的效果。其次要教会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写作的时候按观察顺序来,这样会比较有条理性、通顺、有层次,否则就会弄得一团糟,理顺不清。比如,常用的空间高低、远近顺序、时间顺序、事物发展顺序等等。然后,要教会学生观察时抓住事物重点、特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有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才能写出独特的好文章,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比如,两片叶子,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这就是考查学生抓住事物特点的练习。运用这样的观察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视角,善于抓住观察的重点,关于抓住观察物的特点,提高学生观察力。
三、观察习惯
教师要尽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使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使观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以自己的角度为出发点去理解、感受生活,在生活中观察、写作。
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那学生就会在生活中、学习中,不由自主地进行观察,为写作积累素材,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会下笔如有神,素材自然是信手拈来。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备一个记事本,看到什么、观察到什么就记录下来,这样,不但可以练习写作,还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此外,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本,给予学生关怀,及时鼓励学生,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鼓励,使学生对观察有持续的兴趣。
综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从观察入手,培养学生爱观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注意传授给学生观察的正确方法,使学生在观察中养成好习惯,并勤于练笔,提高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大力提高。
【观察花写作文】推荐阅读:
观察为题作文11-24
鸡蛋观察记录作文06-21
关于观察日记作文06-30
【热门】科学观察作文07-20
观察动物作文评语10-14
观察蚯蚓小学作文10-16
小鸡观察日记作文12-06
关于观察日记树作文05-27
三年级关于观察作文06-14
观察蚂蚁600字作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