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乡下孩子(精选11篇)
国庆节来了,我和妈妈一起去乡下的外婆家。
早晨,天还蒙蒙亮,睡梦中的我就被外婆家的几只大公鸡叫醒了。不一会儿,远处也传来了一片鸡叫声,乡村的早晨在大公鸡的啼叫声中开始了。
我和妈妈起了床,来到屋外。我深深地吸了口气,啊!早晨的空气多清新,我一下子精神了许多。又过了一会儿,太阳慢慢升起来了。这时,远近的树木、房屋沐浴在朝阳中,好看极了。我弯下腰看到聚在小草叶子上的一颗颗小露珠,晶莹剔透,微风吹来,叶子轻轻地摇动了一下,有些小露珠调皮地躲进了草丛中,再也寻不着它了。
吃过了早饭,我和几个邻居家的孩子玩开了。我们来到小河边,河水清澈见底,不时有几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有的还吐着小泡泡。我们忙找来鱼竿,挖了几条蚯蚓,钓起鱼来。不一会儿,浮标动了,我用力一提,没想到提的太早了,狡猾的鱼儿脱钩了。我又耐心地等待着,又过了一会儿,浮标又连续地沉浮了几次,我才猛地一提鱼竿。啊!还真钓了一条小鱼!我们忙拿着鱼去逗外婆家的那只小猫咪。你看那只馋嘴的猫咪,一看见小鱼,眼睛就紧紧地盯新旧,“喵喵……”地叫了起来。我把鱼儿扔过去,猫咪一口就把小鱼吃掉了,就像《西游记》里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吃完了,还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巴两眼盯着我,好像在说还有吗?喂过小猫,我就和小伙伴们去野外采野花去了,我们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别提多开心呢!
阳光西下,山坡上的牛羊都“哞哞”“咩咩”地叫着回家了,我和小伙伴们约好明天再一起玩。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家家屋顶上长起了袅袅炊烟,整个山村像人间仙境一样。
乡下的孩子,与庄稼最近,与质朴最近,与幻想最近,与真诚最近。
当然,他们也与贫困最近,与渴望最近,与劳动最近。
乡下的孩子,没有城里的滑梯,他们的滑梯是山坡,稚嫩的骨头就这样磨练硬了。乡下的孩子,不怕日晒,不怕雨打。
他们的体育课上甚至没有单杠、双杠,一棵老杏树就是他们的单双杠,双臂单吊、两腿摆动,那会让城里的孩子惊叹不已。
乡下的孩子,衣服上是土,手上是土,脸上也是土,当然这会不断受到老师的批评,但老师也知道这些土生土长的孩子们喜欢土,离不开土,批评也只是因为卫生教育而必须批评而已,并不会因此而扣了孩子们的分数。
乡下的孩子不缺少锻炼,他们早晨起来就爬山,而且从山的这面爬上去,从山的那面一路跑下去,跑到学校竟然不会气喘。放学了从山的那面爬上来,又从山的这面跑下来,向着炊烟升起的村庄跑去,就像春天撒向村子的一把糖果,整个黄昏都充满了甜美和幸福。
如果放学早一点,这当然往往是在夏天的时候,他们还要趁着太阳没有落山,帮家里干农活,这农活往往是在上学前家里已经安排好了的,比如打一篮子猪草、去饮牲口,或者把田里的庄稼背回来等等,然后才去写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乡下的孩子不怕劳动,在大人的眼里谁家的孩子有出息,首先得是一个下地的好手,如果谁家的孩子不会下地劳动是要被村里人看不起的,因此任何一个乡下的孩子,劳动课的成绩都是优良。
乡下的孩子,在学校里不会为暖气不热而抱怨,他们往往在数九到来时,从老师那里拿来过时的报纸把教室的窗户糊上,整个教室生一个火炉子,孩子们就在那迷雾般的气氛中朗读英语单词。
乡下孩子的纸和笔是金贵的,他们常常在教室门前的空地上书写单词、生字,或者演算数学题,有时风会调皮地抹去他们的笔迹,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执著,他们会在黄土地这本最厚的作业本上再写一页。
乡下的孩子不知道衣服和鞋子的牌子。他们的衣服大多是自己的母亲亲手做的,鞋也是母亲千针万线纳出来的。如果校园里有哪个同学穿着让大家眼睛一亮的“时新”衣服,那很可能是那个同学的亲戚中有人在外边工作,或者是城里人捐的衣服,分给他们家的。
乡下的孩子不会因为上网而耽误学习或者误了干活。他们大多没见过电脑,即使学校里有,那也是被看成无比珍贵的学校财产,老师怕一不小心弄坏了修不起,因此让孩子们摸摸的机会就很少。
乡下的孩子没有孤独症,村子里这家的院墙隔着那家的院墙,这家的房子靠着那家的房子,这家的鸡常常把蛋下在那家的草窝里,那家的猫常常捉了这家的老鼠。这家缺了一根葱就到邻家去拿,邻家少了一把铁锨就拿了这家的用,这家顾不了做饭就到那家去吃,那家的孩子常常就在这家睡。他们没有城里的楼房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生分。
乡下的孩子,他们自小就受挫折教育,他们自小都很独立,而且他们还最知道感恩,最知道珍惜,他们可以自己做饭吃,自己烧炕睡,自己洗衣服,因为他们的大人很辛苦,因为他们的大人常常在外边打工。
乡下的孩子,他们自小是乡下人,他们长大了,有些会依然留在乡下,但有些却会去闯世界,当他们闯到城里的时候,往往让城里人大吃一惊,这人怎么这么能吃苦,这么能耐劳,这么能干有出息。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验、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理解语意上的省略与跳跃。
教学具准备:投影片、词卡。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新社会,农村面貌起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儿童的生活富有情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农村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的。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7 乡下孩子
2、解释题意。
乡下孩子就是农村里的儿童,把农村里的儿童称作乡下孩子,是一般人的口头说法。农村和城市环境不同,乡下孩子和城里孩子的生活和见闻也不一样。乡下孩子有什么特点,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说的内容。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读顺语句,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本课的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的字形。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怀里 欢唱 编织 含 动听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曾一串猪怀里编织
(2)指名读生字词,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等方面辨明加点字的读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怀里:两臂相向和胸部之间的空间。(动作演示)
欢唱:欢乐地唱歌。
编织:这里是指编成故事。
含: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
动听:好听。
(4)用卡片读生字词,包括田字格里外的18个生字和已解释的词语。
3、个人练读课文。
4、分小节指名四人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分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教认新偏旁
1、指导要点。
(1)须按笔顺描红的四个生字。
串:独体字,七笔写成。两口相叠,下口比上口更宽扁些,末竖中线行笔,穿过两口下伸收笔。
猪:十一笔写成。左右结构。上部犭是新偏旁,称反犬旁,弯钩须写挺直。
曾:十二笔写成。上中下结构。上部 为两点头.中间不能写成田.
编:十二笔写成.左右结构。注意绞丝旁的写法。
(2)其他六个要描红的生字。
坏:七笔写成。左右结构。注意提土旁末笔是提,不是横。
含:七笔写成。上下结构,上面是今不是令。
2、书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练习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训练
1、指导看图。
(1)画面上部画着什么?下部画着什么?
(2)右上角画的是什么人?身上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头上扎着什么?脚上穿着什么?
(3)女孩子面部表情怎样?她左手挎着什么?右手做着手势说明她在做什么?
(4)小结图意。
2、指名读课文。
3、分小节讲读。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说了什么?曾是什么意思?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是什么意思?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是什么意思?
(3)想一想:这一句当中用妈妈怀里和爸爸背上有什么含义?请读一读这一句话再回答。
(4)分两大组,一组读第一、第二行,另一组读第三第四行。
(5)学生答。
(6)小结。
(7)齐读。
第二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看图加想象理解)
(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句话里也用了能自然也可以说明他的聪明了,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说明他们能利用随处可得的条件,吹出好听的歌来,这又说明了乡下孩子的聪明。
(4)再分两大组读,体会一下意思。
(5)小结。
(6)齐读。
第三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为什么不用喂饱而用撑圆呢?这一句话实际上是在说什么?(乡下孩子帮爸爸妈妈干活)
(3)乡下孩子年纪虽小,却能帮爸爸妈妈干活,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明这个特点吗?(能干)
(4)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逮一串小鱼,就会乐坏了谗嘴的猫咪呢?
(5)逮小鱼给猫咪吃也算是生产劳动吗?(不算)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说明乡下孩子的能干)
(6)分组读,体会意思。
(7)小结
(8)齐读
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的一句话同上面三个小结里的话是同一个人说的吗?认真读后再回答。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小结
(4)齐读
三、总结课文
这首诗说的是乡下孩子生活富有情趣;他们聪明能干,正在农村里锻炼成长起来。
你们读了这首诗以后感受到了什么?领会到了什么道理?可以自由说一说。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指导
1、指导要点。
(1)这篇课文讲的是乡下孩子在农村广阔天地锻炼成长,要用赞美的语气来读。诗中的韵脚字有鹂、菊;事、曲;皮、咪;子、里。前三个小节句子词语互相对称,要读出节奏来。
(2)第一小节要突出欢唱黄鹂盛开野菊这些词,语气欢快。
(3)第二小节突出捉、编织含动听和两个能。读时语气轻松。
(4)第三小节要突出挖撑圆逮乐坏这些词语,读时语气要自豪。
第四小节哦的音调要拉长,表示听明白了。乡下孩
(5)子读时语速要快,语气肯定。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节奏感要强,用赞叹语气读。
2、教师示范。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教师指点。
三、背诵课文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试背。
3、各人轻声试背。
4、分组背。
5、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6、同座互相背。
7、全班齐背。
四、作业练习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乡下孩子》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重点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乡下孩子生活和活动的.幸福,快乐、有趣,并进行适当的想象说话训练。
诗歌的二、三小节是本课的主要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时要反复朗读,达到背诵的要求。首先课文二、三小节的写法基本相同,我就安排学生自主选择朗读的内容,这样尊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这几件有趣的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件?把它多读读,读有趣一点,如果你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这一环节的设计,又一次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起来,不但唤起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还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变传统的教师“讲”为学生自己“读”。
《乡下孩子》 一文以儿童诗的形式描写了农村孩子的快乐生活,读来清新舒畅,是一篇孩子们乐学乐读的诗文。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班的孩子热情洋溢,个个高高地举起了小手。尤其当我问他们:“小朋友们,如果你是乡下孩子,你会做些什么呢?”,孩子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有的说:“摘一把青菜喂小白兔”,有的说:“捉几只虫子喂小鸡”,还有的说:“采一把野花戴在头上”。……孩子们的语言尽管朴实无华,可却是那么真实。看得出来,他们被乡下孩子那样多姿多彩的生活深深地吸引住了,被课文中那浓浓的乡土气息感染了。每一个孩子,每一张面孔都写满了对乡下生活的向往。
突然,一个很不协调的声音响起,一位小朋友问:“老师,我们是乡下孩子吗?”我一时还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说是,可他们的生活实在太过单调无趣,他们的生活和课文中描写的乡下孩子的生活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说不是,那也不对,他们可是实实在在的农村孩子。也许孩子也和我一样存在着这样的疑惑,所以她问了。不止她一人,其他小朋友肯定也有着同样的疑惑。此刻,我不禁觉得悲哀,为孩子为自己也为当今的教育。孩子们不仅有沉重的课业负担,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更有优势,还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特长和技能。孩子们没有选择地、被动地去参加这些培训班,他们幼小的心灵渐渐丧失了灵性。孩子的学习应当是自由舒展的,个性张扬的;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生活的情趣,热爱生活;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一技之长,让每个孩子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享受学习,享受生活,时时刻刻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爱心。
这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应试教育的误区走出来,让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健康的童心,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一片健康快乐的蓝天。
跳过水池的身影,至今仍未消散。
虽说他来自乡下,但并不意味着他父母的工作是种地。没有转来我们学校时他一样每天上学,只不过学校在乡下那带。和他一同转来的还有一人,非要形容的话是个可爱的男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人明明很瘦却很喜欢猪,总是扮猪,于是立刻就赢得了同学的好评。他却黑着张黑脸,一副谁惹我就揍谁的样子,所以被孤立了好长时间。我和他的第一次交谈是通过拳头进行的。随着打架的次数增多,我和他建立起了牢固的友谊,和别的同学玩时,我总是叫上他,慢慢的他露出了笑容,和同学们也相处融洽,就是偶尔还摆下江湖老大的架子。都说乡下的孩子学习刻苦努力,他就不,玩的时候总少不了他。
那天他和我来到了学校里的小花园,那里有个小水池,里面养着几条鱼,周围种着几棵小柳树,风吹过水面,荡起层层波纹,他的倒影也飘忽不定。他问我敢不敢跳过这条水池,我可不敢,曾有人被推入水池,结果感冒了,感冒的滋味可不好受。我正要劝他,他已一跃而起,砰,稳稳的站在了水池的对面。我不禁感叹。果然,体育期末考试他满分通过。
他很倔强,认为没做错的事,绝不认错,所以和老师有不少冲突,每次也就我能劝他改邪归正。但就是这样强势如硬汉的他也在同学们的面前流下过眼泪,我也通过那件事更进一步了解了他。
今天是周日,为了让我们提高成绩,老师在别的活动场所租了教室,让学生自愿报名,除了在这段时间有别的课要上和个别不开眼的钉子生没去以外,剩下的都去了,他自然也无法逃脱升天。上课的老师是全年级轮流的.,这次教课的是二班班主任,我们班的学生都和她很熟,老师的样子很奇怪,不知为什么时不时去看他一眼,有些同学注意到了,也去看他,而当事者却在玩着一个金属陀螺。老师很生气,放下了书本,走上了讲台对大家说:那个新来的你们也认识很久了。喂,别玩了。他终于察觉气氛不对,立刻收了起来,老师接着说,你们知道吗,他的妈妈是在龙翔桥摆地摊的,我那天看到他妈妈在那么冷的天还在卖东西,就过去和她谈话。你们知道他妈妈为什么要受这个苦吗,就是为了挣钱让他儿子来这里玩陀螺吗!
那天放学后,老师和其他同学都走了,他一个人坐在教室里,黄昏的斜阳落在他的脸上,面对发亮的看板,默默地流着泪。察觉到我在门外望着他,他忍住了眼泪。黑板上的我早会了,才玩了下陀螺,用得着拿老妈和钱来压我吗,干嘛要让大家都知道我妈妈在龙翔桥摆地摊啊。他断断续续的说了很多,主要就是这个意思,我想了半天只憋出一句:可是你玩陀螺是不对啊,被老师发现也是没办法的。他深深得看了我一眼。离开了黄昏的教室,我沉默地跟去,他却不见了。一路上我在想那一眼的含义,那意味着他知错了吗?还是他怨恨我不帮他说话吗?还是在为自己的悲哀。
答案我不知道,或许一生都没办法知道了。那周日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我时不时在想,如果我当时安慰他一下是不是会更好,那时的他需要理解,错误可以纠正,心里的伤口却很难愈合。
《乡下孩子》是一首儿歌,以轻松、愉悦的话语向我们介绍了乡下孩子的生活,儿歌《乡下孩子》教学反思。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来说,乡下孩子的生活自由自在,多姿多彩极富吸引力,所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很投入,看得出,他们对这种别具一格的生活方式充满了兴趣。尤其是喂小猪,喂小鱼那两小节,更是产生了共鸣,学得也特别带劲,对于乡村孩子勤劳、善良,对待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的本性也体会到位了,教学反思《儿歌《乡下孩子》教学反思》。本课的难点在“曾在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两节的理解上。突破点是让孩子们体会被爸爸、妈妈关心关爱的幸福感觉,就能顺理成章地理解文意了。儿歌的朗读要注意节奏,孩子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可谓声情并茂,使听的人也感觉很快乐。
《乡下孩子》行为跟进课
昨天我们开始上行为跟进课,先在二(1)班听了小纪的《乡下孩子》一课。课堂上,教师用亲切的话语、甜甜的微笑感染着学生。我从学生们的朗读中体会到他们感受着乡下孩子的快乐、幸福、有趣。虽然他们在朗读诗歌的时候停顿的节奏不对,(“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这一句不能停在“曾”字的后面。)但总的情感基调很浓。老师还抓住关键词进行理解,如“撑圆”。
今天我在二(3)班进行跟进。虽然昨天晚上在家反复研究了教材,也整理了自己觉得满意可行的教案,但是上的时候学生们却始终感受不到乡下孩子的高兴、活泼、能干。学生始终未能进入情境,他们似乎没有二(1)班小朋友的天真和幻想,有个别同学很能够理解课文,但是表达显得苍白无力。此时,我深深地感受到老师的情感渲染是多么重要!让我们的表情丰富一点、让我们的语音甜美、生动一点吧,不要害羞!当然,我需要第一个努力去做,为我加油吧!
就如橄榄,初食清淡,而越嚼越香,总会在熟悉的孩提生活中甜美回忆,令人回味www.czxq.cn/blog/user1/xyzxyz/archives//287.html
1、读课文的时候,能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课文中描绘的情景,理解课文内容。
2、用合适的词语形容一下乡下孩子的生活。
3、我们也是乡下孩子,试着也来编写一个小节。
我认为这样的目标比较明确,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标的。目标1是说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因为这是一首诗歌,读懂诗歌的方法之一就是透过文字进行想象。教学中,我利用图片和教师的描述引导学生想象第一小节,学生们感受到了乡下孩子享受着父母的爱,生活得非常幸福。目标2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孩子们用幸福、自由、快乐、勤劳等词语来形容乡下孩子的生活,可见他们真正读懂了课文。目标3是一种写的训练。课文语言优美,适合孩子们积累模仿,教学中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补充了很多内容,大大充实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们写的句子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幸福生活,站起来读的时候一个个都美滋滋的。
朗读第二节时,抓住“捉蝴蝶”----“遍故事”,“含草叶”----“吹歌曲”等词,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稍稍长大一些的“乡下孩子”在乐趣无穷的自然中玩耍、嬉戏的情景,感受“乡下孩子”无忧无虑的愉快心情。然后抓住“挖野菜”、“逮小鱼”等词让学生了解又长大一些的“乡下孩子”会在闲暇时帮父母做一些事了。通过“撑圆了”、“乐坏了”等词感受劳动的滋味----乐在其中!这些令人充满遐想的语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在层层深入地朗读过程中意会课文用词的贴切与精美,渐入佳境。于是我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读好最后一节:“哦/乡下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通过朗读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诗句,学生们体会到了农村的广阔与前途的光明。此刻,我们老师也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由此而产生的艺术魅力,用三言两语又怎么表达得清楚呢?
杨再隋先生说:“只要我们抓住它的主干,让学生多读就能感悟,还需多费口舌干什么!老师讲得再多,难道还比课文本身更生动更形象吗?不如老老实实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去学习,在读中去欣赏,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回归到语文的本位上来。”
暑假中的一天,我们一家人来到我的乡下老家。
我还没到乡下老家,心里就想着老家屋子后面的菜园。去看一看那里的葡萄、桃子、辣椒……是不是都熟了?可不可吃了?想想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一到老家就迫不及待地飞奔目标地——屋后菜园。只见绿油油的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硕大的.紫色发亮的葡萄;桃树上结满了一个个粉色熟透了的桃子;葡萄架下面是绿油油的蔬菜,红通通的辣椒,绿涔涔的韭菜……我和弟弟被这一景色迷住了。外公见状马上把葡萄、桃子摘下来给我们吃。我和弟弟可顾不上吃,马上开始我们的游戏——“捕虫大行动”。顾名思意就是捕捉虫子,。捕捉完虫子,我们已经很累了,爬上二楼平台上休息。站在平台上一眼望去,一排排屋子就像一排排坐得整整齐齐的学生,一棵棵茂密的树上传来一阵阵悦耳的鸟叫声,地面上一群群小鸡在母鸡的带领下东啄啄,西啄啄,好像在寻找着什么东西,一群小朋友们在欢快地玩着游戏……乡村的景色真美。
【小学生作文乡下孩子】推荐阅读:
小学五年级作文:乡下01-31
小学生优秀清明节作文乡下扫墓10-22
乡下的乐趣小学四年级作文12-31
小学四年级乡下人家的作文02-02
淘气的孩子小学生作文06-04
懂事的孩子小学作文10-29
怎么让孩子爱上学习小学作文01-02
善良的孩子小学二年级作文01-26
一个孩子的母亲小学六年级作文11-20
战火中的孩子小学作文400字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