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教学反思(精选7篇)
这节课我个人觉得满意的是通过问题引领,层层突破,让学生理解了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过程。运用一些成语、故事、图片和历史想象将艰涩难懂的思想主张讲得通俗易懂,并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也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这一节课设计了3个主问题:程朱理学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儒学的(提示学生从如何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哪些儒家义理的角度去思考);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与二程、朱熹主张的联系与区别;结合教材内容和图片谈谈宋明理学的影响,在今天哪些内容仍有积极意义,哪些内容应该舍弃。这三个问题是针对课标中“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和认识理想修养论中的积极意义”而设计的。学生通过解决这三个问题,得出一些基本认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儒学的新发展;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发展;宋明理学在封建社会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理学在今天仍有许多积极意义,比如修身养性、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等。如果学生能独立自主地解决这3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完全达成了。
在讲授二程、朱熹、王阳明的观点时,我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伤天害理”、“格物致知”、“良知”等。通过这些讲解,学生对理学的基本主张有一定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理学作为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这些都是为后面解决3个主问题提供了铺垫。
在讲完“理”由之后,我做了小结,在讲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后也做了小结,在上完这一课内容后,我又将前三课内容做了总结。这样做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注意梳理已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实际上,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就会了解儒学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课堂实是缺憾的艺术。自己感觉主宰了课堂,总体上讲得太多,学生活动较少,师生互动不够充分。这与宋明理学内容艰深和本人课堂驾驭能力不足有密切关系。在总结“程朱理学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儒学的”这一问题时,应适当提示思考的角度——“继承”和“发展”,“发展”应该从“本原论”、“认识论”、“修养论”的角度思考。如果这一问题完全由学生归纳出来,课堂的达成度就会明显提高。再如,在讲解“致良知与格物致知的区别”时,没有适时追问“哪一观点科学揭示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加深理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认识论”
上的本质区别。学生主体地位不仅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在课堂教学中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通过激发、追问、引导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参与进来。只有学生主宰课堂,才有可能形成“生态”课堂,学生才会生成新问题,获得新方法,生成新知识。
一、理清核心含义:新课学习中史学概念教学重心
宋明理学一课中的历史概念之多, 是令人目不暇接的, 概念深奥, 内容晦涩难懂, 那么教师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来理清历史概念的核心含义呢? 这要抓住本课核心概念“宋明理学”中的“理”。宋明时期究竟有多少“理”的学说呢?, 如何让学生理解不同人眼中的“理”与“心”的含义, 这就要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精心选择上述历史人物的言论内容来理解各自的核心理念。如理解“程朱理学”的理时, 可向学生展示三段材料:
材料一:“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天者, 理也。有理而后有象, 有象然后有数。”“父子、君臣, 天下之定理,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 为臣尽臣道, 过此则无理。性即是理。仁、义、礼、智、信五者, 性也。今日格一件, 明日格一件, 积习既多,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 《二程遗书》) 。”
材料二:“宇宙之间, 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 地得之而为地, 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以为性, 其张之为三纲, 其纪之为五常, 盖皆此理之流行, 无所适而不在 ( 《文集卷七读大纪》) 。”
“昨谓未有天地之先, 毕竟是先有理, 如何? 未有天地之先, 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 便有此天地。理在先, 气在后? 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 但推上去时, 却如理在先, 气在后相似 ( 朱熹师生对话《朱子语类》) 。”
材料三:在朱熹看来。现实有两个世界: 一个是抽象的, 另外一个具体的;抽象的世界由理构成。一切事物, 无论是自然的或是人为的, 都自有其理。“理”指的是事物的终极标准, “理”的总和就“太极”。而具体的世界朱熹用“气”这个概念进行描述,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气”的凝聚, 都是按照理的模式凝聚而成。以建造房屋为例来具体说明, “一幢房子要建成, 必须按照建筑学的原理来建造。这些原理是永恒存在的, 任何人要想成为伟大的建筑师, 必须充分懂得建筑学的原理, 按照建筑学的原理来设计、施工, 这样它设计建筑的房屋才能牢固和持久。那些受过专门培训的外行建筑工人, 在建筑房屋时, 或许靠本能, 或许靠一定的实际经验, 对于建筑学的原理或者不懂其中道理, 或甚至根本不知道。结果他们所造的房屋, 由于不符合或完全不符合建筑学原理, 必然不能牢固持久 (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
通过上述材料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探究、认识到不同人眼中的“理”有着不同的“结论”, 很显然二程眼中的“理”是宇宙的普遍法则, 是事物的规律, 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 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眼中的“理”是事物的规律, 是客观存在的。在社会生活中理还指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从两个人对“理”的概念理解看, 两人思想本质上是一致, 才有了“程朱理学”的称号。而朱熹的“理气论”含义理解, 则离不开材料二朱熹的师生对话、及材料三冯友兰对朱熹的理论的解释。在朱熹看来, 既然万事万物都有理, 那么统治者治理国家也和建筑房屋一样, 必须尊循治国之理, 古代圣贤的言论就是治国之理。这个国家社会如果都按古代圣贤言论组织行事, 就会安定兴旺, 否则就陷于混乱。朱熹深信有永恒之理, 古代圣贤言论就是永恒之理。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 在新授课环节只要知道上述概念核心含义即可, 无需进一步探究。
二、理解概念网络:一轮复习中史学概念教学重心
高三高考复习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 学习目标定位为“进一步加深对史学概念理解”, 学生就要找到概念之间的联系并且建构概念网络。要使学生的历史概念系统化、体系化、整体化, 教师的教学重心必须在角度指引、方法指引方面用力, 以帮助学生能够对历史学科真正宏观把握, 对微观史学概念清晰理解。那么, 有哪些常用角度指引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寻找历史概念之间的联系, 进行历史思考。
1. 历史发展进程及历史规律。以宋明理学为例, 学生从理学的背景———三教合一作为概念网的源头, 根据历史发展进程, 进而构建理学在不同时期不同理学家的对其理论发展这样的一个小的概念网络。
2. 史学理论的运用。以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应用为例, 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与“心学”阶段, 一方面, 反映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本身具有自我调节、适用时代的本能。另一方面, 说明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如推动了宋朝的“文人画”的发展。
3. 架构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如由宋明理学的思想内涵, 可以联系到“修身养性”“中华民族性格”“文人气节”等, 由“理学”作为“新儒学”的发展可以联系到“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发展”等。
4. 横向与纵向联系。横向: 宋明理学与文艺复兴建构联系; 纵向: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发展历程, 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宋明时期理学—明清时期儒学批判等, 由此认识到主流思想演变是一个不断吸纳融合各种思想流派的过程。
在一轮复习实际教学中,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宋明理学”概念, 至少要设计两个环节进行师生互动:
第一环节:学会提炼概念, 自主建构体系。
教师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主要观点、历史影响三个角度回忆所学, 在分析、联系、思考基础上提炼概念。挖掘各种理学流派发展进程中的相同点, 提出问题思考, 教师根据问题重新整合资源, 根据学生情况创设问题情境, 指导、观察学生活动予以纠正,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建构与概念相关的体系。
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 整体梳理宋明理学知识体系, 结合教师提示, 通过回忆、翻阅有关复习资料, 认识再现宋明理学的内容, 在梳理过程中, 找到核心概念, 并准确表达出来。如历史背景方面: 儒学危机、冲击独尊地位、三教合一, 儒学者探索。主要观点方面: 世界本源、性即理、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心即理、致良知等。历史影响方面: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感等。
第二环节:学会培养能力, 真正提升素养。
教师布置研究任务, 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指导。根据学生对宋明理学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情况, 设计两个比较性的问题: ( 1)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对求“理”的途径比较研究; (2) 比较朱熹与李贽对待儒家思想态度比较研究。根据问题与学生认知提供相应材料, 提升学生的历史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一:朱熹一生著书是209卷, 编撰书籍是210卷, 注释有38卷, 校勘是72卷。朱熹认为宇宙之间, 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 地得之而为地, 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以为性; 其张之为三纲, 其纪之为五常, 盖皆此理之流行, 无所适而不在。而陆九渊没有专书留下, 著作数为零, 只是后人为他编纂了文集。陆九渊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 自身就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 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其中一句著名的话:“吾心即宇宙” ( 研究角度之一:著作数量相差悬殊) 。
材料二:“如果敌机来了, 朱熹就会叫他的弟子爬到书架上, 去翻查飞机的种类性能和各种防控的知识。”“陆九渊会让他的弟子闭目静坐, 泰山迸于前而目不瞬, 不为机声所慑。” ( 研究角度二曹聚仁先生的比喻) 。
材料三:夫人者, 天地之心, 天地万物, 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 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 不知吾身之疾痛, 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 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 所谓良知也 (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
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 则要妙精微, 各有攸当; 亘古亘今, 不可移意, 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 而其所行所言, 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
材料五:前三代, 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 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固未尝有是非耳。……被服儒雅, 行若狗彘…… ( 李贽《藏书》) 。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方法, 选择自己的历史观点, 阅读补充资料并有效选择论据 ( 提取信息) ,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认识、思想碰撞、分享见解, 在分析综合历史信息基础上, 加深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宋明理学与明清儒学的理解, 解释对相关比较性问题的观点, 进而形成知识体系。
第三环节:学会灵活运用, 提升思维能力。
此环节实效性就看是否会运用概念分析问题, 这就要使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历史概念来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例如, 可以运用“宋明理学“来分析宋朝的“文人画”、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 等等。
经过一轮复习后, 学生即将参加高考, 无论是知识和能力还是思想认识层面都有提高, 从培养目标看, 提高分数固然重要, 但绝不是唯一目标, 仍然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要求, 提升学生思维理解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仍很重要。高三后期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能力分层很明显, 基本有三层: 第一层次, 史实基础非常扎实, 历史概念表述规范准确、注意内外联系、历史逻辑、思路清晰;第二层次, 史实基础比较扎实, 历史概念表述比较规范、问题联系不全面、答题思路拓展不够;第三层次, 历史史实不扎实, 史实混乱、概念不清、答题表述不规范。面对这样的现状, 高三后期的试题讲评中史学概念教学重心选择应该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 提出不同学习目标的要求, 这就要理明各种学生层次, 找到其知识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因此, 可以这样说不同的学情需要不同的学习目标, 决定了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史学概念分层教学重心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向勇.学贵自悟, 守旧无功.中学历史教学, 2011, (7) .
[2]张帆.用概念教学提升历史复习效果之我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3, (3) .
[3]张帆.用概念教学提升历史复习效果之我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3, (3) .
关键词:宋明理学;朱熹;格物;利弊
一、宋明理学的主要人物及精髓
理学的开山祖是北宋的周敦颐程颐等人,到南宋时,朱熹成为集大成者,并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南宋的陆九渊将程朱理学的心物(知行)观发展为体系完备的主观唯心主义心学。明朝的王阳明继陆九渊后,成为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宋代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 《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二、宋明理学在历代王朝中对维护封建政治所起的作用
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標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事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在元朝程朱理学还真正成为官学,在元代设立了科举法。早在成吉思汗和蒙哥从欧洲回师东向,征战中原的时候,蒙古统治者就注意网络汉族知识分子或已严重汉化了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以为己用。像耶律楚材、元好问等。而在这些儒学大师的大力推荐下,元朝统治者也顺理成章地进一步推行汉化,适度地尊重儒学,逐渐认识到了程朱理学对统治的益处开始大力推行它并为此设立科举选拔人才。
等到了明朝,统治者认识到程朱理学对统治对维护封建制度的作用,非汉唐时期的儒学所能比拟的。早在明初开国伊始,即有刘基、宋濂等程朱理学家,与明太祖朱元璋论道经邦,议论礼乐之制,以孔孟之书为经典,以程朱注解为规矩。其后,解缙等人对明成祖朱棣的讲筵、入对,更是君臣唱和。遂于永乐年间,在朱棣的御临下,以程朱为标准,汇辑经传、集注,编为《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诏颁天下,即所谓“合众途于一轨,会万理于一原”,作为治国齐家的统一法理和准则。程朱程朱理学遂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在程朱理学的发展中对中国影响甚大,对人的性格、思想、行为对社会的风气等有重大影响。
在晚清时期的传统学术格局中,程朱理学作为官方哲学和社会意识形态,仍处于主流学说的位置。相对于清代中叶的衰落而言,从道光末年至光绪初年,程朱理学一度出现所谓的“复兴”。
三、从社会影响方面对宋明理学利弊的分析
宋明理学的两重性,宋明理学到底留给我们什么?能让我们受到什么启发?
首先,当然是以程朱为中心的“理学”在其数百年统治期中对广大人民的思想毒害。它给人们那么多的痛苦,所谓的“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孟子字义疏注》)“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然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戴震:《与某书》)。之所以搬出这些人所熟知的文章,是因为它们清楚表达地了这种亲身经历,说明了宋明理学(主要是朱学)在当时的现实作用。而且,重要的是,即使在纯理论或行动中具有优秀表现的人物(例如刘宗周),只要翻阅他们那些涉及社会现实生活的种种议论(如刘的《人谱类记》),便怵目惊心地可以看到这些理学家们是那些地愚昧、迂腐、残忍……,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求用等级森严、禁欲主义……等等封建规范对人进行全面压制。
综上所述,与康德不同的是,康德的道德律令具有更多的可敬畏的外在性,宋明理学在理论上却保留了更多人情味。在康德,是本体与现象界、伦理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分裂;在理学,是“赞化育,与天地参”的“情理协调”和“天人合一”。所以,它不是完全忽视情感的纯理性的社会契约,也不是完全忽视理知的纯感情的宗教狂徒。这种追求“情理谐和”、“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以建立区别于动物的人性本体,在当今这个浮躁,物质的社会中,它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彭付芝.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2]杨 洋.宋明理学及其发展脉络[J].云南社会科学, 2007(2).
[3]徐公喜; 郭翠丽.宋明理学精神内核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 2011(1).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讲述了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要讲清以下几个问题:
回顾宋明以前的儒学发展演变的脉络: 春秋——兴起;战国——蔚然大宗;秦朝——遭到打击;西汉初——复苏; 汉武帝—— 正统。
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 “北宋五子” 主要成就 地位及影响 周敦颐
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是理学的开创者。他们将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邵雍
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张载
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
程颢、程颐兄弟合称“二程”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仁者就是“孔颜之乐”。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和“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两目主要介绍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一)前一子目要向学生讲明三点:
1.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2.朱熹的理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论、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
本体论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
修养论: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
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3.朱熹与其思想的历史地位。
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二)后一子目要求学生掌握:
1.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的完成。
2.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其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他用自己的体验对此予以论证。他的思想言论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3.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天地之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提出“致良知”的学说,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1教学目标 评论(0)
1、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2、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2学情分析 评论(0)
“宋明理学”一课理论性强,教学难度大,教师在教学中普遍感到吃力。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叙述典型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深入浅出地表达历史观点,让学生觉得理学是生动通俗的,理学家是可亲可敬而不是道貌岸然。即以感性的知识为铺垫,以达到理性的思考——通过叙述程门立雪、鹅湖之辩、亭前格竹、龙场悟道、徽州牌坊、南康之会等史实,让学生分析、认识理学的南传、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并深入辩证评价理学的影响。
3重点难点 评论(0)
宋明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两大流派的异同对比,宋明理学的深远影响。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服饰图片 评论(0)
唐朝的妇女服饰,华丽开放,宽松自由,人性解放,女性的地位很高,服饰中有很多佛教思想的影响,比如对人体的崇美,展露肌肤身体。宋朝则拘谨朴素了许多,有人说是宋明理学结束了多彩多姿的唐,迎来了理性质朴的美。(图片对比的模式吸引学生进入本节内容的情境之中)
活动2【讲授】温故知新 评论(0)
温故:儒家发展的历程: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宋明、明清之际
活动3【活动】析诗赏画 评论(0)
唐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八一九)正月。唐宪宗信佛,曾派人去把释迦牟尼佛的一节指骨迎接到宫中来供养,弄得劳民伤财。韩愈写了一道奏章来劝阻。唐宪宗大为恼火,要杀掉他,因宰相和其他大臣等出来替他说情,才把他降职,贬到潮州(在今广东省)。这封给韩愈引来政治之祸的“朝奏”说明什么呢? 反映了中国文化格局怎样的变化? 这一问题是如何发展的呢?
再以《三教图》链接三教合一的理念。
活动4【活动】课堂教学 评论(0)
一、传统儒学的危机——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1)、时代的挑战—— 儒学 的衰落和 佛道 两教的兴起(2)、争鸣与交融——唐宋时期的“ 三教合一 ”
知新:北宋理学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需要补充更多史料加以分析。合作探究1.理学产生的原因
材料1: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欧阳修《新五代史》
材料2:(冯)道之为相,历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视过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辞,曾无愧怍,„„当是之时,失臣节者非道一人。——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3: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凡所以修身正心,养生送死,举无其柄。天下之人若饥渴之于饮食,苟得而已。当是时也,释之徒以其道鼓行之,焉往而不利云云。——摘自《李觏集》卷二八《答黄著作书》 问题:
(1)材料1反映了五代时期对君权的认识产生了什么变化?是对“君权神授”观点有力挑战
学生答:五代时期,皇帝多由藩镇将帅而来,兵强马壮的将帅大都想争夺皇帝权位。被权臣赶出皇宫的小皇帝凄凉感叹:“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在帝王家!”朝代更迭频繁,亡国之君几乎没有善终的,封建统治者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强专制统治。
(2)结合两则材料说明当时士人政治道德如何? 概括理学兴起的政治必要性。
学生答: 魏晋南北朝以来,王朝更迭频繁,统治腐败,战争频仍,社会动荡,引起思想变化。
唐末以来由于战乱,伦理道德遭破坏,不利大一统;
老师补充:严重的社会危机:北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3)材料3中的现象反映了什么?这对汉唐儒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士人政治道德败坏,儒学的教化功能衰危,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冲击。
老师补充:儒学危机:随着两汉儒学的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倾向越来越加强,儒学作为一般伦理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层面的作用就被削弱了。佛道的学说在人们的修身养性方面所起的作用远大于儒学。魏晋南北朝以来国家分裂、战乱不休,流离失守的人们需要寻求精神慰藉,佛教满足了广大民众的愿望,如同饥饿之人遇到食物一般。其实,不仅佛教,道教也有类似的作用与意义,宗教深得苦难人民的心。而佛教和道教也乘社会动荡之机兴起,威胁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4)结合所学知识,北宋为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并加以整理概括
1、宋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成为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2、魏晋以来儒学吸收佛、道精华,更为理性化,思辨化,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
3、儒学家们的主观努力(儒学家开展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运动)
①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
②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
③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过渡:面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这些士大夫痛心疾首,希望重振儒学。用引导的方法比用强制的方法更有效,改造儒学才是出路。相比儒学而言,佛、道的优势是:有哲学的系统,能够给苦难中的民众以精神慰藉。中国人在宗教态度上的包容性推动了一些儒家学者为重振儒学,三教合一,从佛、道中吸取养分,儒学有了重大突破,一种新的思想理学在宋代出现了。[儒、佛、道相互渗透]
二、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1)、理学的含义
“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教的活动;同时,他们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 思想来解释义理,形成以 为核心的新的儒术体系--理学。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它以儒学的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佛学和道教思想,是在唐代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的伦理道德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二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其三是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教学策略:以“如坐春风”“程门立雪”“鹅湖之辩”的成语典故引入对几位理学家主张的归纳:
思考问题:理学与心学的关系?(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鹅湖之会以后,朱陆又有一次重要的会晤是南康之会。公元1181年2月,陆九渊访朱熹于南康,朱熹请陆九渊登白鹿洞书院讲习。陆九渊讲《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者感动不已,至有泣下者,朱熹也当即离座向众人说:“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由此可见,理学与心学都强调伦理道德、三纲五常。所以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两派学问根底是相同的,是理学的两支。
现实生活中的理学家怎样处事呢?朱熹为官时主张正君心,为社稷安稳出谋划策,上书朝廷反对与金和议,力主抗金,体恤百姓疾苦,不畏强兵与权臣;不为官时则招徒授学传承理想,始终不改其志。陆九渊为官、教学与朱熹相似,为官实干清廉,讲学授徒,重视教育事业。从这些理学家的经历中,我们看到理学的另一面是什么?重视精神力量,注重道德修养,关心国家民族命运。
三、民族文化中的理学——理学的历史影响和辩证评价
有人说作为明清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理学是压抑人性的、杀人不见血的工具。有人说理学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你认同哪一个观点?为什么
合作探究2:如何评价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 有哪些内容不科学和不正确?观察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影响。学生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讨论并加以概括:
积极影响:理学家的学术贡献: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侯外庐、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宋明理学史》
(1)理学一改前代学术思想研究的墨守成规,从个人的身心修养来体现儒家学说的义理,丰富了儒学的学术内容和文化底蕴,使儒家思想重新占据正统的地位。
(2)朱熹的学说在元朝以后成为儒学正宗,所编《四书集注》,更成为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及标准
(3)理学提倡个人修养,讲求纲常伦理,提倡忠孝节义,扭转了 唐末五代以来混乱的社会风气,推进了重视道德的社会新风尚,对国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消极影响:
(4)理学过分强调内心修养,导致很多士人空谈心性,回避实务。而提倡的纲常伦理对社会发展也有着严重的束缚,尤其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更抑制了人们追求自由的向往,成为禁锢思想的枷锁。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老师引领学生结合材料为理学把脉:
1、朱熹把“君为臣纲”的原则作为至高天理的体现,要求人们“尊君亲上”,但朱熹并未因此放弃对现实政治生活中君王的批判与抨击。他曾批评孝宗因循苟且,虚度岁月,还批评宁宗皇帝“独断”,被认为是达到了传统体制下批判皇帝专制的极限。他希望从天理论出发规范君主的行为,要求君主也必须在天理的范围内行事,以天理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因此,一旦现实中的君主与其行为规范、职分要求有违背之处,就应该对君主加以批评、劝谏,使之回归天理的轨道。推行王道,正君心为治国之本的政治思维。
2、“以理杀人”并不是理学家的本意,而是明清统治者为了加强专制统治,有意宣扬理学抑制欲望的一面,忽略了对人民宽厚的一面。一种思想一旦被固化,可能变得面目全非,失去活力。事实上,即使是对理学不合理之处开战的人,骨子里不乏理学的风骨。王夫之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忧国忧民的感叹,是对个体力量的坚持,是对个人社会责任的坚守。
活动5【测试】知识小结 评论(0)
过渡下一课:明清之际的儒学新发展
材料四: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了北宋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代表了理学家的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诗说的是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使命要为真理,为学术,为天下担起重担。)温家宝总理2006年9月出访欧洲前夕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曾引用张载(横渠先生)的这四句话来表达心声。“为天地立心”:天地本来没有心,但是在人为的仁爱影响下,天地便有了一颗仁爱之心了。即人可以努力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生民立命”:生民指普通民众,这句的含义是为百姓的安身立命服务。“为往圣继绝学”:这里的“往圣”是指历史上的圣人孔、孟等,因为董仲舒把儒学神学化,久而久之,谶纬迷信盛行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导致儒学的危机,张载等人希望恢复中断了的孔、孟学术传统。“为万世开太平”:指的是要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这是儒家学者一贯坚持的远大抱负。
自刘勰“文以明道”之说出,文与道之关系即成为古代文论的根本问题。
唐人基本承续明道之说,柳宗元可为代表;李汉则有“文以贯道”说;至宋代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影响最大。
古今论者都在辨析明、贯、载之不同,以论各家之区别:汉唐时期,文以明道论者大都重视文辞,被视为重文派;而宋代理学家提出文以载道,明确指出文的工具地位,被视为重道派。
其实,单纯从文道关系上看,“明道、载道、贯道”三者并无大差别。
文以载道,文当然是工具;文以明道,文也是工具。
即使文道并重,文毕竟不能超越道,这在六朝都不例外。
本文认为,宋儒的“文以载道”对文的定位是准确的而且是正确的。
它揭示了文章的本质:文章本来就是工具,是思想的载体,只能服务于主旨的表达。
作为工具,文辞和技艺不可能成为纯粹的形式单独存在。
因此,辨析“明”、“贯”和“载”之间的差别,没有太大意义。
在重文还是重道的框架中讨论宋儒与汉唐文人的是非,实未能区分二者之差异,更未得宋儒论文道关系之要领。
然而,宋儒的文道观与汉唐时期的文道观之根本差别,不在“明、贯、载”上,而是在“道”上。
一般以为所谓道就是儒家之道,古今一以贯之。
其实不然。
文以载道之“道”,与文以明道之“道”是具有不同内涵的两个概念。
尽管二者都包涵儒家思想,然而宋儒之所谓“道”与汉唐时期之“道”,其所指并不相同。
汉魏六朝人之所谓道,乃外在世界运行之道,自然一切物象以及人伦物理都以之为根本,当然也是文章或文学的根本。
董仲舒曰:“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亡救弊之政也”。
(《汉书》卷56)认为人伦之道出于天道。
刘勰曰:“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文心雕龙原道》)宗经、征圣,都是原道的过程。
以儒家伦理为本者如文中子,亦以礼乐教化目之,如其曰:“今言政而不及化,是天下无礼也;言声而不及雅;是天下无乐也;言文而不及理,是天下无文也。
王道从何而兴乎?吾所以忧也。
”(《中说王道篇》)所关注乃天人之事,帝王之道。
汉唐论者谈道不出此范围。
而宋儒所言之道纯粹为人伦之道。
周敦颐言“文所以载道”,此道乃“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
[2]文辞艺也,道德实也。
这个道指的是人伦道德,就是儒家道统。
这是承续了韩愈原道的思想。
韩愈已经将道转到儒家道统上来,但尚未加以形而上的改造,还不是精神本体。
到宋儒这里,益加精细,深化为心性之学,道成为纯粹的精神存在。
汉唐人之道,其根本是宇宙论,而宋儒所谓道则是人性论,属伦理学。
虽然,汉唐宇宙论中也有伦理学,宋儒之理学中也有宇宙论,但正如李泽厚所指,汉唐的伦理学从属于宇宙论,而宋儒的宇宙论从属于伦理学。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作为伦理本体的道,不再像汉唐时那样依附在皇权身上,而是存在于自觉的个体身上。
礼乐政刑必须依附皇权,而心性之学则必由个体承载。
尽管张载还在以“天地之性”作为自然人类的最高法则,但这个“天地之性”所指向的不是宇宙,是与“气质之性”融为一体的人类价值观,是人的伦理精神,个人的道德信仰。
这标志着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的建立,是中国思想史的一次重大转折,对古代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文学活动之根本是审美活动,而伦理精神则是人类审美的前提,也是文学的价值支柱。
文以载道,载的不是自然之道,而是伦理精神,人的信仰成为文的中心,文学的主体意识由此建立起来。
文学主体意识的建立,是继承了魏晋以来重文心的路线,但更上了一个层次。
文章的作者是人,其所展示的是写作主体的思想。
主体精神成为文章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汉唐文论也重视文章作者的地位,但其价值指向的是外在功用,文章的价值是由外在的繁华和功业判断的。
如王充也极重创作主体,他说:“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
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
”(《论衡超奇》)不过,魏晋人重视文章主体,但曹丕仍将文章定位于“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即使刘勰也认为空文无用,“安有丈夫学文,而不达于政事哉!”(《文心雕龙程器》)外在的形貌和实际的功用才是他们判定文章价值的标准。
宋儒改变了文章的价值指向,由实际的功用转向超越的伦理精神。
宋儒“轻文”的真正目的是要明确将文辞规定在技艺的地位上,指明了文辞只能是工具,只能为本体服务。
文辞不是本体,只有思维着的精神才能成为本体。
“文辞,艺也”,“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
”[3]文章的价值不取决于外在的辞藻华美和政事功利,而在于创作主体伦理精神的展示。
“文以载道”否定了文辞,建立了人极,为文学本体论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文章精神主体的建立,标志着古人文辞活动中的伦理自觉。
而人的文辞表达有不同方式,人的伦理精神以不同的文辞形式表达,就形成不同文体。
如张载言:“圣人文章无定体,诗、书、易、礼、春秋,只随义理如此而言。
”[4]也就是说,诗、书、易、礼、春秋,各自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把握和展示着本体,而且各自可以完整地把握,因而张载紧接着说:“李翱有言:‘观诗则不知有书,观书则不知有诗’,亦近之。
”[5]理辞与情辞都能完整地把握与展示伦理本体,而导向伦理本体的情辞则是具有本体意义的文学。
这,已经接近于文学的本体意识,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重大进步,超越了汉唐文论。
二、走向本体的文学
载道的文可以是文章,但不一定是文学。
如果要成为文学,不仅仅是载道的问题,更需要以人的情感为基础,伦理与情感形成一种互动关系,才能进入审美过程。
但正是在天理与人情的问题上,宋明理学,尤其是程朱理学存在着严重困境。
程朱理学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
天理与人的个体欲望、快乐无关。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6]天理的根据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必然性。
作为伦理本体,必须斩断与经验世界的关系,超越这符合人类伦理精神的要求。
然而作为人类伦理精神,它可以不来源于经验,但它作为合目的性的概念,与人的生活经验必须有协调一致的一面,从而为审美判断提供价值方向。
即如康德所说:“自然界必须能够这样地被思考着:它的形式的合规律性至少对于那些按照自由规律在自然中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是相互协应的。
”[7]宋儒承认人欲的存在,承认其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但宋儒的天理人欲之辨将人的自然欲望压制到最低水平。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8]严苛的天理与人欲(自然)尖锐对立,如此天理作为“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理念,生活实践中人的情感很难导向这一理念。
天理处处否定人欲,自然不能呈现伦理,而且人的情感常处于禁锢之中。
情感是审美的基石,情感的禁锢对人们的审美思维进行造成极大的阻碍。
按照康德的观点,审美判断是一种反思判断。
所谓反思,是立足于特殊感性经验去寻求普遍法则。
而在宋儒这里,律令森严,与伦理原则常处于对立状态的自然感性,难以在寻找普遍法则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感,审美活动就会受到极大限制。
造成这种对立的根本原因是其伦理内容的严重局限。
在审美活动中,伦理精神应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这才能作为最大公约数与个体情感进行融通,美感才得以产生,审美过程才得以进行。
但宋儒的天理在内容上并不具备这一要求,它是特定时期甚至特定人群(统治者)制定的伦理法则,就是将儒家礼教定为普遍的伦理法则,如程颐曰:“礼即是理也。
”[9]朱熹亦曰:“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10]这就不具备普遍的意义。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欲望、情感也逐渐活跃,与僵死的规范极易发生矛盾。
个体情感在寻求普遍法则(反思判断)便时时发生冲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发展,这种冲突就更加激烈和频繁,主体难以产生审美愉悦。
再者,宋儒的道德认知路线始于“格物致知”。
“道”、天理是外在力量,属于“静态的知性抽象”,须通过格物才能被个体认知,而非个体内在的道德自觉或精神超越。
伦理本体变成了抽象概念,本体论变成了认识论,理性丧失了本体性,与主体感性两不相干,难以得到感性认同,这就阻碍了个体心情产生合目的性的内在感觉,审美思维便难以进行,作为本体性的文学就难以存在。
所以,在宋儒那里,朱熹的所谓“文从道中流出”,所流出的常常是概念,教条,而不是文学。
伦理本体与主体情感(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是理学论述的核心,也是理学的困境。
理学家努力突破这一困境,心学因此诞生。
在理学谱系中,心一直是一个重要范畴。
张载提出“心统性情”,朱熹进一步解释说:“性者理也。
性是体,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
[11]但此处尽管将“性”,即道心纳入了人心,但心并未成为本体,本体依然是性。
他努力弥合人心道心,认为“知觉从耳目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便是道心。
”[12]但人心道心还是分裂的。
心取代天理成为本体始自陆九渊。
陆九渊认为,不是天理而是心才是本体。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13]道心就在人心。
“道未有外乎其心者。
”[14]伦理精神乃人心固有。
“仁义者,人之本心也。
”[15]伦理本体就在人心,“心外无理”。
伦理本体离不开人心,须以人心为基地。
这里,主体与本体最终走向融合。
将伦理本体从外在的知识转变为内心的道德自觉,这是理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心作为本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与人的感性心理建立了直接联系。
阳明曰:“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这一部分的内容因为涉及许多中国古代哲学问题与思想问题,可能初次接触,有点不易理解,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必将会渐入佳境,大有收获,且会感到其中奥妙无穷,兴味无穷。
【材料选读】
材料一 王阳明(王守仁)论心学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传习录·下》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答聂文蔚》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传习录·下》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传习录·上》
解读 阅读本材料可知,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包含四点:①以“山花明寂”之喻说明心、物关系,强调“心外无物”。②提出“良知”。③强调良知与心同一。④提出“知行合一”。
心学源自与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王守仁因曾在阳明洞(位于贵州省修文县城东栖霞山)读书讲学,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他认为“人者,天地之心”,“灵明”是人的心,而“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他还指出,“愚夫愚妇与圣人同”都有良知,关键在于要“为善去恶”致良知,心灵自我净化,就能够成为圣人。统治者致良知,就要亲民爱民养民;士农工商致良知,就要各安其份,各守其业,时时“革心”,把自己的心“痛加刮磨一番”。他还主张“知行合一”。
在近年高考中,对王阳明思想的考查已经进入课改地区的试题。
例1 (2010年高考广东卷)“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答案 C
材料二 黄宗羲和浙东学派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清兵南下,黄宗羲毁家纾难,投身抗清,奋斗十余年。失败后,隐居乡间,讲学著述,多次拒绝清政府的征聘,著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明儒学案》等书。
黄宗羲的重要贡献主要在政治学和历史学方面,他的《明夷待访录》一书尖锐地抨击封建政治,描绘了带有某些民主主义色彩的“理想国”,对中国近代的思想界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史学思想着眼于通经致用,以历史的眼光治学术,反对空谈。
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一书,总结了明代近三百年的思想发展,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巨大而较有系统的学术思想史。以后,他的弟子万斯大、万斯同和更晚的全祖望、章学诚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黄宗羲的影响,并完成了黄宗羲没有完成的另一部巨大著作《宋元学案》和《明史》的纂修工作,在历史编纂、史论和史料学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形成了以史学研究为其特色的浙东学派。 ——戴逸主编《清史》
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必须建立“天下之法”)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
解读 在后一则材料中,祚(zuò)命,上天赐福。
阅读本材料可知: ①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参加过抗清斗争,在政治学、历史学方面影响极大,《明儒学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巨大而较有系统的学术思想史。②黄宗羲反对为君主专制服务的一家之法,主张建立天下之法。
清代前期是总结古代思想,开启近代思想史的重要历史时期,名家辈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学问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均有超迈前人之处,达到了理论思维的新水平。
黄宗羲在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方面都有新的成就。在治学方面,强调独立思考、求真求是。尤其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批判,还提出了“富民”的思想。黄宗羲的政治主张得到后人推崇,对近代中国民主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部分所列引自《原法》的那段材料,可以透视他的法治思想。如果,将这段材料作为题干,提出“据材料,说明黄宗羲的在法治方面的主张,指出这一主张的出发点”的问题。那么同学们应该回答: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条件下的“法”都是一家之法;那种“法”,是天下大乱的根源之一;他主张制定天下之法,实行法治。其出发点是他认为君主专制统治违背民意,否定君权至上。
【图片资料】
鹅湖之会
鹅湖书院
鹅湖之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在治学方法上,朱熹主张先“道问学”和“即物而穷其理”,即从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主张先“尊德性”和“发明本心”,认为“心即理也”,不必多做读书穷理工夫。朱讥陆为“禅学”,陆讥朱为“支离”,并赋诗责难。 ——《汉语大辞典》
据陆九渊的门生朱亨道记载:“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吕祖谦)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于约;二陆(陆九龄、陆九渊)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先生更欲与元晦辩,以为尧舜之前何书可读?复斋(陆九龄,号复斋)止之。” ——《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
宗朱者诋陆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冰炭矣。……考二先生之生平自治,先生(陆九渊)之尊德性,何尝不加功于学古笃行,紫阳(朱熹)之道问学,何尝不致力于反身修德……同值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宋元学案·象山学案》
解读 鹅湖之会是宋代两大哲学流派的一次辩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盛事佳会,它开创了学术会讲的先河。
当时,南宋孝宗在位,宋金对峙渐渐稳定下来,局势平和安定。儒家的理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两大派系。一派的代表人物是朱熹,从者众多;另一派以陆九渊为首,推崇“心即理”的学说,影响巨大。两派互不认同,逐渐发展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吕祖谦是南宋鸿儒,为人谦和宽容,治学严谨,且主张兼容并包。他是这次会讲辩论的发起者。他希望朱陆两派能够通过会讲,“会归于一”。朱熹、陆九渊两位当世权威,是这次辩论的主角。朱陆吕三家的门生弟子以及许多文人学者也都纷纷前来,静听两位大师的即席演讲。“会者百人,云滃(wěng,云起)雾聚,一何盛也”。鹅湖之会进行了三天。会上双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客观上也推动了理学的发展,促进了南宋学术的繁荣。
对于这样的中国古代思想界的盛会,命题者自然不会漠然置之。在2010年高考中,已有反映:
例2 (2010年高考浙江卷)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宋明理学》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宋明理学教案205-25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01-09
心理学教学教案07-16
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内科护理学10-21
心理学教学设计07-18
药理学教学大纲106-22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07-02
心理学教学进度表07-22
体育心理学教学大纲09-14
管理学基础之教学效果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