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特点(共11篇)
较之近现代高等教育,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 概括而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注重德育, 强调修身养性。
儒家教育以经史为基本, 以“明人伦”为中心, 注重修己治人之术。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也以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为中心, 汉代的五经, 唐代的九经、十二经, 宋代的十三经, 再加上《史记》、《汉书》、《昭明文选》等, 形成古代高等教育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讲究文、行、忠、信, 以三纲五常为行为规范, 严君臣、尊卑、上下之分, 明父子、长幼、亲疏之别, 其共同特点就是泛道德主义。孔子眼中的“士”, 孟子心中的“大丈夫”, 首先是道德的典范。教育内容中的泛道德倾向, 对培养中国人的道德情感与爱国精神有着重大的影响,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普遍要求。
(二) 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官学中太学的教学以相互问难、讨论经义为重要形式。博士既是太学的专职教师, 又是朝廷的学术顾问, 参加朝廷举办的所有重大学术活动。西汉的石渠阁会议和东汉的白虎观会议都有博士参与讨论, 这种学术争论影响到太学的教学和学术风气。博士平素讲经, 注重互相诘难, 并以善辩而受人称誉。辩难精神是太学的优良传统, 这是研究和繁荣学术所必需的。
(三) 官学与私学相结合。
在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失官, 学在四夷”, 原来由贵族龚断、官府掌管的文化也散落到民间, 从此, 古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就形成官学和私学平行发展的局面。由于官学招生名额太少且有入学资格限制, 不能满足许多人的求学要求, 加之私学的讲授课程与官学都是儒经, 不妨碍读私学的人以后做官, 致使私学得以迅速发展, 弥补了官学在数量和其它方面的不足。因此, 私学成为官学的必要补充, 并促进了官学的发展。
(四) 重人文学科轻自然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特质, 表现在古代高等教育的一个方面就是以人为本位, 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自然科学倍受冷落。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根基, 儒家主张“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在高等教育中强调教人予“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因此教学内容多为讲究修齐治平的儒家经典以及文史辞章等古典人文学科。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主, 并且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
(五) 学在官府, 政教合一。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官学具有明显的“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特点, “学在官府”即学校皆由官府所设, 教育机构与政府机构合而为一, 并且“以吏为师”, 官学中的教师都是朝廷命官, 办学地点在官府之中, 统治者的政治化人格被作为社会楷模;“政教合一”即以政治教、以教治国, 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 教育必须以“政”, 即治国之道为内容。在“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教育体系下, 政既是教育的内容, 又是教育的目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官吏, 虽然学校也有教化百姓的任务, 但这种教化任务更多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的, 即由学校培养出来的官吏完成。因此, 教学仅为中国古代的高等学府的职能之一, 它与政府行政职能有机结合, 不仅是封建官僚的培养场所, 而且是封建统治思想的宣传工具和推行其统治政策的实施机关, 起着统一思想和统一政治的作用, 这种高教管理体制在世界上是独具特色的, 在中国高教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六) 学而以居, 学而优则仕。
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上, 为学不离从政, 学与仕始终是不可分离的。古代高等教育预设了“学而以居”、“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标, 从汉代开始分科目察举人才以后, 尤其是隋唐设立进士科举以后, 高等学校的办学目的就是“储才以应科目”。学校追求的是中举及第率, 也就是追求更高的录官率, 高等学校成为培养官员的预备机构, 成为追逐功名利禄的阶梯。在实行科举制的一千多年里, 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与科举考试这种世界上独特的选拔人才方式紧密结合, 形成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科举考试成为教育有力的指挥棒, 考试的内容成为高等教育的内容, 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科举实际上成为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心。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若干启示
(一) 教书育人, 以德修身。
对于高等学校如何进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 古代高等教育中提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 强调人的自我觉醒、自我约束, 如“改过迁善”、“致知践行”、“存养”、“自省自察”、“陶治”等, 主张静以养心, 以德修身, 这些经验总结都值得我们借鉴。除此之外, 高等学校还结合当代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 采取更多的途径“践行”, 德育的最终目的要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中, 所以要在大学生的行上下功夫, “助省助察”、“动以养心”等也应该成为“修心”的有益方式。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场所, 同时它也是人的精神的训练场。因此, 高等学校工作也应以德为先, 做到教书育人, 以德修身。
(二) 教学相长、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
教学相长是教学过程的一条重要原则, 这条原则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如何实现师生间教与学的相互长进, 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中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辩难。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 最不理想或最欠缺的是师生间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与探讨, 也就是“辩难”。“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依然是当今大学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学生很少有与教师“辩难”的机会, 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想。它不利于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也不利于各种思想的相互交流与碰撞, 说到底, 它不利于学术的繁荣。因此,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推行这种师生间的“辩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和途径, 让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相互诘难、推理和启发, 从而共同进步和提高。
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 必须适应多元文化和各种思想潮流的交融与冲刷, 高等教育在学术思想上更应该如此, 因为多元化不仅意味着“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繁荣景象, 而且很多学术内部的潜在的东西将被激活, 因此在高校应该提倡学术上“兼容并包”, 大学应该给各学术流派提供展示的舞台, 正如古代“讲会制度”那样, 容许各种学术的声音存在, 这些对大学学术的真正繁荣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三) 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相结合。
我国古代私学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对古代教育的发展应该说是相当有益的, 书院等私学的存在对古代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更是不言自明的。以史为鉴, 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进和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完全正确的, 也是必需的。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该说是相当迅猛, 特别是公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其发展速度是建国以来最快的, 但是这种速度还满足不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高校的师资、设备、校舍、图书资料等教育资源的短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民办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资源, 减轻国家经费投入上的压力, 同时满足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需求。因此, 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就必须在发展公办高等教育的同时, 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并使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相互促进, 从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全面繁荣。
(四)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前面提到, 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是“重人文学科轻自然科学”。从历史来看, 这种观念和做法也造成了惨痛的结果和教训, 我国辉煌的古代文化到后期长期停滞不前, 就是由于这种观念长期统治的结果。随着自然科学的崛起, 自然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 这使得现代高等教育中存在着“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的现象。无论是古代的“重文轻理”还是现代的“重理轻文”, 都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从人类的长远利益来看, 这种“重此轻彼”的现象应该加以批判。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日益走向融合是现代社会的要求, 现代高等教育应该坚持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的原则。现代大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专门人才和一批知识英才, 他们将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将依靠这些人的聪明才智。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等学校的人文科学的教育应该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知识;自然科学的教育应该包括数理化、生物、天文、地理等知识。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学生, 在系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外, 都要接受一定的其他学科的通识教育, 这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 学以致用, 注重素质教育。
我国古代“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标, 导致了科举考试的选拔人才方式, “八股文”成为了天下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的“经书”。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大都“千人一面”, 无个性和创新精神, 为“仕”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对这一单纯的目标的追求, 现代高等教育应该追求的是“学以致用”, 有学必有用,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高等教育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只有这样, 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位、多层次的, 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之需要,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 实施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 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单远慕.中原古代教育.天中学刊, 1996, (4) .
[2]郭洪纪.儒学的教育伦理与官师治教的承传.山西师大学报, 1996, (1) .
[3]朱永新.书院精神对于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江苏高教, 1994, (2) .
[关键词]古文阅读 传统语文教育 教学特点
[作者简介]刘汉生(1965- ),黄淮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及传统文化。(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3-0147-02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材和系统的教学方法,其中最能体现传统语文教育特色的是阅读教学。前期阅读教学的教材主要是短小精悍的蒙养故事、散文故事、成语故事等,后期配合“四书”“五经”的学习,阅读教学的教材转为文选评点本,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古文观止》《古文释义》。两本书均流传很广,影响巨大,集中体现了传统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特点和方式、方法。
一、精选历代名篇,详加评点批注
选编古文,由于是选编者本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进行的,所以存在很多不同。在数量上,有的多达千篇,有的只有数十篇,但大多在100~300篇之间,其中《古文观止》220篇,《古文释义》147篇。在使用过程中,塾师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在内容上,有的只选唐宋时期的古文,有的则选从先秦直至作者生活的前一时代的作品。但有一个共同遵守的原则,就是只选历代流传下来的名篇佳作,而同代人的作品则没有经过这一历史检验的过程,一般不选择。我国传统语文教材流行最长久、最广泛的教材往往是不知名的“里巷塾师”编写。
古文选编本雖然内容有所不同,但在体例上差异并不大,或者说,在对文章内容的阐释和讲解方面思路基本一致。对此,张志公先生有精辟的总结:“所有这些评本,大都有注,评(或批)和圈点。注,是解释字义、名物、典故等;评(或批),是指点文章思想内容上或写作方法上的要点;圈点,是用符号(画在字旁的圆圈、黑点、直线、三角,画在段落末尾的短横等)标示重要的词句或段落的划分。这些,一般总称为评点。”①
正是由于特定的教学对象、固定的教学目的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决定了古文选本风格和体例上的大体一致。这种一致是一种认同,也就是对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方法的认同。这种认同,来源于对汉语言特点的认识和不断总结并改进的语文教学经验。这种经验,简言之,一为“讲”,二为“贯”。讲者,讲其词义、字音、名物制度等知识;贯者,贯其“神理”,简要地把章旨、主题和隐藏于文内的精微之义加以阐明,点明写作方法与用字、造句之妙。讲着眼于“文”,故要透彻,贯着眼于“道”,故求显明,这就是古人一贯坚持的阅读教学模式。
二、熟读精思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古文阅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核心。对读书的要求,不但要读得准确、声音洪亮,而且要在一定的韵律中体会诗文的语言和情趣之美,古人认为读书的乐趣全在这种“涵咏”之中。学生的阅读与教师的讲解相互配合,在读书声中学生对作品渐趋熟悉,在讲解声中理解渐趋深刻、全面。一旦熟读成诵,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熟读成诵是前人共同的做法,其前提是明白文意。可见,熟读、读熟,确实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古文释义》作者余诚从亲身感受出发,提出了阅读古文应有的心理状态:“读古文要心无纤介纷扰,而以全幅精神静会,才读得入。”在古文选本中,一篇文章的字数多在二百左右,尤其是所节选的先秦文章,便于背诵。学生只要篇篇熟读、精思,便可打下坚实的古文基础。
三、讲解目的:释“文”明“道”
由于文言文都为历代书面语言文章,学童读起来未免吃力,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古人在要求反复朗读的同时,也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提倡在明白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古文观止·序言》对这本书的特点进行了概括,“阅其选,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辩字,无不精切而确当。”可见,详而不繁是这本书的鲜明特点,它以最经济的字数,最大可能地对文章进行评点,其评点内容包括五部分:旁批:点明段义、标点重要语句及写作上的特点;眉批:阐发文中精意,提示原文写作体例等;总评:对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音义注解字音,解释词义;序解:串讲全文。书中还用了各种符号,对表达主旨的语句、议论精辟的语句、叙述精彩的语句等一一标出,并附上简短的点评,可以称得上体例完备,内容详审。从字数上看,注解的文字往往比原文字数多出许多。作者在“凡例”中清楚地阐明了选本的体例:“是编段落悉清,旁批、上方评极细,文后有总评,总评后有音义,末有序解,务在文义搜剔毕尽。”
凡是学生有可能不懂的地方,都属于讲解的范围。中国古代有“文”“道”并重的传统,“文”指字、词、句、写作技巧等;“道”则是指所谓“正确的思想”。从古至今在语文教育中贯穿思想教育的做法是一贯的,从“文以传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等各种提法来看,“道”都是第一位的。因此,古人在讲解文章时,以“道”为核心,围绕着文章的主题反复进行阐述。元人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结一章之意,相接续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②。“明理”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张伯行把“文”和“道”的关系概括为:“论道而专求诸语言文字之间,则道晦矣;抑论学而不求之语言文字之间,则道亦泯矣”③。“道”与“文”相得益彰,不可偏废。因此,《古文释义·凡例》中提出:“读古文固当先得大旨,大旨不得,虽极赏其词华句调,终未懂作者意思,何取乎读?”在具体做法上,一是用符号标出重要语句;二是在旁批或眉批中扼要点拨;三是在点评段意时指出;四是在总评中详述,总评在点评之后,围绕主题进行阐发,在评点的整个过程中,贯穿着对“道”的阐述,也就是知识之外的思想、行为和道德教育。
四、重视写作指导,着眼作文训练
创造来源于生活中的模仿。古文选本中编选者时时指出文章遣词、造句、结构之妙,使学生在读书时心领神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写作知识教学,长此以往,可以不断积累感性知识,提高写作水平。由于受到字数限制,《古文观止》在这方面的点评相对较少,只是偶有为之,这种做法与该书简明扼要的风格是一致的。有些评点本则专门侧重于写作技巧的指导,如《古文笔法百篇》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语文教育中对文章写法和写作技巧的重视。
传统语文教育是植根于华夏大地,紧密结合汉语、汉字特点的一种土生土长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其中的某些做法是很有道理、很有成效的。对这些经验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无益于提高汉语言的教学效率,对我们来说,吸收前人的一切有益经验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探索,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根本出路。
[注释]
①②③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126,121.
[参考文献]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古代东亚佛教文化交流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zhangjin 发布时间:2013-9-6 8:41:37 阅读:5次
2013年8月15日至16日,由韩国高丽大学韩国史研究所与我校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古代东亚佛教文化交流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雁塔校区学术活动中心启夏苑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我校与韩国高丽大学合作交流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围绕该主题联合召开的第二次国际学术会议。来自韩国高丽大学、东国大学、金刚大学、仁济大学、德成女子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宁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我校部分研究生旁听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韩国高丽大学朴尚洙教授主持。我校校长助理党怀兴、韩国高丽大学高丽史研究所所长郑泰宪、韩国驻西安总领事全哉垣均致辞。随后,韩国前文化体育观光部部长崔光植与我院周伟洲教授分别进行了主题报告。在两天的会议时间里,我校西北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王欣教授、北京大学韦正教授、陈凌教授以及高丽大学朴大在教授、东国大学文武王教授、金刚大学石吉岩教授、早稻田大学大桥一章名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志高教授、西北大学冉万里教授等近20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并回答了与会学者的提问。此次会议报告内容覆盖面广,主题新颖,学者们发言精彩,气氛活跃,会上讨论热烈,会下深入交流。通过此次会议,为东亚地区各国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亦提高了学界对于丝绸之路和东亚地区佛教文化交流等问题的研究和认识水平。
①科技内容上主要集中于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应用性强,但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对传统典籍的整理,如经验总结,缺乏实验;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②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工程的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意识。③注重社会人文问题的探求,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
①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繁荣,这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就是应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为农耕经济服务的,如科技成就主要集中于农学和天文历法方面。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③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政府的重视,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继承前代科技成果,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明,都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⑤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创造的结果。中国古代科学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⑥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16世纪后没能产生现代科学的原因:
①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② 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植物配置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公园、一块绿地可以没有地形、没有水体、没有园林建筑......,但是不能没有能给公园带来生机的植物。
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的有关花谱、艺花一类书籍,明代的《群芳谱》、《园冶》、《长物志》中均已论及,清代的《广群芳谱》、《花镜》中有较详细的说明。从这些文字记述和保留至今的园林、古树名木来看,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有如下特点:
1、对园林植物题材的认识比较深刻,能得乎性情,从植物的生态习性、外部形态深入到植物的内在性格,加以“拟人化”,因而有“梅花清标韵高,竹子节格刚直,兰花幽谷品逸,菊花操介清逸”之说,喻为“四君子”。或将松、竹、梅配置在一起,称为“岁寒三友”。或以牡丹比喻富贵,紫薇比喻和睦等。往往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表现形态,赋予一种人格化的比拟。因此,在园林中着重欣赏植物的个体美,以孤植方式多,且极少修剪,
2、师法自然,仿真大自然植物景观入园。即使是在面积很小的园林中,也仿真“三五成林”,创造“咫山林”的意境。甚至按照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描述,在园林中创造“武陵春色”或者把田园风光搬进园林,设置“稻香村”等。
3、喜好集中种植某一种具有特色,或为群众所喜爱的植物,成为专类花园。如西汉上林苑中的扶荔宫,宋代洛阳的牡丹园,明清时代园林中的枇杷园、竹园、梨香院、芭蕉坞等。这种形式一直流传到现在。
4、植物同园林其它要素紧密结合配置,无论山石、水体、园路和建筑物,都以植物衬托,甚至以植物命名,如万松岭、樱桃沟、桃花溪、、梅影坡、芙蓉石等,加强了景点的植物气氛。以植物命名的建筑物如藕香榭、玉兰堂、万菊亭、十八曼陀罗馆等,建筑物是固定不变的,而植物是随季节、年代变化的,这就加强了园林景物中静与动的对比。
5、中国古代园林以景取胜,而景名中以植物命名者甚多。如万壑松风、梨花伴月、梧竹幽居、罗岗香雪等,极其普遍,充分反映出中国古代“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特色。
6、在漫长的园林建设史中,形成了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程序,如栽梅绕屋、堤弯宜柳、槐荫当庭、移竹当窗、悬葛垂萝等,都反映出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特有风格。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他独立性强, 独树一帜。中国古代数学体系最早是以《九章算术》为代表, 以解决社会需要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 以算筹为主要的计算工具, 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制的计数系统来进行各种运算, 形成了一个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等各科数学知识的体系, 而且以算术和代数的成就最为突出。中国古代天文学在历法、天文仪器、宇宙理论等方面都很有自己的特色, 而且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其中以历法最为突出。宇宙理论方面所取用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天说”等, 在世界古代天文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地图学也自成一个独特的体系并取得很大成就。地理学以《山海经》、《禹贡》为开端, 以《汉书·地理志》为代表。这一体系, 其延续之长、资料之丰富堪称世界第一。中国古代医药体系, 特色更为突出, 而且延续2000多年, 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提高, 至今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体系。他以中国古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 阐明期间的关系, 并将生理、病理、诊断、药物、治疗、预防等方面串起来, 形成了统一的有机的整体观念。中国农业发达较早, 至少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以前。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是:农牧并举而偏农业;耕作制度是连作复种。高度节约的生产的道路;耕种技术上精耕细作。关于技术各门类, 如造纸、丝织、瓷器制造、印刷术、火药制造方面, 本为中国首创。钢铁冶炼方面产生了铸铁、铁范铸造、铸造柔化术、高强度铸造等技术, 使中国古代的钢铁生产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建筑方面形成了以木结构为核心物砖木建筑体系。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统治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的科学, 同样是在儒家思想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儒家“伦理中心主义”直接影响科学理论的内容, 它使科学理论摆脱不了稚气。第二是科学的政治化和理论的技术化。
所以中国古代科学方法具有“勤于观察、善于推类、精于运算、明于求道、重于应用、长于辩证”的特点, 从而指导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创造出灿烂的成果。
与之相对应的, 当时的中国也有着领先于世界各国的科技档案工作。
我国古代科技档案工作有着以下鲜明的特点。
(1) 我国古代科技档案工作是古代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有连续性、遗产最丰富的科技档案工作。
首先, 我国最早的有关档案文献的记载《吕氏春秋。先识览》中记载的太史令终古用以规劝夏桀的“图法”, 就包括地图科技档案。其次, 我国已知最早的档案实物——甲骨档案中有大量的天文学、地理学、农学、医学等方面的内容;再次, 我国最早的档案管理者——太史令都是精通天文学的科学家, 其保管的档案典籍中包括科技档案。第四, 我国古代已知较早的正规档案库房应推汉代的石渠阁, 而石渠阁所收藏的档案材料为萧何收集的秦图籍档案, 其中作为科技档案的地图占有较大的比例。这些史实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科技档案工作十分古老的, 历史悠久。
我国古代的科技档案工作, 还具有明显的连续性, 首先, 这种连续性与我国古代整个档案工作的连续性有关。除被战火破坏外, 我国古代王朝更替时, 新王朝总是尽量收集和利用前朝档案, 这些前朝档案中包括科技档案。其次, 这种连续性还可以从现在的各种资料中得到证实。如我国古代有关日食、月食、彗星、太阳黑子等天象记录就是系统连续的;再次, 在某种程度上我国古代科技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强于文书档案工作的连续性。这在世界古代史上都是无与伦比的。
我国古代科技档案工作的古老性、连续性决定了其遗产必定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仅以天文档案为例:我国古代天象记录占全世界同时期这方面记录的绝大多数, 有的甚至占90%以上, 其数量确实是其它各国无法比拟的。
(2) 我国古代科技档案主要由天文档案、地理档案、农业档案、医学档案、建筑档案等实用科技档案组成。
我国古代科技之发达, 主要表现在实用技术方面。具体说, 我国古代保存天文档案是为了附和其“天人感应学说”;地图档案的制作和保存是出于军事目的和征收赋税、交通等需要等等。古代科技档案的细致完整为我国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 我国古代科技档案的形成者主要是官僚科学家。
(4) 我国古代科技档案的保管工作采取专业部门集中保管和宫廷重点保管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并且有良好的科技档案收集制度。正是有了这样一套科学的收集管理制度, 我们今天才能够继承我国丰富的档案遗产。
(5) 我国古代科技档案的载体多种多样、富有特色。我国古代科技档案的载体与同时期世界各国相比, 种类繁多, 并富有特色。除纸张外, 我国古代还有甲骨科技档案、帛书科技档案、简策科技档案、石刻科技档案、金属及其它特殊材质的科技档案。
(6) 我国古代的科技档案利用一般限于官方统治活动和官方科技研究。我国官方机构之所以建立较为严密的科技档案工作制度, 其目的是为其统治活动服务。为国家的行政活动和经济活动服务。
此外, 我国古代的科技档案还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著名的地理学家裴秀, 就因其“职在地官”, 接触了大量的地图档案和地理资料, 才创造了“制图六体”的新理论。
纵上所述,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虽得以于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高度发展, 但细致完整、最具有古老性、连续性, 遗产最丰富的科技档案工作也给了它极为有力的推动作用, 使他硕果累累。在信息化、电子化的今天, 我们更应重视科技档案工作, 使他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摘要:本文就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与之相对应的科技档案加以探讨, 可以追溯到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对我们今天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古代科技学科体系,甲骨科技档案,帛书科技档案,简策科技档案,石刻科技档案
参考文献
[1]路甬祥.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三国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文学艺术获得巨大成就的时代。随着佛教艺术的传入,域外艺术的式样、技术及工匠也流入东土。这一时期,在北方流行以武士俑、胡人俑、伎乐俑、陶牛车为冥器;在南方流行以青瓷为冥器,其中以莲花尊、魂瓶等最具特色。这一时期的陶俑显示了中原汉民族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大汇流,以及在盛极一时的佛教造像雕塑影响下所出现的崭新面貌。由于当时在全国各地先后凿窟造龛,使佛教石窟造像雕塑艺术快速发展。此时陶俑中人物,女俑尤多瘦削形的秀骨清相,但也有少数头大身短、面形圆浑的类型。从众多的陶俑、石俑等造型风格来看,北方的俑古拙浑朴,南方的俑清秀端庄,南北风范各有特色,互相辉映。
唐代国力雄厚,疆域远及西域,与波斯、天竺接触频繁,经济文化得到充分交流,文学、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外来营养,出现了蓬勃的生气,取得了空前辉煌的成就,作为雕塑艺术的俑也概莫能外。唐代流行厚葬之风,并承继了自汉代以来的传统,俑表现的范围和表现的能力都得以加强,而且抓住各种物像的外表形象和内在精神特点加以概括刻画,反映出当时社会习俗的变化。唐代以前,墓葬中多用镇墓兽、武士俑辟邪降魔。到了唐代初期,受佛教护法神形象的影响,墓葬中出现了天王俑,并逐渐地取代了武士俑,但许多天王俑仍然是模仿武士俑的造型。天王俑一般成对随葬,多置于墓门两侧,作镇恶驱邪之用,这种葬俗始于公元6世纪。佛教天王像趋于写实,而随葬天王俑则夸张可怖,具有鲜明的形象特点,是佛教艺术中国化、世俗化的重要标志。
唐代陶器常敷以铅釉,铅釉的颜色最普遍的是黄、绿、白三色,色彩亮丽,名“唐三彩”,所以这种陶器也称为“唐三彩”。唐代陶俑中也有很多“唐三彩”,且种类很多,有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有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唐俑创造了多种形象,广泛而生动地反映现实,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宫丽的艺术效果,具有高度的审美和认识价值。
【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作为高中历史课的第一模块第一专题,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本专题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简史。
第一个知识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应当看成是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序幕。所谓“早期”,是指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前的夏、商、周政治时期。秦汉以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加强与发展,不过是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延续。
针对本课内容,课标提出的要求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我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进一步阐述为
学习要求 知道夏朝与周朝的建立;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说明 夏朝建立表明“家天下”制度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政治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周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维护了当时周王朝的统治,也突出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商朝的政治文化”、“西周的礼乐文化”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学情分析】
初中教材介绍了“夏商国家的形成、王权神圣、社会分化、青铜文化”等知识点,对“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秩序”,则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但就一般学生而言,这段历史比较遥远,与现实联系相对较少,所以兴趣普遍不会太高,知识基础也就不扎实,至于历史学习能力更有待加强。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内容及其影响,知道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
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本课难点: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尤其是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理念】
1、摈弃原来的以教材为中心,教教材的观念,树立新的教材观,以课标为依据,参照教学指导意见,用教材教,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这是课程改革后使用新教材的第一课,树立新的教材观尤其显得重要。
2、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编写,各版本教材都有所差异,知识的传授仅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三维目标的整体达成。【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家谱、宗祠图片
设问:这与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何联系? 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导入新课
二、了解
——快速阅读,提炼要点,勾画结构
师:列出要点,指导学生结合所列要点看书 生:看书,概括解决以上要点 师:补充,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三、理解
——补充材料,设计研讨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後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历史》 请思考:(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1)分封制。因为是按爵位的高低赐给土地。(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3)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
积极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你认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从书本中找到依据或者根据你的积累证明你的观点。
四、见解
——设计问题,学生探讨,进行评价;总结;认识;看法等。
1、请学生根据第四目第一段内容,画出“西周宗法制结构示意图”,讲解他所理解的宗法制是什么内容?
2、如果你是周天子,你选择分封制是因为分封制有哪些有利因素?你考虑过实行分封制在以后会有什么弊端吗?
3、下列是某同学在模拟西周前期的政治生活中的一段独白。指出独白中的错误之处,说明你的理由。
我是家里的老大,被父亲分封到东方。前几天,我用我的武装力量帮助弟弟教训了想打听“鼎”下落的楚王。弟弟因此免除了我的贡赋,并允许我在自己的封国内收取赋税,设置官员。过几天,我的孩子们将要来汇报他们治理自己封国的情况。他们之间整天勾心斗角,打个不停,我心里很恼火。
4、联系现实,回归情境,谈谈学习本课内容的体会,点明历史遥远而又亲近,渗透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教学建议】
1.专题教学时空跳跃太大,学生不一定能马上适应,教师向学生提供 “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帮助他们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以此作为时间坐标,为政治史的学习打下一点基础。
2.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概念性很强的内容,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图片、史料,运用多媒体、影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活动的直观性,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
3.本单元内容与现实的联系相对较弱,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绵延不断,在现实中依然打下了烙印,要善于挖掘现实社会的传统因素进行剖析,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兴趣。
阅读古代诗话词话,扑面而来的大都是对作家作品艺术精神和风貌神韵的整体直观术语,诸如“气”、“味”、“趣”、“神”、“韵”、“沉郁”、“飘逸”、“阳刚”、“阴柔”等等。它们对传统写意性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把握功能,能够给有共同阅读背景和艺术经验的读者以极大启发。这些术语,不仅是传统批评中沟通批评家和读者的中介,同时因其反复使用被不断注入深刻的美学内涵又成为了传统美学思想体系的概念范畴。
除了诗歌批评的简约性用语,我们在大量的评点派批评文字中,还随处可见从社会人生体验中借用而来的分析小说戏曲形式技巧的术语,诸如“寒冰破热”、“草蛇灰线”、“急脉缓炙”、‘笙箫夹鼓”、“一击两鸣”等等。运用这些不同于诗文评论的术语,往往能够使批评家的文学理解与读者的阅读经验和社会经验协调起来,增加批评的可读性。
此外,清代以来,文学批评中开始出现一些先释后用的术语,如金圣叹提出的“以文运事”、“因文生事”、“因缘生法”,陈廷焯提出的“沉郁”,王国维提出的“悲剧”等。这些批评用语已经不同于那些虽有诗意却内涵模糊的弹性语言,具有确定的内涵,带有现代文学批评话语方式的特点。
【知识归纳】
所谓“早期”,是指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前的夏、商、西周政治时期,即先秦时期。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是指夏、商、西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代,实行的奴隶制政治制度,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是我国政治制度史的第一阶段。其特点为:
1. 以宗法血缘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夏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开创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的血缘关系为核心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的政治制度体系。
2. 形成了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特点。夏朝开创了我国早期的一些典型的政治制度,如: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夏商早期的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并成熟有着直接的影响。
3. 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相结合,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这两种制度对中国历史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诸侯和卿大夫在自己的封地内有相当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便利了其势力的增长。随着诸侯与周王、卿大夫与诸侯等力量对比的变化,旧的统治秩序就难以维持,分封制和宗法制必然受到破坏。
4. 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当时的统治关系是由宗法关系来决定的,贵族宗法统治的宗统和贵族政治统治的君统是合一的。周族统治者利用氏族宗法关系组织扩大成国家统治机构,实行逐级的宗法分封,形成了贵族的等级制和对土地的世袭占有制。周礼是西周时期制定的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是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它是为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而制定的,是维护和巩固奴隶主贵族阶级统治的工具。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齐之以礼”即是指周礼。
【要点提示】
要正确判断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首先要明确夏商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即王位世袭制及其主要特点,以及夏商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不能与其他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相混淆。
【典题例析】
【例1】下列对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B. 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C. 形成了层层分封的制度
D.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参考答案】 C
【解析】A项“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即是指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这符合夏商政治制度的实际情况;B项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符合史实;C项层层分封的制度即分封制是在西周时实行的;D项是夏朝时确立的王位世袭制的主要特点。因此,C项是不正确的。
【例2】西周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财产大量流失
B. 巩固父系家长的宗族地位
C. 保证王权平稳过渡
D. 避免政治上出现分裂局面
【参考答案】 C
一、九日山的前世今生:
九日山位于泉州西郊, 现隶属于南安市丰州镇, 而南安市丰州镇历史上市闽南第一个置县的地方, 号称“开闽南治化最先”。自三国东吴永安三年 (260年) 至唐代700年, 丰州便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长期作为郡、州、县治所, 辖泉440年之久, 尽管府治自700年起迁往现今的泉州, 作为县治至民国时期的1937年, 时间长达1677年, 在闽南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 同时也保留了众多的文物古迹。
据历史记载, 最早一批中原移民, 到达闽南后, 选择的第一个落脚点便是现今的南安市丰州镇这片土地。那么闽南地域广阔, 包括了现今的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区, 为什么祖先你们偏偏选择了丰州这个地方呢?除了这里土地肥沃,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有一条河流, 相传彼时成为古南安江, 流经此地。在遥远的古代, 处于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农耕社会, 沿水而居便成了古代先人历代传承的生存智慧。再加上丰州镇周边的山脉, 大多不高, 比较不可能大型野兽, 所以这片肥沃的土地便成为了古代先人到达闽南的第一个落脚点。中原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在这片适宜生存的土地上不断的繁衍生息。
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佐证, 那么就是根据《南安县治》的记载, “九日山”山名的由来也与中原移民有关。中原移民到达闽南后, 非常想念自己的故土, 所以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都会登上九日山西峰的最高点, 遥望故乡, 久成时习, 因此, “每年九月初九来登此山”, 这座山就被命名为“九日山”。
二、港口条件:
九日山前的金鸡港, 明代以前曾是深水良港, 海潮直达今丰州石砻, 即晋江分支——东江、西江的汇合点, 广义上讲, 刺桐港是以此作为起点至入海口, 早于梁代, 便是闽南航行条件最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 历史学家公认的古梁安港 (即现今金鸡港) , 亦称为内海, 为海上交通贸易提供良好的地理条件, 亦称“物资集散地”。
17世纪荷兰写实派画家笔下的泉州九日山金鸡古渡 (梁安古港) 福建最早的对外通商古港, 南朝印度高僧拘那罗陀, 泛海来中国, 到达 (梁安古港) , 拘那罗陀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 在延福寺翻译大乘《金刚经》, 现九日山上还存有名为“翻经石”的遗迹。古金鸡桥“金鸡钟”, 目前被保管于泉州市区内的开元寺。在德国法兰克福图书馆, 收藏着17世纪荷兰写实派画家写生的泉州丰州码头, 即古时金鸡渡 (梁安古港) 的画作。上面有着山水、船帆、古塔、城墙与高楼。古朴的韵味, 丰满的内涵, 不一样的美感, 昭示着闽南文明发源地丰州古城的繁荣, 也展示着金溪水域的忙碌景象。大船高帆, 连接着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大陆, 它们在世界各大洋上航行, 让世界的距离不再如想象般遥远, 促进人们眼界开阔, 也让梁安古港展现出不同的精彩, 不同的魅力。
三、闽南第一代海神庙宇坐落于九日山下。
闽南第一代海神通远王, 始于唐咸通年间 (公元860年—874年) , 正因为有了他的灵应, 斯时的祈风盛典才有可能在九日山以每年二度在昭惠庙 (供奉通远王的庙宇, 也即海神庙) 举行, 即冬遣舶、夏回舶。
由于古代生产力发展的限制, “天有不测风雨”, 船只航行安全便寄托在神灵身上, 以其祈求平安顺利。闽南地处东南亚季风气候区, 每年农历4—6月刮的是东南风, 航行海上的船只返航必在此季节;8—12月间, 刮的是东北风, 出海必定在此季节, 否则, 要待来年的同样季节。宋代北方陆上“丝绸之路”阻断, “海丝”蓬勃发展, 才造就了宋元时期泉州这一“东方第一大港”。
四、九日山山上举世无双的祈风石刻是力证。
祈风典礼作为宋元时期官方典礼, 是由官方组织的, 每年两次, 为在海上贸易的船舶祈求神助的仪式。现存于世唯一的宋代10方祈风石刻, 记载了11次的海交祈风盛典, 白纸黑字, 清楚记载了宋代祈风的时间、地点、人物、办事内容、结果等, 堪称中国最早的新闻报道形式。
其中又两方明确记载了“遣舶”和“回舶”的摩崖石刻最具代表意义。其一, 1183年的“遣舶祈风于延福寺”, 意为:在延福寺为即将出海的船舶举行祈风典礼;其二, 1243年的“祷回舶南风遵彝典也”, 意为:遵照古代的典仪, 为已经安全回到目的地的船只举行祈风典礼, 感谢海神通远王对贸易船只的庇佑, 描述的就是为出海船舶举行“欢送”和“欢迎”祈风典礼的盛况, 按照一般的逻辑, 在此地出发, 那么此地便称为“起点”, 贸易结束, 回到此地, 那么此地便称为“终点”。这也充分证明了九日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站的起点。
五、丰富的物资基础:
九日山金鸡港地处中国的东南沿海, 海潮直达, 气候温和, 四季如春, 物资丰富, 尤其是德化的瓷器、安溪的茶叶、古南坑的瓷器、磁灶瓷、垄石 (泉州白) 、龙眼干、竹编、丝绸等物资, 其时是重要的外贸物资。晋江的两条支流, 分别流经了这些物产丰富的地方, 为这些物产能够由水路到达港口并出海贸易创造了便利的运输条件。
六、交通工具:
由于闽南地处东南沿海, 早在四、五千年前闽越人就在此繁衍生息, 靠海为生, 尤其是土著人, 善驾独木舟, 宋元时期海交贸易的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泉州造船业的发展, 并一度代表了世界造船业的最高水平。南朝间 (距今1500多年) , 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到达福建的外国人, 即印度高僧拘那罗陀从海路到达梁安古港, 挂锡于闽南第一禅寺 (延福寺, 位于九日山下, 始建于288年) , 并在此翻译了佛教经典大乘《金刚经》, 返回时换乘泉州造的大木帆船。九日山前的和尚台即是古代造船厂的遗址。
综上所述的原因, 九日山即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经历了1000多年沧海桑田的巨变后, 九日山山下现已然不见帆影, 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山上的祈风石刻和史书上的记载对当年千帆竞发的景象窥得一二。
摘要: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 是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等综合因素造就的。泉州西郊的九日山 (隶属于南安市丰州镇) , 被称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起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说法。
关键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东端起点,九日山,祈风石刻
参考文献
[1]戴希朱.《南安县志》[M].南安市县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出版, 1989年8月出版.
[2]苏上将.《南安文史资料 (36) 》[J].南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3]黄威廉, 彭德斌.《九日山摩崖石刻注释》[M].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2008年.
[4]黄威廉, 李培德.《九日山麓话丰州》[M].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2008年.
[5]陈忠沛.《九日山海神与祈风典礼》[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
【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特点】推荐阅读:
我国古代内部控制思想12-17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指瑕07-16
古代诗人的风格及诗歌语言风格特点11-25
改革-我国高职英语教学必经之路11-16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主要特点09-30
古代家教名言06-18
古代清廉故事06-22
中国古代枕头06-25
古代名言佳句07-08
古代文学传记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