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人才英语水平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科技人才英语水平提升策略研究论文(共9篇)

农业科技人才英语水平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篇1

现今我国农业的发展进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全新发展时期,农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其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强,我国农业同国际农业的交流与合作,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我国农业的国际化发展,向相关农业的科技人才提出了较高的标准,除了精通必备的相关农业的专业性知识与技术,还要拥有过硬的英语水平,作为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的有力支撑。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36%,占有较大的比重,农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当前改革与建设的重点就是解决“三农”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有效地运用国际市场,促进农业发展的国际化。

1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的历程

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我国正处于解放的初期,农业的国际合作重点在于服务国家外交,参加农业国际机构开展的一些活动,当时仅与五十多个国家有相关农业的业务往来,其国际化的农业合作范围仍有所限制。第二阶段(1979~2001年):我国提出“引进来”的农业国际化合作,与一些发达国家进行农业合作,取得丰硕的合作成果;与此同时,我国大力发展农业“走出去”的策略,加大国际化的农业贸易活动。第三阶段(2001年~):大力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农业国际化战略,我国农业的多边与双边交往日益增多,农业的国际贸易增速较快,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根据我国农业部对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中国已经同140余国家建立起长期的农业合作,签订农业的多边与双边协议达100多个,此外,还与高达五十个国家成立农业合作委员会。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农业发展战略,有效地加强我国农业同国际间的合作,使得我国农业的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化发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我国农业的国际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

2.1我国农业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我国当前与100多个国家、组织与机构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农业长期合作关系。我国农业的国际化合作涉及对农作物品种及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动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的国际交流。截至2008年,据统计,我国引进的农作物品种高达10万份,为促进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对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学习,从1994年8月起,我国推行“948计划”,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外派高达14000人次的农业访问学者、培训人员等,并引进农业外国专家高达三万人次。在我国农业发展“走出去”的策略引领下,输出我国的农业品种资源与技术,在外国建立农业技术试验站和推广站,比如,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兴建农业技术的示范中心,同时不定期地派遣我国农业专家与技术人员去协助其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对外投资规模有着显著的提升,投资的领域较为广泛,涉及农、林、牧、渔等行业。我国农业投资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投资的主体由国有企业独资,转变为民营企业为主的格局,投资方式也发展为合资、合作等多种不同形式并存的局面。

2.2我国农业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农业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仍有待进一步拓展,我国农业的对外投资仍有着较多的困难,“走出去”政策所面向的农业组织机构的层次不高,尚未具备同跨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境外的一些农业投资项目存在资金投入多、风险管控难度大、回收周期长等问题,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相比较来说,我国与农业相关的投资主体在资金、管理与人才方面仍处于劣势,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我国当前农业科技人才的队伍建设难以满足农业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需求。基于农业科技人才的专业性来看,我国欠缺对WTO农业知识产权与各国农业技术法规熟识的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知识面不够广泛、适应性较弱;我国有些农业科技人才有着较强的研发实力,但英语水平较为薄弱,农业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不高,严重制约我国农产品于国际市场的推广。从农业科技人才的英语水平层面来分析,其英语运用能力参差不齐,存在技术人员的知识陈旧,没有创新发展,根本难以满足工作的要求。囿于传统灌输式英语教学的影响,绝大多数农业科技人员无法正常地涉外交流,对英语学习的认可度较低,认为与农业科研没有关系,是不相干的学科,正是由于此,当前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有着精湛的农业技术,但英语技能匮乏,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国际化发展。

3农业科技人才英语水平的提升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我国农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离不开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的发展需要借助科技手段,而科技的提升要依托于农业科技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我国农业的发展仍秉持“走出去”与“引进来”政策;大力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完善我国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人才优选机制,选拔技术过硬、外语精通、业务精良的复合型人才。显而易见,在我国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势下,业务精良、外语精通的农业科技人才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保障。

3.1促进我国农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农业科技人才掌握必要的英语技能,可以有力地保障科研人员进行农业的国际化研究与交流。用英语书写的科技文献约占全世界科技文献总量的三分之二,各种权威的国际性会议用语大多以英语为主,英语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农业科技人才的深造。只有拥有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才能提升科技人员对英语科技文献的查阅能力,从而有效地消化与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农业科技人才突破语言上的障碍,可以更好地分享国际上的农业科技资源,汲取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更加有助于我国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的拓展,促进我国农业国际化产业的升级。

3.2提高我国农业国际化的竞争力

为了质量更优、更快地发展农业,我国必须学习国外的先进农业技术、借鉴其管理经验,以科技发展作为根本来促进农业的国际化。英语作为全世界范围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在我国农业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上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农业科技人才通过运用英语技能,助力于我国农业的科研成果与农产品真正地“走出去”。具备一定英语技能的农业科技人员可以不断深入地理解国际上相关农业的规则与标准、了解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政策,并从中借鉴和学习,并抓住我国农业国际贸易的发展机遇,为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创造平台,提高我国农业国际化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3.3加强农业科研人员的业务能力

基于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的自身发展来看,英语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国农业科技人员的晋升机制中,对其英语运用能力有着相关的要求。1998年我国发布了《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的通知》,其中规定:相关专业技术类的职称晋升,晋升人员必须参加与之相对应级别的统一职称外语考试,英语成绩合格者方可参与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

4提高农业科技人才英语水平的有效策略

4.1建立可行性的英语培训机制

4.1.1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对英语学习的意识。当前存在部分农业人员对英语于农业国际化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我国要加强对农业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宣传,尽可能地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农业科技人才有意识地自主学习英语,借助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对农业国际合作深入开展和个人职业发展均有积极意义。4.1.2农业管理部门借助“外引内联”来整合资源。大多数农业相关的机构或企业在英语培训的设施与师资方面有所欠缺,基于此,一些与农业相关的单位或企业,可以借助我国各高等院校、培训机构的设备与师资,推行联合办学的模式,直接对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专业英语培训,比如,举办短期的英语集训、英语网络课程等。此外,选拔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参加农业发展的国际性会议、出国考察等,尽可能地为农业科技人员提供英语的实践机会。4.1.3建立多渠道英语培训的资金机制。我国应当加大农业科技人员相关英语培训的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的英语培训的资金机制,以政府的财政出资为引导,吸纳企业、社会机构等赞助,设立农业科技人才的英语培训基金,保证农业国际化发展的人才储备所需要的经费。

4.2秉持英语培训的多样性与针对性原则

对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的英语培训内容要秉持针对性与多样性的原则,运用基本技能性的阅读、重点夯实英语听说能力的培训模式,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在英语的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还需加入与农业相关的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课程,比如,国际贸易英语、相关农业科技的英语翻译课程等。农业科技人员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交流与文献查阅,英语培训应侧重于听说与阅读,培训的内容同时代的发展相适应,语言与文化是有机的整体,与文化相背离的语言交流是盲目的,语言依附于文化,文化负载于语言,基于此,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要导入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中,文化并不是排在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教学之后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从开始学习外语的第一天起,文化就始终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文化知识的匮乏常会制约语言能力的发挥,不利于顺畅的交流。此外,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自学、参加函授等,实现英语培训的多样化发展。

4.3加强高校教育对涉农专业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培养在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除了对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工作中的英语再教育,还要加强高等院校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单位,要不断改革与创新涉农专业学生的英语教育,重点培养英语的作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兼具农业科学技术与英语运用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对提升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农业科技人员要时俱进,注重自身业务能力与英语能力的提升,使得在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中应对自如。我国的农业发展势必继续推行“走出去”与“引进来”策略,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技术人员的科研水平与技术含量,加强英语培训的开展,以保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立才,庄丽娟.中国农业国际合作的成就、问题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9):37-40.

[2]赵其波,胡跃高.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J].世界农业,2015(6):178-184.

[3]杨庆先,漆雁斌,王燕.对农业科技人才开发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5,18(4):52-53.

农业科技人才英语水平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篇2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 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致力于公共科技的大量投入, 和政府职能对公共科技产生的干预作用, 发挥了积极的聚集效应, 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健康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的法制环境, 持续的推动了整个科技发展不断前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使得西方国家和地区政府渐渐的发现:“科技管理中不但存在着市场失灵, 同时也存在着政府失灵”。因此, 政府不应过多的介入科技的管理, 而应把科技的管理还位于市场经济体制, 以期能形成一种在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 统筹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行政干预的共识。但关键的问题是, 如何在实现减少效率损失的同时, 统筹兼顾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行政干预这两种调控手段。

(二) 国内研究的现状

通过文献查阅可以发现, 国内有关政府科技管理的问题研究, 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即宏观和微观。

从宏观的视角而言, 从理论上全面的探讨了政府科技管理的定位、职能界定和所应具备的能力以及管理的绩效评估等一系列问题。有学者认为政府科技管理创新能力对社会科学技术活动的有效调节和控制应建立在: (1) 政府对科技活动自身规律的掌握和对外界经济、政治、社会等软环境的发展变化的不断认识上; (2) 政府对科技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必要时的重建。而就政府对促进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能力而言, 应包括: (1) 科技综合管理的能力; (2) 制定科技管理法规及科技管理政策的能力; (3) 选拔和培养科技管理人才的能力; (4) 借鉴国外先进科技管理经验的能力。

从微观的视角而言, 政府科技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 政府对科技政策的制定; (2) 政府在科技方面的经费投入; (3) 政府科技资源的配置; (4) 政府科技项目的管理; (5) 政府科技成果的推广; (6) 政府在跨学科研究事业等管理中的问题。有学者认为:科技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是指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对辖区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活动进行的宏观层面的管理。主要包括: (1) 制定和实施科技发展方针和战略; (2) 出台和贯彻执行科技政策法规; (3) 实行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 (4) 科技经费的筹措及分配; (5) 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的配置等。

二、政府科技管理水平现状分析

(一) 科技发展战略初步形成

目前, 中央已出台了科技发展战略规划, 各省、直辖市以及大部分的地级市也都相继出台符合本省发展需要的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如:《北京市“十二五”科技规划》、《深圳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 甚至一些较发达的县级市也都制定了科技发展规划, 如《晋江市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这些规划所涉及的点多, 所涵盖的面广, 为政府在未来的科技管理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二) 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各级政府制定的政策往往涵盖金融支持、科技投入、税收激励、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载体建设、产业扶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创业、政府采购以及企业技术管理能力的提升等多个方面。政府科技政策种类繁多、辐射面广、针对性较强, 形成了一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如:晋江市出台的《关于加快引进优秀人才的若干意见》, 就是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一大重要举措, 资助强度大, 吸引力强, 尤其是在协助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引进人才起了强有力的作用。

(三) 注重科技投融资环境建设

近几年, 政府通过创业投资参股以及资本市场联合支持,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等方式, 陆续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以信用贷款、创新基金、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创业板、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天使投资、“新三板”等多种融资方式。除此之外, 政府还通过持续推进、促进科技和经济、金融相结合的试点工作, 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金融政策环境和运行体系, 并初步形成了包括科技型企业在内的创立及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整个创新链的科技金融政策布局。

(四)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近年来, 各级政府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保障”, 通过增加对外开放力度, 致力于构建地区科技创新的体系, 企业科技创新取得了较大成效。如扶持辖区内的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

三、政府科技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科技发展战略还不够科学

虽然大多数的地方政府都提出了科技发展战略, 但很多的地方政府仍然存在“重提出, 轻评估”、“重口号, 轻执行”的现象。经常是文件的下发流于形式, 各个职能部门仍然是各自发挥自身作用, 没有真正形成合力。即便是下发了任务分解目标, 也常常因为目标的设置没有科学性、目标的分解不合理、措施的实施没有阶段性的督查以及相应奖惩措施不配套, 所以经常存在“目标期限到, 任务未完成”的不正常现象, 严重的影响了科技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 科技政策支撑力度仍不够强

很多政府职能部门在贯彻执行上级政策和施行原有科技政策时经常产生问题。首先是在执行上级政策时缺乏平衡性。由于各地区的经济、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的定位目标不同,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企业对政策的解读和贯彻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次是各地区制定的政策差异悬殊。由于各个地方政府所管辖的区域经济基础存在差异, 使得在政府对科技投入等科技政策的制定时标准不同。最后是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完善。目前, 很多地方政府科技政策大多零散分置, 科技政策没有覆盖创新和产业化全过程。

(三) 科技人才工作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很多地方的现有科技人才政策仍未完善, 缺乏多种行之有效的支持方式。目前, 大多数地方政府实行的仍然是给予安家费和补助费等政策, 存在严重的“重引进, 轻使用, 轻培养”现象, 最关键的问题是人才政策的制定没有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其他政策紧密相结合。

(四) 知识产权工作面临一定压力

各省市政府部门长期以来都是各自制定本地区的知识产权政策, 没有形成统一管理和战略性协调发展, 特别是对专利资助的政策有较大悬殊, 甚至在相当多领域支持力度严重不足。专利中介和服务机构力量严重乏力, 没有办法提供与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配套服务。

四、政府科技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一) 政府科技管理水平提升的目标

政府必须通过科技管理手段的创新, 提升科技管理质量水平, 增强政府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各项科技指标加速前进, 努力在高水平研发转化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 形成具有承上启下功效的科技发展体系, 进一步凸显政府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带动作用, 使政府所管辖的区域成为自主创新的高地、高端产业的高地、体制改革与政策创新的高地。

(二) 科技管理的原则

第一,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与支撑“十大战役”相结合;第二, 坚持突出产业创新特色与全面协调发展相结合;第三, 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第四, 坚持加强统筹协调与充分发挥各功能区积极性相结合。

(三) 科技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

1. 加强技术预见研究, 制定科技发展战略

加强科技的预见研究可以有效的帮助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准确的制定近期、长期和远期科技研究计划, 通过对各种科技资源在制定过程中的有效整合, 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及高效利用。地方政府在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时, 应注意与国家及省科技发展战略相匹配, 注重地方特色, 选好本地区优先发展产业和领域, 实现区域“优势产业常抓不懈、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的目标。

2. 创新科技政策体系, 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应加大对原有政策的调整及补充, 积极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使之与市场错位、最大幅度的弥补市场不足。科技政策的制定不能只有政府部门参与, 应邀请中介服务机构、行业的权威专家、重点的科技企业和有关的社会组织等群体积极参与, 广泛征求相关利益者的意见, 集群智, 策群力, 使制定的科技政策能最大幅度的贴近地方实际、使政策的执行更具可操作性。除此之外, 科技数据的统计也不应忽视, 研究方法应适时更新, 要注意定性、定量分析的结合, 及时反馈科技政策落实的情况, 并结合环境的发展及时调整科技政策, 使科技政策更公平、公正、科学、民主、有效。

3. 加大政府的投融资力度, 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

政府应加大对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的力度, 通过对科技资金的管理来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公共需要, 使资源合理趋于配置并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益。

4. 加强科技人才管理, 充实科技创新力量

政府应重视科技人才管理, 努力实现科技人才的管理与科技发展目标相匹配, 进一步优化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 要深入贯彻实施人才战略, 把科技人力资源上升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位置, 要统筹规划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要完善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奖励等机制, 努力形成“外地引进、本地培养、留学归国”三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谭文华.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2]林样.不同战略导向对深圳自主创新的影响[J].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0, (01) .

[3]陈广仁.完善科技决策咨询机制, 强化科技战略支撑作用[J].科技导报, 2009, (04) .

[4]王焕样, 段学民.公共科技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06) .

学生综合英语水平提升策略浅谈 篇3

【关键词】提高 ; 学生 ; 英语 ; 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123-01

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这个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繁琐的问题, 因此影响的因素也非常多, 比如学生的身体状况,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方法与策略,教师的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等等。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这就需要家长与老师细心的关心照顾学生, 以及学生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起重要的引导作用,换句话说也就是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融洽和谐快乐的课堂,改变过去那种呆板而无趣的课堂, 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提高教师自身综合英语水平, 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在这些诸多的因素里,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策略最为重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的重中之重,只有学生有了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自主的去研究学习英语,而不是教师去强迫学习,还有只有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观念才能快速达到提高英语的综合水平。下面我们就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与观念进行研究与探讨。

1.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1 首先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这种关系是教师与学生感情交流的产物。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教學过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基础与前提,当一名学生喜爱一门学科的老师时,他会很自然的感兴趣学习这门课程。因此古语说道“亲其身而新其道”。从这就可以看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了。因此想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要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能力了。首先教师要放下师长的架子,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朋友关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鼓励与肯定。特别要照顾学困生,让学困生感觉到老师还是非常重视他。这样师生共同努力,想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不难了。

1.2 其次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的成功,当一个学生不断的感觉到自己学习英语的成功,他就会不断的去积极的学习。许多学生因努力学习英语。而成绩却得不到提高,这样多次受到挫折,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自然下降,因此就丧失的学习英语的信心,就会不断的去逃避、不敢去面对学习英语。因此,教师要有耐心,让学生不断的体验学习英语的成功,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这样循序渐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慢慢提高了。教师还要去鼓励学生,哪怕学生答错了,这样学困生也不会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所有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老师至关重要,当学生爱好学习英语了,他的综合英语水平才会快速的提高。

2.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念

2.1 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对于提高综合英语水平也非常重要,这是找到准确学习方法的前提。首先要学生要确立如何学习、怎样学习以及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当这些弄明白了,就为学习英语指明了正确的学习目标与途径。就也就是我们所要讲的自主学习英语的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教师把重要的语法讲解完,让学生有时间充分的去练习,当出现错误时教师及时的更正。总之让学生自己多练习,用自己通过学习总结的经验去学习,自主的去探究与学习。

2.2 树立听说读写、全面发展、整体提高的观念。听、说是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 而我国的英语教育往往忽略这一基础阶段,由于学生受到这种教学模式的限制,往往都是以读写为提高英语水平的首要,与忽略了听说的基础阶段。因此我国各个阶段学生的听力与口语非常差,笔试成绩普遍比较好。这样英语的综合水平永远也不会得到提高,所以我们要注重听、说这两个部分,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时常给学生听一些英语故事或是英语歌曲, 要让英语的四大方面听、说、读、写全面的联系起来,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英语。

3.确立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

3.1 在英语的学习阶段,让学生制定系统与可操作的学习计划, 而且我们要严格的按照这计划进行全面的学习。请注意,我们千万不要没有计划的去学习英语,那样就会像无头的苍蝇,四处碰壁。

3.2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做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是我们对英语课本的系统总结, 要比我们所学的课本要薄的多,学生通过看课堂笔记,可以很容易的记忆和复习所学过的英语知识。

3.3 让学生多看些关于英语方面的电视节目和歌曲,以及课外英语故事方面的书籍。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看节目或是书籍时联想到我们所学的课本知识, 这就加深了对英语知识的记忆。

总之要想提高在各个阶段学习英语的学生综合英语水平,我们就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是学好英语的前提,这也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只有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学生才会更认真的去学习这一门课程。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时,在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英语,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才会飞速提高。因此,要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全面的去学习英语,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想不提高都困难了。

参考文献

[1]丰国欣.新生外语学习观念的误解及其转变理据[J].外语课.2005.06.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09.

[3]潘哑玲.外语学习方法与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02.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安全水平 篇4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提升安全水平的巨大推动力。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不断摆脱各类自然灾害对安全生产的侵扰,掌握人定胜天,驾驭自然的主动权。一部煤矿发展史,就是煤炭开采的科学技术进步史。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浪潮,在推动煤炭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强有力地开拓出煤矿安全的新境界,新天地。

安全依靠科技,无疑要采用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设施装备,这些方面的进步已经成为煤矿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志。为煤矿带来了高速增长的效益,为矿工带来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安全系数的福音和实惠。这方面共识的形成,已经彻底摒弃了对科学技术的漠视嘲讽,“用铁锹把打败机械化”的愚昧信念早已成为人们所不齿的笑料。但是,安全领域的科技理念确立,并未牢固坚实到根深蒂固的程度。

依靠科技进步,首先需要与现代文明紧密相连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促进科技进步的条件保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实际,尊重技术,尊重人才,是科技进步的基本条件。自觉的科技理念确立,浓郁的科技氛围营造,推动科技进步的政策制度的完善,保障科技进步的系统机制的建立,都有大量艰巨的工作急待深入展开。

农业科技人才英语水平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篇5

科学技术的运用、网络系统的开发和现代元素的注入,正在对传统的物业服务产生深刻的革命性影响。很多企业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对行业逐步摆脱劳动密集型现状,应对用工难和成本持续上涨,以及推动物业管理的标准化运作与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具有战略意义“用科技手段和科技成果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让我们的用户生活得更现代。”这是北京华泰龙安物业公司对“科技物业”的解读和追求。通过密切注视和跟进物业领域前沿技术和科技成果,提升企业科技创效力和物业管理服务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在打造“高效率、高科技”的新型物业管理实践中,迈出了惠民强企、助推发展的坚实步伐。、强化物业管理信息化

通过企业的管理平台、建立OA自动化办公,并依托短信平台,进行业主通知紧急事件的相关工作。办公网络化、自动化、无纸化和“移动办公”的开发和应用,提高了办公、办文、办会效率,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

华泰龙安管理平台可以有效的通过纵向与横向对企业各个业务展开,纵向:管理层可通过平台,快速穿越到任意一个区域,对其区域的全方位数据进行全面了解和监控,横向:通过统一的门户、数据

库、外部网站等,实现职能管理系统之间以及企业内、外部之间的无缝衔接。

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优化工作流程并大幅降低劳动密集程度,企业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标准化物业服务,达到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稳定质量的目的,不仅带来了企业管控水平的升华,对物业管理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具有重要意义。

2、发展和培养建立物业信息化人才及创造力

目前大部分物业企业在物业信息化上的发展还比较欠缺,相关的从事人员也较为稀少,积极创新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对信息人才的培养,逐步培养有企业特色的团队,通过培训、研讨、小组讨论等方式针对现如今的一些难点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不断优化改善现有的不合理环节,积极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物业企业员工因各方因素导致对信息化和高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较差,如果企业发展信息化生搬硬套拿来主义,那信息化建设之路很有可能会有始无终,不了了之。华泰龙安在信息化发展建设中,选聘培养自己的企业讲师,通过企业内部定期组织信息化相关的培训,结合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平台,为员工进行信息化培训,为信息化建设之初打下良好基础,使大家在工作中可以更好的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工作提供更为便利的帮助。

3、发展延伸网络服务信息平台

服务是物业的永恒主题,华泰龙安物业公司利用最新的在线平台技术,结合企业十余年的管理经验,打造网络服务信息平台,全面打造高效、便捷的业主在线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平台集成了在线报修、在线投诉、意见箱、房屋租赁、跳蚤市场等多个物业接口,在系统二次开发中,还与全球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进行合作,开发了在线缴费平台,为了更好的丰富业主的社区生活,还与最具影响力的Discuz!论坛 进行了双方合作,开发了完全独立的业主在线论坛。这一些列的丰富功能和创新的应用技术,都标志者华泰龙安坚持走通过信息化与高新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决心。

农业科技人才英语水平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篇6

式,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的有效途径。

省烟叶种植分布在丹东、铁岭、阜新、朝阳四个烟区的近百个乡镇500个左右村,收购量57万担占全国总量的1.3%,在全国22个种烟省份中列第13位。2008年**省全面启动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烟叶生产已开始从单独零散的种植方式向规模化种植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从手工畜力农具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变,初步具备了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特征:

规模化种植进一步扩大。2009年全省植烟乡镇94个、植烟村467个、植烟户数9457户,种植面积17.55万亩,与2004年相比植烟村数减少211个,户均种植规模增加了8.2亩。发展千亩村53个,五千亩以上乡镇10个,合计面积8.3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45%,其中百亩以上集中连片种烟地块323块,合计面积近4万亩。

集约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省已经全部实现了集约化育苗,并在逐步推广商品化供应成苗,供应成苗面积已超过2万亩。集约化烘烤面积达到4.8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27%,其中以“四合一”组合单元烘烤工场形式集中烘烤面积2.6万亩;统一供种、统一育苗面积达到了100%,统一机耕、统一植保面积分别达到总面积的30%、80%,统一烘烤面积已达4千余亩。每亩烟田减少用工8.5个,平均每亩用工减少到25个,实现了减工增效。

专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全省共建立移栽、统防统治、采收、烘烤、分级专业队(户)1869个,其中移栽专业队417个,统防统治专业队221个,采收专业队395个,分级专业队332个,烘烤专业户504户,各种专业化服务面积占全省种烟面积的17%~33%。通过专业化社会服务、市场化运作的作业模式,提高了作业速度和质量,有效减少了烟农用工成本和劳动强度。

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2008年全省完成了烟叶信息由c/s系统向b/s系统升级,实现了信息数据的电子化处理和网络化传递。省局(公司)建立了**烟叶信息网,通过网络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实现了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共享。与沈阳农业大学和省气象局合作建立了全省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网和全省烟叶气象信息网,加强了对烟草病虫害防治工作和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指导,使病害造成的损失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明显降低。

但**省现代烟草农业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烟叶生产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水平不高、科学性和系统性差;二是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处于探索阶段,尚不具有推广性;三是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四是专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管理成本较高;五是生产组织形式单一,一家一户的传统生产没有根本性改变;六是烟叶生产管理模式陈旧,生产效率低下;七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如何进一步提升**省烟叶生产现代化水平,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呢?笔者认为实现**省烟叶生产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全面制订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继续完善烟田基础设施,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突出烟农主体地位,创新生产组织形式,改革烟叶生产管理模式,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全面推进以“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烟草农业。

全面制订建设规划

搞好规划是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前提,规划水平决定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水平。坚持系统设计、总体布局、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原则,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利用。

坚持节能环保原则。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通过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布局和结构,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着力推进烟叶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提高生产经营的科技水平,可以促进烟叶生产由外延式扩展为主向内涵式发展为主的转变,减少烟草农业对自然资源的过渡依赖,保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遵循优质适产的原则,适度提高烟叶单产,提高土地产出率。保持烟叶生产总量不变的情况,实际种植面积可减少,余出的土地或者种植其它作物,增加农民的收入,或者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烟叶单产的增加,实际种植面积的减少,即可以节省劳动用工,减轻烟农劳动强度,又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二是根据gap生产与管理模式,积极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大力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烟叶产业。积极推广平衡施肥技术,采取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的方法,改善土壤状况,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防治烟草各种病虫害,减轻化学农药对

自然环境的污染;利用烟杆及烟梗、烟末等废料压块替代煤炭烘烤,进一步试验秸杆气化烘烤技术,达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

坚持轻松种烟的原则。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现代化经营手段,把烟农从技术难度高、劳动强度大、承担风险多的环境中摆脱出来,不断提升生产整体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增加烟农收入,促进烟叶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烟农的根本利益作为行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烟农主体地位,调动烟农的积极性,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烟农的整体发展,做到发展为了烟农、发展依靠烟农、发展成果由烟农共享。

坚持市场导向作用原则。烟草行业实施“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战略,大卷烟企业要求原料基地提供规模稳定的优质原料,这与传统农业的零省分散种植,规模过小形成鲜明的反差。通过发展现代烟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用现代组织管理技术,就可以根据市场的要求,进行稳定的规模生产,为中式卷烟提供更多的优质原料。当前我国的烟叶生产过程中,建立了烟厂、烟草公司、烟区政府与农民四位一体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和组织生产管理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推进烟草农业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提升龙头企业综合能力,就可以全方位、多环节改造传统农业,引领发展现代农业,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发挥先导和带动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充分认识原料需求导向对烟叶生产的影响,从工业企业原料需求出发,认真做好烟叶生产发展规划,积极调整烟叶生产布局,努力实现规模化种植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产区基地化建设,就要以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为动力,以基地单元建设为主要形式,把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优质烟叶保障能力、提升质量水平与烟叶风格特色作为主攻目标,积极探索工业企业“主动参与、深度介入”烟叶生产收购的具体办法措施,吸收卷烟工业企业办基地成功做法和经验,力争用2-3年将**省烟叶市场规划集中整合至5-6家,每个产区市公司都建立具有一个单元(5万担)以上的核心客户,同时全省共享红塔集团基地和出口基地,形成内外互补,进退有余的“1+1+1”格局。以工业企业原料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烟叶规模种植,以村为单元、以县为单位,工商共同开展生产技术攻关,加强烟叶生产收购管理,不断提高烟叶质量和等级合格率,通过努力提高**省烟叶在重点品牌配方中的使用比例,进一步规避市场风险。

坚持优化布局的原则。在严格的计划管理前提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将烟叶生产逐步相对集中到烟叶质量好、市场潜力大的产区优先集中,向烟叶生产比较效益高、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产烟区相对集中。逐步淘汰烟叶质量差,种植比较分散、规模小的产区。重点做好完善基本烟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烟田规划落实,保证烟叶种植区域稳定。到2010年,淘汰种植面积2000亩以下的种烟乡镇和种植面积300亩以下的种烟村,全省烟叶种植乡镇由现有的94个减少到60个以下,种烟村由现在的470余个调减到400个以下;大力发展千亩村、万亩乡,全省发展万亩乡8个以上,千亩村50个以上;努力扩大成方连片烟叶种植面积,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种烟地块100个以上,为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机械化作业创造便利条件。

精心组织试点工作

认真总结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成功经验和做法,围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勇于探索,体现水平。继续以阜新福兴地村、铁岭大三家村、铁岭九如村为试点,更加注重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及时研究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新情况、新问题,注重提高针对性和可推广性;扩充试点内容,在漂浮育苗、机械移栽、统防统治、专业烘烤、散叶收购、场站直调等方面开展生产、流通、管理全方位研究。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综合配套,加大烟叶生产投入,重点在烤房自动化控制、烟田有效灌溉、主要劳动过程机械化等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提高烟叶生产设施化水平;更加注重培育生产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种植,阜新福兴地村、铁岭大三家村、铁岭九如村分别以互助组、种烟专业户、合作社形式进行深入探索,推进生产组织形式转变;更加注重科技进步,以工业企业原料需求为导向,与湖南中烟等工业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全面开展**特色优质烟叶质量指标体系与配套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费用,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更加注重信息化支撑作用,开发试点村综合查询系统,全面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管理模式的转变。通过试点探索适宜的烟叶生产组织形式、专业化服务方式和业务管理模式,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方式、业务流程、标准体系。坚持用现代烟草农业理念指导整个烟叶工作,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继续完善基础设施

坚持按规模规划、整村连片、先进适用的原则,稳步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省烟叶生产综合能力。计划从2009年至2012年再投入资金1.3亿元,利用四年时间完成全省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水源设施建设。根据水源条件,因地制宜设计,以建设机井为主,以建设其它水源项目为辅,整村连片推进,不分散安排项目,发挥规模效益。计划新增水浇地1.875万亩,到2010年全省烟水配套基本烟田面积达到7.67万亩,使全省可灌溉基本烟田面积占全省应配套基本烟田的80%,基本解决**省干旱烟区烟田缺水问题。

烤房设施建设。烤房建设坚持密集烤房方向,按照集群建设、统一烘烤、合作经营的要求,合理安排集群规模,因地制宜联体建造。计划新增密集式烘烤面积6.11万亩,建设烤房2708座,到2011年全省密集式烘烤面积达到14.94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81.1%。烤房全部以“四合一”组合单元集群形式建设,有条件的地方以集约化烟叶烘烤工场形式建设。烘烤工场内附属设施建设力求经济合理,切忌贪大求洋,规模较大的工场可以适度扩充功能,兼顾他用;烟叶收购量较大的村可在中心烘烤工场配套收购场所和收购设施,探索新的高效收购方式。

机耕路建设。机耕路建设坚持与连片规模种植相结合,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确保质量的原则。建设重点放在农业机械化基础较差的山区烟区种烟田连片面积较大、适合机械化作业、确需修建机耕路的基本烟田上,计划新增2.5米宽的砂石路54千米,使**省机耕路进程到2010年达到60.5千米,受益面积为2.31万亩,占全省应配套基本烟田面积的80%,为实施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

农机设备配套。机械化是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有效保障,是减轻烟农劳动强度、降低种烟成本的重要手段。加强烟草农业机械与区域农业机械规划衔接,争取地方农机资金配套;加快专用机械的研发引进推广步伐,实现烟叶生产主要劳动过程机械化;扶持成立农机服务组织,鼓励购买大型烟草农业机械,实施专业化机耕服务。到2012年,全省凡是能够实施机械化耕作的烟田,80%以上烟田在刨埯、栽烟、覆膜、喷药等方面实现机械化,全面实现机械或烟夹编烟。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权要明晰。烟草行业补贴形式的专业化设施产权归集体所有。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并重。研究健全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保证管护资金,落实管护责任,确保持久发挥作用。

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

专业化分工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特征,是把烟农从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环节解放出来的根本途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有效方式。

进一步细化专业化分工。全面认真总结**省在烟叶生产专业化分工方面取得的经验教训,对烟叶生产与技术环节中的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较高的环节实施进一步细化的专业化分工,大幅度提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重点对育苗、移栽、整地、起垄施肥、刨埯、覆膜、培土、病虫害防治、采收、编烟、烘烤、分级等环节作进行专业化分工。

构建社会专业化服务体系。健全的服务体系是稳步拓展专业化分工的有效载体,建立覆盖烟叶生产全过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必然要求。借助大专院校的师资力量,加强对烟草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研究,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推广体系,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快培育一批有技术专长、素质高、稳定性强、以服务烟叶生产为主要职业的烟叶生产经理人和产业工人,为烟叶生产的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化分工与服务提供人力资源。构建专家服务体系、农机合作社专业化机耕服务体系、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服务体系、防雹减灾风险保障体系,积极发展机械化耕地起垄、测土配方施肥、集约化育苗、工场化烘烤、统一植保等专业户、专业队,通过专业化服务落实先进技术,帮助解决一家一户烟农解决不了的问题。

深入探索运作机制。按照设施投入“普惠制、广受益”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规范服务行为,扩大作业范围,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服务成本,确保烟农得实惠。加强专业化作业成本管理,研究专业化服务定价机制,合理控制收费标准。加强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推行持证上岗,提高专业化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专业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到2011年,全省全面实现专业化供应成苗,规模化种植的烟农全面实施专业化整地移栽、病害防治、采收分级,全省专业化烘烤面积达到总植烟面积的30%以上。到2012年,基本实现统一供种、统一供苗、统一机耕、统一植保、统一烘烤。

创新生产组织形式

稳定烟叶种植规模,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必须创新生产组织形式,调整生产关系,将烟农有效组织起来,充分发挥烟农主体作用。

提高烟农整体素质。积极培育“以烟为生,精于种烟”的职业化烟农队伍,持续提高烟叶生产收入在其家庭纯收入中的比例,使烟叶收入成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现代烟草农业对烟农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对烟农队伍的教育培训,每年对烟户的专业技术(技能)集中培训至少两次以上,不断提高烟农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烟农队伍,使职业烟农成为烟叶生产的主力,其种烟面积占全省植烟面积的60%以上,最终实现烟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创新完善生产组织形式。按照中央三中全会“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的精神,充分发挥烟农主体作用,深入探索种烟专业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组织形式,比较分析不同生产组织形式优劣,总结完善福兴地、大三家、九如村互助组、种烟专业户、合作社生产组织模式的运作机制,努力提高规模效益,为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更加深入推进、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更加深刻变化进行前瞻性的探索。在2009年每个市公司至少建立1~2个烟农专业合作社或多个互助组,到2010年全省烟农专业合作组织(互助组)种植的烟叶面积达到总植烟面积的20%以上。

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种植。规模种植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要求,推进规模种植要循序渐近,适度规模,讲究边际效益,要与生产力水平、管理水平相适应。随着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会进一步提高,户均规模会在原来基础上逐步扩大。根据**省的实际,从单户总效益、每亩用工和自家工日劳动价值来分析,现阶段**省单户烟农适度规模化种植面积以25亩~30亩为宜。

改革烟叶生产管理模式

坚持“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发展思路,加强内部资源整合,优化配置资源,根据育苗工场、烘烤工场规模功能,结合连片种植规模水平,积极探索相适应的生产管理模式和烟叶收购模式,规范烟叶业务流程,制订工作技术标准,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

烘烤工场管理。在有条件的烘烤工场内配套多功能大棚和收购设施,组建育苗、移栽、采收、烘烤、分级专业化服务队(户),实现“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的总体要求。首先,烘烤工场内各种设施空间分布要科学合理,整体布局协调美观;其次,工场内制订运行管护制度,科学编制流程,加强现场管理;第三,扶持专业户、专业队的发展,积极引入适度竞争机制,坚持择优发展的原则,建立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评价体系,不断提高专业化服务质量和水平。

烟叶基层站管理。与集约化烟叶烘烤工场建设相结合,全省在已有15座标准化烟站的基础上,用两年时间将现有61个收购站点精简优化至30个左右的“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环境良好、管理高效、统一名称和外观标识、信息化水平高”的标准化烟叶工作站,改善基层员工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为主要内容的“8s”活动,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的素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解决服务与效率两个关键问题,实现库容站貌整洁、流程合理、制度规范、效率提高,全员节奏快、标准高、工作实、状态好的现代企业管理局面。

烟叶物流管理。省局(公司)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经济适用”的原则在丹东辽东公司建设全省烟叶物流中心,创新烟叶物流方式,积极探索以站-厂直运物流方式取代烟站-中转库-复烤厂的物流方式,逐步取消市(县)烟叶中转仓库,减少烟叶装卸次数,降低烟叶造碎损失,缩短仓储周转周期,提高仓库利用率。

精细化管理。开展对标活动,在施肥、灌溉、防病等方面实现精准农业。进一步落实土壤改良措施,改善基本烟田质量,注重测土配方施肥,建立不同烟区不同土壤类型的专家施肥模型,做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真正做到以土壤营养状况为依据,科学合理使用肥料,降低肥料成本。充分发挥全省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网络作用,融病虫监测预报防治于一体,实行统一预报、统一预防、统一药剂。根据烟株需水规律和田间持水量,制订细致的灌溉方案,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做到精准灌溉。通过精细化管理,精准施肥、精准浇灌、精准用药、密集烘烤,努力节肥、节水、节药、节煤,实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的目标,成为当地农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典范。

技术队伍管理。采取人才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到2010年,每个市公司选聘培养1-2名硕士学历以上的技术领军人物,每个重点县公司选聘培养2-3名技术拔尖人才,重点烟站站长学历要达到专科以上,烟叶生产技术队伍中专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占20%以上。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烟叶分级、烤房建设与烘烤、烟草病虫害等技术性较强的领域培养技术能手,实行技术专职人员负责制,进一步调动技术能手的工作积极性,打造人人争当技术人才,技术人才不断涌现,技术人才尽显才能的良好氛围。

大力推进技术进步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烟草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未来烟草农业,大力推进烟草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加快烟叶科技创新。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依托行业内外烟草农业科研力量,重点在良种培育、栽培技术、节水灌溉、统防统治、调制设施、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实施优质适产新品种培育科技专项,尽快获得一批适应本地环境的优良品种。全面开展**特色优质烟叶质量指标体系与配套技术研究,到2010年初步形成**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技术体系,培育适应烟叶客户配方需求的具备鲜明**特色的优质烟叶。更加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技术到位率。进一步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构建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制度体系,对重大的技术创新成果给予重奖,加快技术创新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的步伐。省局(公司)每年确定2~3个技术创新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项目,作为对各市烟草公司考核的重点内容,推动全省烟叶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一是大力推进烟叶生产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气象网,病虫害预测预报网和**烟叶信息网的作用,在气象预报、栽培技术、防灾减害、烘烤复烤、生产收购等环节实行信息化管理,不断促进精准管理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全面提升烟叶信息化水平。二是按照供应链管理思想,通过对业务流程分析,开发烟叶生产经营综合管理系统,建立“生产资源管理、烟用物资管理、生产过程管理、生产任务管理、烟农补贴管理、烟农客户关系管理和烟叶投入与产出分析”七大功能模块,将计划管理、合同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等环节集成在一个信息平台上,实现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精细化、痕迹化管理。通过综合管理系统可对烟叶生产、收购的部分数据和报表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对烟农合同数据查询、烟叶交售管理、交售数量汇总查询等功能,使烟叶收购计划与合同控制结合更加紧密,更加符合国家局对未来烟草行业信息化要求。

推行标准化生产。围绕iso9000管理体系认证,研究制定更加完善和符合实际的包括烟叶生产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的烟叶综合标准化体系,并全面加以推广应用,推动烟叶生产和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在2008年完成综合标准体系的研究制定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综合标准化体系的标准,收集从育苗到收购调拨的文字、图片、录像资料,制作生产标准化视频,通过上传烟叶信息网站和制作dvd片加大综合标准体系在全省全面推广应用的宣贯力度。

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水平的策略 篇7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通过“夯实语言基本功”“开展多样化的写作训练”“加强写作技法指导”三个途径,能有效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一、夯实语言基本功

1.好词好句欣赏和仿写练习。

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在每个单元均设置了Main Task板块,旨在通过对A部分范文的阅读,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帮助他们学会构思、搭建文章框架。

教师要充分利用Main Task板块,指导学生找出范文中的好词好句,熟读记忆,并进行仿写练习。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也能让他们学以致用,克服写作的畏难情绪。

2.加强基本句型训练。

英语中的5种基本句型是学生写作的支撑,这5种基本句型是:“主语+系动词+表语”“主语+不及物动词”“主语+及物动词+宾语”“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和“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在学习了8A Unit5语法部分的这5种基本句型后,教师要让学生及时巩固,加强记忆, 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3.加强复合句训练。

初中学生用英语写作时,往往习惯使用一连串的简单句,结果造成句式重复、行文单调。教师要培养学生使用复合句的意识,要告诉他们,复合句不仅能增加文采,而且体现了一个人对英语句式的掌握程度。

二、开展多样化的写作训练

1.复述。

对教材提供的范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复述,使他们将所学知识内化整合,并运用到实践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复述搭建平台,要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词汇完成复述任务。

2.续写。

续写是指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顺着文章的思路,对原文加以补充,或对原文的情节做延续推理。续写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如,在学完Alice in Wonderland片段后, 笔者布置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文章。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不少文章想象大胆且合理,令人拍案叫绝。

3.写日记。

写日记可以促使学生经常性地用英语进行思考,从而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告诉他们在日记中可以记叙学校、家庭、社会中发生的事情,可以写自己的所思所感,可以写想对老师说的话,也可以写自己学英语的收获……学生如果每天坚持写英语日记, 久而久之,就会体验到英语写作的乐趣。

4.即兴演讲。

教师可选择适合学生发挥的话题,让学生即兴演讲。例如,可以让学生围绕“My favourite season”进行演讲:“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Describe your favourite season and explain the reasons. ”这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他们自然有话可说。

5.编故事。

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均以话题为主线展开。教师可以提供与这些话题相关的词汇和短语,鼓励学生运用这些词汇和短语创造性地编写故事。

例如教学Teenage Problems时,笔者给出了以下词汇供学生参考:stay up late, feel sleepy, have no choice but to do sth. , refuse to do sth., be worth doing sth., spare time for hobbies...学生兴趣很高,很多人都写出了出色的文章。

三、加强写作技法指导

1.审题。

审题必须准确,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每次写作前,笔者都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写作要求,明确人称、时态和文体,并注意看准要点,不能有所遗漏。经过这样的审题指导,学生写作偏题的现象几乎没有了。

2.构思和布局。

教师可以利用Main Task板块A部分范文,指导学生分析篇章结构:如何分段,每一段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在具体写作中,进一步指导学生先列出提纲,再按照提纲进行写作。

3.写好开头和结尾。

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模仿Main Task板块A部分范文的开头和结尾,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发挥。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要告诉学生,结尾部分应照应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凑、行文流畅。

4.多样性的表达方式。

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句子表达的多样性, 如简单句、复合句、独立结构等,都要在文章中有所体现,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

5.使用连接词和过渡性词语。

教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连接词和过渡性词语,对表先后顺序、表转折、表因果关系、表递进、表强调、表对比、表概括总结等的词语,都要进行专项训练。

6.培养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包括好的书写习惯、好的分段习惯、正确使用大小写、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单词与单词间的距离适中、段前空开四个字母的位置等。教师要告诉学生,文章写完后,一定要通读一遍,检查时态、人称、动词搭配、标点等有无错误。

四、多样化的批改和评价方式

教师要改变统一批改的单一评价方式,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先在组内进行批改评议,然后,由小组推选出优秀文章,在全班交流。教师也可以随机选取不同层次的文章,抹去学生姓名,投影展示,让学生讨论文章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自己的作文还需要怎样修改。

农业科技人才英语水平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篇8

英语语法是研究英语词性变化和句子成分和结构的语言科学,是指导学生运用英语来实现英语交际的语言法规。英语的语法教学素来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多年来,学生的学习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教师的语法知识讲了一遍又一遍,可是在学生的应试试卷上,从单选、完形填空、情景交际、单词识记、词形变换,到书面表达等与英语语法相关的题目很少有学生的答案能让教师紧皱的眉头舒展开,可见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审视、运用英语语法来解决具体问题。树高必根壮,建楼须夯基,英语教师必须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尽力改变学生的语法薄弱的现状。在这方面,建议英语教师参看如下教学策略:

一、转变学生英语语法难学的定势思维

英语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英语语法的有效提高也是一项考验教师意志力和教学艺术的工程。英语教师必须帮助英语学困生找准病因,采取富有实效、简易灵活的教学策略来对学生进行帮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语法困难不仅是知识掌握上的难题,更是情绪体验上的障碍,因此帮助学生坚定“我能学好”的自信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要千方百计使学生意识到英语语法学习的重要意义,使之明白英语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螺旋式完善的过程,无论在学习中遭受了多大的打击、遇到了多大的障碍,也不能自暴自弃,产生排斥、抗拒、恐惧的学习心理,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必要时可降低坡度、放慢速度,及时释疑、适量练习、合理安排作业量,使大部分学生能够适应教师的授课步伐,也不妨广泛开展学困生辅导或学生互助学习活动来有效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

二、英语教学中应合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

多年来,教师多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传统课堂模式,鲜于借助电化教学手段,不是不能用、不会用,而是觉得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太麻烦而不愿意用,学生只能在教师在做公开课时偶尔感受一下。電化教学手段只有教师充分形成电教意识,认识到其教学应用的重要性和先进性,并广泛应用之后才会显现它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或懒于创新,为图省事而不去钻研新领域英语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不负责任的行为。

合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是英语语法教学成功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电化教学手段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方便实现教育思想、方法、质量、效率等方面的最优化组合,它可丰富英语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效率,易形成生动形象的英语情景学习环境。教师也可以将电子教学资料呈现于课堂内外,学生既可课堂共同探讨,也可带回家中自行研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辅导模式中的时间和空间受限的问题。

三、英语语法教学中必须遵从“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依据学生的学情来组织教学活动,而不是单纯以教材标准与要求来追赶教学进度。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应该参考“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精心备课—有效教学—反馈评价”模式,我们要把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作为教学实施的第一出发点,突出英语语法的陈述和解释,辅以精当的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来帮助学生娴熟运用英语语法。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让其自己去发现、总结出英语语法的规则和原理,锻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语法知识的内化。

四、倡导学生普遍参与网络学习英语语法

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促使我们教师亟需改革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网络可以替代教师的部分职能,网络教室是一个更为开放、更为丰富的课堂,它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种新型开放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英语教师应积极提高网络技术应用水平,充分借助网络教学资源,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倡导学生普遍参与网络课程资源的学习活动。网络学习模式可以轻松实现英语语法资源的智能化、碎片化、智能化,可轻松实现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网络学习中,教师是学生英语学习资源的制作者、提供者和帮助者,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要求和学生学习特点,利用各种办公软件来制作适合学生口味的语法教学资源,学生可以主动地获取由教师精心整理、录制的各种英语语法讲解声频、视频材料来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动态测评软件对学生的自主网络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参与情况、点击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份参考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

五、微信阵地助力学生语法自修

如今,微信技术被广泛应用,它可以成为教师、学生、家长三方沟通的新模式,它可帮助教师不经意之间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家长、学生的教育需求,紧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家校合作更为牢固亲和。通过微信平台,家长和学生可以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老师也可以全方位地掌握学生的家庭自修状态。比如,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弱项向家长、学生推荐适合自修的比较实用、权威的语法书,便于学生系统地进行语法自修。为了保证自修质量,我们利用微信平台,适时地与家长、学生交流,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困惑,给予其勉励、肯定和学习建议。

六、致力开发实用英语语法校本教材

目前,从校本教材开发数量上看,德育类较多,而学科类相对少,尤其是英语校本教材更是少之又少。而在已有的各种校本教材内容上看,简单抄袭、拼凑的东西太多,特色、实用的内容太少。每位教师从教多年后总会有大量的教学智慧和体会,如果不能公之于众、应用于学生,未免有些“暴殄天物”。学生英语语法基础参差不齐,单单靠教材和市场上的辅导书籍难以实现优质教育目的,单单靠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修也难以实现英语语法的有效提升。因此,英语教师若想有效提升学生语法水平,就应该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上多下功夫。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应遵循新课改理念,力争体现学校育人特色,符合现今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需要,实现多方课程资源的优质组合及有效利用,使学生学习有依据、有兴趣、有信心。

磁县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策略论文 篇9

摘要:城市管理是城市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是一个必然问题,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更是关乎城市宜居宜业和促进科学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就是对县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查找发展瓶颈和制约因素,根据新的形势,探讨解决城市管理方面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品位

根据省市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加强“大县城”建设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城市环境容貌和执法管理水平,将县城打造成宜居宜业和现代、山水、田园、生态新城,笔者就磁县城市管理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了走访、调查,对我县城市管理上水平、形象上品位做了一些研究和思考,现综合如下。

一、我县城市管理形势、现状及成效

(一)县城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带来新挑战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县在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容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城市建设取得长足发展。通过实施“对接大城区”发展战略,形成了一批标志性路网工程;通过实施城市“三年大变样”和“三年上水平”,建成了一批城市标志性基础工程、服务设施和住宅小区;通过实施“创建园林城”,建成和改造了城市的公园、游园、广场、绿道,改善了县城的生态环境。多年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这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二)城市管理局的组建、职责及运行成效

2008年10月,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我县组建了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局的职责主要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环卫、园林绿化、城市综合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负责城区内市政管理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燃气、公交等行业管理,指导协调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重大活动。几年来,城管局领导班子适应城市建设、城市扩张、城市环境的新要求,从建立之初面对职工文化层次低、人员多、待遇低、办公条件差、执法水平和业务管理不规范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多等现状,确立了“用信心凝聚人心、用工作稳定人心、保工资安定人心”的工作方法,在职工中大规模开展了“爱岗、敬业、创新、争先”的主题教育,逐步确立了城管系统“建一流班子,争一流团队,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几年来,城市管理工作在队伍建设、职能职责、环卫清扫、规范管理、日常维护、急难险重工作等方面展现了良好形象,从多方面维护了城市的健康运行。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和群众意见最大的鼓楼广场杂乱问题和城隍庙文化广场乱占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彻底根治,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称赞。

二、城市管理的.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

虽然城市管理在多方面取得成效,但是与城市规划、建设相适应和群众期盼等要求相比,确实存在一些突出困难、问题和制约因素。通过调查、走访、分析,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城管执法处罚权不到位

城市管理是一项繁杂、艰巨的综合管理工作,大多是对商户和市民经常性的宣传、教育、说教和实施管理,执法处罚很不到位。在调查座谈时,主要是法律法规赋予城市管理的强制力不够,城管执法人员对一些拒不服从管理、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违章商户没有强制手段,有时城管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难以保障。

(二)“脏、乱、差”反弹严重

城市中的“脏、乱、差”是一个经常性问题,也是一个一抓有效、一松就犯、反复性极强的问题。如:主街道门店的店外经营问题、主要节点街口的商贩占道摆摊问题、生活垃圾随时随地乱扔乱倒问题、机动车路边乱停乱放问题等。在调查中,广大干部群众和市民对这次园林城攻坚月活动整治的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垃圾乱倒、活动广场被侵占等成效赞不绝口,但更多的是担心容易反弹,盼望有个长期办法。

(三)一些市民和商贩经营主素质差

确有一部分市民为了方便、省事,不按时间、不按地点乱扔乱倒各类垃圾,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出现一出家门就随便倒,倒路中间的有之,倒护城河、振兴渠的有之,不分时间乱倒的有之。一些商户商贩在门店占人行道经营,有的商摊把车子推到了路中间叫卖,相互挤占,不管是否能行走,导致经常在城内杨仙庙十字路口、振兴渠路口、新赵都北十字路口以及串海路等多处发生车辆拥堵现象,严重影响百姓工作和生活。

(四)城市管理工作运行经费不足,与承担任务不适应

目前,城管局在职正式干部职工538人,临时用工包括主干道环卫清扫工300人。管理范围:城区主干道20条,路灯1.8万盏,大型集合市场3处,绿地面积172万平方米,行道树20495棵,环卫清扫面积242万平方米,垃圾收集站8个,垃圾桶360个。城管局建立以来,工作经费、职工工资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逐步扩大的城区范围,各项必需的经费开支与承担的繁杂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经费严重不足。每年经费存在很大缺口,致使各项管理工作只能维持在目前的低水平状态。

(五)方便市民的公共服务设施缺乏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不管是老城区还是新城区,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严重滞后,尤其是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生活急需的小蔬菜零售市场无规划、无场地,已经多年形成的几处零售市场地方狭窄,多数是沿路边、靠住宅区形成的,比较混乱。这些生活急需的小蔬菜市场、公厕、停车位、垃圾箱等设施严重缺乏,干部群众议论多年,盼望早日解决。

三、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加强领导,高标定位,着力推动县城管理上档升级。最近,省委书记赵克志在全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要在县城管理上下更大功夫,为京津资源要素向我省流入创造条件。”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省专题研讨班主要精神,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谋划和研究,对县城发展要高标定位,使县城更好地带动产业、聚集人气,达到以城聚人,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发展的根本目的。

第二,建立综合执法队伍,强化城管执法管理的权威性。根据上级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尽快组建城市综合执法管理机构,理顺城市综合执法管理体制,理顺相应的编制体制,规范设置统一的机构名称,做到机构规范、编制到位、人员到位、职能到位、落实到位,切实发挥城管综合执法队伍在县城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强化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三,加大对城管工作经费的支持和保障。城管工作是公益事业,涉及范围广、管理领域多、城区面积大,固定人员、聘用人员、临时人员较多,有场地、有区域、有设备、有人员,这都需要工作经费支撑。建议县委、政府要对城管工作所需必要经费给予倾斜,要随着城管工作任务的增加不断增加工作经费。同时,要在政策范围内努力提高城管职工的工资待遇,把关怀和温暖送给“最美城管人”。

第四,各方参与,综合治理,谋求和建立管理的长效机制。城市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城市各机关、社区、单位、家庭、商户、干部、职工、居民的广泛参与。一是抓紧制定《磁县城市精细化管理办法》,制定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各负其责。二是抓好宣传发动,提高市民素质。建议以县委、政府或县精神文明委员会名义发出“致我县城区全体居民的一封信”,开展“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我就是县城形象,我就是文明使者”的宣传教育。还要通过组织文艺宣传队等多形式深入社区、街道、广场,开展“爱护县城、爱护家园”等娱乐、趣味活动,加强居民的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自觉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环境,爱护共同家园。三是要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对那些脏、乱、差和制造脏、乱、差的人和事坚决处罚到位,并在电视上公开曝光。四是城内各社区要明确有专职负责本社区环境容貌和卫生工作的干部,设有专职的环卫人员,行使本社区范围内的保洁和环境容貌监督工作;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秩序。还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群众自治管理活动,为美丽“大县城”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上一篇:自考数学分析续论下一篇:出师表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