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小结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医基础理论小结(精选8篇)

中医基础理论小结 篇1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2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3.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那个表的内容必须全部牢记!)

4.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8.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

10.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11.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12.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

13.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4.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15.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

16.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作用。

17.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18.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为之心”。

19.心为阳脏、火脏。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清明为要。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3 1.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2.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3.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4.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5.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6.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7.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8.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9.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10.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11.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12.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13.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14.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15.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故有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16.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7.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18.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19.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20.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具体联系是: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21.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22.“五志”分属于五脏。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23.五脏化五液。具体联系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4

1.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2.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决断作用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喜润恶燥。所谓喜润恶燥,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4.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别清浊。

5.“小肠主液”、“大肠主津”。

6.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7.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9.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和主管感觉运动。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10.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11.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12.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13.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4.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5.人体之气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16.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17.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18.宗气,又名大气。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19.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二是温养肺和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和发声的功能。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20.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21.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22.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

23.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滋润和濡养作用;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物。

24.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25.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包括: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26.气与津液之间关系,包括: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载气。

27.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8.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如手太阴肺经等。

29.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30.十二经脉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则从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阴经。从而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路径。

31.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①四肢部位: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其前后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线;少阴、太阳在后线;厥阴、少阳在中线。

②头面部位:则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③躯干部位: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足阳明经行于前(即胸腹面)、足太阳经行于后背、足少阳经行于身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则均行于腹面。

④循行于腹面的经脉,其排列顺序,自内向外为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32.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和三阳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手足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手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手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手足阳明与太阴为表里。相为表里的经脉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如手太阴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而络肺;足少阴属肾络膀胱,足太阳属膀胱络肾等。

33.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其次序是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并依次为:经鼻翼旁流注于足阳明胃经,经足大趾端流注于足太阴脾经,经心中流注于手少阴心经,经小指端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经目内眦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经足小趾端流注于足少阴肾经,经胸中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经无名指端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目外眦流注于足少阳胆经,经足大趾流注于足厥阴肝经,经肺中则流注于手太阴肺经,完成一个循环。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5 1.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

①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

③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2.督脉称“阳脉之海”。任脉称“任主胞胎”。冲脉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3.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二是司眼睑的开合。

4.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内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经别的特点:一是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二是其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三是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一并注入阳经,成为一“合”,共为“六合”。

5.经别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别络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6.经筋的特点:其循行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布散于胸背而终于头身。多呈向心性循行。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

7.经络的生理功能:

①沟通联系作用;②运输渗灌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④调节机能平衡。

8.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9.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10.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③暑多挟湿。

1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湿性重浊;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12.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13.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耗气伤津;③火易生风动血;④火易致肿疡。

14.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15.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16.七情内伤致病特点:

①直接伤及内脏;②影响脏腑气机;③多发为情志病证;④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17.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18.“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 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19.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一是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或夜间痛甚;二是肿块,外伤于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痛;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成癥积,按之痞块,固定不移;三是出血,血色多呈紫暗,并伴有血块;四是色紫暗,久瘀可见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等症;五是肌肤甲错,或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20.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21.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22.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①环境;②体质;③精神状态。

23.伏而后发:多见于“伏气温病”,如“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

24.合病与并病: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而出现病证。

25.感邪即发:又称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

26.实的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抗争,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而有余的证候表现。

27.虚的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机体精、气、血、津液等的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邪斗争难以出现较为剧烈的反应,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证候表现。

28.真虚假实,即“至虚有盛候”。“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

表现: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病证;同时又可见腹胀满(但时有和缓轻减),腹痛(但喜按)等假实之症。再如老年或大病、久病,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

29.真实假虚,即“大实有羸状”。“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

表现:如热结肠胃,里热炽盛,可见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之症;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又可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之假象。再如小儿食积所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出现的崩漏下血等。

30.正虚邪恋:指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由于正气难复,无力驱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

31.邪正相持: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过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理过程。

32.阳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病证。

33.阴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病证。

34.阳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35.阴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制约阳热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阳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

36.阴盛格阳

①概念: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特点:阴寒内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格阳于外,可表现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证。

③表现:如极度衰弱之虚寒证,在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踡卧,脉微欲绝阳虚阴盛基础上,突然出现面色泛红,烦热,口渴,言语过多,脉大而无根等假热之象,即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并向阴阳离决发展之危重病证。

37.阳盛格阴

①概念: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特点:阳盛于内,实热炽盛,为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实际是阳气不能外达),可表现出某些假寒之象,即为真热假寒证。

③表现: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症,病势发展较重之时,又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即是阳盛格阴危重病证。

38.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①体质因素;②病邪因素;③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④生活因素。

39.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防止传变(如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

40.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称“逆治”。

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41.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但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

主要包括如下四种: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42.塞因塞用:适用于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

如血虚的经闭、肾阳虚的尿少癃闭、脾虚的纳呆和脘腹胀满病证、年老或久病精血津液不足的便秘等,均应以补益药进行治疗。

43.通因通用: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如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其治疗可分别采用消导泻下、清热泻下、活血祛瘀,以及清利膀胱湿热等方法,即属“通因通用”之运用。

44.急则治标:如病因明确的剧痛,应先止痛;如肝病基础上的臌胀腹水,则肝血瘀阻为本,腹水为标,则当先治标病腹水;又如大出血而危及生命,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再缓治其本。

45.“阳中求阴”,即在补阴时应适当配用补阳药。

46.“阴中求阳”,即在补阳时应适当配用补阴药。

47.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中医基础理论小结 篇2

《中基》课的授课对象大多是在校一年级新生, 在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又分为大专和中专两个层次。生源的素质、年龄、文化素养、理解和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 为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心理特点, 有区别、分层次的进行教学, 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树立专业思想, 激发学习兴趣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在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上不可磨灭的贡献, 是举世公认的。当人们从自身保健的需要出发, 越来越看到现代医学的局限和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的时候, 中医学返朴归真, 重回大自然的绿色疗法, 却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和追捧。作为中医教师, 应当教育和鼓励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引导学生为将来实现中医现代化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如讲授“绪论—中国医学发展史”时, 要抓住机会适时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向他们介绍中医学的世界之最。最早的医学分科, 最早的医学教学实物模型, 最早的麻醉法, 最早的人工呼吸法等。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同时, 联系医学临床, 通过介绍中医针刺麻醉, 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 中药提取成分配制的中药注射液在退烧, 治疗心血管疾病和肝炎等取得的良好疗效, 也会使学生对中医药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以后学习中医其他学科,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注入持久不衰的动力。

2 教学方法多样, 加强课堂互动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这要求教师要在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教材内容的特点,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 进行综合分析, 把多种教学方法有主有从的配合起来, 创造性的加以运用, 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2.1 启发引导法

在教学中, 教师应正确的发挥主导作用,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意向, 启发思维, 点拨疑难, 指点方法, 让学生自己会学, 促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积极有效的进行和健康的发展。如:讲“阴阳”的概念时, 可提问学生:“你知道‘阴盛阳衰, 阳奉阴违’的含义吗?”由此引发学生自己提出对阴阳的见解和看法;讲“七情内伤”时, 通过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描述, 引导学生大胆提出对七情内伤致病特点的认识。

2.2 归纳总结法

每节课上课前, 下课前或每章节结束时运用归纳法总结, 并将前后, 纵横有联系的内容综合整理, 归纳对比。例如“五行学说”主要内容可概括总结为四个字“生、克、乘、侮”。

有时这种归纳小结也可由学生来完成。如学习完“六淫”之后, 老师可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总结: (1) 六淫邪气中哪些属于阳邪?哪些属于阴邪? (2) 能伤津耗气的邪气有哪些? (3) 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什么?通过让学生自己归纳, 能强化知识的系统性,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自学为主, 讲授为辅的自学法

教育家叶圣陶提出:“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把自学引入教学之中, 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如“藏象”中的“六腑”“脏腑之间关系”, “病因”中的“其他病因”, “发病”中的发病类型等均可由学生自学, 但老师应提前给出自学提纲, 并对重、难点知识点给予提示。

2.4 课堂讨论法

讨论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经过学生自己思考, 相互探讨, 以求得问题解决和认识深入的一种发展性教学方法。如讲“五脏”时, 要结合正在同步开设的《正常人体解剖学》, 让学生就“中西医学关于脏腑认识的差异”展开课堂讨论。通过学生查阅资料, 登台讲解, 老师总结, 能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想高度集中, 思维活动激烈, 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 结合学生特点, 注重因材施教

3.1 中专层次

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的中专生年龄多在14~18岁, 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自卑心理严重。他们学习意志薄弱, 学习动机不强, 缺乏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 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完全靠死记硬背来完成。本人认为, 中专层次的《中基》教学应本着“降低难度, 突出重点”的原则, 在上课中加强作业的布置与检查测验这一环节。对于重难点知识点的讲解应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如讲解“阴阳”的概念时, 可联系自然现象说明:水与火、日与月、昼与夜等。中专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对于他们可较多的运用多媒体、挂图演示等直观手段, 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深奥的理论。中专生的自控能力普遍不强, 多数学生课前不预习, 上课不做笔记, 课下也不做复习, 因此老师应加强督促学生做作业, 并不定时进行小测验, 作为平时成绩纳入到期末总评中去。另外, 教师应努力从教材中挖掘一些娱乐、搞笑的因子, 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2 大专层次

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的大专生年龄多在17~22岁之间, 他们的心理基本趋于成熟, 无论从内心的愿望还是从就业需要来说, 多数学生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课程, 他们具有了自主学习的基础。但是, 长期以来, 在中学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大多数大专学生非常缺少科学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与方法技巧, 学习效率往往不高, 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本人认为, 大专《中基》教学, 应本着“实用够用, 自主学习”的原则, 重点内容要讲清楚、讲透彻, 非重点内容尽可能让学生自学。由于大专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发展, 教学中就可以较多的运用语言描述, 运用讲解法或谈话法教学。此外, 教师应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多向学生介绍一些临床医案以及中医临床的新发展、新动态, 这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 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 也增强了同学们学习中医学的积极性。

4 突出专业特色, 关注残疾群体

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的特色是针灸推拿, 因此在《中基》教学中应突出专业特色, 根据专业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如讲“脏腑”时, 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脏腑疾病的点穴疗法:按压内关、极泉穴治疗心脏病;揉摩中脘、足三里穴治疗腹胀, 消化不良;点按涌泉、太溪穴治疗肾虚等等。讲“六淫-风邪”时, 介绍针刺地仓、颊车、四白穴治疗面瘫;拿双侧风池、点按风府穴治疗风邪引起的头痛。此外, 擦迎香穴治疗慢性鼻炎, 预防感冒;掐三阴交, 血海穴治疗痛经等都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 适时的向学生做以介绍。

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是一所从事残疾人教育的特殊职业学校, 患有视障、聋哑以及腿部残疾的学生要想学好具有逻辑思维抽象, 知识结构独特, 名词术语多, 涉及范围广等特点的《中医基础理论》, 其难度可想而知。在长期的教学中, 本人感觉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上课时, 语速不应太快, 重点内容要多重复, 多总结, 难点内容要反复解释, 反复强化。课下可将他们集中在一起, 作个别辅导和答疑, 及时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难。这样做不仅能使他们树立起学好中医课的信心, 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中医基础理论ABC 篇3

1.系统性:人体由九大系统组成,包括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而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关联的。系统性除自身系统外,还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2.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变化规律,分为阴消阳长、重阳必阴、阳消阴长、重阴必阳四个步骤。在阴阳变化规律中,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阴阳相互消长,二是阴阳相互转化。

3.五行学说:最早提出“元素五行论”思想的是蔡墨。五是自然界中五种物质、五种能量、五种气场,而‘五相互作用产生运动,称为‘行。五行生克代表物质、能量、信息的演化形式,它是朴实的世界观与自然科学。借助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演变,用以揭示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推广于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4.脉象学:切脉诊治疾病是中国诊断学中一项独特方法。通过切脉可以观察内脏器官的病变,早在《周礼》、《内经》等古籍中便有记载。在长期实践中,著名医学家扁鹊总结前人经验,创立了脉学。

5.藏象学:“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包括各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与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

6.经络学: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其形成,是以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吸纳了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层面。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机能活动等四个方面。

中西医的异同

中西医都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由于观察角度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两个学术理论体系无论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方面均不同。

具体差异如下:

一是药物组分的不确定性。每剂中草药含有哪些成份,含量分别是多少,以及中药配比后在不同温度下,生成哪些新的成份,不得而知。而西药则是由确定的含量,如:阿司匹林,每片合50mg,根据病情服用几片均是确定。

二是治疗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当人体内某部位发现病变,西医通过手术,定点定位进行摘除。而中医治法是通过“系统”观点,诊治后确定病因,从脏腑和气血运行角度进行调理,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西医台疗过程—般起效快,而中医则时间长。

三是视角不同。如:“肾”,西医就是指肾脏,中医则指以肾为主的泌尿系统,主人体“水”的代谢。中医有“肾虚”(分为阳虚和阴虚)概念,西医则无此概念。中医通过组方用药,对脏腑进行调理,对“肾虚”这种亚健康状况有明显疗效。

另外,中医治疗还存在无意性。据报道一位美国人某一脏器出现问题,接受中医治疗,无意中把其它脏器原有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中医内科学教学小结 篇4

班级:2005级

学时:120

学:2008(春季学期)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学科的一门主课,也是临床其它各科的基础,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以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用中医基本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论治规律。指导中医内科的临床实践,系统地反映了辨证论治的特点。同时,考虑我校的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在中医内科教学中,适当补充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以启迪学生寻找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人才。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要领和重点,并尽早熟悉中医内科学各病证的内容。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保持中医内科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的完整和统一,同时注重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教材以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七版)为蓝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中医内科学的内容作了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阐述,尤对各章节的相关病证重点、难点及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常涉及的问题作了重点介绍。旨在向学生介绍简明实用的学习方法,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得其利器者,定收事半功倍之效。

在讲授每一个病证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了解相关病证的大体范围,预防调护,以及研究进展;熟悉各个病证的病因病机及诊断要点;掌握相关病证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型论治。对于每个病证的教学内容我们注重介绍:

(1)介绍相关病证的定义,沿革及范围。(2)分析相关病证的病因病机。

(3)介绍相关病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详细讲解相关病证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型治疗。(5)突出讲解每个病证的重点及难点。

(6)简要介绍相关病证的调摄护理及研究进展。

(7)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式,结合提问,病案举例,病案分析。(8)注重课后作业的检查及阶段性医院教学见习。

在系统的理论学习中,籍此可直取其要,画龙点睛;在实际应用中使学生籍此可有备无患。

从本次考试答题情况看,绝大多数同学对试题的理解与回答较好,反映出与该课程相符合的教学效果。其中90分以上1人,占5.0%,80-90分者8人,占40.0%,70-79分者10人,占50.0%,60-69分者1人,占5.0%。

而没有不及格者。具体来看,学生对名词解释、简答题出错较多,反映出少数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同时也反应出部分学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提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知识结构、知识点撑握不够扎实。缺乏知识的嫁接与转移,因而掌握应用不够灵活。

(2)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不够扎实,因而也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医诊断:肝阳上亢证及肝病小结 篇5

【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肝阳亢于上,肾阴亏于下的证候表现,作为辨证要点。肝肾之阴不足,肝阳亢逆无制,气血上冲,则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肝失柔顺,故急躁易怒;阴虚心失所养,神不得安,则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肝肾阴虚,经脉失养,故腰膝酸软;阳亢于上,阴亏于下,上盛下虚,故头重脚轻;舌红少苔、脉弦有力,为肝肾阴虚,肝阳亢盛之象。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四证的病机,常可互相转化,如肝气久郁,可以化火;肝火上炎,火热炽盛,可以灼烁肝阴;肝阴不足,可致肝阳上亢;而肝阳亢盛又可化火伤阴。所以在辨证上既要掌握其各自特征,又要分析其内在联系,才能作出准确判断。

小结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四证的鉴别:

①肝气郁结:

性质:实证。

症状: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胸闷喜太息,易怒,妇女月经不调。

舌象:薄白。

脉象:弦。

②肝火上炎:

性质:热证。

症状:头晕胀痛,耳鸣如潮,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多梦,胁肋灼痛,便秘尿黄,吐血衄血。

舌象:舌红苔黄。

脉象:弦数。

③肝阴不足:

性质:虚证。

症状:眩晕耳鸣,胁痛目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手足蠕动。

舌象:舌红少津。

脉象:弦细数。

④肝阳上亢:

性质:本虚表实。

症状: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脚轻。

舌象:舌红少苔。

中医基础理论小结 篇6

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创建工作阶段性小结

自我院创建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 以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医改之契机,落实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抓好中医药参与医改和推广中医药“治未病”等重点工作,努力提高中医药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中医药服务监管,不断推进中医药工作快速发展。

一.加强领导,明确思路,为振兴农村中医药工作奠基铺路。我院成立了以院长马正林为组长,冯廷兵、李金元、聂振宝、曾小燕、为成员的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对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的各项工作予以明确分工,落实任务,靠实责任,严明纪律,制定奖惩制度,着力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根据年初规划目标和计划要求,定期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和考核,有效的促进了我院中医工作的发展。

二.健全机构,巩固阵地,切实抓好农村三级中医网络建设。我院在创建工作中,始终把加强中医组织管理网络和医疗服务网络放在发展中医事业的首位。在组织管理网络方面,由卫生院负总责,卫生院中医科和中医咨询科具体负责全乡镇中医药技术指导和业务咨询,卫生院设有中医科,村卫生室有专人负责所在辖区的中医药工作,形成了严密的中医管理网络,一是充分发挥其中医药指导中心的作用,壮大卫生院和中医专科这个“龙身”。自创建以来,我院根据中医先进县《卫生院中医工作建设标准》和《中心卫生院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工作建设标准》,目前,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门诊(包括中医内科、中医针灸科、中医骨伤科)、中医病房、中药房、中医理疗室。二是健全和完善村卫生室这个“龙尾”。我们在实施村卫生室中医工作建设的同时,借助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创建甲级村卫生室和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按照“三制四统一”的要求,实行了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做到了“五有”,即: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标准,疫情有报告,工作有制度,目前,卫生院配备有中草药168种,中成药98中,7个村卫生室当中有全部配备了常见中草药,所有的村卫生室都配有65种以上的中成药,乡村医生都能用中西两法防治疾病。从而使我辖区的中医药工作三级网络建设不断得到完善。

三.注重人才、注重教育、大力加强农村中医药专业队伍建设。创建工作以来,我院始终注重加强人才培养,把人才培养和技术更新作为中医药工作的重点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一是选派专业人员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西学中”培训班,培养实用型人才。二是开展中医师承教育工作,我院有两名中医主治医师,带教两名我院的住院医师和四名村卫生所工作人员,进行为期三年的中医药系统培训学习工作。三是积极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的培训班。四是选派中医临床医疗骨干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班。五是积极参加县卫生局组织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并在我辖区进行培训推广。六是在本院进行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进修和学习,不断更新了专业队伍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知识,使乡村两级中医药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业务能力大大增强。

四.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大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力度。几年来,我们根据全县中医工作的特点,大力提倡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药有专方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科专病发展方向。第一,大力培养专科专病人才和引进专科项目。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将具有培养前途的中医药人员,采取送上级医院进修深造和请进来带教等措施,大力培养专科专病人才,创建了2个专科项目,对专科专病建设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第二狠抓专科专病的机构设置。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抓专科专病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根据各医疗单位中医特色和优势制定专科专病建设的目标,循序渐进地发展中医专科专病。现在我院有中医专科2个,即中医针灸科和中医骨伤科2个科室。卫生院投资3万余元,购置了针灸针、火罐、牵引床、煎药机、电动治疗仪、中医治疗台等中医专科设备。中医专科专病在我辖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形成了较强的幅射能力,并且这2个中医专科在农村当中特别实用和适宜,突出了中医特色,发挥了中医优势,做出了突出成绩,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五.抓住机遇,谋求发展,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为中医工作构筑服务平台。为了巩固我区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区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提高中医药在农村防病中的参与率,满足广大农民在医疗、保健康复上的需求,在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医药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我县在合作医疗报销中加大了中医药服务的报销比例,由原来的80%提高到90%,报销比例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10个百分点,实行全额报销。并且将中医针灸,推拿、理疗等部分诊疗项目纳入了合作医疗报费范围,将中医适宜技术,自制制剂,协定处方,单方验方列入了合作医疗用药目录,这一举措的实施,为我辖区农村中医药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效地推进了农村中医药工作的全面展开。

六.结合实际,讲求实效,积极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中医临床实践的经验结晶,具有简单易学,取材方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和价格低廉的优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我院根据甘肃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要求,确定十种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十多种适宜方剂。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们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积极构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网络,三是按照省、市、县的要求,把中医药服务纳入标准化村卫生室的考评内容,加强了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骨干培训,充分发挥中医骨干在适宜技术、适宜方剂推广和应用中的作用。并且要求卫生院和乡村医生培训率达100%,都能熟练掌握5种以上防治疾病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十种适宜方剂,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保健的需求。

七.存在的问题

1、中医药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2、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严重断层,人才匮乏,已成为我院中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3、村卫生所中医药发展不平衡,存在中医药工作重视程度上的差异,部分卫生所中医门诊病人较少,中医药工作量与医疗工作总量的比例偏低。

4、中医急诊科的建设有待加强。

5、村卫生所中医药工作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八.今后工作的思路。

创建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以来,我辖区中医药事业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为此我们将根据省、市、县各级领导部门的目标要求,不断努力,制定更加明晰的目标要求和工作思路。主要目标是:健全和完善中医药网络,坚持以满足门诊需求,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为基本原则,结合我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统筹中医药资源,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巩固和加强目前取得的成效,强化医院的内涵建设,中医骨伤专科、中医针灸专科要突出中医特色,发挥综合功能,采取必要措施,加强中医队伍建设,抓好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切实解决基层中医药人员断层的问题;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创建中西医结合具有技术优势和特色的科室,扩大中医药对外合作与交流,提高我院中医药的发展水平。

总之,创建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以来,我们作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与《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创建标准》和上级领导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改进和创新,为继续巩固和发展创建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的先进成果,为促进我县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再作新贡献,再创新辉煌。东湖中心卫生院

中医基础理论小结 篇7

1 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范畴与特征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基本原理和法则的集中体现, 其内容范畴包括认识论和方法论两大部分。所谓认识论部分, 包括以阴阳五行、人与天地相应、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说为代表的哲学思想或核心观念, 以及以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精神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为代表的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认识。其方法论部分, 是指以辨证论治、养生防病为核心的临床思维方法、遣方用药施术的法则。上述学说所包含或体现的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 就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2]。

中医基础理论, 以其独特的原理和法则, 所体现的思维方式, 体现了不注重物质实质, 而从整体、联系、运动的观念出发, 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特征, 客观地概括了人体生命活动、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养生及预防疾病的基本规律, 具有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但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水平来看, 其作为科学的知识体系, 其学术内涵的表述尚不够完善, 其系统性也有待整理提高。

2 病因实质的中医分析

中医病因的定义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中医对病因认识除了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 主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 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其实中医病因学说就是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的特点及临床表现的系统理论。中医临床探求病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询问发病原因;二是辨证求因, 即是审证求因。在中医学中, 大致可以这样认为:有什么样症状群, 决定了是什么样的病因, 在六淫病因中这种思维体现得尤其充分。可见中医和西医对病因的认识是殊途同归的。

3 中医基础理论对现代病因的探讨

近年来, 中医学术界综合了历代医家对病因分类的认识, 将病因分为4类, 即将六淫、疫气归属于外感病因;七情内伤, 饮食失宜, 劳逸过度归属于内伤病因;痰饮、瘀血、结石归属于病理产物性病因;外伤、寄生虫以及先天因素、医源因素、药源因素等归属于其他因素[3]。所以, 中医病因学, 不但研究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而且也探讨各种因素所致病证的临床表现, 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3.1 外感病因

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气候中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也就是传统中医所说的六淫和疫疠。外感病因的特点: (1) 由口鼻、肌表而侵入人体; (2) 邪气直接损伤脏腑; (3) 影响脏腑气机; (4) 致病多夹痰夹瘀; (5) 多见虚实夹杂之证, 以虚为主; (6) 同一病邪发病可以见暴戾猛烈和缓慢缠绵两种类型; (7) 必须有接触史。

自然环境中各种污染可以刺激眼睛、气管、肺部, 使人感到眼痛、头痛、呼吸困难, 甚至晕倒。如:扬尘、扬沙、沙尘暴、粉尘的污染, 一方面使气候干燥, 一方面有些颗粒直接通过人的口鼻, 进入人体, 即“燥邪”伤人。听力即中医所说的“耳”, “耳”是肾之窍, 《灵枢·脉度》曰:“肾气通于耳, 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炫光污染可以直接伤害人的视力, 又因肝开窍于目, 从视觉而伤及于肝。并使人出现头晕、目眩、周身乏力, 此乃“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3.2 内伤病因

主要指人体的内在因素, 即人类为了生存所必须具有的本能反应, 是人类的主动性反应。七情致病, 主要包括由于人们自身的精神情绪不正常对人体的影响。中医主要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种病因主要是损伤人的五脏。中医有“怒伤肝”“忧思伤脾”“喜伤心”“悲伤肺”, “惊恐伤肾”。

年龄和性别也是内因的一种。《内经》的“七七”、“八八”明确指出了人的自然衰老规律, 随着年龄逐步增长, 疾病的发生多以病理产物为致病因素, 如瘀血、痰饮、阻碍人体气机, 导致疾病。

3.3 病理产物性病因

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 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转化。常见的病理产物性病因有“痰饮”、“瘀血”、“结石”三大类。痰饮、瘀血互结成为致病的新特点。各种结石病的发病率上升。

3.4 其他病因

主要是药物的应用不当引起, 不适当的进补等可以直接损伤内脏, 病发急骤, 必须立即抢救。病发缓慢, 危害全身。

总之,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有其规律性的, 有什么样的病因就会有相应的疾病。中医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视人的素质, 发现病因。研究病因就是为了认识疾病, 治疗疾病, 预防疾病, 更好地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2]王新陆.中医基础理论概念界定及其发展态势思考[J].天津中医药, 2004.

失眠的中医理论探讨 篇8

【摘要】本文从文献着手,对中医学发展中已有共识的失眠理论加以归纳、分析和整理,总结出与失眠相关的中医理论,由于人们考察失眠的角度不同,因此历代医家论治失眠,也有不一样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失眠;中医

【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065-01

1从阴阳论失眠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自然界相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双方是对立消长、互根互用,还能相互转化,这些作用维持着自然界的正常变化,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只有阴阳双方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才能使人的精神活动正常,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以阴阳与睡眠息息相关,渗透到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决定了睡眠和觉醒的生理活动。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有其节律,人体阴阳消长与其相应,也有明显的节律。天地阴阳的盛衰消长,致使一天有昼夜晨昏的节律变化。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体的阳气,随气有消长出入的日节律运动。平旦时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阴气生发而由里出外,阳气渐长,人起床活动,中午时分人体阳气盛于外部,黄昏则阳气渐消,入夜则阳气潜藏于内,人上床休息。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阴主静,阳主动;阳气衰,阴气盛,则睡眠;阳气盛,阴气衰,则产生觉醒。这种阴阳盛衰主导睡眠和觉醒的机制,是由于人体阳气入里出表的运动来决定的。在正常情况下,人的阴阳调和,血脉通利,故昼精而夜寐,夜晚有充足高质量的睡眠,体力和精力得以恢复,白天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科学研究也提供了人体的阴阳日节律的相关论证,以内分泌来说,即表现出阴阳日节律的变化,如人体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肾素、醛固酮、促性腺激素、睾酮等等白天分泌增加,夜间分泌降低;而甲状旁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血管升压素等夜间分泌增加,白天分泌下降。现代睡眠学认为,睡眠与觉醒系统作用下,要使睡眠得以发生,力量相对较强的觉醒系统的活动应首先减弱,力量相对较弱的睡眠系统充分发挥作用,以致进入睡眠。觉醒系统活动过强,或睡眠系统力量不足,则不能发生睡眠。觉醒系统活动增加,睡眠系统用作减弱,人就觉醒了。这种理论,与阴阳睡眠学说如出一辙,觉醒系统比类为阳,睡眠系统比类为阴,阴阳相互矛盾,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共同来完成睡眠与觉醒的生理活动,这与阴阳理论异曲同工。可以说阴阳失调是睡眠障碍发病的重要病机。总之,阴阳学说解释了中医睡眠的生理与病理,指导着中医对失眠的诊断、治疗和调养健康。

2以神主学说论失眠

现代许多研究显示,失眠不单是睡眠生理紊乱,同时还伴有心理紊乱过程。神主睡眠说也认为,睡眠和觉醒由神的活动来主宰,神安则人能进入睡眠,神不安则人不能入睡,张景岳说:“盖初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灵枢•邪客》:“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而《素问•灵兰秘典论》又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统摄协调五脏,主持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神在人体具有重要的地位,神充则身体强健,神衰则身体虚弱,神的活动,更反映了心主神明的功能,幷统领五脏六腑。可想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才能保证正常的睡眠和觉醒。《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因此,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异常,即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而出现失眠、神志不安、健忘、精神萎靡等临床表现。

3以气血盛衰论失眠

气血的衰少或运行不畅,都会致使脏腑组织功能失调而发生病变。《灵枢•营卫生会》中就曾指出老年人“昼不精,夜不瞑”是因为“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景岳全书•不寐》中又说到“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以致终夜不寐,及忽寐忽醒,而为神魂不安等证。”其中不只虚证有之,若血分有热,不仅扰乱心神,还使魂魄不宁。如《温热论》中提到“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事实上气与血密不可分,气属阳,血属阴,气能生血、气能行血、而血为气之母。气不得血,则血无依附,气布以血为根;血不得气,则血不得流通,血行以气为帅。俾使气血充和,阴阳协调,则人康健。故无论气病还是血病,最终都会形成气血失和,阴阳失调,神失其常,使人体整体生理功能紊乱,产生包括睡眠障碍在内的各种疾病。

4讨论

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关于失眠的理论,所涉及的都是中医的基本原理与认识思维,同时紧密结合了生理与病理,这些理论相当程度的受到了中医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比如天人相应等理论,说明了除了人体生理病理之外,人体对外环境的应对方式与疾病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目前这些有关失眠理论体系的研究,还处于与整理提高的阶段,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思考。千百年来,中医解决了失眠中的许多问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有更多新的科学手段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如何在新的社会文化与科学中,为失眠的理论与临床创造有利的条件,给予失眠的研究有新的生机,我们中医药工作者,应注意随时吸取现代科学发展的结果,尤其是结合现代临床科研方法与传统理论,累积更多的临床资料,将理论与临床妥善结合,定会带给学科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艶骄.中医睡眠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上一篇:高中阶段自我鉴定200字下一篇:成长的烦恼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