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施工作业规范

2024-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钻井施工作业规范(共8篇)

钻井施工作业规范 篇1

一、钻井液性能的测量

1.1、检测项目

小班泥浆工日常测验项目:密度、马式漏斗粘度、API失水、泥饼厚度、流变性、切力、、含砂、PH;

泥浆工程师(技术员、大班)日常测验项目:密度、马式漏斗粘度、API失水、泥饼、流变性、含砂、PH、固相含量、含油量、膨润土含量、摩阻、井深超过2500米(垂深)测定高温高压失水、特殊钻井液体系或特别要求时测定钻井液滤液离子含量。1.2、测量时间

小班泥浆工每半小时左右测定钻井液密度、粘度,每班至少作一套全套性能,特殊情况下根据作业指令加测项目,夜班在6:00之前测量,白班在18:00之前测量。

泥浆工程师(技术员、大班)每天测量一套全套性能,特殊情况根据作业指令加测,时间在8:00之前。1.3、小型实验

泥浆工程师(技术员、大班)在每次大处理前必须进行小型实验,实际施工以小型实验用量的40%-60%为宜,实验结果记入钻井液小型实验记录表中。

1.4、钻井液性能测试操作程序

参见ZB/T E13 004-90《钻井液测试程序》。

二、钻井液性能对钻井的影响 2.1、钻井液压力和地层压力间压差对钻井速度的影响

井内钻井液压力和地层压力的压差使钻井速度下降,压差越大,钻速越低。主要原因是钻井液液柱对井底岩屑的静压持和动压持作用。

2.2、钻井液滤失量对钻井速度的影响

对于水基钻井液,一般情况下钻井液滤失量越高,钻井速度也越高。

2.3、钻井液流变参数对钻井速度的影响

在层流状态下,塑性粘度和动切力对钻井速度影响是主要的。如果塑性粘度、动切力较低,环空流动压力损失较低,就等于降低了钻井液的当量密度,减少了钻井液对井底的压持作用,有利于提高钻速。此外,由于塑性粘度和动切力较低,减少了钻具内和环空中的压力损失,提高了钻头的水马力,提高钻井速度。

钻井液在环空的流态对钻井速度也有影响,钻井液在环空中呈紊流,大大提高了钻井液的循环压力损失,降低了钻头水功率,不利于提高钻速。

2.4、钻井液固相含量对钻井速度的影响 钻井液固相含量升高使钻井液速度下降。

三、钻井液性能调节

3.1、密度的调整

①一般情况下,采用重晶石加重,特殊情况下采用石灰石或铁矿粉等加重。②加重应均匀,按循环周加入,每循环周加重以不超过0.03g/cm3为准,重点井或敏感地层采用加重钻井液加重。

③密度较高的钻井液加重,应在加重时补充清水或胶液,防止钻井液粘度变化过大。

④加胶液时应计量胶液的数量和加入速度,防止钻井液密度变化过大,造成钻井液性能变化。

⑤降低钻井液密度时,计算好加入胶液或低密度钻井液的量,加入时要均匀。3.2、失水量调整

①根据钻井液体系选择相应配套的降失水剂。一般情况下,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以NPAN为主降失水剂,有机硅体系选用SMP、SPNH等降失水剂,其他钻井液体系根据钻井设计或作业指令选用相应的降失水剂。

②失水量的控制。一般情况下,馆陶组以上地层,API失水量控制在7ml以下为宜;深部地层钻井液失水控制在5ml以下为宜,高温高压失水量控制在15ml以下为宜。3.3、流变性调整

①在层流条件下,尽量提高钻井液的动塑比,一般控制在0.5以上为宜。

②在斜度达45的井里,层流所提供的钻屑输送要优于紊流;在斜度超过55时紊流较好。在45与55之间使用两种流态的差别不大。③当维持层流时,斜度低于45时,钻井液的动切力越高,钻屑输送越好;在斜度大于55时,动切力的影响较小。

④在所有的定向井中,高的YP/PV值能提供较好的钻屑输送。⑤在紊流条件下,钻井液的流变性对钻屑的输送能力影响较小。3.4、固相含量的控制

①控制适宜的固相含量可以保证钻井液的密度能够平衡地层压力,同时可以尽可能提高钻井速度。

②加入絮凝剂,控制钻井液的固相含量和流变性能。③使用固控设备,除去岩屑和有海固相(低密度固相)。⑤使用高浓度的化学盐类溶液提高密度(化学絮凝)。

四、钻井液污染处理

4.1、水泥/石灰侵

处理方法:可以用下述一种或几种方法处理。废弃

如果污染严重,处理不实际,把污染最严重的部分钻井液废弃不要 碱处理

纯碱或小苏打与Ca2+反应生成不溶的CaCO3,由于在钻水泥时PH值较高,Ca2+的浓度一般不超过200-400mg/l。4.2、氯化钠污染 处理方法:

稀释。由于盐无法用化学方法沉淀,盐浓度的降低只能靠加清水稀释的方法解决,同时可以加稀释剂和降失水剂。稀释剂可以加入铁络盐和烧碱胶液(也可使用168、无铬盐与烧碱的胶液),降失水剂可以加入抗盐较好的淀粉、HEC和进口PAC(DISPAC)等。

加入预水化膨润土浆。出现大量不断的盐污染导致粘度降低时,用预水化膨润土浆提粘和降失水,同时要降低钻井液中的盐的浓度。4.3、硫化氢污染 处理方法:

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控制好钻井液的PH值,同时加入碱式碳酸锌。

用烧碱把钻井液的PH值调到10.0以上。

加入5-9Kg/m3碱式碳酸锌。一般情况下,1mg/l S2-需要0.0057 Kg/m3的碱式碳酸锌。4.4碳酸盐污染 处理方法:

加入石灰、石膏或石膏和烧碱处理。处理所需量如下: 1.0mg/l CO32-需要石灰 1.0mg/l CO32-需要石膏 1.0mg/l HCO3-需要石灰 1.0mg/l HCO3-

五、常用计算 4.1、钻井液加重公式

钻井施工作业规范 篇2

1 质量要求及风险应对措施

1.1 质量控制

深水喷射下入导管到预定深度、误差一般不超过+/-1.0m、导管周围无冲刷、导管倾斜度数<1.5° (在井口头和泥垫顶部安装有水平仪) 。

通常为了保证井口的稳定性, 喷射到位后泥垫 (Mudmat) 刚好坐在海床上, 低压井口头出泥线3.5米, 如果喷射困难, 最大可接受的井口头出泥高度为4.5米。经过最小所需的导管吸附时间后, 导管无下沉现象, 即表明表层导管喷射下入初步成功, 需到下一层套管固井结束后水下井口才真正建立起来。

1.2 风险应对措施

ROV (水下机器人) 设备故障:喷射作业需要ROV全程进行观察监控, 在喷射前应对ROV进行全面检查和功能试验;等待ROV恢复期间, 应上下活动导管柱, 防止导管柱长时间静止造成导管遇卡。

导管不能喷射到位:作业前收集浅部地层的岩性资料, 进行喷射下入导管的可行性研究, 确定合理的喷射深度;适当增加喷射排量增加水力破岩效果;如果喷射下入导管无法达到设计深度, 宜起出导管, 移船重新进行喷射作业;

井口头的倾斜角增量超过允许度数:在井口头上安装水平仪并校正其水平度, 在开始喷射前检查并记录水平仪读数;控制导管的下放重量不要超过泥线以下导管柱浮重的80%;使用水下机器人 (ROV) 全程监控, 定期观察安装在井口头和泥垫上的水平仪。

喷射结束后导管下沉:作业前需进行井口稳定性专题研究;喷射钻进的最后3m应降低排量, 为导管鞋处产生一个足够强的井底;喷射下入到位后, 用顶驱提住导管柱重量进行静止浸泡吸附;浸泡结束后缓慢释放导管柱重量, 用ROV监测下沉情况;如果发生导管下沉, 上提井口头至设计出泥高度, 重新吸附8-12小时, 然后缓慢释放导管柱, 用ROV监测下沉情况;如果继续下沉, 应考虑起出导管柱, 重新进行喷射作业。

2 作业准备

在月池叉车上放置泥垫 (Mud Mat) 并固定, 调整泥垫方向使ROV能便利地观察到水平仪读数。安装固定水平仪并检查确认水平仪水平度。深水表层导管宜选用连接可靠的接头, 如带防转装置、密封圈的多头螺纹扣。下喷射钻具组合。

3 施工控制

打开补偿器探泥线前, 小泵速开泵确认流体过钻头, 在钻杆上做标记以便于计算实际下入深度, 校正潮差, 记录实测水深。利用ROV携带的信标来核对正确的开钻井位。ROV再次检查水平仪度数并汇报倾斜角变化情况, 水平仪读数应<0.5°。

锁顶驱和转盘防止送入管柱转动, 释放少部分的导管柱重量 (3~5吨) , 做海床吃入实验, 记录导管自由下降进尺。打开补偿器, 为了避免冲蚀海底表层先以低排量喷射导管至泥线下15m, 然后再逐步增加排量喷射下入导管, 推荐每2米增加380L/min, 一直达到预定的排量;导管喷射入泥20m后, 可锁住钻柱补偿器, 以便于喷射过程中导管柱上提下放的操作。

ROV必须定期关注水平仪读数变化, 并观察导管外是否有流体返出, 否则会冲刷支撑井口系统的海底土壤。如果发现有冲刷现象, 应立即降低喷射排量;在接立柱过程中, ROV检查水平仪读数:如果倾斜角增量超过1°应及时调整喷射参数和措施。

每喷射10米进尺或认为有需要时, 泵入8方高粘度清扫浆, 清洗导管和喷射钻具组合之间的环空。喷射下入到最后3米时, 要降低排量为导管生成一个足够强的井底。

喷射到位后打开补偿器, 停泵, 通常静止吸附导管4小时, 可根据最后一根导管喷射下入的情况来定是否需要额外增加吸附时间。吸附过程中ROV根据低压井口头上的标记监测井口下沉情况, 观察水平仪读数, 记下井口最后的倾斜角和方位角。

吸附结束后尝试释放导管悬重, 释放时重量时用ROV监测井口头的稳定性, 如果井口头有下沉的现象则立即停止释放悬重继续静止吸附, 如果导管的吸附力足够承受本身的重量, 则按照程序释放连续钻进工具, 导管喷射作业初步成功, 进入下一阶段的钻进。

4 结论

深水喷射导管施工程序对深水浅层钻井作业时效和水下井口安全都有重要影响。深水钻井导管喷射作业程序在刚果西南海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在考虑安全的前提下减小施工时间, 提高了深水浅层作业时效, 保证了水下井口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Philippe Jeanjean.Innovative Design Method for Deepwater Surface Casings[C].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SPE-77357, 2002

钻井施工作业规范 篇3

【关键词】石油钻井;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监护

不管在工程建设或是工业生产上,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切的施工组织都需要在保证安全这一前提下进行,尤其是石油钻井这一领域,被普遍认为是高风险的行业,安全更是十分重要的。外界所公认的是石油钻井事故多,风险大,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则很容易发生事故。一旦发生了重大的安全事故,不但会造成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还会对社会稳定以及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1.石油钻井现场作业安全监督工作的特点与安全管理现状

1.1对石油钻井现场作业安全监督工作的特点及现状

对于石油钻井的安全监督这一工作,主要是指在生产的现场,通过安全监督的派驻现场中HSE的具体表现来进行有关的检查。对于其所派驻井队进行一些安全方面的基础管理工作,健康卫生工作以及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也可以进行资料的管理工作,还可以落实在公司上某些方面的安全制度。这样进行安全监督可以对派驻井队的责任心以及管理水平进行相关的考核,在现场考核中的工作重点主要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其中包括重复发生的所导致的不符合,现场的HSE的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一些关键的装置上的关键的部位是否符合现状,大型的施工以及其作业的监控力度是否充足等。在现实的情况下,需要把安全监督同井队的安全,现场的管理水平以及环境保护等相互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安全监督方面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而且增强了安全监督这一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最终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1]

1.2影响石油钻井现场作业的安全性的因素以及安全监督的重要性

影响石油钻井现场作业安全性的因素较多,而且存在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要是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则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一般来说,目前的石油钻井现场作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许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安全意识不足、员工的整体素质较低,没有丰富的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较差;不能主动学习以及接受新型的知识,对安全技能掌握不足。其次,当前的安全教育模式较单枯燥,流于形式,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不能与实际情况结合,在安全教育上缺乏务实感。总体上来说,安全教育并没有成为安全管理的内容范畴,导致大多数安全教育的收益较低,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督能够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

2.石油钻井现场作业的安全监护以及管理策略

2.1对石油钻井现场进行安全考核

在石油钻井现场作业这一活动中,可以利用监督现场的HSE表现来作为一个关键的检查标准,认真检查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安全制度的执行以及落实的情况、健康卫生的相关工作情况、环境保护以及资料管理等情况,将以上指标作为考核驻井队的安全管理工作参考指标。在对其安全性进行考核时,对于重点的问题需要进行重点的监督和检查,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建议设立一些安全的监督部门,负责执行以上的检查工作,同时也可以将此部门的利益与施工队伍的环境保护水平、安全管理水平、现场管理水平等相互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增强安全监督部门在工作上的责任心,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促进整体作业安全水平的提高。[2]

2.2对安全管理以及监督工作整体素质进行提高

安全管理监督工作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很重要的,它能够反映钻井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等的高低。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对钻井的现场作业中所出现的不安全问题进行纠正以及处罚;其次,对安全管理监督人员进行教育以及培训工作,重点主要培养其责任心、技能操作以及专业知识;再次,对监督措施的落实能力进行强化。安全管理监督工作的相关人员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指出问题所在,提出相关对策,对策的落实对前期的工作是一种延续,对后期工作也可以作为一种保障。因此,要将其整体能力得到提升,解决一切的安全隐患。

2.3对安全教育以及安全训练进行强化

安全教育和训练要能够做到适时宜人、并形成有效的制度。在对安全训练以及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讲求实效。进行安全检查能够发现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安全的行为。能够消除事故的隐患,将整改措施进行落实,防止事故的进一步伤害。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思想、制度、隐患、现场、事故处理等。施工项目在安全检查上通过自检的方式进行,主要对生产的各个方位以及全部的过程进行全面以及安全的检查。检查的重点主要包括劳动条件、现场管理、生产设备、生产人员的具体行为等为主。一旦发现对人有危险的安全因素时,需要进行果断的消除。每个施工企业都需要设立一个相对比较完备的安全检查组织,建立一个安全检查制度。成立的检查组织主要以第一责任人为主,人员以及业务部门为辅,使得安全检查在计划、组织、总结、修改以及处理上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采用特殊的检查方法对其进行全方面的安全检查。[3]

2.4重视对过程的控制

首先,需要全员参与来抓好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现场中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安全管理。特别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影响整体的施工效果,甚至对施工人员产生伤害,需要进行及时的汇报,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领导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确保整改隐患、安全经费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其次,将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加强对过程的控制。其次,将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加强对过程的控制。施工是人员相对密集的作业,需要的施工人员量较大,因此需要规范化的管理具体在施工过程的规范如下:首先需要针对不同的公种,环境修订以及作业进行修订,从而做到简单明确,可操作性强。在这样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标准,对于每个人,每个动作,每道工序一级标准,切实的扭转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性惯性的违章现象。在每项工程进行开工之前,及时的对施工的组织措施进行编辑,对作业进行不断的完善以及补充,设置一些安全防护的措施。可以针对不同工种以及作业环境进行修订、将岗位的安全标准进行完善。再次,引入竞争这一机制,对劳动力进行合理的配置。对于现场劳动力的配置,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样,既能够充分的体现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

3.总结

处理好石油钻井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监控力度,不论是职工素质、现场的管理水平以及现场操作方面的行为规范上,还是从现场设施以及设备的完整性方面都很重要,这样不但能够使得石油钻井在现场工作面貌上发生很大变化,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体素质,特别是在安全监督上有很大的进步。能够有效的识别作业现场的风险因素,降低作业现场在安全事故方面上的发生率。[4] [科]

【参考文献】

[1]刘智惠,李江丽.石油钻井公司作业成本法应用探析[J].财会通讯,2009,(08).

[2]闫循彪.用于高压完井、修井隔水管和钻井作业的气密封旋转接头[J].石油钻探技术,2009,(04).

[3]吕有为.石油钻井工程野外技术作业队伍营地防火工作[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05).

钻井施工作业规范 篇4

全技术规范内容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特殊凿井法是在不稳定或含水量很大的地层中,采用__的特殊技术与丁艺的凿井方法。

A.钻爆法

B.非钻爆法

C.放电法

D.挤压法

2、__是应用最广泛的非定型设备。

A.换热器

B.精馏设备

C.反应器

D.搅拌器

3、__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定的。

A.综合预案

B.专项预案

C.整体预案

D.现场预案

4、__可以将风险的大小完全量化,并提供足够的信息,为业主、投资者、政府管理者提供定量化的决策依据。

A.定性风险评价

B.定量风险评价

C.事故隐患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5、属于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是__。

A.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B.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C.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

D.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

6、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以下属于电离辐射的是()。

A.X射线

B.射频辐射

C.紫外线

D.红外线

7、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其后果严重程度难以预测,同类火灾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种观点符合__原则。

A.偶然损失 B.动态相关性

C.监督

D.因果关系

8、应急恢复内容不包括__。

A.现场清理

B.安全教育

C.人员清点

D.事故调查

9、某铁矿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时,应提交必要的文件资料。下列资料中,不在提交范围的是__。

A.建设项目设计审查申请报告或申请表

B.安全预评价报告

C.建设项目设计安全专篇

D.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__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B.最高容许浓度

C.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D.长时间接触浓度

1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__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A.1 B.2 C.3 D.5

12、设置固定的栅栏是__安全装置。

A.控制

B.自动

C.连锁

D.隔离

13、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主要是__。

A.法定的行政机关

B.法定的检查机关

C.公安局

D.检查院

14、__常用在桥梁或隧道人口前,以检验装备或碴石有没有超出正前方固定设备围砌的限界。

A.隧道检查器

B.山洞检测器

C.临界检查器

D.临界限界检查器

15、擅自开采煤矿的,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责令立即停止作业,拒不停止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决定__。

A.吊销安全生产许可

B.吊销营业执照

C.吊销煤炭生产许可

D.开除矿长

16、与乙炔长期接触的部件,其材质应为含铜量不高于__的铜合金。

A.85% B.75% C.70% D.060%

17、《矿山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__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A.矿山公司经理

B.矿务局长

C.班长

D.矿长

18、行政处罚的目的是__。

A.维护社会的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的安全建设

B.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C.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D.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公民的权利

19、在故障假设分析法中,评价结果一般以__表示。

A.文件夹

B.表格形式

C.集体讨论

D.现场记录

20、煤气站应具有__电源供电。

A.单相

B.二相

C.双路

D.单路

21、一个完整的预警管理体系应包括外部环境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事故预警系统和__预警系统四部分。

A.外部管理

B.内部管理不良

C.政策法规变化

D.技术变化

22、某建筑公司到定点经营单位购买具有“三证”和“一标志”的安全防护用品。这些物品须经__验收,并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后,方可使用。

A.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B.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C.产品生产厂家质检部门

D.有检验资质的中介机构

23、电压在__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和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主要有:保护接地网、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接地母线、连接导线与接地导线。

A.127 B.72 C.36 D.24

24、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有效期为__年。

A.1 B.2 C.3 D.4

25、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正确的是__。

A.危险废物须装入编织袋后方可填埋

B.一般工业废物可以直接进入填埋场进行填埋

C.爆炸性物品的销毁可以采用:爆炸法、烧毁法、熔融固化法、化学分解法

D.有机过氧化物处理方法主要有:分解、烧毁、溶解、填埋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一切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共同犯罪要件是__。

A.犯罪客体

B.犯罪主体

C.犯罪的客观要件

D.犯罪的主观要件

E.犯罪对象

2、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化工企业冷却循环水加硫酸岗位的从业人员,应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__。

A.防护面罩

B.防酸手套

C.防酸雨靴

D.纯棉工作服

E.蚕丝工作服

3、下列属于事故概况的是__等。

A.事故经过

B.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C.结案情况

D.事故原因

E.事故时间

4、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主体包括__。

A.社会责任主体

B.企业责任主体

C.中介服务主体

D.政府监管主体

E.集体责任主体

5、民用爆炸品、烟花爆竹生产安全管理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有__。

A.企业必须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B.烟花爆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C.配备专职注册安全工程师

D.厂区周边安全距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E.企业要进行安全评价

6、综合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是指同时适用于矿山、危险品、建筑业和其他方面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它对各行各业的安全生产行为都具有__和__作用。

A.借鉴

B.限制

C.指导

D.调整

E.规范

7、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的因素有__。

A.病人的职业史

B.病人的身体状况

C.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D.病人的病因

E.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

8、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__而引起的疾病。

A.粉尘

B.有毒物质

C.放射性物质

D.有害物质

E.传染源

9、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__职责。

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C.决定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议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E.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10、根据系统安全理论,下列关于系统中危险源控制的观点,正确的是__。

A.不可能消除一切危险源

B.可以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C.系统进入运行阶段后,再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D.应降低系统整体的危险性,而不是仅消除选定的危险源及其危险性

E.可通过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11、《安全生产法》明确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行使以下__职权。

A.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的权利

B.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权利

C.对安全生产违法人员实施行政拘留的权利 D.重大事故隐患危急情况下的紧急撤出作业人员的权利

E.对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的权利

12、反应型阻燃剂多用于缩聚反应,如__。

A.聚氨酯

B.不饱和聚酯

C.环氧树脂

D.聚碳酸酯

E.聚烯烃

13、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事故是由__等原因造成的。

A.物的不安全状态

B.人的不安全行为

C.管理缺陷

D.环境的不良状态

E.思想上的疏忽

1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前期预防的具体规定有__。

A.关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及对其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的规定

B.关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的规定

C.关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的规定

D.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的规定

E.关于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备案制度的规定

15、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不包括__。

A.职业危害预知及其预防措施

B.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教学经验

C.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D.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E.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16、学习实施《安全生产法》,应当掌握贯穿于全部立法过程和法律条文的指导思想和思路,这就是《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原则,该基本原则包括__。

A.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

B.预防为主的原则

C.权责一致的原则

D.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E.依法从重处罚的原则

17、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指的是生产经营单位内设的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构,其作用有__。

A.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B.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C.及时整改各种事故隐患

D.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E.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种安全检查活动

18、五种恶性电气误操作事故包括__。

A.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

B.带电挂(合)接地线 C.误分(合)断路器

D.带接地线合断路器

E.误入带电间隔

19、从原则上来讲,事故调查组应该自事故发生__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A.30 B.60 C.70 D.100 E.40 20、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__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A.紧急疏散要求

B.标志明显

C.警告标志

D.保持畅通

E.警示牌

2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__。

A.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的事项

B.保障从业人员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C.保障从业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事项

D.保障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和获得民事赔偿的事项

E.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22、煤矿矿长有下列行为的__,要受到煤监局警告。

A.违章指挥工人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B.对工人屡次违章作业熟视无睹、不加制止

C.对重大事故预兆不及时采取措施

D.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指令的E.未定期评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

23、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特点包括__。

A.加强执法监督,由国家对煤矿安全实行监察

B.实行政企分开,按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改革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制

C.把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分开,实行垂直管理

D.加强“预防为主”的监察原则

E.强化有效安全管理

24、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有__。

A.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

B.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C.法是由政府机关制定或者认可

D.法具有道德强制性

E.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25、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__。A.公安机关

B.环保部门

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D.工会

钻井工程师岗位作业指南 篇5

岗位作业指南

技术员主要承担着钻井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同时参与井队的日常管理工作。

⒈岗位基本能力要求

⑴具有从事野外坚苦环境工作的良好身体条件。

⑵受过钻井专业系统教育,从事钻井工作两年以上的经历,熟悉钻井工艺流程。

⑶有实习技术员一年的经历,经过考核合格。

⑷接受过QHSE取证培训,并取得高级井控操作证、急救培训合格证,中级计算机操作证、硫化氢防护知识培训合格证等上岗资质。⒉岗位基本职责

⑴全面负责井队的技术管理、井控技术管理、钻井工具和钻具管理及指重表、压力传感器的维护、维修、校正与检查工作,按照钻井队HSE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与“两书一表”规范操作。

⑵负责钻井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并做好施工监测、监控。

⑶认真执行钻井设计,负责钻井施工前的作业技术交底,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措施与技术方案,负责处理钻井作业过程中的一切工程事故及复杂事故,协助队领导做好管理工作。

⑷负责钻井队工程报表、工程资料、井史的填写与上报。

⑸负责对岗位人员进行技术、井控培训与资料管理。

⑹禁止违章、违纪、违规作业与指挥。⒊岗位工作内容

⑴钻前技术准备工作;

在开钻前,钻井工程师根据《钻井设计》、《QHSE作业指导书》及相关技术管理条例,做好以下工作:

①井架立起后,吊一根钻铤检查校对天车、游车和转盘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铅垂线上,偏差不超过10mm,否则应重新调校中心。明确从一开到完井各个阶段的施工进度,编制施工运行大表。

②了解单井质量标准,包括做大井斜、井径扩大率、全角变化率、井底水平位移、固井合格率、取芯收获率以及一开、二开等钻具组合,确定钻压、钻速、泵压等钻井参数,制定技术措施。

③在开钻前的技术交底会上,将单井的工期、质量目标、分段技术参数、分段技术难点及控制措施、井下可能的复杂情况预报和预防措施、井下各类事故的预防措施、邻井资料、井控技术措施向全体员工进行交底,明确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④编制套管、套管头和采油树计划。并按照检查、验收标准进行逐一验收。根据套管头的长度、钻台高度(补心高)和采油树的安装要求(设计上)确定表套的联入和联项节长度。通常情况下联入=套管头的长度+补心高;联项节长度=联入+吊卡高度+联项节节箍长度+0.10--0.15米。

⑤检查套管的完好情况,并将规格、型号、壁厚、扣型、长度等相关数据记录在套管记录本上。

⑥检查、丈量、登记钻具和接头、钻井工具,内容包括规格、型号、钢级壁厚、扣型、长度和内外径、厂家、领用时间,相关数据结果记录在钻具和工具管理台账上。

⑵钻井施工中技术措施的落实

①在钻进施工中,钻井工程师按照“作业计划书”的要求选择钻井参数,落实技术措施。

②下达给生产班组的工作任务、技术要求等措施内容要明确,在召开班前会之前填写在“生产记录本中”。

③督促岗位人员收集齐全原始资料,及时采集工程技术数据,填写在班报表中。

④在进行领眼钻进、取芯、下套管、固井、安装井控装置、试压等施工中,要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把关。表层套管固井结束后立即检查套管圆与转盘圆是否同心,其同心误差不超过10mm,否则应立即调校。防喷器安装好后,立即检查防喷器内通径圆与转盘圆是否同心,其同心误差不超过10mm,否则应立即调校。

⑤当钻井设计中的相关技术参数、措施不符合实际情况时,向上级业务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并履行变更程序。

⑥在井下出现复杂。发生工程事故时,要及时按照程序请示汇报。

⑶质量检测工作:

①井身质量检测工作:

a.在钻井施工中按照《钻井设计》和《QHSE作业计划书》的要求及时进行单点测斜,跟踪测量井身质量,发现井眼油增斜超标的趋势,要立即采取措施纠斜。

b.负责测斜仪的使用、维护保养、保管、数据分析和记录工作。

②取芯质量检测工作:

a.按照《钻井设计》和《QHSE作业计划书》的要求提前做好取芯工具的送井、回收计划。

b.负责取芯工具的现场验收、保管、使用和管理。

c.负责取芯工具下井前的组装、调试、检查,严格执行取芯技术措施,收集、保存好取芯资料。

d.严格执行取芯作业技术要求,复核钻具长度、方入,合理调整取芯钻井参数,确保取芯质量。

③固井质量检测工作:

a.对送井套管按技术要求逐根通径、清洗、丈量、查钢级、查壁厚、查弯曲、查外伤、查椭圆八道工序进行细致检查,按下井顺序编号登记造册,并填写固井责任卡相应部分内容。

b.下套管过程中,现场把关,监督、检查下套管的每个工序的作业。

c.下完套管后,必须清点井场剩余套管数量,核对套管实际下入深度,并提供准确的入井套管数量的和准确的接箍位置。

④井控设备的检查验收。

井控设备送井后,钻井工程师应进行严格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a.防喷器的压力级别、工作通径和组合形式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b.节流、压井管汇的压力级别和链接形式与全井防喷器最高压力等级是否相匹配,是否有试压合格证。

c井控装置、附件,包括闸阀、钢圈、螺栓、法兰、液压管线等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d.检查是否有井控装置、附件的试压单、出厂合格证、仪表检测合格证。

⑤井控设备维护保养得监督;

井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每天监督检查维护保养情况,维护保养达到以下标准:

a.远控房电路、气路专线控制;自动打压装置工作工作;储能器压力、汇流管压力正常;

b.液压油量符合标准;防喷器开关控制手柄位置正确;液压管线密封良好。

c.防喷器固定良好,螺栓紧固,无摆动现象。

d.节流、压井管汇个闸阀待命工况正确,开灵活。

e.手动锁紧装置手轮转动灵活。

f.放喷管线管线畅通,固定牢靠。

g.回收管线畅通,牢固可靠。

h.加重漏斗内无杂物,管线畅通,接头无松动。

⑥打开油气层前的技术交底与申报

a.打开油气层前向全队职工进行地质、工程、钻井液和井控装置、惊恐措施等方面的技术交底,并将交底内容填写在《井控技术交底记录表》中。

b.每口井在打开油气层前,组织专项检查,填写《打开油气层审批报告》,上报审批部分检查验收。

⑦完井技术管理工作;

a.在完井阶段,按《固井设计》要求上报管材及工具附件计划。负责验收相应的合格证及试压证明。

b.按照八道检查工序仔细做好套管的准备工作;做好完井工具的准备工作和井眼的准备工作。

c.严格按照《固井现场办公会》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全面负责下套管作业的技术措施,下套管后,立即复查套管实际下入根数和深度,给固井技术员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

d.设备封存期间及时做好各种工具、设备的回收计划,在现场封存的工具、设备按照《钻井队开钻、封停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清洗、保养工具。

⑧完井资料的填写与上报。

中海油服建立海洋钻井规范数据库 篇6

截至5月11日,由中海油服钻井事业部开发的海洋钻井行业法规及规范应用数据库系统已先后为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的多处海外项目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务。“这些年,我们越来越多的钻井队伍走出国门,但各作业国法规及规范的差异性,对我们的人员、设备和管理提出了不同要求,因为没有成熟的行业法规及规范应用系统可供使用,所以法规及规范的差异性便成为我们走出去的障碍。因此,在进军海外高端市场时,研究当地的法规及规范至关重要。”中海油服钻井事业部某涉外项目经理略显沉重地说道。在这种背景下,海洋钻井行业法规及规范应用数据库系统应运而生。科研人员通过对各国法规及规范的搜集整理,建成了海洋钻井行业法规及规范资料库,并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成具备快速查询和分类查询能力、能够迅速为海外钻井项目提供巨大信息支持的信息系统。一年来,工程师们加班加点地研究国外法规及规范、搜集整理标准、搭建信息系统平台,一共完成60部标准规范的收集整理、26部规范的翻译、60部规范的拆分编译,成功开发出海洋钻井行业法规及规范应用数据库,并完成了信息系统的搭建。中海油服的海外钻井工作者们表示,科研的力量,让他们在异国他乡作业时更有底气。(通讯员 纪蕊笑)

超远距离海陆微波通信推动“数字海油”建设

一部高清电影5分钟可以“穿越”海陆117公里?这一海上高速、超远距离的通讯梦想,已经成为现实。4月27日,记者了解到,经过一个多月的试用,海油发展下属的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油信科)深圳分公司掌握的超远距离海陆微波通信各项测试指标良好,将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与卫星通信网络的切换,代替现有的卫星通信。该项技术成果弥补了海上平台卫星通信网络带宽较窄的不足,突破了海陆微波通信距离较短的局限。若该技术顺利推广,将使南海东部超过半数的平台步入高速信息化时代。

目前,南海东部海域海上油田的外部通信全部依赖卫星通信。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油田生产对通讯的依赖也不断增强。但卫星通信存在传输速率低、干扰相对较多等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率。建立海上与陆地之间的高速无线通信系统,提升海陆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是打破目前数字油田建设瓶颈的有效手段。而其中的方式之一,就是实现海陆超远距离微波通信。实现海陆超远距离微波通信并非易事。为了突破技术局限,今年2月,海油信科深圳分公司专门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过专家和公司技术人员的多次理论计算与方案研讨,终于攻克了超远距离带来的信号衰减、传输延时等技术难题,并开始了实地试验。

试验地点选在惠州油田和珠海北尖岛,两地相隔117公里。试验采用两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分别在惠州油田与珠海北尖岛各架设一套微波天线及配套设施。经过反复试验,117公里的微波通信链路成功开通,最大带宽30M,数据传输速率达3.2MB/S。这意味着,117公里的空间距离,5分钟至少能传输1.1GB流量的数据,相当于传送了一部高清电影。据悉,除了超远距离海陆微波通信外,海油信科还将推进3G/4G移动通信、远距离无线中继等通讯新技术在海上油田的应用,努力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数字海油”建设,为海上生产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技术保障。(记者 李若冰 通讯员 杨阳)

中国海油启动物资标准化项目

4月16日,总公司采办部组织召开中国海油物资标准化启动会。总公司采办部总经理林国海说,提高中国海油物资标准化应用管理水平是进一步促进专业化采购、供应商按类别管理、库存优化共享的基础工

作,物资标准化体系做好了,采办管理的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才能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项目组要充分认识到物资标准化工作的艰巨性和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要坚持以业务需求为原则,充分吸收、融合各单位、部门的业务需求。各二级单位要提高认识,积极参与,为派出物资专家、协调人创造条件并提供保障。

会上,项目组介绍了物资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思路,对项目的前期成果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进行了汇报。特邀专家在会上对国内外一流能源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进行了介绍,并对中国海油的相关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启动会后,项目组组织物资专家,对物资标准分层、大类整合、中类工作方式等内容进行了研讨,形成了《中国海油物资标准化体系分类层级规则》、《中国海油物资标准体系大类目录(初稿)》等成果。(通讯员周瑞瑞 杜健)

勘探开发共享数据 “数字海油”渐成型

5月23日,A2项目在试点单位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取得阶段性成果——业务调研成果分析得到确认,这标志着项目的业务调研与分析阶段圆满结束。A2项目全称为“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整合及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是有限公司“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中的重点项目,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统一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数据标准,建立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主库和一体化数据服务平台,实现数据集成管理与跨专业共享,为推动勘探开发一体化提供数据基础。

有限公司信息化部副总经理林平描绘了“数字海油”的架构:两个基础(海上通讯、数据管理)、三个应用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四个生产作业中心(钻井中心、生产中心、油藏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如果说“数字海油”是一座大厦,那么A2项目就是它的地基。

早在A2项目立项前,有限公司信息化部就组织有限公司各分公司及研究总院相关人员走访了大庆油田、新疆油田、胜利油田,学习他们建设“数字油田”的先进经验。借鉴兄弟单位的做法,A2项目选择了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作为试点。为了便于系统的推广应用,有限公司各分公司和研究总院大力支持该项目的建设,不仅IT主管领导加入领导小组,协调资源和决策重大事项,而且所有单位均派出得力干将,与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的项目成员共同工作。

经过详细的考察、认真的研究,A2项目的构架逐渐清晰地展现出来:标准与数据模型设计、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源头数据采集系统建设就是三个“主干”;针对数据服务、数据存储、数据采集三大体系构建出的一体化数据服务平台、数据中心建设、地震数据库优化完善、测井数据库优化完善、录井数据库优化完善、开发生产数据库优化完善就是六条纵横交错的“枝干”。九个子项目以数据资产化管理为核心,组成了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服务平台,实现数据集成管理与跨专业的便捷共享。

钻井现场作业风险概率预测 篇7

钻井在采油作业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由于钻井行业本身具有高风险的特征, 因此为了尽量避免人员伤亡, 降低财产损失和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研究钻井事故的发生规律也就非常有必要。本文通过时间序列方法, 对钻井现场采集到的事故数据进行分析建模, 利用模型寻找事故发生的基本规律, 并以此作为预测钻井事故发生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可以提供至现场工作人员手中作为风险预警决策的依据。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指标在事故发生前对可能的诱因进行人为干扰, 这样可做到尽量避免人员伤亡, 减少财产损失并使工作稳定安全进行的目的。

1 背景及研究内容

1.1 背景及现状

随着中国采油量的增大, 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和损失也越发增大。因此需要一种方式或方法, 能够在事故发生前给出预判, 并且指出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以方便工作人员排除危险因素, 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以减少人员财产损失, 保证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已有的事故数据是对于事故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的主要样本, 而事故发生次数则是衡量一个安全系统是否安全的重要指标。事故发生次数是一个典型的时间序列, 它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每一种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所造成的事故发生次数进行时间序列建模, 以判断何时因何原因发生事故, 以此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1,2,3,4,5,6,7,8]。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 钻井事故分析并没有一套完善且绝对合理的方法。根据现有的研究来看, 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对于这两种情况进行研究是当今研究事故发生原理的主要方向。

国内目前有基于事故树分析 (FTA) 方式进行的针对钻井漏液事故发生的研究。对于人的因素目前国内研究较少, 主要以地质结构、钻井设备、环境等物的因素研究较多。袁智提出井漏事故危险源分为地质条件不佳、井底压力过大、井漏诱因和应急失效四类。均与客观的设备、地层等有关。

2 方法及结论

2.1 方法简介

时间序列是指将某种现象某一个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各个数值,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序列。时间序列方法是定量预测的方法, 在统计学中作为一种常用的方法被广泛运用[2]。

为了充分提取时间序列中的信息并且方便研究, 我们采用了国际上被誉为时间序列预测中一种最复杂最高级的模型方法———ARIMA模型[6]。

2.2 模型建立

本实验采用2001年1月1号到2012年7月26号每一天事故发生的次数做时间序列模型。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两大类, 而人的因素又主要包括:违反劳动纪律、不安全装束、生产管理缺陷、安全管理缺陷、违章指挥、违章驾驶、违章作业;物的因素主要包括:安全防护缺陷、设备设施缺陷、作业场所不良、自然环境不良。

2.2.1 原始序列的处理

由于影响因素较多, 这里只以人因素中的安全管理缺陷为例, 对所建模型进行具体阐述[3]。

进行平稳性检验。由自相关系数图可得大部分延迟阶数都在两倍区域外, 故此序列为非平稳序列[7]。需要对该序列进行平稳化处理。该例中采取根号变换后一阶差分的处理方式, 使非平稳序列变为平稳时间序列[4]。变化后的自相关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 除了延迟一阶自相关系数在2倍标准范围以外, 其它阶数的自相关系数都在2倍范围内波动, 则可确定序列平稳。同时, 可以认为该序列的自相关系数一阶截尾。

变化后样本偏相关图如图2, 可得前延迟七阶偏相关系数显著大于2倍标准范围, 其它偏相关系数在2倍标准范围内做小值随机波动, 所以认为偏相关系数拖尾。

下面进行纯随机性检验, 由白噪声检验图可知无论延迟6、12、18、24阶检验P值都比0.000 1小, 序列非白噪声, 从而差分后序列是平稳非白噪声序列, 可以进行接下来的分析[7,8]。

2.2.2 模型建立与参数估计

接下来对变换后的序列进行ARIMA建模。

由自相关系数图和偏相关系数图来选择相应的模型来拟合序列, 由自相关和偏相关图, 初步可以判断该模型为MA (1) 模型。

接下来根据BIC准则对模型进行优化, 我们知道在所有通过检验的模型中使得BIC函数达到最小的模型为相对最优模型。为此运用SAS输出所有自相关延迟阶数小于等于10, 移动平均延迟阶数小于等于5的所有ARMA (p, q) 模型的BIC信息量矩阵。从信息量矩阵可以得出BIC信息量最小的是MA (1) 。BIC统计量为-0.139 02。

在确定了模型之后就需要进行参数估计。由参数估计可以得出最终ARIMA (0, 1, 1) 模型表达式为:

式 (1) 中, B表示延迟算子;xt表示时间序列值;εt表示残差[7]。

2.2.3 模型检验与预测

从残差序列的检验图可以得出延迟各阶P值都明显大于0.05, 说明模型的残差为白噪声序列, 即该MA (1) 模型显著有效。

绘制模型预测时序图3如下。

由图3可以看出模型预测与实际较为接近, 因此可以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剩余指标预测方法与实例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5]。

3 结语

钻井事故发生的因素不仅仅只有设备因素, 时间因素也非常重要。采用时间序列初步预测的原因也在于此。使用时间序列建模方法对数据进行建模并进行了预测, 得到了未来一段时间中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以此确定什么时间发生事故及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事故的发生, 从而得出险情最可能出现位置的结论报告并反馈给现场决策人员。

通过上述方法, 得出了钻井现场事故预测的模型, 并得到了精度较好的预测及判断结果。对钻井现场事故的预测及判断提出了新的角度和指标, 进而为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安全隐患的事先排查给出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摘要:运用时间序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初期建模并预测, 旨在建立一个预测系统, 并对钻井现场事故的发生规律及各个因素对事故影响的程度大小进行了研究, 为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及安全隐患的事先排查给出较为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钻井事故分析,时间序列,预测系统

参考文献

[1]肖秦琨, 高嵩, 高晓光.动态贝叶斯网络推理学习理论及运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2]李正辉, 李庭辉.时间序列分析实验[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3]肖枝洪, 郭明月.时间序列分析与SAS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4]林卉.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5.

[5]张勇.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 2012.

[6]赵春兰, 王兵, 郭平.基于ARIMA模型的钻井作业风险预测[J].新疆石油地质, 2013 (4) :15.

[7]孙岩.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研究与应用[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0.

全程监控 数据考核 规范作业 篇8

作为朝阳区区属的一支专业作业队伍,朝阳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朝阳环卫”)承担着全区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粪便抽运等日常作业和环境应急保障任务;担负着全区240座垃圾转运站、500余个垃圾桶站、936座公共卫生间等环卫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保洁、维护等工作。为全面提升全区的环境卫生管理水平,适应广大市民对城市环境卫生的新需要和新需求,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朝阳环卫结合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不断外延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以及环境卫生的作业特点,针对延续多年的作业分布点多、面广、“单兵作战”等诸多难点,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坚持从全程监管入手,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一系列信息化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有效提升了全区的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和作业质量。全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得到市民的好评,成功打造了“朝阳环卫”的新形象。

一、信息化发展历程

有效提升全区环境卫生的规范化、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大抓环境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核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及时掌控作业车辆、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粪便抽运等全程数据的目标。这些数据包括垃圾(粪便)的日产生量、清运量、处理量;道路作业面积、车次安排、作业规范、作业质量;环卫作业所需投入的人、财、物等等,既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机关相关科室、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提供了有效的监管平台,又为日常管理考评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各基层作业单位协同作业、资源共享,提供了数据平台。

从2010年开始,朝阳环卫信息指挥调度系统开始投入运行。该系统是朝阳环卫信息化建设的一期项目,背景是基于朝阳环卫作业模式和作业流程的需要设计并开发。

信息指挥调度系统由信息指挥调度中心和下属的四个车辆作业单位组成。信息指挥调度中心接入环卫设施监控系统、各街道和乡镇道路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配备了实时指挥对讲调度系统,对安装了GPS设备的1108台作业车辆进行全时段数据收集和实时指挥调度,在日常道路作业规范、人员调度管理和应急处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对作业车辆的全路段信息化管理,实现大数据共享和日常办公的信息化,2013年,朝阳环卫又开始了对信息指挥调度系统的三期升级开发建设。

三期系统开发引入了日常办公系统,机关各科室和各基层场队通过利用办公平台,实现了信息发布、数据资源共享、通知通告等功能。三期系统建设还对作业车辆路段的点线管理进行了全面细化,并为环卫一期和二期的系统建设车辆设备维护,建立了可操作性的反馈平台。

2013年12月,为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建设工作,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数据,为环卫工作的日常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朝阳环卫专门成立了主管环卫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专业科室——信息科。信息科在信息指挥平台三期开发的基础上,在不断完善信息化作业模式、信息化管理模式、信息化服务模式,以及信息化数据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二、信息化应用方向

(一)合理规划 分步实施

按照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制定环卫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的标准和要求,统筹信息系统规划,坚持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加快推进、逐步完善。

(二)统一平台 资源共享

信息指挥中心和各分中心统一开发、应用支撑平台以及软件系统,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库,实现了环卫作业信息共享,使之流程顺畅、步调协同,主管部门、各科室及基础场队信息一致。

(三)突出应用 讲求实效

坚持为环卫业务工作服务,牢牢把握“应用”核心,注重实效,结合区域特点和环卫作业的实际需求,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并重。

(四)统一标准 保障安全

从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和创新发展的大局出发,在统一应用支撑平台、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确保业务全面畅通、信息一致和系统安全,严格做到了符合整个环卫业务统一规范管理的要求。

三、信息化建设亮点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为逐步完善信息化制度建设工作,明确信息化工作细则,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规定及考评办法,涉及信息指挥调度中心、信息指挥调度分中心、维护运行人员、车辆驾驶人员、软硬件设备设施、机房管理等。管理规定和考评办法有《信息指挥调度中心管理制度》《信息指挥调度分中心管理制度》《信息指挥调度中心监控室管理制度》《信息指挥调度中心值班员管理制度》《信息指挥调度中心机房管理制度》《驾驶员GPS使用管理办法》《信息指挥调度系统软硬件使用维护管理办法》《分中心绩效考核办法》《信息指挥调度中心运行维护方案》《信息指挥调度中心维护管理考核办法》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行,收到了良好的管理和作业效果。

(二)创新 “闭环式”管理模式

结合环境卫生内部的管理实际和要求,朝阳环卫在科室之间和各基层场队建立了大数据应用制度,实现了日检查、周分析、月总结的“闭环式”运行管理模式,通过这一模式可以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各科室和基层场队的管理、作业、成本核算等情况。

运行管理模式主要分以下三个步骤:

一是由信息指挥调度中心负责汇总每周数据,制作数据分析报表,报送相关业务科室并下发到各基层作业场队;

二是业务科室和各基层作业场队根据指挥中心的数据分析报表,结合部门实际,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措施反馈到中心;

三是信息指挥调度中心负责统计每周数据,根据各基层作业场队反馈的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并结合每周的数据进行检查对比,监督整改落实情况,整理出更加结合实际情况的数据分析报表后予以通报。

nlc202309020313

(三)规范车辆管理 监控效果明显

这项工作的主要特点集中表现在:

一是依靠环卫作业车辆的智能监控调度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GPS/北斗定位技术、GPRS/3G网络数据传输技术、GIS图层管理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将环卫作业精细化管理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实践表明,通过该系统实现了环卫车辆实时定位、作业路线轨迹查询、作业量及作业质量监督管理等。

二是油耗里程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展现环卫车辆的作业里程数据、行驶里程数据、作业油耗数据、行驶油耗等管理指标。特别是今年对环卫四清场的油耗统计采用了同行业技术含量前沿的OBD油量传感设备,油量采集终端通过接入原车油量数据,通过OBD传感设备采集瞬时油耗、平均油耗和当前油量给车载终端并上传到指挥调度系统,一改以往在油箱上打孔安装传感器的落后方式,既可以安全采集信号又不受干扰。

三是行车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统计作业车辆的违规情况,如超速、越界、超时停车、油耗异常等,实时统计工作量,自动生成考核报表,绩效考核有据可依。指挥人员通过GPS系统超速报警、路线绑定、漏油报警和油耗曲线实时监控,加强对作业车辆的监管力度,全盘掌握作业车辆的运行数量、作业状况、行车路线、位置、速度、行驶里程和油量消耗,对作业车辆进行合理调度,对作业路线进行监管。同时,建立了油耗管理机制,根据作业路线和油耗测算用油数量并登记备案。通过有效监控,车辆超速、疑似漏油车辆呈明显下降趋势,实现了作业车辆“零超速”和油耗“零异常”的目标。

四是车辆动态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红外传感技术、射频技术,实现了环卫车辆的大数据管理和无纸化办公。通过该系统可以及时查询环卫车辆的所有信息数据,包括基本信息数据台账、车辆照片、车辆使用状态(正常、停用、维修保养),以及驾驶员信息数据、油耗、作业、工作时间、车辆报修、维修、验收、外修等信息,统计相关报修人员,以及报修原因、维修记录等详细信息。

(四)有效监管车载设备维修

目前,朝阳环卫已联手运维公司,制定了完善的生产作业车辆车载设备维修流程,建立了三期GPS维修系统,通过近一阶段运行,在车辆监管上取得了一定效果,并通过不断修改、完善GPS设备维修流程,提高维修效率,实现了维修“有计划”、“有落实”、“有跟踪”的目标,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维修成本。同时,通过对生产作业车辆的维修跟踪记录,对四个分中心车载设备的完好率起到了横向对比的作用。

(五)规范道路作业

发挥环卫车辆道路作业监控系统优势,结合环卫作业车辆特点,按照环卫车辆道路作业标准,监控作业车辆是否定时、定点、规范作业,实现了对作业时间、作业路段、作业频次等实时在线监控,当作业车辆不符合作业规范时,系统自动报警,大大提高了作业质量。

(六)业务数据统计分析精细化

为做好业务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朝阳环卫安排专人负责,做好每周的《信息指挥调度中心周数据统计分析》和《信息指挥调度中心月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及时提供给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基础场队管理人员,为指挥、管理、检查、决策提供依据,形成了齐抓共管,机关科室、基层场队联动局面,有效推动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七)建立分中心会商制度

信息指挥调度中心与分中心建立了定期调研制度,会议由信息科牵头,基层分中心负责人和设备厂家项目负责人参加。调研制度的建立可以及时发现、解决系统运行中的各类问题,通过阶梯式管理模式,分散基础设备信息管理,做到了集中数据分析应用。

四、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

在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被大众认知的大背景下,朝阳环卫不断创新,有效改变了传统的城市环卫管理模式,这是朝阳环卫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

朝阳环卫信息化建设通过采用数字模型、GIS、移动PDA、数据库技术、网络,以及图像采集、GPS定位等高科技手段,坚持“信息共建共享、样本科学匹配、监测联动绑定、评估预警智能”,有效破解了环卫作业传统管理模式评估水平落后、手段单一、管理滞后等在监管、协同、应急、考评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实现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作业监管的规范化、高效化运作的目标。

下一步,朝阳环卫信息化建设将继续围绕全区环境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制定高效的全环卫业务模式信息化系统,项目包括垃圾收集、清运全程监控,垃圾收集来源监控;垃圾计量监控;粪井满冒监控;道路作业监控;公厕保洁监控;设施再建设监控等。在管理方面,进一步理顺信息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管理关系,实行专业化管理,创新适应一流信息化建设水平的管理模式;在维护方面,确保已完成系统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信息化、自动化系统在生产管理中的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李静敏)

上一篇:人大主席表态发言稿下一篇:协商邀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