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精选8篇)
一.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1.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目的:考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门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病人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病人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病人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2.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此项是以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如分组(手术组、非手术组或预防组、治疗组)计算,同期总出院人数不相同时要考虑权重。
二.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
目的:测量每例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者平均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出院患者:因在抽样期间,住院患者用药没有停止,无法计算,故使用同期出院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同期:在一个抽样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总人数。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抗菌药物品种数:按抗菌药物的通用名统计。
统计:抽样期间,全部出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总品种数除以同期使用抗菌药物
三.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
目的:测算患者住院期间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平均费用
出院患者:因在抽样期间,住院患者用药没有停止,无法计算,故使用同期出院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同期:在一个抽样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总人数。抗菌药物的费用按药品最近的购入价格(按商品名计价)。统计:抽样期间,全部出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总费用除以同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总例数 四.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100人日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约定剂量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消耗量除以DDD值(克/DDD值)。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收治患者人天数:指在同一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患者总数与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乘积。
由于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有差异,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可用于不同药品间比较的指标。DDD数(DDDs)即是这样的指标。DDD(Defined Daily Dose,约定日剂量)是指为达到主要的用于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
DDD数有两种计算方法(1)
1、DDDs=(年消耗某药品量×1000)/(DDD值×365天×居民数)含义:以约定日计量为单位的每1000居民每天某药品的消耗量。适用于对某一地区居民的用药的总体评价。
2、DDDs=年消耗某药品量/DDD值
含义:以约定日剂量为单位的某药品的消耗量。适用于一家或几家医院的不同的动态比较和用药结构的分析。
DDD数作为不同药品间可比较的指标,是因为DDD数是一个比值,与日剂量无关的数值,并不会因为各种药物一次用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比较。DDD数大,反映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反之,渐少用该药。
DDD以成人每日常用剂量作为标准剂量,将不同药物的消耗量换算为统一标准单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DDD为研究药物使用合理性的指标,并颁布了用来规范此类研究的每一种抗生素的标准DDD值。可以计算单一病例或所有病例使用药物累积DDD或平均DDD,也可以计算使用不同种类药物的累积DDD。五.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比 目的:测算抗菌药物费用在总药费中的相对数值
统计:将已使用的抗菌药物总金额除以已使用药品总金额乘100。六.抗菌药物特殊品种使用量占抗菌药物使用量百分比 目的:测量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使用总量中的相对数值 统计:将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量(累计DDD数)除以抗菌药物使用总量(累计DDD数)乘100。
七.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百分率
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住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例数乘100。
八.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 目的:测算清洁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
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清洁手术病例 同期清洁手术总例数:是按清洁手术例数统计 九.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 目的:测算清洁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程度
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总天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清洁手术病例用抗菌药物总天数。
同期清洁手术用抗菌药物总例数:是按清洁手术用抗菌药物例数统计。十.接受清洁手术者,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 目的:考查清洁手术术前首次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
因为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及相关管理规定,一般清洁手术在切皮前0.5-2.0小时内预防切口感染给药,是合理的。此项均按病例数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
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9~12月我院外科收治的892例患者, 所有患者均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其中, 手术治疗应用抗菌药310例, 有效率为88.73%;预防应用抗菌药582例, 有效率为95.14%。
2 结果
经分析, 其中28.52% (166例) 的不合理用药病例消耗了41.27%的成本。术中预防用药的不合理用药95例 (30.66%) , 其比例明显高于治疗用药的107例 (18.38%) 。院内感染率为19.58%, 治疗费用平均增加1 542.69元, 住院天数平均增加6.74 d。
3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抗菌药物的选用不合理
临床上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已普遍存在, 致使患者机体的正常菌群受到影响, 导致抵抗力下降, 从而造成严重后果。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有的医务人员在选用抗菌药时忽略了感染程度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另一方面, 有的医务人员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 偏向使用昂贵的抗菌药物, 不但严重地干扰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更人为地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2 抗菌药物的用药方法不合理
在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过程中, 其给药剂量和方式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特别是对于住院治疗的患者, 有些医务人员为了达到快速治愈的目的, 每天多次给药, 严重违反了用药说明。而他们却忽视了药品的毒性和不良反应也会随剂量增大而增加, 从而使患者产生耐药性, 严重地影响了疾病的治疗。
3.3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不合理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 其与其他药品联合使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然而医师却经常忽视药物相互之间的抵消作用和不良反应, 从而导致作用抵消, 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并且药品的不良反应急剧上升。正如有些医务人员只是片面地追求疗效上的协同作用, 而忽略了药物配伍上的禁忌。另外, 抗菌药物长期联合应用, 会导致新的耐药菌株、多重抗药性或交叉耐药性的产生。
4 医疗机构合理利用抗菌药物的措施
4.1 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购进
在采购时应根据医疗机构现有抗菌药物的结构特点, 从药理作用、抗菌谱、用法、用量、ADR及药物经济学原理上综合分析, 确定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基本用药目录, 购进优质、优价、适合实际应用的抗菌药物。
4.2 制订抗菌药物监管机制及个体给药方案
医疗机构内应积极构建抗菌药物监测系统, 完善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时, 应根据用药指征, 坚持少用的原则, 避免长期使用, 杜绝滥用现象的发生[5], 并针对不同个体制订患者最适合的给药方案。
4.3 完善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规范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利用的规范, 严格限制无指征、非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抗菌药物的使用;使用抗菌药物前, 要全面考虑剂量与毒副作用的合理性;联合用药要严格掌握指征, 并以二联为主;根据药物抗菌性能的不同对其进行监控管理。
4.4 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
抗菌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 可能会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和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6,7,8,9], 提高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 增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警惕性。
4.5 监督并提高医疗工作者的相关业务水平
定期向医务人员宣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监督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强调用药的准确性, 杜绝滥用、错用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 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更可以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从而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医疗机构如何合理利用抗菌药物, 在增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的同时,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方法:选择2008年9~12月我院外科收治的892例患者, 其中, 手术治疗用抗菌药310例, 预防用抗菌药582例, 对其抗菌药物使用的有效率和不合理用药比例等指标进行细致分析, 并及时查找造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28.52% (166例) 的不合理用药病例, 消耗了41.27%的成本;术中预防用药的不合理用药比例 (30.66%) 明显高于治疗用药 (18.38%) ;院内感染率为19.58%, 治疗费用平均增加1542.69元, 住院天数平均增加6.74d。结论:医疗机构在利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现象, 应进一步强化合理用药, 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 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解斌.合理应用抗菌药[J].中国医刊, 2004, 31 (6) :14-17.
[2]王大平, 魏红光.抗菌药的合理应用[J].中原医刊, 2006, 33 (18) :80-81.
[3]张志鸿, 朱凤英, 张志远.浅谈合理使用抗菌药[J].中国社区医师, 2005, 7 (3) :7-8.
[4]赵广霞.谈谈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J].中外医疗, 2009, 28 (9) :104.
[5]陈伟民.医院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J].中国药物警戒, 2006, 3 (2) :103-106.
[6]赵福兰, 杨思进, 周明华.浅析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5 (5) :785-786.
[7]赵彩玉, 盛伟, 王丽.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5) :173-174.
[8]侯义全.对本院门诊2007~2008年度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1) :250-251.
微生物(microbe)
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病毒等。
细菌(germs)
指微生物中一大类能独立在外界环境中生长繁殖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直径一般在1微米左右。细菌对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敏感。
病毒(virus)
指一种体积微小的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绝大多数病毒小于150纳米,小的病毒可小于50纳米。用光学显微镜看不见,大多要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到几千倍或几万倍才能看见。病毒结构简单,不能独立在外环境中长期存活,寄生于宿主细胞内,对抗菌药物不敏感。
病原体(pathogens)
指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体(即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有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致病的,在体内与人体相互依存,而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疾病(如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称为条件性病原体。
免疫力
指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感染的能力。
抗感染药物
含义较广,包括用以治疗各种病原体(如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原虫、蠕虫等)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
抗菌药物
系指一类对病原菌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注、静注、静滴等,部分也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药、异烟肼、吡咯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等化学药物。
抗生素
原指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现在将用化学方法合成的仿制品,具抗肿瘤、抗寄生虫等作用的微生物产物,以及抗生素的半合成衍生物等也统称为抗生素。
抗菌活性
指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一般可用体外与体内(化学试验治疗)两种方法来测定。体外抗菌试验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抑菌药
指仅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作用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杀菌药
这类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微生物,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抗菌谱
每种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抗菌范围,称为抗菌谱。
窄谱
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如异烟肼、青霉素、红霉素、氨基糖苷类等。
广谱
对多数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还对某些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等有抑制作用。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等。近年新发展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有广谱抗菌作用。
耐药性
细菌对药物的对抗性。
固有耐药性
由细菌接触染色体基因决定的,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
获得耐药性
细菌接触抗菌药物后,由于遗传基因变化,改变了代谢途径而产生的耐药性。
多重耐药性(MDR)
指某种细菌对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产生的耐药性。
交叉耐药性
指细菌对某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后,对其它作用机制相似的抗菌药物也产生耐药性。
预防作用
针对有或无潜在感染的危险因素而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感染的发生。包括无感染指征但有污染的伤口、伴有免疫缺陷疾病或严重合并症、手术操作可能污染(如手术时间长,手术部位受损严重,各种介入性操作等)以及老年人、营养不良、长期使用激素或抗生素及长期进行放疗、化疗的人。
治疗作用
指使用抗菌药物医治细菌性感染。即病原学检查证实有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证实有细菌感染;有明确的感染部位、性质和诊断(如外科伤口感染的局部表现红、肿、热、痛等以及感染的伤口存在)。
序贯序法和替代疗法
序贯疗法 急性、中重度感染,经短期静脉投用抗生素,感染基本控制后,改用同类或同种抗生素的口服制剂。这种疗法称为序贯疗法。
替代疗法 基本同序贯疗法,但静脉与口服抗生素不是同类药物、同种药物。
抗生素轮换
抗生素轮换是在某一预定时间里对某一用药指征患者采用某一治疗方案,之后的某一预定时间里对于同一用药指征患者换用另一种治疗方案。用于轮换的治疗方案至少有2种或2种以上,并交替使用。抗生素轮换的出发点是新治疗方案会有助于降低前一方案的耐药性,恢复初始抗生素治疗价值,使之在将来的治疗中更加有效,减少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
升阶梯疗法和降阶梯疗法
升阶梯疗法 对于轻型感染患者,医生根据临床经验,估计病原菌,初始治疗选用窄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作为最后选用,若体温持续高热不降,临床症状无改善,再换用高一级抗生素,是种“逐步升级”的治疗方法,习惯称作为“升阶梯疗法”。
降阶梯疗法 对于危、重型感染,在病原菌未明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先用广谱、“高档”(效力强大)的抗生素,以覆盖可能引起感染的所有致病菌,待感染有效控制、病情好转、稳定后,再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改用窄谱抗生素。即所谓“降阶梯疗法”。
联合治疗策略
针对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严重感染及耐药菌株感染,特别是医院内感染,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以增加药物的协同作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补充单一用药抗菌谱的不足,防止单药治疗中出现的耐药性。这种治疗策略称之为“联合治疗策略”。
短程治疗策略
依据抗菌药物药药动学(PK)/药效学(PD)参数优化治疗方案,部分感染的常规疗程可明显缩短,其效果与标准化治疗一样有效,细菌学清除率并没有差异。更重要的是可减少多耐药菌的出现。另外,对围手术期短程抗生素冲击疗法预防术后感染也具有很大的优点。
国外众多学者研究了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感染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等疾病短疗程和常规疗程的临床疗效,证明差异并无显著性。如呼吸喹诺酮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3~5天疗程和社区获得性肺炎5天疗程与标准7~10天疗程一样有效。呼吸机相关肺炎(只要不是铜绿假单胞菌等发酵菌感染),8天疗程与15天疗程疗效相当。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3R”原则
所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3R原则,就是要选择恰当的时机(righttime)、针对合适的患者(rightpatient)、使用正确的抗菌药物(rightantibiotic)。执行“3R”原则对患者来说,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起到提高治愈率的作用;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讲,可以起到减低细菌耐药发生率的作用;而对于整体社会来说,可以减轻患者负担,节约社会资源。
二重感染
即菌群交替症,是指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出现新的感染,常为耐药细菌感染。其发生与抗菌药物抑制敏感细菌造成机体微生态平衡失调、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外来菌侵入有关。病原体菌主要有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真菌。
赫氏反应
青霉素治疗后6~8小时,出现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咽痛、肌痛、心跳加快等症状,一般于12~24小时消失。
二、医疗机构应当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
(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新上市不足5 年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三、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对本机构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医师经考核合格后获得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考核合格后获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其他医疗机构医师、药师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予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者调剂资格。
四、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五、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门诊医师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感染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双辽市中医医院
目录
多重耐药菌(MDRO)的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1-3 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4-7 细菌耐药监测制度————————————————8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制度——————————9-10 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管理流程———————————11 多重耐药菌多部门参与制度———————————12-13 多重耐药菌管理协作机制及落实方案———————14-16 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和预警机制———————————17 全院感染、耐药菌感染沟通、反馈情况————————18
多重耐药菌(MDRO)的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为此,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并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中列为重点检查项目。我院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并下发了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MRSA、VRE)。计划在重点科室先行开展后再更大范围的MDRO筛查工作。
为进一步推动我院MDRO的检测与管理,感染管理科将利用晨间交班时间进行逐科讲解。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MDR)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ESBL)的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对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所致感染治疗困难,病死率较高。这些耐药菌株分布广、传播快,容易产生暴发流行,给临床治疗及医院感染的控制带来困难。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以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此项工作势在必行。
临床科室
接诊可疑或明确有感染者后,应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若属干医院感染散发则于24小时内保医院感染报告卡。
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短时间发生5例以上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地医院感染。应立即电话报告医务科、院感科,节假日向院值班报告,医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调查,同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对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的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应在检验报告上标注,并登记《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表》每天报医院管理科。
医院管理科:院感专职人员每天到微生物实验室了解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到科室指导接触隔离工作。
患者的隔离预防:1.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2.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尿、又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3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设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4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当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5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科室,以便其他科室做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6在该病人转送去其他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7接受部门的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进行清洁消毒。
院感科每天按照检验科填报的《多重耐药菌检测报告表》到科室监督MDEO控制实施的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指导,病情科室负责人签名。对MDRO的患者进行追踪,每周应到相应的科室不少于2次监督MDRO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直至解除隔离。
2010年1月29日
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结合本机构实际工作,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特别要加大对重症监护室。内一科病房、内二科病房、内三科病房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制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义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认识,强化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有效地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医疗机构应当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室、内一科病房、内二科病房、内三科病房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当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1、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又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2、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3、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医疗机构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做好重症监护室、内一科病房、内二科病房、内三科病房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等),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制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医疗机构应当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临床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制度,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建设,积极开展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要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有关标本送检,必要时开展主动筛查,以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制患者。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高其对多重耐药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检测水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及时反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临床科室,以便采取有效地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双辽中医医院
根据成卫医政〔2012〕35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安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达到安全、有效、适当、经济的合理用药理念,我院于2012年5月对我院就诊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查整改,共抽查门诊及住院处方100份,其中住院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要求不超过60%),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要求不超过20%),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要求不超过40%),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抗菌药品使用情况:
1、用药认识不到位:临床各科室医药人员对抗菌药物的各项组织管理制度、实施方案认识不到位,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没有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医务科的管理力度不够。
2、用药指标不严格:少部分医生对抗菌药有滥用现象,特别是对急诊患者,在没有做血常规的情况下就草率用抗生素,大部分医生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内容了解不透彻,没有严格按照要求使用抗菌药物。
3、用药原则不坚持:对有惠民卡的患者有一次开多量的情况,经了解后属患者为方便主动要求,但药剂科也作了相关规定,凡这种情况都要求开药医师在处方上作特殊注明。
二、整改措施:
1、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切实发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督导小组的作用;明确院长为全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临床科主任为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对抗菌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
2、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全员培训 要求科室加强组织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达到人人知晓。
3、建立抗菌药物定期评估制度,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由药剂科每日对院内处方在早会上进行点评,由医务科进一步整改。
4、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数量,保障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合理。
5、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保证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各项指标在规定范围内;对超常使用抗菌药物的,及时给予停止使用。
6、加强临床检验检测用药 用抗菌药前必须检查血常规,必要时到上级医院检查细菌耐药监测。
7、完善抗菌药物奖惩制度,严格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有效遏制了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主题词: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整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信息中心统计数据和药学部门抽取病例的数据, 通过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2 方法
通过信息中心调取我院抗菌药物品种、销售金额、数量等信息通过Excel进行数据处理。每月随机抽取300份出院病例登记《抗菌药物出院病例评价表》, 对临床诊断、是否手术、使用抗菌药物品种、使用情况、疗程、微生物送检情况、化验结果及影像等结果进行登记, 并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2010—2013年抗菌药物相关数据
自2011年开始实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来, 至2013年抗菌药物年使用率呈下降趋势, 抗菌药物送检率呈上升趋势, 抗菌药物品种数从50种下降至47种, 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 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呈明显下降, 见表1。
2.2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
(1) 2010年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几乎达到90%以上, 到2013年降至35%左右, 腹股沟疝修补术 (包括补片修补术) 、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限制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其他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大部分不超过24 h, 有些Ⅱ类切口手术也控制使用抗菌药物, 比如剖宫产术只是在断脐后应用1次。 (2) 2010年手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总是在术后使用, 通过临床药师的不断干预及沟通, 从2012年开始手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均在手术室使用, 确保在术前0.5~2.0 h应用抗菌药物。 (3) 2010年临床选用抗菌药物较不规范, 特别是氨曲南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 通过临床药师的分析和对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的调整, 现在氨曲南的使用趋于合理化,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再用于手术预防用药。 (4) 2010年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较多, 32%的抗菌药物病例联合应用, 到2013年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已大幅下降。
3 讨论
自国家下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以来, 我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小组, 院长为第一责任人。整治活动小组专家为各临床科室制订目标责任书, 院长召开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 并与科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每份目标责任书都明确了抗菌药物控制指标, 并成为计算科室奖金的指标之一。 (2) 精简抗菌药物品种。我院召开多次药事管理委员会, 组织专家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分析, 根据药物特点, 上年度院感情况、综合评估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等多方面因素, 同时结合河南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一品两规”等政策删减抗菌药物品种, 使其做到够用、有效、好用、经济。 (3) 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权限。根据河南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 明确住院医师以上的有权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主治医师以上级别者的有权开具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必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并且持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的会诊证明方有权开具, 并在电子病历中设置权限, 从技术手段避免越级使用情况。同时, 明确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除了泌尿外科以外不得用于手术预防用药。 (4) 限制手术病例使用抗菌药物,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对股沟疝修补术 (包括补片修补术) 、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限制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规定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应为术前0.5~2.0 h, 且不超过24 h, 有特殊情况可延迟至48 h;否则列为不合理用药病例。 (5) 加强抗菌药物培训。每年组织对全院医生进行抗菌药物培训, 培训后对医师进行考核, 考核成绩通过后方有抗菌药物处方权。 (6) 加强临床药师干预。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简称“38号文”) [2]对临床病例进行合理性评价, 每月定期抽查现行病例和出院病例、门诊处方, 对患者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剂量、疗程、微生物送检等情况进行登记, 并对合理性进行评价及反馈, 将不合理病例的不合理问题整理汇总与医生交流及通报。重复出现问题的医生将进行诫勉谈话。
综上所述, 一系列的药学干预后, 我院抗菌药物合理性大幅上升,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更加规范。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医院应为其更加努力。
摘要: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调取医院抗菌药物相关数据并对病例汇总分析、评价。结果 抗菌药物年使用率下降至43.1%, 抗菌药物送检率上升至59.3%。结论 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后, 抗菌药物管理得到优化, 抗菌药物使用更加规范提高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关键词: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分析对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85号) [S].北京, 2004.
抗菌药物是一大组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的药物
抗菌药物是一大组对细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可以全身应用的药物,其中包括磺胺类、呋喃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抗生素,黄连素等中草药和其他抗菌药。
而大家熟悉的碘酊、新洁而美、酒精、硫柳汞等,虽然对细菌等致病微生物也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但其毒性大,不可内服和注射,仅供局部应用,则称为消毒杀菌剂。
磺胺药是人类最早发现、最早用于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早在1935年德国学者Domagk首先发现红色染料百波多息对链球菌及其他细菌感染的小鼠具有保护作用。随后,法国的Trefouels等很快证明百波多息在体内分解为氨苯磺胺而显示出抗菌作用。后者很快成为第一个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用于临床治疗,使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产褥热的病死率显著降低,有效地保护了产妇的生命。从此,磺胺药开始了化学合成抗菌药的时代,一系列高效而副作用较少的品种如磺胺嘧啶(SD)、磺胺异噁唑(SIZ)、磺胺甲基异噁唑(SMZ)等陆续用于临床。直至1968年,又发现甲氧苄胺(TMP)与磺胺药合用后,对细菌形成核酸(DNA、RNA)的必需物质叶酸的合成起双重阻断作用,从而增强了磺胺的抗菌活性,提高了临床疗效。某些磺胺药及其与TMP的复方药至今还在临床上有效地使用。
1929年,英国学者弗莱明发现污染葡萄球菌培养平皿上的青霉菌能拮抗和溶解球菌菌落,并从青霉菌培养液中获得了青霉素,可是因杂质过多而不能用于人体。1940年Florey与他的同事Chain等继续弗莱明的研究,在相当简陋的条件下成功地提炼出可用于临床的青霉素结晶,开创了抗生素的“黄金年代”。当时由于青霉素的收率低,产量少,常需从用过药的患者小便中回收青霉素,再供下一位病人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英美联手协作,不断改进工艺,选育良种,使青霉素能大规模生产,抢救医治了无数伤兵员和患者。正是弗莱明、Florey和Chain研制出青霉素,对医学作出的杰出贡献,他们在194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载入了人类的史册。
自青霉素问世后,人类从土壤中不断筛选出新的抗生素,像青霉素一样都是链丝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它们对某些致病微生物均具杀菌、抑菌作用。40年代有了灰黄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多粘菌素、金霉素、新霉素等;50年代有土霉素、制霉菌素、红霉素、四环素、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卡那霉素等,60年代出了林可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磷霉素等,这些抗生素在防治各种细菌感染和某些传染病上取得优良疗效,挽救了千百万患者的生命,有效地保护了人类的健康,明显延长了人的平均寿命,成为人类保护自己的宝贵财富。
随着对抗生素的深入研究,科学家对天然抗生素进行分子结构的改造,采取在提取抗生素的基础上以人工化学合成的手段研制出一系列抗菌作用更强,抗菌谱符合临床需要具特殊抗菌效能,或对耐药菌有良好作用的新品种,像半合成青霉素、各代头孢菌素、半合成四环素、氨基糖苷类新品种、克林霉素等。近30年来,这类抗菌药物对临床各专科大多数常见致病菌包括对许多产β-内酰胺酶、产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等产酶菌、耐药菌具良好抗菌效能,因此不仅为治疗难治性感染、危重感染提供了可靠的武器,而且有力地保驾和促进相关医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众所周知,抗肿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移植外科,先进材料与器材在医学上的应用使不少不治之症获得了治愈或缓解、延长生命的机会,同时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常使患者免疫功能减退,可导致各种感染。例如严重肝病、肝功能衰竭的晚期患者,过去医生束手无策,现在可选择人工肝、施行肝脏移植等手段争取挽救病人。可是有时手术成功了,但患者要终生使用抗排异的药物,抑制患者抵抗、排斥移植来的肝脏,这类药物同时使患者正常的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导致曲霉等深部真菌和其他致病微生物的感染。及时正确地选用有效的抗菌药能帮助患者闯过“鬼门关”,赢得第二次生命,可见抗菌药物发展的重要作用。
抗菌药严重滥用加速致病菌耐药
也许由于人们对抗菌药的丰功伟绩过分崇拜,误将抗菌药当作退烧药,长期允许药店、超市自由出售,造成严重的滥用。当然说到滥用抗菌药,人们自然想到医疗机构的众多滥用抗菌药现象,但不能遗忘其他领域还存在更为广泛的滥用。例如,国内农用、兽用抗菌药的管理尚未规范,按理人用的抗菌药不能作兽用、农用。而我国抗菌药的生产力强,原料价格低廉,耐药性通过自然界的生物链自然会影响到人,大大加速了人类致病菌的耐药。
滥用抗菌药会造成哪些危害呢?主要表现为:
1、不该用的也用,未严格掌握适应证。
抗菌药顾名思义,对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有效。可是无论成人或是儿童凡有发热、咽痛考虑有感染时,长期来医生除了给病人用退热药外,常习惯地应用抗菌药,不少病人也会主动要求用抗菌药。其实这类病人大多数是由病毒所致的普通感冒,不必用抗菌药。又如简单的皮脂囊肿摘除小手术担心发生感染,也随意使用抗菌药。这些不仅浪费了药物,而且由于用药把体内对抗菌药敏感的细菌杀死,挑选出耐药菌、真菌,一旦过度的生长繁殖会造成菌群失调或感染,反而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2、一种抗菌药能起效的,偏要用二种,三种药联合。
盲目联合用药如有效,不知哪种起的作用,不敢停用任何一种。如出现不良反应,也不知是哪一种药惹的祸,不知停哪一种。联合用药若不讲究联合的方案,还会因相互作用拮抗,反而减弱了抗菌效果。
3、常用的抗菌药能控制感染不选用。追求用新药。昂贵的药。
选用抗菌药疗效是否满意最基本的原则是对致病菌是否有针对性。例如,第一代头孢菌素对敏感的葡萄球菌作用良好,且优于第二代,更优于第三代头孢,但不少人以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比一代、二代新,价格贵,肯定比一代、二代疗效优,其实恰恰相反。
4、能口服控制的感染注射给药。能注射给药奏效的静脉给药。
有的人错误地认为静脉给药起效快,不论感染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一律静脉给药,这样非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与负担,而且静脉用药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及血源感染的风险要大得多。
5、选药缺乏针对性。或剂量太低,疗程过短,使疗效不佳。治疗走弯路。最后总的疗程与费用反而增加。
滥用抗菌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加上治疗疗效下降间接造成的损失无法
估量,这对我们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一个东西部、城市农村差别显著的国家是不得不重视的。是抗菌药就会有“三分毒”。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的不良反应是用药后自然发生的,即使有必须用药的指征,而且用药剂量、途径、疗程全都正确,但仍然有一定比例的人会出现难以避免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同样如此,抗菌药除了一般的消化道反应,皮疹过敏等较轻的、可逆的反应外,某些抗菌药还具有明确的毒性。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致耳毒性,造成重听、耳聋。曾有人作过聋哑人的病因调查,其主要原因为,患者幼年时或在其母亲怀孕时滥用过氯基糖苷类抗生素,造成终生无法挽回的损害。有些抗菌药可分别导致神经精神系统、心脏、肾脏、肝脏、血液系统、骨关节等损害,造成相应的不良反应。有的可致各种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危及人的生命。有的广谱抗菌药会造成人体正常菌群的紊乱,出现新的感染,这些不良反应虽然大多的发生率不高,约百分之几,有的仅为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一旦发生必然会加重病人的痛苦,如雪上加霜,火上加油,还会影响抗感染治疗的顺利进行。正因为抗菌药物最常用,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抗菌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例数在所有药物中占首位。
细菌耐药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有一重要不同,即药物与人体之间还多了一个“第三者”致病微生物。当抗菌药选择正确,对致病菌针对性发挥抗菌效能,则迅速杀灭了致病菌,疗效满意。但当抗菌药选择不当,或剂量不足,疗程不足,未能杀灭全部致病菌,那残留的细菌已适应一定浓度的抗菌药,被抗菌药选择出的细菌即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如果滥用抗菌药的现象严重,细菌与抗菌药接触机会越多,造成细菌耐药的可能性也越大。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几十年来,已有相当多的细菌对某些抗菌药耐药,不少成为临床治疗上的难题。
例如,青霉素应用后不久就有部分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可水解青霉素造成耐药。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耐药葡萄球菌的比例很低,因此青霉素治疗各种葡萄球菌引起的脓疖、蜂窝组织炎、骨髓炎、关节炎、肺炎,哪怕是心内膜炎、菌血症、败血症等其疗效相当满意。此后,耐药菌株随青霉素的广泛使用而明显增高,在大城市约占葡萄球菌的80%。不少葡萄球菌感染特别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如手术后的切口等感染必须选用难以被青霉素酶水解的耐酶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邻氯青霉素),或林可霉素,头孢菌素等。随之而来又出现了对耐酶青霉素也耐药的葡萄球菌,所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呈多重耐药,即对所有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等都耐药。上世,eg80年代初,在上海的大医院里MRS约占葡萄球菌的5%~10%,没过几年迅速增至30%~40%。现在在某些大医院、教学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科、脑外科、血液病科等部门MRS的比例可高达80%,MRS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严重威胁着大手术后、肿瘤化疗、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患者、老年人等有危险因素患者的生命。目前对MRS感染有效的抗菌药物很有限,仅有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夫西地酸等几个品种,而且有的药物还有较突出的毒副作用或其他缺点。
相类似的耐药菌还有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肠球菌、泛耐药非发酵菌等,其所致感染令临床医师头痛,有效的抗菌药实在有限,且耐药的比例仍在增高,耐药程度也在加重。从上海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中已发现对常用抗菌药都耐药的不动杆菌和绿脓杆菌,虽然其比例低,但这种泛耐药菌仅对毒副作用突出的多粘菌素敏感。说实在的,近几十年人类一直在不停地努力寻找对耐药菌有效的抗菌药,然而开发一个新药的代价极其巨大,需成百上千位高级科技人员奋斗数年或更长时间,耗费数千万上亿美元,可是新药上临床不久就有一些致病菌开始产生耐药,使疗效打折扣。如果我们滥用,更加速耐药率增长,让好端端的一个新抗菌药变成短命鬼。照此下去,有朝一日,面对某种耐药菌,我们手中真的没有一个有效的抗菌药,那后果真不堪设想。
合理使用抗菌药
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
临床应用包括治疗性与预防性应用两方面。治疗性用药的适应证明确规定为“细菌性感染和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而“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无治疗用药指征。
预防性用药主要有内科、儿科领域和手术预防应用两类。前者的适应证有3条,即“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例如进入流行性脑膜炎的流行区工作可预防用药,有风湿热的患者可注射长效青霉素预防复发等。而“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通常不宜常规预防应用抗菌药。对于手术预防用药则“根据手术野有无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一般清洁一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都可预防用药,如胃肠道、胆道、泌尿生殖道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等。而清洁手术通常不需预防抗菌药,仅在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多,重要脏器手术,异物植入术及高龄或免疫缺陷者手术时才考虑预防用药。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针对性用药
感染病原是否明确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的重要前提。国内住院的感染病人中只有20%明确了病原,所以对大多数病例难以做到针对性选用有效的抗菌药。为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的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如肺炎应送痰培养,脑膜炎送脑脊液培养,败血症应送血培养。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表现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结合当地细菌的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待培养药敏结果确定后,再对疗效不佳的用药方案进行调整。
3、根据药物的药理特点选择用药
不同的抗菌药具有不同的抗菌谱、抗菌活性以及在人体内不同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特点。选用的抗菌药物不仅要求对致病菌的抗菌作用强,而且应在感染的部位能达到足够有效的浓度,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以保证良好的疗效。例如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虽然链霉素可以治疗结核,但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使感染的脑膜、脑脊液中的药物低于有效浓度,此时应尽量选用既具有抗结核作用,又能顺利透过血脑屏障的异菸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品种。此外,我们还应尽量选择对患者安全的品种,如治疗尿道感染的抗菌药不少,但患者若是位孕妇,那得避免使用对腹中胎儿可能有影响的药物,有效而安全的品种有阿莫西
林、磷霉素等。
4、科学合理的给药方案
对于同一种感染,但致病菌种类不同,感染的程度不同,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不同,则选用抗菌药包括用药剂量、途径、次数、疗程及是否联合用药等都有所不同。
例如治疗肺炎,除考虑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支原体、真菌等不同病原引起的肺炎应选用相应的有效抗菌药物外,严重的病例需静脉给药,轻症肺炎则可注射给药,甚至可口服给药,应该纠正“凡抗菌药都静滴”的错误做法。各种药物都有规定的常用剂量范围,严重的感染或药物难以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当然剂量宜大,至治疗剂量的上限;而治疗膀胱炎,大多数的抗菌药在尿液中的浓度远远高于最低有效浓度,常给小剂量,取治疗剂量下限即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抗菌药时,通常一天的剂量宜分次给药,以保证良好的疗效;而使用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可一天给药一次,除非感染较重,也可一日分次给药。疗程不足会引起感染反复,而疗程过长则浪费药品,增加病人痛苦及负担,还易造成毒副作用,故应由主管医师按不同感染及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定,一般宜用至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退后3~4天。严重感染、特殊感染的疗程较长,以保证彻底治愈,避免复发。
联合用药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单一药物能有效治疗时,不需联合用药,这是原则。否则起效不知哪个药起作用,出现不良反应不知停用哪个药。仅在单药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或致病菌不明的严重感染、免疫功能缺陷的严重感染,或容易产生细菌耐药的长程治疗(如结核病),或通过联合用药可减少毒性明显的抗菌药剂量时,才慎重考虑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方案尽可能争取达到1加1大于2的协同作用,因此应由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来决定。
5、应考虑特殊人群应用抗菌药的特殊性
遇到老年人,新生儿与小儿、孕妇、授乳妇等特殊生理状况的人群,以及肾功能减退、肝功能减退、免疫功能缺陷者等特殊病理状况的人群,需特别考虑他们的特殊性。
老年患者宜选择低毒的杀菌剂。 避免选用毒性明显的品种如氨基糖苷类。考虑老人肾功能生理性减退的因素,抗菌药的剂量通常为正常剂量的2/3~1/2。
新生儿与儿童通常避免使用或不使用毒性大、影响生长发育的抗菌药,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喹诺酮类、磺胺、呋喃类等。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但必须按体重甚至按日龄体重严格计算剂量。
孕妇应选用毒性低、对母子无明显影响、不致畸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磷霉素等。哺乳妇在应用抗菌药时,均宜暂停哺乳,以免乳汁中的抗菌药对乳儿造成影响。
肾功能减退者应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宜选用主要经肝胆系统排泄、由肝脏代谢或经肾、肝胆同时排泄的抗菌药,维持原剂量或略减量,包括大环内酯类、利福平、克林霉素、多西环素、大多数的氨基青霉素、耐酶青霉素、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部分第三代头孢、甲硝唑等。而选用主要经肾排泄又无肾毒性或轻度肾毒性的品种,其剂量应适当减低,包括青霉素、部分广谱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部分第三代头孢、氟喹诺酮类、磺胺等。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推荐阅读: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06-15
医疗机构协议07-07
医疗机构校验汇报06-03
医疗机构设置审批06-17
医疗机构换证(乡镇)07-06
医疗机构监管药品09-09
医疗机构病案管理09-12
医疗机构设置工作汇报06-03
医疗机构互助保障计划06-04
医疗机构校验活动材料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