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数高楼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数高楼

大班数学:数高楼 篇1

大班数学:数高楼

活动目的:

1.能够从不同角度准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序数表达出来。

2.能够理解序数与数字的关系。

3.在体验和操作过程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房子4幢、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找位置”

师:小朋友们,你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数字卡片吧?

幼:是

师:宋老师手里也有,上面写着数字5,现在我要去找我的椅子,请看清楚,我是怎么找的喔!第一张,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停顿)好的,第五张绿色的椅子就是我的位置了。你们看清楚我是怎么找位置的吗?现在,请你根据你手上的号码牌去找到你的座位。找的时候也要跟着谭老师一样数,第一张,第二张~~~

二、数高楼:

1说说自己家的门牌号码

●师:你们都是大班的孩子了,谭老师要考考你们,你知道你家在哪吗?(请2——3名幼儿来说说,教师把门牌号写在纸条上)你们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吗?

幼儿交流

●教师小结:这个数字代表第几幢,这个数字代表第几单元,这个数字代表第几层楼,这两个数字代表第几个房间。

2数一数 ●出示教具,提问:这是小动物的新家,多漂亮呀,你喜欢哪个颜色的高楼呢?(两名)

幼:我喜欢黄色的。

师:黄色的是第几幢呢?

幼:黄色的是第X幢。(引导幼儿用“第几幢”来回答)

●从不同角度准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师:现在请个小朋友来说说你喜欢第几幢楼房,让谭老师来猜猜是什么颜色!

我猜对了没?我没错呀,是这样数的呀,第X幢,对不对?

幼:不是的。

师: XX她喜欢的是第X幢楼房,我也是第X幢呀,那谁对谁错呢?

教师总结:我们数楼房的时候,在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一般都是从左往右数的,所以我们在告诉别人位置的时候,要告诉别人是从哪个方向开始数的第几幢,这样就不会像刚才我们那样,出现差错了!

三、操作活动

1游戏:小动物搬家

师:小动物新家都放了他们喜欢吃的食物了,让我们帮他们一起找找看吧!

这是小猴子,我们看看小猴子住在哪?小猴子住在401,这代表是第4层楼的第一个房间,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四层的第一个房间,401是这间吗?我们来看看这里面会不会有桃子呢?真的是小猴子的房间,果然是有好吃的桃子,小猴子吃到了好吃的桃子,我们也要奖励自己,这里有贴纸,拿一个贴手上。如果有小朋友翻开后发现不是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那就说明你错了,请你把这个小动物送回盒子里,请下一个小朋友玩。每个人只有两次机会喔!现在请你们也来玩一下吧!

2幼儿操作

3.教师小结:

四、结束

小动物们都住进高楼了,听,小动物们在唱歌了呢,在唱什么了呢?

大班数学:数高楼 篇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数高楼》,唱清歌词,念准数高楼时的节奏型。

2、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数高楼”。

活动准备:

按歌词设计的图片一张,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拔根芦柴花”舞蹈。

二、出示图片,熟悉歌曲《数高楼》的歌词内容。

1、说一说图片上画了些什么?

2、边按歌词顺序指图,边说歌词,并念准数高楼的.节奏型。

三、学唱歌曲。

1、倾听旋律念歌词。

2、随乐轻声跟唱。

3、完整学唱。

四、学玩游戏“数高楼”。

全体幼儿站成圆圈,面向圆心,请2名幼儿做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

游戏可反复进行。弟弟妹妹的人数可增加到4―6人。

课后反思: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更是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因素。歌词中有个别词组句子幼儿不太容易理解,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因为有几句后面加了个 “哟”字,小朋友初步会唱的时候,每句后面都加了个“哟”字,我通过语言提醒幼儿好几次,都没有效果,当时我想,这样下去不行,要是唱的时间长了,就更难改过来了,所以我必须马上纠正过来。我想用语言不行,就用手势提醒法试试看,我和小朋友说好了,唱过去这一句后面有“哟”字的时候,我就提前用手臂交叉在胸前,要是没有,我就不做动作。一试之后,效果真不错,就这样在多次用手势的提醒下,幼儿终于正确的演唱歌曲了。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数高楼教学反思 篇3

数高楼这首歌曲幼儿已经学会很久并玩过多次游戏,每次在进行游戏时,幼儿的兴趣都很高,所以我经常在课间和孩子一起玩。但在搭高楼时,幼儿必须双手高举搭成高楼,而且要求手臂伸直,由于时间一长,手就会发酸很累,所以好多小朋友都放下小手,不愿搭高楼,这样一来,做弟弟、妹妹的就没法在高楼里钻来钻去,体验不到有高楼的感觉。圈上的小朋友也开始松动,有点乱了。今天上午课间玩时我又看到这种情形,于是我引导幼儿想个好办法―既有高楼,又能使小手不累。好多小朋友都讲出了自己的办法,最后根据几个小朋友的建议:轮流举手搭高楼。也就是一对一对间隔着轮流搭,没有轮到时的幼儿也必须放下手来拉着,可以做低一点的高楼,这样一来,幼儿的.松动感没有了,手也不酸不累了,而且高楼也有高低的层次感了,幼儿的兴趣更高了。在这期间,我没有利用权威来压幼儿,而是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困难,既开阔了幼儿的思路,又增强了幼儿解决困难的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自信。

大班数学游戏数苹果 篇4

今天我观摩了舟山幼儿园方维玲老师的大班视频数学游戏活动《数苹果》,我感受到了舟山幼儿园老师的教学风采,认识到数学活动原来也可这样充满趣味性,活动中方老师从幼儿的的年龄特点出发,将幼儿日常的生活经验与数学联系在一起,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在,让孩子们畅游在数学的海洋中,流连忘返。

方老师的这个数学活动的一大亮点就是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把枯燥无味数学活动与幼儿再熟悉不过的日常经验结合在一起,从幼儿的经验积累出发,引申到数学活动上来。数数其实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是一件再常见不过的事了,然而孩子们在日常的数数过程中,其实并不是发在内心的充满了兴趣,而是机械般的记忆,因此会显得枯燥乏味,所以许多幼儿对数字都缺乏兴趣,敏感度不强。然而方老师的《数苹果》活动,让我一改对数学活动一些偏激看法,原来数数也可以如此有趣。吴老师结合了生活中孩子们最常吃的苹果,在孩子们的经验基础上开展数学活动,通过数1-5,引导孩子发现在数到老师的特定的数字时,要站起来说苹果。然后开始了层层递进的数苹果。

数学活动之所以显得枯燥是因为数学内容是抽象的,而还在的思维仍停留在具体的事物上,怎样变抽象为具体,就是方老师此次活动的一个重要诠释,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借住具体的生活事物来帮助孩子学习抽象的数学活动。其实,在活动中做到关注每一位幼儿是很难得的,因为班级里的幼儿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做到事事据悉实在很难,然而,这并非不可能的。从方老师的身上我就看到了她丰富的教学经验下拥有一颗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心。

通过此次观摩视频活动让我感受到对数学活动的无限趣味性,作为教师要做到关注每一位幼儿,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无限乐趣。

大班数学活动 学习相邻数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学习相邻数》是学前大班的一节数学活动,是让幼儿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数的含义,知道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1~10的苹果卡片和1~10的梨卡片,,1~10的蘑菇房子,10个小动物卡片。音乐及视频。

活动过程

一、到森林里游玩

1、(播放去郊游音乐)。苹果队的小朋友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并大声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是几。

2、草莓队的小朋友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大声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是几。师提问:和你挨着的朋友是谁?你的邻居是谁?你的好朋友是谁?

二、小动物搬家

1、森林王国今天特别热闹,小动物搬到它们的新房子里,(出示10个蘑菇房子)

2、到底有谁搬到房子里去了呢?“谁住在1号房子?谁住在2号房子?……10号房子住着谁?”逐个出示10个小动物卡片,并粘贴在蘑菇房子下。

[设计意图:创设小动物搬家的情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给小动物找邻居

1、小动物们住在一起可高兴了,他们不但搬进了新房子,还有了新邻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住在几号房,离它最近的哪两个动物各住在几号房?2号房是小鸭子,它的邻居是1号的大公鸡和3号房间的小山羊。

2、请小朋友帮小动物找一找邻居,并及时鼓励,总结多数小动物有两个邻居。[设计意图:帮助小动物找邻居,并及时鼓励总结出小动物都有两个邻居。]

四、给数字宝宝找邻居

1、生活中我们把紧挨着你的叫邻居。可在数学中,数字宝宝也有自己的邻居,数字宝宝的邻居叫相邻数。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什么叫相邻数。

2、机灵狗要给大家讲一讲什么叫相邻数。(播放视频)

3、强调什么叫大邻居和小邻居。

[设计意图:让幼儿理解相邻数是比它小1的和比它大1的数。]

五、送礼物

1、天快黑了,我们也要和小动物们说再见了,临走之前,把你手中的水果送给它们好吗?

2、你想把手中的水果送给谁?为什么?

3、老师有个要求:你把卡片送给它的邻居。

六、小结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的相邻数,还帮小动物找到了它的邻居,小朋友们在游戏中玩得很快乐,也希望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合作,同时我们要爱护、保护可爱的小动物。

火车快开了,我们快坐上火车出发吧。(播放音乐。)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探索性发现问题,使幼儿一直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理解,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1、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小动物搬新家引出课题,这个部分以故事的引导方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让幼儿在轻松的故事情节中自然将总是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

2、在活动的过程中,以小动物找到邻居后出动做游戏,请小朋友为数字宝宝也来找邻居的这一过程,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第三环节,我渗透了相邻数的特点,每个数都有两个邻居,比它多1的数是大邻居,比它小1的数是小邻居。从而为探索后面数的相邻数作好铺垫,帮助幼儿掌握数的“邻居关系”。

当然活动还存在着不足:

(1)由于不是专业的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上还要活跃一些。

大班数学〈10以内的相邻数〉 篇6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一定要简炼、到位。否则孩子们会对教师过多的语言产生反感,越听越糊涂。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渗透孩子们语言方面的内容----把话说完整,让孩子们对“X的邻居是X和X0”说完整,其实这些话成人说起来也有点绕,教学结束后我才感触到,总的来说还是对教材对孩子了解的不够!在这个地方只要引导出孩子说出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便可以了,这样孩子还会更感兴趣!

2、各个环节要清晰,环环相扣,符合数学教学逻辑。

本数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认识10以内数的相邻数,重点应在由小动物之间的邻居关系过渡到数的相邻数这一环节,请清相邻数的概念。刚开始我总认为孩子们只要明白邻居的意思就可以了,没必要把相邻数的概念给孩子,万一他们理解不了怎么办!但在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师之后,感觉豁然开朗,孩子就应把正确的概念给他们。于是我又重新调整了思路,用打比方的方法(高凌溪有两个名字,在家里妈妈叫他宝宝,在幼儿园里老师又叫他高凌溪。那邻居也有两个名字,小动物叫他邻居,数字宝宝就会叫他相邻数。)把相邻数的概念给了孩子们,并且在游戏部分孩子们都能说出10以内数的相邻数,运用地非常自如!

3、要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在活动的前一部分是对邻居的提问,但当时有一小部分幼儿回答不上来,原因是对邻居一词不理解,若提前进行这方面内容的丰富便不会有这一现象出现。

4、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在活动最后一环节中是让孩子们找到扑克牌里各数的相邻数,当时孩子们的表现是边看黑板(上面有从1—10按顺序排列的小房子,孩子们一看黑板不用动脑就能马上找出某数的相邻数,)边从扑克牌中找出答案。看到这一现象我马上将黑板拿走,拿走之后我发现孩子们的表现是:大多数孩子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找出答案;小部分孩子会从1开始数一直数到他要找的那个数然后再来找它的相邻数;还有一小部分孩子找到之后前后顺序会放错。经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主要原因是孩子们对数序的认识还很不够,虽然能很流利地唱数下来,但提出个别数让他们往下数还不是很流利。为此,在以后的自由活动时间或饭前饭后应多提供给孩子一些数数字接龙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数序。

5、做好活动的延伸者。

自从进行了数学启蒙活动以来,我感觉进行的每一个活动都需要延伸,数学里的奥秘是无穷的。比如这一活动结束后我还要和孩子们一起来认识11以内、12以内的相邻数„„

11月初,我有幸参加了下关区学科教学带头人的评比活动,我准备的教学活动是散文诗《落叶》。

活动目标是

1、通过理解散文诗《落叶》,感受秋天的落叶给小动物带来的快乐。

2、能较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理解并掌握词汇:“飘落”。

3、按照散文诗结构,鼓励幼儿发挥想像力,大胆仿编散文诗。从诗歌的内容看,非常简单,于是我把重点放在了仿编诗歌上。我采用了一些电教手段辅助教学:配乐朗诵、多媒体影像、录音,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活动中,我自始至终引导孩子发现散文诗的“树叶落在哪里?谁看见了?他是怎么做的?重点强调这一点,因此孩子在创编时自然而然地应用了这个结构。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说了许多,如:树叶落在草地上,小鹿把它捡起来,别在头上,把它当作发夹。我把孩子们创编的内容录进录音机,再放出来,孩子们听到自己的声音,别提有多高兴了!

活动背景:

在渗透式领域课程“秋天”的话题活动开展的同时,我们带领幼儿去幼儿园旁边的农村秋游。一路上幼儿对地上的落叶十分感兴趣,有的幼儿捡起树叶当扇子扇,有的幼儿干脆把树叶丢进河里,兴奋地说:“你们看,树叶小船。”„„原来,树叶会给幼儿带来如此丰富的想象,而散文诗“落叶”文虽短小,却充满趣味,又不乏优美的意境,动态感很强。幼儿散文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一种文学形式。一篇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一节优秀的散文欣赏活动对幼儿来说无疑是一次完美的艺术享受,它能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散文欣赏能给大班幼儿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激发大班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通过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奥妙。诗中语句简短而有重复,也是仿编的好教材,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活动重难点:

学习朗诵散文诗,并按散文诗的形式进行仿编诗歌。活动过程:

这个活动的目标是: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能根据散文诗的结构,学习仿编诗歌。

3、大胆讲述,提高幼儿的语言创编能力。我把活动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导入,让幼儿感受秋天树叶飘落了下来,会落在什么地方?第二个环节:出示四幅图,让幼儿知道树叶到底落在了哪里?会被谁看到,又把落叶当成什么?第三个环节:学习散文诗,创编动作,学习几个动词的汉子和动作。第四个环节:仿编散文诗,延伸部分,让幼儿把想要仿编的诗句内容画在纸上。

本次活动中的闪光点是:问题的设计循序渐进的。活动一开始,让幼儿猜测树叶会飘落到哪里?接着出示四幅背景图,再猜测会被谁看见?在此基础上,引出散文诗后提问,被谁看见了?它们把树叶当成了什么?在一个个的问题中,幼儿很好地理解了散文诗,为接下来的仿编奠定了好的基础。整个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勇于说的环境。幼儿进行仿编前,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有说话的机会,使他们说话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本次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是:仿编散文诗时,发现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不足,对大自然的观察不够仔细,因此对秋天季节变化仍有很多细节没有发现,平时接触落叶的机会也比较少的,所以小朋友们的创编能力比较有限,对这方面知识的认识还是不够,仿编的不是很好。所以,应该给幼儿进行课前准备,多了解一下秋天的特征变化,为本次活动进行铺垫。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散文诗《落叶》选材来自我们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界的神奇变化总是吸引幼儿关注、好奇的目光,激发起幼儿探究的欲望。本次活动内容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使幼儿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幼儿在与同伴、老师的活动中获得了全新的体验。在活动中,运用了五幅挂图,使散文诗的内容变得清晰又充满了优美的意境,深受幼儿的喜欢。对于散文诗中的动词,让幼儿进行模仿,小朋友很愿意模仿,如果能借助于动作的汉字出示,不仅能让幼儿用动作描述小动物 “爬、游、飞、藏、躲、坐、睡”还能认识相应的汉字。同时在这个环节还可以多给与幼儿更多表述的空间,鼓励幼儿的自主表达。

在活动中问题的设计也是循序渐进的。整个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勇于说的环境。幼儿进行仿编前,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有说话的机会,使他们说话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创编诗歌的环节让幼儿进行自主地讲述,由于课前没有进行知识的铺垫,所以创编的效果不是很好。照顾全体幼儿,使人人都能更好地参与想象、讲述活动。所以我提供了操作材料,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想要仿编的内容画出来,活动后便于幼儿再次交流。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在绘画时表现出了想像与其绘画能力脱节的现象,因此给他们的创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可以适当提供一些动物图片给幼儿参与想像添画和讲述。

本次活动总的来说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通过老师的语言和图片的引导带幼儿投入到了优美的散文诗的意境中,达到了活动目标。但是本次活动也不是尽善尽美的,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探讨的,例如对于燕子、树叶与信的关系尽管课件演绎,教师语言描述,但孩子还不能真正理解;再如课中孩子尽管在我的引导下学得兴致勃勃,但没有主动提问的现象,就连他们不能理解的地方也没有提出来,这说明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我会努力争取设计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1、小朋友都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把你仿编的诗画出来然后再讲给大家听好吗?幼儿在落叶图上添画,边画边作仿编诗句的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可听听个别幼儿仿编的诗句。课后引导幼儿相互讲述。活动反思:

1、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使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幼儿在与同伴、老师的活动中获得了全新的体验。

2、提供了良好的质疑环境,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提问,踊跃释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的模式。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大大增强了幼儿提问的信心;一席鼓励表扬的语言、动作进一步提高了幼儿释疑的兴趣。

3、为幼儿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机会。采用小组或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有说话的机会,他们说话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同时配乐诗使幼儿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韵律美,语言美,体验轻松的氛围。

4、但是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语言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情感需准备充分。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在整个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配乐诗使幼儿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韵律美,语言美,体验轻松的氛围。幼儿的积极性都非常的高,能跟上老师很有序的开展活动.并且教师在活动的设计中,就有将活动中的重难点在环节里一一的体现(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幼儿不至于很突然的去接受本次活动的基本知识点。课前的知识准备活动物质准备,并能做好形象的解释词语:飘落、院子、催等动词。为下面的仿编做好铺垫作用。充分发挥有的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和创编。通过在教学活动的开展,我发现自己有许多值得肯定的方面,但同时也有许多值得改进的方面,下面针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姿体,丰富散文诗了的动词,孩子们在与老师和同伴的互动中,那就更好了,使静静的散文诗有了动静的搭配,把飘动的落叶很美的展示出来,有将自己的想象部分大胆的表现出来。

2、教师在教学机智和方法上还不够灵活,没有很好的处理对于个别幼儿的教育和幼儿的随机指导。

大班数学相邻数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篇7

1、感知并理解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相邻数的含义,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随音乐进入教室

1、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数字王国里,和数字宝宝交朋友好吗?看小汽车来了,我们快快出发吧!

2、放音乐《去郊游》师生一起做开车动作,随音乐进入教室。

二、谈话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叫邻居吗?你旁边和你挨住坐的两个朋友是你的邻居,请小朋友们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指名说)小朋友们有邻居,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呢!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急着要和我们见面了,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谁?(出示数字卡片1--10)。

2、教师打乱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小朋友认读。

3、请小朋友给数字宝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课件出示)

三、初步认识相邻数

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给数字宝宝找邻居吧!

(1)我们来看看数字宝宝2的邻居是谁呀?2的前面是几?(是1),2的后面呢?(是3)( 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

(2)数字宝宝5也想找邻居了,小朋友们快帮帮他吧!(把5贴在黑板上,让幼儿给5找邻居)

(3)出示卡片9让幼儿给9找邻居。

小结:刚才小朋友给数字宝宝们找到了邻居,我们的宝宝们真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每个数字宝宝都有两个相邻数,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小朋友们可要记清楚了。

四、 拓展活动,加深幼儿理解

1、给小动物找邻居。

教师课件出示小动物图片,让幼儿数一数它的个数,并说一说它邻居的个数。

2、游戏<<智救羊羊>>

游戏规则:教师请10名幼儿扮演羊羊,给他们戴上写有编号的羊羊头饰,并请幼儿记住编号。教师扮演灰太狼。播放音乐《我只是一只羊》,音乐响起羊羊们在欢快的玩耍。音乐一停灰太狼就抓住一只羊羊。并告诉其他的羊羊,要想救走这只羊羊就要他的邻居来才行。(游戏数遍)

五、结束部分:

大班数学:学习10以内数的连加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与操作学习10以内数的连加并用算式记录

2.能按“十字形”要求进行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3.通过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与操作学习10以内数的连加。

活动难点:

能按“十字形”要求进行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动动板若干盒,教师演示版一套,挡板2张,自制十字形图片若干,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通过观察学习10以内数的连加。

1.幼儿快速看挡板下棋子3秒后,回答教师问题:

师:“棋子有几种颜色?分别是哪几种?第一种颜色的`棋子有几颗?一共有几颗棋子?

你们是怎样算得4的?”(引导列算式)

2.引导幼儿比较两组棋子,说说它们哪些地方是一样的?(都是有三种颜色,总数都是4颗)

3.引导幼儿比较两组棋子,说说它们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每组棋子的数字顺序不一样)

4.引导幼儿大胆尝试用三种颜色棋子摆出得数是4的棋子。

二、活动过程:通过操作学习10以内数的连加

引导幼儿尝试操作得数是5的不同棋子摆法,并用算式记录。

(请幼儿用5元钱买种颜色的花,可以怎么买?边操作边用算式记录,不能重复记录)

三、能按“十字形”要求进行操作并进行记录。

1.认识“十字形花圃”

2.引导幼儿把买回来的花种到十字形花圃中,要求得数都是5,并记录

3.引导幼儿尝试在花圃中种花,要求得数都是6。并在“十字形表格里用数字记录。”

大班数学:数高楼 篇9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根据乐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高楼。

2.激发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3.以说唱结合的形式体验歌唱的快乐,并能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念白部分。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发音练习,学唱并用动作表现“哩哩哩哩、恰恰恰”的乐句。

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感知并熟悉歌曲的前半部分的旋律。

师:你们看,草地上小弟弟小妹妹在玩什么游戏呢?想不想和他们一起到草地上玩玩呢?

弟弟妹妹在草地上玩的时候唱了一首好听的歌,刚才你们听到我唱了吗? 她们怎么唱的呢?你们听这两句一样吗?小朋友们看,这个和前面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二、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学习完整演唱并表现搭高楼的方法。

1.请小弟弟和小妹妹和我一起来数高楼。

师:看,小弟弟小妹妹发现了什么?(高楼)

小弟弟小妹妹呀想请他们的好朋友一起来数高楼,他们会怎么邀请呢?

教师示范:老师还会把它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呢,听!

(来来来,小弟弟,来来来,小妹妹,我们一起数高楼,哩哩哩哩,恰恰恰,哩哩哩哩,恰,恰恰恰)

你们想不想请你们的好朋友一起来玩呢?(师幼共同演唱。)

2.在说唱变化中体验节奏型变化的不同韵律。

看,这座高楼一共有几层啊?那你们猜猜,高楼里都住着谁呢?

启发联想。总结:“一层楼,住着谁?一只小猫喵。”

听听声音。总结:“二层楼,住着谁?两只小狗汪!汪!。”

看看图形。总结 “三层楼,住着谁?三只老鼠,吱吱吱。”

猜猜谜语。总结:“四层楼,住着谁?四只青蛙,呱呱呱呱。”

数数念念。总结:“五层楼,住着谁?五只小鸡,叽叽叽叽叽。

完整练习A歌唱与B说唱。

3.引导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教师进行前示范,用优美的声音、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

启发幼儿用恰当的语气表现乐曲中的衬词,引导幼儿唱衬词的时候,声音要象小皮球一样跳起来。

用对唱的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歌曲,提醒幼儿注意看教师指挥演唱歌曲。

三、鼓励幼儿一起合作表演歌曲。

引导幼儿用身体来搭高楼,用歌声来数高楼,让幼儿在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同时,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1.分角色演唱:男孩子歌唱,女孩子说唱

2.角色交换进行表演唱。

课后反思: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更是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因素。歌词中有个别词组句子幼儿不太容易理解,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因为有几句后面加了个 “哟”字,小朋友初步会唱的时候,每句后面都加了个“哟”字,我通过语言提醒幼儿好几次,都没有效果,当时我想,这样下去不行,要是唱的时间长了,就更难改过来了,所以我必须马上纠正过来。(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我想用语言不行,就用手势提醒法试试看,我和小朋友说好了,唱过去这一句后面有“哟”字的时候,我就提前用手臂交叉在胸前,要是没有,我就不做动作。一试之后,效果真不错,就这样在多次用手势的提醒下,幼儿终于正确的演唱歌曲了。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整个活动我注重强调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通过团体的情感互动,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

大班数学:数高楼 篇10

设计背景

《学习相邻数》是学前大班的一节数学活动,是让幼儿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数的含义,知道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1~10的苹果卡片和1~10的梨卡片,,1~10的蘑菇房子,10个小动物卡片。音乐及视频。

活动过程

一、到森林里游玩

1、(播放去郊游音乐)。苹果队的小朋友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并大声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是几。

2、草莓队的小朋友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大声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是几。师提问:和你挨着的朋友是谁?你的邻居是谁?你的好朋友是谁?

二、小动物搬家

1、森林王国今天特别热闹,小动物搬到它们的新房子里,(出示10个蘑菇房子)

2、到底有谁搬到房子里去了呢?“谁住在1号房子?谁住在2号房子?……10号房子住着谁?”逐个出示10个小动物卡片,并粘贴在蘑菇房子下。

[设计意图:创设小动物搬家的情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给小动物找邻居

1、小动物们住在一起可高兴了,他们不但搬进了新房子,还有了新邻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住在几号房,离它最近的哪两个动物各住在几号房?<来.源快思教.案网>2号房是小鸭子,它的邻居是1号的大公鸡和3号房间的小山羊。

2、请小朋友帮小动物找一找邻居,并及时鼓励,总结多数小动物有两个邻居。

[设计意图:帮助小动物找邻居,并及时鼓励总结出小动物都有两个邻居。]

四、给数字宝宝找邻居

1、生活中我们把紧挨着你的叫邻居。可在数学中,数字宝宝也有自己的邻居,数字宝宝的邻居叫相邻数。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什么叫相邻数。

2、机灵狗要给大家讲一讲什么叫相邻数。(播放视频)

3、强调什么叫大邻居和小邻居。

[设计意图:让幼儿理解相邻数是比它小1的和比它大1的数。]

五、送礼物

1、天快黑了,我们也要和小动物们说再见了,临走之前,把你手中的水果送给它们好吗?

2、你想把手中的水果送给谁?为什么?

3、老师有个要求:你把卡片送给它的邻居。

六、小结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的相邻数,还帮小动物找到了它的邻居,小朋友们在游戏中玩得很快乐,也希望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合作,同时我们要爱护、保护可爱的小动物。

火车快开了,我们快坐上火车出发吧。(播放音乐。)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探索性发现问题,使幼儿一直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理解,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1、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小动物搬新家引出课题,这个部分以故事的引导方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让幼儿在轻松的故事情节中自然将总是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

2、在活动的过程中,以小动物找到邻居后出动做游戏,请小朋友为数字宝宝也来找邻居的这一过程,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第三环节,我渗透了相邻数的特点,每个数都有两个邻居,比它多1的数是大邻居,比它小1的数是小邻居。从而为探索后面数的相邻数作好铺垫,帮助幼儿掌握数的“邻居关系”。

当然活动还存在着不足:

(1)由于不是专业的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上还要活跃一些。

(2)活动中应多关注能力弱的孩子,让他们也能在知识、情感等方面有很好的提高。

上一篇:公务车使用管理办法下一篇:招聘外包服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