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演讲稿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用爱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演讲稿(精选13篇)

用爱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演讲稿 篇1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间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理相融;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不可取代的教育力量。

作为一名教师,我爱我的学生,哪位学生生病没来上学,我都会家访探病,给他送去关怀和安慰;哪位学生生活上有困难,我都会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对学生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我所教的上个毕业班一个叫邢本月的学生,品学兼优,从不惹事。一天我刚走进教室,学生说:”老师,邢本月走了,不想上学了……”他一直是一个学习刻苦,表现出色的学生啊,怎么突然会有这种念头呢 更何况离毕业考试只剩一个月的时间了。我立刻去了他家,他说:”老师,你来也没有用,我就是不想上学了,我烦了,怵了,以后再也不会踏进校园一步……”我听了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只有13岁的孩子态度如此的坚决,我当时的信念就是决不会让任何一个孩子离开!我试着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的想法,为他解除困惑。我从中了解到原来是因为其他班级的两个学生经常欺负他,又不敢跟老师说,他是被打怕了,所以产生了厌学的念头。我耐心的对他说:老师和学校领导会帮你解决,男子汉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现在你应该做的就是克服一切困难,专心学习,迎接考试……记不清去了他家多少次,经过我们多次推心置腹的谈心,他终于重拾信心,回到了班里。并且令我高兴的是,在今年的毕业考试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一次在我回家的路上,他远远的喊住我说:”老师,这次期中考试我是全班第一名,当时如果不是您的关心和鼓励,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比此刻更幸福呢 我喜欢这样一首小诗:当人梯,用我们的坚韧,让学生踩着我们的肩膀奔向征程;当园丁,用我们的勤恳,让科学的百花园永远五彩缤纷;当春蚕,用我们的忠诚,燃烧自己,给人间带来光明!

因为我爱孩子,孩子们也爱我。今年的教师节,令我感动又难忘。一大早,我像往常一样推开门走进教室,学生全体起立,异口同声的说:”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讲桌上摆着鲜花,黑板上写着:老师,您辛苦了!繁忙的教学工作让我忘了今天原来是教师节,孩子们却记在了心上,并且送给我这么大的一个惊喜,看到孩子们用心为我准备的这一切,心情激动万分,我的双眼模糊了。此刻的我真正体会到了做一名教师的真正价值,虽然我不是物质上的富有者,但是我拥有学生的爱,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用爱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演讲稿 篇2

一、尊重地爱学生

当母亲抱起啼哭不止的婴儿, 哭声便会戛然而止, 这是他潜意识中希望得到满足母亲的重视。学生也一样, 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老师的倾听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在处理学生问题时, 应该先倾听学生的诉说, 从而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避免对学生盲目下判断。

二、理解地爱学生

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接任一个新班, 头等大事就是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家访或多方调查, 掌握学生的主要优缺点、学习成绩、工作能力、性格爱好, 以及家庭情况等, 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有的放矢, 付出我的 “爱心”。老师要放下老师的架子, 深入到学生中去, 其实学生和老师一样, 具有独立的人格。我会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因为良好的兴趣、爱好, 是激发学生的心理驱动力, 我还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 在课内、课外组织活动, 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得到良好的心理体验。下课了, 我会跟学生聊聊天, 联络感情。

三、正确地爱学生

1. “偏爱” 后进生。在班级管理中, 我努力将自己 “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 “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 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 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 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 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 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 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就说我们班的一个同学, 因为基础差, 再加上母亲的文化素质不高, 无法辅导他, 父亲又出差长期不在家, 所以他经常无人管教。他很贪玩, 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没过几天, 他就会积起一大堆作业没有完成。我有时也真是气极了, 但静下心来想想也挺可怜他的。有一次我进教室找他要作业, 听到他正大声给同学们讲笑话, 大家都笑成一团。于是我趁机当着他的面对同学们说: “没想到你这么会讲笑话, 这么爱笑, 如果我们大家多去督促他, 指导他完成作业, 相信他完成作业后会是更加的喜气洋洋, 大家能听到更多的笑话。”这令他感到很意外, 马上坐下刷刷刷地做作业。这以后, 大家都热情地帮助他, 我也时时提醒他, 他的情况也有所好转了。在学习、生活上我经常问长问短, 在学习上一有进步, 就及时给予鼓励, 同时告诫他一定要刻苦, 努力, 希望早日成才。后来他的学习劲头更高, 于是, 我把 “保洁组长” 的任务交给了他, 更是让他喜气洋洋, 信心百倍。我认为, 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也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用百分之百的热情, 去争取哪怕百分之一的效果。

2. 严爱优等生。优等生, 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 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 掩盖, 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

对这类学生, 我从不宠坏他们, 更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 “做学问得先做人”, 做一个正直的人, 热情的人, 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 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 心胸要广, 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 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 严格要求, 警钟常敲, 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 扬起风帆前进。

3. 博爱中等生。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 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 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 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 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 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 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 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 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四、亲近地爱学生

1. 使用适度亲切的身体语言。对犯错误的同学, 一般都有疑惧心理, 对老师存有戒心, 不肯向老师吐露真情。这时, 如果老师恰当地使用身体语言, 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爱, 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班一位学生, 平时各方面都是不错的, 就是做事较慢而已。有一段时间, 她突然变得有点莫名其妙了, 上课开小差, 心不在焉, 老师的问题经常回答不上。我心里就觉奇怪, 于是我就找到她来聊天。我先是微笑, 让微笑来沟通我们的感情, 并轻轻地拍拍她肩膀, 从而增强亲近感和可信赖感, 极大地缩短心理距离。最后再跟她谈起这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 她告诉我原来这段时间的异常, 都是因为妈妈因病住院了, 她老想着妈妈, 我和她分析了情况, 最后接受了我的意见, 把不好的改正过来。这使我意识到, 在交往中这样亲近学生, 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构建师生和谐关系要用爱包裹 篇3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爱

教育界流传这样一句名言:“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在近二十年的教书生涯中,我深深感受到爱是教育的生命,爱学生是老师必备的美德。爱学生的老师可以赢得学生的爱戴,获得学生的信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对其所教科目的兴趣和成绩,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如何用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真诚之爱

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老师要用真情去对待每位学生,首先,老师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以无私坦诚的态度面对学生,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就会逐渐向老师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心里话小秘密告诉老师,向老师倾诉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就会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缩小学生与老师在感情上的距离。其次,要平等地对待班级里的每位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用耐心、真心、细心去化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思想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惑。特别是学困生,很多时候他们难以在班级里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和安全感、归属感,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对班里的学生一视同仁,千万不能歧视学困生,更不能处处容不下他们,这样下去他们不仅“破罐子破摔”,与老师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对立。最后,要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真诚,不管生活多么不如意,只要走进教室,来到学生中间,一切烦恼都会抛到九霄云外,真诚阳光亲切的微笑会给学生带来上课的好心情。“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老师难免在学生面前犯读错字、说错话等这样那样的小错误,这时就要及时纠正承认错误,并对发现错误指正老师的学生当堂表扬,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思维品质。这样,不仅不会损害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真诚地爱自己的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真心实意、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用真诚之爱架设师生和谐关系的桥梁。

二、赏识之爱

赞美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每个人都喜欢被人赞美,更何况学生?作为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里,

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怎么赏识学生呢?用目光欣赏,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赞许期待信任的目光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

心,让他们在回答问题时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妙语连珠,语出惊人,连学生自己有时都惊诧于自己的非凡表现;用语言欣赏,除了常用的“你真棒”“你太有才了”“好孩子,你真了不起”,还可以委婉表扬,比如,听了某学生精彩的发言,就会说“听你的发言,就像是吃大餐,好享受。”用行为欣赏,班级里的学生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老师不能在班里评优树模时仅以分数论英雄,要让每位学生在班级里都有归属感荣誉感,每个月在学习、劳动、纪律、思想、文明礼貌、才艺等方面评出星级学生,并用班费进行适当的物质鼓励。这样不仅对学生在横向方面进行比较鼓励,而且在纵向方面也进行比较鼓励,评出各项目的进步之星。通过老师的欣赏教育,使学生也能学会用同样的思维方法去欣赏老师家长同学,见贤思齐,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懂得用爱欣赏学生的老师何愁师生关系不融洽呢?

三、宽容之爱

宽容是做人的美德,宽容是高尚的修养。宽容是老师的必备素质,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理解的桥梁。在一个班级里,有学习努力、自律性强的学生,也有学习懒散、纪律性差的学生。一个懂得教育规律的老师他会在班级里营造一个博爱的大环境,让班里所有学生都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老师的关爱。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老师要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位学生。宽容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谅解式,“宰相肚里能撑船”,只要不是严重的错误,得饶人处且饶人,不必在众多学生面前让出错的学生难堪,更不能扩大到报告政教处或向家长告状。又如冷处理式,有一些学生一犯错就提心吊胆,或者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要急于对他狂轰滥炸,间隔一段时间后,再相机处理。在这段时间学生对自己的错误会深刻反思反省,甚至没等老师亲自找他他早已按捺不住,主动找老师承认错误。这样的教育效果远比单纯的、单向的批评指正要好得多。宽容是一种教育方法,宽容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用爱心去宽容是每位老师教书育人必须要锻炼的科目。有爱的老师可以宽容学生犯的错误,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正能量和动力,只有这样,老师和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才能有机会解决学生的“病根”。

总之,“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只要老师捧出一颗“爱心”,用真诚之爱、赏识之爱、宽容之爱去教育感化每一位学生,就能赢得学生的尊重爱戴,就能建立起“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良性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让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用爱去改变自己,用爱完善自己,用爱感染学生,用爱征服学生,爱满班级,爱满校园,爱满

社会。

参考文献:

张蕾.论和谐的师生关系[D].四川师范大学,2011.

用爱谱写师生和谐的乐章的演讲稿 篇4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谱写师生和谐的乐章。”

和谐是什么呢 《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小雅》解释:谐,和也。从中可以看出,所谓和谐就是人与身边的人或物公平友好的相处,人与人和平相处,人与物友好共存,没有恃强凌弱,没有暴力与血腥。从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看出和谐的重要,从太平天国的”有钱同使,有田同耕……”可以看出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然而,那也只是愿望。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和谐社会”的提出,望和兴叹的人们终于找到了创建和谐的方法,如今和谐已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和谐已成为一种新的流行时尚,的确,社会需要和谐,国家需要和谐,我们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样需要和谐。

要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就要热爱学生,把最无私的爱奉献给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去接纳他们的一切,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坚信自己能够竭尽所能,用真心打动学生,用爱心教育学生,让学生仿佛有种沐浴在爱的音乐之海的感觉,使课堂充满和谐的音符。

五年级二班有个叫张晓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纪律也差。课堂上,同学们都不愿与他合作。也许是为了发泄不满,她经常扰乱课堂秩序,不是吃东西就是睡觉,老师的批评只能起一时的作用,不久,她又会故伎重演,这样同学们就越来越疏远她。记得上学期的一次音乐课上,在集体表演时,她照列一个人在一旁做小动作,我看到后走了过去,主动拉起她的手和她一起表演,过来一会儿,我又邀请了几个孩子一起加入,我把她的手和其他学生的手连在了一起,自己则松开手和着节拍为他们鼓掌。过后,我又夸奖他有进步,同学们也送来了热烈的掌。这时,我看到她低下头笑了。从那时起,每次上课他都很认真,下课后他总是要来问一声:”老师,我今天的表现好吗 “看到我微笑着点点头,他才蹦蹦跳跳地离开教室。

大多数老师都喜欢聪明,活泼,漂亮的学生,但任何班级体中都有那么几个性格孤僻的孩子,这部分孩子平时少言寡语,性格忧郁,无论干什么总是唯唯诺诺,自卑感较强。我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绝不可忽视这部分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丑小鸭”。对所谓的”丑小鸭,”应尽量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哪怕他们仅能回答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我们也应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欢乐,从而积极融于班集体中,切身体验老师真诚的关爱,我相信,最终,他们会向我们开启紧闭的心扉。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不仅应该长久的拥有年轻的光芒,青春的朝气,我们更应当骄傲地招展博大的关怀,美丽的心灵,去关爱更加需要帮助的孩子,去点燃他们心中的理想。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我深深的感悟到:”受学生们喜欢的教师除外表,言行具有美感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及精湛的教学水平。”因此,我自己首先立志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从而成为美的传播者,成为学生心目中有着美好的人格魅力,综合教学能力的老师,让学生每次都会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我的课堂——————

印度大洋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他的绿荫。”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翼放飞理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音乐教学为桥梁,把爱播撒到每个学生的心田,用无私的爱谱写师生和谐的乐章!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5

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得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对于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笔者有几点建议:解放思想,树立新型教师观;深入了解学生,接近学生,化解逆反心理;巧用策略,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氛围.

作 者:王美娜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河北滦县,0637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xx “”(7) 分类号:G45 关键词:师生关系 新型教师观

 

如何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6

内容提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教育改革能否向纵深发展,学校办学蓝图能否得以实现,学校和班集体凝聚力能否形成,学生的身心素质能否健康地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都与师生关系密切相关。师生关系是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各种互动的交往形式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有别于以双方互惠为原则的一般人际关系,它是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最终目标的。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它需要重新界定师生地位,放下权威架子平等相处,放弃中心地位平等参与,放开领导权力民主管理,使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氛围中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形成自我约束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关键词:教育教学活动 民主和谐 师生关系 构建

一、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实施教育影响的前提。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培植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学艺术来挖掘学生的潜能,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成长。这些都有利于新型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1、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

信任是在感情基础上建立的,师生间必须培养一种相互信任的感情,建立一种朋友之间的友谊,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朋友。这种教育观念的核心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理实际,以学生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选择,让教师的教育措施变成学生心理的渴求,达到相互沟通及教育学生的目的。其实学生非常渴望与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应善于与学生沟通,懂得用自己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与老师接近,尊重老师的劳动,愿意向老师袒露自己的心扉。

心理学家康姆斯和斯奈格对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提了一些建议:其中一条提的就是“给学生必须提供一种民主的课堂气氛。”为此,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到耐心启发,循循善诱,而不是颐指气使,“横桃鼻子,竖挑眼”的。只有我们给予学生应有的平等和尊重,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了教师,才能激发学生潜化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满腔热情的肯定和评价,如“你的想法很好,你还有其他想法吗?”“再动动脑筋,你肯定能想得出”“××同学的思考很细致,你同意他的看法吗?”等等,通过激励性评价,既能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充满学习的信心和乐趣,又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要教师耐心、用心引导,其他能力考核相对较弱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被调动起来。不论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接受情感教育,不论什么教育内容,都可以转化出情感教育的内容。没有什么差生,只有未被开启的心灵。

2、热爱并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

教师只有首先热爱学生,才能去尊重学生,才有可能产生出教育的智慧和艺术,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亲切友好的双向交流。而这正是给学生施加良好影响的前提之一,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保证。

要尊重学生并不是说要放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地多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地尊重一个人。”所谓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是指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提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并指导和督促学生去完成。教师的“严”是对学生“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非表现在形式上,重要的是在情感上与学生沟通,使人心悦诚服。教师教育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启迪其思维,而这种智慧又衍生于对学生的热爱,激励教师以慈爱之心关注学生的成长,不惜为下一代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中国有句谚语:“谁也说不清哪块云彩会下雨。”而我们却应该相信我们的每一块“云彩”都会“下雨”。

二、创设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教育氛围

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后,教师要重新认识新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新认识新时代学生的心智特点、成长规律以及心理需求,营造一种有利于合作精神培养的教育氛围。

1、创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学生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容易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旦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分歧也容易沟通,集体中容易形成聚合力。

2、尊重学生情感并信任他们,评价时少批评多鼓励。

学生在集体环境中会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愉悦情绪,因为愉悦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受敏锐,思想活跃,积极向上;而消极的情感体验则使学生感受到群体的否定和排斥,进而消极悲观,不思进取,甚至自暴自弃。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挚激发学生的真情,有了进步及时表扬,对于后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大加赞赏,对常犯错误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解学生真实想法,会使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成长产生和谐共鸣,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大有益处。

3、在交往中培养合作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交往。”学生在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中体验各种社会角色的职责和生活情感。只有尝试角色间的自主与合作,才能使责任感、荣誉感得到升华,才能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合作精神的人。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重视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1、改革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实行“小班主任制度”和“值周班长制度”,使每个学生在自己上岗的那一天充分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发挥其个性。从实践、记录到总结,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要认真去思考怎样与同学更好地交往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这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往舞台,创造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但是,低年级学生一般还缺乏协调的管理能力,需要班主任做过细的工作,悉心帮助指导。

2、除原有的班委会职务外,还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状况,因地制宜设置合适的职务和岗位。例如“环境管理员”、“安全监督员”、“节能大使”、“先行者”、以及各类兴趣小组组长等,使每一个学生既是集体的一员,又是管理者,从组织体制上确立每一个成员的主体地位。

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评比活动。平时对学习、纪律、劳动等方面实行“红花奖励”,两周评比一次,对红花最多的小组发给“流动红旗”。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互相取长补短,合作互助。

三、增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影响力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教育工作也是如此。一般说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强制性影响力,就是教师以强制性措施或凭借学校所赋予的权力对学生施加影响。第二种是专长性影响力,即教师以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对学生施加影响。一般来说,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经验丰富、方法灵活的教师比较容易取得学生对他的佩服,从而形成影响力。第三种是亲密性影响力,也称师德影响力,就是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教师以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倾注充满友善和无私的爱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这种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殷切期望,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并耐心指导。学生在教师的热情帮助下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进步,会使学生更加信赖自己的老师,亲近自己的老师,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和要求,乐意接受老师施加的影响。教育实践证明,在教师的三种不同性质的影响力中,亲密性影响力所取得的效果最好也最持久。

亲密性影响力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形成,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师德修养外,还要求教师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德施教。

1、更新观念,走出误区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是文化知识的接受者,对知识机械记忆,死记硬背。也即教师是“教书匠”,学生是接受知识的“机器”。课堂没有一丝生机,单纯的机械学习使学生的好奇性和自主探究愿望被压抑,学生在各种行为规规范中,不再积极探究,不再充满好奇,不敢突发奇想。枯燥的学习中,学生调不动主观能动性,培养不出能力在片面追求分数面前,它忽视了学生通过什么方式和过程去获取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在单纯地追求对知识的有效传递过程中,时间被教师的讲授掠去了,被大量的习题训练代替了。正所谓“见多识广,题海战术”嘛!在枯燥的学习中,学生没有消化知识,对所学不能牢固掌握。

2、班级活动中实施民主化管理

只有当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条件具备之后,班级民主化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为保证这种影响力落到实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制定班级公约。在科学管理上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如班干部“轮流坐庄”,竞争上岗;师生共议,同树良好班风;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班纪;建立班级量化考核管理制度。班级公约是班集体赖以维系的保障,它的制定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内容上应明确师生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教师要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应以谦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知错就改。教师能以身作则,学生自然也能敢于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要有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品格,要有甘当学生的勇气,更应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道理。

对待学生提出的不足,教师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虚心接受,正确面对,而不是盛气凌人,咄咄逼人,以势压人,让学生看到老师是一个敢于面对并虚心接受不同意见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以促进师生的互信,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

第三、搞好班级活动的民主化。要想把一个班管好,必须讲究科学,讲究方法,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开展比、学、敢、帮、超竞赛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班级各类明星评比活动;选好主题,定期召开班会;正确使用表扬和批评这一武器,建立问题集体评议制度;按学生类型,召开教导会或进行个别谈话;建立家长联系制度等等。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堪称楷模,他在任育才中学校长时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接过糖,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陶先生便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总之,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既有利于师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开展,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敢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对话交流,实现知识同步、思维共振、感情共鸣,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现代教师素质论》

朱仁宝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3、《用心做教育》

张思明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4、《教育学》 罗正华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5、《现代教育原理》 厉以贤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班级管理学》 郭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篇7

古人云, 亲其师, 信其道。教育的和谐首先需要师生关系的和谐, 无论是对教育, 对学校, 还是对学生来说, 师生关系都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他们可能因与老师关系融洽而学习劲头十足, 生活愉快, 也可能因与老师关系紧张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感到前途无望。因此, 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就不可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目前,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 在相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 心灵的互相接纳。我们曾向学生们进行一次师生关系专题调查, 被调查的500名学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认为老师是可以信任的, 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示很少与老师倾心交谈, 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师生之间关系紧张。老师认为学生“一代不如一代”的占70%, 认为“一代与一代相仿”的占22%, 而认为“一代胜于一代”只占8%。当心中有了秘密时, 只有3%的学生会告诉老师, 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一问题上有近3成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可恨的, 有意挑自己的毛病。

由此, 联想到许多学校部分师生公开对立, 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 甚至扬言报复等事时有发生, 我们不得不承认, 目前师生关系确实不容乐观。

由于教师相对不变的知识结构与学生信息源增多的矛盾与冲突, 网络时代的到来, 使学生增加信息的渠道增多, 从学校获得信息的比例下降, 老师作为唯一的信息源作用减少, 同时老师由于繁忙的工作获取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 失去了博学而受学生崇拜的优势, 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

因此正确建立师生关系, 也要求教师向使孩子认为出现偏颇, 品质上出现污点, 灵魂上出现扭曲的因素提出挑战, 而如果此时教师对学生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就很难有明晰而正确的育人理念和符合学生实际的育人期待, 就难以选择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和策略。

作为一名教师, 想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应该从以下方面尽力作好:

一是更新观念, 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夯实和谐师生关系建构的基础, 学生观正确与否, 也就影响到其基础是否扎实。现代教育观认为, 教育是人所从事, 同时又是为了人的事业, 离不开人学思想的范围。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应肯定人的价值, 人不是孤立存在, 而是时刻处在社会交往的网络中, 师生首先是作为“人”相遇在一起并产生联系的。

二是热爱学生, 精心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土。“教育不能没有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也说:“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 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灵魂, 作为一个教师, 首先应该满腔热忱, 真诚热爱学生, 并用这种爱塑造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在自己与学生间建一座信任的桥梁。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8

一、教师要有过硬的个人素质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认真思考自身职能,不断充电,完善自我。教师只有不断努力吸收新知识、新信息,补充新鲜血液,才能正确地给学生以指点,顺利地和学生合作。学生才会因教师无形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而乐于与教师交往,并在教师的身教影响下乐于求知,积极探索。此外,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治学态度、举止言行、服饰打扮等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无声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二、教师要坚持“亲、引、严、勤”的教育方法

“亲”是指教师对学生和蔼可亲,能耐心地给予学生教育引导和鼓励。学生只有体会到教师的信任和爱,才会走近教师,向教师吐露真情实意以及提出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教师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便于因材施教。“引”就是教师指引学生追求理想、真理,学会在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中和谐生存与发展,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引”,既能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又能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严”就是对每个学生严格要求与管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缺点或错误犹如小树身上的歪枝,需要师长精心修剪,他们才能成长为品学兼优的有用之才。“勤”是指教师勤恳,尽职尽责。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做到勤观察,勤动脑,勤动手,勤沟通。信息时代的学生见世面广,接受信息量大,思想观念转变快,教师的“勤”有助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增强教育效果。

三、教师要重视与学生培养感情

教师应重视与学生培养感情,让每位学生真切体会到教师是值得信赖的。1.要真心和学生交朋友。在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多给学生以良好的期待和鼓励,多给学生发展自我的机会。要真诚地对待每个学生,这样即使有时教师做得过分一点学生也能体谅教师。课间时教师应留在教室休息或在教室与学生交流,通过交流拉近师生情感。2.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有些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后进生,不愿意花费精力对后进生做耐心细致的引导工作,对他们一味指责、训斥,甚至挖苦揭短。教师施爱于学生时,要一碗水端平,决不能厚此薄彼。对后进生要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促其向好的方面转化。3.在生活上多帮助学生。对家境困难的学生在物质上要多帮助他们,更要注重心灵的激励。比如为他们过生日、进行个别谈话等等,这些都会触动他们的心灵,在他们心中留下难忘的记忆。4.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教师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出的教学能力之外的其它能力特长,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学生喜欢下象棋,教师也能对奕几盘;学生喜欢做游戏,教师也能友情参与;学生喜欢打球,教师也能与他们“打成一片”……课外交往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兴趣、共同参与,会使学生更愿意亲近老师、更信服老师,双方由此产生的好感还可以迁移到教育教学等其它工作中。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勇于争先,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激励自己不断进取。我相信,在关心和爱的前提下,只要我们教师用心去做,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不是一件难事。让我们一起努力。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9

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

一、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二十多年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使我深刻认识到,如果师生关系处于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就能营造出良好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对自己的教育和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反之,如果老师高高在上,因不能平等对待学生而导致紧张的师生关系,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又不利于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出现事倍功半。作为一个老教师,受一些“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影响,加上性格较为急躁,在很多时候以管代教、以堵代疏,用老师的权力去逼迫学生服从自己,出现过不少师生关系紧张的时候,结果就是自己和学生都不愉快,达不到教育教学效果,即使学生表面服了,但其内心也是不服的。这些教训,使自己真正认识到了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也因为这个原因,这次研讨会我就毛荐自遂,主动成为发言者了。

二、要关爱学生。在随英德市首届“名班主任”培训对象到肇庆中学、顺德一中等地交流学习时,感受最深的是指导老师——广东教育学院的王玲教授在点评时说的两句意思相近的话:一句是“成功的班主任=爱心+智慧”,一句是“没有爱当不好班主任,只有爱也做不好班主任”。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才能和蔼地对待学生,包容学生,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亲弟妹、亲儿女,才有可能真正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刚毕业时,我在省铁子弟学校做初一的班主任,听小学部老师说,这班学生在六年级时以纪律散漫、不服老师管教而出名的。我带着刚工作时的一腔热情,课间与他们一起交谈,课后或与他们一起走路回家,边走边聊,或与他们一起打球,一学年对全班所有同学家访一次以上。三年耐心细致的教育,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们与我结成了深厚的情谊,师生关系非常的和谐,他们的也学业进步很大,全部升上了高一级学校,其中马新燕以当年全县中考状元考上广东省交通学校。在之后的班主任工作中,由于身体原因,脾气较躁,但我对学生仍然很关心。比如任03届高三班主任时,大部分课间时间我仍是在课室,或回答学生提问,或做思想工作,或拉拉家常,嘘寒问暖。有个叫陈翠梅的学生(张校很了解的),高考前由于心理压力大而失眠,我带她去看医生,之后三天的中药都是叫老婆煲好后我端到课室去,使她很感动,高考发挥很正常,上第三批线。为了关心、了解学生,我在家里摆了两席,请了十八位同学吃饭。一系列的关爱,使师生关系融洽,班风、学风不断向好,我班的高考成绩当然也最好。

三、以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老师是为人师表,一定要当好表率,以身作则。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不留长发,那我就一定做到不迟到,不留长发;要求学生集队集会迅速,我也就会早早的到;要求学生要保持良好的纪律,我就不会与其他老师站在一边聊天。劳动时与学生一起搞,或做示范;跑操时,尽可能与他们一起跑;对学生说到做到,承若的一定要兑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理,久而久之,就好赢得学生的尊重,就会征服学生,从而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四、要构建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平台。现在学生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特别是高中学生。我的做法一是按照魏书生说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设立很多的职位,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职务,如仪容仪表检查员、班规落实检查员等,而且都有相应的权力。此外,有的班干尽可能实行轮岗,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豪感。二是班会课尽可能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去组织,班主任只起个画龙点睛的点评。学生普遍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大大减少。三是其他方面如一些活动的组织等,也让学生组织。这种民主管理受到学生欢迎,提高了老师的威信,减少了师生间的冲突,促进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其他还有一些方面,如要尊重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等,由于时间原因就不一一详谈了。我相信,只要有心、只要用心,老师们就一定能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美好校园 篇10

作者:刘艳平

【摘要】建设美好校园一项庞大而又系统的工程,师生关系的和谐成为了这一工程的关键,师生关系的和谐,易使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感情体验,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对师生关系的简单分析,从中找出适合我国当前师生关系建设的一些建议,借此进一步推动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师生关系尊重赞美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同时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那么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呢?

一.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会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可以赢得学生的爱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宽容,对人而言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对其人格的泯灭、不尊重,作为教师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时,注意方式方法上的度,拿捏要有分寸,既要宽容又要严格要求,“以己之身,及人之身”,从学生所处的情境中设身处地的考虑对方的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在这种状态下,师生情感易于引起共鸣,也就容易实现心理沟通。

二、表扬赞美学生。

成年人需要赞美,学生更需要得到家长、老师的赏识和赞美。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教育似乎已逐渐远离了学生心灵深处这最美好的愿望,他们经常听到的是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我们在尊重学生同时还要学会欣赏赞美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教师应充分发挥表扬和赞美的积极作用,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同时也要不断地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

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的其它方面,如品格修养、文明习惯、劳动态度等。

三、与学生融为一体

教师应该始终明确自己的身份是学生的服务者、学习的引导者和兴趣的激发者。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行为的主体,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一被激发,他们就会自觉地要求学习,自然地要求上进,能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展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要我做人”为“我要做好人”。瑞士著名教育家斐斯泰齐认为,教师应该像母亲对待孩子那样,从积极爱护的态度去了解和教育学生。教师要培养学生,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使自己变为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与学生平等相处,学生才会有言敢发,有话敢讲。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改善自我,不自高自大,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胸豁达,炽热认真,一视同仁。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教师也只有要摆正自我,学生才会从心理上接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

四、学识渊博

提高学生,培养学生,教育者首先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加强学习新理论新知识,结合实际,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常流常新的活水。”这桶活水要源于教师的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教师只有知识渊博,才能使学生产生敬佩之感。除本专业知识之外,还应有广博的文化修养,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例如数学老师多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用高超的艺术启发学生;多读一些现代科学发展趋势的书籍,用精彩的未来吸引学生。假如教师只掌握了教材中所陈列的那些知识,照本宣科地教给学生,必然使他们感到索然无味,课堂变成一潭死水,师生关系也难以和谐

五、教学互动

教学中要讲互动,这种互动不是表面上的你问我答,单向沟通。沟通应是双向型的,要改变过去的那种“我讲你听”的陈旧的教育方式,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来了解自己。教师要鼓励学生争论质疑;允许学生思路背离教师的预设程序;尊重学生的每一束思维火花。哪怕这火花在老师看来是有点可笑,但对其能力而言,就是一次跳跃,它可以使学生增智、明理。例如我在教学小学六年级数学“园的周长”时,由故事导入:今天森林王国里开展运动会,小狗和小猫要赛跑,请来大象当裁判。小狗沿着圆形跑道跑,小猫沿着正方形跑道跑。结果它们同时回到起点。大象为难了:到底谁是冠军呢?孩子们能帮帮大象裁判吗?动人的故事情节,精彩的动画演示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孩子们顿时七嘴八舌生们争论起来:有的学生说小狗和小猫跑的时间相同,无法分出冠军;有的学生说虽然小狗和小猫跑的时间相同,但小狗沿着圆形跑道跑,其跑道路程比小猫的跑道路程长,所以小狗是冠军;还有的学生说小猫沿着正方形跑的跑,其跑道路程比小狗的跑道路程长,所以小猫是冠军;,,,就这样,在孩子们的大胆猜测中和争辩中,我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新课《圆的周长》的教学,学生们带着解决问题的渴望和好奇,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六、凡事身体力行。

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11

一、学会放下教师的架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同志的那种教师”。现在也流行着一种教育理论“蹲下来看学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该认为自己高学生一等,而应该把学生视为朋友、同志,大家想一下我们面对自己的朋友和同志,又何需要摆架子呢?

二、学会用微笑对待每一个学生

孩子在日记中写到:“我希望老师每次进教室都能带着曙光女神般的微笑。”

孩子在课堂上说:“老师的脸就像变化莫测的天空,时而披着绚丽的朝霞,时而密布着阴暗的乌云……多希望老师的脸上天天有美丽的笑容呀!”

微笑是最好的征服武器,教师想要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你, 那么平时就应该多送给学生一些微笑,在你的这个微笑中,学生可以读懂你对他的爱,读出一天的好心情。

当学生犯了错误,已知悔改时,我们也可以送给他一个微笑,这个微笑可以让学生知道,你已经原谅了他,你仍然非常信任他;在上课回答问题时,学生犹豫不决不知该不该举手,这时你也可以送给他一个微笑,因为学生能从你的微笑中读出他们的信心与勇气。我想,只要我们时常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学生一定都会愿意亲近你、信任你,并和你交朋友,主动和你沟通、交流、谈心。

三、学会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创建民主的课堂氛围

我们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在课堂上,所以想要塑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握好课堂上的气氛尤为重要。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一个问题,肯定会出现不同的看法,这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不要直接给予学生 “不对”的评价,更不能出现“你真笨”“你怎么不长脑子呢”等这些伤害学生自尊的话语。

如果一个问题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看法,这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如果他们的看法是错误的,教师要用合适的方法来纠正,让他们真正理解和认可正确的解答;如果他们的看法有一定道理,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并且不失时机的引导进一步修正和升华。我想,这才是一个和谐的教与学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底接受教师,才会真正取得进步。

四、学会拿起表扬的武器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学生更是如此。对于一个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指出他的缺点和错误固然有必要,但关注他的优点和进步才是更重要的。经常有教师发感慨,某学生简直“朽木不可雕也”,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优点和缺点是相对的所以我们作为教育者,不妨拿起表扬的武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努力让我们的每个孩子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五、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

记得刚走上教师岗位时的我,总认为学生应该非常出色,事事追求完美,我会因为学生的一些小小的淘气而大动肝火,我会因为学生的一点点错误而极度生气,不自觉的站在与学生对立的位置上,结果是,学生认为我严肃苛刻,我的工作难以开展。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和学生一样在成长。孩子之所以称为孩子,就是因为他们的各方面还不够成熟,他们应该有犯错的权利,作为教师,应该怀着一种宽容的心态,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但是宽容并不是放任自流,老师的天职是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取得进步。我觉得,当学生犯了小错误时,我们一定要冷静处理,不能纵容但也不能小题大做,应该多考虑尽量用最合适的方法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六、学会沟通和交流

经常会听到一些学生抱怨:我们老师特别难以沟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往往和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有关,有的学生很调皮,经常犯错误,久了,我们教师就会在头脑有一个潜意识,当他再次出什么差错时,我们甚至不愿多听他说一句话就对他加以批评。自然学生就会觉得老师难以沟通。在学生犯错后,我们不妨耐心仔细的听他说完自己的理由,哪怕是借口,再心平气和的和他进行沟通,而不是急于批评他。一些难教育的学生纪律问题总是反复,教师应该耐心地与他交换意见,调查事情的原委,再一次说服教育,并且让他感到我对他的期望。

教师只要用真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一定会给你以真心的回报。这种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不正是和谐的体现吗?

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篇12

一、要树立民主、平等意识

平等是师生沟通的基础。现在的中小学生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个性张扬, 面对这样的学生, 班主任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学生, 更不能粗暴批评、压制、体罚、辱骂、讽刺学生, 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自由、独立、完整的人格体, 要与学生平等地对话和交流, 要以朋友的身份倾听学生的心声, 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要用心灵感动心灵, 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人都有民主与平等的需要。为此, 班主任要在班上尽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例如, 实行班干部竞选制, 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一日班主任制”, 让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为班级管理献计献策, 逐步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在这种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中, 可使学生们的思想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个性得到解放, 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二、要关心、热爱学生

以生为本的核心是关心和热爱学生。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风格可以各不相同, 但“爱”的主题却是永恒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 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教师的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

热爱学生, 就要用积极的姿态对待学生身上的优缺点, 热爱学生就要关心学生的学习,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排解他们成长中的烦恼与困惑。

热爱学生就要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把教师神圣的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不论学生成绩高低、表现好坏, 都要做到不偏袒、不歧视, 一视同仁。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

三、要宽容、理解学生

宽容是一种处世的智慧, 是一种教育的境界, 是一种无私的接纳。爱因斯坦曾说过:“善于宽容, 是教师修养的情感问题, 宽容中蕴含的理解、信任、平等, 表明教育者对自己和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 也浸透了一种对事业、对孩子们的诚挚和热爱。”教师的宽容是对学生的保护, 是一种高屋建瓴、海纳百川的宽厚与远见。作为班主任要做到宽以待人则需以教育为己任, 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为目标, 要有长远的目光, 要为学生的未来负责, 要能够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 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要善于用“学生的头脑”、“学生的眼光”去理解他们所犯的错误。要在宽容和理解中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四、要鼓励、欣赏学生

罗森尔塔的实验表明,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 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 而自己信任和崇拜的人对自己的赏识更能使自己拥有无穷的力量。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认可和评价是最具权威的, 影响是巨大的, 甚至会决定他们的一生。所以, 教师要有“多元学生观”, 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欣赏学生, 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关注全体学生, 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 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 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 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各种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与学生共创教学过程的佳境。

班主任工作并不是简单地看管好学生, 而是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珍爱的艺术品, 倾尽自己的全部心血, 用真情去教育, 用心灵去描画, 用灵魂去塑造, 这样才能使他们个个健康成长, 成人成才。

论新课标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篇13

[摘要] 在21世纪,我国要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谁赢得了教育,谁就赢得了21世纪”。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将探究什么是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民主平等

[正文]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基础是育人,核心是创造,关键在思考,思考创造的前提条件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既是师德的集中反映,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创新教育所必须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社会体系的主要构成因素。师生关系的好坏影响着班级社会气氛,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人提出在新课标下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什么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具有其特有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它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构建师生间民主、平等、融洽、合作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核心,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师生在双边活动中能充分交流、默契的协调合作与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从而促使学生在身心、智力、非智力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因此,师生间如果没有民主、平等,“和谐”二字就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我们说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核心就是民主、平等。

那么,为什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呢?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历史的召唤

师生关系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一有师生出现,就出现了师生关系。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着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在中国师生关系有着几千年的奴隶和封建社会,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专制,形成一系列专制制度。教育上也是如此。不管是儒家的“仁”与“礼”还是后来的“三纲五常”,教师被赋予了很高的社会地位,师道尊严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在师生关系中处于特别明显的不平等的位置,教师是“道”的代表、“礼”的化身,对学生来说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对教师十分尊崇并无条件地服从,唯“师命”是听,不可以对教师的言行有任何的“不恭和异议”。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领导方式是典型的“专制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组织一切由教师决定,学生不参与并要绝对服从。教师以社会文化的代表的身份组织教学,因而教学中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而没有选择的余地;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强调奖惩方式的使用,采用强制性的教育方法来管教学生;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安分守已并具有健全品格的人,1

传统教育的另一内容是“拷贝”即一个教师可以培养出一打或更多的同样思维同样观念的学生。注重以统一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每一个学生,忽视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要,重群体秩序的维护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难有平等关系的机会,而那些具有“创造力的学生”会被视为异类加以扼杀。民主的、平等的关系没有自由的空间。

二、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时代的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育模式,转变教育观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民主的、平等的管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才能培育出创新型人才。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主体教育。社会的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出的人材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竞争意识,而传统师生关系强调服从、强调同一的特性会从根本上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竞争意识。在社会的客观要求下,传统的师生关系类型必然要逐步被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发展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新型师生关系所代替。

新的社会背景中学生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逐步增强也促进师生关系发生变化。在师生关系体系中,学生已不再是完全的被动者,不再心甘情愿地充当“绝对服从”的角色,他们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渴望对教育过程的积极参与。在这种情况下,专制型的领导方式则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师生冲突。新世纪的师生关系也处在一个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传统的专制型、以教师为中心的特性在当今的师生关系中仍有着很大影响;师生关系中民主型、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特性在不断增加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更符合教育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目前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本质要求

目前,在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后对教师提出了什么要求呢?《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一书指出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大改变。由过去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关系、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为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当中的一员,当然你还是组织者。

未来的课堂,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的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程的局面,教师不再

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教师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不会被淘汰,但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教学改革将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而课程改革改革的重点则是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和谐的关系。把教学本质定位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可以说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此,我国要大力培养创新人才,教育要为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要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二十一世纪,社会将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并且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特别是科技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又因为人才的竞争的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方面,故而教育面临的是培育创新型人才,因此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的、平等的、和谐和的师生关系,是培育学生创造思维,放飞学生想像力的关键。这些人才将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适应这种挑战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健全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在民主的、和谐的环境中培养出来。

五,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指的“社会”,应是一个具体的发展领域,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因此师生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千百万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着千百万个家庭关系的和谐,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一代又一代的人的成长,影响着民族的未来。可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呢?

一、要坚持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虽说要构建和谐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但在这个平等团体中,教师是这个团体的领头羊,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要构建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发挥主导地位,教师是决定师生关系好坏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首先转变观念,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的新世纪新型师生关系。首先,要摒弃教师地位高于学生一等的错误观念。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使之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学得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健全的人格和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什么样的教师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的言行是学生的楷模,教师心中的“平等”观是构建平等师生关系的前提。其次,要放下“教师权威”的观念,要学会尊重学生。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学生的观念、行为要靠教师去引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理解学生的心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本着理解学生的宗旨,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另一方面,教师有错,不要放不下架子,应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承认错误。只有这样师生心灵才相通,平等师生关系才有生存的基础。再次教师要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观念。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不是接收器。教师不只单用成绩和分数来评价学生,要重视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充分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信念等人所特有的心理品质培养。要关心学生的自由和个性;不仅关心成绩和分数,更要着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要管住学生,更要理解和尊重学生;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更要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本着这种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有了人文基础。教师有了新的人才观,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不会是句空话。

二、扮演好教师的“助手”角色,充当学生的“评判员”,尊重学生。

在师生关系中,理解、支持,比什么都重要。当代青少年中,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好的越来越多,这些客观现实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等也以往的大有不同,要使他们“乐其道,善其业”,就要先与他们交朋友,成为他们学习的“助手”,这就要求我们一要深入地研究他们,真诚地理解他们。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风细语的沟通,加深相互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学生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其次“师生平等”是教师和所有学生的平等,要做到一视同仁,要平等对待智力和能力不均衡的学生;平等对待成绩好与不怎么好的后进生;平等对待男女学生;平等对待个别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平等对待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平等对待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学生。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时:在上课时平等;课外辅导时平等;在进行各种选拔时平等;成绩公布时平等;在评价学生时平等;在处理学生中偶发的矛盾时平等;三是“尊重学生”。首先,对学生心灵的尊重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具体表现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情绪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抱负和志向;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其次,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具体表现在:不体罚学生;不侮辱谩骂学生;不过度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不随意向家长告状。这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样,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课堂才会有充分的民主,师生间才会有激烈的争论,使用权我们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赋予了实质的内容。

三、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是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师生交往,是对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你有观点可以提出,我有疑义可以反驳,师生畅所欲言,互动互感,形成一个真正民主的、平等的学习、讨论、互动的共同体。可以说,创设师生关系、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把课程改革任务落到实处的关键,是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内涵所在。

四、用“心”教育学生,注意批评艺术

用“爱”去教育学生就是要求我们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诚心、耐心和信心”。“爱心、诚心、耐心和信心”是师生成功关系的法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全心全意的去爱学生,才能博取学生的信赖、爱戴,爱的越深,教育的效果就越大。在教学活动中,难免碰到师生之间的磨擦,特别是发生在后进生身上。这时教师更要心平气和,真心相等,切忌动辄当众批评,挖苦,翻陈年老帐,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教师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注意批评的艺术,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诚心。对做学生思想工作要有耐心,切忌感情冲动,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同时要对待每个学生充满信心,让他们都有成就感。批评学生一要提炼批评语言,批评语言要以不伤害被批评者自尊心为前提,同时又能达到批评的目的。批评语言要有份量,有气势,切中要害,要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要考虑批评对象的承受能力,以不伤害感情为度。二要注意场合,宁小不大。三要含沙射影,以柔克刚。许多人不喜欢听直接的批评,带刺激性的批评就更不愿意接受。教师可以以开玩笑的形式或拐弯抹角的形式进行善意的批评使学生自行惭愧,自讨没趣,从而改正错误。四要作好善后工作,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浸润,以熨平批评可能产生的感情褶皱。总之,只有充分注意到批评的各个细节,才能既教育了学生,又不伤害师生感情,反而加深了师生关系,有利于发展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综上所述,建立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历史的召唤,是时代的要求,是目前课程改革成功关键,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和谐社会,振兴中华民族的根本途径。要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和素质,我们这些“人类灵魂工程师”,就要尽快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充分认识新型的师生观,以优良的师德去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教好书育好人。

[参考书目]

1、《如何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载《黑龙江教育》,2002年第12期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3、《教育艺术》2003年第1期

4、周宏、高长梅:《教育新概念全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5、《优化师生关系》,载《班主任之友》,2006年第七期

上一篇:高中常见文言文实词下一篇:错题本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