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园区谱新篇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共建园区谱新篇(精选10篇)

共建园区谱新篇 篇1

新篇

表演节目登上场 欣喜满怀把歌唱 自娱自乐唱快板 说说园区大发展

改革开放开先河 中新两国来合作 学习借鉴新理念 苏州园区来实践,鱼尾狮、金鸡湖 圆融发展在姑苏 中外合作创奇迹 示范引领谱新篇

区域共同要发展 宿迁经济是短板 全省全面达小康 区域合作要加强

感谢党的政策好 省委牵线来搭桥 各级领导支持下 苏宿结对成一家

苏州园区挑重担 派出专家和好汉 带资金、传理念 北上宿迁来创业

苏宿两市合作好 优势互补见成效 构框架、做规划 苏宿园区诞生啦

产业转移集聚区 外向带动先导区 机制创新试验区 现代新城示范区,四区定位起点高 苏北一流是目标 苏干宿干一起干 大家齐心同流汗

先规划,后建设 先地下,后地上 先工业,后商业 科学开发按时序

亲商亲民亲环境 先进理念牢记心 小鹰玉坤方文浜 传播理念在他乡

带领园区一班人 身先士卒冲在前 服务经济助发展 历史责任肩上担

开发建设新经验 国企引领在一线 寻突破,寻飞跃 园区发展创伟业

开发建设快七年 南北合作成绩显 共建园区成典范 各级领导都来看

年年考核是第一 全市号召来学习省里年年拿奖牌 声誉响遍海内外

八通一平基础牢 商住服务配套好 筑巢引凤招大商 投资热土新篇章

可成长电尼吉康 达模华融电瓷厂 招商工作结硕果 个个项目在成长 商住开发大发展 恒大建屋碧桂园 柴米油盐酱醋茶 尽在邻里洋娃娃

亲商服务工作忙 团结协作有力量 企业满意受鼓舞 劳动战线不怕苦

帮助企业招工忙 响应招工即招商 协调全市齐动员 全年输送两万人

网络招聘效果好 招工工作新渠道 省外开辟新天地 都是我们输入地

素质就业模式好 四位一体有功劳 培训发证和就业 准入制度不可少

园区工作岗位好 人人都给交社保 征缴扩面抓到位 全员保障才欣慰

劳动合同百分百 遇到纠纷来调解 省级和谐示范区 全市第一和唯一

和谐园区是标杆 品质生活在召唤 社会事业品牌打 服务群众暖万家

人流物流信息流 社会事业有需求 看病入学生小孩 遇到困难找四海

小区设立社工委 基层组织走上轨 党建团建带工建 服务群众看得见

食品安全连万家 园区餐饮人人夸 企业食堂是榜样 美食广场美名扬

千重要,万重要 安全生产最重要 隐患排查建体系 员工企业同受益

安全生产受表扬 真金白银来奖赏 省十万,市十万 省市共奖二十万

新三年,新起点 提升发展在眼前 新年新景新气象 载歌载舞人欢畅

共建园区有挑战 众志成城不畏难 聚精会神抓发展 再接再厉再登攀

我们要在园区工委领导带领下

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向着挑战、竭尽全力

抓住机遇、再接再厉,为园区经济发展

共建园区谱新篇 篇2

南河店镇地处中原道教圣地五朵山脚下,位于有“宛北西湖”美誉的鸭河口水库上游,其集镇历史悠久,辐射半径150多公里,商贸传统久远,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如今是豫西南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全镇总面积124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2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万人。二广高速、207国道、S331线贯穿镇区,交通十分便利。大石河、排路河两河交会,老街、新街、高庄三区鼎立。

幸福新村——高品质的都市乡村

告别了只有一间破旧不堪、风雨飘摇的茅草房,从深山区桑树坪村搬进幸福新村的农民刘海成,住进160平方米的单家独院,不久前“闪婚”一把,喜气洋洋地迎娶了新娘,终结了单身生活。现在购买了一辆三轮车穿梭在城镇拉零活,每月收入3000多元,实现了安居乐业。他在和工友们闲聊唠嗑时,总是抑制不住甜蜜的喜悦心情,不时晒晒自己的幸福生活。

幸福新村是南河店镇贯彻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化”协调发展一系列工作的重要成果。该镇在区位优势突出、交通条件较好的延岭沟村,参照城市社区标准,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吸引农民“出山离库”,进入新型农村社区享受“高品质生活”。他们聘请省市专家论证选址、规划设计后启动建设。在注重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打造步行商业街、大型绿地公园、文化活动中心等软件服务设施,为村民提供购物、休闲、娱乐等社会化系列服务,建设舒适怡人的“乡村都市”。按照编制规划社区内配套有农贸市场、文化广场、中心小学、幼儿园、医院、养老院、自来水厂、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让农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该镇创新实行整合项目资金、招商引资、群众自筹、财政补贴“四位一体”的投融资机制,创建的新型农村社区占地238亩,总投资5000万元,集中搬迁3个深山村和7个库区村,一期工程共安置254户1436人。整个社区统一模式集中连排住房300套,开辟街道3条、门店480间,建成5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和1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新村绿化率达到30%,规划建设中心小学一座、两个2000平方米的山珍和水产专业市场。搬迁群众每人有均不低于0.5亩的生产用地,加上临近镇区街道市场和城镇工业企业,方便群众就业创业,增加收入,搬迁群众年人均收入可达到5000元以上,使困难群众出山离库,从根本上解决了搬迁移民行路难、入学难、就医难、致富难的实际问题,实现了搬迁农民迁得来、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的目标。目前,整个社区的规划建设已完成2/3,90%的社区居民已经入住。

小城镇迈出大步伐

近年来,该镇党委书记冀豫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小城镇的建设放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去谋划,提高城镇建设与周边区域优势产业的关联度,主动对接南北两大县级工业园区(青山建材工业苑、高速口长岭工业苑),承接东西两大风景名胜区(五朵山景区、鸭河口水库景区)。在规划上立足南河店镇交通、水网、商贸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树立以商为体、以水为魂、以绿为脉的理念,着力塑造秀气、灵气、生气的城镇风格。

把灌河上的排路河和大石河作为城镇建设的景观轴、发展轴,全力构筑 “一带三区”的基本框架。“一带”就是根据大石河、排路河在镇上两河交汇的特点,打造沿河景观带;“三区”就是规划建设老街商贸区、新街综合区、高庄移民新区。城镇规划区总面积8.2平方公里、总人口2.9万人。在搞好分区规划的同时,强化专业规划和以街道、广场、公园、绿地为主的空间规划。突出城镇绿化、亮化和建筑风格,新建街道、小区的绿化率不低于30%,改造街道、小区的绿化率不低于25%;街道亮化率在100%以上;推行建筑方案优选制度,对主要街道和重点建筑的风格式样进行动态管理。重点规划了滨河公园、橡胶坝及3条沿河绿化带,凸显绿城、水城风采。

坚持新区建设与老城改造相结合,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卫生保洁四大工程,全镇累计投入资金达到3200万元,集中用于老街道改造和公共设施建设,接连完成了文化路、人民路、建设路、滨河路、民族大道等主街道的改造美化工作,打造现代化的景观街5条。

同时大力度推进管理。成立了以镇纪委书记为主任的城管委员会,组建了10人的城管综合执法队伍,配备车辆,购置工具,统一挂牌上岗。镇财政在购置设备、完善设施等方面增加投入。投资3万元购置洒水车1部,每天对建成区街道进行洒水除尘。招标组建专业环卫保洁队伍两支,专业环卫保洁人员达到8人。镇区内的各单位、门店统一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定期组织机关干部、中小学生集中进行环卫宣传和环境整治活动。促进镇区交通、环境卫生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抓城镇、带乡村,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综合投入超过1.5亿元,创建社区型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两个、市级示范村4个,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连续5年荣获“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是南阳市委命名的“五好乡镇党委”、“平安建设先进乡镇”,是南阳市政府命名的“五星级城镇”,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位列全市第38位。

高瞻远瞩育硕果

现在的南河店镇,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光芒四射,璀璨夺目。但这些成就是与该镇党政领导们的高瞻远瞩、开拓创新分不开的,是他们务实勤奋,带领全镇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丰硕结晶。

他们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严格以镇区10年规划为蓝本,以一带三区的框架为基础,结合土地供应指标,注重街道开发与公共设施建设配套的统筹推进,突出运作包括桥梁、公园、橡胶坝等公共设施建设的大项目。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公开市场运作,以大项目吸引大客商,吸纳大额资金投资城镇建设。全镇接连实施了民族大道开发、滨河新区开发、移民新区开发三大综合性开发工程。规划出了民族大道、新滨河路、滨河公园、橡胶坝等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城建项目16个,引进县外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1.2亿元,带动民间资本3000万元,城建综合投入超过1.5亿元。

持续的综合开发,使小城镇建设步入了跨越发展的良性轨道,城镇建设年年都有新项目,年年都有新变化,建成区面积由不足2平方公里扩大到5.6平方公里,从2002年的市级“一星级”城镇跃升到现在的市级“五星级”城镇。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郭庚茂、南阳市委书记李文慧等领导曾先后莅临南河店镇视察工作,对该镇在各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给予了称赞,一致肯定南河店镇成就突出,是南阳市城镇中的楷模,荣膺“五星级”乡镇授之无愧,并鼓励该镇党政领导们继续秉承改革开放的大方针大战略,发扬开拓创新、勤奋务实精神,带领南河店镇5.6万父老乡亲真抓实干,再谱辉煌新篇章。

面对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该镇党委书记冀豫同志表示:“感谢领导对我们南河店镇的关心和支持、鼓励和鞭策,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赞誉。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未来,今后我们会更加不懈努力,施政为民。承载着时代的重任,维系着民众的厚望,我们将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以只争朝夕、敢为人先的姿态,以栉风沐雨、枕戈待旦的精神,率领全镇人民继往开来拼搏进取,为把南河店建成一个更加繁荣昌盛、光彩闪耀的文明新城镇而奋斗!”

多么质朴的话语!多么坚定的信念!多么豪迈的气概!幸福的南河店人民一定能在这样创新务实的优秀領导率领下建设好更加绚丽夺目、光彩四射的南河店美好家园。

和谐校园谱新篇 篇3

1.竹板响 声声脆 东方少年载歌载舞 大家汇演来聚会

先向领导问声好各位老师辛苦了

2.心中歌儿唱出来和谐少年喜事多师生共唱奋进歌 对

3.学校安全最重要 安全警钟时时鸣 管理制度是保障 隐患苗头及时消 日常教育抓规范 各守各职是关键 安全规则记心间平安校园谱新篇

4.小树长修才能高 品学兼优是目标 要成才 先做人学《守则》守《规范》从小养成好习惯 “您好”“谢谢”“对不起”礼仪风范人人赞 文明校园谱新篇

5.阳光体育在落实 每天锻炼一小时 课间早操认真做 课间活动乐趣多玩皮筋 踢毽子 跳绳还有扔沙包 强身健体谁争先 活力校园谱新篇

6.中华上下五千年 经典名著读不完三字经 弟子规 诗经论语千字文少年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少博学经典勤诵读 朗朗书声遍校园开阔视野天地宽 书香校园谱新篇

7.德智体美育人才 多彩活动搭配开 作文赛绘画赛 英语展示在表演

你们看 人人正参与 个个展风采 个个赞扬谱新篇

8.鲜红队旗迎风扬 新鲜火炬放光芒 和谐少年志气高 新年再创新目标让我们 齐心协力 振奋精神 脚踏实地 奋发有为

把平安校园 文明校园 活力校园 书香校园 特色校园来创建

解放思想谱新篇 篇4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是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讲话20周年,也是我们*县跨越赶超,前移进位,全力冲刺全国五十强的关键之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县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三思三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推进*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为我们解放思想指明了方向。

全县开展思过去、思现在、思未来,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三思三讲”大讨论活动,是县委在新形势下为了做好各项工作提出的重要举措。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对“三思三讲”活动的认识:

一、解放思想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

实践无止境,发展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工作。”从解放思想本身看,是一个长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相对于客观事物不断变化,我们的思想观念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否则,曾经正确的思想、方法也会变成僵化的东西,造成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脱节。因此,解放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伴随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是我们站在“十二五”新的起点上谋求更大发展。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县委提出的“奋力赶超跨入全国五十强”的总体目标,在各项工作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才能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为“十二五”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和政治保障。

二、解放思想是破除突出思想问题的迫切需要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财富。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观念的超越,就不会有发展的跨越;没有观念的领先,就不会有发展的率先。一些陈旧的观念禁锢着我们的思维,束缚着我们的手脚,制约着我们的发展。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牢固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观念,着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发展环境,营造主动为全民创业搞好服务、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的良好氛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我们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意识。我们要有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靠超常的勇气谋划发展,用超常的气魄推动发展。要大力倡导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创业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加快致富,以创业促进和谐。

真心献教育 实干谱新篇 篇5

——土桥小学副校长蒋家菊先进事迹

蒋家菊同志,1989年参加教育工作,现任小学副校长,分管学校教学工作,并担任三年级(1)班数学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她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扎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法规政策,自觉遵守各项纪律;严于律纪,为人师表;以勤恳、务实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和爱护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受到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赞誉、学校老师的拥护和各级领导的好评。

一、潜心学习,率先实足:

身为学校领导,蒋家菊积极带头学习提高,贯彻“教到老,学到老”等终身学习的理念,工作作风扎实细腻、勇于创新,且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学校教师共同做好课改工作。大到一学期全校各项教学工作总体部署安排,小到一个班的一节课的调整„„她都会亲自过问,主动参与指导工作。蒋家菊始终要求自己在本职工作上尽善尽美,用负责的精神,积极、热情的态度、严格的管理,为教育教学做好服务工作,为学校教师做出了表率,深受学校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二、教育教学,追求高效:

蒋家菊担任副校长工作后,主抓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去年学校教导处主任空缺,蒋家既要干好校长的本职工作,又要兼职做好教导处主任工作,对此她毫无怨言。她深知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三、积极实践 勇于探索: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蒋家菊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党员,要为教师们起好示范和带头作用。他在教学上的认真负责,教学方法上的独到,教学科研上的大胆创新可说无人不晓。他的事迹成为了激励全校教师的精神力量。作为学校领导,蒋家菊为了提高全校各科目的教学质量,通过组织教学研讨课、听评课活动、各类座谈会和各类质量分析手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他精心组织各类考试,从试题质量、监考要求、批卷过程、试卷讲评等方面层层把关,考试结束后,及时召开有针对性的质量分析会。针对成绩较好和较差的两头学生,她能制定切实措施,积极指导各教研组开展辅导、提优、补差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效率。同时,她经常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针对学生提出的学习困难,组织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提出的作业太多,各科之间不平衡等问题,她及时召开教研组、年级组组长会议,要求各组精选题目,使学生能精做精练,提高效率。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要把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着眼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要真正走出一条成功之路谈何容易!

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伴随着斗争。刚刚走课改之路时,每个老师都会有一些障碍。其中最大的就是和老教法比,教师的主体地位的动摇,会使老师望之却步,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创造转变。除了教师主体地位外,还担心如果将课堂还给学生,没有了时间作保障,学生能不能出成绩?但我从来不担心这些,因为我们有学校提出的“三步六环节”做指导。

我积极践行我校提出的课改“三步六环节” 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在 “三

步六环节”教学模式中:“三步”是指预习——探究——检测;“六环节”是指课堂教学的六大板块:课前热身——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展示——拓展延伸——达标检测。我们经常会课前统一备课。在教学中单兵作战是不行的,特别注意老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备课时,各位教师都会坐在一起,探讨本节课的重难点,虽然我们学校年老的教师多,但我们充分相信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讨论一些课改中遇到的问题。

1、课前热身:让学生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可以是听写、讲故事、课前导入等形式进行;数学老师可以用口算,讲故事、课前导入等形式;英语老师可以用课前chant,猜单词卡片,小游戏,英语歌曲的方式来完成课前热身,并且等形式导入下一环节。

2、自主学习:学生的预习能力、自学能力是决定孩子未来的关键因素,但是培养预习能力、自学能力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我常用的做法就是布置预习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例题的题型,并记录下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

3、合作交流:预习汇报时,提出问题,对于大多数都能掌握的知识粗略带过,重点讲解学生的疑惑,做到详略得当,大大提高了课堂效果。在课堂上采取分组分层教学法,让成绩优异的同学担任“小老师”,把“兵教兵”、“小组互助”的教学办法渗透到每节课,这样就能保证使每个同学在课堂上把不明白的问题当堂消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快乐中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课堂展示:本环节是在小组交流之后,达到的另一个高度,请小组发言人到展台讲解或者小组成员一起展示或对话,与其他小组分享讨论

成果,同时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者提出问题,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展示的小组适当赋分,并且给予适当的鼓励。使学生产生满足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还让其他组的成员来给予评价。

5、拓展延伸:这个步骤是基于学生在掌握本节课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的,一般我的数学课是让学生自创新,用当堂所学的知识和自由组合。我们的学生的创造力是不可低估的,所以我们要放手让他们去发挥,自创对话,达到课堂的一种拓展和延伸。

6、达标检测:在每节新课结束后,我会把预先设计好的检测题在导学案上面展示出来。检测每个同学对本节课的接受情况,并且结合一节课的学生表现,评价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报以掌声给予鼓励。

另外,各个小组之间进行竞争,使学生时刻保持竞争的意识,在小组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和小组的实力,达到平均分和高分段的新的高度。由于采取了“小组成员编号”,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获取必须的学习机会,并且不同的人在学习中获得不同的收获,让人人都能注意力集中,不知不觉摆脱了枯燥无谓的学习。课堂上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适时适度给予鼓励性评价,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为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提升,学习效果大大增强。

四、爱心投入,心系学生:

作为学校领导,蒋家菊没有校长的架子,她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对学生无私的爱深深地吸引着与她年龄相差几十岁的学生,打动着一个个对子女疏于管教的家长,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转变了一个困难班的面貌。她把学生视为子女,把班级视为自己的家,把学生家长视为自己的家

人和朋友。蒋家菊和她的学生亲密无间。在学生们心目中蒋家菊是一位没有师长架子,真正做到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的老师。学生们遇到事情总爱去找蒋家菊说,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同学相处的问题,和父母关系的处理上,总能得到蒋家菊悉心的帮助。

五、甘做人梯,淡泊明志:

蒋家菊在荣誉面前总是先人后己,总把广大教师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年轻教师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甘当铺路石。在教学、教育、教研上那么较真,那么执着的蒋家菊,在荣誉面前和待遇面前,却总是让着年轻人。学校在进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的评选时,最忙碌最操心的肯定是她,她帮助其他年轻教师备课,准备材料,而她本人从不参加此类评选,学校领导多次做工作,她总是淡淡地说,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吧。她积极致力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自己县级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她亲自指导青年教师参加片、县赛课活动,获土桥片区赛课一等奖和县赛课活动一、二等奖。在她的带动下,学校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改进教法,教育教学基本功进一步提升,在全县教学质量检测中,学校的教学成绩比往年有大幅的提高。

六、当好助手,注重实干,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蒋家菊每到一所学校都坚持做点实事,留点业绩的做事原则。尤其是调入土桥小学工作后,她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建议学校挤出经费为教师改善用水问题,安装深水井。为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她出谋划策,兴建了班级手抄报展台、班级成果展牌及墙壁文化,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受到了领导的好评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在校园中时常可以看到她冒着烈日,巡回检查的身影。

多年以来,蒋家菊对学生的爱心、对同事的诚心、对工作的责任心促

使她勤奋工作,默默奉献。她用积极、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对待同事、对待工作。换来了学生的喜爱与同事的敬佩和拥护。

再创辉煌谱新篇演讲稿(推荐) 篇6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新机遇,大手笔,章丘再创辉煌

新思路,大发展,古城又谱新篇

春雷声声撼人心,百万人民皆振奋。“新机遇、新思路、新战略,建设济南大城市框架下富而美的新章丘”,这犹如一曲催人奋进的战歌,响彻章丘百万人民的心间,人民为之鼓舞、为之振奋。作为我,一个土生土长的章丘人,思想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我在济南求学之时,同学问我你是哪里人时,我会骄傲的说:章丘人。同学便会用领会的口气说:哦,外地的。不知为什么,我听了心里总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再加上思乡心切,我总感觉章丘和济南隔的是那样的遥远。而今,济王路拓宽改建,我们即将实现与济南的零距离对接,我忽然觉得:我们章丘和济南竟然是咫尺之路。不!不仅这些,我的思想更是深受震撼。这种震撼,不仅是因为济王路的拓宽改建,从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那种抢抓机遇、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胆识魄力,感受到了那种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不停顿的奋进精神。现在,如果再有济南人说我来自外地时,我会坚定的说:“不,我是济南人,我来自富而美的新章丘”!“新机遇、新思路、新战略,建设济南大城市框架下富而美的新章丘”,眼界宽、起点高、气魄大,他体现了先人一步的思想观念,更体现了高人一筹的胆略气魄,它将为章丘在更高层次上的定位发展、以更宽阔的视野谋划发展构筑起新的发展平台,这是章丘解放思想的新起点、加快发展的新开端!建设富而美的新章丘犹如一面鲜明的旗帜,给人勇气、崔人奋进;他更象是一声嘹亮的号角,回荡在章丘的每一个角落,注入了每一个人的心田!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在这一号角的鼓舞下,只争朝夕、加压奋进,纷纷奏响回映的乐章。

绣惠也不例外,作为千年古城,能不能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再创辉煌。对此,我们大有信心,6万绣惠人民涌动着一种加快发展的强烈冲动。抓机遇、勇争先、谋发展,一时成为绣惠干部群众谈论最多的话题。

曾几何时,千年古城凭借她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是章丘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然而尘封的历史只是过去,历史的辉煌毕竟是历史!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格局,绣惠的发展慢了,在清规戒律、循规蹈矩中丧失了机遇、贻误了发展,渐渐地,绣惠发展的步伐开始落后于这个时代的节奏,怎么办?发展靠民营、跨越靠引办,解放思想是关键,镇党委政府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地运作经济发展。放开胆量、放开政策、放开领域、放开发展,让民营经济唱主角、演大戏,积极引导民营业户闯大市场、办大企业、当大老板。绣惠人民思想搞活了,胆子变大了,手脚放开了,全镇很快形成了你追我赶、争相发展的热潮,“服务在群众身边,管理在服务中间”活动,如一缕春风温暖在民营业户的心头,真正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的大进步。绣江路的全线贯通更是为绣惠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绣惠人因势利导、借势发展,先后规划了仔猪市场、扩建了钢铁市场、新建了机电市场,一时间沿绣江路六大市场齐头并举,共同发展……物丰商活,百业俱兴。2002年完成市场交易额3.5亿元,其中仅钢铁市场年交易额就达1.5亿元,利税超过500万元。

民营经济为绣惠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引进引办更为绣惠的跨越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镇委、镇政府坚持把引进引办作为“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力打好引进引办攻坚战。胜利油田花卉基地来了!香港文鑫科技开发公司来了!济南大桥路开发工程来了!农业项目、工业项目、城建开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地落户绣惠,今年1-5月份,又有9个项目飞落古城,总投资达8300万元。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镇委、镇政府积极发展各项事业,创设良好的招商环境,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实施了古城大街立体美化工程,硬化城区道路20000余平方米;投资200余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中心幼儿园,“民心”工程深得民心,如今的绣惠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她正乘着十六大的春风,和着时代的节拍,迈着坚实的步伐,大踏步跨越前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机遇已经来临,如何抢抓新机遇,谋划新思路,实施新战略,建设新绣惠已成为当前的第一重任。面对这新的机遇,绣惠镇党委、政府超前规划,确立了“高点规划、扩大城区、重点东移、市场拉动、经营城镇”的新思路,大胆实施高标准开发扩城、高效能经营兴城、高水平管理美城“三高”新战略,这为绣惠经济实现新跨越打造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平台。如今,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新的机遇带来新的商机,新的思路开辟新的航向,新的战略促进新的发展,一个崭新的绣惠呈现于世人的面前。章丘的发展为绣惠提供了机遇,绣惠的发展为建设新章丘贡献力量。绣江誓盟,郎山

做证,在绣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6万绣惠人民坚信绣惠一定会再次腾飞!号角齐鸣,千帆竞渡。在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下,百万章丘人民坚信:章丘历史的辉煌时刻即将到来,一个富而美的新章丘正在齐鲁大地崛起!让我们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携手共同走向章丘更加美好的未来!

抢抓机遇谋发展科学跨越谱新篇 篇7

水绕芦花月满船,烟波四起盖五津。

在长江、清江、渔洋河‚三江‛交汇之地、群山重水之畔,镶嵌着一颗耀眼的明珠——宜都市五眼泉镇。该镇位于湖北省宜都市中部,气候温和,风景秀丽,因盛产石雕而闻名荆楚大地,镇内石材、水源、旅游等资源丰富,高坝洲水电站、香客岩水电站、守敬书院、天龙湾风景区均在境内,陆渔一级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捷。全镇版图面积105.57平方公里,现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66个村民小组,6406户,2.2万人。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新模样‛,近年来,五眼泉镇人民在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带领下,以不屈不饶的信念、战天斗地的气魄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坚定发展信念不动摇,加快发展步伐不懈怠,在发展镇域经济、推进城乡统筹、维护社会稳定、致力改善民生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2009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5亿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314%,年递增达到104%;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184万元,是2006年的4.4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662元,比2006年增加2652元,年递增59%。截止2010年8月底,全镇财政收入已达到1141.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6亿元。该镇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北省电力设施保护先进单位‛,连续两届被表彰为‚宜昌市级文明乡镇‛,连续3年被表彰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宜昌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乡镇‛、‚宜都市党建工作示范点‛、‚宜都市政务公开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鸡头山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创建工作先进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十佳平安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袁家榜村成为湖北省唯一入选的首批‚国家级生态村‛。

解放思想明思路

解放思想是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五眼泉镇党委、政府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不断总结成绩、反思问题,用创新思维扫除思想障碍,打破观念束缚,积极开展‚五眼泉镇怎样才能科学发展‛、‚五眼泉镇科学发展什么‛、‚我为五眼泉镇科学发展献一计‛等系列思想解放讨论活动,动员广大党员群众为五眼泉镇发展献策出力。多次征

求意见,反复组织讨论,最终明确提出了‚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即‚以‘一路’(陆渔一级公路)为轴心,以‘两河’(清江河、渔洋河)为两翼,以‘三区开发’(东部商住和城郊经济区、中部行政服务和农产品加工区、西部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和山林经济区)为载体,以‘四镇建设’(建材强镇、石雕名镇、旅游大镇、生态新镇)为目标的整体发展思路,绘就了全镇发展的新蓝图。

加快转型增实力

该镇坚持‚工业立镇、工业强镇‛发展主旋律,抓住城区骨架拓展、产业加速转移、优惠政策频出的历史性机遇,依托原有产业基础,深挖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狠抓招商引资,树立‚全民招商‛理念,以‚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为目标,实行班子成员联系项目制、工作专班服务承诺制,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协调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难题。近年来,首佳陶瓷、日月新电缆、云森建材、杨守敬书院、华章新材等一大批投资过千万的项目落户该镇。截止2010年8月底,全镇工商企业数达到52家,与2006年相比增加39家。规模企业数由2006的2家增至12家,全镇规模工业总产值累计达到3.36亿,是2006年的5.4倍。

优化结构壮产业

在继续巩固‚柑、茶、桑‛三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该镇借鉴外地先进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实施‚6个2‛产业发展规划,力求在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即:建强柑桔、茶叶2大支柱产业;规范建设柑桔、茶叶2大联合合作社;建设柑桔、茶叶2个千亩示范园;建好鸡头山、袁家榜2个生态休闲观光村;打造望佛桥、拖溪2个茶叶专业村;抓好陆渔一级路、拖溪流域2条产业带建设。同时,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三年来累计发放惠农资金787万元;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4440万元,截止2009年底,全镇茶叶面积达到10052亩,柑桔面积31013亩,桑园面积2600亩,生猪出栏50592头、山羊出栏18003头,基本形成了‚山上茶园、丘陵果园、河边桑园,家家户户养猪羊‛的产业格局。在此基础上,该镇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作为攻艰重点,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前,全镇共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总注册资本872万元,网络农户2400户。

共建共享美家园

该镇以群众满意为第一目标,积极争取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300多万元实施安全饮水供水工程,解决了72%的农户饮水安全问题;争取专项资金900万元,对五眼泉、箭楼子、红山3座水库进行了全面整治;实施‚通达通畅‛工程,三年来累计硬化村级公路65.4公里,维修睛雨路259公里,养护乡村公路345公里,农民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打造生态家园,三年来累计完成了2745户‚庭院净化‛、‚一池三改‛的建设任务;整合袁家榜生态村建设与山河社区建设资源,投资120万余元兴建生态示范小区,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镇容村貌焕然一新。

改善民生促和谐

该镇坚持以‚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便民服务为抓手,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政府职能转型的新机制。按照‚整合资源、集中办公、公开透明、规范操作、廉洁高效‛的思路,先后组建了便民服务、信访综治维稳、财务服务、农业服务等‚四大中心‛,贴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更提高了公共服务能力,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探明了一条新路子,这一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2008年7月和2009年2月,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两次到该镇和鸡头山村视察,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新华网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2009年12月9日,全省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在宜都市召开,与会代表参观了镇便民服务中心和鸡头山、袁家榜村便民服务站。

该镇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理念,着眼于从源头上化解不稳定因素,不断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乡联防联控等一系列维稳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建立‚三个平台‛(即‚镇建综治维稳中心、村建综治维稳工作站、组设治安中心户‛),构筑镇、村、组三级联防网络。各村坚持每周一次排查,镇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排查例会,一个季度组织协管员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排查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确保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镇党委书记、镇长牵头,镇党委班子成员组成专班,深入各村认真开展‚书记大接访‛活动,倾听民声解民困,化解矛盾在基层。

创先争优强素质

该镇牢记党建工作职责,通过抓实队伍、强化学习、培育典型、服务群众等措施,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增强党建工作活力,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强化理论学习,在提升队伍素质上创先争优。组织全镇905名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五个基本、七大体系‛等专题20多个,通过举办宣传专栏、印发工作简报,增强党员干部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内涵,在推进勤政廉政上创先争优。大力推进‚十个全覆盖‛体系建设,紧贴‚廉洁高效‛主题,建立健全‚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民主测评评议‛、‚离任经济审计‛、‚任前廉政谈话‛等廉政制度,促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软指标变成了硬任务。强化典型示范,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上创先争优。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2008年10月评选出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户123个的基础上,评选出优秀示范户20户、第二批示范户112户,镇党委集中命名授牌,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以‚民情大走访、民生大服务‛活动为重点,在服务群众上创先争优。认真落实‚三项制度‛(即《干部民情日志》、《民情档案》及《党员、村民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全镇党员干部重心下移,真情服务,切实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以规范村务监督为载体,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创先争优。出台《村务监督委员会责任制及百分考核办法》,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及委员候选人通过村民海推直选产生,监督职责范围拓展到政策执行、村务决策、村务公开、财务收支、资产管理、项目建设、勤政廉政等7个方面,实现了从‚单一理财‛到‚全面过问‛的转变,通过变‚同体监督‛为‚异体监督‛,解决了监督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和执行上的不到位。其做法被湖北日报、三峡日报头版头条推介,并荣获全市党建创新项目二等奖。

积极进取谋发展扎实工作谱新篇 篇8

——记大兴区邮政局庞各庄支局长邢政

一辆绿色的邮车,一张微笑而祥和的脸庞,一个忙碌而坚定的身影,一段艰苦而拼搏的人生之路。这就是庞各庄支局长邢政留给大家的深刻印象。

邢政,男,1975年出生,36岁,大专学历,1992 年走上邮政工作岗位,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根据工作需要,被任命为庞各庄支局长,多年的邮政工作经历,使他练就了一种执着、坚韧、干练、永不言败的性格。他思想睿智,善于谋划,不断用新的理念指导工作实践,在他的带领下,庞各庄支局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他本人也多次被市公司和授予“营销能手”、“优秀生产者”和“先进个人”等称号。

一、严格制度强管理,扬长避短巧用人

管理是为了发展,管理和企业发展必须一起抓。上任以来,他规范化支局管理,建立了一套与农村邮政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一)通过对邮政各项业务和内部事务的全过程分析,制定了《庞各庄支局局纪局规》、《庞各庄支局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办法》、《庞各庄支局请休假制度》、《庞各庄支局邮政临时代班员考核办法》及《庞各庄支局规范服务检查考核标准》等15项规章制度,从通信纪律、劳动纪律、文明生产甚至同事关系等诸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使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以制度管人,以法则管事,成为庞各庄支局内部管理的精髓,也是促使支局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不二法宝。

(二)在工作中他注意了解和掌握每个职工的性格特点和工作特长,量人而用,合理分工,放手大胆地让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每个人的积极性,使整个支局工作始终保持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确保了支局的快速运行。

二、优质服务求高效,强力培训提素质

服务是现代邮政经营的一种延伸,高标准的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留住客户。留住客户就等于留住市场、开拓市场,从而使邮政快速发展。邢政深谙其道,将服务作为支局重点工作之一严抓不懈。为了让优质服务真正带来效率。邢政从两方面严抓职工素质。

(一)加强职工业务素质,提高业务水平。结合实际工作,做好对职工业务知识的培训。庞各庄支局将把对员工培训列为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并侧重于在党员骨干、业务骨干、青年骨干中培养和选拔先进典型人物。坚持每天班前动员会,班后总结会,定期在支局进行技能考评,通过强化点钞、轧带、通打余额、凭条、计息等全方位的技能训练,在近乎苛刻的要求下,支局有3名职工通过了高级技能鉴定,5名职工通过了中级技能鉴定,12名职工通过了初级技能鉴定。技术过硬了,服务效率大大提高。

(二)加强两个“规范”的落实。结合区局工作要求,开展各项学习研讨活动,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并通过明查暗访等方式,按月监督,按月考核,不断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平,让每一位来到邮局办业务的客户,都能切实地感受到为其真正负责的态度。三、三项法则拓市场,全力以赴增收入 任职庞各庄支局长后,邢政协同支局班子认真研究当前形势,着眼企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上升期、大发展期这样一个现实,积极引导全局转变经营思路,加快结构调整,以专项营销为抓手,弥补专业欠产。通过实践,他总结出三项营销法则:

(一)感情营销。每逢节日或客户生日,他都会为客户发送祝福的短信,送去温暖的问候,加强和客户的沟通。由于对客户的维护工作及时到位,曾在2011年初的营销工作中,成功开发“榆垡村拆迁补偿款”项目(新增储蓄余额2.87亿元)和亦庄公安分局定向邮品项目(实现收入15万元)等几个大规模的高效项目,同时实现代理保费1000余万元,发展理财产品3000余万元。为支局的增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分类营销。他针对已开发的客户,在经过若干次的拜访后对客户信息进行汇总,制作专门的评判表格,通过对公司规模、需求迫切程度、需求明细等深度的分析对客户综合情况进行考察,并划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是最近可能达成交易的目的的客户,B类是不久的将来可能达成交易目的的客户;C类则是可能性不大的客户。对于B、C类客户,他也会保持联络,用心维护,争取将他们发展为A类客户。他说:“当你的A类客户越来越多的时候,你的成功将轻而易举。”

(三)大客户营销。他在市场拓展中思维敏捷,胆大心细,处处表现出高人一筹的胆识和谋略,时时刻刻地注重研究市场。按照“二八定律”,邮政企业80%的业务收入是由20%的人群创造出来的,大客户就是效益之源。因此,他把营销目标的重点锁定在大客户、大项目的挖掘上。

在确定了当年的发展目标后,他就凭借灵敏的营销嗅觉,将目光锁定在“思乡月”营销项目上,为了在此项目上取得好成绩,他多次深入客户拉关系、做工作,耐心解答客户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经过深度开掘和多方疏通,最终与用户达成协议,并成功销售礼仪产品及中秋月饼119万余元,成为近年来庞各庄邮政支局首个“思乡月”营销破百万大单。在执行的过程中,邢政几乎是每天都要跑上几个来回,根据客户的要求,调配产品。为了赢得客户的满意,他凡事亲力亲为,每个程序都亲自把关,以严谨的工作、优质的邮政服务赢得了客户的满意。他还利用2011年陆续推出的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主题营销活动,营销“建党”等题材邮品30万余元。

2011年庞各庄支局总共完成收入2093万元,超额完成区下达的任务指标,而且比2010年增收590万元。

四、团结一致凝人心,共建和谐新支局

一个好支局长不仅能把业务发展好,还要能把职工凝聚起来,共同奋斗。

(一)关心职工生活。他非常重视与职工间的交流,一有时间,就把自己融入到职工中,和大家聊聊家常,了解一下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谁家有什么困难,他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哪个职工生病了,他也会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上门探望。

(二)积极组织大家开展各项文体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了职工文化素养,丰富了职工精神生活,使职工在活动中增进感情,生活中,大家相互关心,互相帮助,从而创造了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使整个支局表现出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风范。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同舟共济创和谐 共谋发展谱新篇 篇9

同舟共济创和谐 共谋发展谱新篇

作者:梁海丽

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0年第08期

摘要:早在2005年胡锦涛主席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表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那么作为企业,社会大家庭的一个基本成员,我们能做到的最基本的就是以人文本,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关键词:劳动关系;以人为本;企业;员工

中图分类号:G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109-01

多年来,山东德信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维护职工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相统一。在企业内部,不断为创建企业与员工和谐劳动关系而努力。

公司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是:“争创一流企业,一流管理,一流产品,一流队伍,一流收入”,从这一战略制定伊始,每年分别以15%以上的增长幅度给全体职工增加工资,尤其在09年全球经济遭遇经济危机寒冰的时期,公司仍然坚持以15%的幅度为全体职工增加了工资。做到对农民工工资从不拖延,按时发放。

积极推进职工文化建设,适逢各种节庆日,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使职工在集体活动中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在职工中形成了“我为集团做贡献,不给集团添麻烦,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和谐劳动关系,使职工牢牢树立“勤奋、敬业、忠诚、主动”的员工精神,珍惜岗位不断为企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完善制度,有效保护职工的劳动健康安全。集团公司每年定期组织培训班对员工进行各种安全职业技能的培训,并且每年均投入大量资金,为职工购买劳动保护用品,尤其在夏季高温作业期间,安排专人为各施工现场工作人员配备足额的防暑降温物品、食品,保证了施工生产的正常有序进行;每年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查体,尤其对女职工和从事特种作业的员工,每年均为他们增设相应身体检查项目,维护了职工的切身利益。

人性化的管理,和谐的劳动关系,让职工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中,深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更加感受到集体责任,从而在企业面临困境之时,在社会、国家遭受危难之际,更加能够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在企业的号召下,多年来,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积极参加各种爱心捐助活动,累计捐款上百万元。在5·12汶川大地震及今年的玉树地震灾难中,在第一时间自觉捐款40多万元,并积极响应市建设局关于组织企业到四川搭建过渡板房的号召,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佤山教育谱新篇 改革创新促发展 篇10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中缅边界中段,全县总人口18万人,其中佤族人口占85%左右,是中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和佤族文化的发祥荟萃之地,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

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8所,其中幼儿园4所,小学68所、教学点23个,初中11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普通高完中1所,职业高中1所。有教职工2 249人,其中专任教师1 949人。有各级各类在校生26 175人。

多年来,沧源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按照发展学前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振兴高中教育、壮大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民族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多年来,沧源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多方筹措校舍建设配套资金,加大办学条件改善力度。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国际社会援助的爱德项目、苗圃行动等大好机遇,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建一校,成一校”的标准化学校建设理念,面对经济发展滞后、县本级财力单薄的现实困难,沧源县多渠道投入近2 000万元按要求配备了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农村远程教育设备及学生图书,使所有中小学都配备了教学仪器设备和农村远程教育设备,2010年全县中小学实现普及实验教学目标,并通过了省级评估验收。同步抓好学校绿化、美化等附属设施建设,国门小学、民族中学、民族小学等学校已成师生善教乐学的家园。

教育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沧源县先后启动了早餐计划和营养改善计划,率先实现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含城镇学生、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外籍学生)全覆盖目标,全县所有在校生每天配发一杯学生奶和一个熟鸡蛋或一个馒头等营养早餐,为农村学校在校学生(含附设学前班儿童)提供一荤一菜一汤的营养午餐,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寄宿生提供一荤一菜一汤的晚餐。在国家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基础上,沧源县每年安排600万元的营养改善补助资金、20万元的学校食品安全奖金和60万元学生生活补助金,同时,招聘了122名后勤服务公益性人员,充实到农村校点食堂,确保了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

从2006年春季开始,沧源县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积极争取并认真实施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兴边富民”工程。目前,“两免一补”惠及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其中,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全覆盖率从2006年的67.4%扩大到100%,寄宿生生活补助覆盖率也从2006年的35%扩大到100%。在此基础上,县财政每年给普通高中学生每生每年补助800元的学费,有效缓解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矛盾。

学校造血功能进一步提升

围绕“校校有项目、校校有特色,构建点线面结合的佤山特色勤工俭学基地建设格局,推动沧源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勤工俭学基地建设总体目标,结合区位优势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抓好规划,集中资金重点打造“两条勤工俭学基地示范带”、建设“六个勤工俭学基地示范点”,发展鱼、野猪、家猪、竹鼠、土鸡、山羊、旱鸭等养殖业,核桃、蔬菜、橡胶、香蕉、甘蔗等种植业,规范运作、科学种养殖,通过大力推进学校勤工俭学基地建设,有效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增强学校造血功能、改善学生生活学习条件,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勤工俭学基地3 000多亩,勤工俭学收入累计达300万元。2013年上半年,沧源县又投入资金230万元,支持“两条勤工俭学基地示范带”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按照“数量不足抓补员,质量不高抓培训”的队伍建设思路,坚持培训与管理并重、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充实教师数量,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十五”以来,沧源县通过事业单位招考、教师特岗计划招聘、紧缺人才引进等途径新增教师,优化了队伍结构,缓解了教师紧缺难题。为整体提升教师素质,沧源县推进研训一体化改革,整合教研室、电教室、教师进修学校的优势资源组建了研训中心,成立的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室涵盖初中11个学科、小学9个学科及学前、艺体教育,每年为每个工作室提供不少于2.5万元的专项经费;突出县、乡、校三级培训网络的主体作用,开展区域连片教研活动,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更加健全;县级财政每年投入教师培训的经费由30万元增加到50万元,各学校每年从公用经费中支出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5%;积极开展好远程教育、“国培”计划、履职晋级、“校本”、“对口”等培训,累计培训教师5万余人次;深入开展教师个人形象好、教师教风好、业务能力好、教学业绩好“四好”评比活动和爱心、耐心、责任心“师德三心”教育活动,认真落实“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月写一篇教学心得、每学期掌握一种教学方法、读一本专著、参加一次专业考试”的教师专业成长“五个一”工程,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县有教职工2 249人,其中专任教师达1 949人,幼教、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100%、99.32%、99.39%和87.33%。一批作风正、业务精、管理强的校长队伍正在成长。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方面,沧源县确立逐步实现“一校一班、一乡一园”的办园目标,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统一学前教育组织领导、统一调配教师队伍、统一组织教师培训、统一地方课程开发、统一经费预算、统一配置设施设备、统一跟踪调查和统一考核评价”的学前教育“八统一”工作要求,制定“限定班额、限定入园年龄和限定补助范围”的“三限”规定,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稳步推进学前教育资源规划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县级财政扶持民办幼儿教育发展政策,基本形成了公办、民办、民办公助三种办园模式并存并举的学前教育办园机制,村村开办了学前班。4~6岁儿童入园率从2000年的13.04%提高到现在的71.85%,普及程度居临沧市第一。

从2008年“普九”通过省人民政府的评估验收和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审核,“两基”顺利通过国检以来,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从2000年的97.56%、95.43%提高到现在的99.27%、99.3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从2000年的37.58%、91.29%提高到现在的99.16%、98.07%,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得到巩固和提高;按照“扩容、提质、创特”的发展思路,强势推进高中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9.2%提高到现在的55.32%,高考上线率实现了100%的突破;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从2000年的25.22%提高到现在的93.02%;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从2000年的3.1年提高到现在的7.6年;每年核拨50万元作为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7.2万元用于外聘教师工资补助,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联合办学路子不断拓宽,打造了舞蹈、旅游等凸显佤文化特色的骨干专业,加强汽车修理等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县职教中心成功挂牌旅游职业学校并评估为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

特色教育进一步凸显

为贯彻落实县委“文化名县、旅游富县”战略,立足少数民族文化优势抓特色办学。沧源县成立了“佤山韵”教育工作室,将佤文化元素渗透到艺体教育活动中,以建设文化校园、特色校园和欢乐校园“三园”为目标,大力开展让每位学生“学写一手好字、基本掌握一种绘画技能、爱好一项体育运动和能初步演奏一种乐器”的艺体教育“四个一”活动,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举办学生艺术作品展、才艺展演晚会,构建了“生生有项目、班班有专攻、校校有特色”的艺体教育大格局。组建了佤山原生态文艺队、佤族原生态民歌合唱队、佤山乐队等学生艺术团队,编创的《敲起小木鼓》《山鹰飞翔》两套佤族韵律操在全县中小学推广,《佤山,我可爱的家乡》《山中少年》《奏响欢乐的节拍》《阿佤民言》等歌曲被选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敲起小木鼓》在全省少数民族健身操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群舞《佤山彩谣》获云南省中学生文艺汇演二等奖。沧源县先后被评为“云南省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云南省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先进单位”。

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

打造平台,投资320万元建成了沧源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班洪乡、勐来乡,糯良乡和勐省镇的少年宫相继建成使用。全县建成了岩帅镇烈士陵园、勐董镇革命烈士陵园、班洪抗英纪念碑、班老抗英纪念碑、沧源崖画、县档案馆、勐省中学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班洪抗英纪念碑和沧源崖画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深入开展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创造了条件。

加强民族知识教育,组织开展佤语教学培训,坚持在县民族小学开展双语双文教学活动,以民族特色化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扎实开展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创新教育形式,开展好以基本的文明卫生习惯、基本的礼仪礼节、基本的应急避险能力为内容的“三基本”教育活动和以目标具体化、活动主题化、评价情景化为内容的“德育三化”活动,切实抓好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努力推进教育桥头堡建设服务,加强教育合作交流活动,已吸引2 000多名缅甸籍学生入境就读,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

教育综合改革顺利推进

近10年来,沧源县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和《沧源县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印发《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支教工作的通知》,建立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和少数民族地区任教服务制度和激励机制,每年派出数名城镇教师到边远学校支教,对成绩显著的支教教师进行表彰。积极推进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工资等制度的综合改革,县、乡、村组各级各部门的教育管理职责更加明确,管理层级大为减少,管理体制明显理顺,管理效能得到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显著增强,有力促进了民族教育的发展。

教育宣传成效明显

沧源始终把教育宣传放在重要位置,投入资金建设了中心机房,创办了“沧源教育网”,丰富各栏目版块,累计上传各类教育文章6 000余篇,为信息交流、文件运转、工作推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沧全市教育系统内首家成立教育宣传中心,并于2011年3月率先开办辐射全县干部职工和部分市县领导的沧源教育资讯(手机版),现已编发309期,共上传5 000余条信息,使沧源教育的内部交流不断加强,对外影响不断扩大。目前,已有1 000多条教育信息被县级以上媒体采用,营造了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上一篇:二年级下册数学东南西北教案下一篇: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