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探析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探析(精选9篇)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探析 篇1

电力企业核心财务能力探析

摘要:本文依据财务管理学界对核心财务能力理论的研究,提出“核心财务能力即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这一观点。并从财务结构、财务战略定位、盈利空间、内部管理效率等方面对我国电力企业核心财务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透过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面,作者针对揭示出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建议,阐述了自己从财务管理视角对电力企业未来核心财务能力的培育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关键词:财务核心能力盈利成长可持续

当前对企业财务能力、尤其是对企

业核心财务能力问题的研究呈现出日渐繁荣之势,这一方面反映了管理者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注,另一方面,亦反映出目前国内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对于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培育核心财务能力的内在要求。中国电力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具有全球公用事业共同的特点,又因国家过度的垄断保护,嬗变为一株温室中的花朵。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电力企业也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电力交易市场的建立、形成和发展,使得电力企业必须走出围城,高屋建瓴,发掘和培养自己的核心财务能力,整合、再造企业的财务资源,挖掘自身的财务潜力,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生命力??毕竟,价值是企业存在的根本??这是电力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拟结合我国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特点对核心财务能力的构建略作探讨。

一、企业核心财务能力理论体系的

引入

企业财务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一部分,它取决并服务于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虽然具有价值性、异质性、不能仿制性和难以替代性四个特征,但直接计量与反映却非常困难。因此,企业核心能力的披露必须借助企业核心财务能力。企业核心能力的增强,必然反映在企业财务能力和核心财务能力的改善与增强上。而企业财务能力的提高,又能维持企业能力的提高,并确保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延续。企业财务能力包括财务表现能力、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财务活动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最终将反映在以盈利和成长为核心的财务表现能力上。这三种财务能力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企业核心财务能力,即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的基础是盈利,目的是成长,关键是可持续,三者缺一不可。它在企业财务能力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盈利能力的最大化不如盈利成长

能力的最大化,而盈利成长能力的最大化不如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的最大化。因此,现代财务管理应以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的最大化为目标。惟如此,才能提纲挈领,全面提升企业财务能力,推动财务管理的深化。

二、电力企业核心财务能力状况和面临的突出问题

由于电力体制改革付诸实施,电力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被推向了前台,它的生存和发展遭遇到愈加严峻的挑战。现实状况是:长期“条条”管理的模式使绝大多数企业仍囿于完成上级下达的经营指标和追求盲目扩张的传统财务管理思想。若论及以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为表征的企业核心财务能力,或是因先天不足而显得稚嫩,或是因不得要领而缺乏调理。在市场环境不变的条件下,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企业财务结构的改善、财务战略的选择、盈利空间的拓展和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而凡此种种,恰恰是电力企业财务能力

现状的处处软肋。

1、电力企业的财务结构不尽合理。

这里所称财务结构包括资本结构和资金结构。

电力体制改革后,发电企业如释重负,市场化过程中,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相继进入。国电集团、华电集团、华能集团频频发力于资本市场,并拥有各自的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投资更是屡试不爽。相形之下,国有独资的电网公司则有些举步维艰。厂网分开后,电网公司的资产远小于原国家电力公司的资产,而城、农网改造产生的负债却全部由电网公司承继,使其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偿债能力面临较大的考验,电网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虽然国家为农网改造提供了一块还贷资金来源,将原来的分钱电力建设基金并入价内用于农网还贷,但毕竟缺口太大。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电力企业的资金结构。资金结构是指企业的各项资产项目所占用的资金与总资产之

比。合理的资金占用结构是保证资金发挥最大效能的前提。在电力改革的现阶段,发电集团及其核心上市公司最关心的是:在自己的巨额资产中究竟有多少资金可以拿来进行资本运作,实现战略重组。底华能国际有存款上十亿人民币,大唐集团有83亿存款,国电集团有70亿存款,而国家电网公司存款高达1278亿元!可见,电网公司的现金资源较为充沛,使用效率有待提高。与之相反,发电企业却显得有些拮据。

2、电力企业的财务战略不明确。

对大多数电力企业来说,在现有的资源和环境的限制条件下,如何深入研究并努力巩固其核心资源、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比其他电力企业更优、更快、更强,从而使自己赢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变得愈加重要。根据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应该在低成本、差异化和目标集聚战略中选择一种作为自己的竞争战略,并选择相应的财务战略。遗憾 的是:电力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中,并没有较为清晰的财务战略取向。由于长期处于无竞争的自然垄断地位,又缺乏有效的财务评价和监管机制,使得电力企业习惯于将规模扩张作为自身的发展方向,甚至于“可以不计成本,不讲效益”。近年来在城市及农村电网改造过程中,电力企业出现的立项时争抢投资额度,项目实施时因所得额度过大,消化不良,人为增加电网规划密度,形成大量无效资产,项目完成后又因财务费用剧增而致亏损的异常现象很值得我们反思。

高昂的负债经营成本对应极低的投资回报率,使得电力企业前行已不堪重负。但即便如此,大部分行业内人士仍认为电力企业的亏损完全是“政策性亏损”。难道我们对自己的未来不能有一点选择和把握吗?无论如何,作为财务人员应该警醒的是:电力企业的发展和成长如果脱离了低成本财务战略的轨道,必然会邂逅过载倾覆的危险,又何

谈可持续发展?

3、电力企业盈利空间有限,财务风险高。

可持续盈利能力作为核心财务能力的重头戏,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生死存亡。那么现状又如何呢?我们通过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可以窥斑见豹。“厂网分开”后,四大发电集团的销售利润率平均为%,平均为%;从-的平均水平来看,发电企业集团的盈利能力似乎有一些改善,但变化不明显,因而很难得出确切结论。但是电网企业就令人堪忧了:两大电网公司的销售利润率平均为%,平均为%;与相比下降了57%。如果参照国内其他行业或者国外同行业盈利水平,会发现一个令人迷惑的尴尬现象:无论是与国内主要工业还是与其它国家的电力行业的盈利能力比较,都显示了中国发电集团的盈利能力在国内、国际至少属于合理水平,但是电网公司的盈利能力则明显低得多。为什么我国电网公司盈利能力相当弱呢?原因是多方面 的,除去现行的投融资政策加重了电网企业的债务负担,致使电网企业各项投资支出只能依赖于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财务费用及其它成本大大增加,以及目前资产结构失衡而导致较大的税收政策负面影响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电价机制存在缺陷:一方面,由于各种电价差异所产生的交叉补贴大多由电网企业负担,而不是由政府、发电企业和其他机构分担,无疑会给电网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现行的电价体系的输配电环节,除个别跨网联络线核定了输电价格外,电网输配环节基本无独立价值表现,输配电价只是由销售电价减去购电价格的倒算法而得。这就造成当发电环节的投资和经营管理不善所造成的上网电价上升会使得电网经营的合理收益得不到保证,从而会影响电网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探讨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时,我们不能忽略未来的财务风险。电力作为产、供、销同时完成的特殊商品,对

下游产业的依赖性不言自明。现在的问题是:面对下游高能耗产业的高速发展,电力是否要快速跟进,以满足其超常规的用电需求?虽然,短期内高能耗产业确是有利可图,敏锐的民营资本也在大举进入,但从远期看,高能耗产业市场不容乐观:专家预计到底,钢铁的过剩产能为6000万吨,占届时生产能力的近1/5;电解铝过剩400万吨,而本年需求才不过600万吨;水泥也将有1亿吨的过剩。高能耗产业的巨大用电需求实质是将其财务风险转移到电力行业。依靠低电价,高能耗产业快速收回了投资,一旦其需求减弱,电力销售受阻,银行不良贷款数额激增,会引发较高的财务风险。故必须防患于未然,否则背黑锅的就极可能是尽力满足了高能耗产业用电需求的电力企业,毕竟,电力投资的回收期可是长达十年以上的。

4、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仍然较低。

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中最突出的

问题便是用户欠费。受限于电能的自然属性,电力企业一直沿用先用电后交费的营销方式,且电力企业现有的技术也不能做到随用随交,这就造成电力企业将电送出却不能同步收回电费的被动局面。一旦用户无钱或有意拖欠,就会形成坏账。

电力企业自身在财务管理的微观操作中同样存在大量积弊。电力系统进行的清产核资充分暴露出资产管理的混乱。由于没有对债务人进行精细化管理和业务追踪,大量的债权类资产成为坏账,甚至想要核销都因为年代久远,无法取得相关证据而寸步难行。电力企业是较早实现财务信息化的行业,但企业各自为政,投入大量资金重复研发,出现了mis、mrp、mrpⅱ、scm、erp、crm等一系列让人目眩的管理系统,却未能建立统一的融合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综合性信息管理平台,财务管理成本较高。

体现财务管理效率的另一个环节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探析 篇2

1 电力企业工程项目超概预算的原因

(1) 工程成本概预算编制偏差大, 成本控制缺失

电力企业工程施工过程中, 工程材料价格存在一定的变动, 有些材料价格随着时间、季节、场地等因素的影响波动, 导致工程概算数额与工程实际的开支存在差异, 如果材料价格变动较大, 概算差额也就较大。所以电力企业工程中超概算现象普遍存在。另外, 有关人员进行概预算编制时, 不可能完全预料到工程材料、设备等价格的变动, 在编制过程中也会存在指标套用、调整不当等情况, 这也是造成超概预算现象的原因之一。

(2) 成本控制跟不上工程设计变更

电力企业工程设计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工程进度以及工程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分配, 是进行工程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在设计工程过程中, 常常由于一些原因, 设计需要进行变动, 有时这种变动是必要的, 变动也会对资源节约等问题提供帮助。但是有些工程设计变动, 是由于工程施工前期不合理造成的。

其根本原因在于设计单位设计过程中, 没有综合考虑经济与技术协调问题, 主要负责设计技术, 没有重视工程经济责任, 常常导致工程设计对经济成本的控制力度不够, 在设计阶段也没有对工程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

(3) 工程项目经理人对工程成本控制不重视

电力企业工程项目经理人实施成本管理, 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程, 也需要工程全员、全系统控制, 这就需要经理人不仅要有高超的综合素质, 还需要对项目相关的施工、验收、结算等环节有足够的了解, 并熟悉电力企业建设的特征。

但是目前电力企业项目经理人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且缺乏明确的经济观念, 对工程质量、进度等重视的同时, 并没有重视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将工程成本控制责任推到电力企业财务部门身上。有些项目经理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施工项目经理人控制施工质量与进度;材料项目经理人只负责材料质量与技术, 都是各尽其职, 但是实际工作中, 需要这些项目经理人协同管理, 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

(4) 工程审计没有发挥应有的成本控制作用

工程审计时保证工程资金发挥应有作用的有力措施, 但是目前工程的审计项目安排不够合理, 审计时间也太过于集中, 加重了审计人员的工作, 导致对工程项目的审计工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另外, 有的审计单位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计任务, 存在工作不认真、审计不彻底现象, 严重影响了审计质量。

2 加强电力企业工程成本控制策略

(1) 完善电力企业工程概预算编制

电力企业工程概预算编制是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编制的合理性, 需要克服原来编制设计的保守性, 避免成本浪费现象, 并且需要概预算编制人员与设计人员紧密配合, 对工程投资进行估算, 并且对比多种经济、技术方案, 加强对概预算编制人员素质的培养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加强编制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 (2) 扩宽编制人员的知识面, 培养相关人员对工程概预算以及相关工作的了解, 包括工程成本来源、工程管理、国家相关标准等。 (3) 了解并熟悉国家相关政策, 并对工程经济加以管理。 (4) 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方面, 要加强相关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可以进行"业务比武"等活动, 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其业务水平的提升。

(2) 对工程设计实施优化, 节约施工成本

对工程的设计, 是控制工程成本的首要工作, 也是控制成本的关键, 所以要将工程成本当作设计招标条件之一, 在设计方案过程中, 要从多种技术、经济方案中选用最佳方案, 有效地降低电力企业成本, 尽可能避免工程超概预算现象。在工程招标过程中, 可以推行经济方案与建筑方案相结合的方式, 有多家竞标, 并通过专家组综合评比, 根据电力企业工程的实际情况, 选用最为合适的设计单位。

在设计过程中, 严格按照限额设计方案进行, 但是限额设计不能只考虑资金节约, 还需要重视科学, 重视实际, 保证方案科学的前提下, 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3) 规范电力企业工程招标过程

工程招标是电力企业工程重要的工作, 需要从设备、材料的采购招标以及施工招标两个方向进行, 建设单位需要通过合理的招标过程选择合适的材料供应商以及施工单位, 这也是控制施工成本以及施工进度的主要手段。工程招标工作必须公平公正, 在招标前要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 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 保证招标工作能够落实。

(4) 加强工程项目经理人的作用

充分发挥项目经理人的作用, 建立完善的电力企业工程岗位制度, 建立完善的责任制, 并树立全员经济意识, 确定电力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责任制度相结合的管理, 并加强对成本的控制, 发挥降低施工造价的作用。还可以将项目经理人的经济利益与工程成本挂钩, 这样能提升项目经纪人的积极性, 这对落实工程质量、进度以及成本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 总结

电力企业工程超概预算现象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也是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发生原因,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发挥项目经理人的作用、规范工程招标过程、落实项目审计工作, 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资金利用率。

摘要:本文分析了电力企业工程项目超概预算原因, 并提出了有效的工程成本控制策略。

关键词:电力企业工程,项目超概预算,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1]费亮.电力企业如何控制工程项目超概预算[J].经济论丛.2011, 24 (5) :215-216.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探析 篇3

【摘 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对电力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电力企业的发展情况影响着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加强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已经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从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出发,介绍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并提出了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为电力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一、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一旦电力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因此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电力企业在基于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有效配置电力企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能够使企业各部门之间达成一个互相制衡、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从而有效提高各部门的凝聚力,同时增强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风险,并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确保在保证安全生产与经营的情况下,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与发展能力,为电力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奠定良好地环境基础。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风险管理是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是为了合理规避与防范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所面临的风险,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的一种管理策略。而内部控制主要是以将企业的管理目标作为核心内容,对企业各部门之间关于企业规章制度的实施、各个项目的制定、资产的安全性、员工工作效率性、财务信息可靠性等方面的制定做好相应的规划,从而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平稳、有序进行。由此可见,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提升企业效益设立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内部控制是执行风险管理的手段与措施,风险管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只有二者相互支持,才能做好电力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地基础。

三、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电力企业也面临着巨大冲击与挑战,电力企业的风险评估因素要从其日常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入手,重点关注电力施工项目的实施与完善,也要着重关注日常生产中的风险点,对其可能产生风险的影响程度做好相应的预测,根据评估出的风险大小,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对于可能产生的较大风险,需要重点关注,提前做好规避措施。电力企业也要加强对市场的分析与预测,做好电力企业的风险预警工作,针对由于市场变动情况可能产生的风险制定出一套有效可行的控制方案,一旦风险真的发生,能够及时做好相应的规避措施,以免风险到来之际措手不及,争取将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电力企业需要将其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正,积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从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电力企业的治理结构,将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风险管理、企业目标高度统一,从而促进电力企业各部门的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到内部控制中,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与核心竞争力,有效降低企业风险;同时,电力企业也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形成一个信息共享与整合的平台,促进各部门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以保障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获取企业各个层面的相关信息,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更好的履行内部控制的职责,完善电力企业的各项管理建设工作,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风险监督管理工作,强化内部控制力度

电力企业要在企业内部设立其单独的风险监管部门,针对电力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到实时监控,寻找出引发风险的根本原因,并对容易产生较大风险的因素进行重点监控,一旦该项因素有所变动,需要及时上报,从而积极调整内部控制方案,做好风险的规避工作,减少工作中风险发生的可能;同时,电力企业也要强化内部控制力度,提升内部控制在电力企业的地位,明确各岗位职责与权限,将权利与责任一一落实到个人,确保电力企业的员工能够积极配合内部控制的调度与管理,将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发挥到最佳。

4.加强培养风险型内部控制人才

电力企业要注重培养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在电力企业内部积极宣传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意识以及对内部控制的认同感,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并通过培训与授课的形式,提升电力企业员工有关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方面的综合素质,促使电力企业员工能够积极配合内部控制制度的领导,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其工作中可能发生风险的环节,并主动上报上级领导,利用自身的工作经验与管理人员多多沟通交流,共同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制度,为电力企业风险防范工作做好积极的准备,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总结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需要得到电力企业全体员工的支持與配合。电力企业需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强化内部控制力度、加强培养风险型内部控制人才工作,才能有效降低电力企业所要面临的风险,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滕璟兰.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2014,10(16):64—65.

[2]白添元.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化工贸易,2015,2(05):12—12.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探析 篇4

一、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电力企业作为资源型国家垄断性企业,在过去一直处于经济垄断地位。一方面,政府对于资源的控制十分严格,另一方面,电力资源作为国家核心资源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掌握了电力资源就相当于扼制住了国家经济的脉管。所以我国的电力企业一直在计划体制经济模式中脆弱的生长,即使是转变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仍然懒惰的依靠着国家的政策,不思进取。传统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思想、粗放的生产方式、老旧的生产设备、滞后的市场营销手段,都严重阻碍这电力企业的发展。所以在二十世纪初,我国的电力企业将分化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电力生产,一个是电力营销。(一)落后的经济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落后的管理理念只会拖住企业发展的后腿,成为企业发展前路中的拦路虎。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沿袭了过去计划经济的管制模式,许多的电力领导者总是幻想着依靠国家的政策扶持,完全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意识。在国家日益开放市场的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面临着生产意识的落后,创新意识的不足和缺乏品牌意识等诸多问题。想要摆脱困境,电力企业就要不断提升自己,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法,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大胆创新,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3]。(二)滞后的数据化管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爆炸式推进,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数据化的管理技术。数据化的管理模式有利于管理者对企业发展的掌握和了解,对企业简化工作内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改革作用。从电力企业数据化管理的实效性看,数据信息系统规划严重不足,各部门之间的资源信息没有实现共享,数据库平台的缺失阻碍了电力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三)不规范的管理机制从电力企业的管理机制上看,其管理制度与企业发展并不匹配,从监管力度上看,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执行能力还是看得见的,但是管理者对生产的监督却远远不到位,这种监督的缺失严重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的进行。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对企业的管理时效性并不高,很多决策都是纸上谈兵,没有落实到实处,高科技应用手段并没有完全应用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导致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不符合市场需求。

二、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思路

电力企业处在产能过剩的困境之中,电力企业开始逐步对自身的战略发展规划做出调整,一方面紧密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一方面,全面提升经济管理工作,针对新的形式,发展创新工作思路。(一)优化管理制度。电力企业的管理者要不断强化意识,真正认识到经济管理在电力发展中的关键作用[4]。在认识的不断强化下,建立长效合理的管理制度,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统筹好整体管理工作,无论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研发、技术研发等相关部门都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从内容和制度本身完成创新管理。(二)优化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作为经济管理的直接操控者,其专业水平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决策和发展。那么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各企业就要坚持人才战略,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和监督,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采取优胜劣汰的考核机制,保持员工的专业活力。(三)优化管理意识。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坚持发展的思想意识,跟上时代的变化,学习使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建立人才培养战略系统,全面实现科技兴企战略,从思想意识上进行思想创新。在内忧外患的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人才能把握当前经济形势,面对电力产能过剩的现状实施经济管理的创新思想,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战略创新,都能促使电力企业快速稳定的成长。

三、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一)拓展市场营销空间。为了打破电力企业产能过剩的现状,电力单位要开展科学的管理模式,通过管理的实施拓展市场营销空间。一方面,电力企业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简化内部系统的工作内容,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优质服务,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有效降低服务成本,提升利润空间。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在经济管理上,要强化市场管控力度,依靠相关的.专业人员系统的对市场进行评估,并由此调整生产和销售等相关项目的战略目标,在企业管理人员的管控下,随时调整企业战略布局,有效推进市场开发。(二)制定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电力企业要建立自己的人才发展计划。我们都知道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战争,想要打破电力企业低效能搞浪费的现状,我们就要从培养人才开始。那么,电力企业就要针对现阶段的发展形势,组织相关的培训。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培训是有计划有针对性有考核的长效机制。一方面,企业会定期组织相关的技能培训,以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并定期进行考核,对学习完成度较高的员工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另一方面,企业会定期外派专业人才到企业外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有的是去发展程度较高的企业单位学习经验,有的去参加各高校的函授课程,不断提高自我专业水平的修炼,为企业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三)制定新型电价战略。随着电改不断深入,企业红利正逐步开始向全社会释放[5]。因此,电力企业要开始新的电价战略。结合用户的需求执行分时电价政策,峰谷电价、阶梯电价都是创新思路下的大胆尝试。利用新电价战略指导用户科学消费,有效用电,避免浪费,切实提高企业的利润[6]。一方面,持续推进的电改政策有利于企业对内部经济管理的优化,另一方面,电力企业以此为契机,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市场营销空间。总而言之只有时时掌握市场的需求,了解市场的变化,电力企业才能在风起云涌的竞争中,利用价格优势,稳稳的占领市场的第一把交椅。(四)制定统一发展目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统一的发展目标。只有设立稳定的发展目标,企业经济管理才能有的放矢的实施管理内容的相关制度。一方面,发展目标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为前提,强化管理层与管理中心之间的相互联系,完善企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电力管理阶层的设定要符合企业战略调整的方针政策,要拥有核心向心力,积极吸引员工参与目标的设定,使得所有员工为了统一的目标,心向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四、结语

总而言之,掌握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就相当于抓住了国家经济的命脉。作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电力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经济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走创新发展道路,均衡发展电力项目和市场营销的关系,关注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只有这样,电力企业才能经受得住市场竞争的巨浪,才能在市场的洗礼和检验下,稳定发展保持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武.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15):40,45.

[2]曹宇红.新经济形势下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3):206-207.

[3]沈伟庆.新形势下企业管理的创新策略——以电力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7):92-94.

[4]张振东.浅析在市场体制下电力企业如何做好经济管理工作[J].现代企业文化,2017(36):170.

[5]张影,梁中.信息化与电力营销管理创新[J].农电管理,2018(1):48-49.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探析 篇5

1 我国电力企业开展低碳经营和低碳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资料表明,1995~,我国发电总量增加了近3倍,占世界总发电量的20。3%,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另一方面,我国电力消费需求依然旺盛。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能源和电力消费都将快速增长,且用电量增速更快于能源消费。全国用电量为4。6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约增长一成二,人均用电量3483千瓦时,比上年增加351千瓦时,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总体看,电力工业还将保持高速增长势态,电气化还会继续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

我国电力行业是一个典型的依赖煤炭生存的行业,而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每年开发的煤炭有近一半用于发电,这也意味着由于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0%来源于电力行业。207月,国际绿色和平环保组织发布《中国发电集团气候影响排名》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电力行业对煤炭的过度依赖,阻碍了中国更加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仅排名前三的发电集团(华能、大唐和国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总和,就比同年英国全国的排放量还要多。高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将会导致气候变暖,由此造成海平面上升、农作物产量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方针,开展低碳经营,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电力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推广“清洁煤”和“热电联产”等新技术,重视对太阳能、风能等新兴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使电力行业逐步成为高技术、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行业。

电力企业内部诚信的模糊综合评价 篇6

电力企业内部诚信的模糊综合评价

从企业诚信的.内部角度出发,对180位企业领导就13个因素进行调查,并运用Delphi方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将定性的问题进行定量化评价,其结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 者:杨俊保 宋晓霞 陈金晶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上海,90 刊 名: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年,卷(期): 20(3) 分类号:C912.68 N945.16 关键词:内部   诚信   模糊   综合   评价  

绿色电力的电厂自动化控制探析 篇7

1 实现绿色电力的电厂自动化控制是电力生产的必然趋势

为了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电力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对其生产的各项要求更加严格。电厂的生存和发展除了普通的电力能源供应之外,还要对电能生产的能耗量、发电工作的效率负责。在提供能源的同时,更要注重降低排放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和良性发展。电厂的电力生产不仅要实现安全、平稳、持续的良好运行,还要积极进行技术革新,以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自动化、一体化、数字化控制的现代化绿色电厂。绿色电力的电厂自动化控制是电厂建立和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电厂经济向前发展、实现持续运行的重要条件。在电厂实现自动化控制,能够使电厂的发电效率得以提高,而且对能源的消耗也大大节省,从而使整个电厂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不同电厂生产运行的不同经济目标,根据不同的区域功能和等级差异进行各自对应的特性曲线图的绘制,对重要的参变量进行表示。将实际工作中的各个工作点在图上进行实时的动态显示,控制人员根据特性曲线图的信息选择最优的方法进行参变量的控制和调整,以使工作点在最佳的区域范围和数值范围内得到稳定的控制。实现绿色电力的电厂自动化控制可以大大减少人力工作的压力和劳动强度,实现自动化的有效、安全、准确的现代化电力生产模式,大大提高电力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

2 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点要求

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在系统的各个侧重点满足考核的要求:

1)要符合自身具有自动化水平和经济要求。不同的电厂在生产规模、生产设备、运行环境、和自动化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差异,因此,对其具有的自动化水平和经济指数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各个电厂要从自己的生产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特点和水平的自动化系统,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包括与原有设备是否兼容等问题;

2)硬件的配置要求。在自动化系统的硬件配置方面不能单一的追求高配置,各电厂要根据自身情况的需要对硬件的等级和数量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性能的充分发挥;

3)自动化控制区域的划分。电厂要根据所需要控制的功能区域配置进行自动化控制区域的划分,主要控制区域过多,会给数据的传输增加压力,直接影响自动化控制的运行速度和工作质量,因此,尽量将控制区域数量减少,也保证自动化系统充分的发挥控制作用;

4)要求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否正确发挥控制作用,和控制信号的准确获得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时要对其使用的半导体器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制造工艺要求,以确保外部干扰对信号精度的影响,从而保证自动化控制的准确性。

2 绿色电力的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立

2.1 集散控制系统

此系统是一个建立在网络通信条件下,对过程的控制级和监控级组成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此系统作为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显示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整体,具有控制分散、操作集中、管理分级、组态方便等特点。此系统为分层结构,具有很好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工作的需要,通过网络连接的方式,同高性能的计算机设备联合协作,实现更加优化的集中管理。其缺点在于:如果系统规模增大,会使信号传输发生堵塞,从而影响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而且其信号的准确度不高,较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

2.2 可编程控制器

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数控系统,对用可编程存储器储存的设计指令能够实行面向操作。因为其表达式采用继电器逻辑梯形图,所以操作者可以很容易的对其进行掌握和操作。另外,可编程控制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其采用的模块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自动化控制对象进行合适的组合调整和扩展。

2.3 总线控制系统

在现在总线的控制方面使用双向传输信号,这样即使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传输也不会对其造成通讯的阻碍。工作现场信息数据是的实时提供,可以为电厂的管理决策提供可参照的依据。现在总线控制系统的优点在于在设计和电缆的使用上都达到简化,减少了成本的投入。在安装和调试运行的过程中易于操作和维护,同时可因实际的需要进行扩展,不仅节约成本,而且工作效果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2.4 工艺以太网技术

工艺以太网作为改造后的新的工业应用环境,对通信和传输方面进行了确定性的改进,同时还具有控制应用功能。工业以太网使确定性和实时性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不仅结构简单,节约成本,而且安装和使用非常简单,传送速度高,兼容性好,是现今电厂自动化控制平台的首选。

3 结论

绿色电力符合现在能用发展的需要,在进行绿色电力的电池自动化控制建立过程中,要根据电厂自身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系统配置和控制技术的应用。对于监控模式的选择以符合电厂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选择最适合自身需要的控制系统,使电厂的自动化控制充分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立昌.关于绿色电力的电厂自动化控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 10 (27) .

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措施探析 篇8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措施

一、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意义浅析

1.保障企业财务基础

电力企业虽然是我国民生的根本,但是其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流较大,在整体的经营活动中无可避免的会受到市场的影响,且因为利益冲突或利益交差而产生资产侵占与挪用等损害企业利益的犯罪行为也是时有发生的。财务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对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等多重举措相结合的方式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使其围绕着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进行运转,一方面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另一方面维持整体的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2.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电力作为我国民众生活的基本需求资源,必定由国家进行保障,所以在电力企业的资金来源中国有资产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而前文提及电力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对经济活动的有效控制来服务于企业整体的战略发展需求,在保障企业基本生存需求的基础上追求发展,这在另一层面上可以说是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及增值。

3.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财务内部控制因为直接涉及到企业的经济活动,所以其控制活动会在信息资料角度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生产、销售、人力资源、后勤保障等部门的管理经营,虽然说财务内部控制虽然也仅仅属于内部控制工作的一个小分支,但是因其涉及范围较广,且能够直接有效地控制各部门经济命脉并以此获取各部门直观的经营管理信息,所以财务内部控制可以说是对企业整体活动经济数据化的控制和反映,而这种全局性的控制信息对于完善电力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系统来说具备重要意义。

二、 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措施探析

1.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制度

体系的建立是实施一项管理的物质框架基础,而制度的建立健全则是管理活动的理论保障。电力企业要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必须要从这两方面着手。财务内部控制是对企业整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配合一系列的会计政策和实施方法,保障电力企业资金财产安全的举措。以审计工作为例,在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审计是其中的重要模块。审计工作可以说是财务工作质量的托底保障,是财务工作不可突破的底线,所以财务审计在财务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也举足轻重。在体系角度而言,审计工作可以加强核查管理、避免会计信息失真,满足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内部审计监管的需求,完善内部控制整体的运行框架;在制度角度上来说,将审计工作进行制度化的规范,一方面可以规范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可以确立审计部门工作地位及权威性,方便后期财务内控工作的有序进行。当然审计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实际工作中的监管模块、外部审计模块、风险分析与应对模块等都需要进行体制化建设,并在制度中确认其地位与工作内容等,以便于后期工作的开展。

2.重视财务内部控制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在我国所有企业的财务部门中,权限不明、职能交叉、甚至渎职的行为屡有发生,因为在财务部门的工作中,虽然设置了岗位权限,并且明确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制度,但是却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在财务工作中,电子支付环节出纳制单交由会计或财务主管审核,在理论上已经满足对资金流动的控制,但是很多审核岗位的工作人员由于过度信赖上一环节工作人员而没有进行审查核实,直接予以通过,一旦发生资金支付错误导致企业资产损失或资金短时间被他人占用,该部分损失企业只能自行承担。这说明在电力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中,除了要加强制度化的建设,还要将财务内控活动涉及到相关工作人员的内控观念进行培养与提升,因为无论制度建设的多么完善,终归是由工作人员去完成,意识形态是社会实践的指挥者,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在意识层面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财务内部控制便一直难以达到其预期价值,电力企业在此环境中,必须认识到财务内控意识对于企业整体贯彻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意义,在企业内普及财务内控知识,塑造财务内控氛围以保障财务内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3.重视财务风险预警与应对能力的提升

财务内部控制服务于企业整体经营活动及战略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又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整体综合实力的关键。电力改制过后,电力企业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迈进,但是因固有的粗放式经营理念根深蒂固,所以电力企业整体对于风险的预警机制存在极大的漏洞,且对风险的应对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经验,导致电力企业整体的风险应对能力极低,一旦财务风险得不到控制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甚至会动摇企业整体的生存根本。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必须要通过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培养出一批具备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的财务内控工作人员,以强化企业对细微风险的辨别能力以及整体风险预警能力,虽然没有实际的财务风险应对经验,但是必须要通过对国内其他行业风险应对措施的借鉴以及国外同类行业的风险控制举措进行学习,以增强电力企业整体的风险抵御能力,保障企业基本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邓建明.分析财务管理在電力企业的有效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7).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探析 篇9

摘要:电力安装工程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在电力企业之中处于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地位,其电力功用的设计和实现必须以电气安装工程施工为前提,要以科学而严谨的态度进行电力工程的施工和安装,以精细化的施工理念保障电气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在电气设备、电线敷设与连接、电气材料使用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施工管控,从而确保电气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可靠。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控制

电力行业是我国重要的行业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利益。为了确保电力行业的安全可靠,需要重点关注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运用科学化的电气工程施工控制技术,在新型电气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关注电气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实现对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从而有效地提升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

一、我国现阶段电气工程施工的现状分析

在现代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前提下,电气工程作为电力企业中的重要施工内容,它逐渐以现代智能化的电气运输和调控为内容,进行各种复杂的智能电气系统的施工。在这些复杂的环节之中,难免存在一些施工中易发生的问题,诸如:电气工程的整体设计有待提升,电气设计图纸的规范性要求有待完善、电气施工工程的材料质量的控制不到位等等。因而,我们需要从当前电气工程施工的现状入手,针对电力企业电气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控制,从技术上、管理上、制度上分析电气工程的施工控制的重点难点,从而提升电力企业整体的综合效益。

二、电气工程施工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1、施工前的准备控制

电气工程施工前的准备控制需要有高素质的专业施工队伍为基本前提,必须在拥有专业而规范的施工队伍及人员的前提下,进行电气工程的相关施工。并应认真做好电气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从队伍上给予质量控制以保证。对于电气工程的施工材料控制也是必须重点关注的环节,为了提高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需要选用合格的施工原材料,各种电线、灯具、配电箱柜等都要有检验报告和合格证,避免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在材料进入施工之前要进行严格的型号、规格和材质的检查,全面按照施工材料清单进行详细的核对和清查,从而保证电气工程施工材料的可靠与良好。

2、施工阶段控制

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依照电气工程施工标准及规范,对所有施工材料进行性能检测之后,对电缆进行严格的分类审查,并做好标识之后才能进行电气工程的施工。

2.1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预埋电线管保护层的厚度,而且要确保电气连接设备的牢固,避免电气设备在振捣过程中的意外脱落。

2.2要在浇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输送泵设备,电工技师要及时处理在输送过程中对线管和线盒的损坏。

2.3焊接工艺也是电气工程施工中不可漏失的环节,需要进行重点控制和关注,要避免错焊和漏焊的情况。焊接人员还要重视对金属管口的毛刺的处理,对于电气工程施工中的绝缘层厚度要进行完整度、密实度的检查,要保证电线管预埋的深度,确保安全。

2.4在施工中还会出现电气工程短路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将熔断器配置到敷设线路之中,从而在判断、分析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对电网线路的漏电保护。

2.5在电力设备接地的施工过程中,也要根据电力负荷的大小和用电状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控制。要采用不同的接地方式如:重复王禹(身份证号:210311198304250916)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等,以应对不同电力负荷状态和不同的用电需求,实现安全稳定的接地保护。对于防雷接地方式的施工,要注意避雷带的定位不准的.问题以及防雷设施末端埋深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重点施工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施工过程控制。

3、施工后控制

电气工程施工后期需要按照规定进行调试,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如:测量电压和电阻法、强迫闭合法等,对电气工程施工故障加以辨识和判定,及时处理在调试阶段的问题,从而确保电气工程施工的高质量水平。在电气工程调试阶段要拟定科学而合理的设备调试方案,以配电装置的调试为核心,进行安全调试,对于不符合规范的施工问题要及时加以整改,如:在施工中出现低压开关柜内回路开关的动作整定电流不符合设计要求、避雷器的绝缘电阻值与施工设计不相符合等。

三、电气工程施工中重点输电线路施工的质量控制内容

电气工程施工中输电线路直接关系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需要我们加以重点关注。因而,在输电线路的施工中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电气工程的整体安全。

1、输电线路基础施工质量控制。在电气工程输电线路的基础施工过程中,要认真审核基础施工图纸,确保输电线路施工设计与实际相吻合。在统一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基础施工技术,考虑输电线路周围环境,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

2、输电线路的杆塔工程质量控制。电气工程的输电线路施工中,杆塔工程施工要进行正确的选型。由于不同型号的杆塔施工方式不同,因而,在施工过程中,要选取适宜的杆塔和接地配套装置,考虑实际施工地形环境,充分实现杆塔的最佳功能,最大可能地减少施工工程量。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占据过多的土地面积,要力求在确保杆塔功用的前提上,保持周围环境的外部景观,从而实现对杆塔工程的正确合理的质量控制。

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电气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现场中,也要加强质量监管,要由专业的施工质量监控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监督,将施工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同时,在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开展工程验收,要以图纸为参考,注重对电气输电线路的隐蔽施工进行检测,从而提高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电气工程施工是在现代化技术的条件下的系统工程,它在新型智能电气设备的应用之下,要进行科学而严谨的审查和监控。要在电气工程的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不同阶段,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质量控制,要积极把握住电气工程施工控制的要点和重点,从而提早发现安全隐患,采取科学的控制措施,确保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艳.浅谈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的要点[J].科学中国人,(20.

[2]单子慧,解培松.浅析输电线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要点[J].黑龙江科学,(12).

[3]舒秋华.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分析与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11).

上一篇:新当选村委会演讲稿下一篇:新型碳材料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