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安全风险分析
分 析 报 告
编
制:刘玉祥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总
工:
矿
长:
二0一八年七月二十三日
鑫泉矿业有限公司重大风险管控研判 分 析 报 告
根据湘煤安监发(2018)1号文件要求和我矿实际情况,为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提高安全风险管控意识及效果,遵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定期检查有关“矿长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的要求,矿长于7月23日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开展本次检查活动。
一、召开专题会议
会议时间:7月23日
会议主题:鑫泉矿业有限公司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与管控效果检查分析。
会议地点:矿会议室 会议主持人:矿长李陆军
参加人员:生产矿长阳庆平、总工程师王祝裕、安全矿长杨永辉、机电矿长扶检兵、通风矿长扶能武、调度室主任谢本亮、掘进队长扶意如、通风队长姜孝玖等相关区队负责人。
责任分工:
矿长:全面负责本次检查分析的领导工作。
生产矿长:负责组织领导采、掘顶板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与检查分析工作。
总工程师:负责组织领导“一通三防”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与检查分析工作。
安全矿长:负责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与检查分析的监 督检查工作。
机电矿长:负责组织领导提升运输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与检查分析工作。
通风矿长:协助总工程师进行“一通三防”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与检查分析工作。
其他相关负责人:负责本职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措施的落实与检查分析工作。
基层区队负责人:负责本区队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
二、工作要求
1.矿长每月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布置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明确责任分工。
2.分管负责人每旬组织对分管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
三、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效果检查分析报告
结合当前矿井现状及井下生产布局和采掘工作面情况,针对水害、火灾、瓦斯、煤尘、顶板冒顶、提升运输机械事故、火工品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经现场检查和查阅图纸、资料,各类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与管控效果如 下:
(一)瓦斯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与管控效果分析
1、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1)矿井“一通三防”机构、人员设置齐全。(2)通风设施构筑达标,通风系统稳定,风量充足,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等独立通风,无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和扩散通风。
(3)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实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风筒接设到位,风量充足。
(4)严格瓦斯检查制度,每月编制瓦斯检查计划、绘制瓦斯巡回路线图,瓦检员认真检查、汇报、填写瓦斯记录,无空班漏检、弄虚作假行为。
(5)矿领导、区队长、技术人员、班组长等人员下井必须按规定携带便携式瓦检仪。
(6)能够加强火源、放炮和电气防爆管理,杜绝引爆火源。
(7)能够加强瓦斯监测管理。确保监控系统功能健全、正常运行,各类传感器安装位置、数量、报警值、断电值准确,定期标校,保证动作灵敏、系统可靠。
2、管控效果分析
115上1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和巷道硐室,都没有发生过瓦斯积聚或超限现象,管控措施有效,效果符合预期 要求。
3、改进措施
(1)加强通风管理,保证通风设施构筑达标,通风系统稳定,风量充足。
(2)加强瓦检员管理,保证检查巡视到位,杜绝脱岗、假检、岗位睡觉等违纪行为。
(3)定期对采掘工作面进行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装置试验。
(4)应及时对井下甲烷传感器进行标校。
(二)煤尘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与管控效果分析
1、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1)矿井防尘机构、人员设置齐全。
(2)防尘洒水系统健全,管路铺设到采掘工作面。(3)采掘工作面能够严格执行和落实综合防尘措施。采煤、掘进作业时打开喷雾降尘,转载喷雾、净化通风设施齐全完好,正确使用。
(4)运输系统各转载点、煤仓下口放煤眼喷雾设施齐全完好,正确使用。
(5)严格执行粉尘清洗制度,定期清洗巷道积尘。(6)能够加强对各产尘点的粉尘检测和检查。
2、管控效果分析。
煤尘治理到位,煤尘浓度在允许范围之内,各地点无 煤尘堆积超限现象,管控效果符合预期要求。
3、改进措施
(1)定期进行巷道粉尘冲洗工作,作好记录,规范管理。
(2)各类喷雾装置、风流净化水幕等要保持完好,正确使用。
(3)加强采煤、掘进内喷雾管理,保证完好。
(三)水灾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与管控效果分析
1、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1)矿井防治水机构、人员设置齐全。
(2)防治水制度健全,探放水设备、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齐全。
(3)矿井排水系统健全,设备设施齐全,满足矿井排水需要,对水仓、水沟定期清淤,保证畅通。
(5)地测人员掌握矿井水文地质和老空积水情况。(6)探放水前进行专项设计,确认积水量,钻孔数量。探放水作业由探水队施工,形成排水系统后再放水,放水时能够做好水量测定,经确认后结束探放水作业。
2、管控效果分析。
矿井无水患,管控效果符合预期要求。
3、改进措施。
(1)及时清理大巷排水沟、主副水仓清淤。
(2)加强井下排水管路、主排水泵检查维护,加强临时水仓管理。
(3)加强采掘面水害预测预报工作。
(4)探水钻机数量少,及时购置加强探放水工作。
(四)火灾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与管控效果分析
1、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1)人员设置齐全、制度健全,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齐全。
(2)矿井消防供水管路系统健全,灭火器、沙箱满足灾变需要,管路接设到采掘工作面。
(3)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有专门防灭火措施,能够严格执行和落实。
(4)通风设施构筑位置合理,对风路上无用的设施能够及时拆除,减少局部通风阻力。
(5)密闭管理符合规定。永久性密闭采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密闭前支护完好,定期检查维护,建立档案管理。
2、管控效果分析。
矿井无火灾隐患,管控效果符合预期要求。
3、改进措施
(1)严格控制井下火电焊,凡是能升井焊修的零部件一律升井。
(2)加强对井下电缆、电气设备检查,防止发生火灾。
(3)定期进行防火门检查、对消防材料进行检查等做好矿井防灭火检查工作,做好相关记录。
(五)顶板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与管控效果分析
1、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1)顶板管理制度、机构、技术及管理人员健全。(2)巷道支护方式、方法、技术参数合理,支护强度可靠。
(3)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护不小于20米,掘进工作面永久支护到迎头,按规定使用临时支护,最大最小控顶距符合规定。
(4)巷道维修及时,检查巡视到位,对井下各条巷道做到按规定和要求进行顶板观测。
2、管控效果分析。
巷道支护可靠,没有发生过冒顶现象,管控效果符合预期要求。
3、改进措施。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2)掘进工作面使用好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3)进一步做好工作面及巷道压力观测工作。(4)加强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护管理。
(5)工作面初采初放要编制措施学习经审批后执行。
(六)提升运输系统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与管控效果 分析
1、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1)提升运输管理制度健全,图纸资料齐全、真实准确
(2)刮板输送机的日常检修维护到位,设备完好,安全运行,无带病运行现象;各类保护装置设施齐全,试验灵敏可靠,保持完好,正常使用。
(3)辅助运输能够严格按核算的载荷提升物料,无超载运行现象。
(4)作业人员能够按操作流程和标准操作。(5)机电设备采购、使用、管理必须符合相关规定,无使用非安标产品及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行为。
2、管控效果分析。
提升运输设备检修维护到位,安全运行,没有发生过提升运输事故或险情,管控效果符合预期要求。
3、改进措施。
(1)做好提升绞车、刮板机检修维护工作,定期检查托辊情况。
(2)加强对绞车司机、刮板机司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3)刮板机转载点落煤应及时清理。
(七)火工品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与管控效果分析
1、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1)人员设置齐全、制度健全,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齐全。
(2)炸药库消防供水管路系统健全,灭火器、沙箱满足灾变需要,管路接设到库房内。
(3)严格执行和落实火工产品领退制度。
2、管控效果分析。
矿井火工产品无事故,管控效果符合预期要求。
3、改进措施
(1)严格执行出、入库房人员登记制度,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2)实行人防与犬防相结合。
四、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及责任分工地
针对以往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分析,结合当前安全生产实际,安全风险管控重点仍然以瓦斯、火工品使用管理、水、火、煤尘、顶板、提升运输系统风险管控为主,具体责任分工与方案如下:
1、瓦斯风险管控方面。
由通风矿长扶能武负责,相关区队负责具体执行。必须保证通风系统合理,风量充足;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做到动作灵敏,报警断电可靠;瓦斯检查到位,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2、煤尘风险管控方面
由通风矿长扶能武负责,相关区队负责具体执行。加强洗尘、健全洒水系统,对洗尘设备加强维护,严格落实综合防尘措施,杜绝煤尘事故。
3、水灾风险管控方面
由总工程师王祝裕负责,生产技术组具体组织,相关区队负责具体执行。保证防治水及防汛物资储备,做好排水管路维护,严格落实防治水制度,杜绝水害事故。
4、火灾风险管控方面
由机电矿长扶检兵负责,相关区队负责具体执行。加强火电焊管理,严格落实防灭火措施,杜绝矿井火灾。
5、顶板风险管控方面
由生产矿长阳庆平负责,生产技术组具体组织,相关区队负责具体执行。加强巷道设计管理,保证支护可靠,认真执行顶板观测和敲帮问顶制度,加强顶板巡查,杜绝顶板事故。
6、提升运输系统风险管理方面
本文就施工现场建立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提出意见与建议, 与广大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共同探讨, 预防施工现场事故的发生, 提高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 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辨识依据
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2000等有关条款是进行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辨识的重要依据。城市建设施工安全危险源存在于施工活动场所及周围区域。其形成原因, 包括施工前期的勘察设计不符合的结果和施工过程的各种不符合的活动、物质条件 (人、物、环、管) 。只有能辨识危险源并找到根源, 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监控。
施工场所重大危险源指存在于施工过程现场的活动, 主要与施工分部、分项 (工序) 工程, 施工装置 (设施、机械) 及物质有关。主要重大危险源有:
⑴脚手架 (包括落地架、悬挑架、提升架等) 、模板和支撑、人工挖孔桩、基坑 (槽) 施工, 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 (工棚、围墙等) 失稳, 造成坍塌、倒塌。
⑵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等大型起重设备的安装、拆除、运行过程中, 因违规操作等原因造成的坍塌、机械伤害及物体打击。
⑶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 (包括高空、洞口、临边作业) , 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配系防护绳 (带) 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
⑷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 (凿岩) 等施工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 (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 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
⑸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 (吊) 运等发生高空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
⑹工程拆除、人工挖孔 (井) 、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 因误操作、防护不足等, 造成人员伤亡、建筑及设施损坏等。
⑺人工挖孔桩 (井) 、隧道凿进、室内涂料 (油漆) 及粘贴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气体中毒等。
⑻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要求、防护不到位, 造成火灾或人员中毒意外;工地饮食因卫生不符合要求造成集体中毒或疾病等。
施工场所周围地段重大危险源存在于施工过程现场并可能危害周围社区的活动, 主要与工程项目所在社区地址、工程类型、工序、施工装置及物质有关。主要重大危险源有:
⑴邻街或居民聚集、居住区的工程深基坑、隧道、地铁、竖井、大型管沟的施工, 因为支护、顶撑等设施失稳、坍塌, 不但造成施工场所破坏, 往往引起地面、周边建筑和城市运营重要设施的坍塌、塌陷、爆炸与火灾等。
⑵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等施工降水, 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
⑶邻街施工高层建筑或高度大于2m的临空 (街) 作业面, 因无安全防护设施或不符合要求造成脚手架、滑模失稳等坠落物体 (件) 砸死砸伤人员等。
⑷工程拆除、人工挖孔 (井) 、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 因设计方案、操作、防护等原因造成施工场所及周围已有建筑及设施损坏、人员伤亡等。
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大致由作业风险、地质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材料因素、人员因素等组成, 有时几种因素相互交叉产生, 但总的来说, 不外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
施工企业安全风险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安全认识不到位, 安全管理松懈构成风险;
⑵安全责任制不到位, 考核淡化构成风险;
⑶总包监督不到位, 以包代管构成风险;
⑷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 落后的生产技术构成风险;
⑸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知识缺乏构成风险;
⑹工程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直接构成企业管理风险。
安全风险直观的表现是事故, 事故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 危险趋势未及时遏制时突然发生, 追溯事故成因, 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是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
2.1 人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的失误, 这既有人的自身因素, 又有环境因素, 如身体素质差异、身体状态 (疲劳、疾病) 、技能高低、管理好坏等。
2.2 物的不安全因素
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 当能量意外释放, 可能引发事故, 这种可能称为物的不安全因素。在建筑施工中物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来源于高处作业、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机械设备、材料等五大方面。
3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 对所有已经识别的危险源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评估风险的可容许性、确定风险等级, 以便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在风险评价中, 常按照导致事故的可能性或频繁强度, 确定其可能性等级, 并按照导致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 确定其严重性等级, 然后综合可能性与严重性两种评价, 得出风险程度的等级。
3.1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
对于建筑施工类, 风险评价可以有定性评价、半定量评价及定量评价3类, 一般采用的是定性评价法与半定量评价法。具体操作方法有:
⑴直接判定评价法。如对照经验法、类比法、物体材料性质分析法等。
⑵安全检查列表法。如公司级、工地级、班组岗位与专项性安全检查表 (起重机械、电气设备设施、吊装作业、明火作业、危险化学品等) 。
⑶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根据D=L×E×C公式, 得出风险影响等级D。D值越大, 说明风险越大, 需要采取控制措施。以下将举例说明了建筑工地常见的危险源按LEC法进行风险评价的结果。
⑷故障树分析法 (FTA) (或称事故树分析法) 。以故障、事故、事件为起点, 作为顶上事件, 然后按照逻辑关系, 分析其可能产生后果的原因、失效状态。
3.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LEC评价法
主要介绍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采取“打分”的办法指定各主要因素的分数, 然后根据总的危险分数来评价其危险性。危险性即用下式表示:
D (危险性) =LEC
其中: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危险严重度。三个主要因素的评分方法如表1~表4。
将收集的信息按上述标准评分, 并计算三个指标的连乘积, 得出D值, 并按照表四所列的分值区域判断其风险程度。
下面举某建筑施工工程为例, 根据其作业风险程度, 制定重大风险汇总表 (表5) , 并以此作为确定危险源等级的主要依据。
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 是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预防重大危险源发生的基础性的工作, 应当引起广大施工企业的重视, 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确保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坤.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25~26
【关键词】社会事业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方法与实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加速转型,我国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极端事件增多,正处于社会矛盾的易发期和高发期。重大社会事业领域作为社会稳定风险高发区,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社会矛盾突出、风险不确定因素多、社会影响大等特点。随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推进,社会事业重大项目亟需建立一套系统、高效、可行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价体系。为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探索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体系的构建。各级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关于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办法的法规和文件,但这些法规文件规定的过于笼统,不便于具体操作。正是基于上述风险分析方法实践方面的需要,本文专门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理论和方法作一些研究和探索,作为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方法的一种尝试。
一、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的范围
社会事业重大项目是指关系社会公共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在建、拟建公用事业项目,并且符合地方政府关于重大项目建设规模和标准要求的项目,主要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政、体育、旅游、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设施和社会领域产业项目。
二、开展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必要性
1.是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社会事业重大项目,事关国计民生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牵涉面广、影响深远。加强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和预警,有助于全面排查掌握影响发展与稳定的各类隐患因素,有利于标本兼治综合推进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
2.是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坚持以民为本,深入广泛地体察民情、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是提高党委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掌握各类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手段。在那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牵涉面广、影响深远,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社会事业重大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切实抓好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判定和预警,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
三、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特点
1.公众诉求日益多样化
社會事业重大项目的利益相关方诉求与项目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社会事业重大项目涉及利益相关方广、社会影响大、社会稳定不确定因素多,民众的诉求心态更加复杂多变,诉求导向也更加多元化。部分群体除表达物质利益诉求外,一些权利的诉求、安全的诉求也被激活,呈现出物质利益诉求、权利诉求与安全诉求相互交织的态势。
2.分析范围及调查内容广泛
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布范围广,涵盖了项目前期、建设期和运营期全过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内容包括项目合法性、社会环境、征地拆迁、生态环境、建设管理、安全控制、经济利益等方面。这些风险既关联项目本身、相关利益群体,又涉及社会及环境容纳问题,风险分析内容广泛,而且需要搜集大量的基础资料,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
3.分析指标多样复杂
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指标繁多,针对性和专业性较强。按量化性质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按重要性分为约束性(绝对性)指标和参考性(相对性)指标,还可按时间发展分为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这些指标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机构认真加以选择和确定。
四、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方法
本文以投资10亿元的“某国家考古遗址旅游公园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为例阐述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方法。分析流程:成立项目小组→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风险等级评价→提出分析结论及建议。
1.风险调查
(1)风险调查内容。根据项目的实际,结合项目建设方案,运用适用的方法,深入开展风险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项目的合法性;项目所在地周边的自然环境现状、社会环境状况以及项目实施可能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利益相关者态度;当地政府、社会组织态度;媒体态度;同类项目曾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等。(2)风险调查范围。根据项目风险调查内容结果,确定项目的风险调查范围,见表1。
(3)风险调查方式与方法。风险调查的方式有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项目采用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相结合的风险调查方式。风险调查常用的方法有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等。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项目小组进行了广泛调查,充分收集各方意见和诉求,对前置文件、合法性文件资料的采集采用文献法,对社会环境调查组合应用公示公告、问卷法、走访座谈、网上调查等多种方式和方法。
2.风险识别
在项目风险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利益相关者不理解、不认同、不满意、不支持等方面,或在日后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情形,全面、全程查找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各种风险因素。风险识别一般选用对照表法、专家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案例参考法、项目类比法等方法。项目采用对照表法识别项目的特征风险因素(对照表省略)。通过对照表法,对项目风险因素和社会互适性因素进行了仔细识别和分析,归纳出了项目4个主要风险因素,见表2。
3.风险估计
(1)风险估计方法。风险估计一般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逐一对风险因素进行多维度分析,估计其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选取的维度通常包括:可能产生风险的项目阶段、地域、群体以及风险的成因、影响表现、影响程度等特性。主要风险因素的估计,可对风险概率、影响程度和风险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判,也可根据专家经验确定。根据风险程度进行排序,揭示主要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2)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及其风险程度。
1)社会稳定风险单因素分析(见表3)
2)主要风险因素程度汇总(见表4)
4.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為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项目实施可能引发的风险,根据项目建设特点,针对主要风险因素,提出综合性和专项性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见表5。
5.风险等级
(1)主要因素风险变化情况分析。根据以上分析成果预测措施前后每一个主要风险因素可能引发风险的变化趋势和结果,见表6。
(2)风险指数计算。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指数计算一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可选用专家直观判定法、专家打分法确定措施后每个主要风险因素风险权重。项目风险指数计算见表7。
(3)风险等级评判标准。参照国内部分地区的做法与经验,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定符合行业实际的风险等级评判标准,见表8。
(4)项目等级综合评判。经过采取一系列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后,项目4个主要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中,有2个较小、2个微小,项目措施后综合风险指数为0.1。对照表8,综合判断项目措施后风险等级为低风险等级(C级)。
6.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
(1)风险分析结论。1)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为:被征地农民就业及生活风险、土地房屋征收补偿标准风险、水土流失风险、噪声和振动影响风险。2)项目措施后综合风险指数为0.1,综合判断项目措施后风险等级为低风险等级。(2)风险分析建议。1)针对公共服务提供不足和拆迁安置落实的问题,尽快提出修订方案。2)根据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价值观、对风险的认知和承受度、对某一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偏好等,以最适当的方法进行沟通,力求取得最佳的实际效果。
五、结束语
以上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方法适用于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的风险调查、识别、估计、防范以及风险等级确定,同时也可适用于其他项目领域。一般来说,在社会事业重大项目中,社会稳定风险一般不涉及严重污染、民族矛盾等问题,主要集中在规划和审批程序、征地拆迁、生态和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在风险识别、估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具体项目时间紧迫性、影响范围大小、项目风险调查难易度等特点,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当前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选择适宜的方法综合运用,得出客观、科学、可靠的分析成果,不仅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阶段提供直接依据,而且为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胡建一.《公共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与评估概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03月
作者简介
机电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编制单位:机电科 编制人:杨雷雷
编制时间:2018年2月6日
机电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及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手册中将危险源分布情况,制订机电管理标准和管控措施,明确责任岗位,确保技术、人员、资金有保障。为保证供配电系统可靠,风险管控工作有效开展,并落到实处,特成立机电重大安全风险控制领导小组。
一、机电风险控制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赵聪章 副组长:张衡
成 员:郝敬韬 杨雷雷 李新 周华云 周仕杰 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机电风险管控措施、岗位职责及规范; 2.负责落实供配电系统、机电各岗位风险管控措施及行为规范; 3.负责组织机电风险管控措施、岗位职责及规范方面的培训;
4.负责组织机电各岗位对风险管控措施、岗位职责及规范进行动态更新。5.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机电科,郝敬韬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科学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治理隐患、防止大事故为目标,以落实责任为重点,全面排查治理隐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对机电风险超前预控,规范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和遏制机电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目标任务
通过机电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机电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杜绝和遏制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
四、机电风险管控实施方案
机电风险管控措施表
名称 管理标准
1.供电系统应安全可靠,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应分接任何负荷。
2.井下各水平中央变电所、井下主排水泵房、主要通风机全部实现双回路供电。
3.矿井设备、电缆的选型与安装及机房硐室的设置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并应充分考虑其安全性与潜在的风险。
4.煤矿机电设备应具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或行业相关标准要供 配 电 系 统 求标志或证件。
5.供电系统及设备相关保护应齐全、灵敏、可靠;
6.上述保护一般指:欠压保护、失压保护、短路保护、过流保
1.严格执行矿井供用电管理制度及措施。
2.电气保护必须整定正确,齐全可靠。要有整定计算书,每月(或每次搬迁重新安装后)必须检查校验一次,做好记录,且供电系统图、设备责任牌与开关三者的整定必须一致。
3.移变、馈电开关、信号照明综合保护器的各项保护必须齐全可靠,不得甩掉或短接。
4.井下电缆必须采用阻燃电缆,定期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进行绝缘测试,发现绝缘降低,及时进行更换。
5.井下接地网和接地保护系统必须完好可靠,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要求。
6.必须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工作票制度和操作票制度。
7.电气设备必须安装在无淋水、环
机电科
100万元(主要用于35KV、10KV线路的维检费用)
防范技术措施
责任部门
计划投入
护、过电压保护、过负荷保护、接境状况较好的地点,如必须放在状况较地保护、单相断线保护、漏电保护、差的环境中,应采取防护措施,所有电防雷电保护、急停保护、闭锁保护、缆必须吊挂,移动拖拽电缆必须有专人无压释放保护等。
7.确保供用电主要场所通讯畅通、并有足够的照明。确保设备完好、运行可靠,防爆性能符合要求。
9.设备基础管理规范,各种图纸资料齐全,且应分类存档,便于查阅。
10.各种绝缘用具齐全,并定期检验。
进行监护,防止车辆对电缆的碾压、碰撞及煤、矸砸伤电缆。
8.在安装、检修、故障处理完成之查,防止工器具等遗落,造成事故。
9.电缆、电气设备的接线必须规范,符合接线工艺要求,防止电气安全距离过小导致事故。
项目名称:大型自走式采棉机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升级扩建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贵州平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章 项目概况
贵州平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位于贵州省平坝县夏云镇,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航空专业设备制造企业及中国烟草总公司烟草机械定点生产企业,隶属中航工业通飞公司,国有独资企业。现有从业人员645人,其中管理人员149人,技术人员62人,生产人员368人,三产人员66人。平水公司技术中心为省级技术中心,拥有包括CAD及CAM在内的计算机设计中心和较完备的理化、检测、计量手段。主要产品4MZ-5自走式采棉机年生产能力为200台,ZB25型卷烟横包机年生产能力为20台。
公司主要产品为以采棉机为主的农业机械和烟草包装机械,40多年来,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做出了两大贡献: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从意大利引进技术生产的ZB21型卷烟横包机、ZB25型卷烟横包机,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烟草工业的快速发展做出重大贡献;2002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方式,研制了4MZ-5自走式采棉机,通过282天的努力,完成了样机制造,填补了国内空白。四十多年来,公司产品多次荣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经过四十多年的磨练,平水公司已能够研制、生产具有高精技术含量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具备丰富的包装技术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经验沉淀以及技术优势。形成了总装集成、设备修理及非标制造的核心技术,在装备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后将为振兴贵州装备制造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型自走式采棉机是一种适合于农业行业的棉花采摘机械,特别适用于我国新疆棉区及中亚地区的棉花品种和栽培模式。该设备成功投入市场后,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人工采棉的历史,结束了国外采棉机企业对我国采棉机市场的垄断地位,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于促进国产大型自走式采棉机发展,替代进口采棉机,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棉花历来是我国一级战略性物资,与粮食同等重要,关乎国家经济命脉。棉花产业对国计民生、纺织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棉花收获基本依靠手工,生产率低、收获期长,造成控制异形纤维混入难度大,棉花采收问题制约了棉花质量的提高和棉花种植面积的继续扩大。
我国是世界棉花最大生产国,棉花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但目前主要还是以手工采摘为主,棉花产业中,棉花采摘和加工具有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大、季节性强、时效性要求高。因此为了解决人工采摘落后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实现棉花采摘全程机械化作业,将充分显示现代农业科技规模化、专业化的优势。提高本项目产品——大型自走式采棉机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对提高棉花采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持我国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力;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带动棉花种植生产技术进步,推动我国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建设地点:本次扩建项目在贵州平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内进行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厂房和设施,只需对原有厂房 进行适应性改造,形成年产配套500台采棉机的生产能力。包括设备添置、现有加工设备改造,建成采棉头装配线1条,边减装配线3条,锥齿箱装配2条,分动箱装配线1条。为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新增设备将主要以数控设备为重点,所购设备均采用国产设备。项目建设期:2年。
建设投资筹措:
本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为2338.87万元,其中企业自筹2088.87万元,申请国家投资补助250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筹措:
本项目铺底流动资金估算约为521.08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
第二章 重大建设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制定的关于“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后减损和绿色供应链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农产品加工先进技术装备及安全监测技术,发展以健康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流通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的发展思路,属于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之一,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方向。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刚要中提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本项目产品为采棉机配套,该设备是重大 成套农业机械化技术装备,其关键零部件的自主设计制造属于基础件和通用部件优先主题,是当前国家重点鼓励、优先发展的主要农业机械化关键机具。
新疆是我国优质棉的主要产区,棉花种植是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支柱产业。建设新疆优质棉基地,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
二、产业政策分析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发展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提高大马力拖拉机、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棉花收获机等国产化水平和技术档次,改变目前以上新型农业装备主要依赖进口的状况。由此可见棉花生产机械化已经全面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本)中,棉花收获机械被列为重点鼓励发展项目。《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中,提出农业新型采收机械为产业化重点。
《装备制造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年):“
三、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
(一)依托十大领域重点工程,振兴装备制造业。7…自走式采棉机等收获机械…。”工业行业近期发展导向》中指出,在种植业机械设备领域,重点发展水稻、玉米、棉花、油料作物工厂化育秧及栽培成套设备,植物保护机械,联合收割机,采棉机及设施农业成套设备等。
本项目实施对发展贵州新型装备制造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经济,构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贵州高新技术产业化、规范化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行业准入分析
项目整机产品经过农业机械鉴定总站的可靠性检测,通过中国机械工业协会批量生产鉴定;通过了新疆自治区鉴定站各种检测和考核,获得了“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列入了“2009-2011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列入了“2008-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列入了“享受中央资金补贴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列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国防科工委联合印发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文件规定的“重大技术装备范围”。
第三章 重大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项目建于贵州平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内,不需占用土地、耕地等,对以上所述无影响。
二、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无
三、征地拆迁安置方案 无
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主要污染源为机械噪声、冷却液、洗涤及生活污水等。主要治理措施包括: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做好重载设备基础、厂房墙体降噪处理,厂区种植树木,降低噪声强度;选用通过国家有关 部门技术鉴定、符合环保要求的专用设备,采用先进加工制造工艺,大力推行数字、柔性加工技术;金属加工车间设置冷却液回收、再利用系统,冷却液经沉淀后,定期清除污泥,冷却液集中回用;各工段产生的焊碴、切削等废弃物集中存放,交物资回收部门处理;办公室生活洗涤污水通过管道与污水处理排放管网相接,直接排出。
其它无影响。
第四章 重大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产品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项目经济效益好并能按期收回投资。本项目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但产品受原材料和产品售价变化影响较大,我们将加强原料来源控制,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提高产品的适应性和生产稳定性;进行科技创新,开发新产品,以降低外界不利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项目是可行的。
二、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本项目为大型自走式采棉机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升级扩建项目,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在现有200台采棉机关键零部配套能力的基础上,新增300台采棉机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最终形成500台采棉机关键零部件的配套生产能力。生产期平均(新增)营业收入(不含税)16607.1万元,利润总额2059.87万元,所得税514.97万元。
三、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无。
第五章 重大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分析
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本项目产品的产业化,对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速棉花全程作业机械化进程,建设新疆优质棉出口基地,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发展特色农业,可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同时,对发挥本集团军工优势,带动大马力柴油机、液压传动传感、自动化控制系统、粉末冶金、橡胶轮胎、设施农业等行业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产效益提高,人工管理面积可由原来的30至50亩提高到100至200亩。提高了棉农收入,现机采棉每亩收费120元,人工采摘每亩750元,每亩可减少人工成本520元,可大大提高农民收入。
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由本项目产品配套的大型自走式采棉机陆续在新疆兵团农八师122团、146团棉田进行了全面测试工作,每台采棉机工作时间都在200小时以上。尤其是2007年,在农八师和农七师的146团、147团、148团、150团、新湖农场等团场进行作业,共采收了49天,累计采收了102199亩,单机最高采收7162亩,最高日采收400亩。使采棉机械化推广为当地所接受。
三、社会稳定风险及对策分析
项目可缓解新疆棉区因民工流所带来的社会矛盾。近年来,由内地前往新疆采摘棉花的民工上百万人,仅人工采棉这一项,新疆生产 7 建设兵团每年就支出约20亿元。同时,带来了一系列诸如治安、医疗、环保、交通和子女就学等社会问题。项目可有效协调和规避社会风险。
第六章 综述
对重大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论证,作出客观预测,制定相应的防范、化解风险的应对预案,并作出综合评判。
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管理制度
为加强在建工程安全管理,根据公司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本工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在工程施工到容易发生重大隐患的部位应加强对工人的教育,本预防控制措施在施工现场严格执行.(一)倾覆事故
高度超过20米的大型脚手架;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吊蓝架;6.5米高的满堂脚手架。预防控制措施:
(1)为防止事故发生,塔吊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队伍安装,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安装完毕后经技术监督局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操作工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得违章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操作前必须有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并履行签字手续。
(3)脚手架支搭必须先编好搭设方案,经有关技术人员审批后遵照执行。
(4)所有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工作时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支搭脚手架按照方案施工。做好脚手架拉结点拉牢工作,防止架体倒塌。
(5)所有架体平台,加设好后,必须设各方;专业技术人员签字后,投入使用。
(二)坍塌事故
深度超过1.5米的沟槽及深度超过5米的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业。预防控制措施:
(1)基础开挖前先采取井点降水,将水位降至开挖深度以下,防止开挖时出水塌方。
(2)挖掘土方时,必须由上向下进行。禁止采用掏洞、挖空脚底和“伸悬土”的方法。禁止随意敲击、刨挖和玩弄,以防止塌方事故。
(3)由于基坑、基槽的开挖深度大。在坑、槽的周边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符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4)深基坑挖土时,操作人员应使用梯子或搭设斜道上下,禁止蹬踏固壁支撑或在土壁上挖洞蹬踏上下。
(5)作业中,作业人员不得在阶坡、深坑和陡坎下休息。作业时,应随时观查边坡土壁稳定情况。如发现边坡土壁裂缝、疏松、渗水或支撑断裂、位移现象,作业人员应及时撤离作业现场,并立即报告施工负责人及时采取措施,待险情排除后方可继续作业。
(6)因基坑土方超挖引起支护结构破坏。应暂时停止施工,保护支护结构稳定情况,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7)材料准备
开挖前准备足够优质木桩和脚手架以及脚手板,装土袋,以备护坡用。同时准备两台大功率的抽水机,以备应急。
(三)触电事故 预防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必须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并做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经审批后实施。(2)对新进场人员及所有工种进行安全用电知识教育。非电工不得乱接用电设备、维修机械设备。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3)施工现场必须使用五芯电缆和省安监站准许使用的配电箱和开关箱,必须做好保护接地和接零及漏电保护器,预防机壳漏电造成人身伤害或雷击造成火灾的发生。
(4)各种配电箱和开关箱,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5)坚持临时用电检查制度。
(四)高空坠落事故 预防控制措施:
(1)脚手架材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玛钢扣件。
(2)结构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米,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米.脚手架必须按楼层与结构拉结牢固,拉结点的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米,水平距离不得超过6米。拉结所用的材料的强度不得低于双股8号铁丝的强度。高大架子不得使用柔性材料拉结。在拉结点处设可靠支顶,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
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在行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脚手板下层设水平网,操作面外侧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
(3)脚手架必须保证整体不变形,凡高度20cm以上的外脚手架纵向必须设置十字盖。十字盖的高度在20m以下的必须设置反斜支撑,特殊脚手架和20m以上的高大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脚手架结构计算书。特殊情况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井子架的吊笼出入口均应有安全门、两侧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吊笼定位托杠必须采用定型装置,吊笼运行过程中不得乘人。
(5)1.5*1.5m以下的孔洞,应预埋长钢筋网或加固定盖板。1.5*1.5m以上的孔洞四周必须设两道护身栏杆,中间支挂水平安全网。电梯井口必须设置高度不低于1.2m的金属防护门。电梯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四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应封闭严密。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处,必须设两道牢固防护栏杆或用立挂安全网防护。阳台栏杆应随层安装,不能随层安装的,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加一道防护栏杆。
(6)无外脚手架或采用单排脚手架高4m以上的建筑物,首层四周必须搭设固定3m宽的水平安全网,网底距下方物体不得小于3m(高层不得小于5m)高层建筑每隔四层固定
一道6m宽的水平安全网,接口处必须连接严密与建筑物之间间隙不大于10m,并且外边沿高于内边沿,支搭水平安全网,直至没有高处作业时方可拆除。
(7)临边施工区域,对人或物构成危险的地方必须搭设防护棚,确保人、物的安全。高处作业使用的铁凳、木凳间需搭设脚手板的,间距不得大于2m。高处作业,严禁投扔物料。
(8)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经过现场培训、交底、安装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交底时按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作详细交底,并确定指挥人员。在施工时按作业环境做好防滑、防坠落事故的发生。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并建立登记。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
(五)火灾预防控制措施: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对新进场工人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尤其时对特殊岗位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并负责对消防设施的检查指导。
(2)加强对各种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要配齐、配全灭火器。消防栓确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测试,随时保持良好的状态。每月检查一次灭火器及消防设施。
(3)油漆仓库、木材堆放应设在有充足水源、消防车能驾驶到的地方,仓库四周应有不小于3.5m的平坦空地作为消防通道。(4)临时宿舍不得乱拉乱接电线,不得使用电炉子,以免引起火
灾。
(六)食物中毒、传染疾病: 预防控制措施:
(1)工地食堂必须办理卫生许可证,从事炊事员必须办理身体健康证并每年体检一次,杜绝有传染疾病人员从事吹施工作。炊事员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和工作帽,保持个人卫生及食堂环境卫生。
(2)工地食堂墙壁全贴瓷砖,安装纱窗、纱门、排气扇、抽油烟机。设挡鼠板、灭蝇笼。食堂设置距厕所不得少于50m。(3)食堂生、熟食品的炊具必须分开使用,炊具用完后必须使用药物或进行热力消毒,不得购买腐烂变质、过期的食品,不得加工凉拌菜。
(4)施工现场应设置保温桶三个,并加锁。项目部保证提供足量开水,满足施工人员饮水,所有人员严禁喝生水。
(七)重物打击
临边、洞口防护不严;高处作业物料堆放不平稳;架上嘻戏、打闹、向下抛掷料;不使用劳保用品,酒后上岗,不遵守劳动纪律;起重、吊装工末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龙门、井架吊篮乘人。预防控制措施:
(1)凡在距地2m以上,有可能发生坠落的楼板边、阳台边、屋面边、基坑边、基槽边、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基坑口等
高处作业时,都必须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2)施工现场使用的龙门架(井字架),必须制定安装和拆除施工方案,严格遵守安装和拆除顺序,配备齐全有效限位装置。在运行前,要对超高限位、制动装置、断绳保险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验收,经确认合格有效,方可使用。
(3)脚手架外侧边缘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搭设脚手架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操作层的跳板必须满铺,并设置踢脚板和防护栏杆或安全立网。在搭设脚手架前,须向工人作较为详细的交底。
(4)模板工程的支撑系统,必须进行设计计算,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5)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具有力矩限位器和超高、变幅及行走限位装置,并灵敏可靠。塔吊的吊钩要有保险装置。
(6)严禁架上嘻戏、打闹、洒后上岗和从高处向下抛掷 物块,以避免造成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关键词: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风险识别
1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之风险识别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是指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与社会公共秩序相关的重大活动等重大事项在制定出台、组织实施或审批审核前, 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的调查、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评估,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是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关注的重点和核心。其过程如下:
风险识别即在风险发生之前, 认识各种风险因素, 分析风险因素的潜在原因, 是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工作程序中关键的一步。根据调查结果, 运用相关知识和风险分析方法, 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因素。在风险调查的基础上, 针对群众不理解、不认同、不满意、不支持的事项, 或在日后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情形, 全面、全程查找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各种风险因素。在风险调查和公众参与的基础上, 查找并列出风险点, 确定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风险因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缩小各种风险因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在识别出各种风险因素和各种风险因素的主要来源之后, 全面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可能带来的后果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这一阶段的识别和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
2 风险识别的环节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多种多样、错综复杂, 有潜在的, 也有实际存在的;有静态的, 也有动态的;有内部的, 也有外部的。所有这些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 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 都是风险识别阶段应予以解决的问题。社会稳定风险识别包括两个环节即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
2.1 感知风险
用感知、判断或归类的方式对现实的和潜在的风险性质进行鉴别的过程。
2.2 分析风险
按一定的程序将潜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分类选择的风险识别过程, 称为分析风险。感知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基础, 分析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关键。
3 风险识别的方法
社会稳定风险的范围、种类和严重程度容易被主观夸大或缩小, 使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处置发生差错,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严重的后果。因此正确运用风险识别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任何有助于发现风险信息的方法都可以作为风险识别的工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3.1 从主观信息源出发的方法
3.1.1 头脑风暴法 (Brainstorming)
头脑风暴法从对问题的准确阐明开始。在会前确定一个目标, 使与会者明确通过这次会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同时不要限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范围, 具体的议题能使与会者较快产生设想, 主持人也较容易掌握;抽象和宏观的议题引发设想的时间较长, 但设想的创造性也可能较强。一般以8~12人为宜。推定一名主持人, 1~2名记录员 (秘书) 。主持人的作用是在头脑风暴畅谈会开始时重申讨论的议题和纪律, 在会议进程中启发引导, 掌握进程。
头脑风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就特定主题集中注意力与思想进行创造性沟通的方式, 对于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途径.使用者切不可拘泥于特定的形式, 应该根据与会者情况以及时间、地点、条件和主题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有所创新。
3.1.2 德尔菲法 (Delphi method)
项目风险管理专家以匿名方式参与此项活动。由组织者发给专家的第一轮调查表是开放式的, 不带任何框框, 只提出预测问题, 请专家围绕预测问题提出预测事件。组织者汇总整理专家调查表, 归并同类事件, 排除次要事件, 用准确术语提出一个预测事件一览表, 并作为第二步的调查表发给专家。专家对第二步调查表所列的每个事件作出评价, 整理出第三张调查表。发放第三张调查表, 请专家重审争论;对上下四分点外的对立意见作一个评价;给出自己新的评价 (尤其是在上下四分点外的专家, 应重述自己的理由) 。形成第四张调查表。其重点在争论双方的意见。发放第四张调查表, 专家再次评价和权衡, 作出新的预测;是否要求作出新的论证与评价, 取决于组织者的要求;回收第四张调查表, 计算每个事件的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 归纳总结各种意见的理由以及争论点。
3.1.3 情景分析法 (Scenarios analysis)
根据发展趋势的多样性, 通过对系统内外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 设计出多种可能的未来前景, 对系统发展态势作出各个阶段的情景描述。当一个项目持续的时间较长时, 往往要考虑各种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可用情景分析法来预测和识别其关键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目前此法在我国的具体应用还不多见, 但应用于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风险识别却有其独到之处, 只是操作过程比较复杂。
3.2 从客观信息源出发的方法
3.2.1 核对表法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风险识别所用的核对表可以根据历史资料, 以往类似项目所积累的知识, 以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其他信息来源着手制订, 把风险事件及来源列成一张核对表。在项目社会风险稳定分析过程中, 对风险核对表进行逐一评审改进, 以供将来项目使用。
3.2.2 图形技术法
图形技术法即用一总流程图与各分部流程图展示项目实施的全部活动的一种方法。总流程图统一描述项目工作步骤;分部流程图显示出项目的重点环节;能将实际的流程与想象中的状况进行比较;便于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运用这种方法完成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之风险识别结果, 可以为项目实施中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3.2.3 财务报表法
通过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及财务预测分析报表, 识别项目未来的所有财产、责任和损失风险, 发现未来的风险, 这些都是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要考虑的对象。
4 结论
风险识别是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中六种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任何一种风险识别的方法或途径都不是没有弱点的,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中风险识别的策略必须是利用最适合项目具体情况的那种方法或者是几种方法的组合。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参与人员的风险分析技术等因素。例如, 项目负责人可应用德尔菲法列出各种意见的理由以及争论点, 然后应用头脑风暴法制定出流程图及核对表, 从而拟出项目的风险列表。
参考文献
[1]陈燕平, 等.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项目管理协会有限公司, 2002.
[2]戚安邦, 张边营, 主编.项目管理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10.
关键词: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风险评估分析框架支撑条件
中图分类号:G471.7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对高校而言,响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突破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必然进入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校区规划和重点工程建设等重大事项集中出台的高峰期。维护高校稳定既是高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因此,对高校重大事项实施的稳定风险进行评估是重大事项立项决策的重要内容。
目前,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还不足,主要表现在:(1)根据社会风险管理思想所衍生出来的各种模型和技术方法没有反映出重大事项复杂性特征[1];(2)风险评估指标是静态的评估过程,没有体现重大事项稳定风险的动态性,没有挖掘风险发生规律,实用性与可信度不足[2-4];(3)对于重大事项实施中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没有将决策后评估作为重大事项决策的延伸环节,还缺乏相关的研究[5-7]。本文针对高校重大事项特征和决策特点,在对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内涵与特征、生成机制和管理过程分析基础上,提出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的评估框架,为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2.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内涵与特征
2.1 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内涵
高校重大事项是指高校发展进程中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有可能影响高校稳定与安全的重大决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等事项。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是将一般风险概念应用于高校稳定研究中的特例[8]。因此,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可以归纳出以下三方面内涵:(1)从高校重大事项的风险后果来理解,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是指由于高校重大事项立项决策而导致高校失序的可能性。(2)从高校重大事项达不到预期目标或失败来理解,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是指在重大事项决策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实施难度以及能力的制约,导致重大事项的中止、失败,或达不到预期目标,而造成失稳的可能性。(3)从高校重大事项不确定事件(因素)的可能性来理解,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是指重大事项决策实施全过程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不良或不确定性因素。
2.2 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特征
重大事项是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与问题,与一般事项相比,重大事项不确定性、多主体、多目标、多元价值等4个特征,使得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呈现出高强度、多元化、复杂性的趋势,其特征具体体现在:(1)风险的集中度高。高校重大事项牵涉高校与政府、高校与教师、高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等各种关系的调整,引发办学、经费筹措机制改革,触动社会的神经,风险因素间与外部环境因素交互影响,使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具有集中度高的特性。(2)风险的并发性。任何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由于自身的社会关系复杂性和大量青年聚集性的特点,风险的关联性较大,一些微小变动,就会发生连锁反应,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并发,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风险后果增大。(3)风险存在与发生可变性。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具有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的特性,高校重大事项的动态性和进程中的不确定性,不同阶段会有各自不同的影响作用。
3.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生成机制
只有在全面分析风险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理解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的特征,寻找其中有显著影响的关键风险因素。本文提出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生成和传导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高校重大事项独有的特征决定了它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因素,分為内部环境引致的风险和外部环境所产生的风险两大类,其中,高校重大事项内部产生的风险可划分为合理性风险、合法性风险和可行性风险,外部环境引致的风险分为总体环境风险和和特定风险。总体环境风险指对所有重大事项都会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特定风险因素指个别重大事项所面临的风险因素。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通过风险因素生成可能性大小和其影响大小来衡量。内、外部风险要素直接对重大事项执行情况产生影响,使预期的稳定性发生负偏离。内部风险要素是决策者可以影响和改变的,外部风险要素一般是无法控制的。
4.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模式
4.1 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功能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和控制风险,有效地、系统化的风险评估使得项决策者可以随时对风险有正确的认识,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并提供减少风险带来损失的手段和方法。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识别功能:对高校重大事项全过程中的风险状态以及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描述。(2)解释功能:分析各种风险发生的原因及活动背景并将各种成因因素对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的作用进行因果关系的解剖,详细说明其关系。(3)评价功能:对各种稳定风险成因、发展过程及后果进行综合评判,并做出合理的判断。(4)预测功能:分析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涉及因素的变化趋向,估算其未来变化对高校重大事项活动发展可能产生的各种作用,预测其可能的结果。(5)警示功能:对高校重大事项活动以及环境进行监测、识别、判断与警报的功能,设立风险预警状态,对某些可能的错误和行为进行预先的警报。(6)矫正功能:对高校重大事项行为失误和管理波动进行预控和纠错的功能,促成风险管理过程在非均衡状态下的自我均衡。(7)免疫功能:对同质的失误行为和管理波动趋势进行预测或迅速识别并采取有效对策,准确地预测并运用规范手段予以有效制止或回避。
4.2 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运行模式
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体系的运行,应根据风险管理目标,围绕引起风险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其运行模式具体如图2所示。该运行模式是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运行过程包括系统输入、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对策以及系统输出五个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输入-输出过程,强调下一步的分析必须以上一步的结果为基础。关键风险因素识别以系统的输入特征为基础,是指影响系统状态的内、外部因素;风险辨识包括对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分析,以及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指标的建立;通过对风险因素的辨识和分析,进而确立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价体系,风险评价指评价技术、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包括风险评价、预警信号输出等;风险调控指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包括风险预控方法及策略等,风险调控是一个反复进行的动态过程,通过风险的评价和预测,得出系统当前的风险状态,如果处于“良好”状态,则维持现状并进一步监测,否则采取一系列的风险预防、控制措施;系统输出反映在对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采用相应对策进行防范和控制之后可能产生两种结果:风险控制成功指明目前的运行情况状态良好,从而转入进一步监测以维持现状,风险防控失败有可能致使状况恶化导致危机产生。
4.3 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运行模式支撑条件
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既需要成熟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建构。也就是说,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运行模式支撑条件建设应成为此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效的组织体系是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的基本保障,是保证风险评估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条件。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的管理组织架构、具体职责、设置方式等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风险在时空上的分布特点。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存在于重大事项的所有阶段和方面,因此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管理职能必然是分散于重大事项管理的所有方面,所有成员都应负有一定的风险责任。
高校重大事项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并不是遏制和消除一切风险,而是在一定的承受能力下,尽可能的预见、防范、控制和处置风险。因此,对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问题进行科学判断,需要决策者具有审慎、果断、科学的决策力。
5.结束语
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内涵进行了界定和梳理,根据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的特征,结合风险生成机制,从系统输入、风险辨识、风险预警、风险对策及系统输出等五个方面提出了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运行模式和分析框架,重点强调了系统内部相互依赖的输入-输出逻辑关系,并从组织模式、文化、决策与执行角度对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的支撑条件进行了分析。对于高校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而言还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和方向,如对风险的分布特点、影响程度以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风险评价量化模型的研究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未来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探索和补充完善。
参考文献:
[1] 林义.强化我国社会风险管理的政策思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6).
[2] 阎耀军.《超越危机—构建新的社会预警指标体系及其运行平台的设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5(3).
[3] 王超,佘廉. 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4] 胡鞍钢,王磊. .社会转型期风险的衡量方法与经验研究(1993-2004)[J].管理世界,2006(6).
[5] 王超.區域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
[6] 田恒平. 高校债务风险管理中的制度建设[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4).
[7] 徐辉.高校风险评估管理体系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3).
【重大安全风险分析】推荐阅读:
重大医疗安全事故预案09-22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10-19
重大隐患应急安全预案11-20
重大风险控制措施06-26
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自查和整改措施10-22
信息安全风险分析10-12
备案安全风险分析报告11-08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报告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