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校本培训总结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数学校本培训总结(精选8篇)

初中数学校本培训总结 篇1

主讲:

培训时间:2017年5月21日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情感、课外及课内方面入手:

情感方面:

1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要途径有两个:其一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因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里状态,进入发现者的“愤悱”状态,或在问题中溶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其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

课内方面:

除了要重视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尊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称为学习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偏爱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叛断和推理;有人善于运用视觉通道,有人倾向于运用听觉通道,也有人喜欢运用动觉通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包括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比如有人喜欢在竞争中学习,有人偏爱合作学习,有的学生能够从学习本身感受到乐趣,还有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有效的工作和学习,指导自主学习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且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还要鼓励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经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三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主、互不相容,也可以相互运用。课内的具体措施有:

1开始阶段关健的一环就是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并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反省认知”和不断改进的能力,从而达到不完全依赖老师也能把功课学好的目标.这一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归纳为培养五种能力即:能分析关键字句和符号标记;能读懂字意,句意,式意,例题意;能分析写出标题;能找出教材中的主要句段;能用不同颜色笔画出重点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到“三读”。第一遍粗读:即扫清文字、符号障碍,了解本节大概内容。第二遍细读:即读句,逐句解释,把课本中某些省略了推理依据或中间运算补写出来并对课本中重难点加圈加点作记号,第三遍精读:即在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知识,完成练习后,再重点分析关健词,重点句子,归纳总结和写学习体会,教师常采用提问,抽查等方式进行检查,并注意与家长逐步配合逐步培养。上课时大至步骤如下:

①开始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自学提纲进行讨论小测,约二十分钟,练习做完自检或他检相结合。

②教师用十分钟左右答疑精讲。

③用十分钟左右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④用五分钟左右由学生或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总结经验,调节学习行为。

2经过一般时间以后上课大致如下:

①先按照好中差组成的学习小组讨论解决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约十分钟,课前预习中的内容包括课程内容及课后练习和自己学做教具。

②由小组长或教师解答小组不能解答的问题,因势利导讲解重难点内容约十五至二十分钟,如果问题小组能够解决,由小组长或其他同学上讲台讲解例题,能够用教具讲解的尽量由学生用自己做的教具讲解。

③用十分钟左右做教师或学生出的自测题,自测题的内容不宜过多,难度适中,做完后由学生交换批改订正,教师抽查部分自测题,了解存在的问题。

④小结由教师或学生进行总结约五分钟,最后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学生作业要求学习小组长超前一课时把学习小组好中差(3人)的作业批改好,填好反馈卡,教师抽部分作业了解存在的问题。每学一单元之前与之后均开设导学课与归纳总结课。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自学,讨论,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自己写章节单元小结,整理知识结构。上课一些较容易例题及黑板上练习答案,可由学生上讲台自己讲解、订正,尽量做到一题多解,开拓思路。教师应注意以下三点:

1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启发”艺术和技巧,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始教师可出自学提纲到后面渐渐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出。

2课堂上严格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出现错误或易混淆之处要讲;学生新旧知识断线之处要讲;学生解答不完整、知识抓不到要领、思路阻塞之处要讲。三不讲是:已学懂的内容不讲;似懂非懂的内容不讲,通过组织讨论解决;没有熟练的技能技巧不讲,组织他们练习。

3特别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有意识地观察他们看书和做练习,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

课外:

1学生课外预习的练习可分层布置:差生及中等生布置做A组作业,优生做A组及B组选做题。书本上较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直接解答在书本上,需书写过程的习题做在练习本上若遇到不会做的抄在练习本上,留出相应的写作位置,等到教师讲解或理解后再补上。

2鼓励学生课后预习时提出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好的提问可由小组长把原题记在数学科代表的本子上,可适当加入学期平均成绩。

课后方面:

课后自主学习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史料拓宽视野,节假日鼓励较近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中等生一起到优生家中合作学习、互补学习,及时解答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教室黑板可设立一块数学园地,每天小组长轮流更新一道习题,习题允许出自于课本但不得重复。

每一单元接近结束时要求每个同学利用课后均出一张考试卷,教师可筛选优秀的卷子经过适当加工作为单元考试卷。课后鼓励学生做教具。如学习几何三角形全等定理“SAS”,就可让学生自己用硬纸片做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对应角不是两条对应边的夹角,结果两个三角形不全等。上课时让学生带进课堂来分析三角形不全等的原因。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时布置学生自己用硬纸皮制作一个等腰三角形,把等腰三角形对折,体会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上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使学生在学做教具的同时在自主学习数学。课后可指导学生写小论文,如≤我是这样进行自主学习的≥,≤课后先自主预习的好处≥,≤学习中如何发挥主动性≥等,进行探究性学习。

作业:课堂上严格遵循的“三讲三不讲”原则是什么?

初中数学校本培训总结 篇2

本次系列活动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各初中学校提交教研组工作总结或经验交流材料;第二阶段:网上跟帖研讨;第三阶段:网上在线研讨;第四阶段:现场交流;第五阶段:现场资源网上交流, 活动的延续。第一阶段, 4月初启动截止到4月25日, 我们一共收到各学校教研组工作总结或经验交流材料119篇。

这些材料已全部上传到海南初中数学频道上。这些材料上传后被阅读3000多人次。第二、三阶段于4月18日-4月25日进行跟帖研讨, 初中学校教师纷纷留言, “在线研讨”4月25日晚举行, 在两个多小时的在线研讨中, 评论达1000多条。整个研讨过程中, 大家各抒己见, 坦诚交流, 气氛活跃, 教师们把自己学校校本教研中的做法与同行交流学习。研讨中有很多很好的做法, 我们都及时整理放在初中数学频道上。第四阶段现场研讨于2011年5月17日至18日在海口鸿运大酒店进行;第五阶段:现场资源网上交流。时间从5月19日开始, 现场活动的资源全部上网, 包括部分视频资源, 老师根据网上资料进行学习和进一步的研讨。

第四阶段现场研讨来自海南省各初中学校数学教研组长300多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孙孝武、潘明两位老师主持。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有:1.专家报告。由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的龙官吾副院长做题为《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报告;中心组成员黄良师老师做题为《依托网络教研平台, 促进团队专业成长》的报告。2.现场经验交流。由海南中学等11所数学教研组长做经验交流。3.中心组成员方国志老师做《海南省2011年初中数学教研组经验交流情况简述》。

我们将现场研讨全过程录像下来, 并将部分精彩的片断放在初中数学频道上, 供老师们后续学习。

本次系列活动由海南初中数学教研中心组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安排, 有很多教师是全程参与了此次系列活动。参与活动的教师都认为, 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 对如何促进校本教研健康发展达成广泛共识, 整个系列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充分发挥教研组职能, 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常规教研活动

常规教研活动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研活动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我省很多学校结合学校实际, 在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 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注重教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其中包括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等。在提交的119篇总结或经验交流材料中,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大约有90篇, 占整个材料的76%。涉及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的实施及方案的落实, 定期、定项的督导检查与评价以及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规范化。主要的教研活动有: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公开课、评课等。在理论学习方面, 主要是组织教师对新课标的研读, 先进的教学理念、教法、学法的学习。海口九中每学期学校或教研组都会组织教师学习最新教育教学理论, 订阅相关书籍, 如《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师专业成才的途径》等, 每学期末每位老师交10-20篇的读书笔记。海师附中加强理论学习, 把握课改方向, 每年每位老师至少订一份本专业研究杂志, 通读2到3种刊物, 经常上网查询资料, 随时关注教学动态。在集体备课方面, 海口九中发挥集体优势, 在自主开发课堂学案的基础上, 依照“自我初备一集体研讨—整合借鉴—资源共享—课后反思”五个环节集体备课, 做到“三定、三研、四统一”:定备课时间, 定备课地点, 定主备教师;研究课程标准, 研究学生状况, 研究考纲考题;统一教案课件, 统一课时进度, 统一作业检测, 统一质量分析。这样的集体备课融入了更多整体元素, 重点更突出, 教学效果更好。文昌中学根据学校教学部门的要求, 按年级把全体初中数学老师分为三个备课组, 同上一个年级的老师为一个备课组, 每个备课组由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备课组长, 把关年级教学工作。每周每个备课组至少集体备课一次, 把下一周要上的内容或是要上某一章的内容备好。以年级为备课组, 事先确定内容和中心发言人, 然后针对所备的课进行研讨。在公开课方面, 洋浦中学以教研组为单位上亮相课、过关课、选拔课、竞赛课等。在评课方面, 琼中思源学校在互听、互评活动中要求每位老师都要发言。

可以看出, 经过探索与研究, 各学校对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以活动为载体, 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 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青年教师为学校带来了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 青年教师教研活动参与意识强, 但青年老师经验欠缺, 研究能力偏弱。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已成为各学校的共识。在各学校所提交的总结或经验材料中, 都体现了各学校对青年教师的重视和培养。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是“以老带新”, 通过推门听课、互听、互评、过关课、赛课等形式, 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 对青年教师在目标生成、教学方法、教材处理、教师素养等方面进行手把手的指导, 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海南中学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 以教育研究为主线, 以各种教育活动为载体, 引导、激励、帮助青年教师自主发展。采取的“以老带新”结对子的做法的策略有: (1) “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策略; (2) 采用“问题研究”策略; (3) “校本培训, 实践第一”的等等;洋浦中学以备课组为单位上同题异构的课;以备课组为单位上主备试讲课;以教研组为单位上亮相课、过关课、选拔课、竞赛课。白马井中学针对性地设立分层带动管理, 确定各点骨干学科领头羊, 落实以“老”带“新”、“师”带“徒”, 手把手互动交流, 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海口一中对教龄未满三年的老师, 开展新老教师, “一帮一”、“一帮多”结对子活动, 互帮互学, 取长补短, 使新教师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快速成长起来, 并在教学中形成明显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虽然各学校在常规教学管理、教研活动实效性、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相对于我省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各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研究的面不广、教研问题的针对性不强, 在教研活动的形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 教研问题的针对性不强。

研究就是解决问题, 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针对问题进行研究是促进教研活动由形式化走向实效化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课堂, 每个老师都会面对具体的教学问题, 根据这样的问题情境组织教研活动, 才是校本教研的关键所在。实际上, 教师不是没有遇到问题, 而是我们不清楚如何把这些问题转化成校本教研进行研究, 如: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等。在所提交的总结或经验材料中, 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材料不多。大多数都是常规教研活动的总结、教研活动缺乏针对性。我们的教研活动不在多, 哪怕是一年针对一个实际问题, 把它扎实地开展下去, 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2. 网络教研活动开展少。

网络教研是我省在全国推进新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具有原创性的贡献。把传统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 可以扩大教研效果, 提高教研品位。如:网上课题研究。针对不同课题, 在网上建立各课题组的“博客圈子”。各课题组每学期都制订课题研究计划、研究主题, 我们可以把遇到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记录在博客上, 为课题结题提供一手材料。在所提交的总结和经验交流材料中, 大多数的学校开展教研活动都是常规教研活动。利用网络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的少。只有海口一中、海南中学、国兴中学等少数几个学校开展了网络教研活动。

3. 教研活动形式创新少。

初中数学校本培训总结 篇3

一、校本培训与山区初中班主任专业发展

1. 山区初中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

倪敏的《江苏省农村班主任基本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谈到,与城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相比,山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个群体的专业水平堪忧。李明、黄泽军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倦怠调查报告》也谈到,由于山区初中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的缺失,他们面临的许多特有难题,如寄宿制学生管理、留守青少年的教育等,无法获得有效的专业指导。外助力量有限,内部资源匮乏且问题复杂,导致了山区班主任角色尴尬。不少教师不愿当班主任,他们抱怨压力大,身心透支,工作倦怠感强烈。

究其原因,培训政策执行不到位,当地教育生态文化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受制于山区学校的实际条件等,综合地影响了山区初中班主任的专业化进程。不少山区初中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意识不强,自我发展能力薄弱,仅凭经验处理问题,导致工作失效。当前山区留守青少年多,问题行为层出不穷,这对山区初中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开展山区初中系列培训,引导班主任专业发展,培育专业自我发展能力,已成现实诉求。

2. 校本培训是山区初中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尽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会对班主任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但这类培训往往具有随意性、不规范性,加上培训内容空洞,缺乏实效性,培训的时间零散,系统性与规划性不明显,参训的人数很有限。山区班主任的全员培训,只能依靠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扎根于学校,以班主任为培训对象,根据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班主任专业素质的提升,它是一种同时关注教育者专业素质的提升与实践改进的培养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系列研究表明,校本培训能够唤醒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转变教育观念;可以引领教师的行动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的自我发展,走内生式发展之路。此外,校本培训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已达成熟水平,可为山区学校提供适切性培训措施。大多数山区初中学校的领导还是比较重视校本培训,并制定了相关的评价和考核制度。校本培训之路在山区中学的开展也有了一定的时间,学校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氛围。这为山区初中班主任的校本培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山区初中班主任专业发展校本培训的实践

开展多种方式的校本培训,有助于山区初中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根据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我校进行了如下模式的探索。

1. 集体研修法

集体研修法,是专指学校在明确自身发展需要和班主任的成长需要后,聘请教育、心理、管理等领域专家,针对专门议题,为班主任开展培训,力求使理论与实践发生碰撞,解构旧观念,重塑新思维,提升教育理解力。如针对留守青少年较多的现实,我校每学期都聘请专家就青春期心理、问题行为、学习行为、人际交往等议题,引导集体研修。先由班主任确定具体内容,以案例呈现,交由专家作学理剖析,再在互动阶段研讨,共寻合理的解决办法。这种直接针对实践问题的集体研修,很受班主任的欢迎。

2. 小组研讨法

小组研讨法,是指以年级组成班主任工作研讨小组,各组员轮流当组织者,定期开展交流,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由于组织得力,议题源于现实,故在实施过程中,氛围轻松愉悦,班主任能坦诚地抛出自己的困惑,大家在聆听、分享、研讨中不断明晰问题,厘清自身角色对班级、学生、管理、成绩的态度,找出最为适切的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对自身职责核心与边界的认识,对能为、应为、可为问题的澄清,深远地影响着他们的后续工作。

3. 骨干引领法

骨干引领法,主要是指选拔积极上进、对专业发展较为敏感的班主任,作为“种子”外派学习,再以他们为核心,产生辐射效应,引领全校班主任专业成长。每月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我校都会表彰宣读骨干班主任的论文,研讨论文中的议题,学习他们的敬业、勤业精神,逐渐提升专业素养。邓伟秀老师的《怎样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陈小茶老师的《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文章的观点,引起强烈共鸣,产生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此外,我校还注重扩展骨干效应,实行班主任队伍三年轮训制度,成立了“班主任工作室”,推荐骨干班主任参加市级的“名班主任工作室”,以提升他们的引领地位。

4. 师徒结对法

师徒结对法是传统且有效的方法,在我校的班主任专业校本培训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我们将优秀、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与新老师、青年教师结成师徒,进行手把手的指导与引领。徒弟就实践问题求教于师傅,在师傅的诊断、指导、启发中谋求提高和成长。与此同时,师傅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自身也获得了发展,他们将自己的传帮带经验整理成文,发展成校本培训教材。我校每月出版的《家校报》,以及《正果地理》《正果历史》《正德 敏思 果行》等校本特色教材的编写,就是多对师徒行动研究的综合成果。

5. 个体自修法

山区初中班主任只有具备了自主发展能力,其专业发展才得以持续。校本培训的目的之一就是促教师的自主发展,因此个人自修是必不可少的。我校每学期都会要求班主任根据自己的专业成长目标,确定阅读书目,撰写反思,上传至学校网页供分享,以此引导班主任在自修和实践过程中自我提高。同时,撰写培训课程的学习体会,积极吸收专家的传授,以获得实质性成长。为了鼓励更多的班主任在假期进行自主研修,我校还制定措施给予经济支持。

6. 课题驱动法

课题驱动法,是指通过班主任科研课题来带动专业的发展。实践表明,它是一种有效的促进专业成长的方式。我校领导承担德育工作总课题,中层领导、骨干教师承担子课题,班主任确定小课题,大小课题互通互融,实现了课题研究的三级联动机制。研究内容聚焦于山区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规划教育,具体课题有《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模式研究》《增城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差异化研究》《山区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培养初中学生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意识研究》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有力地驱动了山区初中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三、校本培训促山区初中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模式

1. 明确培训目标

结合乡村教育文化与山区学校的历史,针对山区初中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明确培训的目标,把班主任的专业成长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有助于培训计划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我校创建“奋进教育”校园文化,“奋发向上,合力共进”的校风与“敬业勤业,精教乐教”的教风,有力地推动了班主任校本培训工作的落实。与学生一起成长,积极上进,个人自修,团队协作,集体前行,合力共进等理念,深为班主任认同。基于此,我校明确了“以解决山区初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提升教育理解力、改善山区初中教育实践为目标,开展持续的行动研究与反思,以点带面,走内生式的班主任专业发展之路”这一培训目标,使得校本培训沿着明晰的方向前进。

2. 精选培训内容

筛选有现实性、针对性的内容进行培训,能有效促进山区班主任的专业成长。首先,要使山区初中的班主任明确岗位职责,对《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这两个文件的学习与复现,贯穿校本培训的全过程。还有,以帮助班主任解决问题为突破口,研制培训方案,促进教育理解力。我校班主任面临的困惑主要体现在山区留守少年由于长期缺乏精神关怀而导致的问题行为,如暴力行为、厌学情绪、心理失衡、异性交往等。我校的培训课程就突显留守青少年心理与生理特殊性这方面,使得班主任能理解与引导学生的问题行为,提高教育实效。精选有助于山区初中班主任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进行校本培训,将有力推动班主任的专业化进程。

3. 综合培训方法

根据培训的内容,探索不同的方法,再加以综合运用,有助于培训实效的提升。相对城市而言,山区初中的升学竞争意识与压力稍弱,无形中为班主任引导学生成长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与精力。针对现实问题,个人的思考、行动,科组讨论、合力教导,求助于经验丰富的同事,上报学校聘请专家协助解决等方法,都会尝试。只要有助于舒缓山区学校的现实困境,有助于山区青少年的成长,也能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都应为校本培训体系吸纳并推广。无论哪种方式,只要实用、能用、有用,都作尝试后总结,就可逐渐摸索出一套合适本校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方法体系。

4. 规范培训管理

科学、规范又具人性化的管理措施,能保证校本培训持续开展并取得实效。我校成立了“班主任培训指导委员会”,聘请专家学者当顾问,校长为主任,骨干班主任为成员。作为班主任培训工作的决策咨询机构,委员会对培训工作进行调研、规划、组织、管理、控制、监督,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把班主任的培训、考核结果记录在册,质性考评与量化考核同时实行,作为职称评定、评选优秀的重要标准。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期初制定培训计划,期末检查培训效果。规范的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山区初中班主任的专业发展。

5. 创建支持系统

以学校为主体开展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校本培训要获得持续发展,支持系统必不可少。首先是专业支持系统,创建以学校为主体的校际专业发展平台,可丰富山区初中班主任的学习资源,提供专业支持。采用“以校组班”的方式,发掘校外专业力量,能为班主任专业成长注入源头活水。除了寻求专业支持外,我校领导还积极想办法,调动社区、家庭资源参与,鼓励乡镇企业、乡贤仁士积极助学,争取他们的资金支持,使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更为完善。

初中数学校本培训总结 篇4

2010.6

本学年根据永康市教育局新学年教育教学工作要求,以“轻负担高质量”为主线,结合了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确保学校教研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使我校的教研教改活动有序正常进行,使教研活动形成经常化、制度化,切实规范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师业务水平,并解决了一些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学校领导重视,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推动下,以“轻负担高质量”为教学目的,学校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校本培训,胡校长亲自主持校本培训工作,组织领导小组研究教师继续教育学校学习内容,如师德师风的学习和体会。倪龙飞校长亲自讲了《今天,我们怎样当班主任》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关键在个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教师们受益非浅。

二、为了认真完成本学年校本培训,明确责任,任务落实到人,于是成立组织了培训组织机构,以校长为校本培训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校务成员和教研组长为组员,具体由教导处负责有关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及实施。

1、具体分工明确,胡寿阳校长负责经费落实。倪龙飞副校长负责岗位培训,外出学习等教学业务方面的培训;具体工作由教务处徐春花主任协助。倪龙飞副校长负责师德培训与班主任培训,具体工作由政教处赵志韬主任协助。李智勇副校长负责校本培训的基本设施落实与安排,师资调配。日常工作及档案保管由教务处徐春花主任负责。结果考评与督促。

2、有业务熟悉的专人负责,学校成立了校本培训教师辅导组,并由骨干教师,“领雁工程”培训对象,高级教师组成,兼顾考虑各学科的平衡,于是由以下成员组成:

(1)、学科组:

语文:颜佩芝校语文教研组长

数学:胡妙伟校数学教研组长

科学:项玲燕校科学教研组长

英语:汪锦红校英语教研组长“领雁工程”培训对象

综合:谢忱校综合教研组长

(2)、师德组

胡寿阳校长倪龙飞副校长

徐春花教导主任高级教师

三、我们学校的校本培训有切实可行的内容和计划,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第一学期由英语组教研组长汪锦红老师主讲《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校长室倪龙飞副校长主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每位老师自定一本教育专著,进行自学,并写一篇一千字的体会文章。第二学期以教师师德和健康心理为专题。辅导教师做到了上课有讲稿,教师听课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通过多种形 1

式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而且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培训形式。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警钟长鸣,胡校长组织教师学习田局长的讲话。学校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级师德典型的事迹、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新理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观念,提升每位教师的师德外水准,努力提高每位领导和老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2、狠抓了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训练,提高了班主任工作艺术。如学校在处理一些较大的学生突发事件时让班主任做旁听,在了解与分析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基础上,怎样妥善地处理事情,并且使双方父母都满意和乐意接受处理结果。这是班主任学习的非常好一个机会。亲身体验,亲身经历,在以后的班级日常管理中有很大的帮助。

3、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学年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培训的重点任务来抓。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1)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轻负担高质量”,优化教育教学的过程,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实基础。

(2)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

(3)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

(4)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教科室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如九年级英语教师到金华教研回校后,组织英语组进行学习交流、反馈,使其他年级的教师也了解了新的英语教学动态,及时处理教学的方式和教材的处理。

4、抓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想方设法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平时参加外出学习,学校给调课,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节假日外出学习,学校负责给予补助,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服务及经济补贴。

5、教研组定期活动(每二周一次)。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经常安排教研公开课,进行案例分析,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完善并实施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

1、建立了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学期要组织好每次上公开课,并且有一定的质量,所选课题必须要有目的,有研究方向。公开课,课前要与平行班老师一起备课,课后要认真评议、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教学研究的作用。

2、建立教师个人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在学年开始制定好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认真完成教研组交给的各项任务,认真准备并在教研组讨论时积极发言;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每人每学期完成听课不少于15节;在教学实践的同时,中青年教师必须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教学起点低一点,教学步骤少一点,教学进度早一点,教学练习精一点,教学反馈勤一点,教学激励多一点);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切实落实好常规教学,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业评价。

3、认真做好校本教研反思。

(1)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撰写课堂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要有一次课后反思,每学期不少于2篇反思文章。本学年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得成果较多。如汪锦红在2009年在金华市“中小学英语优质课例展示活动”评课中获三等奖。陈丽2009年第一届心理辅导活动课优质课获二等奖,辅导学生校园心理剧《迷途》、《抵御诱惑》获三等奖。楼红光参加师德故事征文评选《平民校长李智勇》获三等奖。李智勇《班级管理的金钥匙----信任》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刊物上发表。吕龙起撰写的《浅谈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培养》在现代教育报上发表。2010年章小华老师参加永康市第二届农村初中青年教师语文技能比武获得一等奖,支晓黎老师获得三等奖,并章小华又参加金华市农村初中青年教师语文技能比武中获得二等奖。章小华还参加了金华市初中语文原创试题大赛获得综合性学习题三等奖。2010年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谢忱撰写《因地制宜,在农村初中学校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获得三等奖。周金莲老师撰写《浅谈京剧进课堂之现状和对策》获得二等奖。

(2)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反思的类型。如“课后反思”、“周后反思”、“月后反思”、“期中反思”。在期中反思时,教师们针对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和自己的教学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并提出整改方案,根据学生情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教师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所以在2009学年中获奖较多,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写作----杨阳同学在英语写作比赛获得永康市三等奖。音乐----王梅同学参加永康市声乐大赛获得一等奖,周虎、曾涛获二等奖,丁玉梅、胡瑜、陈怡萍、林玉燕、李小庭、陈艳琴、刘鸿、方红霞获三等奖,小组《戏曲联唱》获二等奖。读报活动----杨梦珍同学在读报征文竞赛中获二等奖,左金念同学获三等奖;同时周亚莉获一等奖,范巧静、张潘婷获二等奖,方红霞、汪刚毅获三等奖,学生参加“爱粮节粮”征文活动中丁玉梅获三等奖;胡瑜获二等奖,严怀琴、孙运、颜梦思、罗序、戴嘉屏、王海燕、罗恒获三等奖。体育----2009年永康市运动会中范巧静跳高第二名,跳远第三名,杨卫华1500米第五名,800米第六名,罗秀彬铅球第五名;裘志昂铁饼第五名,颜梦倩1500米第六名,铅球第八名,吴巧英跳远第八名。数学能力----范巧静在金华市初中数学创新与知识应用竞赛(永康赛区)获得三等奖。

五、以教研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抓质量之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质量是一节课一

节课上出来的,只有注重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切实按课程标准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

1、确保教研组集体研讨的时间。每周三下午第四节为教研组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学科课改精神,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同时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上课技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施精华参加2009学年永康市第二届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比武获三等奖。

2、规范教研活动的内容。人人必须要做到四个一:做好一次集中备课时的发言,上好一堂教学研讨课,写好一篇教研总结,每次听教研课后填写一份评课表。

3、认真组织开展好教研活动。努力使教研活动体现三化:活动时间经常化,活动内容专题化,学习主题的序列化。集体备课注重三个结合: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

4、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有能力的教师可确立一个课题,自己确定研究方案,每一次教研活动将围绕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交流和总结,真正把教研和科研结合起来,把教研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

六、本校本培训工作的反思。

1、教师的外出学习机会要加强。多争取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下学期应该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如普通话朗读、三笔字等技能培训。

皇华初中信息化校本培训总结 篇5

学校每学期都集中培训电脑基础知识、期未进行课件制作等形式的校本自培,通过考核、奖励的形式,落实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开展的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师能比较熟练的使用网络,查找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学会制作课件和建立个人网站或博客。在学校开展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率较高。教师使用电子教案、网络学习和收集信息的普及率也较高。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师生教学的有力助手,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得到长足进步。在学校开展的健康教学评选活动等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展现。

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电脑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和管理人员必备和必需的工作手段,管理中文件的传输、学习资料的分发、资料的积累和审核等已逐步倾向于依赖网络。教师的新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新信息的获得等多大都依靠网络获取,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同样,信息技术在学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学籍管理、校产管理、卫生保健管理和档案管理中得到全面的落实。电脑成为这些管理人员的必备工具。从班级板报的布置、学生电脑小报的制作到探究性园地,信息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也得到充分的运用。

柳林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总结

1、.现代化的硬件设备

我校现代化硬件设施建设已初具成效。现拥有学生电脑26台,教师办公用电脑10台,基本达到了班班通。

2、初具规模的校园网

信息技术带来了知识传递方式的多样化,传播途径的网络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传播速度的高速化。2012年7月,校园网落户我校,本着“实用、节能”的原则,打造了几个具有不同功能的信息平台,以促进学校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

(1)教学管理平台

在我校,大到学校各项“制度与细则”、“职能与要求”、“计划与方案”、“总结与汇报”,小到各项会议通知,从讨论、部署到落实都在网上运行,教师只要直接在电脑上点击,就能一目了然,增强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教师“参政议政”的主动性。

(2)资源积累平台

初中数学培训总结 篇6

一、师德修养方面:首先第一课我们认真的学习了教师的师德修养,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想成为一名好都师所必备的基本素养,通过学习,也使我知道了许多做一名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我也一定会认真学习,以身作责的。

二、教师个性问题及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方面: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天天都要与学生打交道,在与学生接触的同时,不免公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所以我们要想处理好这些问题,必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必需要有一个平衡的心态作前提,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出现偏激。在这些问题面前,我们有时也会意气用事,让自已的个性左右事情的结果,所以通过学习,也让我清楚的知道,在处理任何事的时候,我们都要首先调适好自已的心理问题 和自我的个性问题,这是处理好事情的前提条件。

三、在学习了一些教师的基本素质的要求之后,我们还针对于各科学习了各科的相关知识。针对于我所学习的数学这门学科我来谈一下我在这科学科培训上的收获与心得:数学课堂的教学是灵活多样的,首先数学针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但是我们要上好数学课,一定要用心备课,特别是上课前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都很重要,备学生,备教材,备学情等这些重要环节,我们一个也不能输呼。还有就是针对每节课的评价研究,我们作为教师也应该关注。在数学上,空间与图形,以及函数的教学作为一个重点进行了讲解学习,讲明了在教学方面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来突破难点,怎样进行研究学习,使我收获颇深。

初中数学校本培训总结 篇7

一、学习引领

(一) 理论学习提升素养。

理论学习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支撑,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学科教学新理念及由此引起的课堂教学方式、学习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变化, 数学学科以及相关的知识, 科技创新的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都需要学习。可以有计划、有选择的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基础》、《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学习型学校的专业专业发展—合作活动和策略》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等。通过问题设置, 理论学习形式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理论学习的质量得到了保障。

(二) 专家引领拓宽视野。

专家引领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 没有专业引领的实践是低效的实践。专家引领可以把教育理念转化成教育实践, 使校本教研向纵深推进。可聘请市区教科所专家、教研员等来校指导学校校本教研工作, 请他们走进课堂, 了解学校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培训和理论指导,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对校本教研进行诊疗、定向, 提升教研品质。教师们也积极参加市、区级组织的各种数学活动, 以期获得专家指导的机会。

二、同伴互助与个人反思相结合

(一) 加强同伴互助, 实行教师间优势互补。

开展研讨课活动。每学期可在每个年级确定1—2名教师上研讨课, 再加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示范课, 保证成员组内听课每期不少于10节, 青年教师与其指导教师每月互听课不少于4节。教研组引领教师紧紧围绕年级组分专题开展说、讲、评研讨活动。上研讨课的教师可在前一周的教研活动时介绍本堂课的整体设想、学生情况、想要解决的问题、准备采用的教学手段及依据的课改理念等;上课后要自评设想达成情况和效果。听课教师在听课时既要看授课教师的表演效果, 也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 通过学生的变化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的变化等。评课时, 要求年级组长作好记录, 每位听课教师必须发言。通过研讨, 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深度会谈,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实实在在地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实践,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开展案例展评活动。要求各年级组各选派一名教师, 围绕一个小专题选取一课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设计, 利用集体备课时间, 集组内教师的智慧于一身, 进行赛课。

(二) 引领教师反思, 将文本理论和专家理念内化为个体的理论素养。

三、科研课题研讨

随着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的落实, “校本教研”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立足本校实际, 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来帮助教师解决课改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提高教师的素养和业务水平, 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推动教师从合格型向专家型、学者型转化。学校数学教研组应不间断地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教研活动每间隔几周就对课题进行专门的研讨, 研讨内容应涉及到:课程功能的研究—从数学学科本位到注重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的研究—从注重书本知识到关注学生生活经验;课程实施的研究—从单一接受式学习, 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能力培养。具体操作上, 首先确立研究课题, 研究方向, 制定研究计划, 确定研究对象;分工合作搜集能反映所研究问题的材料;整理和分析搜集到的材料、数据等, 从中概括出科学的结论, 再通过教学实践加以检验、修正, 不断完善, 如此循环往复。在此基础上, 参研人员认真实践, 不断反思, 积极撰写教学案例, 教学后记或反思日记, 科研论文。近几年间, 我组教师依托科研课题, 撰写的科研论文、教学案例分获市区级奖数篇, 多名教师参加市区优质课竞赛和说课比赛分别获市区一、二等奖, 极大地提高了本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能力和交流分享意识。

初中数学新课程培训总结 篇8

《新课程标准》在无数双期待的目光中呼之而出,其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一重要理念深入人心,课堂上大家都在尝试或积极准备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案例,但更多的只是"披着羊皮的狼"。她的形式简单易学,几个人分成一组,七嘴八舌,谓之"小组合作学习",一些公开课用之者更甚,以博取大家的美言;一些竞赛课用之者也不乏其人,以显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的"奥秘"。究竟是学生问题,还是教师假以"小组合作学习"来搞"包装"?……就目前而言,许多课堂中"小组合作"搞得轰轰烈烈、五彩斑斓,但美丽的外表只是一种形式,实在无法掩饰其空虚的内心,不得不令人匪夷所思。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新课改使我们面临挑战

我们面临许多挑战: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不是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索之中?他们对学习是不是充满热情,是不是积极思考问题?老师是不是也投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对学生的研究进行适时的启发和指导,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是不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是不是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等等,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还有一些问题,提出让同行共同磋商:

1、教师唱主角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学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计做出回答,并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学会如何揣摩老师的心理。

2、教学要有程序,但不能程序化,仍有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案,出现硬拽学生进入教师预定的轨迹中的现象。

3、如何更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形式热热闹闹,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没有很好体现,有些问题的抛出,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进行交流,这是没有意义的、无效的学习。

4、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教学是按课件走,还是按学生走,是关注活生生的课堂,产生真切的师生互动,还是流于形式。有些课看似热热闹闹,但流于形式没有实效。

5、教师如何把思考还给学生。

四、一堂好的数学课应具备哪些

我组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应具备以下特征:

(1)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

(2)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与获得成功的机会。

(4)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

(6)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一节好课应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是课堂的教学主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上一篇:美景的成语下一篇:政治九年级富强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