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局学生资助工作总结(精选14篇)
一、资助政策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务院〔20××〕13号文件精神,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责任,构建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勤工助学为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补助的资助体系。半年来,我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的“奖、贷、助、补、减免”政策方针,围绕“不让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切实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和生活。主要工作如下:
(一)由教育股牵头,抽调两名工作人员全面负责学生资助宣传、实施、管理工作,填补学生资助中心岗位空白,保证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20××年春季学期,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学生数14407人,并为他们提供免费教科书。全县发放免费教科书总计132109册,金额87.214265万元;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共计23.39071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资助卡正在办理中,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约1115人次;
(三)20××年按照市资助中心统一部署规划,我县普高资助比例为全县学生总数的28%,20××年春季在校高中生总数为1670人,按照比例,结合学生家庭经济实际情况,受助学生为482人,每人750元,资助总额为36.15万元,正在进一步审核中。
(四)“微尘基金”、“蓝天春蕾女童班”、“云峰寺资助”等8项国家、爱心企业和慈善家基金已经发放到位。
(五)“学前教育保教费减免”、“20××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2个资助项目已按照上级要求完成资料完善、上交和存档工作,待资金发放,其中,保教费实现全覆盖,每生300元/学期,共计3587人,金额107.61万元。
(六)20××年生源地助学贷款正在进行中,预计将为400名因家贫不能顺利入读大学的高校学生提供绿色通道。
(七)根据市资助中心安排,我县认真开展县(区)交叉检查工作,通过规范资助中心管理,合理将档案归档方便查阅等努力,取得xx区资助中心对我县资助中心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我资助中心也将按照此次交叉检查的相关规定,要求各学校规范操作资助项目,依照政策和程序,阳光操作,并将档案按时间、类别等正确归档备查。
二、工作创新及亮点
加强与团委、妇联、精神文明办等协作单位以及学校、学生、学生家长的沟通和协调。为了将国家的教育惠民政策落实到实处,落实到好处,真正把惠民政策“原汁原味”地送到广大贫困学生的手里,解决他们的急需是我中心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首先,在工作中急学生之急,想学生之所想。始终把服务学生放在中心位置,一丝不苟地与协作单位、学校、学生家长核对相关数据、资料;加强与协作单位进行工作交流、对接,避免了重复贷款现象,共同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其次,把困难学生作为我们的服务对象,热忱为他们服务,耐心解答学生及家长的疑问,认真告知学生家长应准备的资料和注意事项。同时积极建立贷款学生家长的联系制度,跟踪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如有改动,及时通知,确保与学校、学生家长的24小时联系。再次,工作过程中与其他区县兄弟单位进行经验、心得交流、探讨和学习先进经验,及时向市资助中心汇报工作情况和遇到困难、问题,请上级部门指导,按照上级指导整改。
三、困难与问题
自20××年秋季开学起,国家建立了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但由于学生和群众对资助政策不清楚等问题,个别学校存在资助对象不公平,资助金发放程序不规范,标准不合理,一些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层次低,对资助政策不甚了解,不理解资助工作的程序,误解负责资助的工作人员等问题,回顾半年的资助工作,虽然成效明显,但仍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
(一)县级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立时间短,人员编制上没有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目前负责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是临时抽调,经验不足,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二)是资助比例和范围不足。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政策解决了中小学生的读书困难,但是高中、大学、研究生中仍存在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且高校生学习、生活开支相对更大。
(三)资助金额不足。这几年由于通货膨胀的因数,物价飞涨,学生学习、生活开支增长加大,沿用以前制定的资助金额数显得单薄无力。
(四)对某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优秀学生资助的力度不够,这就造成一些优困生学习、生活没有保障,面临辍学的危险。
(五)是资助面小,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在校学生人数增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多。
四、措施办法:
(一)建议上级资助管理部门对下级资助管理工作人员给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指导。
(二)提高资助比例,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金额。
一、新资助体系下国家财政对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经济投入
2007年6月, 在国务院的部署下, 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包括《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等8个配套文件, 就落实新的资助政策做出了明确规定。
新的奖、助学金体系中提出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大资助措施。其中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 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 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 全国资助总人数为5万人, 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每年奖励资助约51万名学生, 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帮助其解决生活开支。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每年资助约34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这三项措施施行所需资金全部是政府投入[2]。三项资助措施覆盖面达高校学生总数的23%, 资助人数相当于过去的7倍。
二、从我校学生经济资助工作现状看现有资助体系
目前, 我校学生资助工作中, 国家投入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我校当前本科在校生数为19946人。2008年我校共发放国家奖学金41.6万元, 52人获奖;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340万元, 680人获得奖励资助;发放国家助学金679.6万元, 3398人获得资助。奖励、资助金额1061.4万元, 受助人数4130人, 奖励、资助面约占全校本科生数的21%。资助面未达全国平均水平, 这应和国家财政投入偏向投入中西部省份高校有关。
2007年开始, 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在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甘肃5省市开展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 从我校情况来看,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获贷人数和金额目前已超过国家助学贷款获贷人数和金额。2006—2007学年, 我校共有1156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贷款总额额为573.01万元, 2007—2008学年, 获贷人数为622人, 贷款总额度321.19万元, 而2008—2009学年, 贷款人数进一步下降, 获贷人数为497人, 总额度257.99万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人数和金额则逐年增加, 2007—2008年, 我校共有430人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贷款总额度为248.655万元, 而到2008—2009年, 有717人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贷款总额度为388.03万元。随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在全国的进一步展开,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获贷人数和金额还将进一步增加, 在未来几年内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将成为最主要的助学方式之一。
此外, 我校勤工助学基金呈缓慢增加趋势, 2008年累计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2000余个, 发放报酬200余万元。学校还设立了阳光助学金” (120万元, 自筹) 、“励志助学金” (200万元, 自筹) 等校内专项困难补助。2008年企业和个人资助金额为149万元, 对受到“西部助学工程”资助的学生及其他家庭特别困难学生减免全部或部分学费, 2008年减免额度达27.38万元。
现有资助体系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解决路径——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问题, 以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主, 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 以国家助学金为主, 以勤工助学等为辅;此外, 校内助学金和社会奖助学金等多项资金作为资助体系中的有益补充, 使得现有资助体系得到充分完善。
三、我校在贫困生感恩励志教育中的特色做法
在贫困大学生的物质帮扶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 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对贫困生的励志帮扶教育, 主要有以下五种做法:
(一) 三困生的“一对一”帮扶。
建立健全了“三困生”档案 (“三困生”特指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及心理存在困惑的学生) , 做到每个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有定向指导, 每个经济困难的学生都有明确的解决措施, 每个心理存在困惑的学生都有心理支持体系, 从而促进了“三困”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 注重心理帮扶。
为每个学院配备了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心理辅导员, 这样能够及时发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 通过开设心理访谈形式, 重点帮助贫困生认识自身的人格特点, 掌握积极的应付方式, 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 以提高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学校在对贫困学生实施援助时, 有时实行“隐蔽”的方法, 以避免“贫困生”的标签对贫困生产生消极后果。
(三) 爱心活动。
营造团结互动的集体氛围, 吸引贫困同学参加自己的社团, 如“自强社”、“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爱心联盟”等。其中, “爱心联盟”通过“回收饮料瓶助困”的行动感染了众多大学生, 其举办的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爱心活动, 受到了《人民日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扬子晚报》、《新华日报》、《镇江日报》、《京江晚报》等各级各类媒体的关注。众多网站转载了他们的事迹, “爱心联盟”在“高校十佳百优学生社团文化展”活动中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
(四) 义工制和自愿捐款。
我校2006年制定了《江苏大学受助大学生义务工作管理办法 (试行) 》, 文件规定:凡受到各级各类助学类奖助学金资助, 且符合义务工作基本条件的大学生, 及其他欲申请各级各类助学类奖助学金的学生必须完成一定时数的义工。接受资助时, 必须承诺毕业后向学校“爱心基金”自愿捐款, 培养学生的回馈意识。该基金已陆续受到52名贫困毕业生的爱心款32450元。
(五) 典型人物评选。
每年开展“励志之星”评选活动, 对评选出的“励志之星”和“励志优秀学生”在各学院进行事迹巡讲, 引导其他贫困生学习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 以及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让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 我校贫困生人格逐步完善, 思想健康向上, 校园内时常可见他们自强自立、感恩奉献、互帮互助活动的身影, 爱心春潮在校园不断涌动。
四、对推进励志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在大力推进励志教育工作的实践中,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仅靠现有的规章制度是不够的, 励志教育应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多方配合, 不仅要有典型的帮扶活动、感恩励志体验活动、励志人物教育活动, 还要与日常生活习惯培养、学校校风感召力、社会风气影响力, 以及各种书籍、影视文化作品等软教育相结合, 这样, 励志教育才会深入人心, 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一) 建立一支励志教育的师资队伍。
这支师资队伍不仅要有专业的具有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的辅导员, 而且要有班主任和专业教师, 他们应共同研究励志教育与各方面力量的统筹协调问题, 着力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认知教育与行为实践的有机统一。按照素质强、业务精、师德好的要求, 切实加强实施励志教育队伍的建设。通过对在职人员的培养、培训和引进人才等方法,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动态发展、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的励志教育师资队伍。
(二) 建立励志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励志教育和任何其它教育教学活动一样, 想要获得持续的成果, 并真正发挥作用, 考核评价体系是不可缺少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特点, 建立多元的励志教育评价体系。抓住励志教育的领导体制和投入保障机制、队伍建设机制、工作运行机制、部门联动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等关键问题, 制定励志教育工作考核评估办法, 建立健全专项督导和检查制度;同时, 还应建立与督导和检查制度相配套的激励惩处机制。
(三) 强化对励志教育的研究。
由学校设立励志教育科研和教研课题, 划拨研究经费, 从不同的角度, 选取不同的对象, 用不同的方法开展研究。励志教育的研究要重实效、重结合, 既要着眼于解决励志教育的理论问题, 又要着眼于解决励志教育的实践问题。通过召开研讨会、交流会等方式, 推动对励志教育的广泛研究, 同时还要积极运用和推广励志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实际成果、方法成果、教育成果等。
(四) 拓展励志教育的范围。
开展感恩教育, 应以亲情教育入手, 营造感恩的氛围, 唤醒大学生的感恩之心。高校的感恩励志教育还应与爱国主义教育、就业等工作密切结合, 教育学生审视自己的社会角色、青春价值、家庭责任, 从而培养学生爱岗敬业, 拥有积极的生活与工作的态度, 感谢学校、家庭和社会, 进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参考文献
[1]卢玄玄.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
[2]阮宇.高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的创新构想.中国林业教育, 2008, (03) .
关键词:感恩;意识淡薄;资助;引导;教育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
当前,经济资助确实为困难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对国家和社会提供的资助怀有感恩之心,但在资助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受助不感恩的不良现象,令人堪忧,具体表现为:
(一)对感恩认识不足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圣贤自古就教导后人要懂得知恩、感恩、酬报恩德。然而在当前学生资助工作中,部分学生在获得了资助后,常常认为是理所当然,有的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获得资助非我莫属,觉得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在获得资助后,请吃请喝,大肆挥霍;还有的认为自己受到资助是在帮助资助方获取好名誉,双方互利,不存在恩惠;他们缺乏最基本的对“恩”的认识。
(二)不心存感恩
现在的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己经缺少了对父母、老师、同学感恩的情意,对待老师缺乏起码的尊重。虽然有的学生知道获得资助是社会或者个人给予的恩惠,但是心中却很淡漠,缺乏感激之情。
(三)缺乏回馈社会的感恩意识
在各种资助金颁发仪式上,学校领导都勉励获得资助的学生要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学校、回报父母。然而现实却不尽人意,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依靠社会资助和国家助学贷款完成了大学学业,但其中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偿还,还有些大学生对学校催交学费和贷款表示不满甚至因此憎恨母校;有些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学成后却毁约不回等等。
(四)攀比、虚荣心理严重
很多高校在给予困难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没有给予其相应的精神资助,没有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关注和思想上的正确引导,造成了受助者虚荣心强、攀比心重,对身边同学的关爱显得麻木不仁,缺乏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受助者以弱势群体自居,但又担心身边的人瞧不起,随之会产生挫折感,导致自卑、失落、困惑、抑郁、仇富以及自我封闭的心理,久而久之会积淀成为以一种知恩不报、恩将仇报的极度自私心理。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
当前社会功利主义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片面追求利益的同时,使人们的道德出现滑坡。贫富差距的现实存在,一些社会资助和个人资助因为过于注重经济的资助,忽略了受助者的心理需求,使受助者产生一种理所当然、受之无恩的心理。
(二)学校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足
目前,我国学校主要将重心放在学业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学生关心最多是成绩和就业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虽然在日常教育中也在提倡感恩,但采取的方式大多是灌输式、注入式的教育方法,宣传力度不够、不能形成长效机制,从而使学生的感恩能动性缺失。
(三)家庭教育问题使学生自私心理严重
在家庭中,现在高校的学生大多是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要求更多的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往往忽略了对子女的感恩教育,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父母的无私奉献成为了单边行动,弱化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育。另外由于有些家长自身素质的欠缺,没有以身作则,不孝敬长辈、不文明行为,孩子耳濡目染,直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作用。
三、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对策
感恩并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或美德,更是一种需要自觉性的现象,感恩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它需要教育的点拨和引导,高校辅导员在资助工作中要不断渗透感恩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
引导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感恩教育需要遵循由知到情再到行的一个过程,利用对学生的经济资助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言感恩之情,常做感恩之事。所以,学校作为感恩教育的主体,应倡导各院系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主题鲜明的感恩教育,通过讲道理、明事理,把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融合,让受助学生的心灵在温馨平等、受到尊重的氛围中接受洗礼。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学校橱窗、班级板报、网络等活动,使感恩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排解受助学生的孤独情绪,养成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此外還可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如成立自强社、爱心社、志愿者团队等。通过对学生一系列的感恩教育使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认知层面发展到情感层面进而达到实践层面。
(二)引导学生感恩父母
要引导学生不能简单地把贫困归结为父母或社会自身的问题,甚至产生不满等情绪。要引导学生算经济账,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父母的真实的生活情况,让他们懂得父母付出的艰辛。要利用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的生日等开展感恩教育及专题团日活动等,让他们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学会感恩,要懂得生命的不易、亲情的珍贵。学会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教育学生感恩老师
辅导员可以利用大量的实例告诉学生,老师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办理贷款和各项资助的手续,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理疏导,可以说学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与老师的辛勤劳动密不可分。辅导员要教育学生感谢老师的教诲和辛勤的培养,尊敬师长,树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要弘扬尊师、爱师、谢师的风气。
(四)进一步规范学生资助体系
应从制度上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和宿舍同学等多层面对学生的生活情况、消费情况等进行了解,建立跟踪档案,实施动态管理,查堵非贫困学生进入受助通道。
(五)加强法制观念教育
高校要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让受资助学生意识到诚信既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要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诚信。同时,这种教育应提前在受资助前,这样可以杜绝部分学生对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作假的现象。再者,要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诚信行为,轻则诫勉,重者则取消其受资助资格并扣除相应学分。这是诚信制度执行的关键和强有力的措施,它将会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关于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中心小学、盘山村小、石桥村小: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确保各类资助政策落到实处,根据潼教委【2013】383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组长:杨清
副组长:邹驰
组员:陈 明覃 琴李小华戴可荣及各班班主
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工会办公室,具体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由陈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经办人员:李小华、戴可荣,具体负责学生资助落实工作。
潼南县新胜镇明镜小学校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问题。大学贫困生救助政策是社会安定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解决好高校困难学生的问题,能够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有利于高教事业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一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和收费制度全面改革的实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也逐年上升,能否将这批资助金顺利准确的发到贫困生手里,贫困生又能否合理利用这批资助金,这些都将成为我们所思考的问题。为此,我系对开展普通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一)资金落实方面在被调查的贫困资助生里,他们都顺利拿到了资助金,多数学生都能正常使用它,但是也不乏有些学生滥用资助金,要么去购买手提电脑之类的高档消费品,要么拿资助金去购买新衣服,要么请其他同学吃饭,喝酒等情况。
(二)完善政策体系方面
学院为了让每一位贫困生享受到良好的待遇,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勤工助学的机会,同时给单亲家庭的学生,特困生提供更多的资助
机会。
(三)落实资助政策方面
学院努力完善助学体系,力求公平公正;根据学生所写的家庭情
况和在校生活表现确定贫困生名额及贫困等级;增加贫困生补助金额的发放;向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提供做兼职的机会;提高监督力度。
二、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
(一)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格认定存在着问题。
在评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工作中,由于评定的时间短,不能
很好地深入调查申请困难资助学生的家庭情况,以至于存在少部分用
着几千块钱的时尚手机,穿着名牌服饰,隔三差五就大吃大喝的“公
子哥”、“大小姐”凭借着自己买来的人气入选贫困生的行列来冒充贫
困生的现象,使得那些家庭经济真正贫困的学生得不到国家和社会对
他们的帮助和扶持;还有一些家庭经济虽然困难,而自身思想道德素
质修养并不高的学生也会获得助学金,但他们的助学金不是被用在学习上的而是被用来挥霍。
(二)现行的资金拨付和管理使用存在着问题。例如资金不能及时分发到受助的学生手中;拨付的资金数额较少;不
能全程监督管理资助金的使用情况。
(三)各学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出现的问题及潜在的矛
盾。
出现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困难申请不能全部辨别其真实性,不能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地考察;不能杜绝学生与学
生之间相互拉票的现象,同时也不能保证受资助的学生将助学金完全用于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资助的总投入不足,资助的覆盖面较窄;资助的标准较低。
潜在的矛盾:在选择是否给予学生资助时除了考虑学生的家庭经济是否困难之外是否还应该考虑该生的学习情况;有些被选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于自己受国家和社会的资助的情况心理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感觉自己会因为这样而被别人嘲笑的不正确 的 思 想。
(四)现阶段急需解决的、制约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的其他深层次问题和矛盾。
大学生诚信、感恩、自立自强意识的缺失,有些学生产生的“等、靠、要”的不良思想;如何确保资金能够真正用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身上;如何加强受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真正做到认定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如何使更多的困难的学生享受到国家的资助;如何从制度上建立健全助学贷款体制;如何提高社会和学校的认识。
三、措施及建议
为保证被资助学生的资金能够准确落实,确保他们能够正常上学,完成学业,我系所采取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动态资助手段
学校有关负责人应关注学生家庭及生活状况的动态发展,及时调整学生资助的方向,把资助适时落实到每一位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手
中,杜绝“等明年或下一批再资助”的资助方式。
(二)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可开展“自立自强”等主题活动,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或勤工俭学,提高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受资助学生对助学金的依赖心理。
(三)建立监督小组
建立自己的监督小组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同时加大对“假困生”的惩罚力度,给那些以恶劣的行为获取助学金的学生以深刻的教训。
(四)认真做好通知工作
各县区财政局、教育局、团县委,各普通高(完)中:
从2007年开始,市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户籍在我市,且当年参加高考被二本以上(含二本)省内外大学录取、报到就读的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入学资助。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贫困大学生入学政府资助政策,努力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但是,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个别县区、个别学校将三本院校录取的学生和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报为受助对象,存在弄虚作假、优亲厚友、指定包办行为,影响了学生资助工作的公正公平。为做好2012年贫困大学生入学政府资助工作,全面落实好党的慧民政策,切实将资金用到贫困学生身上,真正做到雪中送炭,现将今年贫困大学生入学政府资助名额予以下达,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次贫困大学生入学政府资助名额直接下达到了具体学校。在名额分配时,综合考虑了农村户籍学生二本以上进线人数、2011年各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数以及省上对8县区学生资助工作的考核结果。各县区奖励指标使用方案需报市教育局同意后方可使用,主要用于解决个别学校因进线人数少而未获得资助名额的特殊问题。
二、各县区、学校要严格按照市上下达的贫困大学生入学资助名额(附件1)和《庆阳市资助贫困大学生入学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庆市教发〔2007〕105号)(附件6)有关规定选准申报对象。确定申报的资助对象必须是被二本以上院校录取的绝对贫困家庭学生。已享受其他单位和个人资助或准备重读的学生,不再进行重复资助。坚决禁止申报非贫困家庭、国家公职人员子女以及被三本(含三本)以下院校录取的学生做为资助对象。对存在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行为的,一经发现,除在全市通报批评外,还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各县区、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将这一资助政策内容告知所有高中毕业学生,并组织申报学生集中学习《庆阳市资助贫困大学生入学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熟悉申报程序和资金发放流程。要牢固树立资助育人观念,着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高远志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常怀报恩之心、感激之情、成才之志,克坚攻难、学有所成、传递爱心。
四、此项工作由县区教育局牵头,财政局、团委共同参与,县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生毕业学校具
体负责实施。各学校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资助范围、评选条件,通过“班级初评、年级评议、学校复查推荐”和“班级公示和学校公示” 等程序,对拟上报的资助对象在公共场所醒目位置,或利用新闻媒体进行报前公示。公示内容要涵盖资助对象所在学校、乡村、考分、录取院校和家庭基本情况,决不能将公示制度搞形式,走过程。同时要设立举报电话,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市上举报电话为:0934-8680275、8687554。
五、各县区教育局负责收集、整理辖区各学校上报的相关资助资料,并会同财政局、团县委对学校申报的每个资助对象资格进行审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于8月20日前派专人报送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六、上报资料包括:县区汇总表(受助原因中详细陈述贫困程度和受助理由,同时报送电子文档)、资助学生申请表(双面印)、户口本(家庭所有成员)、入学通知书复印件及个人承诺单一式两份,学生身份证复印件三份。残疾人、单亲、低保等特殊困难家庭学生要附相关证明材料。否则,一律不予认可。
附件:
1、2012年贫困大学生入学政府资助名额分配表
2、庆阳市贫困大学生入学资助申请表
3、个人承诺
4、受助学生回执单
5、县区2012年拟资助贫困大学生入学基本情况汇总表
6、庆阳市资助贫困大学生入学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庆阳市财政局 庆阳市教育局 共青团庆阳市委
当前,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向发展, 以及城乡差别和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 高校困难学生问题已越来越凸显,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发展, 也影响着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 更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进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针对这种情况, 国家积极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各高校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政策, 逐步建立了一系列资助体系, 以帮助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1 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
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 以政府投入为主, 多方筹措资金, 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 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 包括助学奖学金, 勤工助学基金, 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 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又进一步加大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力度。国家从政策上制度上都进一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问题, 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学生的关心, 和他们受教育问题的重视。
目前, 国家, 社会和各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采取的主要方式要:
1.1 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多元化助学体系的建立我国已经基
本建立起以国家奖助学金, 助学贷款, 勤工助学, 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 多元化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 较好地解决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 基本保证了每一个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1.2 各高校普遍设立勤工助学劳动岗位时下里, 各高校都设立
有各种勤工助学岗位, 有食堂卫生人员, 图书馆资料整理, 生物实验室栽种花草等, 供勇于面对贫困, 自强自力的同学减免生活费负担, 同时也使他们的人生观, 价值观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1.3 社会救助方式的逐渐形成如有留心, 人们就会发现, 各报
纸, 网站关于贫困生救助的新闻越来越多。现在一些政府, 团体, 工会, 妇联,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爱心人士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越来越多。这些爱心资助不仅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带来了完成学业的希望, 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和谐团结的力量。
2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国家出台了新的资助政策之后, 各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也建立了自己相对完善的资助工作体系。但是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2.1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准确认定标准有困难在对家庭经济困
难的学生提供无偿的奖助学金资助, 首先必须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认定。从表面看, 这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顺理成章, 但实现中仍然有很多漏洞。比如, 学校认定的依据之一是“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其中第一个是由学生生源所长地乡镇民政部门盖章证明, 后面一张表由学生本人填写。这些认定, 在表面看来很证实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可不少地方开的证明水分很大, 而相反, 一些家处偏远山区, 交通不方便, 信息闭塞的贫困家庭却不一定能及时的开出证明。
2.2 应重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较多自卑是高校贫困学生中较
突出的心理问题。由于其原有的教育条件相对薄弱以及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 当他们来到大学, 经济知识技能等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相比悬殊较大。少数学生进入大学后, 面对巨大的环境反差, 与周围同学存在很大差距。同学们聚餐, 因囊中羞涩而避之一旁;久而久之, 就脱离了集体, 疏远了同学, 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形成性格上敏感孤僻、沉默寡言等严重缺陷。
2.3 诚信和感恩意识缺失在贷款工作中, 经常会遇到有的家长
和学生为了达到贷款的目的, 通过拉关系、请客、送礼等手段笼络家庭所在地有关人员出具虚假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获取贷款资格, 以取得优惠政策和照顾。同时也存在毕业逾期不归还贷款的事实。
还有极个别学生他们将“贫困”作为一种资本, 不愿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 而是消极等待。更有甚者将自己的贫困归罪于社会不公, 受到资助是天经地义的, 没有一点感恩之心。
3 健全资助体系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如何将党和国家的雨露甘霖一滴不漏地撒向真正需要资助的困难生身上、渗进他们的心田, 使之化作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思想动力?笔者认为, 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下措施。
3.1 从生源地中学开始建立“家庭经济情况档案”, 解决认定难
高校规模都在几万人以上, 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新生家庭真实情况的考察难度就相当大。而对于在校一段时间的学生, 虽然可以通过其生活消费水平来参照, 但有些也碍于情面, 一般也不会刻意举报并非真正困难而申请奖助学金的同学。而如果从中学开始遍建立“家庭经济情况档案”, 生源地学校一般离学生的家庭较近, 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考察比较方面, 这样能够保证其真实性, 这样, 学生进入大学后, 在奖助学金工作中, 学校就能根据档案中的真实情况准确, 快捷地掌握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 确保国家奖助学金落到真正困难需要资助的学生手中。
3.2“授之以渔”增强贫困生的软实力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
鱼不如授人以渔”, 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 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 鱼是目的, 钓鱼是手段, 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 却不能解长久之饥, 如果想永远有鱼吃, 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笔者认为, 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也可以采用这样方式。
如何授人以渔呢?前者有学校的勤工俭学先例, 后者有企业给贫困生提供工作的机会:如重百集团每年暑假给贫困生提供临时打工机会, 让贫困生自己挣生活费。这既让他们得到了工作的机会, 挣到了生活费用, 增长了工作经验, 也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钱是需要自己付出劳动挣来的而不是白白“受”来的!
3.3 大力推进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做好心理助学开展诚信教
育和感恩教育既是高校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保证贫困生资助工作顺利完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动员社会力量, 进行广泛持久的宣传教育, 营造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的舆论环境和氛围。强化诚信意识, 普及诚信和感恩规范, 优化学生素质, 提高贫困生中的诚信水平和感恩意识。而对于助学贷款的学生应加强其诚信教育,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对于大学生诚信的重视及工作中诚信的重要性, 使贷款还贷工作顺利进行。
加强贫困生的教育和引导, 磨练其意志和品格。加强心理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国家助学贷款签字仪式等各种方式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看待“贫困”, 使他们在心理上不断提高自我调节力和对困难挫折的承受力, 达到良好的心理适应力。
4 结语
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政府, 高校, 企业, 社会, 学生等多个角色的积极参与, 共同的努力才能很好的完成。同时各高校要加强以人为本, 注重服务的教育管理理念, 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为家庭困难的学生送去温暖, 帮助他们增强自信, 完成学业, 同时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熊鸿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再思考[J].江苏教育.2006 (6) .
[2]爱兵顾秀丽霍建.现阶段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资助体系;困难生认定;困难生的再教育;少数民族困难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04-02
一、困难生的认定如何准确有效
1.客观依据的有效把握。根据《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财政部门参照本行政区域内各地(市、州)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标准,以确保不同地区贫困生的认定标准。但因没有更细化的衡量标准,没有定性和定量的具体阐述,在实际的评定工作中,会出现同种困难程度由于不属于同一地区,被评定为不同结果的现象。各地区客观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联系,无法统一定性定量,这也就使得各地民政部门在认定困难生的过程中无法具体把握。
2.主观因素的合理判断。高校对于困难生的评定一般会以各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生证明表、该生在学校的具体消费行为以及平时师生对其的评价为依据,所以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是否正当合理、学生具体消费行为是否朴素节俭、师生对其印象的判断是否真实都是评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考察点。部分贫困生因其家庭成员不太会表达或者精湛的处理一些人际及社会关系,显而办起“证明”来救不会那么容易,学生也因为内向,不善交流不愿将家里的真实情况如实反映给学校,这样就会得不到相应的资助;同样,对于部分假借贫困生的人而言,却掌握的良好的社会资源,平时善于交流善于表达,在国家新资助体系的大力吸引下,成为了贫困生的队列中。大多数学生也意识到对于“假冒”贫困生的人,这种做法不但给学校的人多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影响了资助的效率和效果。
3.介于上述问题,如何使得困难生评定工作公平有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坚持以往的既定程序,“学生申请——班级评议——院系评议——公示——校学生工作处审核——建立困难生信息档案库”,这是基本的流程。然而,第一个环节中,便有两种情况:一是“假冒”贫困生提出的虚拟申请材料;二是真正的贫困生却因其自卑等心理问题,而不愿提出申请;在这种情况就需要深入学生走访调查,跟实际困难学生多交流多沟通,使其敢于面对实际情况,客服自卑心理,愿意获得资助来实现更好的自己,对于并不困难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其认识到资助的真实意义。其次,一定要采取民主评议的方式,同时避免让申请困难生的学生公开陈述其家庭情况。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公开公平参与匿名投票,通过文字而非公开答辩进行评议。再次,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在新生入校时就应注重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培养,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实现全校全院全班全员监督,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后,国家需采取必要措施统一不同相关民政部门的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流程及认定标准,在我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除了人情世故外更应建立起良心、爱心和责任心,客观对待家庭经济情况的虚实,在开具家境经济困难生证明表时严格按照要求办事,不弄虚作假,不要让应该获得资助的困难家庭错失机会。同时学校也应与生源地民政部门保持稳定的信息资源共享,有效地达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二、获助困难生的再教育
资助紧紧围绕着“奖、助、贷、补”等方面展开,每年政府、学校都会有相当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内生活补助等资助形式面向广大的在校困难大学生群体,促使其完成学业和保障基本生活。获得一定资助后,这一特殊学生群体对资助形式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对今后的人生是否有了一定的规划,对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否具备了足够的责任心,这还需要高校学生工作者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有效的管理。
1.引导教育受助学生明确意义,合理利用。国家新资助体系的出台和实施,是以帮助困难学生在不能承受的经济情况下使其完成学业以及保证其基本的生活为目的,所以学生获得受助款项后一定要将其运用于学习和基本的生活必须品上。基于平时的调查走访,发现受助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消费行为:一是比较普遍地用于学校用餐、购买学习用品、各类培训考试、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二是为了提高所谓的自信,拉近与其他同学的生活水平,大部分受助款用于购买衣物、电子用品、旅游等;三是为了交际,用于请客聚餐、交友娱乐等;四是少数现象,面对获得的资助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利用。介于这几种现象,从事资助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应对困难学生明确资助工作的性质和目的,让他们明白这笔资助款项的现实意义,使他们找到利用的合理出处,使得资助工作达到既定的效果。
2.重视无形资助资源的利用。高校困难生是一个比较特殊比较敏感的群体,他们在心理上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自卑感,资助工作者应采取相应措施让他们实现自我认同,自我肯定,提高心理自助能力。首先,学校应充分发挥课堂中对贫困生的健康普及,使他们可以充分意识到自己,加强他们的自尊、自爱、自强以及他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及调节能力。第二,还要对大学困难学生的情感问题加以关注,困难学生在精神上担任了太多的希望和责任,为此他们对于自身的能力以及前景都充满了不自信,这便让他们感觉到外界对自己的压力,对于这样的情形,身为教师应全力的帮助他们,给予精神的安慰及鼓励。第三,对于困难学生的人生规划,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有效的平台,举行励志主题班会,开展帮贫问苦专项活动,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创建创业社、互动社等社交组织,积极帮助经济困难生搭建施展才能、实现抱负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3.进行感恩教育,培养服务奉献精神。大学生感恩教育在当代高校教育中不容忽视,感恩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受助学生获得资助后,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建立人生目标,树立社会责任感,不应觉得获助理所当然,应多参与社会服务从事社会实践,多看看社会的人情冷暖,多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懂得感恩。树立困难生励志学习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困难生群体中营造志愿服务、感恩社会的优良氛围。在今后的资助工作中,可定期举行励志交流会,树起自强、自立、感恩的大旗,实现“授之以鱼,还之以渔”。
三、对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生应积极关注、提高重视
我校现有一定规模的少数民族学生,作为一名资助辅导员老师,对这部分少数民族困难生应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高校困难生问题,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困难生问题,涉及社会多层面,深受各界关注,它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教育公平、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加强对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的关注,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深人了解和研究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心理,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有效地开展工作。
1.正确的心理引导和教育。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大都来自于经济、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山区,大部分学生家庭贫困,同时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他们进入高校后承受着学习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因此,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的心理,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是高校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做好学生工作、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一环。
2.争取助贫资金,以缓解经济困难。对于家庭贫困的少数民族学生,解决经济困难是解决他们心理压力的前提,形成少数民族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困难而产生的。国家继续承担少数民族贫困生解困的主要责任,全面启动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的助学机制;高校适当减免少数民族困难生的部分学费,鼓励少数民族困难生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来解决生活问题,比如组织参加有偿的勤工助学活动等等。学校、社会应积极为少数民族困难生勤工助学创造有利条件,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困难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合理的回报;鼓励社会资助困难生,让更多的人献出一分爱心,帮助在校大学生。
3.在保留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归属感。由于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信仰、文化、价值观念、态度上有很大差异,他们深受当地环境、文化及其风俗所养成的具有当地的民族意识,这便会让学校中产生存在一种不同于一体的民族特点的不统一,将其与其他学生隔离出来。此时,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在对其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国家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教育引导。贫困生之所以可以接受良好的大学教育,多少是因为有了国家的对策集资助,这充分展现出来国家对少数地区人民的爱护及慰问,也加强了民族的团结及发展。故学校这个教育平台也应充分加强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对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以及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使他们增强责任感,提升自身的精神素质。成才之后,能够怀有满腔热情来回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因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大多能歌善舞,并且具有一定的特点,也便形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面。然而多在校园中参加多彩的文化活动,既能突出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还能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实现自我肯定和一定的归属感,同时也促进各民族学生的交流和校园的和谐。
总之,高校困难生工作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困难生的资助工作,有助于教育公平的进一步实现。当前高校困难生的资助工作仍任道而重远,然而高校困难生资助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为助困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们坚信,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一定会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的公平有效,并将逐渐构建起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潘杨.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3).
[2]倪桓.高校贫困生救助的创新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4).
[3]姜红仁.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4]罗丹杰.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J].中国林业教育,2005,(3).
[5]李从松贫困对贫困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2,(4).
助工作的整改报告
根据xxxx教委关于做好2013—2015年学前教育资助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整改工作的通知的精神,为进一步做好学前教育资助工作,加强资助资金管理,根据《xxxx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学前教育资助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xxxx教财〔2016〕65号)要求,教委对我县学前教育资助工作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其主要问题是受助儿童未全额享受免费资助,幼儿园收取高出资助标准部分费用。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结合我园的实际作如下的整改:
一、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资助对象和范围
凡是就读我xxxx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在园幼儿均纳入资助范围。优先资助低保家庭子女、建卡贫困户子女、孤儿、残疾儿童等家庭经济困难在园幼儿学生。在资助对象和范围中,我们再一次进行了斟别和审核。我园不存在弄虚作假,严格按照教委下发的文件《xxxxxx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执行。认真完成资助对象和范围的工作任务。落实好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并严格按照程序和要求进行。加强了受资助学生资格审查、认定和资助资金管理,强化资助档案资料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保证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有效落地。
二、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资助项目及经费。
我园对受资助幼儿免收保教费和生活费,从来没有向受资助幼儿收取保教费、生活费等其他费用。受资助的幼儿每期都及时发放到家长手中,家长在领取资助经费时要求家长亲笔签名并按上手印,资料备案齐全。同时我园还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了5%经费,专项用于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保教费和生活费资助。每期的帐目收支平衡。并且可以准确无误地印证。受资助的幼儿学生按文件要求,资助标准为保教费按平均每人每月150元,全年10个月计算;生活费按平均每人每天3元进行资助。
通过本次的整改。我园全面查找、解决薄弱环节,严格执行国家和重庆市出台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建立健全资助工作机构,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严格执行了资助政策,加强了受助学生资格审查、认定和资助资金管理,强化了资助档案资料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真正使我园在园的幼儿享受学前教育资助政策的优惠,保证了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有效落地。
关于组织参加全国学生资助中心“助学•筑梦•铸人”
主题征文比赛活动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大力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全面展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感恩教育,也展现新一代大学生的青春奋斗风采,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银行和中国青年报社决定联合举办‚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本次征文活动的开展,及时将通知转发各班级,并精心组织实施。要加强宣传,积极引导鼓励在校学生参与此次征文活动。
二、征文活动主要内容
(一)本次征文活动的口号是‚中国梦〃谁的青春不奋斗‛。征文主题是‚助学〃筑梦〃铸人‛。
(二)征文起止时间:2013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
(三)征文要求
1、征文活动主要面向学校国家助学政策受助学生(含在校生及毕业生,以下简称‚受助生‛),撰写自己的青春奋斗故事;同时欢迎受助生的同学和学校从事资助工作的老师,以受助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为核心,撰写相应征文。
2、题目不限,体裁为记叙文,一般每篇集中讲述一位受助生的故事。无论征文核心人物是作者本人还是他人,均要求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突出人物个性和独特经历,传递正能量。提倡短小精悍,文风平实,字数不超过2000字。
3、作为征文核心人物,在校受助生必须学习刻苦,生活俭朴,积极参与各种有益活动,形象良好;已毕业助学贷款受助生必须能够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工作业绩突出。
4、征文须保证从未在其他刊物上发表;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评资格。
5、本次活动组委会对所有获奖作品拥有使用权。
6、投稿流程:2013年11月,登录中国校媒网‚中国梦〃谁的青春不奋斗——2013年‘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系列传播活动‛专题,下载报名表,填写完毕后,连同文章附件一并发送至邮箱studentreporter@126.com。同时,需以‚中国梦〃谁的青春不奋斗‛为主题发布新浪微博,并@三位好友及官微。征文来稿也可邮寄至北京东城区海运仓胡同2号中国青年报社,并标明‚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活动收,邮编100702。
7、各二级学院同时将学生征文电子版汇总发送到学生处资助管理中心邮箱(315085515@qq.com),我校也将组织进行评审,并适时进行表彰。
(四)征文活动方式
本次活动由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银行和中国青年报社主办,各省、各中央部属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协办。活动采用自然投稿的方式,最后由征文评审委员会聘请专家,经过初评和终评,确定最终评审结果。活动期间,优秀文章将刊登在中国青年报和中青在线网站上,并由中青报官微、中青报大V等联合推广。
三、征文表彰
此次活动设优秀征文奖和优秀组织奖。2013年12月,经由征文评审委员会评审,选出特别奖1名,青春励志奖50名,杰出奖20名,优秀奖100名,优秀组织奖50名。1名特别奖获得者将受邀参与‚彩虹桥‛中外学生文化交流项目,于2014年暑期出国学习和交流;50名青春励志奖获得者将获得在中国银行的实习机会,实习结束后由分行行长撰写实习评价;杰出奖和优秀奖除稿费外,还将获得由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银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颁发的证书;50名组织奖的获得单位将获得由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银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颁发的证书。活动将邀请部分获奖代表前往北京参加颁奖大会。
学生处
2013年10月29日
全球教育公派项目为在世界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俄罗斯学生提供包括学费和其他费用(住宿费、生活费、教材费、保险费和旅行费)的资助。目前,世界知名高校仅限于32个国家和地区的288所大学,且重点支持教育、科技、工程、医疗和社会管理五大专业。申请人员不受年龄、工作经验、经济状况等条件的限制,可以在全年任何时间提交申请、参与公平竞争,但完成学业后必须回国就业。
据悉,自2014年6月俄罗斯联邦政府批准该项目以来,共累计完成3个批次的人才选拔活动,资助学生的人数分别为8人、22人和38人,距离联邦政府设定的“2014-2016年累计资助750名学生”的目标尚有较大距离。对此,专家分析称,2014年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急剧变化、俄罗斯高等教育质量以及该项目规划设计的科学性等方面的问题是造成目前状况的重要原因。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教育系邵海昆供稿)
关键词:学前教育,资助,建议
当前,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现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则是“更难,更贵”。为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维护教育起点公平,浙江省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方面做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一、浙江省学前教育学生资助工作起步较早,初见成效
浙江省从2011 年秋季学期起对在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各级各类幼儿园就读的低保家庭幼儿、福利机构监护的幼儿、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幼儿以及残疾幼儿(简称“五类生”)实行每生每年600元的保育费补助,起步早于许多省市。政策实施以来,2011 年全省累计发放资助金额100余万元,资助“五类”在园幼儿0.2万人次;2012 年发放资助金额800余万元,资助“五类”在园幼儿0.6万人次;2013 年发放资助资金近1000万元,资助“五类”在园幼儿0.7万人次。目前,全省初步建立起了从组织保障、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到政策宣传的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平台,信息化工作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为扩大资助规模,提高资助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2014年春季起,针对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浙江省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提高资助标准,将资助标准提高至当地三级公办幼儿园保育费的100%。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在做好“五类生”资助的基础上,扩大资助对象、增加资助内容、提高资助标准。对资助政策超出“五类生”资助要求的市、县(市、区),省财政根据扩面因素还将给予奖补等,为减轻经济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促进教育公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浙江省学前教育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助面偏窄,政策覆盖存在盲区
据统计,目前全省幼儿园总数约为8800所;在园幼儿总数约160万人,其中,受资助幼儿人数约0.7 万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0.4%。各县市学前教育资助政策的资助对象大多数局限于“五类生”,无法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较为集中的无证园和托儿所,形成了学前资助的盲区,离应助尽助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学生资助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大部分市县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没有落实专门的编制和人员;具体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的计财、幼教工作人员承担,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的职责不清、落实不力、执行力不强的问题。
(三)幼儿资助对象的认定缺乏硬性指标
目前的认定办法,基本上是由幼儿家长向幼儿园提交资助申请表及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幼儿园再进行评审认定,确定资助名单后报县区教育局备案并进行公示。实际操作中,各县区教育部门对审核的要求以及监管松紧不一。这种方式并未发挥出资助真正的困难家庭的政策效果和资金效益。很多资金实际上分配到了一些并不真正需要资助的家庭对象。而把关较严格的一些县市,则出现下达的学前资助资金无法用完的情况。
(四)民办幼儿园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园对学前教育学生资助工作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工作开展情况良莠不齐。
三、进一步做好学前教育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制订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各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要把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作为重要工作,实行园长负责制,积极开展学生资助工作。
(二)扩大资助范围
省级管理部门出台相应奖补政策,鼓励各市县结合当地财政,因地制宜地扩大资助范围。如,杭州市西湖区将资助政策扩面到一般困难家庭幼儿;桐庐、建德将学前教育资助扩面到农村低收入家庭幼儿和因病因灾困难家庭幼儿。丽水市青田县按困难程度分档次资助幼儿,除“五类生”外,对辖区内幼儿园就读的:父母亲一方或双方长期患病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幼儿;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幼儿;单亲家庭,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幼儿以及因发生偶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特别贫困的幼儿,也给予每生每学期600元的保育费补助。
(三)完善资助对象认定方式
目前,学前教育到普通高等教育各阶段都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所有资助对象都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幼儿。目前有关城乡低保家庭、孤残家庭、烈士家庭以及遭受重大灾害或变故的家庭,户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已有认定并有相应的名单和信息库,这些信息完全可以共享,不需重新认定。而对于民政部门信息库之外的特殊困难情况的认定,也应该统一标准和尺度,可由县区依据当地区经济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等,制定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标准,经幼儿家长报幼儿园审核后,统一上报县区民政和教育部门共同审核认定。
(四)加强学生资助队伍建设
关于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执行报告
为深入贯彻省教育厅、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对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落实情况,按照《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做好2013学生资助执行报告与统计数据报送工作的通知》〔鲁学助(2013)40号〕文件要求,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同时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设立政教处、财务科为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学生资助管理人员。现已按时完成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办学资质与条件
xx市xx学校隶属xx市xx局,是经市xx局、市教育局审批备案的国办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单位性质为事业单位,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二、学籍申报与审核情况
我校严格按照山东省教育厅有关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定招收录取学生,学生持录取通知书及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到学校办理报到。由市教育局统一注册后获得学籍。
我校严格按照市教育局规定时间办理学生注册手续,并按要求采集电子图像,按照统一格式打印《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录取简明登记表》。已注册学籍的新生名单及时申报到“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审核学籍信息,并对系统按月维护,及时注销中途流失学生的学籍。系统中如有与其他学校重复注册学籍的情况,我校及时与该学生联系核实情况,如属于我校学生先在其他学校注册后又到我校注册的,及时与该校取得联系,解决学生学籍问题;如属于我校学生未在本校就读而在外校注册的,查明原因,及时帮助学生注销学籍。
我校不存在未通过信息系统申报学籍、虚假注册学籍、与普通高中学籍双重注册、与其他类型学校双重注册的情况。我校学生学籍属于中等专业学校注册,每名学生只享受一份国家免学费政策,每名贫困学生只享受一份助学金。截止到2013年10月份,我校2013年秋季在校学生注册人数为1524人,2013年春季在校注册人数为1158人。
三、国家助学金申报与审核情况
为切实落实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使我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以全日制在籍学生人数为基准,以2011和2010级农村户籍学生和县镇非农业户口学生以及城市家庭困难学生、2012和2013级家庭困难学生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1500元;以2011和2010级农村户籍学生、县镇非农业户口家庭困难学生和低保城市家庭学生,2012级农村户籍学生、县镇非农业户口家庭和低保城市家庭学生,2013级全日制在籍学生为免学费对象。
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申请程序为:学生在第一学年开学第一周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农村户籍学生、县镇非农业户口学生提供户籍证明,城市学生提供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证明(低保证)。学校按照有关助学金发放管理规定和申请免学费条件受理学生申请,由班级初审,报学生科审核后,将受助学生名单张贴在学校公告栏内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受助和免学费学生名单。
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审核程序为:学校通过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上报受助和免学费学生名单,并通过该系统按月维护名单。对于退学或因其他原因缓发助学金的学生信息及时进行更新,实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中的学生银行帐号进行更新,同时及时注销中途流失学生学籍,做到按规定的资助对象发放助学金,保证发放成功率。
我校不存在通过虚报学籍、注册双重学籍或通过其他方式套取国家助学金和学费的情况。受助和免学费学生名单按月装订成册,建立受助学生档案。
2013年秋季学期享受国家助学金学生人数为505人,2013年春季学期享受国家助学金学生人数为424人,2013年秋季学期享受国家免学费学生人数为1521人,2013年春季学期享受国家免学费学生人数为1158人。
四、国家助学金资金落实和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1.国家助学金拨付与地方配套资金情况
2013年春季至2013年秋季,中央、省下拨国家助学金资金24.8万元,余下的44.87万至今未下拨。
市级财政按照我校2013年春季在校生享受助学金424人,下拨资金18.5万元,还差13.3万元未下拨;2013年秋季在校生享受助学金505人,下拨6.3万元,还差31.57万未下拨。2.国家助学金发放情况
2013年春季在校生申请助学金人数共424人,共发放助学金31.8万元,全部打入学生资助卡中;2013年秋季在校生申请助共505人,发放37.87万。
3.国家助学金不足情况
2013年春季至2013年秋季助学金未下拨资44.87 元,全部由学校预先垫付。
五.国家免学费资金政策落实情况.国家免学费资金拨付情况
2013年春季全日制在校生1145人,全部符合减免学费条件。2013年秋季全日制在校生1522人,全部符合减免学费条件。
2.免学费资金下拨情况
我校2013年春季在校生1145人,2013年春季在校生免学费资金共137.4万元;财政实际拨款77.9万。按照2013年春季在校生1145人,还差59.5万元。
我校2013年秋季在校生1522人,2013年秋季在校生免学费资金共182.6万元;财政实际拨款124.9万。按照2013年春季在校生人数,还差57.74万元。
六、国家助学金发放与资金管理情况
学校财务能够严格执行国家、省和市有关国家助学金文件规定,做到管理规范、账目清楚、专款专用。财务科根据学生科申报的受助学生名单,在学校就近的国有银行统一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并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保证国家助学金按月、足额划转到位。在国家助学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也能够及时筹措资金按时发放。
七、工作创新与主要经验
通过宣传教育,观看励志影片,倡导师生关心弱势群体,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积极乐观地学习和生活。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到敬老院、社区中心为群众免费查体。鼓励教师和学生干部对贫困学生帮助,对贫困学生进行精神上鼓励和物质上的资助。
八、主要问题与困难
1、每年下拨资助金额数量不足,财政下拨资助金要少于学校实际资助的金额,造成学校资助金亏空,给学校造成很大压力。
2、中职护理专业实习学生第三年定岗实习费用高,实习单位向学校收取费用,学校财政支出负担大,出现资金短缺。
九、政策及工作建议 建议顶岗实习学生分专业、有很对性的进行财政拨款,譬如,护理专业学生实习都在医院、社区门诊、敬老院等单位实习,这些单位对实习生就不发放基本工资和生活补助,甚至医院还要向学校收取实习费用,建议对于特殊专业、没有基本工资和生活补助的专业的实习生应该特俗照顾,发放全额学费,以减轻学校负担。
建议上一级学生资助中心发动社会资助企业和单位,每年提供一些社会资助部门给学校,加大对学生的社会资助力量。
十、2014年工作重点
1、加大力度,认真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解决学生提出的合理化问题,随时接受师生对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监督。
2、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总结上一年资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各项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强制度的指导性,确保资助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3、认真落实2014年上半年学生助学金发放情况;认真部署,扎实推进,做好2014年下半年新生资助的审核发放工作。
目前,学校对2013年秋季学期新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核工作以于2013年11月完成,不存在用上级财政资金抵顶本级财政应承担资金的情况。不存在经个人账户周转发放、套取、挪用、截留国家助学金的情况。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学生能及时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
光阴似箭,岁月从指间静静流逝。此刻,少儿常听的《感恩的心》这首歌,回荡在我耳旁“我来自偶然,像一粒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积淀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我们要继续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学过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正是要告诉我们要时刻心怀感恩之心,不可以忘记那些帮过我们的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自古就有的名句,它这是向我们传达着时刻感恩。我们来到学校学习,有着宽敞明亮的教室,有着整洁舒适的寝室,有着环境优美的校园,有着可爱可亲的老师。这一切都是因为党的领导,正是无数的革命先辈们用他们的生命为我们换了今天的生活,我们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我们要时刻记住他们,时刻记住他们的奉献。
现在我们来到了长沙环保学院学习,学院不仅仅给我们提供了好的环境学习,还使我们出生于平困家庭的孩子可以申请助学金。每年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都体现着国家、学院对寒门学子的关爱,帮助了一批批坚强的学子顺利走完大学历程。助学金帮助了很多像我这样的家庭贫困的学生,让我们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业,使得我们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学习,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这些资助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为我们的家庭缓解了压力,同时也减轻了我们在课余做兼职的负担,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专心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之中。我们对于国家和学院能够为我们创造这样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感到万分的温暖和感激!助学金不仅是帮助了我,更是帮助了一个家庭,减轻了一个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
作为一名大学生,现在的自己岂能够去游戏人生?一味的去享受呢?想想国家,给了我好多的贫困补助金和奖学金的政策;想想学校,给了我多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让我踏踏实实的学习;想想父母,每日辛苦劳累,却也无怨无悔,他们感欣慰自己付出一切,在我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他们时常打电话开导我,安慰我!在我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他们鼓励我!此时此刻,我的心在颤抖,很想哭……但有那么一种强有力的力量在支撑着,不让我倒下。那一幕幕感恩的场景,透彻这一切,我忽然觉得。
学院给我提供了助学金,给了我这次机会,我将带着这份感恩的心好好学习,用行动去回报我们的国家,回报学校。正如一首歌中这样写道: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天使感恩上帝,因为上帝赐予它纯洁的心灵……。那我们,我们又应该感谢什么呢?感恩父母,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感恩老师,因为老师教给我们打开理想大门的钥匙,为冲刺明天做好准备;感恩自然,因为自然赐予我们新鲜的空气,给予我们良好的环境;感恩社会,因为有了社会的馈赠和关爱,我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是的我们必须心怀感恩的心,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我们身边的事情,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国家。
人的这一生,无论成与败,都会得到太多人的帮助;人生的路上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最灿烂的阳光也应该属于知恩图报;因此,我要感恩帮助我成长的每一个人:感恩父母,从我呱呱坠地起ㄈチ硕嗌傩难牒顾宋叶嗌傥匏降陌嗌俚娜杖找挂刮冶嘀趴炖值某沙ど;感恩老师,传授了我的知识是你们带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带我寻找到生命中最真最纯的意义;感恩朋友,他们时时刻刻关怀着我,提醒着我;感恩对手,他们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在宁静中,感谢身边的朋友们,是你们让我体会到友谊的芬芳,感谢生命带我在这时尚体味缤纷,敢为酸甜苦辣的生活。
【关于教育局学生资助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学生资助诚信教育06-25
关于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09-08
关于学生暑期安全教育心得体会10-01
关于学生感恩教育的经典演讲稿06-17
关于小学生的生命教育论文09-15
关于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广播稿10-04
教育资助工作总结10-18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研究07-04
学前教育资助工作的实施方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