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圆柱测试题(精选10篇)
1.圆柱体上下两个面叫做( ),它们是面积相等的两个( ),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
2.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 ) 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 ),宽等于( ),圆柱侧面积=( )×( )。
3.如果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就分别是这个圆柱体的( )和( ),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二、应用题
1、做一节长1.4米,直径0.2米的圆柱形铁皮烟囱,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2、一个圆柱体高2分米,侧面积是12.56平方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
3、压路机的滚筒是圆柱体,它的`长1.5米,横截面半径是0.6米,以每分钟滚5周计算,每分钟压多大的路面?
4 大厅里有10根4米高的圆柱形柱子,底面半径是20厘米,现在柱子外表面涂漆,每平方米需漆0.5千克,共要漆多少千克?
5、用白铁皮做20节同样大小的通风管节长1米,底面直径10厘米,一共要铁 皮多少平方米?
6、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3厘米, 侧面积是36.48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高是多少?
7、一个圆柱侧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直径是5厘米,求它的高是多少米?
8、一个圆柱侧面积是314平方厘米,高是10厘米,求它的底面积
9、一种圆柱形罐头盒底直径是10厘米,高12厘米,在它的侧面用商标纸包装,不计接头处,100个这样的罐头盒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商标纸?
3月份的一天, 我按照惯例进入六年级一个班级听随堂课, 讲课的内容是《圆柱的表面积》。在老师的简单提问后, 学生明确了制作一个圆柱体, 需要一个长方形当侧面, 两个相等的圆分别作两个底面。随后教师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后, 布置学生开始制作圆柱体。教师的意图很明确, 希望学生在做圆柱的过程中, 主动建构长方形的长和圆柱底面周长之间的关系, 从而找到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孩子们是怎样做圆柱的:有的同学先借助手边的胶棒, 用纸一围, 就做好了侧面, 再借助胶棒的底面描了两个圆, 剪下来, 就做成了一个圆柱;有的同学先用硬币画了两个圆, 剪下来当成了两个底面, 然后用纸随意围成了一个圆柱, 和底面比较, 小了就变大些, 经过几次调整, 圆柱也做成了;还有的同学先用圆规画了两个一样大的圆, 通过不断调整围好的圆柱的大小, 最终也把圆柱做好了;也有个别同学先在纸上设计出长方形和两个圆的大小, 再剪下来, 围成了一个圆柱。总结孩子们做圆柱的方法, 一类是借助实物;一类是先满足一个条件, 去调整另外一个;还有一类是先设计, 再制作。前两类同学根本就没有寻求关系的需求, 目的就是做圆柱, 第三类同学做之前是有思考的, 一定要考略两者之间的关系, 但是这样的孩子太少了。面对这样的一种局面, 大约经过了20分钟的制作、调整过程后, 多数同学基本上已经把圆柱做完了。我和上课教师商量后, 改变了后面教学的内容。此时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与反馈, 我对学生进行了测试。
测试题目: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20厘米, 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
测试结果: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 有52.7%的同学在做完圆柱后已经掌握了圆柱内部结构特征, 从而找到了解决圆柱体表面积的方法;还有47.3%的同学在做圆柱的过程中没有主动关注圆柱内部结构特征, 目的只是做圆柱, 这样的结果实际上也违背了教师的设计意图, 没有真正达成做圆柱的价值。
二、我的思考
面对这样的数据, 引发了我的思考:学生在做圆柱的过程中, 能够主动建构长方形的长和圆柱底面周长之间的关系吗?教师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提出什么样的活动要求, 才能使学生产生寻求关系的需求, 真正理解圆柱的内部结构特征, 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呢?
三、学生调研
和组里老师交流后, 我们分别对六年级1、2两个班级在做圆柱之前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如下) , 大约20分钟后, 没有任何反馈的情况下, 进行了同样的测试。
设计做: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形纸, 先想一想, 再画出你所需要的图形, 并标出数据, 然后剪下来, 做一个圆柱体。
给数据做: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形纸, 先想一想, 再画出你所需要的图形, 并标出数据, 然后剪下来做一个半径4厘米, 高10厘米的圆柱体。
我将随堂课和这两个班的测试要求及测试结果整理如下:
任意做只有52.7%的学生方法正确, 因为有些学生只是借助手边圆柱形物体, 无意识进行调整, 没有真正感知到底面周长与长方形长的关系, 所以根本就找不到解决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设计做和给数据做两种要求的操作, 老师提出了细致的操作要求, 学生经历了想、画、标、剪、做的过程, 产生了建构底面周长与长方形的长两者之间关系的需求, 从而主动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探求关系活动中, 逐步感悟、明确两者间的关系, 积累了活动经验的同时, 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设计做和给数据做两种相比较, 虽然学生前测结果数据很相似, 但是给数据做由于给定了数据, 有些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解决问题的方式比较单一, 减少了调整的过程, 导致学生的活动经验不如第二种那么丰富了。
由此可以发现, 在学生制作之前操作活动的要求必须明确、细致, 才能使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有思考的参与, 能够产生构建关系的需求, 在不断的调整过程中, 逐渐清晰圆柱体内部的结构特征, 这样的操作活动才能有效, 以便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材对比
回过头来, 我们再来看看教材。对比三版教材发现, 三个版本的教材都是通过圆柱体的展开图来认识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其中, 人教版教材与现代版本教材都是从圆柱体的侧面入手, 引导着学生首先将侧面展开, 观察其展开后的形状, 以此作为突破点与教学重点, 在此基础之上引入圆柱体表面积的知识教学;而北师版教材是通过学生制作一个圆柱体, 在做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圆柱体各部分与展开图之间的关系。相比人教版与现代版本教材, 北师大版教材的呈现方式充分地体现了从整体出发的教学观念, 使学生对圆柱体的表面积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并在整体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动手实际操作、不成功调整再操作这一系列活动充分感悟圆柱体内部结构特征, 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五、教学再设计
通过以上我们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 课堂中我们选取设计做的操作方式, 并进行了一些细化的调整和重新设计, 让学生在做圆柱的过程中, 主动构建长方形的长和底面周长的关系, 寻求圆柱体侧面积的公式, 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1. 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操作要求
请学生试着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薯片筒 (圆柱体) 。
操作要求:
(1) 用一张白纸做一个圆柱体;
(2) 先将你的设计方案画在纸上, 标明相应的数据, 再剪下来制作一个圆柱体;
(3) 如果操作不成功, 就换成一张蓝色的纸重新设计并制作。
温馨提示:做之前先认真思考一下, 怎样设计才能成功地做好一个圆柱体。
操作要求中有一条温馨提示, 就是做之前要先认真思考, 只有学生先想了再动手操作, 这样的操作实践活动才有效,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另外增加了一条操作要求:如果操作不成功, 就换成一张蓝色的纸重新设计并制作, 这样的要求能够清晰地看出学生不同的思维层次, 以便教师在反馈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 反馈活动有层次和针对性。
反馈的层次分别是没有成功、调整成功、一次成功的顺序, 这样的反馈能够将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感受到寻求关系的重要性;同时每一层次的学生都会针对自己的问题, 专心听取他人的操作方法, 取长补短。
3. 设计了开放的、有思考性的习题
(1) 选择材料, 制作无盖水桶, 并算一算需要多少材料?
(2) 用一张A4纸制作一个圆柱体, 使得它的表面积尽可能大, 这张纸的利用率是多少?请你先画出来, 再算一算。 (底面圆直径取整厘米)
此类题目有着开放的探究空间, 学生需要运用课堂中总结、概括的数学知识设计方案, 经过多次尝试调整获得问题解决, 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共14分)
1. 下边加横线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略无阙(què)处水中藻、荇(xíng)交横京尹(yǐn)
B.拥毳(cuì)衣炉火不见曦(xī)月艨艟(méng chōng)数百
C.一舸(gě)无迹铺毡(zhān)对坐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
D.僦赁(lìn)看幕善泅(qiǔ)绝(山献)(yǎn)多生怪柏
2. 解释下边加横线的词。
①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_________ ②人物略不相睹:__________
③雾淞沆砀: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
3. 根据对课文的理解默写。
① 《记承天寺夜游》中十八字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游山西村》中包含希望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使至塞上》中表现大漠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渡荆门送别》中运用两个比喻由下而上展现出江上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 下边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D.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 古诗文中作者将自己对社会、生活的不满,对人生的感叹寄托于山水景物之中的名句数不胜数。请你写出两句,并简要说说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画一 读书与状态 漫画二 读书与思考
6.仔细观察上页两幅关于读书的漫画,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探究其内容,并将探究结果写在下面。
(1)探究漫画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的句式,扩展语句。
进入中学后,我瞄上了“大部头”的中外名著,它们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使我得到了无穷的美的享受。我时而在曲径通幽的大观园中流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而在高大巍峨的巴黎圣母院前驻足, 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与理解(每小题2 分,共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9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 诗中能表明诗人不畏路途遥远、艰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被王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请你用简单的几何图画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所表现的画面,并简析它所体现的诗歌的“图画美”。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0—14题。
观 潮
①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②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③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④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0. 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天下之伟观也( )②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
③如履平地( )④皆披发文身( )
11.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①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我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我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中为什么要写观潮人之多?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第①自然段是怎样描写海潮的壮观景象的?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展示特长。(选择自己擅长或喜欢的一个题目作答)
(1)拟对联。(自拟一幅对联,描绘文中水军演习的情景)
我的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绘插图。(用简笔勾勒的方法,在方框内给上文描绘浙江潮雄伟壮观景象的文字配上一幅插图)
(3)描场面。(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发挥自己的想像描绘“岸上观潮”的场面)(不超过100字)
我的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三峡》,完成15—19题。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 我能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16. 我能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我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我的理解
(1)文章先总括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分述__________________,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2)作者写山,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正面落笔,极写夏天水势之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先写山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写水,先写“夏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文中引用渔歌的用意是什么?
我的简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三峡是哪三个峡的总称?我国正在那里建设一个举世瞩目的工程,是什么工程?对这一工程,你还知道些什么?
我的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列文段,回答20—24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0. 如何理解题目《答谢中书书》中两个“书”字的含义?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解释下边加点的词。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翻译下边的句子。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我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
我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我的理解
(1)文中写四时“山川之美”的句子是:
(2)写早晚“山川之美”的句子是:
(3)侧面烘托“山川之美”的句子是:
24. 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谈谈喜欢的理由。
我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每题3分,共12分)
25.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本报讯通讯员陈文报道:15日,宜昌市15家旅行社成立“三峡诚信旅游联盟”,并向消费者承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据悉,“诚信旅游联盟”以“诚实守信、优势互补、明码实价、公平交易”为宗旨,反对欺客骗客,禁止擅自变更、取消、减少或增加服务项目,禁止在旅游服务过程中降低服务标准,反对任何形式的恶性竞争,自觉维护宜昌三峡旅游秩序。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信息。
我拟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拟一条宣传旅游的标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课外搜集的某风景区的宣传标语也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一位非常喜欢旅游的游客,看了上面这条新闻有何感想?请写出你的想法。
请袒露心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前,各地的旅游事业正蓬勃发展,各旅游景点的效益却不尽相同,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利润空间是每个旅游开发商的迫切愿望,请你为想拓展利润空间的旅游开发商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不少于两条)
我的建议: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26. “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请以“美”为话题作文。
1、面的旋转
(1)基本图形以它其中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什么图形。
如:一个长方形以它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是圆柱体。
一个三角形以它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是圆锥。
一个半圆以它的直径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是球。
如果是一个组合图形,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也是组合形体。
(2)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点以及各自的各部分名称。
圆柱: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把它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它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圆柱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是圆柱的高,圆柱有无数条高。每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圆锥: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2、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
(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计算中,注意:无盖、通风管等实际问题。
3、圆柱的体积
(1)明白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到过程。
(2)会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求圆柱的体积。并能已知体积和高,求底面积(s=v/h)。和已知体积和底面积求高(h=v/s).(3)审题时,注意看清单位是否统一。正确判断是求体积还是求表面积
(4)同一张纸围成圆柱,那种情况围成的体积大?长边作底面周长时体积比短边作底面周长时体积大。
(5)计算时,认真计算,正确检验。
4、圆锥的体积
(1)知道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知道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圆柱的体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
(3)会根据圆柱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之间的关系,正确进行判断,选择和计算。
例如: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错),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
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米。求圆柱的体积,还是求削去的体积。其实削成的圆锥和原来的圆柱是等底等高时才最大。所以,这时的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削去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之和是12立方米,圆柱的体积是多少,圆锥的体积是多少。针对这样的问题,弄清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也就是说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和是圆锥体积的4倍。那圆锥的体积就是12/4=3立方米,圆柱的体积就是9立方米。从上面可以看出,弄清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关系,分析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4)会根据圆锥的体积和高,求圆锥的底面积或是知道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求圆锥的高。做这类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方程,也可以用体积乘3得到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再除以底面积(高)得圆锥的高(底面积)。
(5)注意圆锥和圆柱体积相等,高也相等时,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1/3。
(6)在解答这部分应用题时,一定要看清是圆柱还是圆锥。圆锥的体积计算时一定不要忘了乘1/3。5.特别注意:
计算每一步都要认真,保证每一步计算正确。可牢记3.14乘1到3.14乘9的的数。还要记住3.14乘1的平方到3.14乘8的平方的结果以及3.14乘15、3.14乘15的平方、3.14乘25的平方。牢记这些结果,对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都有很大的提高。
还应该注意单位之间的化聚。弄清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相邻的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由低到高,由高到低化算的方法以及小数点的移动,还有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互化。
(1)圆柱的体积等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圆柱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高。
猜测是否准确呢?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迁移想:圆柱体能转化成什么几何形体,然后让学生用教具验证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过程,并讨论思考:这个圆柱体与转化后的长方体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而得出结论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有一种推导过程是我没有预设到的:一学生回答,长方体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宽是底面半径,高不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周长的一半×底面半径×高。我没有否定她的回答,接着又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发现长方体与圆柱之间的联系,利用圆的周长和面积把圆柱体积的也转化成底面积乘以高。这样有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不仅创造性的建立了数学模型而且发现圆柱体的转换成长方体的规律,掌握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转化。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1、演示圆柱的体积的时候,因为学生手中没有学具,教师教具的局限性,演示时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
2、在圆柱体经过切割、拼接之后转化为近似长方体的时候,应多给后进生留有观察、讨论的时间,他们的思维反应能力比其他学生较慢,应给于他们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后进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使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圆柱的特征,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问题情境,点燃探索激情。
基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理念,教学过程中通过呈现身边圆柱的体积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学习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需求。
2.注重直观教学,引导合作迁移。
数学理论的表述往往是抽象的,它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而引导学生从观察和分析有关具体实物入手,就比较容易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所以,教学中不但设计了通过排水法理解圆柱体积的实验,而且还借助教具演示、课件演示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到知识的由来。
3.渗透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考。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有效地进行转化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在体会运用转化思想可以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化生疏为熟悉等作用的同时,参与数学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圆柱形实物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操作感知体积的意义。
通过出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引导学生猜测:在烧杯中投入一个圆柱形物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水面升高或者水会溢出来)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
预设
生1:圆柱占有一定的空间。
生2:圆柱占据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
生3:圆柱是立体图形,它具有一定的体积。
2.讨论、概括圆柱的体积的意义。
师:你认为什么是圆柱的体积?
(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圆柱的体积)
3.引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在猜测、观察、讨论中加深对抽象的“体积”概念的理解,自主概括出圆柱的体积的意义,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自主探究
1.探究影响圆柱的体积大小的相关因素。
(1)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不等的圆柱。
师:哪个圆柱的体积比较大?为什么?
预设
生1:左面的圆柱的体积比较大,因为它高一些。
生2:右面的圆柱的体积比较大,因为它粗一些。
生3:不好比较。因为左面的圆柱虽然高,但比较细;右面的圆柱虽然粗,但比较矮。
(2)讨论、概括。
师:圆柱的体积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存在的问题分析
仔细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 并辅之于学生访谈、教师研讨, 笔者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数学思考的方法缺失
(二) 意义建构的过程模糊
(三) 图形观察的空间观念薄弱
针对图表式开放题, 很多学生题意理解不到位。如这样一道题目:在下面正方形中各画一个学过的图形, 使它的面积正好等于正方形的一半 (见图2) 。学生画出的图形类型相同, 也有部分学生画出的是一个组合图形, 原因是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之间关系不够熟悉, 缺少转化经验。例如平行四边形。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很多经验是不可传递的, 只能靠亲身经历,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才能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活动经验。回顾、反思日常的课堂教学, 教师是“眼中有物而无人”, 知识强于活动, 结果优于过程, 更多地关注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忽视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围绕“双基”开展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扎实的, 但往往会让解题经验替代了学生的学习经验, 表现在测试中,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 但对于图表式、对话式的试题及开放性问题失分率较高。
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策略
教师要想从“眼中有物”转化为“眼中有人”, 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 就要让学生在真正的经历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一线教师, 首先要明晰教材的内涵, 用好教材, 才能积极探索“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实践策略。
(一) 对接生活——在经历生活数学中积累实践性经验
对小学生来说, 数学是现实的、有趣的、有用的。在上小学之前, 他们已经遇到过许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例如, 跟父母去超市购买物品, 在生活中看到过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知道什么时候播放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每天可以玩多长时间的电脑等, 这些活动为他们建立数量和几何形体等初步观念提供了经验, 尽管这些经验是不系统的、非纯数学的, 甚至是模棱两可的。对此, 教师就要把握学生认知的起点, 对接学生的生活经验, 并对学生头脑中的日常数学经验进行数学化提升, 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 使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 才能帮助学生生成新的数学经验。
翻阅小学数学教材, 一年级上册安排了数一数、比一比、认识物体和图形、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等数学内容。教学时, 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认知起点, 借助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将日常生活经验逐渐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以“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为例, 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 是几何图形学习的起始课。有教师在教学时, 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喜羊羊”带来的百宝箱, 并出示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放得又快又好。第一个环节, 通过小组活动分一分, 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揭示概念。第二个环节, 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模型, 让学生认一认, 并与相应的实物归为一类。让学生亲自去摸一摸, 加深对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体验。第三个环节, 教师通过播放幻灯片, 从实物图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一般模型图。通过三个环节的活动, 从观察实物图揭示概念模型图到形成表象, 促使学生形成几种立体图形的表象, 初步建立了空间观念。
(二) 自主探索——在经历体悟数学中积累探究性经验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数学体悟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创设自主探索的活动情境,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亲历探究性活动, 在实践中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并在进一步体验、感悟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 强调对学生获得经验的回顾梳理, 通过归纳、概括和总结等方式, 让新经验自主建构于原有经验体系中, 使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如像鸡兔同笼问题、植树问题、运算定律等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以“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 注重让学生在情境中体悟到数学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 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例如, 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植树问题 (两端都种) 这一课时, 首先出示这样一个情境: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等距离植树, 两端都栽, 可以怎样植?并让学生把想法用线段图和表格以板书的形式表示出来。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得出规律:“两端都栽”的时候, 间隔数和棵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并用一个式子表示两端都栽的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
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放手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 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 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意识,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这样, 也有利于学生从植树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及时地将线段图上点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加以总结, 为解决多样化的类似数学问题奠定基础。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 有利于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拓宽思路, 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
(三) 动手操作——在经历综合数学中积累活动性经验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每一册都设置了“综合与实践”内容,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 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随机摸球、统计、地面拼图等综合性较强的内容, 都要求学生以多种经验参与其中,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 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 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 四年级“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的教学, 笔者做了以下改编:
1. 创编例题, 选择趣味内容作为统计教学的材料。
教学时, 笔者选择中国在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上的奖牌数作为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通过两届奖牌数的讨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分析统计结果, 从中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2. 动手实践, 探究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在初步认识、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 让学生尝试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 比较学生绘制的统计图的优缺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制图分析能力。
3. 展望前景, 感受统计知识的趣味性。
学生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及绘制好复式条形统计图之后, 笔者提出问题:根据中国队在前两届奥运会的表现情况, 你们认为2016年奥运会中国队的表现会怎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感受到统计的趣味性。
上述统计教学中, 教师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 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 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提取信息、解释问题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并在经验积累中掌握统计的知识与技能, 思维获得了较好的训练。
(四) 交流反思——在经历思维数学中积累方法性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 很多教学内容需要学生预测结果、探究成因, 而学生思考的活动经验是通过分析、归纳等获得的。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设计适切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估算、归纳、类比、画图等活动发现数学规律, 猜测数学结论, 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积累和提升策略性与方法性经验。
例如, 四年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的教学, 教师可以分两步新授教学。
第一步,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探究解决“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和“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 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 归纳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虽然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评价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传统的纸笔测试依然是很重要的测试手段。那么教师的制卷能否考察出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能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因此,很有必要调查研究一下六年级语文教师所用试题的各种来源及所占比例。研究教师选用试题来源的成因,特别需要研究教师自主命题的现实状况及其成因。
二、对六年级语文教师所用试题来源的调查研究
通过收集资料、调查了解和数据分析,现对六年级语文教师所用试题来源作如下解读:
1.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在制卷时所用试题的来源。
对于所用试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因为每位教师所用试题来源的途径并不是单一的,所以数据有所重复):
(1)进行“网上收集”的有10人,占调查总数的62.5%。
(2)进行“自主命题”的有10人,占调查总数的62.5%。
(3)运用兄弟学校试卷的有3人,占调查总数的18.8%。
(4)运用现有各种资料的有8人,占调查总数的50%。
(5)只用上级下发试卷的有1人,占调查总数的6.3%。
2.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在制卷时所用各类试题所占的比例。
一般试卷的分值为100分。其中书写分为0-5分,占5%以下。看拼音写词语分值为8-12分,占8-12%。其它各种基础性的习题(如成语填空、修改病句、关联词语填空等)分值为16-36分,占16-3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分值为10-32分,占10-32%。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分值为0-6分,占0-6%。阅读题的分值为14-29分,占14-29%。习作分值为20-30分,占20-30%。
由上可见,各类试题所占分值的浮动性很大,随意性很强,同一种题型在不同试卷上的分值相差竟达22分。
3.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在制卷时所用试题来源的成因。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在制卷时所用试题来源的成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1)有针对性地联系单元训练重点。倾向于这一方面的有8位教师,占调查人数的50%。
(2)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倾向于这一方面的有4位教师,占调查人数的25%。
(3)考查学生基本能力的运用情况。倾向于这一方面的有1位教师,约占调查人数的6.3%。
(4)依据材料来源正规。倾向于这一方面的有1位教师,约占调查人数的6.3%。
(5)难易适度,适当拓展。倾向于这一方面的有2位教师,占调查人数的12.5%。
三、调查结论
1.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现阶段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在制卷时选用试题的走向主要有三个方面:
(1)逐步形成多元化格局。教师能用多种形式拓宽试题来源的渠道。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多数教师能通过上网去搜集信息。有一半的教师能吸收现有的各种资料中优秀的试题来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不同的教师对命题的取向也没有大一统,而是各有侧重。
(2)逐步增强自主命题意识。能够自主命题的教师越来越多,占62.5%。而且教师命题的针对性也在加强。能针对单元训练重点命题的教师达50%。不少教师能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合理地筛选。
2.现阶段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在制卷时选用试题存在的问题。
(1)对评价的目的认识不清。很多教師依然停留在通过测试,得出一个成绩的层次。考试终结,试题也没有了作用,试题对教学的反作用力还不够明显。由此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让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重新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
(2)试题选择有很大的随意性。试题选择还很不规范。每种题型在一张试卷中所占权重不同教师出入很大,这种出入又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很多都是来自教师个人的喜好,并非从教学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四、调查建议
针对在调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提出如下的意见:
1.进一步明确教学评价的目的。通过学习新课标,让所有的语文教师明确“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走出传统意义上“以考定教”的怪圈,而要“以考助教”,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体验转化和极限的思想。
3、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
2、借助教具演示,弄清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圆柱形容器若干个;学生准备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用学具。
教学设想
《 圆柱的体积 》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知识与技能上,通过对圆柱的具体研究,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的选择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想象、课件演示、实践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疑引入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前两天,老师家的水龙头出了问题,拧上阀门之后,还是不停的滴水,你们看,一刻钟就滴了这么多的水。
1、出示装了水的圆柱容器。
(1)启发思考:容器里面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状?(圆柱)你能知道这些水的体积?
(2)讨论后汇报:
生1:用量筒或量杯直接量出它的体积;
生2:用秤称出水的重量,然后进一步知道体积;
生3:把它倒入长方体容器中,从里面量出长、宽和水面的高后再计算。
师:现在老师只有这些工具(圆柱形容器,长方形容器,半圆形容器和其他不规则容器),你怎么办?
生1:把水到入长方体容器中„„
生2:我们学过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只要量出长、宽、高就行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提出问题,学习身边的数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需要渗透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为所学内容作了铺垫的准备]
2、创设问题情境。师:(课件显示)如果要求某些建筑中圆柱形柱子的体积,或是求压路机圆柱形大前轮的体积,能用同学们想出来的办法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从实际需要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从问题中思考寻求一种更广泛的方法来解决圆柱体积的问题的欲望]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解决任意圆柱体积的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经历体验,探究新知
1、回顾旧知,帮助迁移
(1)教师首先提出具体问题:圆柱体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几何图形有联系? 生1: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圆形
生2: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生3:说明圆柱和我们学过的圆和长方形有联系 师:请同学们想想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生1:可能与它的大小有关
生2:不是吧,应该与它的高有关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新知。](2)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圆面积公式的。配合学生回答演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形”到“体”;同时使学生感悟圆柱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的联系,通过圆面积推导过程的再现,为实现经验和方法的迁移作铺垫]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启发猜想:我们要解决圆柱的体积的问题,可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圆柱可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体。并通过讨论得出:反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反圆柱切开,再拼起来,就转化近似的长方体了。)(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体验。
把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再把它拼起来,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的份数越多,形体中的 越接近
,也就越接近长方体。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大胆猜测、动手体验。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体验、领悟的过程中成为了发现者和创造者。](3)学生小组汇报交流:
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的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根据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得出圆柱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高。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用教具进行演示。
(4)概括板书:根据圆柱与近似长方体的关系,推导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
↓
↓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 sh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学生的联想建立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联系,初步建立转化的雏形,然后再通过实践操作,动画演示,验证了学生的发现,从学生的认识和发现中,围绕着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抽象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这个过程,学生从形象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想象、操作、演示)中,认识得以升华(较抽象的认识——公式)]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火眼金睛判对错。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高。()(2)圆柱的高越大,圆柱的体积就越大。()
(3)如果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则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设计意图:加深对刚学知识的分析和理解。]
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30平方厘米,高4厘米。(2)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2米。(3)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10厘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实践练习。
提供在创设情景中圆柱形接水容器的内底面直径和高。
这个圆柱形容器,内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12厘米,水面高度10厘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领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课堂作业。
为了美化环境,阳光小区在楼前的空地上建了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形花坛。花坛的底面内直径为4米,高为0、6米,如果里面填土的高度是0、4米,这四个花坛共需要填土多少立方米?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反思回顾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根据圆柱与近似长方体的关系,推导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
↓
↓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 sh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圆柱体的特征,掌握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后面学习圆锥的体积打下基础,教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最大化的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突破重、难点。本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先利用教具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合作探究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2.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大胆猜想和验证获得新知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出示教学情境:一个杯子能装多少水呢?
想一想:杯子里的水是什么形状?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水的体积?
让学生讨论得出:把杯子里的水倒入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只要量出相关数据,就能求出水的体积;倒入量筒里直接得到水的体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圆柱形杯子里的水倒入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使形状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只要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就知道水的体积。)出示第二情境:圆柱形的木柱子的体积是多少?用这种方法还行吗?怎么办?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思维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产生认知的飞跃。)
探究新知: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计算圆柱的体积)
大胆猜想:你觉得圆柱体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圆柱的体积可能等于什么?(说说猜想依据)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猜想圆柱的体积也可能等于“底面积×高”。
(设计意图:在新知识的探索中,合理的猜测能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起到导航和推进作用。)
验证:能否将圆柱转化为学过的立体图形?
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来推导圆柱体积公式(小组合作探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把圆柱体底面平均分成多个小扇形,沿着高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思考: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为什么是近似的长方体?怎样才能使转化的立体图形更接近长方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圆柱体的底面平均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渗透“极限”的思想。)
用课件展示切拼过程,让学生观察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体,弥补直观操作等分的份数太多不易操作的缺陷。
学生讨论交流:
1.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拼成的长方体与圆柱之间有什么联系? 3.通过观察得到什么结论? 得到: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πr2h(设计意图: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
1.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S=60cm2h=4cm(2)r=1cmh=5cm(3)d=6cmh=10cm 2.算一算:已知一根柱子的底面半径为0.4米,高为5米,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训练学生的技能,灵活掌握本课重点。)
2.试一试:
(1)一个圆柱形水桶,从桶内量得底面直径是3分米,高是4分米,这个桶的容积是多少升?
(2)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切实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身边处处是数学。)
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年级圆柱测试题】推荐阅读:
六年级奥数圆柱和圆锥06-28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的表面积》07-23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备课方案09-15
圆柱的体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案设计)09-14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一09-30
圆柱的认识教案06-27
圆柱的体积习题09-07
圆柱体面积11-21
圆柱和圆锥分类练习05-28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