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健康教育(精选8篇)
老化情绪是老年人对各种事物变化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神经反应,这种反应因人而异,表现复杂多变,严重干扰和损害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防病能力,影响神经、免疫、内分泌及其他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加速衰老和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当代老年医学研究证实,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大致有三个方面。
衰者和疾病
人到60岁以后,体力和记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些身体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在衰老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恐惧心理。当然,不同心理状态的老年人,对待衰老和疾病的态度迥然不同。
精神创伤
有调查表明,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伤之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将有损健康。
环境变化
最多见的是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老年人对此往往不易适应,从而加速了衰老过程。
此外,文化程度、过度疲劳、营养缺乏、经济欠佳、孤独空虚、死亡临近等引起的老化情绪,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呢?
第一,心明豁达,知足常乐。我们在长期的老年医学考察中发展,长寿老人往往都能做到到胸怀开朗,处事热情,善解人意,他们与世无争,不易动态,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满足。
第二,面对现实,走出误区。老年人应积极而适量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书记法、音乐、戏剧、绘画、养花、集邮等),以陶冶情操,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等),做到与众同乐,喜当“顽童”。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我科大部分患者都是年龄较大的离退休人士, 一旦从岗位上退下来, 由于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的变化, 常有失落、抑郁等心理, 特别是患糖尿病之后更加显得烦躁、易发脾气, 由于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他们往往表现为情绪悲观, 态度消极。作为护理工作者, 我们要在工作中对他们主动热情、关心体贴, 耐心倾听他们对过往历史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抱怨, 体现人文关怀, 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既能感受到医务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 也能体会到亲人般的温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这样一来, 健康教育也就事半功倍了。
2 制订形式多样、切合实际且又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
2.1 基础知识的教育
(1) 采用聊天询问的方式, 将教育穿插于日常护理工作的间隙, 以患者的饮食或病情为切入点, 和颜悦色, 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健康教育的内容; (2) 每半月组织一次集中授课, 采用简单易懂、图文并茂的资料进行讲解, 讲演时做到语言通俗、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并结合身边的病例和形象的比喻来讲解, 边讲解边提问, 对他们的认识不当之处及时给予纠正; (3) 发放糖尿病知识手册和板报宣教, 让患者及家属自学, 并对自学情况进行追踪, 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2.2 心理问题的疏导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不良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五类: (1) 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常见于Ⅰ型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会伴随终生, 且治疗相对繁琐, 一旦血糖控制不佳, 还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 使得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 (2) 悲观失望心理。因被确诊为糖尿病后, 患者常需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 且因治疗过程繁琐, 随之需要对生活模式 (饮食及运动) 进行相应调整, 但又无法彻底治愈, 常常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 (3) 怀疑心理。这类患者一般症状比较轻微。经临床确诊后, 先是对诊断结果的正确性心里比较质疑, 再加上随后需要对生活及饮食习惯作一系列翻天覆地的改变, 心理上比较抗拒, 遂不管不顾, 最终只会导致病情加重; (4) 因内疚、自责而抗拒治疗的心理。常见于中老年患者, 因为病程较长, 并发症多发且较为严重, 此时治疗已无太明显的效果, 他们认为自己给家庭增加了生活和经济负担, 且没有为家庭承担相应的责任, 故为此感到不安和愧疚。认为自己反正无药可治, 最终结局依然是死亡, 对治疗缺乏信心, 也不相信医护人员, 态度冷漠消极, 甚至自暴自弃, 对抗治疗; (5) 无视科学, 盲目求治心理。有些长期患病的患者, 总寄望于能找到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和快速见效的方法, 较易被某些骗钱敛财的虚假广告和民间偏方误导, 接受不科学的治疗, 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基于以上五点, 我们有针对性的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心理辅导措施。首先, 由于糖尿病患者各自的年龄、脾性还有病情都不尽相同, 他们遭遇的心理问题自然也是千差万别。护士应定期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耐心听取他们遭遇的困难, 细心观察其行止与情绪的变化, 弄清并消除其思想中的负面因素, 使他们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疾病。同时还应及时将最新的病情信息、各项检查结果对患者作科学但又相对善意的说明, 帮助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 应鼓励同病房或者同科室的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并沟通, 让他们主动将困扰自己的心理问题勇敢说出来, 在自身不良情绪得到舒缓与释放的同时, 还能得到同伴的支持与安慰。最后, 还可根据老年人的喜好与审美情趣, 播放一些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或情感积极向上的电视节目, 使患者精神层面也得到温暖与激励。最终目的就是使患者认识到只要遵照医嘱坚持治疗, 完全可以控制病情, 有效地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消除患者悲观恐惧的心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饮食和运动指导
饮食控制与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环节, 通过饮食治疗和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低胰岛素抵抗, 增加组织对血糖的利用, 从而有效地降低血糖。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及体质情况, 协助床位医生及营养师来指导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并选择适合本人的运动方式、运动量。膳食调配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限制糖的摄入, 忌食葡萄糖、蔗糖、蜜糖等; (2) 应少食油腻煎炸及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 (3) 多食用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 如各种绿叶蔬菜、山药、南瓜等。
运动形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来作相应选择。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 像平路快走、打太极拳、下楼梯、轻微家务劳动等低强度运动较为适宜。运动时间以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为宜, 运动前需要做热身运动, 运动后要适当放松。安排运动要循序渐进, 不宜突然中止。老年人室外运动时最好要有监护或随身携带附有姓名疾病的资料卡片, 避免意外。若糖尿病并发坏疽、眼底出血、严重糖尿病肾病、严重冠心病等则不宜运动疗法。
2.4 降糖药物的使用
让患者了解降糖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及主要副作用, 学会合理用药。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应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注射、保存方法, 了解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消除患者对胰岛素的恐惧感。同时要提醒患者注射胰岛素应及时进餐, 3餐饮食要相对固定, 按需要及时加餐, 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2.5 定时监测血糖及血压
低血糖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尤其对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 因其神经反应等比较迟缓, 一旦发生低血糖, 易诱发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2]。因此, 血糖及血压监测对糖尿病患者十分重要, 应让患者及其家属学会相关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监测相关指标的变化, 定时测量血压及血糖值, 若血压较稳定, 可每天测量一次, 血糖较稳定则每周测量一次。若出现异常情况, 及时报告医生。同时还应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低血糖的表现及处理方法, 并让患者随身携带急救卡及糖块, 以方便救治。
2.6 足部的护理
由于糖尿病足发生后预后差, 且无满意的治疗方法, 因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就显得更为重要: (1)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防护教育, 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严重性的认识; (2) 穿合脚的软质鞋袜, 避免足部直接接触过冷或过热的物体 (如开水泡脚或热水袋焐脚) , 叮嘱患者注意保持足部卫生, 每天查看足部, 若发现任何损伤, 应及时就医; (3) 积极治疗足癣、汗疱疹、甲癣等各种足部皮肤病, 避免搔抓而感染; (4) 戒烟, 因吸烟会加重血液循环障碍。
3 提升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加强自我管理
对已经离职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因其记忆力、理解力及接受能力均有不同程序下降, 故在施教过程中要细心和有耐心, 除了将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讲解外, 要使其认识到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成功的关键, 意识到自己是病情的主要控制者, 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使其积极学习糖尿病知识,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目前虽未有根治之法, 但并非不治之症。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 达到最佳健康状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根据老年病科糖尿病患者的特点, 实施因人而异的健康教育策略, 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 并与家属默契配合, 使他们遵循科学的生活方式, 在疾病状态下保持最佳的健康水平, 不仅延长了寿命, 其生活质量亦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范丽凤, 张小群, 陶旭, 等.糖尿病教育对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 2003, 19 (11) :6.
本组患者53例,男48例,女5例;年龄60~91岁,平均75.5岁。均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其中已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者7例。
方法:①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基本评估,并介绍主管医生、负责护士、作息时间、科室环境等。②住院时: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在治疗、护理的同时,介绍与疾病相关的医疗、护理要点及对疾病的认识。每用一种新药均向患者讲解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并对患者进行呼吸和排痰训练。③出院指导:使患者能掌握住院时的教育内容,定时复诊,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及行为,以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结 果
通过上述健康教育,本组患者均能讲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吸烟者全部戒烟,41例患者会做1种呼吸训练,38例患者制定了呼吸训练计划,5例患者及家属掌握了排痰方法,6例减轻心理负担,加强了对疾病的认识,表示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由未实施健康教育前的88%提高到99%。
健康教育要点
医学知识的教育:使患者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不断改变。
相关因素:有研究表明,心理情绪、反应障碍与慢性支气管炎感染发病有密切关系。与慢性支气管炎有密切关系的社会因素,主要由大气、环境污染、吸烟习惯、各种粉尘、某些有害气体被吸入呼吸道后,可使黏膜水肿,上皮细胞损害和脱落,引起支气管阻力增加,纤毛运动减弱,使整个呼吸道和肺内清除功能受损,为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提供了条件。
了解治疗及配合治疗的要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辅助治疗、心理治疗。患者在接受各种治疗时,必须让其了解解痉药和抗菌药的不同,区别镇咳药和祛痰药的不同,了解所用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减少不良反应的方法,讲解低流量持续吸氧的重要性。
治疗目标:制定治疗目标时,可分部步进行。若开始把目标定的过高,使患者对治疗信心不足,不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必然影响治疗效果,在制定治疗目标时。应根据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目标,对危重患者应有总的目标,可以按人的基本需要层次,问题的轻、重、缓、急制定治疗护理计划。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效果评价解决健康问题,逐步实现患者的康复治疗目标。
对疾病发展的认识及排痰的重要性:教育患者充分认识降低发病率和控制疾病发展的重要性,向患者讲解病情现状,指导患者极早认识排除痰液的必要性。
呼吸训练:①缩唇呼气法:用鼻吸气,经嘴呼气,把口缩小成吹笛状,呼气比吸气要长,把肺底部残余气吹出来,用力要适当不能过大,防止呼气时小气管过早陷闭,以利于肺泡气排出。②控制性深呼吸:在呼吸运动中,逐渐增加平稳呼吸的深度与呼气练习。当胸闷、憋气时,嘱患者进行深呼气运动,有利于症状缓解。③加压腹式呼吸法:经鼻吸气,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用口呼气,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同时用双手轻压腹部,以缩小胸廓,增加排气量。以上训练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熟练后可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可采用各种体位,随时进行练习。
排痰训练:体位引流对于促进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康复,增加肺部血液循环,促进气体交换,改善通气均十分重要。应根据病变的解剖部位,采取头低脚高、患侧上、健侧下的体位,以达到降低耗能量,而高效排痰的目的。这种训练,适用于气道分泌物多,且不易咳出,炎症及长期卧床无力咳嗽的患者。对呼吸力量减弱,咳嗽无力的老年患者,可协助排痰,操作者双手按压患者胸部,借助咳嗽的力量給予按胸,以促进痰液排出。排痰时应视患者的病情掌握时间,一般一种体位保持不少于10分钟,每天2~3次,同时用空心掌有节奏地叩击背部,以松动痰液,提高排痰效果。若痰液黏稠,可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
——宁乡县老干局老年教育工作汇报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之一。我县130万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76257人,占13.6%。其中有离退休人员19867人(离休217人)。我县于1999年就步入了人口老龄化发展阶段。
中央领导同志强调指出:“老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搞好老年教育,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是正确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党在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为此,作为老干工作职能部门,我局以离退休老干部为主,面向全体离退休老同志及社会老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老年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创造条件,开拓创新,将老年教育作为实现“六个老有”、落实依法治教(《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教育法》、《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深、抓细、抓实、抓活。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争取领导重视,老年教育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我局除定期向县委常委汇报全县老年教育工作情况外,还适时向分管领导请示汇报老年教育有关工作,重大活动、重要会议我局均请有关领导亲临指导、关心、帮助和支持。去年我局还在全县就老龄工作及老年教育工作等进行了调研,写出了专题调研报告报送到了县委、县政府。并在全县的老龄工作座谈会上作了汇报,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由此,老年教育工作进一步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县形成了齐抓共管老年教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一是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亲自任组长、党群副书记、县委办主任和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的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由县委、县政府主持召开了成员单位会议,就有关工作进行了协调,并对21个成员单位的职责作了进一步的明确。
三是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成立并扩建了总面积达2188m2的宁乡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且于2000年6月创办了宁乡县老干部大学,有关领导多次参加大学的成果展示和校庆活动,并作重要讲话。
四是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老年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如要求全县各级各单位:进一步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全面实现“六个老有”、鼓励支持老年人参加县老干部大学学习,积极创造条件、开辟老年人活动场所和组织老年人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等等。
五是将老年大学活动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并帮助解决了活动场地和经费不足等问题。
六是将老年教育工作纳入了全县老龄工作总体规划。七是将老干局机关纳入县委、县政府大院整体搬迁规划,解决老年大学教室不足问题,扩大老年大学规模等等。
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纷纷创造条件,相继成立了不同标准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老年教育工作在全县广泛开展起来。
二、采取有效措施,老年教育形式多样
1、举行报告会,进行形势教育。每年,我们均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请县委党校教授,请县讲师团成员为老同志作专题辅导。如: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讲座,江泽民“七一”讲话专题辅导等,并定期请县长或常务副县长向老同志通报全县经济工作等。乡、镇和县直单位均上行下效,使老同志思想不落伍,跟上改革
发展的新形势,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理解、支持党委、政府的工作。
2、加强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建设,发挥支部在老年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依靠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做老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基层老年教育工作的最好途径。我们通过抓支部的健全和完善、协助选好班子、督促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对(总)支部书记的培训和关心、支持基层支部的工作等措施,扎实抓好了离退休人员党支部的组织、制度、作风建设。至去年底,全县共建立离退休人员党总支部32个,党支部235个,党小组763个。今年以来,随着村级区划的调整,我们按宁发[2005]25号文件要求对乡镇离退休人员党支部进行了调整、完善。各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均定期或适时地组织老同志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并经常组织老同志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等。如大成桥、黄材等几个乡镇,原来因离退休人员党支部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和组织不健全等原因,党的工作曾一度瘫痪下来。老同志人心痪散,告状、上访、煽动农民闹事等现象连续出现。我局多次派人深入所属乡镇及老同志中协调、协商,调整、充实了这几个乡镇离退休人员党总支部的班子,使其组织健全
起来了,学习抓起来了,活动搞起来了,《老年人》杂志的发行量增加了,老同志在三个文明建设尤其是在计划生育、科技致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了,近几年各项工作均进入全县先进行列。
3、搞好《老年人》杂志的征订发行,推动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多年来,我们通过与组织部联合行文、召开专题发行会议、分组督查等方式开展《老年人》杂志的征订发行工作,充分发挥杂志在老年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中的作用。近几年,我县《老年人》杂志发行量逐年增加,今年已达到4859份,使4859的X倍人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迪、陶冶了情操。
4、广泛开展活动,寓教于乐。一是开展“入党那一天”和“共产党员永不退休”等征文比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红军长征70周年书画比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对老同志进行党性、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等教育。如今年我们在全县离退休人员中开展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红军长征70周年书画比赛活动,仅奖金就花了4800元,我们还与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文启龙同志学习的通知”,引导广大老同志勿忘国耻,牢记宗旨,奉献余热。二是定期或适时组织老同志开展参观考察活动,引导老同志
关心党的事业,支持党的工作。每年我们都组织实职副县以上老干部出省参观考察一次,并多次组织参观本省、本县工农业生产的新面貌,让老同志感受改革开放给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更好地支持党委政府的工作。三是配合组织科技、计生、书画、舞蹈、音乐等协会活动,引导老同志各显其能,陶冶情操,受到教育。这几年,我局与老年体协联合组织了宁乡县首届老年人运动会,与文体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了老年人书画比赛,与县科协、计生局等配合,成立了老年科协、计生协会等,全县老年人活动丰富多彩,如双凫铺、花明楼、道林、东湖塘、黄材、大成桥等乡、镇的老年人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老人们通过歌舞、快板、小品等文体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计划生育、打击地下六合彩等,既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也愉悦了自己的身心。四是组织老同志积极参与各级各部门及社区等的服务活动,融入和谐社会,寓教于乐。如去年以来,我们组织老同志参与我县“周末我登台”活动就达20多场次,以此开发老年人的人力资源和释放老年人的精力,实现老年人的人生价值,让老年人生活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老同志在活动中忘记了烦恼,锻炼了身体,受到了启迪。
三、竭力办好老年大学,老年教育亮点凸现
2000年6月,我局积极争取县委、政府的重视,在全市率先创办了第一所县级老干部大学(现更名为宁乡县老年大学)。为了办好老年大学,我局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给予倾斜。经费不足,我们挤出办公经费满足。教室不足,局机关克服困难夹在教室中间办公。人员不足,我们随时抽人协助。办学五年来,老年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不断发展壮大,越办越好,效益也越来越显著,成为了老同志增长知识的课堂、欢度晚年的乐园、老有所为的场所,深受广大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和赞赏。
第一,规模基本稳定。经过十一年的努力探索,目前,我县老年大学已实现了“五有”。即有牌子——宁乡县老年大学,有编制——与老干部活动中心合编4人,有经费——已列入财政预算(每年3—5万元),有场所——室内室外共达2188m2(包括教室、排练厅、活动室、球场、健身道等),有规划——已制订了十二五期间学校的发展规划。
第二,管理科学规范。学校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各班建立了班委会,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工作制度(如:《学员守则》、《课堂纪律》、《评优条件》、《教师职责》、《班干部职责》等),进行了考勤登记,建立了教学档案,实行了层次管理
等。
第三,老同志作用突出。学校的创办,凝聚了不少老同志的心血。学校有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参与管理,由热心老年教育、事业心强、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任劳任怨、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离退休同志为主从事教学和校务班务工作,并建立了教师人力资源库,真正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第四,办学方向明确。学校以“增长知识,更新观念,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为宗旨,坚持学、教、乐、为相结合的施教方针,采取“开放、自主、实用、愉快”的教学形式,因需施教,注重实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教学效果显著。十一年来,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条件越来越好,教学水平越来越高,队伍越来越庞大,教材越来越规范,教学质量越来越好。
老年大学成为了我县老年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高了老同志生活质量,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
老年教育是一项永恒的朝阳事业、“夕阳工程”,我们将更好地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借鉴兄弟单位经验,进一
2、没有老一辈,就没有新一代;世代传承,血脉相联。
3、你如何对待老人,你的孩子就将如何对待你。
4、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一项重大国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5、尊老敬老仁之本,和谐社会孝当先。
6、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7、春蚕到死丝方尽,儿女缘何不孝顺。
8、品德高尚,孝贤为先;家庭和谐,关爱为基。
9、以人为本,善待老人。
10、应对白发.浪潮,弘扬敬老新风。
11、齐家美以孝,立世贵以和。
12、老人要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保持年德俱馨、颐养天年。
13、老人亦应关心国家大事,开阔视野,跟上新形势,做到有所学,有所乐、有所为。
14、让一让,好榜样。
一、什么是健康。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
目前我国健康状况:2004年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显示: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亿人: 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人 ; 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 ;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2亿人 ;血脂异常的1.6亿人 ;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2002年到2003年,35岁---46岁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中国是22%,美国是12%。我国一年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经费达到3000亿人民币元,因疾病而导致生产力丧失,将在2005年——2015年间给中国造成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肝炎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00个亿。
我国男性平均寿命71岁,女性平均寿命达到74岁。但是我国男性平均健康寿命只有63岁,女性只有65岁。就是说我国的老年人有八年到九年的时间是带病或残疾生活。据统计,老年在60岁以上,消耗的医疗费用约占一生的40%以上。在影响人体健康的要素中,饮食营养因素占60%以上。从长远角度看,营养不仅影响人的体质、智力、发育和健康程度,也影响整个民族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二、什么是营养
营养是指人体消化、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的过程。也是人类从外界获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包括对食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等。营养的核心是“合理饮食”,就是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人体都需要那些营养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不下百种,其中一些可由自身合成、制造,比如维生素D、部分脂类,所需蛋白质中含有20种氨基酸,其中有12中可以在体内合成;有8中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叫人体必须氨基酸。糖类(含纤维素)有部分可以由其它食物合成。但无法自身合成、制造必须有外界摄取的约有40余种,精细分类,概括七大营养素。
1、蛋白质。是构成、更新、修补机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它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保证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并供给能量。
2、脂肪。它协助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胡萝卜素)的吸收,保护和固定内脏,防止热量消失,保持体温。
3、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须的物质,需要量虽少,但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食物中摄去。它们对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两类。
4、碳水化合物(糖)。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的70%以上由糖类供给。它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以及助长肠道乳酸杆菌的繁殖拟制腐败菌的生长。
5、矿物质(微量元素)。矿物质是骨骼、牙齿和其他组织的重要成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机能调节作用。
6、水。水是人体内体液的主要成分,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约占体重的60%,具有调节体温、运输物质、促进体内化学反应和润滑的作用。
7、膳食纤维。它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同时吸附多余脂肪、胆固醇等排出体外;有效预防成人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对人体的健康来说,这些营养素缺一不可,都很重要。任何一种营养素的缺乏和不平衡对免疫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受各种病毒的感染。
(二)居民在营养方面存在问题
目前,人民生活、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提高,在营养状况改善的同时,却也存在着“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的问题。
一是营养不足,也就就是“吃不饱”。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目前我国还有1.28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食物摄入量不足,热量、蛋白质等营养素难以满足人体需求,造成生长迟缓、低体重、贫血等营养不良问题。云贵高原地区和陕北地区。
二是营养过剩,就是“吃多了”,吃出毛病来了。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0.1%,肥胖率12.0%,成年人当中,四成多的人都突破了正常的体重,需要减肥。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也分别达到9.6%和6.4%,城市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农村;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是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全国有2.6亿人口被确诊为慢性病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9%。可见,我们的营养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另外,目前我国癌症、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已占到死亡率的前三位。这些疾病与膳食不平衡,某些营养素摄取过多或过少有关。所以,今天我们就要普及营养知识,引导居民走出食物消费误区。
那么这些疾病是怎么来的,有句话叫“病从口入”,专家分析,70%以上的病都是吃出来的。为什么说许多病是吃出来的
1、中老年人营养的不科学性。许多中老年人的饮食大多追求“口欲”,根据自己的习惯去吃,而不注重营养的均衡性。专家研究表明,许多中老年出现的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消化功能不好等是机体摄入蛋白质不足而导致肌肉、肌腱等组织保护功能降低有关,有时饮食不注意搭配,不爱吃水果蔬菜,导致便秘;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导致贫血、容易感冒、肿瘤等症。
现代医学证明,中老年患肿瘤与饮食缺乏营养有直接关系。外国科学家在几十年前就发现,体重超过正常或肥胖人比正常人更容易患肿瘤。维生素A、E、C具有抗癌作用,微量元素有防癌作用,含纤维素的食物可预防结肠癌。
2、饮食习惯不科学。许多中老年人不吃早饭。不爱喝水,容易产生结石性疾病;还有饭前饭后大量饮水,饭后立即喝茶,饭后立即活动等习惯都有可能造成胃肠粘膜出血、消化不良等症。饮食不卫生。许多中老年人不爱做饭,经常出去吃,殊不知外面小吃的卫生条件差,而中老年人抵抗力又低,容易吃出病来。比如肝炎病。2003年的SARS病就是他与不卫生吃“果子狸”(珍贵野生动物)有关。在比如,水果蔬菜的农药残留,没有很好的清洗和侵泡,容易形成慢性毒性侵害;吃剩菜、剩饭以及冰箱里久放的食物而产生的食物中毒。
那么怎么预防那?下面就讲合理饮食。
三、合理营养(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今天大部分是老年朋友,我就针对老年人营养讲一讲。
(一)老年人的划分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44岁以下 青年人;45--59中年人;60--74准老年人(年轻老人)75--89老年人;90以上为长寿老人。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社会老龄化。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年满65岁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以上,或年满60岁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0%以上,即可定为老年型社会(社会老龄化)。中国老年报报道,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于1999年10月1日>10%,已成为老年型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0%,成为超老年型社会。
(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体表外形改变 :须发变白、脱落、稀疏;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出现皱纹;牙龈组织萎缩、牙齿松动脱落;骨骼肌萎缩,骨钙丧失或骨质增生;身高、体重随增龄而降低。2.器官功能下降 :视力、听力下降;心脏搏出量减少40%—50% ;肺活量减少50%—60% ;肾脏清除功能减少40%—50% ;脑组织萎缩、脑沟变宽、神经细胞数减少(重量减轻、脑血流量减少、大脑耗氧量、脑血管阻力);胃酸分泌量下降。
3.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 :动作、学习速度减慢;操作能力;反应速度减慢;记忆、认知功能减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免疫防御能力降低;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免疫监视功能降低,易患各种癌症。
三、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运动反应时间延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退化,使老年人的反应时间一般比年轻人约慢10%—20%;表现在控制体位、姿势、平衡与移动平衡的能力下降。
2.学习和记忆能力减退。人到 40岁以后逐渐减退,50岁到达顶峰: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范围缩小、联想缓慢、记忆方面老的忘不掉,新的记不住。
3.人格改变 :由于生物性老化及其在家庭、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地位发生改变,社会心理问题增多:特别是离退休、丧偶、生活贫困、疾病、死亡等问题出现时,使老人们容易出现孤独、多疑、自卑、抑郁及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等问题。由于老年人有如上特点,这就更要求我们老年朋友注意饮食平衡,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目前老年人在补充营养素方面存在的问题
1、单一补充营养素
某些人今天发现自己缺钙,赶快买一盒含钙的产品服用;明天发现贫血,赶快又服用含铁的产品,结果是家里堆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和药品。这样做:体内营养达不到均衡状态;如果同时服用几种单一补充产品,有可能造成另外的营养素过量。在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自己不能盲目乱补。
2、靠吃保健品补充营养素
《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把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就是说保健食品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它是人体机理调节剂、营养补充剂。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只适宜特定人群,它的营养价值并不一定很高。
比如:蛋白粉,一般人群没有必要再补充蛋白质;蛋白质补充过多,反而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增加钙的排出,容易缺钙。只适用于厌食儿童、老年人。。
保健品在西方非常盛行,早在1988年,美国的保健食品已达2000种,销售金额在72亿美元以上。为什么?
西方蔬菜少,大约每人每天的摄入量为80—90克远远低于我国500克的水平,怎么办?从各种植物原料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片,也就是各种食物补充剂(保健品)服用,形成了西方的药片文化。像维生素C、胡萝卜素这些强还原剂,从合成的这一天开始就不断被氧化,到保质期,药片变黄且含有毒物质,而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非常稳定。直接使用,吸收和利用的效果好。药片文化误导消费者,你在电视上永远都看不到水果蔬菜的广告,药品保健品的广告却铺天盖地,所有的广告费都加在它的价格里。一位美国保健营养权威人士说:“在大多数人看来,在实验室中精心研制的大大小小的药片才是治疗我们身上大病小样的灵丹妙药,而事实并非如此。”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兴起于80年代,从90年代末,保健食品的销售额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的保健品市场存在问题:产品定位不清,保健疗效范围太宽,概念模糊,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特定的消费群体;功效宣传含糊;“概念炒作”,故弄玄虚。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的心理,大肆夸张产品的作用,广告宣传中动不动就冒出“纳米技术”,电磁能量等所谓的高科技,其实,根本就没有科学依据,经不住推敲。况且,保健品并不是“老少皆宜”,更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但是我们大部分老年朋友已经习惯被广告引导着消费,保健品已经成为老年朋友的精神安慰剂。比如,身边有许多老年人通过健康讲座和营销员洗脑式营销,亲情式营销,体验式营销,免费体检式营销等手法获得大量的保健产品,保健治疗仪等,但是这些东西不但没有换来健康,反而留下了一身的病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不讲科学乱吃保健品,不仅难以起到保健功效,还会损害人的健康。
(三)老年人如何要做到膳食平衡 中华医药重视预防,强调养生保健,如何做到合理膳食,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哪?
一是主副食搭配。
谷类是传统膳食的主体,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中国自古以来就说,“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食五谷治百病”。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吃适量的谷类食物。一般成年人每天吃250g~400g为宜。对老年人来说,不低于200克。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每天最好要吃50克粗粮。吃完粗粮一定要记得多喝水,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充足的水分做后盾,才能保证肠道正常工作、帮助消化。小米是健脾胃的最好食物;玉米、赤小豆、白扁豆中的烟酸能够起到一定的降血糖作用;荞麦、燕麦、大豆中的芦丁等成分可降血脂和软化血管。
有人说少吃主食更健康?20年前我们平均每人每天吃500克,现在每人每天少吃了2两到3两主食。美国营养学会发言人马约莉·诺兰科恩认为,主食是饮食的基础,如果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可能会导致口臭、腹泻、疲劳等,有损身体健康。
2、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奶类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人体需要,含优质蛋白和纤维素,含钙量较高,吸收利用率也高,是天然钙质的最好来源。牛奶中蛋白质含量为3.5%,消化率达到90%以上,属于优质蛋白质。脂肪含量约为3%—4%,并以微脂肪酸形式存在,有利于消化吸收。每天100--300克。鲜奶、酸奶、奶粉那个好
鲜奶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维生素A、B1、B2、C和钙、锌、铁、西等,营养丰富。
奶粉是牛奶加工制成的干粉,运输方便冲饮方便,保存时间长,但在加工过程中破坏了部分营养素,奶粉的营养在某些方面不如鲜奶。
酸奶是以鲜奶为原料,加入乳酸杆菌发酵而成。牛奶发酵后,原来的乳糖变成乳酸,更容易消化,具有甜酸风味,营养成分与鲜奶大致相同,都是高营养物质,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选择。
牛奶的喝法:空腹不能喝,肠道中的乳糖酶缺乏引起不适,可以用奶和面,蒸鸡蛋糕等;鸡蛋和牛奶可以一起吃,牛奶与水果、果汁一起吃没问题,奶遇酸沉淀但可以喝,没问题。
大豆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大豆蛋白质含量约为35—40%,除蛋氨酸外,还富含谷类蛋白缺乏的赖氨酸,是与谷类蛋白质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大豆营养非常丰富,除含有大量矿物质,维生素外,还有大豆皂苷、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酮、大豆低聚糖。这些营养素都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尤其是对老年人血压高和心血管患者有很好的健康功效。豆类最适合治便秘,醋泡黄豆效果显著。每人每天摄入豆及豆制品量30--50克。
有人说豆制品吃多了会的乳腺癌?
大豆中的异黄酮是植物雌激素,它和人体中的雌激素是不一样的,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对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起到的是双向调节作用,当体内雌激素水平低时,大豆异黄酮起到提高雌激素水平的作用,当体内雌激素水平高是,它会起到降低体内雌激素作用,使用大豆制品不但不会患乳腺癌,反而能降低这种病发病的风险。
3、荤素搭配: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能量低。果蔬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胡萝卜、维生素C、A、B2素等营养元素。蔬菜种类很多,不同品种营养成分不同,颜色越深越好,选择红、黄、绿、紫等深色蔬菜水果,因为色素大多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酸、矿物质(钙、磷、钾、镁、铁)、类黄酮等,营养价值很高。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水果200g~400g
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注意增加薯类的摄入,每天不少于3种蔬菜和2水果。
含丰富的水果蔬菜和薯类的食物对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儿童眼干燥症及预防某些癌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隔夜的剩菜一定不能吃。
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鱼类、禽类脂肪含量低,含不饱和脂肪酸多,对预防心血管病和血脂异常等有一定的作用。蛋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营养成分比较齐全,是很经济的优质蛋白质来源。瘦肉脂肪含量较低,铁含量较高,且利用率好。肉类每天50-75克、水产类每天125-225克、蛋类每人25-50克为宜。老年朋友尽可能少吃肉,可以用豆制品代替动物蛋白。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食物
目前,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营养问题。膳食中的脂肪是哪儿来的?一是天然食物中的脂肪,二是食物中加入的烹调油脂或加工油脂。天然食物含有不少脂肪,如花生、瓜子、芝麻酱、各种坚果、鱼类、肉类、蛋类、全脂奶等。烹调植物油几乎都是纯度高达99%以上的脂肪,无论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肥肉、鸡油、黄油中的脂肪也常常用作烹调油脂,它们的脂肪含量多在85%~95%之间。很多加工食品中添加了大量油脂,如饼干、点心、蛋酥卷、蛋糕、冰淇淋,各种酥点、千层饼、油条、炸糕、汤圆之类,更不要说各种煎炸菜肴和汪着油的菜肴。稍不小心,从三餐中吃到七八十克烹调油一点都不费劲,要控制在营养学家建议的25克之内非常难,很多人感觉几乎不可能做到,因为多数家庭炒一个菜就要30克油。
每日把总脂肪量控制在60-70克为好,其中烹调油不超过30克。
我说一下盐。我们东北人平均每人每天18克,南方人摄入较少,所以北方人高血压发病率比南方高出一倍还多。盐直接破坏血管壁,严重时会造成中风、心肌梗、肾功能衰竭等。我们说的盐主要是指钠离子,1克味精含0.5克盐,鸡精中含有盐,50克榨菜含5克盐,可能平时我们随便吃吃盐量就超标了,我们必须控制盐的摄入量。为此,建议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一般每人每天的用油不超30克,盐不超6克。老年朋友一定要限制油脂的摄入量,少吃盐、味精和辛辣食物。
6、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应占30%~40%,晚餐应占30%~40%,可根据职业、劳动强度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每天都要吃早餐并保证其营养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适量。不暴饮暴食,不经常在外就餐。
就餐时,饭前最好喝碗汤,可以让饭量自动减少1/3;也可以在饭前30—40分钟喝杯果汁或吃点水果,最好是苹果、梨或橙子等好消化的水果。每顿饭至少吃20分钟。因为从吃饭开始,大脑要20分钟之后才能接到吃饱的信号,吃得过快,大脑还来不及反应就已经吃撑了。一定要细嚼慢咽。多咀嚼能让唾液腺分泌一种叫腮腺激素的物质,它具有抗衰杀毒作用。尽可能细嚼慢咽,增加咀嚼的时间。老年朋友要多餐少食,一天除三餐之外可以选用零食作为营养补充。水果、坚果等。
7、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从食物的选择、烹调到就餐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卫生,提倡分餐制,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注意:米饭馒头等叟了坏了千万别吃,黄曲霉致癌。
以上讲的是吃,下面再讲一下喝。喝什么,喝水呀 每天足量饮水。如果人一点食物不吃,靠喝水能维持23天,水它给我们的生命极限72小时,可见水对人的生命健康非常重要。水的种类: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离子水、功能水、苏打水等五花八门,我们到底喝什么水?
纯净水:高纯度水,不含杂质和微量元素,一般用着工业上,比如勾兑酒,外国人用于洗车。尽量不喝或少喝。
矿泉水:含有益的矿物质,优质矿物质有3个条件一是10公里内无污染,二是多岩层的过滤水,三是地下冒出来的水,不是抽上来的水。
矿物质水:在纯净水中加入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的水。苏打水(碱性水、功能水):苏打水是弱碱性水,对控制通风有一定作用,但不能起到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适当的喝。
自来水:是最常见的水,目前我们的自来水基本上符合国家饮用水安全标准要求的,在过滤、消毒时加入氯气,可能产生三卤甲烷,加热后会增加3-4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解决办法:一是在水龙头加一个小的过滤器;二是把水烧开后,再打开盖子加热3分钟,三氯甲烷就会蒸发掉了。
生活中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喝水时候尽可能少量多次,而且要主动,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水。成人每天补水量应为2500ml左右,包括在食物中摄取的水分。
月子水、孕妇水等都是概念炒作,水中溶解营养素的量是有饱和度的,几乎无法通过额外的添加来提高水中营养素的含量。没有必要选择这些所谓的功能水。
老年人要注意:喝水的间隔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每次200毫升左右,要主动喝,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重复加入的水可以喝,但重复加热不能超过5次,隔夜的水能喝,但如果是高温天气(32度以上),4个小时就要换一次。桶装水或瓶装水开封后要尽快喝掉,不要超过一周。
肥胖人餐前餐后喝一杯水;感冒时候要多喝水;便秘者要大口喝水;呕吐时候喝淡盐水;睡前适当喝点水。
合理选择饮料。
茶水、可乐、咖啡都含咖啡因,有提神、减肥、利尿作用,但喝完后一定要再补充水。
孩子少喝喝果汁、喝饮料、喝可乐。果汁饮料里大部分都含有糖,白糖没有营养,只有热量。饮料里含有各种人工色素和香精,能引起过敏及神经性头疼。可乐里面含有很多的磷,小孩儿喝了以后,钙磷比例失调,影响骨骼发育,老年人喝了会诱发骨质疏松。另外可乐有很强的成瘾性。在欧洲,许多家长都不许孩子喝可乐。
饮酒,适量饮酒能够舒筋活血,消解疲劳,但是过量饮酒,增加肝硬化、胃癌和中风猝死的危险。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38度的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ml、或葡萄酒150ml、或38度的白酒50克。
此外,要做到食不过量,每天坚持运动,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保证我们的健康。
针对老年人常见疾病:讲几个问题:
1、骨质疏松症。营养预防就是补钙。误区:以为吃水果代餐有利于骨骼健康。很多减肥女性认为只要吃水果就可以得到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经常用水果代替一餐饭。实际上,水果是一种有益酸碱平衡的食品,却不是钙的好来源,而且严重缺乏蛋白质。骨骼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钙,也需要胶原蛋白作为钙沉积的骨架。如果用水果代替三餐,则蛋白质和钙摄入量都严重不足,只会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
误区:喝肉骨头汤补钙其实,骨头汤中的含钙量并不高,用1公斤肉骨头煮汤两个小时,汤中的含钙量仅20毫克左右,而脂肪的含钙量相对较高。补钙效果并不好。
有人问:吃钙补品和食品补钙哪个效果好?我告诉你:药补不如食补。补钙的前提是必须有蛋白质、维生素C和钙在一起作用,钙的吸收效果最好。目前,很多钙补品都是单纯的钙,据研究表明,人体对各种钙补品的吸收率只能达到40%。经常食用保健品补钙,会造成肾结石、心血管隐患,保健品补钙不易多,每天400-600毫克为宜,补钙效果也不理想。那么,哪些食物补钙效果好?
首先,牛奶是钙的好来源,喝250克(一袋)牛奶,大约可以获得275毫克的钙,且饮用方便、吸收好。含有丰富的钾和镁,还含有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乳糖和必需氨基酸。牛奶并不会让人体液偏酸,也就不会促进钙的流失。综合评价,牛奶仍是最佳的补钙食品。
其次是芝麻酱,20克芝麻酱相当于半杯牛奶。虾皮的含钙量最高,但食用量有限,且虾皮里的钙难以释放,吸收率不高,不把虾皮作为最好的补钙食品。
豆制品、绿叶菜都是很好的补钙食品。除此之外,我再介绍几种补钙的食物:
谷类燕麦、芸豆、豆腐干、苋菜、小油菜、榛仁,水产类泥鳅等。
再有:一瓶醋加上一匙蛋壳粉,形成的醋酸钙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为防止钙流失,少喝甜饮料和碳酸饮料。
2、糖尿病;营养预防就是控制胆固醇 误区:吃鸡蛋会提高胆固醇。
胆固醇是人体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性激素的原料。所以胆固醇并非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果没有胆固醇,我们细胞的通透性就坏了,细胞得不到保护,就好出毛病;没有胆固醇就没有性激素,男女就不分了,就乱了;没有胆固醇,骨骼就不能正常发育;没有胆固醇,就不能很好的分泌胆汁,脂肪吸收就发生障碍。胆固醇是那来的?主要来自人体自身的合成占70%,食物中的胆固醇是补充,占30%。两者之间是动态的,外源性胆固醇高了,内源性胆固醇就减少,反过来一样,如果你不吃胆固醇,体内制造就变成100%,拼命的制造胆固醇,反而使身体失衡,一点胆固醇来源都没有的人,一样可以有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的可能。人体对胆固醇的调节非常复杂,关键是要控制摄入量。正常人,血脂不高,身体不胖,血胆固醇正常,每天300毫克;不正常的人,血胆固醇超标、肥胖者、糖尿病人、胆汁代谢异常的人,每天不超过200毫克;一个蛋黄含胆固醇200-300毫克,动物内脏1.5-2两含300毫克,动物脑跟同等重量的蛋黄比高7倍。如一个70kg体重的成年人,体内大约有胆固醇140g,每日大约更新1g,其中4/5在体内代谢产生,只有1/5需从食物补充,每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取胆固醇200-300mg,即可满足身体需要。胆固醇含量多的食物有:蛋黄、动物脑、动物肝肾、墨斗鱼(乌贼)、蟹黄、蟹膏等。
3、高血压、高血脂与冠心病的营养预防
一是控制能量摄入,食用含油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油脂,如茶油、橄榄油、鱼油、玉米油等,对于需要节食减肥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能够把总脂肪控制在60克以下,其中烹调油不超过25克,对控制病情会更为理想。
二是多吃高纤维、高营养、低盐的食物。三多吃大豆及其制品。
四是补充叶酸,每天400-800微克,维生素B6 2-4毫克。如菠菜、油菜、香蕉、草莓等蔬菜水果。
五补充烟酸(维生素B5
20毫克)维生素C 100毫克,能够降血脂。如冬菇、羊肝、猪肝、花生(炒)、肉鸡(肥)、蘑菇(干)等食品。
老年人健康饮食注意六点:饭菜要香一些,注意色香味;质量要好一些,营养丰富易消化;数量要少一些,七八分饱;蔬菜要多一些,每天必少于350克;食物要杂一些;粗细搭配,菜肴要淡一些,清淡少盐。
帕金森病 (PD) 又称震颤麻痹, 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肉强直和体位不稳。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以及形成路易小体。
一、病因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 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年龄:
本病40岁以前发病者极少, 而6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1%。体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与多巴胺递质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发病。
2. 遗传:
10%左右病人有家族史。包括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3. 环境污染:
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可能与发病有关。
二、帕金森综合征的概念
某些疾病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炎、中毒、基底节周围肿瘤等, 也可出现肌肉震颤、强直等症状, 与帕金森病表现相似, 称为帕金森综合征。
三、临床特点
多为60岁以后发病, 男性较多, 起病缓慢, 逐渐进展。
1. 静止性震颤:
多从一侧上肢开始, 有规律的拇指对掌和手指屈曲的不自主震颤, 类似“搓丸”样动作。静止时明显, 动作时减轻, 入睡后消失。严重者波及下颌、唇、面部、四肢等。
2. 肌肉强直:
从一侧上肢或下肢近端开始, 逐渐蔓延至远端、对侧及全身。屈肌与伸肌张力均增高。体检时可发现, 病人肢体被动运动时, 关节始终保持阻力增高, 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 称为“铅管样强直”。由于伴有震颤, 均匀的阻力中出现断续的停顿, 类似转动齿轮的感觉, 称“齿轮样肌强直”。
3. 运动减少、迟缓:
行走时, 开始运动与终止均有困难。面部肌肉强直使表情呆板, 两眼凝视与瞬目动作减少, 笑容出现与消失缓慢, 呈“面具脸”。手指精细动作难以完成;写字越写越小, 称“写字过小征”。
4. 步态异常:
迈步后, 碎步向前冲, 越走越快, 不能立即停步, 称“慌张步态”。
四、治疗特点
1. 药物治疗
⑴常用抗胆碱能药物: (1) 苯海索 (安坦) 2mg口服, 3次/日; (2) 甲磺酸苯托品1~2 m g口服, 3次/日。
⑵金刚烷胺:100mg口服, 2次/日。能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 并阻止其再吸收。
⑶多巴胺受体激动药:溴隐亭, 有效剂量8~3 0 m g/日。直接刺激纹状体, 产生与多巴胺作用相同的药物。
⑷美多巴:从62.5mg开始, 2~3次/日, 根据病情逐渐增加剂量与服药次数, 最大剂量不得超过250mg, 3~4次/日。
2. 康复治疗:进行肢体运动、语言、进食等训练, 可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
3. 手术治疗:
采用立体定向手术破坏丘脑腹外侧核前部或后部, 可控制对侧震颤和肌肉强直。但60岁以上者较少采用手术治疗。
第六节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概念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并且呈进行性发展。本病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与病死率较高, 是对老年人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关系密切, 当慢支、肺气肿病程进展到一定程度, 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完全可逆时, 即可诊断C O P D。
3.COPD发病与吸烟、大气污染、职业性粉尘与化学物质、感染等因素有关。
4. COPD最终导致病人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 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进而发展为呼吸衰竭, 危及病人生命。
二、临床表现
1.慢性咳嗽:晨起明显, 白天较轻, 夜间较重, 多年不愈。
2.咳痰:清晨痰多, 多为白色黏液痰, 伴细菌感染时可有黄痰。
3.气短、呼吸困难:早期为体力活动后气短, 随病情进展, 日常活动或休息状态也感气短, 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
4.有典型肺气肿体征, 部分病人肺部有干湿性啰音。
三、老年C O P D的特点
1.气短、呼吸困难症状更突出:特别是高龄老人, 因年龄增长使生理性老年肺气肿日趋严重。患者日常活动受限, 轻微活动甚至床上变换体位均可引起气促。
2.由于机体反应性降低, 典型症状明显减弱或缺失:如急性发作期体温不上升, 咳嗽、气短不重, 白细胞不高, 但表现为面色青灰或发绀, 满肺啰音, 白细胞核左移, 精神萎靡等。
3.反复感染, 并发症多:常出现肺心病、肺性脑病、心衰、心律失常、败血症、休克、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 甚至引发老年人多脏器功能衰竭。
四、治疗要点
1.急性感染发作期治疗
⑴及时、合理使用有效抗菌药物:
(1) 针对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2) 青霉素类与一、二代头孢对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有效; (3) 喹诺酮类对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均有效; (4) 老年重症感染可选用三代头孢: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 (5) 针对高度耐药、多种耐药菌株可采用碳烯青霉素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或四代头孢:如头孢吡肟等。因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 心肺功能较差, 病情多变, 抗菌药物剂量要足, 疗程要稍长。
⑵对症治疗:
给予平喘、祛痰、吸氧、支持治疗。必要时可采用糖皮质激素。
2.缓解期治疗
⑴缓解气道阻塞:
解除支气管痉挛可用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气雾剂, 茶碱缓释片口服。
⑵祛痰药:
盐酸氨溴索3 0 m g, 3次/日, 口服。
⑶长期家庭氧疗:
动脉血氧分压低于5 5 m m H g者, 可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流量为1~2L/min, 每天15小时。
⑷呼吸功能锻炼:
(1) 缩唇呼吸; (2) 膈式或腹式呼吸。
第七节老年人肺炎
肺炎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老年人肺炎的患病率与病死率始终居高不下。该病是很多老年疾病 (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 最常见的并发症, 同时也是高龄老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应给予高度重视。
一、病因及诱因
1.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
2.老年人肺泡弹性减弱、呼吸功能差, 气管黏膜与支气管纤毛清除异物和细菌的功能下降。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染肺炎。
3.上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折或手术后长期卧床、肺结核、使用免疫抑制药等都可成为老年人肺炎的诱因。
4.致病菌: (1)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 以肺炎链球菌最常见; (2) 老年医院内感染性肺炎 (H A P) 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如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杆菌、绿脓杆菌等; (3)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等; (4) 混合细菌感染和耐药菌株感染。
二、临床特点
老年人肺炎临床症状常不典型。
1.起病隐匿, 早期多无发热、寒战、咳嗽、胸痛、咳脓痰等症状。
2.可出现多种表现: (1) 腹胀、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2) 神经系统症状:表情淡漠、恍惚、嗜睡、躁动不安甚至昏迷; (3) 心悸、气短、心律失常、虚脱、休克等心血管症状。
3.白细胞计数不增高, 但可有核左移现象。
4.并发症多:如败血症,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衰竭, 心力衰竭, 休克, 心律失常, 脑水肿,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等。
三、治疗要点
治疗老年人肺炎的关键是在控制原发基础疾病和治疗并发症的基础上, 合理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如能根据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有针对性的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是最理想的。但在社区医疗工作中不易做到, 有时只能采取经验性治疗。CAP致病菌以肺炎链球菌最常见, 早已出现耐青霉素菌株。以下情况是该菌成为耐青霉素菌株的危险因素: (1) 近3个月内有抗生素治疗史; (2) 免疫抑制药治疗史; (3) 长期大量吸烟史; (4) 患者年龄超过65岁。
根据国内外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 介绍以下经验性治疗方案:
1.门诊病人、病情不重、无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危险因素者, 首选青霉素类, 其次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2.门诊病人、有心肺基础疾病、有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危险因素者, 建议采用新喹诺酮类, 如左氧氟沙星等。
3.住院轻、中度患者, 无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危险因素者, 建议采用β-内酰胺类 (青霉素或头孢类) 联合大环内酯类, 或单用新喹诺酮类。有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危险因素者, 可采用三代头孢, 如头孢噻肟 (或头孢曲松) 联合大环内酯类, 或单用新喹诺酮类。
4.住院重症患者, 无绿脓杆菌危险者, 可采用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有绿脓杆菌危险者, 可采用大环内酯类联合一种抗假单胞菌类药物 (如β-内酰胺类或氨基糖苷类药物) 。
第八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一、概念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 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呼吸节律障碍性疾病。多见于肥胖男性。睡眠时口鼻气流暂停超过10s, 每小时暂停超过5次, 或夜间睡眠7小时当中暂停超过30次即可诊断本病。主要症状为高调鼾声、憋气、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本病可引起通气障碍与低氧血症, 对心、肺、脑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常见病因
1.上呼吸道阻塞:
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扁桃体肿大、悬雍垂肥大、肥胖、仰卧睡、鼾症等原因引起上呼吸道狭窄, 软腭松弛、位置低, 舌根后坠均可导致气道阻塞, 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特征是口鼻无气流, 而胸腹式呼吸运动存在, 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最常见的类型。
2.中枢性呼吸调节障碍:
见于脑动脉硬化、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脑肿瘤等, 其特征是口鼻气流与胸腹式呼吸运动同时暂停。
三、临床特点
1.鼾症与憋醒
⑴老年人常张口呼吸, 深睡眠时上呼吸道软组织松弛, 受到快速气流冲击出现高调鼾声。65岁以上老年人鼾症发生率男性约40%, 女性20%左右, 其中半数以上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⑵憋醒:呼吸暂停时PaO2下降, P a C O2上升, 病人憋醒后气流改善, 再次入睡后又出现呼吸暂停, 周而复始, 反复多次。
2.夜间失眠, 白天嗜睡。
3.低氧血症导致的症状:高血压, 心律失常, 智力减退, 性功能障碍等。
四、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整夜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
五、治疗要点
1. 减肥、戒酒, 尤其是睡前不饮酒。
2. 侧卧睡眠。
3. 请耳鼻喉科与口腔科医师矫治口鼻疾病, 必要时须手术治疗。
4. 呼吸机面罩通气治疗:
[关键词] 老年肺炎;护理干预;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3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46-02
近几年来老年人肺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而且病死率高。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合并其他疾病,缺乏肺部症状甚至全无呼吸道症状[1],临床上很多患者病症状不明显,而被忽视。由于老年人体质弱,各种生理功能均减退,呼吸道功能及咳嗽反射功能的减弱,机体免疫力下降,患者缺乏原有的应激反应,往往不出现一般肺炎的呼吸道症状而起病隐匿性,同时伴有并发症多。因此护理人员对年老体弱患者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一定要高度重视和病情观察能力,遇有各种不易解释的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加之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配合医生进行护理工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91例老年肺炎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为68.8岁,合并心脏病的患者12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19例,糖尿病的患者16例,肺结核的患者8例。病程在1-34年。
1.2 临床表现 此组老年肺炎患者均均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其中急性起病32例,慢性起病43例,起病隐缓16例。其中中等热度以上发热47例,低热、畏寒20例;食欲不振、腹胀12例;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的12例,出現意识障碍3例;心慌、心动过速、胸痛的5例;头晕、头痛56例。
2 病情观察
针对老年肺炎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进行观察的内容:①神志意识:早期老年患者神志意识会表现为睡眠形态紊乱,夜间睡眠差,白天补睡眠(黑白颠倒),随着病情的发展,老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嗜睡或昏迷。②咳嗽咳痰:观察咳嗽程度以及咳痰的性质、颜色气味及量,持续时间,对老年人出现频繁、剧烈的咳嗽需要引起注意。③呼吸功能:观察患者的呼吸节律、频率、深度和形态。如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时,则可能存在小气道痉挛或狭窄。如出现呼吸浅慢并甚至伴有恍惚,应警惕肺性脑病的发生[2]。④紫绀程度:观察患者口唇甲床的颜色,如紫绀程度加重范围扩大则提示发生低氧血症。
3 护理干预
3.1 一般护理 去除诱因,改善生活环境卫生习惯,保持病室空气清新,病室的温度、湿度适宜,环境安静、舒适。限制老年患者活动,减少探视人员,避免谈话过多引起劳累,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减少耗氧量,缓解病痛的症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病情允许的去半卧位增加肺部通气,协助患者每两小时更换体位一次,以促进肺扩张,减少分泌物淤积在肺内引起并发症,注意饮食调节,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或者半流食,以补充疾病对患者的营养消耗,对于患者不能由口进食的需给予留置胃管,鼻饲流食保证机体需要量。对于消化功能症状明显的需注意饮食,可以暂时进食,静脉补充营养液。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确诊为肺炎的患者,虽然无呼吸道症状,但是护理人员不能忽视呼吸道的护理,由于老年患者的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机体抵抗力降低呼吸肌退化,导致患者咳嗽与咳痰的能力减弱,不能及时将痰液排出,造成痰液阻塞在呼吸道,感染难以控制,而诱发加重呼吸衰竭。[4]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教会患者有效地咳痰方法,协助患者2小时翻身一次,并给予扣背,不仅可以促进分泌物排出,而且增加肺部的氧气运输,扣背震荡使气管内痰液震动刺激咳嗽。注意扣背的力度均匀,扣背时间为3-5min,必要时配合雾化吸入,将痰液稀释。对于失去咳嗽能力的患者必要时给予负压吸引器吸痰,注意吸痰时动作轻柔,以免引起粘膜损伤,吸痰时间为15s,时间不易过长。
3.3 氧疗的护理 老年人肺炎的患者伴有低氧血症,需要氧气治疗,对于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甲床紫绀明显时立即给予面罩或者鼻导管吸氧,氧流量4-6L/min,改善发绀,提高血氧饱和度,增加患者舒适度,如COPD的患者应给予低流量吸氧1-2L/min,注意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值,观察患者呼吸形态,面色、口唇缺氧症状有无改善等情况。吸氧时为患者做好宣传教育知识,告知家属禁止在室内吸烟,防火、防油、防震、防热,不要自行调节氧流量。
4 健康教育
向意识清楚的老年患者指导呼吸功能训练的重要意义,督促老年患者持之以恒的自觉进行训练;①腹式呼吸训练:指导老年患者坐位或者卧位,一手放置腹部,一手放置胸前,做深呼吸动作,紧闭双唇,吸气时用鼻腔吸气,尽量用腹肌作用,呼气时用口呼出,做吹口哨形状,回收腹肌。呼吸动作要按节律进行,吸:呼时间为1:2至1:3;②吹气训练:选择吹瓶子和气球为工具,先深吸气然后将肺内物体呼入气球或瓶子内。
参考文献
[1] 沈吕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免疫系统变化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9,99(4):125.
[2] 王芬红.21例老年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0,8(3):418-419.
[3] 赵敏.高龄老年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8(3):791.
【老年病健康教育】推荐阅读:
如何做好老年教育工作09-07
2023中国老年医学大会暨老年健康产业博览会日程安排07-04
老年人健康体检活动05-23
老年健康管理工作总结06-06
老年人健康档案工作计划10-22
形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贺词11-08
老年人心理健康调查报告07-16
老年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反思论文07-22
老年病科质控计划12-14
老年大学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