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专业社会实践(精选8篇)
我在酷暑中迎来了作为大学生的最后一个暑假,当然,也是我最后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炎热,烈日当头,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有人这样形容现在的大学生打工族:中文专业投笔从“融”,外文专业西游取“金”,历史专业谈“股”论“金”,医学专业精益求“金”。“其实并不是我们有严重的拜金主义倾向,只不过我们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懂得了该怎样生存。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走进了一家民营企业,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帮忙接电话,复印资料,整理文件,开发票等,感受着工作的氛围,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不时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我得去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一切。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有时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有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
拿到第一笔工资时,我并没有感到特别开心,只觉得全身心的累。不过我总算领悟到了
打工的“真谛”:一要吃苦,二要脸皮厚。如果有人问我以后还愿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我会毫不犹豫地说:“Of course”。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一、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对于实践教学定义的探讨中, 有的学者认为, 实践教学指的是在实验室或者生产现场, 根据实验、设计以及生产任务的要求, 通过教师的指导, 学生自我为主, 是一种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形式[1]。但同时也有学者认为, 这样的定义过于片面, 将实践教学的目的固化了。实践教学的内涵不仅仅是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硬实践”, 也应该包含理论知识的运用、心智技能的形成和实践经验积累等“软实践”的教学活动[2]。这也标志着, 在实践教学功能的理解上, 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训练, 而是逐步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在西方, 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思想, 并且反复强调动手与动脑的结合, 这也是近代实践教学思想确立的一个基础。杜威的学生克伯屈则发展了其思想, 认为书本中学到的东西如果缺少活生生的联系, 就有被闲置的危险。因此, 教育属于生活, 教育为了生活, 并且教育要依靠并且借助于生活。这也是为什么实践教学是如此的重要。
而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思想, 更是一种教育手段。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应该根据实践教学的理论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 其框架应该包含:职业能力目标体系;实践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教学运行与保障体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3]。而项目教学的思想则认为, 在实践教学中, 需要抓住三个最为基本的“中心”特点:学生中心、现实中心和产品中心, 分别代表了学生兴趣, 解决实际的问题以及确定的目标。而在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领域的行动导向教学思想里, 认为该模式的学习核心是完成一个可以使用或者可以进一步加工或学习的行动结果, 并且在职业教育领域一直引发关注[4]。除此之外, 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具体的教学方法都体现出与传统教学思维完全不同的实践观。
因此, 从理论基础来说, 实践教学的研究, 特别是高职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是基于现代实践教育的探索与发展, 同时也是高职教育特色的客观要求, 兼具理念价值和行动价值, 既是一种价值观, 也是一种方法论。
二、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评述
作为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是其教学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特别是在教学改革深入的时代, 实践教学在学界引发密切的关注。实践教学相关成果较为丰硕, 其中特别针对国际贸易课程的研究也不在少数。概括而言, 主要有以下三大领域:一是围绕教学环节的研究。比如实验活动、实习活动, 针对技能强化以及环境的保障。魏艳秋在《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岗、证、课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4) 一文中介绍了“岗、证、课”融合的课程新方法。在童玉琴的《高职院校“模块化”教学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 (2014) 中, 将课程分为几大模块, 以“分主题式”的模块构建来划分教学内容, 各自组成不同的教学环节。二是围绕整个教学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 更加基于理论。朱方来、谭属春在《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 (2006) 中认为, 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包含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等三个大的模块。罗会源等人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现状及改革探研》 (2009) 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 构建了四大部分的教学体系, 包含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实践教学学科内容建设以及学生创新研究基地建设等。三是基于新环境变化的研究, 比如电子商务等。如陈健的《电子商务环境下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模式创新之探讨》 (2014) 中, 认为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改变了国际贸易的经营方式, 我们目前不仅仅有着传统的、基于软件的外贸实训实习平台, 而且也有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真正外贸业务实践。廖万红的《面向东盟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3) 中, 专门针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启动, 结合广西特色, 为本地院校专门构建相关的教学体系, 以输送特色人才。
国外在实践教学的历程和经验上相较我国都更为丰富, 并且根据各自国情的不同, 理论研究中非常多地探索了全新的本地模式, 比如, 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而针对国外研究新动向, 我国同时也出现了对于国外模式的理论分析及学习吸收的研究。
三、我国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不足
根据系统科学的理论, 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具备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 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转, 从而实现目标[5]。据此, 我们把实践教学体系按以上四个层面分成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评价等五个亚体系。
(一) 实践教学目标待清晰
1. 现行教学目标重理论、轻实践
从教学目标上来看,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设置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然而, 很长时间以来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 我国高职院校的国贸课程并没有突出自己的高职特色, 反而是一样的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为主, 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学生主动性不高, 对于听课也兴趣不足[6]。
2. 高职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师是教学行为和内容的一个主要控制者。但现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对于国贸专业的教学目标还存在较为模糊的认识。一些教师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考核, 甚至还有一些教师认为校园教育中, 实践问题是可以不被重视的。这些都是对于目前实践目标理解不够的表现。
3. 高职学生缺乏对于国贸实践教学目标的认识
国际贸易从整体上来说是一门非常注重操作性的工作, 其中各种不同的职业分类非常细, 要求也各有不同, 但专业化高。学生要想去较为全面地掌握这些工作技能, 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大量实践。但就目前而言, 多数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目标的严肃性, 而将其当作一项课程和考核的负担来对待, 因此也就动力不足, 课堂学习也缺乏责任感。
(二) 实践教学内容需充实
1. 实践内容不新, 且多样化不足
高职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在目前的很多院校中, 都是较为落后的。很多设置都是参考一些本科院校原来的模式和内容, 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并且, 由于该专业课程在我国的实践经验并不足, 往往局限于固定的几个实践点, 各个院校之间大同小异, 多样性欠缺。
2. 高职国贸实践教学手段匮乏
不仅仅是内容方面的欠缺, 从手段上来讲, 实践教学也有着自己的短板。甚至许多高职院校将上机、参观认识等同于实践教学。由于缺乏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比, 仅仅在刚开始时有新鲜感, 久而久之也走入程序化, 无法长久地博得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3. 国贸实践教学过度依赖教学软件
在现存实训中, 软件模拟占据非常大的教学比例。在这种训练中, 学生按照国贸的某些具体业务或者流程, 分别代表出口或进口方业务员进行某些岗位上的实际业务处理来完成进出口的各项内容。模拟实训课程对于高职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 在操作能力上有提高。但平台的系统设置较为单一, 在每一次的业务实训里面, 学生们只能够规规矩矩地去按照软件中已经设置好的流程和步骤来完成, 而且操作过程较为机械。这一类软件提交的数据内容一般都是静态的, 没有办法将实际国际贸易交易中的风险性、复杂性和精细性体现出来。软件中答案较为固定, 使得有些学生追求成绩, 通过抄袭、搜索等其他手段来获取分数, 失去实训意义。
(三) 实践教学条件应改善
1. 高职国贸配套实践基地缺乏
实践基地是建立起综合性的实践课程的一个重要条件, 然而, 现存高职国贸配套的整体性的实践基地非常缺乏。有些院校甚至将微机室等同于实践基地, 这样是非常不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由于条件的限制更加缺乏, 往往与本地外贸企业的现状相关联。如果没有企业的支持, 也没有海关、外贸行政部门, 配套基地的建设就更为困难。
2. 实践资金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出于经营模式的问题, 往往在科研基金的投入上捉襟见肘。特别是建立专门的、有强大支持力的国贸实践基金, 对相当一部分院校来说都是很困难的。以软件投入为例, 虽然有越来越多专业软件公司去开发相关国贸模拟软件, 但好的软件价格昂贵, 对办学资金本就不甚充裕的高职院校来讲, 为每门实践课程都配备最为顶尖的教学实训软件是不现实的。这也就大大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3. 高职院校中教师、实践导师等高级专业人才缺乏
高职院校对于高级人才的吸引力远远弱于本科院校和其他顶尖机构, 其优秀的教师、实践导师等人才非常缺乏。但对国贸实践这样的课程来说, 教师如果没有资质, 缺乏经验, 课程是难以取得预定的教学效果的。
(四) 实践教学管理盼科学
1. 实习环节流于形式
现在, 虽然有些高职院校设立了相关的课程, 也有内容的制定, 但环节往往流于形式, 不能够执行。特别是在企业实践方面, 由于企业害怕学生干扰自己的正常生产, 往往走马观花了事, 并不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实际的业务。
2. 实践教学基础薄弱, 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转机制
从我国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 其中, 必修的包括报关、报检、单证等课程都是实践教学的重点课程。然而, 在这些课程中, 都需要理论知识作为基础, 否则无法步入实践的阶段。但是高职院校从一开始就存在入学门槛较低的现实问题, 导致学生相对于一些本科院校来说, 理论基础更为薄弱, 实践教学的基础不足, 无法让后续的实践内容良好地执行和贯彻下去。
3. 教学管理经验缺乏
高职学校在该课程开展时间上较为落后, 在管理经验上也欠缺严重。对于一些教学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 没有较好的预案来控制, 往往存在执行与预期偏差大的情况。
(五) 实践教学评价要完善
1. 高职国贸实践课程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科学评价体系较为欠缺, 评价手段单一、片面。在目前的检测上, 以习题、考试等方法来判断, 这是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要求相悖的, 书面的答题方式也很难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做出客观的考核。
2. 对于教师及学生评价中的功利倾向
教师及学生对于分数、成绩过分追求, 以功利化的心态面对考核, 误将考核当作教学和学习的目标, 忽略了对于实际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评价方式让教师和学生在不正确的指引之下走入错误的追求。
3. 评价的公平性有待加强
现有的评价方式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有区别性的鉴定, 过于一刀切, 并且有较大的人为因素, 教师主导权过大, 作弊行为频发, 公正性待加强。
四、思路及建议
(一) 确定清晰的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1. 设立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目标
职业型教育会更加注重技能教育, 在教学体系上, 要突出这一教学原则, 设立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目标, 制订专业的培养计划,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课程比例和学分比例。
2. 教师在对目标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从教师的角度加强对于课程任务、意义、目标的理解和学习, 让教师带着正确的教育心态去对待这门课程, 增强教师方面的责任感。
3.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意义, 加强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开展前期就向学生充分剖析该课程对于他们的重要意义, 特别是面对将来社会竞争的重要意义, 使得他们了解到, 国贸实践课程的开展是对他们有好处的, 掌握其中技能是非常迫切的。
(二) 不断充实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1. 设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就必须从加强实践教学的内容开始做起。构建起基于实际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需要包含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以及顶岗实习等。与理论课程的内容在横向上结合起来, 而从纵向上, 形成实践链条体系。在内容上实现充分的多样化, 体现与其他课程和未来实际工作的联系性。
2. 教学内容加快更新
关注行业和社会的发展, 积极引进新的教学内容, 比如, 随着实际国际贸易的发展, 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高职院校的实训和实习中也应该加入一些相关的实践, 比如, 用于国贸专业的电子商务实训的基于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为代表的B2B外贸业务实践模式, 以及EBAY为代表的B2C外贸业务实践模式。
3.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
教学模式创新, 主动引入一些新型教学方法。比如任务教学法, 将学生分组, 以实践任务导向, 要求学生自主地在课外完成项目任务, 并且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这种方式, 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根据自己的能力发现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教师除了单纯的口授、板书, 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演示, 或者要求学生演讲、推介等来丰富教学环节。
(三) 升级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1.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也是我们进行实践教学的基础保证之一[7]。按照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 我们需要建立起校内和校外两套基地, 比如:校内的国贸沙盘演练室、综合实验室;校外的企业认识实习基地、生产实习基地、海关实习基地等。这就要求学校积极地联系相关企业和部门,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以实践的地方。
2. 加大资金投入
高职院校设立专门的国贸实践建设资金, 同时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 积极寻求赞助和其他条件的提供, 集合多种力量, 汇集点滴资源, 为学生不断提升教学条件。
3. 加强人员引进, 培养“双师型”教师
在师资力量上, 构建起实践型的专业教学团队, 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通过产、学、研相互结合的模式, 让教师到企业中去学习, 摸索专业知识的提高。同时, 积极鼓励教师们积极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师等专业方面的认证考试, 获取更多资质, 还可以将行业的专家和企业方面的高级人员请进课堂, 让他们针对实践课程的环节进行指导。
(四) 科学性地进行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管理
1. 强化管理, 落实设定内容
在实践教学的管理中, 对于机构、人员、规章、手段、评价体系等统一管理。可以利用多级管理的体制, 比如院、系、班三级责任制;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实践教学部门, 对于国贸专业乃至学校其他专业的时间课程统一管理和协调,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是在与其他专业课程有联系的实践课程之上, 这种统一管理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高职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 加强大纲制定、计划审核以及进程的安排。有专门的指导性文件和专门的教研室对此进行专业的编撰, 同时加强审批流程的把关。从源头上更加科学地对教学进程进行把握。
2. 不断加强管理建设, 建立起流程的运转机制
在目前的高职国贸教学过程中, 还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安排相互分割和交替, 对于实践教学的单元来说, 内容上就更加零碎、小型化了, 特别不利于较为困难的整体知识的掌握。因此, 我们应该构建起更加一体化, 同时内部分层的教学模式, 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一项整体的实践内容。比如在商务谈判的内容上, 第一学期安排外语基础知识和商务谈判流程的学习, 第二学期系统化地学习商务谈判的技巧, 第三学期模拟商务谈判, 第四学期走入企业亲自经历商务谈判。这样一来, 对于这门实践内容的掌握就是整体性的, 也是延续性的。
3. 加强管理经验的学习与多向交流
多与其他院校和企业开展交流活动。教学管理人员多去企业, 关注实际实践中可能会出现问题的环节;多参与外部的培训, 去其他有着先进经验的学校和地区“取经”, 吸取他们的良好经验。
(五) 构建体系化的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模式
1. 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考核问题上, 应该将对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考核细化, 丰富考试的形式, 不仅仅限于传统的闭卷考试, 还可以采取案例分析、调研报告、口头考试、操作考试等其他的考核方式。将对于实践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的相关内容融入考试的内容中去。
在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方面, 突出对于操作和实践的考核, 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和创新能力。对于职业资格证书等资质的获取给予一定奖励。同时, 学校与企业、校内与校外多种考核相互结合, 给予综合性的评价。
2. 坚持立足现实的、可操作的评价原则
在国际贸易人才需求中, 复合型的人才更加受到企业和市场的欢迎, 同时, 用人单位对专业技能和经验的看重也日益提升。仅仅有文凭很难打动单位, 特别是高职学校, 在文凭上并不占据优势, 一些能够反映实践能力的从业资格证书的作用也就凸现出来。这些证书包括国际货运代理员证、报关员证、外销员证等。这些都应该在考核中给予体现。同时, 考核的方式要可操作, 进行分类和量化, 能够有较为现实的考核标准。
3. 保证评价的公平性
在考核中, 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公平性, 杜绝一些可能人为操纵的、作弊的环节。对于作弊行为坚决打击。同时, 考虑到学生不同能力的实际的差异性, 对于一些突出能力或者成绩的给予特别加分, 比如证书的取得、技能比赛的获奖等。
五、结语
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今, 虽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但是也要看到, 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也已经相当丰硕。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的现实, 同时, 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去出发, 积极献策, 贡献自己的才能。期待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能够在机构、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摘要: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要, 使得实践教学成为高职国贸专业教育中的一个热点。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评价等五个角度, 对于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建议, 为推进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提供积极力量。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贸易,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汤百智, 杜皓.论高职实践教学过程的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 :46-48.
[2][美]克伯屈.教学方法原理——教育漫谈[M].王建新, 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241-245.
[3]吴建设, 丁继安, 石伟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11) :65-67.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54.
[5]李定清.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6) :151-154.
[6]江彬.加强实践教学, 提升专业技能——国贸专业基于SimTrade平台的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 (2) :92-94, 121.
【关键词】高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关婧,女,黑河学院经济管理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09级学生。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与各国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需要高校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高等学校必须从外经贸人才需求角度出发,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改革与创新,充分利用信息集成等现代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解决传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经贸实践脱节这一问题,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学生职业素养培训、实践教学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缩短毕业生独立从事国际经贸业务的时间,增大毕业生就业的竞争优势。
一、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体系中没有突出实践性教学的地位
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还沿用传统设置,其课程设置结构也是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三段组成。从课程名称来看,也强调专业的宽口径、通用;从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来看,基本占到30—40%左右,这与高校所应具有的培养模式显然有较大的出入。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是涉外型企业的一线人才,是懂理论、会实践工作的高级蓝领,这就决定了实践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教学管理经验欠缺
高校在本科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上,不论是校级层面,还是系级层面管理国贸专业教学大多都是新的尝试,管理经验有待进一步积累,比如,教师队伍以年轻教师为主,校外实践教学经验和实验室模拟教学经验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避免校外实习和实验室生产实习出现走过场、避免本科和专科实践教学的标准模糊的情况等等,都需要加强管理改革,积极开拓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途径。
3.教材内容及课程之间的衔接性较差
目前在经济领域的教材内容相对滞后,而国外的原版教材内容较为新颖,但是又与中国的国情不相符,这就使学生学不到真是实用的专业知识。同时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本门课程的知识,而很少从整个交易出发综合考虑分析问题。例如,交易磋商中的发盘实际上就是报价,当学生问报价是如何确定的时候,老师在解释时往往会跟国际贸易术语联系起来。其实,要把这个问题搞透彻,还应该联系西方经济学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知识、市场营销学关于产品价格确定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国际金融学关于外汇汇率变动对出口产品价格确定的影响和有关国际组织对有关行业产品的关税政策和政府限价问题等。
4.核方式过于单一,不能突出高校实践性技能的考核要求
现阶段存在的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对学生的考核主要还是停留在一篇论文或一张试卷就终结的考核方式。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当今的跨国贸易基本都是通过网络完成整套流程操作。这就要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要在技术上学会电子商务方式下的国际贸易操作技能,如根据L/C制单。外贸公司电脑系统化操作,不仅要求准确无误地制作全套单据,而且要求快速完成。一张纸质的考卷考核与外贸公司对人才的规格要求有很大距离。由此,改变考核方式以适应外贸公司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是势在必行的一项内容之一。
二、提高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
1.做好学生的认知实践
认知实践是安排在第一学期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前的一次实践。其目的是增加学生对专业感性认识,通过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国际经贸专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由老师向学生介绍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要求,强调实践教学在专业中的重要性;并安排专业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到外贸易公司、企业、海关等观摩,了解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前景、外贸形势,熟悉进出口外贸的整个运作过程,了解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社会需求及其素质、技能要求,从而激发学生对国际经贸专业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实践认知。
2.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而实践教学基地不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通过产学研合作来稳定实习基地是各校实习基地建设比较成熟的经验。同时,建设集教学、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现代国际贸易实训中心,通过电子平台和国际贸易场景模拟,为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撑,使实践教学目标得以落实,是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点。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准确定位,即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其落脚点就是满足社会的需求,从外贸职业岗位需要出发,培养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奠定学生就业基础。通过对外贸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以及构成这些能力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要素的详细分析,对照实际职业岗位要求来组织、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根据现代企业对贸易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置单证、贸易营销、跟单、外贸会计、报关等职业岗位,建立与外贸岗位相互对应的实践教学模块,把每个贸易岗位的应知应会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实训课程中。
4.建立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和创新精神实践教学队伍教师
为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和创新精神,经验丰富,教学科研能力强,具有较强责任心,高素质的实践教学队伍。重点选派高职称、高学历、有实践经历的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同时,通过支持教师参加关于实践教学改革的学术会议,实践教学改革培训班,了解、掌握最新实验技术和实践教学手段,资助出版实践教材,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利用实践平台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与社会应用实践,鼓励教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中,促进实践教学改革的纵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孟亮,刘晓伟.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3).
(2007年12月修订稿)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专业实习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后所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深入社会、企业进行实习和调研,使学生了解经济发展的现状,熟悉企业的进出口业务流程,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提高对专业的整体认识并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习内容
学生应当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对下列内容进行实习。
1.了解国家有关进出口管理的现行规定,熟悉关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外汇政策等重要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
2.熟悉并掌握进出口交易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在单位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对外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出口报价及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检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及贸易单证的制作与审核;
3.学习运用英语处理进出口业务往来函电、签订合同和制作单证的技能;
4.了解外贸公司的机构设置和有关管理制度。
三、实习要求
以实习单位为课堂,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指导下,认真完成专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应努力做到:
1、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实习纪律,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实习,不得提前结束实习,也不得未经批准随意延长实习时间。
2、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观念,与实习指导师傅和实习单位搞好关系。
3、对在实习中悉知的商业秘密要严格保密。借阅实习单位提供的各类文件、数据等资料,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管,用毕完整归还。
4、虚心学习,勤奋探索,认真求教;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维护学校的声誉,遵守各项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素养,不得向实习单位提出不恰当的待遇要求。
5、善于总结并吸取实践工作经验,尊重实习单位员工。认真做好实习笔记,撰写实习报告。
6、实习期间,注意应经常与学校指导老师保持联系,及时汇报实习情况,听取老师对实习过程的指导与建议。
四、实习时间及程序
实习时间安排在暑假,共四周时间。实习程序如下:
1.实习出发前,仔细研读实习指导书,并在校接受实习教育。
2在实习单位开始正式实习,为期四周。
3.实习结束撰写实习报告,并提交实习鉴定和实习报告。
五、实习考核及成绩评定
1、实习结束时,学生应向指导教师提交实习报告,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公司概况;(2)本人的实习过程和实习内容;(3)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和主要收获。要求实习报告格式正确,文字流畅。(实习报告格式见附件1,字数3000~4000字)
2、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实习期间表现及实习单位评语的相对优劣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专业实习成绩考核采用等级制,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五个级别,实习成绩记入学生成绩册。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总结,并能运用学过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并有自己的见解。实习态度端正,实习中无违纪行为。
良好:能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实习态度端正,实习中无违纪行为。
中等: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主要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学习态度基本正确,实习中无违纪行为。
及格:实习态度端正,完成了实习的主要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够完成实习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
3、有下列情况中的任何一项者,专业实习成绩为不及格。
(1)有违法乱纪行为及严重违反文明规范者。
(2)实习期间缺席三分之一(含病、事假)者,不得参加考核。
(3)不按时上交实习鉴定、实习报告。
(4)实习报告结构混乱、内容空洞、错误明显者;弄虚作假,伪造实习鉴定、抄袭实习报告者。
六、实习思考题
1.本人与实际工作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存在哪些差距?
2.如何在实习单位及企业招聘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及展示综合素质?
附件1:专业实习报告格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专业实习报告
班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高萌
学号: 091928
指导教师: 黄新源
实习单位:
2012年 7 月 20 日
:宋体小二,加黑,居中
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黑
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加黑
正文:宋体小四
行间距:1.5倍行距
题目:暑期实习报告
一·公司概况
北京伊特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从事国际知名企业产品在国内咨询、销售、安装、调试和维修的专业公司。
公司现设有国际部、商务部、水处理工程部、仪器仪表部、自动化控制工程部和售后服务部,分别从事国外厂商的联络;国内市场的开发;加氯加药成套系统的咨询设计、工程施工和设备配置;室内环境检测、公共场所应急检测、化验室仪器等系统的设备配置和安装调试;大中小型水厂、污水厂、工业循环水厂及公共场所环境监测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服务;设备的维修维护和用户的定期跟踪及服务。至公司成立以来各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多次成功地参与了市政工程、石油化工、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生物化学等行业的招投标,并获得用户的好评。
“用户至上、安全第一、诚实守信、互惠互利”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团结、进取、奋斗、创新”是我们的精神,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巨大潜力下,推动着公司越来越大并交结更多的朋友和客户。
二·实习过程和内容
独自前往北京实习,心情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人生中第一次的实习就要开始了,虽然大学已经上了三年,但是对于自己究竟能做什么还是不确定,对于自己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也有一点小小的怀疑,但是对于未知的恐惧是人们正常的心理,我必须要克服它,不能逃避。
真正到了公司我才发现,跟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样,由于我这个并不是正规的实习,所以公司并没有给我安排任何事情做,也没有人会带我,看来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了啊,还好我早就听说过这个情况,之前在网上查过前辈们实习的经验,这种情况是挺多见的也是最不好的,很遗憾,我的运气比较差,正好是这种情况。不过这又怎么样呢,不走永远不会知道前方的路是什么样的,我相信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虽然刚到公司挺尴尬的,坐在椅子上没事干,但是接着我就想到了自己该做的事了。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帮不上忙,说实话公司又不缺人手,我又不能耽误人家工作,那我现在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让我自己从不懂变为懂才是第一要务!在一家公司工作,连自己是什么性质的公司都不知道,连自己做的什么产品都不清楚怎么能行?于是我以最快的速度问经理要了我们公司的产品介绍书,开始今天的任务,公司不给我们安排,自己要给自己安排。
一、题目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政治经济分析
二、选题的背景与目的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轮浪潮中,大国参与度不断加深。大国参与区域一体化与小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大国之间区域一体化谈判启动相对困难,达成协定时间相对较长;大国参与的一体化多以自由贸易区为主,很难实现程度更高的一体化形式;以及大国在一体化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并非很大,所以大国在一体化的参与过程中体现出更多的“非经济”动机。正如Chase所总结,取消所有的关税对于寻求最大化社会福利的政府而言总是更好的选择,所以区域一体化是一个“次优”的政策。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关税同盟使同盟成员国从同盟外国家索取了市场权力。然而,这些终点全球自由贸易或者保护主义的区域堡垒并没有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被标榜。因此,经济学家多年前就总结说区域一体化的动机一定是“非经济的”。
本文对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进行政治经济分析,研究了中国启动自由贸易区战略更深层次的动机与目的。
三、研究的目的、思路和方法
文章的研究目的
在以传统的福利经济学为主要分析手段的研究方法不再能够充分解释大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情况下,本文尝试运用政治经济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进行研究,试图对作为大国的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进行解释。本文从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收益分析、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与国际安全以的关系及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与“和平崛起”大国战略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进行政治经济分析,同时参照了美、日等大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制定与执行,为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进一步完善提出合理建议。
文章的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对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政治经济研究进行理论综述,继而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自由贸易区战略作为一种国家战略对大国的经济收益、国际安全以及大国地位的巩固与维护的政治经济作用,并在对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实践进行政治经济研究的同时以美国和日本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实践作为对比,进一步总结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优势与劣势,最后为中国进一步完善与执行自由贸易区战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章的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国别对比的研究方法。在理论上,本文运用政治经济的分析方法,结合了经济学的静态与动态的福利效应分析,国际关系学的国际安全理论以及大国战略理论等对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进行研究,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学研究框架,从更广泛、更深入、更有全局高度的视角对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进行政治经济研究,从而为中国能够完善自由贸易区战略、制定并执行更有利于国家发展的贸易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在实证方法上,本文在传统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拓展,将自由贸易区作为虚拟变量纳入到引力模型中,分别对美国与中国近些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本文还采用了国别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四、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目前为止,对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学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对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研究依然处于尝试性的阶段。在该领域的研究中,Grossman一HelPman(1995)模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此后多数文献以此模型为基础进行模型的拓展与延伸,并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对相关的自由贸易区政治经济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但是现存的多数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研究模型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假设前提下设立的,同时也由于模型的高度抽象化对现实的指导意义造成影响,所以对于中国的自由贸易区研究很难适用到这样的模型之中去。基于此,本文放弃了建模的努力,而是从多个角度展开了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政治经济分析,并对比美国与日本等大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期待达到预定的目的。
由于该研究领域开辟较晚,研究尚属初始阶段,所以相关文献比较匿乏,加之文献多以外文为主,所以相关文献的获取和阅读都具有相当难度,对文献立意的把握和综述需要足够的努力和一定的技巧。所以本文在相关文献获取的充足度上可能会存在不足,遗漏某些学者或研究机构的重要研究成果,从而导致文献综述中对该领域的概括不全面。另外,由于本文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属尝试性的,很多观点仅是起到抛砖引玉性质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因而文中有些观点和论证会略显粗浅,有待日后加强。
1、研究视角的创新
本文对自由贸易区的研究,运用了政治经济研究的方法。不但对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福利进行分析,而且将国际关系的相关理论也纳入到分析过程中来,将自由贸易区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进行研究,在研究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还研究其在国家安全和本国整体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这种研究视角目前鲜见先例。
2、研究方法的创新
本文采用了大国之间案例对比的方法进行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将大国单独作为自由贸易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偶有出现,而本文对作为大国的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总结出各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制定的异同点,以及各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执行效果的优劣,为中国在完善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时候可以去其糟粕而取其着华提供参考。
3、观点的创新
本文经过对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进行政治经济研究后发现,自由贸易区战略可以运用到多个战略意图中去。促进一国石油安全、应对国际恐怖主义不断滋生的国际环境以及实践大国战略目的等,自由贸易区都可能是比较有效的政策手段,可以为一国不同的国家战略意图作出贡献。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上述观点,在目前的自由贸易区研究中依旧少见。
五、论文提纲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的目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自由贸易区政治经济研究的理论与实证
2.2 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国际战略属性
第三章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中的经济效应分析
3.1 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收益理论
3.2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经济效应分析
3.3 引力模型的实证检验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与国际安全
4.1 自由贸易区战略促进国际安全
4.2 自由贸易区战略与石油安全
4.3 自由贸易区战略与打击恐怖主义势力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与大国地位的维护与巩固二
5.1 自由贸易区战略维护与巩固大国地位的理论
5.2 中国运用自由贸易区战略巩固大国地位的实践
5.3 其他国家运用自由贸易区战略巩固大国地位的实践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进一步完善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几点建议
6.1 完善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布局
6.2 确立自由贸易区战略伙伴国选择的标准
6.3 完善自由贸易协定的条款内容
6.4 提高自由贸易区谈判的水平
Gender: Female
Age: 24 years old Height: 160CM
Marital status: Single domicile: Qingzhou
Job Target
Expectations of job: Full-time
Expected salary: 1000 to 1500
Desired position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Desired industry: accounting / auditing, education / training, government departments / institutions
Education
Beginning and ending date: July -
School Name: Qingdao, a college
Major: International Trade
Get Education: College
Self-evaluation
One, learning non-stop mirror, the era of fast-changing, ever-changing variety of subject knowledge.
I will persevere in efforts to learn a variety of IT-related knowledge, and applied in practice.
“Diligence and neglected in play” in the future work in continuous learning, through to see more, learn more, and more practice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various vocational skills.
一、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对实践教学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于对实践教学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系结构、模式和发展建议等方面。Dewey( 1916) 指出了一般实践教学存在的理论基础,其经验理论认为学生的经验是教育的核心。Corcoram与Rogat( 2009) 认为美国主张个性化的教育实践,在宏观层面会导致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广而不深”,实践教学标准、具体教学和效能评价因“各自为政”,难以深度整合,而微观上则无助于学生知识迁移、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实践参与。刘丽艳( 2008) 讨论了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教育实践的必要性。阳立高( 2012) 等人指出随着当前人才市场需求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诸多高校毕业生己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开启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潘益兴( 2011) 基于能力本位视角,分析了国贸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五种核心能力,并指出目前之所以未能实现的原因在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被忽视。郑秀梅( 2012) 借鉴CDIO教育理念,构建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国外,实践教育正成为高校的一种制度化理念,有着较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国内学者也研究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如陈超、赵可( 2005) 研究了国外大学实践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洪林( 2006) 通过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情况的对比,探讨了我国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周晖( 2012)对国外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进行了分析,并发现国外高职院校的校内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和校外带薪实习的执行情况与评价机制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借鉴和学习。陈园园、时伟( 2012) 总结了国外大学成功的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了国外大学的创业式、科研式及企业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也有一些学者针对某个具体的国家进行研究,如江捷( 2007) 介绍了英国高校的实践教学经验,黄强( 2007) 介绍了德国的实践教学经验,赵明刚( 2011) 介绍了美国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张卫平等( 2011) 对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中的重大措施进行了介绍等。
二、国外本科实践教学经验
( 一) 教学目标明确
1. 增加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比例,凸显实践教学地位
在国外,一些国家的高等院校增加了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近几年,为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给学生充分的实践训练时间。如德国各大高校在2010 年之后纷纷削减了理论课程,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慕尼黑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比例为3: 4; 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的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占总学时的45% ,包括2 个实践学期及毕业设计。充分锻炼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施人性化教学模式改革
为适应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趋势,国外大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与他人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实行“个别化”“开放式”“协作式”等教学方法( 于建川等,2011) 。如密歇根大学在积极探索课程模式后,改进教学方法,其工学院机械系将本科生后两年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改为6 门主干课、3门设计课、2 门大实验课以及4 门其他课程。由于不同学生的情况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特色教育,以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3.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外大学比较关注人才培养的出口环节,即重视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国外就业指导体系和就业指导机构相对更加完备,就业指导方式灵活多样,就业指导主体多元化,包括社会( 政府) 、企业和高校等。在日本,政府、学校、社会和用人单位配合,形成集配合、指导、服务于一体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在美国有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典型代表的创业式实践教学模式。
( 二) 教学内容丰富
国外大学的实践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依托的认识实践,主要方式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讲座和实验等; 二是以课外活动为依托的操作实验,主要方式有本科生科研、社团活动、小组活动、实习和职业适应培训等( 陈超等,2005) 。
1. 科研训练
国外大学非常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如以剑桥大学为典型代表的科研式实践教学模式。
2. 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
国外大学课外活动多、范围广,有大学管理部门组织的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有学术活动和非学术活动,有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常见的学生活动有讲座、沙龙、俱乐部活动、学生模拟法庭和演讲等,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实践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建川等,2011) 。
3. 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国外大学实践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以生产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如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为典型代表的企业式实践教学模式。
另外,还有实验项目、小论文、报告和毕业设计等形式。
( 三) 全天候开放式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就其内涵和功能来讲,可以分为实验时间的开放、实验内容的开放和实验对象的开放。国外大学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很高,所有实验室都对全校教师和学生开放,能够做到24 小时开放,进出的学生靠门禁卡刷卡进入。中、高年级学生的实验内容以自己动手设计为主。
( 四)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健全
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质量往往都有一定的保障。如英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及质量保证体系,分为三个层面: 1. 学校内部的质量控制体系; 2. 外部质量核查制度; 3. 社会化的监督与评价。很多国外大学比较注重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如德国专门颁布了《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详细规定了对师资的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和证书方面的要求。
三、我国国贸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与贸易作为经济学中理论与实用密切结合的专业,在本科阶段的侧重点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我国国贸本科专业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构建。
( 一) 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什么,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技能,教育部还没有颁布具体的指导文件。因此,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
( 二) 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我国大部分本科院校在国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理论课程明显多于实践课程,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校内的实践教学,一些资金不足的高校,缺乏基本的实践教学条件; 校外的实践教学,有些高校让学生自择实习单位,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但实习环节却流于形式。
( 三) 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一是因为缺乏“双师型”师资。国贸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目前高校招聘的师资大多学历高、但欠缺实践经验; 二是实习基地很难建立,缺乏国贸专业特色实验室。目前,由于不少高校资金短缺,加上企业层面的原因,导致一些高校无法建立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另外,目前很多高校国贸专业的教学软件都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操作,缺乏仿真的模拟环境。
四、国外实践教学经验对构建我国国贸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启示
( 一) 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立决定了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顶层设计的方向。国贸专业涉外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学生应以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前提,接受国际经贸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系统训练,掌握国际贸易业务运作技能,将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基本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目标。
( 二)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和学科竞赛活动等。首先,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体现设计性和开放性,重视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其次,在教学平台上,实现多元化与多层次性。可以考虑与外贸公司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定期轮岗实习; 校内建立高仿真实训室,尽可能全面地模拟真实的贸易环境和业务流程; 进行课堂模拟,学生分角色共同模拟完成某项外贸业务等。严把毕业论文( 设计) 关,把毕业论文( 设计) 、创新创业、社会调查与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
( 三) 规范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三个方面。规范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能够很好地保障整个实践教学的运行。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正常运行,可以考虑成立实践教学部集中管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使用; 2. 完善和规范实践教学的文本资料,包括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践指导书或教材、实验( 实习) 报告、教师教学小结等; 3. 运行管理方面要做到六个落实: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和考核落实; 抓好4 个环节: 准备环节、初期安排落实环节、中期检查环节和最后的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环节; 4. 建立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体系。其内容包括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 郭利平,2015) 。
( 四) 完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能够有效地支持整个实践教学系统的良好运行。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投入,打造仿真性的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环境主要包括校内的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建设要体现国贸专业特色,如外贸样品陈列室、国际商务谈判室等,尽可能模拟真实的外贸场景。同时,借鉴国外经验,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还可以考虑建立校外导师制,负责学生的课外辅导或实习指导,以确保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效果; 2.加强实践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可以利用到外贸企业去实习或利用调研、兼职等方式参与实践,也可以加强教师与外贸企业的深度合作,如共同进行案例开发,编写案例分析教材。另一方面,也可以打破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吸引一批高学历又具有丰富的外贸实践经验的人才进入高校。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模式,共同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丽燕.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08,18(6):88-90.
[2]Dewey.Domocracy and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M].Publisher:Macmillan,Place of Publication:New York,1916.
[3]Corcoram,Mosher T F A,Rogat A.Learning Progression in Science: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to Reform[R].Philadelphi:Consortium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2009.
[4]潘益兴.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2):163-164.
[5]郑秀梅.基于CDIO理念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对外经贸,2012(5):128-130.
[6]陈超,赵可.国外大学实践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32-38.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 国贸 人才培养模式 赛训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25-02
一、职业技能竞赛概况
1.世界技能大赛
“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是全世界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职业技能竞赛。“世界技能大赛”自1950年首次举办以来至今已有65年历史,该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世界技能组织(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成立于1950年,截至2014年6月共有72个国家和地区成员。世界技能组织大会于2010年10月7日表决通过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中国成为该组织的第53个成员。
2011年10月中国首次组团参加了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我国参赛选手获得1枚银牌、5个优胜奖。2013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取得1枚银牌、3枚铜牌和13个优胜奖。2015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巴西圣保罗举行,我国代表团参加了29个项目比赛,共取得5枚金牌、6枚银牌、3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的优秀成绩。
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国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竞赛活动分为国家、省和地市三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又分为两类:跨行业、跨地区的竞赛活动为国家级一类竞赛;单一行业的竞赛活动为国家级二类竞赛。国家级一类竞赛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国家级二类竞赛由各行业相关机构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起,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教育学生竞赛活动,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积极参与,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成为中国职教界的年度盛会。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有来自全国37个地区的10943名选手参加了中、高职组15个专业类别98个项目的比赛。
二、国贸专业职业技能竞赛
目前,国贸专业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主要有:全国职业院校报关技能大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等。
1.全国职业院校报关技能大赛
全国职业院校报关技能大赛分为网络个人赛和现场团体赛。网络个人赛是个人在网络竞赛平台操作方式进行基础知识赛和报关业务技能赛;现场团体赛是在仿真环境下,3名参赛选手组成模拟报关企业,角色分别为:报关业务经理、报关员A和报关员B,各参赛队根据竞赛任务要求,同时完成通关方案设计与报关现场作业等竞赛任务。
2.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
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以团队竞赛方式进行,竞赛内容包括:国际贸易参展商业计划书、国际贸易产品发布会和国际贸易模拟商品展。其中,国际贸易参展商业计划书采取中文方式,计划书内容包括参展目标规划、参展之产业与产品介绍、营销策略规划、财务预算、人员培训与安排规划等内容;国际贸易产品发布会采取全英语或全日语方式进行产品推介;国际贸易模拟商品展主要考核展览营销、展台设计(9平米标准展位)、商品陈列和展场商务沟通能力(需以全英语或全日语进行接待服务,包括产品介绍、交易条件说明及报价等)。
3.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
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主要采用POCIB国际贸易从业能力综合实训平台进行,参赛选手作为独立的进出口企业相互间进行贸易,主要竞赛内容包括:国际贸易买卖合同的磋商过程,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环节的英文函电写作技巧;主要贸易术语和结算方式的细节和运用;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核算、成本控制和扩大利润的方法;国际贸易买卖合同的商定;进出口业务履约基本技巧;主要进出口单据的缮制与运用。
三、以职业技能竞赛深化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广东省2014年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三结合、一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三结合”包括“课岗结合”、“赛训结合”和“真仿结合”,其中,“课岗结合”是指专业课程体系与外贸典型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相结合,“赛训结合”是指专业的项目实训与技能竞赛相结合,“真仿结合”是指企业真实项目实操与仿真项目训练相结合,“一贯通”即贯通外贸岗位技能与外贸业务流程。该专业通过“三结合、一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掌握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国际贸易能力素质等三大核心职业能力外贸人才。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规律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赛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的课程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与职业技能竞赛相结合,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运用专业技能、检测专业水平的平台,也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系列“赛训结合”的项目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勤奋与责任意识等综合素质。
为了深化国际贸易专业的“三结合、一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 “赛训结合”的改革与实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进行专业建设时,将技能竞赛与专业项目实训结合起来,开发、形成层次递进的竞赛式实训项目体系,如表1所示。在层次递进的竞赛式实训项目体系中,先针对专业各单项技能开发与课程实训项目相对应的单项技能竞赛,将课程实训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单项技能竞赛推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体系的改革,使课程教学改革与职业技能竞赛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单项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开发与综合实训项目相应的综合技能竞赛;在设计、组织院级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时,将其与国家级、省市级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相衔接。
四、结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通过开展一系列“赛训结合”的项目,提升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国际贸易能力素质等三个核心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湘滇.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24).
[2] 李明宇 刘柏霞.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2014(8).
【国贸专业社会实践】推荐阅读:
寒假大学生国贸专业社会实践报告11-02
国贸专业认识报告07-13
国贸专业的就业形势06-12
国贸专业学年论文(论文)10-01
国贸专业实习报告10-17
英文国贸专业自我介绍10-26
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09-20
关于国贸专业就业的调查问卷总结06-03
国贸案例题06-08
国贸实习日记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