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题阶段研究阶段工作总结(精选11篇)
在十月份,我们重点开展了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研究。围绕《伯牙绝弦》一课展开研讨,并由刘俊老师执教为巴南区小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提供了研讨课现场。刘老师的教学,以情为脉,多元化的读,带领学生逐层推进,品位体会,熟读成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发挥了学生的想象,效果非常好。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十一月,我们组织教师们展开研讨,针对文言文、略读课文和习作教学进行教学模式的提炼。并收集了每位参研教师的个人简介、获奖情况、经典案例、论文等资料。初步建立起课题网页。本课题组教师刘俊、刘伯荣、龚利、罗天琼参加了鱼洞四小“精彩二十分微格教学赛课暨绿色课堂研讨”活动。教师们以新颖的设计、扎实的基本功、充满情趣的课堂,赢得听课评委、教师的好评,分别取得了一、二等奖的佳绩。
十二月,我们进行了半期总结,完善了课题网页和课题博客。在学校的半期交流评比中,我组获得了高分,被评为一等奖。
一、反思问题
“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已成为一种共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都努力尝试差异教学, 但是大家的关注点普遍集中在课中以及课后:课中实施分层教学, 课后采取补救性措施, 很少有人关注课前的准备与铺垫, 课前预习处于一片混乱状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预习水平停滞不前
预习不仅仅是单纯地扫清字词障碍, 而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第一次对话的过程, 更是一种个性化的情绪体验 (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时, 调动多方面的感官体验) 。目前, 大多数的中高年级的预习存在“一刀切”的现象, 处于两极分化的状态。三到六年级的预习处于一个层次, 要么过于简单, 只是给课文中的生字组词、标自然段、给不认识的字注音;要么过于复杂, 除了给课文中的生字组词、标自然段、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外, 还要查找资料、批注自读感悟、进行课后拓展等, 不顾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差异, 造成了中年级的学生厌学语文, 高年级的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不消化、学困生吃不了的僵局, 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 被我们一点一点抹杀,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 预习过程流于形式
我校地处县城南郊, 农民子女多、留守儿童多, 生源质量差, 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预习流于形式, 多数学生停留在组词、标段、解决不理解的词语、查找背景资料上, 忽视对文本的思考和感悟。教师上课讲得口干舌燥, 好学生易于接受, 学困生却听得满头套, 一知半解, 连最基本的基础知识都消化不了。教师教得辛苦, 学习效果只能靠机械重复式的课后作业来补救, 学生学得辛苦, 课堂效率低下, 造成了“耗时低效”的局面。
(三) 评价预习存在“一刀切”现象
考试成了现行评价学生的指挥棒, 分数成了评价学生的标准。教师戴着有色眼镜“横向”评价学生, 无视学生的智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 优等生的一切成了全班学生的评价标准, 忽视中等生和学困生的点滴进步, 让这些学生永远生活在优等生的阴影下, 评价预习作业时普遍存在“一刀切”现象, 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实施策略
基于以上认识, 我在三年级开始, 在我们班进行了“预习学案”的尝试研究。这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环节, 是老师在讲授新课之前,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完成有梯度的预习作业。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预习—展示—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 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 作业分层设计, 因材施教
首先, 每个学生的起点不一样, 水平参差不齐, 层次高低不同, 他们所需要预习的作业应该是不一样的, 有些东西是每个学生都要做的, 而有些, 则是需要学生选择做的。因此, 预习作业也应该有弹性, 像套餐一样, 让学生自主选择, 分层完成。根据学生的差异, 我将预习作业分为A、B、C三级。A级作业是针对学有余力和自觉性较强的优秀学生, 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进行个性化的自我探究,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B级作业针对的是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 主要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巩固基础知识,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C级作业是针对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的学生, 要求略低于B级作业, 主要是掌握基础知识, 注重于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随着这项作业的深入开展, 级别也在不断增加。在具体的要求上, 将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出题进行整合, 通过必做题和选做题的结合, 使预习更大程度的体现学生的个性, 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预习作业也应该是有梯度的, 由易到难, 呈阶梯性。
其次,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三年级至六年级的预习作业以“l两个梯度三个维度”展现, 两个梯度就是两个学段, 三个维度指“字词掌握、课文理解、自我探究”三个方面的学习, 随着年级的增长, 预习作业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 难度逐步加大, 自主性的权利也越来越大, 另外作业量也是由少到多。
(二) 指导分层, 授人以渔
南宋朱熹说过:“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因此, 安排预习, 教师必须要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由扶到放, 逐步放手。三年级的学生预习的能力不足, 教师应引导学生一步一步预习, 教师可先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四字口诀:一读、二查、三记、四写, 让每个人记住预习的基本步骤。然后, 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自觉性的差异, 制定不同的预习指南。为了让学生在平时的预习时做到有步骤, 可以请学生写在语文书的扉页上。长此以往,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预习能力会逐步提高。这样到了五、六年级, 大多数学生就会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
(三) 分层评价, 激发学习原动力
分级预习不仅能保持学生对预习的持续的热情, 还能鼓励学生自我竞争, 不断晋级。如果连续得到五个红星, 学生就可以自动晋级, 由C级升到B级, 由B级升到A级, 纵向评价学生,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既培养了优等生, 又转化了差生。平时, 出好的题型, 完成得好的作业, 有进步的作业, 我都在旁边画个小红花, 写上激励性的语句“你进步了”“加油”“继续努力”, 赏识每一个学生, 定期在班内及时表扬, 并将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通过“课堂表现评价表”和“成长档案袋”记录下来。这样做, 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使每个学生都有前进的动力。
总之, 我们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 探索科学有效的分层预习方法, 变革传统机械的预习作业, 尝试“预习学案”的编制与应用, 构建“预习—展示—提升”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在实践中分层设计、分层管理、分层评价课前预习, 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为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摘要:对学生来说, 读书不仅是学会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教师教给学生的只是最基本的知识, 大量的新知识还要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去探索、去积累。通过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发现:学生预习作业分层设计、教师指导分层、分层评价方法相结合可以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进行科学、全面的指导, 从而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预习,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赵玉红.挖掘内在潜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浅谈语文课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J].学周刊, 2016 (9) .
[2]欧阳芬, 彭隆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型[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
常言道:“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中国画作为美术学科中独具表现形式的民族绘画,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艺术瑰宝,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是中国文化、哲学、审美情趣、智慧的大综合,区别西方概念的纯绘画。那中国画继承状况如何呢?一个中国学生去国外学习美术,但外国人告诉他,真正的艺术在中国。然而现在确实学习外国的美术教育多于中国画,高考的科目全是西洋画、艺术院校的国画专业课程有的结合西方课程失去了国画特有的特点,更可怕的是有的艺术院校因国画专业就业率很低,取消了国画专业,这样大部分老师对国画不够了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国画教学是不少美术教师感到为难的课题,原因有以下几点:(1)国画教学的过程比较繁琐,一节课40分钟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工具准备、知识传授、技能学习、乐趣的培养、体验实践、卫生……)。(2)小学生对毛笔的控制能力较弱,对笔力、意境等一些抽象的名词不易理解,教学上颇有难度。(3)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对国画的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4)教材中对于国画课课程安排偏少、不集中,开展国画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二、小学阶段的国画课程及分析
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阶段的国画课程有:《彩墨游戏一》(三年级上册)、《彩墨游戏二》(三年级下册)、《用彩墨画鸟》(四年级上册)、《用彩墨画鱼》(四年级上册)、《娇艳的花》(四年级上册)、《动物的脸》(四年级下册)、《山水画》(五年级上册)、《有趣的汉字》(五年级上册)、《花鸟画》(五年级上册)、《有特点的人脸》(六年级上册)、《戏曲人物》(六年级上册)、《画故事》(六年级下册)共十二课。三年级是尝试用毛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运用点线面来体验趣味性。四五年级是尝试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技法,表现自己对花、鸟、鱼、虫的认识与理解,体验笔墨趣味。六年级运用笔情墨趣来创作生活。
三、选择国画为课题的理由
1.中国画具有广阔的胸怀,能容纳百川。
2.字如其人,我认为画也如其人,画品即人品,其人不正,其行不远,能对孩子的人格品行进行教育。
3.符合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4.让国画成为大众教育,“从娃娃抓起”,学校教育是很重要的途径,增强学生的民族感。国画的延续往往是通过一代代地传授学习得以实现的而中小学学生又是接受这种传授的主要对象。我们沿着历史发展的规律,今天做好国画教育,明天后继有人继续做国画教育工作,相信,国画艺术会在中国民族文化发展轨迹上开出继续传承、更加绚丽的花朵。
5.我校要营造书香氛围,学生对诗歌理解水平较高。
6.教师虽然不是国画专业毕业,但认真学习、钻研、请教,相信能胜任教学。我校专任教学副校长王立峰书法、篆刻都很在行,可以随时请教。
四、我校的现状和实施途径
东方实验小学是新建5年的学校,低年级学生多,高年级学生少,而且半路转来的多,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弟,基础相对弱,美术教师有4位(王锐、乌丽雅斯、孙海珍、金萍)。
具体措施如下:
1.先从每个班级选出约2名基础相对好的学生,在每个星期二到五第七节课进行培训,最后成为班里的“领头羊”。课程不脱离课本的意图。低年级1~2年级主要以彩墨游戏的方式接触中国画、熟悉中国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在刚开始接触中国画时能感受到乐趣,对学习充满了期待,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情。主要参考对象为吴冠中的作品。3年级从儿童喜欢的简笔画入手,以简单的线条画出有趣的图像和表情,同时贯穿并应用简单的国画理论(墨色、用笔、干湿)。4~5年级以具象的为主,鸟、鱼、花、动物为主。6年级根据生活创作,可以画人与人的组合、人和环境的组合故事。
2.每个学期定期开展国画讲座(可以由优秀的学生担任,也可以聘请知名学者)。
3.多让孩子参观画展,多利用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提高自己,为国画作品多又质量好的学生举办个人画展,邀请全校师生及家长参观,增强学生创作的动力。
五、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教师根据实验研究中总结的经验,编写专著、培训、撰写论文,成果展示,并将有价值的经验在全区推广。
结题时间: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
1.提交科研论文、撰写研究实验总结报告。
2.提交研究实践中相关的电子成果资料,集册和个册成果展示等。
3.出版专著地方特色初中校本课程《校园国画》及国画欣赏读本。
4.通过活动课、课堂教学、公开课等形式,开展国画教学实践,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体系并积累优秀活动案例。整理、汇编活动案例、优秀教案及孩子的感想体会,随时随地了解各大杂志的国画比赛信息,交流、展示本校的阶段成果,为交流、提升搭建平台。
5.收集校外美术培训班的国画作品,交流学习技法,提高思想认识,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其他学生也学到了新知识。
6.整理各种活动照片,编辑国画课题等活动影像资料。
参考文献:
[1]谢文兰.粤北仁化中学国化教学实施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2016.
一、问题名称:为初中生英语学科中小学衔接与过渡搭建有效平台
二、背景价值:关于中小学衔接的课题,从2000年小学开始开设英语学科起,就是大家始终坚持研究的课题。十几年来,小学高段教师研究,初中起始学年教师也研究,但是结果是:中小学依然各自为政,彼此不能深入了解,尤其是中学教师在初中起始学年耗费大量时间对初一新生的心智发展、知识占有、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了解,而起始学年的学生也用很长的时间去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的改变,学习内容的增加,学习负担的加重,因此,对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会产生较大的波动,表现出相当的不适应和不稳定性,这种一入初中的学生难学,老师难教的局面始终存在。
三、研究内容:
目前拟定的关于衔接与过渡的具体研究内容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研究学生的学
学习内容的衔接:小学的知识储备与初一的学习内容的衔接
比对中小学教材中知识体系构建(话题、功能、语法的衔接等)的异同,明确区别,省去大量的时间用于初中教师了解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不表明确,有的放矢。
学习方式的衔接:不同年龄学生在思维发展上有不同的特点,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机械模仿,凭兴趣,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性,而中学生学习往往侧重于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作为教师应确立各阶段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学习目标的衔接:《新课标》在目标描述有明确的分级区别,(此处略),小学和中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学的要求和层次有所差别,小学英语重在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戏等活动奠定语音和书写基础,获得一些学习英语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语言打下初步的基础。中学则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中小学英语应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相互衔接。学生的学习方法也需要教师作指导进行调整,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研究。
学生生理和心理的衔接:六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到初中阶段,孩子们的心智还处在小学生阶段,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和形式,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和结果,作为中学教师不能完全用中学生的要求和方法,要求这些学生,更不能单纯的知识训练方法来对待这些刚进入中学校门的学生,应该了解他们小学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灵活施教,才能真正完成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能有效地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哪些习惯的养成能最直接的利于中学的学习呢?比如记笔记的习惯,听课的习惯,背课文和记单词的考核习惯,习题错题的处理习惯等等。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前—课上—课后—复习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能力进行相应的研究 研究教师的教
理念与目标---明确差异
继续深入我区的生命化课堂所倡导的理念,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处于小学阶段的二级标准),将好奇心与兴趣培养作为为核心目标,逐步向初中阶段三级目标所描述的“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策略与方法 –科学有效的方法积累
小学英语的教学主要以活动为中心。每一堂课都有一个练习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课堂气氛活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入初中后,教师则更注重知识的讲解。课堂上教师讲的多,学生主动发言的少;书面作业多,口头练习少;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就失去了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学习的积极性也相应减退。
不断改进教法,采取先进教学技术,灵活进行施教。六年级的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还处在小学阶段。因此,教学方法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有趣生动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可借助图片、卡片、录像、多媒体等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六年级英语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模式上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保持小学英语教学的风格,以学生活动为主,活化教材,生化课堂,逐步加大应试教学的力度,完成小学英语到初中英语教学的平稳过渡。评价—研究出全面客观利于衔接的评价
目标不同,方法不同,势必要求我们要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去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定出适合中小学生的衔接与过渡的评价内容和标准是我们最终要研究出的成果,并形成文字稿以为后一届的衔接搭建更有效的平台。
四、研究步骤
1、三月中旬前,做好内容研究的研讨,明确研究方向。
2、四月份 通过名师工作室和区域联合体对大校名校和薄弱学校进行有效的衔接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实践。
3、五月—六月
交流和调整,通过以116中为核心的听说组,以秋实为核心的阅读组,以风华为核心的写作组以及以49为核心的复习组的分组研究与合作交流,汇总出《中小英语衔接》必备初定稿,期待下一个新初一的实践和进一步深入研究。4、2013-2014上学期
希望新初一的实践后,形成更具操作性的实用手册。
五、成果预期 根据研究的不同内容,总结出最行之有效的衔接与过渡的做法。
六、呈现方式
《衔接手册》的完成
七、研究周期:2012-2013年下学期及2013-2014上学期
研究成果初步汇总(汇总四组内容,由秋实中学洪伟最后执笔):
《中小英语衔接》必备初定稿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现阶段中学英语教学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承接与延续。然而,因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升入初中后,在英语学习方面有诸多不适用。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工作方面存在很大困难、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使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经各校教师的研究与探讨,现制定《中小英语衔接》必备初定稿,希望能在英语教学方面,给予大家一些帮助。
一、教材内容的衔接
◆重视语音教学,强化单词认读。
2011年修订《英语新课程标准》将音标教学纳入课程标准,因此作为初一学生应利用语音,强化单词认读技能。同时可利用单词中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辅助单词记忆。
◆ 植入媒体教学,规范语音语调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学唱英文歌谣、歌曲,模仿英语chant, 排练英语课本剧,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规范语音、语调。
◆ 教师板书引领,规范学生书写
初中起始阶段,教师注重个人板书书写,标准示范,影响学生书写于日常教学中,并在作业布置方面有意倾向于单词书写方面的训练,规范学生字母的书写,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书写习惯。
◆ 词汇教学:探究规律,重拼写
教师熟知小学英语应掌握词汇,整合教材,复习与新授并举。缓起步,重复习,慢加速。加强单词认读与拼读,探究拼写规律,迁移整合学生能力。
◆ 口语先行,夯实语法
教师熟知小学已学语法内容: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一般过去时、情态动词can、there be句式、形容词比较级、祈使句。借助已有教学经验,预设学生问题,口语为先,夯实语法,规范用法。
二、教学方法的的衔接 ◆ 小学、中学教法有机结合
教师熟悉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图片单词教学、情境表演对话、单词拼读比赛、chant、歌曲表演、绘画加强情趣。在适当的课型中,可以引入与修改,是学生在熟悉的教学模式中逐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 任务型教学明确任务
采取任务型教学模式,预防课堂教学中“热闹之后的苍白”,让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重视过程和活动后的书面反馈(调查表、报告、小作文等)
◆ 重视小组活动,强调合作与探究
开展小组活动,倡导学生合作与探究,弱化差异,生生互助,共同进步,同时提升英语教学中交流、互动的真实感,加深对语言意义的理解。
三.学习方法的过度与转换
◆ 加强集体备课、强调问题设置于活动方式
教师针对教材内容加强集体备课,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对教材进行重组与加工,兼顾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同时,突出新授内容,研究出适宜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有效课堂问题和相关活动方式、以及反馈课堂效果的作业布置。
◆ 强调课前预习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初步实施阶段教师可设置相关问题,促使学生课前预习,养成习惯后,可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
◆ 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方式上,注重英语技能培养: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四项内容要求明确,层层铺垫,四项技能并举:听对话---提前信息,明确新知识;说句式---结合旧句式,强化新句型。大声朗读---语言感知与积累。模仿书写(强调对于语篇的缩写、仿写、改写)----语言输出与实际,创造发挥。
四、评价方式的过度
教师采取有效的评价方式,保护学生英语学习热情。注重平时课堂表现和知识反馈方面的评价,树立学生重视日常英语学习过程的信念。在期中和期末阶段可以引入口语测试的考察与评价 五.师生情感的沟通
教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在课堂上力求营造轻松、愉快、友好的教学氛围。用真诚的态度、严谨治学、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消除对英语学习的畏惧感。给学生搭建更多的成功平台,让学生们多多品尝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树立“我能学好英语”的自信。
以上为结合各校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与建议基础上总结的中小英语衔接必备》初定稿,还有诸多不足,请各位教师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继续完善!【附小学生词汇表】
EEC英语教材 小学1-6册四会单词共297个
(说明:这是小学阶段教学要求的最低限,每个学生必掌握的内容。开课早、生源好的学校要结合学情提高要求)Book1(29个)1 cat 2 dog 3 bag,book 4 dad,mom 5 cap,car,ball,desk 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 7 ear,eye,foot,hand,nose,mouth 8 big panda,monkey
Book2(49个)apple, water,banana,table,hungry,full,thirsty,hot dog,home 2 cake,eleven,twelve,thirteen,today 3 orange,pear,what,come,it hat,yellow,blue,green,red,black,white 5 skirt,coat,shoe,shirt 6 thirty,forty,fifty,sixty,time 7 bed,door, on,chair,in,behind,under 8 snow,cold,hot,go 9 Sunday,day,friend Book3(48个)1 egg,toast,milk,jam teacher,student,he,she,I,you,we,who 3 my,your,whose,mine,yours English,math,first,third,sing,tomorrow,why,listen 5 school,bike,read,play,his,her 6 swim,walk,bat,ride,they 7 jump,head,arm,toe 8 need,cook,pan eat,lion,make,draw,elephant Book4(41个)clock,birthday 2 fever,sick,park,bad 3 happy,tired,scared watch,robot,Friday,him,new,hospital 5 aunt,write,open,from summer,fall,winter,cool,warm,spring,skate,like 7 where,post office,library room,living room,bathroom,small,work 9 hundred,how many,light,seventy,eighty,ninety Book5(61个)the U.S.A., brother, first name, last name, China, Australia,twins , American 2 near,live,take,subway, bus,far , walk , ride late,brush, get dressed, make the bed, hurry up,bathroom , downstairs 4 soccer,win,wash up,borrow,homework,dinner,before,library , borrow,borrowed 5 presert,date,buy,belt,shop,when,birthday , Mother’s Day , shopping mall 6 short,long,sleeves,button,collar,blue shirt , look great , expensive , cheaper 7 find, pants, glasses, fountain pen, hairpin, beautiful, jeans, wear Book6(69个)hamburger, drink, lunch, apple pie, juice, would,hungry , snack bar , orange juice 2clean,pool,pilot,plane,engineer,spaceship,family,sad,study,house,practice 3 farmer, visit, learn, vet, animal, feed, learn, hear, of,list, raincoat, camera, airport, ticket, luggage,boarding pass take a picture, gift shop, building, next to, left, right,awesome , surprise , turn right , turn left 6 cloud, rain, wet, pour, season, windy, sunny, feel, fine, those,drop of rain , warm, come out 7 feel well, runny nose, planet, museum, interesting, yesterday, airplane fever , amusement park EEC小学英语分课生词表(共计687)
Book 1(165)Lesson 1(22)ant bear cat hi hello my name out come I night morning the what your good see you here am go in Lesson 2(22)dog elephant fish class how to too day good-bye Miss this thanks are nice fine friend meet is see bye have bye-bye Lesson 3(26)goat hippo insect computer room kids please that down bag no not pencil OK it isn’t desk eraser afternoon chair meet sit pencil book up stand Lesson 4(16)jet kangaroo lion dad brother picture and friend pick put me mom sister he she who Lesson 5(16)monkey nest ox head monster desk cap car sorry ball at what oh okay ouch look Lesson 6(22)panda rabbit queen four five jump nine number one seven ready shirt ten walk three two six first eight run ready on Lesson 7(19)seal tiger umbrella draw ear all open hand tooth foot eye close shoe sure wave nose move mouth right Lesson 8(15)
violin whale fox big cool cute get do smart very watch wow so don’t window Lesson 9(7)yo-yo zebra small giraffe there like tall Book 2(120)lesson 1(25)apple banana bread clean full great home hot dog hungry juice let’s(let us)milk more now orange pizza sandwich sick some table thirsty want water we lesson 2(21)birthday cake candle count eighteen eleven fifteen for fourteen happy many nineteen old seventeen sixteen thirteen today twelve twenty welcome them lesson 3(9)can dollar help much pear pineapple these touch watermelon lesson 4(13)black blue box color green hat moon red star sun white yellow great lesson 5(10)about but coat off pants pretty show skirt sock take lesson 6(14)fifty forty hey late light o’clock sixty sleep soap thirty time turn thirty-one thirty-two lesson 7(10)bed behind door hide hide-n-seek next to play seek under where lesson 8(7)chocolate cold hot make snow snowball snowman lesson 9(11)game love Monday Saturday say skate soon Sunday Thursday Tuesday Wednesday Book 3(94)Lesson 1(8)egg breakfast jam lunch salad toast pass try Lesson 2(6)teacher student doctor Mrs.beside quiet Mrs.Lesson 3(9)whose wrong yours find mine thank her welcome know Lesson 4(13)English music third tomorrow from stop long science why math sing well listen but Lesson 5(13)piano bike library school again after every hurt ride hospital street read every Lesson 6(10)baseball glove hit bat they swim better score fly talk Lesson 7(11)leg toe shoulder knee arm slide lift bend into exercise touch Lesson 8(18)any flour cook spoon pancake pan salt salt then eat easy crack careful mix add bowl butter need sugar Lesson 9(6)circle square triangle glue robot face Book 4(97)Lesson 1(9)
spring festival dumpling delicious Spring Festival yourself lantern wonderful beautiful Lesson 2(17)busy park idea matter fever hope headache toothache stomachache take care roller coaster bad us has with Lesson3(7)exciting scared drive really fun tired bumper car Lesson 4(8)department store present buy cost look for honey him Lesson 5(10)happen surprise from aunt card uncle cousin blow out say thank-you Lesson 6(9)season 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which poor warm cool Lesson 7(15)post office ask send China clerk supermarket restaurant bookstore town fire station over there may Lesson 8(11)
living room work spider bathroom funny away kitchen dining room bedroom TV wash Lesson 9(11)hang quickly photo smile knife fork dish candy ready hundred balloon
Book 5(89)Lesson 1(7)American the U.S.A twins Australia America last Canada Lesson 2(9)live bus subway far near by minute sometimes little Lesson 3(9)dressed teeth newspaper finish downstairs brush already hurry wait Lesson 4(13)wash borrow homework before museum tennis dinner soccer win saw movie went Lesson 5(25)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date join Mother shopping mall knapsack belt sixth shopping mall suit when Mother’s Day yeah hey anyway them Lesson 6(18)
pocket button collar expensive brown cheap cheaper purple size sweater sleeve zipper with without lot bigger ones only Lesson 7(8)wear glasses boots anything hairpin jacket fountain bought Book 6(122)Lesson 1(18)snack bar corner rest bored hamburger apple pie drink French fries Coke enjoy spaghetti lemonade ice cream together just glad would Lesson 2(23)practice pool always usually swimmer hobby weekend hiking study never pilot plane airplane engineer spaceship design fantastic artist violinist thought food be people Lesson 3(18)visit plan vacation mountain stay explore vet feed beach police station astronaut learn Chinese weekend trip hear will all Lesson 4(19)
平梁小学
肖玉琼
时间来去匆匆,一晃又是一个学期。本学期,课题组围绕习作指导的研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分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学习了作文课标
通过作文课标的学习,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各年级段关于“写作”的要求。我任教四年级,因此就特别留意了三、四年级的习作要求。对于三、四年级的习作,小语课标有这样的要求: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在教学中,我也经常指导学生不拘形式的进行写作训练。学校集会后,我引导学生将集会的场面描写下来。有一次,因为学校临时开了个短会,我进教室晚了两分钟的时间。老远就听到教室里闹哄哄的,一进教室,孩子们马上就安静了下来。我本来准备上课的,临时改变了主意,我让孩子们拿出笔和习作本,以“上课铃响了„„”开头写话,要求孩子们写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下子,孩子们兴奋了,根本停不下笔,将上课铃响了到老师走进教室两分钟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清清楚楚地写了下来。其中一个孩子是这样写的:上课铃响了,我们快速走进教室,拿出语文书,放在桌子上,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可左等右等都不见老师,咦,这是怎么了?以前老师都是早早地来到教室,只要铃声一响,就会开始给我们上课。今天,铃声早就响结束了,却还不见她的身影。同学们有的已经坐不住了,开始窃窃私语,有的东张西望,还有胆子大一些的,干脆跑到教室门口去偷偷看看。老师还没有来,大家都没事可做,我想:老师会不会忘了这节是语文课?要不要去找找她呢?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坐在门口的同学回过头来提醒我们:老师来了!我引导她可以继续写,写一写老师来到教室时的动作、表情、语言„„虽然孩子们的语段中没有多少好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但却是将自己的见闻及想法用书面的形式进行的一次表达。
二、研讨了作文教学方法
3月30日,学校派语文组的全体教师去参加巴中市巴州区“学科联盟,专业成长”小学语文研修活动。听了三堂习作展示课,还有省教科所刘晓军所长“享受生活,享受习作”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专家们觉得小学生习作做到文从字顺,并且要讲真话、说真事、抒真情。回到学校,每位老师结合实际经验及所学,精心设计了一堂习作课。我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及季节特点,安排设计了一堂写家乡水果——樱桃的习作课。课堂上,我指导学生用“眼看、鼻闻、嘴尝、耳听、手摸”的观察法来观察家乡正成熟的水果——樱桃。在课堂上,我不仅摘了新鲜的樱桃让学生“看、闻、摸、尝”,还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回顾了樱桃开花、展叶、结果的过程,并且演示了果实由青变黄、再由黄变红的经过„„课堂上,孩子们兴致高,兴趣浓。写作时,也有话可说,就连平时毫无写作兴趣的学生,也写出了三段式的以《樱桃红了》为题的文章。
准备阶段小结
一、工作回顾:
1、组建研究队伍。
2、确立课题、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
3、加强教师培训和理论学习。
4、积累研究资料。
作好本阶段工作小结,作好资料收集、整理并编撰成册。
二、阶段性成果:
1、拟定、修改并完善了子课题论证报告、课题研究方案和本阶段工作计划。
2、组建了课题指导和研究小组。
3、制定了实验相关奖惩制度和落实课题组成员的工作分工,明确各自工作职责。
4、召开了实验教师会,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深入了解课题研究,让实验教师明确了实验的相关要求。
5、本阶段完成后,作好了本阶段工作小结,作好了资料收集、整理并编撰成册。
三、问题和不足:
1、虽然实行了责任制,但落实得不是特别好,个别研究人员的研究主动性不强。
2、部分教师心存疑虑,支持配合不够。
3、课题组的指导人员对课题实验工作指导不够。
四、改进建议
1、加强实验教师的学习研究,提高实验能力。要求实验教师加强学习课题相关理论,提高课题实验的能力。
2、反复修改方案,精益求精,尽快形成定案。
3、加强课题指导人员对实验教师的指导,对实验过程的跟踪管理。
关键词:小学阶段,后进生,促进策略
一、小学阶段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后进生自身的因素。在小学课堂学习中,由于后进生自身素质不高,知识掌握的少,又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些不该注意的内容;不能长时间地把注意集中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经常因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物分心。他们往往因为成绩差、听不懂,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厌倦学习,不能主动获取知识,时刻要老师监督、提醒、看管,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效果自然很差。
(2)家庭教育的原因。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长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事实上,很多父母由于忙于挣钱,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不是特别重视,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加上现代社会比较常见的隔代教育,导致孩子不能自立,过分依赖家长,这些都是导致学生成为后进生的主要原因。
(3)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来说,本来就对学习没有兴趣,加上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让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不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接受学习,后进生也不例外。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体授课,很难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中,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是从属地位,而后进生大多缺乏自信,不敢参与课堂活动,学习兴趣不浓,课堂上只是为了应付,不会自主地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模式的改变,从而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二、小学阶段后进生促进策略
(1)关爱后进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诚关爱每一位学生,要对后进生多一些宽容,当他们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的时候,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那份关心。除此之外,还要认真对待后进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尤其是那些具有明显代表性的问题,就算是比较简单,也要给予耐心的讲解,这样才能让后进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点,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的体现要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基础上,使他们独立学习,积极探索,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2)家长在纠正孩子行为的时候要注重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除了在学校学习,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家庭教育对于后进生的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要积极给予纠正,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要把握好给孩子纠正错误的时机,不能让孩子自己瞧不起自己,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家长要给孩子家庭的温暖,给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尽到做家长的责任,成为纠正后进生学习习惯的有力保障。
(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后进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提问策略,对于课堂中学生的发言做精心的安排,促使后进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难度,要考虑到提出的问题后进生是不是能回答上来。甚至有时可以提醒学生上课时老师要对他进行提问,让他提前做好准备。在后进生问题回答完毕之后,不管答案是否正确,都要给予肯定,找出他们发言中的可取之处,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给予表扬。就算他们回答错误,也不要当众批评。当后进生回答不出正确的答案时,教师可以给予暗示和启发。由于后进生的特殊性,他们思考问题的时间都比较长,教师要有耐心,不要随意打断他们的思维,不然会打击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只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才能促进他们不断地进步,快速地成长。
综上所述,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就会有明显的进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对后进生的转变要有耐心、要持久,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真正使后进生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晓静.暂差生的成因及转优策略分析[J].网络科技时代,2007(16).
1.小学阶段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不良习惯
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比较明显,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且普遍贪玩好动,不喜欢比较刻板的课程学习,这些都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良习惯,这些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当先对学生目前学习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做出准确的分析,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课堂前没有认真预习
虽然小学语文知识的内容不多,但是仍然需要学生在上课前进行认真的预习,对老师第二天所讲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没有预习的意识,通常在老师第二天讲解新的学习内容时才非常匆忙翻阅教材,一目十行,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甚至无法跟上老师的正常的讲课进度,长期下去,学生在课堂上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听讲,影响了学习效果。预习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更加清楚地把握课堂学习的重点,从而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1.2没有做读书笔记
虽然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还是应当及时用笔记录下所思考的内容。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都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常常是坐在那里捧着书看,但是真正理解了多少、记住了多少、哪里不理解等这些方面的信息都没有记录,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也不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困惑以及学习需求来制定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计划。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这种灵活性比较强的学科,只有充分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及具体需求才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1.3忽略了语文阅读的实质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刚接触语文这门学科时容易进入一个误区,认为这不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应该和进入小学阶段之前的听故事差不多,这样错误的观念就导致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也像读故事一样,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忽略了语文阅读的实质,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事实上,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语文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
2.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具体分析
针对目前小学阶段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新课改的号召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只局限于语文成绩的提高。
2.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小学生的特点就是贪玩好动,喜欢新鲜的事物,好奇心比较强。所以
老师应当抓住小学生这样鲜明的特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进行课程导入,这样学生会在课前进行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在以后再学习新的内容时会主动进行预习,并且会发现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此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老师都要给予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老师的讲解解决疑点难点问题。
2.2培养学生勤动笔的学习习惯
其次,培养学生勤动笔的学习习惯。勤动笔并不是只让学生练习写字,而应该是一种有效的记录和书写。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进行书法练习,提高文字书写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非常强,学生的书写能力也是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表现,要让学生感受到书写的乐趣,这样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用文字进行记录。其二,学会做笔记。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将老师上课讲解的重点内容和主要知识脉络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复习和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在自己进行语文阅读以及课堂学习过程中也要随时记录自己遇到的问题,从而更便于与老师继续沟通交流。
2.3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虽然不像数学等理科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强,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要培养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这种学习习惯在学生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系列的发散性的讨论问题,让学生形成学习小组,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大胆的表达。对于学生的思考结果以及讨论结果老师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并与学生一起解决讨论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语文的创作灵感很多时候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对于周围的生活现象进行仔细的观察以及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以及思维能力。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一方面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引导,只有通过师生的双方努力,才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施阶段性总结
习作能力作为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高付出低效能的现状,为更好提高习作指导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解决在日常习作指导及课堂习作存在的问题,同时带动我组年轻人尽快在作文教学方面成熟起来,我们申请了区课题研究——《小学生习作起步策略研究》。本课题在确定了最终目标后,作为一项整体系统工程,我们将各阶段的实施目标分散在各个学段,各个单元当中,每篇课文当中,由于各个班级的情况不同,课题组成员依据实际情况有不同的具体做法。现将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王伟盈老师:二年级学生想象丰富,鼓励学生多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1.要让学生先看明白,在想象的基础上,然后组织语言说出来,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条理清楚,表达完整,声音响亮,并使用普通话。
2.要表扬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处的学生。鼓励学生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启发学生大胆思维、合理想象、积极发言。我总是要求学生:“谁能和大家说得不一样?还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兴趣盎然,表达精彩纷呈,富有童趣和灵性。一幅简单的图画,在不同的学生眼里就是一幅不同的图画。3.训练要有层次的进行。动员全班学生参与训练,敢说敢讲。先让口语表达较强的学生先说,再大面积展开。对有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进一步提高口语能力:想好了再说,说完整、连贯的话,用自己的话来说。对那些胆小不敢说的学生,也要循循善诱,促其发言,哪怕是三言两语,也应予以肯定。姚萍老师:
1.在写作教学中降低难度。首先,进行生活作文教育。因为写作本就源于生活,是学生生活实践的再体现,所以写作要注重从生活着手,淡化技巧训练,更注重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挖掘、积累素材的习惯,习作话题贴近学生实际,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写作很容易,从写自己想说的话开始,记录身边发生的事情,关键是让他们有东西可写,只有这样学生才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其次,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浓厚兴趣,自然引发学生想要表达和写作的欲望,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2.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如组词造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3.写作前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先说话,提高其说话能力,为写打下基础。胡毓芬老师:
1.词汇语言积累的指导。首先,教师应告诉学生:专门用一个小本子,记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俗语,搞好知识积累。每天摘抄20个,为了便于监督,每周五检查,检查结果列入每周作文之星的评选。其次,指导学生在语言上下些功夫。再次,要勤动笔每天坚持写日记。2.撰写评语的几项原则。(1)示范性评语书写要工整,句子要规范。(2)教育性在习作的思想、认识上,应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向上。(3)激励性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扬,不训斥;多引导,不抱怨。(4)交流性评语不失和学生沟通的良好渠道,老师通过评语,与学生交流思想感情,使我们不仅成为他们的良师,也成为他们的益友。(5)艺术性如果我们写的评语,书写简直就像书法艺术,语言饱含哲理,像是一般优美,肯定对学生能产生良好的影响,甚至使老师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
课题研究实施以来,学校领导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
1、加强学生的积累意识。开展“诵经典、悟真谛”活动,利用校本教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利用电子屏每天播放古诗,名言名句,要求每天孩子要背诵,长期坚持,学生积累的意识增强了,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
2、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实行课题研究以来,老师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课外书,建立班级图书角,设立文化墙,并且在课堂上交流课外阅读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学习写作方法。
3、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在研究过程中,全组教师刻苦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互相协作,互相研讨,并建立了语文教研组群博客互相交流。学校邀请笨叔叔——侯老师到我校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
4、作品集的制作,成为孩子们成长的记录。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收集孩子们优秀的作品汇成精品集,进行作文展览,极大鼓舞了孩子们的写作热情,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一、积极创造条件,进行课题申报。我校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科研基础。作文教学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少教师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作文教学法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应试教育”似乎越演越烈,重理轻文,特别是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我校的语文教师带着困惑和思考走到了一起。“提高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应运而生后,课题组人员热情高涨,积极准备。或阅读钻研理论著作,或进行调查研究,或向专家请教,进行实验设计,填写课题研究申报书。最后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经溧阳市教教科室批准,使本课题的申报得以成功
二、加强教学调查,确定实验班级与研究计划。
课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教与学的充分认识基础之上的,其研究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课题研究开始时本课题组就对全校学生的作文现状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课题研究开展的12个研究班级,并召开课题组会议,依据调查情况确定了课题研究开展的计划及方法。
三、积极参加课题培训。
自本课题开题以来,校领导大力支持课题组的学习培训工作。“走出去,请进来”,学校多次组织课题组的老师到外听课学习,多次进行“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些都使课题组成员深受启发,拓宽了视野,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等,这对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四、加强课题研究中的理论学习。
本课题试图通过研究,让教师在观念上确定以提高学生“积累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为目标,“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机会,发展学生作文能力”的“生活作文”教育观。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点,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为此,课题组成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加强了自己的理论学习,以集中统一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先后学习了《基础教育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等文件,《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理论专著,每人订阅了1—2份相关作文教学的杂志,汲取信息和营养,尽量使自己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理论,并组织大家在学习中写读书笔记、心得,定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
五、积极进行课题的研讨和管理。
在一年来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深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能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自觉参加每月一次的课题组活动,或学习或讨论或开设公开课,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进行下去,并且有所得。加强校际与校内的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课题组成员都各自开了一节公开课,实施开放性教学,形式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多彩。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的平时管理,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商议后,拟定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约定,对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保证各项工作及时落实到位。
六、阶段性成果明显,提升了学生成绩和教师素质。
课题组老师在理论学习,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经验总结或论文。多位老师在论文在省市级教学刊物中发表,另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
七、关于本课题研究存在问题的反思。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常常感到“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距离还很大,有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从更实际的角度思考问题:诸如在各学科重重挤压下如何保证学生的写作时间,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大多数学生几乎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状态下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积累生活、品味生活?如何取得家长的理解、学校的认可,更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课题涉及的面很广,研究的切入口、重点放在哪里更恰当?但我们坚信我们选择是正确的,我们的研究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一、课前反思是优化教学的前提
课前反思又称超前反思,是教师对即将进行的教学实践进行前瞻性预测、拟定计划的反思行为,是教学优化的前提,“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着重从两方面加强课前反思优化教学。
1加强教学实践预见性
提高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绩效,学生因素固然重要,但教师课前教学反思能力却决定着整个教学的成败。教师课前教学反思能力强,其教学实践预见性就强,就能对教学内容提前预诊,设计出系统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优化课堂教学。
如,设计“小学古诗教学结构的特点”之教学方案,教师课前须积极反思教学内容、目标及学生情况,采用逐渐分化原则预设4步教学程序:(1)提出问题。设两个学生思考问题:①通过教学见习和模拟课堂教学活动,你认为最优化的小学古诗教学结构应具备什么特点?②请设计一个最优化的小学古诗教学结构案例?(高、中、低学段可任选一个)。(2)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方式围绕问题得出结论。(3)验证结论。学生通过“模拟课堂”检验结论。(4)实践反思。学生课后写出教学反思日记。
针对以上预设的4步教学程序,教师本着“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预诊,通过统筹归纳小学语文高中低学段古诗教学结构,预设出学生学习最薄弱环节,遵循理论性与应用性相互渗透的原则,结合学科理论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以及CAI案例拟定解决方案,设计出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程序,为课堂教学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到胸有成竹去上课,有的放矢去引导,进一步增强了课前反思意识。
2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导向功能
如果教师课前对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持有积极负责、开放发展的态度,就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导向功能,有效将学生教学基本功训练与各种知识基础嵌合,顺利完成后续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如,设计“优化小学古诗教学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教学方案,教师课前主动反思教学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以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的目标为导向,预设5步教学程序:(1)理论学习。指导学生自学基本理论;(2)问题提出。针对基本理论提出问题:①优化小学古诗教学的前提是什么?②优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核心是什么?③为什么说优化小学古诗教学结构是小学古诗教学优化的关键?④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方法有哪些?(3)观摩CAI案例。学生边思考问题边观摩“CAI案例·教学实录:送孟浩然之广陵”。(4)集体讨论。针对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围绕“CAI案例·教学实录”进行评价分析。(5)总结述评。教师总结,学生课后写出反思评价报告。
课前,教师对预设的5步教学程序进行反思,客观分析学生主体情况后,围绕培养本科生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目标,找出CAr实录课堂教学案例中的闪光点,预设学生运用已有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将遇到的学习障碍,拟出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力图使预设教学程序更具科学性,最终达到学生从业后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课中反思是优化教学的关键
课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的反思行为,是优化教学的关键。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师课中较强的应变能力,会促成教师准确寻找反思切入点,捕捉反思灵感,顺应学生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反思切入点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从实施教学程序的反恩切入
教学程序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绩效直接取决于教师在课前预设教学程序时能否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因为,教学程序要科学实施,教师必须要建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本,教师随时反思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行为,及时检查分析、反馈调节教学程序,保证教学以最佳状态展开,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教学“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文的能力”,课前教师以基础理论(①理解诗的字词能力;②理解诗句的能力;③理解诗文结构的能力;④理解诗文表达方法的能力)为基点,预设3步教学程序:(1)理论学习。学生自学基础理论。(2)理论指导。围绕基础理论,请学生自选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一首古诗,针对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能力的目标设计教学方案。(3)理论实践。学生利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论证教学方案的可行性并写出教学反思报告。
课堂教学中,教师实施教学程序以“尝试一反思一再尝试”为指针,当观察到学生对“针对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能力的目标设计教学方案”这一教学环节难以深入时,及时反思并调适教学程序,把整体教学设计调整为针对性教学设计,安排学生在如何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的字词句、诗文结构、表达方法等方面能力中任选一项设计教学方案;既帮学生找到深入的切口,也便于教师在“微格”教学中针对性地解疑答惑,使教学朝良性态势稳定运作,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教师教学调控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渠道。
2从实施教学方法的反思切入
合理实施教学方法是优化教学的关键。在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中实施教学方法不仅要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把“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落实到位。因此,在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打破常规模式,围绕“教学理论确立+基础知识渗透+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实践反思=教学优化”相互整合的思路,加强对实施教学方法的反思,准确调整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优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设计提问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课前反思以往学生对“如何精心设计提问”这一难点问题把握不住的现象,设计4步教学程序:(1)确立理论。让学生明确优化小学古诗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提问是关键。(2)提出两个思考问题:①观看“CAI案例·教学实录:望庐山瀑布”后,对教师在实录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如何评价分析;②请学生独立选取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一首古诗,设计如何引导小学生理解感悟古诗的课堂提问方案。(3)实践检验。学生利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4)实践反思。学生写出“综合陛反思学习评价报告书”
三、课后反恩是优化教学的保证
课后反思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后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经验的再反思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当前教学绩效,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它包括反思教学过程的调控、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情况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内容。
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优化的保证就是教师能否有较强的课后反思能力.使教学理念从感性升华到理陛,从经验上升到规律。实现这种高层次课后反思能力,教师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个体发展。
1夯实知识底蕴
【小学课题阶段研究阶段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小学生习作指导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12-01
小学音乐课题研究阶段性反思01-09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一01-21
英语课题研究阶段总结01-25
上期科学课题研究阶段总结11-10
初中数学课题阶段个人研究总结01-14
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论文10-17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01-1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