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方法

2024-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武术教学方法(共11篇)

武术教学方法 篇1

【中文摘要】武术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培养爱国精神等诸多重要的价值功能,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武术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普通高校开展已久,但近几年来高校学生对武术选修课呈现出“选课之初热情高涨,上课之后逐渐厌倦”的尴尬境况。本文通过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现青岛市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做了问卷调查,进而对青岛市普通高校武术选修课整体开展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利用spss11.5进行了数据统计,得出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青岛市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得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以增强体质、提高技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为主;以传统“教—学—练”为主要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以总结性评价为主体,较单一;青岛市普通高校存在着缺少武术场馆、器材的现象,影响了武术选项课的教学质量。2目前青岛市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师的学历及职称结构中存在着很大差异,高学历、高职称比例较少;教学上还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的继续教育须待提高。3武术选项课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但教学内容上过于单调乏味,只注重基本功及套路的练习,需要增加武术动作的攻防练习,武术套路要与音乐...【英文摘要】Wushu has many value and functions so it is very popular in students, such as it can enhance the physical,defense oneself & steel oneself, cultivate one’s taste and patriotism.The teaching of Wushu has performed for a long time in Chinese colleges, but in recent years presents a trend that students are enthusiastic when signing up course but become tired as the course going on.The paper used SPSS11.5 to get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ncluded the problems in Wushu teaching and then proposed reforming o...【关键词】武术 教学方法 动机 兴趣 体育教学

【英文关键词】Wushu teaching method motivation interest Wushu teaching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青岛市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摘要5-6题依据10-11育发展简况11-1313-1515151717-4417-2817-2

2ABSTRACT6-7前言10-1

51.1 选

1.2 文献综述11-151.2.1 学校武术教

1.2.2 现代高校武术教育发展趋势及现状

2.1 研究对象2 研究对象与方法15-172.2 研究方法15-172.2.2 调查法15-172.2.4 逻辑归纳法17

2.2.1 文献资料法2.2.3 数理统计法3 研究内容与分析3.1 青岛市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分析3.1.1 教学目标现状与教学内容现状分析3.1.2 教学方法与手段现状分析22-2

33.1.3

教师对学生武德教育情况调查分析23-25析25-26查分析26-2828-3328-32

3.1.4 教学评价分3.1.5 青岛市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场地及教学器材调

3.2 青岛市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师现状分析3.2.1 武术教师资源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3.2.2 武术教学效果调查分析32-33

3.3 青岛3.3.1 学生市普通高校学生学习武术的现状调查分析33-38对武术的认知现状分析33-35查分析3535-3737

3.3.2 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调3.3.3 武术与配乐结合教学法的调查与分析3.3.4 学生对教师讲解示范能力满意度调查分析3.3.5 学生课余时间练习武术的情况37-383.4 青岛市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发展对策38-44统文化与武术选项课教学结合38-40的武术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40-43制度,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43设的投资,改善教学条件43-44成立武术社团,促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44-4549-555 致谢

45-47

3.4.1 强调中国传3.4.2 改进和优化传统3.4.3 建立完善的考核

武术教学方法 篇2

1 武以载道

首先,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传统”一词,本来就有世代相继之意,是历史衍化来的,而中国传统文化又是儒、道、佛三教合一,久经岁月历练,文化的沉积源远流长。

儒家主导“入世”,重视现实,力求改善现实。儒家又十分注重人的作用,主张“躬行”、“敏于行而讷于言”,追求“内圣而外王”、“学以致用”。孔子在《大学》中指出:“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致善。”道家老子在著名的《道德经》中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又讲“天有大美而不言”、“天地无言,四时兴焉”。佛家禅宗中的“不立文字”、“觉悟”,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从无字处读书”,更多地提倡对自然和生活的意会和体悟,而不应是在语言文字上纠缠不休。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效法天地”,“天人合一”,习惯于将文化寄于音乐、绘画、书法、建筑之中,并通过不断的觉悟和突破,更多地服务于社会实践,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明之处是将文化用多种方式体现出来,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中国人将中国传统文化寄寓于武术人体运动之中。

武术许多人又称功夫,之所以称其为功夫是因为武术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方式。武术注重内外兼修,在于彰显和挖掘人的内心完美和潜力,在于其对人格境界的追求和提升,在于其使人不断自新的过程。武术的修行不在一朝一夕的习练而是终身在武术的实践中去提高和升华,这种修行不管风吹雨打、时势变化,习练者追求自我完善的心不变。功夫的知行合一,必须从武术动作所蕴涵的文化中去体悟,从博大精深的无字处读书,并在实践中去印证。茶文化是喝出来的,酒文化是品出来的,武术中的文化是在不断的动作动静转换中练出来的。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练习中才能真正谈到有所收获,持之以恒挑战自我,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去追求内心的稳健,在不变的人性完美追求中去汲取新的知识和能量。武术追求效法天地,天人合一,讲究内求而不是外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为师,不断从自然和人类的种种兆象中领悟和汲取能量是人进德修业的终身修行与追求的乐趣。

中国武术对内外兼修的追求,即所谓内强心灵外强体魄。而内修决不是简单的内练丹田之气,而练就的恰恰是中国文化中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而无论是“内圣”(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并存的智者)的追求,还是外王(王者之气)的追求,都是为了塑造“经天纬地,治国安邦,匡时济世”的人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以载物。”这是群经之首《易经》乾坤两卦中的两句名言,被清华大学作为校训,旨在激励清华学子能够与天地为伍,顶天立地,具有王者气概。可见大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之人材。武术虽然具有丰富文化生活,愉悦身心的功效,但武术的最终追求决不仅仅是为了迎合世俗的华美和在追求这种华美中迷失自身。“学而不思则罔”,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哲学、养生、修行的多种承载,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及阔大的境界,高校武术教学决不能单单追求动作上的形似,而更应通过对武术文化的准确把握,去思考其间的寓意,继而去做到神似。真正做到神形兼备,将天地人贯穿为一,真正做到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一体,使武术的一招一式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2“武”的艺术

人类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乃至人体美、人性美、人格美等等不断探索的历史证明,人类在孜孜不息地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孜孜不息地追求着美的享受;人不仅努力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努力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中国武术同样是将美的追求寓于动作的表现之中。武术教学同样是在传播美的知识,在对人类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美的学习和鉴赏中接受美的陶冶,并用人体自身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去陶冶人的心灵。它的意义在于完善人性,培养人的爱美情感和审美鉴赏能力,在追求美的精神的同时自觉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塑造。

我国古代很早就对武术的概念有过论述,即“止戈为武”。从庄子劝赵王的“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民之剑”的不同追求中,我们不难看出武术的追求和发展决不是为了血腥的打斗,或粗暴的以暴制暴,而是一种高尚的值得人为之回味的艺术。武术将文化哲理寓意于身体的动静、轻重、缓急、展闪、腾挪站立的运动之中本身就是一种高超绝伦的艺术手法,更是一种高明的创作,是对灵与肉的提高与升华,是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武术中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是武术发展的根本,激情澎湃的武术动作展现的是武术文化蕴涵的鲜花。没有文化的武技是无根的浮萍,开不出激情之花的武术则是一条枯根。武术本身就是在不断的运动中追求沉潜,在沉潜中追求灵动和思想。将武术实践与理论高度结合,真正把握武术文化和艺术的审美特征,正是高校武术教学真正值得追求的至高境界。另外,在武术教学的设计中如何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枯燥为乐趣,寓教于乐,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有效地掌握动作技术特点、要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这本身也是一门艺术。任何高明的文化和艺术都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反而是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使人们更好地去接纳和理解。现代科技为武术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数码相机的运动连续拍摄功能,摄像机的拍摄与回放、慢放都为我们准确了解动作要领,把握动作节拍,自我学习的比较等提供了便捷;计算机网络可以为我们快速查阅和欣赏名家演练风采;武术图片、文献资料、最新研究成果为我们相互学习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动作电影的发展也为武术的发展营造了另一种氛围。所有这些,都是高校武术教学中值得运用的极为有效的方法。

3 武术学习的因人而异

武术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不仅项目多,流派也多,所以学习武术宜精不宜多。武术作为一个完善自我身心的手段,应该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指导学习者根据自身的身心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项目,并以此作为终身练习的对象。长拳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动作静定,节奏鲜明;太极拳体松心静,动作缓慢柔和;刀术勇猛剽悍,雄壮有力;剑术轻快多变,姿势优美潇洒;棍术风格泼辣,节奏鲜明;枪术翻转自如,灵活多变。散手培养果断、稳健的心理,以及应付不断的变化的能力。个人表演培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多人表演培养人的团队协作。武术学习首先必须战胜身体上的疼痛与疲乏。每一次的动作掌握都必须付出极其艰辛的练习。武术学习可以说是对人精神和意志的挑战,是人的意志和胆魄的最好历练。培养能经得起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大风大浪、风云变幻而屹立不变的真正人才,才是中国高校真正的大作为、大贡献。

4 结语

在高校的武术教学环节中应安排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论课学习和相关知识讲座。并指导学生阅读和收藏传统文化书籍。因为武术的学习和修行是终身的修炼和提升,如果不结合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就无法真正理解武术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在高校开展武术教学,作为教育者自身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太极拳一代宗师孙禄堂曾教诲学生:“练拳宜自己下功夫,不要在人前卖弄精神,评论他人技艺长短,务以德行为先,要恭敬谦虚,以涵养为本。”身教胜于严教,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即提倡百家争鸣,兼收并蓄,不拘一格。中国武术文化本身就是多种文化的大融合,所以应摒弃门派之争,要有藏天纳地的气魄和心胸,取众家所长补己之不足。太极拳正是由于众多大师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对太极拳的理解和感悟,今天的我们才能有幸看到多种不同风格的行云流水。正是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探求使得武术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产物,我们应该处处用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和探寻武术。如果我们不断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诠释武术,或许才有可能把握武术文化的精髓和实质,也才有可能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武术文化才能开出更加绚丽的鲜花。

参考文献

[1]冷成金.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武术教学方法 篇3

关键词: 武术 非武术专业 武术教学

1.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学习[1]。2014年3月10日,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明确了武术将作为中小学必修课程[2]。但从目前的状况看,有着武术专项师资缺乏,教师武术基本功欠缺,教学方法陈旧等因素影响,所以中学绝大部分武术教学任务由非武术专业出身的体育教师承担。因此,推进和深化武术教育教学,一是加强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二是非武术专业的体育教师促进自身的专业提升。从实际操作看,前者周期较长,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后者开展实施方便、快捷,既能在短期内收获良好的效果,又是从根本上推进和深化武术教育教学有效的方法之一。笔者作为初中体育教育教学一线的非武术专业教师,有多年带毕业班的经验,结合常州市近几年的体育中考情况,自己对武术教学有一定的教学感悟,希望借此为非武术专业体育教师在今后的武术教学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非武术专项体育教师的武术教学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检索,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武术教学的现状,为本文研究奠定基础。

2.2.2访谈法

走访常州市区17所中学,了解各校武术专项师资,非武术专项教师武术教学的相关问题。

2.2.3案例研究法

通过部分初中体育课例观摩、研讨,研究出非武术专项体育教师进行武术教学的方法建议。

3.结果与分析

3.1武术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1.1武术专项师资不足,缺乏系统化专业化教学。

对常州市市区17所中学部分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得知:目前常州市市区中学武术专项教师比例较少,17所学校中只有4所学校有武术专项教师,占比为23.53%,且每校仅有1名武术教师,平均每校0.24人,可见武术专项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大部分学校学生的武术教学仅仅停留于最基本的套路学习阶段,加上常州市体育中考的大环境下,学生没有也不可能得到系统的训练,更谈不上专业化。

3.1.2基本功不扎实,教学过程不流畅。

非武术专项体育教师大多来自师范院校,对武术的学习仅限于在校学习期间,武术学习不够系统全面,对武术动作的掌握高低不一,参加工作后接触武术训练的机会更少,即使偶尔参加武术类的培训活动,也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武术的基本功得不到有效提升。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时,由于自身的基本功不够扎实,武术技能储备不足,从而造成自信心不足,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不流畅,教学效果较弱。

3.1.3教学手段单一,方法陈旧,缺乏吸引力。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导致初中学生激趣易、保趣难。电影、图书等网络多媒体资源对武术项目的夸大和神话,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国粹、传承民族文化的地位,学生愿意进行武术学习。但是武术的教学、训练过于死板;痛苦的基本功的学练、枯燥的套路学习、遥不可及的对练格斗;武术项目评价的单调和缺乏创新性,让中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低,造成初中学生较难保持兴趣的状况。

3.2改进措施

3.2.1学案导学法。

套路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这样几个过程:分解动作学习、完整动作学习、分组学练、多种形式展示等。形式虽老套,但稍加修改,效果会更明显。如五步拳教学时,可以设计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练(见下表)。

利用学案导学,一来解决对动作术语不清或遗忘,增强学生对动作的记忆;二来省略大量的讲解时间,增加学生的练习次数,有效地提高课堂练习的密度和强度。

3.2.2自主学练法。

新课程理念更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内涵包括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在武术项目的教学中,有效利用好自主学习对武术项目的学习也大有裨益。这里以五步拳为例(见下表)[3]。

这种武术套路(动作)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成为教学的主体,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武术学习的兴趣,而且由于“教”的任务,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更专注,学习效果自然更高效。

3.2.3“e”学习法。

时代在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工具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如今ipad等新型信息技术工具迅速在社会上普及。对于城市学校来说,有的学校配备了机房的同时专门装备了ipad机房。目前“e”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和文化课学习中比较常见,将“e”学习模式引入武术教学,将是对传统体育教学形式改革的新尝试。学生对网络信息技术工具的掌握程度较高,学生中的网络高手比比皆是,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做文章。

4.结语

4.1当前基层学校的武术专项教师比例失调,学生接受系统化、专业化武术教学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校在推进深化武术教育教学的进程上,方便、快捷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促进更多的非武术专项体育教师自身武术技能的提升。

4.2非武术专项体育教师的武术教学首要提升武术基本功,进而掌握简单的套路、器械,其最终目标是自身具备一定的武术动作创编能力。

4.3非武术专项体育教师的武术教学需要创新教法,如学案导学法、自主学练法、“e”学习法等,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出更多有效的教法来推进深化学校武术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2]关于印发《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苏教体艺〔2014〕3号)[Z].江苏省教育厅,2014-2-27.

[3]姜庆军.初中学生武术项目推进现状及策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4.6.

[4]张晓光.上好中学生武术课的几点经验[J].中国校外体育,2013.9.

武术课教学反思 篇4

篇一:武术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刚到校不久的年轻教师,今天是我来到大港油田四中后的第一次体育公开课,说实话,心理有一些紧张,虽然整堂课下来老师们都觉得流程比较完整,课堂气氛活跃,但自己觉得并不是很满意,因为紧张,多多少少有些不自如,而我的情绪也多多少少影响了学生的表现。一堂体育课下来值得总结的地方很多,现总结如下:

一、课的构思中规中矩,虽有变化,但缺乏创新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每节课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以“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印象,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发现性思维及多样性思维和自我的创新能力。本堂体育课,在设计上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主体地位重视不够,从而也就限制了部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此乃本课一大遗憾。另外,本课虽在设计上有效的利用了场地及器材,但在教学的组织上缺乏创新点,没有突出自己及学生的特点,使整堂体育课略显平淡。

二、对学生了解不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青年教师面临的最大不足就是缺少经验,而青年教师一旦失去了对学生的了解,那么对于课堂的驾驭肯定要大打折扣。今天我上的是一堂武术课,而课前我不是很了解学生武术掌握情况,他们有没有学过武术?基础掌握到什么程度?在没有弄清楚这些问题以前就想当然的去上课了,结果导致一上来我的语速和教学进程有些快,学生跟不上,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包括课前队列练习过程,也出现类似情况,如原地四面转法的练习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我用了反口令练习法,当向右转的口令发出后,正确的应向左转,但有好多学生方向会搞错,而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把向右转的右字口令拖长,给学生足够的反应时间后,学生练习效果立刻要好了许多。

三、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互动环节

本节课是一堂武术课,因为教材的缘故,我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做的教学方法,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练积极性,动脑思考、发挥想象、创新练习方面做的不够。整堂课教学形式略显单一,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我其实可以应用更多种教学手段,采用直观的图片示范、教师的标准动作示范、甚至多媒体的观看;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敢于自我尝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及时点拨,诱导,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思考,自主活动,自主创造,自我管理的活动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愉快体验。

四、课堂上教师角色的转变做的不够

一堂好的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组织好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但同时要注意对学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让学生过于活跃,否则不利于控制课堂纪律,进而影响学习的效果。教师一定要注重自己角色的转变,这一点开始我做得不好,跟学生走的太近,不利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严形象,不利于教与学。而后来的游戏部分,跟学生走的又有些太远,其实这时候我完全可以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其中,师生共同游戏。

五、本课亦有亮点,亮点在于课的结束部分

本课设计前后呼应,准备部分是利用跳绳自编绳操来做准备活动,游戏部分利用跳绳创编游戏,在充分利用现有器材的同时,使学生练习积极性高涨,在发展学生体质的同时,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放松部分采用“意念”放松方式,这也是本次课的大胆尝试,虽有不如意之处,但总体效果不错。

总之,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在本堂课暴露的问题很多,我会继续反思、继续总结。我深知,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今后我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会时刻鞭策自己,以本次课为契机,向更高的层次奋起努力!

篇二:武术课教学反思

武术,作为体育教材中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项目,历来受到重视。传统武术提倡的修德、练意、养气,由内达外,身心相印对增强幼儿体质、锻炼意志品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

幼儿武术学习的目标一是为了增强幼儿的体质,通过对幼儿进行武术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二是为了感受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一武术的魅力,培养幼儿对武术的兴趣。

一说到武术课,小朋友们就浑身是劲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老师那到位的动作,非凡的身手,总让孩子有不尽的感叹。于是他们便立志要努力向武术老师讨教学习,使自己也成为一个身手不凡的小朋友。

他们在操场上神气的样子,拳、掌、钩手都做得有模有样。相信他们积极认真的学习一定能在武术活动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体质,泓扬中国武术精神,成为一个健康强壮,正直勇敢的孩子。

儿童时期是身体各项素质快速增长的阶段,在此阶段较好地进行科学化训练,将为以后青少年时期的身体素质缓慢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幼儿武术教育的开展为小学体育教学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的同时,也为小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幼儿武术教学中将会出现更多的问题,也会有更多的人为之探索和付出。

篇三:武术课教学反思

从教学实践得知,小学生对武术非常感兴趣,学习较积极主动,在课的开头,我用武术的“抱拳礼”向学生问好,来自然地引出课题。在做准备活动的时候,我用了和武术非常贴近的搏击操,这样既达到了做准备活动的目的,又为基本部分的教学打下了基础。从而自然地切入到武术的基本手型:拳、掌、勾的教学,在巩固基本手型的练习的环节,我用了游戏教学法,将小学生所熟悉的游戏石头、剪子、布用拳、掌、勾来代替。效果很不错,小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就掌握了教学内容。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我设计了一个擂台赛,将学生自己创编的动作在擂台上展示给其他的学生。在放松活动的环节,我用了太极拳里的基本的动作,这样使整节课都贯穿了武术的理念,起到前后呼应的效果。

通过反思,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习武目的教育,注意培养优良武德品质,加强专业引领和调控学情变化,防止互相取闹、对打事故发生。只要我们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循循善诱,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并运用语言、人物形象激励和创设情趣,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就能较好地完成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武术教学案例 篇5

【教学内容】

1、武术礼仪:抱拳礼

2、武术(原地)冲拳

3、游戏:快速回营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武术礼仪“抱拳礼”,明确何谓“武林高手”,增加对武术的认识;

2、通过学习和练习冲拳,掌握武术基本手型、手法,使学生对武术产生浓厚兴趣;

3、通过“快速回营”游戏,加强学生快速反应、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原地)冲拳

三、教学难点:冲拳中“翻转”

四、教学实录:(—)课的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武术”吗? 生:喜欢。

师:好,这一节课就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武术 生:大声说“好”(学生鼓掌)

评析: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从而达到课前激趣的效果,这样的引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准备活分 师:提问“谁是武林高手”,让学生自己做武术造型 生:配合音乐,任意做自己的武术动作造型 师:根据学生动作进行点评,让学生做示范 生:鼓掌

师:提出并讲解武术“抱拳礼” 生:练习

评析: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起来,也为后面的练习做好准备;讲解抱拳礼,让学生了解武术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学习内容(教师示范冲拳)

师:讲解拳的构造及冲拳原理(边讲解边做分解动作示范)生:跟老师认真学习

师:你们一起跟老师练习了几遍。生:认真跟老师练习。

师:现在我们找几个同学来表演一下,看哪一个同学学得最棒,好不好?

生:好。(请六个同学分别作了示范表演,迎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师:现在我们分组练习,看哪一组学得最棒。然后,我们再通过比赛,看哪一组学得最棒,好不好?

生:好。(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进行分组练习。)师:现在练习连续冲拳“三冲拳”,并发“哈、哈、哈”音 生:在师的口令下进行练习评析:通过示范表演、集中练习,分组练习,发音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既加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积极向上、你追我赶、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游戏:《快速回营》

师:今天同学们学得很开心,觉得累了吧。老师都有点累了,与老师一起做个游戏,看哪一组反应速度最快,最团结 生:好。

师:老师先讲一下游戏《快速回营》的规则,同学都得遵守游戏规则,团结合作,看哪一组的同学配合得最好,玩得最开心。生:好。(生分了四组进行游戏)

评析:这是一个斗智斗勇、考验灵活的游戏,通过游戏,除让同学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以外,更重要的通过本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的体能和奔跑速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判断和反应的能力。

五、放松:太极拳

师:示范太极拳基本站位、呼气、吸气 生:与师练习

六、小结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学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学到了什么? 生:学习了抱拳礼、冲拳 生:学会了一个游戏 师:体会到什么?

生:体会到了要做好一件事,大家必须团结合作。生:体会了要身体强壮一定要加强身体锻炼。生:只要加强锻炼,体能才会提高

师:这一节课的时间到了,下一节课我们再见。生:老师再见。【规律揭示】

武术教学设计 篇6

——武术:基本功和动作组合3——(2)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武术是我中华民族体育的瑰宝,是一项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运动项目。小学阶段应将培养武术学习的兴趣和姿态放在武术教学目标的首位。通过武术基本手型和步法的学习,使得学生初步建立武术组合动作的套路概念,激发民族自豪感。习武先要习德,武德教育要从“抱拳礼”学习开始。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培养学生“以礼始,以礼终”,规范其行为方式,树立崇尚武德的精神。

二、相关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课以武术基本功组合套路为主教材。本教材共设三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是以武术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基本动作组合套路为主的学习,其动作简单明快、刚柔相济、张弛有致、造型优美、有较强的健身性和观赏性,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武术基本功组合动作的套路有一个初步了解,为五年级学习“五步拳”奠定基础。综合活动通过“捉尾巴”、“撕名牌”游戏的辅助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协调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享受“快乐体育”教学所带来的体验。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借班上课。虽然教学对象是完全陌生的一批孩子,但四年级学生的共通点;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运动技能虽一般,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动作认识有自己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掌握动作要领较快。教师在教学中少讲解,多示范,多提示;多采用激励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练积极性。

三、学习目标

(一)掌握武术基本功及组合动作,明确组合动作步法的方向路线。

(二)学会游戏“捉尾巴”、“撕名牌”的方法和规则,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发展身体协调、灵敏性等素质,提高下肢力量。

(四)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克服困难及团队协作意识。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武术基本手型、步法动作正确、到位。难点:武术组合动作步法线路清晰。

五、主要教学环节设计

(一)课堂常规:教师整队,检查服装,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二)热身活动:明确学习任务,充分伸展肢体,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三)主教材部分:本课伊始教师以武术的简单套路组合动作示范,以此激发起学生习武的兴趣和欲望。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演练完成基本手型和步法学练内容。以教师的教为主导,进行直观教学,语言提示给予学生鼓励,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基本功组合演练过程中注重为学生创设可展示自我和体现自我的平台,以此增强学生的习武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讲解示范、引导提示、游戏等教学手段,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各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努力营造自主学练的学习氛围。

(四)综合活动:学会游戏“捉尾巴”、“撕名牌”的方法和规则,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学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增进与培养。

(五)放松部分:学生跟随教师听音乐放松上下肢肌肉,得到身心的愉悦。

六、安全措施:

(一)课前进行场地、器材的检查。

武术教学方法 篇7

一、高校武术教学的重要性

国家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中国在世界中逾发有着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中国文化即将成为世界人民所标榜的热门文化。武术称为 “国魂”, 高校武术教学应该作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武术表演, 手眼身法步, 精神气力功, 速度、力量、肢体技击形态的展现, 让人振奋, 流连忘返。如春节联欢晚会每年都不可或缺武术节目, 2015 年的 《江山如画》让全国观众享受了武术带来的视觉盛宴, 张震老师的八极拳意蕴十足, 劲道浑整, 一式多力转换自如的精彩演绎, 让人美不胜收。

二、“花拳绣腿”成为高校武术教学的普遍印象

武术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儿时酷爱武侠片的大学生有着较深的武术情结。然而, 大学生对高校中的武术课程教学满意度普遍不高, 兴趣先浓渐淡, 普遍反应———武术不过是 “花拳绣腿”。 “花拳绣腿”反映了大学生对武术期望与现实教学之间, 较大心理落差的失衡状态。

高校武术教学一般以初级套路为主, 从武术成为高校体育教学课程, 一直延续至今。“穷者变, 变者通”, 现在的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和理念为何不能满足大学生对武术的期许呢? 考察认为, 高校武术教学应对以下三点进行思考。

第一, 武术教学内容应具有技击性和实战防身意义。防身技能应属于基本生存技能范畴, 每位大学生都应具备这种能力, 学习武术防身自卫技能也是大学生学习武术的重要动机之一。

第二, 武术可以指导学生强身健体, 运用武术的方法自觉锻炼。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将中医的丹田和气的理念引入, 通过武术动作和意念引导气的运转, 气的运转实际就是氧气带动血液全身流动的过程, 从而促进血液循环, 特别是帮助血液到达不易抵达的微循环末梢。

第三, 中国武术教学内容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显著身心体验, 有着中国特色的文化吸引力。如今, 高校武术教学规定套路只讲动作应该怎样标准, 这样以来, 就教学要求而言与体操、田径、篮球等体育项目并无本质上的感知差别。传统武术显著的身心体验和文化吸引力表现在 “内求”, 如意念, 要 “以意领气”, 再 “以气促力”, 然 “气催力整”, 则 “意气合一”。内练一口气, 外练筋骨皮, 内外兼修才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运动体验, 取得不同的锻炼效果。

笔者认为, 高校武术教学应将以上三点作为基本要求, 结合传统武术文化调整武术教学思想, 既是学生所向, 也是传承传统武术文化使然。

三、武术教学要旨———气、桩、整劲、短打———武术文化形而下之展现

就武术而言, 高校的武术教学除了 “体育”意义之外, 还应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武术文化怎样得以彰显呢? 这是关键问题。武术即属于一种技能, 武术文化的最终体现一定是落实在武术的教法和内容上, 也就是武术文化通过较为具体的技能与理念表现出来。

有学者 “研究对一些传统武术拳理、要诀进行了收集、论证和考察, 发现传统武术可归纳为气、桩功、整 ( 合) 劲、短打四个技法特征”[1]。通过多年习练传统武术之经验, 认为: 气、桩、整劲、短打能够较好的反应武术文化。

《孟子》: “气者, 体之充也。”古人对 “气”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气是维系生命的基本元素, 传统武术中运用到套路、功法、技击实战中。武术中谈到气, 就不得不联系到 “意”。意指意念, 科学上表达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或属于心理学范畴。传统武术“意念”可起到指挥和支配体内气体转换的作用, 通过肢体运动使“气”周身往复流动, 即可对脏腑起到按压和按摩的作用。

桩, 顾名思义, 其作用是稳固。万丈高楼平地起, 都需要坚固的地桩。武术所指的 “桩”, 作用亦是稳固重心的重要练习方法, 让其腿部和脚下更扎实, 不易失去重心, 保持更好的平衡和协调能力。“桩”之所以稳固, 是因为根基伸于地下, 就如树根向土地里面延伸一样。

整劲。整是指整体、整合, 相比零散的、单一的, 更有凝聚力。劲是指更坚实的力道。传统武术的整劲实际是气和桩协调训练的成果, 武术内外合一的体现形式, 整劲是全身力量的最大化, 因为整劲不止是身体四肢的协调, 更重要的是通过内在气的运转 ( 就像台风的势态) , 让其动作更有冲击力和渗透力。

短打。短指发力时间短和靠近目标的距离短。短打是气、桩、整劲的更高层次, 是传统武术代表性的技击形式。由气和桩的基础练习形成整劲, 由于气的转换形成体内发动机制, 动作幅度小, 不易发现, 催促动作短而快。

综上所述, 气、桩、整劲、短打是传统武术文化的具体体现。从教学角度来讲, 气、桩、整劲、短打应该贯穿高校武术教学的始终。短打为最终目的, 气、桩、整劲是基本功———作为过程, 教学中应循序渐进, 层次分明。武术之博大精深, 当然还有其他———笔者未认识到的武术因素, 还需同仁共同探讨, 对拙文谬论之处批评指正, 伫立为盼。

参考文献

[1]刘创, 付植红, 谢先伟等.论传统武术视野中散打的发展[J].中国体育科技, 2012, (4) :86-89.

快乐武术 快乐教学 篇8

一、合理选材,创设意境巧引导

1.合理选材巧编排。一直以来,幼儿武术教学内容的主要教材多为民间拳、器械的初级套路,缺乏系统的适合幼儿园孩子年龄特点的创新和实用性套路,这些动作很难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我们在武术教练的引导下,在实践摸索中变换、增加一些较为实用,幼儿又感兴趣的武术教材来调整武术教学内容,如五步拳、腾空拳等。在提供一系列图片,创设武术意境,与幼儿交流中发现,孩子对五步拳套路的兴趣浓厚,游戏时间会在走廊相互对照图谱模仿比划嬉戏,其乐融融。所以,教授五步拳类对幼儿而言更具实用性、长久性;另外,五步拳健身与实用性较强,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重视和青睐,我们及时合理取材引入教学。

2.创设意境巧引导。套路作为武术的表现形式,以它外在表现形式反映内在涵义。但无论何种套路,其共同点是以踢、打、摔、击等攻防动作构成套路的主要内容。在有关资料统计中,发现大多数幼儿对武术攻防格斗动作十分感兴趣,仅学习五步拳幼儿的学习热情并不是很高,他们中大多数都想通过学习武术学得一些实战技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武术特色教师正确给于引导,增加了沙包、纸袋等可攻击性对象,创设了武术情境,利用幼儿对于攻防的好奇心理,调动孩子发散思维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击方法。这将有利于把幼儿的思维与动作有机联系起来,使孩子在感兴趣的同时,开拓视野,丰富学习内容,陶冶情操,增长武术知识。

二、趣味教学,轻松练习妙体验

1.多元学法促体验

在武术教学中,武术基本功训练是最枯燥乏味的,而武术基本功是学好、练好武术的基础,基本功包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法、腿法、弓架等,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分段赛,踢腿计时赛和小组对抗赛、采用将单个动作编成一组简单的套路、采用让身体条件好、动作规范、姿势优美的学生做示范,让其他幼儿产生敬佩之意,求学欲和表现欲,最终实现让幼儿在教学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趣转为兴趣,由消极变成积极的目标。

2.整合教法妙体验

从教学的角度讲,在武术套路教学中不同的练习阶段、不同的项目,适时地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教学情境元素,能有效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老师的讲解示范和练习中,使较枯燥反复的运动增添了感情色彩,能有效地刺激幼儿的大脑神经兴奋中枢,调动了幼儿的有意注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把音乐、儿歌、图谱等引入武术教学中,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对武术教学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可行性。如在活动的准备部分选用曲调、节奏、激烈的音乐以使孩子尽早进入训练状态, 避免准备期过长,影响练习的时间与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另外,音乐有助于孩子合理地调节肌肉运动的力度变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恢复幼儿在武术练习过程中产生的运动疲劳。因外,我们将武术活动整合在五大领域各类学科中,在主题性情境活动中,让幼儿轻松习武,快乐体验。

3.多媒体导入助体验

此教学法能充分体现出武术动作画面的生动形象,我们把动作演示、解说、音乐融为一体。使幼儿对武术的教学内容、方法、步骤,看得见、记得牢、理解得快,有助于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武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也是武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快乐武术,轻松游戏助成长

在武术教学中增加游戏。游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教学中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它能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快活的课堂环境中促进体智能的发展,并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游戏的形式灵活多变,内容丰富多彩,所以容易使孩子进入角色。如果教学中所安排的游戏与武术教学内容有关,这样可使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在嬉戏中寻找学习的乐趣,在兴趣中巩固知识,真正寓教于乐。在实践中,我们安排幼儿分组按要求编排并实施有武术内容的游戏,这样不但可以通过游戏这种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巩固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幼儿参与到教学当中来,激发幼儿学习武术的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在武术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可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这符合了幼儿的学习心理。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合理改造旧的武术教学体系和方法,不断创新,坚持以幼儿为中心,以提升幼儿武术兴趣为目的、以增强幼儿身心健康为核心,将快乐体育理念真正融入到武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幼儿真正体验到武术运动的快乐。所以,科学合理的在武术教学中使用快乐教学法,将为武术教学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富有趣味性、实用性的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它将对武术教学发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武术教学反思 篇9

练武之人讲究武德,本课学习简单的武术动作,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祛病自卫,不是为了攻击他人,要求同学们在练习时,体验我国武术的搏大精神,积极展示自己,表现自己。

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做出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初步掌握简单的组合动作,课前运用了电教手段,引导学生直观的观看了动作图片,并了解“拳”象斧头,握实有力,拳面平,腕要直。“掌”象刀,要坐腕立掌。“勾”象镰刀,捏指屈腕。以及弓步、马步、仆步等,同时讲述了有关我国传统武术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崇尚武德,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防止学生不必要的打闹。

武术动作较徒手操复杂,在教学时采用了正面示范和背面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分解教学中的每一个动作,让学生看清动作路线的走向,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对武术的动作较难掌握,常常把武术动作做成单个独立的动作。因为武术动作要求协调连惯,推掌有力,架拳一致,撩掌协调,体稍前倾。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利用了武术尖子生的示范作用,多配合看一些武术教学片段,慢慢吸引学生们都能主动的去参与到练武的行列中。

武术课程教学计划 篇10

水平一(一、二年级)

1、初步了解武术的含义,初步了解武术的精神文化,初步了解学习武术的意义以及武术的健身和健心的功能。

2、了解学习武术家的故事,学习他们的武术精神,培养学生爱国和爱家的情怀,激发学习武术的兴趣。

3、初步学习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学会一套简单的武术操,了解并学会一些武术的练习方法,了解武术的一些常用术语。

4、通过学习武术发展身体的柔韧、灵敏、协调、力量和平衡等素质;促进骨骼、肌肉、韧带的发育;培养勇敢、顽强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学习武术的自信心。

5、通过活泼、有趣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

6、在掌握基本功、基本动作和武术操的过程中,以集体和小组的练习方式,体验学习武术的乐趣,学会与同伴团结协作,讲友谊,讲团结,共同发展进步。

7、在学习中要树立安全意识,养成遵守纪律、行动听指挥、活泼思考的良好习惯。

1、武术的三型(身形、手型、步型),学习身形。

2、基本手型:拳、掌、钩

3、基本步型: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

4、基本功: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正踢腿、侧踢腿

5、基本动作:冲拳、推掌

6、自编武术操

7、武术家介绍:李小龙、李连杰、霍元甲

8、武术知识:武术起源和发展

水平二(三、四年级)

1、进一步了解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明确学习武术的要求,制定学习武术的计划和目标。

2、了解学习武术家的故事,学习他们所弘扬的文化精神,培养爱国的情怀。

3、提高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力求手型和步型正确有力,学会武术套路动作和一套少年拳,初步有武术的风格。

4、通过学习武术发展身体的柔韧、灵敏、协调、力量和平衡等素质;促进骨骼、肌肉、韧带的发育;培养勇敢、顽强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学习武术的自信心。

5、通过活泼、有趣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

6、在掌握基本功、基本动作和武术操的过程中,以自练、集体和小组的练习方式,体验学习武术的乐趣,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7、提高自学、自练的能力,初步学会自评和评价他人的方法;学会在学习中与同伴团结协作,共同发展进步。

1、基本手形:拳、掌、钩(复习提高)爪

2、基本步型: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复习提高)

3、基本动作:弹腿、蹬腿、架拳、摆掌、撩掌、盖掌、击掌、4、基本功:外摆腿、里合腿、马步冲拳、弓步冲拳、格档冲拳、弹踢冲拳、马步击掌、弹踢推掌、仆步穿掌、提膝穿掌

5、武术的常用语:身形、手型、步型、眼法、手法、身法、武德、武功

6、武术套路、自编少年拳

7、武术家介绍:张三丰、叶问、黄飞鸿

8、武术知识:拳术大观

水平三(五、六年级)

1、进一步了解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能说出一些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武术的计划。

2、了解更多的武术家的故事,能向别人介绍你所熟悉的武术家。学习并弘扬武术家的精神。

3、进一步提高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质量,逐步达到动作有力,节奏分明,动与静、形与神统一,学会简化太极拳和太极推手,展现武术的风格。

4、通过学习武术发展身体的柔韧、灵敏、协调、力量和平衡等素质;促进骨骼、肌肉、韧带的发育;提高上下肢关节的灵活性、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和柔韧性以及爆发力,培养学生对连续不断形体动作的记忆能力。

5、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与练让学生体会武术对心理、生理健康的影响。体验互学互评与同伴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乐趣。

6、进一步树立安全意识,遵守纪律、执行规则。

1、基本手形:拳、掌、钩、爪(复习提高)

2、基本步型:并步、开立步、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

3、基本动作(复习水平一和水平二)

4、基本功(复习水平一和水平二)

5、自编太极拳和太极推手

6、武术家介绍:董海川、马金骠、苏乞儿

《武术﹒游戏》教学设计 篇11

一、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通过几次课的武术教学,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武术基本功,对武术有一定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武术:组合动作(一);游戏:武术动作接力。

四、教学重点:记住武术组合动作的名称。弄动作方向和动作的衔接。

五、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准确。做到有力,有神,乐于表现自己。

六、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武术的功能及强身健体的作用,通过教学让学生能熟记组合动作(一)中各节动作名称、顺序及要领。

2.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

3.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武术动作姿势,发展协调,平衡和灵敏能力。

4.培养勇敢顽强的精神,体验运动中的兴奋和紧张。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能愉快地向同伴和家人展示所学武术组合动作(一)。

七、场地设计与组织:

做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锻炼小组,自由伙伴组合,二人一组散点联系形式等等。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体委整队,师生抱拳相互问好

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和要求

3.队列练习:

要求:精神饱满、步伐整齐、动作一致。

组织形式:上课队形:四列横队站立。四列横队,队列队形变换(纵队或横队)。四列体操队形操练。

4.慢跑

要求:成两路纵队进行慢跑。边跑边与教师一同呼喊武术口号。

5.专门性练习:准备操1——5节(4*8拍)

肩部运动,腰部运动,踢腿运动,劈叉练习,燕式平衡。

6.配乐武术操

[设计意图:通过队列训练、慢跑齐呼武术口号能进一步全面的抓住并提升学生的精、气、神。用我们前几节课刚学的武术操来进行准备活动的铺垫,一来学生熟悉了这套动作能跟着音乐完成;二来教师可以全面观察到同学们的哪些动作是比划出来不到位的,这样在今天乃至以后的教学中及时纠正、提高动作质量。]

(二)探究

1.教师出示动作名称,请同学们分小组尝试去完成

动作一:格挡拗弓步冲拳

动作二:蹬腿冲拳

2.各小组展示、汇报根据名称自我尝试得出的动作结果

3.出示挂图,分小组再进行动作比对

[设计意图:《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学法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猜想与验证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环节,它们都要体现自主性。猜想是一种兴趣所然,学生有了一些武术动作的基本素材和体验,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以获取意想不到的收效。验证的自主性体现在验证的需要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通过挂图来验证、比对使得孩子兴趣盎然。这一环节体现并实现了笔者的设计思路。]

4.师生交流

师:从大家的研究来看,动作基本有个思路了,但有没有同学不这样认为?

生:踊跃交流、大胆质疑

[设计意图:同学们通过交流、展示、简单枚举,来证明自己小组结论的正确与否。这样的交流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合情推进,我们要做的是要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意识:只有少数的观察是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的,结论必须在观察了足够多的例证情况下才能得出。]

5.深化理解、归纳小结

教师边讲解边进行正确的动作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教师的归纳很重要,这是让学生形成正确动作概念的重要环节,教师的归纳强化还能引导学生对该练习动作的深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练习往往会发现它原先的难度好像突然降低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说的变容易了。所以这个环节的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练习

1.根据教师的示范动作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重点:弄清动作运动线路和动作的衔接。

难点:动作准确,有力、有神。

2.集体跟口令进行练习

3.男生练习女生进行评价,然后互换

4.再分小组展示,教师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小学生所学的武术是浓缩的武术知识、技能,教师要给与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要提供适当的强化训练和在简单情境里进行运用的机会。适当练习是我们体育教学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应充分把握及应用。]

﹙四)拓展练习

1.游戏:武术动作接力

教法: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师范动作要领。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团结就是力量。

学法:认真仔细地观察老师的每一个师范动作。在组长带领下进行游戏。积极参与游戏。懂的在生活中和学习包括游戏中,团结就是力量。

[设计意图:这个游戏一是为了提升学生本节课的运动量,二是让学生有个更大的平台进行展示。在群体中获取更多的赞赏。知道团结就是力。

(五)放松和总结

1.放松。

2.学生自评。互评。

3.教师总结。要求学生课后洗手。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通过探究的方法学会了武术组合动作一,请学生上来交流感受。

4.布置课后作业,立卧撑10次,回收器材。

﹙六)课外展示。巩固练习。

请大家回去后把所学动作展示给家长看。

九、课后反思:

自主性——探究性教学的必然属性。应该说,凡是有效教学都具有学生的自主性,对于探究性教学来说,自主性更是一种必然的要求。小学体育的探究性教学可能因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的不同具有多种模式,但其中引入问题、提出猜想、实施验证则是三个主要的环节,这三个环节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否则探究性教学就会名存实亡。

上一篇:生如夏花之绚烂优秀作文下一篇:《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心得小学生